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2024-09-09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1

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因为这些作用是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主要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训练

在语文的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当不以为过。朗读是人类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加深人们对读物的理解,是感知读物的一种基本手段。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应当说,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这和学习其他学科的方法不一样,它是默读不能代替的。因为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代替。

2.朗读能调节和渲染语文课堂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朗读还有着调节渲染气氛、变换节奏的作用。在学生凝思积虑,奋笔疾书的学习活动中,来一段放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确实可以使静穆的课堂升温,而且使学生清胸通肺、神奋气爽,大有益于健康。特别是小学生,爱动喜游是无可非议的天性。明代的王守仁就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同时由于他们的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对此,在教学中我往往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如:教学《二泉映月》4、5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师:同学们,4、5两个自然段写得最美、最动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深受我国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声盛誉。下面请听一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感受到阿炳一生的不平凡。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老师放《二泉映月》,学生静静地听着。)师:多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4、5两个自然段读得声情并茂。

三、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促成学生的情感共鸣上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

例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她还把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能够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生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读得很有感情。)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感情很投入。我都被你们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试想,对于《二泉映月》产生的美妙想象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朗读是难以到位的,而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3.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朗读对于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当然,“读写结合”的“读”,不仅指朗读,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比之于默读更有在培养语感方面的独特功能。朗读可以加深对语文的音节、语调、语气、语速、语脉乃至轻重徐疾的节奏、韵律的感受,不仅从思想感情上为之感化,而且无疑使行文增色。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读懂别人的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学会写文章,这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对小学生而言,写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我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模仿得好,翻出新意,进而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写法,她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上,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我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了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最后呈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4. 朗读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文章是作者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这样,语文课堂就变得有滋有味,让“语文味”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总之,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标,必须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倘若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学生就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

着眼发展,有序建构知识网络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策略

黄贞良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召武

复习是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对学生大脑皮层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记忆,进行有序整理、归类、重新建构,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过程。毕业班的语文复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复习应以课标精神为准绳,既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艺术;既要立足于12册教材这个“点”,更要涵盖学生6年的语文学习这个“面”;既要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一、胸中有全局,工夫下在备课上

教师在复习备课时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要立足课标、总揽全局,用好教材,既能由点到面,又能由面到点,做到收放自如。复习过程要有合理安排,避免简单化;复习思维要活跃,避免机械化。要认真分析、对照课标年级目标,找准知识点,关注其前后联系,达到读书时(新授),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还必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努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在梳理课内阅读知识时,一是引导学生梳理第12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积累的内容。另外,“日积月累”也是应完成的背诵任务。自主检查,拾遗补缺。二是进行必背和选背内容的背诵比赛,并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片段,说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三是要对文学常识、课文重点知识等进行分组归类。如:

(1)文学常识可设计连线题或填空题归类,例: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或填空题进行练习。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可敬的人如:的李大钊;的张思德;还有的汤姆·索亚;的居里夫人;的怀特森和的周总理。我们需要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3)表达方法可以编选择题进行归类。例:《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A.互相呼应表达方法。B.总分总的表达方法。C.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归类整理复习,学生才能对知识块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中寻找一些规律,便于巩固、知新,从而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同时,利用所学课文进行词句积累和概括能力训练,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功在课堂,本事显在课堂上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预习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每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标和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面对众多知识,学会放弃,选择重点,将复习内容系统化,比如复习六年级下册第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情感。朗读作品

四组时,可将组的训练重点、课文内容和积累运用有机结合,然后将其分割成四个复习要点,生字词语、童话赏析、趣味语文、读写训练。提纲挈领地选择代表性、典型性题目,便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减少琐碎,减轻负担。例如:

拼读下面的词语,并规范、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

每当清晨,丁丁就和冬冬一起跑步duàn liàn●●●●。现在,他们都长得很kuíwǔ●●●●,已加入到班级“运动健将”的行列,感到十分zìháo●●●●。

此题就将拼音、词语及人文熏陶融为了一体,三个词语中,有生字“魁”,易错的熟字“炼”和“豪”。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重在训练识字与写字的能力及联系语言环境写词语的能力,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紧张的复习而丢弃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还渗透了“早起锻炼”、“学会健体”的情感教育。

3.以能力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连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例如:

(1)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

凡卡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在莫斯科当学徒期间,()要干活,()要挨打受骂,他想:()在老板家受罪,()回到爷爷的身边。()有了这个想法,()他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其实,他哪里知道,()回到爷爷身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2)仿照例子,根据情境填写古诗名句、格言或警句。

例:思念故乡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别时:赏春时:思念时:

这些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和古诗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情况,并让学生在完成相应教材内容的积累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三、优势在群体,补救落在练习上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2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小学 马丽萍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而接下来,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却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比如: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张扬个性;如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等等。

关键词:形式 示范 个性 评价 品读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评价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朗读,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思考读,读通文本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一篇文章拿到手,首先解决的就是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地读,开始就强调“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这就是注重读书的质量。初读是很重要的,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不熟读,谈何精讲?所以,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这是个硬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应该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我们平时也一直强调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读、读,就可能会走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

老师要让学生的读书有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就应该有一遍的效果。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到“读”和“思”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从课伊始,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初读反馈的时候,老师要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发现者,发现学生读不通畅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指导,这样来提高学生读书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不思就叫死读书,读书唯有眼到心到,“其义”方能“自见”。读中要思,思中要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规律,熟读加上 思考,这才是辨证的统一。

二、多形式,读出兴趣

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传统语文教学最大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与答。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情,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而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示范读,读出榜样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许多老师喜欢用名家的表演性朗读代替自己的范读,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法。固然,多媒体的朗读,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技巧比较娴熟,再配上背景音乐,那样课堂的氛围更浓烈些。但其实,它远远不如教师的朗读来得亲切、真实,远远不如教师朗读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大。

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甚至可以说。学生个性化读书就是在一开始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课文都只是平平地读,这时,教师的朗读就极为重要了。通过教师当场示范读,让学生知道原来课文读起来还可以这么好听,这么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读好课文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王舟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让人最为赞叹的便是王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嗓音在动情地诵读着精彩句子,朗诵着那首令人感动的小诗《他是这样的人》;特级教师俞国娣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就那样地和着音乐,深情地朗读全文,该激昂处激昂,该婉转处婉转。在那样一种境界里,又有谁说这不是语文课的亮点呢?老师在学生读通文本后把自己的示范读抛出来,学生一定想知道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朗读差距在哪,为什么这样读?老师示范读中,学生又得到了思考。读是训练,同时又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能够潜心会文。老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一定会认真听,在读中自然融入了文本。

当然,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挖掘,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入的把握,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才能读好文章。老师还要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使朗读成为情感自然的流露,语言好像出自自己之口。这样老师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就能够熏陶学 生。

四、读中悟,读出方法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项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关照,将识字解词、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五、自主读,读出个性

所谓自主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当今课堂,一些流行语就处处可见,如:“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所谓的“自主选择”引起了许多老师的争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现在我们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很多在自主读书方面都是浮光掠影,在学生没有对文本整体感悟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的段落。可想而知,这样所谓的“自主”,所谓的“尊重”有意义吗?我认为这样的“自主”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更多的是处于赏读角度,是对文章表达的精妙的欣赏,是对文章表达情感的又一次的感悟,是心灵与文本的又一次的撞击。

自主读,应是在学生读通读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时的老师应该是“忠实的听众”,发现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适时的表扬。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朗读,就能充分让学生读出个性,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就从读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得到发展。

六、评价读,读出激励

朗读中评价的语言是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能力很关键的一环。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得精妙,对创造学习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调动积极思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听到老师对学生朗读评价的语言单调,无非就是“你读得真棒!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言怎能激励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呢!在评价 语言方面老师能做到独具匠心,要能客观地点出优缺点。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会树立信心,朗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烈。老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甑别,更应侧重于小结、引导、提升。这样既评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老师的评价语言,不仅可以使评价的学生有所收获,还能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知道朗读的标准是什么?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老师应抓住时机,把这个朗读评价抛给学生:“他什么地方读得好?”这样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通过评价就反映出来了。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给其他同学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同学说:“老师,她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学生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让品读训练到位,相信在朗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地提高。当学生读得不好的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能“雾里看花”,老师更要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指出不足,然后再提出朗读要求。

七、品味读,读出内涵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批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是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载体本身。”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读懂内容,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文字分不开。我们的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3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胸中能装有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有学段必不可少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时不可想象得,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文课。

二、朗读的作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他的这一观点我极为赞同,而且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诵中,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感受《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體会《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欣赏《望岳》的气势与胸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第二,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我在设计《同志的信任》朗读时,注意到这样一个情节——方志敏同志被捕时与国民党两个匪兵的对话。同样一句话,处理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能艺术地朗读,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神情、心理,都能一读而毕现;文章的情趣、意境、主旨都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感悟。可见,斟酌朗读的过程,反复朗读的过程,也是领会文章、分析文章的过程。

第三,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着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

第五,朗读,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朗读,则是托起着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这样,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第六,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从而“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自然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尤其是在今天,网络的普及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便捷有利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

第七,朗读,是积累语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积累,自然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勤于积累,方能后积而薄发。而积累的过程如同化蛹为蝶,想成为蝴蝶,必须经过成蛹的过程,相对于蝴蝶短暂的翩翩飞舞而言,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背诵引导学生品味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培养语感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就是最好的佐证。

第八,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我们知道,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所运用的载体正是语言。所以,朗读不单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然意味着智力的提高。那些高谈阔论、令人折服的政治家,谈锋犀利、语言缜密的名律师,妙语连珠、使人感动的演说家,逻辑严密、富有创意的大学者,莫不是智力超群的佼佼者。而一个口齿不清,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辞不达意的人,要说他思维敏捷、智力超群,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通过朗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九,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前面几项的基础上,朗读还要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知道如何有浩然正气;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知道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屈原的《离骚》,会知道爱国之情的源源流长;朗读朱自清的《背影》,会知道父爱的伟大;朗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会知道母爱的深沉……在朗读中,学生会和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当面对话,甚至与他们融在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因他们的命运和态度而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会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进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构建起一座健康而美丽的精神家园。

一年级语文课堂朗读的指导 篇4

一、抑扬顿挫变换节奏

词语必须经过多读、多记才能牢固掌握, 在指导孩子读词语的时候, 为了避免一遍一遍朗读带来的枯燥, 我采用了抑扬顿挫, 变换节奏的方法。比如有一组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我是这样指导孩子朗读的, 也许孩子们天生对音乐比较敏感, 对于节奏感强的节拍表现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说:“下面, 请同学们仔细听, 看看老师是用怎样的节奏来读这些词语的?老师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跟老师读的节奏一样。”一听这话, 孩子们劲头可大了, 谁都跃跃欲试, 不甘落后, 竖起小耳朵认真的听了起来, 于是, 我不时地变换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的节奏读着词语, 孩子们也聚精会神地模仿着。过一会我又说:“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 老师慢读, 你也慢读, 老师快读, 你也快读, 可要仔细听好了。”读一会之后, 再增加难度, 与老师相反读:老师快读, 学生就慢读;老师慢读, 学生就快读;老师大声读, 学生就小声读, 等等以此类推, 在不断地高低快慢的变换朗读下, 同学们轻松地记住了这些词语。

二、巧妙引读加深记忆

一年级的课文, 短小精炼、结构整齐, 因此要求背诵的篇目也比较多。怎样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就把书上的内容掌握了, 而不至于在课外再增加孩子的负担, 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指导孩子学习《阳光》一课时, 我在指导孩子读熟课文的基础上, 采用了拆句引读的方法。老师读:“阳光像———”学生读:“金子。”老师读:“洒遍———。”学生读:“田野、高山和小河。”老师读:“田里的禾苗, 因为有了阳光, ———。”学生读:“更绿了。”老师读:“山上的小河, 因为有了阳光, ———。”学生读:“更高了。”等等, 就这样, 老师想让孩子记住哪些关键性的句子, 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到哪里, 也可以男女生互相引读, 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 很快地就会记住了这些句子。

三、随性表演提高兴趣

鉴于一年级课文, 动作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 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随意做动作, 只要能够帮助你记忆就行。在教《影子》一课时, 孩子们在记忆“影子常常跟着我”一句时, 有的同学摆动小胳膊做出小跑的姿势, 有的手脚并用一蹦一蹦地跟在其他同学后面, 通过动作理解并记住了“跟”字, 在记忆“影子常常陪着我”一句时, 同学们有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表示“陪着我”, 有的跟相邻的小朋友搂着肩膀表示“影子就像好朋友一样, 陪着自己”。通过做动作, 不但记住了句子, 还理解了“跟”和“陪”的不同, 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朗读指导方法, 其实还有很多方法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那么我们就会为孩子们创设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5

黄陵县腰坪中心小学 郝欢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训练。但是,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低效或无效的朗读限制了朗读的作用,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兴趣,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常见的朗读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多数教师将其运用在朗读这一环节上,即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一方式。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朗读目标缺失。教师也没有注重研究各种读法的作用,学生朗读时随心所欲,往往会出现该朗读时却默读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绪,该默读时却朗读而不能思考,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朗读课文,不能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意韵。

此外,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对其它学生的朗读指导。有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优生的带领下,完成了所谓的“美”读,但更多的学生都是处于机械地模仿中,一点也没有朗读的个性,反而产生厌烦情绪,并没有加强朗读教学。

2、缺情少境 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清楚地规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程序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但他们的情感流露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必须扎扎实实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使他们有了内心的体验,表情达意的感知,才能展现朗读的精彩。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颗璀璨的星星,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效地解决。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如何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真正在教学中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让朗读教学重焕青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范读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建议“教师应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要想让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精彩范读,把文学的内蕴、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其受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启发他们领会语言文字的朗读技巧,与课文产主共鸣,更好的理解课文。

2、创设情境

没有情境的教学如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的情境。这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渲染,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使学生丰富的情感流露出来。

此外,教师还能够迁移意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对教材中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它需要教师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学生身心沉浸其中,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3、丰富朗读的形式

阅读一篇文章,朗读的形式也十分重要。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教师应有的放矢的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比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有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因此,对于朗读纷繁复杂的形式,我们应理性面对,合理运用,才能将读法融会贯通。

4、加强朗读的评价

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评价时,要特别注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要允许学生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此外,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比如: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当然,在评价时,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中肯评价,更倾向于正面评价,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朗读,让学生敞开心灵,读出自信,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5、开展系列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愉快地进行朗读练习,单凭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加强多种活动的开展。比如: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动手“自编小诗集”,激发他们对经典诗文的热爱。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好书推荐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将推荐的好书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与同学分享、交流,激发阅读的兴趣。这些活动在我班开展时,学生总是兴致勃勃地做准备,积极参加,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受益较多。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篇6

关键词:语文 课堂 加强 朗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忽视朗读的现象仍十分严重。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书声朗朗能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基本手段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朗读课文,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就越深,就更易发展到理性认识。心理学特别强调“直观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的直观。它包括对课文的范读、讲解和学生朗读。范读,是教给学生感知教材的方法;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讲解,则是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二、朗读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看到课文的别巨匠心和文章的要义,领悟文章的妙處,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朗读训练才能获得。尽管我们在默看一篇文章或诗歌时也会受到感染,但当我们把它读给别人听时,就不一定能感染听者了,这就是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在起作用。如果要把一篇文章中的喜、怒、忧、思、悲、惧、惊等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送到听者的心里,使之受感染,就非有很好的语感不可。而这要通过对文章反复朗读,对文中情感的反复体会、领悟,再加上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才能产生好的语感效果。

四、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朗读教学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

五、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如何开展朗读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激发兴趣,注重积累。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感情,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来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其效。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朗读时,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哽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呼之欲出的高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3.确保时间,精讲多读。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得靠学生自己读懂,不能只靠老师讲解。但多读并非教师不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反而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摒弃那些烦琐的内容分析,去掉不必要的提问,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朗读教学中要想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以朗读小组为单位,由朗读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工,按不同的角色,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调整情绪,使之产生激情。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理解品味,感悟动情。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课文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朱自清的《春》,可以和学生一道先听录音范读,然后让同学们模仿录音朗读,要求感情丰富,并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在听范读时,同学们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他们自己读课文时,自身的情感也会被带入朗读之中。由此朗读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从朗读中品味作者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更深更强的感染。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7

我们经常去抨击为什么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没有了“语文味”?我们经常去批判为什么当下的语文课堂全部都在肢解文章而缺少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我们经常去质疑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下语文课堂已经完全“跑偏”。但是我们不曾去细想,我们真正要寻求的这个“语文味”,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我们既然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急需找回自己的味道,为什么不去试图追本溯源把这个味道拾回呢?

语文教学无非是感情的互动,情感的共鸣,“耳到,口到,心到”,多感官并用的朗读确是语文细酌入“味”之佳法。中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进一步的理解,进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从“读”开始。而如何让“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方面行之有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并且感受到“美”,根本就在于“读”到“朗读”的转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让“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中飘香四溢。

一、以情激情,示范朗读

新课改要求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时,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情感内容把握程度不一,这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在倡导自主朗读的同时,发挥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咬字、情感和激情方面全面地示范,而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会令学生在陶醉于教师富有激情的示范朗读之时,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对于文本感悟更为正确,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就在此时被大幅度拉近。所以,教师示范朗读本身作为对文本艺术的一个丰富再现的形式,让语文的课堂魅力四射。

教师的劳动的特性有着示范性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努力地让自己的朗读声情并茂。只有当教师自身对于文章的感情理解透彻,在朗读之时感情充沛,才能让示范性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作用。在备课之时,需要反复查阅资料,正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把自己带入课文角色中去,并且在反复练习之时不断改进,才能在课堂上正确地引导学生,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

我在范读《最后一课》时,把作者内心的独白“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用悲痛但愤慨的语气和语调展现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了解到语言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范读《安塞腰鼓》之时,语言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将黄土地上的人民的团结,勇敢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自己多样到位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感情,这是指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也是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课文思想的掌握是否深刻,对于语言表达形式是否领会,都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有否为其创设一个与文本相符的意境有关。在有文学意境的基础之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文本中去,还能让整个语文课堂形成与之相符的课堂气氛,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受其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当教师范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正确地认识之后,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就会发展其创造能力,因为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情感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表达和表现需要。这个时候,他们急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习惯和表达需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只有在范读之后,教师积极地为学生们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们“入情入境”,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因情自得,其情感表达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继而根据学生们的“自得”去朗读,这样的朗读才不会千篇一律,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也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雨巷》,我就是戴望舒;朗读《望岳》,我就是杜甫。这样的语文课堂,会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更加有味道,更加精彩。

三、张扬个性,借说促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我们的朗读指导中,通过在范读和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去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说”成为“读”的有效延续,也是对于阅读教学之下朗读手段运用的一个巩固。

比如在教《小石潭》这篇文章时,在教师范读完,讲解完课文之后,学生能够自行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把握,自定情感。试图让学生们也当一回小石潭讲解员,看看如何能让你的游客们身临其境,同时进行小组比赛。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之下,能引导学生们对课文各个角度进行透彻的理解,从而把作者的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们脑袋里的小石潭,绘声绘色,把朗读时体味到的感情体现在“说”中,不仅提高了其语言组织能力,丰富了想象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更深刻。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各色各样风格的“解说”,教师在此时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评价,让评价有反馈的功能,及时的肯定与纠正都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有不同寻常的积极作用。也让学生们在得到肯定评价的同时,体会到朗诵的愉悦,从而提高朗诵水平,自发的去爱上朗诵,提高人文素养,让整个语文课堂更活跃,更有味!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不是必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朗读教学让体验的桥梁搭建于课文与学生的情感之间,搭建于学生的情感与能力之间,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一堂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亲近文本,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不断地探寻更为行之有效的朗诵指导方法,让学生更亲近地体味到母语学科,汉字文化中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每一节语文课都达到“书味在胸中”,让语文因朗读而精彩!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显而易见。然而教师在面对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感情真挚,情感充沛,道理深刻的美文之时,如何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真情实感、人生道理等更生动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朗读显而易见已是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指导艺术 篇8

一、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我认为课堂朗读教学首先要目的明确, 我一般分几个课堂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逐步朗读课文。 由字、词、句、段, 再到对于整篇课文的朗读, 每个读书阶段都设置好相对应的目标, 在课堂中在对应时间段给出对应要求, 教师可以口头说, 也可以将朗读要求出示在黑板上。

在教学《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时, 我发现这篇课文篇幅较长, 生字和二会字也比较多, 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在第一课时中, 我设计了四个阶段的朗读目标: (1) 在文中划出生字和二会字, 并借助拼音读熟生字和二会字;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把句子读通顺; (3) 读通课文后,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新词; (4) 逐段练读课文, 把握课文大意。 有了这样明确的朗读目标, 学生的朗读效率自然提高。 目标不仅明确, 还特别细致, 这样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慢慢地熟读课文, 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全篇课文, 一步一步地将难读的课文化为简单的部分。

除了目的明确之外, 还要重点突出。 每篇课文都有难读之处和易读之处, 也有理解的重难点。 所以, 在朗读时更应该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花在重点地方。

如《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中, 有几处长难句子, 学生读起来特别吃力, 许多学生断句的地方都不准确。 于是我将这几处长难句直接出示在黑板上, 先指名读, 再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 接着师范读, 让学生跟读, 慢慢地学生掌握了文中长难句的读法, 其他的句子也就不难了。 这样重点突出的朗读, 提高了朗读效率, 便于学生快速地学会朗读新的课文。

二、形式多样, 兴味盎然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使学生上课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多样化的朗读教学形式,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朗读效果。

(一) 走进人物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有限, 对于文本中的人物了解得不够深入, 刚开始阅读文本时, 并不能深入理解这些人物的心理。 所以, 朗读时先让学生走进人物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走进人物, 除了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相关背景资料外, 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这个角色。 比如在《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 我让一位男生读狼的话, 另一位女生读小羊的话, 男生很能够表现狼的蛮横无理和怒气冲冲, 而小羊的竭力申辩、着急及害怕也都被女生给表现了出来。 这么一读, 孩子们都笑开了, 凶恶的狼与温柔、胆小的小羊立刻形象分明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所以在人物对话比较多的课文中, 让学生走进人物朗读绝对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二) 聆听范读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方式有限, 他们往往对于课文中作者抒发出来的一些感情不甚理解, 当孩子们怎么读都读不出效果时, 不妨让孩子们聆听范读。 让范读在孩子们的心理留下一些痕迹, 拉进孩子们与课文的距离。 比如在《云房子》这篇课文中, 孩子们读不出小鸟们的造云房子时的开心, 教师便可以适当范读, 也可以出示朗读配音, 造云房子的有趣和小鸟们的开心从这些范读中直接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有了很好的示范, 孩子们读起来自然好多了。

(三) 用心表演

在课文中有许多对于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描写, 这些描写使得人物的形象变得非常生动, 人物性格也跃然纸上。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可以让学生表演朗读, 也就是带上动作和表情读书, 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比如, 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 曾多次提到狐狸的动作, “眼珠一转”、“摇摇尾巴”、“直流口水”等, 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带上这些动作来读,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品悟出狐狸的奸诈和狡猾。这样一种朗读方式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原本平淡的课堂也变得有趣起来。

除了这些朗读方式外, 还有配乐读、课本剧式朗读、赛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都可以在朗读教学中使用。 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朗读教学不再枯燥, 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想象, 引发共鸣

对于文本的学习有时候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式, 让学生逐步理解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 低年级的课文, 往往看上去不难, 篇幅不长, 生字也不多, 可是仅仅是一般方式的朗读, 不能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之美, 或者说学生因为自身发展有限, 不能理解人物语言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这时, 带着想象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识字6》中的“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词串时, 孩子们自己读, 怎么也不能读出江南烟雨连绵、杏花娇艳时的美好景象, 这时教师应当让他们先自由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相关情景, 启发学生回忆相关体验。再出示图片,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最后, 让他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江南水乡春季的美景, 一边读好这一词串, 读起来自然就有了美感, 整个人都仿佛进入江南水乡这幅画里, 陶醉在这美景中。 自然引发学生对于作者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喜爱, 即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指导 篇9

一、指导要循序渐进, 对朗读的要求和评价应有层次性

(1) 初读:学生拿到一篇文章, 首先应该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 要求是能把文章读通读顺, 给予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做到“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这时, 我们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读得真流利, 看来你预习课文了, 真不错!

(2) 研读、品读:这两个教学环节是相辅相成, 互为融合的。当学生读通课文后, 就要探求、思考、理解, 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例如《小露珠》一文,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提出了问题:“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植物们又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在阅读思考之后, 交流、讨论。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体会, 从而领会小露珠不但外表美, 而且心灵更美。

(3) 创读: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后, 能通过读把自己理解、体会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是学生培养和展示自己语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中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二、指导要具体细化, 让学生知其然

在朗读指导时, 教师的引导要具体可感, 让学生明白“我”要读出的是什么情感, “我”怎么通过朗读向别人传递这种情感。怎样才能让指导具体可感,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让朗读鲜活生动起来呢?笔者在此以《哪吒闹海》为例。

(1) 再现电影情节, 激发情感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描述了东海龙王父子的为非作歹、穷凶极恶, 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出他们的丑恶嘴脸呢?文中有这么一句: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 经常兴风作浪, 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笔者以此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回忆《哪吒闹海》的动画片, 让学生叙说龙王父子的恶行, 随着电影情节在他们脑海中一一闪现,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龙王父子的可恶, 个个义愤填膺。这样强烈的情感出来了后, 再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不用多加点拨, 他们便自然地把龙王父子的凶残读出来了。

(2) 补充人物语言, 走进内心指导朗读。课文中, 作为主角的哪吒和龙王竟然没有任何的语言描写, 于是我就设计让学生“补充人物语言, 感受人物内心”这个环节。如, 哪吒一闹东海时, 龙王吓了一跳。这时龙王会说什么呢?同样, 哪吒二闹之后, 龙王气得嗷嗷直叫, 他会叫什么呢?把龙王的语言补充进去后, 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 哪吒越闹越厉害, 龙王越来越生气。

(3) 抓住关键词语, 了解形象指导朗读。课文中对哪吒的描写, 用了很多表示动作的词, 把这些词读好了, 句子也就读好了, 而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大会。我就分了几步走: (1) 找出描写哪吒的句子。 (2) 找出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 在这些字下面加上点。 (3) 指导学生读时, 把加点的字稍微读重一点。这样的引导, 学生基本上能读到位了。

三、指导要以生为本, 使学生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朗读指导应以生为本, 主要体现在:

(1) 尊重学生的体验。阅读因人而异, 朗读亦是如此。同一句话, 体验不同, 情感也会有微妙的不同, 在朗读处理上也就不同。如《金色的草地》, 就课题的朗读, 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强调“金色”, 因为他觉得以前只看到过绿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太神奇了!有的同学强调的是“草地”, 因为他知道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树叶, 而课文是写草地的, 所以要强调一下。你能说哪个对, 哪个错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官, 有时他们的朗读体验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程度, 那我们也不应强求, 更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硬灌输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体验也表现为尊重学生的现有水平。

(2) 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也应有巧妙引导。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体验。当课堂上出现了一片“好”的赞扬声时, 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肯定不是,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 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也要有巧妙的引导。当学生没读到位时:你读得一点没错, 但你没读懂里面的意思。当学生没有读出情感时:读得很顺, 但是遗憾地告诉你, 你还可以读得更好, 你没有读进去……润物细无声, 这样和风细雨式的引导, 往往在孩子会心一笑之间起到了作用。

如何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篇10

一、加强朗读教学的意义

(一)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生语和熟语组合而成的一个完整的语言实体。一些生疏的语言与其由教师讲解,倒不如引导学生通过认真朗读课文,借助生语和熟语所共处的语言环境及其相互联系来理解。如《荷塘月色》一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章的文眼,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体味作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的心情”与“优美的荷塘月色”有什么联系,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的中心。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表述作者感知过的客观意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在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况。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方法是让学生真心实意地读原文,再加以联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古诗词欣赏,更要多读,多读以后自然就能理解诗词大意。如果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则失去了古诗词原有的韵味。也就是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学生可根据已经看过了的《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这一节的电教展开想象,这样一个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周瑜便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就能够体会出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那种壮怀难酬的感慨。

(二)加强朗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其他知识的学习终究伴随语言文字训练这一旋律而产生。语言如何学?不是靠讲解语法修辞,也不是遣词造句,而是靠多读原文,细心入情的读,熟读成诵,熟能会吟。这样对规范的语言实体反复感知,熟悉,大大强化和丰富感性知识,由量变引起质变,学生便潜移默化地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表达之中,使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三)加强朗读教学,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自觉地读书,有益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指导学生课外朗读《春》一文中“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指导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在朗读中,学生心领神会,自然想到小草破土而出,有极强的生命力,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又用“偷偷地”修饰,状其不知不觉地出现无人知晓。“满是的”突出长势茂盛,到处都是,整个原野都披上绿色的新装,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课文,借助文字符号,要把作者的语言特色还原为作者曾感知过的事物,这是再造想象的训练,由课文叙述的具体材料而揣摩出中心思想,要经过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等多方面的思维训练,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学生在学习时有了“读”的习惯,“读”的指导,只要方法灵活、合理就会读出好的效果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在教学时,教师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因此,朗读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我认为朗读教学应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在学生朗读前,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在学生朗读前,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教师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在进行自学性朗读时,教师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教师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然后教师则应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就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大大加深。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教师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宜用范读指导。如我在教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时,就自己示范朗读。激情澎湃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教师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教师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时,教师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因为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选择了一篇《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教学时,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读到皇帝的新装被小孩子揭露出真相后,部分学生皱了皱眉头,显示出对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感到可悲。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我在教《药》时,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轻声跟读。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的主体角度来看,一般先由个别读,再到小组读,直至齐读。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上一篇:西藏自治区小学下一篇:中职院校会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