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其语言的真实性

2024-09-08

新闻及其语言的真实性(精选十篇)

新闻及其语言的真实性 篇1

有人说过,“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作为标志性的新产物出现。从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伊始, 它就像襁褓中的婴孩一样,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巨大关注。最初,互联网仅仅运用在军事领域中,程序复杂,不为大众所关注。仅仅过了2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也开始接触这一高新科技,此后,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特征,1995年只有7213户,2000年达902万户,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己达到8.5亿。

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渐走向多元化,网络媒体的出现,网络语言也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传统媒体面临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不论从形式上、传播媒介上,还是语言表达上,传统新闻都受到了网络新闻的影响。

二、网络语言与新闻语言的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与特点

语言的本质就是一种符号,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内,网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依靠不断增多的网民为载体,在这种网络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实力。当这种实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发现,网络语言开始从网上流行至网下,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那什么是网络语言?显然,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相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它是一种网络运用中产生的语言文字、图像、符号,是在网络交往互动中,网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

网络发展快,其语言也发展迅速,数以亿计的网民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词汇和说法产生,从而造就了网络语言短暂的生命周期。在日常网络交流中,从内容上看,这些网络语言有这么几类,一是表示称谓的,如表1。

二是表示某种特定情绪,这种网络语言大多以表情符号等非语言符号体系居多,例如:

此外,还有一类是表示具有某些特定意义的词语或者句子,这一类词语或者句子通常是由于一定的社会事件出现引起的,通过网络为大众提供的聊天室、BBS等交流方式派生出来的,继而开始流行,拥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因此在传统媒体中也得到了一些认可,频频在新闻语言中崭露头角,流行范围比较广,但同时也备受争议。例如;

从形式上看,网络语言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首先是缩略语形式。网络语言的缩略包括中文拼音的缩略,英文单词的缩略。例如YOU缩写为U,ARE缩写为R,PL是漂亮的缩写,MS是貌似的缩写等等。但在中文缩略词中,不文明、不规范的脏话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其次是谐音词。主要包括数字谐音和汉语谐音。这些谐音类词语的出现,一部分是由于输入错误产生的,一部分是人为有意识去篡改意义产生的,一部分是由于方言发音产生的谐音,一部分是由于外来词的汉字注音产生的谐音。比如 “油菜花”表示“有才华”,“楼主”被网民故意称为“楼猪”,日语中的“可爱”也被中文注音为“卡哇伊”,闽南地区的方言 “素”(意思表示为“是”)也受到网民们的高频率使用等等。

还有一种形式是非文字类的象形表义。有时网民不能通过文字直观地表现自己的表情动作,使用了一些符号、字母和数字组合来构成表情和动作的字符集合体。在之后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即时通讯工具开发商又逐渐创造出了一系列图像符号,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意义,深受网民们的喜欢,受到了更大的追捧,迅速在网络中流行开来。

网络语言的形式影响着网络语言的特点,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网络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洁性

早期的网络以时间为收费基准,必须惜字如金,网络交际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信息的最大化;随着各种软件不断升级和改善,提高了网民们交流的效率,很多词组或者句子能通过各种软件进行快速输入。但网络语言的简洁也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致使有时出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甚至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这样的网络语言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应用,不为大众流行。

2. 创新性

相比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 网民在这里有自由的发言权。当社会中出现某一种现象或者发生了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事情,网民们很热衷于用各种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那些在网络中被视为意见领袖的人所发表的言论,他们往往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更加容易引起共鸣,进而会被广泛地传播,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网络语言;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诞生较晚,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的求异心理和创新性都显得很突出。例如,在表达一种心情、某种态度时,他们往往不用形容词,反倒用起了动词,甚至是名词。如反对说“拍”,尴尬了说“汗”。而在这种创新中,网络语言沿着既书面化又非书面化两端发展。

3. 主观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论是谐音类的缩略词,还是非文字的图像集,它们往往代表了网民们的某种情绪和态度。这些网络语言在一种程度上是网络参与人群鲜明个性的张扬。因此,相比于客观的事实叙述,网络语言更增添了一层主观性。

4. 粗俗性

网络是一个大熔炉,它汇聚了不同阶级、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的表达随心随意,即兴而为,使得网络语言的公信度大打折扣;也有网民以匿名身份出现在聊天室里,借助这个平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者仇视,致使网络语言脏字遍地。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是历经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积淀下来的语言,来源于新闻经验,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练性

新闻语言的目的是传播信息。新闻语言注重的是用具体简洁的词语和句子,将新闻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叙述准确恰当,传播有效新闻信息。而短而简练的语言更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好的反响。

2. 客观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语言是一种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与网络语言的主观性相比,新闻语言更加注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记录者必须以一个中立的身份去描述新闻事件本身,不能有言语的偏颇。

3. 准确性

新闻是报道客观事实所使用的语言,真实是新闻的本源,准确的报道对新闻来说至关重要,记者用语坚持“准确、 准确、再准确”。一方面,在概念上应该明确,判断准确,推断合理;另一方面,语言表意要明确,不能产生歧义,要合乎分寸,不能有偏差,要符合实际,更不能有虚假成分混杂。它给受众必须是一个准确的答案,不可模棱两可。

三、网络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流行的原因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逐渐使用网络语言,一些地方性的新闻媒体尤为突出。为何网络语言能够在传统媒体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首先,从信息传播方面来看,新闻信息的传播遵循信源、 信道、编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被冠以“第四媒体”的网络新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众的选择范围广了,自然就对传统媒体造成影响。而线下的受众群是在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 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网络语言。传统媒体运用这些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吸引受众目光,同时,能够帮助受众提高接受信息的效率。

其次,网络语言是由广大的网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而创造这些网络语言的网民中不乏有某些新闻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词汇或者句子,更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新闻事实,而传统媒体中能及时应用这些词汇,把网民们的激情和呼声传扬开来,更能形成信息联动和舆论强势。

(二)网络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下,新闻报道难免受到这些网络新词新语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有着鲜明时代色彩的、健康、积极向上的词语跃上了新闻的版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滥用现象,主要表现在:

1. 语言媚俗性

创造网络语言的受众群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错词怪字,甚至粗俗的语言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也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

2. 不完整性和模糊性

网络语言的流行有一个从网上至网下的过程,有范围限制。相比于网络语言,传统新闻语言语义更简单,拥有各个不同阶层的受众,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文化程度水平较高的各界人士,受众群面广范围大。而网络兴起迟,能够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群并不多,新闻报道中运用的流行词语时常会让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们找不到头绪,无法理解。

3. 失去鲜活性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时期的流行性,如果媒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会频繁运用某些网络语言,容易使新闻语言失去鲜活性,导致受众出现视听疲劳。而在新闻中运用网络语言本意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活力,为新闻语言注入新鲜血液。高频率的使用某些短语、句子,反而会使这种优势全失,沦为泛泛而谈的空洞报道。

4. 报道倾向主观

网络语言所传达的是经过受众思索后得到的意思表示, 而新闻一再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因而网络语言的应用对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造成了威胁, 导致新闻报道重心向传达语用信息转移。例如,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F4大搜索》,它是一档新闻汇总类的节目,能给电视观众带来足够的资讯,主持人的风趣幽默,也赢得了很多的观众。这档栏目就经常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时我们可以将这些网络词汇理解为它们为追求受众而使用的一种手段, 但是,过多的网络词语的运用也让新闻的主观意图更加明显。在有一期节目中,信息的栏目标题使用了诸如“雷人的电视剧”“最纠结”“宅男”等等当下较流行的网络词汇。电视剧拍得好坏,质量高低,不是一档栏目就可以说了算的,而像这样的网络词语使用,很明显是给这些所谓的质量不高的电视剧扣上了一个被评定好的主观判断,失去了新闻的客观性。

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

网络语言是网络传播的一个载体,发展时间的短暂决定了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仍然有待规范。在新闻媒体中使用网络语言,必须注意选择,不能滥用。

(一)新闻语言中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应遵循的原则

1. 平等原则

不论是新闻语言还是网络语言,归根到底它们都是一种言语交际。在网络虚拟世界,人们用各种昵称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很多网民并不能很好地遵循平等原则,把交谈的对方放在同等高度上进行对话,导致在网络中流行开来的网络语言很大一部分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果新闻语言不加选择的应用,某些网络新词新语很容易给受众带来嘲讽、贬低的消极影响。例如“农民工”一词的使用。报道中,记者虽然对这些千千万万的进城务工人员是持一种重视的态度,并且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报道让整个社会和国家能意识到他们的处境,但是,当我们在读到这类文章后,却又被不断充斥着“农民工”这三个字眼的文字所刺痛。这样一个网络新词,首先就让人感受到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不平等对待。

2. 表意明确原则

每个词语都应该表示一定的意义,承载一定的信息。表意明确原则是网络词语能让公众接受、站得住脚的前提条件。网络语言相对来说受众群并不是非常广泛,而传统媒体却有一批忠实且数量庞大的受众。在近几年来,新闻报道中时常听到关于“艳照门”“日记门”“兽兽门”“解说门”等跟“XX门”有关的新闻报道。事实上,最早的“门事件”来源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而之后在网络上,网民将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者超强娱乐性的事件,取名为“XX门”,但此门非彼门。这一类“门事件”的出现和普遍来源于网络文化,在传统媒体的很多报道中却也得到频频使用,但很多读者或者观众并不知道这一事件的由来,往往就造成了表意不明确, 造成接受信息的不对称。

3. 不盲从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闻。许多新闻媒体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频频使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导致某一些词汇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里在各种报纸、电视、广播中连续出现。虽然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盲从的做法,使得新闻媒体的报道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反而达不到吸引受众的效果。例如,时下网络上最流行的一个词语———“给力”。不论是在纸质媒体中,还是电视广播中,“给力”一词漫天飞舞,甚至还有栏目直接以 “给力XX”来命名。单从这些名称上来看,就给人一种追逐潮流的嫌疑。网络语言的流行具有阶段性,假如某一天“给力” 不再“给力”时,该栏目还能“给力”么?新闻语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是立足的王道,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某些流行语言的应用就可以的。

(二)网络语言具体的规范方法

1. 确定规范的目的和标准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因此必须有利于交际。传统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有较大影响的用语也不外如是。网络语言要达到标准的交际程度,就必须遵循必要性、丰富性、品味性、经济明白性、符合结构规律性等基本原则。

2. 对不同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应该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规范标准

报刊等纸质媒体所使用的汉语言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外来语需要经历语言、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还要在语义上接受汉语化的严格考验,才能被汉语接纳。而网络语言通常是一时兴起,缺少了语言形成过程的积累和对受众群的研究。媒体不同,那么就应该有不同的规范标准。众所周知,报纸主要是书面语,是对文字的把握,应从“看”的角度衡量其语言是否规范;广播属于口语,主要是对有声语言的把握,应从“听”的角度衡量其语言是否规范;电视则是从“视、听”的角度来把握语言规范。所以,不同的媒体,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

3. 制定和完善规范传统媒体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的法律法规

我国语言文字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就有了统一标准。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是以法的形式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也颁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明确要求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等应加强语文修养,遵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不滥用方言词语、简称或生造词语。如,网络词语中“囧”这一造型比较突出的汉字在传统媒体中运用就颇受争议。

4. 建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媒体语言规范工作

政府可以支持建立强势网站,使用规范化的网络语言, 为其他网站做出表率。现在很多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都开辟自己的网站,例如 《人民日报》有自己的论坛———“强国论坛”、《中国青年报》的论坛是“中青论坛”。这些媒体本身在传统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政府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过滤,及时发现这些论坛中的错误的网络语言,加以清理、纠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语言修养

网络语言在新闻语言中的运用是通过媒体从业人员得以实现的。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语言泛滥的今天,应该选择适宜的网络语言来传达信息, 维护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媒体从业人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认真甄选网络语言,主动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不应追求一时的潮流,或者满足某一部分受众的快感而滥用那些未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网络语言。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种种不规范现象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网络语言从出现、 使用到渗透到新闻语言中,是语言形成的必经阶段,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新闻语言而独立存在。所以,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报道中使用网络语言,应该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我们应加强网络语言的研究,客观评价和指导网络语言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张璐.从语用角度试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J].安徽文学,2008(5).

[3] .黎昌友.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及其规范[J].广西社会科学,2009(4).

新闻伦理下的新闻真实性 篇2

关键词 新闻真实性 新闻伦理道德 整体真实

就像陈力丹说得那样,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不容商量的,它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从业准则。然而,在追求新闻真实的过程中,新闻界却出现了着这样一种现象:记者假借新闻真实肆意践踏新闻伦理道德。

如何在遵循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做到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浮光掠影”的工作特点使得记者很难做到两全,事实上,近几年也出现了很多不顾伦理道德,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新闻真实成为记者违背伦理道德的借口。

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新闻媒体为社会提供新闻资讯,并反映、引导社会意识。一方面,媒体将事实的真相客观的公布给民众,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使得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另一方面,新闻绝大部分又是关于“人”的报道,必然要考虑新闻当事人的情感接受,因此,新闻媒体的伦理价值要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相一致,而不是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相冲突或违背。新闻从业者如何处理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完全尊重事实的新闻就是好新闻?本文就是结合一部分新闻报道来论述这一问题,以期能够找到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平衡点。

新闻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世界各国媒体从业人员,都以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作为新闻道德规范的核心和基础。如何在新闻真实性层面中贯彻新闻伦理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消息源的真实。新闻信息是否真实,取决于消息提供人提供的消息是否真实,假如消息源不真实,则会造成虚假消息。

采访手段的真实。《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记者行为原则宣言》第四条规定:“只用公开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正当合法地获取新闻,是新闻媒体之间,新闻工作者之间公平竞争的采访行为准则。

消息内容的真实。我们所见到的新闻消息是经过记者编辑选择的。它只是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中极其有限的事件,只是选中的事件中的部分事实,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后面要探讨的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最基本伦理要求,也是新闻伦理的根基。但是否可以就此把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等同于最高新闻伦理准则呢?记者是否就可以在新闻真实性的大旗下为所欲为呢?显然仅仅这样来理解真实性原则又是不够的,严格地说,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真实性原则并不是一般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求真原则”,它不仅仅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必须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

事实表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是相对的、有限度的,它必然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不仅仅就是事实的真与假的问题,它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上的东西:第一层面就是事实层面,本质上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也就是事实的真与假的问题,它是一切新闻伦理的事实基础;第二个层面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就是某种新闻行为在价值上的“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某种新闻行为是否符合基本社会伦理准则的问题,二者合二为一,相辅相成。

如何走出新闻真实性的伦理困境?这不仅仅有赖于新闻从业人员对静态新闻伦理价值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赖于新闻传媒人在动态新闻实践过程中不发生与基本伦理价值偏离的现象,而后者处于实践层面上尤其重要。因此,唯一的方法是我们要确保新闻传媒伦理价值在其运行环节中得以充分渗透,以促使新闻真实性与伦理价值得以实现。

作为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一种意识形态,新闻在遵循自己真实性的前提下,更要符合基本的社会伦理,体现一种人性关怀。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闻伦理实践。新闻工作虽然建立了某些原则,但是在新闻行为中却不可避免有其矛盾和冲突之处。李普曼曾言:“想要以现存的文献资料作基础,来建构道德规范,就好像把不断变化的事物看成静止不动,然后再来尝试理解在做的事情。”他们试图以一组固定的概念,来掌握变化万端的社会状况中的本质,这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从业者不变的信条,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实现其一系列社会功能的前提。

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伦理监督。公众的伦理监督,是指受众对新闻传媒传播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依据传媒的基础伦理价值作出道德评价和判断。这是新闻传媒的基础伦理价值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公众用社会文化和道德对传媒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形成社会舆论,迫使传媒遵守其道德规范的制约。如果没有公众对传媒行为的监督,则传媒的价值、传媒的功能都难以实现,传媒的伦理目的也不可能达到。公众对媒体的伦理监督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传媒传播环境。

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谈谈发生新闻失实的几个环节[J].新闻三昧,1999(9).

[2]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甘险峰.中国报纸版面[J].编辑之友. 2009(1):66-69.

[4]赵永枝.强势艺术与报纸版面的吸引力[J].采写编,1997(6):45-46.

新闻及其语言的真实性 篇3

关键词:理论误读,实践突围,情感本体化,真实主观化,表现形式

主观化表现形式

关于新闻的定义, 有报道说、事实说、传播说、信息说等等, 不一而足, 但不论其定义的方法和角度有何不同, 都无法逃离“事实”这一基本限定。[1]然而从“事实”出发对新闻概念内涵所做的种种延伸性解读, 却存在着许多“误读”。诸如新闻不能带有记者个人的情感色彩, 不能加入记者的主观判断, 便是其中两种典型的误读。它片面强调新闻的客观性, 把人的情感和理性判断当成与客观事物完全对立的东西, 步入机械反映论和形而上学的歧途。

尽管这些理论误读给新闻记者带来不少困惑, 但他们在实践中, 并没有唯新闻理论的教条是从, 而是遵循新闻实践本身的规律, 按照受众的需求, 大胆冲破理论樊篱。对情感本体化与真实主观化的重新认识, 便是实践突围的结果。

一、情感本体化及其表现形式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这是人们最熟知的新闻定义, 其正确性至今难以撼动。但是, 客观报道就一定拒斥情感吗?情感与客观事实一定是相矛盾的吗?

首先, 任何新闻事件都是由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的, 而新闻事件中的人是有情感的, 事件本身也包含着善恶是非, 包含着人们的爱憎, 因而情感本身原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 记者也是有情感的人, 他对新闻事件中的人和事不可能做到全然无动于衷, 要求记者在报道时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情感虽然属于人的主观范畴, 但当把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反映时, 它也就成为事实的一部分, 不再构成矛盾对立。一味强调客观而拒斥情感, 就无法避免陷入机械反映论和形而上学的畛域。

新闻表现情感元素在新闻史上由来已久, 即使在极端排斥情感色彩的年代, 它在新闻中也从未绝迹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皆为明证) 。然而, 要求新闻不带任何情感色彩, 过去给我们的新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我国时政新闻长期模式化, 摆出一副“无情”面孔, 或以泛国家、泛阶级的宏大抽象的情感替代活生生的人的情感, 其实是失真的一种表现, 令受众敬而远之, 其弊端至今仍在。随着人本思想的逐步确立, 带来新闻价值取向的嬗变, 传统说教式、僵化的时政新闻模式开始松动, 新闻记者以人文关怀情系民生, 在新闻中大胆表露情感元素, 促成了情感在新闻中的本体回归。

有人把注重情感表达的新闻称为“情感新闻”, 其实是对新闻内涵的又一种误读。记者在新闻中的情感流露有冷热、显隐之分。中性叙事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是情感的藏而不露, 真正的中性是不存在的。人为地将新闻划分为有情感和无情感的, 实际上是抹杀了情感在新闻中的本体地位和存在意义。有论者认为, 情感元素在新闻中的出现是“中国主观深度报道在感情纬度上的一次创新。”[2]这是一种不适当的拔高。还有人把2006年8月1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的改版, 称为是开创了国内“情感新闻”的先河, 同样是莫大的误解。实际情况应当是, 由于历史造成的认识误区, 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一度严重受挫, 伴随时代变化, 广大新闻记者以大量实践冲破理论迷雾, 恢复了情感在新闻中的本体地位, 并使理论研究开始给予有限的认同。

情感本体化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 把情感隐匿于客观叙事的背后, 即所谓中性叙事

新闻特写《请省长分享丰收的喜悦》 (该片获2005年福建电视新闻一等奖;本文所举例子皆为南平广播电视台新闻作品, 下文不赘) , 报道的是一位闽北农民与省长第二次见面的情景。第一次见面时, 省长曾告诉他当年中央的惠农政策, 鼓励他种植优质稻。第二次见面则是他丰收后拿了一袋刚收成的大米送给省长尝尝鲜。这样一次特殊的见面, 究竟包含了多少现实政治意义?片中对此不置一词, 除了必要的过程交待, 通篇都是农民与省长对话的现场同期声。表面看这些都是客观实录, 但记者的选择与取舍, 有意识地集中于两个情感焦点:一是对话内容, 省长与农民谈到的无一不是农民所关心的话题, 如粮价、农业免税、发展多种经营等;二是关系亲疏, 两人一起算粮价账、算税收账, 你一言我一语, 相互插话, 语调轻松, 笑声不断, 通篇流淌着情感的温馨。省长的平易、亲民和对民生的关切, 不着一字, 却尽在其中。它以情感化、平民化视角拍摄时政新闻, 过去时政新闻与观众之间常见的隔膜感在这里全然不见踪影。记者将中性叙事贯穿始终, 但其情感态度却从中得到了充分呈现。

(二) 把情感作为新闻的叙事线索, 主导新闻进程

连续报道《情系谢阿婆》 (该片获2009年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 从标题到内容都溢满一个“情”字。它讲述的是因抗拒家庭暴力、从广东潮州老家出逃、流落福建南平三十年的谢阿婆, 在邻居、好心人以及南平、潮州两地记者的帮助下, 重返家乡、与阔别三十载的儿子重聚的新闻故事。片中人 (包括记者) 对谢阿婆的情感 (同情与关爱) , 不仅是这篇新闻报道的重要起因, 而且成为事件的推动因素, 它促使片中人介入并改变了阿婆的生活。“情”已内化为事件的构成要件, 渲染它、强调它, 不仅没有违反客观真实, 反而是客观报道所必需, 少了它事实就不完整了。假如抽去片中的情感因素, 使之成为一篇“无情”之作, 那样不仅不合情理, 令观众无法接受, 甚至连这个新闻故事本身也无法完成、不能成立了。近年来, 此类以新闻或栏目承载“扶弱济困”功能的情感故事, 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成了新闻情感叙事的一种典型现象。

情感本体化还存在其它表现形式, 但基本上介于以上两者之间。选择何种情感表达方式, 要视新闻主题和表达的需要而定。但不论如何选择, 记者情感倾向的流露既是新闻的本体要求, 也是新闻导向的一种体现。

诚然, 新闻中的情感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情感, 任何脱离事实基础的矫情、滥情、无中生有之情, 都会导致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丧失, 是必须予以抵制的。

二、真实主观化及其表现形式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记者最熟悉的一个比喻了。由此延伸出来的又一种误读是:真实必须用客观事实说话, 不容许加入记者的任何主观判断, 否则新闻就会失去可信度和公正性, 就会失去生命力。

比之不允许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这一条更进了一层。情感是感性层面的, 而主观判断则上升到了理性层面, 触犯这一条自然性质更加严重。然而, 新闻能完全摒弃主观性吗?加入主观判断的客观事实就一定会失去真实性吗?

事实上, 客观的东西未必就是真实的, 因为你可能只看到局部的真实, 甚至可能被假象所蒙蔽。而经过主观选择与评判的客观事实未必就是不真实的, 因为当你掌握了整体的本质的真实之后, 你所做出的准确合理的主观评判, 不但不会有损真实, 反而会强化真实。把理性判断与客观真实完全对立, 同样会导致机械反映论和形而上学的倾向。

真实虽是客观范畴的东西, 但对是否真实的判断却是由人做出的, 因而不可避免要打上主观的烙印。新闻离不开是非评判, 一方面是新闻导向的需要。“一个新闻文本的隐指作者总是一个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3]新闻叙事者不仅代表其个人, 而且代表隐蔽在文本背后的编辑、媒体乃至控制该媒体的党政团体, 有着鲜明的群体立场。另一方面, 这种是非评判更是新闻本体的内在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 新闻真实性涉及人的认识问题, 即认识主体如何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事物, 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再按照这种规律去认识问题指导实践。[4]

与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一样, 新闻中的主观评判也有显隐、褒贬之分。如社论、编后语、新闻评论等是显性的, 更多的新闻则把主观评判隐在对事实的描述和取舍之中, 有时看似不动声色, 实则是非臧否, 极为分明。

真实主观化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 在充分获取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公开表明态度, 做出是非评判

连续报道《如此整改》 (该片获2004年福建电视新闻一等奖) , 起因于群众举报有人将施工弃土倒入闽江, 淤塞河道, 这可是违反《水法》、《防洪法》的严重行为。记者立即出动, 在现场调查中有了惊人发现:施工者为一处沿江涵洞清理淤泥, 目的是为了防洪, 但他们不是把淤泥运走, 而是直接倒入闽江, 这已是怪事一桩。更怪的是,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 施工单位竟是当地水利局下属的水电工程处, 一个对河流航道负有保护职责的职能部门, 典型的知法犯法。在舆论监督下, 水政监察部门责令其运走弃土, 恢复原貌。然而记者通过夜间跟踪暗访, 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施工者竟在夜色保护下把运走的弃土再次倒入闽江下游的江中!这一行为一经披露, 群情愤慨, 最后, 水利部门领导不得不在电视屏幕上向全市人民道歉。由于记者采访深入, 并拍摄到关键性的事实镜头, 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客观真实。在此基础上对违法行为发出强烈质问, 对知法犯法予以严厉谴责, 就显得理直气壮, 水到渠成, 从而达到真实性与主观性的高度统一。

(二) 将是非评判隐匿于客观真实之中, 但这种真实的获得是记者主观能动的结果

新闻专题《如此村务公开》 (该片获1998年福建电视新闻一等奖) , 报道的是一起村务公开弄虚作假事件。通篇基本没有评论语言, 连解说词都极俭省, 大量使用的是记者现场采访的同期声。通过把村干部、村民、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的采访同期声, 运用蒙太奇手法巧妙剪接, 产生强烈对比效果, 再通过对乡镇干部、县纪委、组织部领导的采访进行深度挖掘, 从三个层面构建了新闻文本的客观真实:首先揭开弄虚作假是否属实;进而揭示村干部弄虚作假的原因———藏有猫腻不愿公开但又不能违背政策法律要求;最后挖掘县乡为作假打掩护的深层原因———地方政治保护主义。这就是所谓的用事实说话, 通过层层剥茧, 步步深入, 其真实性达到无可辩驳的程度。而隐匿于文本背后的新闻叙事者, 他的观点和是非评判, 已表露无遗。然而这么做实际上是记者精心策划的, 为了体现客观真实, 为了抵达真实的更高层面, 记者费了很多苦心, 克服了许多困难。由此可见, 新闻真实性不是一种自动的客观呈现, 而是记者主观努力的结果。这种主观能动发挥得越充分, 其真实的程度也就越高, 这是真实主观化极具典型意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 一切主观评判都不能脱离事实基础, 否则就成了主观臆断。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风靡一时的新新闻主义 (New Journalism) , 就以标榜新闻“主观性”著称, 但因其过分强调主观真实, 把主观性抬高到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 因而昙花一现。[5]现代符号学与解构主义理论都阐明了一点, 人们获取真实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主观能动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强调新闻主观性的时候, 切记不要滑入主观主义的泥淖。

情感本体化与真实主观化, 这两者从被理论关了禁闭到实践中大胆突围, 再到理论上得到有限的认同, 其过程曲折而漫长。就目前情形, 这些理论误读还没有得到充分纠正, 理论界的勘误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期待着新闻理论尽快厘清真相, 真正负起指导实践的重任, 为新闻事业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报道说”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由陆定一于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事实说”即“新闻是一种新的事实”, 由胡乔木1946年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传播说”即“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播) ”, 此说参见王中《论新闻》, 载《新闻大学》1981年5月第1期;信息说即“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参见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 载《新闻大学》1984年12月第8期。[1]“报道说”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由陆定一于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事实说”即“新闻是一种新的事实”, 由胡乔木1946年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传播说”即“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播) ”, 此说参见王中《论新闻》, 载《新闻大学》1981年5月第1期;信息说即“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参见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 载《新闻大学》1984年12月第8期。

[2]艾萍, 管惠洁.民生新闻的情感元素探析[J].东南传播, 2010 (5) .[2]艾萍, 管惠洁.民生新闻的情感元素探析[J].东南传播, 2010 (5) .

[3]何纯.新闻叙事学[M].岳麓书社, 2006:27.[3]何纯.新闻叙事学[M].岳麓书社, 2006:2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79:19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79:191.

坚持网络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篇4

一、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什么是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新闻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就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列宁关于新闻真实性有句名言:“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毛泽东在1925年12月为《政治周报》写的发刊词中提出,《政治周报》十之九应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可采用辩论的方式来打破反革命的宣传。可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力量所在,也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在实际的新闻采写中,新闻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对构成新闻的基本元素的掌握。如果对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语言、动作缺少真实具体的描述,新闻的内容就显得单薄而缺少张力,从而很难给受众以心理上的冲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标语式口号“用事实说话”,恰如其分地揭示出挖掘新闻真实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真实的新闻总是独具特色,吸引人关注,引发人认真思考的。

二、网络虚假新闻严重危害了我党的新闻事业

一般情况下,受众对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拥有很大的信心,虚假新闻一旦出现,在未被揭发之前常常是不会被怀疑的,这就造成受众“群体受害”,形成受众认知上的偏差和错误。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虚假新闻因技术的优势更容易快速传播,从而加深加快对受众和现实社会的危害。承担着舆论导向重任的主流媒体一旦发布了假新闻,其公信力会大打折扣,受众不再相信它说的是真的,舆论导向又从何谈起?毫无疑义,虚假新闻会影响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贯性,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受到严重削弱和破坏。假新闻对新闻报道生命力也产生严重损害。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而假新闻除了对受众造成“不明真相”的损害外,更对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带来极大冲击,从而导致受众对新闻传播事实的怀疑,而这种怀疑势必造成新闻传播的无效化,对媒体形象的打击甚至是空前的、致命的。

从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史来看,虚假新闻对于新闻事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盛行,不少媒体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自毁根基,媒体也因此失去健康发展的基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报网联动成为一种常态,作为纸媒的党报和区域性新闻网,通过互相补充可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面对全国网络新闻界开展的反虚假新闻活动,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将抵制、防范虚假新闻,坚持网络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三、保持新闻真实性,增添新闻的魅力

没有真实性,新闻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不值一文;没有生动性,新闻作品就不能吸引人,更谈不上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所以跟社会其他行业一样,网络新闻报道也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不仅表现在新闻写作手法上日趋多样化,还表现在新闻的思想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许多网络新闻报道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学科的知识,使新闻报道更客观、更生动、更具有阅读的趣味。新闻的真实性往往还表现出强烈的现场感,而现场感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生动性。

实践证明,强化网络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并不妨碍网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只要严格遵守新闻六要素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在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和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网络新闻报道一样可以写得生动精彩。

坚持网络新闻写作的真实性,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也是时代对党报记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党报记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尤其是网络和新媒体知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

新闻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篇5

1 模糊语的概念

模糊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例如:A:现在几点了?B:快六点了。B的回答虽然没有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但是A已经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信息。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经常用模糊的言语却表达确切的意思。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ric Partridge所言,(准确语言的)理想状态是相当的清楚、精确、没有歧义……对于一个具有一般智慧和语言知识的人而言也只会得到唯一的含义……但这种状态是公认的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其实“模糊”最初的概念来自于L.A.Zadeh1965年的著作《信息与控制》“模糊集”一文,随后被应用于数学、逻辑学、哲学等领域。而后,语言学家发现在人类语言中也存在着模糊语言现象,从此,模糊概念被引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但模糊语言的准确概念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哲学家Pierce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但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上面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就是模糊的。即模糊语言就是指说话者在不确定事实是否成立的条件下所发表的言论。

2 新闻模糊语存在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2.1 新闻模糊语可以存在的原因

新闻报道虽然要求语言精确、表述真实,但是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模糊词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而且宏观世界中的客体本来就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几乎不可能百分之百绝对精准地描述和表述。

2)人类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语言所具备的不精确的外延完全可以表达出人们所需信息,虽然说话者和受话者对话语中所用模糊语的理解不大相同,但是在统一的语言规则之下,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语言交流。

3)新闻自身特点的需要。为了突出重点,对于某些不必要的细节无需十分精确,模糊语的运用不但不影响新闻内容,反而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一来符合读者习惯,便于他们剔除无用信息,捕捉到更重要的有效信息;二来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存命脉,为了新闻的时效性,记者对新闻事件中在短时间内无法获知或确认的不确定性因素只能用模糊语言加以描述才显得更为客观。

2.2 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对于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英国语言学家Joanna Channel博士指出,模糊词语是为了语言交际而特意选择的,使用模糊语言的背后有许多动机。例如,不想说明详情、缺少具体信息、自我保护、有力和礼貌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1)不想说明详情。新闻报道中对于所指对象是明确的,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又不便于直接言明,故采取模糊语言的策略。例如,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可有些人就是不听,随意向农民搞摊派。“有些人”是作者和读者都众所周知的,但报道中又不说明详情,给人们留下思考的余地,使不言明的模糊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警示作用。

2)缺少详细信息。由于新闻报道的多为突发事件,讲求时效性的原则,在报道内容中涉及的个别信息,新闻作者无法一一精确核实,因而采用模糊语言。例如,1980年1月17日新华社刊发的一则消息《从邮局看变化》中称:春节将到,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局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况,过去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天却忙于收订大量报刊。文章虽短却包含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如将到(还有多久到)、过去(过去之前多久)、大批(有多少批)、大量(有多少份)。这些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数量的词语记者在短时间内无法一一查证,但是使用了模糊语对新闻中所要体现出来“新疆地区在十一届三种全会以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这一主旨没有丝毫影响,同时从繁就简,还打到了突出层面的效果。

3)自我保护。模糊语可以给人迂回的余地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新闻报道中对于消息中的不确定因素使用模糊语,同样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既避免可能带来的责任和麻烦,又不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例如新闻报道中的“据悉”、“据(不完全)统计”、“有评论指出”等表述虽然说的不具体,很模糊,但是可以帮助报道者摆脱可能要承担的某种责任。

4)礼貌原则。为了礼貌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让表述的语言模棱两可,可以避免冒犯他人,使表达出来的语言更加得体。新闻报道亦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据媒体报道,周总理在欢迎宴会的祝酒词中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句话中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一句模糊用语,交际双方都理解“原因”的真正含义,但是说到了却而又不点破,而且都可以接受,既显示了礼貌,又缓和了矛盾,可谓十分巧妙。

3 结束语

新闻报道虽然担负着反映国计民生、传播文化思想的重要职责,语言不但要优美精炼,还应该真实准确,但是在新闻中使用模糊语言也有一定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在不出现歧义的情况下,既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又不失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准确性。可以说,运用模糊语,正是对新闻工作者对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向公众负责的表现。但是同时还应该注意模糊语虽有积极的一面,但过犹不及,亦不可滥用。

摘要:新闻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简明性的特点,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是否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该文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现象的存在原因,对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模糊语言,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黎品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6).

[2]刘进.论模糊语言的言语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马金山,李白滔.试论新闻语言的特色[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1999(12).

[4]俞建村.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运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有偿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篇6

一、关于“有偿新闻”

(一) “有偿新闻”的含义

有偿新闻是指一些企业、单位或者是个人为了给自己做宣传而想方设法在一些电视、网络媒体上上镜头, 报纸、杂志上面占版面, 看似是新闻报道, 实际上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 用来提高自己企业或单位的知名度, 因而给予媒体从业人员以物质报酬的一种违法行为。概括的说“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与“钱”的交易, 是一种腐败行为。

(二) “有偿新闻”的产生

由于媒体从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强、职业道德沦丧、对金钱的错误态度以及我国新闻行业内部的不规范操作、相关新闻法律条文的不具备, 导致“有偿新闻”的产生。“有偿新闻”是一种行业内明目张胆存在的潜规则, 就算有些部门有所作为, 也因为无法可依、无理可寻,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从而使某些人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肆无忌惮。

(三)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

1. 接受劳务费、误餐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交通卡、超市购物卡等。

2. 媒体从业人员以帮助宣传为诱饵, 要求一些企业进行赞助, 最为常见的是登广告。

3. 以曝光某些内容为要挟, 迫使对方提供钱、物等好处。

4. 参加被采访单位、个人安排的聚餐、外出旅游等娱乐活动。

5. 向被采访单位提出为自己的家人提供便利条件, 比如介绍工作等。

6. 到被采访单位要求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票据。

7. 参加企业、单位或个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 收受其给予的金钱、优盘、购物卡等礼物。

二、“有偿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2003年9月15日, 新华社披露了在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发生的特大金矿爆炸事故中, 前去采访的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等媒体的11名记者收取涉案非法矿主现金、金元宝等财物的严重经济违纪行为。消息播出, 社会上一片哗然, 因为一直以来, 大众眼中记者的形象是光辉的, 灾难现场、战争前线都有记者的身影, 许许多多的“黑幕”、贪污腐败现象也都由记者首先揭露出来。这次揭露山西繁峙旷难真相的是记者, 可是参与隐瞒旷难真相的也有记者。陷入这样的丑闻中, 受到损害最大的并不是受众, 而是媒体, 是整个新闻界。

现如今, 社会上几乎存在着一个大家所默认的潜规则, 一些公司、企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一般都会准备红包, 里面放的是现金, 或是其它相应价格的物品, 记者到了签一下到就会发一个红包。拿了红包之后, 在发新闻稿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写他们不好的地方, 总是挑好的方面写。因此, 笔者认为, 只要在新闻工作中牵涉到金钱关系, 就势必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有偿新闻”的危害

(一) 媒体丧失公信力, 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当今社会, “有偿新闻”就如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会让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而一旦媒体丧失公信力, 他们所发布的信息将不再被受众认可, 在社会上无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因为受众已经将他们列入不可信名单, 就算是真人真事, 受众也会认为是假的、骗人的而将其视而不见, 如此这样, 媒体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 记者腐败堕落, 甚至沦为罪犯

“有偿新闻”由于牵涉金钱、利益的关系, 不仅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也会影响记者的身家清白。记者一旦参与“有偿新闻”就是一种道德上的堕落, 一种腐败的行为, 严重的话更是一种犯罪, 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三) 败坏社会风气, 对下一代产生恶劣影响

新闻报道一直以来在受众的眼中都是真实的,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也是一个专业而严肃的机构, 大多数人对新闻行业、新闻工作者都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如果媒体也变得腐败风气盛行, 那么会使很大一批人有样学样。所以, 媒体的风气不正, 可能会导致我们整个社会风气不正, 尤其对下一代产生恶劣影响。

四、禁止“有偿新闻”的措施

(一)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不同于法律, 它没有强制性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与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而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外, 还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也就是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 在学校期间都学过什么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并是新闻专业毕业的, 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是什么, 所以新闻单位在录用员工时有必要对他们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因为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此外, 新闻单位应该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让他们明白怎样算是参与“有偿新闻”、怎样算是走到这个边缘、怎样算是犯法。因为有许多记者都是糊里糊涂的, 连自己已经犯了错误都不知道, 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法制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在法律层面上加强治理

新闻策划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篇7

一、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性作为新闻的最基本属性, 简而言之就是真实的对事实进行反映, 新闻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同时广大读者的具体要求也决定了新闻要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是大众媒介能够取信于民以及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前提

新闻来源于事实, “现有事实, 之后才有新闻”, 新闻报道是由事实决定的, 新闻报道仅仅是客观事实通过文字及图像形式的传播, 换句话说, 事实是新闻得以建立的基础, 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客观事实, 新闻不可能脱离事实而存在, 尽管环境不断变化, 人们不会改变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可以说真实性是大众媒介安身立命之本。

(二) 真实性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原则

新闻的真实性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新闻媒体将真实性作为追求目标,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新闻, 真实性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中也对新闻真实性的维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在《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中也将真实性作为最低目标, 坚决禁止对事实的随意扭曲和编造事实。

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

记者对新闻传播真实性的把握, 需要从下面的五个方面加以考量。

(一)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文明建设有引导和推动功能, 而新闻报道中的事实的分类通常会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类。不同社会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 两类事实在社会生活总量中所占比例问题问题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道比例经过如何设置才能对现实如实的表达, 实现新闻报道的惩恶扬善功能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另外, 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具体表现形式, 新闻媒介通过哪些人、事及现象来弘扬真善美?通过什么人、事及现象来贬斥假恶丑?这些都是需要新闻媒体人以及为政者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的问题。

(二) 从新闻传播正反两方面来准确把握

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目的是能够对新闻报道中的表扬性 (正面) 和批评性 (负面) 的报道各自所占比例形成可靠的把握。在我国, 总体规划及各项供暖工作的成绩和问题、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如何认识?过去的主流和支流主张、“九一开”主张以及后来的“表扬一万批评三千”口号, 以及现在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学者们以及传播工作者针对这些的讨论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形成正确的认识, 将其合理而科学地反映在新闻报道中, 才能确保总体的真实性。

(三) 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产业结构在社会生活中的比例, 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 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报酬, 各政府机关、民众团体的成就和不足, 其量和质都基本上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 并维持和其他机构、部门、类别和认识的一定联系, 从整体上来说能够维持相对的平衡。新闻传播应该能够反映和维持这种平衡, 如若不然, 新闻的整体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 也就说新闻传播要体现出整体调控性。

(四) 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在实践过程中, 对新闻的真实性展开考察, 同时还需要从人类道德规范方面入手, 这也是影响真实报道的一大客观要素。比如说, 记者向媒体大众展示凶杀案件或交通意外的镜头和照片, 这些素材可以肯定是真实的, 然而如果从道德规范角度考虑, 这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不去播报, 无疑会给民众带来更大伤害。所以对其进行考量和准确的把握, 也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五) 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新闻传播要求真实性是出于新闻传播的效果来考虑的。因为新闻的效果是立足于新闻的完全真实性上的。但是考察传播效果应该辩证和全面。这种对效果的考察优势也是新闻真实性的制约。比如, 某个城市在某一天大搞卫生突击检查专项活动, 在一天之内清除了若干车的垃圾, 细想之下, 为何不在平时就清扫掉这么多垃圾?可以推断该城市平常的卫生工作做得不好。只有用这种全面考量的方式, 记者才能适度的把握这件事情, 新闻真实性才能有所保证。

摘要:本文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提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新闻,策划,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新闻及其语言的真实性 篇8

在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 媒体人面临的新闻报道现状发生了很多变化, 新闻的真实性越来越难把控。

新闻报道的新闻源本由专业的采编团队产生, 现在已经转向普通民众, 二者的互动越来越强。一部手机, 一条微博、微信, 往往就成为一个重大新闻的信息源, 这一过程由以前的一两天变成了现在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信息渠道多元化, 无疑对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宁夏主要媒体公众号“新消息报”“银川晚报”都在第一时间推送新闻, 有时只差几分钟。读者再也不用等到“明天”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新闻。但是, 随着信息源的多元化、时效性的增强, 信息真实性却参差不齐, 虚假信息更是趁虚而入, 并伴着分裂式传播, 较之以前, 产生的危害性大大加强。2016年, 权威部门尚未公布宁夏高考录取分数线, “银川晚报”微信公众号未加核实即发布了分数线, 误导了很多读者。

当下新闻传播, 从一定意义上可谓当之无愧的网络新闻。对于网络新闻的具体定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 认为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 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 其发布者 (指首发) 、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

由于互联网“信息发布完全开放”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正如美国评论家戴维·萧曾撰文指出, “网络新闻的报道速度已经对新闻的准确性和新闻的职业道德提出挑战。”

二、新形势下必须维护“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相同, 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在网络传播时代,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新闻的真实性, 是坚持舆论导向的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坚持的报道理论之一, 而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之上。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把国家比作“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把新闻记者比作“船头的瞭望者”。不难想象, “瞭望者”如果出现“假情报”, “船”的航向难免不会发生改变。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 出现一则影响巨大的虚假报道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在微信中遇到一些谣言, 在辟谣之前, 对谣言的内容充满恐惧和愤懑, 这些负面情绪在网络中扩散, 如洪水猛兽。有的谣言涉及政府决策和民意表达, 更是影响重大。所以, 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 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 是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传统媒体之所以影响深远, 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常年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也是网络新闻最缺乏的。新闻报道是否真实, 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一则失实报道, 经过网络传播的扩散, 会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很大影响。最近, 宁夏某区级媒体, 刊发了一则记者道听途说的新闻, 内容涉及儿童拐卖, 记者未核实事件的经过, 随意编造人物和情节。此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内被刷屏, 造成一些学生家长的恐慌;经公安部门核实后辟谣。可想而知, 该媒体有多令市民失望。

新闻的真实性, 直接关系到记者的个人信誉。新闻记者代表社会的良知, 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职责, 一旦发布甚至编造虚假新闻, 其个人名誉的损害必定难以挽回。尤其是网络时代, 各种利益、诱惑都在考验记者的良知, 坚定维护新闻真实性成为一个合格记者的必备素养。

三、网络时代如何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维护新闻真实性, 既关系到国家立法、管理部门的决心, 又关系到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因此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 政府加大对网络新闻的监管力度, 严惩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目前, 国家已经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 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公约法规, 但这远远不够, 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 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建立严厉的“虚假失实报道”惩处制度。同时, 在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对网络媒体加强有效监管, 使追究散布虚假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有法可依, 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信息安全。

作为管理媒体的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在出现虚假新闻, 尤其是虚假的网络新闻时, 要坚决予以严惩;平时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对散播谣言的媒体公众号一律关停。

第二, 媒体强化内部审查机制。网络新闻时代, 时效性变得高于一切, 考验着新闻从业者对待新闻事件的耐心。为了抢发新闻, 一些记者存在侥幸心理, 对新闻真实性降低了要求, 或者干脆对道听途说的事件进行臆造, 后果可想而知。因此, 媒体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媒体内部审查机制, 严把新闻真实性这道关。尤其是在审核网络稿件的过程中, 编辑应当更好地发挥其“防火墙”的作用。

第三, 媒体人提高职业道德, 增强自律。任何时候, 媒体人都是新闻报道的核心。网络传播时代, 媒体人更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坚守新闻理想, 不要被时代的潮流冲昏头脑, 抵制虚假报道, 对来自网络的新闻线索增强鉴别能力, 努力求证。

总之, 新闻的真实性关系到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方方面面, 网络传播时代, 媒体必须严守立场、恪守原则, 严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新闻报道再也回不到那个简单纯朴的年代。随着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媒体人获得新闻线索变得越来越容易, 但新闻的真实性却越来越难把控。维护新闻真实性,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真实性,维护

参考文献

[1]项国雄.“新闻报道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博弈”[J].传媒观察, 2005 (05) :11-12.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做人民满意记者 篇9

关键词:新闻的真实性;媒体传播;记者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53-1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事实真相检验,经得起核对。记者的工作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终端飞速发展,海量信息爆炸性传播,每个人,每一台互联网终端设备都可能成为一个新闻社,一个广播电台,一个能够迅速发布新闻的自由媒体,论坛、博客、微博、推特、脸书、网络聊天室、即使聊天工具等等都可能成为新闻传播的途径和工具。在这样的时代,如此复杂多变的媒体传播环境中,作为主流媒体、正规媒体的新闻记者,如何确保自己所写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造假之风盛行,假记者、假学历、假论文、假种子、假化肥、假商品、假华南虎等等假字当头满天飞的社会,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在真假莫辨的海量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真实的新闻稿件,向社会报道真相,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最大考验。

新的媒体传播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新闻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李长春同志在第十届记者节上提到“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的规律和传播艺术,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主动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发现网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经常就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网上评论文章,参与在线交流,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而在第十一届记者节上指出“要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各个报社、电视台都提出了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全媒体”道路,打造多终端、多渠道的传播,然而,在追求多渠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内容产品,“内容为王”、“新闻真实”才是主题,只有在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之后,再在此基础上打造新的传播平台,这才是全媒体发展的关键之处,也是“内容+平台”的全媒体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掌握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各种技巧,拍摄,采访,写作,编辑等相关的新闻报道流程,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做出自己的特色,逐步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2012年《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产下活婴》曾经轰动世界,连美国《世界新闻周刊》都中枪。新闻造假贻害无穷,新闻造假坑害百姓,新闻造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斩断新闻造假的魔爪,根除新闻造假的祸根,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从自身做起,不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不为新、奇、特、险谣言所蛊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守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培养良好职业情操,对违背真实性原则,造成假新闻的责任记者取消记者资格,正规媒体永不录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概括,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新闻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闻工作。

吉林省四平电视台共自办两套电视节目。采编录播己实现部分数字化,四平电视一套节目播出采用自动化播出。无线、有线双覆盖,利用数字微波传至外县(市)。各县(市)采用MMDS覆盖农村乡镇。无线播出频道用12频道,功率1KW。覆盖主向40KM。四平电视二套节目在有线电视网传输,频道为CH20形式覆盖市行政区域网。四平电视台现为两套节目,一套节目为新闻综合频道,二套节目为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全天播出时间为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2小时,主要栏目有:《四平新闻联播》、《共同的家園·记者视线》、《工业立市报道》、《松辽采风》、《一方水土》等节目。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认真采编节目,办好各个栏目,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电视台,2010年,四平电视台高级记者王永兴创作的3件作品,在全国性评比中分别获得奖项。王永兴撰稿并编导的电视专题片《四战四平》于1月份在《解放中国》全国广播电视行业节目联播中获得“十佳撰稿节目”奖,同时获得了综合评选二等奖。他创作的歌词《历史人物》于今年8月在全国大型音乐展示评选活动中,荣获了“二十一世纪华人音乐奖”作词一等奖。他作词的歌曲《万古长流大辽河》于今年10月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华红歌会”上,获得了优秀节目三等奖。

浅析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篇10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一、对新闻的把关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 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由于新近事实变动的无穷与传媒承载力有限的矛盾, 加之传者自身的倾向、传播的不同目的直接表现为传者的好恶, 因此, 新闻选择就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所在, 甚至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

新闻选择的主体是“把关人”。“把关人”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创造的, 通常指传播系统中筛选、删改信息的个人。卢因在《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他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 家庭主妇实际上就起了一种把关人的作用, 而在大众传媒过程中, 同样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被带入传播的渠道。

从整个社会来看,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 向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 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二、依照美国卡斯柏·约斯特对“新闻真实”的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 判断新闻真实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外在于记者头脑的客观事实, 不能由记者主观断定。

然而, 李良荣在《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中提到, “记者、编辑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反映事实的机械摄录机。”因此, 对同一条新闻, 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勾勒出不同的真实画面, 这种差异有时不是失实的差异, 而是真实的差异, 取决于记者观察的方式或选择事实的原则不一样。真实是一种认识活动及认识的结果, 因而它是主观领域里的概念。

需要强调的是, 新闻真实虽然经过媒体的“把关”, 但它是不依媒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性, 记者的真实认识来源于客观事实。新闻是记者意识活动的产物, 但永远受事实第一性的制约。因此, 新闻把关必须实现事实的真实再现, 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三、具体来说, 新闻业务有三个主要环节, 即采访、写作、编辑, 这三个环节都体现了新闻选择和新闻真实性的密切关系。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者途径, 一是在新闻现场亲眼目睹, 一是听别人介绍得知。在新闻现场, 记者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东西, 但不可能把一切都记下来, 必须有所选择。这一过程便是记者进行第一次把关的过程。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为此, 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做一番梳理和挑选。这是记者进行的第二次把关, 也是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一次结合。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 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新闻稿中的事实。可见, 新闻真实性在新闻把关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地讲, 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与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都是新闻选择的五大标尺。我们认为, 一则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性这一特征才有价值可言, 失去了新闻真实性, 何谈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一般来说, 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 合称宣传价值“五性”——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适宜性。在笔者看来, 只有具有新闻真实性, 新闻才具有可信度, 从而获得宣传效益。新闻法规的目的是“去毒”, 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 不准公开传播。新闻选择的标准要和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我们国家, 不同报纸由于各有不同的宣传任务和读者对象, 因此, 对新闻的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就有不同的要求。

四、为了处理好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我们需要树立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感。在新闻把关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新闻真实性为主要标尺, 以负责的态度向社会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

其次, 建立制度性的防范机制是杜绝新闻失真的根本保障。这主要体现为媒体内部严格执行稿件的把关流程。一是在稿件形成中的记者把关。记者需要尽可能地向当事人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尽可能找到旁证。二是从稿件送审到稿件公开报道前的把关。通常, 经过了值班编辑、节目主编、制片人、部门负责人直至总编室这一系列严谨缜密的流程审核之后, 任何虚假新闻都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此外, 加强对新闻单位的监督迫在眉睫。同时, 新闻单位应该经常开展新闻自律, 发生新闻失实要公开道歉、更正。

再者, 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记者的职业素养提高了, 把关的门槛才更牢固, 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简言之, 媒体进行取舍的标准, 首先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其次,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对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研究, 揭示了市场标准也是新闻选择中“把关”的重要标准。

因此, 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并不存在矛盾, 新闻把关需要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需要新闻把关来实现。

摘要: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上一篇:县级医院成本核算下一篇:高职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