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统计

2024-07-16

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统计(精选八篇)

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统计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送检标本中前6位病原菌的数量及构成比排名: (1) 大肠埃希菌属性G-b菌株数306构成比30%。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性G+c菌株数229构成比22%。 (3) 铜绿假单胞菌属性G-b菌株数182构成比19%。 (4) 肺炎克雷伯菌属性G-b菌株数128构成比18%。 (5) 鲍曼不动杆菌属性G-b菌株数124构成比12%。 (6) 表皮葡萄球菌属性G+b菌株数59构成比6%。

1.2 全年前6位临床分离病原菌中G-b对药物敏感率见表1。

1.3 2013年度前6位临床分离病原菌中G+c对药物敏感率

1.3.1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 依次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 呋喃妥因89%, 利福平64%, 苯唑西林63%, 复方新诺明62%,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47%, 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45%, 庆大霉素43%, 环丙沙星42%, 克拉霉素13%, 阿奇霉素11%。

1.3.2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率 依次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 利福平、呋喃妥因89%,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苯唑西林84%, 庆大霉素75%, 头孢呋辛71%, 头孢唑啉钠68%, 环丙沙星37%, 复方新诺明24%, 克拉霉素16%, 阿奇霉素5%。

2 结果

由上所述G-b有4个, G+c有2个。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 且耐药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现有品种的敏感度均在20%以下, 建议联合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对现有品种的敏感度在30%~50%之间, 应参照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 讨论

根据本年度送检标本检测结果, 对本院部分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启动预警, 并采取干预措施。

3.1 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保持在78%以上, 可作为经验选用;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的敏感率在50%~70%之间, 应慎重选用。

3.2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0%以上, 可作为经验用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敏感率在50%~70%之间, 慎重选用。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100%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在70%以上, 可作为经验用药;对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在30%~50%之间, 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参考药敏结果选用。表皮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利福平、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在70%以上, 对头孢唑啉钠的敏感率为68%, 均可作为经验用药。

综上所述, 本院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较2012年度有所下降 (2012年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75%, 铜绿假单胞菌73%) , 建议结合临床, 参考药敏, 合理应用[2]。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较高, 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率均为89%, 且价格便宜, 又属于国家基药目录。建议恢复其院内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振芹, 玉文华, 丁桂香, 等.546株病原菌的耐药检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5) :299-311.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篇2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并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二)微生物室每季度分析我院细菌耐药情况,对耐多药细菌、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原则上要求进行同源性鉴定,一旦同科室部门出现同源性耐药细菌,感染管理科应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并积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严格控制其流行。

(三)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向感染管理委员会公布本院医院感染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护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流程图

主要目标细菌监测

耐药率≥30%

耐药率≥40%

耐药率≥50%

耐药率≥75%

及时通报本

院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慎

重经验用药

按药敏结果用药

医院领导汇报

药事委员会汇报

暂停临床应用

定期监测再决定

2012年ICU细菌耐药性监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2年1~12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菌株。

1.2 质控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1.3 仪器与试剂

细菌鉴定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微生物仪, 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 (GN14) 、革兰阳性球菌鉴定卡 (GPD) 和酵母菌鉴定卡 (YST) ;药敏测试为威士达公司BIOMIC仪。

1.4 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吡肟 (FEP) , 头孢他啶 (CAZ) , 阿米卡星 (AMK) , 氨曲南 (ATM) , 头孢曲松 (CTR) , 环丙沙星 (CIP) , 哌拉西林 (PIP)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TZR) , 妥布霉素 (TOB) , 氧氟沙星 (0Fx) , 头孢呋辛 (CXM)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AMC) , 亚胺培南 (IPM) , 氨苄西林 (AMP) , 左氧氟沙星 (LEV) , 万古霉素 (VAN) , 头孢唑啉 (CFZ) , 头孢西丁 (F0X) , 克林霉素 (CLX) , 红霉素 (ERY) , 青霉素 (PEN) , 利奈唑胺 (LNz) , 喹努普汀/达福普汀 (QDA) , 四环素 (TCY) , 呋喃妥因 (NIT) , 两性霉素B (AMB) , 氟康唑 (FLu) , 伊曲康唑 (ITR) , 氟胞嘧啶 (FCT) 。

1.5 数据分析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检出情况

2008年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983株, 革兰阴性菌 (G-) 1 157株 (58.4%) , 革兰阳性菌 (G+) 443株 (22.3%) , 真菌383株 (19.3%) 。主要细菌分离情况见表1。

2.2 细菌耐药情况

2012年分离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情况见表2~表4。

2.3 耐甲氧青霉素葡萄球菌 (MRS) 分离情况

2012年我科MRS分离率为20%, 其中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分离率为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 分离率为20%。

2.4 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8株。

3 讨论

2012年我科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252株, 革兰阴性菌180株, 革兰阳性菌52株, 真菌20株。革兰阴性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菌3倍以上, 说明我院ICU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与本院感染检测报道一致。在革兰阴性菌中, 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44株, 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6株, 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24.4%、14.4%;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15株, 溶血性葡萄球菌8株次之, 依次占革兰阳性菌的28.8%、15.3%;在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8株, 热带念珠菌3株, 分别占真菌的44.4%、16.6%。

本次监测中, 大肠埃希菌是我科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该类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 目前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应引起高度重[1]。

抗生素是人类20世纪最大的发现之一, 自40年代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上以来, 人类又大量开发了多种抗菌药物, 到目前已从自然界获得了4000余种抗生素, 迄今为止, 不存在对抗生素完全无耐药性的细菌, 也不存在对抗生素完全敏感的细菌[2]。耐药性病原体的增多, 特别是多重耐药性病原体的增多使人类面临耐药菌感染的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 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因此, 有专家预言, 我国有可能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亦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时代[3]。面对日益严峻的耐药形势, 必须持续开展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了解本院甚至本地区病原菌的分布, 进而合理使用抗生素, 这也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方洁, 何乐, 何娟, 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药学大会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

[2]高英美.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与控制对策[J].医药导报, 2004, 23 (4) :210-212.

2013年某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采集的各类临床标本1528例, 主要包括血、尿、痰、脓液、胆汁、粪便及腹水等标本, 将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标本删除。其中痰液标本共733例, 占比为48.0%;其次为各种分泌物共346例, 占比为22.6%, 尿液标本201例 (13.2%) , 血液标本248例 (16.2%) 。

1.2 方法

对所有标本展开细菌培养, 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所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利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法国Bio Merieux公司) 展开细菌鉴定, 采用纸片扩散法展开药敏试验, 根据NCCLS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0603, 大肠埃希菌ATCC 35218,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 结果

2.1 致病菌分布情况分析

从1528例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1460株, 其中G+菌408株 (27.9%) , G-菌1052株 (72.1%) 。G+菌中包含肺炎链球菌126株 (8.6%) , 金黄色葡萄球菌104株 (7.1%)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2株 (3.6%) , 粪肠球菌63株 (4.3%) , 屎肠球菌28株 (1.9%) , 草绿色链球菌24株 (1.6%) , 产单核李斯特菌11株 (0.8%) 。G-菌中大肠埃希菌408株 (27.9%) , 流感嗜血菌233株 (16.0%) , 肺炎克雷伯氏菌182株 (12.5%) , 阴沟肠杆菌72株 (4.9%) , 鲍曼不动杆菌28株 (1.9%) , 铜绿假单胞菌43株 (2.9%) , 副流感嗜血菌37株 (2.5%) , 卡他布兰汉球菌29株 (2.0%) , 沙门氏菌属20株 (1.4%) 。

2.2 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耐药性, 具体见表1, 表2。

3 讨论

致病菌耐药性是现阶段临床医疗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现象, 耐药性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患者临床治疗难度加大, 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经济压力大大提高, 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4,5]。因此对各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予以有效把握, 以此为指导对医院中各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1528例患者各处所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 共分离出菌株1460株, 其中G+菌408株, 占比27.9%, G-菌1052株, 占比为72.1%, 经对比可知G-菌占比更高, 且在所有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多, 由此可见医院内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通过对G+菌与G-菌展开耐药性分析, 发现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性相对较高, 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在对这些致病菌引发的疾病进行治疗时, 应尽量减少这些抗菌药物的应用, 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 尽量选取致病菌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展开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延缓致病菌耐药性的发生。

综上所述, 该院所分离菌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多, 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临床中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定期检测, 可对医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予以准确把握, 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启全, 贾蓓, 简丽, 等.2535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 (2) :142.

[2]杨继勇, 罗燕萍.分子流行病学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3, 33 (10) :797.

[3]高璐琰, 杨钟, 武瑞兵, 等.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 (7) :162.

[4]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等.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3, 13 (5) :321.

2010年湘雅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

1.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及API试条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所用药敏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阴沟杆菌ATCC70032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卡分别使用革兰阳性菌鉴定卡(ID-GP)和革兰阴性鉴定卡(ID-GN),药敏卡分别使用革兰阳性药敏卡(ID-GP67)和革兰阴性药敏卡(ID-GN13)。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2010年CLSI标准进行结果的判断(CLSI,2010,M100-S20)。

1.2.2 统计分析

用WHONET 5.4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菌株及标本分布

2010年共分离到5 011株非重复菌株,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详见表1。其中624株来自门诊病人,占12.5%;住院病人4 387株,占87.5%。

菌株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48.0%(2 405/5011),其次是泌尿生殖道标本23.1%(1 157/5 011)、创面分泌物及脓液9.8%(491/5 011)、血液及骨髓8.3%(416/5 011)、穿刺液6.7%(336/5 011)和其他标本4.1%(205/5 011)。

2.2 革兰阳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2.1 葡萄球菌属

本次监测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60.4%(142/235)和55.6%(262/47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金葡菌中,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有强力霉素(2.0%)、氯霉素(6.3%)、庆大霉素(37.8%)、利福平(42.2%)和莫西沙星(45.5%)。见表2。

2.2.2 肠球菌属

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则粪肠球菌高于屎肠球,分别为50.0%和18.2%。监测到3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磷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8.1%和92.3%。见表3。

2.3 革兰阴性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3.1 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7.6%(470/606)和58.4%(211/36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5%~10.1%和3.4%~6.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左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9%、6.1%、6.9%、34.5%和41.8%,对其它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45.0%。见表4。

注:-:无折点

2.3.2 不发酵糖菌

不发酵糖菌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82.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1.2%)、亚胺培南(80.7%)、环丙沙星(78.5%)和美洛培南(76.1%)。鲍曼不动杆菌对被测试药物的耐药率﹤50%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1%、9.3%、24.6%、29.7%、42.7%、44.6%和49.4%。见表5。

3 讨论

本次监测共分离到5 011株非重复临床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前五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这与2009年广州地区监测的结果一致[3],但与2009年北京地区的存在一定的差异[4],说明细菌分布具有地域特征。

由于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本组资料显示金葡菌中MRSA的检出率为60.4%,低于2009年北京地区的监测结果[4],但高于2009年CHINET[5]以及上海地区[6]的结果。万古霉素是抗重症MRSA感染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有所下降,自1996年日本分离出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葡菌后[7],2002年美国首次分离到一株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8],至今,世界各地已有VRSA的报道[9]。尽管如此,有关VISA和VRSA的报道还是比较少见,相比之下,hVISA作为VISA的前体更为常见。因此,密切监测hVISA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和控制VRSA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和氯霉素的敏感率>80.0%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25.0%,并且监测到3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VRE)。VRE的出现不仅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可以通过质粒或转座子在其他革兰阳性菌间传播,导致其爆发性流行[10]。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VRE的传播,如隔离VRE病人、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以及加强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等。

本次监测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7.6%和58.4%,高于2009年CHINET的监测结果[5]。尽管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5%~10.1%和3.4%~6.9%,但低于2003年本院监测的结果[11]。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报道了多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CARE),而本次监测发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因此,应该密切监测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和延缓CARE的出现。导致肠杆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下降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产生碳青霉烯酶,以及外排泵的高表达、与PBPs的亲和力下降以及膜孔蛋白缺失等[12]。非发酵糖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被测试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耐药率为3.1%,但高于同年本地区的监测结果(1.2%)[1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49.4%和29.7%,较2009年CHINET的结果有所上升[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发酵糖菌中分离到了泛耐药菌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泛耐药菌是指对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几乎都耐药(多粘菌素除外)的一类细菌,不仅具有极广的耐药谱,而且其耐药基因能通过质粒或者整合子进行传播[14,15],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医院感染控制,防止该类菌株在医院流行。

细菌耐药监测及药学干预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上半年我院全院送检查培养的各种标本共3261份, 分离菌株705株, 阳性率为21.62%, 耐药菌 (FSBL、MRSA、MRCNS、HLAR、AMPC) 148株, 占20.99%。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10株、110株、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102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68株、鲍曼不动杆菌6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8株、奇异变形杆菌36株、表皮葡萄球菌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粪肠球菌16株、阴沟肠杆菌9株。

1.2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8种常用药敏纸片及MH培养基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药物选择、试验方法、质量控制与判定标准,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 1999年颁布的准则[3]。

1.3 方法

对1148株细菌感染应用相同的8种常用药敏试验, 对其产生的耐药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2.1 监测中肠杆菌科类细菌耐药率前几位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如下:

(1) 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无。 (2) 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物有氨苄西林69.50%、头孢唑林71.85%、头孢呋辛62.17%、庆大霉素57.18%、诺氟沙星50.44%、环丙沙星50.15%。妥布霉素53.37%、复方磺胺67.74%、氯霉素52.79%。我院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磺胺、氯霉素较少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头孢呋辛、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常用于肠道感染, 建议临床医师使用这三种抗菌药物用于治疗肠杆菌科类细菌感染时必须对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3) 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43.40%、氨苄西林舒巴坦41.94%、头孢哌酮48.68%、头孢曲松47.21%、头孢他啶43.11%、头孢噻肟44.87%、氨曲南41.94%。氨曲南我院极少用于肠杆菌科细菌, 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则较为常用, 建议临床医师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慎重经验用药。 (4) 耐药率超过30%低于40%的抗菌药物无。 (5) 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90.32%、65.98%。建议临床医师治疗肠杆菌科类细菌感染时, 如果考虑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感染, 应参照药敏试验, 优先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按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使用至足够疗程。

2.2 监测中非发酵菌、弧菌科类细菌耐药率前几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食单胞菌, 耐药情况如下:

(1) 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头孢呋辛79.62%。头孢呋辛为国家基本药物,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耐药, 其他阳性球菌 (包括厌氧球菌) 对本品均敏感。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可对本品敏感。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的敏感性差, 沙雷菌属大多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弯曲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头孢呋辛对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天然耐药, 对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差, 临床医师治疗非发酵菌、弧菌科类细菌感染时, 建议不使用头孢呋辛[4]。 (2) 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64、97%。我院四环素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类药物为广谱抑菌剂, 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 多数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干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 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 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良好,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 建议用于非发酵菌、弧菌科类细菌感染时, 建议临床医师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3) 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有氯霉素46.50%氯霉素抗菌谱包括需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立克次体属、螺旋体和衣原体属。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通常对氨霉素耐药。用于非发酵菌、弧菌科类细菌感染时, 建议临床医师不使用氯霉素类药物。 (4) 耐药率超过低于40%的抗菌药物无。 (5) 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92.9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2.36%、头孢他啶82.17%、头孢哌酮81.52%、复方磺胺81.53%、庆大霉素73.89%、阿米卡星75.61%、妥布霉素77.07%、头孢哌酮舒巴坦71.34%, 临床医师治疗非发酵菌、弧菌科类细菌感染时, 建议选上述抗菌药物, 按治疗剂量给药, 使用至足够疗程。

2.3 监测中革兰阳性需氧球菌药前几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

耐药情况如下: (1) 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有克林霉素85.44%、克林霉素对以下微生物有活性。需氧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状菌 (均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菌株) 链球菌 (粪肠道球菌除外) 肺炎球菌。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属;拟杆菌 (含脆弱拟杆菌群) 和梭杆菌。厌氧革兰阳性不产麦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细菌属和放线菌属;厌氧和需微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消化球菌属, 微需氧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我院2011年上半年细菌培养出来革兰阳性需氧球菌共56株。按耐药菌株率20.99%计算, 耐药菌株约12株, 样品量少, 建议不暂停克林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需氧球菌的临床应用。继续迫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参照药敏试验结果, 按药敏结果用药。 (2) 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G63.11% (对葡萄球菌属) 、红霉素56.31% (对葡萄球菌属) 、红霉素60.19% (对链球菌属) 、复方磺胺59.22%。我院2011年上半年细菌培养出革兰阳性需氧球共56株, 按耐药菌株率20.99%计算。耐药菌株约12株。样品量太少。建议上述抗菌药物用于革兰阳性需氧球菌时临床医师注意参照药敏试验结果[5]。按药敏性结果用药。 (3) 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有苯唑西林45。63%头孢他啶44.66%四环素48.54%、庆大霉素49.51%。我院2011年上半年细菌培养出革兰阳性需要氧球菌共56株, 按耐药菌株率20.99%计算。耐药菌株约12株, 样品量太少。建议上述抗菌药物用于革兰阳性需氧球菌时临床医师应慎重经验用药。 (4) 耐药性率超过30%低于40%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G36.89% (对链球菌) 氨苄西林舒巴坦33.98%、头孢唑林36.89%、头孢呋辛37.86%、头孢塞肟37.86%、环丙沙星35.92%。建议临床医师治疗革兰阳性需氧球菌时, 可考虑使用上述药物。 (5) 敏感率较高的有万古霉素99.0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84.47%、呋喃妥因96.12%, 建议如考虑革兰阳性需氧球严重感染时, 选用这三种药物, 按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使用至足够疗程。

2.4 监测中酵样真菌类耐药主要为白色念珠菌, 耐药情况如下:

(1) 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无。 (2) 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有伊曲康唑对酵母样真菌类敏感度较差, 建议临床医师用于酵母样真菌感染时, 不选用伊曲康唑。 (3) 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无。 (4) 耐药率超过30%低于的抗菌药物有氟胞嘧啶38.18%。 (5) 敏感率较高的制霉菌素95.45%、益康唑92、27%、酮康唑86.36%、氟康唑61.82%。

3 讨论

目前我国抗菌药物品种繁多, 但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于临床, 细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高,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可诱导耐药菌株产生。监测当今细菌的耐药状况, 正确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利用细菌的药敏试验,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 我们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治疗面临新的挑战, 现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已成为对付这一严峻问题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 (WHO) 调查指出, 全球的患者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 而不是疾病的本身[6]。患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未完善, 用药更应谨慎, 应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给药方案,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 在抗生素选择上尽量降阶梯使用, 做到个体化合理给药, 及时控制感染, 提高疗效。

摘要:目的 根据我院2011上半年临床科室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通报, 经临床药学室监测分析, 确保我院临床抗菌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和要求, 根据我院2011上半年临床科室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通报。结果 经临床药学室监测分析, 现将2011年上半年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结果及药学干预措施予以通报。请各临床科室参考, 并按要求正确选择使用的抗菌物。结论 通过细菌耐药的监测与药学干预, 对规范我院临床用药行为,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提高药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学干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2009-03-23.

[2]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卫医发[2004]285号.2004-08-19.

[3]申正义.湖北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4 (5) :263.

[4]屠玉坤.老年人呼吸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性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2004, 10 (5) :463.

[5]戴自英, 刘玉昆, 汪夏.实用抗菌药物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9.

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统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3年内ICU临床分离细菌,无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种,按照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药敏试验。

1.2 方法

细菌分离鉴定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所有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分离。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相关数据处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医院细菌耐药率检测软件。抗菌药物包括: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等药物。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克拉维酸与头孢他啶双纸片法检测细菌ESBLs。

2 结果

2.1 细菌菌种的分布

450株临床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种205株,革兰阴性菌种245株。163菌株(36.2%)来自血液,177菌株(49.3%)来自痰液,67菌株(4.9%)来自尿液,43菌株(9.6%)来自粪便与伤口分泌物。

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15.6%(70/450),铜绿假单胞菌占11.6%(52/4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占8.7%(39/450),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占6.7%(30/4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8%(17/450)。

2.2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9%(7/39)。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70.0%(315/450),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58.4%(263/450)。见表1。

3 讨论

多数重症监护室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及并发症,自身免疫力低下,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及大量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以上客观因素为细菌侵入感染提供良好契机。其次,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多重耐药菌的现象随之一触而发。鉴于细菌耐药率的地域性特点,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对细菌耐药率定期监测分析[2]。

本研究发现ICU病房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多见于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等是较为常见的病原菌,该观点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革兰阴性菌检出率的不断增高,临床研究发现该菌耐药谱存在显著变化,位居院内感染致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泛耐药菌株的出现更是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血液、痰液、尿液、粪便及伤口分泌物等都是病原菌生长繁殖的主要场所,本文177株病原菌来自痰液,因此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减少病原菌繁殖的有效途径,医院应加强对ICU监护区的卫生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关卫生管理条例,增强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卫生意识。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70.1%,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58.4%,提示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形势严峻,携带ESBLs菌所致的疾病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因此首选青霉烯类药物及亚胺培南治疗携带ESBLs菌所致感染。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率的日渐增长使目前临床抗菌药物选择难度增加,因而加强对高危人群及高危病区的有效监测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健全病房细菌分布与耐药率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对细菌耐药率作定期汇报,掌握细菌耐药性动态变化趋势[3,4],对调整优化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抗菌药物科学合理有效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中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特性。方法 采集临床分离菌株450株,按照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对以上所有菌株进行抗药敏试验。结果 (1)163菌株(36.2%)来自于血液,177菌株(39.3%)来自痰液,67菌株(14.9%)来自尿液,43菌株(9.6%)来自于粪便与伤口分泌物中;(2)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15.6%(70/450),铜绿假单胞菌占11.6%(52/4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占8.7%(39/450),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占6.7%(30/4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8%(17/450);(3)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9%(7/39)。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为0.0%(0/30)。(4)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70.0%(315/450),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58.4%(263/450)。结论 细菌耐药率有增长趋势,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高,大多数革兰阴性菌仍对碳青霉烯类敏感,但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病区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细菌分布,耐药性

参考文献

[1]朱克群,冯东杰.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8):1480-1482.

[2]石晓卉,刘琪,于湘友.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4):349-352.

[3]马文斌,郑发德.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华夏医学,2015,28(2):51-53.

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统计 篇8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地区不同细菌的耐药特点也不同,所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1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所有菌株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规程进行鉴定。

1.1.2 培养基和药敏纸片

培养基购自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卡为法国生物梅里埃产品;万古霉素E纸片和所有抗菌药物纸片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具体品种见表2。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

按照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性[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用E试验条测试;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仪器检测。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肺炎链球菌ATCC49619、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

1.2.2 ESBLs检测

参照CLSI[1]2011推荐的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进行。

1.2.3 MRS检测

用头孢西丁测定苯唑西林耐药性,MSSA、MRSA和MSCNS、MRCNS判定标准依据头孢西丁的折点分别为S≥22 mm、R≤21 mm和S≥25 mm、R≤24 mm。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χ2检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统计学分析及耐药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及其分布

2011年共分离非重复临床株3 9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150株(占79.2%),革兰阳性菌828株(占20.8%)。其中痰液标本55.0%(占2 188株),尿液标本18.8%(占749株),伤口及脓液标本150株(占3.8%),血液标本138株(占3.5%),胸腹水和脑脊液标本131株(占3.3%),胆汁标本104株(占2.6%),其他517株(占13.0%)。主要菌种分布见表1。

2.2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2.1 葡萄球菌属

MRSA检出率为36.3%,MRCNS检出率为81.7%,363株葡萄球菌经万古霉素E试验条测试,结果显示其MIC值均≤1 mg/L,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2。

2.2.2 肠球菌属

屎肠球菌对常规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两者中均出现少数菌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其中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1株。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2。

2.2.3 链球菌属

共分离肺炎链球菌131株,有3株来源于脑脊液标本,2株来源于血液标本,126株来源于痰液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6.0%;未发现对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和厄他培南耐药株。β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仍呈高度敏感,敏感率96.1%;对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有部分耐药株;但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6.9%和54.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链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3。

%

2.3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3.1 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阳性率分别为69.8%、47.8%和25.4%。上述细菌中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P<0.05)。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耐药的大肠埃希菌9株和肺炎克雷伯菌9株。肠杆菌属除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20%以下。柠檬酸杆菌属耐药率均低于20%的药物为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妥布霉素,特别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敏感。沙雷菌属耐药率均低于30%的药物为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4、5)。

%

2.3.2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所测试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40.0%以下,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1.1%。鲍曼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下,呈现较好的敏感率。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6。

2.3.3 嗜血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除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73.9%)较高外,对其他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10.0%。见表3。

%

%

%

3 讨论

2011年海口市人民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的3 978株菌中55.0%分离自痰液标本,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报道[2,3]。仅有3.5%分离自血液标本,明显低于其他地区[4,5]。血液和尿液标本分离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3.3%和43.4%;痰液培养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30.3%和25.3%。

本组监测资料显示,葡萄球菌属中MRSA的检出率为36.3%,明显低于中国CHINET报道水平[6],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流行性差异有明显不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血液和尿液标本,MRCNS的检出率为81.7%,与其他地区相近[2,4],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保持非常好的敏感性(100%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已出现万古霉素耐药株,所以实验室要密切关注和加强万古霉素的应用管理以及要及时做好医院感染控制,避免VRE的暴发流行。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院PRSP分离率为16.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7,8]。β溶血性链球菌除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产ESBLs仍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本院患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9.8%和47.8%,高于其他地区[2,4]。产ESBLs株比非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已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国内其他地区也见报道[9],这种耐药可能与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相关,此外还与ESBLs、AmpC酶以及膜孔通道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有关。

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发酵糖菌中检出比率最高,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1.1%,已发现有全耐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对于全耐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治疗非常困难,大剂量黏菌素或多黏菌素B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10],但仍需临床积极探索治疗经验。鲍曼不动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下,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4,11]。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仍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

总之,重视和加强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做好耐药菌株的消毒和隔离工作,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Performance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2011:100-121.

[2]张伟丽,骆骥才,滕敏,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207-212.[2]ZHANG WL,LUO JC,TENG M,et al.Surveilla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from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in 2009[J].Chinese Journalof Infect and Chemotherapy,2011,11(3):207-212.Chinese

[3]徐叶进,汪建明.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4165-4167.[3]XU YJ,WANG JM.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drug resistance[J].Chinese Journal ofNosocomiology,2011,21(19):4165-4167.Chinese

[4]王贺,张小江,刘文静,等.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161-167.[4]WANG H,ZHANG XJ,LIU WJ,et al.Surveilla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from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Hospital during 2009[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 andChemotherapy,2011,11(3):161-167.Chinese

[5]刘小华,温善华,吕志英,等.2009~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80-5082.[5]LIU XH,WEN SH,LV ZY,et al.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ofclinical isolates during 2009~2010[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1,21(23):5080-5082.Chinese

[6]朱德妹,汪复,胡会品,等.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6]ZHU DM,WANG F,HU HP,et al.CHINET 2009 surveillance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 andChemotherapy,2011,11(5):321-329.Chinese

[7]艾效曼,陶凤蓉,陈东科,等.2009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2):141-146.[7]AI XM,TAO FR,CHEN DK,et al.2009 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beijing hospital[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and Chemotherapy,2011,11(2):141-146.Chinese

[8]李明,周勇,吴润转,等.2009年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58-363.[8]LI M,ZHOU Y,WU RZ,et al.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from Dongguan Taiping People’sHospital in 2009[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 and Chemotherapy,2011,11(5):358-363.Chinese

[9]苏丹虹,邬全会,卓超,等.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168-173.[9]SU DH,WU QH,ZHUO C,et al.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from a hospital in Guangzhou during 2009[J].ChineseJournal of Infect and Chemotherapy,2011,11(3):168-173.Chi-nese

[10]MALTEZOU HC.Metallo-beta-lactamases in Gram negativebacteria:introducing the era of pan-resistance[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9,33(5):405.

上一篇:产品移动展示下一篇:证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