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2024-09-06

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精选五篇)

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篇1

当今社会,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充斥着整个人类社会,法律也大有吞并道德之势,道德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忽略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互补性,从长远来看,这是十分危险的。

现实社会中人们见死不救、趁人之危、敲诈勒索等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21世纪,虽然科技突飞猛进,却少了道德的约束;经济大幅增长,但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物欲横流,政治行为的腐败、刑事犯罪加剧和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剧增,这些都是道德缺失产生的严重后果。

说起道德,人们更多地联想到真、善、美、正义……那么什么是道德?它与法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与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

“徒法不足以自行”,这说明了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局限性。法只是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在某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法并不是主要的方法,而且不是最有效的和成本最低的方法;其作用范围也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固然重要,诚如病人需要医生和药物,但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教育其实更重要,它如同自身的免疫力。道德调整人的内心,而法律则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只有法律的调整与道德的调整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以维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作。

二、道德与法律的互补关系

(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而且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三、自律的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

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社会成员内心的自律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任何一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道德水准和社会风尚。他律的法律和自律的道德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两大法宝。法律只能是一种事后治标之策,道德自律则可起到预防作用。因而,要从根本上杜绝人们的越轨行为,还是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自律。

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自律后才能有效发挥作用。道德不仅是一种自律,而且是一种对人类的高文明要求。一个道德水平高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运转成本低、效率高而又充满人情味的社会,这正是法律所办不到的。

虽然现存的道德存在诸多问题,但总有其合理的成分,总有一部分道德能够反映出人类的向善倾向,总有一部分道德符合那种不假思索的、毫不犹豫的利他主义的行为标准。因此,现存的法律,尤其是“良法”、“善法”,只能源于过去和现在的道德中的部分合理成分。

所以,现阶段,道德与法律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即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道德的法律化,即人们总是将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道德准则法律化,从而使道德规范不断地上升为法律规范。而法律的道德化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法律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调整范围,所以,对于社会的许多领域,法律不再涉足,从而使这些领域由法律调控转变为单由道德去调控的现象。“这种双向互补的流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仍将构成人类法律发展的基本格局”。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初探 篇2

关键词:实证主义法学;现代自然法;拉德布鲁赫公式

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界争论

实证主义法学的兴起,使得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其中实证主义法学主张法律与道德不存在必然联系,现代自然法主张描述法律普遍需要某种道德评价。两种理论之争,突出表现在哈特与富勒之论战。

哈特在《实证主义与法和道德的分离》一文中阐述了实证主义立场的五种观念,其中第二项“法律与道德之间或者法律实际是什么与法律应当是什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被视为实证主义法学的根本特征,也被称为实证主义的“分离命题”。[1]哈特就是在论述“分离命题”的基础上确立了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明确了法律与道德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他认为,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法律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法律与道德并不存在逻辑上的依附关系,法律效力不以是否符合道德为存在依据。但他也并不绝对反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他从重要性,非有意改变,道德罪过的故意性和道德强制的形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2]

富勒作为现代自然法的代表,坚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认为法律本身的存在也必须以一系列法制原则为前提,这些原则就是法律的“内在道德”,即“程序自然法”。这种“内在道德”包含八项原则:法律的一般性,颁布,溯及既往型法律,法律的清晰性,法律中的矛盾,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法律在时间之流中的连续性,官方行动与公布规则之间的一致性。[3]在他看来,法律就是使人类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这项事业是有目的性的,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人类服从于一般性规则指导,这就是法律“内在道德”的追求。富勒的论证摒弃了传统自然法寻求外在依据的思路,从法律自身出发,以法律存在“内在道德”的论点,论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

实证主义法学与现代自然法学的这次交锋,可以说双方都有其合理性的论断,也辨明了许多问题,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仍难得出确定性答案。

二、实践中法律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实践中法律与道德多有重合的情形,比如关于杀人放火的规范。在尚无法律时,杀人放火是通过道德规范的。直到道德对此种现象无力调整,需要法律这种强有力的规范,于是就有两种规范共同调整杀人放火这类行为。可见有些法律的内容直接源于道德規范。

再看计划生育政策,一国因人口、社会环境等因素,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相关法律。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形成了一种以少生、优生为内容的道德意识。此时若有人不顾法律超生,不仅受到法律惩罚,还会受到社会道德谴责。可见法律同样对道德有重要影响,一种道德风气的形成,或许就是当时的法律促成的。

因此,现实中法律与道德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法律会借鉴道德,道德意识的形成也可能受法律影响。

(二)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

实践中法律与道德的规定相冲突是个难题。当有权威的法律与正当性道德标准冲突时,实证主义法学仍坚持法律有效,“恶法亦法”;而自然法学认为该法因违背道德标准无效,“恶法非法”。较好解决该问题的是拉德布鲁赫,他提出如下公式:①法的安定性原则上优于合正义性。这是因为实在法的存在本身即有一种价值:有法总好于无法,它至少产生了法的安定性。所以通常情况下,安定性处于优先地位。②当法律违反正义的程度已经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时,这个法律就不再是法,而只是权力的运作。如果具有安定性的实在法与合目的性和正义之间存在严重的对立关系时,那么实在法就应当让位于正义。③为补充原则二,可提出另外一项判断标准:立法者在立法时如果有意地不承认正义的核心原则——平等原则时,这个制定法就会丧失法的资格。因为凡正义根本不被追求的地方,凡构成正义之核心的平等在实在法的制定过程中有意地不被承认的地方,法律不仅仅是“非正确法”,它甚至根本上就缺乏法的性质。[4]

拉德布鲁赫公式的提出,调和了实证主义法学和自然法学在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情形时的对立态度。“恶法”究竟是不是法,仅依实证主义法学或者自然法学的思路来判断是不够的。因为“恶法”的“恶”是性质问题还是程度问题,是主观性问题还是客观性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拉德布鲁赫的解决方案应当肯定,他在论证中对法律各种价值的考量,对立法者主观意志的分析,全面地把握了这种冲突中的各类要素,为其解决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由此我们得出在最极端情形下法律应当服从于道德的结论,但这并不推导出法律与道德就存在逻辑上必然联系的结论。

三、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初步结论

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在逻辑上,如“分离命题”描述的那样,法律与道德不存在法必须始终反映道德基本要求的关系,法律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作为两种相互独立的体系,各有其自身的规则结构、实施方式和影响后果。而现实中,法律与道德有多种密切联系。在其重合的部分,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法律可能直接源于道德,法律的具体内容变化受到道德影响,相反某类法律规定也可能促从某种道德规范的形成。在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不是一概否认法律权威,也不是否认道德效力,而是具体分析冲突内容,全面考量冲突的性质和程度等方面,最终获得较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徐显明主编:《法理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2](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4页.

[3](美)富勒著:《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页.

[4]徐显明主编:《法理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作者简介:

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篇3

一、20世纪宗教复兴的表现

(一) 、社会变革与转型背景下的宗教复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全球兴起了宗教复兴的狂热。究其原因, 文献[2]一文指出: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所经历的变革, 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变革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生普遍的转型, 社会变革与转型促成了这场全球宗教复兴。从历史上看, 在人类社会的所经历的若干重大变革, 宗教受着社会的变革与转型的巨大冲击, 影响着宗教的衰退与兴盛。对宗教与社会变革关系的研究, 各国学者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 力图分析这场宗教复兴的原因。本文认为全球化的社会变革与转型, 是这场宗教复兴的背景和推力之一, 其复兴的原因本文不作分析。

(二) 、从宗教信徒人数的增长来看待宗教发展的现状

据《国际宗教研究学报》发表的《2001年度世界宗教工作统计表》统计, 见 (表1.图1.) :表1和图1对1900年、1970年、2000年三个阶段全球总人口以及各宗教信徒人数做出统计;并依据人口发展趋势, 宗教发展趋势对2025年的宗教信徒人数做出了预期计算。从图表的趋势来看, 各宗教的信徒人数的增长与全球总人口的增长具备一定的线性关系, 宗教伴随人口的兴盛而繁荣着, 从这可说明在现代社会宗教的已经复兴。

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斯达克认为, 宗教在向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会自我约束, 而且会发生两个补偿性的进步现象, 即宗教的复兴和宗教的创新。我国学者也认为, 当今世界宗教的一大特点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自我人生。世俗化、公民化、是现代全球宗教的主要发展趋势。综上所述, 20世纪宗教自身表现了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这源于世界各大宗教在当代时期的世俗化、公民化自我调整。

(三) 、中国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 中国各宗教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可统计的三大宗教信教人数, 在1980到2000年期间, 从一千多万增加到了六千多万。佛、道教的教徒人数也在一千万以上。中国各族信教人数有1亿多。从这一发展趋势上看, 宗教信徒人数还将持续增长, 但同时受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仍然遵从自身发展规律, 不会无限制的发展。

二、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 宗教同伦理道德的互补。

宗教之所以广泛而久远地存在着, 是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宗教的价值在传统社会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在人类早期社会, 维系社会存在做合理性说明;二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提供解释手段;三是影响、约束人的观念和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 宗教坚持着世俗化的自我调整, 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的宗教, 它还具有在传统社会的那些价值吗?

本文认为:尽管宗教在现代逐渐淡出了社会的主要舞台, 衰弱了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 但它独特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以及宗教自身特质仍具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 、宗教在现代社会的整合功能。

西美尔认为, 在现代社会, 社会细致化的分工导致了竞争, 进而导致现代社会分化。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迫使个体进行分工, 这样就导致了个体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交换产品、人格类型的互补, 实现社会整合的稳定。但这种分工系统自身存在矛盾:个体的竞争意味着个体相互排挤, 意味着社会分裂。在现代社会中, 细化的分工导致了个体与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失去了平衡, 把个人挤压在某个局部领域, 违背了人的天性本质。

由于宗教是个体灵魂的得救, 是个体与绝对者的直接对话, 所以它不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个体在信仰中通过与宗教绝对者的对话实现个体性的存在, 而这一过程与个体在世俗社会的发现和实现自身个体性是同一过程, 两者构成了同种实现。个体在宗教中的存在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社会化, 宗教可以在个体中发挥社会功能, 它可以摆脱个体依赖于世俗社会组织的整合手段, 所以摆脱了被分化的命运, 从而保留的个体的完整性。

但是辩证看待宗教在现代社会的整合功能, 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宗教功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它逾越不了社会的其他领域, 它只在个体中发挥社会功能, 是个体生命意义的解释、灵魂的救赎、和人生态度的解读实践。尽管如此, 宗教对社会功能、宗教对个体功能作用的发挥, 对弥补现代社会的分化仍具有一定作用。

(二) 、宗教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互补

一般意义上的世俗伦理道德是指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其调节的对象都生活在世俗社会中。从文化角度看待宗教, 宗教属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宗教与伦理的结合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尽管他们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经历了混同—相分—互补的过程[8], 最终互补融合。在世界不同历史时期, 宗教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社会发展而言, 应该历史地肯定其积极意义。宗教是信仰者对神的虔诚信仰, 对神的敬畏感, 这种心理影响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监督与制约起到了良好作用。当宗教文化已经被广泛被接受的当今时代, 宗教道德向社会、人们提出的道德准则, 也能被教徒以外的广泛人群所接受。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 仍有许多人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和种种不能接受的丑陋社会现象, 在科学和世俗伦理对此无力做出解释时, 这些现象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而宗教的信仰功能、调节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调适对自然界偶然性现象的认识;对自身软弱性、自身认知缺乏性给予调节与慰藉, 给予人们精神上带来一种平衡。从宗教的特殊作用以及宗教道德的共性来看, 它和社会伦理一样, 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一同调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 促进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小结

宗教有各种各样的影响, 或积极或消极。在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问题很多, 本文从宗教复兴现状、以及宗教价值的积极面展开研究, 正确看待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希望能为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提供一个宗教的视角。

摘要:宗教在社会中, 具有强大的社会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伴随全球社会的急剧变革的背景下, 宗教开始了复兴。宗教对现代社会的分化具有一定意义的整合作用, 与道德伦理互相补充。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学,宗教,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万林艳.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复兴,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J].2006.9 (22-3) :61-65

[2]王晓朝.现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趋势, 上海大学学报[J].2009.9 (16-5) :63-75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下)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31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篇4

关键词:背景;法律与道德区别;法律与道德联系;两手抓

一、引发探讨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的背景

一直以来,法律与道德的问题始终是法律专业学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社会实现中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关系的重大问题。通过观察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我们不难发现, “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从众所周知的南京“彭宇案”到惨不忍睹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再到武汉的“八旬翁倒地无人赶扶”。面对这些负面报道,广大社会人士在抱不平的同时,更应当反思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与信任危机问题:在我们这个向来讲究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社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还没有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与约束。从立法,执法,用法,守法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完善些什么。这些问题反映到理论层面,便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正如梁健惠老师所说,在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们二者的本质一致,历史使命相同,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一样。[1]在我们看到它们一致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二者的区别,以求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阶级专政的工具。[2]而道德的基本概念是:道德可以是传统沿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可以是社会伦理的标准或公共善的意识。[3]

分析二者的基本概念,对分析二者的区别有很大帮助。二者不同之处主要有:

1.二者产生条件不同

正如前文介绍概念得知,法律是由立法机关,按照立方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道德主要受人们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产生的,而这些信念、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并非像法律那样,通过立法程序立刻产生,而是有历代的历史积累,最远可追至原始社会。例如,法律保护私有财产,这是通过拥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道德方面关于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二者产生条件不同。

2.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依旧由上文概念得知,法律是通过立法者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出来,除了这种形式,还通过认可某种行为规范,使其具有明确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制定判例、认可某种习惯等,是成文的。相比之下,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模糊,它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如道德规范要求我们不随便扔垃圾,维持公共环境干净整洁,这并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远大于法律。法律的调整范围有限,是从外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形式。除此,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是一种自发行为,是从内部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这两种界限在一定范围内互相重叠,也可以互相独立。[4]比如王二生活极度拮据,因此想了歪招,想要偷隔壁老王的钱。如果王二,他只是在心里想,“我要偷老王的钱”,这种思想犯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如果王二确实进入老王家并成功盗走了一定数额的钱,满足了盗窃罪成立要件,那便进入了法律层面的调整范围,王二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为自己的罪行负责。

4.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正如上文提到,法律依靠的是国家强制力,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力量,传统沿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及自律维持。

5.二者内容不同

这点比较好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且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而道德,多强调义务。

二者的主要区别介绍完后,让我们再回到老人跌倒却无人搀扶的问题上来,这实际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导致冲突的原因是法律与道德不同步:面对丰富的社会现象,法律具有滞后性,即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立法方面没有及时更新。

总之 ,法律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律制度及体系是立足于我国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石,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道德的实施也需要法律的保障。要想推行依法治国,必须要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更好更快更科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1]乔军,李桂荣.《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几點思考》[D]《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0卷第F07期:187

[2]梁健惠.《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和作用的思考》[D]《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70

[3]张瑞.《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认识》[B]《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220

[4]赵蓓.《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考》[D]《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第7期:49

作者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5

郝律师: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含法律,还包括道德。法律是最低线的,比如说不偷税漏税、给员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障金。道德方面的责任要求比较高,在老百姓看来这是一个企业良心问题,尽管企业过了最低下线,但是距离老百姓心中的期待比较远。比如说社会上一些资源类的企业,像煤老板这样的,社会上对他的评价就不是很高,他的利益来源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虽然没有违法,但他们通过资源获得了暴利,回馈社会的却是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

《中国新时代》:企业在生存发展中该如何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郝律师:从企业的生存发展角度来看,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互为依靠、互相影响、互相提高的。现在我国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还处在碰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于道德的要求也是在不断的完善。只有触碰了法律的最低线才会去惩罚企业,所以在道德缺失的情况下永远也打造不出优秀的、有良心的企业。在达到法律最低线之后,要靠道德的提高和舆论的监督,才能够打造出百姓心中所认知的有良心的企业。所以我认为单从法律约束,或者单靠道德监督都不可能打造出优秀的企业。这两方面同时下手,当企业违法的时候有惩罚的措施,再从道德的角度能够打造出老百姓心中有良知的企业。

年前社科院发表了新一期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许多国外著名品牌排名非常靠后。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只有在赚钱的前提下,道德上才能提高。比如我国中小企业,他们在社会上占到很大比重,但是他们首先要生存。只有把舆论监督转变成经济的利益化,企业自身才会有动力,而强迫是永远也做不好的。我们怎么把有良心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变成企业的利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做这件事。不能只靠法律强制性实施,会造成企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发展。相反让他看到其他企业这么做创造了更多的利益,他们也会争相效仿。

《中国新时代》:企业的道德该由谁来监督?

郝律师:从企业来说,企业的道德底线肯定是由企业的治理层对社会责任认知的态度决定的。这种认知态度最终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应该给企业管理者灌输一种社会责任理念,然后才能反映到企业的管理层面上来。从立法的角度来说,《公司法》中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但《公司法》所涉及的部分距离老百姓心中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希望能够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理念植入管理当中。对内,给员工发放正常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维护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一种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环境;对外,和消费者、社会、环境也创造一种外部和谐的环境,站在理性的角度处理问题。

《中国新时代》:应该在法律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经济性比下一篇: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