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住院患者

2024-08-03

超长住院患者(精选三篇)

超长住院患者 篇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某院2011年1~7月份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调整对象是住院日≥30 d的病案。

1.2方法

采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结果

超长住院病例429例,平均住院日、疾病顺位、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的构成如下。

2.1平均住院日构成见表1。2011年1~7月超长住院病例住院日的分布情况:总例数429例,平均住院日为58.03 d。其中30~45 d 245例,占57.11%;46~60 d 86例,占20.05%;61~100 d 67例,占15.62%;101 d以上31例,占7.23%。1~7月份超长病例数,除2月份因过春节的原因36例较少外,其它月份无显著区别。4月份平均住院日最长109.77 d,主要因为住院日超过100 d以上的病例数多,其中1例脑挫裂伤患者最长住院369 d。5月份平均住院日最短45.99 d,其它月份均在50~60 d。

2.2疾病顺位构成比见表2。平均住院日超长的前五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颅脑损伤、多发骨折、乙型病毒性肝炎、大面积烧伤,共198例,占总例数的46.15%,其中恶性肿瘤占20.28%。

2.3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构成比见表3。前五种疾病平均住院日排序为恶性肿瘤、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发骨折。

3讨论

3.1住院日超长的各种原因

3.1.1在列表中恶性肿瘤超长住院疾病谱的首位,平均住院日最长。原因主要有:(1)肿瘤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因素,人类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等还不足。(2)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肿瘤患者因为某些症状或体征就医,首诊医生经过一定得的检查后考虑为肿瘤,建议其到相关科室就诊(如肿瘤内科)。专科医生根据所在专科的需要,仍需申请一些诊断检查,以明确是否有本专科治疗的指征。如果不具备内科治疗指征,就会被介绍看其他专科(如肿瘤放射治疗或肿瘤外科)。如此反复,直到找到适合患者治疗的专科后,才能获得治疗方案并接受治疗。此间还可能有因不同学科间的意见不统一,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选择。(3)另外,随着医保政策的影响和医保报销比例的上升,一些患者和家属会为了方便治疗主动要求住院,化疗等间隔期间不愿办理出院手续等,这样都会减少病床使用的流动性,增加平均住院日的天数。

3.1.2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出血为主)主要由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高血压病等也是导致脑出血的原因之一。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硬膜下血肿、创伤性湿肺等,另外易出现肺内感染,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治疗的周期。3.1.3骨折患者住院日超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损伤部位多,四肢、骨盆等多处骨折以及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等。病毒性肝炎中重型肝炎患者的全身症状重,肝功能严重异常,均是治疗周期较长的原因。另外,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如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是影响住院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2缩短住院日的对策

3.2.1加强对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参与,需要不同学科对肿瘤学专业的共同认识,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为搭建此平台,今年3月份,本院作为吕梁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申请将本市肿瘤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笔者所在医院,以推动全市肿瘤专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在院成立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其组成包括:肿瘤内、外科医师,肿瘤放射治疗医师,病理医师,放射诊断医生,呼吸、消化等普通内科医师等。设立专门的办公室,由协作组组长召集不同专科的医师会诊和讨论,根据大家共同接受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指南,做出适合具体患者的(个体化)最佳的治疗方案。其优点:肿瘤的临床治疗模式从单一治疗到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缩短了诊断到治疗的时间,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在不断提高。

3.2.2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多给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开展神经外科微创技术、烧伤整形科的伤口治理技术等。利用本院与北京地坛医院建立的协作关系,与以色列西勒医学中心合作开展伤口治理技术等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使患者恢复的更快些,最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2.3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培训和执法力度,使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感提升。在颅脑损伤中还要一部分是在工地上意外受到的损伤。建议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为工人配备各项安全设施,为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1]。

3.2.4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只要每个人都掌握好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地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2.5建议医院针对住院日数长的患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对肿瘤科、神经外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烧伤整形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考核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发生率、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患者住院死亡率、脑血肿清除术患者住院死亡率、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脑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率等指标[2]。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岳月英,陈彩霞.某院青壮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3):51.

住院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篇2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6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也逐渐曾多,有资料表明,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住院之劳逐步增多。人是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健康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心理的治疗在医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充分理解,尊敬老人,询问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1)护士要学会尊敬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礼貌,举止要文雅。不要叫他们的名字和床号,要称他们“大爷”、“大娘”,年轻护士适其情况又可称其“爷爷或奶奶”。在听老人讲话时,护士要耐心倾听,不可打断病人的谈话和表现出不耐烦情绪。

(2)对老人的健忘和唠叨要给予谅解,避免奚落和讽刺,更不能对他们说“看你们就像小孩一样”而损伤其自尊心,如不超出原则,能办到的事要尽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办,有的为了促进病人的好转,适当满足一下他们的虚荣心也未尝不可。

(3)生活上可多加管理和照顾,让他们感到住院方便。时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饮食及睡眠情况。有些老人不愿意将自己想吃的食物告诉其亲属,怕麻烦他们,以免显得老人事多,这时护士要耐心询问他们的饮食情况,想吃什么?不愿吃什么?在与疾病的治疗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将这些信息委婉地告诉其亲人家属,送一些可口食品,以促进食欲,增强抗病能力。

(4)充分为其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尽量减少刺激,在他们睡眠时,除非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打扰他们,从而保证睡眠,使其精力充沛。

2 多陪伴老人,多鼓励老人

(1)老人患者住院,容易产生孤独心理,家属及亲友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最好的精神支柱,在疾病的好转中占有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一点要积极争取家属亲友和单位同事的默契配合,要让亲人时常陪伴其左右。

(2)护理人员也应该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疾病的痛苦与烦恼,多安慰、少刺激、多笑脸,满足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忘却烦恼,战胜疾病。

(3)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异常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老年人若住院时间长,久治不愈,经济困难,会认为给女儿带来麻烦,自己年岁大了,在世不长了,早晚一死,产生厌世心理,从而产生放弃治疗心理。有些老人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有些老人害怕医治不好,留下后遗症,或怕亲属不孝顺或不给治疗,从而产生恐惧感,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失眠等,对这些异常心理护士要仔细观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消除误解,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老年人的心理障碍给老人带来不良的后果

作为老人自己应积极加以调适,多接触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多接触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从他们那里汲取青春活力,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年轻,身体保持健康。对子女晚辈来说,在关心老人生活、物质上给予老人扶持的同时,万万不能忽视对老人心理上的关照,哪怕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老人坐一会儿;哪怕你不着边际地谈谈外边的世界;哪怕你耐着性子听一听老人的絮叨;哪怕你拉着父母、长辈的手,靠在他们身边,给他们以身体的接近,这些都会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满足。

(2)做子女的应尊重老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只要对老人身体无害,他们愿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做,不要干涉。

4 保持乐观精神,培养健康的心理

(1)老年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尽量做到性情豪爽、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尽量发挥自己在知识、经验、技能、智力及特长上的优势,寻找心的生活乐趣,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2)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灵,又能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

5 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

(1)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事不必心绪不安,更不要处于郁闷状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

(2)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更能保证心理的健康。老年人平时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及莲子、桂圆等。

(3)老年人还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强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总之,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疾病和文化层次讲解治疗和康复保健知识,并向家属交待老人住院期间心理活动及护理效果,以及出院后护理措施,使心理护理不间断,有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继续学习,扩大知识面,达到和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交流目的。现代科学日新月异,发展很快,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的内涵不再仅仅是对疾病本身的护理,而是涉及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广泛知识,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以便能与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沟通,才能达到应有的护理效果。

In Hospital Old Age Patient Psychology Nursing Experience

Fu Xiaojin

Abstract: Completes in-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work,understood that patient’s inner world,grasps their wish,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nursing,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presently introduces in clinical work’s some experiences to everybody.

糖尿病患者何时需住院 篇3

2004年体检时,李伯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全面了解身体情况,制定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同时学习一些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但是李伯认为患有重病才需要住院,自己好好的,能吃能睡,没事住什么院呀!自己在家吃吃药把血糖降降就好了!随后的日子,李伯确实没感到有什么大碍,庆幸自己不住院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好景不长,2008年,李伯因为手脚麻木、恶心呕吐、眼底出血住了3次院。2009年,李伯又伴发了心肌梗死,好在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生活实例2

十几天前,张姨拿着自己的血糖化验单,一脸沮丧:糖尿病的“帽子”算是戴上了!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健康人了,彻彻底底地成了一个病人!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生活的天空黯然失色。张姨认为,病人就应该住院,只有住院才有安全感。经过10天的住院观察治疗,张姨的病情控制得很理想。医生说,她属于糖尿病早期,病情比较轻,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可以回家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规律服药来治疗,平常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到门诊复诊就可以了,不需要长期住在医院,完全可以过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张姨却担心:一旦出了院,自己的血糖高了或是低了怎么办?在医院有什么情况都会有医生和护士来处理,回家以后要是出现意外情况那该怎么办呀?所以,她很不愿意出院,一再要求多住几天。

医生的话

李伯的无知大意、有病不住院,使他过早地掉入了糖尿病并发症的“苦海”,还险些“报销”了自己。因为门诊病人多,与医生交流时间短,部分检查不容易进行,所以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李伯如果一开始能住院治疗,获取一些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全面了解一下身体状况,在降血糖的同时进行降血脂、抗凝血等方面的治疗,相信他的并发症会来得更晚一些。

像张姨这样,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后产生害怕、恐慌的心理是很普遍的,一般通过住院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情绪。住院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和医生、护士、病友之间的交流,掌握一些糖尿病防治知识,这样回家后就算有“险情”发生,自己也能对付。只有发生少数自己不能排除的“险情”时,才需要再住院解决,完全没有必要长期住院。

糖尿病是个特殊的“家伙”,不像感冒拉肚子,只要自己在家调养吃药,就能祛除病痛;也不像阑尾发炎,必须住院,来他一刀才能了事。对付糖尿病必须把家庭治疗和住院治疗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住院?住院都要干些什么呢?

三种情况要住院

1“两个第一”

·第一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第一次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糖尿病的分型,了解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决定使用胰岛素的最佳剂型和剂量。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两急一慢”

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

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中风、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以上“两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往往有生命危险。住院目的是缓解症状,抢救生命。

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血管病变等。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和了解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

3“高低不稳”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治疗效果又差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医生患者共同努力,找出血糖异常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住院同时别忘学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病、学习同样重要,住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住院期间,糖尿病患者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友的交流,可以对饮食、运动、口服药物、胰岛素及血糖监测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平时感兴趣的、不懂的、无暇顾及的许多问题,此时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学会早期识别糖尿病的一些“险情”,主要是低血糖反应。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早期及时识别它并迅速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让自己脱离“险境”。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学到专业,正规、细致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充分了解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有些病友自己总结出了不少防病治病的小窍门、小方法,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超长住院患者】相关文章:

住院患者09-01

农村住院患者05-31

住院患者请假条05-26

患者住院须知范文05-27

医院患者住院须知07-26

住院患者入院须知07-29

住院患者出现输液04-09

医院患者住院须知05-28

患者住院服务流程07-27

康复科住院患者07-12

上一篇:会计制度与会计文化下一篇:青少年学生体质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