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经济

2024-09-02

振兴东北经济(精选十篇)

振兴东北经济 篇1

关键词:振兴经济,人才流失,民营企业

一、研究东北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与东北地区比重过大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 竞争力不强有着一定的关系。要想振兴东北经济, 就要先振兴民营经济, 使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 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相对应, 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滞后, 比重过低, 还无法形成市场有效竞争的态势。如吉林省2002年个体私营企业的增加值为118.3亿元, 仅占G D P的5.27%。而同期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的增加值为2440亿元, 占G D P的31.4%。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东北民营企业。

经济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东北三省由于高校、科研院所较多, 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人才优势。但是近年来, 由于东北固有的计划经济观念、僵化的用人机制、恶化的人才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东北三省大量人才外流, 其中, 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尤为严重。人才流失不仅增加企业人力重置成本, 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 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 最终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所以, 要想发展东北民营企业, 振兴东北经济, 必须重视民企人才流失问题。

二、东北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导致东北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综合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民企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综合外部环境对人才流失影响很大, 如宏观经济形式, 政府的政策导向, 法制环境, 地区结构等的影响。17年来, 东北民营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集中、市场秩序混乱、法制环境缺乏保障、政策环境不平等普遍存在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企业虽然克服了各种障碍和困难, 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是在这种不自由的环境下, 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之初就留下许多先天的弱点。有的投资方缺乏创业经验, 过于盲目, 成功的机率比较低;有的企业目标与行为出现短期现象, 又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没有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起来;有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企业的制度不够规范, 留下了不少后遗症;有的缺乏科学管理方法, 在快速发展之后, 很快就进入了衰退阶段。在外部环境的多方影响下东北民营企业发展潜力受到束缚, 发展前景不被看好, 从而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二)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增强了人才对企业的离心力, 最终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1、东北民营企业家的素质问题

调查表明, 东北地区民营企业主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 他们往往把企业中的人才视为生产的工具, 很少采纳他人的意见, 一切事务都由老板说了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就制约了民营企业中人才能力的发挥, 人才不安于现状也就成为必然。

2、用人观念上的问题

许多民营企业都存在着用人观念上的偏差, 归纳起来, 即“不信任, 不培养, 不重视”。吉林省金海三喜公司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许多重要职位都由董事长的亲戚担任。比如, 财务总监是董事长的妻子, 出纳是他的妹妹, 他的两个弟弟分别是生产部和销售部的经理, 而他的女儿虽然初中都没毕业, 却担任了人事主管一职。这种用人方式, 使得家族外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企业中只被利用却难受重用, 很难有机会担任要职。在这样的企业中, 企业与员工之间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主总是单纯的把外来人看作机器的附属物, 认为自己在其身上投了多少资, 这些人就要为自己出多大力。他们偶尔会以“红包”等形式来促进人才为其效力, 却很少出资对员工进行培训, 他们认为人员终究要流失, 把钱用在培训上就是浪费。这种错误的用人观念, 压制了外来人才的正确意见, 导致外来人才感到无用武之地, 使人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 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3、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东北的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家庭作坊式的工厂转变过来的, 制度管理普遍不规范, 企业的很多操作程序往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 起作用的只是领导的口头承诺, 或约定俗成的习俗礼仪, 有时候领导的一句话就代表了制度和决策。即便有规章, 执行起来也因人而异, 随意性很大, 或干脆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工作职责不明确, 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 尤其是企业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严重影响人才价值的体现。人才价值受漠视, 人才流失是迟早的事情。

(三) 人才个人因素是民企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人才自身的不满情绪直接促使人才做出跳槽的决定。引起人才不满的因素主要包括:

1、对薪酬不满。

一般而言, 民营企业薪酬本来就不高, 分配机制又不合理, 薪酬体系僵化, 分配不公, 不能真正反映人才价值。这样的薪酬体系缺乏竞争性和激励性, 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2、对个人发展空间和企业发展前途不满。

人才被聘到企业后, 最初考虑最多的是薪酬, 很快会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和企业发展前景。在民营企业中, 人才不被信任, 在工作中受到排挤, 晋升机会少, 个人发展空间狭窄, 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 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精神异常压抑。同时, 人才也认为这样的企业不能有发展后劲, 也不能有什么前途。

3、对人际关系不满。

民营企业中一些领导作风和态度都不好, 人才不愿意与领导接触, 二者之间缺乏融洽的人际关系。对领导的指示人才只是被动的接受, 或是阳奉阴违, 甚至与领导对着干, 导致领导失效, 工作难以开展。另外人才之间尔虞我诈, 互相拆台, 彼此之间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不良, 人才的心情自然不舒畅, 工作效率低下, 人才最终也会流失。

三、降低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的对策与建议

东北民营企业要想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重视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一) 转变用人观念

首先, 要重视人才, 尊重人才。民营企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意识到没有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同时, 要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实际行动, 关心人才的利益, 积极为人才创造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空间, 尊重人才的首创精神, 对他们的成就予以及时、充分的肯定, 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其次, 要公正的对待人才。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 他们只有能力高低之差, 而无优劣之别, 都应获得企业的公正对待。企业在用人、奖励等方面应视其才能, 贡献和表现而定, 不能搞特殊主义, 亲疏有别。一些家族式民营企业更应注意这一点, 不能给予家族内部人员特殊关照, 以免挫伤家族以外员工的积极性, 增加他们的离心力。

最后, 要注意发展和培训人才。

(1) 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企业的理念, 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搭建平台。

(2) 加强员工培训。民营企业要摒弃“枉为他人做嫁衣”的思想, 积极的实施培训。培训是一种投资, 更多的培训会使员工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再生”能力的增强, 也意味着员工对公司的经济价值的提升。在进行培训时, 需制定培训计划, 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结合起来。同时, 培训计划要体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使人才能看到企业的发展前途, 对企业充满信心。

(二) 有意识的提高企业主自身素质

经营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思想开放、胸怀宽广、品质高尚、事业心强、有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关心爱护职工的企业主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有才干的人, 促使其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 并义无反顾地追随。而不思进取、独断专行、任人唯亲、素质低下的企业领导人必将失去人才的支持, 失去凝聚力。从一定程度上说, 企业能否留住人才是检验企业领导者素质和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讲, 民营企业主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可行、完善的管理制度, 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体现企业的宗旨和价值观。民营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科学分工、职责分明的工作制度。第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无论是家族内部还是家族外的人才, 都应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企业应大胆选择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 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 家族成员不适应管理的要退出管理位置。第三, 是建立合法的劳动用工制度,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体现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明确劳动职责, 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标准;要改善劳动条件和住宿条件及伙食条件, 要依法落实人才的社会保险。值得注意的是, 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家族内外的管理人员都应受企业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和制约, 不能因是家族内部的成员就可免受制度的约束。

(四)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 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下, 人员可发挥潜力80%-90%。针对东三省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 建议:

首先, 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职工入股制度。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要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 通过适当分配股份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 把人才自身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 这对人才既是一种激励, 又是一种约束, 有利于人才的稳定和潜力的发挥。

其次,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人才工资收入要有弹性。民营企业人才的工资收入内容一方面要多层次化, 使工资收入尽量能反映人才多方面的能力、贡献和表现, 另一方面要拉大工资收入的差距, 使工资收入具有较高的弹性, 增强工资的激励作用。当然, 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既要使最低收入者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又要让高收入者体会到高才能高回报;既要增加低收入者的工作压力, 又要激励高收入者积极工作。

最后, 要奖罚并举, 提高人才的责任意识, 促使人才释放最大能量。另外, 还要注意把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四、小结

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人才流失问题, 不仅要重视吸引人才, 运用人才, 还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 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会充满生命力和远大的前景, 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 才能为东北经济的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红英.论民营企业应重视人本管理[J].经济师.2005 (1) 赵红英.论民营企业应重视人本管理[J].经济师.2005

(2) 彭剑烽, 饶征著.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 彭剑烽, 饶征著.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 郭振英.关于振兴东北经济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 2004, (4) . (3) 郭振英.关于振兴东北经济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 2004, (4) .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 篇2

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第一代主导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全国商品粮基地和资源大省,东北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景气,甚至出现相对衰退的迹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进入20世纪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成为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现从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东北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而东北在这些工业基地当中,又起着奠基石的作用。东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为国家优先开发区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同时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地域组合优势较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体优势。

2、已有的工业基础

解放前东北地区铁路网相对密集,有一些零星的重工业基础,因而具有较好的重工业发展基础条件。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东北地区真正成为工业基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新时期振兴东北经济的对策建议 篇3

十几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已步入振兴关键时期。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深化改革,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东北实际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是应对当前乃至今后时期严峻挑战的唯一出路。

一、东北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国内总需求下降,国际不利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际汇率剧烈变动、能源价格波动较大。多重因素使得以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东北经济增速明显下降。2015年,三省平均GDP增速5.1%,比全国平均增速低出1.8个百分点,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个百分点,经济稳定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增速大幅下降

2015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增加值(可比价)平均下降1.2%,比上年同期回落6.0个百分点,比6.1%的全国平均增速落后7.3个百分点。其中,辽宁同比下降4.8%,吉林同比增长5.3%,黑龙江同比增长0.4%,三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列第31位、22位和28位,整体堪忧。

(二)工业效益严重下滑

2015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932.2亿元,同比下降了3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801.6亿元,同比下降5.3%。同期,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452.6亿元,下降2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07.1亿元,下降2.1%。相对而言,吉林省情况略好。

(三)固定资产投资深幅走低

2015年,东北地区累计完成投资额40033.2亿元,同比下降11.6%,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21.4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辽宁,同比下降27.8%,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同比增长12.6%和3.6%,三省增长率在全国31个省市中分别排名第31,16和29。

(四)消费市场增长明显放缓

2015年,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长8.6%,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同期平均增长率2.1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显著下降

2015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平均下降了24.2%。其中,黑龙江省进出口降幅最大,达到46.1%,其次是吉林省,下降了28.3%,辽宁同比下降15.7%。重点分析黑龙江省情况发现,进出口大幅下降与卢布贬值导致东北地区对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有关,更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钢铁、煤炭以及重工业的不景气和产能过剩,相关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明显放缓,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而原油进口地位举足轻重,致使黑龙江省进口深受影响。

二、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突出领域

(一)内生动力不足,下滑趋势近期内难以改善

首先,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表明,截至2013年末,东北地区私营企业在企业法人总数中占比为58.9%,低于68.3%的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全国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比例约为1:50,而东北三省相关数据仅为1:24,黑龙江省仅为1:12。在每万人拥有小微企业数量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58家,而东北为45家,黑龙江省仅有27家。其次,内生动力单一且转换余地较小。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在东北经济中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均衡水平低,当宏观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时,增长动力极易受到重大威胁。

(二)投资驱动依赖度高,去产能化过程比较漫长

投资对东北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2014年,东北地区资本形成率达到65.1%,最终消费率为44.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率为-9.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地区的资本形成率比全国高16.6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比全国低5.7个百分点,净出口率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因此高投资增长拉动高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投资拉动增长的背后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居民主体消费需求的下降,这样就会在投资高峰过后会形成产出高峰,形成需求屏障,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循环关系的断裂,并表现为产能过剩。

(三)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投资捉襟见肘

一方面,企业经营困难和整体经济困境直接威胁东北税收和地方财政平衡。以辽宁省为例,2015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0.1亿元,同比减少428.6亿元,下降22.7%。其中,核心的税收收入同比降幅高达29.4%。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总额和价格增速趋缓明显,致使相关财政收入大幅回落,政府债务压力陡增。另一方面,东北财政支出压力上升。基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在搬迁改造老工业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和保障民生等方面,东北财政支出需求不降反增。2015年上半年,辽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8.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9.8%。黑龙江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6.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5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9.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5.2%。初步判断,未来东北财政支出需求刚性较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趋势较难根本逆转,寄望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经济的传统做法将遇到资金瓶颈。

(四)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升级转型难度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吸纳科技资源流入等多方面,东北情况难言乐观。从投入角度看,东北研发投入全国占比极低。2014年,东北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计727.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仅5.59%。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最高的辽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出角度看,东北研发产出效能较弱。2014年,东北地区的专利授权量只占全国总量的3.44%,相当于西部地区的30%,中部地区的26%,东部地区的5%。从科技资源流向角度看, 2013年地域统计技术流入合同金额数据表明,全国合同总额中,流入东北部分仅占5%,相当于西部的24%,中部的50%,东部的10%。总体科技发展水平的日益衰落,关键技术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导致主导产业部门的源技术在时序上没有跟随科技发展形成一个有序变化,进而导致整个产业的逐渐衰退。伴随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传统经济衰落,新的业态模式未能建立,产业结构演进出现断层,停步不前。

三、扭转东北经济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历史上装备制造业发展基地,东北工业基础雄厚,熟练技工相对丰裕,地区工业成熟度高,制造业在区域生产总值中地位举足轻重。同时,东北人民强烈渴望重振制造业雄风,憧憬再现制造业辉煌。未来应把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机遇,依托国家政策、财政投入、科研投入、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扶持等方面的系统性、综合性安排,打破内部的体制机制障碍,树立以市场分配资源的基本理念,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传统工业引入新的发展动力和理念,承接好国家资源,聚集好社会资源,激发出内部潜力,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实现东北制造业的“弯道超越”。

(二)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创业创新实效

党中央和国务院突出强调了创新在发展中的首要作用,聚焦创新发展几乎是实现东北振兴唯一出路,挑战与机遇并行。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既需全新理念和激情,又需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明了大势所趋;既要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又要善用系统性合力。只有将创新行动全面融入东北建设,才能创新驱动东北发展,实现东北振兴。创新和创业是风险聚集的高质量实践活动,要善于将相关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东北创新必须格外注重符合实际需求,掌握稳妥和积极并行。努力形成风险与双创收益协调平衡机制,掌握好现实与未来发展间的平衡,小步快走,积小胜为大胜。

(三)正确处理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间的关系

各类资本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对于解决不同问题各有短长,准确界定各自定位和职能,就会形成积极合力。东北问题错综复杂,应分门别类各展各种资本之所长。在充分发挥各类资本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定位各类资本的现实作用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打造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间的衔接互补机制是发展东北经济的关键环节之一。振兴东北与国有资本发展、民间资本发展、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是一体多面关系,不可割裂看待,不能偏废,不能厚此薄彼,在不同条件和情况下,可以各有侧重。市场机制存在失灵、政府作用会有越位缺位,彼此协调,实现合力最优是发展方向。

(四)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推动东北振兴

积极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不仅有利于拓宽外部市场,释放东北地区的优质富余产能,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丰富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经济技术和人文交流,并承接更多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从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新动力、新引擎。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对外开放大战略,东北地区要抓好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发挥地处东北亚前沿的区位优势,科学谋划互联互通的大通道建设,积极推动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以创新为动力,以园区为载体,带动东北经济尽快走出困境。

(五)大力发展和运用金融手段促进东北振兴

提高存量资本配置效率,大力引入资本增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当前和未来时期看,应重点推进以下任务。首先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建设和完善制度、监管、政策、人才、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完善金融产权,改善金融法律制度,构建金融生态的制度环境,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其次是充分发掘多元化投资主体,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激活包括民间资本、法人资金在内的私有资本,利用社保基金和海外投资,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后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就国际经验来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更适合直接融资,而这正好契合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内涵。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体系,促进银行融资业务创新,重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渠道获得支持其科技研发、产品转化和市场推广的必要资金,将东北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与区域内外广泛民间资本紧密融合,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推动收购兼并,探索加快东北经济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业强.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思考[J].经济纵横,2013(1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当前西北地区经济运行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3(11)

[3]陈耀.东北困局下“扩大开放合作”大文章怎么做[J].人民论坛,2015(24)

[4]李政.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成因与创新转型对策[J].经济纵横,2015(7)

[5]张占斌.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辨析[J]. 人民论坛,2015(24)

振兴东北经济 篇4

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

中国工业的发展凝聚着东北人的力量和智慧,但2003以后东北地区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收支矛盾较大。特别是2016年上半年吉、黑两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为6.7%和5.7%排在全国后列,而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老大地位的辽宁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为-1.0%,全国垫底。2003年中发11号文件,中央针对东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2014年28号文件,中央、国务院立足于东北近期的工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东北振兴若干举措的意见》;2016年7号文件为了进一步明确东北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016年8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为东北经济注入新鲜血液1.6万亿元。一系列的改革和推动措施,表明了国家对东北经济的期望和支持,也证明东北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央有决心、也有信心帮助东北地区打好翻身仗走出困境,东北三省也应依托新政、依靠新的资金扶持重新起航。

二、东北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东北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东北出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是长期性和短期性问题的相互叠加,是历史性和现实性问题的碰撞。东北经济的病灶在于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其主要依靠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较低,产业布局不合理。钢铁、煤炭、石化等过剩产能聚集,大大拖累了东北经济的发展动力。东北地区中央企、国企占比高、规模大,体制机制不灵活,发展模式比较局限,多为资源型产业,民营企业发展迟缓,不能形成规模,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不能起到经济调节作用,延缓了东北经济的发展速度。

2.东北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目前东北经济看上去比较惨淡,但这是挤水分、稳增长必须经历的阵痛阶段。东北经济将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振兴东北”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足以证明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过近期三次下发重要文件,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实质性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给东北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东北经济的衰退也倒逼东北地区寻找差距,寻求出路,必须对现有的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对经济结构化调整。另外,加上国家发展制造业的蓝图,东北经济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无论从自身来看,还是从全国发展战略上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找到差距、制定措施、有效落实、上下齐心,东北地区的经济一定会迎头赶上。

三、审计工作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

“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体现了中央和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明确了东北地区振兴的核心任务,提出了东北地区振兴的基本方案和途径。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力跟进东北地区振兴政策跟踪和政策落实。通过跟踪审计,推动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地区振兴若干重大举措落实到位,破解辽宁省改革发展难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突破,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

1.突出领域,重点审查,分块实施。根据辽宁省经济特点,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梳理。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及生态环保、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五个方面进行政策措施的跟踪和审计。重点审查中央为2014年28号文和2016年7号文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的落实情况,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组成部门围绕政策的落实出台了哪些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对文件内容和目标如何细化和落实责任。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政策落实过程中机制体制障碍,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问题。

2.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追踪。结合政府工作中心和辽宁省的发展战略,关注东北振兴的具体落脚点,紧紧抓住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展审计工作。围绕经济结构的加减乘除,加强重点投资项目审计,通过审计监督有效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有效地保护和培育新型产业,找准振兴东北经济发展的潜力点和发展空间;有效地开展“互联网+”,积极加速东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协同;有效地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稳固辽宁省国家粮仓的地位和粮食稳压器的作用,推动土地的高能、高端、高效;有效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切实建设好中蒙俄经济走廊和“辽满欧”海铁联运通道。通过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入分析原因,严格区分主体责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3.对简政放权情况进行跟踪。整理国务院针对东北地区振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跟踪省、市、县各职能部门对审批权限下放的落实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变相保留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做到切实履行职责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服务。打破制约科技和经济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政策和创新制度,维护创新主体利益和成果,大力鼓励创新产业。

4.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利益,加大对政策落实过程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结合民生建设,加大养老保险金审计、棚户区改造审计的力度,突出问题导向,揭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关注由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情况造成的政策悬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民众权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审计参与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意义

如何振兴实体经济(二)课程 篇5

(二)课程的考试 10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带来()。

A.出口新机遇 B.对外投资新机遇 C.产业发展新机遇 D.市场新机遇

2.消费结构升级,带来()。

A.出口新机遇 B.对外投资新机遇 C.产业发展新机遇 D.市场新机遇

3.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多亿元。

A.5700 B.4500 C.1300 D.1100

4.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

A.6.5% B.4.5% C.7.2% D.6.0%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A.简政减税 B.放宽准入 C.鼓励创新 D.稳定大局

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A.“一带一路”建设 B.京津冀协同发展 C.中部崛起 D.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新兴区域成长,带来新机遇。

正确 错误

2.新兴产业成长,带来新机遇。

正确 错误

3.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带来新机遇。

正确 错误

4.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影响“一带一路”,对实体经济推进产能国际转移带来挑战。

振兴经济的法宝 篇6

技术创新既然有很高的风险,企业为什么仍然勇于接受这种挑战呢?因为技术创新成功 之后,会获得远远大于风险的高回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原因更在于,不创新,就会 落伍,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国际知名企业美国国际商用机械公司(IBM)在20世纪80年代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的11次调 查中4次名列前茅,另一家知名企业默克(Merck)公司曾在这11次调查中7次名列榜首。然而 ,在90年代所作的同样调查中,这两家名牌公司却远远被抛到了前10名以后,取而代之的则 是一批后起之秀,它们的排名顺序为:鲁波梅德公司(主要是生产橡胶与塑料制品)、美国家 庭用品总经销店、微软公司、迪斯尼公司和摩托罗拉等。仔细分析后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 默克(Merck)公司和美国国际商用机械公司(IBM)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虽然在80年代开发 了大批新产品,但到了90年代,他们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将80年代的创新势头保持下来。然 而,鲁波梅德公司在连续8年居于亚军地位之后,经过艰苦创新,终于跃居500家最大企业之 首,平均每天都有一种新的产品问世。这家公司主要生产橡胶和塑料制品,但他们勇于创新 ,在其生产的5000多种产品中,包括许多“小工艺品”、“小用具”、“信箱”、“储蓄盒 ”、“玩具”、“拖把”、“手套”、“医用压舌板”、“墙壁纸”等;产品品种多,用户 广,销路好,回报率高,这些都是鲁波梅德公司创新的成果。摩托罗拉公司则有很强的预见 能力,几年以前摩托罗拉公司已有先见:无线通讯领域将会发生巨大变革。于是,他们一次 投入数10亿美元,用于开发研制新产品。现今,在无线寻呼机、蜂窝移动式电话等现代化通 讯领域,摩托罗拉公司已居于领导地位。

美国国际商用机械公司和默克公司的失利、摩托罗拉等公司的成功,是美国技术创新历 程中非常典型的事例。

美国的公司制实践也有100多年,并且有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公司制经验。美国百年的实 践说明,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美国政府一直重视科技发展。特别是 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政府不断推行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创 造良好环境。美国先后建立了美国科学院、全美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国家科学基 金委员会、科学政策办公室等科研领导机构。克林顿就任总统后,又成立了总统科学技术委 员会。

美国的技术创新战略及政策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三个层次上形成。

联邦政府不断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二次大战以后,美国政府支持建立了一批 优等实验室、“科技园”和“研究园”,以制定和实施工业创新计划,诸如大学同企业的合 作研究计划、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计划、能源开发计划、技术实施计划、促进新技术商品化的 计划和改善创新活动社会环境的计划。同时,还制定了各项鼓励创新的法规,如《国家科学 基金委员会法案》、《小企业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等。在《经济振兴税收法》中还 规定了对企业R&D支出的免税额度;通过《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支持科技成果 的转化,而《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研究合伙关系法》、《共同研究法》、《技术转移法 》等,则为开展R&D研究和发展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大部分州政府都制定了创新战略和计划,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建立“科技 园”。在那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技术商品化计划,鼓励风险投资,培养企业家精神 ;州政府还加强对教育和研究开发的投资,支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学校,扩大职 工培训等;支持大学与工业部门的共同研究以及小企业的应用研究,实施科技成果商品化政 策和培训企业家精神政策,培育创新企业,为建立联合研究开发合伙公司和战略联盟等创造 良好的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把技术创新作为振兴经济的法宝,从而形 成了一股推动技术创新的世界潮流。

纵观美国及国际技术创新的大趋势,可以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第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有些发达国家尽管科学技术实力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因而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 显不够。

第二,科技与经济在市场中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结合。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分 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市场的千变万化及随机性决定了科技与经济必然在市场中结合,而 科技向生产转移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主要衔接部。因此,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均统一于技术创新过程之中,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 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振兴东北经济 篇7

一、东北经济发展概述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由于形成于计划经济建设时期, 所以东北地区的经济带有典型的资源型和重化工业的特点, 市场化程度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该地区走的是一条重工业高速发展道路。其产业结构也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和加工工业为主, 其中绝大部分产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一、二产业。20世纪50年代, 东北三省曾以占全国8%左右的人口和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25%以上的工业产值。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1980年, 东北三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仍高达16.2%。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 东北地区仍然没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 企业性质和类型单一, 国有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而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2000年, 东北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了9.6%, 下降幅度高达6.6%, 从而成为改革开放20年以来经济地位下降幅度最大、最明显的地区。

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对策, 不仅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 而且对实现全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约东北经济振兴的因素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发展滞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却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国有企业不仅不再是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 反而成为制约东北发展的首要因素。

体制转换使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主要是得益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尽快实现工业化”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 有着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一五”计划期间, 中国政府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7项在东北, 投资额所占比重高达37.3%。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失去制度性优势, 并需要承受比其他地区更多的改革与体制转换成本。一方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东北地区传统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 计划经济给东北老工业基地留下了许多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不仅各种社会包袱与历史负担沉重, 并且其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方式都无法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二, 资源禀赋优势消失, 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北地区之所以能迅速地建设成为国家工业基地, 是因为其拥有重要的资源条件, 如丰富的煤、铁及其他自然资源储备。然而经过多年的大规模过度开采和开发, 可开采 (发) 资源不断减少, 甚至出现了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和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下降, 而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经营等因素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 东北地区不仅原有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而且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的重化工业也正面临着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第三, 对外开放格局使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丧失。

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其邻近于前苏联的地缘优势。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东北地区的这种地缘优势逐渐减弱。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甚至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劣势。由于中国实行的是从东南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 因此, 在新的形势和对外开放战略安排下, 昔日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逐渐成为“经济边缘地区”。

综合上述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困境从根本上说不是开发程度低下的问题, 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演变, 原有的工业化道路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东北振兴的实质问题, 既不是一般的欠发达地区的初次开发问题, 也不是按原有的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问题, 而是如何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对原有的发展方向、经济结构等进行重大调整, 并在此基础上充实产业基础和提高产业素质, 推进更高水平的再工业化的问题。

三、东北经济振兴的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东北地处接壤东北亚主要国家的重要位置, 从其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上,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对内而言, 中国东北有比较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 能源多样化和储量较高, 农业生态圈完整;对外而言,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各国的地缘经济相互渗透程度比较高, 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也较高。而且, 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需要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窗口和接入点。因此, 中国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经济合作将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同时,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将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机遇。对东北亚各国来说, 各方面都有双赢的效果。

第一,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 东北经济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 亚欧大陆桥东缘和北太平洋西岸的中间部位, 是太平洋航线的重要环节和亚欧大陆桥与半岛小陆桥的枢纽地域, 连接俄、朝、蒙诸国, 面朝日本,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必定会活跃东北地区的经济, 重新重视其中枢地位,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借此机会, 利用区域优势, 与东北亚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从能源、交通等领域体现东北经济区的优势。

第二, 从历史角度看, 东北地区的边缘关系及其战略地位在其社会经济发展中, 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沙俄对其周边土地的侵占、日俄的争夺、日本的独占, 乃至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国家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 基本建成了包括钢铁、原油、煤炭、电力、森工、重型机械、化工、机床、汽车、电站设备、造船、军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工业基地和农牧业基地, 都充分说明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地缘关系中的中枢地位。

第三,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 日本产业结构层次最高, 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 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我国东北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与日本、韩国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可以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产生互动效应, 实现结构重组。俄罗斯则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另外, 作为经济转轨国家,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处于调整阶段,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同地位和双边的贸易结构。中国在加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扩大这些领域的合作。而俄罗斯正在制定加快发展加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庞大计划, 同时,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大型国有战略企业市场化或改组, 也为我国企业开拓俄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因此, 东北地区可以利用区位优势与发达的交通网络, 与东北亚各国紧密结合, 形成以大连为港口、以三省内陆为腹地的产业链, 通过货物流, 带动人流, 最后形成信息流, 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积极吸引日、韩、俄等国的资金与技术, 还要积极吸引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资金, 并按照GEPA的要求, 加强与香港等地区的合作, 承接国际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向东北老工业地区的转移。

同时,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也必将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其一,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其二,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力量;其三,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北地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 把东北经济的振兴放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来设计, 构造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 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四、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为契机振兴东北经济

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的中心腹地, 作为东北亚经济区域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东北振兴将在多方面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而中国在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交流的过程中, 借鉴其他国家相同或相似的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将会加快中国东北振兴的步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是要提高中国在东北亚核心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工业能力;发挥中国在东北亚核心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动性, 进而推动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把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置于东北亚工业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中, 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 如何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一) 发展边境贸易

以边境开放城市为龙头, 发展口岸经济, 全面提高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东北地区有很多对外开放的城市和口岸, 这些边境开放城市和口岸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但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通过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 消除经济交流的障碍, 能够充分发挥边境城市和口岸在对外开放中的带动作用。

(二) 推动多领域合作

为了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开发规划、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要在东北亚区域内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东北亚地区的有关国家, 首先, 在农业合作方面, 既要重视便利农产品流通的制度建设, 也要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其次, 在能源合作方面, 既要在合作开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也要在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加强合作;第三, 在劳务合作方面, 既要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创造便利条件, 也要在劳动力资源开发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强合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方面, 既要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也要促进技术开发和转让合作;第四, 在多边投资保护合作方面, 既要形成东北亚地区便利投资的制度体系, 也要注意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权益。

(三) 整合区域经济

把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产业经济区域来规划, 在区域内整合资源, 依据区域经济内的比较优势原则形成内部分工协作体系。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供给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基本要求, 在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 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 是促进东北振兴的有效制度安排。整合区域经济, 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东北三省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 减少交易成本,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东北三省应该尽快建立协调机制, 统筹区域重大发展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撞车问题, 打破行政壁垒, 逐步建立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 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协作机制,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产业配套统筹规划, 避免在石油、冶金、能源和机械加工方面的重复建设。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分享机制, 在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 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有限的资源迅速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摘要: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困难, 如何克服困难, 抓住机遇已成为振兴东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存在着国有企业发展滞后、资源禀赋优势消失等制约因素, 通过对东北振兴的国际环境进行分析, 认为可以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契机, 借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来实现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振兴,制约因素,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姚同发.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几个问题[J].东北亚学刊, 2004 (7) .

[3]宋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J].东北亚论坛, 2006 (6) .

[4]顾令慧.探求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

振兴东北经济 篇8

一、东北沦陷期间的商业贸易状况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东北沦陷到1945年“光复”这一历史时期。伪满的商贸业是日本“统治经济”的领域。在商业企业资本中, 日本资本占统治地位。在经营上民族商贸业受到日伪当局多方的控制与限制, 后来逐渐被吞并, 有的被迫关业, 有的成了伪政府指定的加工点或配给店、代销店。

伪满中后期, 实行“统治”、“配给”政策。统治品包罗的范围广泛, 除工业品, 日用品也在统治之列。1940年3月, 伪满洲国公布《主要生活必需品输入配给统治要纲》, 把生活必需品分为三类, 这些生活用品从生产数量、销售、分配到各种价格都实行统制。

伪满洲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日本。1934年, 伪满进出口总额10.4亿元, 日本占5.6亿元。据1936年统计, 伪满对日本出口占总份额的39.4%, 进口更高为73.3%。其次还有朝鲜、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国, 但所占比重不大。出口物资主要是农产品, 如大豆、豆油、豆饼、豆粕和粮谷等。进口物资为棉、毛纺织品、棉花、小麦、化学药品、机械工具和车辆等。

1932年3月, 日伪政权宣布“海关独立”。从此, 中国海关已不掌握东北各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在1940年9月以后, 日本为了掩盖其掠夺式贸易的真相, 把贸易数字视为军事秘密, 禁止公布。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1932~1941年出口商品原料和半制成品为主占70.9%~89.1%;进口商品制成品和食品为主占67.1%~46.5%。1937年规定21种重要的轻重工业都必须置于日本的直接控制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和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是日本统制东北经济的两大重要垄断组织。

二、日伪的侵略政策、经济政策与移民增加

七七事变后, 日伪当局为强化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先后推行了“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以及“战时经济政策”等。随着这些侵略政策的实施, 东北地区普遍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从东北掠来大批苦力。伪满初期曾一度限制过华北地区移民的流入。1937年, 日伪当局放弃了限制移民的政策, 此后大量移民进入黑龙江省, 为该地区的土木建筑、矿山、林业、铁路等产业部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日伪当局特设伪“大东公司”, 专门从事“移民审查”、“移民募集”, 并利用诸如降低移民交通费等手段, 增加对黑龙江省劳动力的供应量。

黑龙江省的牡丹江、佳木斯、北安、黑河等地交通不便, 土地及其他资源开发受到很大限制。清末民国时期, 随着移民政策的实施, 北部边远地区人烟稀少的状况逐渐改变。1937年以后, 因日伪实施“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据资料统计, 1937~1941年的四年之间, 黑龙江省新增加人口一百六十万人, 年平均增加四十二万人。1942~1945年, 黑龙江省共流入移民二百八十万人, 年均流入七十万人, 黑龙江省仅仅4年的移民数量与民国时期的移民相差无几, 这是黑龙江省移民史上的高峰期。

三、伪满时期从农业移民向产业移民的转变

日伪“北边振兴计划”的实施, 黑龙江省北部边疆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空前扩大, 日伪政权为了满足对“苦力”的大量需求, 便实行了野蛮的“抓劳工”的方式。因此, 来自华北的移民, 实质上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自由的移民, 而是一种强制性移民。从移民的部门分布来看, 也不再以农业为主, 而是适应日伪经济掠夺和所谓的“边防建设”需要, 大量进入建筑、林业、矿业、交通业等部门。因此, 黑龙江移民的重心, 便由持续近百年的农业移民转为非农业的“劳工移民”。

伪满时期的黑龙江移民, 为“产业移民”, “劳工移民”, 主要是指在煤炭、林业、采金、土木建筑、交通等产业部门被迫从事劳务的移民。例如在林业方面, 日伪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掠夺, 在黑龙江省设立248家林业公司, 占全东北林业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日伪出于资源掠夺的需要, 还在黑龙江地区开设大批煤矿、金矿, 进行疯狂的掠夺性开采。如鹤岗、鸡西等, 伪满时期在黑龙江省形成了林业、煤矿业和金矿业三大产业部门。就各部门的移民分布情况来看, 从事煤矿业采掘的有4万五千多人 (1943年) 、从事采金业的有三万多人 (1937年) , 从事林业的有十万多人 (1944年) 。从移民的地域分布来看, 伪牡丹江省有二万多人, 伪三江省有三千多人, 伪滨江省有三万三千多人, 伪北安省有二万多人, 伪黑河省有三千多人。这些移民大多是日伪当局以“紧急劳动力供应”为由, 从山东、河北两省掠来的。

日伪当局在“经济统治”政策下, 对移民就业采取强制手段, 使移民职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即由农业为主的职业构成转向工矿、林业、建筑交通铁路、商贸及军事工程诸领域, 使移民职业构成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使产业工人阶级产生。

四、伪满时期黑龙江地区移民与经济、社会的变化

1) 移民增加使黑龙江人口密度增大。因日伪当局把大批劳动力强行迁移到黑龙江北部边境地区, 使当地的人口密度有所提高。据中东铁路管理局出版的《满州通报》所载, 1930年黑龙江地区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15人左右, 1941年黑龙江省人口密度已增至每平方公里达25人。

2) 移民使黑龙江形成了交通体系。伪满时期黑龙江省移民被强制分配到工矿和交通部门, 产业劳工移民和军事劳工移民成为当时移民的主体。在移民的累累白骨上, 日本在黑龙江地区构建了掠夺和运输当地资源的殖民地型交通网络。

3) 移民使人口向城市集中。伪满时期, 黑龙江移民由农业移民转为产业劳工移民和军事劳工移民, 所以, 黑龙江地区的移民很多流入城市, 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在日伪重点实施经济掠夺和军事基地建设的东北部边境地区, 如北安、黑河、牡丹江等地, 城市人口增加更为显著。牡丹江市, 1931年还是个人口不过三万六千人的小城镇, 1941年该市人口竟增到二十万人。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北沦陷期间的商业贸易状况、日伪的侵略政策、经济政策与移民增加、伪满时期从农业移民向产业移民的转变、伪满时期黑龙江地区移民与经济、社会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东北沦陷期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孔经伟.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2]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3]衣保中等.中国东北区域经济.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4]王京斯.1931年以来的中国东北.商务印书馆, 1959.

坚持科学发展振兴老区经济 篇9

一、坚持创新机制、新路子、新空间促进二、三产业同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扩大开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促进就业、重大投资项目民主科学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机制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 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井冈山总体上仍然处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 只有扩大开放, 拓宽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新空间, 大力发展工业, 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井冈山这几年引进了一些较好的企业进驻工业园区, 使工业园区焕发了新的发展活力。要认真研究, 科学论证, 适时开发高新工业园区, 或拓展现有工业园区范围, 以城市的拓展和工业园区的拓展促进工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形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坚持大投入、大建设, 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当前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总量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 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当前井冈山加快发展的大思路、主战略。积极谋划、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按照“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申报一批”的要求, 强化项目包装、信息搜集、组织实施、机制落实等工作, 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重点是做好以旅游、交通、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申报工作, 力争使一些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新增投资的盘子。尤其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里扩大投资计划, 抓紧策划一批大项目, 搞好向上对接, 以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把园区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古城工业园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推进新城区工业园区和瓷城工业园区的项目建设。在招商引资中, 从过去单纯引进企业、引进项目向陶瓷产业、塑料精加工、食品加工、铜加工、生物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使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工业园区, 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性银行贷款、盘活存量资金等多种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制度、督查制度、奖罚制度,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坚持强品牌、扩市场, 促使旅游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创新旅游发展新观念, 树立旅游经济就是城市经济, 就是城镇经济的新理念。加大旅游精品建设,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合协作, 创建共赢机制。大力推进景区景点内涵建设, 促进产业要素升级。目前, 我市景区景点活力不足, 动态少, 静态多, 缺少旅客参与互动的项目内容。如:笔架山景区、水口景区, 游客步行的路程较长, 可在游步道上设置一些自然保护方面的问题、有奖答题、猜谜语, 让游客在赏景过程中参与互动, 激活景区活力。加强“娱、购”两个薄弱环节的推动, 在一些景区街道辅之以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特色文化品, 形成街中有市的格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要求, 以资源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建设一批档次高、特色强的精品景区, 打造和提升旅游知名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 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创新旅游促销理念, 把井冈山整个城市作为吸引物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包装推销。继续完善现有的“全国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井冈山杜鹃花会”、“黄洋界保卫战情景再现”、“中国红歌会”等节庆活动, 提高活动内容的文化品位, 使活动有特色、有影响、有吸引力, 达到以节促旅, 借节造势的目的。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实现旅游产品从红色旅游产品向满足多种需求的主题产品转变, 大力培植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假日旅游、节庆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同时, 做大做强“农家乐”旅游, 总结“农家乐”的先进经验, 鼓励和发展“农家乐”旅游, 以旅促农, 以游富农, 发挥旅游业自身优势, 探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四、坚持基地化、产业化, 开创“三农”工作新的局面

发挥乡镇特色, 大力实施“万字头”基地建设工程。以“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和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契机, 充分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 力争用1-2时间, 大力培植优质主导产业,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做大做强绿色大米、有机茶、绿色蔬菜、生猪养殖等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我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作为标准主体的意识,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领域,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用工业的理念、企业的管理、商业的运作来经营农业, 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路子。加大发展龙头企业力度, 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使之产生“搞活一个, 带动一片”和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效应, 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附加值。制定奖扶政策,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多, 组织化程度不高, 通过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扶持奖励政策, 支持发展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合法、自愿、自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实施土地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不断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结合农民生产的实际,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 运用多种方式向农民讲授科技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促使广大农民破除传统计划农业观念, 牢固树立现代市场农业意识, 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生产、加工和销售。

五、坚持新型化、支柱化, 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发展高职教育振兴龙江经济 篇10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 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依存共生, 互相影响, 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在整个社会系统中, 经济是基础, 对于社会系统中的各要素、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的逐步兴起和快速发展, 使得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这为高等教育尤其是以“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 区域经济影响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和能力, 由此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实践证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远远大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另一方面, 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构成;此外, 区域技术结构也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所以,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特点相适应。

(三)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稀缺型”的人才支持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高职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类型, 它完全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人才, 而这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恰恰是目前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 高职教育要在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四) 高职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教育在国家建设中起关键性作用。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 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和环节的作用。他们都是技术骨干, 并且是生产现场的“灵魂”。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表明: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形成良性发展。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 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内生需求,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

二、黑龙江经济发展现状为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 金融危机对高职教育的严峻挑战

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发展周期重合的特定背景下, 我国改革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为与经济发展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职教育, 也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就目前情况看, 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状况仍不乐观。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 还在不断出现银行倒闭、企业大量裁员现象, 尽管新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得到批准, 但其实施后的成效如何受到广泛质疑。可以认为, 这种危机由美国向欧洲、亚洲新兴工业国的蔓延还没有终结。

我国出口企业比重最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受欧美市场萎缩影响最重, 继续面临着两大压力, 即企业生存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专家认为, 我国经济将呈现出V型或U型态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将呈现L型。由此, 我国外向型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这对于刚刚起步、以就业为生命之源的我国高职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良好机遇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边疆省份,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发展轨迹, 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 但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为加快经济发展, 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规划构想, 即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 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八大经济区”, 即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十大工程”, 即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是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抓手和重大举措,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之策。

“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必将有力地推动黑龙江区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这种难得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为黑龙江省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加快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不是“短平快”的行业, 其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根据目前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适时调整专业, 加快培养适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建设的短缺人才, 充分发挥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抢占先机。

三、黑龙江省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 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教育必须时刻与黑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从而形成“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良性循环模式。

(一)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高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基点, 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 也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目标必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依据市场需求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教育资源特点设置专业, 从而才能既发挥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 又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合格人才。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 在办好目前的“主打”专业的同时, 要根据对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 新建一批今后三到五年急需的专业, 如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都市园艺、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社区矫正、拍卖与典当管理等。这样, 三、五年以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既能保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 也能够为今后高职专业的发展建设积累经验。在专业建设上, 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并要有长远眼光, 从而使专业建设立于不败之地。

(二) 适应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之本,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求在实践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和深厚的企业文化理念。所谓“双师素质”, 是指教师既有高等院校教学经验, 又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而不仅仅是具有两个证书、两个职称。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办法包括:从企业中选聘一批实训教师, 同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 在专业理论及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迅速得到提高;建立一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规定未经过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一定时间或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让他们了解、熟悉企业,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实训教师的素质应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所有专业教师都需要定期到现代先进企业去学习实践, 在理论上、实践上互相沟通, 取长补短, 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 真正树立现代企业文化理念。

(三) 适应生产实践需要,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教育中为学生提供的职业能力培训环境。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 要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重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投入资金建设一批重点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在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保证高技术含量的同时, 要注重通用性,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 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 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另一方面, 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行校企合作, 以训养训。可以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 把高职院校自己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及教师工作室共建, 以及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 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要进一步挖掘潜力, 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 小批量为企业加工初级产品,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探索“以训养训”的路子。

(四) 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层次合作建设

“订单式”教育, 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 由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按照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因此, 这种模式备受社会认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自主联合, 为企业培养掌握特定行业新技术的高职人才。企业可以无偿为学生提供培训环境, 接受毕业生就职和依托学校进行本企业员工的再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 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 并负责担当教育培训任务。高职院校负责招生、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 学生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和产品推广、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项目, 建立教育生产一体化的互相补充与依托的教育组织。通过订单关系的联合, 由企业投资建立培训基地。企业按需求确定生源计划、专业及教学计划, 具有“双元制”基本特征, 形成“学校—企业培训基地—企业”构架, 高职院校只负责招生与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在企业培训基地和企业实习中实施。

(五) 适应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 加强高职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当服从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为前提, 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 打造出能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要研究专业和课程设计, 专业和课程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载体, 也是自身实力最集中展现的平台。学校设置专业和课程不能单纯地考虑自身教学的需要, 还应该考虑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角度考虑专业和课程设置, 与企业及行业共同开发为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和课程, 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否则, 高职课程建设就失去了适应性和生命力。

上一篇:物流文化下一篇:探究性学习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