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

2024-07-25

宗教改革(精选十篇)

宗教改革 篇1

一、彝族宗教研究情况概述

通常人们认为宗教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下,产生于人们同社会、同自然界的种种关系之中。关于凉山彝族宗教的起源,无论是汉文或彝文典籍,都没有较为直接的详细记载。学者易谋远认为毕摩的起源和生产关系、私有制没有直接的联系,和阶级、国家的起源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它只是和彝族母系氏族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彝族母系氏族时代原始宗教产生后便作为人们信仰图腾之产物的祭司,而登上彝族历史舞台的[1]。

(一)彝族宗教崇拜观念研究

在彝族宗教当中,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构成了彝族文化及其生活的基础。自然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中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彝族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人的生、老、病、死都与灵魂有关。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避免病痛、死亡,只好想方设法讨好“灵魂”,使它们服从于人的意愿。彝族自然崇拜有两大特点:一是始于氏族社会,至今仍在彝族民间大量存在,并多数保留着集体祭祀的特点;二是自然崇拜大都与农、牧、猎以及生态保护有关[2]。彝族的祖先崇拜是产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彝族先民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是经过了从动植物等自然物到人的长期综合认识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男子在生产活动和向自然界作斗争中作用的突出。他们的社会地位随之提高,特别是父系氏族社会建立之后,对男性的尊崇和男性的祖先崇拜也迅速确定和发展起来[3]。

(二)彝族宗教仪式研究

彝族在相当程度上保存着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仪式生活是这个山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一直被彝族视为特定的宗教行为和社会实践。各种文化形式在仪式中交织混合,相互依存,相互包容。这种形态使彝族的仪式文化显得异常地丰富多彩,但是各种文化形式等不能最终从仪式的母体中分离出来,不能最终走向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它是一种封闭型的文化形态。它颂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历史和过去为取向,具有浓重的神秘性和宗教性,表现出排它和狭隘的特点。因而,这种形态既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道屏障,也是阻碍文化交流、文化进步的屏障。根据彝族山民仪式生活的特点,从举行仪式的直接目的入手,可以把仪式分为四类,这就是人生仪式、社会仪式、生产仪式、宗教仪式[4]。

(三)彝族宗教中毕摩与苏尼研究

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祭仪的主持者、祭司、知识的传播者。毕摩阶层拥有与其神职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信仰;毕摩内部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特殊的宗教制度;毕摩成员有共同遵守的宗教职业道德;毕摩成员具有一定的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神职认同感[5]。毕摩的根本职能是为家支、家族安灵、送灵、指路、招魂作帛、做斋、祭祀。在履行本职为主的同时,毕摩也兼行占卜、画符、咒鬼、驱鬼、咒人、禳解及对窃案进行“神明”裁判等巫术[6]。毕摩担任着教师、祭司、医生、艺术家、亡灵导路者、裁判者等角色[7]。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还是彝族文字的保存等方面毕摩都起着巨大的作用[8]。在彝族宗教中毕摩与苏尼有严格区别。苏尼不识彝文,不懂彝经。不参与安灵、送灵、指路、招魂、作帛、做斋、祭祖等丧葬仪礼、也不参与祈祷、祭祀等宗教活动,以施行跳神、捉鬼等巫术为主职,有的也兼占卜、招魂、巫术及抓酒火、喷油火等巫术[9]。

(四)彝族宗教与文学研究

文学艺术旨在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原始宗教既然对彝族社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它必然会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而虚幻无形的原始宗教往往要借助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形象,使模糊不清的神灵变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以增强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信仰,这除了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之外,文学艺术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10]。例如巴莫曲布嫫通过重冥想又重写实的诗化叙事技巧,巫术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有机混融,宗教情感与审美情感的矛盾胶合,奇诡狞历与原始阴柔的美学风格来论述《兹孜妮楂》这部咒鬼经诗[11]。李列立足于宗教典籍本身而又有所超越,历史记忆、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的特征是《指路经》的潜在内涵和意义[12]。

(五)彝族宗教与艺术研究

毕摩绘画是彝族传统绘画的主要样式,它同彝族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是宗教活动的产物。因宗教活动的需要,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预测占卜人生命运福禄,择日等彝文经藉内容为题材,以彝经为载体,用民间绘画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系统生动的图解、释意。它有经书系列连环画式的插图,也有散见于经书的零星插图。各图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可独立成单幅画,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13]。毕摩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原始崇拜和宗教礼仪活动有密切关联;二是彝族先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绘画载体也经由画于岩壁、牛羊皮上、丝帛上而后又绘入木板和纸介上的漫长历史变迁[14]。毕摩绘画大多是对彝文经籍的意译与补充,在阐释和译文图像文化方面有具体化、直观化的作用。同时,有部分毕摩绘画也不完全释义经书内容,而是对彝族人生产生活及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的纯艺术化创作与描写。古代毕摩绘画与彝族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宗教的各种活动为毕摩绘画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毕摩绘画形象地展现了彝族宗教“万物有灵”、“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崇拜论的全过程,也展现了彝族原始宗教向人文宗教过渡阶段的倾向[15]。

(六)彝族宗教与其他宗教比较研究

学者们分别从礼仪、经书、祭师等方面将彝族宗教与其他宗教进行比较研究,日本学者丸山宏认为纳西族和彝族各有称为东巴和毕摩的祭司,他们使用由图画的表意记号或线性的表音记号书写庞大的经典,有以咒鬼和葬送为目的的各种仪礼传统。无论是纳西族还是彝族,做超度仪礼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死者祖先灵化,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6]。王薇认为中国西南的彝族与纳西族,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其传统宗教都是从古氐羌人承袭下来的,并且都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从宗教职能上看,毕摩、东巴属于同类人物。他们既是主持祭祀仪式的巫师,是沟通人神两界的中介,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社会中都享有特殊的地位。毕摩和东巴同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中心人物,因此他们有着相近的社会职能,即主持祈求庇佑的各种祭祀、诵经驱鬼、祈福禳灾、占卜吉凶、招魂送鬼等。毕摩和东巴在传承原则上大致相同,都以世袭为主,也有少数拜师授业的[17]。蔡华研究了道教“咒鬼经”与彝族“咒鬼经”的渊源与流变,以及它们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相互发展,以及近代道教“咒鬼经”对彝族“咒鬼经”的影响。道教“咒鬼经”与彝族“咒鬼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融摄,相互影响,道教创立于巴蜀,吸收了部分彝族先民的宗教文化,丰富了道教的咒语。道教作为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对彝族“咒鬼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彝族咒语的内容[18]。

(七)彝族宗教与生态保护研究

自古以来居住于西南山区的彝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复杂多变与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有着深切的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是彝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的问题。人们要想平安持续地发展,就不能过度无序地破坏自然环境;人们要想一片森林永远有木材可用,有风景可观,水土得到保持,生态得以良性循环,就不能一次性乱砍乱伐,将其毁坏殆尽。应该把这片森林保护起来,合理利用让它延续不断,福祉子孙。由此产生了一些由毕摩主持,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约束性仪式[19]。此外,彝族原始宗教之所以在彝族人民中经久不衰,并一直对彝族的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原始宗教中含有彝族人民在恶劣环境下生息繁衍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合理因素,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构建了彝族先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彝族人民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与自然共生共存。彝族原始宗教里的许多方面包含着生态保护意识,如对天、地的崇拜属于生态意识范畴;对祖先、人魂的崇拜属于生态道德范畴;对山、水、树木、土地等的崇拜又属于环境保护范畴;对水、虎、蛇、鱼、牛、马等的崇拜则属于生态平衡范畴。一环扣一环,建立起了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链[20]。

二、彝族宗教研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彝族宗教研究的特点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对彝族宗教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版和发表的彝族毕摩宗教研究论著颇多,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毕摩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辅助。整体而言,彝族宗教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呈现出研究内容的多元化趋势。研究彝族宗教不再只是就宗教本身来谈宗教,而是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内容。彝族传统文化与宗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在千百年的彝族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诸如彝文与文学、彝族传统教育、彝族医药、彝族绘画、彝族社会执法、彝族社会道德建设等等无不与彝族宗教同生共息。研究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从不同的视角对彝族宗教展开了研究。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呈现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从单一的宗教研究转变为与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相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将彝族宗教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研究一个民族的宗教,在研究方法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只有多学科结合,才能使研究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地展开。

最后,研究队伍不断得到壮大与发展。不仅有彝族本民族的学者进行研究,而且其他民族的学者也致力于彝族宗教研究,老中青三代学者全力以赴,使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各个地区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所加强,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研究成果的新颖性。

(二)彝族宗教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成果以一般性的事实归纳和仪式描述居多,真正涉及宗教在彝区农村和基层社区发展的,站在一定高度深入研究当代彝区农村与基层社区宗教发展的成果很少。许多是孤立地研究某个地区宗教的现象,针对彝族宗教与彝区社会发展的实证型研究还不是很多,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关于宗教改革的历史小论文 篇2

房龙说:“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

教会腐败 :上述改革教会的先锋虽未能成功,但在十一-十二世纪,教会也接受了一些改革,如可吕尼革新运动的加强管理修道院,要求修士和修女重新过禁欲生活,并专心祈祷,读经及默想。但经过数百年,到十六世纪初期,教会内部腐败的情况又再度严重,其中最受一般人指责的就是出卖赎罪券搜括民财,征收重税以及买卖教职等,使百姓信心丧失殆尽,于是改革的呼声再度提高。

政府混乱 : 宗教改革期间,神圣罗马帝国仅空有统一名号。西班牙是当时最强国家,国王查理一世登基两年后又在1519年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拥护罗马天主教,激励压制马丁路德及新教。但因他同时忙于对战法国,未能全力消灭新教。当时英、德两国均有内乱,也难以专心制止改教运动,这便是当时有利宗教改革的大环境。尤其德国收重税,加给人民的经济负担,造成农人弃田逃亡,吃亏遍地,人心求变,一旦有人提出改革主张,不论其原来目的如何,立刻就受到热烈支持。因此当出身德国埃斯勒本城穷苦农家的马丁路德,为改革开放教会弊病而登高一呼,显然在他的背后便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助力向前推进不断!

宗教改革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63—02

14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开始衰退,骑士制度、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权威走向衰落。这时,作为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了。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64年)在维腾贝格宫廷教堂的门上张贴了 《九十五条论纲》,正式向罗马天主教宣战。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对弥撒聚会领圣餐礼的错误解释以及与这种观念相关的错误做法。马丁·路德认为圣餐聚会只是一种表征,象征上帝向人类施下恩典,而不是人们对上帝的奉献。马丁·路德强烈谴责了教皇买卖赎罪卷的行为。他深信,无人能在上帝的视线里用金钱赚取正义,信仰基督和忏悔是赎罪的唯一途径。因此,赎罪、礼拜教规等作为被上帝宠爱的途径和方式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这只不过是教会为扩充财力捏造出来的。

1512年,被教会逐出后,马丁·路德受到了智者弗雷德里克的保护,这使他有机会着手翻译德文版的《新约》,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礼拜仪式。此时,越来越多的地区的人们接受了马丁·路德的思想,并支持当地教会追随马丁·路德的改革。随着改革运动迅速扩张,德国宗教音乐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历史变革对德国的传统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奥古斯丁的修士生活,使马丁·路德养成了一种虔诚祈祷的生活方式,并在祈祷礼拜的潜移默化中深深地爱上了音乐。同时,马丁·路德也是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和作曲家。1530年,马丁·路德写下了一篇关于音乐的文章,马丁·路德在其中引用了奥古斯丁的话“音乐是上帝给人的一份礼物,因此要学习从音乐中看见创造主,并且藉着音乐来赞美他”。马丁·路德坚信,音乐具有教育和陶冶情操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歌咏圣经的经句可以真正理解其中的含意。因此,马丁·路德从宗教改革运动自身的目的出发,有意识地吸取当时的音乐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他要求所有教徒在礼拜仪式中,参加一定的音乐活动,甚至建议德国歌曲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到教会礼拜仪式中来。

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会众的赞美诗,即众赞歌(Choral)。马丁·路德重视个人的信仰经历,希望这种信仰经历得到充分的体现。不久他接受德国新教神学家菲利普·梅兰希顿(Philipp Melanchthon,1497—1560)的建议,将注意力转移到大众化的宗教歌曲创作中。在马丁·路德的创作中,分节歌形式的教堂歌曲——众赞歌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为圣歌创作的众赞歌调改编曲。起初,众赞歌是供会众齐唱用的,是没有配置和声和伴奏的单声部音乐。它与格雷高利素歌采用相同的记谱方法。在乐谱中,标明音的相对时值,旋律用精确的有量记谱法记写。众赞歌用时值基本相同的音符进行演唱,偶尔随歌词有所变化,在每句尾音上有长短不一的停顿。

马丁·路德认为复调应该作为教会仪式的一部分。因此,早期马丁·路德教派作曲家就开始为众赞歌写复调配乐。其中,著名的马丁·路德教派音乐家约翰·瓦尔特(Johann Walter,1496——1570),在1524年出版的一本曲集中,除了5首拉丁经文歌外,38首德文众赞歌配乐中,多数是多声部众赞歌。这些众赞歌,其中一些是音对音的简单风格,另一些是较为复杂的对位风格。16世纪30——40年代,不断有复调曲集按照约翰·瓦尔特的样式出版。16世纪后期,众赞歌越来越多以康兴纳(cantional)风格出版,第一部康兴纳风格的曲集是卢卡斯·奥西安德(1534——1604)发表于1586年的《众赞歌与诗歌篇50首》。17世纪和18世纪的马丁·路德教派音乐就是从复调众赞歌发展而来的。

在教会的礼拜仪式上,单声部的众赞歌由所有公众齐唱,复调形式的众赞歌由专业的歌诗班进行演唱,常常担任让公众休息和间隔演唱诗节的任务。因此,歌曲在会众和唱诗班之间轮换,在音乐上形成了齐唱与和合唱的轮换。

换词歌(contrafactym)是众赞歌中特别重要的一种。中世纪后期以来,每一首声乐作品咏唱时,都保留了原有的曲调,但歌词或者是全新的诗句,或者是在原词上加以适当的变动,使众赞歌的内容更符合礼拜仪式的主体。在填入全新的歌词时,一般是以世俗的歌词取代宗教歌词或反之。在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受到马丁·路德音乐观念的影响,换词歌一般都是以宗教歌词取代世俗歌词。亨利·雪纳 (Henny Raynor)在其《音乐社会史》中说道“马丁·路德自己拒绝对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作硬性的划分,他也不允许他的追随者们这样做。一首好的曲调无论来自哪里都会在拜占庭仪式中占有位置。……马丁·路德相信,他在众赞歌中采用世俗曲调是将世俗音乐神圣化的一种做法。他不反对大众喜爱的歌曲、名歌手的旋律或任何音乐中,他能够接受的曲调作为宗教歌词的传播媒介。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二百年的时间里,马丁·路德教派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并且使到教堂里的普通大众与当时最新的音乐发展相联系。 ”换歌词中最著名的是《啊,尘世,我必须离开你》,它取材于伊萨克的利德《因斯布鲁克,我必须离开你》。另外,《我的平静心情被一位淑女的风韵打乱》的旋律,于1600年前后被填上了宗教歌词“我心里充满渴望”,后来又配上“啊,头颅,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歌词。百年之后,J.S巴赫又将此旋律变化后用于《马太受难曲》中。

浅谈英国从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革命 篇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形成,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和英国国会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利益冲突不断升级, 而这些革命的原因和条件是不能和英国的宗教改革割裂开来的。

1529年, 英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 建立起独立于罗马教会之外的英国国教。英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英国教会与罗马教会断绝关系, 神权被世俗王权取代, 英国人民逐渐意识到英国民族国家本身的重要性, 宗教逐渐成为封建王权控制的统治工具之一。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王室没收教会财产, 新贵族把原天主教会的大量地产经营资本主义农场, 这样, 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条件,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力得到不断发展。

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 并企图把英国国教的教义和形式强加给所有的人, 从而引起了不信奉国教的臣民即清教徒的强烈反对 (英国早期资产阶级很多是清教徒) 。整个资产阶级不满王室增加的赋税, 对商业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种种限制, 政治局势日趋紧张。

1638年, 苏格兰人民起义反对查理宗教专制, 查理为了获得镇压起义的资金, 被迫召开国会。在1640年召开的国会中, 资产阶级不但对查理征税法案不予理会, 还提出了许多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包括限制王权, 彻底改组英国国教等。查理拒绝服从要求, 于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革命期间,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虽然无力取消共和国时期的改革, 但他们试图恢复个人专制, 并鼓励天主教, 使得二人越来越不得人心。1688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 赶走詹姆士二世, 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夫妻共同入主英国, 登上英国王位。

1689年, 威廉三世接受了《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实行法治;除非经国会同意, 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 若没有法律手续, 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这一法案的通过虽然不能代表着英国就此完全成为了一个民主国家, 但它限制了王权, 从此, 国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结束了英国王权个人专制的时代。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英国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确定并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原则。”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历史教案优秀 篇5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 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四、教学方法:图片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要求: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

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教师】文艺复兴首先在哪个地方兴起呢?为什么?

【学生】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教师】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会在意大利产生而不是其他地区?

分析: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

【教师】资本主义萌芽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__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教师】除了经济和政治因素外,意大利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各城市与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

2、实质:

【教师】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反封建呢?

【学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而欧洲教会势力很强大,不能直接提出反封建。

3、核心:人文主义

【教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呢?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__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4、成就:(结合图片介绍相关的人物事迹)

(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一桩离婚案引发的宗教改革 篇6

亨利八世的父亲亨利七世开创了都铎王朝。亨利七世是一个非常有政治眼光的君主,他充分利用子女的联姻来加强英国的政治地位。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君主制国家是西班牙,于是亨利七世就让长子阿瑟娶了西班牙的公主凯瑟琳。可惜,这对新人刚刚结婚一年,阿瑟不幸病故。亨利七世想要保住与西班牙的联姻关系,并且他也不甘心让凯瑟琳把价值500万美金的嫁妆带回去。于是提议她和自己的次子——当时已经继承王位的亨利八世——结婚。按照天主教的风俗,弟弟娶兄长之妻是受到诅咒的:“人若娶弟兄之妻,这本是污秽的事……二人必无子女。”(《圣经·旧约·利未记》)但是,亨利七世说动当时的教皇帮忙,特许这桩婚事为合法婚姻。亨利八世终于和凯瑟琳成婚,在最初的几年中,这桩婚姻还算幸福。

这桩婚姻的危机最初表现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结婚16年来,凯瑟琳先后为亨利八世生了六个女儿,只有玛丽存活下来。到1525年,其时凯瑟琳已经四十岁,且已经有七年未曾怀孕,生下王子的希望似乎破灭了。而玛丽早在幼年便被许配给法国王子,若是没有男性后裔,英国会不会最终沦为法国的一个省?都铎王朝在王嗣问题上面临危机。亨利八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熟读《圣经》的他很自然地想起了《圣经·旧约·利未记》上的诅咒,他怀疑与凯瑟琳的婚姻是否真的没有得到上帝的保佑,心中逐渐萌发了离婚的念头。恰在此时,亨利八世喜新厌旧,爱上了凯瑟琳的女侍、年仅二十四岁的安妮。安妮聪明绝顶,她不满足于仅做亨利的情妇,她的目标是夺得后位。她用尽手段,使亨利狂热地迷恋自己。据教皇特使洛伦佐1529年2月发回的报告里说:“亨利对安妮的沉迷已至自热化程度。现在,除了安妮,他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样一来,亨利八世更是坚定了离婚的决心。

结婚不易,离婚更难,因为亨利和凯瑟琳的婚姻牵扯着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亨利八世希望得到教皇帮助,让教皇许可他们离婚,这是最合适、最不易引起争议的途径。1527年,教皇代表、红衣主教洛伦佐和御前大臣、红衣主教沃尔西共组法庭,审理国王和王后离婚的诉讼。在法庭上,凯瑟琳表现出惊人的勇气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坚决不同意离婚,这打乱了亨利的计划。不久,欧洲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洗劫罗马,教皇克莱芒七世成了查理五世的囚徒。凯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姑母。教皇无论如何也不敢得罪查理五世,于是没批准亨利与凯瑟琳离婚。致使这桩离婚案拖延了两年多,最终无果。亨利八世意识到,教皇是靠不住了,自己必须在国内寻求助手。他记起了英国民众的反教会情绪,决定利用这股力量来制约教会。于是他精明地转向与议会联合,通过立法来打击教会,逐步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达到离婚的目的。1529年11月3日,亨利召开了宗教改革的第一次会议,拉开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虽然其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意义深远的英国宗教改革的开端,但事实上,它就这样悄悄地在这桩离婚案中开始了。

宗教改革 篇7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全面认识的概括性反映。历史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特定的历史名词或词组。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对历史事实的理解更概括集中, 更能体现历史现象的本质。按历史概念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内容, 可划分为两类:

一是专指性历史概念。一个历史概念, 只反映一种特有的历史事物, 形成一个历史专有名词。所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著作、发明等等, 都属于专指性历史概念。

历史人物概念反映的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一定业绩的人物。它以人名符号, 反映历史人物实体。在《文艺复兴》这课内容中, 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薄伽丘, 但丁, 达·芬奇等, 都需要介绍。以但丁为例, 应介绍其生平、成就及评价。但丁 (1265年—1321年) , 意大利中世纪诗人, 出身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 担任过佛罗伦萨最高行政长官, 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 终身再未回到佛罗伦萨。也正是这种经历, 使他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品《神曲》, 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 并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但丁、莎士比亚与歌德, 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二是泛指性历史概念。这类概念, 泛指某一类历史现象, 而且不一定是历史学科所专用, 在社会科学其他领域, 也常使用, 一般带有更为明显的理论性, 因此, 又可称为理论概念。理论概念, 是由诸多历史概念的发展和升华, 经高度抽象和概括而形成。在中学历史教材中, 没有, 也不可能对这些理论概念做专门陈述, 所以主要靠教师在讲授有关历史问题时, 做画龙点睛式的阐述。在这堂课里, 这种理论概念比较多, 比如说资本主义萌芽。

理解资本主义萌芽,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约瑟夫·熊彼特认为, 资本主义“意味着一种价值体系, 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一种文明”, “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动的形式或方法, 它不仅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黄仁宇先生指出, “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展开时, 表现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 “资本主义带着整体性, 它能在一个国家内畅行而且成为不可改变 (irreversible) ”。西方社会的主流认识是,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 作为收入来源的资本一般说来不属于通过自己劳动使资本发挥效用的人。”

许多学者 (包括马克思) 承认, 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有的学者认为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因素早在11世纪就已清晰可辨了”。14世纪欧洲生产力发展, 产品增加;社会分工的扩大, 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分离, 都意味着有大量的产品必须投入市场, 进入交换领域。因此, 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扩大, 也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欧洲形成了一些有专业特色的手和工业商业中心城市, 特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必然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日益精细, 导致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生产从属于商业资本, 一些富裕的作坊主自己脱离劳动, 雇佣更多帮工、学徒进行生产, 实际上成为资本家;而帮工、学徒和一些破产作坊主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成为雇佣工人。货币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者购买了一种被称为劳动力的特殊商品, 通过这种特殊的商品, 来使自己的资金增值, 转变成为资本。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 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影响。特别是意大利的富庶, 使其艺术家和作家更愿意留在国内, 而无须到国内谋职。对文艺复兴的兴起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历史, 不仅要认识历史事物及其本质, 还要弄清楚历史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这种必然联系, 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概念的形成, 在由了解现象到认识历史规律之间, 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当我们对每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认识其性质和意义之后, 就可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因此, 就可让学生逐渐明确:任何一种历史事物, 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它的产生, 虽有某些偶然因素, 但起根本作用的, 还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诸种关系的辩证的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 学生便又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基本思维形式, 去认识历史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进而学会正确地认识现实问题。

总之, 历史概念的教学, 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摘要:在中学教学中增加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更能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

关键词:历史概念,资本主义萌芽,但丁,历史本质

参考文献

[1][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2]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三联书店, 1997年。

[3]《中国历史通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5]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学术界》2003年第101期。

宗教本质与宗教功能略论 篇8

一、从宗教的内在结构看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系统论指出, 一个系统的性质是由组成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所决定。所以, 要了解宗教的本质, 首先应当把握宗教的内在结构。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 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 结构十分复杂的系统。依据宗教的基本要素划分, 可以将宗教的组成要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部分。宗教的内在要素有宗教的观念和思想以及宗教的情感和体验。宗教的外在要素有:宗教行为和活动以及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属于宗教的意识, 属于宗教的理性认知层面。各种宗教都有一套说明其信仰的观念, 甚至形成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 构成完整的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宗教行为的的最深层的内在根据, 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构架, 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宗教的信条和教义中, 但从信仰者的文化素质来说,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以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形式出现的教理、教义。它是被宗教职业者、僧侣和神学家们所掌握和宣传的;另一种是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一般宗教意识, 是广大基层信仰者对神圣物的盲目信念。

从信仰者的信仰目的划分, 可以将信仰者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一个是以神为学习的道德楷模, 严格修行, 以达到最后自己成神;另一种是以神为实现个人功利主义目的的工具, 求神拜佛是为了得到神的宠爱, 以便得到现实生活的好处。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观念有:宗教宇宙观、宗教灵魂观、宗教神灵观、宗教鬼魂观、宗教人生观等。

2. 宗教的情感和体验

宗教的情感和体验是宗教意识中的低级成分, 属于社会心理层面, 但是又是最为直接的、最为强烈的宗教意识。宗教情感和宗教体验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宗教情感是宗教徒在信仰超自然力的支配下, 在宗教仪礼、宗教生活、宗教修持过程中长期熏陶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宗教情感一经产生, 对于宗教的巩固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力量, 而且这种情感的巨大力量往往来自广大的基层信教群众。

宗教情感是希望与不安的交织、感激与敬畏的结合, 是信仰与疑虑、奉献与所得的双重心理。这种情感既是通俗的又是神圣的, 既是激愤的又是长久的。

宗教情感与非宗教情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1、情感的对象不同。宗教情感是人对超自然的神灵的情感, 而非宗教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物或人的情感。前者的情感更加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2、情感的强烈程度和持久程度不同。宗教情感比非宗教情感要强烈得多。因为, 在宗教徒看来, 神对于人生的意义是无限的和至上的;3、在情感的社会属性上也有不同。宗教情感往往维护旧的传统和旧的道德。所以比较保守。宗教情感又往往和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 具有巨大的社会潜能。

宗教体验是信仰者在其修行、活动以及宗教生活当中, 对于神圣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与神灵的精神往来、对来世或前世的经历、极境感受、特异功能的激发和对经典和教义的顿悟等等。

宗教家和宗教学者认为, 宗教体验有如下特点:1、不稳定性;2、暂现性;3、知悟性;4、被动性;5、超言说性;6、模糊性。

人们历来对宗教体验有不同的评价。宗教体验究竟是信仰者故意编造的谎言还是某些宗教徒在宗教生活中亲身的切实体验?这些体验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 还是当事人的病态心理幻觉?对这些问题的具体看法虽然很多, 但主要有两种极端的不同看法:一种是反对派, 即反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一派。唯物主义者和反伪科学的人们也普遍认为, 宗教体验的对象——神或神圣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宗教体验是没有客观对象的。所谓宗教体验不过是宗教徒在长期信仰的诱导下所造成的心理幻觉。

但是相信宗教体验真实性的也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普遍认为, 神灵或超级生命是存在的, 宗教体验是人与神之间真实的信息交流, 没有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们是没有资格对宗教体验进行说三道四的。

我认为, 对宗教体验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必须放弃极端的立场:一种是宗教卫道士的立场, 另一种是完全脱离宗教生活经验, 仅从某种理论出发, 想当然地评价宗教体验的立场, 两种立场都没有从客观和唯物的角度出发。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调查研究, 亲自参加宗教活动, 又拘泥于宗教的偏见和迷信, 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 解释宗教体验的秘密。

3. 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宗教的行为和活动是指宗教信仰者内在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宗教的行为和活动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巫术、禁忌、祈祷、献祭、崇拜、布道、法会、宗教节日庆祝、圣职委派、慈善事业、宗教修行、宗教管理、宗教礼仪等等。

4. 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宗教组织是宗教群体内宗教徒的相互结合及其结构, 是在特定的宗教目的下构成的完成特定宗教任务的专门性集团, 它包括宗教徒在其中进行宗教活动的机构, 团体, 会社, 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团体。

宗教制度是维系宗教群体, 规范宗教生活, 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传统等的总称。

通过对宗教内部结构的研究, 我们得出对宗教本质的看法:宗教是现实生活的必然产物, 宗教是现实关系的精神体现, 宗教是现实世界的虚幻反应, 宗教是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当然, 恩格斯对宗教的表述也是非常全面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应, 在这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地生存和发展, 就在于它具有一种人们特殊需要的功能, 这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的功能, 即宗教实体性的具体功能, 宗教神圣性的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

论及宗教的功能, 我们先要对宗教及其功能所涉及的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首先,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 如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即宗教的教义、教规等观念形态的东西一是客观现实方面的, 如物质方面的内容, 即宗教组织、宗教信徒、宗教活动场所等客观存在。宗教是包括这两方面内容的一个统一整体。所以宗教的功能应当是指作为思想观念和现实物质存在的统一体的宗教功能, 而不是宗教系统的某一个要素或者某几个要素的功能。如, 宗教场所的一些气势恢宏的建筑往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具有审美的功能,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断定宗教具有审美功能。其次, 宗教的功能是由宗教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却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 争论不休的问题。论者各执一端, 各认为其理论即为真理。西方宗教学者往往从社会学或心理学出发, 把宗教视为人的普遍需要, 把宗教定义为一种与神圣之物相关联的价值系统和意义形式。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者则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出发, 从唯物的立场出发, 站在认识论的基础上, 把宗教定义为一种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但是,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仅仅从认识论、唯物主义, 社会学或心理学一个角度出发, 是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本质的。不能准确地认识宗教的本质, 也就无法把握宗教的功能。要认识宗教的社会功能, 就不能只从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角度出发, 必须考虑到宗教组织和宗教信徒的社会作用。忽视了宗教的这一方面, 就失去了准确把握宗教之社会功能的前提。再次, 宗教的社会功能并不是宗教的全部功能, 宗教的功能也不完全等于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除了社会功能之外, 还具有其它功能, 如对心灵的抚慰功能、群体的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经济行为功能等。宗教的功能是宗教本身所具有的东西, 宗教的社会作用则是其功能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的体现和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解释功能和实践功能。所谓的宗教的解释功能, 是指宗教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 它是一种特殊的观念解释模式, 为人类提供了一整套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评价。不仅对世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且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宗教的实践功能在于宗教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 它赋予了个人和群体的生活以一种意义和目的, 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系统, 对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的系统。

宗教的功能除以上所论述之外还有宗教实体组织要素的具体功能, 包括宗教组织的构架功能、神职人员的支撑功能、信教群众的基础功能。当然宗教实体礼仪要素的具体功能以及宗教器物要素的具体功能, 宗教神圣性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 在宗教功能上也同样重要, 如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宗教功能具有多样性与多重性, 但又具有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宗教功能的社会效应是决定宗教自身历史命运的内在价值。二、宗教功能的社会作用具有历史的应变性。三、宗教功能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以上论及宗教的功能, 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去认识和把握宗教的一些功能, 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

摘要:宗教是人类本质自我异化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异化反应, 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 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宗教在对抗阶级社会里是人民的鸦片。这是从不同的方面和意义上, 揭示了宗教的本质。通过对宗教本质的了解, 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宗教实体性的具体功能, 宗教神圣性的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宗教,本质,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麟书, 陈霞.《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1月

[2]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

[3]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年6月

[4]时光, 王岚.《宗教学引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5]尚九玉.《试论宗教之功能》.郑州: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年7月, 第30卷第4期

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支持作用分析 篇9

同时, 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美国女学者苏珊·朗格的研究也缺乏。2013年12月9日点击中国知网搜索, 以篇名为检索项, 分别以“苏珊·朗格”和“朗格”为检索词, 都检索到0篇新闻与传媒类论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 以“朗格”为检索词, 检索到0篇新闻与传媒类论文。然而, 朗格是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的媒介环境学派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除了媒介环境学家的身份外, 朗格还是著名的哲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而且, 恰恰是朗格的理论, 从符号研究的角度对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支持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艺术与宗教艺术

(一) 朗格对艺术的界定

为了以朗格的符号理论分析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支持作用, 需要先了解朗格对艺术的界定。朗格认为, 所有的艺术都是人类情感的创造形式, 从远古的呼吸和移动四肢的活力感觉, 甚至突然的休息, 到爱、痛苦、狂想这样深刻的情感, 艺术的本质特征由这种广博而又单一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目的所规定。“表现性”是所有种类艺术的共同特征, 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形式, 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所表现的就是人类的情感。可见, 艺术品本质上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

(二) 宗教艺术是宗教与艺术的融合体, 宗教艺术支持宗教传播

宗教艺术以艺术的方式表征宗教精神, 属于宗教文化的范畴。宗教艺术以生动表现宗教教义和精神、发展传播宗教为职责。宗教艺术成功利用生动感人的形式, 使宗教思想为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不同的人易于接受。宗教发展与传播的实践证明, 宗教艺术对宗教系统的其它方面,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作用, 能增强它们吸引教徒、加强或形成教徒宗教信仰的作用。人类的情感浩瀚又微妙, 但又是共通的, 所以, 艺术可以将用宗教教义表达出来令人觉得深奥的宗教思想, 转化为一般人都能领会与感受的形式, 并通过艺术渲染使宗教特有的神圣、肃穆得以表现。

二、宗教艺术支持宗教传播的符号理论分析

宗教艺术之所以能起到支持宗教传播的作用, 在于它采用的符号模式。通过朗格的符号划分理论, 可以明晰这个问题。

(一) 朗格对两种符号模式的划分

朗格认为, 人类心灵把经验转化为符号的独特需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征模式:推理性符号模式和非推理性符号 (表现性) 模式。前者严格讲就是语言符号, 后者严格讲是除了语言外的其他所有符号模式。两者具有同等的符号性, 都反映了高级的精神活动, 但形式和结构不同:它们表现的人的感知频谱不同, 前者表现的是人类的思想, 后者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

推理性符号多半是真实性或命题式的语言, 表现性符号包括一般所谓的艺术, 比如摄影、舞蹈、雕塑和电影。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 推理性符号有助于线性思维、逻辑推理,

有助于拆借并重构思想使之以逻辑和语法序列展开;而表现性符号促进瞬间的、难以言传的领会。

语言以逻辑、论辩等方式表现思想, 语言符号组成话语, 话语是由一套具体的再现形式和逻辑特征来界定的。表现性符号不具备话语理性思维、论辩和推理的功能, 模拟的对象是人类的一切情感。如朗格在论述舞蹈时说, 一个舞蹈表现或具备了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 这就是人们所谓“内在生活”所具有的节奏和联系、复杂性和丰富性等特征。郎格又说:我所说的“内心生活”, 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生活形式的内在感受。通常情况下, 这类经验只能被模糊地意识到, 因为它们大部分是不可名状的。

2. 推理性符号组成的话语指向价值判断的正误, 表现性符号组成的艺术关注的是情感。

语言组成的命题性话语的价值标准是正误, 命题性话语需要时间、现实世界中的对象物来验证其对错, 在非语词世界中寻找证据。与此相反, 表现性符号用于各种艺术表现, 艺术的价值标准不在于对错问题, 而是情感上是否和谐。

(二) 宗教艺术属于表现性符号模式, 完成推理性模式难以完成的任务

人类体验到的世界的思想部分能用语言逻辑、推演表达;情感部分则微妙而不易言传, 往往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宗教艺术通过宗教建筑、雕塑等艺术形式服务于宗教活动, 属于非推理性模式的范围, 即人类所体验、体会到的情感世界。

语言只能表达人类浩瀚意识的一部分, 有局促性。一定程度上, 语言是浅表的刺绣, 底下是深层的意识过程。语言只能表达意识的片断或者碎片, 深层意识的海洋浩瀚而又无边无际, 语言这种浅表的刺绣没有能力完成表达的任务。正如朗格所强调的, 在技术意义上, 语言是一种抽样的方式, 只在某种现象、某种程度上比如光波、声波的部分振荡中抽取一部分样品, 而不是再现整个频谱。命题性语言可以说是我们经验的样品, 只代表感知经验的波峰和波谷。而在我们的文化史上, 这些现象对我们的生存而言, 是必要的零碎片断。在我们这个生物体的体验里, “声波”的其余部分静寂无声, 因为我们没有合适的语词来表达这些静寂的部分。

那么, 我们体验中静寂的部分比如宗教给我们的神秘感觉该如何表达呢?艺术地传播。宗教教义阐明了很多道理, 但宗教艺术传播了人类难以描述的种种宗教情感, 或神秘, 或神圣, 或沉静。宗教除了语言这种教义的传播, 还采用了丰富的宗教艺术传播形式。原因如朗格所说, 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任务, 都需要艺术来完成。宗教的神秘意识属于日常生活中经历不到的有神秘色彩的内容, 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施门慈描写过一个神秘的意识, 明确表达了语言的不可表达性。施门慈说:“就是现在, 我也不能找到语言, 将它说得明白。”鉴于语言的局限性, 宗教艺术就可以发挥特有的传播情感、情绪的作用。

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 宗教艺术中也有使用语言的艺术, 如诗歌、文学艺术, 它们和其他诉诸形象、音乐的艺术一起服务于宗教传播。只是这两种宗教艺术诉诸于语言这种推理性符号, 其他艺术诉诸于形象、动作、音乐等表现性符号。

虽然都是使用语言符号, 但宗教教义不属于艺术范畴之内, 而诗歌、文学则属于艺术的范畴内。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形式也就是一种知觉或想象的整体, 朗格认为, 对艺术意味的知觉就是一种直觉, 艺术品的意味是永远也不能通过推理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诗歌、文学艺术虽然使用语言, 但不是推理性的, 而是表达的知觉的或者想象的整体, 这种为知觉而存在的事物是一种虚的实体, 表达的仍然是情感, 供我们去感知, 更多的是去想象。而且, 通过朗格的符号理论, 我们知道, 诗歌、文学艺术不需要向外推延和逻辑的验证, 宗教教义表达的哲理属于人类经验抽象出来的一部分, 是逻辑的思想, 不是知觉和想象的整体, 需要向外的推延验证。

总之, 宗教艺术的传播及效果不是推理性符号所能为的。宗教艺术作为表征人类情感的形式, 能表达人类高度复杂的情感, 实现传播诸种难以言传的、微妙的、精妙的情感的效果, 从而能被用来表现和传播宗教信仰, 为宗教活动服务。

摘要:宗教艺术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表现宗教精神。据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 宗教艺术起到支持宗教传播的作用, 是因为宗教艺术本质上就是以表现性符号来表现情感的形式, 能够表现推理性符号难以描述的情感。

宗教改革 篇10

拜占庭宗教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公元574年的作品。查士丁尼大帝身穿紫红色的长袍, 长袍上的装饰物闪闪发光, 手上捧着宝盒。在他的左边, 有两个穿着白底朱色长袍的贵族, 身后跟着一群侍卫。右边站着大主教马克西米安和两个助祭者。整幅镶嵌画没有空间效果, 每一个人都粘贴在一个平面上, 无透视、体积。查士丁尼大帝的双脚站在主教的后面而衣袍却出现在主教的前面, 人物比例被拉长, 身体除了衣饰有小的区别之外, 不同地位的人都有着分别统一的服装。虽然身体雷同但是面部有着每个人的特点, 看得出是按照真人所作的肖像。背景则用金色覆盖, 让人产生圣神感。《伊诺纳底乌斯的荣光》是意大利巴洛克大师波佐在罗马桑迪涅亚乔教堂的天顶画。这幅天顶画有数百个人物, 都是《圣经》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历代教主、天使、圣徒、玛利亚、耶稣和上帝等。大多以躶体、半裸体展现。高空的最中心是伊诺纳底乌斯背负十字架升入天国的景象。左侧站在高空云端里的是基督形象, 所有形象呈飞翔姿态。周围云气缭绕, 衣披的色彩缤纷, 使整个天顶显得豁然开朗。腾飞的人物, 深不见底的天国, 飞腾的运动感让人也脚步轻盈, 仿佛也要飞向天国。视觉的震撼, 宗教的力量得到很好的诠释。与拜占庭的刻板, 统一, 理性完全不同, 激情、浪漫、视觉游戏让人真假难辨。

二、建筑雕塑的差别

拜占庭宗教艺术由于对偶像崇拜的禁忌, 拜占庭宗教几乎没有什么雕塑, 但建筑成就十分明显,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的标志性建筑。这时期的拜占庭建筑已经与建筑分道扬镳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二次建成后, 巨大的圆顶, 恢弘的气势, 使基督教东方教堂有了自己的特点。它不仅用作宗教仪式, 还用作皇帝举行重要国仪的场所。这座教堂内部装饰灿烂夺目:墩子和墙上全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 有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大多是暗绿色, 少数是深红色;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 镀以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接线处, 都以包金的铜箍镶饰;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作装饰, 以金色作底子, 也有以少量蓝色作底子的。地面上也用马赛克镶嵌成图案, 因而上下左右显得金碧辉煌, 色彩琳琅满目。

巴洛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总要的地位, 利用透视增加层次, 拉大距离, 体积感强烈;建筑柱子不规则排列, 增强立面和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大量的运用雕塑装饰建筑, 追求视觉冲击感, 使建筑显得气势宏大, 壮观。圣彼得大教堂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贝尼尼作为教庭的总设计师。此时的雕塑作品和中世纪宗教作品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变化, 人文主义的影响, 虽然这些宗教作品描绘着宗教故事, 但却透露着人性。

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同样都为宗教服务但手法表现方式却不一样。这样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等背景影响下, 它们才有如此大的差异。

三、基督教、哲学背景差别

拜占庭宗教艺术之中的宗教艺术指的是基督教的两大教派之一的“东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 基督教也一分为二, 西方欧洲各国则以天主教为主。自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以来, 拜占庭就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它不同于西欧教会和王权的纷争, 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国王既是王权的最高领袖同时也赋有神权, 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与古埃及法老有相似之处。而西欧各国国王往往没有教皇更有权力和地位, 或者与之一直处于拉锯状态, 长久以来各种矛盾十分激化。而整个中世纪哲学称之为“经院哲学”。顾名思义, 也就是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哲学都是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 但是看起来与古希腊不同, 其实也是一种消减过的传承。拜占庭帝国相比于西欧各国, 在中世纪避免了蛮族的入侵破坏, 完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 被称之为古罗马的正统继承, 当基督教成为国教合法化之后, 经院哲学在本质上吸取了大量的希腊哲学思想。由于在罗马社会, 大量的贵族依旧喜欢专研理性古希腊哲学, 基督教为了获得贵族和上层达官贵人的支持也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理性哲学体系, 就产生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美学理念其实是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继承, 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 把理式的概念换成了上帝, 上帝世界的美才是真实而现实世界的美都是不真实的, 美学理论的定调也就意味着整个宗教艺术的标准。

巴洛克宗教艺术盛期在17世纪, 此时西欧已经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潮, 整个西欧文明得到极大的复兴和发展, “人的发现”, 人文主义运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马丁·路德由圣经“义人必因信而得生”得出的理论来解释他的“因信称义”学说。这样的改革对天主教统治给予极大的打击, 许多信徒纷纷离开传统教堂, 天主教的地位在文艺复兴中慢慢地衰退。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的物质条件也得到改善, 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大不如从前。17世纪巴洛克宗教艺术大部分实际为宗教挽回信徒而产生。教会不惜花大价钱用昂贵的材料, 修建巨大的教堂并且请贝尼尼这样的大师雕刻绚丽夺目的宗教雕塑。17世纪, 文艺复兴的浪潮已经衰退, 文艺中心移动到法国。这时期的思潮活跃, 涌现出很多流派, 巴洛克是贵族, 教廷和富足的上层社会所支持, 所以巴洛克宗教艺术浪漫、华丽、宏大、激情, 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它与拜占庭宗教艺术不同的是, 它强调视觉冲击感, 很表面的要引人入胜, 不需要背后深层的寓意, 只需要表面的气势和氛围, 给人假象, 让信徒回到落寞的教堂里, 从新虔诚。不得不说17世纪西欧哲学走近近代哲学, 主体性的觉醒, 不仅关注自然科学也关注自我意识和本体的觉醒, 这都是对传统宗教哲学向背离的。巴洛克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宗教哲学背景下发展起来。

处于西方东部的拜占庭宗教艺术和处在西欧腹部的巴洛克宗教艺术, 都冠以宗教艺术之名, 但剖析开来却大有不同。拜占庭艺术讲述抽象图案背后的天国, 巴洛克宗教艺术用华丽浪漫的方式吸引信徒, 前者精神苦修后者感官享乐, 都服从于宗教, 但宗教背景不同, 作品方式和手法也很大区别, 在艺术上给我们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没有好于不好, 谁更盛一筹, 只有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

摘要:拜占庭宗教艺术和巴洛克宗教艺术同为宗教艺术但是其艺术手法表现方式差别很大, 拜占庭宗教艺术建筑为主, 雕塑基本上是空白, 绘画大部分以镶嵌壁画为主。巴洛克艺术则在建筑、绘画、雕塑都有大量经典作品, 这是与拜占庭艺术不同的。拜占庭镶嵌画大多数是彩色小石头或玻璃拼成的, 色彩艳丽主观, 不已现实实物为标准, 对具体的圣经人物有固定的配色, 标志性很强, 如圣母玛利亚用蓝色, 圣保罗用紫色等, 在背景上往往采用金色的背景, 产生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巴洛克艺术绘画是布面油画, 色彩遵循自然主义。它所处时代已经是文艺复兴之后, 科学技术, 人性得到解放, 对真实世界的再现被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同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卡拉瓦乔就是一个现实主义大师。巴洛克艺术又区别纯粹的现实主义, 在这些思潮的影响和教会的需求下, 更加追求运动感、激情、浪漫的视觉效果, 这和拜占庭宗教绘画有天壤之别。

上一篇:语音障碍下一篇:科学化足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