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课堂管理之关系

2024-08-04

道德与课堂管理之关系(精选三篇)

道德与课堂管理之关系 篇1

日常生活中, 百姓认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常以“缺德”两个字来描述。

如一则报道:“四川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致死”。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据《泸州晚报》报道, 2011年10月20日上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锦往立石方向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辆货车撞倒一名放学回家的5岁小孩, 致其当场死亡。泸州全搜索网的社区论坛上也有网友报料称, 小孩被撞后, 又站了起来, 没想到被货车再次碾压, 孩子最终面目全非, 当场死亡!

对这件事,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司机缺德!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说?孔子说:“仁者人 (爱人) 也, 亲亲为大”, 就是说“仁”是以爱人为核心, 因为司机不是施以关爱, 而是反加伤害, 他的行为不仁。所以说他缺德, 在潜意识中“仁”被人们认为是道德所包括的内容之一。

又如:“温州女出纳挪用126万‘救命钱’, 红十字会汶川大地震的捐款被她用来还房贷”。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8岁的陈某作为计划内临时工, 进入温州市红十字会担任出纳职务, 月工资800元。2005年12月, 她收到一笔8000元社会捐款后, 起了私心, 她没有按规定上缴, 而是揣入自己的口袋。从此之后, 她便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 陈挪用的次数不多, 但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 随着社会捐款增多、款项往来增多, 陈挪用的频率就更高了。公诉机关指控, 2005年至2010年的5年间, 陈以截留捐款、多开发票等方式, 分一百余笔, 共挪用人民币126万多元 (其中捐款人民币64万余元, 备用金人民币62万多元) , 归个人使用。

看了这则报道, 网友的第一反应还是认为她做这种事情缺德, 为什么呢?因为她违背了“义”, 孔子说:“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就是凡事要以坚守正道为核心。这些钱如果按照正确的流通方向, 它应该发到灾民手中, 或为灾民购买救灾物资, 但她却挪为私用, 偏离了正道, 就是不义, 所以说她缺德。这件事反映出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义”也是道德所包括的内容之一。

通过上面两件事情, 可知“仁”和“义”属于道德范畴。违背了“仁”和“义”的准则, 就是脱离了道德的范畴, 也就是常常被老百姓唾骂的“缺德”!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也。”日常生活中, 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 只是不被人们注意而已。这种力量是什么呢?那就是道德。

日常上课, 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学生请假。如果是正常情况, 如因有必要的事情而请假, 这无可厚非。但有的情况是可为可不为的事情。如有的学生上课请假, 说是事先与人约好了, 去给某某买手机卡。对这种事情,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答案。一种考虑是:既然人家把事情约好了, 就不要破坏别人的好事, 答应了他。这样既方便别人, 同时自己落了个好人缘, 何乐而不为呢?另一种想法是:学生应以学习为重, 买手机卡的事情原本就不应该安排在这个时间, 断然拒绝。究竟怎么决定呢?不妨从关爱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其思想和行为方面并没有真正成熟, 还有许多模糊的思想和观念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就这件事情来说, 如果给了他的假, 且不说耽误了这次课程, 回来以后还要耗费时间补习, 就是在以后遇到类似这种不关紧要的事情时, 也会照此办理。如此下去, 有事需要请假的概念就逐渐淡化, 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久而久之, 由习惯变成自然, 凡事任由自己的兴趣而为, 全然不考虑后果, 以至于造成贻害终生的恶果。事实上,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如“北师大学生找工作不顺利不堪压力选择自杀”, 报道称:2000年9月, 遂宁市射洪县曹碑镇中学的考生王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在小镇引起了轰动。2004年7月, 他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了, 此后4个月忙于找工作, 但不是他看不上, 就是人家看不上他。王豪回到了故乡, 11月6日, 悲观失望的他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 选择了自杀。这一举动令所有熟悉他的人均惋惜不已。曹碑镇中学任校长认为, 王豪从小一帆风顺, 缺乏应付逆境的能力, 这是悲剧产生的一大原因。

中学校长道出这件事情其中的原因, 那就是从小一帆风顺, 凡事任由自己随心所欲, 遇到挫折便无力挽回, 以致走到绝路。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对待学生, 不只是传授他们知识, 还要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 并在日常的事情处理过程中加以指导, 真正地对学生的未来和成长负责。从伦理观念来讲, 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也是遵循了道德的理念。反之, 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只考虑自己落个好人缘, 任由学生自己行事, 这就成了对学生的贻害而不是关爱, 或者可以直接说这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行为。

另外, 课堂一种常见事情就是在考试时, 特别是考查课, 学生要考分。本来既然是“考”, 就是有标准的, 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事情, 但经常有那么一些学生, 学习水平不怎么样, 但阿谀能力却非同凡响, 谈感情、套关系, 有时又施以小恩小惠, 尽管手段不同, 但目的一致, 就是恳求老师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作为教师, 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贪图一时快感, 违背原则, 在满足自己的快感之后, 答应对方要求, 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呢?不妨看一篇报道:“县组织部长1年多卖官34次, 乡领导1万副局长3万”。

1万买个乡镇领导, 3万买个副局长……原怀化通道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向志清在任职期间, 利用职务之便, 为杨某、吴某等34人升官、调动、解决职级, 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314000元。近日, 向志清因犯受贿罪, 被洪江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剥夺政治权利1年, 并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

报道中的这位部长, 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不仅本职工作没有完成, 而且置法律法规于不顾, 大肆索贿受贿, 结果导致身败名裂、锒铛入狱。虽然上文教师的选择与这位部长受贿的性质不同, 但同理, 笔者认为要管理好班级,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这位部长之所以要在监狱接受改造, 就是因为他偏离正义之路, 做出了超越道德范畴的行为。

对于这类事情,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道:“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事件来探讨道德的内涵, 认为“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理念是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 阐明道德观念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道德与课堂管理之关系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教育法规

【中图分类号】G710

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统一于完成办学根本任务、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与实践中,把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工作结合起来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长期任务,依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

1.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进行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基础和关键。二者统一于完成办学根本任务、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与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以德治校,开展教师道德建设,弘扬正风正气,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德治”同“法治”一样,也是生动具体、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实施德育和开展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严格执法执纪和对违章者的惩戒,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德育工作就不会令人信服,收不到实际功效。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具体表现。

2.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二者统一于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工作和育人实践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整体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1995年《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教育法》,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对外交往权、校内人事权、财产权等。此外,根据《教育法》,高等学校还享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对教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等权利。《高等教育法》在全面规定高等学校的权利的同时,也对高等学校的义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如“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等。《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员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对高等学校的校长的职权,高等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为校长正确履行职责,同时为高校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使职权时,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办事,不能任意越权或违章办事。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的义务,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从一定意义讲,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也是一种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照章办事,本身具有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可以从正面对管理和服务对象,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做到这一点,要靠管理和服务人员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素质,这又是平常教育和修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讲,“法治”不能脱离“德治”这个基础。没有优越的道德环境条件,法律法规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法治”就是一名空话。

3.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于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教师法》对教师的义务做出六项具体规定,包括守法崇德为人师表、贯彻方针完成工作、教育学生德育领先、关爱学生促成发展、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和加强自身修养等,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教师应该“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使命的承担者,不仅应是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率,而且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法律意识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教师应该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更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教师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表率,以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才,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要义。因此,依照法律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责任和义务来开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与管理的新理念。

4.依法开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依法开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把学法懂法知法、提高教师法律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把依法执教、依法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要求不仅学校有对教师履行责任和义务的督导和约束,而且教师也能对学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工作进行合理监督。三是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激励、约束、导向等管理制度,形成教师队伍建设良性发展机制。

道德与伦理关系之浅析 篇3

关键词:伦理,道德,关系

前言

从古至今,伦理道德问题都是思想家们分析、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说仁义,讲道德”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在现今,伦理学有助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有益于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特别是80后、90后的崛起,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性。就“伦理”和“道德”而言,人们对两者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大多数人认为,两者意思完全相同,其实不然。因此,学习和研究伦理道德问题,首先要弄清究竟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以及两者的关系。

一、“伦理”与“道德”从词源、词义上的界说

(一)“伦理”一词的词源、词义

“伦”和“理”本来是两个词语,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伦和理联用:“乐者,通伦理者也。”之后,伦理一词被广泛使用。东汉时期的学者郑玄认为伦理的“伦,犹类也;理,犹分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从我国的词源含义上来看,“伦”本意是辈、类的意思,“理”是条理、道理的意思。伦理含有分类调理规范,道德的意思。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不伦不类”成语的含义即既不是这一类,又不是那一类,形容不规范,不成样子。

在西方,伦理一词从词源上说,起源于希腊文的ethos,这个词最初表示惯常的住所,共同居住地,如在荷马的史诗中便是如此。后来经过不断发展,虽然可以理解为风俗、性格,但还不具有伦理的意思,亚里斯多德首先使名词ethos成为一个形容词ethikos,从而使它具有德行的含义。

从概念上来理解,伦理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事实,包含着应当怎样的客观要求和好坏,善恶,正邪的价值取向,一是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二是指关系的规律,从这关系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则、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

(二)“道德”一词的词源、词义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就有“道”和“德”这两个字,最初“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如《论语》中提到“道”有六十多处,提到“德”有三十八处,而一处也没有将它们联用。“道”和“德”开始联用,始于《荀子》中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讲的是,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本表示风尚习俗,后来演变成内在本性、性格、品德等意思,也有规则或规范等含义。到公元4世纪,拉丁语又产生出专指道德的moralitas一词,表现在英语中则为morality。

从概念上来理解,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内在要求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以此来调节的能够用善恶标准来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二、学术界对“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几种观点

1.将两者视为同义异词,但又稍有不同。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国杰,他曾在《伦理学教程》中写道:“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但它们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所以,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伦理”或“伦理学”这个概念,一般就用以表示道德理论,而“道德”这个概念,则一般用以表示世界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这就多少反映出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课题的一门科学。

2.认为“伦理”与“道德”在规范的意义上一致,同指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可以相互替代,如道德/伦理行为;道德/伦理规范……“伦理”更强调规范的外在性、既定性,道德更强调规范在行为者个体上的体现,是内化于行为者,成为行为者知道的社会规范,伦理偏重于思想体系,人伦关系;道德偏重于规范,偏重于人的品性。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引兰等。

三、“伦理”与“道德”的相通与不同

(一)两者的相通之处

在汉语言中,伦理与道德经常通用,笔者认为二者只有在规范的意义上一致,同指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有什么样的伦理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有多少种伦理关系就有多少种伦理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适应伦理关系而产生,用来调节伦理关系,引导伦理关系,可见,伦理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规范,当然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伦理规范是基于伦理关系上产生的,是为一定伦理关系服务的,所以笔者认为,在规范的意义上伦理和道德可以看成是一回事。

(二)两者的截然不同之处

1.“伦理”与“道德”的适用规范不同

笔者认为,伦理一般是用在以血缘为基础关系的这部分人的行为上,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只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一般是用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上,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道德的适用范围要比伦理大得多,两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 伦理是相对客观层面的,道德是相对主观层面的

黑格尔在《法哲原理》中说:“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在伦理中产生了根据概念的调和。其实,如果道德是从主观性方面来看的一般意志的形式,那么伦理不仅仅是主观的形式和意志的自我规定,而且还是以意志的概念即自由为内容的。”

伦理是相对客观层面的,道德是相对主观层面的,违反客观伦理规范的人不一定是主观道德低下的人。道德是主观行为,比如,你可以在危机中按顺序抓过救生圈,也可以让给别人而自己死去。谁也没有强迫你,也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责备你。道德不是该做什么的规范,而是显示自己崇高精神的方式,不道德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伦理却是有形的社会系统,封建礼教体系是可见的,它规范你的行为,不遵守它就一定会损害它从而引起它的反应。每个人都只有在伦常之内才有价值,他的行为不是他自己的行为,而是某种东西(如伦常)需要他执行的行为,并且他也不把其他人作为人看待而只把他们作为君、父、夫来看待。因此他不是自为的,而一个道德的人是他对自己的自觉和自定的结果。他存在的依据在于他的自身之中,他是自为的,并且他把其他的人也当作自为的人看待,他的行为是“道德的”,自我规定的,是根据他对自己和其他人的价值的认识来规定的。

因此,笔者认为,“伦理”是一种客观的、他律的,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社会系统,而“道德”是一种主观的,自律的,通过人们自我约束行为规范,从而显示自己崇高精神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2 (1).

[2]郭广银.伦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

[3]王引兰.伦理学初探.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1).

上一篇:有利因素下一篇:中国海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