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2024-08-21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精选七篇)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1

委婉语世界各国皆有, 无论身处任何社会, 人们都有趋吉避讳的委婉需求。委婉语首先体现为一种言语现象, 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 只是在语言运用中才成为委婉语, 因而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 而且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它随言语团体成员特征的变化, 如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 形成与之相符的言语使用环境, 涵盖政治、经济、宗教、文化、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文化差异、委婉语的使用动机、形成方式, 以及委婉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现象都不尽相同。《红楼梦》作为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 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委婉语折射出当时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道德观等。将具有如此独特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翻译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译者必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选取霍克斯、闵福斯与杨宪益、戴乃迭的两种英译本为例来研究《红楼梦》委婉语的英译。通过对不同译者翻译的对比和同一译者对不同情境下相同委婉语翻译的对比, 本文旨在应用顺应论来解释译者翻译委婉语时的策略和用词。

2. 顺应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1987年Jef Verschueren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中提出了“顺应”理论, 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的使用。在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该理论。他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种“behavior”, 是一种大语境下的social action, 所以研究语言的使用必须从认知、社会、文化等综合视角出发, 即语用学是一种功能性理论, 是“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这种观点的核心内容是顺应论, 即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有三个特征: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c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语言的选择性在于变异性, 由于可选择的语言范围并不是静态的、稳定的, 因此在某一时刻语言的选择或许是静态的, 但是可以经过重新商讨而获得新的选择。在这样的前提下, 语言使用者完成语言的选择过程并不是机械的, 而是灵活地运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 即语言的商讨性。这种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 也就是语言的顺应性。Verschueren的这种顺应体现在语境适应、语言结构适应、适应的动态性和凸显性。

Verschueren以上对语言使用过程的描述为翻译欣赏研究带来了灵感。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语言内外原因基础上做选择的过程。比如在翻译前, 译者先要在重重复杂的社会语言背景下做出选择, 正确理解原文, 然后要衡量是否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社会因素翻译出来, 要选择归化的策略还是异化的策略, 之后还要考虑选用哪种语言形式、语体、感情色彩等, 整个翻译过程就是在不停地做选择。在选择过程中语言的变异性为翻译者提供多种词语选择的可能;语言的协商性则给译者足够的空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需要做灵活选择;最后语言的顺应性要求译者在众多的因素中选出最合适的解读和表达。正如Verschueren顺应理论所描述的, 译者在翻译过程是不停对翻译语境顺应、对语言结构顺应, 整个顺应过程是译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上对所关注的因素如翻译目的、目的语读者、译者本身的能力、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翻译的背景等做动态变化的过程。

3. 顺应论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委婉语翻译的解释

下文中我将结合顺应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对委婉语的不同翻译做评论分析。

3.1 顺应语言结构

《红楼梦》中委婉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翻译形式要与周围文本相和谐, 要和前后文相连贯, 于是在一些情况下委婉语的翻译带有明显顺应语言结构的痕迹。

(1)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15回)

Xifeng Abuses Her Power at Iron Threshhold Temple

Qin Zhong Amuses Himself in Steamed-bread Convent (the Yangs:377)

At Water-moon Priory Xi-feng finds how much profit may be procured by the abuses of power;and Qin Zhong discovers the pleasures that are to be had under the cover of darkness (Hawkes, Vol.1:289)

以上翻译是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对“得趣”的翻译, 杨宪益夫妇简单地翻译为“amuses”, 显然是为了和“abuses”押韵, 和上句的结构保持一致, 这样的翻译符合原文标题的风格;霍克斯翻译时采用两个长句, 于是“得趣”的翻译就是对文本中“得趣”内容的具体解释。两种翻译反映了译者对文本结构的顺应。

(2) 是以巫山之会, 云雨之欢, 皆由既悦其色, 复恋其情所致也。 (第5回)

Thus every sexual transport of cloud and rain is the inevitable climax of love of beauty and desire. (the Yangs, 157)

(3) 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 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第6回)

“It’s a long story, ”answered Pao-yu, then told her his dream in full, concluding with his initiation by Disenchantment into the“sports of cloud and rain.”His-jen, hearing this, covered her face and doubled up in a fit of giggles. (the Yangs:165)

例子 (1) 中杨宪益夫妇为了传达“云雨之欢”中的中国文化特色, 保留了对“云雨”的翻译, 但完全直译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 于是他们在翻译中增添了信息“sexual”, 然而如此一来委婉语在源语中的委婉作用就无法体现在目的语中了;例子 (2) 中杨宪益夫妇对同样是“云雨”的翻译, 省略了忌讳字眼“sexual”。

可能是知道读者有第五回中云雨意思作为参考, 于是第五回的“云雨”的翻译就为第六回形成了语言语境。同时作者增添了“sports”一词, 我们知道英语中“indoor sports”暗含有性爱的意思, 于是读者肯定会理解“sports of cloud and rain”中隐隐约约的暧昧的意思, 这个翻译可以说是对委婉语的完美翻译, 既保留了源语中的文化特色和委婉作用, 又使目的语读者享受源语读者同样的感觉。

3.2 顺应社会语境

Verschueren (2000:92) 说:“Phenomenon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choices and the social world are the setting-, institution-, or community-specific communicative norms that have to be observed.”应用到翻译中, 即译

者在做语言选择时要遵循社会惯例和规则机制, 使之符合源语和目的语读者的地位、宗教文化观、道德观、心理预期等。

(4) 稍刻, 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 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 己交卯年寅月, 存年四十三岁。 (第95回)

Very soon a young eunuch came out to announce:“The Imperial Consort Jia has passed away.”As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ell on the eighteenth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at year, and Yuanchun had died on the nineteenth... (the Yangs:2873)

It was not long before a junior eunuch came out to make the official announcement:“Her Grace the Jia concubine has passed away.”It was the nineteenth of the twelfth month.Spring Commencement fell on the eighteen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at year, being the year Jia Yin;... (Hawkes, Vol.4:310)

《礼记·曲记》中说:“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死曰不禄, 庶死曰死。”原文中元妃社会地位比较高, 并且说话场合下达官贵人包括死者亲属皆在场, 小太监传谕时不得不考虑用词。两位译者翻译时也双双选择了英语中死亡委婉语“pass away”。

(5) “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样东西不得好木头, 且慢慢的办着呢。” (第11回)

“I’ve had them secretly prepared.But I can’t get any good wood for you know what, so I’ve let that go for the time being.” (the Yangs:307)

“The only thing we haven’t yet got is the right timber for the you know what.But we’re looking around all the time.” (Hawkes, Vol.1:241)

中国人忌讳提及死亡, 怕晦气甚至连与死亡相关的东西也不愿提起, 比如棺材。原文中“那样东西”是说话人通过隐晦模糊的字眼委婉道出所指, 蕴含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 翻译时两位译者为了顺应社会文化语境, 同时直译为you know what———同样模糊的字眼。

3.3 顺应心理世界

翻译的过程是源语作者与译者, 译者和想象中目的语读者的交流的过程, 中间包含大量的心理揣测, 译者心理的传递。《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能明显体现译者的心理活动。

(6) “我活一千岁后, 老祖宗归了西, 我才死呢。” (第52回)

I expe ct to live until I am at least a thousand.At all events I shan’t die until I have seen you go to heaven. (Hawkes, Vol.2:533)

这里“归了西”明显是来自佛教思想, 但是霍克斯翻译时却采用了基督教的“go to heaven”。这样的翻译反映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心理趋向的揣测和顺应。

(7) 宝玉听说, 自己不由得脸上也没有意思, 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 原来也体丰怯热。 (第31回)

This sounded to Pao-yu like a reflection on him.In his embarrassment, he said with a sheepish smile:“No wonder they compare you to Lady Yang, you’re both‘plump and sensitive to the heat’”.Notes:Lady Yang, favorite of Emperor Ming-huang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supposed to be rather plump. (the Yangs:843)

“Touche”thought Bao-yu;but he hid his embarrassment in a stupid laugh.“No wonder they compare you to Yang Gui-fei, cousin.You are well-covered like her, and they always say tha plump people fear the heat.” (Hawkes, Vol.2:97)

(8) 是夜贾琏同他颠鸾倒凤, 百般恩爱, 不消细说。 (第65回)

The bride was helped into the bridal chamber, where tha night she and Jia Lian enjoyed the transports of love. (the Yangs, 1937)

The phoenix-gambollings of the nuptial couch and the mutual delight and cherishing which they engendered are here passed over. (Hawkes, Vol.3:274)

以上第一个例子杨宪益夫妇详细传递了杨贵妃的文化信息, 而霍克斯对之一笔带过;第二例中杨宪益对中国式描述做爱方式一笔带过, 霍克斯却对之详细描述。对比以上两例杨宪益和霍克斯直译和意译的取舍, 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对自己兴趣心理的顺应。

4. 结语

语言的使用是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 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 翻译活动也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是在双语转换中更为复杂的语言选择过程。顺应论关注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译者通过动态顺应语言结构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心理语境, 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做出恰当的目的语语言选择, 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恰当的语境意义。反之, 通过顺应论对译者译文的分析可以了解作者翻译的目的和意图, 对于翻译欣赏有重要意义。

摘要: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种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 语言选择要顺应于语境, 翻译活动尤其如此, 译者要顺应于源语和目的语双方相关的语境因素, 译者本身的因素也构成了译者顺应的语境因素之一。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对比, 顺应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译者翻译时策略和词语的选择。

关键词:顺应论,《红楼梦》,委婉语翻译

参考文献

[1]Hawkes, David, and John Minford.5Vols.The Story of the Stone.Trans.Cao Xueqin.London:Penguin Books, 1973, 1977, 1980, 1982, 1986.

[2]Verschueren, Jef.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In Jef Verschueren, Jan-Olaostman, and Jan Blommaert, eds.Handbook of Pragmatics.Amsterdam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 2000.

[4]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Trans.Cao Xueqin.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5.

[5]曹玲.《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湖北教育学学报, 2006, (6) :32-34.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2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英汉动物习语翻译

本文通过分析实例探讨了文化语境顺应对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作用.指出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都是为了顺应文化语境而采取的翻译方法.同时,译语的.语言结构也应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译语的语言特点.

作 者:黄玉霞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8“”(36)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语境 顺应论 动物习语 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与广告翻译 篇3

【关键词】文化语境 顺应论 广告翻译

广告作为一种有力且有效的促销方式,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在此背景下,恰当而巧妙的广告翻译在成功的市场营销中已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由于中西方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广告的翻译过程绝非简单的字字对译,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广告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一、文化语境的顺应性

1.顺应论。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语言的动态顺应要依赖具体的语境,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语境关系顺应对语言顺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語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言使用的内外环境相顺应。语言的选择不仅是语言成分、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动态作用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言语策略的实现过程。

2.文化语境及广告翻译。文化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等。这些体现特殊语言环境的表达和因素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语境”。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广告是语言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广告翻译同语言使用一样,是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策略的实际运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译者是广告商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译者在正确理解广告商表达意图的基础上对广告原文进行翻译,而目的语读者直接面对的正是译者以目的语形式传达出来的广告译文。在此交际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下的物理、社交和心理因素,正确解读源语广告文本,同时又要以目的语受众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为顺应的对象和层面,选择适合的语言形式和话语策略,从而在目的语中实现相应的顺应和广告的语用等效,以达到引起目的语受众购买行为的最终目的。

二、文化语境顺应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广告翻译中民族文化心理的顺应。广告的生存、运作语境的构成有众多的层次,如人文地理、经济政治、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而民族文化心理,是广告语境的核心部分。广告要适应受众的文化审美和接受心理,就要尊重受众的文化口味,符合他们的文化习俗,与他们达到有效的文化沟通。例如德国的 BMW 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系列汽车就是广告翻译成功的例子。“BMW”在德语文化氛围里不具有多少文化意义,只提供 BM品牌车的商品信息,但经译者根据“B”和“M”两个字母的发音,结合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能够望“文”生义的文化特点,把BMW的商品信息形象地转化成了“宝马”这一在中国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动态性地顺应了中国文化语境,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为该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则汉语旅游广告“西峡,开放的龙乡”,其英语译文是“Xixia,home of Dinosaurs—open to the world.” 这句译文中巧妙地把“龙”翻译成了“dinosaur”,以代替“dragon”。 避开了dragon 一词带给西方旅游者心理上的不可接受性,同时又迎合了他们喜欢冒险的心理。因为“龙”在汉语中具有“神圣、高贵、吉祥”等含义,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但是英语中把 dragon 描述成口喷毒火的怪物,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

2.广告翻译中地域文化的顺应。地域因素是文化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广告翻译对地域文化的顺应体现在广告翻译的本土化上。例如:Version 1:全新电视的诞生:靓光画质,纤薄如指,绿色环保,节能省电!Version 2:新视种—诞生:极致锐利影像,极致纤薄美型,极致省电节能!

这是一则Samsung官方网站LED电视的促销广告。所附的两种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文除了分别采用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以外,言语表达也迥然各异。Version 1 的目标受众是中国内地的消费者,而Version 2 的则为台湾消费者。为了顺应内地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消费需求,译者在Version 1中采用简体中文,并选择国内广告中广泛使用的四字成语形式,缔造出一则地域色彩鲜明、朗朗上口的中文广告。而Version 2中的繁体字和“新视种”、“极致”等字眼则颇具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风格,不失恰当。

三、结语

在商业广告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对翻译结果和质量的影响,弄清词语的真实涵义,准确地选择词义,恰当运用翻译方法,在译文中充分展示其文化信息,积极顺应广告接受的文化语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商业广告的实际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文化语境顺应与成语翻译 篇4

1 理论依据

1.1 顺应论。

Verschueren(1999)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顺应论”(Theory of Adaption)。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他提倡的语用学综观论,认为使用语言就是选择语言,即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1999:55-56)。他还指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在语言的使用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Verschueren,1999:59-61)。正是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使我们得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理解和诠释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2 语境顺应下的文化翻译。

传统的语境概念是个包罗万象的范畴。英国的人类学家,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语境”这个术语。他和弗斯的语境理论认为语境只包括“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继弗斯之后,韩礼德更加重视语言和社会的联系,他认为语言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是产生所构成文化的符号系统的意义聚集体。这是一种逐步把语境看成动态变化的观点。这一符号结构包括三个因素:语场,即语言所能描写的整个事件,讲话者有意图的活动、话题等;语旨,指话语活动的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及讲话者的讲话意图等;语式,即话语交际的媒介。胡壮麟先生将语境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刘宓庆认为语境“可以小至词语搭配,大至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一个语境的梯级概念(gradation),即:搭配、上下文(context语句)、句段、文本(text)以及文化历史背景”。赵毅衡从符号学的角度把语境分为: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场合语境以及意图语境和接受者的心理语境。翻译活动的语境可以是文化语境,即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情景语境,即原语读者和目的与读者作为共享的语境知识;文本语境,即语篇内的信息内容。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统称为“语境假设”,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语境被称为“相互认知语境”,不仅包括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个人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和认知能力等。概括起来,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三个语用范畴。主要可以划分为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关联理论认为成功的译文应该使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最大限度地共享“相互认知语境”,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消除文化方面的认知语境障碍。Verschueren的顺应论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而且语境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语境会顺应着交际过程的发展不断更新,同时强调了交际者在言语交际中的能动作用。然而翻译涉及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不同的语系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认知环境与认知能力等差异。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历史风俗、宗教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顺应地并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为目的,做出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

2 成语翻译

成语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具有跨文化传递性,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因此,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准确的进行成语翻译是保证交际成功的前提。在成语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成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这就要求译者特别谨慎,仔细找出隐含在成语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原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充分地考虑语言的特点和文化传递,即文化语境的顺应,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真正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移植。现将在下面的部分从语言和非语言层面来探讨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成语翻译,达到交际的目的。

3 文化语境顺应与成语翻译

3.1 语言语境的顺应。

由于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方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些是不约而同的巧合。因此存在文化的共性面。英语成语有不少在比喻上同汉语成语非常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的汉语成语来翻译英语成语。而在汉语中也有很多成语和英语成语在意义上是对等的,我们可用英语成语来翻译这部分汉语成语。同时顺应汉语“四字格”形式,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样可以给译文读者一种生动感和亲切感。

如在英语中: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成千上万

in deep water——水深火热

touch and go——一触即发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混水摸鱼

at one's finger-tips——了如指掌

如在汉语中,

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to

视而不见——turn a blind eye to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颠倒黑白——talk black into white

骑虎难下——hold a wolf by the ears

3.2 交际语境的顺应。

由于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加之周围环境的不同,往往不被处于另一文化体系的人所理解。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改变成语的语言形式和形象,最大限度地顺应(下转179页)(上接178页)原文的文化语境,并且在译入语中找出和原语意义相近的成语来进行翻译。例如在英语中:as easy as pie——易如反掌

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诸葛亮

where the shoe pinches——症结所在

each has its own merits——各有千秋

refuse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不到黄河心不死

在以上的成语翻译中,如果按照英语成语的字面翻译,我们将很难理解英语成语的意义。例如be wise after the event直译出来“事情发生以后就变的聪明了”但是意译后“事后诸葛亮”,在汉语读者看来,不仅意思明了,而且顺应了地道的中文表达和文化语境,交际也就畅通无阻了。

例如在汉语中:

毛遂自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锱铢必较——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悬梁刺股——to be extremely hard-working in one's study

南柯一梦——a fond dream or illusory joy

四面楚歌——to be besieged on all sides

结语: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翻译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然而根据Verschueren(1999)顺应论,交际者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要做出动态的顺应。因此,在成语的翻译中,必须要克服不同的文化隔阂,主动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了解彼此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才能够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为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开展锦上添花。

摘要: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关键词:语境文化,顺应,成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云鹏.汉英成语文化背景比较及翻译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方利红.文化语境下的英汉习语翻译[J].洛阳大学学报,2007.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刘慧芬.汉英习语的文化特征与文化翻译[J].平原大学学报,2007(4).

[5]何自然,冉永平.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王国华,温金玲.成语翻译与文化差异[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

[7]杨艳.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J].科教文汇,2007(7).

[8]杨莉莉.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习语的翻译[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5

这些学者们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 或从电影片名和词义选择方面来分析文化语境顺应, 分析得比较全面具体, 但不够细致。本文结合顺应论的理论观点, 主要对文化语境进行分析, 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翻译策略要如何顺应文化语境, 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 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翻译效果。

1 文化语境顺应

1.1 顺应论

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语用学新解》) 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语言顺应论, (石英, 2011)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中, 动态顺应是其中心理论。Verschueren (1999) 认为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受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影响的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特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定的可供选择的范围。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是语言使用者在一些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的, 而不是严格按照一些规则或形式呆板地做出的选择。 (宋志平, 2004) 顺应性是指语言的使用者可以从可供选择的范围中灵活地选择可协商的语言项目, 以达到人们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这三个特征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顺应性是基于变异性和商讨性而存在的, 变异性和商讨性是条件和基础, 顺应性是根本和目的, 而顺应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 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部分。

1.2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属于非语言语境方面。Malinowsk在1923年最先提出了文化语境, 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李锦, 廖开洪, 2005) 由于中西方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的不同, 使得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 它所引起的情感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李锦, 廖开洪, 2005) 因为文化语境会影响词语意义的选择, 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动态地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语境, 才能准确地选择词语的意义。为了得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译者经常要使用如直译、意译、和意义补全等翻译策略来对译文语言进行重构, 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过程中, 译者必须要顺应文化语境, 才能使原语与目的语功能对等。

2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语码转换的过程, 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 而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只有顺应文化语境, 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文化信息的传播, 使原文与译文可以等值转换。笔者将从直译、意译和意义补全三个具体的翻译策略着手, 结合翻译实例具体说明翻译策略的选择如何顺应文化语境。

2.1 文化语境顺应与直译

直译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传达原文的意思, 而且保持原文的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也称语义翻译, 它是指根据原文的意思和语言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语句转换成目的语的语句。直译在有效传达原文意义的基础上, 在译文中还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民族色彩, 因此不仅能有效传达原文的意义, 还能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 而且也丰富了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直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主要意思, 同时保证原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直译过程中, 译者在某种程度上既顺应了原语的文化语境, 保存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也顺应了目的语的文化语境, 使目的语读者明白原语的意义并使他们也能接受原语的文化特色。例如:dark horse:黑马, software:软件, cold war:冷战, hot line:热线, blind zone:盲区等等。 (戈玲玲, 2005) 汉语中有很多英语词汇被直译过来后得到广泛运用, 当然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翻译并应用到英语中。例如:功夫:kung fu, 半边天:half the sky等等。 (戈玲玲, 2005) 这些汉语词汇的译文顺应了文化语境, 还准确传达出来原文的含义, 并且丰富和补充了英语词汇。

在翻译习语、谚语、电影名和文学著作的名字等时, 也可以顺应其文化语境而进行直译, 例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有一些英美电影名就是直译过来的, 例如:Love Story:《爱情故事》, Rome Holiday:《罗马假日》等。还有一些文学著作也运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 如:Hard Times:《艰难时世》, 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等。直译不仅有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使西方人更加了解中国, 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特色。

2.2 文化语境顺应与意译

意译 (free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 是相对于直译来说的, 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没有必要保持原文的形式。意译主要是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出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应用的。当直译会引起误解或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时, 要通过意译不惜改变原语的语言形式, 来最大限度地顺应原语的文化语境, 以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译者在意译的过程中, 要先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 理解原文的意思,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母语特征进行翻译, 而不能直接用自己母语的思维方式来揣测原语的意义。 (李锦, 廖开洪, 2005) 例如:“五湖四海”不可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five lakes four seas”, 而应翻译成“all the corners of the country”;还有“无孔不入”也是这样, 不能想当然地翻译成“to get into every hole”, 而是要翻译成“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以上译例中译者不仅顺应了原文的文化语境来正确地领会原文的意义, 而且也顺应了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使用四字格的翻译形式, 把译入语的语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2.3 文化语境顺应与意义补全

翻译不仅是语码转换, 也是文化传播。文化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文化缺省”。“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读者交流时, 双方所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 (王东风, 1997) 译者如果不把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意义补全, 翻译出来的译文将会让读者难以理解。针对这种问题, 译者可以通过在翻译末尾处添加注释或增加一些解说性语句来补全原文的文化信息。 (李锦, 廖开洪, 2005) 意义补全必须是在了解原文的文化底蕴, 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例如:He said he was criticized for opening Pandora’s Box.可翻译为:他说他被批评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开启祸源。如果译文读者不了解“潘多拉的盒子”背后的故事, 而译者也不在最后补全“开启祸源”, 那么读者将很难理解这句话。而“班门弄斧”可通过在翻译过程中补充鲁班的文化内涵来让读者很容易地理解这个四字成语, 所以可译为:“to display one’s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in Chinese history”。

3 结束语

翻译活动贯穿着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翻译的过程是在顺应文化语境的前提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从顺应论的观点来看, 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对语境做出动态的顺应, 从而最大限度地让交际双方能够很好地交流。翻译中, 译者要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 积极克服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 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 领会原文的真实意思, 准确地选择词义, 才能使译文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意义和文化特色,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炤, 井永洁.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 :85-87.

[2]廖开洪, 李锦.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J].山东外语教学, 2005:92-95.

[3]石英文化翻译的顺应与选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3-126.

[4]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5]宋志平.翻译:顺应与选择[J].中国翻译, 2004, (2) :22.

[6]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Meaning of Meaning[C]Rout-ledge Kegan Paul.New Y-ork:Hareourt, Braeeand World, Ine.1923.

[7]李锦, 廖开洪.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J].语言与翻译, 2005:49-52.

[8]戈玲玲.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 :44-47.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篇6

一、语境关系顺应的定义

Verschueren在他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顺应”理论, 指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并可以从四个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语用研究, 即:语境关系的顺应, 语言结构的顺应, 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程度。

语境关系顺应, 即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角度之一, 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Verschueren认为, 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语境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他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含了三个层面: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1】由于“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 (Verschueren, 2000:55-56) , 因此语境关系顺应的过程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从物理、社交、心理三个世界不断进行选择顺应的过程。

笔者认为翻译其实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而译者兼具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重角色, 即原作者是说话人, 翻译者是听话人, 同时翻译者也是说话人, 目标读者是听话人。因此, 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选择语言去顺应不同的语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从语境顺应论视角看《雷雨》译本的翻译

《雷雨》作为一部话剧, 具有简洁性、口语化、个性化和动作化【2】的特点, 在翻译的过程中, 是否也需要顺应话剧本身的这些特点呢?同时, 由于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深厚的历史背景, 《雷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台词与隐含在剧本里的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顺应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这些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的呢?本文希望通过对语境顺应在《雷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的这一问题的研究, 能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从事今后的翻译工作。

心理世界的顺应

心理世界 (mental world) 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3】由于翻译者兼顾了听话者和说话者的双重身份,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 既需要顺应原作者的心理世界, 也需要顺应目标读者的心理世界。请看例1:

1. 原文:

鲁贵:叫她想想, 还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 还是她有眼力。

鲁四凤: (轻蔑地) 自然您有眼力啊!

译文:

LU:Let her see who knows what’s best for, she or your dad?

FENG (contemptuously) :Why, you, of course.

这个例子就是对心理世界情感方面的因素做出了很好的顺应, 原文“自然您有眼力啊”是一个口语省略句, 完整的句子应该是“自然是您有眼力啊!”, 这一句其实是四凤的一句反语, 根据原著中体现的情绪, 鲁四凤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不屑于她的爸爸鲁贵所说的话的情绪,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需要选择语言来顺应这一情绪, 因此, 没有按字面翻译成“Of course you are!”, 而是将其译成了一个英语省略句, 译者用一个“why”表达了四凤压根没有理会鲁贵说的话, 又用了一个“you”表达了四凤不愿意多说一个字, 同时将“Of course”后置, 表达了四凤一种勉强地肯定, 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四凤对其父亲的蔑视, 作者这样翻译, 在顺应了原著中人物所表现的情绪的同时, 既考虑到了目标读者即英语母语使用者在表达情绪时的语言特点, 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话剧本身“简洁性, 口语化”的特点。

2. 原文:

周萍:上学? (笑) 这孩子!——可是, 谁知道, 你听了他的话, 也许很喜欢的。

四凤:你真的不预备带我走了么?

周萍:孩子!怎么成?

译文:

PING:Go to school? (He laughs.) The young idiot—Still, who knows?You may find you’re better off with him after all.

FENG:So you’ve made up your mind not take me with you, then?

PING:But my dear girl!How can I take you?

例2中, 同样是“孩子”, 但是译者却译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句子, 这是因为译者根据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做出了不同的语言选择和顺应。第一个“孩子”译成“The young idiot”, 是因为当时的语境是周冲想要支持四凤上学, 然而受到了封建思想影响的周萍觉得完全不可能, 甚至觉得可笑, 认为四凤相信周冲的话很傻很天真。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如果翻译成“Child”, 目标读者就会很难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周萍认为四凤很傻很天真, 同时也就会影响到目标读者对整部作品的理解。第二个“孩子”译成了“my dear girl”, 是因为当时的语境是周萍觉得四凤怕自己不带她一起走而质问他, 他认为这是四凤爱他的表现, 因此, 这句“孩子”既带着宠溺的感情, 又有着安抚四凤情绪的意图。作者顺应了原作者的想法, 做出了不同的翻译。

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包括个人指示语, 态度指示语, 社会场合和制度以及文化。【4】在中英翻译的过程中, 涉及了中英两种不同的制度和文化, 而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译出的东西不能被目标读者理解或者被误解, 因此, 社交世界的顺应就显得十分重要, 请看例3:

3. 原文:

贵: (坐在长沙发上, 得意地) 钱不钱, 你没有你爸爸成么?要不到这儿周家大公馆帮主儿, 这两年尽听你妈的话, 每天吃着喝着, 大热天还穿得上小纺绸么?

译文:

LU (sitting down on the sofa with a smirk) :Money or no money, where do you think you’d be without your old dad?If you’d taken your mother’s advice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instead of coming to work in a big house like this, you surely don’t imagine you’d be living as comfortably as you are now!And you wouldn’t be wearing nice, cool silk clothes in the middle of summer, either!

例3中, 译者顺应了社交世界中的文化因素。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 纺绸是有钱人家穿的衣服, 因为在中国古代, 丝绸远比布要贵一些, 因此, 在人们的观念里会认为“丝绸”比“布”要高贵, 所以鲁贵才会认为四凤热天穿上“纺绸”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但是由于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 在西方人的文化里, 并没有“纺绸高贵”的这一概念, 因此如果单单翻译成“silk clothes”就失去了它本身带有的文化含义, 而目标读者也会觉得鲁贵这样说无法理解, 故而, 译者在翻译中加了“nice, cool”两个修饰词, 以给目标读者更加直接和清晰的印象,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剧情。在这个例子中, 译者在了解了目标读者文化的基础上很好地顺应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从而减少了语言翻译中可能出现的理解偏误。

4. 原文:鲁贵:说呀, 这不是大姑娘上轿, 说呀?

译文:Lu:Well, come on.It’s not as if you were swearing your life away!Who’s it to be?

在这个例子中, 作者很好地顺应了目标读者的社会习俗。“大姑娘上轿”是汉语里的一个俗语, 按照中国古代的结婚习俗, 新娘出嫁时都需要上花轿, 因为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结婚, 所以新娘会有一种害羞不敢上轿的心态。在这里表示的就是一种“因害羞而不敢去做”的心态。如果将这句直接翻译成英语“it’s not to get on the bridal sedan chair”, 可想而知,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 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内涵, 不了解中国习俗和文化的读者是没有办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的, 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顺应了西方的表达方式, 用了词组“swear your life away”, 帮助目标读者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 尽管这样的翻译会与原句有一定的出入, 但是能从语用上达到对等, 并符合了目标读者的社会背景、文化以及表达的习惯。

物理世界的顺应

物理世界包含了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时间”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 它不是一个绝对值, 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空间指示”绝对空间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5】请看下面这组例子:

5. 原文:四凤:天气这样闷热, 回头多半下雨。

译文:FENG:With the weather as close as this, ten to one it’ll rain presently.

6. 原文:四凤: (伶俐地) 那回头您跟哥哥要吧。

译文:FENG (adroitly) :You’d better touch Dahai for a few dollars, then, when he comes.

7. 原文:四凤:哥哥, 没什么要紧的事。 (向鲁贵) 好吧, 爸, 我们回头商量。

译文:FENG:It’s nothing important, Dahai. (To her father.) It’s all right, Dad, we can talk it over later on.

在汉语里, “回头”是一个口语词, 表示在很短的时间里再次见面, 但这个“很短的时间”到底有多短, 却很模糊。例5至例7中, 同样的一个副词“回头”, 译者没有统一翻译成一个时间状语, 比如“later on”, 而是在三个例子里翻译成了三种不同的形式, 这就是因为译者很好地顺应了物理世界中的“时间指示关系”, 译者根据当时具体的语境以及时间关系分别进行了翻译。例5中四凤说“回头多半下雨”时, 天气闷热, 天空晦暗, 她说话的时间与其指称的时间——“下雨的时间”相差很短的时间, 因此, 译者将“回头”译成了“present”;例6中, “回头”所指称的时间指的显然就是大海回来的时候, 因此, 译者将其翻译成了“when he comes”;例7中, 大海已经回来了, 四凤不想让鲁大海知道自己和周萍的事, 想回避鲁大海和鲁贵稍后再谈。这个“回头”所指称的时间肯定是晚于她的说话时间的, 因此译者将其翻译成了“later on”。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 以指称时间为对象, 顺应了两者的关系, 从而做出了恰当和准确的翻译。

三、小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三个方面都很好地顺应了语境关系, 笔者也从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 在翻译的过程中, 心理世界的顺应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原作者所赋予的剧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以及目标读者的心理世界。译者必须不断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 适当的词汇来达到原著与译本之间的对等。

其次, 在翻译的过程中, 社交世界的顺应应该从社会因素着手, 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风俗习惯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从中选择适当地翻译策略, 以顺应目标读者的社交世界。

最后, 在翻译的过程中, 物理世界的顺应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 由于时间和空间都是一个相对概念,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 根据参照和指示的关系, 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顺应语境的选择, 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加清晰和透彻地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故事情节, 以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P.F15

[2]何琴.《话剧翻译的语用适应观》[D].广西大学, 2006 (12) .

[3]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外语, 1999 (4) :428-435.

[4]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外语, 1999 (4) :428-435.

浅谈语境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医翻译 篇7

1987年比利时 语用学家 耶夫 . 维索尔伦 ( Jef Verschueren) 在国际语用学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IPr A工作文集》 ( IPr A working documents) 中首次提出语言顺应论, 该理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语言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 对翻译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

中医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瑰宝。中医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因此, 要扩大中医文化的影响力, 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 中医翻译的桥梁作用毋庸置疑。基于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 本文从语境顺应的角度将中医翻译看作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 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以达到更有效地传播中医的目的。

二、顺应论与语境顺应

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 Variability) 、商讨性 (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 Adaptability)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选择的可能性”; 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并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则做出的, 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 顺应性则指“语言使用者能够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 的变通 , 从而尽量满足 交际的需要”。 ( Verschueren, 2000: 173) 。语言的顺应性包含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等四个方面, 其中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

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词、词组或句子等语言单位在文本或话语中的语言环境; 交际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语境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与目标的一致性。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 只有当译者顺应了各种语境的需要时, 才能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语境顺应视阈下的中医翻译

语境顺应为中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即根据语言环境和交际语境的不断变化, 动态选择译文的语言结构和翻译策略, 最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笔者试图在语境顺应论的指导下, 通过例证分析中医翻译中的语境动态顺应过程, 建构语境顺应下的中医翻译模式。

中医翻译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担负起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 中医译者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翻译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换言之, 从微观角度, 要在语言结构层面顺应于语码和风格, 顺应于语言结构成分, 顺应于语篇结构; 从宏观角度, 要顺应不同文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经济体制、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中医名词术语的标准化问题是近年来中医翻译讨论的焦点。李照国在《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一文中提出, 中医名词术语英语翻译的原则包括自然性原则, 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和规定性原则。其中的民族性和回译性原则, 就是语境顺应的很好体现。

所谓“民族性原则”, 是指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比如英语中有heart ( 心) 和fire ( 火) , 却没有heart - fire的说法, 一般做法是将“心火”译为heart - fire, 将“肾虚”译为kidney deficiency。此译法可以理解为Verschueren在语境顺应中提出的译者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翻译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 顺应不同民族文化特征。

所谓“回译性原则”, 是指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与中文形式相近。如将“肺气不足”译为insufficiency of lungqi, 将“湿热”译为damp - heat. 这样英译的中医术语和原文在结构上和字面意义上都比较接近。从语境顺应角度看, 该译法从微观层面顺应于语言结构成分, 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过程中, 可以较好地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

除了术语的翻译, 中医典籍中出现的很多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 由于年代久远和词义的变迁, 也很容易错解经义, 对中医典籍英译工作造成莫大的困扰。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英译为例, 李照国 ( 2006: 11) 在翻译时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译古如古, 文不加饰”。

例1: 岐伯曰, 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 釻石针艾治其外也。 ( 《汤液醪糟论篇》)

译文: Qibo answered, Nowadays [people] have to useDuyao ( drugs ) to treat internal [ diseases ] and Chanshi ( ploughshare - shaped stone ) ,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treat external diseases. 

原文中的“齐”通“剂”, 是汤剂的意思, 在原文中是指需要内服药剂治疗疾病。该译文将其译成drugs, 是对“齐”的正确理解和诠释。可见, 对通假字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只有顺应了语言的变异性, 才能减少翻译的失误, 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异国读者。

例2: 故邪不能伤其形体, 其病生于内, 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 亦从西方来。 ( 《异法方宜论篇》)

译文: That is why Xie Evil cannot attack their body. Theirillness is usually endogenous and can be treated by Duyao ( drugs ) . So Duyao ( drugs ) was developed in the west.

本例中的“毒药”是古今异义词, 古义为“攻下疏通之药”, 今义为“能够使人中毒致死的药物”。可见, 两者的古今意义相差甚远。该译文将其译成Duyao (drugs) , 说明译者顺应了“毒药”一词古今意义的演变, 做出了恰当的诠释。

例3: 故阳强不能密, 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 《生气通天论篇》)

译文: If Yang is too powerful to be compact, Yinqi will beexhausted. Only when Yin is at peace and Yang is compact canJingshen ( Essence - Spirit ) be normal. If Yin and Yang separatefrom each other, Jingqi ( Essence - Qi ) will be completely exhausted.

阴阳学说是中医特有的理论, 在英译此类中医文化负载词时, 必须充分考虑顺应读者的接受程度, 尽可能地将中医文化转换成读者能够欣然接受的文化。该例句中译者将中医文化负载词“精神”、“精气”译成Jingshen (Essence - Spirit) 和Jingqi ( Essence - Qi ) , 填补了文化空缺, 顺应了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而成功达成了交际的目的。

四、结语

以上诸多翻译实例证明, 语境顺应论对中医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同时对翻译实践也有指导意义。从语境顺应视阈探讨中医翻译模式, 无疑是对中医翻译理论的一种全新探索。

摘要:文章阐述了语境顺应的概念及分类, 探讨了中医翻译的动态顺应模式。首先, 可以把中医翻译理解为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 是一个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过程;其次, 语境顺应论为中医翻译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为中医英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理论后盾。

关键词:语境,顺应,中医翻译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李照国.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6) .

[3]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照国.黄帝内经·灵枢[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上一篇:山羊流产原因及防治下一篇:非金融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