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

2024-08-22

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精选十篇)

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 篇1

《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与实例》一书中介绍了诸多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新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方式。其一,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并将其合理地整合,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结构,而教师资源在此过程当中也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书中将国内许多音乐家和知名歌唱家的表演以及对音乐学习的讲解制作成课件,作为声乐教学的视听课程,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相比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和具体;同时,著名音乐家显然比教师更具有权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也会随之提升,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加以讲解,清除学习中的死角,这样不仅会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将教师从枯燥的教学当中解放出来。

其二,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需要进行范唱的局限性被打破,不同的学生性别和音色各不相同,现代教育不同于古代,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范唱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也受到自身年龄、性别、音色等问题的限制,许多时候无法达到所需的效果。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更准确和直观地达到教师需要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其三,学生的视野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得到拓展。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囊括了众多国内优秀教育家的教学课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思考,不断怀疑自身,在此过程中不断进步。《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与实例》一书中包括了金铁霖、周小燕等许多知名音乐家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能够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进步,寻找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

其四,积累声乐曲目的方式更加直观。课堂上对于新的曲目的学习很慢,实际上是因为许多学生不懂通过网络等方式自主学习。开放的网络世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许多歌曲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这种多媒体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条捷径,如果教师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对情感、技巧等方式加以指点,学生则很容易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歌唱风格。

其五,视听结合。《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与实例》一书中展示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多画面展示平台,它对于各种声乐演唱方式都有很好的诠释,而相同的歌曲在不同的演奏者身上也会展示出不同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了解不同演奏者的风格特点,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与实例》一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新的声乐演唱方式和理念,让教学更具有时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没有突破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进步作用有限,而《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与实例》一书中所展示的方式,提出了音乐教学的新理念,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将众多新课程和演唱方式尽收眼底,实现用现代资源来优化学习的目的。

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 篇2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探讨

摘要:多媒体教学对于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它携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能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新途径,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中小学教师采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容量、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的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对于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保证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按照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的原则,优先制定和实施以下战略行动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甚至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很多时候仍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为使用多媒体而进行教学。多媒体在很多时候不是一种真正的教学需要,而成为一种时尚,本末倒置。(3)课件质量欠佳。由于没有真正领会多媒体教学的实质,只是简单地制作一些课件,把板书搬上屏幕,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应有效果,反而造成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厌倦。(4)没有注意学科的特殊性,滥用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优势,不能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5)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课件制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需要课件的老师不懂计算机,不会做课件,懂计算机的老师又不了解学科内容,难以做出高质量课件。(6)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共享措施和途径,零散的教学资源不能共享,无法互相交流提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7)多媒体配套设施不足,不能更好地为多媒体教学服务。除了多媒体计算机以外,多媒体备课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还有视频展台、大屏幕投影电视、数码投影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移动硬盘等播放设备和制作课件设备往往由于经费原因无法配套,直接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开展。

针对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各种问题找出相应对策,以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出其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威力,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增添新的动力。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硬件建设优先考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多媒体教室和设备,哪来多媒体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首先还是要进行硬件方面的建设。各地中小学校可以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实用的多媒体教室,补充配齐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像常用的笔记本电脑、视频展示台、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等。各个学校也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所以在硬件建设上面,建议各学校要着眼于未来,优先考虑,同时又要一切从实用出发,设备不必最先进,能用就行,设备也不必很多,够用即可,否则易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给学校带来经济负担。在实际中还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科学管理,以最小的投入满足最大的需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

在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中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一是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中去探索发现,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教学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教学可让教师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方位实施教学。而要充分发挥出这些特长,我们在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中就必须牢牢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大方向,也只有如此,才能释放多媒体教学的巨大能量。建设网站,整合资源

各地中小学的多媒体优质课及课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若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仅仅为公开课所用,会造成人力、财力、智力的浪费。我们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综合实用的教学资源网站,把各地优质课视频及课件放到网上(下转第83页)(上接第63页)共享,利于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和提高。作为一个资源网站,我们认为可以集合优秀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制作能普及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资源共享,降低多媒体教学的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课件整体水平。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网站上建立一个教学资料素材库,专门搜集整理国内外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各科需要的教学素材,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网络的空间,更好地为多媒体教学服务。树立样板,普及推广

普及推广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为适应新的形势,要鼓励支持教师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成为公开课的一种形式,如若不然,则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本意,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普及推广,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树立一个好的样板,作为其它学校的学习效仿对象。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重点扶持建设一个学校,大胆进行多媒体教学改革试验,然后把经验进行推广普及。这样既可以避免各个学校在多媒体教学改革中都摸着石头过河,走弯路,又可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传统现代,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毋庸置疑,但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优势互补。若厚此薄彼,不仅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推广普及多媒体教学,并非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并不是喜欢上所有的多媒体教学,那种不顾学科和课程内容实际,只是机械将黑板搬上荧幕的做法得不偿失,一方面丧失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会造成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错误认识,会厌倦大量信息满堂灌的没有新意的多媒体教学,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毋庸质疑的,使用好多媒体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使我们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使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时代感受到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全新世界,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国家服务。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助力语文教学 篇3

一创设生动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情境相联系的,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与问题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的巩固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使得传统教学中只能听取信息演变成既能听得见又能看得见,它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听觉感官产生冲击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和强度要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学时,我首先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圓明园毁灭前的美景及园中藏有的稀世珍宝,让学生感受祖国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并为之自豪;接着,播放影片《圆明园》中八国联军闯入圆明园烧杀抢掠这一片段,激发起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同时,为祖国失去这些稀世珍宝而感到惋惜;最后,趁热打铁,设计疑问:“侵略者为什么能如此放肆地闯入圆明园实施这些强盗行径?”让学生结合预习时收集到的资料讨论这一问题,很快就有了结果。有的学生说:“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有的学生说:“因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发挥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承担着这样一个自导自演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是看到老师一个人在讲授抽象单调的课文;学生也总是被动地听,很少参与其中,更别说融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去了。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学生应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追求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多媒体的引入,使这一理想逐渐转变成为现实。计算机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它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萌发参与学习与讨论的愿望,通过引导他们逐步参与,充分实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例子,在教学中就可以先提问,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并主动参与讨论,最后总结出他们的观后感,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具有多种多样的任人选择的功能,同时也可为学生提供随时的学习成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以及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的学习路径,而教师只需在适当时候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也得以发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计算机可以提供给学生多彩生动的画面。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去征服,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借助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课文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时可以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形态展示给学生,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与象共舞》一文涉及异域风情。我让学生观看有关泰国节庆仪式的视频。通过观看短片,熟悉大象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大象的保护意识,由此对泰国的风土人情也有了初步的印象。课堂上,我还让学生讨论他们自己印象中的其他各国风土人情,这样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了课文,又开阔了视野。

总之,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可以纠正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常见问题。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乐学的目的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白塘江子头小学)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篇4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课堂教学也不断地改进优化:已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发展。现在,无论是大型的教学比武,还是学校的公开课,几乎都在多媒体教育中进行,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它那五彩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与新奇的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动态的视觉效应,而且会激起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应用多媒体,确实能为课堂增色不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进行某些复习课教学时,可用多媒体省时增容。

九年级是初中毕业的阶段,化学课程在第二学期会提前约一个月结束而进入复习阶段。在有限的一个月里,学生很难将两本厚厚的教科书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师也总是感觉仓促且费力。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复习的内容经过分类,整理后制成幻灯片,先显示骨架内容,一步一个脚印地分次显示,各各击破,待整节课复习完了后又将全部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上,可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一目了然,既省时,又增大复习容量。

二、课堂不能做实验或不宜做实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好处多。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不做实验,不足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仅凭空讲,学生会觉得内容抽象,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很差。从2009年开始郑州市首次进行理化生实验考试。教师如若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多媒体画面中的模拟事实或其他的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则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满意的效果。例如初中人教版在讲到“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提到一氧化碳有剧毒。对于这一事实,或许有少数学生见过,但更多学生没有经历过,在课堂上又不能做个实验看看,于是我用多媒体播放煤气中毒的全过程的录像,让学生像亲临其境、亲身体会一样,对一氧化碳有剧毒印象深刻。又如,在讲到“甲醇可以使人失明,甚至让人死亡”时,也不能做实验。有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录像:某地一个制造假酒的窝点,由于酒中有较多的甲醇,结果饮用者有的失明,有的死亡。通过这一真实生活画面,学生明白了甲醇的毒性,也加深了对化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的认识。再如,在讲“空气的污染”、“水体污染”、“森林火灾”、“瓦斯爆炸”等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除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外,更可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和科学的环保思想。

技能并非依靠培养或培训就能获得,而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与人格素养。因此,社会也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非常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技能,这既不可能,又没有必要。然而,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选择,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自身素质等选择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才是一个“有效”的教师[4]。

三、利用图表比较分析的课,用多媒体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涉及的图表有十一个之多,教材上也以彩色图表的形式呈现。而各个图表看似独立,其实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听起来觉得不系统,效果不佳。当采用多媒体将各个图表制成幻灯片,我边放映边让学生分析,需要比较时,又把几个图表放在一张幻灯片上同时放映,这样就解决了零碎杂乱的问题,挤出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更进一步拓展。

四、教学“微观”性的知识,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其它手段无法取代的作用。

微观知识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教科书虽配以适当的图片,但“微观”还是无法走进学生的脑子。如果把微观过程(如化学应中分子的断裂、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制成动画,以多媒体再现出来,不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化难为易,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分子和原子等概念时,我用不同的硬币代表不同的原子,模拟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等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另一位教师用橘子代表原子进行同样的教学。尽管我们竭尽全力想讲得更清楚,但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我们采用了多媒体,通过形象的动画模拟水分子的分解、氧化汞分子的分解清晰可见,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这一事实,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理解就深刻多了。再如“金刚石·石墨·C60”的教学,虽说这部分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它们的主要用途,并不作太高的要求,但是学生往往把它们的主要用途张冠李戴。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实物及空间结构,并配以必要的解说,问题就简单明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它带给教学工作的好处应该不止这些,这一点年轻的教师更有体会。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多媒体代替粉笔和黑板进行工作时,我也发现它的不足之处。譬如说,多媒体不能呈现完整的课堂板书,使学生分不清重点,抓不住眉目,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间更直接的情感交流。因为教学程序是教师事先设置好的,学生只能钻进教师设置的这个“笼子”里,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情感或多或少受到了限制。再说,也不是所有类型的课都采用多媒体效果才好。当教以“化学计算”为主的课时,多媒体就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它不能边写边讲边分析,教学思路打不开,如果某学生没听懂,需要教师补教补讲时,多媒体就无能为力了。

总之,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就会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多媒体的运用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只能因为使用了多媒体而增色,绝不能因为多媒体的滥用而逊色。

参考文献:

[1]土歧圭子.教师学入门[M].东京:米克尼出版,2006:

[2]赵亮.高中化学选修课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47-148.

[3]沈颖.建构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苑教育,2009.5:29.

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5

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罗国平

正文: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危机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信息技术为特征,以人才为基础,以创新论成败。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唱唱歌而已的基础上,而将发展成为一门包括舞蹈、美术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音乐课的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了。在这样的一个综合型的学科中,多媒体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应用在教学中。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课堂,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恰好为这种教学提供了保障,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核心,表现在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去整合学生,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和落实,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内在需要和内心愿望则很少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音乐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从此不再主要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整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学生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者,从此不再是知识的“内存”和“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CPU”。

二、多媒体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主意识的主体,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再是简单的“内存”。鲜活生动的认知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准备和载体,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O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学生的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的教学中,歌曲涉及《国歌》几种不同演奏方法,在教学中,我加了管弦乐演奏与合唱放入课件中,使学生去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听管弦乐演奏的《国歌》时,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注视电脑屏幕,同时我用FLASH做了一个简单的动画,使国旗冉冉升起,随风飘扬,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放合唱时,用DVD播放以前在战场上的战争场面,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强对《国歌》的了解,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欣赏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想像,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并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四、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课堂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扩充知识容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音效等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

如在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超级解霸”软件,把蒙古大草原、那达幕盛会等风光录入电脑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导入时先问学生去过蒙古草原没有,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点击鼠标,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歌曲活泼、轻快,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制作了带有春天风景的教学课件,并配以鸟啼声,流水声。上课时我通过播放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浓浓的春天气息,从而启发学生用轻盈、优美的歌声来演唱,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然后让学生根据设计的课件来创设一幅春天的画,并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创作欲。通过这一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不仅能感悟到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深厚了他们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兴趣。

六、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教学中还有很好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

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教育需求,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性、直观性、多样性等特点,形象的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传播给学生,优化了课堂结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学生学得积极学的轻松。因此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它将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能完成,并且采用教师 “满堂灌”式教学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被动的学习,根本没有发言权,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实物。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改变了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反馈方式, 变枯燥为生动,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单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学生参与的少,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彻底改变了只当观众和听众的局面。首先,它以其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功能的多样性、以直观化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视听的最佳组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其次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了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程度,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心理学规律,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能够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生动、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中药制剂技术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适当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其次,教学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反馈,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了学习新知的氛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攻破重点,化解难点。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要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应是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多媒体只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的时间关系。教学节奏要适当,掌握教学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多媒体技术不能代替板书,现在许多教师喜欢用课件的版面来代替黑板,首先在很多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黑板,板书的作用都强于简单的投影,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过程的掌握,而不是结论的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将教学重点与教学形式有机结合

课堂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意味着课堂的教学内容的改变,与传统的教学要求一样,教育者在每一节课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活动,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而突出的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步骤与过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更快接受,更好的接受,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和使用课件就是要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发现、创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应努力做到:优化教学思想注意多媒体的辅助性、工具性,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思维训练,贯穿教学思想.总而言之,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 篇7

新课程绝不等同于多媒体的使用, 使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实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一定实现不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系, 必须大力提倡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多媒体的使用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优点

多媒体是从英文单词Multimedia翻译过来的, 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 实际上是指两种媒体, 音频和视频, 或者用现在的术语叫音响和电视。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因此,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 它的普及利用更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何况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又有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等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一, 多媒体课件可以包括大量文字和图形、动听的声音、精彩的动画等视听信息, 课堂容量相对较大, 直观、节省板书或画图时间。面对动画图片视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

第二, 它可以将一些学生难以想象而且教师又无法拿出实物的抽象的内容作详细而深刻的讲解展示, 使学生容易接受。比如在选修4绪言的教学中, 用氢气和碘单质反应过程的模拟来展示如何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第三,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好些危险的、难以实现的或耗时太长的实验。比如氯气的制备等,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做, 风险大耗时长, 笔者了解到, 这个实验几乎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师所省略不做, 但这个实验又是高中化学气体制备的第一实验, 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多媒体课件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与方式。

二、传统媒体教学及其优点

传统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 在教师口头语言的基础上, 为更丰富的传递信息而采用的一些简单的媒体材料:黑板、模型、实物、小型展览等, 而进行教学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简单、方便;易被接受,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价格便宜, 对外在的环境要求低;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资源非常丰富。例如, 选修3中金属晶体结构的教学。如果我们利用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拼图了解晶体中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 那么他们将对金属晶体的结构有深刻的了解, 而不是单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

再比如板书的重要性。多媒体的展示速度过快, 学生来不急记录和思考。特别是对于理科的教学, 板书就显得尤其重要。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一步一步, 边讲边板书, 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要比电脑播放的过程深刻得多。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 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多种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特别是它的可参与性和成就感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具备的。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 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激发灵感, 培养实验能力。如果以课件代替过多的化学实验, 即使再逼真也毕竟是虚拟的, 更何况理论往往与实践有一定的差异, 课件制作又往往是理想化的, 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课件的声色俱佳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忽略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导致所要揭示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在教学工作中不可迷信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上以化学实验、黑板等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 传统媒体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二者要相互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如何才能完美结合

如何才能使二者完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呢?这就是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 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 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 在指导思想上, 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

传统媒体的教学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系统性强, 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 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 较适合于高年级, 而且宜用于教学系统性较强的内容。例如, 在复习课的时候, 虽然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 如果播放的速度过快, 学生就不能把要点记下来。因此, 必要的板书 (传统媒体教学) 就显得非常重要。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爱好,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 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信息形式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危险的实验或者抽象的理论,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 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达到教学的效果。

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使多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并设法使二者完美结合, 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 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蔡菊清.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Z].

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 篇8

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物质资源作用于教 学客体而 维持推进 , 进而实现 其目的的 活动。这里的物质资源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最基本的硬件准备和设施, 主要为教学活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环境, 如:教室、桌椅等;二是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使用的教学用具,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图工具, 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器具、药品, 教科书等。后者在特定的教学中甚至不可或缺, 原因是它们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 我们常称之为教学工具或教学媒体。但是, 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有无区别, 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有必要清晰化。

工具的出现从来就是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服务的, 它产生于人的实践认知的需要, 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实践。工具可以被看作是人的器官的延伸, 关于这一点, 荀子在《劝学》中的论述颇为经典:“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1]这段话中, 荀子说出了人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的原因就是“善假于物也”, 这里的“物”, 可以引申为认知过程中的工具, 在教学中, 就是教学的工具。随着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深化, 必然需要工具的不断更新作为支撑, 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工具可以作为衡量教学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从人类历史以及教学的历史与发展沿革来看, 教学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 (如图1) 。

显而易见, 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 教学工具是从低级简易不断地向高级精密发展演进的, 且这种演进是持续不断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会有新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教学工具产生。

“媒体”一词来源于英文“media”, 剑桥百科全书对其解释是:传播媒介、电视、广播、电影和报刊的全称……各种媒介的重要意义都在于提供娱乐和信息。[2]可见,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信息, 是否承载了一定的信息是判断它是不是属于媒体的关键。那么,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时, 作为承载教学信息的工具时, 就成为教学媒体了。有学者指出:“广义的教学媒体是指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的介质, 包括教师、黑板、教科书、教具和模型等传统教学媒体, 同时, 也包括幻灯、电影、广播、教育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即一切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人、物和技术都属于教学媒体”[3]。教学媒体的本质还是教学活动中人们所选择和运用的工具。

日常我们谈到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时几乎将它们同一化, 虽然二者联系紧密, 但在概念所表述的范围上仍有区别。教学工具指的是教学中所运用到的一切实物和器具, 而教学媒体更侧重的是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的实物器具, 他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教学媒体是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不可或缺。

二、教学主体、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的关系

叶澜教授在谈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时说:“教育就像植根于社会这个大地的一棵大树, 时时从社会大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又时时结出丰硕的果实献给大地。为了生存, 它必须适应社会土壤的特点, 而他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定的作用。”[4]由此得到启发, 要对作为教学手段和工具的教学媒体以及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 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成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一定深度的认识研究, 就显得必不可少。每个因素作为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之间联系紧密, 相互影响, 甚至互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谈及教学时, 首先呈现在我们脑海的是一幕幕实际的教学场面。任何教学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都必须借助于一定形式的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得以进行, 则必须包含以下基本要素:一是作为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的教师和作为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的学生, 也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二是教学主体双方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或选用的教学工具或媒介, 以及教学活动得以发生所必须具备的物质资源和环境准备, 也就是教学物质资源。三是师生以某种方式组合相互影响共同产生作用的对象, 也就是教学内容。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影响着教学的组织形式、进展状况和最终效果。当然, 还有一些隐含的影响教学的因素, 如师生心理状态、自然环境等。

11.教学主体与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搭建在教学主客体之间的桥梁, 这座桥梁建构的巧妙性以及实用性将是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学活动作为人的特殊的实践认知活动,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各自的主体性, 或者必须得表现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才可以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达成目标。教师是“教”的主体, 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研究上、对教材的钻研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与呈现方式的运用上、对教学方法的筛选与设计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有效地利用上等。在这些过程中, 教师参杂了自己的“个性”, 因此, 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资源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面对相同的学生, 不同的教师“教”的时候教学效果也往往大不相同。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其获取知识的动态性和主动性上, 新课程改革下, 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做出由过去直接“吞鱼”到现在的“渔获→解剖→烹饪→享用”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些过程中, 学生不管是借助于自己的肢体, 还是五官获取信息, 或是用大脑进行思维, 总之, 都得自己亲自出马, 而不是守株待兔, 改变静静地坐着等待教师“改造”的局面。之所以要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进行说明, 是因为任何教学媒体, 教学工具只有被主体所运用才能显示出其具有的功用。意在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学”的主体性地位, 从而为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使用教学媒体打开思路,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更多地被教师掌握, 甚至是“独霸”的局面。

22.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

叶澜教授在谈及教学时说:“教育内容的组成十分丰富多彩, 从设计的范围来说, 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活动的知识, 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说, 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就其表现形态来说, 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5]

虽然, “知识”长期以来被当作是教学活动所要认知的客体的 (教学内容) 代表, 但绝非全部。知识之外, 教学的认知客体还包括未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身素质所发生的“内隐的变化”。它不同于知识, 能够直接被测量, 但其却是存在的。例如:能力、人格、气质、价值观、情感、态度等较知识更为抽象的概念。尤其在新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之下, 能力、人格、气质、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更加成为课堂教学目的和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为教学活动“作用”的主要对象。事实上, 包括传统的教学在内的任何教学中, 以上提到的内容无时不刻不在发展与变化。他们都是教学活动产生效果的对象, 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客体 (教学内容) , 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在教学发展史上, 新的教学内容的出现以及对认知要求的提高, 总是作为重要的刺激力量, 对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和在教学中的投入使用产生促进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促进教学认知活动更加高效且深入地进行, 而新的教学内容的出现以及教学认知深化的要求又刺激产生新的教学媒体, 并作为教学认知活动的有力工具和借助。教学客体与教学媒体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教学的本质是发展, 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要获得好的发展, 就得在对其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先进的教学媒体, 制定出有利于其发展的“教学环境”。于是, 在教学中, 要实现以上方面的发展, 教学主体就得对其进行研究, 形成对发展起点的认识。

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在不停地更新和发展, 这是一个永恒规律。那么, 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就得善于借助新的, 处于教育教学发展前沿的工具和媒介, 这是教学内在质的规定性、规律性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媒体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

三、多媒体教学的本质

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作为支撑以实现教学更好地进行, 取得更优效果的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完全是基于教学有效性和需求的考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整体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的提高, 教学水平和要求与之同步, 不断适应。尤其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 往往要深入到“知识”内部去认知, 就得依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媒介。现代教育技术的借助和运用,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使得知识的呈现生动化、形象化、本原化。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人体”这一部分, 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配备有“实物模型”。同样的教学内容, 多年前主要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完成, 现在只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大胆地对实物进行“解剖操作”、“器官重组”或是“外科手术”, 外加文字资料的辅助说明, 教学任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相比之下, 不管是在教学的难易上还是教学效果上, 新媒体的出现和运用使得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对于多媒体教学, 一线的广大教师在意识上“约定俗成”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有电子计算机参与的教学 (CAI) , 这种认识显然有它的牵强性和欠当性。对于多媒体教学, 我们至少应该从两个层次的水平和实际需要去理解。一是在教学中运用到了多种媒体, 不强调电子计算机或是其它电化教学媒体的参与;二是有电子计算机参与, 并且配套有其他教学媒体的教学 (在农村学校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现在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更多的就是指运用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 。只能说, 有电子计算机这个关键性媒体参与的“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其中一种。但它所具有的优势和更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现阶段教学中颇受欢迎, 且占据着重要位置。

四、应重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人类的21世纪已悄悄地走过了十几年。信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可谓无处不在、日益加剧, 人类正在走向全面的、难以抗拒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使得人们的生活高效而便捷, 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和解读生命。信息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根本生产力和动力, 正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作为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信息化时代, 也须以有效的方式和最优化的程度与“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教育信息化既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必然诉求。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较为独特的生产的方式和方法, “工具”同样是最为活跃和革命性的因素, 而信息化时代提供给教育的最有力和有用的工具莫过于“信息”本身, 包括师生的信息化观念, 师生的信息操作技术, 学校的信息化设备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2) 》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 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可见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教育信息化道路之必然。

作为一线的教师,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教学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及时更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及时跟进, 学校不能提供必须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设备支撑, 在信息化进程的浪潮之前, 将如何去建设未来教育的大厦?教育信息化在未来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会比当下更为重要。所以, 须用发展、变化、前进的眼光去分析和对待。

摘要: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学媒体的本质, 教学媒体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关系,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等问题形成深度的理论认识和反思, 对于教学中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媒体,教学工具,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55.

[2] (英) 克里斯特尔 (Crystal, D) .剑桥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6:763.

[3]刘世清, 刘珍芳, 王冬.论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发展规律与应用规律[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48.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91.

浅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篇9

1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1.1 传统的板书教学中, 老师可以通过语

调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适时地走动、在讲台上不同的适当位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来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

1.2 传统的板书教学中, 老师也更容易观

察到学生对教学的反应, 产生互动, 适时地调整自已的教学。脱稿授课应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对所讲授的内容,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熟记在心, 并能准确流利表达。一个教师讲课离不开教案, 不能脱稿讲授, 一定是讲不好课的。

1.3 但传统教学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教,

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 教师就是知识宝库, 是活的教科书, 是有学问的人, 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收。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 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 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 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二是以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 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 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 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 教了再学, 教多少学多少, 怎么教怎么学, 不教学。“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庖的种种片面性, 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 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关系中, 教支配、控制学, 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 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教也走向了其反面, 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 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 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 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 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

2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2.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它突破了计

算机与多种电教设备的界限, 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 根据需要可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 形成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 为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科学研究表明, 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 可以是形象的、抽象的、逻辑的, 也可以是跳跃的, 可以是色彩、质感、声音、数字的, 也可以是几何的、静止的、动态的、还可以是多种组合的。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组织, 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学生在进行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 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 可以任意组合、跳转, 是一种新的表达思想的方法, 一种新的思维工具, 也是多媒体区别于其它媒体的一种先进的高级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这对于儿童尤其重要, 效果尤其好,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不可否认,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

先进的教学模式, 是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多媒体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媒体教学中, CAI课件、电子教案、录像带等都是课前准备好的, 课堂上教学节奏比较快, 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 稍有疏忽, 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在有限的时间内, 由于老师不可能把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 加之多媒体教室的光线偏暗, 学生很难做好笔记。

(2) 在多媒体教学中, 老师一般根据做好的课件来讲课, 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气氛, 无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 因此授课形式呆板, 教学灵活性不够, 只能十分被动地跟着课件“走”。此外, 有些教学经验丰富, 但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的老教师, 采用多媒体教学往往丧失了他们自身的长处, 有时候还会因为电脑操作不当, 或者电脑出故障, 使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只能尴尬收局。

(3) 我们大多数老师把多媒体课件完全作为教案使用, 上课时因要不断操作电脑, 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定位在电脑前, 甚至被定位在椅子上, 点击鼠标, 完全不动粉笔进行板书, 没有肢体语言, 没有气质、人格魅力的展现, 甚至于看不到学生, 更无从知道学生的反应, 至于学生在干什么?有无开小差, 一概不知道。学生只是“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而且一般正常人在坐着讲课时, 眼睛盯着屏幕上的标题、纲要, 无意间语言会失去激情, 失去抑扬顿挫, 让人听了昏昏欲睡。老师一直不动地坐在固定的椅子上, 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课堂气氛变得单调呆板。

3 结论

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手段,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 应当既坚持传统教学中的富有生命力的模式, 又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彼此兼容, 互相渗透, 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总之, 教者在教学中若能正确处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的关系, 娴熟运用多媒体教学, 定将会做到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教者也就必定驾轻就熟, 如虎添翼了。

摘要:当代高科技的日益发展, 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教学在课堂的运用从手段和形式上都改变了传统教学, 使粉笔+黑板+口授+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日显笨拙。然而, 多媒体的使用, 是不是就该摒弃传统教学呢?现就阐述一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差异。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差异

参考文献

[1]林怀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9.

[2]向丽, 张育华, 王光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9.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篇10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融合策略

一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黑板上讲解, 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 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复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 必要时, 教师会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诸多缺点, 下面笔者尝试具体分析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 传统教学的缺点

第一, 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教师书写板书要花去不少的教学时间, 对理科来说尤为如此。理科教学要花不少时间抄写练习题以及绘图, 而擦黑板不仅使教师十分劳累, 而且也使教师吸入大量的粉尘, 危害教师的身体健康。

第二, 重复性差, 时空制约性大。由于板书的可重复性较差, 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要重复书写板书, 即使在同一个班上课, 复习课上讲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点, 即使曾经书写过板书, 现在还要重新书写, 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第三, 直观性差, 形象化差。对于理科中较为复杂的实验或一些如生物课中的细胞的结构、化学课中的原子的结构, 教师很难进行形象化的讲解。

第四, 字体和声音的限制。板书字体太小以及教师声音太小, 常影响学生上课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第一, 进度不易控制。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教学进度偏快, 这极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对差生来说尤为如此。原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抄写板书、做笔记,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课件页面一张接一张, 学生很难及时记笔记, 即使教师把自己的课件拷给学生, 这也会造成学生课上来不及记笔记, 课下急于补笔记的情况, 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 同时对一些学生来说, 由于上课不记笔记, 注意力不易集中,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第二, 情感交流较少。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灵魂的对视, 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上, 控制课件的运行, 缺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使得师生关系无法达到和谐融洽的地步, 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曾为解决数学教师短缺的问题, 将最好的教学录像在校园中播放, 但学生们不喜欢这种做法, 他们想要活生生的教师来给他们上课, 而不是录像带上的老师, 结果学校不久就聘请20位教师代替它。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 “报告式”教学。有些多媒体课件可谓是“书本搬家”, 这些课件把书本上的内容, 一股脑直接粘贴到课件上, 课件上大段大段的文字使人眼花缭乱, 再加之一些教师自身的惰性, 导致教学变成了读课件, 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百害而无一利, 同时这样的照本宣科似的教学方式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四, 内容更新滞后。现在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些幻灯片, 缺乏真正的多媒体效果。有的教师认为课件制作好就一劳永逸了, 每年都使用这个课件。但事实上教师讲课不可能一成不变, 随着教师教龄的增加, 他们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教学内容可能也有所变化, 所以教学课件应每年都要更新。另外, 有些教师使用的是名校名师的课件来教学,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所以不应使用名校的课件来代替自己的教学特色。

第五, 制作费时费力。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虽然现在有不少的商业化课件, 但由于教学风格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同, 这些课件并不适合教师使用, 况且一些商业课件制作质量本来就不高。所以制作课件的重任就落在了教师身上,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 对年纪大的教师来说就更困难了, 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精通计算机, 对制作课件的软件也不熟悉, 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条件

虽然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但这两种教学方式也有不少优点。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 定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需要对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进行具体分析。

1. 传统教学的优势

第一, 教学适度, 易于控制。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好完备的教案, 这使得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十分熟悉, 课前有充足的思考, 便于控制教学进度。

第二, 课堂交流, 情真意切。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十分重要, 教师的面部表情丰富, 声音抑扬顿挫, 这不仅使学生能专心听讲, 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监督与控制学生的行为表现, 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 手脑并用, 节奏协调。由于黑板面积有限, 教师要经常擦黑板, 这使得板书不具备可重复性,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及时做笔记, 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这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力, 不敢随意走神。另外,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在课上所做的笔记能帮助他们在课下更好地复习, 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 因课而异, 方法多样。不同的课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语文课、英语课使用朗读法的次数较多, 体育课、信息技术课使用练习法的次数较多。即便是同一门课, 因为课的类型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如新课一般使用讲授法, 练习课使用练习法的次数较多。通过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能引导、启发、调节、调动学生的思维, 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教学的效果更好。

第五, 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案来上课, 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或一个灵感在教师的脑海中闪现, 这时教师就必须创新,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不用担心自己的创新会受到课件的影响, 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教学流程。

第六, 成本低廉。众所周知, 在我国不少地方, 中小学的教学经费明显不足, 根本不可能给每个教室配备电脑和其他多媒体设备, 相反, 传统教学只需要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可以教学了, 更符合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

第七, 使用方便, 省时省力。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要花费教师不少的时间, 这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 由于他们操作计算机的水平有限, 所以制作课件较为困难, 而传统教学只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 相对来说较为方便。

2.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第一, 直观性。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色并茂的多功能性, 能促成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促进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图片或视频的内容可直接来源于实践, 其内容往往具有直观性, 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根据科学实验表明, 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速度方面, 人的视觉中枢明显快于听觉中枢, 这个速度差别高达500倍。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动画将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客观的信息简单化、直观化, 使学生更易掌握这些知识和信息。

第二, 易扩充性。多媒体课件易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 教师可以将自己新找到的或新制作的素材加入到课件中, 也可以在课件中添加一些新的案例, 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丰富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优化课堂教学。

第三, 高效率性。使用多媒体教学后, 教师只要轻点鼠标, 就可以将原来需要花在书写板书上的大量时间省去了, 同时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 这就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四, 可重复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存放在教师的U盘中, 不仅可以长期保存, 而且教师只要将U盘插入计算机就可以使用, 省去了在不同班级教同样的课重复书写板书的时间,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拷给学生, 便于学生课下复习。

第五, 可互动性。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受两者之间进行学习的实时交流互动, 有利于开展课后交流、讨论和复习, 培养创新能力。

第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 一幅精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视频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策略

1. 集体研制, 实时修改

教学课件最好由几个教师或全校教师共同开发, 同时还可以让精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师参加, 集思广益, 共同探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足以及注意事项, 优化设计出课件。同时由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讲课方式和教学风格, 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应易于修改。

2. 充分备课, 相辅相成

并不是说使用了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就一无是处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应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 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力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从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课后作业、复习等方面充分搜集和综合尽量多的背景信息和知识编制出能有效发挥优势, 体现自己特色,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课件。

3. 适度适量, 优质效果

首先应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度”,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它的优势,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以在使用中不可以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 也不可以全用传统教学, 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我认为较简单的内容和较抽象的知识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教, 而一些关键的公式推导、概念的解释说明、必要的例题应使用传统教学。其次应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 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控制授课内容的量。教师不应整堂课都站在计算机前, 眼睛盯着计算机, 演示课件给学生看, 片面追求授课任务的量。我认为为了更好地教学, 教师应一边演示课件, 一边携带着麦克风、电子教鞭, 在教室内适当走动, 尽量使用肢体语言调节课堂气氛, 与学生交流, 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再者在追求教学效率时, 更应注重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 这些时间应用在巩固教学的重难点上, 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某一重点内容原本只安排一个例题, 就可以安排成精讲一个例题、引导一个例题、思考一个例题, 学生就可以多训练两个例题, 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课件应设计成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课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才学有所获, 学有所乐, 才能保证优质效果。

4. 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它的使用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为宗旨的。它的出现主要是针对教师因书写板书浪费大量时间, 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省时间, 但在使用时也应有所注意, 不要将大段大段的文字放在课件上, 这极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公式推导、抽象概念、演绎推理的内容用传统方式教学。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但在必要时应使用传统教学, 即以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

5. 直观抽象, 互补协调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要求, 如语文课和英语课强调读写, 数学课和物理课强调逻辑推理, 这就需要对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协调使用。例如语文课和英语课使用动画来模拟课文, 而数学课和物理课则更多地需要通过板书来逻辑论证, 而化学课和生物课则兼而有之, 既需要逻辑推理, 又需要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分子结构和细胞结构, 让学生一目了然。

6. 师生交流, 机为人用

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真切, 但教学设备落后;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进, 但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两者的优势, 虽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忽视人际交流, 在教学中始终应明确的是只有人才能使用机器, 但机器却不应束缚人的活动, 在人与人之间, 教师应成为主导者, 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为教学本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16

[2]刘丽群、石鸥.课堂讲授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6

[3]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4 (1) :95~97

[4]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45~46

[5]崔学君.传统英语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利弊分析[J].教学与管理, 2010 (24) :124~125

[6]李旭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等数学课上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 :53~54、61

[7]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 2010 (1) :49~50

[8]刘加妹、周志坚、甄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探讨[J].大学数学, 2005 (6) :32~35

[9]徐晓飒.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83~84

上一篇:现代简约风格下一篇:多目标路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