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2024-08-22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精选五篇)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篇1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 都需要对连接到局域网交换机中的数据终端 (比如计算机) 进行控制, 使数据终端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建立或断开, 我们将这种控制数据终端接入网络或与网络断开的过程称之为数据交换控制。实现数据交换控制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是通过物理的方法, 将数据终端与交换机连接的网线拔出或插入;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口 (consle口) 登录到交换机, 然后通过命令将交换机的端口关闭 (shutdown) 或开启 (no shutdown) 。对于第一种方法, 由于受到数据终端数量和数据交换控制速率的限制, 不可能对所有终端进行频繁拔、插, 因此无法广泛使用;对于第二种方法, 只能人工通过命令输入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控制, 因此, 也无法自动、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控制。正是基于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Socket通信的多点数据交换控制方法, 利用Telnet协议, 开发了一款基于Visual C++环境的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 通过数据交换控制软件对交换机端口进行控制, 可以自动、快速、便捷地实现数据交换控制。

2 Socket编程

2.1 概述

对于程序员来说, 可以把Socket看成是一个文件指针, 只要向指针所指的文件读写数据, 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利用Socket进行通信, 有两种方式【1】。第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流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两个通信的应用程序之间要先建立一种连接链路, 只有建立了这条链路之后, 数据才能够被接收和发送。这种方式对应的传输层协议是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协议【2】。第二种是无连接的数据报文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 两个通信的应用程序不需要首先建立通信链路, 直接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这种方式对应的传输层协议是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协议。流式方式的特点是通过信可靠, 对数据有校验和重发的机制, 通常用来做数据文件的传输, 所用的telnet通信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数据报文方式由于取消了重发校验机制, 能够达到较高的通信速率, 可应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通信, 如实时通信等。

2.2 CAsync Socket编程的一般步骤

在Visual C++环境下, Socket编程经常使用CAsync Socke和CSocket类。CAsync Socket和CSocket类是MFC类库中的成员, Csocket类是CAsync Socket类的子类, 而CAsync Socket类封装了Windows Socket的API, 从而程序员可以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调用Socket。

CAsync Socket编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包含头文件

(2) 调用Afx Socket Init () 初始化Windsock。

(3) 构造一个CAsync Socket对象并且使用这个对象创造一个Socket句柄。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一调用了Create函数的缺省参数, 创造了一个流式的Socket;方法二定义了具体的端口号和连接方式, 创造了一个数据报的Socket。

对于服务器端来说, 必须在Create中指定一个端口, 而对于客户端而言不必去指定端口, Winsock会自动选择一个端口进行通信。

(4) 如果Socket是客户端, 那么直接调用CAsync Socket::connect () 函数与服务器端相连;如果Socket服务器端, 那么应该调用CAsync Socket::listen () 去监听连接。一旦有连接请求到来, 就可以调用CAsync Socket::accept () 去构造一个会话Socket。

(5) 用CAsync Socket封装的函数进行对话。

(6) 调用Close函数结束连接。

3 telnet协议编程

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采用telnet协议进行, telnet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可以工作在任何主机、操作系统或者终端之间。该协议中定义了一种通用字符终端—网络虚拟终端NVT (Network Virtual Terminal) 。NVT是虚拟终端设备, 连接的双方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必须把它们的物理终端和NVT进行相互转换。不管客户终端是什么类型的, 操作系统必须把它们转换NVT格式。同理, 不管服务器终端是什么类型的, 操作系统必须把NVT格式转换成终端所能支持的格式。telnet协议定义了相应的命令和协商选项, 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3.1 telnet命令

所有的telnet命令至少包括2个字节序列。第一个字节为IAC字节, 即字节0XFF (十进制数为255) 。IAC表示后面紧跟着的字节是命令字节, 而该字节只不过是先导字节。如果要发送数据255, 则必须发送连续两个字节的255。通常在命令后面以两个字符结束, 即回车和换行符。telnet协议中的命令并不多, 主要包括:BOF、ABOUT、EOR、SE、NOP、DM、BRK、IP、AO、AYT、EC、EL、GA、SB、WILL、WON’T、DO、DON’T、IAC, 每种命令的详细用法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3.2 telnet协商选项

通常可以默认通过telnet连接的双方都是NVT, 但是, 实际上telnet连接的双方都是先相互发送协商选项数据的。协商选项是相互的和对称的, 无论是客户还是服务器都能够主动发送协商选项给对方, 以等待对方的回答。telnet协商选项命令主要包括4种【3】:WILL、DO、WON’T、DON’T。下面进行简要说明。

(1) WILL协商选项:该选项表示的发送方想主动激活某个子选项。

(2) DO协商选项:该选项表示的是发送方想让对方激活某个子选项

(3) WON’T协商选项:该选项表示的是发送方想主动禁止某个子选项

(4) DON’T协商选项:该选项表示的是发送方向让对方禁止某个子选项。

发送协商选项以及接收方的回复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 在格式上, 一般都包括3个字节。第一个字节为IAC字节, 让接收方知道发送的是命令而不是普通数据。第二个字节是发送协商请求命令如WILL、WON’T等。第三个字节表示要激活或禁止的子选项。其次, 对于发送方的各种激活协商选项的请求, 接收方有权接受请求或者拒绝请求, 而对于请求禁止某个子协商选项的请求, 接收方必须同意。

4 多点数据控交换控制软件实现

4.1 软件运行界面设计

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主界面如图1所示, 主要分为4个功能区域, 第一个功能区域为【连接控制】区域, 可以建立控制软件和交换机之间的基于TCP协议的流式Socket连接, 它是实现多点数据交换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功能区域为【数据交换控制】区域, 可以实现对交换机某个端口的关闭 (shutdown) 和打开 (no shutdown) 操作;第三个功能区域为【控制命令显示】区域, 对交换机进行控制的所有命令将会在此显示, 帮助用户核对和检查命令执行情况;第四个功能区域为【交换机端口状态显示】区域, 能够实时显示交换机各个端口的状态, 并可以完成一次性打开所有端口和一次性关闭所有端口的操作。

4.2 网络通信类CDSwitch Socket设计

为了实现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与交换机之间的Socket通信, 以CAsync Socket类为基类, 专门设计了网络通信类CDSwitch Socket。CDSwitch Socket类设计如下:

CDSwitch Socket类的构造函数代码如下:

CDSwitch Socket类对基类CAsync Socket的消息响应函数On Receive (int n Error Code) 进行了重载, 实现代码如下:

4.3 数据交换类CDSwitch Dlg类设计

为了实现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对交换机端口的控制, 专门设计了数据交换类CDSwitch Dlg。

5 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功能验证

为了验证软件功能, 构造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环境。其中, 交换机采用cisco 2950交换机, 共有48个端口;主控机上安装有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 和交换机端口1相连, 主控机IP地址为25.116.247.10/24, 交换机IP地址为:25.116.247.18/24;数据终端计算机PC1、PC2、PC3、PC4分别与交换机端口15、35、18、46相连。

实验过程:

第一步, 输入交换机IP地址和连接端口23, 点击“连接”按钮, 建立与交换机之间的Socket连接, 连接正常。

第二步, 点击“关闭全部”按钮, 此时【交换机端口状态显示】区域中, 48个交换机端口逐一全部关闭, 此时, PC1、PC2、PC3、PC4 4台计算机均从网络中断开, 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

第三步, 在【数据交换控制】区域输入交换机端口15, 点击“打开”按钮, PC1计算机接入网络。在【数据交换控制】功能区域输入交换机端口18, 点击“打开”按钮, PC3计算机接入网络。此时, PC1和PC3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换, 但是不能和PC2和PC4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第四步, 点击“打开全部”按钮, 此时【交换机端口状态显示】区域中, 48个交换机端口逐一全部打开, 此时, PC1、PC2、PC3、PC4 4台计算机均接入网络, 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第五步, 在【数据交换控制】区域输入交换机端口35, 点击“关闭”按钮, PC2计算机从网络中断开, PC2不能和PC1、PC3、PC4 3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实验进行过程中, 在【控制命令与显示】区域实时显示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和交换机之间的命令传输。软件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

实验证明, 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通过对交换机端口进行控制, 可以自动、快速、便捷地实现数据交换控制, 达到了设计目的。

6 结语

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很好地解决了多点数据终端之间数据交换的控制问题, 特别在大型项目中, 由于数据终端数量较多, 连接关系比较复杂, 采用多点数据交换控制软件, 能够高效地实现数据交换控制,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介绍Socket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实现的一般步骤, 分析了Telnet协议的工作过程, 在Visual Studio C++环境下, 开发了一款基于Socket通信的用于实现多点数据交换控制的软件, 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 该软件能够快速、高效,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Socket通信,Telnet协议,数据交换控制

参考文献

[1]孙鑫, 余安萍.VC++深入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 (美) James F.Kurose keith W.Ross.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计算机与互联网也已经得到了普及。而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使其能够达到计算机与其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更加迅速的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来满足这个社会对于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同时,数据通信交换技术也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互联网网络数据传递的速度和容量。使得高速度与大容量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成了当今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由多台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以相互链接为目的的拓扑结构。主要由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四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在具体的操作系统中,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来达到信息的共享与数据传递的目的。通过资源共享,能够实现多台计算机完成同一个大型工作的目的。而这种由多台计算机来合作完成工作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便是建立在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基础上。

数据通信交换系统指的是网络中各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递的通信技术。在全球网络或者大的区域网络中,一般为了实现信息数据的相互传递,往往会在源、宿站点间设置多个节点。从而保证在某条链路遇到问题后,能够自动在节点间选择一个新的合适路径,来取得通信不受影响的目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便是通过某种交换方式,经过多个节点与网络设备的作用之后,能够顺利到达目的站点。

二,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

(一)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系统是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一种方式,它具体是指在源站点与目的站点间建立电路链接,且在这个过程中,拒绝其他的网络设备与计算机共享该链路,直到该次通信结束的一种网络数据交换技术。一般完成电子交换技术需要以下三步操作:①建立链路,在呼叫过程中寻找一个空闲的物理电路,并在该空闲线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实际链路;②数据传输。在建立完成的物理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播工作,此条物理链路在传播过程中职能被发送方与接收方所占用。他人无法使用;③拆除链路。在完成数据的传输后,发送方或者接收方发出拆除链路的申请,进行链路的逐点拆除。现阶段电路交换技术虽然有着很强的实时性与独自性,但对于链路与网络的利用率却很低,而且速度与协议等方面的要求限制也很多。

(二)报文交换技术

报文交换技术通常是将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的形式,而且每一个单独的报文中都包含着控制信息与目的地址。通过各个交换节点间的储存与转发来进行数据的交换。它的数据运输单位便是报文这种站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块,但其长度却有着可变的性质,也不存在任何的限制。当有一个站点要开始报文的传输工作时,会在这个报文上加上一个目的地址。在发送后网络节点就会利用该报文上所承载的目的地址,通过路由信息来找到下一个节点,从而让报文得以成功的发送到下一节点。这样的传输方式不需要互相通过呼叫来进行链接。报文交换的优势也在于对于节点通道的利用率较高且承载量没有限制,而且能够将一个报文同时发送给多个目的地。但是报文交换技术也有着无法实时通信与交互式通信的缺陷。同时,报文传输速度慢,延迟过长,而且如果节点收到数据太多,会因无法储存导致数据丢失。而且所需费用也相对较高。

(三)光交换技术

现阶段流传较广的光交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波分光交换技术。这种光交换技术将波分复用技术作为基础,来实现高速、超大容量的传输技术。波分光交换技术一般利用波长选择与波长的变换的方式来进行光的交换。②时分光交换技术。通过时分复用技术作为基础,并利用时隙互换的原理来达到交换目的的交换技术。③空分光交换技术:以光开关技术作为基础,并通过光开关使光信号在传输空间中进行改变。④波分、时分、空分的随机组合。充分利用上述的三种光交换技术进行随机整合,从而达到数据通信的目的。图1即是波分光与空分光交换共同构成的光交换技术。

(四)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的封装是分组终端把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分割成多个用户数据段,并在数据段上面附加信息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并将该数据段送往下一个交换节点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而在分组传输时,通常选取最佳的一个路由作为传输时的交换节点,并将其送入收端。之后收端在分组中获取被分割的用户数据段,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从而恢复原有的数据信息。分组交换技术有着速度快、传输效率与质量高以及可靠性高等优势。但是因为其技术难度过大,所以这种数据通信技术尚未得到普及。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对于宽带业务都有了很高的依赖性。这就使得用户们希望能够得到到更高速的、更大容量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体验。而高速的、大容量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也成为了未来智能化网络的发展趋势。本文则通过阐述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数据通讯交换技术的定义,来简单分析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分组交换技术这四种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旨在希望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能够协同互联网技术共同发展,进而实现更加快捷与高效的网络信息传输,来达到提升网络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斌,孔伟.浅淡計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速读旬刊,2016(1).

【2】刘虎.浅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探索构架[J].中国新通信,2016, 18(6):106-106.

【3】徐嘉.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通讯世界,2015(13):4-5.

【4】李钰.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37-37.

【5】张铁军.探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J].通讯世界月刊,2013(3):1-2.

【6】何飞,谢鹏飞,孙锡波,等.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分析[J].建筑遗产, 2013.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篇3

1 通信数据交换技术

1.1 概念

在数据系统中, 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相联系不是通过直通专线相连, 而是需要通信系统在互联网中建立起计算机之间的数据联系, 其中, 通信系统两端之间的线路传输由通信网络中节点相互转接, 从而形成了数据交换线路。在网络信息高速传输的科技时代中, 网络节点之间以某一种技术使得任意两个系统能够实现数据连接, 该种技术被称为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建立的基础是通信子网完成数据信号传输, 数据交换中的数据可以随时产生, 也可以是预先准备的数据。

1.2 基本要求

数据交换技术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 能够适应计算机网络中的不同速度, 并且能够尽可能的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第二, 信息传输速度比较快;第三, 信息传输具有实时性, 在网络上的延时要小;第四, 传输需准确, 并能够应对用户的数据特性变化。

1.3 数据交换的基本方式

数据终端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 最为直观且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直达线路连接,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连通。当数据终端设备数量比较多时, 全连通的线路也增加, 此时的线路利用率降低, 全连通方式不适用。那么, 在数据终端设备中利用数据交换机进行数据转换, 数据传输只需要用户线, 增加了线路利用率。

2 数据交换技术发展历程

2.1 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能够利用网络中的节点, 在两个终端设备中建立通信专线, 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电话系统。在两个终端站点之间存在物理性的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就是节点之间的连接序列, 而线路交换方式主要有三种状态:第一, 对于线路的建立, 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须要进行终端到终端之间的线路连接。例如, A终端发出一个请求到节点1中, 请求与B终端建立一个数据连接。最为简单的做法就是, A终端到节点1是已经存在的专线, 连接存在, 直接使用, 那么节点1必须在最终通向节点3的线路中找到一个中间连接支路。在路径选择中, 节点1选择节点2在1与3线路之间分配未被使用的线路通道, 并且向B终端发送报文, 此时, 节点1与节点3之间就建立了线路连接专线通道;第二, 对于数据的传送, 计算机网络将信号从终端A传递到终端B, 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数字形式也可以是模拟形式;第三, 对于数据线路的解除, 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结束, 就需要进行结束连接, 一般情况只需要一个终端进行结束就可以, 将专用通道资源释放。

2.2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技术也叫存储转发交换技术, 是数据交换技术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报文的含义是指终端一次发送的动态长度不限的数据模块。报文交换的过程比较复杂, 在一个终端发生数据信号时, 网络中的节点根据报文的目标地址将目标节点进行连接, 将数据传送到相应节点上, 报文被节点接收以后, 目标节点对初始终端报文进行检查, 并及时保存, 最后将信息进行传输。例, A终向B终端端发出报文, 节点1将报文传送给节点2, 节点2对报文进行检查与存储, 并传输给B终端, 这样就完成了A、B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报文交换不需要特定的通信线路, 不会受到延时的影响, 报文数据既可以存储还可以转发, 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报文发送。但是也有很多缺点, 例如, 当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 信号补偿耗能比较大, 远程终端不能使用声音传输, 无法满足用户需要。如图1为报文交换技术的实现流程图。

2.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良版本, 在功能上提高了交换速度, 主要使用于交互式通信, 如某一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报文交换中的有效载荷数据进行分割, 并附加一些控制信息, 最终形成一个个的分组, 以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为了避免网络堵塞, 采用流量控制机制。

3 结论

综上所述,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技术提高了信息传输自动化程度, 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无缝连接, 构建了高效而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 完成了网络发展多元化的目标。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关注, 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工程。近年来, 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 网络通信数据交换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 在加快计算机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交换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交换技术,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波.XX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刘炎华.片上网络映射及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篇4

一、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交换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个独立计算机连接起来的拓扑结构, 主要由通信子网、网络操作系统协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含有两个节点 (转接节点和访问节点) 和一个链路。链路分为逻辑链路 (双绞线、同轴电缆、单模多模光纤及无线) 和物理链路。计算机可以在网络结构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资源共享主要进行软硬件、数据和通信同享。

数据通信交换是各种计算机在工作状态下, 与各个网络设备形成的信息交换技术。最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就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形成的通信, 此种通信方式没有中间节点, 是一种最简单的信息交换方法。但是不可以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进行交换, 需要在各个宿站点之间设置多个节点, 保证进行数据通信式。因此此种数据通信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某种交换方法, 经过某个节点和网络设备, 最终到达目标站点。

二、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2.1传统数据交换

电路交换和包交换是传统数据交换的两种常见模式。电路交换办法。电路交换表示在原站点和目标站点建立连接, 同时不能让其他计算机共享此电路, 直到通信交换完成的一种方式。电路完成交换需要经过:建立链路, 在呼叫过程中需找空闲线路建立物理链路;数据传输, 建立数据传输所需要的链路并且不能被其他接收方占领;拆除连接线路, 完成数据交换后, 需要根据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应答对各个节点进行拆除。包交换方法。存储转发是包交换最常使用的方式, 由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或方式组成。包交换的利用率非常高, 可以在不同速率和不同站点进行通信, 但是时间较长, 不能进行实效性要求较高的数据通信。数据包包含数据头和数据本身, 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封平信, 信封就是包含地质和信息等的报头。同一个报文中的不同组, 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然后到达连接终端的时候, 重新对传输报文进行重组和排序。虚电路是网络连接站点形成的逻辑链路, 可以在两个站点之间进行面向连接并进行永久会话。源站点将信息发送给每个分组, 目的站点会根据站点先后顺序进行接受, 不用进行重组和排序。呼叫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是虚电路的两种方式。呼叫虚电路由呼叫报文、信息报文等组成。永久虚电路和专线电话具有类似功能, 不需要进行建立和拆除报文过程。其中虚电路产生的差错问题和流量控制都由网络层的协议负责。

2.2光交换技术

1) 波分光交换技术。波分复用技术是该技术的基础, 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信息传递。波分光使用波长变化方式进行光交换。波分光具有很多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 而且各个光纤技术中含有很多载波信号, 可以在解复用器和复用器相互间进行光纤和波长信号转换。2) 时分光交换技术。时分复是此技术的基础, 主要利用时隙互换原理进行分光交换。可以简单将时分复技术理解为时间分化信号才能的帧, 给予每个帧划分很多长度相等的时隙, 并分配信号, 然后将各个信号连接在同一条光纤上。简而言之, 就是实现分复帧中时隙信号交换位置互换。3) 空分光交换技术。光开关是此技术的基础, 在光开关的基础上, 让光信号在传输空间发生变化。此项技术的核心器件是光开关, 开关速度对技术性能高低起到了决定作用。4) 波分、空分光和时分技术组合。此项技术可以将波分、空分光和时分技术实现任意交换, 进而实现数据通信的相互间交换。

2.3其他交换技术

ATM信元交换。此技术是建立在传统交换和包交换基础上的新技术, 经常应用于综合宽带业务数字网络。用户可以在ATM信元和光纤的连接基础上, 实现高校通信。为了满足实时性业务需求, ATM信元还保留了电路交换技术, 最大化利用了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点。帧中继交换。此技术是面向包交换的一种方法, 传输介质是光纤, 可以进行节点转发操作, 具有传输错码率低, 不进行流量和差错控制等优点。但是交换的实时性差, 不能进行语音和视频等信号传输。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 高效率、超大容量数据传输是未来智能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满足多用户需求, 有效的利用网络传输信息资源, 保证数据通信和交换技术的协同发展, 必须对网络传输技术进行管理, 进而提高网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增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J], 现代交换原理, 2014, (09) .

直接数据交换通信 篇5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新平台, 可以简化大型通信网络, 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容量需求。下一代分组光纤传输解决方案 (P-OTS) 融合了通过高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 可靠地传输信息所需要的智能技术。这一业内首创的成就推进了分组与光纤网络的真正融合。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下一代P-OTS以hiT 7300密集多分复用 (DWDM) 平台为基础, 增加了分组数据处理功能。这样, 网络中的流量传输将更加高效, 而无需在每一个站点由路由器进行处理。该平台使运营商不需要进行大规模扩容数据传输路由器, 即可满足不断增长的宽带密集型应用需求, 同时宝贵的路由器资源也可以用于处理更高级的增值服务。

下一代P-OTS由着和多协议标记交换—传输参数 (MPLS-TP) 功能与未知交换协议而实现, 支持hiT 7300DWDM平台以同样的效率处理分组与电路交换流量。该方案将光交换的可扩展能力与电交换的灵活性相结合, 使容量从1.5Tbit/s提高到24Tbit/s。此外, 集成的光数据单元 (ODU) 交叉连接功能能够集合低速流量, 有效填充高容量传输信道———这意味着现有光网络可以容纳更多流量。

上一篇:检察教育培训理念下一篇:生活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