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政策

2024-08-07

东北振兴政策(精选九篇)

东北振兴政策 篇1

一、东北振兴成绩值得肯定

(一) 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1248.4亿斤, 力压河南连续四年全国居首, 在东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改革自然是三省中的重头戏。进入2015年, 黑龙江省的粮食千亿产能建设工程已正式进入绿色生产和品质优化阶段, 现代化农业发展成绩喜人, 并在未来十年有望实现跨越式突破, 完成现代化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基础建设。吉林省2014年粮食生产再获突破, 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4位, 粮食单产941.96斤/亩, 全国继续居首。多年以来吉林省政府在水利建设和耕地保护方面颇有成就, 有着较高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 并通过政府的严格监管建立起规范的粮食市场秩序, 构建了一条健康、完备的粮食产业体系。近年来, 辽宁省政府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上注重节水滴灌, 积极贯彻农田高标准投产等有效措施, “提高农业生产率, 改造低产劣产田、保护高产稳产田”是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也是辽宁省第一产业繁荣稳定的最大保障。

(二)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自东北振兴战略出台以来, 受经济收敛机制的影响, 东三省作为全国经济系统中的欠发达区域, 其地区生产总值GRP始终呈稳步增长态势, 并在增速上大体优于东南沿海省份, 2011年曾一度逼近相对峰值, 随后受资源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增速有所趋缓。2013年的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42.04亿元, 是2003年的足四倍有余, 由此可见东北振兴战略十年来成效可观, 有效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加快对外开放进程

对外开放政策, 是东三省振兴战略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黑吉辽地处东北亚腹地, 与朝鲜、俄罗斯接壤, 同韩国隔海相望, 是极优的外贸地理区位。东北振兴战略这十余年来的成功贯彻, 有效推进了东三省的对外开放进程, 逐渐将东三省培养为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前锋。辽宁省以大连为首的渤海北岸外贸城市群, 其集聚作用已小试锋芒, 其发展速度之快居东北各外贸区首位;吉林省中朝边界开发的长吉图贸易区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开发下, 也已形成了吉林省对外谋贸易、求合作的新型交流平台;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是中俄远东的主要交流中心, 随着中俄合作的进一步推广, 也为东北地区对俄贸易的顺利进行开通了便车。

二、东北振兴战略落实的难点

尽管这十多年来, 东北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其他地区而言, 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掘其根本, 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活力不足、区域竞争力较弱等因素是阻碍东北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 思想观念落后

新中国“一五”计划目标的提前完成, 东北地区以当时现有的工业基础创造出了巨大的产值, 其贡献不可限量。但随后东三省的发展脚步却深深地陷入计划经济体制顽泥而不可自拔。即便是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后, 东北地区的发展策略依然摆脱不掉计划经济的影子。加之黑吉辽在我国地理版图中位置相对闭塞, 仅与华北平原相通, 极大限制了与其他发达地区的交流与进步, 屡屡错过宝贵的发展契机, 把这样的落差简单归结为客观因素是站不住脚的。究其根源, 与东北人民长久以来的陈旧思想观念不无关系。只有真正的发展教育、解放思想, 才能从根基上改变东北地区的经济现状。做到理念上求创新、观念中求发展、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强化, 方能使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同东南沿海并驾齐驱。

(二) 市场活力不足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对于东三省GDP的拉动发挥着主体作用, 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大量优质的物质和人力资源, 加之国有制企业具有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行政性特征, 市场作用机制痕迹不明显, 这些不利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国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暴露生产效率低下, 缺乏科研创新理念, 甚至会在政府强大的保护伞下形成制度性行业垄断以谋取暴利等问题。一个缺乏活力、具有计划性特征的市场必然会阻碍以私有制为代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主体的成熟与发展。尽管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东北地区提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萌芽的沃土, 但国企主导的局面仍未改变, 市场活力相对东南沿海地区依然有待提高。

(三) 区域竞争力较弱

在国内当今经济大势下, 东南沿海地区依旧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领头羊, 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资本集聚效应, 均国内首屈一指;中部地区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作为东西、南北衔接的交通枢纽以及扮演着发达区域经济腹地的角色, 凭借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秀的产业承接能力, 有能力在激烈的区际竞争中分一杯羹;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政府最先、落实最好的区域统筹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健康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东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和输送,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陆续完工, 将西部省份过去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颓势扭转。反观东北老工业基地, 尽管政府十年来相应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但受地理区位、基础设施老化等因素限制, 东三省交通系统呈半封闭状态, 华北接壤和渤海海岸线是其对外开放的唯一命脉, 过去传统的能源优势在历经半个世纪的开发和使用后基本消失殆尽, 区际交流不足和贸易半封闭化是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关键因素。

三、推动东北再次振兴的思考

新一轮东北振兴《意见》的出台, 不仅巩固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成果, 还进一步破解了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面临的各种难题, 可谓意义重大。东北地区要想在新一轮的振兴政策中, 突破桎梏, 实现质的飞跃, 把握好当下的契机, 是最好的抉择。

(一) 激发市场活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关键。《意见》的颁布实施, 为东北除国有企业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外的其他所有制企业点亮了发展的曙光。政治上, 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建立完备的上下级权力归属体系、做到“适当收权、敢于放权”是当前黑吉辽三省政府行政改革亟待攻克的问题, 为东北新兴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经济上, 加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简化工商监管流程, 整体降低社会经营成本, 积极改变国有企业以往在东北地区的一家独大现象, 共同营造出经济市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有利市场环境;技术上, 积极发挥东北五校联盟的知识辐射效应, 通过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实现生产经营与发展上的开拓创新, 强化区际交流, 做到区际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二)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离不开国企现有制度的变更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需循序渐进, 重点应放在国有企业制度完善方面。在深化改革进程中, 根据国有企业不同的经营性质, 需制订不同的改革方案。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按照所有制结构分类, 大体分为国有主导型、混合所有型和转换民营型。

国有主导型企业大多以水电供应、油气供给等掌控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为主。出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考虑, 在原有的体制不变的基础上需做出时效性的改革, 适当引入竞争性市场经济理念,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改善企业日常收益。混合所有型国有单位在国家维稳的同时、引入私有化体系以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尽管实现了政府和公众的双赢, 却易滋生公私合谋的不良现象。简化单位内部结构, 制定合理公平的绩效薪金机制, 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增加公司决策透明度, 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成功贯彻。转换民营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向民营型企业的转换是这类国有企业的必然命运。只有通过私有制的接管, 进行公司内部的资产评估、重组乃至上市, 才能挖掘出企业的科研创新力, 走向健康稳健的发展道路, 而国有资本的留守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反而会致使公司错过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 痛失良机。

(三) 提高产业竞争力

市场活力需要良好的竞争氛围去维系, 更需要企业锲而不舍的科研和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在于一个“老”字。如何注入新的血液自然成了东北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人才引进战略, 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比较优势是当前政府所需采取的最紧迫措施。在铺垫牢固的经济基础后, 积极培养东北各省核心工业的科研创新力, 努力开发适宜东北地区区情的新兴产业, 科学借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经验, 从区域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现实发展中来。在新的“十三五”规划中, 突破固有体制对科研创新力培养的束缚是政府深化经济改革的战略要点。利用竞争的创新氛围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生机勃勃的市场驱动创新型的发展进程。

(四) 东北振兴迎来时代契机

2012年9月, 中俄签订时效20年、总量3亿吨的原油输送协议。东北地区多年来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带来了能源基础设施系统的逐步完善, 是原油东北入华的重要原因。原油东北入华为东北资源优势的续航提供了利好, 也为产业结构升级赋予了宝贵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东北发展趋缓, 但依然在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等方面拥有显著的产业优势。充分激发优势产业的市场活力、推进衍生行业的发展、丰富经济结构是东北目前求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 东北黑土地的自然优势和先进的粮食产业也为地一产业的机械化转型奠定了基础。黑龙江和吉林是全国粮食玉米供应大省, 受农民工潮影响, 地广少农现象日益凸显, 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 最终实现农产品质量优化和营销品牌化, 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东北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充分加强东三省的资本流动和人才培养, 通过制度环境的优惠大力发展现代新兴产业及服务业, 为东北地区的长远稳健发展存蓄更多的动力。

摘要: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使东北地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都是最好的印证。然而在振兴过程中, 东北地区同样暴露了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活力不足、产业竞争力较弱等一系列阻碍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东北振兴,东北振兴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调整思路[J].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

[2]陈永昌.振兴东北十年的评价与展望[J].科技与管理, 2012 (05) .

[3]黄征学.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25) .

东北振兴政策 篇2

钟山,胡华清

The Policy Suggestions on Revitalizating of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引言

2003年中央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重大部署,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明确提出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由此,东北地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东北地区的振兴必将带动东北地区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届时东北地区民航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1.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航机构设置

东北地区执行民航行业管理的机构为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2003年按照我国民航总局的统一部署,东北地区管理局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新成立了黑龙江、吉林、大连3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同时将原所属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目前,东北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的4家机场集团公司、1家运输航空公司、1家航油公司、11家通用航空公司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其中的4家机场管理集团分别为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集团公司、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东北地区的公共航空运输机场。

2.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航发展现状

截至2004年末,东北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3个,除1个停航外,其余均有定期航班运营,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有5个、3个和5个机场,并且沈阳机场为中型枢纽机场,大连、哈尔滨和长春机场为干线机场,其余均为支线机场。目前东北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沈阳、大连机场为地区枢纽,哈尔滨、长春机场为区域骨干,其余为支线机场的基本格局。2004年,东北地区拥有57条国际航线和156条国内航线,其中含9条区内航线和4条港澳地区航线,与全国水平相比,东北地区航线网络中国际航线所占比例比高于全国水平。同年东北地区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1384.4万人、22.79万吨,1990-2004年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15.4%、12.4%。

东北地区现有9家国内航空公司运营,分别是南航、国航、东航、山航、海航、川航、深航、上航、厦航,8家国外航空公司运营。其中南航集团股份公司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四家基地航空公司(简称南航集团东北分公司),分别在四大干线机场建立了飞行基地。

东北地区通用航空业在全国居各地区首位,年均飞行量保持在13000小时左右,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目前有通用航空公司11家,其中辽宁省4家,黑龙江省6家,吉林省1家。有22种类型的通航飞机共125架,从业人员达到1300余人。可供通用航空执行任务的机场有124个,作业项目有14大类,40余项,涵盖了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方面,作业范围遍及全国。3.“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民航发展趋势分析

3.1 外部环境

“十一五”期间东北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逐步构筑成开放型经济体系。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将全面升级,外贸和旅游都有较高增长,高附加值和时效产品显著增加,这将不断增加对航空客货市场的需求。随着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和运输网络的完善,东北地区短程支线航空运输将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东北地区枢纽机场覆盖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旅客可选择性和通达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民航业的正面影响将会更多一些,这将有力地促进东北地区民航业的发展,同时加速构建起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服务全国的东北地区物流中心。

3.2 内部环境

“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预计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12%以上。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民航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继续放松经济性管制,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完善法律规章,并适度扩大地区管理局的管理权限,以建立起更加完善民航行业管理体制。目前中国民航已顺利完成属地化改革,属地化改革后东北民航地区管理局职能发生变化,初步理顺管理局与监管办之间的工作关系,建立起既便于政府监管又便于企业提高依法运营水平的运转机制,并积极探索行业管理的实现形式,力争有效地开展行业管理工作。

从发展趋势来看,沈阳机场、大连机场、哈尔滨机场将可能成为中型枢纽机场,这样东北地区将逐步形成三大地区性枢纽、连接国内干线机场和旅游机场以及周边国家主要机场的航线网络,更好地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和对外开放服务。同时南航集团东北分公司将配合振兴东北地区政策的实施,重点做好5000公里以内航线——国内航线、日韩航线——市场经营,关注俄罗斯远东地区航线,暂不开通欧美等10小时以上的国际航线,完善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四个基地和延吉市场建设,并形成合理的穿梭航班布局。此外东北地区内有丰富旅游资源和能源资源,在这些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支线机场,以形成区内支线航线网络,逐步形成干线支线、国内国际运输协调发展的民航发展格局,将会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民航的整体发展。

4.“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民航发展中的矛盾与瓶颈

“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民用航空将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客、货运输市场需求预计将分别以14.6%和17.3%年均速度快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东北地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长期滞后的状态,特别是基础设施陈旧、综合配套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建设和运营维护与更新改造任务繁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东北地区民航的发展。

4.1新的管理体制还未得到相应运行机制的有效支撑

民用机场在属地化管理后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投资和管理政策。机场在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后,机场、地方政府和民航行业主管部门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都没有明确。一方面地方政府还没有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士来对机场进行专业化管理,机场只能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因此机场服务于地区的优势不能得到显现。另一方面,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将机场下放给地方后,地方政府继续希望民航总局给予机场经营补贴和建设补贴造成机场投资建设行政审批复杂繁琐。民航经济性管制放松后,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行政许可法》的规范下,怎样才能通过有效的宏观管理手段来调控和引导航空运输市场,也是今后将面临的重要问题。

4.2 供需矛盾将成为东北民航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是机场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东北地区的客、货运量基本上集中在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四大机场,2004年它们的客、货吞吐量总和分别占全区的93.6%和99.1%,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机场,运量的高度集中使得这四大机场已面临饱和状态,而支线机场中丹东机场和延吉机场也需扩建,如果这些机场的容量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不能满足东北地区旅客对航空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会削弱机场的竞争能力。

二是航空公司在东北地区运力的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东北地区的民航运输业务量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需求。一方面在运量大、客座率水平高的航线上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在航班频次低的航线上存在市场需求寻求运输替代品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究其根本是航空市场竞争不充分造成运力投入不足。

三是巨大的航空市场需求给民航空管带来巨大压力,对空管保障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资金的投入是关键,而资金是供需矛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要满足市场需求,资金需求的巨大可想而知。如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在“十一五”期间将新建国际候机楼3万平方米以及配套的飞行区设施,着手第二条跑道和第二候机楼的前期工作,预计总投资18亿元;大连周水子机场续建5万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工程,预计投资70亿元;支线机场中牡丹江机场和延吉机场也需扩建,预计投资8.2亿元;同期还将新建鸡西、伊春、漠河、大庆、长白山等一批支线机场,上述机场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总额将近100亿元。而投入资金的来源无外乎有三:政府性资金、企业利润形成的再生产资金和社会性融资,前两者的规模有限,如何有效拓宽社会性融资的渠道、提高社会性融资的效率、降低社会性融资的成本是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3 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支线运输发展滞后于干线运输,远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支线运输发展的缓慢又反过来制约了支线机场的建设。

通用航空滞后于公共运输。通用航空企业规模小、飞行员严重不足、航空器老化设备落后、飞行成本逐年增加以及通用航空运行环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着通用航空的进一步发展。

东北地区的航空运输滞后与陆路运输。与区内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相比,东北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发展相对缓慢,并且随着铁路不断的提速、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对区内支线机场的客、货源分流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

4.4尚未找到军民两用机场“保军促民”的政策出路

东北地区多为军民两用机场,全区共有军民合用机场9个,占总数的近70%。目前以空军为主的空域管理体制对民航业务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在航班和航线审批、流量控制、停机坪和跑道扩建等方面,空军管制比较严格。特别是大连周水子机场,军民航冲突比较严重:现有停机坪与跑道扩建空间有限,不能满足民航业务迅速扩张需要,但机场扩建计划需要与军方进行沟通,协调难度较大。此外,南航集团东北分公司为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唯一的基地公司,根据空军与其已经达成的协议,其它航空公司难以进入该机场,导致始发大连航班被其一家公司所垄断。

4.5尚未形成有利于打破区域市场垄断的规制与竞争政策

区域市场垄断一直是困扰东北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南航集团东北分公司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基地公司,主导着东北地区民航运输业务,其它航空公司在东北地区建立基地、增加航班、航班时刻安排、地面服务等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机票价格多年来一直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目前急需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一个可以打破北方公司垄断的市场竞争机制。5.“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民航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结合“十一五”时期东北民航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需要解决的一系列政策瓶颈,我们认为,未来5年振兴东北民航业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性调整:

第一,加快民航管理体制创新,适应民航体制改革的需要。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民航地区管理局行业管理职能,协调民航行业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促进民用航空业发展。

第二,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形成多渠道、稳定的财政投融资机制,以确保机场等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应继续保持现有的民航建设基金筹资机制,在国家审核通过的“十一五”东北地区机场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统一支配,专项用于机场建设投资补贴,有重点分步骤地实施。地方政府(省市两级政府)承诺机场项目配套资本金原则上不低于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并争取每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重点建设项目如大连新机场等项目,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积极引导航空公司在机场建设中参与航站区建设。国家应延续对主业经营亏损机场的政策性补贴,原则上不低于机场属地化改革方案中确定的总补贴水平,具体补贴额度应向中小支线机场倾斜,对于沈阳、大连等经营状况好的骨干机场可以适当减少或取消补贴,对支线和通用航空还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争取将东北民航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国债重点扶持项目(如大连新机场),国家财政可以给予一定幅度的政策性贴息。

第三,政府投资项目应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政策。首先,从项目本身的融资条件看,对于具备良好市场化融资条件的项目,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给政策、创环境,鼓励项目法人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和间接融资,如IPO、增发股票资格、BOT、PPP等,鼓励国内外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于不具备市场化条件的项目,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倾斜政策。其次,从项目盈利进展情况看,对于项目建设初期财务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弱的项目,政府初期的扶持力度应保持较高水平,而待项目步入正常轨道且盈利能力增加的项目,政府后期的扶持力度可逐渐减少。

第四,放松市场准入,开放航权,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为社会资本的进入创造宽松的条件。要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更大程度地参与国内民航基础设施。如对于沈阳、大连等区域枢纽机场,可以在保证国有资本相对控股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吸引民营和外资战略投资者参股;对于中小支线机场,可以允许民营和外资控股,鼓励其采取多种方式发展非主营业务,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对机场主营业务亏损给予适当补贴。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通过减负、剥离和包装等手段,增强民航企业(特别是机场和通用航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减轻历史包袱,剥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为引入境内外投资者和境内外上市融资打好基础。此外,国家要给予东北地区第四、五航权开放试点政策,使其尽快接轨国际市场,同时给予等口岸联检、入境落地签证、航线航班安排等配套优惠政策,形成内外市场相融、内外航有序竞争的局面。

第五,建立军民航空域利用协调机制,进一步推动空管部门体制改革。考虑到东北地区现有大多为军民两用机场,为了保证足够的机场空域资源用于民用航空,因而有必要建立军民航空域利用协调机制,以有利于机场发展。自上而下地推动空管体制改革,建立以民航空管为主导的空管体制,给予军方一定的空中飞行自主权,但应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可先选择3-4家机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推广。军民分开的渐进策略,确定大连、长春等少数军用合同的骨干机场,采取“赎买政策”,以机场集团为主定向“有偿购买”或“补偿”军方厂房、跑道等固定资产,国家给予一定财政援助。

第六,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扶持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推动机场战略联盟与合作。一方面在东北地区内进行有效的民航系统资源整合,可在东北地区内进行枢纽型业务结构的试点,给予航线、航班和运力安排等相应自主权,同时以东北地区振兴和制造业升级为契机,大力发展货运业务和航空物流业。另一方面,属地化改革以来,作为国际机场业发展的新方向——战略联盟与重组在国内步伐明显加快,东北地区各机场,特别是骨干机场集团之间与国内外机场集团之间,可以利用战略联合、参股、技术合作、输出管理等多种方面,加快与优势机场集团的战略联盟与重组,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发挥规模经济性和辐射力。

东北振兴政策 篇3

金融深化程度较低。我们将银行业总资产GDP的比率作为金融深化程度来衡量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2006年, 东北地区金融深化程度为1.63, 同期全国金融深化程度为2.11, 东北地区比全国水平低4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东北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与全国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迟缓。2005年末, 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占全国数量的比重、从业人员占全国数量的比重、资产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0%、12%和8%;2006年末, 这三个数字分别为9%、12%和8%, 未见提高。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相比, 东北三省这三项指标较低。

直接融资占融资结构的比重偏低。在东北三省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 (间接融资) 几乎占到了全部份额。2006年辽宁省银行贷款所占比重为94.8%, 吉林省为96.5%, 黑龙江省为97.3%。

面向中小企业及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从全国范围看, 多数地区50%的小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 但在东北地区只有25%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

2 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良贷款率依然偏高, 清收难度继续增大。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东北三省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偏高, 潜在的金融运行风险依然较大, 而且东北三省的不良贷款依然有新增的趋势。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较弱。目前东北地区金融机构机制不够灵活, 服务功能不健全, 金融制度、技术和工具创新的能力和动力都严重不足。这与金融业的国际化竞争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金融资源配置区域性失衡。东北吸收的外资很低, 东北较低的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在此期间, 国家确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分区域发展重点, 对东部地区长期实行经济、金融、外资、人才等多方面政策倾斜, 使本来就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强化。

资本市场发展缓慢,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80年代以来, 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 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初步形成了现代资本市场的初步框架, 但资本市场的区域结构极不平衡, 东北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 直接融资渠道过窄。

东北金融业在发展中除以上问题外, 诸如:经济效益差, 亏损严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理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 业务创新能力差;金融结构问题突出, 结构优化的步伐滞后于总量扩张;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平衡, 农村金融严重萎缩, 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仍不理想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3 促进东北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把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地区不良资产比例偏高的问题, 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供研究和选择:争取国家财政核销政策性不良贷款;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增加东北地区分支机构的核销呆坏账规模;允许地方发行政府债券, 部分或全部置换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借鉴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一些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作法, 对不良资产进行打包折价出售, 组建区域性专业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集中处置不良资产, 发展债权交易市场等;对于因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不良贷款, 要采取由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运用司法手段、还本减免利息、资产置换、兼并重组、具备“三有”条件的企业制定还本付息计划后继续给予信贷支持等。

理性选择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金融创新稀缺是金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理性选择金融创新是提高金融效率的有效路径。

金融创新应适合东北区域金融发展情况, 走渐进式创新之路;深化东北地区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场化步伐, 为金融创新“松绑”、“解压”;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 增强东北地区金融创新的供给能力;积极实施金融技术革命和大力培育专业型人才战略, 为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人才的支持。

创新金融服务品种, 满足服务需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大胆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商业银行应主动为客户提供真正的金融服务, 依靠改进服务、产品创新、个性化营销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服务空间;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推进现代化手段在金融服务中的运用, 如利用网点资源、提供综合信息 (包括金融信息、投资信息、经济政策信息等) 等服务来加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金融服务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 提升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不断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化管理, 缩短区域间经济差距。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行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 以引导金融资源向东北流动,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倾斜的货币政策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倾斜的存款准备率制度, 增加东北地区的资金供给能力, 实施地区差别化的存款准备率制度, 使东北地区的存款准备率低于东部地区, 进而实现资金配置区域结构的适度平衡。

实行倾斜的利率政策, 在现行条件下降低中央银行给东北地区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率和再贴现率, 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或者通过财政对利率进行补贴, 降低资金成本。

实行倾斜的信贷投向的政策, 国家应规划出振兴东北的专项贷款, 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型项目开发。东北地区的信贷政策主要投向应该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培育发展东北地区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东北地区尚无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 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 不仅弱化了东北地区的融资能力, 而且加大了间接融资机构的融资压力与风险。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促进东北地区资本形成和加快东北振兴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相关主体应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 要继续培育股票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主体、多工具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投资银行, 建立资产重组的中介机构, 加快发展与培育、兼并、收购市场, 鼓励国有企业并购, 为东北国有企业的调整和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邱立军.振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D]..[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2006)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程曦.东北三省发展仍存在六大问题[J].金融经济.2006.12

[4]杨德勇, 吕素香.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2006年1月第1版, 2006:143页

[5]杜莉, 王鹏, 袁春旺.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生态考评.经济纵横网络版.2006.12

[6]高鸿业.评金融深化与区域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社) , 2007.2

中国东北振兴规划读书报告 篇4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间接使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利的条件,为东北地区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和空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了更多机遇。但是,东北地区在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体制性问题和经济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且区内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环境破坏严重。生产资源的减少,可持续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进行。根据指导思想针对东北地,区振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神话体质改革,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发展,管理进行信息化,加快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合理化分配,有效的进行产业转型,创造新兴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大力倡导客户需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经营自主研发具有知名皮牌的国际企业,遏制和改善环境污染物体,增强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机制,坚持体制优化和对外贸易。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比如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和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引导区域分工与合作,加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到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协调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点点轴发展为基础,加强各个区域的协作,在城镇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周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建立长距离的资源运输调控,有效的利用资源。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到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加强基础教育的巩固和发展,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好切实的基础;大力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就业压力,健全劳工保障机制;加强生态保护,整改污染型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政策上优化审核程序,加快办事效率;扩大开放,对于技术性投资加大力度,摒弃低端污染产业发展,加强物流运输的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企业建设,在资源,政策和体制上,支持创新产业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的推动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点突破、协同推进,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的发展活力。在政策上围绕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完善加快东北地区振兴的政策措施,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有效实施;进一步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解决积压已久的经济建设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大对东北地区经济建设企业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的支持。加强跨区域的经济合作,深化东北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东北振兴政策 篇5

加速推动辽宁转型升级, 须切实把握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以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为导向, 找准破解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努力方向, 坚持以“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市场驱动、开放驱动”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通过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两化融合强化转型升级的产业支撑, 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推动实现市场、政府、发展方式和社会全方位转型升级。

(一) 着力推进改革进度, 进一步破除转型升级的制度藩篱

在深入实施振兴战略过程中, 往往由于体制机制不顺、传统发展思维拘囿、发展方式的惯性等原因, 极大阻碍了全省转型升级进程, 未来要积极响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加大对主要领域的改革力度, 以改革促发展。

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以政府职能转变构建转型升级的服务平台。

强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大简政放权, 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按照法定依据认真梳理和清理调整行政职权并形成行政权力目录, 由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广泛吸纳各界意见基础上, 建立省、市、县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按照清单进一步下放或取消部分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 政府工作部门要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 按照“责任清单”履行义务。加强人大、纪委监察部门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以严肃的问责机制约束滥用权、错用权现象。优化组织机构,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和政府工作需要, 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 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适当改革。改革各类专项工作的议事制度, 对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中存在的运行不畅、议事困难、推行不顺的现象找出深层次症结, 以有效的制度架构捋顺行政领导机制, 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有效性。

2.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建立全面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放开国企入资条件, 鼓励民营资本、外商资本入股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在企业“三会”基础上, 引入独立董事、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 以向全社会招聘形式改革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减少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干预, 国资委只负责对企业资产使用方向和投资方向的监督, 促进辽宁省国有企业向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方向转变。

(二)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 提升转型升级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推动辽宁省转型升级, 要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政策, 结合国家给予东北地区的优惠政策, 增强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1. 以创新激励政策, 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氛围。

落实国发[2014]28号文件关于研究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向东北地区推广的意见, 积极推动申报和建设沈阳、大连自主创新示范区, 依据中关村典型示范经验出台适合辽宁省的相关实施办法, 建立起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激励等方式激发企业重要科技人员和重要经营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以积极的税收、补贴等激励措施, 鼓励个人创新。

2. 以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完善创新的基础条件。

继续加大对共性、专业和综合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以国家政策为契机, 积极建设一些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工程 (重点) 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研究条件。将研究平台向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 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便利的科研条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 积极利用研究平台并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就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建设各类实验平台和创新平台, 增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平台科研条件, 以期在重大前沿科技、技术工程项目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进展, 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持。

3. 以鼓励进行协同创新, 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全省及全国范围与其他机构进行科研合作, 提高协同创新效率, 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支持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本地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寻求与国内同类机构合作, 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类别的协同创新中心, 推动辽宁重大装备制造业、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增强地方科技创新的合力。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工程为依托, 集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联盟, 进行集中开发和联合攻关。

4. 以扩大创新资金渠道, 满足创新活动的投入需求。

为民间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创造积极条件, 鼓励通过设立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 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对技术创新企业进行投资。支持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科技型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 寻求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争取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扩散至辽宁省相关地区, 为非上市民用科技企业的产权转让和融资提供服务。以多渠道融资方式, 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5. 以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鼓励引进技术创新人才。

加强对基础学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建设, 培养在前沿领域、专业领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根据辽宁自身经济发展需求和特点, 优化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建设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寻求落实国发[2014]28号文件中“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对东北地区给予重点支持, 对高端装备制造、国防科技等领域予以倾斜”的支持政策, 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 争取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或方案, 建立起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体系。

6. 以鼓励个人创新, 形成自主创新氛围。

借力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开放式软硬件的兴起, 提供能有效激发、带动、孕育创新思想的空间载体, 依托沈阳、大连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吸取上海新车间、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空间等创客平台的经验, 在沈阳、大连等地建设创新思想互动和技术交流平台, 选择科技创新氛围较浓厚区域建设以“创客空间”为主题的创新基地, 以轻松、自由、高效的创客空间, 鼓励创业人员将奇思妙想转化成生产力, 以举办创客大赛等形式, 形成“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局面。

(三) 着力健全市场机制, 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辽宁在过去的多年中, 市场经济机制取得了明显进步, 但与全国总体形势一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市场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地位问题是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取得成效的关键, 因此,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1. 建立投资“负面清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要放弃“负面清单”的自贸区标签, 转变不是自贸区就不能借鉴和落实自贸区经验及做法的思维, 不仅要积极推广可复制经验, 还要以“改革为先”的魄力, 努力推动破除市场管理的枷锁。要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为宗旨,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经验, 论证建立省市市场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清单要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和“充分赋予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权”的原则, 除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禁止进入和限制进入的项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限制类项目、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高污染高消耗类项目等不能进入外, 对其他领域尽可能放开, 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进行投资。

2.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激发市场活力。

进一步解决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问题, 管住政府这只手, 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转变政府服务职能, 减少对经济运行的直接行政干预, 转向引导发展方向和提供政策服务、管理服务和其他服务;相应地, 要尽可能放开市场这只手, 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性, 释放市场自由空间, 着力完善市场机制, 通过“一管一放”, 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要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行使职能, 对越权干预的行政行为加强监管和处罚, 保障市场运行的自主性和有效性;按照“责任清单”提高各级政府履行行政责任的自觉性和服务效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动商事制度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的立法工作, 推动各商事管理部门以“谁审批谁监管”原则, 加强对审批的审慎性和有效性, 落实“三证合一”制度, 积极探索部署“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以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激发市场活力。

3. 完善市场基础条件, 强化建设便利、自由、诚信的商业环境。

加强企业征信、担保体系的建设, 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优势, 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信息增加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集评估, 通过健全征信系统进一步净化商业环境, 进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投资信贷领域, 建立健全企业融资平台, 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对各地专业市场的信息化改造, 将传统市场和“互联网+”结合起来, 为企业开拓电子商务平台, 增加企业的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不断强化市场基础条件, 为全省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自由、便利的发展环境。

(四) 着力拓宽开放路径, 强化转型升级的外部推动力

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将开放作为振兴发展的大计, 适应宏观形势、服从国家战略、借力国家政策、拓宽开放视野、加大开放力度、开拓开放渠道, 提高全省外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 积极拓宽开放视野,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抓住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战略机遇, 主动向“一带一路”靠拢, 发挥临近俄罗斯和蒙古的优势, 借国家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运输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中蒙俄货运通道开通的机遇, 积极参与对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 与吉林和黑龙江联手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快疏通东边道, 打通经由吉林至扎鲁比诺港口的东北部出海口, 建立一条贯通东三省、连接京津冀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部出海通道, 为输出产能拓展市场创造条件;加强沈阳经由满洲里对接欧亚大陆桥的铁路货物运输, 积极融入“辽满欧”、“辽蒙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强港口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与“一带一路”节点省份合作, 实施品牌推广和产业互动。

2. 推动设立自由贸易区, 扩大开发开放载体建设。

积极推动大连自由贸易园区成为我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大连作为龙头, 通过金融创新、监管创新、制度创新等吸引新兴产业、科技企业在辽宁发展, 这不仅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东北地区部署的现实需要, 也是在当前整个东北经济坍塌形势下, 以自由贸易带动产业发展和优化结构的迫切要求。借中韩自由贸易谈判完成的机遇, 促使将省内有条件地区纳入到“中韩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区”, 建立对韩贸易平台, 充分利用与韩国较深贸易往来渊源, 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积极寻求与国外企业对接合作, 鼓励和支持境外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服务类企业、金融机构、环保企业等有助于辽宁产业升级的企业在全省投资设厂, 进一步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辽宁, 力争“十三五”期间在数量上再有提升, 利用外部资源助力和带动省内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利用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国外制造类企业不断加大对华合作的机遇, 加强与世界顶尖和先进制造企业的合作, 积极引进先进制造生产线, 鼓励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设立合资公司, 增强全省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完善全省的投资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吸引外企“愿意走进来, 不会走出去”。鼓励省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 为企业提供对外协商、政策支持、商谈咨询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以“走出去”方式利用外部资源增强发展实力。

(五) 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稳定, 强化转型升级的外延

转型升级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经济发展支撑力的过程, 在当前发展条件不断更新的态势下, 以新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 以新发展思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不仅是适应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也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辽宁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要积极学习和利用“互联网+”、工业4.0等平台和模式, 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业态、扶持民营经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寻找和培育新增长点, 从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 努力改造传统产业, 加速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坚持对原有支柱产业进行技术升级, 淘汰较为低端的落后产能, 还要坚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用新技术不断促进制造业、冶金业和石油化工业等传统工业升级换代, 参照工业4.0战略, 调整工业发展方式, 增强研究与开发、工业设计、营销和服务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生产体系, 加快传统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步伐, 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和效率。以信息化改造上游产业, 以互联网技术做强下游产业, 实现辽宁传统工业的进化。支持企业探索将信息科技深入运用到农产品加工、旅游、商业等传统产业中去, 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变化趋势,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联合性和扩散性, 进一步拓宽传统产业的发展面, 以互联网的加法实现发展的乘数效应, 形成新的增长点。

2. 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增强经济增长的长足动力。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与传统产业实现互补, 实施多头驱动, 提高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实现辽宁转型升级。要以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指导, 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机车七大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参考, 但不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 应依托全省优势和发展形势, 选择个别产业或者产业下子行业为重点, 实施长期性、战略性培育, 形成核心竞争力, 避免如光伏产业、风能等在全国一哄而上导致产能过剩整体受损局面。立足全省基础和优势, 将物联网、软件研发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等行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不仅实现产业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瞄准下游产业链, 在研发创新上深度投入, 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实力。

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互联网+”激发服务业活力。

当前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与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已经产生出巨大生产效益, 也逐渐成为未来发展新态势。现代服务业在当前城市发展日益迅猛, 信息技术日臻完善, 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条件下, 越来越表现出巨大增长潜力,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近几年的快速渗透, 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让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具多样性和活力。辽宁未来的服务业, 也要紧紧贴合信息技术, 通过“互联网+各种服务业态”, 给服务业贴上互联网标签, 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从而调整优化全省产业结构, 进而促进经济有序稳定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活力, 实现新增长:一是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更新, 信息理念更加成熟完善, 生产生活数据的采集更加便利的好时机,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东北区域超算 (云计算) 中心和北斗卫星运营信息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的建成和运用, 让辽宁具备了构建信息服务产业的技术条件。要积极宣传引导信息服务的巨大功能和发展潜力, 鼓励更多企业充分利用超级计算、云计算、空间信息等高科技提供信息服务, 也要鼓励其他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服务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如统计信息技术和临床医学相结合可能对生物医药的发展有积极帮助, 以及位置产业等等。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 在生产性服务和市场服务上发力, 发展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一来改造传统服务业模式, 二来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转型升级。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态势, 以商业模式的改变促进产生乘法效应, 通过将传统模式的颠覆产生新兴增长点。鼓励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C、C2C网上销售模式的推广应用, 将销售、金融、物流等有效结合在一起, 整合移动互联和线下交易的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进一步刺激产生出庞大的消费市场。要营造创新氛围, 提供政策便利, 吸引、鼓励和支持创客在互联网发展中觅得商机, 弥补传统服务业短板, 提供多样化服务。如充分利用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社交数据、官方数据等大数据信息, 以海量信息作为评估个体信用凭证, 发展互联网金融, 为中小企业提供大数据贷款;基于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特征, 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提供中介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4. 引导和培育激发新需求, 以需求带动供给, 形成新需求点。

引导和培育一些新需求和消费点, 寻找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居民收入增长的动态调整机制, 保障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 夯实消费基础;另一方面要寻求需求点和消费点。要在丰富优化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基础上寻找新消费, 如通用航空市场既是潜在消费市场, 多个省份都在觊觎这一庞大市场。随着低空空域改革逐步深入, 部分省份甚至已经得到国家批复开始修建通用航空机场, 部署通用航空产业体系, 而辽宁不仅有航空业的工业制造体系, 也具有潜在消费群体, 必须要以先见思维抓住发展机遇, 发展临空经济、低空经济, 依托通用航空拓展其他行业发展方向, 如低空旅游等业态。

(六)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强化转型升级的物质载体和生态保障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和不可忽视内容。未来, 辽宁应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入手,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 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 消除工业生产污染源。

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支持工业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改造和余热余压利用, 以提高污染标准力促企业改进生产设施, 加强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的监督检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加强对核能、地热能的利用, 加快“气化辽宁”步伐。要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深入加强监督管制, 倡导科学开发和合理开发, 继续将开发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实现在开发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2. 加强“三项工程”建设, 改善和修复生态体系。

继续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 加强三北防护林和辽西北山区绿化, 加大对重要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扩大生态区面积;继续加强对区域内水系污染治理, 保护辽河、凌河、太子河等河流治理成果, 更好维护和培育生态循环体系;加大沿海防护林建设力度, 重视沿海滩涂盐碱化治理, 严格控制海岸线破坏;加强冬季集中供热, 有计划逐步淘汰煤炭供热改用电供热, 通过多种措施,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3. 重视生活环境治理, 减少生活污染。

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 重视居住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 改善排污渠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实施民用燃煤锅炉改造, 鼓励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以“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强烧煤锅炉烟尘治理, 减少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加强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硬化建设, 重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在城市规划中加大绿地面积比重, 增强城区绿化区对空气质量的调控力。

4.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扩大转型升级内涵。

更加注重集约型发展, 提倡居民绿色出行, 降低生活对环境的污染, 并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节能减耗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污染治理等, 逐渐建立起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指标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 提高政府考核和发展规划的绿色权重, 通过重视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七) 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 通过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改善民生, 丰富转型发展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现阶段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和必要路径, 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辽宁在振兴过程中, 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 将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改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方式, 将人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将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重要方向, 把人口、产业、土地、社会、农村、经济、自然结合起来, 抓住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和重点问题, 推动实现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

1. 大力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以推进“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进一步放松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条件, 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保参保年限、购房等为参考, 健全人口转移制度。对已落户转移人口, 根据政策提供城镇社会保障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对未满足落户条件人口和转移人口随迁子女, 以居住证制度提供义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 将基本民生性服务和公共事业性服务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建立基本住房需求统计监测体系, 根据保障房需求有序增加廉租房、公租房建设, 为低收入市民和入城务工人员提供住房保障。建立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统筹体系, 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 划分省市县 (区) 财政资金比例, 以适当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2. 以产业为支撑, 以生态为保障, 增强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

要注重对城镇发展支撑力的培育, 增强城镇和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新城建设要更加结合本地产业的基础、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布局产业, 调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旧城改造要优化传统产业结构,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容貌改造, 以土地置换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城市发展活力, 拓展发展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本地比较优势选择接替产业, 在延伸下游产业链、服务业和新型产业上优化产业结构, 摆脱资源的路径依赖, 增强城市发展弹性。新型城镇化还要更加体现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构建污染治理和生态防护机制, 提倡绿色生活理念, 为城市生活提供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

3. 依托属地特征突出城市功能定位, 以多样化城镇格局, 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发展, 需要体现出城镇特色, 以本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和地域特色为依托, 建设具有地方特征和文化韵味的城镇。结合全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产业新城;结合温泉、森林、少数民族文化等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发展特色新城新市镇, 充分利用属地资源和优势特征, 增强城镇发展的竞争力。注重构建城镇体系及城镇布局, 既要增强沈阳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也要加快发展鞍山、铁岭等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发展省内各新城、新市镇, 扭转辽宁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布局不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大中小城市发展支撑力不协调局面, 解决城镇有效竞争不足及互动发展欠缺问题, 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八) 着力加强区域合作, 以互通交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辽宁的转型升级不能偏安一隅、闭门造车, 而应结合比较优势与区域差异, 着力于在区域合作和互通交流中增强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合力发展效应, 通过不断借鉴成功经验实现自身蜕变。

1. 促进省内板块经济互动融通, 以一体化增强发展合力。

加强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和辽西北的融合发展, 从三大板块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发, 促进在产业、资源、文化等方面实现互通有无和深度对接, 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竞争, 促进三大区域之间经济互动合作。加强一体化建设, 沈阳经济区要借鉴京津冀一体化的经验, 在完善高层沟通对接体系和制度保障基础上, 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 深入推进一体化进程。沿海经济带要充分利用靠海优势, 细化港口功能, 布局海洋产业, 进一步做大做强进出口平台建设, 提升整体竞争力;辽西北要加大资源性城市转型升级步伐, 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两大板块的合作, 坚持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并重,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途径, 升级传统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促进全省经济的内部融通, 坚持一盘棋思维, 一张蓝图规划, 坚决避免“拍脑袋”决策和随机决策, 以推崇决策科学性推动决策有效性, 以此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建设。

2. 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合作, 增强转型升级支撑力。

加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对接, 通过学习经验并借助外力实现振兴。要与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加强合作, 积极利用东北区域内相邻省区的优势, 互通有无, 在通关一体化、资源整合、口岸合作、产业配套、平台共用等方面进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在东北地区实现系统集聚效应。要从国家战略部署中看到机遇, 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沟通, 在交通、旅游等利益重叠领域打开合作之门,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 在科技合作、产业对接等更深层次寻求合作。要加强与全国其他发达省市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寻求发展方式、发展途径的突破。

(九) 着力贯彻实施国家政策, 充分利用政策福利推动转型升级

从实施东北振兴以来, 国家针对老工业基地出台许多政策, 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新一轮振兴政策下, 辽宁必须要坚定不移并下大气力将国家赋予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让政策发挥出作用, 让制度和政策释出放红利, 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1. 积极部署国家试点, 充分利用试点机遇拓宽转型升级路径。

落实国发[2014]28号文件中部署的与辽宁有关的投资领域简政放权改革试点、拓展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向东北地区推广、东北地区率先启动创新企业百强试点、东北地区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铁西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推进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深松整地试点、东北地区启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东北地区具备条件的省市纳入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共11项试点。结合辽宁省实际并积极复制推广原有试点经验, 对首发试点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 积极利用国家赋权的机遇, 寻求金融、创新、两化融合、服务业、土地整理等方面有所突破。

2. 落实国家支持政策, 最大化开发制度红利。

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先后出台的中办[2003]11号、国办[2005]36号、国发[2009]33号、国发[2014]28号文件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 将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严防发生“苦于没有政策”到“有了政策也落实不够”现象, 对落实政策不力行为应建立问责机制, 对积极落实政策的政绩也要有相应奖励, 推动将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国家政策能对转型升级真正起到作用。

3. 抓住国家项目部署的机遇, 以重大项目促进结构优化和增长稳定。

紧紧抓住国家部署的重大项目, 对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石油长兴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石油辽阳石化项目、中国兵器辽宁华锦石化项目等扩建项目及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等新项目要狠抓落实,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对已开工项目要加强督管和指导, 对未开工项目要创造条件尽早开工, 对跨地区合作项目要积极协调, 出台合作方案, 充分利用重大项目推动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资源有效开发, 让项目尽早产生效益, 并对当前经济增速起到提升作用。

摘要: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十年振兴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但体制机制矛盾、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创新不足等问题逐渐成为深入推动转型发展的阻碍。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 给辽宁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把握机遇, 应对挑战, 辽宁需要积极调整思路, 转变发展思维, 推动改革创新, 健全市场体系, 扩大开放步伐, 充分利用当前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积极寻找和培育新增长点, 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升转型升级合力, 深入推动全省实现全面升级。

东北振兴再发力 篇6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7年,我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五盟市被纳入到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范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蒙东地区经济总体实力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日益深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蒙东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经济总量、产业层次、城镇化水平、保障能力等与先进地区甚至与我区西部呼包鄂等盟市还有较大差距,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全面振兴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2016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蒙东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又一次重大机遇。《若干意见》围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明确了19条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很多含金量较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蒙东地区要珍视并牢牢抓住此次契机,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精准发力。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主题为“东北振兴再发力”的研讨会。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东部盟市的代表围绕东北振兴再发力这一主题,结合蒙东地区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现将部分与会代表的文章摘录刊登,以飨读者。

东北振兴政策 篇7

一、《闯关东》与山东人

《闯关东》里的朱开山一家是山东人。山东人向东北地区移民,在明代已经有记载,一直到建国以后,延续数百年不曾中断,如果按照祖籍而论,今天东北三省的人口当中,有70%以上是山东人。[1]本分而又锐意进取、忠厚而又豪放豁达的山东人的到来对于东北地区民俗文化、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清王朝,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是不允许大规模的汉族移民进入的。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移民现象——那就是犯了罪的清朝官员。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将他们流放到了东北,史称“流民”。这些“流民”既然是官员,那就大多是学问很好的读书人,他们很多是举家被流放到东北,若非遇到朝廷特赦或者翻案,很多人便终老东北,家族也扎根东北。他们所带来的文化和他们的家族性文化修养,和东北地区豪壮的民风结合,构成了东北地区民风的第一重特质:雄健文雅的民风。这些人当中就有很多的山东人。除了流人之外,山东地区人口稠密辐辏而土地稀缺,众多的农民为求食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片肥沃辽阔的黑土地,寻找他们的梦想。他们构成了“闯关东”人群的主体。这些山东人虽然贫穷,但是他们敢闯敢干、爽朗果敢的性格,却形成了东北人性格中的主要特征。这也是电视剧《闯关东》对于朱开山为代表的山东人形象塑造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从电视剧《闯关东》和一些史料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山东移民的到来除了对于东北地区民风和东北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山东人移民东北,扩大了东北的耕地面积,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直到清王朝统治末期,东北地区除辽宁省一部分耕地外,由于清王朝实行的封禁政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几乎都是围场和牧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山东移民虽然也有进入东北,但是数量较少。清末民初,随着封禁政策的废弛,带着对东北黑土地的美好想象和对富裕生活的憧憬,来自山东和河北等地的大量移民来到了东北,形成了数次开荒垦殖的高潮。尤其是清末,吉林、黑龙江等地设置招垦局,采取多种举措吸引关内民众来此垦殖,山东等地的移民大多合家聚族而来。这些勤俭耐劳的山东人,带着关内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丰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验,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其次,山东人移民东北,不仅推动了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山东移民以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适应能力,为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东北地区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东北地区原有的畜牧业和渔猎采集业为主的经济形态,日益转变为以近代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经济形态,东北的落后面貌迅速改观,成为农业发达的农作物对外输出基地。[2]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发达,山东人开始涉足工商业,朱开山一家正是这种山东人的真实写照。在工商业经营过程中,山东人不仅吃苦耐劳,更能够做到团结互助,成为东北地区商业上的重要势力,不仅有效地抵制了日俄控制东北经济的图谋,甚至能够与日本、俄国和德国的商人进行商业竞争,显示出山东商人的实力。

最后,山东人移民东北,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固然是重要贡献,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东北的边防力量。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加紧对我国的侵略,其中日俄在东北地区的角逐尤其激烈,而以国土沦丧论,晚清以来沙皇俄国对我东北大片国土的侵略尤其令国人痛心疾首,东北开禁乃至实行“移民实边”的策略,正与此密切相关。在此时,大量的山东人来到东北,一方面通过其垦殖和农业、工商业等生产活动、增强国力,另一方面,也以其实际行动,有效维护着国家主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甚至颁布《国有荒地承垦条例》,鼓励和规范移民垦边。到了抗战时期,山东移民的戍边发挥了其功效,充实了东三省的力量,有力地遏止了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表现出了不屈外侮、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闯关东》便是一部山东人保家卫国、爱国戍边的赞歌,朱开山是当时奋勇抗敌的山东人的代表。在家乡时,他积极参加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侵略,来到东北后,他更是坚决保卫家园、支持子弟抗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更是秉持民族大义,支持儿子抗日,并亲手杀死了日本军官。在电视剧中对于朱开山一家以及一些原籍东北人联手抗战、抵御外侮的描写实际上是无数山东移民和东北儿女一起为了保卫家园甘洒热血的爱国热情的真实重现,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闯关东》与东北婚俗

《闯关东》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山东和东北地区的民俗。笔者作为一个在东北求学的山东人,看到这些民俗,尤其感到亲切。《闯关东》的山东人对于东北地区的民俗形成构成了重要的影响。

《闯关东》中传文和纳文、传武和鲜儿结婚的很多场景体现了山东人的婚俗习惯。实际上东北地区原生的婚俗主要应该是满族的婚俗。以山东人为代表的汉族移民对于满族人婚俗的影响最明显的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改变了满族人早婚的习俗,其次是改变了满族人的收继婚习俗。在大量的山东移民涌入东北地区之前,满族人,尤其是富裕的满族男子大多十三四岁就要结婚,等到二十岁结婚的都是家贫娶不起媳妇的人。至于收继婚,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后在顺治皇帝的父亲皇太极死后就嫁给了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在满族人早期的婚俗当中,“父死娶其妾,兄死娶其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直到和汉族融合之后,满族才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有悖于儒家伦理的,逐渐形成了和汉族一样的“行辈不一不通婚”的婚俗。

在婚姻仪式上,满族也渗入了许多汉族人的传统。汉族人的婚俗当中历来有婚嫁六礼之习,各个时代侧重点有所不同,《奉天通志》载:汉族“婚礼有六,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是也”[3]。现在满族人的婚俗人当中虽然没有六礼这样的说法,但是,满人的婚姻也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经“问名”“合婚”“相看”“放定”“迎亲”等礼仪才能成婚,这些显然是受了汉人婚娶的影响。又《柳边纪略》载满族婚仪“婚姻择门第相当者,先求年老为媒。将允,则男之母径至女家视其女,与之簪珥、布帛。女家无他辞,男之父乃率其子至女之姻戚家叩头,姻戚家亦无他辞,乃率其子侄群至女家叩头”[4]。谈到婚俗变迁的原因时,民国《奉天通志》谓:“按《柳略》谓,父率其子至女家姻戚家叩头,与今俗亦异。大抵时代变迁,俗亦改易,更兼满、汉杂处,兼采汉习,自然之势也。”[5]这就指出了在满汉文化交流中,满族婚俗的兼采汉习。因此《沈阳满族志》说:“因清中、后期的满汉融合,互相影响,已经渗入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婚俗成分。”[6]而这里所说到的满汉融合的过程,就是像朱开山这样的“闯关东”的移民来到白山黑水间的过程,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闯关东”历史中的民族团结画卷。

三、《闯关东》代表的是“东北梦”

正如中央电视台傅思先生所说:“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的移民史实,是一部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是一部宏大的、历史性的、史诗性的具有国际大视野的电视连续剧。”[7]在笔者看来,除了傅思先生所说的三性之外,《闯关东》更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力作。年后,笔者在从山东返长春的火车上听到了各色人等对于《闯关东》高度认同,这不仅仅是《闯关东》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极强,更加因为《闯关东》当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我们民族的向上的精神气质和追求激发出了观众的共鸣,那种勤劳朴实、雄健文雅的民族性格和气质获得了观众的认同。美国人时常标榜他们给予每一个勤奋的人机会的“美国梦”,那么《闯关东》所代表的就是一个完全中国的“东北梦”。仿照美国梦,我们可以命名这种现象为“Northeast Dream”。“东北梦”,是我们民族激扬向上、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凝聚;“东北梦”,是我们民族追求进步、自强自立的民族气质的典型;“东北梦”,更是我们民族浩然正气、凛凛威风的体现。东北梦给了每一个勤劳朴实的人希望,这里的广袤黑土地、巍巍长白山,给了每一个东北儿女自强自豪的底气,这股子底气,在《闯关东》中就是一个关于“东北梦”的讲述,一个关于“东北梦”的追求。

有一首诗人张枫的诗歌,最末一句恐怕是对于我们这个乡土情结浓厚的民族为什么有了这样一个“东北梦”的最好注解,全诗如下:

祖辈走出山海关

便痰了家乡明月

……回首一望又是十五了

月光清澈如泪

浸满晚风的寒凉

多少代了……而我仍

想念那万里关山

以及在那里静悬的明月

风空自流成白帆

双泊一粒蒲公英的种籽

用枫叶写一首殷红的诗

让白云捎给故乡明月

辽河岸边

我终于成为一株小草

把根深植于这片黑土

迎接风迎接雨

迎接日月星辰

只要月明

何处不是故乡

在当下,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大、人口流失严重的现状面前,在中国梦的旗帜下,“闯关东”精神将是实现“东北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摘要:本文从电视剧《闯关东》入手,谈论了山东人群体对于东北地区民风和东北人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并且从民俗角度,讨论了包括山东人在内的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东北对于东北满足婚俗——早婚、收继婚等的改造,最后指出“闯关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一种“东北梦”,可以仿照“美国梦”,将其命名为“东北梦”(Northeast Dream)。

关键词:闯关东,山东,婚俗,东北梦

参考文献

[1]刘德龙.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学术研讨会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04).

[2]刘大可.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J].东岳论丛,2011(04).

[3]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奉天通志[M].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2256.

[4]杨宾.柳边纪略[M].沈阳:辽沈书社,1985:258.

[5]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奉天通志[M].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2258.

[6]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满族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277.

东北振兴政策 篇8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以资本密集型为核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其自生能力缺乏。呈现出经济发展滞缓、经济结构失衡、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等诸多问题。同时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为标志, 东北亚合作进入制度化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基于地缘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契机, 打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实现经济重构, 最终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经济规模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国内先进地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东三省国内生产总值为30556.75亿元。仅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43%。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09年东三省全年为47000亿元, 江苏省为70000亿元、浙江为40718亿元、上海为23873亿元, 东三省的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长三角的35%。这就明显看到东北老工基地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 经济规模扩张较慢。

(二) 传统产业逐渐式微, 新产业成长不足

一方面, 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工业随着资源利用规模的不断增长, 资源再生能力减弱, 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辽宁的有色金属、煤炭资源、黑龙江的石油, 木材资源等供给开始呈现短缺势头。另一方面, 制造业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技术陈旧、资本有机构成不合理, 致使其核心竞争能力明显不足。如沈阳、哈尔滨的制造业, 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新兴工业地区。而相应的新兴产业还未能建立。一时之间, 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效益低下

从产业结构上看, 东北三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偏重工业, 轻轻工业。从产品结构上看, 由于长期搞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初级加工, 东北的工业经济形成了复杂产品制造与初级产品加工并重, 最终产品少, 中间产品多的局面。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的工业都是传统产品多, 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 市场竞争力差。如沈阳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不到5%, 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 致使与国内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拉大。

(四) 企业的非经济性成本较高

由于东北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 是赶超战略的产物。因此在其创建之初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负担。一是企业非生产性支出较大, 占压流动资产现象十分普遍。企业长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 致使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较为严重, 在职工住房、福利及相关的非生产性设施 (附属学校、医院等) 投入较大, 挤占了生产资金, 使企业内部消耗较重。二是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用较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冗员较多。在市场竞争与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 过去隐蔽性失业逐渐显性化。下岗、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沈阳市1.5万户企业的173万多职工中, 1997年分流下岗职工37.8万人, 其中国有企业分流下岗的26.5万人, 占同期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26%, 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老企业多, 离退休职工人数多, 也是企业的一大负担。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7%, 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比例为1:0.46, 抚养比为5.1, 高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

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振兴的拉动效应

(一) 扩大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的规模

2009年, 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额达4620亿美元,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达23%。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快, 各种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 这将极大地促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 市场拉动效应

东北亚合作有利于内部市场的扩大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对东北地区的市场化建设也将十分有利。东北振兴, 说到底就是要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国际经济惯例配置资源、重组产业、调整结构。东北亚合作的深入发展将有利于东北地区吸纳该地区较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经验, 更好地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依据相关的国际惯例和合约, 不断加强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制度体系方面的建设, 推进市场成长。

(三) 双向优势互补效应

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经济结构梯度明显, 互补性强。日本、韩国的优势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的优势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丰富。这样的经济互补性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经济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实现战略分工, 形成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 从而推动东北亚尤其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四、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一) 地理位置优势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 有十几条公路、铁路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接。有大小15个港口, 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辽宁省、吉林省与朝鲜半岛为邻, 形成图们-清津-日本海“小陆桥”。这些均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便捷的交通, 同时起到独特的纽带作用。

(二) 丰富的资源优势

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等。同时, 东北三省的工业基础雄厚, 已建立起重工业以及机电、汽车、石油等工业。这些资源禀赋条件, 可以使东北地区利用资源互补, 构成以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为物资基础, 实现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的“引力论”效应。这就使得东北三省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三) 良好的工业基础优势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基础好, 技术先进。既形成了与日韩产业结构垂直分工关系, 又与俄罗斯、朝鲜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关系。这种产业结构既可以承接日韩产业结构的转移, 又可以向俄罗斯、朝鲜转让一些技术, 起到中介的作用。

(四) 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

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在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均屈指可数。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云集, 具有较高的科研开发能力。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 东北还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等级高、经验丰富、革新能力强的工人队伍, 造就了一支思想觉悟高、技术素质过硬、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产业大军。

五、东北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一) 贸易规模较小且出口商品所占比重不高

2009年东北三省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额占中日和中韩的贸易比重仅为61.2%和50%, 落后于中国东部沿海某些先进省份。东北对东北亚的出口以初级产品、农副产品和粗加工制成品为主, 而精深加工制成品、附加值较高的技术类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不大。虽然近年来东北三省的机电产品出口上升较快, 但迄今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利用外资规模不大且技术含量低

尽管东北地区实际利用日、韩外商投资的数额呈持续增长态势, 但规模偏小, 2009年仅占全国总额的6.17%和10.14%。东北最大的引资省———辽宁, 其项目平均投资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项目引进的技术含量看, 多投向劳动密集型和消费品生产项目, 而且一些韩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甚至低于中国。

(三) 生产分工处于价值链低端且产业关联度不高

东北地区在与日本和韩国的生产分工中, 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 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 也往往存在加工过程短暂, 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研发、产品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价值链中处于低端, 对原材料工业等中上游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大。

六、加快东北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振兴东北经济的策略

(一) 东北经济内生性结构调整

东北地区要加强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高度, 确定产业调整和发展方向。使东北地区依托地缘优势积极与周边国家实施功能互补, 共同发展。使东北地区质变为新型工业基地。同时, 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 构筑全新的工业体系。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培植新型科技产业、发展生态农业。争取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升级。

(二) 促进合作模式的改进

目前,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主要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异, 这可以概括为“互补型”合作模式。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东北与东北亚在重化工业领域合作的加深, 需要从互补型向战略型提升。东北与东北亚的战略型合作, 可以考虑在以下四个方面加速推进:一是科技合作。战略型合作要求合作的深度进入生产过程的科技研发环节, 这不仅局限于高科技产业, 而且也包括传统经济部门。如合作开发新型环保的纺织面料, 共同研制矿产开采和提炼技术等。二是更高层次的生产合作与跨国投资。即从长远的战略层面推进东北与东北亚之间的经济合作, 选择或扶持一批资本装备程度和技术含量高、外溢效应明显的大型项目进行生产合作和跨国投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的整体合作水平, 而且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三是能源与环境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或地区能源及环境合作的整体部署与规划, 逐步建立起能源与环境的区域组织协调机制、区域资金筹措机制、区域能源与环境标准以及评估机制等。

(三) 尽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东北亚合作, 尽管已经走上了制度化发展的道路, 但进展仍然不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大大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验表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核心国或轴心国 (如德法之于欧盟, 美国之于北美自由区) 。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 将能更有效地促进三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核心国地位的形成。

(四) 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由区域化向区域主义迈进

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安排可以分为“区域化”和“区域主义”两种形式。区域化是指在没有正式的合作框架情况下, 依靠区域内贸易、投资、技术和人口自发流动的增加而推动的合作。区域主义则是指正式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安排:即各国通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促进措施实现经济增长的协定。当前, 东北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主要是在区域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下自发演进的, 但随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客观上要求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由区域化向区域主义迈进, 以正式的制度安排来化解现存矛盾, 建立起有效避免和减少冲突的区域合作机制。保证一体化成果, 促进新目标的实现。同时, 以相应的制度框架和组织机构来配合和规范市场行为, 为深化合作创造条件, 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 进而保证东北亚经济合作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宋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J].东北亚论坛, 2006 (5) .

[2]、郭振, 许潇.推进东北亚合作实现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3]、陈英姿.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与东北振兴[J].东北亚论坛, 2006 (1) .

[4]、Bhagwati Trade DivertingEffect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J].

东北振兴政策 篇9

一、东北经济发展概述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由于形成于计划经济建设时期, 所以东北地区的经济带有典型的资源型和重化工业的特点, 市场化程度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该地区走的是一条重工业高速发展道路。其产业结构也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和加工工业为主, 其中绝大部分产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一、二产业。20世纪50年代, 东北三省曾以占全国8%左右的人口和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25%以上的工业产值。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1980年, 东北三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仍高达16.2%。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 东北地区仍然没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 企业性质和类型单一, 国有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而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2000年, 东北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了9.6%, 下降幅度高达6.6%, 从而成为改革开放20年以来经济地位下降幅度最大、最明显的地区。

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对策, 不仅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 而且对实现全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约东北经济振兴的因素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发展滞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却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国有企业不仅不再是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 反而成为制约东北发展的首要因素。

体制转换使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主要是得益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尽快实现工业化”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 有着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一五”计划期间, 中国政府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7项在东北, 投资额所占比重高达37.3%。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失去制度性优势, 并需要承受比其他地区更多的改革与体制转换成本。一方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东北地区传统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 计划经济给东北老工业基地留下了许多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不仅各种社会包袱与历史负担沉重, 并且其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方式都无法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二, 资源禀赋优势消失, 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北地区之所以能迅速地建设成为国家工业基地, 是因为其拥有重要的资源条件, 如丰富的煤、铁及其他自然资源储备。然而经过多年的大规模过度开采和开发, 可开采 (发) 资源不断减少, 甚至出现了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和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下降, 而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经营等因素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 东北地区不仅原有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而且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的重化工业也正面临着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第三, 对外开放格局使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丧失。

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其邻近于前苏联的地缘优势。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东北地区的这种地缘优势逐渐减弱。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甚至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劣势。由于中国实行的是从东南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 因此, 在新的形势和对外开放战略安排下, 昔日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逐渐成为“经济边缘地区”。

综合上述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困境从根本上说不是开发程度低下的问题, 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演变, 原有的工业化道路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东北振兴的实质问题, 既不是一般的欠发达地区的初次开发问题, 也不是按原有的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问题, 而是如何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对原有的发展方向、经济结构等进行重大调整, 并在此基础上充实产业基础和提高产业素质, 推进更高水平的再工业化的问题。

三、东北经济振兴的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东北地处接壤东北亚主要国家的重要位置, 从其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上,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对内而言, 中国东北有比较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 能源多样化和储量较高, 农业生态圈完整;对外而言,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各国的地缘经济相互渗透程度比较高, 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也较高。而且, 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需要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窗口和接入点。因此, 中国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经济合作将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同时,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将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机遇。对东北亚各国来说, 各方面都有双赢的效果。

第一,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 东北经济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 亚欧大陆桥东缘和北太平洋西岸的中间部位, 是太平洋航线的重要环节和亚欧大陆桥与半岛小陆桥的枢纽地域, 连接俄、朝、蒙诸国, 面朝日本,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必定会活跃东北地区的经济, 重新重视其中枢地位,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借此机会, 利用区域优势, 与东北亚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从能源、交通等领域体现东北经济区的优势。

第二, 从历史角度看, 东北地区的边缘关系及其战略地位在其社会经济发展中, 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沙俄对其周边土地的侵占、日俄的争夺、日本的独占, 乃至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国家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 基本建成了包括钢铁、原油、煤炭、电力、森工、重型机械、化工、机床、汽车、电站设备、造船、军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工业基地和农牧业基地, 都充分说明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地缘关系中的中枢地位。

第三,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 日本产业结构层次最高, 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 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我国东北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与日本、韩国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可以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产生互动效应, 实现结构重组。俄罗斯则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另外, 作为经济转轨国家,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处于调整阶段, 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同地位和双边的贸易结构。中国在加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扩大这些领域的合作。而俄罗斯正在制定加快发展加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庞大计划, 同时,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大型国有战略企业市场化或改组, 也为我国企业开拓俄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因此, 东北地区可以利用区位优势与发达的交通网络, 与东北亚各国紧密结合, 形成以大连为港口、以三省内陆为腹地的产业链, 通过货物流, 带动人流, 最后形成信息流, 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积极吸引日、韩、俄等国的资金与技术, 还要积极吸引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资金, 并按照GEPA的要求, 加强与香港等地区的合作, 承接国际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向东北老工业地区的转移。

同时,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也必将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其一,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其二,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力量;其三,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北地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 把东北经济的振兴放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来设计, 构造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 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四、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为契机振兴东北经济

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的中心腹地, 作为东北亚经济区域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东北振兴将在多方面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而中国在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交流的过程中, 借鉴其他国家相同或相似的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将会加快中国东北振兴的步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是要提高中国在东北亚核心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工业能力;发挥中国在东北亚核心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动性, 进而推动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把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置于东北亚工业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中, 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 如何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一) 发展边境贸易

以边境开放城市为龙头, 发展口岸经济, 全面提高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东北地区有很多对外开放的城市和口岸, 这些边境开放城市和口岸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但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通过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 消除经济交流的障碍, 能够充分发挥边境城市和口岸在对外开放中的带动作用。

(二) 推动多领域合作

为了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开发规划、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要在东北亚区域内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东北亚地区的有关国家, 首先, 在农业合作方面, 既要重视便利农产品流通的制度建设, 也要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其次, 在能源合作方面, 既要在合作开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也要在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加强合作;第三, 在劳务合作方面, 既要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创造便利条件, 也要在劳动力资源开发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强合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方面, 既要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也要促进技术开发和转让合作;第四, 在多边投资保护合作方面, 既要形成东北亚地区便利投资的制度体系, 也要注意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权益。

(三) 整合区域经济

把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产业经济区域来规划, 在区域内整合资源, 依据区域经济内的比较优势原则形成内部分工协作体系。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供给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基本要求, 在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 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 是促进东北振兴的有效制度安排。整合区域经济, 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东北三省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 减少交易成本,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东北三省应该尽快建立协调机制, 统筹区域重大发展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撞车问题, 打破行政壁垒, 逐步建立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 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协作机制,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产业配套统筹规划, 避免在石油、冶金、能源和机械加工方面的重复建设。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分享机制, 在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 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有限的资源迅速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摘要: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困难, 如何克服困难, 抓住机遇已成为振兴东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存在着国有企业发展滞后、资源禀赋优势消失等制约因素, 通过对东北振兴的国际环境进行分析, 认为可以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契机, 借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来实现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振兴,制约因素,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姚同发.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几个问题[J].东北亚学刊, 2004 (7) .

[3]宋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J].东北亚论坛, 2006 (6) .

[4]顾令慧.探求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

上一篇:航空安全信息处理下一篇:L∞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