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环节

2024-07-04

食品生产环节(精选十篇)

食品生产环节 篇1

当前, 社会经常出现各类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比如, 疯牛病、瘦肉精、猪链球菌感染、抗生素残留等疾病, 这些疾病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卫生部门非常关注的, 各界卫生部门、监管部门、农业部门要加紧开展卫生防御工作。我国的肉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从2002 年起就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技术, 在生猪屠宰企业中使用这种新技术开展RFID射频识别, 进而出现了应用广泛的RFID生猪屠宰监控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全程监控、全程管理的功能, 真正实现了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能够确保各项生产的准确性, 收集到更多有价值的卫生检验数据、免疫数据等, 真正达到HACCP质量监管要求。RFID方案的制定能够进行质量数据沟通, 能够顺利实现食品管理指标。由此可见, 贯穿这种RFID方案是非常有效的。

二、食品生产环节的特殊要求和应用技术设计

(一) 食品生产环节的特殊要求。食品生产环节不同于其他的生产环节,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 应运用RFID的田间伺服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将农作物的品名、等级、日照量、降雨量、农田代码以及收获期和田间管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其目的就是为科学化种植奠定基础、为食品原料提供数据。第二, 在养殖业方面, 食品生产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养殖产品活体身上加装RFID电子标签, 将养殖场内的牲畜以及水产品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 具体要将牲畜的来源、品种、喂养的饲料以及在牲畜或水产品患病期间对其的治愈情况进行分析, 以确保食品在生产环节能够安全。

(二) 食品生产环节的应用技术设计。在食品生产环节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应用RFID技术, 以此来对动植物进行数据编码, 同时, 为区分动植物之间的产地、类别或是品种等问题, 还应使用带有芯片并且可擦拭的电子标签, 此外, 在对牲畜或是水产品的喂料信息进行记录的时候, 最好以表格的形式来进行记录, 要将其用药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 可以将用药的种类、名字、数量和次数进行记录, 同时, 还要将患病的原因、具体情况和治愈的具体情况详细地填写在表格之中。众所周知, 对牲畜或是水产品的喂料信息和用药信息等的统计是相当大的工程量, 相对来说占据的空间就会更大一些, 所以, 为了节省芯片的储存空间, 工作人员应该将相关的具体数据存入到RFID的中间件中,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芯片的空间, 也方便工作人员日后的查找, 当工作人员在查询的时候, 根据电子标签的索引, 就检索到了此数据。如果是价值较小的食品, 没有电子标签进行处理的话, 就可以采用成箱的集中标识,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集中标识和处理的时候, 要采用中远距离RFID的实际情况对电子标签进行填写, 当填写的数据通过RFID中间件的时候, 就要采用无线网络对其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在此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对数据进行检测,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三、物联网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国目前时常出现禽流感等恶意疾病, 还时常伴随着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如此环境下, 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视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食品安全一般都包括食品的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活动,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 一定会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 大多生产厂家都称自己的产品为绿色食品, 实际上, 消费者是不能够通过食品的表面来断定其食品是否是绿色食品的, 这种情况就使得人们会对食品产生担忧。当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中时, 消费者就可以通过RFID技术, 吃到新鲜的食品,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标签准确地分辨出该食品是否是绿色有机食品。总的来说, 物联网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四、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全面应用在食品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原因就是保证消费者的安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制假贩假的商贩, 这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当物联网技术出现的时候, 就会压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甚至会打消这种情况, 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信息标签, 消费者可以自行地对标签进行检索, 以此来了解产品的生产环节, 减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结语

食品生产环节 篇2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全面促进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持续良好发展,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依据省市两级202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坚持“四个最严”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规范检查行为,提高监管效能,严控食品生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公众饮食健康。

二、检查重点

以《食品风险等级目录》中评定为食品风险等级为“高”的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单位,以酒类、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包装饮用水等为重点品种,以传统食品、特色食品集中加工区域为重点区域,以保持发证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批批检验及其他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落实为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检查。

各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检查,科学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风险等级,确保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全覆盖。

三、检查内容

(一)食品生产企业

1.企业资质保持情况。检查企业实际生产场所、产品范围等与获证内容是否一致;企业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是否按规定报告;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一致。

2.企业生产环境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对厂区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保持良好并定期自查,保存自查记录。

3.企业进货查验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企业采购进口或其他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企业是否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4.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是否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企业生产现场,是否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现场人员是否进行卫生防护等。

5.企业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是否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企业的检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能力;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是否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是否保持一致;企业是否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

6.企业贮存及交付控制情况。检查企业的原辅料贮存是否符合要求,并有专人管理;是否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和执行相适应的贮存、运输及交付控制制度和记录;是否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

7.企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建立和食品召回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采购不合格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是否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是否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

8.企业从业人员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从业人员培训时间是否达到每人每年不少于40学时。

9.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企业是否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企业是否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记录。

(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根据《食品安全法》、《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不定期检查小作坊生产场所、设施与设备、生产过程、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执行情况,加大抽检频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按照生产品种目录管理,禁止生产高风险食品,落实小作坊主体责任等措施,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督管理。重点检查小作坊以下内容:

1.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加工的食品采用散装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或者外包装上清晰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成分或者配料表、食品小作坊的名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标号等内容;采用预包装的,应当符合预包装食品的相关规定。

2.从业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

3.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购进和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应建立查验记录制度,相关记录、票据的保存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届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5.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原辅料、半成品与成品有效分离,并确保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具等表面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6.及时清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7.使用食品级的洗涤剂、消毒剂。

8.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扰民因素。

四、检查方式及频次

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根据《食品风险等级目录》中评定的食品风险等级确定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频次。食品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两次。新增食品企业和小作坊要及时纳入监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市场监管所要高度重视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员,抓好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统一、协调、高效、无缝隙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

(二)强化监管,注重实效。各市场监管所要严格按照《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结果属于基本符合的,书面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提交整改报告,收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复查;对检查结果为不符合、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食品生产,自行整改后向县局生产流通股提交恢复生产的报告,同时及时组织复查。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对涉及违规违法行为的,各市场监管所依法进行处理。

(三)立足实际,创新监管。各市场监管所要在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重视开展基础调研工作,要分析研究食品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突出重点,认真研究并提出加强日常监管的政策和对策,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问题及对策 篇3

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规制度不健全,抽检程序规定不清。目前,抽检工作主要参考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为《食品安全法》以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这两项文件仅涉及抽检工作,而对于样品确认、复检等却未做出具体规定。其弊端表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抽检周期长,可覆盖食品的范围过窄,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未完成全流程就过期;二是,生产企业的樣品确认与送达不能有效配合,无法送达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复检程序可操作性较差。复检过程中涉及备份样品提取、送达等诸多问题,检查完毕后,需由执法人员、复检申请人共同参与,可操作性较低。

检测标准不完备,运用难度较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一方面表现为指标滞后,一些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找不到相关的判定与检测标准,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的行政问责,还会影响到产品所在领域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检测标准所涉及的食品精确信息不能固定,一些食品的生产日期、存货数量、批号等信息根据分、秒的不同而变化,很难将抽检样品认定为同一批次食品。除此之外,涉及食品检测标准的相关规定还时常出现冲突现象,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水产品不得添加甲醛,但未注明不得检出,而《干制水产品标准》中却规定甲醛含量为≤10mg/kg。

食品检测数据利用率低,信息处理存在争议。一直以来,我国食品检测领域都存在数据利用率低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数据分析、整理困难。食品检测信息量大,数据复杂,人工整理的效率有限;二,各部门对检测数据的参考度较低,一些检测不合格的食品生产单位并未因数据问题接受到处罚;三,食品检测数据的公布仍存在巨大争议,通报范围与方式不规范。现阶段,我国仅有县级以上部门可对食品检测信息予以公布,但其公布范围与公布方式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对于外省公布本地企业的数据有着矛盾和分歧。

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对策建议

推动立法进程,完善检测机制。一要结合现已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以及各类食品具体执行标准重新编纂检测规范,进一步明确食品检测过程中被抽检企业、检测机构、监管机构的职能与义务;二要针对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发展需求,不断修订检测标准,对缺乏国家标准依据的以地方标准代替;三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流通环节食品检测执行原则,对无法送达检测信息的企业,采取被抽检企业自行索要信息的逐级溯源制度;四要进一步落实复检程序,对于同意处理办法的复检申请人按照协商结果组织相关机构复检,对于不同意处理结果的,联合外埠机构进行复检,以此减少备份样品的争议。

统一抽样标准,提高速检精度。一要统一被抽检食品的相关信息,对生产日期精确到“时、分、秒”的食品建议以“日”为单位进行划分;二要放宽检测抽取数量,对达到检测数量的食品可随即进行抽取;三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精度更好、效率更高的速检设备,将单一指标定性检测向所参数定量检测推进;四要进一步培养现场速检队伍,以不断满足外出检测需要;五要加强速检结果审查,对保质期短的食品,速检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再递交上级法定检测机构认定。

充分利用食品检测数据,为食品安全监管决策提供必要依据。一要建立食品检测数据可追溯平台系统,将抽检结果建立成数据库,利用区域数据比对、品种比对等科学分析方法为监管与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二要建立政府部门互通机制,实现食品检测数据信息的查询与共享;三要建立抽检不合格食品企业的约谈机制,尤其是对于市场上品牌影响力较大、占有率较高的食品,更要定期进行约谈,以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降低食品安全隐患。四要启用不合格食品退出机制,对于多次出现不合格检测结果的企业要严格清退出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流通环节食品的检测工作显得越发重要。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度,以更详尽的数据规范食品市场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市场稳步发展。

食品生产环节 篇4

一、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内涵

国际食品规格委员会(Codex)将“食品可追溯”定义为食品供应各个阶段信息流的连续性保障体系。欧盟法律规定,“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追踪农产品进入市场各个阶段(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的系统,有助于质量控制和在必要时召回产品。(4)由此可知,食品信息追溯是指食品从原材料的生产、采购、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所有环节中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都被真实地记录和有效地保存以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及时地溯及污染源头,实施食品召回,缩小危害范围的一种保障系统。食品信息追溯制度就是保障该系统能够正常运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食品信息追溯制度包含着食品信息记录管理、食品信息查询管理、食品信息标识管理、食品信息责任管理、食品信息信用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该制度以资源共享的食品信息交换平台为技术支撑。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核心在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正常运行。在目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食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平台的构建。根据国家对食品行业监管的最新要求,山东省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寿光市食品行业的实际情况,以食品安全监控和追溯为主线,积极开发了“寿光市食品安全信用与监控追溯平台”,构建了政府、市场监管、镇(街)三位一体的电子监管体系。(5)其次,该制度以统一规范的食品信息标识管理为基础。食品信息标识是指能够表明食品名称、产地、制造商名称、生产厂址、主要成分含量及其他质量性状,保质期等信息标注。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是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基本要素。《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指出除了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除外,食品或者其包装上应当添加标识。该规章对于裸装食品以及食品或包装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的情形也作了规定。最后,该制度以严格的责任制为保障。严格的责任制包含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设置严格的责任制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信息真实地记录、有效地监管和及时地查询,是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我国食品生产环节信息追溯制度的建设现状

(一)立法现状

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生产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出厂检验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经营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以及预包装食品标签、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的有关内容,并且规定了生产经营者违法生产经营的法律责任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除了基本法对于食品生产环节的信息追溯制度作出的规定外,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补充规定了《食品安全法》关于查验记录等制度。2008年出台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落实了产品标识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2011年出台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信息规定为追溯的对象。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试点工程的推进,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农业部出台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了肉类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发起的“中国条码推进工程”为蔬菜和牛肉产品制订了“通行证”,工商总局出台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也为食品信息可追溯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立法基础,如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加快食品信息追溯体系的建设,各地的食品信息追溯体系的建设工程接二连三地展开。2015年10月1日,《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的“高架桥”将放开,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能上传或下载安全信息,消费者有权查询。(6)

虽然《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信息追溯的内容作了规定,各地方政府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行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实施,但是我国食品生产环节关于信息追溯制度的立法体系还有空白。首先,生产环节的食品信息追溯制度涉及行业准入标准、主体的职责和相应的诚信体系建设等内容(7),而这些内容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体系中并没有凸显出来,《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都欠缺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关于生产环节的食品信息追溯制度规定大多是通过国家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发布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效力层级不高(8),各地方的规范性文件又不尽相同,故缺乏执行力度。其次,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标签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食品的营养需求,对于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被纳入立法范畴。最后,科技的进步却没能确保食品安全质量的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匹配。标准的不规范与落后直接导致了问题食品流入消费市场。2008年波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为我国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检测标准的缺失。(9)不法分子利用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中高含氮量抵充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以较低成本“通过”了乳制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凯氏定氮法”的监控。卫生行政部门有待及时制定更为及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将危害范围缩小至生产环节本身。

(二)实践现状

为了响应食品信息追溯制度构建的有关立法和政策的号召,我国各试点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的建设工程,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上海市为例,2006年4月上海市已经将该系统投入运行“肉类、活鸡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并在生猪定点屠宰场、肉类、活鸡批发市场和菜市场进行推广。到2006年止,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已经覆盖了上海市。现在,市民凭交易标签,到上海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上输入追溯码就可以查询到猪肉从养殖到屠宰出厂的所有安全信息。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顾振华表示,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粮食、畜肉、家禽和蔬菜几大类的追溯,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将对社会全面公开。(10)目前上海、成都、杭州、宁波、无锡、青岛等地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已经开始投入运营,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的信息追溯功能,完成了与中央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

然而,近年来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信息追溯制度仍然存在问题。调查研究表明,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受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影响。(11)一些中小型食品企业不愿意参与到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来。2016年年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蓝光猪肉”,其肉质部分在黑暗的环境中会发出幽蓝色的光。专家称或因饲料磷超标。(12)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的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活动中,发现包括“周黑鸭”在内的35家餐饮企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代可因等罂粟壳成分,并对其展开了刑事调查。(13)这些案例一方面说明我国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信息化管理还不规范,食品违法添加行为泛滥,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食品质量标准没有做好过程控制,食品信息追溯体系并没有作为食品生产环节的一个准入手段加以实施。

三、完善我国食品生产环节信息追溯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

首先,加快推进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法》,根据我国现实国情补充制定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过程中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我国的生产环节的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立法多为指导性立法,可操作性不强,相应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操作性法规效力层级低(14)又有缺漏。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环节食品信息追溯的主体及其职责、公报方式、完成期限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在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的专项立法方面,各省、市、自治区要加快制定本地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15),明确其如何落实可追溯的食品信息化管理模式。《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这里的无毒、无害应作广义上的理解:不是食品中不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而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对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同样要针对特定的受众。为将营养安全政策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全国人大应加快推进《营养法》早日立法,在生产环节适用严格的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其次,加快完善并修订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所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都应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一旦发现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执行存有问题的,应立即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质量标准与检测标准的出台都具有滞后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完善和修订符合现实需要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

(二)加强和改善食品信息标识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了解有关食品安全属性的重要真实信息而无法及时召回问题食品。各国法律对食品信息标识的规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食品基本信息;(2)食品生产工程技术信息,如辐照食品信息、转基因食品信息等;(3)食品营养信息,即食品所含具体营养成分及人体摄入标准的信息;(4)食品认证信息,对符合一定标准的食品给予的有关机构的权威认证信息。(16)我国的食品信息标识管理模式属于强制性监管和自愿性监管相结合,《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散装食品的标注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的内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必须强制标识企业所执行的产品标准代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质量认证标志等。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及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等食品技术信息也必须强制标注。这些强制性规定要在未来的食品生产中继续得到贯彻实施。但是,目前国家没有完全强制生产企业标注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第3条规定:“国家鼓励食品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卫生部根据本规范的实施情况和消费者健康需要,确定强制进行营养标示的食品品种、营养成分及实施时间。”为了促进国民膳食均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建议今后的立法针对食品营养成分和含量的标识能够实现强制追溯。某些食品本身无毒无害,但如果特定的人群食用就会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比如蜂蜜中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那么该食品的包装上应该在醒目位置注明。

虽然我国建立了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但是其监管力度仍然较小,管理模式还需要改进。国家鼓励生产经营者采取信息化的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并没有要求生产经营者强制执行,这直接导致了生产经营者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在法律没有要求生产经营者强制执行食品信息追溯和当前食品追溯试点试行的条件下,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和创新对食品信息标识的监督检查,在保障常规检查的同时,加大暗访检查和突击检查的力度。切实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和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责任约谈制度。另外,我国对于食品信息标识的管理控制还没有形成公开化和一体化的模式。虽然《食品安全法》第118、119条规定了食品信息公报和通报制度,但是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般而言,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公布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和食品风险警示等信息。县级以上的各政府执法部门负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实上,由于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很多重要的食品信息并没有公开,消费者无法在公共数据平台上查询食品生产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状的相关信息。因此,法律应该对于食品标识信息追溯系统的建设给予更多考量,注重过程控制,如采用HACCP、GMP等方法。强制规定生产企业的食品信息上传到第三方公共平台,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标识信息都能在其后的每个环节被准确、有效地追溯。这样不仅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反过来还能监管食品信息标识的公报和通报。我国可参考借鉴欧盟对于肉类食品安全条码的管理模式。根据牛肉标签法,欧盟国家在生产环节要对活牛建立验证和注册体系。(17)生产企业所加工的每一块牛肉都具备该牛从出生到屠宰的所有食品安全信息,使消费者能够看到清晰的食品标识信息。

(三)完善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食品生产安全责任重如山。本文之前也谈及完善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责任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产环节完善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无疑是有助于在食品产生的源头找到罪魁祸首,锁定危险范围。笔者认为完善该制度分为加强落实生产企业的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积极责任是指在生产企业内部继续推行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食品从业人员要持健康证方能上岗,对于无证的食品从业人员法律要严格追究相应的责任。健全岗前食品安全培训制度,确保每个食品从业人员都能达到食品生产所需的职业素养。生产企业也要定期对员工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水平进行考核。食品生产者建立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要求食品生产者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也应包含对进货查验记录和出厂检验记录实施细节的评价,做到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能追踪记录。消极责任是指食品从业人员要持健康证方能上岗,对于无证的食品从业人员法律要严格追究相应的责任。对于道德考核、职业考核不达标准的食品从业人员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禁止其从事直接相关的工作。生产企业在自检时发现有虚假记录和遗漏记录食品信息的情况,应当对岗位负责人追加相应责任。

四、结语

食品生产环节 篇5

城口:突出食品安全四大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一是突出生产环节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例行监测专项工作组,加强全县果蔬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和畜禽产品、水产品检疫监测工作。目前,全县已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监测点20个,共抽检样品923个,合格率97.4%。二是突出加工环节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委托乡镇食品执法工作,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质量承诺和预警,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中共删减了66家小作坊档案,目前,全县符合条件的小作坊23家,获证企业13家。三是突出流通环节监管,确保食品销售安全。加强农贸市场、超市、水果摊点、夜市的整治与改造,严格销售分类分区制度。严格实行食品销售“一单通”制度,确保了全县食品市场销售环节安全。截止目前共检查经营户548户次,取缔无照经营22户,“一单通”单据在辖区食品批发商中使用率达到60%,校园及周边食品流通经营者使用率达到100%。四是突出消费环节监管,确保食品饮用安全。以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了餐饮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印制了500余套餐饮服务安全管理制度为经营户张贴上墙。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2次,检查辖区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农民工食堂、集体食堂1215户次。

(联系人:张伟电话:59223301)

如何把握生产实习教学的三个环节 篇6

一、入门指导(入门动作示范指导)

1.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到位

这是基本操作练习的入门演示。基本操作练习是根据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要求,对操作基本功的练习,是练习基本功阶段,是把完整连续的操作过程分解为多个单一的、最简单的操作,进行反复多次地练习。它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理论学习内容的印象,把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联系起来。在讲解动作的名称和作用时,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在示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准确示范,要做到讲做一致,准确无误,规范条理。

2.演示后要进行演示分析并到位

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由于边讲边演示,动作慢而不连贯,造成了示范操作的整体质量低下。如果不加以指出,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让学生作演示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将老师的动作重复一至两遍,其他同学要认真观摩。通过亲身的体会.加深对动作要点的记忆,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然后,老师把学生演示中发生的错误动作一一指出来,并进行分析解剖,以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二、巡回指导(共同指导和个别指导)

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教师在对课题进行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生产实习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得到提高。这是生产实习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所用时间最长,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姿势或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要做到脚勤、腿勤、眼勤、手勤、脑勤。每到一个工位,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不规则之处,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妥之处,操作规程有无不宜之处,发现一处纠正一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别差异。对于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集中指导的原则是:第一,要对实习中接触到的一些感性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第二,对于在实习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或理论上的、操作上的难点、容易忽视的地方、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偏差和缺点,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另外,个性问题做个别指导。在个别指导中,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的成绩,再提出不足,使他们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作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就要苦口婆心地讲清道理,并辅以动作示范。对于差生,尤其要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再讲解、再演示,要手把手地教,直到学生学会为止。要把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动作“解决”在刚刚开始阶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找出操作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并要求学生思考本课题的工艺过程,怎样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省时、省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技术素质才能真正得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得以培养。

三、结束指导(课后讲评)

结束指导是实习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实习教学总结时,要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教师要全面、具体、准确地掌握全体学生的情况,这样做出的总结才有说服力,指导才有价值。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实习经验,分析实习操作效果,帮助学生找出消除缺点的方法,启发学生独立地找出规律和做出总结来。同时,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取长补短,不仅互相学习,提高操作技能、技巧,还可以通过总结,增强学生对生产实习任务和对课题质量的责任感。另外,实习教师要检查实习目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成绩,发扬长处;找出不足,提出要求;鼓励鞭策,再出佳绩。

在结束指导这一环节中,讲评要讲到点子上,讲到实质上,讲到关键上。讲到点子上,就是要从技巧上给学生以明确的提示;讲到实质上,就是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必须明确指出技术动作是否符合原理;讲到关键上,就是在讲评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把握好实习教学的三个环节,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有效控制生产作业最后环节 篇7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形成和谐奋进良好氛围

意识在先, 行动在后。没有一个统一思想是无论如何做不好工作的。为此, 站上从思想入手, 针对客观存在的岗位待遇差异、历史原因形成的身份不够清晰、改革带来的角色定位变化、个人因素对前途信心不足、厂情形势认识不清而个人目标设置模糊等情况, 理顺头绪, 摸清现状, 有目标、有思路、有重点地稳步推进一系列旨在教育、引导、帮助、促进职工思想意识转变的大讨论、大谈心、大宣传活动, 结合局厂两级开展的“五创四争”主题实践, 充分给大家讲透厂情站情, 积极帮助大家分析历史演革给每个人带来的变化, 只有顺应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己、自强自力、谋求进步, 才能通过个人努力、组织关心取得成绩, 才能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际遇。反之, 如果一味地强调原由, 而不是采取积极的姿态和心态, 只能是停步不前, 甚至不进则退。通过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召开一次会议、传达一次精神来统一一次思想, 个人每月制定一次计划, 撰写一篇心得, 投寄一篇稿件来提高一次认识, 大家思想境界有了显著提高, 呈现出你追我赶、你帮我助、你学我干的局面, 先后有两人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职工之间和谐相处, 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推心置腹沟通交流, 个人意见得到充分尊重, 个人建议得到合理采纳, 个人阶段性反省、总结和提高自己。相互之间真心、真情、真爱, 和谐、和气、和美。隔阂没有了, 内心更近了, 一个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正在原油调运站形成。

做好和谐稳定文章, 推动职工积极进取。站上及时将“双文明表彰”和“局厂职代会”精神传达到每个职工, 广泛开展讨论和谈心活动, 引导职工沟通交流, 构建和谐文化, 促进稳定发展。按照厂党委开展的“大讨论、大谈心、大竞赛“活动的要求, 站上及时开展了“三比三赛”活动, 即比资料品质, 赛业务水平;比技能提高, 赛协调配合;比问题反馈, 赛管理能力。以制度促进, 以任务推动, 以效果引导, 以平台展示。现在站上职工每月一篇文艺宣传稿件, 每月汇报一次工作, 每天和站上联系沟通不少于一次。站上还组织了五篇和谐故事征文, 推荐了三人参加演讲, 其中一人演讲获优秀, 一人被评为优秀青年工作者, 青年支部也被评为先进。同志们对工作中的感受能够及时交流, 和关联单位相互支持和配合, 形成了融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制定计划, 推动执行, 搭建技能培训整体平台

意识决定行动, 行动有赖技能, 搞好技术培训和能力培养是决定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初, 站领导立足已有条件, 眼睛向内, 积极拓宽培训思路, 制定详细运行计划, 同时着力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 在培训执行上加以推动和促进。岗位练兵做到一周一题, 一题一练。一练一熟悉, 一练一掌握。结合工作实际, 从综合计量工培训教材、计量员读本上学习计量基础知识、动静态计量、计量法律法规、国内外先进计量技术和发展趋势等知识, 采用记录本抄写、熟读、背诵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巩固和提高。在同事聚会上相互讲一讲、比一比、赛一赛;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换一下看法、探讨一个方案、解决一个问题;在技能考核时相互问答一下、提醒一下、操作一下、剖析一下, 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 促进技术培训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在硬件设施上改善了条件, 配备了微机、学习盘等, 54岁的满明勇同志在做好调运本职工作的同时, 对领导交给的党务工作也尽心尽力地完成, 他在岗位上捧起计算机业务书籍和综合计量专业知识书本, 认真学习的劲头连站上的青年职工都啧啧称赞, 自叹不如。在汽车衡维修保养时还请服务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称重计量软件安装调试和应用操作技能。让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必备要件。我们还将在证件更换、外送培训和内部委培以及请进专家授课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从而使岗位人员更加得心应手,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储备和业务基础。

找准问题, 监督整改, 促进站库处理及时有效

有了思想和培训作保障, 开展工作就会有的放矢。原油调运的前提是要在运力到位前处理好站库原油, 确保质量合格。众所周知, 受投资等历史原因影响, 我厂安全库容有限, 设施相对陈旧, 站库投入贫弱, 硬件基础薄弱, 处理环节脆弱, 可供采取的措施不多, 储运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原油处理系统稳定性差。为解决好这个问题, 把影响因素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细致, 找准找对关键点, 进而谋求早发现, 对症下药, 尽最大可能减少影响运销因素。站上及时在生产、储运、销售系统中间开展了问题管理, 建立了以事为中心的问题管理解决机制, 形成了组织机构, 明确了各自职责。每月集中采集问题, 分析解剖问题成因, 分类整理, 分轻重缓急加以落实。“四问三查一滚动”目标循环也取得显著效果, 本着“问则查之、查则问之”进一步把目标循环下去, 一月一循环, 一月一整改, 一月一制定, 一月一检查。53岁的马连良同志认真负责, 对问题解决有股倔劲, 遇到基层不给答复或者能够解决而不解决的情况, 他决不含糊, 追根问底, 持之以恒, 直到落实为止。作为家人不在身边的他, 能够坚持多少年如一日不迟到不早退, 工作兢兢业业, 不计个人得失, 把子女和妻子的烦心事扛在心里, 从不流露, 从不同侧面教育和引导了站上职工勤奋实践、努力拼搏。2013年是问题管理法推行的第二年, 在2012年的基础上今年问题落实率又有新提高, 上升了10个百分点, 达到85%。截止到2013年9月底, 发现问题36个, 较之2012年大幅下降。在厂领导关心和职能部门、基层单位支持配合下, 一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及时提前发现而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一部分需要分步实施的方案由于未雨绸缪而进入计划落实阶段, 一部分视而不见的隐患由于深入挖掘而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2013年, 一部分基层力所能及的措施由于监督到位而得到准确有力整改。另外, 厂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对问题管理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13年下半年先后对集输站库进行了地毯式清查, 发现了一些对星级站库评比有影响的包括站容站貌、工艺、电力等问题, 站上抓住时机, 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汇报了包括设施落后陈旧、安全隐患治理、标牌更新等几个典型问题, 争取支持和帮助, 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加大力度落实整改项目, 把问题管理引向深入。这些措施如果得到全面落实, 2013年站库实现旧貌换新颜, 为达标创优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狠抓质量, 精耕细作, 资料管理实现规范运行

在2012年设计和填制了十四种报表模式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加以细化, 在资料管理上精耕细作, 填报细节上加以完善, 信息整理上加以归类, 报表品种上加以丰富, 资料管理上加以强化, 突出资料质量, 狠抓数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狠抓报表填制呈报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如我们在原油调拨和运力安排上推行了《商品原油运销通知单》, 由承运单位在约定的阶段时间内到站上开具, 内容包括阶段承运量、提货地点、提货方式等, 并由承运单位持此单到采油队提油, 计量点见单后逐车开具《原油调拨磅码单》, 采油队按照单上任务要求进行安排, 理顺了关系, 对承运车辆的安全措施以及执行情况也起到了约束作用。另外, 我们还设计了《原油外运车辆进出站登记本》, 将承运单位的车辆人员等相关资料制作成表, 供采油队在装油前对照检查, 规范了三个采油队的站库进出手续, 确保每一车外运都有检查、都有登记, 防范了风险, 提高了安全警惕。

通过《站库储运日报》、《站库经济运行报表》、《储运设施检修检定除砂台帐》等系列报表的运行有力地促进了管理, 强化了监督, 提高了控制能力。通过开展站内、采油队之间资料检查评比、相互找问题、整改反馈提高等来推动资料品质上台阶。我们把资料管理分为十个方面, 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细则, 通过两个点和站上资料评比, 进一步促进资料管理良性循环, 基本实现了好中求细、细中求好的目标。我们还从制度上加以约束, 制定了《原油调运资料报表管理制度》和《产销存盘点制度》, 规范了执行, 保障了运行, 为全面提升质量和水平做出了努力。对下一步即将开展的边远零散井捞收油工作, 也设计了“单井活动收油日交接单”和“安徽采油厂活动收油结算报表”, 交相关单位和部门执行。另外, 还将对站上资料报表制度和盘库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印发后加以强力实施, 进一步细化、深化和完善管理。

建立机制, 协调沟通, 强化内运外销过程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油调运会面临很多考验:淮安车队改制导致运力严重不足, 操作程序随之相应改变, 形成了不利于我方的调运局面。加之内部库存结构矛盾突出, 站库出现新问题, 药剂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有时变化, 采油队质量控制有所削弱, 面对含水影响、阶段性库存高位运行、运力不足、关联单位机构和人员调整、原油处理和协调沟通难度加大等, 站上全体职工迎难而上, 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 提前预测站库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掌握生产和销售信息, 提前联系落实运力安排, 结合三个站的情况, 充分考虑承运单位六台车保七个点 (王龙庄、欧北、铜庄、金南、水总、管镇、大丰) 的实际, 错位避峰, 和车辆单位共同寻求最佳运销方案。在经销处的支持下多次到炼厂和承运单位协商解决矛盾, 多次达到共识。形成一份会议纪要、一份原油运输协议、一份承运通知书, 对两家承运单位的车辆和人员信息加以管理, 留存了包括危险品运输证、押运证和驾驶证等资料, 掌握了炼厂与淮安改制承运单位、淮安改制承运单位与转包承运单位合同内容, 为摸清情况开展工作奠定基石。

修改并印发了《矿区原油运销管理规定》和《矿区原油倒运管理规定》, 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做好执行工作。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质量管理、计量运行、操作流程、程序运作、奖惩考核等方面调整和完善外销工作。内部实现了管理精细化、资料规范化和程序流程化, 对外协调完成了铜庄站乳化油长期不断生成以及王龙庄站库容小、液量加大、油质变化、处理运行难度大而引起的影响外销情况。内部倒运方面把厂内车辆和运输处车辆同等对待, 从源头上强化操作监控, 堵塞漏洞, 根治违规。在采油队和运输队的共同努力下, 目前已经改变了倒油运行模式, 实现了铅封正常打印、轻重磅严格进行计量、装卸油和单据传递顺畅的目标。协调解决了多年以来存在的部分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效率低下、工作讨价还价等情况, 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巩固现已取得的成果, 扩大覆盖面, 不留死角。加大督促检查和帮助整改力度, 确保内部倒油工作良性循环。

安全上抓好总部十条禁令的学习宣传工作, 延伸了宣传范围、扩大了学习内容、加大了执行力度。通过宣传材料学习、组织撰写报道、站内职工、两家承运单位驾驶员和押运员考试等方式, 实现厂里要求的三个百分百。不仅如此, 在岗位中增强站内装卸油操作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延伸了安全管理范围, 做到了四个严格禁止, 即严格禁止系统人员乘坐油罐车出行, 严格禁止系统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从事化验、计量、称重作业, 严格禁止承运人员不按规定办理进出站手续, 严格禁止装卸油不遵守站库安全管理规定。

完善设施, 车载磅量, 称重计量确保销售效益

调运工作完成的好坏, 不仅要看产出的原油是否及时拉出去, 更要看产生或者创造的经济效益。原油调运站职工爱厂如家, 在工作的不同环节紧紧围绕效益动足脑筋、想尽办法, 不敢说铢锱必较, “吨油必夺、斤两必争”这句话却是真实的写照。不管是春夏秋冬, 还是雨雪风霜, 调运人都能像爱护自家孩子一样爱护称重设备和站库设施。每逢汛期, 汽车衡只要一有雨水侵蚀, 总是调运人首先通知采油队, 和他们一起拿起编织袋, 盛满泥土, 扛起沙袋, 垒起堤坝, 将洪水阻挡在安全距离之外, 确保计量传感器灵敏如常。外销误差也一直保持正误差, 我们每月私下比对, 我方比对方计量数多72吨。化验含水由于受条件限制, 现场调运人员阻止厂家代表在管内用毛刷或汽油往下捅水, 从而达到含水比真实值低的目的, 确保了外销含水合格。每年约有100天气温较低, 管道内扫线余水二次外销时要扣水, 现场人员始终坚持协商处理, 能不扣水决不让效益流失。每逢节假日总是想方设法把原油抢运出去, 确保站库外围库存最小、站内库容最大, 采油一、二、三队分别可以达到2、4、5天不外销。外销一天最多装运530吨 (满载总运力只有180吨) , 外销车辆一天往返淮安三至四趟。库存最低时只有714吨, 周转速度明显加快, 应该说对调运工作是一种检阅。对于储运设施和其它办公条件也将大幅度补充完善, 调运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时机和挑战, 我们有信心完成原油调运站的各项工作, 有决心完成领导交办的一切任务。

2013年累计完成原油调运5.6万吨, 调拨2499车次, 平均含水控制在0.24%, 远低于分公司下达的指标, 含水符合率148%, 含水异常站领导协调13次, 现场调运协调34次。库存周转5天, 集输站日均库存液量1062吨。全厂日均库存油量765吨。内部倒油从九月中旬实现轻重磅计量。每月比对一次销售量, 因正误差创效50万元, 因化验操作控制降低含水0.1百分点, 创效25万元, 因扫线余水二次外销免扣水5.3吨, 创效2.4万元。另外, 由于及时运销节能减耗和价高多销、价低少销的效益也很可观。

蛋鸡生产环节的利润与风险 篇8

一、蛋鸡生产利润及在产业链中的分配

对西北地区蛋鸡主产区调查发现, 以近3年饲养商品蛋鸡的中等规模养殖户为例, 其整体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统计如下。

在饲料供应环节中, 企业为1个生产周期的1只商品蛋鸡提供饲料49.2公斤, 平均获利4.92元, 其中最好年份获利6.3元, 最差年份获利3.54元;在饲养环节中, 商品蛋鸡平均饲养周期为458天, 农户饲养1只蛋鸡1个生产周期出售鸡蛋收入95.9元, 出售1只淘汰鸡收入18.7元, 鸡粪收入0.85元, 合计收入115.45元, 减去投入的鸡苗、饲料、兽药疫苗、水电、人工、死亡损失、折旧、资金占用等成本费用105.85元, 每只鸡年平均获利9.4元, 其中最差的年份获利3.6元, 最好的年份获利15.4元;在产品流通环节中, 收购并贩运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2.66元, 收购并贩运1只淘汰鸡获利0.94元, 批发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1.34元, 批发1只淘汰鸡获利0.41元, 零售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2.68元, 零售1只淘汰鸡获利1.56元。因此, 流通环节1只鸡平均总获利9.59元, 其中最差的年份获利8.21元, 最好的年份获利10.97元。

由此可看出, 蛋鸡产业链整体效益高, 1只蛋鸡1个生产周期使产业链中所有从业者得到了23.91元的总利润, 这么高的利润系数可谓是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很难见到的。我国禽蛋的流通环节多, 产业集合度不够。国外养殖企业的饲料与养殖、养殖与市场一体化程度高, 产业总成本大幅度降低, 而我国蛋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主体分离、利益分割, 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承担更多的负担。

目前蛋鸡产业链的总体利润水平虽然很高, 赚了大钱, 但各环节的分配极为不合理。根据上述调查得知, 按产业链环节利益分配:饲料供应环节占20.58%, 养殖环节占39.31%, 流通环节占40.11%。饲料企业投入的时间和劳动量最小, 但却拿走了多达20.58%的利益份额。较为复杂的流通环节从业者投入的时间、物力等远不及生产环节, 但却砍走了份额最大的40.11%利润。

通过对鸡蛋流通环节的市场调查发现, 其中有些环节甚至采用“赊销”的办法, “空手套白狼, 稳坐钓鱼台”, 却获利匪浅。按实际的投入以及所受的磨难、花费的精力等计算, 生产环节本应得到更高的利润, 但实实在在得到的却只有39.31%的利益份额。这就形成了我国蛋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分离, 利益分配不合理, “该少得的多拿了, 该多得的少拿了”。这也是我国蛋鸡生产由于养殖户的利益难以保证, 而频繁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也隐喻出蛋鸡产业化要提升到国际水平, 产业链利益分配科学, 实现我国蛋鸡产业现代化、集约化, 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蛋鸡产业链各环节所承受的风险

蛋鸡产业在运营过程中, 各环节所承受的风险不同, 规避风险的负担各异, 直接会影响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1. 产业链各环节面临的风险不同

蛋鸡生产通常会面临市场、生物安全和突发事件等三类风险, 但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说, 所承受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差异。生产环节承受风险的程度最大, 饲料供应环节次之, 流通环节承受的风险最小。生产环节主要承受市场风险、疾病风险以及近年来像“三聚氰胺”事件等突发性事件诱发的“公众导向性风险”。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 在这三类风险中, 疾病风险对生产环节的危害最大, 波及范围最广, 影响时间长, 利益损害也最大。饲料环节主要承受市场风险, 即市场饲料原料价格非正常式的频繁涨跌所带来的风险。客观地讲, 近年来由于国内部分饲料原料供应趋紧, 或国内少数企业的垄断操作, 或饲料原料供应渠道等诸多复杂的原因, 饲料价格波动异常。甚至有人感言, 抓住了市场饲料原料异常波动的投机价格机遇, 远比饲料生产经营收益来得快。但是, 对大多数饲料企业而言, 由此所承受的风险在逐渐加大。除此之外, 饲料企业也会承受一些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诱发的暂时性的异常的突发性社会风险, 但整体而言, 该环节相对于生产环节而言, 其承受的风险一般影响期限短、程度小。流通环节的风险主要受社会行业的比较效益影响。尽管其与生产和市场相连, 但承受的风险最小。一方面是由于蛋品本身鲜销的特征决定其通过整个流通环节所需的时间短, 即便风险来临可以灵活地规避;另一方面, 它可以转移风险。当市场风险加大时, 要么将其转嫁于上游的生产环节, 不买你的账;要么转嫁于消费者, 增加产品销售价格, 而自身则稳收渔利, 这也是流通环节最大的优势。

2. 产业链各环节规避风险的方法有别

生产环节规避风险的能力最弱, 效果最差;饲料供应环节次之;应变能力最强的是流通环节。由于我国蛋鸡产业链主体分割, 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 容易形成各环节之间的风险转移, 其结果导致生产环节的风险负担更重。生产环节一方面要承受难以应对的本身必须承受的所有风险, 另一方面还不得不承担由饲料环节或流通环节转移的部分风险。例如, 饲料环节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将一部分市场风险转嫁给生产环节, 以减轻自身承担的市场风险;流通环节也可以将绝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上游的生产环节和下游的消费者身上, 以减轻自身承担的本来不大的风险。

3. 产业链各环节风险损失不一样

据调查, 当蛋鸡产业面临的风险加大时, 首先受损害的是生产环节, 其次是饲料环节, 流通环节影响不大。例如,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本来是饲料环节引起的问题, 它应该承担更大的风险, 但事实并非如此。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生产环节就由“天堂”转向“地狱”, 每只鸡年盈利水平由11.4元骤降到亏损7.8元, 下降了168.4%;而饲料环节1个生产周期1只商品蛋鸡的盈利水平仅由5.2元降至4.6元, 下降12.5%;流通环节的可比利润下降幅度更小, 仅为5.3%。

食品生产环节 篇9

一、结束指导的意义

结束指导是指在生产实习课题教学结束时, 对一天 (或一个课题) 的全面总结, 由教师验收学生工件, 检查课题进行情况, 对学生从课题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安全文明生产情况、实习纪律情况、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作总的检查。同时也是教师个人对其他教学环节, 如课前准备、组织教学、授课、巡回指导、作业布置等的一个重要检验。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它的意义可以归纳为六个字:检查、总结、提高。

二、结束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结束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验收学生的工件 (作业)

检查验收工件可分为全面检查、中间抽查、两头抽查等方法。

(1) 全面检查。就是把每个同学的工件全面检查一遍, 把学生在生产实习课中每个人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全面掌握, 找出规律, 以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这种检查一般可在新课题进行时采用。

(2) 中间抽查。对于当天的工件较多 (如结合生产课题的粗车) 又没有严格要求时, 可采用中间抽查办法, 以掌握工件完成的大致情况, 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3) 两头抽查。有目的地将好的工件和较差的工件同时抽查。把好的作为范例, 认真讲评, 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差的指出不足, 并指导具体方法, 以带动全体同学搞好实习 (这叫抓两头带中间) 。

2. 总结当天的实习情况

要把全班同学当天的实习情况作一个全面总结, 把学生在一天实习当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总结时要全面、具体、准确,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分析实习操作效果,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提高一步, 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 检查工卡量具的使用情况和收放情况

工卡量具一般都是较贵重的物品, 除了在巡回指导中注意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外, 在结束指导时还要着重检查工卡量具的收存情况。这样一可以完整掌握工卡量具的完好情况, 二可以督促学生养成爱护工卡量具的文明习惯, 三可以避免工卡量具损坏或丢失时责任不清。

4. 检查学生对实习现场清扫和对机床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要让学生做好设备记录, 使学生养成爱护设备、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5. 留下必要的课后作业

一天的实习工作结束后, 留下必要的作业, 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养成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 填好实习日志和学生实习考察簿

把学生在实习课中每个人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实填入实习日志或学生实习考察簿, 作为平时考察依据, 并为以后实习教学积累原始资料和经验。

北方地区肉羊生产的关键环节 篇10

1 品种

鉴于本地区饲养肉羊品种杂、生长慢和效益低的现状, 商都县近年来陆续引进了小尾寒羊和无角多赛特等优良种公羊与本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 明显提高了本地羊的肉用品质, 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羊舍

现在半舍饲半放牧或全舍饲的饲养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放牧方式。舍饲可以明显减少由于放牧而造成的营养无效消耗, 提高饲料的利用转化效率, 使饲草料最大限度地转化成畜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和干秸秆饲料等通过机体的有机转化, 使饲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 饲养方式

农区肉羊产业区要突出抓好基础母羊的繁育工作, 以现有主养品种 (二寒羊) 为母本, 利用现有的各种良种肉用种公羊为父本, 依托人工授精配种站 (点) 采取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羔羊早期断乳和羔羊舍饲育肥技术, 大规模开展杂交改良配种和肥羔生产, 推动2年3胎, 提高繁殖成活率, 加快繁殖速度, 增加农区饲养量, 实现农区肉羊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商都县冬夏温差极大, 自然温度与肉羊适宜生长温度相差很大, 传统的敞圈饲养方式不适于肉羊快速育肥, 肉羊生产者必须建立牢固的饲草料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全价配合饲料工业, 按照营养需要进行标准化饲养。加强棚圈建设,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 为羊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坐北朝南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羊舍很适宜肉羊生长。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北方地区要大力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

4 饲料

北方地区的饲草主要来源于天然草原、人工草地、林间草场、饲用作物、农作物秸秆, 以及农副产品的可饲用原料。单一饲料不能满足肉羊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 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因此必须根据肉羊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使用配合饲料能够明显促进肉羊的快速生长, 达到提早出栏的目的。

5 管理

上一篇:生态环境测评下一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