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优势

2024-07-05

国际竞争优势(精选十篇)

国际竞争优势 篇1

1.1我国纺织业现状

纺织业是我国国际贸易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2003年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为17%,居全球之首,2004年,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951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我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纺织制造业体系,而且建立了稳固的纤维原料生产基础。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户数从2000年的19400户增加到2005年11月的34973户,资产总额增61%,资本增值率从2000年的11.61%上升到2005年11月的14.86%;2005年现价产值增长114%,全社会产值将达30000亿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530.44亿美元增长到1180亿美元,增长122.6%;规模以上企业职工人数从738万人增加到962万人;劳动生产率从人均3万元增加到5.1万元,年均增长11.42%;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从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约3500万吨。

1.2我国纺织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变化,纺织工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1)技术创新能力弱。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

(2)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属于20世纪80年代或7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2/3。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发达国家的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我国仅占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

(3)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中国纺织业在国际竞争力

中国棉纺织工业正在面临着设备老化、高价的棉花原料、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变现在无结纱还不到50%,整体工业无法和当今世界水平相比的现状,是中国棉纺织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们应该可喜的看到,中国自加入WTO后,带来了巨大商机。与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的服装工业不断持续的向中国大陆转移,不但带来了发达的纺织技术、完善了销售渠道、还给我国带来了高超的设计能力、熟练的技巧和以及成熟的工业环境,使得中国棉纺织工业将进一步强化。

三、构建中国纺织业竞争优势分析

进入后配额时代以后,资源在国家间流动的阻力大大减少了。在全球资源组合的大环境下,提高产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全球化战略的根基。

3.1完善纺织业外部运行环境

(1)在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作实施。

(2)理顺与行业协会的关系,探索行业协会承担职能的方式方法,规范制度,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3)大力扶持企业的研发与创新精神。为纺织业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奖励创新人才,鼓励有创新企业。

3.2增强企业创新革新能力,强化竞争优势

(1)推进技术革新,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技术,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构建产品、技术竞争优势。重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具体从行业来讲,棉纺工业实施中心城市向产棉区域转移。凭借自身比较优势、熟练技能与本土原材料资源来吸引投资,同时购进高新技术装备,使纺织业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印染后整理等纺织深加工业,向高档次、系列化延伸,提高附加值。

(2)加强创新意识,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要继续抓好传统管理,特别是质量、成本、则务和营销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从而逐步形成新的改革与发展思维理念。技术产品创新也是同等重要,企业的生存发展靠的是产品。企业要在市场上取胜,只能靠产品的质量与品牌。而产品质量要靠技术管理、技术创新。

3.3企业实现品牌和信息化战略

品牌化是服装产业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动力和生命力所在,特别是在当代这样的一个注重个性消费和高情感消费的时代里,品牌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价值。

服装品牌化战略除了服装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还要实施多元化的品牌策略,包括品有联系得品新的品牌,牌延伸、品牌拓展及品牌并购。品牌延伸是将单一的品牌发展为相互牌家族。品牌拓展与品牌延伸类似,是在原有品牌成功的基础上开发但品牌拓展通常在名称上会比较独立,而品牌形象也较丰富,具有互相独立的品牌风格。由于国际名牌都拥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品牌延伸与品牌拓展则很难在短时间内使某一公司创立起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因此只能通过兼并与收购来达到这一目的。

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是近10年来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途径。近100年来纺织业在加工原理上没有大的突破,仅有的几个突破是在纺纱环节,但由于品种局限性和成本上的限制至今没有形成主流。但在信息化程度问题上却有了飞跃,近10年来纺织业无论是在信息管理、信息化设计还是信息化制造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纺织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也必须走信息化的道路,通过信息化来全面提高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 对中国纺织业发展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 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另一方面, 取消配额也将对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形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国纺织业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保持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是纺织业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配额取消,自由贸易,竞争

参考文献

[1]、徐林, 积极构建纺织业竞争优势, 纺织信息周刊, 2004

[2]、张宏性, 中国纺织服装国际竞争力研究, 统计研究, 2005

发挥大港口优势 增强国际竞争力 篇2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过去五年,浙江交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8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44%。未来五年,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将再度提速:港口总吞吐量将达到11亿吨,公路总里程达到11.7万公里,新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10个。

1月17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现代交通“五大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浙江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等“五大建设”的新成就以及今后五年“五大建设”的新打算。新闻发布会后,本报第一时间联系省政府咨询委等有关专家,为您点评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并通过记者手记、数据图表分析及百姓微评等形式,总结梳理自2012年初时任省长夏宝龙视察省交通运输厅工作,提出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发展思路后,浙江交通部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今日刊发《2012精彩回眸·聚焦浙江现代交通五大建设》系列报道首篇之大港口篇。

海阔凭鱼跃

“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世界和全国之最的?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时,给浙江大港口建设描绘了最为宏大的蓝图。话犹在耳,浙江的大港口已经昂首走向世界。

浙江其他资源都十分紧缺,唯独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有着全国最长的6646公里海岸线,可利用港口岸线长达761公里,而水深大于10米的港口深水岸线达471公里,居全国首位。浙江历届党委政府对大港口的重视也一以贯之,从2007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决策,到2009年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五条意见,到201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开创了我国省级政府推动港口转型发展的首次探索,再到时任省长夏宝龙提出构建现代交通大物流体系,以及构建以宁波-舟山港、嘉兴港为主,温州、台州港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沿海港口发展格局,港航强省战略不断得到深化,港航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浙江的大港口建设犹如三级跳远,一路跳跃着前进。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省完成港航建设投资140.5亿元,浙江的万吨级码头达到185个,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3.3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继续雄踞世界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1616.8万标箱。2008年开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8.2%,成为世界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增幅“冠军”,跻身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六位行列。

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拥有集装箱航线239条,其中远洋干线130条,连通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作为两港一体化首个合作项目,吞吐量实现连年翻番;乐清湾进港航道一期工程即将全面开工,温台两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加喜人:宁波、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合计完成交易额突破2500亿元,宁波-舟山港正从传统的装卸港成功迈向现代物流贸易港。海洋经济,蓝色梦想,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是我国省级政府推动港口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次有益探索,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港口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以外贸为主的浙江经济提供了基础保障。浙江港航系统以海一般壮阔的情怀,营造了浙江沿海港口的完美布局,实现了东方大港的基本梦想。

现如今,“海上浙江”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浙江省出口商品已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港口转载。可以说,浙江省构建的“大港口”、“大航运”格局,正在撑起“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的大港口建设正如起航的巨轮,面向广阔的蓝色国土,扬帆远航。

全省港航基础设施投资额

在浙江港航强省战略的指引下,浙江港航生产成绩斐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港航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大幅提高。全省港航五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亿元,每年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前五年的2.2倍。这是浙江大港口建设交出的傲人成绩。

全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3.3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6.8万标箱。2008年开始,宁波-舟山港实现了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的跨越,随后每年一个台阶,年均增长率为28.2%,成为世界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增幅“冠军”,并跻身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六位行列。

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2年,全省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5亿吨,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继续雄踞世界海港首位。

水路运输船舶运力发展情况

2012年底,浙江全省船舶运力规模突破2200万载重吨,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较2007年增长87.7%。海运、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分别是2007年的2.2倍、1.5倍。浙江港航的服务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全省水路货物运输量

2012年底,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38亿吨,承担了我省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

■专家点评

扬帆起航正当时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刘亭

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最多的海岛、最优越的国际航道和锚地,处于我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交汇点上最佳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港航资源,历来是浙江作为一个沿海省份最大的优势所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港航资源的大开发、港航经济的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10年来,浙江累计完成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750亿元,建成了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岙山和大榭30万吨级原油和燃料油码头、六横煤炭中转基地等一大批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新增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6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千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自2010年起就稳居全球第一大港。

10年来,全省大力推进传统港航管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全省港航管理综合信息网,全行业已初步形成办公自动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服务网络化和业务数字化的良好格局。10年来,全省港航管理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浙江港航以其先进的设施、骄人的业绩,跻身于全国港航大省的行列。

和快速发展的港航技术和管理相比,浙江还有待于继续向港航强省的奋斗目标迈进。港航资源是前提、港航设施是基础,但这些还不能算是港航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运行高度市场化、信息化和货币化的今天,只有将港航业的集疏运业务同商品交易、信息互联和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成倍地放大传统港航业的效能和收益,并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傲立群雄。正因为如此,浙江省才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中,确立了“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体系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港航强省”的主要目标。

为此,要大力推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重要能源资源储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贸易现代化水平和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要着力完善进港航道、锚地、疏港公路和重要枢纽等集疏运网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多式联运水平;要积极加快港航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提升电子口岸系统,增强港航物流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记得2005年在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成果时,我曾对大港口的再认识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区域发展而言,港口不仅仅是港口,还意味着是联通全球的大市场、蕴藏丰富的大矿山、连片开发的大工业、四通八达的大物流。绵长的海岸带,兼具区位、基础条件以及水、土地资源等综合优势,已然成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省委省政府已相继作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的重大决策,有国家战略举措的指引,有全省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浙江的港航发展,扬帆起航正当时;浙江人的“强港梦”,终究会在我们的手中实现!

■百姓微评

●宁波市北仑区市民 于百青

宁波-舟山港和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是一名宁波港的工人,看着一年又一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越来越大,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按理说,我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往往操作完一个箱子用不了几分钟。

工作效率高了,自然兜里的钱也就越来越鼓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宁波-舟山港的壮大而越变越好,有些国外才能买到的进口红酒在我们的保税区交易中心就能买到,我们不出国门就能买到超实惠的进口货,这也是宁波-舟山港港口贸易发展带给我们老百姓的“红利”。说起对港口的感情,感觉越来越深,越来越离不开了。

●嘉兴港美福仓储码头公司副总经理 赵泽斌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我对此特别关注。码头后方的企业可以通过港口远洋运输,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竞争力自然就强,依托港口发展的临港产业也可以提升一个层次。

例如,以前我们园区内的企业所需原材料进口都要通过上海洋山港,然后再将原材料转运到嘉兴,物流成本巨大。随着嘉兴港美福石化码头正式对外开放,由于可直接靠泊外轮进行接卸作业,平均每吨原材料可以节约运输成本100元左右,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1个多亿。最近园区内还有四五家企业在跟码头谈合作,希望接下来能通过嘉兴港进口原材料,这些都是港口撬动经济的力证。

●温州金融业职工 林泽国

记得2008年,温州集装箱对台直航正式开通,那时看到一周一班的集装箱船从台湾运过来,我们兴奋不已,因为从那以后可以吃到新鲜的台湾水果了。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偶尔吃一下也是一种享受,这些水果也是亲朋好友送礼的最佳物品之一。

现在随着航线发展鼓励措施的出台,对台直航的船舶也换大了,仓位增加了,台湾水果的价格也随之降了不少,它真正进入了普通老百姓家中,我们都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水果和食品。

不仅如此,台湾啤酒也进入了温州市场。如今我们喝着台湾酿制的啤酒,吃着台湾长出来的芒果和木瓜,那是一个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台州市民 罗琦

两年前我坐飞机去台湾,2012年我找到了一种新方式:乘“中远之星”客滚轮去台湾,回来后忍不住向亲朋推荐:乘坐“中远之星”,简直是享受星级酒店待遇。房间舒适自不必说,船舱内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吹海风、玩牌、喝茶„„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第二天清晨就能听到基隆港的鸣笛,可以说是提前享受台湾游的快乐旅途时光。

■相关链接

未来5年蓝图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及借鉴与建议 篇3

一、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传统的H-O要素禀赋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在H-O理论的框架之外寻求新的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选择,目前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

(一)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

1.生产要素状况。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某类低成本要素资源或者独特的高质量要素资源,该国的公司就有可能在该产业获得竞争优势。比如瑞士人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优势(瑞士有德语地区、法语地区和意大利语地区),从而使它在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十分成功。

2.需求状况。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在国内获得国际上有竞争实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是一国想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力量所在。日本的机床生产商是世界第一流的,它们的成功靠的是日本国内第一流的数控系统、电子和其他部件供应商。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4.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不同国家的公司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都大不相同。国家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比如在意大利,成功的公司组织形式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战略是集中突破战略:避开标准化产品,集中力量生产有独特风格或按顾客要求定做的小批量产品。

(二)两种外部力量

1.机遇。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或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其中特别重要的有: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例如,能源危机)、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等。偶然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会打破原有的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这些事件使得原来的竞争者优势失效,而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当然,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还要取决于各种其他的因素;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

2.政府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波特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政府对需求条件的影响体现在:第一,政府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影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第二,政府本身通过政府采购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三是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的销售活动方式等来影响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四是政府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政策工具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

(三)竞争优势理论的精华:钻石体系

钻石体系的基础是上述我们所研究的内容的一个总结、概括、升华,是波特教授率领来自各国的由30多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用了5年时间调查了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英国和美国等10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得出的结论,这集中地体现在他撰写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在书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做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由此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他认为产业集群的缘起可以回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情境下,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因果关系也很快变得模糊。在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就会触发自我强化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兼顾深度和广度,通常也就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波特认为政府不能试图创造全新的产业集群,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成长。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见与建议

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企业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企业家不仅希望获得一时的竞争优势,而且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波特在竞争优势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思想也极为深邃。从波特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实际,我们发现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必须把经营战略和公司战略层面分开来考虑,经营战略层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找到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从公司战略层面,是母公司如何提高经营单位的竞争优势,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我们认为波特的学说比其他学说更有参考价值,为提高我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政策含义。

(一)健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各个企业所获成就的综合体现。可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石。我国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大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提高我国企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波特指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

(二)大力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力,则必须从事要素创造,要着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要素的可获得性决定了競争优势的质量及其可持续性。在波特看来,竞争是不均衡的,竞争呈现的是一幅不断变化的图像: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方式、新的生产加工以及全新的市场细分。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波特的这些观点,来改善要素条件。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建立有效的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竞争力的提升。

(三)重塑我国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综合逻辑是: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把企业竞争战略转化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再将此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它们之间通过“价值链”相连接,一端连着市场需求,一端向产业领域延伸,国家则起着辅助作用。当然,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应比波特想象的要大得多。因此,通过波特的这些理论,我国政府应重点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市场机制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和发挥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效市场环境。同时结合波特的理论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适量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及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逐步减少政府的经济职能,扩大政府的公共产品服务功能。所以,波特理论应用的重要方面就是让我国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得到科学合理的定位,以便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研究 篇4

关键词:国际竞争优势,资源,能力,可持续性

1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与可持续性

1.1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可以定义为:“企业在其从事的生产经营领域内, 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质量相同或者好于对手质量的产品, 并能从中获得超过竞争对手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 该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的延伸, 主要是企业从事的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的大小, 当企业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扩展到国际市场, 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所以,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 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1.2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竞争优势概念的拓展, 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是一致的。巴尼在其《企业资源与持久竞争优势》中强调, 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本质上既不是一个日历时间, 也不意味着竞争优势将永远存在, 而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这些优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能够被其他企业所复制。他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 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同时考虑现存的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第二, 持续性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第三, 持续性并不意味着竞争优势将永远存在, 产业竞争结构的不可预期的变化也许使原来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不再有价值。因此, 他认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该满足四个条件:即是有价值的、稀缺性的、不完全模仿的和不可替代性。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是根植于其自身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可以定义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地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始终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并持续获得超过竞争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特征总和。

2 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

2.1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源泉

企业为了实现竞争优势的目标, 决定的要素很多, 总体来看可分为资源论和能力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 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对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具体的研究。总之, 资源论认为, 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 因此, 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性, 也就是说, 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的异质性。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 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 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 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 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 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

企业能力论认为, 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能力, 但是能力论认为, 能力与资源不同, 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 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 这种差异就是能力上的差异, 这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深层次的原因。1990年,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论》, 根据他们的定义,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核心竞争力是多因素的混合体, 它是技术、治理机制和集体学习的结合。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 而不是某一单个技术和技能,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核心能力具有充分的用户价值, 可以创造价值、降低成本;二是核心能力具备独特性, 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三是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延展性, 能为企业通向多个市场提供支持。

二种理论的区别在于, 能力论认为,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 而资源论则认为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能力论将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作为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而资源论则把企业能力用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能力论强调企业围绕核心能力制定企业战略, 而资源论则强调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总之, 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能力和资源。

2.2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是基于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优势。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 单独而言, 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而两种因素的有效组合是企业获得较高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内部长期发展的结果, 资源和能力不能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 那么, 企业就形成了竞争优势。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容易观察到的资产, 这些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能力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运用组织结构及员工完成任务的技能。

从资源优势方面, 主要包括:品牌名称、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知识、有技能员工等。科里斯和蒙哥马利认为, 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 它可能是在竞争性的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很容易购买到的一般要素投入, 也可能是高度差异化的、需要多年积累且很难复制的资源。从能力优势方面, 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企业在取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这两方面的因素有机地融合就会产生企业的竞争优势。

3 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构建

3.1 企业资源和能力变动的影响因素

3.1.1 企业资源变动的影响因素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后, 基本处于产业的成长或者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对手的进入, 竞争程度加剧, 此时保持现有企业竞争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主要决定于现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创新与模仿速度和难度。其中对企业的品牌资源的影响不大, 因为企业的品牌被消费者认知后, 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群, 而品牌又不允许公开模仿, 所以, 企业品牌尤其是成为知名品牌后, 这种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对于自有技术资源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 或者自有技术资源被模仿的难度, 如果容易被竞争者模仿, 那么这一资源优势将很快丧失。人力资源是资源中最不确定的, 其变动的影响因素也最多最复杂。

3.1.2 企业能力变动的影响因素

企业能力是企业通过提高企业自身价值、降低成本或同时做到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以实现企业更高经济效益的技能。这些任务的完成或者技能的提高是通过不断协调企业团队的活动而得以实现的。相对资源来讲, 能力更不稳定, 替代性更弱。这是因为能力的开发与维护是通过协调不断变化的员工的努力而实现的, 因此, 能力是动态的, 那么其影响因素就更加复杂。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作为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管理者, 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家, 所以企业的管理能力就可以理解为企业家的能力或精神, 企业家能力应该包括对未来的准确预测力与决策力、对企业组织的构建力、对组织人员的领导力、对组织运行的控制力、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力等等, 这些能力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决定的。创新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观念创新等等, 创新能力正是完成上述创新所具备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具体内容还应该是决定于企业家和组织中的人员。学习能力是企业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 而这种学习型组织的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家能力或精神。其他能力包括市场开拓能力、关系沟通能力等等, 这些影响因素实际上是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决定因素的某一个方面。上述分析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企业的核心能力, 实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隐藏其中了, 因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整合, 单独一个能力是不可能形成核心能力的。当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因素变化时,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必然随这变动。核心能力的变动, 将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

3.2 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

企业资源和能力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 而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是一种互补关系。企业资源是企业能力基础, 而企业资源的效率又取决于企业的能力。正是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 才能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以至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模型 (见图1) 。

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整合后, 确立了企业现在的竞争优势, 面临的问题就是竞争环境的改变, 包括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业环境改变、市场需求的改变等。面对这些问题, 企业要适时对资源和能力进行再开发和再创造, 并重新进行整合, 形成适应新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面对环境的再次改变, 就要重复上述过程。可见, 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就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而改变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的动态过程, 这一过程将永久持续, 则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永远持续, 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动态过程终结, 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没有了可持续性, 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丧失, 企业也就退出行业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1989.

[2]戈登.沃克.现代竞争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国际产业竞争概念论文 篇5

国际产业竞争这个概念并不令人陌生,许多论著中都有意无意地涉及到,可见这个客观存在是容易被看到的。可是作为范畴加以准确界定与系统分析,这项工作却还未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又是一个新概念。

如何认识国际产业竞争这一新概念?首先,它是国际竞争的三个层次之一。这三个层次是:企业的国际竞争、产业的国际竞争、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竞争、产业竞争、国家竞争)。一般来说,谈论最普遍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大多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是企业围绕着商品的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而展开的市场竞争。企业为增强自己竞争力而作出的种种努力,能较快地在市场上见分晓。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要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分析,这个层次的竞争最终必然会在市场上大量表现出来,但是,从增强竞争力的努力付诸实践到市场上节节胜利,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有的努力甚至要在很长的时期才能表现在市场上。产业的国际竞争则是另一个层次。对产业国际竞争,直观地可以定义为各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分别在一个个产业领域所开展的国际竞争,经济学论文《国际产业竞争论(上)论文》。它的内含应这样展开:

1,产业竞争是多环节的竞争,是由这些环节的国际竞争的综合:①产品的出口;②物资的进口;③劳务的输出;④劳务的输入;⑤技术的引进;⑥技术的转让;⑦资本的输入;⑧资本的输入。等等。因此,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就体现在对外经贸的各个领域:①商品贸易的竞争,②劳务交易的竞争,③技术转让的竞争,④引进直接投资的竞争,⑤跨国经营的竞争。

产业竞争不仅包括围绕商品竞争所发生的商品经营,还包括商品竞争不曾涉及的资本经营。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企业不仅力图从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得到资本积累的财力,还力图从资本有效运营的扩张中得到占领更多市场的机会。

2,产业竞争是双向的竞争,包括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内的双向交易的竞争。在某个产业内,能够出口商品、输出劳务、出口技术、境外投资,是有竞争力的表现;而能够通过进口物资、技术、输入劳务、引进国外资本,来提高本国这一产业的水平,也是有竞争力的表现。在双向交易当中,带来经济资源的双向流动,一是为优势生产要素扩张,二是为短缺资源弥补,从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际竞争优势 篇6

这种挑战已不仅仅是营业额上的排位,也超越了盈利数字的对比。当众多的中国企业还在集中全部精力寻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一批跨国企业已经树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大旗。

上世纪50-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对企业责任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企业的天职是获取利润,企业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在公开、自由的竞争中,充分利用资源、能量去增加利润”。于是,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在很长一个时期被当做所谓的仁慈的利他行为问题而置于人们的视野之外。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的观点失去了统治地位。霍华德·R·鲍恩提出的企业追求自身权利的同时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的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重新复苏。企业应该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并在改善社会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一种伦理共识。

进入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不可或缺的选择,企业社会责任也被进一步视为包含着经济、法律和伦理责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属性,使企业和社会之间完全有机地融合起来。企业除了获取利润外,还有更重要、更合理、更高尚的社会责任与价值目标,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长远收益。企业的社会责任被进一步具体化为几个方面的伦理责任:第一,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必须讲道德、讲诚信、透明,不能损人利己;第二,企业必须承担对多重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对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所有者、员工,以及对政府和社区等承担责任;第三,企业必须对环境负责任;第四,企业必须承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等。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视为一种替代性的法律义务,而应当视为对法律义务的展开和补充 ,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更丰富和充实。

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充满着活力,一批又一批企业开始在市场上搏击,“中国制造”冲开了一个又一个阻碍和壁垒,让中国人自豪,让外国人震惊。

然而,反思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让这个正在不断进步的社会蒙上了许多阴影:有污染环境的代价,有损害消费者的行为,有员工权益无法保证的现象。我们无法想象,当中国如果公司员工在从事生产劳动中身心健康都得不到保证,企业不能为顾客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和安全的产品,“消费者主权”流于空谈,企业对投资者、竞争对手、乃至所在社区尽不到应尽的义务,甚至企业的生产要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之上,偌大的中国没有一条自由奔流的河流时,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还能岿然不动、安然无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繁荣、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又从何谈起?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形成行动竞争优势,欧美跨国公司的CSR实践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对公司、公司使命、公司范围、可持续管理和经营、责任竞争力等一系列新的认识及经营管理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这些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念、方法、途径将可能在未来形成新的企业竞争模式。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现代企业身上单独的附加品,而应该是融入到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之中的一种意识和理念。

近年来,欧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生产守则及社会责任认证,这只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感受新的竞争压力的一个开始。欧美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CSR探索将会在未来形成包含社会责任因素的竞争规则,这将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更大挑战,也是中国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责任。

国际竞争优势 篇7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一、 背景分析

至2011年12月11日, 中国已加入WTO整整10年。在这10年间, 中国从一个初步尝试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真正参与到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的转型经济体。入世十年, 中国凭借自身丰富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策略等优势在国际贸易发展中迅速崛起:对外贸易总额、外汇储备及国家经济地位迅速上升, GDP年增长速度平均达11%。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 中国经济也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08年经济危机浪潮波及中国, 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在全球国际贸易萎缩的情况下, 中国出口贸易大大受阻, 大批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企业纷纷倒闭, 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 为适应WTO竞争规则, 2005年中国实行汇率改革。汇改以来, 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005年的1:8.11上升为1:6.37, 升值幅度高达21.5%。中国贸易面临着来自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国际贸易中, 传统的廉价劳动力、低价资源比较优势已无法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已无法继续维持GDP增长率年均两位数的发展速度,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生死攸关的关口。只有关注培育竞争优势, 发展国家竞争力, 才能跳出比较优势陷阱, 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笑到最后。

二、中国经济利用比较优势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要找到解决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问题, 必需首先了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明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方面, 据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应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贸易经济。而一国的比较优势往往存在于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存在于如廉价劳动力、廉价自然资源等先天形成的优势中。廉价的人力及资源使用成本为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加工出口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的环境, 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低价格标准化的竞争战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我国对外贸易也因此形成了低价格、低成本、低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然而, 在国际竞争中, 能真正创造优势的并非有限的先天资源禀赋, 而是技术、规模、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先进生产方式等后天形成的因素。比较优势只能为中国创造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不能成为中国经济赢得国际竞争的助推剂。另一方面, 随着东南亚、印度等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国家与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其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逐渐退化, 并注定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而最终消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对资源的消耗过度, 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及资源安全问题, 廉价资源比较优势也处在逐步退化中。人民币升值更加剧了中国比较优势退化的速度。中国必须在比较优势退化的当下, 解决如何更有效、更长久的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问题。

三、 如何将中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 一国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方面: (1) 生产要素; (2) 需求条件;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4) 外加政府、机会构成国家竞争力发展的钻石模型。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与基础设施等, 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需求条件指一国国内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消化和需求, 包括国内的需求结构、市场规模、需求质量和发展速度。一国国内需求状况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扩建投资及创新提供动力, 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因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指产业内形成纵向、横向的支持, 从产业整体出发, 通过上下游企业间、同行业竞争者间的技术、信息等交流, 整合产业发展优势, 创造产业集群合作发展。同业竞争则强调国内市场内部不同企业的相互竞争, 竞争有助于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活力, 有助于创造核心技术获得国际竞争力。波特还特别强调国家在推动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强调国家的协调与支持。而一国发展国家竞争优势并不代表着放弃一国所拥有的传统比较优势, 而转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往往反映了一国的先天资源禀赋, 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因此, 首先, 将中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以如何持续科学利用比较优势为前提。另一方面, 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六大因素入手, 具体找到转变的方法。

(一)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逐步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当前阶段, 我国对外经济总体发展以加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新兴高科技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利用比较优势的工业部门吸引了众多的民间资本, 也解决了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首先, 为保证经济较平稳健康的发展, 中国必须坚持比较优势的原则, 以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为基础。第二, 为获得产业竞争优势, 必需形成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 为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为经济创新与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必需推动金融、科技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服务型产业的发展。第四, 形成一批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与产业, 以提供更好的支持性竞争优势, 拉动整体的发展。

(二) 大力发展技术与创新, 转变逐步生产方式推动传统比较优势行业实现竞争力升级。 在当代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 真正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拥有无可替代的技术资源是一国发展国际贸易的法宝, 能为国家及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附加值, 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而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化、顾客消费结构的变化, 创新能吸引更多消费、创新能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然而, 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往往以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业务, 核心技术与创新恰好是我国传统出口加工产业所缺乏的条件。推进核心技术研发,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掌握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传统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升级, 才能使传统的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的行业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竞争优势。

(三) 整合协调产业发展优势, 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持发展集群。 一方面, 以产业链视角, 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加强产业量不同环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谋取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 增加各产业内知识与科技力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 推动上游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 完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配套软件与硬件建设。第三, 建立产业内部各企业共享机制, 形成强大的产业发展集群, 改变企业各自为政, 恶性竞争的模式, 寻求共同竞争优势。

(四) 进一步加大市场的准入度, 开放更多的市场机会, 形成有效地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 中国存在众多市场竞争机会不平等, 竞争资源不平等, 部门垄断等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与中国经济计划性质及国家干预有关。中国民营企业不得不面临资本、政策、人才等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现状。作为市场经济最活力的主体, 民企无法与垄断国企竞争、无法进入部分垄断关键部门, 从而无法使市场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更具活力, 无法刺激市场通过创新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只有放宽市场准入, 更加注重市场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 引入有效竞争机制, 才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

(五) 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 通过内需推动发展, 获得竞争优势。中国目前主要凭借投资及出口拉动经济, 而作为经济真正拉动力的需求因素却发展缓慢。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用于消费的资金有限, 储蓄率居高不下等都反映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国内消费发展能为一国经济创造需求, 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 提高国内企业的综合市场运作能力、反应能力及满足市场需求的调节能力。使一国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力, 从而提高一国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六) 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 大力推动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中国在当代竞争中应充分抓住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市场机遇, 大力发展高新电子工业及信息技术产业, 争取建立一批在国际新一轮技术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 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利用机遇推进技术研发, 掌握拥有绝对优势的核心技术, 保持国际贸易竞争的发展后劲。

国际竞争优势 篇8

一、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的基础

1. 企业树立商标国际注册意识。

由于前瞻性商标战略的缺乏、费用上的短视考虑、对国际市场前景的怀疑或暂无此打算、传统的“出了名再注册”或“商品不愁销路无须注册”以及对无形资产不重视等思维惯性等原因, 很多企业不重视商标的国际注册, 这给了国外不法商人恶意抢注的机会。据报道, 自1989年我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系统至2002年底, 我国企业通过马德里系统到其他国家的注册申请总共只有2450件, 平均每年不到200件;而仅2002年德国就提交国际商标申请5158件。由此可见, 企业树立商标国际注册意识, 运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这一便捷的方式, 通过商标国际注册拓展国际市场, 显得格外紧迫。

2. 企业应适当对国际市场相关法规了解。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企业瞬间被卷入全球市场竞争狂潮, 初涉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对国际惯例与游戏规则尚欠了解。在商标国际注册方面, 企业要积极。同时, 企业必须了解相关的国际注册条约和注册国家的法律, 依法注册, 才能成功注册。

3.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环境保障。

首先, 政府要加快市场与法制环境与国际的接轨。后WTO时期是国际规则对接的时代, 中国的市场成熟度、法律体系及其执行力度, 较之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这是中国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忽视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只有在一个与国际市场法律体系接近的环境中历练, 才能真正树立法律意识并将之内化为一种习惯, 进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其次, 政府要提高国际竞争环境下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 为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参加相关国际组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 加强与国外知识产权机构和团体的交流, 熟知国际法规与惯例并进行宣贯, 搭建包括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等, 充分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在可能的范围内为中国企业谋求利益和提供帮助。

二、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的必要性

1.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要求。

注册原则是指商标所有人通过注册获得商标权。这一原则与使用原则最大的区别在于, 它是以申请注册的先后来确定商标权的归属, 谁最先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商标权授予谁。注册原则是基于法律保障的观念形成的, 一般实行注册原则的国家采用的是自愿注册制度, 即由商标使用人自行决定是否申请注册。现在世界上多数成文采用自愿注册原则。因此, 企业如果准备在这类国家销售产品, 必须提前准备商标注册, 以免被他人抢注影响产品的出口销售。

2. 商标权效力地域性要求。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 其特点之一是效力范围的“地域性”, 即一国或地区的商标注册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商标权人的商标专有权限制在该国或地区的领域之内, 其他国家对此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一规定, 商标的申请和注册条件, 在本联盟各国由其本国法律决定。”“在本联盟一个国家正式注册的商标, 与在本联盟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包括在原属国注册的商标在内, 各不相关。因此, 中国企业在国内进行商标注册, 只是在中国享有商标专用权, 一旦产品出口到国外, 如果自己的商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要得到保护, 必须到该国或地区注册。

3. 避免企业商标被抢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企业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事件频发, 被抢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据国家工商总局不完全统计, 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平均每年中国商标被国外抢注案件超过100起, 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一些著名商标例如白酒品牌五粮液 (在韩国) 和“杜康” (在日本) 、家电品牌康佳 (在美国) 和海信 (在德国) 、卷烟品牌“阿诗玛”和“红塔山 (均在菲律宾) 、墨汁品牌“一得阁” (在日本) 相继遭遇了被抢注的命运, 被抢注的区域遍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商标国家注册, 以避免被抢注现象。

三、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的途径选择

1. 马德里协定注册体系。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 (马德里体系) 始建于1891年, 该系统由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管理。由于我国是马德里协定成员国之一, 我国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该协定和议定书的规定, 在国内向我国商标局提交一份商标国际注册申请书就可以取得在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商品类别和在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商标注册。虽然马德里协定注册体系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等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市场战略和马德里协定注册体系的特点, 决定是否选择马德里协定注册体系。

选择马德里协定注册体系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首先, 商标检索。为了注册成功, 企业在决定通过马德里协定注册商标时, 有必要通过中国的商标代理机构对成员国进行商标检索, 以确认该商标获得注册的可能性, 否则, 一旦该商标注册被驳回,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其次, 在国外注册的商标最好与国内注册的商标一致, 以达到商标效应的最佳化。而在实践中, 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内往往只注册中文的商标, 而到国外注册商标时, 一般都要注册英文商标或者与当地语言相一致的商标, 以适应商标注册国际化的需要。因此, 如果企业国际注册的商标与国内注册的商标一致, 更便于适用马德里协定进行国际注册。第三, 依据马德里协定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时, 也可同时考虑逐一申请, 因为, 如果逐一申请时的目标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 则可享有申请优先权。逐一申请的另一好处是:企业如果通过中国商标局向WIPO的国际局提交国际注册申请, 由于受人员和其他条件所限, 中国商标局往往不能及时将企业申请递交到国际局, 而国际局以收到申请的日期为申请日, 这样就导致国际注册申请被耽误。而直接逐一注册, 则可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 欧盟商标注册。

1993年12月20日, 欧盟会议通过了《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 (简称CMTR) , 这是英、德、法、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开始实行一种在欧盟全部国家 (到2004年5月1日, 欧盟已扩展到25个国家) 使用的商标体制。1994年9月1日成立欧洲商标局。欧盟商标局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受理欧盟商标申请。根据《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 申请人可以通过向欧洲商标局申请注册共同体商标而直接获得在整个欧盟的保护。通过欧盟商标保护期限为十年, 可续展, 每次续展保护期限为十年。欧盟商标的申请人不限于欧盟成员国的国民, 其他入《巴黎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的国民也可以提出申请。

3. 逐一国家注册。

狭义上的商标国际注册是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 而马德里协议国家并不是世界所有国家。广义上的商标国际注册还包括欧盟商标注册等区域注册、协定外的国家逐一注册。简言之, 我国企业在中国之外进行商标注册都是商标的国际注册。如老挝、越南都不是马德里协定成员国, 如果企业的产品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就必须到这些国家逐一注册。”

四、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应注意的问题

1. 根据商标权确权的方式, 采用不同的策略。

商标权确权的方式主要有注册取得和使用取得。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采用注册原则, 企业的产品如果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这类国家, 则应及时的进行商标注册。

2. 根据企业的市场范围选择商标注册的国家或地区。

一般情况下, 如果企业的产品不具有领导市场的能力, 企业可不急于在国外注册商标, 特别是在使用优先制的国家。如果企业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或准备进入国际市场, 企业应确定商标注册的产品类别和申请商标注册的国家或地区, 做到“有的放矢”和“未雨绸缪”。

3. 根据商标注册的时间性要求提前申请注册。

商标注册需要一定的时间, 提前注册的好处是:在企业产品进入该国市场时, 就有已经注册的商标予以保护。如果在产品进入某外国市场之后再申请商标注册, 商品市场没有垄断性, 还很有可能被当地的商人抢先注册, 最终被迫丢掉已经开拓的市场。

4. 在了解申请国或地区的法律、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设计商标。

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时, 既要了解国外商标法的规定, 也要了解国外的文化。如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国不准用数字作商标, 所以, 有企业申请“555”数字商标未被核准;又如法国人认为“黑桃”是死人的象征, “桃花”是不祥之物, 因此, “黑桃”和“桃花”在法国是禁止作为商标的图形使用的;意大利把菊花当成“国花”, 所以在意大利忌用菊花作为商品的商标使用;日本把菊花视为皇家的象征, 忌用菊花作为商标图案;拉丁美洲国家把菊花视为妖花, 所以在这些国家最好不要在商标上使用菊花的图案。另外, 设计的商标要有显著性。采用商标注册的国家都要求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我国企业在商标国际注册时, 大量使用显著性欠佳的通用词汇, 这是不明智的。如“联想Legend”商标是英文中固有的词汇, 除显著性不强外, 还容易被抢注。于是, 联想不惜重金重塑Lenovo。

国际竞争优势 篇9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

基于产业集群的内涵, 和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解,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中间性组织,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 其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行为主体”, 集群内的核心企业、相关及支持产业是其重要的“器官”,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也应该是由于产业集群本身的组织性质所产生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投入优势、转换优势和产出优势。

投入优势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力所致的优势, 这种投入能力包括产业集群所需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经济基础、技术等等。投入能力决定着产业集群最终的产出能力, 没有好的投入能力, 转换能力就不能更好的实现, 它是转换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基础。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是转换能力, 有转换能力而导致的竞争优势称作转换优势。转换能力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中间性组织所具备的最核心的能力, 是产业集群实现其组织功能的关键能力, 是一个“黑匣子”,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通过转换能力可以实现产业集群资源的的合理利用, 包括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以及1+1>2的效应;可以实现作为柔性生产性质的系统的产业集群的柔性生产能力;可以将主导产业和与之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关联产业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有机的整体。总之, 产业集群本身就是通过转换能力来实现其本身的价值。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最终是通过其产出能力表现出来的。产出能力是转换能力和投入能力的最终结果, 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如何, 最终将体现在产出能力上。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出能力, 产出优势正是产业集群产出能力所导致的最终竞争优势。在此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 (TCI) 这一指标来评价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产出优势。

纺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优势中的投入和产出优势可以通过定量或者定性的方法去评定, 而处于中间环节的转换“黑匣子”则难以测定。在此, 本文仅仅讨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获得, 除了产业集群本身应具备的从投入到产出的能力外, 宏观环境和政府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在此, 这两个维度不做讨论, 本文仅仅站在集群的层面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

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投入优势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区纺织产业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隋唐时“越罗”就名扬天下, 及至明清更有“时闻机杼声, 日出万丈绸”的盛况。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 钱塘江口以南, 东连宁波市, 南接台州和金华, 西接杭州市, 北隔钱塘江与嘉兴相望。交通发达, 铁路、公路基本成网。随着跨海大桥、跨湾大桥的建成, 绍兴将融入上海一小时半经济圈, 与上海浦东也只有半小时多的车程, 与圈内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异常方便。绍兴市有着极好的区位优势。

绍兴纺织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流通渠道, 如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市场已成为国内外轻纺产品的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还有绍兴 (中国) 染料城、中国伞城等纵多纺织产业集群专门市场。在浙江特有的“块状经济”特色下,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以嵊州领带、大唐袜业、兴昌织机、上虞伞业等纵多的集群内专业市场。作为纺织产业基地的绍兴县下面就有7大纺织名镇:杨汛桥镇 (中国窗帘窗纱名镇) 、马鞍镇 (中国化纤名镇) 、漓渚镇 (中国针织名镇) 、夏履镇 (中国非织造布名镇) 、钱清镇 (中国轻纺原料市场名镇) 、兰亭镇 (中国针织名镇) 、齐贤镇 (中国纺织机械名镇)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诸暨市袜业产业集群和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百家产业集群行列。近年来绍兴纺织企业逐渐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如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前10强, 浙江远东化纤、浙江龙盛, 浙江洁丽雅、巴贝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2007年绍兴县就拥有无梭织机4.2万台, 约占全国的1/6, 其中进口的占到80%以上, 无梭化率总体达到90%以上, 设备先进性较高。截至2011年年底, 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有1491家, 从业人员达35.3万人, 其实现的利润占到了全市工业的近50%, 出口量占到了总数的7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而言具有较强的投入优势。但是,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 受着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飞涨、节能减排等等因素的影响, 投入优势中的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优势在逐渐降低, 集群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融资压力、以及国外市场需求降低的压力, 其投入优势却在不断的降低。

三、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出优势

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 (地区) 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TCI= (Ei-Ii) / (Ei+Ii) , 其中Ei、Ii分别表示为一国 (地区) i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额。TCI<0表示产业处于竞争劣势, TCI>0表示产业处于竞争优势, TCI越接近于l则竞争力 (优势) 越大;若TCI介于0~0.5之间, 则表明该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优势) , TCI>0.5, 则表明该产业具有强竞争力 (优势) 。

根据绍兴海关网站上面公布的2009年到2011年绍兴市进口和出口主要商品金额表里面的数据, 将有关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进出口商品挑选出来汇总从而得到纺织产业集群的总体数据, 其中进口商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机械及零件、合成有机染料、床垫、寝具及类似品、鞋类、填充用羽毛羽绒、工业用缝纫机;出口商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机械及零件、合成有机染料、棉花、纺织用人造纤维、纺织用合成纤维、钮扣及其零件、拉链及其零件。根据这些数据, 计算得到图1中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贸易竞争力。根据TCI越接近于l则竞争力越大这一原则, 可知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 更具体地说是具有极强的出口能力, 这正好验证了中国的产业集群是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直接相关, 表现出来的是有着很强的出口能力, 这强劲的一出口能力正是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优势) 最直接的体现。

虽然从单个每一年来看, TCI都超过0.93, 数值非常大, 反应了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非常强, 但是从纵向比较来看, 从2009年到2011年, 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一下降说明全球金融危机, 经济不景气对产业集群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暴露出作为传统产业集群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进出口总额比较看出口额度远远大于进口额度, 说明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出口商品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聚了纺织产业集群出口额的60%以上, 体现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中“纺织业”的核心地位 (与服装、鞋帽这样的成品行业相区别) , 占据半壁江山的纺织业为绍兴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作为占绝对优势的传统产业, 如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是当下纺织产业集群面临着的重大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M].The FreePress, 1990.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11) :77-99.

国际竞争优势 篇10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金融服务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WTO将金融贸易划分为四种类型:跨境贸易、商业存在、跨境金融消费和自然人存在。从我国的实践看, 商业存在是金融服务贸易的最主要形式。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全面开放进程, 金融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 系统分析和评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文献具有研究。但这些研究一般是倾向于贸易交易后的参数分析, 较少探讨交易前决定因素分析。特别是依据现代贸易理论建立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竞争优势的系统性评价不够深入。本文旨在弥补这一不足, 将产业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金融服务贸易实践, 阐述贸易的交易前决定因素内涵, 构建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指标体系, 并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加以系统评价;最后,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衡量一国服务产业的交易后综合贸易竞争力, 一般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去度量。TC是一国产业的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率, 也就是单位贸易额中所获得的净出口额, 其值的大小与该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成正比。RCA是指一国产业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 与该产业的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 反映一国某产业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相对竞争强弱。

表1列示了1997年~2007年间, 我国服务业和金融服务的TC指数对比。可以看出, 金融服务业虽然是我国新兴的服务贸易项目, 却远非优势出口项目。服务贸易整体虽然处于相对比较劣势 (持续逆差) , 但TC指数持高于-10%, 且较为平稳;而金融服务贸易的TC值偏低, 平均值达到-27.36%。可见, 作为资本、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金融服务业, 与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项目如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相比, 具有相对竞争劣势。另外, 由于2001年加入WTO后, 国家逐年降低对金融业的保护程度, 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起伏较大, TC指数标准差达到27.35, 远远高于服务贸易1.79的波动水平。“十五”末期随着产业调整, 国际贸易竞争力有增强迹象, 但近两年来, 这种比较劣势又有扩大趋势。

数据来源: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1997-2007)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页, http://www.safe.gov.cn/

21世纪以来,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占比逐年递增, 平均增长速度为4.78%, 2007年已经接近1.1%。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并未与世界发展趋势同步变化, 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表2列示了2000年~2007年期间, 中美TC指数和RCA指数的对比情况。2000年~2006年期间, 美国金融贸易的TC指数平均值为40.25%, 且增长平稳, 2006年金融服务净出口额已经达到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绝对优势明显;RCA指数则一直保持在2.2以上, 平均值达到2.3643, 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很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 美国已经完成了向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转换, 依据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 金融服务贸易一直保持较强的竞争力。相比之下,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TC指数和RCA指数持续在低水平徘徊, 平均值仅为-15.55%和0.0221, 既不存在相对比较优势, 也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可见,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我国亟待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政策调整, 提升金融服务业的贸易竞争能力。

数据来源:1.《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00-2007) ,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页, http://www.safe.gov.cn/;2.《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00-2006)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站,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3.《世界统计年鉴》 ( (2000-2007)

二、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因素构成与综合评价

1. 金融服务贸易的决定理论内涵

要解释上述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 首先需要明确金融服务贸易的决定理论。目前在学界, 关于服务贸易的决定理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产生服务贸易的基础条件是资本、劳动力、知识和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因此基于要素分析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服务贸易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 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实践时存在缺欠, 竞争优势理论更适合服务贸易实践。我们认为, 金融服务贸易作为一种高级要素的贸易行为, 其竞争力归根到底表现为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将现有的比较优势因素转化成竞争优势, 因此基于竞争力分析的竞争优势理论更能解释金融实践。

依据M.E., Porter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国内金融业所面临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 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从生产要素分析, 作为一种高级投入要素的服务产业, 人力资本、知识与技术、资本资源以及金融区位优势是金融服务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从需求要素分析, 由于金融业务品种范围广, 影响需求的因素较复杂。一般来说, 城市化程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国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与储蓄倾向、国内投资需求和国际贸易需求等都能拉动金融服务的发生, 因此可从城市化率、服务业GDP、国民收入、消费结构、储蓄规模、投资规模和贸易规模等描述金融服务业需求。从相关产业分析, 金融业务的广泛性决定了其下游相关产业的构成也具有多样性。但从上游供给角度, 通讯、教育、保险、证券等服务业是金融服务业的最密切相关与支持产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现代金融服务业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交易, 因此电子信息也是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相关产业之一。从企业的组织、战略与竞争度分析, 由于企业组织、战略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和员工的工作动机等内容, 主要与经济体制有关, 在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大趋势下, 金融企业能否上市以及上市后股本结构集中度就构成金融企业组织、战略的内涵;而金融企业的同业竞争度和竞争环境相关, 可用国内市场集中度和对外开放度加以描述。从政府和机遇分析, 由于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对金融业、金融机构创造能力的孵化与激励, 以及对制定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等, 金融体系的效率成为政府作用的窗口;至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入时期, 可以参照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宏观发展战略中出现的新政策、新规划中探索。

2. 影响金融服务贸易的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上述金融服务贸易的决定理论内涵, 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 构建影响金融服务贸易的要素指标体系如表3。表中的多数指标都来自现行的统计制度报表, 具有操作方便性。其中, 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构成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 可参照IMD的评价体系;人力资本S3、外商直接投资额J4、金融部门开放度Q4和金融业就业人数S1、海关进出口额S7、金融企业的资本额S5、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XX5等指标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都分别经过了实证检验。

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的系统评价

从需求要素看,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服务业无疑具备旺盛的内需环境, 要素优势明显。2003年~2007五年间, 我国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货物进出口额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增长分别达到12.7%、10.19%、23.22%和21.11%, 创造了瞩目的成就。在快速经济发展下, 城市人口逐年增加, 全国和城镇失业率则逐年下降, 这些都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下, 居民消费、储蓄倾向发生变化, 居民储蓄与个人金融投资随着资本市场的起伏呈现翘翘板特征, 个人投资对拉动金融服务业需求不容忽视。例如, 上世纪末, 由于股市火爆分流了储蓄, 居民储蓄年增长率从1994年的41.5%一直下滑至2000年的7.9%;2001年后分流减缓, 年增长率再次进入快车道;2006年、2007年, 随着资本市场的再次繁荣, 年增长率再度下降, 截至2007年底, 同比仅增长了6.8%。

从生产要素看, 我国金融服务业在资本条件和人力资源相对落后, 具有比较劣势;但基于现行的世界贸易格局, 有一定区位便利优势。2002年~2007年期间, 我国银行净资产总额虽然增长较快, 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23.39%, 但资本规模依旧偏低。根据陈忠民对2005年中美银行的对比研究, 美国的银行资产净值远高于中国的银行, 且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普遍不足。例如美国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杠杆率分别为11.6%、8.1%和7.1%, 而我国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杠杆率分别为9.1%、6.4%和4.1%。我国金融服务业虽然在劳动力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但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不高, 高层次人才不足。但我国进出口贸易近五年来以年均26.4%的速度递增, 贸易总额排名已跃居世界第3位, 表明中国与世界经济密切度增加, 金融服务业的区位便利优势明显。

从相关及支持产业看, 我国全民教育水平不高, 教育支持力不够。高新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通讯技术近年来虽有长足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整体水平依然偏低, 不具有比较优势。我国证券业和商业保险起步较晚, 但存量上显然也不具备比较优势。然而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这种劣势在弱化。2007年末, 我国沪、深股票总市值为327140亿元, 相当于2002年的8.72倍, 与GDP之比也由2002年的36.6%提高到1.4倍;上市公司1530家, 比2002年提高25%;2002年以来, 我国保费收入平均年增长14.92%, 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008年以来, 全球金融波动虽使我国证券业和保险业受到一定冲击, 但从长远看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不断壮大仍将对金融业提供有利支撑。

从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同业竞争看, 我国金融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金融服务业开放步伐缓慢。长期以来, 企业国有资本占比偏高, 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直接导致了资源垄断。例如, 2003年~2007年间,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全部银行资产总额比例虽有下降趋势, 但仍保持在50%以上;存款和贷款则持续把持着80%左右的市场份额。垄断格局阻碍行业价格合理机制形成、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入WTO后, 金融开放步骤虽呈加快趋势, 但由于金融的特殊性, 政府一直在自由化与风险控制之间谨慎平衡, 缓慢推进。以2000年~2007年金融服务开放度为例, 我国持续徘徊在0.01%~0.04%之间, 而美国持续达到0.3%以上。这种偏低的开放度不利于优化行业结构、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

从发展机遇看, 首先是我国金融服务业面临着良好的国际环境。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日益加快, 像金融业这样的人力资本密集的高要素服务业占有很高的转移比重。许多巨型金融跨国机构已将中国纳入重要的转移目标区位。其次是我国金融服务业面临着良好的国内发展机遇。在“十一个五年规划”中, 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这一战略指导下, 人民币资本项目将逐步放开, 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深化, 金融业将形成多元化资本形式等, 这些都有利于传统金融业的管理创新。同时, 近几年我国在海关税收、外汇储备和吸引外资等取得了注目成绩, 也奠定了金融服务的发展基础。

从政府的辅助作用看, 这几年我国针对金融市场为导向, 不断开展政策创新, 政策效率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 金融系统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体看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不强。根据IMD在1999年对46个国家金融业的评价, 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处于排序的后位, 除了资本成本和服务规模有一定竞争优势, 在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和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等许多方面, 政府的运行效率不高。

三、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和手段, 从体制上提高金融业的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金融服务业的竞争要素固然重要, 但要将比较优势因素转化成竞争优势的能力, 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摆脱计划经济管理观念, 彻底实现“管监分离”, 才能适应金融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与挑战。政府应以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实行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政府在承担风险防控责任过程中, 要按照市场规则加以引导和调控, 不能造成过度行政干预。

二是选择有效的金融自由化路径, 处理好开放与控制的关系。金融服务贸易作为跨国资金调拨的媒介, 尽管受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国都在加强本国市场的风险防范, 但国际自由化是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竞争中成长是不可避免的。我国金融业开放需要掌握好“速度”和“程度”, 不可一蹴而就。鉴于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不强、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落后等现状, 比较理想的路径是从严到宽, 从高度限制到适度自由化的步骤。既要保持对外资金融机构和外国资本的适度控制, 也要在国内金融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后, 逐步提高开放度。

三是提升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要素水平, 夯实金融服务贸易的基础条件。创新能力是金融企业的灵魂, 而专业人才是创新能力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发展各种层次的人才教育, 也要创造完善用人机制, 以便能够在国际竞争中留住人才。在人才建设基础上, 要全面结合信息技术, 努力扩展我国金融业务的覆盖面, 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例如, 银行可以针对贸易企业需求的变化, 通过发展EDI系统, 确保向进口商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包括提供顾问服务、增值服务和简易的交易程序;同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安全性提高, 可以广泛开展跨国网上银行服务。又如, 通过金融市场的培育, 可以有效推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 满足客户外汇交易、远期结售汇、利率和汇率风险防范等业务需求等。

摘要:将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金融服务业, 阐述金融服务贸易的交易前决定因素, 构建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指标体系, 并对竞争优势加以系统性评价;针对存在问题, 提出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参考文献

[1]陈琳熊正德刘小佳: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J].金融经济, 2007, 24期

[2]胡元礼董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及我国的对策[J].商业经济, 2007, 2期

[3]李正辉吕忠伟: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海南金融, 2005年第3期

[4]王静:中美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对比及启示.国际经贸探索, 2008, 4期

[5]肖待娣: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消费导刊-理论版, 2008, 10期

[6]田华张伟: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经济纵横, 2003, 11期

[7]韩龙:《世贸组织与金融服务贸易》.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年

[8]李怀政: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 12期

[9]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年5月, P98-124

上一篇:城市综合实力下一篇:文言文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