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

2024-07-19

坏死性筋膜炎(精选九篇)

坏死性筋膜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9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8例;年龄41~82岁, 平均58.9岁。发病诱因:9例确诊为糖尿病, 2例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 13例有明确的软组织挫伤史, 5例无明显诱发原因。发生部位:会阴部3例, 上肢9例, 尾骶部5例, 下肢1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9 d, 平均4.8 d.

1.2 临床表现

29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发热, 体温38.5~41.5℃, 平均39.1℃。所有病例入院时局部红肿、体温高。15例感染部位张力高合并有水疱、3例有捻发感、1例入院时表现为中毒性休克。X线平片或CT平扫显示皮下蜂窝样积气9例。

1.3 诊断依据

所有病例白细胞均大于12.0×109/L, 全部病例感染部位均行细菌培养, 结果有细菌生长, 分别为雷极变形杆菌、类产硷杆菌、格高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为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17例有2种以上细菌生长。

1.4 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29例均在入院3 d内行切开引流, 切口选择多位点、足够长, 长度与切口间距2∶1, 并打通切口之间的窦道, 反复冲洗。16例创口内放置抗生素纱条, 术后换药, 13例行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 , 15例后期肉芽创面植皮愈合, 29例均无功能障碍。 (2) 药物治疗:入院最初均给予联合用药 (三代头孢加甲硝唑) 抗感染, 稍后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相应抗生素。所有病人均监测血糖水平, 对高血糖病人予以胰岛素降糖治疗。2例使用生长激素加胰岛素强化治疗, 9例行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 13例输入新鲜血浆。 (3) 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监测:入院2周内对心、肺、肝、肾、胃肠功能进行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应激性溃疡1例, 急性肾衰1例, 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结果

29例患者全部治愈, 无功能障碍, 住院时间32~125 d。13例采用VSD的患者平均住院41.3 d, 16例采用普通换药, 平均住院58.9 d。

3讨诊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细菌感染, 扩展迅速, 病情凶险, 早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但局部皮肤受累相对较轻。发病急、进展快、中毒症状重及范围广是其临床特点, 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凡无明显诱因的寒战后发热, 继之出现软组织红肿, 虽经大剂量多种抗生素应用数天后效果不佳, 且局部皮下出现分离或漂浮感时, 均应及时穿刺诊断[2]。如未能及时诊断应做相应的治疗, 死亡率极高[3]。根据本组病例观察, 发现有以下特点: (1) 坏死性筋膜炎主要侵犯筋膜, 无肌肉坏死, 皮肤受累相对较轻。急性期软组织水肿明显、张力高、皮肤表面出现烫伤样水疱, 甚至有血性水疱和脓性水疱。皮肤血管营养枝栓塞可出现皮肤坏死斑。 (2) 多数病人有诱发因素。本组资料显示, 糖尿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局部组织缺氧, 细胞营养代谢不良, 在此基础上, 既使是轻微外伤, 出现难以理解的扩展性的炎症反应与全身中毒症状, 首先也应想到本病。 (3) 我们发现“手指试验”[4]是确诊本病的有效办法, 即在局麻下, 在水肿最明显处, 做2cm小切口, 直达深筋膜, 观察深筋膜的色泽、弹性, 有无出血、异味, 即可明确。

一旦确诊, 尽早切开引流手术是治疗的关键[5]。手术治疗时尽可能多切口、大切口, 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切口要求以坏死组织能清除彻底, 引流通畅为原则。坏死的筋膜早期仍坚韧, 后期则无组织弹性, 呈灰白色与肌肉分离。此种情况下切除范围要广, 不能因皮肤弹性好而多保留[6]。单纯使用抗生素或者侥幸等待炎症局限, 形成脓肿后切排常导致死亡。若切口过大, 暴露的创面后期多需要植皮。我们的体会是切口的长度约10 cm左右, 切口的长度与切口之间的宽度比例2∶1, 打通切口之间的窦道, 达到清除彻底, 引流通畅的要求, 又不至于形成“双蒂皮瓣”缺血坏死。

对13例手术创口采用VSD取得满意效果, VSD是德国的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创[7]。可以充分引流, 迅速控制感染, 促进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本组13例采用VSD, 与16例传统换药相比, 在创口的缩小程度, 创面的清洁时间, 肉芽创面的生长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换药, 与国内报告相同[8,9,10]。我们在使用VSD过程中的体会: (1) 负压作用能将创口内的脓液、坏死组织, 及时、彻底引流, 达到迅速控制感染的目的。 (2) 通过生物半透膜的作用, 使创面处于封闭状态, 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 (3) 负压状态下创面与周围组织的消肿明显, 改善局部循环, 有利于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 (4) 减轻病人换药的痛苦, 减轻医生的工作量, 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Salcido RS.Necrotizing fasciitis:reviewing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Adv Skin Wound Care, 2007, 20 (5) :288-293.

[2]卢秋野, 孙军, 曲勇, 等.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6 (22) :2632-2633.

[3]刘再胜, 杨凤杰.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1) :169.

[4]Andreasen TJ, Green SD, Childers BJ.Massivs soft-tissue injur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ecrotizing fasciiti and purpura fulminans[J].Plast Reconstr Surg, 2001 (107) :1025-1035.

[5]杨稼宁, 戴耕武, 潘宁, 等.游离皮肤移植治疗阴部及其周围组织坏死性筋膜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 38 (8) :539-540.

[6]徐庆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坏死性筋膜炎47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9, 18 (5) :10-11.

[7]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 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J].Unfallchirurg, 1993, 96 (5) :488-492.

[8]雷永军.坏死性筋膜炎15例诊治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3) :309-310.

[9]经贵鑫, 王琳娟.50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0) :103-104.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2

【关键词】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85-01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这种疾病是因为多种细菌共同作用,使肛周以及会阴三角区出现的广泛筋膜坏死病症,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化脓性坏死,还会通过血液循环造成全身中毒的症状,若不能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充分的护理和引流,避免出现病情的加重及反复。选取2006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37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范围:27-71岁,平均年龄:48.21岁。所有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确诊后给予患者广泛清创的引流术治疗,选择双阻滞麻醉的方法对会阴处和肛周沿皮纹的方向给予减张切开,有强烈恶臭味,将脓汁抽取干净,切除坏死组织,要给予彻底的切除,一直到筋膜层,而且切口的范围要比炎症的范围大1-2cm。将庆大霉素、双氧水、甲硝唑等药物与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使用这些配置的药液对创面进行反复的冲洗。对于下腹壁出现肿胀的部分,在波动最显著的地方切开,使创面充分暴漏,并采取胶皮条的引流。手术治疗后,每天都要对切口给予两次的换药,然后对创口使用甲硝唑的注射液给予冲洗,一旦发现坏死组织,马上剪除,直到出现新鲜组织,然后对患者进行充分引流,在创面上使用薄纱布的覆盖。在局部换药的同时要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治疗,给予头孢米诺与奥硝唑联合应用。手术结束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紊乱的情况,并给与及时的纠正。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和肝功能,若患者患有糖尿病,每天给予4次血糖的检测,根据血糖数值变化的情况,决定胰岛素的使用量。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蛋白低,需饮食及静脉补充白蛋白。定期对各项检验进行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即时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計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62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进行再次的清创,对症治疗。所有患者都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这种疾病会出现广泛软组织的感染和全身中毒的症状,该种疾病的初期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和会阴部疼痛,容易误诊为肛周脓肿,因此医生在诊断时,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1]。该疾病患者感染和损伤的面积较大,而且会阴部和肛周有剧烈的疼痛。要及时对患者给予相关的化验检查,根据具体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手术治疗[2]。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彻底的清创,将没有活力的组织完全切除,使脓血的症状得到减轻。在手术时,进行良好的减压,进行彻底的检查,将坏死的组织完全清除,包括对窦道的切除,避免手术后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3]。在对患者进行病灶切除的时候,要根据每位患者具体的情况对切口进行设计,既能使患者的坏组织得到完全的切除还可以使肛周皮肤得到有效的保护。该疾病在肛肠疾病中属于危急重症,因此在手术治疗后也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检测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并对患者的创口每天使用药物进行冲洗,使创腔得到充分的引流,并及时将新出现的坏死组织切除,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4]。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体损耗,会使患者有贫血和低蛋白的情况出现,要适当给予患者蛋白质和血液的补充,注意保持少次多量的原则。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激素和胸腺肽的治疗,提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炎症的扩散。该类患者术后换药特别重要,在对患者换药时,要在单独空间中进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手术结束的早期有较多的渗液,每天要进行2-3次的换药。对创面使用含有甲硝唑等药物的生理盐水冲洗,升高电位差,这种生理环境能够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在后期可以采用引流换药的方法,达到养阴生肌的效果,使创面得到有效的愈合。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必须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每天进行4次的测量,及时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使患者的空腹血糖保持为6-9mmol/L,在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13mmol/L。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利于创口的愈合。若患者出现高热现象,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的两种方法,使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总之,在对患者积极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采取及时彻底的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精心的护理,才能使患者得到充分有效的治疗,做到减轻病痛、防止复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秋,竺平,孙桂东,杨柏霖.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36(32):115-116.

[2] 葛琼翔,欧春扬,刘贵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11(07):127-128.

[3] 王天夫,王举丹,吕传鹤.肛周脓肿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25(12):162-163.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浅析 篇3

1 发病机制

N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无确切定论。一般认为NF可以由单一细菌如GAS、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以及败血杆菌等引起, 但大多数情况下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偶为真菌感染[2]。当致病菌入侵皮肤后, 首先在皮下浅深静脉引起炎性反应, 然后在血管和淋巴管内形成血栓, 阻塞血运和淋巴回流, 导致大面积皮肤和皮下浅、深筋膜坏死[3]。细菌感染与易感因素相关, 如外伤、免疫机制低下、恶性肿瘤等有关。常见于糖尿病、肛周感染、放疗、化疗、恶性肿瘤、外科腹壁造口、肛周外伤等[4]。

2 临床表现

坏死性筋膜炎男女均可发病, 但以男性多见, 男∶女约 (1.9∶1) , 以婴儿、儿童、老年人, 免疫功能欠佳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NF的临床表现为:早期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硬, 又称为“痛性红色肿胀”期。该期患者局部异常疼痛与皮肤症状不成比例。数小时或数天数天后感染范围扩大, 有少部分患者呈跳跃性扩大, 呈现部分皮肤鲜红色、部分皮肤淡紫色肿胀, 水疱增多、变大, 并逐渐由淡紫色、蓝灰色变成污灰色, 患处疼痛和肿胀进一步加剧, 患者精神差、纳差, 体温升高或不升。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热不退、白细胞明显升高、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减的临床表现。NF中晚期有一种特殊的恶臭。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3.1 诊断

该病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从而往往导致延误诊断, 国外有关报道其死亡率达83%~100%。国内报道不一。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在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时, 应高度怀疑NF的发生[6]: (1) 与体征不相符的剧痛; (2) 高张力性肿胀 (硬性肿胀) , 触诊时皮下组织坚硬, 呈木质感; (3) 肿胀边缘超过红斑; (4) 皮损呈淡紫色改变; (5) 皮肤感觉迟钝或缺失 (可能由于肿胀的压迫或皮肤神经纤维的损害) 。NF中晚期有一种特殊的恶臭是诊断该病可靠性依据。实验室检查: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沉加快, 白细胞增多、核左移, 血气分析异常, 肌酸激酶增高。辅助检查:摄X线平片、磁共振成像 (MRI) 及超声检查可探及组织结构紊乱和气体形成, 并可确定健康组织边缘及软组织中的液体, 从而真正了解病变的进展情况。此外可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及创面坏死物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用药。

3.2 鉴别诊断

(1) 蜂窝织炎 (cellulitis) :蜂窝织炎只累及皮下组织, 筋膜正常, 深部结构正常, 大多数病例单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2) 肌炎 (myositis) 、肌坏死 (myonecrosis) :源于肌肉的软组织感染引起, 如气性坏疽、非坏疽性肌坏死、全身坏死性蜂窝织炎等。

4 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NF治疗成功的关键[7]。其治疗原则是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恒, 使用敏感抗生素及彻底清创引流。加强营养支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1 抗生素的应用

在病原菌确定之前, 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包括对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同时兼顾厌氧菌。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4.2 清创和引流

皮肤、皮下及筋膜组织高度炎性肿胀, 组织液压力异常升高, 应尽早切开减张引流, 或彻底清创。引流方法为多处广泛切开, 切口之间打通窦道, 彻底充分引流。清创时切开引流范围应至边缘正常组织。笔者体会:切开引流要充分、适度, 不宜切口过大、过多, 切口之间的对口引流可用多根橡皮引流管支撑, 管中央剪一侧孔, 以便从皮肤外的引流管孔中注入双氧水、甲硝唑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推注冲洗液时夹住引流管的另一端, 以便药液从中央段的引流管侧孔中流出, 如果系会阴部为起点的坏死性筋膜炎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用碘伏加温开水 (1∶2~3) 坐浴后再换药, 每日3~5次。7~10d后可该用温盐水坐浴 (1000mL温开水+30G食盐) 以利创面恢复。

4.3 NF患者常处于高代谢状态[8], 其基础代谢率增加50%~150%, 同时由感染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致代谢营养障碍。

故给予全静脉营养或部分静脉营养有利于机体抵抗力的恢复。必要时间断输新鲜血浆、白蛋白、甚至全血。患者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退热药物应用, 疼痛剧烈时可使用镇痛药物。其他治疗包括适当使用抗凝剂或改善微循环药物。免疫球蛋白的大量短期应用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同时加强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1]Stevens DL.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grome associatedwithnecrotiz-ing fasciitis[J].Annu Rev Med, 2000, 51:271.

[2]鲁宏艺, 朱维铭, 蔡桂海, 等.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3例诊治分析[J].中华急救医学, 2001, 21 (5) :275.

[3]Carapetis JR, Steer AC, Mulholland EK, 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group A streptococcal diseases[J].Lancet Infect Dis, 2005, 5 (8) :685-894.

[4]Factor SH.Invasive group A streptococcal disease:risk factors foradults[J].Emerg Infect Dis, 2003, 9 (8) :970-977.

[5]Aronoff DM, Bloch KC.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necrotizing fasciitiscaused by group A streptococ-cus[J].Medicine (Baltimore) , 2003, 82 (4) :225-235.

[6]Dahl PR, Perniciaro C, Holmkvist KA, et al.Fulmi-nant group Astreptococ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indingsin 7 patients[J].J Am AcadDermatol, 2002, 47 (4) :489-492.

[7]Bisno AL, Brito MO, Collins CM.Molecular basis ofgroup A strep-tococcal virulence[J].Lancet Infect Dis, 2003, 3 (4) :191-200.

中医怎样治疗跖筋膜炎 篇4

我今年61岁,体形较胖,但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半年前,我突然出现了脚跟痛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我患的是跖筋膜炎,建议我服用消炎止痛药,并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请问,除此之外,我可以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吗?

浙江 王谷军

王谷军读者:

跖筋膜炎也叫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人的足趾后面,有5块构成脚掌的小型长骨。这5块长骨叫做跖骨。它连着脚趾和脚后跟,是维持足弓形态及其功能的主要骨骼。跖骨上面覆有一层筋膜,即跖筋膜。人到中年以后,跖筋膜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筋膜内的纤维组织会逐渐失去弹性,因此很容易受损。体形较胖、脚部承受力较大的老年人若长时间地走路,更容易造成跖筋膜损伤。跖筋膜在发生损伤后,患处可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脚跟痛。临床实践证实,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持续得越久,引起骨质增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该病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跖筋膜炎多由气滞血瘀,局部血流不畅所致。疼痛症状较轻的该病患者可采取用中药泡脚的办法进行治疗。下面就介绍一个可治疗跖筋膜炎的泡脚药方:取丹参、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当归、红花、桃仁、桂枝、威灵仙、元胡、香附、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制没药、制乳香各10克。将上述药物放入搪瓷盆中加适量的清水(以药液可以没过脚面为度)浸泡30分钟,用小火煎煮25分钟即成,可每天泡脚2~3次,每次泡脚20~30分钟。每剂药可连续使用3天,在使用前应先加热煮沸,待水温降至能够耐受时再泡脚。

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若较重或使用上述方药治疗效果不佳,可在泡脚的同时服用汤药来增强疗效。该病患者可服用以下汤药进行治疗:取黄芪、丹参、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当归、党参、红花、三棱、莪术、桂枝、威灵仙、元胡、香附、全虫、乌蛇各10克,蜈蚣3条,三七3克(冲服)。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理气止痛、补益气血的功效,对久痛不愈的患者疗效甚佳。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个体化治疗和辨证施治,因此跖筋膜炎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此方。

此外,像王先生这样体形偏胖的人,在进行身体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进行强度较大的跳、跑、走等足部运动。老年人在运动时最好选用较松软的鞋(如运动鞋等),鞋穿久了要及时更换。皮鞋在使用多年后往往会缺乏避震作用,容易损伤跖筋膜。

坏死性筋膜炎15例诊治体会 篇5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4年8月-2007年6月共收治坏死性筋膜炎15例, 成功治愈12例, 死亡3例。平均年龄21~65岁, 平均48岁, 患者男性10例, 女性5例, 其中糖尿病人6例 (死亡3例) 。发病时间1~3d, 平均2d。

1.2 发病原因

阑尾炎术后4例, 蚊虫叮咬3例, 肛瘘术后3例, 下肢外伤3例, 不明原因2例。

1.3 具体治疗

患者入院后后, 明确诊断后予以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庆大霉素, 明确诊断后同时完善术前检查, 特别行病变区域的B超检查, 以明确是否有脓腔形成或是否有皮下气体形成, 并于入院后1~2d行广泛的坏死筋膜扩创切除, 切口最多12处, 切口最长达20cm。其中注意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还要立即请内科会诊控制血糖在7.8mol/L以下。其中5例病人经历2次扩创, 3例经历3次扩创。根据术后坏死组织及脓液细菌培养行针对性用药。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给予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足量营养支持, 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褥疮及静脉血栓形成, 以利于伤口愈合。术后每次伤口换药, 均予以大量双氧水+庆大霉素+甲硝唑冲洗伤口, 每次换药清除伤口中继续坏死的组织。对于伤口过深过大的, 待其肉芽组织红润且无明显分泌物时, 予以缝合。

2结果

收治的坏死性筋膜炎15例, 成功治愈12例, 死亡3例, 均为糖尿病人。其中5例病人遗留腹股沟皮肤感觉障碍。

3讨论

3.1 易发部位及易感人群

坏死性筋膜炎的病理特点是浅筋膜及皮下组织坏死, 筋膜组织丰富的部位可能易发。15例病人9例发生于筋膜组织发达的臀部、腹股沟区及下肢。发病多与手术和外伤、糖尿病等有关。此类病人均免疫力低下, 故免疫力低下病人易感[2]。坏死性筋膜炎的致病菌大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以及肠道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和链球菌, 特别是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 且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的病菌也与创伤部位存在的相关菌群有关。

3.2 诊断

发病急、进展快、中毒症状重、范围广是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是: (1) 广泛的表浅筋膜坏死的患者入院后, 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 很可能误诊为疖肿或痈, 随着病程迅速恶化, 才想到坏死性筋膜炎。有的病人甚至在切开引流时才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 (2) 坏死性筋膜炎病人起病急骤, 伴随高热、寒战, 发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 极易休克死亡, 病死率较高, 约30%左右[1]。本病早期大面积红肿热痛不易与蜂窝织炎鉴别。随着病程进展, 皮肤血管广泛栓塞, 出现苍白、青紫、水泡、变黑, 浅筋膜大面积坏死, 皮肤皮下与肌肉分离, 出现潜行皮瓣, 早期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凡老人创伤后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大面积皮肤红肿、全身中毒症状重, 应想到本病可能。

3.3 治疗

关键是早期切开治疗的引流, 多切口、大切口,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筋膜已变为灰白色与肌肉分离者说明已坏死[2]。早期坚韧, 后期由于坏死广泛, 病程不断发展, 常需多次手术清除。手术中, 由于切除范围广泛, 常常会遇到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一定要加以保护。根据术中切除组织和脓性分泌物做药敏实验, 选用敏感抗菌素。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血浆及其他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支持, 以利于伤口愈合。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一般在7.8mol/L以下。死亡病人一般常常患有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由于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 一方面削弱了患者抵抗力, 另一方面出现应激性胰岛素抵抗, 从而造成血糖控制不理想、波动较大。病人常死于感染引起的难以纠正的酮症酸中毒, 所以坏死性筋膜炎如果合并糖尿病, 内科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坏死性筋膜炎扩创术的伤口较多较大, 局部皮神经损坏和切断较多, 故常遗留伤口周围皮肤感觉障碍。坏死性筋膜炎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术前术后用药足量, 术中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充分引流, 术后全身营养支持, 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步骤。坏死性筋膜炎治疗过程比较漫长, 还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4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坏死性筋膜炎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治愈12例, 死亡3例。结论:坏死性筋膜炎起病较急, 病死率较高, 关键是早期切开引流, 多切口、大切口,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有效的抗炎治疗, 配合积极的营养支持是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多切口,大切口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治疗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患者是2005~2008年入院患者, 男6例, 女2例, 年龄18-70岁, 平均 42岁。5例患者有外伤感染及糖尿病病史, 恶性肿瘤1例。本组患者细菌培养均显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溶血性链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 铜绿假单胞菌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外科治疗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彻底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对肿胀组织行多处广泛切开达深筋膜并充分引流。若病变继续扩展应即刻再次切开引流并将潜行皮缘充分切开,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包括坏死的皮下脂肪及浅筋膜, 皮肤通常可以保留, 伤口敞开换药, 用3%过氧化氢冲洗后, 再用5%甲硝唑溶液纱条疏松填塞伤口内。术后应将坏死脱落组织及时清除。反复进行脓液细菌培养以早期发现继发性细菌感染, 及时更换药物。

1.2.2 合理应用抗生素

应用对厌氧和需氧菌均有效的抗生素, 如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与甲硝唑或替硝唑联合应用。抗生素应用应按药物代谢周期给药, 对本病均有明显效果。

1.2.3 全身支持疗法:

纠正全身感染综合征必要时可少剂量多次输血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水解质紊乱, 补充足够的能量, 必要时采用肠外营养, 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征。

1.2.4 治疗原有疾病:

治疗控制原有全身疾病, 如糖尿病及时有效的降糖, 肿瘤患者及年老体弱患者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2 讨论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少见难治的外科感染性疾病。起病急, 伴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治疗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2.1 手术清创极为重要因为坏死组织和筋膜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药物已难以进入患处组织。必须手术清除、

2.2 合理应用抗生素, 本病常发生于污染手术, 轻微外伤局部脓肿、溃疡等治疗不当时, 故创伤是常见原因, 使用对厌氧和需氧菌均有效的抗生素, 早期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2.3 全身支持疗法至关重要。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病人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15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46岁~74岁, 均为会阴部破溃感染引起。起病急, 伴有高热, 白细胞计数大于18×109 /L, 下腹部及会阴部局部组织肿胀、伴有点状的黑色坏死、触诊创面有握雪感, 并发毒血症, 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 低蛋白血症6例。微生物培养检出菌种有: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 为混合感染。

1.2 治疗

1例行双侧睾丸切除, 会阴部、下腹壁清创, 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 , 其余14例行会阴部、下腹壁清创引流术。术后加强伤口换药, 使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三型碘伏原液依次清洗伤口, 会阴区及阴茎创面用碘伏纱布湿敷;激光照射患处;根据药敏实验选择使用抗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保护肝、肾功能, 监测调整血糖水平以及营养支持治疗。

1.3 转归

治愈14例, 死亡1例 (家人放弃治疗) , 病人平均住院50 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关键。本组病人均为急诊转入我院, 一旦确诊立即行急诊手术, 为病人的预后争取到宝贵时间。术前常规备皮, 更衣, 备血, 术中平稳, 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 (ICU) 。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SPO2) 监测, 面罩氧气吸入, 每30 min~60 min观察血压、呼吸、心率变化;术后6 h去枕平卧, 暂禁饮食。由于病人合并有毒血症并且经过手术创伤, 术后早期还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征象: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烦躁、皮肤黏膜苍白、四肢湿冷;观察24 h引流液、切口敷料渗出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维持出入平衡;保持两条静脉通路通畅:颈内静脉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置管, 一旦出现休克征象立即实施抢救。

2.2.2 定期采血化验观察有无肝、肾功能的损伤

观察大便的颜色及量, 尿液的颜色及24 h尿量;术后早期留置胃管, 每隔4 h~6 h回抽胃液, 确保胃管通畅, 如果回抽胃液量超过100 mL~150 mL, 适当延长鼻饲时间。观察胃液颜色, 有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发生:呕血、咖啡渣样胃液或黑便。

2.2.3 体位

术后6 h平卧, 生命体征平稳后床头抬高30°, 随着病情平稳逐渐过渡为半坐卧位, 一方面有利于肺的舒张, 预防肺部感染;另一方面可以使引流液流向低凹处, 利于引流。注意体位更换不宜过于激烈, 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2.3 引流管的护理

2.3.1 护理

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措施[3]。既往创面的处理方法是在彻底清创后立即选皮肤或皮瓣修复创面, 但该类软组织感染主要累及皮下筋膜, 且多为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一次手术难以达到彻底清创, 所以行一期创面修复, 往往因皮下筋膜的进行性感染致使皮肤坏死及皮下积液, 导致手术失败[4]。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可使VSD装置与其接触的创面处于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 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 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对于合并感染的创面, 清创后行VSD有利于控制感染。本组中1例病人筋膜坏死面积大、创面多, 急诊入院后立即行负压封闭引流术, 效果较好, 术后18 d拔除引流管。术后VSD引流管的护理是重点:①严密观察负压吸引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0.04 MPa~0.05 MPa) , 是否持续负压吸引通畅。在后期随着引流液的减少应当逐渐减小负压吸引压力, 不超过0.02 MPa;②翻身活动时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 保证引流有效;③观察VSD材料是否塌陷, 保持良好的密闭性, 使用支架被, 避免VSD材料受压和牵扯引流管;④当没有引流液引出时应当考虑引流管是否扭曲打折, 如果引流管瘪, 考虑是否有负压装置持续吸附于组织上而无引流引出。一旦明确为后种情况应通知医生及时给予调整, 避免持续的负压吸引导致组织缺血坏死。⑤每日更换引流瓶, 更换时关闭负压, 夹闭引流管, 严格无菌操作。

2.3.2 引流液的观察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留取标本微生物培养, 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抗生素。

2.4 留置尿管的护理

病人留置尿管, 使用三型碘伏行尿道口护理, 每天2次;会阴区及阴茎破溃处用碘伏湿纱布湿敷。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量、性状。能进食后嘱病人多饮水, 起到内冲洗的作用。由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 尿液中絮状分泌物较多, 有病人曾经发生尿管堵塞, 给予更换尿管后尿液重新引出。经过pH试纸测试后反映尿液呈碱性, 因此每日使用生理盐水250 mL、三型碘伏、维生素C 1 g冲洗膀胱, 以酸化尿液, 效果较好, 未再发生堵管。

2.5 皮肤及创面护理

虽然已经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但可能筋膜坏死仍在进展, 所以怎样观察有无新发的坏死病灶是护理的重点。坏死性筋膜炎脓肿位置深, 皮肤表面红肿不明显, 触摸创面存在握雪感是其重要特征。如果筋膜坏死, 则皮肤与黏膜分离, 此时或有捻发音, 伴皮温降低、皮肤痛触觉降低、皮肤苍白或灰暗, 如果破溃已到达表皮则皮肤颜色变黑。因此病人行切开引流术后应当注意创面周围的皮肤颜色、温度、痛触觉、弹性、血运情况, 判断皮肤筋膜坏死是否向周围进展。本组病人于术后及时发现新发病灶并再次手术, 充分引流, 加强换药, 最终将感染控制。

2.6 基础护理

2 h翻身, 保证床单元平整干燥;按摩骨突部位预防压疮, 加强叩背, 促进排痰, 预防肺部感染。由于大剂量抗生素的使用, 进行口腔护理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黏膜真菌感染, 并在三餐后漱口。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观察有无虚脱发生。早期给与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纠正酸中毒, 维持电解质平衡, 能进食后指导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促进创面愈合。

2.7 预防感染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伤口换药时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 病人的换药器械单独使用一套, 换药后使用戊二醛浸泡, 清水冲洗后高压灭菌消毒。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前后使用快速手消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 地面、桌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 保持病室通风。

2.7 心理护理

病人遭受疾病的突袭, 甚至是睾丸切除, 阴茎功能丧失的打击, 心理上受到重创。早期病人及家属情绪悲观, 特别是得知需要多次手术后情绪更是低落。医生、护士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此病主要累及筋膜, 只要感染控制就能康复, 以及多次手术的必要性, 鼓励病人和家属积极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本组病例为急性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病人, 及时行清创引流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流术, 并且术后加强换药, 促进创面愈合, 病人无不良并发症出现。在护理工作中预防休克的护理、VSD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和护士观察并及时发现有无新发的坏死病灶是护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Schulze M, Overkamp D, Joanviviu S, et al.坏死性筋膜炎的CT表现[J].放射学实践, 2008, 23 (11) :1290-1291.

[2]郭宏荣, 杨昌平.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1例临床分析[J].人民军医, 1995 (7) :34.

[3]刘毅, 张鲜英, 张诚.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 2002, 18 (8) :729-730.

48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本院肛肠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8例患有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研究组25例, 平均年龄 (54.56±3.27) 岁, 年龄范围45~77岁;女性5例, 男性20例。参照组23例, 平均年龄 (55.68±3.62) 岁, 年龄范围43~76岁;女性6例, 男性1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差异较小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 (1) 布置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 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营造一个安静的养病环境, 减少探视, 避免患者感染。 (2) 注意病房通风, 给予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两次, 提高病房空气质量。 (3)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患者发热时, 消耗大, 摄入减少,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多饮水, 多食水果。勤换衣裤和被服。 (4) 高热者给予口腔护理, 每日口腔护理2次, 预防口腔感染。

1.2.2综合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 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 还包括: (1) 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心理干预。进行健康宣教, 使患者和家属充分认识此病, 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2) 防感染护理: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给予细菌培养,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抗厌氧菌和抗需氧菌联合用药, 可少量输血或输白蛋白, 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 促进创面愈合。 (3) 创面护理:观察创面分泌物的颜色、量, 分析治疗疗效, 避免交叉感染;每日换药2次, 彻底清除坏死的组织和脓液, 用3%的双氧水和甲硝唑冲洗创面, 再填塞中药纱条, 最后用纱布包扎。 (4) 换药护理:换药时要清洗干净肛周, 给予药物治疗, 避免继续恶化。必要时给予留置尿管, 减少排尿时的污染。有留置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擦拭尿道口及会阴部2次。 (5) 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时给与翻身、扣背、指导有效咳嗽、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防止废用性萎缩和下肢血栓形成。 (6) 给予记录24 h出入量, 特别注意尿液的量、颜色、气味等。 (7) 观察神志:一旦患者神志恍惚或精神萎靡, 应考虑全身中毒, 立即和医师联系, 及时抢救。 (8) 观察口腔、舌苔变化, 预防二重感染。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得计量、计数资料,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我院自编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对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护理方法、态度和患者的舒适度、疼痛度等进行评分, 总分为100分, 非常满意≥85分, 满意66~84分, 不满意≤65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分析:25例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 (24/25) , 非常满意19例 (76.0%) 、满意5例 (20.0%) 、不满意1例 (4.0%) ;23例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0% (20/23) , 非常满意13例 (56.5%) 、满意7例 (30.4%) 、不满意3例 (13.0%)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比分析, 25例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8.0% (2/25) , 其中感染性休克1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23例参照组患者的发生率17.4% (4/23) , 其中感染性休克2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皮肤坏死的肛管直肠或生殖区疼痛, 到感染部位皮肤和软组织迅速坏死、蔓延, 最终导致全身脓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 病死率高达36%~45%[2]。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重, 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毒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男性[3]。搜集本院肛肠科收治的48例患有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 对比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1)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6.0% (24/25) 明显高于参照组87.0% (20/23) ; (2) 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0% (2/25) 显著低于参照组17.4% (4/23) 。因此,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 临床护理应用价值高。综上认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危重症, 临床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专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进行综合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并不断改进完善, 是护理成功的关键。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护理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秀萍.1例急性肛周阴囊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2 (1) :129-130.

[2]冷羽, 梁秀琴, 张芳,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 (5) :174-176.

坏死性筋膜炎 篇9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41岁。因“肛门肿痛8 d”以“肛周脓肿”于2009年3月12日收入我院肛肠科, 入院后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生命体征平稳。3月17日18:00患者出现腰腹部肿胀, 查血常规, CT示坏死性筋膜炎伴气性坏疽, 20:00行腹部切开引流, 伤口处持续予0.2%甲硝唑冲洗。为进一步治疗于3月18日01:00转入ICU隔离病房, 心电监护示:T 38.1℃, HR108次/min, R 25次/min, BP 98/6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意识清, 四肢活动无力, 腹部及肛周创面皮肤灰暗, 有大量恶臭脓液。予隔离, 改用敏感抗生素, 加强伤口换药管理, 静脉高价营养, 纠正贫血及电解质紊乱, 给予心理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患者病情好转, 于2009年4月18日出院。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1) 术后将患者去枕平卧6 h后改成半卧位, 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休克的早期征象、血压、意识、面色, 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持续心电监护, 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随时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加强肺功能监测及呼吸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 L/min, 每天雾化吸入2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手术清创彻底引流通畅情况;通过体温变化观察清创程度;观察伤口引流、出血、疼痛情况, 单点翻身以利于引流。 (2) 创面观察:a) 创面颜色正常情况下应是新鲜红润的, 这说明血运良好;创面苍白, 说明营养血管栓塞;创面如是灰黑色, 说明创面有坏死, 应彻底清创;b) 观察分泌物的颜色、量、气味、性质;c) 观察手术创面周围水肿消退情况;d) 观察手术创面周围皮肤:皮色、温度、弹性、触痛觉、血运及肢体活动情况, 以判断溃烂是否向周围扩散蔓延;e) 捻发音的观察, 注意观察部位及变化分布情况。

2.2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消除其恐惧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 主动关心患者, 做好床单元护理, 协助采取舒适体位, 预防压疮, 向患者讲解配合治疗的方法, 正确对待疾病, 对待人生, 使患者恢复自信。

2.3 伤口局部的护理

伤口广泛地切开,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创面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 干净后再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持续湿敷, 勤更换敷料, 封闭伤口持续予吹氧, 提高伤口局部氧浓度, 应用敏感抗生素。经过数日后, 伤口组织新鲜, 脓液、脓苔明显减少, 为再次手术奠定基础。

2.4 高热护理

患者因伤口严重感染, 体质差, 体温一般波动在38℃左右持续1周, 应及时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鼓励患者多饮温盐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给予静脉高价营养治疗, 予高糖、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 补充维生素。

2.5 疼痛的护理

因伤口创面深, 面积大, 冲洗药物的刺激等, 换药时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因此换药前给患者注射镇痛药物,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心理, 尽量把患者的痛苦减小到最低限度。

2.6 加强基础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 患者置于气垫床上, 单点翻身、叩背, 指导患者深呼吸, 有效咳嗽、咳痰, 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导尿的患者应每日会阴护理2~3次, 鼓励患者多喝温开水;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霉菌感染。

2.7 饮食护理

合理的营养是患者增强免疫力, 加速创面愈合及康复的重要条件。患者长期发热, 创面渗液, 机体消耗大, 所以应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少食多餐。

2.8 功能锻炼

患者长期卧床, 肢体活动少, 根据病情许可, 早期可以给予被动功能锻炼, 先从各关节开始, 循序渐进, 使患者被动锻炼的同时再加上主动锻炼。

2.9 消毒隔离

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为避免交叉感染, 对患者实施隔离, 拒绝探视, 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隔离衣, 戴帽子、口罩, 换药前戴手套, 接触患者或患者污物后应彻底洗刷消毒双手。患者用过的器械应用2%的过氧乙酸浸泡后高压蒸汽灭菌, 外包装上标记专人专用[3]。地面、物体表面每日用0.5%的过氧乙酸擦拭, 每天2次。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 每次半小时, 房间用2%的过氧乙酸喷雾8 m L/m3, 0.5 h~1 h/次, 患者用的敷料以及出院后的被褥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焚烧炉焚烧。

3 讨论

气性坏疽的病变是由于各种气性坏疽杆菌侵入伤口后广泛肌肉坏死, 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性感染, 伴随着广泛的肌肉坏死, 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生, 同时有严重的毒血症。主要致病菌是梭状芽孢杆菌, 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杆菌, 远比繁殖型细菌抵抗力强, 芽孢对高温、干燥、消毒剂都有强大的抵抗力, 且传染性极强, 所以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以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杜克, 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6.

[2]段克金.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1.

上一篇: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下一篇:运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