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训练

2024-07-10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训练(精选四篇)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训练 篇1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原则

就平时的写作情况来看,初中生对于叙事性散文的写作,大多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进而抒发真实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类文章也许不 难写,但要把它写好则有些难度。教师在平时引导学生写作叙事性散文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这个训练的度呢?这就涉及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要遵循的原则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对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原则的一些看法。

一、科学合理原则

写作训练的设计要适合本班学生 的作文水 平。如果目标设置过高,几番努力之后,学生难以达到写作的要求,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懈怠,失去了信心,从而丧失写作的兴趣;反之,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学生很容易达到写作的要求,教师对一些作文水平偏低的文章也大加推崇和赞扬,很有可能让一些作文水平仍待提高的学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失去了继续提升写作水平的动力,这也断然不可取。

写作训练的设计要依据不同的作 文题材而 定。例如,记叙文的写作讲求记叙的六要素,文中要适当地穿插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加上生动的故事情节等,这样作文才有 看点,才吸引人;而散文的 写作讲求“形散而神不散”,选材虽广泛,但要与表现的主题有关,切不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在写作语言上最好能变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在描写中让读者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利用人物间冗长的对话来传达情感。

二、目标明确原则

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会不 同。初一时主 要训练学生写作记 叙文,初二时涉 及散文和 少量的说 明文,初三时会尝试 一些议论 文的写作。 即使在同 一阶段,每次作文也会有不同的训练目标。所以,在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设计一个可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本节作文课主要训练学生哪方面的作文能力。

目标设定要尽可能明确,让学生在写作时“有的放矢”,从而为突破目标不断努力。目标设定不能大而空,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感觉到目标遥不可及,以致失去对写作的动力和兴趣。目标设定也要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知道如何下手。

三、循序渐进原则

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练就好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 月累和教 师的适当 点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书读得多了,积累的知 识多了,再加上生活体验,学生就可以对一些文章进行简单的模仿,经过教师的恰当点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其次,写作训练要循序渐进。教师在平时训练学生写作时,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切不可贪多求快。可先从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开始训练,再训练中间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写作可以从细节描写入手,训练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景物描写等,进而布局全篇。再次,写作训练要 伴随教师的点拨。一篇好的作文,除了学生的写作之 外,还少不了教师的修改。教师拿到学生的文章后,应及时批阅反馈,可以进行面批,面对面地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师生商讨如何才能把作文修改得更好,以及写作此类作文以后要注意些什么,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慢慢引领学生的作文进步。

四、隐性分层原则

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

首先,从写作水平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按照作文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予以不同的指导,使他们的 作文水平 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进而提高班级的整体作文水平。其次,从阅读积 累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对于书读得少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书目供他们阅读,同时也要注意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促使他们多读书、多积累;对于缺少写作技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教给他们一些写作方法,以供他们参考借鉴。

五、可持久性原则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 篇2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A而去→因B失A→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2、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3、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x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4、集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其主要特点是开头有个引子,引出话头,然后从几个不同角度记写几件事,这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反映开头点明的文旨。

这一式无论记事、记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记人可用来写《我的×××》一类文章,记事可写《×××市场行》一类文章,抒情可写景物,如《××景物记》。

5、对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个人行为几个阶段的对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

6、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艺考编导: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详解 篇3

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的人在写同样一件事情或一种情感时,表现出来的文字截然不同,有的文章平庸无味,而有的则引人入胜。除了文字功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显示出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文字的精彩上,其遣词造句、结构铺排以及场面的描写简练细致而又富有层次感,令人读来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待世界的认识以及由此认识而引发的事件选取上,其中以对待世界的认识最为重要。

世界展示在每个人面前的大多是它的表象,而认识这种表象下所隐含的内容却是因人而异的。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件和情感都是相仿的,看似或喜或悲、或得或失,但这只是生活的常数,是共性。而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家庭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的不同,這些相仿的事件和情感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这是独特性,是生活的变量,是个性。

比如得失的关系。一般思维中,都认为得是好的,是令人幸福的。但有的时候,得的同时却也会失去很多,比如人身的自由、身体的健康、信任等等。反之,失去一些物质的局部,反而能看到全体,也可能得到精神的解放等。所以,在平时观察、分析生活的时候,应多方面考虑,不应局限在一点上。有时,这种独特性也表现在对事物的细腻体验之中,大部分文章显得平庸,多是因为在选材时过滤了那些独特的生活,或者将原本的生活美化、修饰,将个性隐藏在共性的下面,作者的视角陈旧,文章自然就无趣了。

事件选择要小中见大、小而精

在繁杂纷呈的生活素材中,哪些可以成为我们着力写作的素材呢?其实,无一物不可入文字。但多年的文学创作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小中见大、蕴意深邃,并能认识生活本质的材料,应该是我们进行创作的着力点。

我们选取的素材应该首先是自己情感深处的亮点,只有找到写作的焦点,把握那些自己有兴趣而且能把握的事件、人物、情感,才能将文字写得具体、有个性,才能避免空泛和概念化,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样。

写作时注意细节刻画

美术作品的直观,源于通过线条、色彩、光影对观众的视觉产生直接刺激。文学作品虽然没有这些构成元素,但仍可以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些细节主要是指人物神态的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处理、当时环境的描述、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即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要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达立意。比如下面这段文字:她将白色的手帕在头上扬了扬,素白的帕子几次碰到头发。迎着橙红色的夕阳,我猛地发现,那里竟多了几丝我从未察觉的白发……白白的帕子、白白的头发,这是我离开母亲时全部的印象。

这样的细节描写,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心底情感潜流的外在体现。这种情感潜流使作者有意忽略了其他并不重要的信息,而将最能展现作者心意的直观具体的细节充分渲染,就像电影的特写一样,使观众感同身受。

人物描写贵在真

描写人物的内心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的。 写人贵在真,既要求描写人物的真实感情,也要描写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比如下面这段文字记述了一位父亲的一个生活细节:我家的电灯坏了,父亲横竖要自己换灯管。我真怕他将近二百斤的庞大躯体砸在地板上,执意不从。父亲面带愠色,我也不再说话……父亲站在沙发扶手上,却怎么也够不到那个灯管。我说:“我给你拿一个小凳子吧!”父亲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只好从着父亲去给他买包烟,走到门口,我假意重重地关上门,却偷藏在门后。果然不出我所料,父亲滑下沙发,把小凳从沙发底下抽了出来。看着已经换好的灯管,父亲摸着肚子,自言自语道:“还跟我斗,破灯管!”

这段文字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肉的人,形象生动,完全是作者随心所至,展现出一个真实可爱的父亲。

文字贵在真

文字的真主要是指所写的文字要朴素,不卖弄、不堆砌,要形象具体,如鲁迅谈白描时所说,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那么,如何能达到这一要求呢?苏联文学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最有分量、最令人惊叹的散文是凝练的散文,它删除了一切多余的东西、一切可以不说的东西,只保留非说不可的东西。”这段论述实际上要求的是文字动用要直接、简单,但要保留文字传达的巨大的情感空间和人生感叹。

质朴的文字缩短了作品与读者的空间,也令读者舍弃了观看绚烂文字时外在的感叹,而深入地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凄凉、欢乐、无奈、哀怨……

另外要强调的是,戏剧文学要承担戏剧、影视的创作任务,而这些艺术形式都是要通过演员、布景、台词、调度、画面来完成的,这些都相当具体,因此,这对文字的直观性和形象感的把握要求就更高。质朴是不要堆砌华丽的辞藻或者刻意玩弄文字游戏,形象是要将看到的事物变成可视的形象,其中更要有情感,这是内在心象的表达。

如有考生在写下雪时,这样写道:大雪纷纷扬扬地铺天盖地,让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冰雕玉砌的国度,大地也披上了一层盛装。这种语言啰嗦苍白,是概念化、一般化的。我们换一种说法:雪飘着,空气变白了……这样的语言简单直观,同时还有作者的个人化情感在其中,更富感染力。

此外,要注意行文的节奏感,可以跳跃就跳跃,需要重点渲染的要不遗余力地渲染。要注意事物的象征意义,即我们常说的赋比兴中的“比”,即以此物暗示更深入的其他含意。要注意文字的幽默感,这样会使文章更富有生趣,但要注意幽默感绝不同于耍贫嘴。林语堂、老舍先生的一些文章中就有极强的幽默感。

情感贵在真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引发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并动用这种感情澎湃于内心,激情于笔端,排除那些道德、功利、技巧、规范等对创作者的束缚,把内心最直接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不要假饰,不要有意拔高。巴金先生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这个‘我’是不出场的,然而他无处不在。这不是说我如何了不起,这只是说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诚恳负责地对读者讲话,讲作者要说的话。”

说真话要将言不由衷、人云亦云抛除在外。前苏联剧作家维·罗佐夫曾说:“我回过头来看看童年的创作,它是粗糙幼稚的,但总是纯洁无私的,它不追求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孩提时代,人们的写作只是出于自己的愿望,是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他所珍贵的是创作的那一瞬间,在这个瞬间里他感到了愉快,仅此而已。

文学创作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独特系统。“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是文学的最高标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无功利的,作者感受的愉悦应该是写作后释放的快感。考生在创作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释放激情,才能将作品写得清晰、透彻、深入。朱自清先生作文时的境况正是由于本身透露出的一种真诚而引起了我们的联想。

(叮 叮)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训练 篇4

一、审清题目要求

现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题型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审清题目的含义。

1.抓住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要学生抓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来审题。例 “又是一个新起点”,“又”“新起点”是两个关键词。“又”说明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起点”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来说的。

通过关键词,大概理出写作思路:首先,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经过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经过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领自己成长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义

许多作文不能简单看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比喻类:比喻类作文,作者可以试着把题目还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 像……”等,以此来判断是否为比喻类的作文。这类作文大都需要学生根据本体进行引申,然后进行构思写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这当然不是让学生写“泡菜”,而是从“泡菜”这一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维空间。

(2)象征类:此类文章,不仅要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所要阐释的深层含义。例如作文“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灿烂”,难道文章仅仅要写“乌云阳光”吗?看到“乌云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乌云”象征自己经历的困难挫折等等,而“阳光”则象征经历过坎坷的生命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义,文章读起来才会更有味道。

二、训练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学生的思维放飞驰骋,如何训练呢?

1.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何为“联想”?何为“想象”?只有在明确了它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启发思维。

2.基于词语的联想和想象

(1)基于词语的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些词语进行相关、相近、对比等关系的联想。例如,看到“双休日”这个词,就会想到周末、作业、老师、兴趣班、游戏、公园等;提到“春天”,会想到河水解冻、春暖花开、柳树发芽、万物萌生等;体悟深刻的同学还会想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等。

(2)基于词语的想象

对于此类的训练,学生可由一个或几个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想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词,有的同学想到形状、颜色等词,还有的同学会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样,坐上南瓜车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

词语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比拟修辞:这类修辞在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使人读之兴趣盎然。例如:树枝晃动起来。采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扩展为:树枝左右摇晃起来,他扭动着身子,挥舞着身上的绿色绸带,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挥手。

(2)比喻修辞: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可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扩展为:远望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绿色的绸幕镶嵌在远处的天边。加入了联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变美些了呢?

(3)夸张修辞:恰当地运用夸张,既能使自己的语句非常生动,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渐渐布满天空,只见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扑向我们。这是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快,又伴有人们对此种天气的些许恐惧心理。

4.基于场景的联想和想象

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场景的训练。

云起云落、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面对不同的场景,孩子们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就此,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训练。例如景物描写、劳动场景、学习生活、运动竞技场等。

三、开头和结尾训练

1.内容上首尾点题

我班的学生作文基础都不太好,我在训练作文时,让大部分学生尽量开头结尾都要点题,假如开头不适合点题的话,那么结尾一定要点题。

例如:“母爱,感动”一文,学生的作文开头是:“夜深了,我久久还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然后转入对事件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对开头再作一下补充:“在这寂静的夜晚,母亲对我的关爱,幸福的、感动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景为情设”,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补上一笔抒情,既点了题,又能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意境更美了。

2.结构上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会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这样慢慢长大”一文中,一位学生的开头是“时光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结尾是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许多,就这样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收获”,而结尾中的“成长,收获”就是对开头的照应和对长大的回答。

3.语言上生动优美

通常在语言上的修饰,我们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把一些平实的语言比喻化、拟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麦黄了”,学生可以试着修改,如:“一块块麦田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麦浪掀起层层涟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动。”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学修改,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谁修改得好,让学生互相取取其长而补其短。

四、提升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会为文章增色,对此,我们可以多加练习训练。

1.景物描写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可小觑。

(1)景物描写要匹配人物心理。“景为情生”,环境的描写与文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物描写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开头是:“天空越来越暗,乌云也越来越多,窗外的树木随着大风的袭击疯狂地摇动他的身躯,好像随时都可能被狂风吞噬。”这时的景物描写一般对应人物的心情应该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应该是人物喜笑颜开或心情万分高兴。

(2)景物描写要细致生动。景物描写需要学生提升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走在田间小路上,我闻到泥土的气息,看到了草叶上有露珠。”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细腻生动,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读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润湿,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偶尔会传来路边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见草叶上晃动着圆圆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窥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点。描写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观察要仔细,要能为文章的主题服务。不能把“一双孔武有力的双手”用来形容颤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童,只能用来形容健壮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写。可以采用扩写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写。例如,“父亲的双手很粗糙、长满厚厚的老茧,手指上还有裂口”,我们可以进行升格练习,通过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展示父亲的双手。可以升格为:“我看到了父亲的双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与父亲双手接触的刹那间,父亲手上的裂皮刮过我白皙的双手,让我感觉有些许疼痛,父亲那摊开的手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让学生把对父亲双手的描写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会更有感染力。

3.动作描写

在一些文章中,为了表现主题,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一些细部刻画,细心观察,分解人物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例如校运会上,“只见运动员双脚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倾斜,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之箭,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往前奔跑”。这样的画面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画出来了。所以,在动作的刻画上,先引导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分解动作,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完美。

4.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服务。例如《背影》中:“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平淡无奇的语言彰显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语言虽然简短,却符合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者需要考虑斟酌,不可任意而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描写,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对作文人物语言的写作水平。

5.心理描写

不少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不好,我为此设计了一些场景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例如:上课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试卷匆忙进来,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学生先自主填写人物的场景心理,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然后再设计一些其他场景来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慢慢提高。

6.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身体的反应来诠释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它可以说是人物描写中最难写的。难在它需要仔细观察人物表情的细腻变化并用恰当的词语把这一变化记录下来。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训练学生的神态描写:首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能迅速地判断出哪些句子是神态描写;其次训练学生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语句;最后教师提供一些场景,让学生自主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小片段,班级交流,学习借鉴优秀作品。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的方法和途径:一、审清题目要求。二、训练联想和想象。三、开头和结尾训练。四、提升细节刻画。

上一篇:国外物业管理经验下一篇:基金投资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