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2024-08-24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精选十篇)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1

一、基于分项表现评价标准的作文评分

中学日常作文练习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每一次的练习都会设定相应的训练重点和目标, 可以是针对文体的训练, 也可以是针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十分关注学生在本次练习中的表现和能力。但在评分时, 教师往往将分数判定的大权独揽于一身, 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感觉的尺度上给分, 学生拿到评阅过的作文后只能以一个笼统的分数高低模糊地判断自己本次作文的水平。分数背后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评分细则。要使作文评价能够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教学环节, 形成明确具体的分项表现评价标准是十分关键的。

(一) 分项表现标准的设定

教学标准一般可以分为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两个层面。内容标准要求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和具体行为、技能;表现标准明确的则是学生应当达到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的运用掌握程度。分项评价标准即是表现标准的具体化。在写作评价的表现标准中, 可分为思想性、条理性、写作风格、用词、语句流畅性、写作常规这六个要素。简单来说, 思想性即对主题立意的把握;条理性即文章的结构是否安排合理;写作风格可以成为日后考场作文中形成个人特色的一项训练点;用词即能用丰富、精细、富有色彩的语言来打动或启发读者;语句的流畅性指句子的通顺和流利程度, 展现出汉语的音韵美;写作常规即格式正确, 没有错别字。根据每次针对性的训练要点不同, 这些要素可以根据训练要求的不同而灵活更改。

(二) 分项表现标准的实施

在进行作文评定时, 应依据训练目标对各要素分别评分, 并可在每个要素中按照等级明确所匹配的能力表现要求。例如本次写作练习主要训练“写事要有点波澜”, 围绕此目标制定具体的评分规则表现在这六个分项中, 重点就应当放在条理性上, 重在文章的叙事结构安排。在评分时根据目标要求将各项按等级明确表述出来, 分项评分。待分数评定后, 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文的得分理由是什么, 对照自己的分项得分自行评价本次的练习, 并且做针对性的调整和提高。

(三) 分项表现标准的意义

分项表现评价标准与基于标准的教学相结合, 将作文内容分成若干要素, 使学生的写作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便于操作的板块。也使学生明确了练习标准, 有助于强化其写作的读者意识, 赋予了学生评价自己作文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 该标准使教师确定了相对明确的知识内容和操作程序, 为教师的作文训练教学提供了精准可靠的评价反馈教学工具。

二、基于对话交流的习作评语

日常的作文练习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工具, 也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的途径, 是一次展现情感活动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功能。教师作为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 作文批改不应是常见于周记本上的一个“阅”字或一个红勾的冷冰冰的“技术”评判, 反馈给学生的评语应是基于文本对话的文字交流和精神对话。

(一) 对话的双向性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可以将技术性评价以前文分项表现评价标准的形式展现。使学生在通过分数细则了解过本次练习情况后, 更加期待读到老师对文中吐露的情感和故事的反馈。学生写, 老师也写;你阅读我的故事, 我也分享我故事;你述说你的写作经验, 我为你提供写作建议, 写作也就成了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在为学生习作写评语时, 教师首先应当作为读者, 带着理解和自己的故事走进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世界, 以故事回应故事。使学生单向的独白变成思想和思想的交流。谁都有过成长的经历, 教师不论从文中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找到与自己学生时代相类似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教师带着对学生的理解写下的评语实际上本身并不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 而是激发学生在下一次习作中有更强烈的表达欲望, 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水平。

(二) 对话的启发性

日常习作的评语还可以针对文中引起教师对于相关话题的思考的相关阅读材料、影视、音乐作品向学生进行推荐。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在读写结合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习作的水平。

(三) 对话的针对性

在对习作的评语中, 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文中的亮点语句和长处上, 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而不只是泛泛空谈。多篇习作中亮点长处的不断累积比单篇习作的反复修改对于增加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有益得多。

综上, 对于日常作文训练的批改在注意分项表现评价标准的技术评定同时, 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也十分重要。这意味着作文评价不能单纯关注有形文字的表达形式, 还应当在倾听与对话中融入对学生的期待。这不仅仅是教师独自完成的事, 也可以作为分享的资源向学生以及家长开放, 让更多的人感受写作的经验与生活, 在读者意识的激励下让学生有更多表达的欲望, 从而增强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结合日常写作训练特点, 本文基于分项表现评价标准和文本对话理念对日常教学训练中作文练习的评分和批语分别提出评价实施策略。

关键词:作文评价,分项评分,读者意识

参考文献

[1]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评价指标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29) .

[2]黄厚江.作文评价的标准及其实施办法[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29) .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2

一、学情分析:

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两个这样的现象;一是学生犯的词与句的错误虽然数量多,却远不如所犯的结构错误严重,信息点过多或不够、逻辑混乱、结构不严谨是造成书面表达”档次低”的”罪魁祸首”;二是词与句的错误并非都是由于不会用词或不会造句本身引起的,不会谋篇也会引发词句的错误。要纠正词句的错误,不能完全停留在词、句层面,正如治病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样。培养学生谋篇的能力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谋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不断的积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能正确运用简单句,复合句和连接词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都不会用,更谈不上使用复合句和连接词使自己的写作具有逻辑性和流畅性。学生写作主要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1.时态和语态的错误。2.用词错误 3.词形变化错误 4.句子结构错误 5.布局谋篇的失误

针对上述情况,萌发了上一节英语基础写作课的想法。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简单句的五种句型结构,一些连接词和学会尝试使用复合句,并复习巩固平时积累的有用的句型。最后分析两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谈谈看法。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字数要求不多(100词左右),开放度不高(情境已经通过中文或图片给出),因此学生对书面表达构思不够重视,轻视审题,不假思索,信手就写,甚至逐句翻译,致使作文的信息点叠加在一起,句与句之间逻辑联系不紧密,从篇章上来看作文缺乏层次和结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1.心理恐惧。部分学生一见到英语写作就产生恐慌心理,特别是当看到有些情境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时,这种恐惧心理就更加“猖獗”。他们不知道写作第一步应该是谋篇,谋篇成功就会产生“胸有成竹”之感,被一个或几个单词、句式“障目”而恐惧是幼稚的。

2.轻视谋篇。认为书面表达构思简单,只要没有语言、语法错误再加上几个”漂亮”的句子就能拿高分。

3.不懂谋篇。不知道写作的主旨意图,以为写作就是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4.这一届很多学生基本功很差,学习比较懒散,不愿积累。二.目标分析

本节基础写作教学课,就是要解决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基本句子结构运用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谋篇能力打下基础。具体说来,应当达成如下几个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分析一首英语歌曲,使学生了解句子结构多样性的重要性。

2.培养基本功目标:通过展示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使学生能正确运用他们于写作中。

3.知识目标:

(1)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a.Teach the students five basic simple sentences.b.Develop th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using complex sentences and some linking

words.(2)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use some writing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三.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1.pair or group 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in class.2.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s and teacher.四.Teaching Aids:(教具)

Multimedia 五.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 and lead in(热身)(5 min)

教师提问:why do you like this song ? 学生可能回答:music, good sentences…..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准确引入正题

Step2.Presentation(呈现)(8 min)

教师呈现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一边呈现一边巩固,以汉译英形式出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发现问题的过程留给学生。

目标:引入主旨,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Step3.Brain-storming(8 min)

1.教师提出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1.)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short passage ?

(2.)Do you have any ways to change them to make it more fluent and logical ?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强调教师的主导性。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媒介。

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确运用简单句是写作的第一步。目标2:使学生知道,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目标3:鼓励学生总结写作中常用的连接词。目标4:鼓励学生说出一句多译的句子。Teacher intervention(revision)(10min)

4.教师介入引导归纳几个在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句型结构和几个格言 Creative-work

(12 min)

5.教师呈现两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进行分析,锻炼学生谋篇的能力。提示:每篇作文学生用6分钟时间用于分析和评价。Brief-summary

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 篇3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文本进行写作训练呢?

一、利用文本,挖掘美点进行仿写

课程改革后,新教材选用的文章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对学生有强烈的吸收力,学生不仅爱读、乐读,也喜欢模仿写作。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有区别地指导学生仿一仿,练一练。

如七(上)教材第三单元,选取的课文有来自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等,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美读欣赏之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模仿文本清新的格调句式,对春夏秋冬的景色作一次仿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笔下的景物达到十四种,可我们觉得这些景物一点也不凌乱,这得益于作者所运用的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在写景时能突出重点,讲究顺序,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来仿一仿这个句式。

教材中可挖掘的美文很多,可以是美的句式、美的构思,可以是美的细节、美的情感、美的修辞……只要学生觉得美的,都可以作为模仿的最佳素材。

二、利用文本,根据结尾进行续写

高手写文章往往不会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他们写到高兴处往往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悬念,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再次体会背景内涵,想一想历史和现实,发挥想象和创见,来续一续文章的结尾。如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昏庸荒唐自欺欺人的皇帝回到皇宫后,会是怎样的一副窘境,大臣们的表现又将是怎样的?全城的老百姓和那个说实话的小孩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顺着这条思路下去,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结合文章的背景,一定会写出很多好文章。这样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学生有内容可写,就会觉得有趣,能写出好文章。

另外,像诗歌,由于作者思维活跃,留下了许多“空白”,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一一点明,动手补续。

三、利用文本,评述教材中的“歧点”

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而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了,上课不仅乐于动口,也善于动脑,对课本提出不同的看法,出现了分歧点。

在文言文《愚公移山》的教学中,由于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过这个故事来颂扬中国人民敢于克服困难的苦干精神,所以历来赞扬愚公移山的多。可是现在的社会变了,苦干精神被忽视了,把“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点更改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教学中,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有的说“搬山”还不如“搬家”,累了自己还累了子孙,并举当代民工离开落后的乡村进城打工为例证。教师可根据学生热烈的反应,进行一场辩论赛,然后布置作文题。如《愚公不愚之我见》、《愚公愚到底了》、《愚公和智叟的新对话》,学生在求胜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搜肠刮肚、引经据典,在头头是道的辩论中,他们的读写兴趣、思辨能力乃至人文素养也会逐渐得到培养,逐步得以提高。所以对于分歧点,教师尽量不用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可贵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文章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写起来得心应手。

四、利用文本,写一写文中的趣点

趣点往往是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中有趣的地方能给学生练笔提供动力。例如教学《童趣》,文章写了儿童眼中的三件趣事: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借此趣点,我及时指导学生挖掘自己生活中的趣点,写一写对生活的热爱,并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在写作中也不妨运用联想想象和夸张的方法,仔细观察。并与原文对照,再次体会作者的匠心。

再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导入时,老师可以这样说:“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就在这里生活繁衍,直到东晋时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蔽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这几句话从主观上激发学生,引起了兴趣。到文章结束时,教师可以这样总结收束全文:“我们应该充分肯定陶渊明的社会理想,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大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将如何?”如果桃源中的人还在,我们将跟他们说些什么?接着让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这时学生兴趣浓厚,兴致很高,然后布置作文《给桃源中人民的一封信》。

当然对趣点的挖掘不能停留在有趣的层面,而应该让学生从中学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教师可着重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与写作技巧有所领悟。

教材中的很多选文都可直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写作训练。例如指导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与其大谈什么凤头、豹尾这些抽象的技巧,还不如让学生评价教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从知识的分类看,写作技巧还属于陈述性知识,它在写作课上的呈现更侧重告诉我们:写作的技巧“是什么”,是“怎么样”的技巧等,具有静态的性质。让学生对课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等进行评价和修改,然后教师再进行有意识的指导总结,可以更快地将这类写作技巧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怎么做”和“做什么”。这些具有动态性质的做法,可以指导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与促进技能的形成。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在文本教学中探索体验写作的有效渠道,通过学习教材,完成写作系列知识的积累过程,通过感受教材,完成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塑造过程及审美体验的沉淀过程。

总之,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比中考临近进行作文强化训练要好得多。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作文素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运用这些教材进行作文训练,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4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抓得还是比较紧的, 写却因为时间原因, 很少有机会练习, 这就导致学生写的能力比较差。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根据写作要求, 收集、准备素材, 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 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能根据图示或表格, 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如果要让学生达到以上要求, 笔者认为, 课堂上的写作训练是必要的, 只有教授学生恰当的写作方法, 他们才知道该如何写。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空白写作

学生在最初接触写作时, 会觉得特别困难。因为词汇量不够丰富, 学习的句型也不多。如果让他们写作, 的确是有点困难。笔者通过思考和研究, 尝试着给学生一段话, 在这段话中空出一些单词和短语, 只保留句子的主干部分, 让学生根据短文的大意, 推测可以填入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又可以让他们掌握写作的框架。

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上Unit1“This is me! ”的Reading Part A“Welcome to Class1, Grade7! ”之后, 学生学会了如何用英文做自我介绍, 但是让他们自己写一段自我介绍, 还是有些困难的, 于是我就给了他们一段留有空白的话:Hi, I’m%%% %, a new student at Sunshine Middle School.I’m%%% % years old.I have%%% % hair.I love reading%% %%.Now let’s my new% %%%.学生看到这样的填空, 立刻轻松了许多, 因为这是课本上的内容, 他们非常熟悉。当他们完成这段话以后, 我又给了一篇介绍, 与刚才那篇相比, 内容更丰富了。学生因为有了之前的渗透, 做起填空来, 就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很快就完成任务。这种填空式的作文, 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使他们惧怕的心理得到缓解, 写作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提示写作

初中生英语知识积累的不多, 他们很难整合语言知识, 如果只给他们题目, 让他们凭空想象写作, 对于他们来说, 是相当困难的。因此,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示, 让他们根据提示去写, 他们会觉得容易许多。当他们觉得可以动笔写时, 他们的兴致就会更浓郁。当写作不是负担时, 他们的信心就会随之建立起来。当然, 我们的提示可以是多方面的, 如:图片、提纲、问题, 等等, 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头脑中出现更多可说、可写的内容。

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上Unit1“This is me! ”之后, 笔者让学生写一篇以“my best friend”为题的作文。为了降低写作难度, 我给出了几个问题作为写作的提纲:

a. What’s your best friend’s name?

b. Where is he/she from?

c. Is he/she short/tall?

d.Does he/she like singing?

当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之后, 让他们把答案放在一起:My best friend’s name is×× . He/She is from Huai’an. He/She is short/tall. He/She likes singing. 他们会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已

经形成了, 因此显得特别的开心。这样的写作指导, 让学生觉得英语写作也能如此简单, 写作信心在写作训练中变得越来越强。

三、仿照写作

仿写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 学生对此颇有心得。他们知道该怎样模仿写语文作文, 那么, 模仿写英文作文呢? 是否也那么容易呢? 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小短文,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学生特别喜欢。这些内容如果作为范文, 让学生模仿写作, 他们会特别得乐意。因此, 在学完这些内容以后, 笔者让学生尝试着用最为原生态的英语表达方式去写作, 学生的作文不仅出色, 语言表达也变得更加优美。当然, 有时笔者也会写一些简单的文章给他们做范例, 这样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写作。

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上Unit1“This is me! ”之后, 笔者写了这样的一段话:Hello, I’m Mr Li. I’m very glad to see you all here. You see, I’m not tall. I’m short. But I’m strong. I like play- ing football and jogging. I like reading books, too. I want to make more friends here.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之后, 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模仿写作。为了让他们写得更好, 笔者让他们在组内先讨论,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 讨论得非常激烈。当带着自己小组合作的作品站到台前朗诵时, 他们神采飞扬, 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不仅仅是在仿写, 笔者发现他们的作文在仿写中有了新的创造, 这或许就是小组合作的优势吧。当写作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时, 他们会觉得学习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是那么的神奇, 那么的有趣。

四、独立写作

初三学生的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此时, 放手让他们写作, 效果会更好。当然, 在让他们自由、独立写作时, 我们不要再禁锢他们的思想, 可以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想法走, 大胆地想象, 或许这样的方式, 会让我们看到更精彩的作文。有时, 为了让学生的语言更丰富, 写的内容更贴近现实, 笔者会给他们创设情境, 让他们在情境中写作, 他们会有思如泉涌之感。

拓宽训练时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篇5

【内容摘要】近几年,我从事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在作文教学中,我拓宽训练渠道,抓好“小练笔”,减缓了大作文训练的坡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的单元大作文和测试作文也变得轻松起来。“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形式小、活、巧,为学生大作文提供丰富养料,为学生大作文增添无限精彩。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训练点,扎实地开展训练,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让小练笔真正地成就大文章!

【关键词】挖掘课本开展活动利用板报读书笔记捕捉生活

【 正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课上,学生面对单元作文的题目,只感到一筹莫展,最后只能凑足字数,应付了事,拿不出高质量的文章。近几年,我从事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在作文教学中,我拓宽训练渠道,抓好“小练笔”,减缓了大作文训练的坡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的单元大作文和测试作文也变得轻松起来。

“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得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的确,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进行这些小小的练笔呢?它的形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习作资源

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教师可结合课本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1、情景扩展式。结合课文生动情景处进行想象补白,开展小练笔,是学生对文中人物内心情感、文章中心思想的一种体验过程。例如,《最后一头战象》中,描写嘎唆在打洛江畔的动人行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推想嘎唆当时的心理活动(“久久凝望”:嘎唆仿佛看见了怎样的情景?“亲了又亲”:嘎唆为什么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吼叫”:嘎唆是在呼唤什么?)想象后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文尾续写式。如学完了《穷人》一课,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可引导学生:你同情桑娜和渔夫吗?你希望那七个孩子平安长大成人吗?他们全家后来过着怎样的生活?让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合理想象,写成一篇短文。

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有的还可以改变体裁进行改写训练。

如学生在朗诵了《秋思》后,被诗人所描写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浓郁思乡情所感染,被诗人所刻画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所感动。在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的瞬间,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把握好原诗内涵和神韵;把原诗要表达的情感具体写出来;还可配上插图。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全文语言简练准确,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教学这篇课文,在学生领悟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方法之后,也可以进行改写训练。出示几个练笔要求,让学生任选一个完成:①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②以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③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4、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如《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就有一幅漂亮而充满趣味儿性的大插图:花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鸟儿歌唱、蝴蝶飞舞,一群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主人公巨人倚在大树边、、、、、、。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进行大胆想象,假设自己是作家,会创编一篇什么情节的童话。

5、仿写式。语文课本上选编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和习作特色上都很精炼,我们在学完那些优秀的文章后可以及时进行仿写。如学习了《草丛的村落》一文后,随着作者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小生灵的情怀,也体会到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表达独特感受的。学生为作者所感动、为甲虫世界的神奇所吸引,教师可趁热打铁,完成一次小练笔:观察一种小虫或大自然中的任一生灵,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习作方法写一篇短文。

6、相关迁移式。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了《凡卡》一文后,让学生将凡卡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写一写《我和凡卡比童年》,感受凡卡的悲惨和自己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现在。学了《乌塔》一课后,将乌塔的经历和自己的成长进行对比,写一篇《乌塔》读后感,激发学生练就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愿望和激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绘画。提供条件让学生借助想象画成图画或拼成图画,然后让学生把画面的内容写下来。如,先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发挥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在图画本上设计一座“未来的住宅”,然后让学生用文字为大家具体介绍这座“未来的住宅”的神奇之处。这样的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实验。让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学科知识自己做一个小实验,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比如科学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课后,可以让学生把整个实验的过程、体验、心情记录下来。

3、制作。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如捏了一个泥塑,做了一个彩球,刻了一个印章等。

4、操练。如学了《让机器人动起来》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的过程及感受写下来。

5、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之前的准备过程,表演的内容、感受等写下来。如:课本剧表演,话剧表演、相声表演、舞蹈表演等。

三、合理利用板报、墙壁

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壁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新发现”、“今日趣闻”、“每周漫谈”等栏目,引导学生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种习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写、敢写的兴趣。

四、不断丰富班队活动

如开展“献爱心暖人心”、“十年后的我----谈理想”、“学雷锋,树新风”、“文明礼仪伴我行”等班队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唱歌、诗歌知识、演讲等竞赛;倡导小队之间的跳棋挑战赛、乒乓球擂台赛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所获进行习作练笔。

五、多写读书笔记或感后感

学生在看了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之后,指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评论,写成一篇读书笔记或观后感,谈谈收获、感悟。以此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索、乐于习作的品质,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善于捕捉生活瞬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热闹喜庆的春节、难忘的旅游、第一次学做饭、成长的烦恼、、、、、、这些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精彩瞬间,把生活中的五味杂陈记录下来。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障碍分析 应对策略训练 项目化游戏设计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障碍因素分析和认识

本文笔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初中的三个年级,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出阻碍学生写作的因素,最后深入探讨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和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所调查对象在写作上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心理障碍,2.语言障碍,3.写作教学方面问题。其中在心理方面:首先,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写作兴趣;其次,英语写作的动机大多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以及考试的压力;再次,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写作充满焦虑情绪和畏惧情绪。在语言和写作教学方面:笔者主要从词汇、句子、以及整体谋篇布局方面来进行调查。首先,词汇量方面,学生较多使用简单词汇,对高级词汇的使用较少。其次,句子运用方面,有的学生为了避免错误,选择全部使用简单句。再次,很多学生存在语篇衔接不当的问题,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多学生采用迂回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笔者就学生写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加大学生英语可理解性输入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写作课中,系统讲授写作知识,加大学生的写作训练量。主要解决影响写作障碍的:词汇问题,语法问题,语篇衔接问题以及对英语写作基本技巧的认知问题。

1.拥有词汇。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求拼写准确,词的用法也要正确。词汇量的不足会导致拼写错误,词语误用或词不达意等现象。因此,词汇问题是学生写作的主要障碍因素。

2.规范语法。句子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句型结构,语法规则是人们组织词汇,句子进行言语表达的基础,语法不规范是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另一障碍因素。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关注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教学。

3.语篇连贯。语篇是由一系列语义连贯的句子和语段构成的语义整体,不仅要合乎语法,还要在语义上连贯。许多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机械地堆砌词句的现象,其结果是写出的段落或篇章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语义不连贯。

4.掌握写作基本技巧。缺乏英语写作基本策略和英语写作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发展缓慢的障碍因素。学习者应该熟悉和掌握写作各个阶段的学习策略,如在准备阶段寻找话题,明确主题,根据写作目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整理思路,组织素材和规划文章结构。

初中英语写作课PWP三阶段写作教学模式的教学任务和活动设计

在独立的写作课中,教师可以采用PWP三阶段写作教学模式,三阶段指写前(pre-writing),写中(while-writing)和写后(post-writing)三阶段,具体教学任务和活动设计如下:

1.写前。写前活动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写作目的,选择正确的文体,命题写作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商讨决定;其次是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写作素材或语言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写前教学活动: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看图说话或自由交谈,阅读短文或视听活动。上述活动的目的是进行写前的内容和语言的输入,保证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讲解范文写作技巧也是重要的写前活动,它是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和准确率的前提和基础。

2.写中。写中是指学生的初稿写作活动,是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文字,将构思的结果写出来的活动。

3.写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初稿后同桌互换对初稿进行修改。单词的选择和运用、单词拼写、标点、句子结构、段落结构、语法等方面是修改的重点。

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并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教师应在学生修改后评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现场展示并给予点评。同时对学生的二稿写作做方向性和技巧上的引导,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学生二稿上交后,教师再进行书面批改和评价,重点关注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风格等。

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基础训练探究

初中学生学英语写的能力是利用书面语言表达一个人的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书面的交际形式。写的能力的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1.造句训练。句子是交际的最小单位,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可使学生通过运用单词和短语来掌握句子。例如,让学生用所给的单词或短语造句,用同义词,词组改写句子,用所给的词连句子。

2.缩写训练。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对话用第一人称进行缩写成短文,把学习过的课文对话用5-10句话进行缩写。

3.仿写训练。仿写是学生进行独立性写作的一种过渡练习,主要做法就是教师给学生一篇范文,要学生读并理解,然后模仿该范文,自己写出一篇作文来。

4.自由写作训练。用英语记日记、周记或随笔,记录自己当天(一周内)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想所悟。用英语写信,与笔友、网友、其他同学或朋友交流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畅想理想等。用英语与QQ好友聊天或在校园网上进行BBS网上论坛。自由写作能够训练学生交际性写作的能力。

5.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用词不当。有的学生为了写作文去查阅一些资料,摘抄一些句子,遇到要表达的词不会拼写去查字典,结果不理解其真正意思,拿来就用。

②对动词没有时态意识。英语中的动词变化形似很多,依据人称、数及时间的不同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学生在写作时常忽略这一点,从头到尾一律用原形。

③中式英语。这是学生最常见的错误,学生常以汉语思维方式来写英语句子,因此平时要训练学生多阅读,多背一些常用句型,尽量使用英语中现成的习惯句型。

④内容上的重复。

⑤内容写得不具体。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使用一些极度词。例如:

She is very beautiful.

⑥无话可说。学生在写作时常会遇到“没词” 或想表达一个意思却找不到合适的英语,这与学生的词汇量有关。因此平时要训练学生多背优美的句子和文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词的用法,灵活地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初中英语课堂项目化游戏设计写作能力训练改革

教师在教授作文时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打破传统作文学习的沉闷局面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的动力。课堂游戏就是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1.修辞手段游戏设计写作能力训练。修辞是语言的调味品,是加速语言力量的重要成分,也是学好写作的基础。然而教师对修辞手段的介绍往往局限于对定义的讲解、例句的列举和学生的操练。修辞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的传授和应用过程中特别在写作方面不应被忽视,而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课堂游戏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来配合学习修辞手段的完成。

游戏:学习明喻

游戏目的:修辞手段的使用、想象力训练

游戏步骤:

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明喻时,教师可在黑板上举例说明。例如:

She is as beautiful as a rose.

②当学生对明喻的定义和用法有所了解后,教师可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五个形容词,由学生自己创编明喻,时间可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③教师可以各小组抽选代表大声读出他们所完成的句子,如果出现语法错误或所用的明喻不合逻辑,教师可以及时予以纠正。

注意事项:学生在创编明喻用法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学生编写的句子不能令人满意,教师可把自己准备好的句子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对比。

2.改编课文游戏设计写作能力训练。

游戏:改编课文

游戏目的:话剧脚本作文表达

游戏步骤:

①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背景等有更透彻的了解。

②把学生分为7-10人一组,也可视具体需要来定。

③请各组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为话剧脚本并在适当时候作表演。

注意事项:课堂上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编自导话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作出安排,由学生在课外作好准备,下次上课时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汇报演出。不论演出效果如何,教师都应该给以鼓励,正面引导为主。

3.描述我的同学游戏设计写作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快速作文表达、观察能力培养

游戏步骤:

①以同桌为一组开展此游戏活动,如果班级过大,也可安排四人一组。

②让学生在5分钟内写一篇短文,要求对同桌之间进行描写。如果是四人一组,可采用两人合作的办法进行,描写另两人中的一人。

③教师把学生所写的短文收集后,在课堂上不必作修改,课后可抽几名学生一起参加评定,选出最佳的3篇在班上作示范,示范的形式可选择朗读、作文展览等。

注意事项:该写作形式可在不同年龄的学生中进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所选的标题可以宽泛一些;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所选标题可以具体一些,可要求学生从长相、性格、爱好、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表述。

初中英语教学,由于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各不相同,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训练探究,能逐步改变“谈写色变”和“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作文教师头疼”的现象。学生的写作水平过了关,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就会水涨船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就将走的更远。所以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要多动脑筋,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和其它教学资源,有效地结合听说读的训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风焕.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

[2]蒋妮妮.关于英语写作能力训练管窥.

[3]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4]程晓堂.初中英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5]张瑞娟.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05).

[6]伍萍.基于语块理论的英语写作训练策略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07).

[7]谢贵华.外语课堂游戏——设计与应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01).

[8]任淑玲.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7

关键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训练策略

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下, 要想在书面表达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文章有深度、有地道性、有逻辑性, 根据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不仅要把文章表达清楚, 而且还要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一些高级词汇和有效或高效的复合句型, 这样可以凸显文章的亮点, 增添文采, 给阅卷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学生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一) 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与段落质量不高

(1) 主句中缺少谓语。My uncle, who is tall and is wearing glasses. (2013新课标卷I书面表达) 可以修改为My uncle, who is tall, is wearing glasses.

(2) 谓语动词与非谓语不当。My uncle Li Ming is backing for a conference.可以修改为My uncle Li Ming is going for a conference.

(二) 代词使用错误

前后人称不一致。When I was a young girl, my mother always told me that you should do this or do that.可以修改为When I was a young girl, my mother always told me that I should do this or do that.

(三) 词性与词形方面的错误

When I stay with my parents, I'll feel safety and happy.可以修改为When I stay with my parents, I'll feel safe and happy.

(四) 词序或语序方面的错误

He always is late for class.可以修改为He is always late for class.

(五) 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

I have a sister, s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可以修改为I have a sister.s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或I have a sister, and s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二、高级词汇方面的训练策略

(一) 短语优先运用的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我无法容忍他对我的说话方式。) :对于这个句子大部分学生就用简单的I can not bear the way he speaks to me.如果我们在短语融合句子中有所阶段性的指导与点拨训练的话, 学生就可以运用I can no longer put up with the way he speaks to me.

(二) 表达手法多样化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我喜欢看书而她喜欢看电视。) :常见学生的词汇重复性表达的型是I like reading while she likes watching.在词汇方面具有灵活多变的句型是I am fond of reading while she enjoys watching.

(三) 尽可能运用具体性词汇 (少用或不用概括性词汇) 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他是个热心的老师。) :He is a warm-hearted teacher.在用词上使用了warm-hearted, 不但具体, 而且蕴含感情色彩, 好于He is a good teacher.

三、句子转换方面的训练策略

(一) 合理运用简单句与并列句的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Tom正在玩游戏和聊天。) :Tom playing games chatting.正确的表达是Tom is playing games and chatting.或Tom is playing games, chatting.

(二) 正确运用复合句的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Tom是个好学生, 喜欢看书。) :低级的表达是Tom is a good student and he likes reading.比较好的句型是Tom is a good student and likes reading.Tom is a good student who likes reading.是理想的句型。

(三) 灵活使用句子的时态与语态活的策略

典例 (中文表达是:铃子响了。) :第一种表达The bell is ringing now.地道的表达There goes the bell.第一种表达虽然在语法上没有错误, 但却显得简单与生硬;第二种表达运用了一般现在时, 并且有倒装,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显得自然、地道与美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实施建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03年4月第1版第55-57页.

[2]鲁子问.“高考英语题型能力分析与教学建议”.课程·教材·教法, 2009年5月第29卷第5期第51页.

提升英语写作训练策略 篇8

一、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

首先, 在书写方面, 主要存在字迹潦草、不工整等问题, 导致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欠佳。内容方面, 词汇运用不当, 如词性的错误使用, 搭配不合理, 拼写错误等, 同时语法错误也较多, 从主谓搭配到句法结构等,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还有一些学生受中文思维的影响, 总是写出一些中文式的作文。除此之外, 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语篇意识, 笔者在观察学生写作时, 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是想到一句写一句, 这就造成了文章条理不清楚, 句子和句子之间缺乏连贯性和恰当的连词等, 或者生搬硬套一些关联词, 不符合逻辑。

二、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学生出现的这些共性的写作问题, 教师肯定也有一定的责任。书写方面, 九年级的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学生本身对于英语学习尤其是他们认为最难的英语写作失去了兴趣, 同时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在平时写作业时就因为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对于自己英文书写的训练, 从而导致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等现象。

在写作内容上, 从学生的作文反馈中发现,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 年级越高, 出现的错误就越多。很多学生到了九年级后, 连原来七年级会写的作文都写得错误百出。我认为, 这和对写作训练投入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七年级的授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量少, 这就使得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到九年级后, 学生的课业负担急剧增大, 教师花在写作上的时间也大量缩水, 要么就是写作训练匆匆而过, 寄希望于学生“背诵范文”;要么就是集中力量花整节课的时间对文章进行重新审题、构思和创作, 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 新的写作任务出现, 学生又束手无策。学生迁移能力的缺乏和写作能力的低下, 导致在写作时不仅出现越来越多的语法错误, 而且还会经常遭遇心里想表达的与实际呈现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尴尬。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关于学生的书写问题, 作为老师肯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卷面整洁的重要性, 同时也会布置给学生一定的书写任务, 比如在本子上抄写几遍单词, 希望他们把书写练好。但是, 这种训练通常效果不明显。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抄写, 完成了量, 没有注重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 笔者发现, 有不少学生会利用休息时间, 在精美的笔记本上抄写一些流行歌曲或者名言诗词, 并且排版精美。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永远是不会吝啬时间和精力的。于是, 我把原来的抄写任务, 改成了抄写一些现在流行的英语歌曲等, 比如, 现在相当受欢迎的《Hey, Judy》、《Someone like you》等, 先适当解释一些其中的复杂句, 然后让学生抄写在复印好的经过设计的英语四线格纸上。学生在设计精美的纸上, 写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就会变得小心谨慎, 自然就注重起字体的美观了。

针对学生在写作时内容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我认为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比如, 在听说课的时候, 书本上经常会在听力前出现插图,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在训练学生描述图片的同时, 还能对听力内容进行推测。

在读写课中, 九年级的文章一般都比较长, 老师可以选取一段比较有结构性的段落, 训练学生寻找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 加入关联词, 抓出结构, 进行复述甚至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抓住文章的框架结构, 而不是生搬硬套, 导致文章结构混乱。

根据板书的框架进行复述, 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篇的框架结构。同时,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词的替换、一个句子的多种表达等写作技巧, 如把because替换成the reason is that, 通过练习多种表达方式, 尝试在复述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

学生的作文常常大同小异、内容单一、没有深度。针对这种现象, 老师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利用文本材料, 发掘文章深层内容, 让学生学会赏析文章, 可以在学习完文章后, 留出时间让学生自我消化, 从简单处做起, 比如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摘录。同时, 老师也应该训练学生拥有自己的见解, 而不是被动接受。这就需要学生有批判性思维, 而新教材改编后也更加突出了这一点,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Do you want a game show中, 就在介绍talk show的优点的同时也让学生找出其不足。学生们所欠缺的也正是这种批判性思维。

除此之外, 老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写作任务, 使学生有机会把近期所学的优美句子、写作技巧等学以致用, 从而一方面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记忆,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 增加成就感使他们愿意写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语感训练的策略 篇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语文教育学家王尚文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语感灵敏者在鉴别语言时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正误,在运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脱口而出,纵笔成章。因此他提出,语文教育应从“知识中心说”转变为“语感中心说”。他说:“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受不同的交际环境制约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行为类型被称之为语体。人们习惯于将语体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议论语体、公文语体、口语体等。其中公文语体是应用文所使用的基本语体,大多数应用文文体都运用此语体,本文所说的应用文语感训练主要侧重于公文语体。

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触最多的语言现象是文艺语体和议论语体,还有日常口语交际用的口语体,而对应用文学写作中的公文语体知之甚少。他们一方面在应用文写作练习中往往下意识地、不恰当地使用上述三种语体,而写不出规范的应用文,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应用文语感,选词造句不严谨、不严格、“言不尽意”、“辞不达意”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文语体语感的训练,培养他们对于应用文语言灵敏的感觉,使他们不假思索地判断正误,纵笔成章,写出规范、纯正的应用文。

一、深刻体会应用文语言特点

我们要获得应用文写作丰富的语感,就需要深刻领悟其语言特点。公文语体的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得体。应用文写作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有着不同于文艺语体的明确的阅读对象。如上行文要有必要的谨慎、恭敬和对上级指导、批示的期待,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隶属和服从;下行文就要措辞明确、果断,带有居高临下的指令语气,以体现上级的尊严和权威;平行文要显示出礼貌、平等,而不能表现出傲慢和自卑。与上述行文相对应的大量的开头语、结尾语、称谓语、经办语、谦敬语、过渡语等都有鲜明的身份色彩,教师需引导学生明辨牢记,以便准确熟练地使用。需要指出的是,和明确的阅读对象相对应的是应用文撰写者的身份,也就是应用文的写作语境。应用文写作一般都是被动地“遵命写作”,这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大相径庭。因此,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身份,从基础教育阶段的“我手写我心”转换到“为他人立言”。否则,写作犹如“隔靴搔痒”,就不能有效地促成语感的形成。“言语能力的提高,要依赖言语环境。所以,忽视使用语言的环境,学生纵使记住语言规则,仍不能适应环境灵活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李海林语)

公文语体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简要。简要的具体表现之一是简约,在于用简约的语言将人物和事件的经过表达清楚,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坚决删去,即明人吴纳所说:“篇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的典故可为简约的典范,相比他人“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和“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的表述,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真是简约之致了。简要具体表现之二是简练,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贺电中的一段文字: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段文字用语极为准确,容量巨大,如第一句用“实现了”、“标志着”高度评价了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辉煌成就。第二句“重大胜利”与“科技领域”相应,“重大成果”与“建设……进程”相应,搭配恰当。继而高度概括了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将经济、科技、国防、民族凝聚力、小康社会、有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等融于一句,丰富而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应用文语言的特点,继而养成自觉揣摩、体味语言魅力的习惯,提高辨析语言的能力。

二、善于发现应用文语言美感

语言具有审美价值是人所共知的,语言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为主体对对象审视、体验、提炼、创造的内容,即形象、思想和情感,如文艺语体的语言有鲜明的形象美感,议论语体的语言有深刻的哲理美感。说起公文语体,人们往往认为美感全无,索然无味,现实中的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也常常显得呆板、枯燥。事实上,应用文语言和文学语言一样,既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又有独立于内容之外的形式上的美感。语感中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因素。如从审美角度培养语感, 将提升学生语感于更高境界中, 使其更具敏锐性、直觉性。教师要有在应用文教学中审美的意识和素质, 有意识地挖掘语言对象中的美, 加强语感中的美感体验,在教学中应努力发掘应用文中的审美元素,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应用文,继而在应用文写作中创造美的元素。因为,“只有美的语感才能发现美的言语”。(王尚文语)

应用文语言之美最突出的特征是精致美。精致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用词的精确。如陈寅恪教授悼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的碑文可谓典范,“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段文字用“不彰”、“可商”、“独立”、“自由”简要评述了王国维一生的著述与学说,高度概括了王国维的思想精髓;用“同久”、“永光”深刻地揭示了独立自由的永恒价值。又如下面一段话:“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是可以负担的。”这段文字中的“必要”、“可行”、“合理”、“可以负担”极其精确,有着极强的说服力,其排比方式又增加了行文的气势与力量。其二是结构上的精巧。应用文常常用语言表现出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如并列的“要采取积极措施……要加强宣传教育……要依法开展活动……要遵纪守法……要各司其职……”又如,“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全市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前四句表述达到目的的途径,最后一句是在前四句意义实现的基础上可能达到的目的表述,在意义上是对前四句的承接。

应用文语言同其他文体的语言一样,有着形式上的美感,如运用排比、对偶的气势美,整散结合的节奏美、平仄相间的音韵美。如下面一段文字:“我国一些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以来,你们临危受命,恪尽职守,发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线,使众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疫情蔓延势头正在得到有效遏制,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向你们及你们的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这段文字“临危受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及时救治、……得到有效遏止”、“崇高的敬意、诚挚的慰问”等语句整散结合,铿锵有力又张弛自如,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抓住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以审美的视角去阅读、分析例文,对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文语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文写作教材对例文的选用,要多从审美角度考虑。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鉴赏例文。同时在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训练中,也应抓住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以审美的视角,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取典型的案例予以剖析,给予褒扬或指正,以培养学生写出规范、纯正、精美的应用文。

摘要: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往往下意识地使用不恰当的文艺语体、议论语体和口语体, 而写不出规范的应用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应用文语言的特点, 以审美的视角, 发现并创造应用文语言的美感, 从而形成丰富而敏锐的应用文语感, 写出规范、纯正、精美的应用文。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语感训练,公文语体语感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中学生写作训练策略 篇10

高考是指挥棒,中考微写作也遍地开花。纵观这些年的各地中考试卷,最初以“炼句”型为主。比如:仿句、对联、标语、新闻拟题等。后来发展为“句段”微写作。比如:赠书题言、情境对话、补充论据、探究发现等。2014年中考,全国有5家单列10分的微写作,如嘉兴的微评论、呼和浩特的扩写、山西的描写一处美景(片段作文)等。微写作顺应时代的趋势,能较好地考查学生专项写作的能力,大有燎原之势。

首先请大家看两组微写作的题目———

第一组:1.(2014·长沙卷)请在《天外财富》一文中第(23)自然段横线上做一个关于“女孩”的神态和“我”的心理活动的片段描写。(10分)

2.……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芦花荡》课后练习二)

第二组:1.(2014·山西卷)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80。(10分)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沁园春·雪》课后练习一)

每组第1题是中考真题(略有改动),第2题是每篇课文后都有的“研讨与练习”。把中考真题与课后练习题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貌似新奇特的微写作其实就在我们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这种随文写作,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

一、重视基于文本内容微写作的理由

(一)中考已与课内阅读“无缝对接”

比如南京市2014年中考微写作题目:

展开想象,续写《最后一课》,请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他说:

我说:

他说:

这道题设计很巧妙。首先是基于课文内容,考查学生对《最后一课》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把握,其次要学会转换角色,进行合理的想象,最后还将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答写的四句话显然要根据情境进行得体的交流。看似简单的对话练习,实则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考题设定了对话情境,因为是续写,必须沿袭原有的内容有所深化延伸,而不能节外生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写作的内容似乎都有其规定性:表达劝慰、感激、话别之意;表达爱国之情;表达对法语的感情。从口语交际的考查角度来看,作为对话,要完整,自然,符合情境。

可以说,熟悉《最后一课》的内容,是答好这道题的前提。文章主题是什么?围绕怎样的一个核心事件展开的?小弗朗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韩麦尔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据南京市2014年中考试卷质量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率并不高。这就提醒我们在微写作训练方面要立足课内,注重文本内容在微写作中的渗透,进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

(二)课本随文写作训练体系要求

笔者作了一个不完全统计,人教版九上课本中,现代篇目有90%以上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都安排了写作内容———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

有“炼句”的,如: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星星变奏曲》)

有写一段话的,如: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外国诗两首》)

有写片段作文的,如: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故乡》)

有要求写成短文的,如: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我的叔叔于勒》)

有改写的,如: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智取生辰纲》)

有缩写的,如: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心声》)

有仿写的,如: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敬业与乐业》)

有应用类的,如: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傅雷家书》)

有补充论据的,如: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有借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阐证的,如:把《谈读书》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

有综合表达能力的,如:读懂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陈涉世家》)

……

就目前所见的中考微写作题型如描写、评论、应用、说明、改扩缩续等等大致在课后练习题的随文写作中都能得到训练。

这些微写作涉及的写作能力看似随机、庞杂,但细究一下,仍然是有序可稽的。比如同为“赏析”,起始年级:“仿照示例,选择你喜欢的的语句或段落,写一点欣赏文字。(七上《济南的冬天》)”到本套教材最后一课则要求“:为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九下《〈诗经〉两首》)。”由低到高,成螺旋形上升。

(三)读写互促要求

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余映潮老师几次来南京讲座都强调阅读教学要有写的训练,并身体力行。执教微课《雨说》时,余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以诗解诗”———用诗的形式来诠释“雨”的形象,特意强调学生要写的四句短诗的“语言材料取自文中”。———典型的基于文本的微写作,而且是以诗的形式!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主要形式有缩写、扩写、仿写、改写、批注等,基于文本内容(课文)的微写作,可以有效观照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和方法,可以说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与途径。

(四)写作教学实效性的要求

当前的写作教学现状恐怕是语文之所以被诟病为“少慢差费”的罪魁之一。作文写作周期长,指导实效性不大;微写作在训练专项能力方面发挥了其短平快的特长,教师辅以适度的指导,细化、夯实,处理好点与面、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单次训练与螺旋上升的关系,从而达成课标的写作能力要求。

在作文教学普遍认为不可教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少教师都在努力地打破写作教学的不作为,当然,写作,懂不懂(写作知识)是一方面,会不会(写作能力)才是最主要的。微写作因目标界定明确,能力指向单一,教师可教的成分大有改观。

比如,初学议论文,讲解再多的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的知识叫学生去写,不如老老实实地训练学生完成基于文本的微写作练习。

二、做好基于文本内容微写作需注重的原则

(一)随文教学,适当开发,注重读写结合

比如,《星星变奏曲》的课后练习三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训练的抓手。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分析句式特点,前面是两个假设复句,表达某种憧憬;后面是两组反问,表达强烈的情感。课文作者想要追求什么?又是通过怎样的意象来表现的?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朦胧诗(层次较高的班级完全可以通过这个“造句”直抵朦胧诗的内核)。

再比如,笔者在教《香菱学诗》的时候就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第一个板块,自读课文要求概括写好一首诗的几个元素。第二个板块,指物(梧桐)作诗。学生第一次尝试古体诗的创作兴致颇高,虽然写得非常稚嫩,但都能像香菱学诗那样不怕失败,几易其稿,最起码知道了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要押韵。这样的读写结合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实在,也更能达成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目标。

(二)内外融通,适时勾连,注重学以致用

在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笔者补充了一篇《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中考题)。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不杀烛邹,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的方法,使景公明白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补充习题》有一道口语交际题———

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时,也应该像邹忌和晏子一样,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与人交流。请你选择下面提供的情境的一种,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1)周五的晚上,你的好朋友张三约你到网吧上网,你会对他说什么?

(2)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整治被严重污染的秦淮河,而某家餐馆偷偷将大量污水排放到秦淮河中,造成新的污染。假如你所在的小组对此作了大量的调查,并去劝阻该餐馆偷排污水的行为,你面对餐馆老板时将会说些什么?

学生第一次做的效果很差,甚至有学生在做第(1)题时都忘记了自己说话的目的———劝阻张三。说话技巧术语属于知识层面,学生是懂的,但在实践中往往与生活脱节。这一题重点要引导学生明白说话的目的———劝阻对方。对张三最好用邹忌的那种借事说理、推己及人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张三不要去;劝阻餐馆老板则宜用晏子的正话反说、以退为进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理亏而接受。

(三)分类综评,适度指导,注重巩固实效

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多是随文训练,能力点相对细化、散化,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一般都能得到及时反馈、矫正。问题集中的可以集体或个体强调,甚至重写,以期目标真正落实。在遇到同类型问题比较多的时候专门开设“综评指导课”———把前面同类型问题加以针对性分析,抽丝剥茧,提炼出共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指导下一次的微写作练习。

综合这一年多实践,我们可设如下课例:想象描写类、赏析评价类、介绍说明类、综合表达类、口语交际类、应用写作类等。

比如“应用写作类”,人教版九上安排了两篇课文《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课后都有相关的微写作练习。完成应用文写作,要以了解各类应用文常规的格式为前提,同时紧扣题目限制的主题和要求,具体完成。语言应为平实的书面语,模式化、概括、实用、得体、无歧义即可。

上一篇:风电公司下一篇:教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