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性评价

2024-07-26

展示性评价(精选十篇)

展示性评价 篇1

我校以展示为主线,将学生成长手册、课程评价手册《智慧学分卡》、“摘星”评价机制进行有机统整,并通过梦舞台、主题节展示、游园活动、小主持等一系列展示平台,让更多在“摘星”评价、学分评价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拥有展示其个性与才能的舞台。我校围绕“F-U-N课程”体系系统地设计了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将师生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等纳入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关的活动体验与感受,强调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元评价方式,打破传统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形式。

[案例]

我校在低年级尝试用“游园式摘星评价”来替代通常的分数评价,弱化和模糊分数的甄别功能,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游园式摘星评价”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如我校一年级的“‘慧雅书童’乐游园活动”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评价活动项目分门别类,以游园展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本领“摘星”,完成评价检测。

我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以游园活动展示的形式展开,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板块、十个项目。其中,语文有拼音小达人、词语小博士、识字小能手、朗读小百灵、快乐小主播五项活动;数学有快乐数学我来做、开心购物我来买两项活动;英语有little train、talk show、I can sing三项活动。

“我是小小百灵鸟,看我小手点好字,听我流利读好书。”这是语文学科“朗读小百灵”的活动要求,主要是综合评价学生的识字、表达和阅读习惯。学生们用手指点着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朗诵起来。他们为了能得到五颗星,都尽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考官”面前。当听到教师说“恭喜你,获得五颗星”时,他们一个个欢欣雀跃,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喜悦。

“这是一张20元的购物券,请小朋友拿着它在五分钟内选购三件或三件以上不同的商品,并算出总价和应找回的钱。”这是数学学科的“开心购物我来买”活动。当教师说完要求并把购物券发给学生后,学生们兴奋地开始精挑细选起来。他们在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的同时,也不忘计算着价格,生怕一不小心超出总价,要被扣星星。

在我校英语的“I can sing”活动中,学生们快乐地演唱着课上所学的英语歌,有的学生还边唱边跳,手舞足蹈,希望能赢得满卡星星。走出考场,学生们高兴地感叹:“考试真好玩,我还想再参加一次。”“原来考试也可以很有趣。”

[思考]

“游园式摘星”评价活动深受我校学生的喜爱,它将语、数、英各学科的知识考查评价有机地渗透在游园活动之中,以摘星的数量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比较综合的评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展示,在游戏中答题。形象、直观而动态地反映学生基础型课程的学习状况和学业发展水平。

我校以游园活动的形式赋予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在活动中评价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活学活用能力;以游园活动的形式赋予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才能的平台,有助于避免学生怯场、害怕考试的负面情绪,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还能帮助教师灵活掌握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同时也打消了家长对于“游园活动没有分数”的顾虑,获得了家长的支持。

展示性公开课 篇2

1.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导致家长会进入一个疲劳期,这时候给家长一个阶段结果的展示和说明,留下那些信心不足预计离开的家长。

2.对于急于要效果、不理解老师的家长,提供一个机会了解老师的教学成果和目标。

3.对老师阶段教学成果的验收,使学生学习效果成梯度上升。

4.锻炼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能力,更好的稳住家长和生源。

5.主要呈现本阶段的学习重点,展现本阶段学习效果,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增强信心,促进缴费。

展示性公开课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来做

一、展示性公开课前期准备

管理人员:

1.首先提前一个月让收费人员提供分校长下个月即将交费班级,以下个月即将交费的班级作为主要参考对象来排展示性公开课课表,但不是全部以即将交费班级为准,除此之外根据班级情况如A.流失较大的班级B.家长投诉较多的班级C.新开班超过三个月的班级D.很长时间没有召开家长会的班级也进行相关的展示型公开课安排。(展示性公开课基本都是在周日进行原因:周六还有一天嘱咐学生和家长参加的时间,也能提高家长出勤率这个方面.每个专职办公室张贴一份,分校长办公室张贴一份,教学助理一份,班主任手里一份,为方便楼层负责人掌握本周我楼层谁做公开课,提前进行准备相关备品)

2、班主任根据下发的课表给下周即将做展示性公开课的班级教师下发学生成绩反馈单,教师要提前进行填写(即近几次的学生成绩反馈与评价)

3、任课教师要把明天即将做公开课的班级提前准备好公开课家长邀请函,填写学生姓名提前发给学生

4、楼层管理人员要备好本周展示性公开课的家长调查问卷表、部分简章和相应的笔 教师:

1.展示性公开课课前课调讲(如果专职教师进行调讲,可以直接在自己的调研室进行调讲,如果是兼职教师进行调讲必须到事先安排的专职教室去调讲,进行专兼职教师分层管理)

2.指定个别学生在展示型公开课当天进行英语演讲或者精彩的自我介绍,同时不断的嘱咐全班同学注意展示公开课的课堂纪律与表现,同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比平时声音洪亮,而且有小礼物的奖励(可以在做公开课当天的第一小节进行提前操练,已达到最佳展示效果)

3.教师提前下发家长邀请函(直接打电话通知效果会更好)

4.填写学生成绩反馈单

二、展示性公开课进行时

教师:

1、教师在第一小节上课之前要把课件提前存入指定多媒体

2、教师要按照学校所要求的展示性公开课流程及相关要求进行授课

3、展示性公开课结束以后,要下发学生近期的成绩表现单和班级的记分册,然

后进行家长会,家长会要参考学校统一下发的家长会说明稿进行召开家长会。管理:

1、在公开课即将开始之前(公开课基本上都是在第二个大时段50分钟进行),播放本届表彰大会的光蝶,并下发家长调查问卷(在公开课即将结束时必须嘱咐家长认真填写),一支大桥自制的油笔、和近期的招生简章或者校报等等)

2、分校长或教学助理进入多媒体教室听展示性公开课的效果,如果同一个时段

安排多个展示型公开课,也可以让专职组长或优秀教师没有课的情况下辅助教学助理进行听课,然后做好记录

3、公开课家长会结束后由班主任或者分校长、教学助理去亲自进班收取家长填

写的调查问卷,同时可以告诉家长一定要写出你的真实想法,也是对您的孩子负责。

三、展示性公开课后期整理工作

管理:

1、通过收取家长填写的家长调查问卷,来计算出教师各项的平均分及总分进行

排名,然后实行例会公布制

2、教学管理人员最后进行总结本周展示性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和亮点所在,同

时提取每个家长的意见,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家长心声展示,给教师一个提醒和触动的作用,做到亮点发扬、缺点改正!

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意见教师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争取下一次展示性公开

课做到更加完美

以下为蓝色字体的各种表格与管理规定1、2、3、4、5、6、7、学生成绩反馈单 公开课家长邀请函 家长调查问卷表 展示性公开课流程及相关要求 展示性公开课评分细则 家长会说明稿 教师展示性公开课排序表

展示性公开课相关要求

1.在公开课之前全班学生一个指令,让全班学生回头转,看自己的家长是否来参加公开课,然后让没来的家长学生举手,教师要在点名册做相应的记录,此项工作目的有两个:第一个对于没来的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课后进行单独沟通;第二个重点提问来参加公开课家长的孩子

2.在公开课正式开始之前对家长有个温馨提示,请家长能够将手机调成静音,也请家长不要随便出入,以免影响孩子上课

3.展示性公开课要求教师必须达到全英授课,且提问不要出现死角

4.进行正式授课环节,主要以展现本阶段学习效果为目的,要让孩子为主体,老师主要作用为引导和及时纠正小朋友的错误,对于有问题的孩子,要展现出老师的耐心和技巧,使家长感觉到老师的用心,没有放弃我的孩子。在前半部分主要以展现口语为主,要让事先告诉的小朋友到前面进行表演口语表达(切记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5.课堂节奏要紧凑,要多互动,不要老师一个劲的说,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不要用平时不用或学生掌握不好的歌曲,歌谣或游戏。以免出现学生配合不上导致冷场。

6.教师授课内容为展示复习课为主,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制作精美且颜色鲜明字迹清晰。

7.在展示型公开课上,学生不允许使用课本。

8.在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中,游戏和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设置家长参与的环节,只要让家长处在紧张或者是兴奋状态,才能喜欢和信任老师,而不是审视和挑剔老师。

9.教师必须使用奖励制度,当场发放记分卡或者小礼品(可以把小礼品发放给家长,让家长帮着保管)

10.公开课时间不要过长,而且尽量在高潮部分结束,让家长和学生都有种犹未意尽的感觉

11.在公开课结束即将给家长开家长会时,适当给学生留一些适当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去开家长会

12.开家长会是要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13.家长会要有针对性的把现阶段孩子们的问题进行总结,对班级里表现比较突出的要进行点名表扬,切忌对于问题较大的学生不要点名批评,要私下里跟家长进行沟通

14.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说家长想说的,了解班级家长的需求和受教育程度来选择和家长沟通的话题和内容,真正能够说到家长心里,让家长感激和信任老师。

15.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长会教师要提前充分准备,平时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与配合,做到在展示型公开课那天把学生的最佳表现和教师的魅力风采淋漓尽致的呈现给家长

16、每周都会对教师的展示型公开课进行评分排序,并在教师例会进行公布(家长出勤率、家长对公开课满意度和家长会的情况),同时在表彰大会上展示型公开课的分数排在前几位的教师进行奖励与表彰

备注:老师在每次开完公开课后,就要有意识的为下一阶段的公开课做准备,并每一次

呈现的都会给家长不一样的梯度感。

甩掉性压抑,展示真“性”情 篇3

A. 怎么也得一千年吧

B. 至少三五百年

C. 一百年差不多

解析——你的性压抑程度有多“深”?

选项A

或许因为传统家庭教育,也可能是某个和“性”有关的创伤性事件深埋在你的潜意识,导致对性的压抑很深。而对“性”敏感度而言,是否有人形容你是冷美人呢?

选项B

你属于大多数。你有一定的对“性”需求的好奇与表达,但大部分只限言语或有限身体接触。性对你来说更像是一种游戏性的挑逗与放松。

选项C

在你看来,性这种事简单明了,没必要遮遮掩掩。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都有接连不断的桃花运……

接下来,在梦里,你走入了一片大森林中,在这儿,你看到眼前出现了一座小木屋。凭借直觉,你认为谁会是这座房子的主人呢?

A. 丛林中的猎户

B. 一个老女巫

C. 一位林中的少女

解析——谁在“看守”着你的性

选项A

密林中的猎户是“父亲”象征。这源自于女孩对父亲的依恋,你心里的“猎户”会将那些资质平平的傻小子们拒之门外,而只有足够成熟、足够优秀的男人才能使你真正敞开心扉,去展示你的性感。

选项B

老巫婆角色代表了你心中那个曾经百般约束你“性”好奇的母亲。回忆一下,你情窦初开时,母亲是否给你灌输守身如玉的重要性,这种压抑无需太过担心,因为当你性气质真正成熟时,“性”的约束自然也就失去了效力。

选项C

你心中住着一位少女,对情感她总是怀揣美好向往。虽然对于性的懵懂与好奇为你带来了活力与欢愉,而同时也伴随着对“关系”本身的不安与焦虑。

推开屋门,走进这间小屋。环顾四周,在你想象中,小屋会怎样装潢和布置?

A. 冷冷清清,和一般的林中小屋没什么差别

B. 虽然没那么吸引眼球,却不失温馨

C. 感觉不错,够典雅有品位

解析——你对“性”的专注力

选项A

“冷冷清清”似乎折射出你对性的态度——不够关注。你平日并没把“性”当作生活重点。

选项B

和大多数女性类似,你更看重关系中的温情和被呵护的感受。相对更倾向于寻找激情的男性来说,温柔的性可能会使你的另一半在关系中有受挫感。

选项C

相较于直观的性表达,你似乎更中意让自己看上去更性感。这或许就是真正性压抑的表现,因为被压制的能量往往都会以其他的形式来寻求自我表达。

这时你发现,在这间屋子的地板上掉落了一个信封,请你把它打开,凭借直觉,看看里边装着的是什么?

A. 一枚戒指

B. 一封信

C. 一张老照片

D. 一把钥匙

解析——你需要突破哪种压抑?

选项A 关系

“性”总是和关系纠缠不休,这可能正是你对性心存疑虑的地方。抛开关系的顾虑,才是突破压抑的途径。

选项B 成见

一提到“性”,你大多数时候会想到“性爱”或是“性关系”。只有放下成见,才能对性有新的认识。

选项C 传统

某些和性有关的传统观念作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始终影响着你。只有甩掉假想的障碍,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性”格。

选项D 未知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现实中眼界开阔的人很少会有性压抑的情况。因此,当你放下对未知的恐惧,慢慢去进行自我探索时,便会打消压抑,发现“性”的真谛。

展示性评价 篇4

备课的主体是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它给予了我们教师广阔的创新教学的空间,教学模式多样了,上课形式灵活了,那么我们备课也应该“活”起来。根据我市教研室提出的“展示+评价”75321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展示+评价”的方式,根据这一方式结合“研讲评一体化”备课要求,在备课中“活”的做法可有以下几种。

一、分层展示,把课备“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时就能因材施教,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认同的科学方法。我们可根据这一教学原则,进行“分层”备课。

所谓“分层”备课,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展示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洞察学生的“底细”,根据每个学生的“人情”和学情,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A、B、C三层。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习困难生(这种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教学活动,都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七个环节的要求设计可分为个人、小组,可以介绍自己、他人,可以唱歌、表演课本内容等步骤,让学生自主展示。让C层学生进行展示,能够给他们展示的空间,注重了差生的帮扶,在教师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自信心。设计以面向B层学生为基点,增加对A层学生的提高要求和对C层学生的补差要求。例如,设计“学生自编、表演英语对话”的活动时,可让C层学生仿照课本表演展示;B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替换表演展示;A层学生可鼓励创新自由发挥展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兼顾“提优”“补差”。让学生分别有一个高而可及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努力达到这个目标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把课备“活”,就是要以学生为着眼点,备课时进行分层设计;把课备“活”,更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备有多种“活动”方式,同时,应考虑如何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融进教学,促进教学。

二、形式多样,把课备“活”

(一)教师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但如果无视这种资源,用整齐划一的形式去要求教师,必会阻碍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备课也不可能有限定统一的标准,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模式。

例如,为体现英语课的活动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卡片提示的格式来编写教案。

采用这种格式编写教案,可以将教学步骤或要点罗列于卡片上,也可以将各类活动分别归纳于卡片上,便于记忆。精炼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此外,应充分利用教师间的资源差异,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备课的功能,使每个人的经验、理念、智慧为大家所共享,提高备课实效性。

(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利用多种形式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持学习兴趣,具体可利用“情境创设策略,它指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画、音乐、故事、语言等方式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这样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可“烘托出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情趣,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从事教学活动,使课‘活’起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中还要注意总结点评、激励进步,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对小组、个人得奖总结,对各小组内某个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励全体学生及后进生的可持续性的进步动力。在作业布置、课后延伸环节时要设计利用激励性语言布置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以及小组内检查展示的内容,将课内知识与能力在课后得以延伸,获得可持续性的进步。

三、及时评价,把课备“活”

我们的“展示+评价”75321有效教学策略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评价引入到课堂中。课堂的评价是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进行的,一般在备课时不容易掌握,但是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根据分层理念,可以事先对不同学生设计评价语言、评价形式和评价措施。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确立自信(尤其是班内的C层学生)。

总之,不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备课,其目的都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完善。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后反思、总结:这样的设计、操作是否“有效”,高效环节在哪里,在课中有无更好的方式。低效环节在哪里,是什么原因,怎样改进等对下一节课有何指导意义等等,将备课延伸至教学之后,才能使备课更完善。

初中班主任评优竟优展示性演讲 篇5

用真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学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自1992年进入教育系统以来,始终从事班主任工作,连续五年担任初三班主任。18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只有用一颗真爱之心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

弱势群体,才能促进班级健康发展,引导孩子成人成才,托起明天的太阳和祖国未来的希望。

刚接手初三班时,有个学生叫张凯,父亲早亡,母亲整日早出晚归挣钱养家,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父爱的孩子便一味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寻找情感的寄托,久而久之染上了网瘾,学习也是一塌糊涂,因此我多次找张凯私下谈心,及时了解其思想状况,希望用更多的爱唤醒其麻木的心灵。一天,张凯的母亲风尘仆仆地找到我,还未张口泪水已经接连不断地滚落下来,劝解了好大一会儿,她才哽咽地诉苦:“老师,他爸死的早,为了供他上学,我在家政公司给人打扫卫生,一年到头没日没夜的工作,也赚不了几个钱,可是孩子不争气,不体谅大人的辛苦,竟然拿了低保卡取钱上网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听着这个不幸女人的遭遇,我心里隐隐作痛,也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安抚好家长,我把张凯叫到跟前,心平气和对他说:“孩子看看你母亲吧,一个四十岁的女人面貌像是五十多岁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答应母亲吧,千万不要再上网了!”

然而性格孤僻的张凯却听不进善言相劝,敌意十足地把眼向上一翻,说:“你们谁也不用管我,我早就不想上学了!”母亲愣了一下,突然跪在孩子面前,撕心裂肺般地说:“孩子,不要再抽烟、喝酒、上网了------妈求你了!”我赶忙把她扶起,一股热流突然冲到我的嗓子眼,我明白,那一刻我也落泪了,我强迫自己把泪压下去。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完全能体会她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和期望,也深深感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变成这个样子,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孩子令人同情的。我把这位母亲劝走,以朋友的语气对张凯说:“你妈妈拼命工作为了什么?天底下,哪有母亲给儿子跪下的,可你妈妈做到了。为了这样爱你的母亲,你自己好好想以后该怎么做吧?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老师,一切问题老师都会尽力帮忙的!”一席话触动了他的心灵,虽然他始终保持沉默,但眼神变的柔和多了,此后他学习有些主动了。

但我知道,转化一个孩子缺点、塑造一个孩子的心灵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长期的关爱和帮助。由于天气炎热,张凯的鼻血汩汩地流了出来,我领他到水管清洗,还用自己的手绢帮他擦脸。他用感激的眼神看着我,终于彻底消除了敌意,对我说了“谢谢”。以后的日子里,我抓住教育时机,趁热打铁,上课经常提问他简单的问题,随时给予公开表扬,激励他不断进步;课下也经常找他交流,当着众多老师的面,给予热情鼓励。他对班级活动表现的更加积极了,上课也主动回答问题了。

后来,学校组织了观看网络专题片“救救我的孩子”,使他有所感悟,我不失时机地赠送他一本书《知识改变命运》,引导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不久,他给我一封信,写到:“老师,谢谢你。我曾抱怨自己很不幸,破罐子破摔,你却一直在关心我,鼓励我。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其后,他简直判若两人,在班里热心帮助同学,学习也异常刻苦起来,被学校评为“文明学生标兵”。他母亲满面笑容地找到我,非常动情地对我说:“卫老师,多亏你,孩子彻底变好了!”

展示,让课程超市评价更精彩 篇6

一、精彩在形态,展示让评价形态更活泼多样

1.静态作品展览。学校“课程超市”的内容很多是书画类、手工类、制作类,学生学习成果往往可以以一件作品呈现,比如一副书法对联、一枚篆刻印章、一件山水小品、一幅剪纸窗花、一件泥塑动物、一件折纸游轮等等,都能够直观具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学生作品,既是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更是客观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依据。

2.动态节目展演。课程超市的另一类内容是一些动态的项目,比如舞蹈、演唱、诵读(朗诵)、跆拳道、戏曲(曲艺)……这些内容的成果一般要以表演、演出的形式出示,一段绘声绘色的讲述,一曲声情并茂的演唱,几下虎虎生威的拳脚,几招婀娜多姿的身段,……学生的专注和投入,快乐和享受,他们的基本功和表演力,舞台感和灵活性都尽收眼底,活灵活现。

3.现场操作展示。有些项目,如民俗风俗类的包粽子、包饺子等,需要考查学生的动作规范和卫生习惯;如毛笔书法,需要了解学生的握笔姿势、坐姿、起笔、收笔等基本规范;如剪纸、篆刻等,需要关注学生的设计、起稿、运刀刀法等基本功;……总之,对程序性的技能和技巧有特别要求,着重技能本身,关注技巧应用和熟练程度,适宜现场操作展示,以增强过程性和现场感,凸显独立性和真实感。

4.常态作业展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评价既是为了检阅和检测,更是为了诊断和激励,特别需要关注日常的点滴进步和提高。加强日常作业要求和管理,提高作业练习的质量和效果,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做好经常性的作业展评,是一条有效的措施。包括当堂练习性作业、课外巩固性作业、自主创造性作业、阶段提高性作业等展评,可以有效记录学习过程,留下成长和发展足迹,还原原生态的学习历程,检验学习态度和投入状态,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形式。

5.多维互动展示。开设课程超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些课程需要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由团队合作来完成。每个团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好的创意,会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做法。多维互动的展示形式能很好地呈现这些成果:让学生交流自己组如何设计、如何分工、采用何种途径、运用哪些手段、借助什么工具、到过什么地方、得到什么结果等等,……同组成员相继补充和完善,老师和同学还可提出问题,竞相交互。这样的展示,可以促进思维的互撞、感受设计的优劣、展示各组的智慧、尽享合作学习的优势。

二、精彩在过程,展示让评价过程更客观全面

1.展示让评价主体更多元。所谓展示,就是公开亮相,受众自然是多元的,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更有家长和社会人士。他们观看作品展览、节目展演、现场展示和作业展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这种评价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有特意的,也有无意的;有专业的,更有非专业的……这种评价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持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的评价,这种评价更多的是自判自赏自言自语式的独自评价,更多的是作为评价的评价者而存在,更多的是作为评价者的土壤而显现价值。展示,不但是评价主体人员上的多元,更是主体身份、角色、意义上的多元和介入程度上的多元;展示,实现了评价主体全方位的多元化。

2.展示让评价内容更绿色。展示,使教学质量“拿得出,看得见”,使之外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出来,甚至定格为物质形态展现在那里。展现出来的作业和作品往往和盘托出,呈现的是浑然一体的全貌;展演的节目和操作全程毕现,展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全过程。展示性评价,就是让客观内容直观呈现,避免主观取舍、刻意修饰甚至人为遮掩,使评价内容不走样,不变味。

3.展示让评价过程更生态。让作品自身说话,不先入为主的人为干预和主观引导;全过程呈现和全面貌展现,也避免了结构性展示的主观倾向;集中在一起展示,可以相互比较和相互印证,优劣自现,长短互补;展示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灵感和创意,相互激荡,新意迪发;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件个体作品置身于众多作品之中,自我比较、自我对照、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促进后续改进和提升,实现了评价的最终目标和最好价值。

4.展示让评价结果更真实。展示的作品、汇报的成果、演出的节目、参与的演讲等,有的是即兴的,有的是现场的;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考验的;有的是让不同对象参与评价的;有的是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的。因此,它的结果更加可信,对学生的教育和促进作用更大,评价所起到的价值和意义更广泛和长远。

三、精彩在文化,展示让评价文化更多元

1.强化了激励功能。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作品入选展览、节目入围展演、进入现场操作展示,都可以是一种具体的阶段追求,有强大的目标激励作用;优胜劣汰,争取入围,可以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具有显著的竞争激励效应;作品和节目,自我诊断,自我欣赏,自我鞭策,自我提高,更是一种自我激励;争取获奖,公开拥有一个好的名次和评价,已转化成了荣誉激励。

2.丰富了校园活动。将分散的课程超市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起以成果的形式展示出来,已经将静悄悄的学习演变成了轰轰烈烈的校园活动,增添了许多的校园活动元素和活动形式;在家长开放日、学校庆典、承办赛事、接待考察等活动期间,安排这些展览、展演和展示,进一步活跃、丰富甚至支撑了这些活动;在策划、筹备和遴选展示活动过程中,必然派生出很多过程性的活动,成为校园生活中的精彩乐章。丰富的校园活动已经集聚成了强大的评价引擎。

3.充实了学校文化。展示推动着系列阵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比如课程超市室内的作业陈列区和展评台,魅力教室中的“学生风采”展示栏,宣传窗中的定期展板,走廊上的精品展框,专项活动中的大型展板,定期不定期的“星光舞台”,校园网上的“我型我秀”……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一分子,充实了学校文化。

4.构建了和谐关系。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满生机的时空,需要建立起人人平等、和谐亲密的共学关系。将课程超市的成果,通过展示、欣赏、评析等活动,创设了一个共享、互学、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共同体验和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了和谐教学关系的建立。

浅谈展示性问题在英语课堂中的功能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提问,展示性问题,功能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课堂提问在课堂活动中占有很高比例。在多种提问类型当中, 展示性问题在英语课堂提问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提问类型。展示性问题, 又称封闭性问题, 是指对已知的信息进行提问。展示性问题多用于英语基础阶段的课堂教学, 一般包括是非、对错的选择性问题和事实、回忆性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 展示性问题只能引发学生简单的语言输出, 使学生进行低层次的思维活动, 进而提出英语课堂应该少提展示性问题的建议。然而, 作者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与分析, 发现展示性问题不只是对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有其存在的意义。作者认为, 展示性问题具备以下四个主要功能。

1 确认学生理解

在课堂上,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内容, 并确保学生理解接受。一般来说, 教师无法直接观测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因此教师通常会在阅读、听力练习或课上作业之后进行展示性问题的提问, 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

例1确认学生理解的展示性问题

T:Okay now tell me what is the man’s job?

SS:Teacher.

T:A teacher, yeah.The woman.Is she a teacher, too?

SS:No.

T:So what is her job?

SS:Engineer.

T:An engineer.Okay.

例1中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也是教师已知的, 这些问题是典型的展示性问题。教师进行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架构学生理解

当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 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跨越其现有能力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 这个过程就是架构学生理解的过程。在架构学生理解的过程中, 进行展示性问题的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有效手段。下面例2中的展示性问题, 正是教师通过提问指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元素, 以帮助学生架构对于整段材料的理解。这段听力材料是关于谈话双方上周六活动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听了第一遍之后提出再听一遍, 这说明学生在理解对话时存在一定困难。了解到这一点, 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展示性问题, 指出了关键信息, 帮助学生建立了对话的全貌。

例2架构学生理解的展示性问题

T:Okay, now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page 44.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May”.Listen to May!What did May do last Saturday?

(学生听对话两次)

T:Okay, so what did May do last Saturday?

SS: (没能说出单词Karaoke)

T:What is that?In China or Japan, it’s called卡拉OK (Karaoke) .But in English, you have to say“karaoke”.That’s what we say in English.So, what did the man, the man do?

SS:Study.

T:Study!What did he study for?

SS:Spanish.

T:Spanish test.And what about the girl?

SS:She forgot.

T:She forgot about the test.And the man said“Don’t worry”, she always gets what?

SS:A.

T:A, right!

听录音前, 教师先提醒学生注意听“What did May do last Saturday?”, 接着通过“what did the man, the man do?”和“What did he study for?”提出了对话中的“事件”和“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确认可能存在的“问题”———“And what about the girl?”, 最后通过“she always gets what?”的提问, 引导学生理解了对May来说并不会产生“问题”的“原因”。这一系列的展示性问题, 引出了对话中的四个要素, 使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了对材料内容的整体理解。因此, 展示性问题除了可以帮助教师确认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架构学生的理解。

3 扩展学生课堂发言

这一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展示性问题提问的方式, 使学生进行交互式语言练习。虽然这种方式类似于句型练习, 但教师还是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课堂谈话中。

例3扩展学生课堂发言的展示性问题

T:Okay now tell me.Where is the hotel?

T&S:Around the corner of the park.

T:How about the museum?

SS:Across from the hotel.

T:Right.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 有时是为了让学生再次融入所学内容当中, 这就需要学生以发言的形式与教师进行互动, 通过回答教师的展示性问题, 达到熟练使用语言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的展示性问题虽然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 不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而是围绕着语法、句型或课文进行的交互语言练习, 但有些展示性问题不只需要学生识别、再现相关内容, 还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和再加工, 这个过程便是为真正的交流做准备, 是真实语言交流的前奏。因此, 扩展学生课堂发言这一功能可以促进学生熟练使用和灵活掌握所学语法和句型, 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强调语言形式

语言的形式是语言习得中需要掌握的要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性问题的提问, 吸引学生对于语言形式的注意,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一功能可以针对发音、拼写、语法以及词汇进行形式上的强调。

例4强调发音、拼写的展示性问题

T:How did you say that (The word“surgery”) ?

S: (无回应)

T:/'s?:d??r?/.And…can you spell it?

T&S:S-U-R-G-E-R-Y.

例5.强调语法的展示性问题

T:“Has she finished her work”or“Have she finished her work”?

SS:Has she.

T:Okay!They?“Has they”or“Have they”?

SS:Have they.

例6.强调词汇的展示性问题

T:What is“science museum”in Chinese?

S:科学博物馆.

T:And“aquarium”?What is“aquarium”?What can you see in aquarium?You can see fish!

S:水族馆.

T:Yeah, yeah!You can see fish, many many fish.That’s aquarium.

例4中教师分别对生僻词汇的发音和拼写进行了提问,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并确保学生掌握;例5中教师用展示性问题提问, 强调了现在完成时中不同人称分别使用不同助动词, 加深学生印象;例6中教师将词汇用展示性问题提问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拓展学生知识。以上三个实例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用展示性问题对语言形式进行强调, 使学生达到准确掌握语言的目的。

综上所述, 展示性问题并非简单、机械的信息再现, 而是具备重要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的利用展示性问题, 发挥其功能, 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引发他们更多的语言输出, 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 从而使教学更加灵活丰富,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萍.试论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J].凯里学院学报, 2012 (10) .

[2]徐立群.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 2010 (03) .

[3]胡青球.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凋查分析[J].外语界, 2004 (06) .

[4]屠扬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调查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05) .

[5]黄广芳.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误区的调查与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0) .

展示性评价 篇8

展示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摆出来给别人看。“摆出来”、“看”都是信息的传播过程,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展示是以人为对象借用各种媒介表达传播者意图的空间传播形式, 只是它选用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广阔的、复杂的, 这些承载信息的媒介有图片、声音、动画、电影、游戏、交互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将会产生更多的媒介, 出现更多的传播形式, 也将不断拓宽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在众多的展示类型中, 教育游戏的展示只是其中之一。

展示即是一种传播过程, 那么承载教学信息符号的教育游戏展示也是一项传播活动, 它是将教学内容以游戏作为媒介进行知识的传播, 它传递的信息就是学习信息, 传播的对象是学生, 传播者就是游戏设计者和老师, 传播的环境就是教学环境。明确了这一点之后, 能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教育游戏的形式主义的误区, 或掉进炫耀手法的泥潭, 而专注于教育主题内容的表达, 更加重视学习者对游戏中教育内容的需求、注意、认知等心理因素的研究, 避免因当前许多眼花缭乱的游戏而沉醉于形体的组合, 也避免毫无意义的游戏内容脱离教学, 使展示设计更加贴近学习者的需要。

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分析

探究性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创新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让学习活动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探究性学习能够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手段都围绕学习者特点来确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继承和接受传统知识, 更在于创造更多的知识,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而探究性学习正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是从各个领域使人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探究问题能力, 并学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在活动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探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以下是具体的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分析。

1. 在探究性学习下, 学生的学习源于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天性, 它既能使学习者产生学习需求, 同时又是一种学习动力。好奇心能够驱使人产生探究的欲望, 激发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奇心, 所以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无数的潜能。这是由实践证明了的: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的先驱性的尝试。他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小学理科课程的研究中做了三年的实践研究, 他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学生能够自我产生分析问题的策略, 以及运用这些策略进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口头说教的效果远远不如让儿童亲身体验好, 因而他非常重视让孩子从生活、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中去获得和发现知识。根据卢梭的观点教育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 因为“孩子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 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他认为儿童应该在行动中、在过程中直接接受教育, 于是他大力倡导把儿童个人的经验、行为和个人的发现作为教育的基本手段。他一再强调:“我要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 他们在书本中是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从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来, 卢梭视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儿童的自然天性, 关注探究对儿童发展的内在价值, 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是围绕儿童的生活和实践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陆续被研究者们渗透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例如美国的大、中、小学也都在积极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 (project一Based.Learning) 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problem一Based Learning) 、“把游戏带进课堂”等意义相近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活动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3. 学生的探究不仅表现为学习者对事物的直接认识上, 而且表现在对间接经验的获取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围绕核心问题在适应性学习环境中展开探究活动, 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信息, 根据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 并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三、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调查结果

以下是关于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如图示, 图中纵坐标为选择每个选项的教师人数, 此为多项选择题, 一个教师可以选择多项。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 在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效果的学生和游戏方面因素中, 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兴趣、游戏难易程度、学习经验和能力、游戏趣味性、游戏内容。这四项是选择人数最多的, 分别排在选项的前四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 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效果的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方面因素中, 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设备、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吻合、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吻合。

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从教师因素来说, 必须选择一款好的、适合的游戏, 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前期的学习者分析, 需要从学习者年龄、学习能力和游戏时间与课堂时间是否冲突等, 而且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要确保游戏较好地展示应用。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及组织教学能力, 所以涉及教学设计问题;从游戏方面来考虑就是游戏的趣味性、难易程度, 游戏的时间要确保和课堂的时间吻合;学生因素方面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觉能力和对游戏的操作能力及水平。

四、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分析

1. 人力资源。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了罗杰斯在学习论中阐述, 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时务必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除了书籍、杂志和实验室设备等外, 人力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游戏的设计者、教师、专家、学习同伴等能够在学习中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的人。

(1) 游戏设计者: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设计者是展示过程的间接传播者, 他在游戏的展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游戏设定的目标、程序、游戏内容、游戏任务、游戏角色、游戏画面设计、场景设计等完全由设计者来完成制作与设计。设计者是展示过程中的第一传播者, 设计师应考虑在展示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确定了目标和内容后给学习者设定游戏任务。设计者应赋予游戏本身积极的正面的内容, 体现民族的科学的文化内涵, 最终让使用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感性上产生认识, 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 作为教育游戏设计师来说, 应该多与学科专家及教师联络交流,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熟悉学习内容, 制作出的游戏软件最好能够与学习教材同步。目前在游戏领域当中已经有很多与课程教材同步的游戏被开发并且被使用, 这样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才不会陷入迷茫的误区, 也不会盲目地去选择游戏。

(2) 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下, 教师在组织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方面, 不同于传统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教师的功能成为了学习促进者, 他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例如在给学生准备一款教育游戏时, 教师自身要熟悉游戏的功能、规则、任务下达, 而其最重要一点就是教师是游戏选择时候的把关者, 既要实现寓教于乐的功能, 又要确保游戏的内容是健康自然的, 并且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另外教师是展示过程的监督者及促进者,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不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方法,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所以要求教师具有监督及督促能力, 注意观察学习者的学习进展及学习困难,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时予以指导、评价。

(3) 学习同伴:同伴教学是罗杰斯倡导的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它对学生双方都有好处。在游戏教学中同伴的作用表现为互助和激励, 这给学习者与同伴之间带来一种促进和推动的力量, 学习者在同伴的激励和帮助下会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好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会促使学习者中的一些人学习更努力, 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动机也更强烈。罗杰斯认为, 同伴之间的讨论、互助的这种个别指导方式, 不失为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学习方法。

2. 游戏任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 让学生主动参与完成这项任务。将多重教学内容或技能整合在这些具体的、复杂的任务中, 它们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决策和判断力提高,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在具体设置游戏任务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点: (1) 游戏中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必须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 (2) 游戏任务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或者是当前学习主题; (3) 而且游戏任务的设置上应注意难易程度的适度, 游戏任务如果太难, 游戏者或者学习者达不到最终游戏目的, 也就达不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也无法在认知上上升到感性层面。反之, 游戏任务也不宜设置得太简单, 否则游戏者很容易就达到目标, 完成游戏任务, 也就无法达到学习者由认识层面到理性层面的提升。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育游戏的展示过程的桥梁及传播渠道。在教学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探究能力, 这里提到的教学设计包括熟悉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再分析学习者的特点与学习经验, 在此基础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教育游戏, 并设计好导入新课程内容的问题情境, 设计好一堂课的时间安排, 讲解时间、学生游戏时间、总结讨论时间等, 好的教学设计还应包括好的评价方法。好的评价方法才能够检测出教学的效果、学习的效果、游戏的使用效果等。为此, 做好教学设计是能够完成教育游戏展示过程的有效途径及改良渠道。教育游戏是固定的, 但是教学设计是灵活多变的, 有效生动地设计好一堂课的执行是非常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的, 好的教学设计无疑给探究性学习方式下的教育游戏很好地展示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藉此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 所以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 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教学环境。

这里所指的教学环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那就是各类资源和递授系统。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和教科书、其他书籍等。简而言之, 就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 教学递授系统就包括传统课堂 (包括学校图书馆、学校实验室和常用网络手段, 如电子邮件等) 。

下面是用示意图来表现的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

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四大要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哪一种要素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效果。分析展示要素的内容及其关系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海兰, 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07.7.

[2]崔相录.研究中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石教英, 金小刚.电子学习与游戏———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载《国际学术动态》2007, (1) .

小学美术作业展示与多元化评价 篇9

一、多方法展示作业

1.艺术墙张贴

当前,许多的学校都已经建设了美术专用教室。因此,在上绘画课时,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在艺术墙或者黑板上展示,无论优劣把全班所有同学的作业全部张贴上去,当所有的作品粘贴上去的时候,学生自己会进行一个筛选然后会主动的对照自己的作业,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而更好的进行二次创作。

2.艺术架立体展示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也就是说一幅作品的呈现不仅需要作品本身的艺术张力,更要有完美的背景去衬托,以达到一个完整的艺术呈现。在小学美术作业中有一半是手工作业,手工作业的呈现方式经常让我们美术老师头疼。以往的手工作业基本都是做完了作品也就扔掉了,很可惜!其实,我们可以在美术教室准备一些展示架,没有专用教室的学校,也可以用学生的板凳叠加起来,这样学生的手工、泥工作业做完了一个个的摆放到展示架上,配合灯光的效果,让学生们会有一种在美术馆看展览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艺术的氛围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增加了自信。如笔者在上一年级《瓶子变变变》的时候,学生们制作的花花绿绿的瓶子很是吸引我,笔者就地取材把学生的椅子搭起了一个台子,让他们一个个的展示过来,速度最快的作品摆在最好的位置,速度慢的作品摆的位置可能就不尽人意了,学生们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看的作品摆上去了,大家你追我赶最后展示在架上面,当看到满满当当的瓶子,就会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己就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从而创造了美。

3.课件展示

不过,许多时候,有的作品在当堂课中也许无法展示,如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等等,我们可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手段,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配上一些轻快的音乐,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欣赏画展的感觉,在欣赏中学会审美让自己的绘画水平得到提升。

二、多角度评价作业

多角度去评价是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多角度评价主体,是指在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中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评与互评中找到各自作业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视觉能很真实的解析他们的眼中的作业。美术课程标准对作业评价也指出,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如在教学《漂亮的房间》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采用小组合组的方式,每个组里面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分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长及时的给予点评以便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的调整,在最后漂亮的房间呈现的时候,组内成员先对自己的作品给与评价,说出合作过程中的故事,然后再给别的组的作品进行相互的点评,这样大家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在接受别人的建议后调整自己的作品,达到更好的作业效果。

其实,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把所有的优秀作品展览出来,让全校的同学一起来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让全校的学生、老师、学生家长一起点评、欣赏,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加入其中。

三、多环节评价作业

美术作业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好体现,我们一般的可以从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搭配、创意构思以及整体效果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常采用贴笑脸、星星榜的方式,有时也会在作业封面上盖印章,来一个印章奖励的活动,学期结束时按照老师的要求满足多少个印章兑换相应的美术用品,这样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换得老师的奖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注重这样的作业点评,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点的领悟、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的评价。因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更应该及时的给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点评,如在教学《门窗墙》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欣赏全国各地的一些老建筑上的门窗墙,并说说自己曾经看到的门窗墙的时候,有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广,他就会联想到很多地方他曾经看到的有意思的门窗墙,这时候老师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评价)“:你真是见多识广,让我们开了眼界。”在学生进行作业构思的时候,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与点评,如“:你的点子很有创意”、“你的想法很独特”等等。在学生作业过程中可以从他的构图、色彩及他的认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的不在关注他、不在指导他,给他增加学习的自信,从而更好的完成作业。

总之,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美术作业评价的多元化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进行实施的工程,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在评价的语言上要积极的去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美术作业评价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评价对教学进行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作业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会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示性评价 篇10

一、课堂教学

(一) 坚持以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我们教师经常占用学生的时间, 课堂只是教师的演讲舞台, 学生只是聆听者, 甚至现在还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新课标提倡以生为本的思想, 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是学习的激励者和调控者, 是学生的“学伴”。“展示+评价”的模式, 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坚持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更高。除此之外, 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让学生做小老师、小主持人等等, 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或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亮点, 从而获得成就感, 提高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王国。

(二) 坚持运用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展示+评价”的有效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活动为主, 以操练运用为主。在课堂教学中, 在听说模仿后, 我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不断地开展唱英语歌曲、表演对话或歌谣等小组展示活动, 并将英语与我们的生活话题相联系,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课堂展示逐渐成为学生课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也形成了一种大胆运用的习惯, 经常在学习新知时, 学生对活动已经迫不及待, 有的已跃跃欲试。记得有一天, 我在教授新词读音时, 一名叫范欣瑶的学生突然站起来对我说:“Miss Liu, I can help you.”我说:“Great!”于是她便开始领学生一起读单词, 且加入歌谣的韵律, 拍手的动作, 不一会学生就朗朗上口地读了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使学生认识了自我,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增强其自信心, 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 坚持评价为翼

英语新课标中提到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展示+评价”模式的运用中, 我也越来越深地感到, 评价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注入了活力。

1. 个评与组评相结合。

为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使组内学习更为有效, 使每个成员都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我把全班分为十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由四人组成。每课时根据教材内容设定小组图标, 如果某个小组在某环节有优秀的表现, 则在相应的环节上加上一颗星。如果某个学生有出色表现, 我会在他的成长本上及时盖上奖章鼓励。这样就有效地把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 学生会意识到“我荣, 小组荣”, 促进了学生积极地在小组中合作学习。

2. 评价要有延续性。

评价如果是一成不变的标准, 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它失去兴趣, 因此还要注重评价的延续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 喜欢新颖变换的事物。于是, 每个学期我都设计一种持续评价的规定, 如星月太阳、七色花、爬格子等, 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通过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我更加体会到, 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来与别人比较, 而是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外展示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的精神内涵, 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课堂上, 而应该将英语回归校园生活, 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让英语时时处处陪伴在学生左右。而“展示+评价”有效教学模式恰好迎合了新课标的要求。

在平时的实践中, 我经常会开展各班级间和班级内部一系列各种形式的校园英语展示活动, 如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广播、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等。在展示活动中, 我看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高涨, 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自信, 越来越爱英语, 而且是在爱与乐趣中不断展示自己的风采。

要使英语学习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校园展示活动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 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 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 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上一篇:英语教学反思下一篇:交替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