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控管理

2024-08-09

网络监控管理(精选十篇)

网络监控管理 篇1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 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其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5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5月9日晚, 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民反应热烈, 每天帖子上万条。该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 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 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这些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 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矛盾凸显, 政府的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领导在台上讲话, 群众在台下举手提问”这种居高临下的模式, 需要学会利用网络倾听民意、化解民怨, 逐渐向“网民在线上提问, 领导在线下回答”这种亲民模式转变。这时, 如何倾听并引导网络上的“声音”愈发重要和棘手。习近平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 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 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共有10个“加强和改进”, 其中关于网络建设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就有5个:“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 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 维护人民利益, 密切党群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各级各层都是如此, 甚至有时最底层的消息通过网络都能迅速传遍整个国家。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 并藉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 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 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为被放大、发酵, 形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 使人心惶惶, 民心大乱, 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

社会各领域网友的知识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的程度不同, 当网络出现负面的舆论信息时, 很多网友会被迷惑并“以讹传讹”, 小到影响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大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 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放自由、隐蔽性强等特点, 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 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反动宣传、传播邪教、散布谣言、蛊惑民心, 躲在暗处公然与政府为敌, 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 若不加以监控, 及时掌握负面信息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 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信息, 势必影响社会发展, 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造成严重后果。

3 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 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的是通过“两报一刊”, 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红旗杂志;20世纪90年代有了都市报。在今天, 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媒体, 仍然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 特别是所谓网络“自媒体”的崛起, 改变了社会的信息源和发声通道。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 (载体) 主要包括如下8个方面:

(1) 新闻跟帖。这是最草根的网络舆论, 且主要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 而很少出现在像“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网站。这是因为“人民网”、“新华网”的网民多数为公务员或文教系统供职人员, 社会地位普遍较高, 看新闻大多不回帖;而那些商业门户网站的网民则更愿意就某个热点问题积极发言。

(2) QQ群。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在线聊天交流服务, QQ群多达5 000万个, 允许多人使用互联网即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一对多、多对多, 病毒式传播。

(3) BBS (论坛) 。这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推手。中国有130万个BBS。特别有的论坛是基于关键词的主流交流社区, 聚合利益或兴趣相关人群, 进行封闭式深度交流, 此类论坛可能会直接影响地方的人心稳定。

(4) 博客。这是年轻人私生活的记录, 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关心时事的博客提高了26个百分点。名流博客访问数动辄上千万, 他们是网上的“意见领袖”。

(5) 微博。这是最新锐的舆论广场。只需一步收集, 随时随地发布最新消息, 每次140个字符。在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中现场播报, 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

(6) 在线访谈。这是官民对话平台, 其中人民网的在线访谈最为引人瞩目, 已有300多位省部级干部做客强国论坛。

(7) 手机短信。据统计, 目前我国约有8.7亿手机用户, 比网民多得多, 这就决定了手机短信在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

(8) 图片、音频和视频等。“800块钱一个月, 早上7点半做到晚上11点, 一个月休一天;抓暂住证时躲到后山上;找不到工作, 买不起盒饭, 舍不得坐摩的, 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 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 这是草根代表旭日阳刚早些年的真实心声。如今的他们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网络“自媒体”带给他们最切实的好处。一段视频, 不需要包装, 就是这么神奇。

随着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 网络舆情监控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从类型上来看, 网络舆情监控分日常性监控和突发事件监控。具体到不同企业, 舆情监控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样, 但大致都可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制订应急预案, 做到出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二是密切关注事态, 避免事态扩大;三是加强沟通联系, 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目前, 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基本包括信息的抓取、匹配、审查判定以及最终的分析报告。信息的抓取主要是系统针对舆情高发区定期发出页面请求;匹配就是将抓取的信息与目标关键词进行比较;审查是指将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筛查, 找出与监控目标匹配的内容, 排除不相关内容;完成以上3个步骤后, 分析得出此次监控报告, 并通过预警的方式报告相关部门或个人。到目前为止, 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服务于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 例如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4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以及对策

目前, 高校网络建设已广泛深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领域, 成为师生交流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推动高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是做好对外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对内改进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必然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有利于扩大高校宣传覆盖面和增强高校宣传影响力。

高校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学校新闻、学生论坛、OA办公论坛、师生微博微信以及学校各网站的留言版块等。这些信息的审核、发布等管理权限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或二级学院。另外在高校里, 由于用户的知识面广、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快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高, 网友的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对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 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重点在于加强网站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在于从信息的“源头”加以控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 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 各网站建设部门或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监管任务, 做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遇有突发事件, 要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与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人保持沟通, 做到出了问题“有人去管”、解决问题“有章可循”。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重点在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宣传、道德约束, 关键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加以引导。学校要倡导德育为先、弘扬师德风范、坚持学风建设;师生要强化文明意识、倡导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共建文明校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 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及现状, 并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等提出见解和对策。藉此, 舆情监管部门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做到“未雨绸缪”, 即使出现突发事件, 相关部门也可以做事件“第一定义者”, 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自媒体”作为“第二舆论场”的相关内涵, 强调了针对“第二舆论场”进行监控的现状与重要性, 针对高校环境, 提出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及对策等。

关键词:舆情监控,网络,高校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网络搜索引擎原理、特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 2000 (8) .

[2]陈洪华, 张立.高校网络宣传教育及网站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1 (34) .

网络监控管理 篇2

当前,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想有效的管理公司局域网电脑上网行为,就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网络管理软件来实现。但是,现在网络管理软件品牌众多,企业如何从玲琅满目的网络管理软件中间选择真正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络管理产品呢?或者,能否站在公立的角度提供一份网络管理排行榜,然后可以让企业选择自己真正合适的网管软件? 首先,从网络管理软件的部署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通过端口镜像、部署HUB集线器或代理服务器的方式部署的网络管理软件品牌。当前,国内很多网管软件都是这种部署方式。毋庸置疑,这些部署方式下的网管软件的确可以实现一定的网络管理功能。但是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比如需要有可以做端口镜像的交换机、需要有HUB集线器或一台专门的代理服务器,然后将网管软件部署在上面;同时,由于端口镜像、HUB集线器或代理服务器无法有效阻断UDP报文和P2P报文,这就使得采用这种方式部署的网管软件,通常无法有效禁止迅雷下载、禁止PPS影音、禁止QQ网络游戏、禁止股票软件等。如下图所示:

图:采用端口镜像方式部署的网络管理软件品牌

品牌:采用这种架构的网管软件有很多,比如嗅探狗、百卓网管等。

2、采用网关模式、网桥模式、串接模式、虚拟网关模式部署网管软件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上述几种部署方式。这种部署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硬件设备,对交换机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需要更改网关、部署网桥方式就可以了。而在虚拟网关模式下,甚至连网关都不需要调整,就可以实现有效的局域网网络控制。同时,由于这种方式是直接阻断局域网电脑外发的所有TCP报文和UDP报文,因此可以有效禁止迅雷上传下载、限制PPlive网络电视、禁止QQlive网络直播等。品牌:深服科技的AC、网络特警、聚生网管等。

同时,在上述品牌中,“聚生网管”(百度搜索“聚生网管”即可下载),是唯一采用虚拟网关模式的网管软件品牌,同时也是控制P2P软件较为有效(国内唯一完全禁止迅雷下载)、禁止网络游戏(控制QQ游戏等几十种国内最流行的网络游戏)、限制炒股软件、禁止网购、限制局域网网速、监控网络流量最有效的网络管理软件品牌。如下图所示:

图:禁止P2P软件下载、禁止局域网看视频、屏蔽网页视频

图:限制局域网带宽、控制局域网网速

图:禁止局域网玩游戏、屏蔽网页游戏

网络监控管理 篇3

关键词:设计与实现;系统;监控管理;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普及,网络的覆盖不断的扩大,节点不断的增多。网络发展的迅速,就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管理和维护的方面的一些问题,而网络安全这个问题,也是对于维护人员的考验之一。目前网络中经常,也是主要遇到的问题,便是网络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所带来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加大;网络上的信息量多大,不能对没一条信息进行逐步有效的监管和统计,所以对于一些警报和定位的问题,修复起来就会很费时间和人力,也会出现维护不及时的问题;由于信息的产生很快,和统计的一些不足,导致无法集中智能的处理和筛选。这篇文章主要是就网络监控安全系统的管理和实现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1 网络管理与设计

1.1 网络管理的意义概念

网络管理就是用某一种方式方法来对网络来进行管理,让网络能够正常并且有效的运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扩大到最大化,从实际操作上来讲,管理可以是对主干网络进行管理,可以是对接收的端口来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于网络资源的信息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软件的发展,从单方面维护到对网络信息的整理,经历了不少的过程,做这个软件应该考虑到,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达到真正的网络高效的管理。

1.2 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依照当今的市场主流思想,这个系统应当是一个在实现过程中简单可靠,并且实用的软件。依据这个原则,需要做的便是要研究当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这个软件尽可能的使用成熟先进的主流技术。研究网络信息中心的需求,对需求和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其他的一些网络监管系统进行对比和创新,将不足的地方进行简化修改和修复。优化该系统,让这个系统的资源占用小,被监管资源也能够监管到位,可操作性强,方便,实用,可靠,简单。

1.3 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目标

网络监管系统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好的对网络进行管理,一般而言,对于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是根据客户要求要做的。而一般系统中,都有一些通用的目标特点。能够远程的操控和维护该系统,操作性强,能够跨平台的运行其主要的运用和服务。遇到漏洞或错误能够自动的修复,能够24小时自动对监控对象进行管理。方便使用系统中的功能,易于操作并且拥有一定的课扩展性,还能提供比较全面的报表。

2 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结构

2.1 系统的主要结构

就系统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后台数据采集和前台的监控。后台数据采集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采用的一般都是独立运行。后台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影响到了呼气的数据的整理,独立性能减少被攻击的可能,使系统更加的安全。前台的监管系统来说,主要是连接网络设备和洽谈的资源。用来管理资源。

2.2 网络设备的管理

在网络发现模块传送到了计算机内的时候,能够通过网络的设备所连接到的所有的客户端口,可以在端口中建立新的管理属性。例如将主机、服务器等设备,通过传送到网络管理模块,来新添加管理的属性,例如联系人、负责人等信息。

2.3 服务器管理模块

因为服务器十分的主要,所有这个要作为一个单独的管理模块,服务器管理模块,是被管理的一个部分。对于windows的系统的服务器来说,可以用基于windows系统的WMI技术,可以周期性的采集服务器的处理类、IP包类、网络接口类、DUP包类、内存类、物理储存类、TCP包类、服务类等,以及被管理的计算机的运行基本状况信息,例如内存占用率、网络占用率等,在此同时,也能够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的控制,例如开关机等。而对于不是windows的系统来说呢,一般用到的是SNMP协议的管理,这个协议的管理是基础WMI的技术而言的。

2.4 网络的接入管理模块。

这里对于网络接入的管理,是采用的IP和MAC地址绑定的方法来实现的。对网络接入管理有特殊的要求的情况下来说,可以用来读取被接入的网络设备,就像,交换机IP,同时记录的了IP地主和MAC地址,如果在意外中发现了接入设备的地址,不论是IP地址还是MAC地址,和之前的不同,就可以发送信息到总计,并且能够关闭端口或者是报警等等可以设置的措施。对于安全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4 系统的主要特点

4.1 可应用于多个平台

这个系统可一用到各种不同的平台之中,增加了系统的运用率。可以用于LINUX、windows、NT、Unix等平台,使不同的客户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平台下的本产品,而且由于通用性好,在端口服务中,能够进行远程的操控。满足多端口控制,也能够进行自动化的集中的监控和管理,使用起来更便捷。

4.2 完善的数据库

系统能够对于采集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缉拿单的分化操作,支持多种数据库。由于后台的独立性,能够最大化的保证他的安全性,减少访问次数,也能够减少它的内存占用率,让它运行起来更流畅,也能对恶意攻击的系统进行屏蔽。

4.3 提供图纸

能够直观的生成系统检测图,从任意一个模块开始,搜索整个的网络,用来寻找和发现数据,快速并方便的自动管理网络设备和信息数据,并传送到端口。能够对于每一个系统进行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软件是否运行正常,管理人员也能够快速的对其进行定位和使用。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网络监管安全系统能够使使用人员能够快速、方便、安全的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对各个运行的软件和系统进行自动修复,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同时保障系统的安全。可以说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方便、安全的系统的出现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陈兵,土立松.基于立气层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J].计算机应用,2002,22(6).

[2]刘妹,李成忠.网络自动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2.

[3]邱林,张建忠.基厂端日流量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22.

[4]李天剑,曾文方.扑图自动构造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T程与设计,2001,2(l).

[5]岑贤道,安常青.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浅谈校园网络监控管理 篇4

再者, 网络攻击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网络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我们不但要从管理上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监控的规章制度, 而且还要从技术层面上加强校园网络监控管理水平。

1 关于校园网络监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自学院实施网络监控管理以来, 校园网络监控管理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对校园网络监控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人员缺乏和制度不完善

目前学院的网络监控管理处于初期阶段, 虽然有一些关于网络监控的制度, 但是并不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队伍, 健全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各项管理。比如, 我们还应制定信息发布和审核制度、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制度, 以及备份制度等等。

1.2 网络监控过滤词库过大或过小

我院的网络信息监控是基于网页内容的, 即对网页的粘贴内容进行过滤操作。如何精确设置关键词成为影响校园网络监控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词库过大, 网络监控的负担也随之增加, 还有可能过滤一些安全的信息, 从而导致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秩序混乱。如果词库过小, 自然监控软件也无法发挥其功效。因此, 只有结合学员自身情况, 合理设置过滤词库, 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监控管理软件的作用。

1.3 网络监控管理软件不稳定

在网络监控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监控软件明明在运行, 但是却没有监控数据, 这主要是由于监控软件不稳定造成的。一旦重启监控服务后, 监控软件就会恢复正常。在相同的机器数量和相同的策略下, 通过与以往的数据比对, 有时我们会发现某月的监控信息量会惊人地下降。此时, 我们就需检查软件的运行情况尽快解决软件存在的问题以恢复软件的网络监控效力。

2 我院校园网络监控措施

(1)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并且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在校园网终端安装网络监控设备和相应的监控管理软件, 可以对校园网机器流速、流量、协议流速、和网络信息进行监控管理, 还可以对TCP、UDP、ICMP、流速, 以及日志空间进行报警, 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网络安全审计。

(3) 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 进行全局和高级策略设置。比如设置关键词词库和过滤上网模式的策略设置等。我院主要是对网页浏览和网页粘贴内容进行了过滤。一旦向外网发出词库里包含的词汇, 监控系统就会发生报警。

(4) 网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监控设备, 定时进行查看、并认真进行记录。实行网络安全日报告制度。由网络监控责任人在每日下班前, 以电子邮件形式, 向学院相关部门报告当日的网络安全状况。

(5) 由学院相关部门对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查、分析, 网管中心监控责任人配合完成信息的查询、跟踪和机器定位等。

(6) 网管中心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做好校园网日常安全巡查及日志保存工作, 通过网络监控软件、防火墙日志审计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等软件及时发现网络中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 记录应该包括事件名称、事发单位和目标机器IP地址, 以及估计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并把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给网络安全管理负责人。

(7)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要及时逐级上报, 并进行及时处理。一旦发现问题, 应在半小时内上报网管中心主任。网管中心主任在接报后, 要立即做出判断, 确定上报范围。如果属于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应立即上报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如果是一般事件则在半小时内上报所属上级领导。

(8)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有关国家法律规定、学校规章制度对网络与安全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9) 要定期做好网络监控日志的备份工作, 以便追查以往的监控信息, 做到有备可查。

3 网络监控的意义

通过网络信息的监控, 可以构筑一道校园网络思想道德防线, 可以很好地控制校园网络出口信息的安全, 从而遏制校园网络不良信息的蔓延。

摘要:为了促进我院信息化建设地健康发展, 按照国家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有关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结合我院实际, 探讨关于网络与信息监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以妥善处理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发生, 最大限度地遏制校园网网络不良信息的蔓延。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监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春来, 段米毅, 毛克峰.基于内容过滤的网络监控技术研究[J].高技术通讯, 2001 (11) .

[2]李涛.基于免疫的网络监控模型[J].计算机学报, 2006 (9) .

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协议简介 篇5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提到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其它一些组织为了解决Internet管理解决方案,而制定了一系列基于网络协议的网络管理标准。

CMIS/CMIP是OSI提供的网络管理协议簇。CMIS定义了每个网络组成部分所提供的网络管理服务,而CMIP则是实现CMIS服务的协议。

ISO的宗旨是为所有设备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每一层提供一个公共的网络结构,而CMIS/CMIP正是这样一个适用于所有网络设备的完整网络管理协议簇。

CMIS/CMIP的整体结构是建立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网络管理应用进程使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七层,即应用层。在此,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单元(CMISE)提供了应用程序使用CMIP协议的接口。同时该层还包括了两个应用协议,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其中ACSE的作用是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和关闭连接,而ROSE则处理应用程序间的请求/响应交互。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的前身是简单网管控制协议(SGMP)。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此协议做详细的讲解。

CMOT是指在TCP/IP协议上实现CMIS服务,它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CMOT依赖于CMISE、ACSE和ROSE协议,这点和CMIS/CMIP是一样的。但是,CMOT并没有在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实现,而是在表示层中使用另外一个协议,轻量表示协议(LPP),该协议提供了传输层的两种协议接口,即TCP和UDP的接口。

管理or监控? 篇6

其实,监控业务员邮件的方法是很多的,例如,每天要求业务员填写询盘跟进表;每个询盘的回复要抄送给经理和组长;设一个专人负责每天的邮件检查,每天汇报情况;甚至可以采取专门的局域网软件进行监控等等。可是,这些做法都是摆明了“头”在盯着你,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事实上,这位经理的说辞“担心业务员回复询盘没有质量, 漏掉了定单,生怕一些重要的询盘被放跑”,说“我这完全是为公司着想”,从本质上分析都有点欲盖弥彰,表面上是为公司着想,心里却想的是如何监控,只考虑到了公司的利益,却将自己的下属的利益放置一边。

对业务和业务员以监控、跟踪的方式进行,只能说明这家公司在管理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都非常不完善。对业务员用到“监控”二字,对公司而言等于慢性自杀,对外贸部经理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人愿意为一个老考虑着如何监控自己的老板卖命,但是会费尽心思考虑如何反监控。作为一家外贸公司,合理的管理是control而不是monitor,收放自如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人都是有尊严有感情的,设身处地感受一下:你做业务的时候有没有象这样被别人监控过?如果你被监控,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员工能否拿到订单也是关系到其自身的利益。因此,给员工更多的信任,相信会将工作做得更好。

换一个角度来讲,即便是因为担心业务员的误操作而采取对业务员邮件的监控,也不应该从邮件这方面着手,问题还是在于对人的管理。如果管理到位,业务员拿到每一个订单都与他的收入和资历密切相关,业务员会明白,拿到拿不到单对他来说会有什么区别,多大区别,这样他就会非常关心这个单,而且业务员本身会做好对客户的跟踪和总结。有一个我认识的业务员说,他经常会工作到凌晨两点甚至更晚,每一个邮件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写,甚至对重要的邮件,他会发给很多人要他们帮助检查修正后再发给客户。至于对经理,几乎所有的难题他都会咨询经理的意见,甚至主动请教其他部门水平比较高的人,而上述这些,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么做。因为,是公司的管理制度使他明白:每一个订单都关系着他的收入,不仅如此,每一个订单也都关系着他的成长和自信,所以,他会那么认真和拼命地干。因此,对邮件的管理不应该着眼于邮件本身,而应该是人——业务员!

网络监控管理 篇7

目前通信网络主要是由彼此相互独立的专用网以及交换网彼此相互连接而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 应用范围领域的不断扩大, 以及现代网络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 使得网络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多生产商问题也在网络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暴漏出来, 增加了网络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 目前我国网络系统中设备与网络之间不存在统一的接口,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给网络综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电信运营商之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 都在积极地致力于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研究, 或是积极的引进国外的网络管理系统, 我国电信运营商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技术进行支撑, 致使网络管理工作松散而繁杂, 无法实施统一集中的综合性管理。就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电信网络管理系统内部急需建立一套综合型的网络管理系统, 对整个电信网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统一的管理, 提高网络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但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接口通常不开放, 数据结构在厂家手中, 厂家不配合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不提供系统开发所必须的数据资料。此外如何解决好多厂商共同开发中的接口问题成为摆在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开发面前的头等大事,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我国网络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建设才能逐步跟上我国网络的发展步伐, 进而反作用于网络发展, 提高我国网络系统建设的整体实力, 为我国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系统存在的网络管理产品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 网络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各种管理产品层出不穷, 但目前我国典型网络系统内部网络管理产品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网络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度, 网络设备的数量以及复杂性都在不断地提升。网络设备管理作为网络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旦出现问题便需要网络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对网络系统内部的所有设备进行逐一的检查, 不仅消耗掉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同时也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服务质量, 影响电信用户对电信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由此可见, 以网络设备为网络管理重点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严重滞后于现代网络的发展速度, 网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继续提高。第二个方面是, 现阶段网络管理工作仅注重网络设备的管理, 单纯的认为网络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网络服务以及网络业务质量的高低, 这种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从以网络设备为管理重点的误区中解放出来。

3 综合网络管理的基本内涵

综合网络管理是面向综合通信的网络管理,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一般建立在专业网络管理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的基础上, 网络管理者可以通过一种操作界面和网管系统实现对被管理者可以通过一种操作界面和网管系统实现对别管理领域中各种异构网络的全面管理。这些异构的情况包括:不同的网络管理需求等。同时,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管理系统, 它可以把目前独立存在的各专业网络系统综合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从而实现对全网的综合管理, 具有全网故障分析和故障定位, 全网性能综合分析等功能, 既便于维护, 使用, 也可以提高网管系统的利用率。

4 网络管理标准在综合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在网络管理的历史上存在着多种网络管理协议, 但从总体来看, 网络管理协议逐渐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目前主要有两种网络管理协议, 即广泛应用于LAN、WAN和Internet管理的SNMP以及被主要应用于电信网络管理的CMIP。SNMP和CMIP是由不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开放式的网络管理协议, 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管理领域, 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SNMP以TCP/IP为基础,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但运行的网络开销大、安全性差, 因此不适用于电信网络管理领域;CMIP比SNMP复杂得多, 但是可以达到更强大的管理功能。20世纪90年代末, CORBA被逐渐应用到TMN的实现中, 其优点在于可以构建出灵活的和模块化的大型分布式系统。利用CORBA来实现TMN, 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实现难度, 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和性能, 因此成为构建大型网络管理系统常用的框架结构。

5 综合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

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管体系结构是电信业发展的趋势。当前建设网管系统要充分考虑到统一、开放的网管结构发展的需求。综合网管模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灵活有效地进行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 使电信管理网从传统分散式管理向开放式综合管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合网络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讲, 现在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而近期, 综合网络管理的研究被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研究网元层和网络层的管理融合, 另一部分则研究业务层和事务层的管理融合。目前采用制订不同网络管理协议间的映射关系来解决网元层和网络层的问题, 通过确定映射关系, 相互操作和访问不同的网络管理领域, 达到不同管理协议间的连通。但是, 具有先天性差别的管理协议间对这种映射和转换将会出现一些语义的丢失, 而许多特有的操作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 以后研究的重点变成了合理的映射关系和模型的制订。另外, 较多的可研究内容就是关于业务层和事务层的管理问题。

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 使网络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当中。这使得网络的规模以及结构变得日趋复杂,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在传统网络管理对当前网络管理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 综合网络管理应运而生, 对于当前网络进行高效的管理。但是应该看到综合网络管理由于刚刚兴起在很多领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 综合网络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设备的质量, 目前相关设备的借口标准化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综合网络管理的发展。但是应该相信, 综合网络管理已经逐步成为网络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在网络综合管理的发展大潮当中, 为了确保网络综合管理的发展以及更加优秀的控制措施, 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业务进行相应的处理。总的来说, 未来网络管理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以客户为导向, 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 做好相应设备的开发和研制, 更好地应对网络业务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提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质量, 使电信运行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通信网络网管系统和网管产品的现状, 详细论述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现状, 分析了综合网络管理产品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探讨了网络管理标准在综合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最后队通信网络管理及综合网络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综合网络,管理,SNMP,电信管理网

参考文献

[1]位希刚.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初探[J].山东通信技术, 2003, (01) .

[2]巫银花.综合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研究[J].军事通信技术, , 2004, (03) .

网络监控管理 篇8

1 关键技术:socket通讯技术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 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 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生成套接字, 主要有3个参数:通信的目的IP地址、使用的传输层协议 (TCP或UDP) 和使用的端口号。socket原意是“插座”, 通过将这3个参数结合起来, 与一个“插座”socket绑定, 应用层就可以和传输层通过套接字接口, 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 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 一个运行于客户机端, 称之为Client 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 称之为Server Socket。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套接字要连接的目标,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 客户端请求, 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 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 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客户端请求:指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 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 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 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指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它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 建立一个新的线程, 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 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 连接就建立好了。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 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2 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socket网络编程实现。在开发过程中将网络技术与远程监控理论基础相结合, 实现了以下功能。

2.1 目的控制信息加密/解密

为保证用户控制信息的安全性, 对用户控制信息使用DES (单钥密码体制, 是一种传统的加密算法, 是指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使用同一把密钥进行加解密。加解密速度快, 破译极其困难。) 加密与解密, 并把每个用户的密钥存放在数据库里, 在socket客户端 (界面) , 用户每发一条控制命令, 先从数据库中检查有没有该账号, 若没有, 则为该账号生成一个密钥, 并存到数据库里, 并根据密钥对用户控制信息加密, 然后通过socket发出控制信息;若有, 则从数据库里取出密钥, 并根据密钥对用户控制信息加密, 然后通过socket发出控制信息。

在socket服务器端, 需要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对应的密钥, 再根据密钥从socket传过来的信息中取出其控制信息并解密。socket客户端 (界面) , 加密的密文;socket服务器端, 解密后的字符串。

2.2 进程控制

用户通过查看节点的工作情况, 包括主要运行的程序, 同时能够完成对节点上运行的进程相应控制, 包括停止、刷新等工作。同时为了防止误操作, 对用户的权限进行了限制, 普通用户只能看到他自己的进程, 只有root用户才能看到所有的进程。

在设计上, 进程监控不同于节点信息的监控, 没有将集群所有节点的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原因如下。

(1) 进程的信息数据量偏大, 如果几千个节点的同时不断的向数据库写入, 会影响网络正常数据的传输, 增加网络负担。

(2) 进程信息保存价值不大, 它不像节点的CPU数据, 可以用于统计和分析, 掌握集群使用效率, 因此没必要对进程信息进行保存。

基于上面两点, 在实现时采用即用即取的原则, 即当用户需要进行进程查看时, Socket服务程序根据用户权限, 从主机采集相应的信息, 然后传回用户界面。

2.3 采集控制

用户通过界面完成对节点的采集程序的控制, 控制的信息有采集的内容 (CPU信息、内存信息、I/O信息) 和采集频率的控制, 通过控制达到减少系统负载的占用情况。

用户通过界面发出命令, 然后通过socket程序将命令发送到服务器, 由服务器发出命令完成对服务的操作.

2.4 并行命令管理

系统管理员用于完成集群并行管理任务, 执行系统提供的非交互命令。

用户通过界面发出并行命令, 然后通过socket发送到客户端;在客户端通过监听程序, 收到界面发过来的命令执行, 并将命令的执行结果返回, 能够按照节点分组、返回信息整理等。

当收集到所有节点的返回信息后, 若后面没有其他的命令, 则直接返回这些信息, 如果有, 则以这些信息作为其他其命令能够的输入, 显示处理的结果。

2.5 类shell终端

集群系统的各个主机运行类shell终端服务程序, 监听客户端的请求, 为了确保安全性, 使用了telnet的用户验证模式, 当收到一个连接信息的时候, 首先要求用户输入帐号名和口令, 并从数据库中对其输入的帐号和密码进行对比, 若帐号和密码一致, 则为其建立连接, 并进行远程登陆进行管理;若帐号和密码不一致, 则不允许远程登陆, 并断掉该连接。

建立连接后, 相当于为用户开了一个远程终端, 只允许该帐号在此终端上进行管理, 普通的命令一般都可以运行, 像cd、ls、ps、kill等不需要DISPLAY的命令和脚本等都可以运行。当用户输入exit命令或ctrl+d命令时, 退出终端, 并断掉此连接。

2.6 用户安全认证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的安全性, 有必要对用户进行安全认证, 以防止非法用户的操作、合法用户的非法操作以及确保合法用户信息的保密。为达到上述目的,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对用户进行合法认证、对合法用户进行命令限制、对合法用户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3 结语

目前, 该系统业已完成, 作为中石化《大规模集群资源管理系统优化与应用》的子系统之一, 部署在我院微机集群系统上, 运转良好。

摘要:本文利用socket技术,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控制信息加密解密、linux系统进程控制、系统信息采集控制、linux并行命令管理、用户安全认证、类shell终端等功能, 从而实现了通过网络对集群系统进行监控、管理的功能。

网络监控管理 篇9

一、虚拟网络引发的现实化管理问题

(一) 虚拟社会管理的法律支撑问题

与传统物理空间相比, 虚拟化是网络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国家在管理虚拟网络社会时难度不断增大, 基于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 例如网络诈骗, 赌博, 网络色情交易等, 加之与现实社会相互交融, 已严重威胁到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虚拟财产保护等问题。当前的现实法律法规运用在虚拟网络管理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无法有效地进行约束和规范, 使那些涉网违法犯罪活动有了可乘之机。网络市场的经济化运行也急需相关法律制度, 管理规章使之有序进行。

(二) 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网络管理一方面依托于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支撑, 另一方面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的相互结合。目前我国虚拟网络存在多头管理, 交叉管理及无人管理的现象, 导致了网络管理上的错位及管理缺失问题, 当网络社会群体关系和利益发生冲突时便会引发社会矛盾。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使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够与现实社会的发展进步相适应, 是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 网络舆情问题

人们通过网络舆论对社会上各种现象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这种舆论在起到对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 对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某些社会问题因网民的呼应而放大成舆论的热点, 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交织极易导致民众盲目跟风加快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蔓延。一些敌对势力正是利用网络这一特征进行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大肆宣传和恶意炒作, 更有甚者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 蓄意煽动对社会有影响的事件。无论从内容和影响范围都极其广泛, 引发社会恐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广大民众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 对社会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四) 网民道德素质问题

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 致使网民在网上可匿名发表言论, 别人无法确认其真实身份, 加之当前我国网民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有些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随心所欲, 毫无顾忌, 出现了许多恶意的人身攻击, 反党反政府的言论在网上大行其道。网络言论的自由是要有所限制的, 通过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提高网民的权益保护意识, 提升网民素质, 理性表达诉愿。

二、虚拟网络的社会管理策略

(一) 建立健全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体系

随着各类网络问题的不断涌现, 我国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监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在今后, 还要不断出台网络专属法律法规, 完善补充现有信息网络安全相关法律体系。组建一专门的网络安全立法机构, 负责组织实施各地方的立法和实施工作, 对虚拟网络和社会管理间进行整合和协调。建立网络行为规范, 虚拟社会法律法规体系。成立相应权威的监管部门, 依法惩戒虚拟网络的不正之风, 使虚拟社会与现实行政社会管理形成合力, 利用法律手段科学管理, 保证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

(二)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需要新的网络技术手段加以监管。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网络内容监督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详细追踪每一位网络成员的IP地址并备案。加强对网络的时实动态管理。采用高效的网络舆情智能分析, 全面快速的搜捕网上有害信息, 非法网站, 根据相关法律予以惩处。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 搭建一个管理有序, 服务于网民的网络互动平台。仿照现实社会管理, 虚拟网络社会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引擎功能, 设立预警机制, 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具有前瞻性, 预警性的网络情报, 对网络状态和信息内容进行公开监控, 数据分析, 技术侦查等多种技术方法与手段提前获取及时的信息数据, 防止有害信息和团体的介入。加大管控手段的技术研发, 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扩大覆盖层面。达到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交互式双向管理。

(三) 重视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控制

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加强信息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对突发的网络热会热点话题, 敏感信息, 肆意夸大或传播谣言等, 对社会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予以查处。系统跟踪互联网的舆情动态, 判断舆情走势, 评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起到监督控制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及时掌控舆情信息, 跟踪追溯舆情动态, 以防有害信息控制和广泛传播。虚拟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是相互依存, 共同促进的, 在虚拟网络机制加以识别控制的同时, 政府也要积极主动的引导网民网上舆论, 向着有利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提升网民素质

虚拟网络出现的众多问题, 除了源于网络安全监管技术存在漏洞和相关法律不健全以外, 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除了运用法律法规约束外, 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律观念的教育。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环节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使常规性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引导网民保持正确心态, 有效自己言行。理性表达诉愿并以合法化的方式参与虚拟网络活动。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对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之虚拟网络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 社会管理对虚拟网络的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剖析虚拟网络对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虚拟网络引发的现实化管理问题, 分别从网络的管理法制建设, 安全技术手段, 网络舆情的引导控制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提出了现实化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虚拟网络,社会管理,网络监管

参考文献

网络监控管理 篇10

对现状的分析, 我们已某汽车零件制造加工企业为例, 汽车零件制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工设备种类繁多, 例如常见的机加工设备、自动化焊接切割、数控加工以及物流运输等汽车制造车间, 这些部门在企业内多呈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而这类企业在我国目前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现场管理模式, 难以对产出率、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工艺流程等环节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监控, 这样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其只能够采取滞后的处理方式, 采用事后补救的方式, 这就严重的影响到了管理的时效性, 发现问题较晚, 反应迟钝, 最终使生产的效率严重收到了影响。这种现实的状况也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大批量订单生产的要求, 要想在市场中利于不败, 管理环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根据生产企业的实际, 我们按照设备的重要性对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级, 数控设备一般都是关键或者重要的工序, 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并且安装有智能监控模块和以太网接口, 便于联网监控和管理, 本文中着重对数控设备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进行论述。

2 系统功能设计

表1汽车制造车间制造网络化系统和ERP、设备控制系统

要想实现从企业到用户的网络化就首先要建立制造环节生产和设备的信息化系统。生产现场的相关传感器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实时的信息传送到设备控制相关系统, 然后设备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对系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这些信息通过建模、调度和批量操作等一系列的处理形成整体的共享内部网络。建立这样的系统, 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操作维修人员, 每一个关节上都可以最及时有效的拿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实时的发出指令对其进行修改和管理。

结合目前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管理环节的一些实际问题, 该系统开发的功能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就是系统保证时效性。这一系统功能主要是为了保证用户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较远的地方都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及设备加工相关信息;汽车制造车间管理人员也可在第一时间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对人员、工艺, 设备的管理、故障的状态都能够及时的了解;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可对其实时的进行管理和数据的更新, 保证系统信息的时效性。

其次, 系统应具备多用户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 首先要把系统分为两个构成部分, 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管理者控制端和操作人员控制端。把以上两个终端再细分, 管理人员主要包括远程的客户、汽车制造车间内管理人员、维修维护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则比较单一, 主要指的是现场的操作人员。

最后, 该系统一定要满足安全要求。也就是说该系统必须能够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不会丢失、泄露, 并且能够系统能够保证重要数据不被剽窃或是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 能够保证相关数据的安全性。此外, 该系统应该能够提供用户分级访问功能, 不同级别的用户按照其身份的不同对系统使用有不同的权限。

3 系统总体设计

结合以上我们所分析的特点, 根据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的实际需求, 系统本着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以帮助企业生产管理效率, 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 该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监控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作为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的管理者, 可以通过该系统较为直接的观察到生产中各个环节, 例如汽车制造车间的基本状况, 系统功能需求, 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 既要解决实际的现状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新需要。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浏览系统对各个环节实施操作监控, 实时的查看汽车制造车间内机器设备的生产状况, 所有监管数据可以实现实时的沟通、交换;汽车制造车间内的信息以及各个环节的感应服务器能够及时的将各模块的数据反馈到主服务器进行处理;设备执行自动化层能够及时有效的执行主机控制单元发出的各项指令。这就是整个系统应该所能够实现的功能。

3.1 系统硬件结构

这里所提到的硬件首先应该能够满足功能实现的需求, 汽车制造车间内各个环节应连成系统的网络体系, 将加工环节的各个智能模块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体系。这一体系通过各个模块实时的收集有关设备的各种数据和加工状态, 通过模块上的接口HUB同网络连接, 将数据传输至主服务器。其中, 汽车制造车间服务器负责采集来自各个小环节的数据, 再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汽车制造车间服务器与主机通过系统管理机实现数据的传输交换, 数据库管理程序对即时数据进行处理, 将结果反馈给监控管理主机。

3.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的软件按照结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构成部分, 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用户层、服务器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的功能分工明确, 它们之间的操作和管理可以通过一些物理的手段进行隔离, 以免非相关人员误操作造成损失。

用户层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满足处于不同区域的用户在同一层面进行操作和信息交换, 这一层面的用户均可通过广域网访问该层面,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操作管理。在满足基本操作的基础上, 可设计相关人机交互环节。在管理界面的设计上应尽可能的符合该组成员的操控实际需求, 另外注意其安全性, 可尽量使用安全性较好的JAVA语言环境开发, 同时又可实现系统的最好稳定性。另外JAVA开发的软件程序可运行环境广, 便于软件的移植使用以及未来的升级扩展。

服务器层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明确其主要所起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用户层和数据层有效的连接起来。一方面, 服务器要接受由用户层所发出的指令信息, 将指令进行处理分析后, 将命令发送至数据层。

数据层则是整个数据库的终端。这个层面一方面由汽车制造车间子数据库从各个环节的模块采集相关数据, 然后通过安全保密的途径上传至总数据库, 终端负责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数据库应满足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的实际需求, 根据汽车制造车间的具体生产过程建立, 由多个层次的子库构成, 可以涵盖如用户资料、设备资料、管理人员信息等等数据库。库与库之间既有联系, 又相对对立, 既保证整个库的完整性, 又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 保证合法用户的使用, 同时避免非法用户的访问或是破坏。

4 结语

在本文中主要结合企业生产地的实际现状和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 对生产过程管理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管理方法和途径, 有效的控制了原有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开发管理系统, 使整个系统的信息数据能够有效的互动交换, 从管理到生产环节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开发的系统可以让企业将生产到管理的环节有效的连接起来, 提高企业信息交互生产管理和设备运行效率。

摘要:对汽车制造车间的制造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应当前情况的管理和监控体系, 建立汽车制造车间相关生产数控设备管理的软、硬件体系。这一网络管理监控系统能够对汽车制造车间的生产制造过程及其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实现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管理的信息化, 提高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汽车制造车间,生产制造,设备,网络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饶运清.MES-面向制造汽车制造车间的实时信息系统[J].信息技术, 2002年02期.

上一篇:水射流技术石油工程下一篇:人格教育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