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阅读的方法

2024-09-01

初中说明文阅读的方法(精选十篇)

初中说明文阅读的方法 篇1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及光辉成就。作者以“赵州桥”和“泸定桥”为重点, 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具有悠久的历史、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等特点, 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赞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对于初学者来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说明文, 寻求突破点。

一、抓住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的灵魂所在, 抓住了说明对象, 也就明白了文章介绍的内容, 读起来也就有了目标, 否则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说明对象, 即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是一篇说明文的核心所在。比如,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就是“中国的石拱桥”。说明对象听起来比较简单, 不就是“对象”吗?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找到说明对象呢?方法其实也不难, 可以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有的说明文题目就是要说明的对象, 像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刘宗明的《北京立交桥》等都是这种情况。但也有例外, 并不是所有的说明文都把说明的对象作为题目。有的文章题目并没有明确指出说明对象, 还需要我们去文章中寻找。一般情况下, 作者在开篇即会点出说明对象。即便在文章开头没有点出说明对象, 我们可以把几个自然段系统看一下, 然后综合在一起找出共同要素, 说明对象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明确说明顺序

我们对记叙文都比较熟悉, 为了有条理地表达一件事, 我们恰当地运用顺序、倒叙或者插叙等, 说明文也不例外。为了准确、有序地向读者说明白某个物品或某种道理, 作者也会采取恰当的顺序来说明。初中阶段, 我们接触的说明文比较少, 内容也简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三种。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就是以时间为顺序来介绍的:由赵州桥写到泸定桥再写到解放后的桥, 时间顺序一目了然。这三种顺序的区分并不难, 一般情况下, 时间顺序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出现在文章的某些段落, 并且是在段首;空间顺序一般都是介绍建筑物的, “上下”“左右”等表示方位的词经常出现,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逻辑顺序一般都是介绍事理的说明文, 一般都是由分到总或分总的顺序。有了这三点, 相信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区分出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了。

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写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因此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和严密性。在介绍事物时, 一些表示时间、数量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要告诉别人一件事, 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必须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再者, 介绍建筑物, 如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多少个, 就不能用“可能”“大概”之类的文字。但有时候鉴于历史的原因, 也不能太过于肯定了, 像《中国石拱桥》中有这样一句话:“《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句话中的“大约”“可能”就是因为时间过久、因历史无法考证而表示估计, 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 用“最”表示程度, 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

四、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向读者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者某种道理, 作者会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引用等。在《中国石拱桥》中, 我们可以看到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像天上的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如“赵州桥非常雄伟, 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 宽9米”, “桥长26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 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 路面平坦, 几乎与河面平行”;引用的说明方法, 如“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 长虹引涧’”等等。

一篇说明文, 运用的说明方法得当, 我们比较陌生的东西就好像亲眼见过一样, 抽象的事理也将变得具体而易于被读者接受。不过, 我们了解了说明方法还不够, 还必须明白其表达作用。简单地说, 列数字比较直观、具体, 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形象生动性且会增加说明文的趣味, 让读者读起来不再枯燥;举例子反应了真实性, 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下定义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 不容易和其他类似的道理或事物混淆;分类别条理清楚, 有利于全面了解;作比较能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2、理解并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课前预习:

一、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题型:指出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3、题型: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8、.引资料: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 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4、题型: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题型: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6、题型:根据说明的内容,怎样理清选文的思路:

技法指导: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然后,再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理清其行文思路,结构特点(因为有的是采用总分式,有的是总分总式,还有的又是分总式),就能说出其思路了。

7、题型:文章从那几方面进行说明? 先将文章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加以概括

8、题型: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①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9、说明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10、题型:说明文语言风格 a准确平实

b生动形象(如果使用了大量描写句、修辞句、神话传说等)

11、题型:加点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12、题型: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13、题型: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这类词语主要是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左右、最、几乎、仅仅等 答题要点:

a.不能 b.加点词语起修饰、限制、强调作用 c.说明原句意思是……

d.如果去掉,则…… e.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15、代词指代什么内容

①瞻前顾后法(往前找、往后找)②自己概括、检验法(代入法或置换法)

16、题型: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

主要是结合上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段说明的内容,以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呢?”这就能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17、题型:说明文中开放性试题、类型及答题要点 ①提建议、方法、措施类 要具体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②拟广告语、设计标语等 a.要切题 b.语言简练、凝练、生动、有感染力 c.有创意/有提示作用

③探究题,提取信息、获取信息类 要参考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④读了全文,谈认识类 要结合原文,具体谈看法、谈认识

18、题型:“据科学家分析”“据资料表明”“据统计”一类词句的作用。

要点:表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19、开头的作用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开头有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20、结尾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

②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③想像远大前景(补充结尾是可参考)

21、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

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说、俗语、故事等的作用 要点: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初中说明文阅读的方法 篇3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科技文阅读也是如此。掌握了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篇章的速度,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篇章,提高高考答题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科技文的信心。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提纲法、结构法、表格法、数据法和提问法等。

1提纲法

提纲法就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抓住内容要点,用简练的词语把文章归纳概括出来。提纲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是阅读科技文章时常用的方法。以人教版Modu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的Reading为例,这是一篇主要讲述地球温度上升的现象和原因的科技文章。在处理完生词、词组和分析句子结构和分清句子类型,为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扫清障碍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列出提纲,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pair work 或者 group work等形式。(如果学生基础较差,那么老师可以把事先完成的提纲模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空。)

如下:

进行Graph2—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e(1957-1997)的描述。

以提纲、列表的方式把文章内容归纳出来,无疑简化了文章,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的放矢,轻松多了。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2结构法

结构法即语义结构图策略。一般来说科技说明文章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学生通读全文后,从文章中提取出最具概括性的概念,然后寻找出和此核心概念相对应的、有着密切关系的二级概念、三级概念等。设计语义结构图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章内在的语义关系,识别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对文章结构和意义的把握能力。例如人教版Module3 Unit 4的课文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生命的起源。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本文的核心概念Life Began。通过阅读全文,结合插图和各段落的中心句,就可以找到文章的二级概念:Earth development 和Life development,然后可以得到三级概念、四级概念等,绘制出下图:

通过设计语义结构图,学生了解了整篇文章的构造,迅速提取了各级概念,并逐渐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在语义关系。

3图表法

顾名思义,图表法就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图表的形式列举出来。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陈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人教版Module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这篇文章阐述了英语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根据时间、地点、特征和原因可以制定一个表格,学生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意味着理解了这篇课文。当然,图表法适用于脉络比较清晰的文章。

4数据法

数据能清晰地说明一些问题,为了增强说服力,科技说明文中都会包含很多的数据。人教版Module1 Unit 4 Earthquake一文中为了说明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列举了很多数字,如

1/3 of the nation felt the earthquake

•A huge crack that was 8 kilometres long and 30 metre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In 15 terrible seconds a large city lay in ruins

2/3 of the people died or were injur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The number of peopl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All of the city’s hospitals,75% of its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and 90% of its homes were gone[LL][HJ1.36mm]

5提问法

提问法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程度不高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诚然,在众多题材中科普文章是最难的,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相信学生就能很快看懂科技说明文章了,也会慢慢爱看此类文章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李得武语义结构图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4)

浅析初中说明文的阅读 篇4

关键词:语文,中学,说明文,重点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 说明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比较于其它文体的阅读理解来说, 说明文的阅读有着自己比较独特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重点, 只要抓住了说明文的阅读重点, 那么答题自然不在话下。本文详细论述了说明文的对象、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 望能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正。

一、说明对象与特征的反馈

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征, 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对特征的介绍或说明, 一般不要求我们去作形象的描绘, 或者发表什么看法。无论是事物性的说明文还是事理性的说明文, 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 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正确地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往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 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 说明文包括事物性的说明文和事理性的说明文。一般地说, 事物性的说明文, 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性的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因此, 只有先区分了说明文的类型, 从大类上进行划分, 才能较为确切地了解它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这是掌握有关方法的基础。 (2) 要能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对于事物性的说明文我们首先要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到底在说明什么。在了解说明对象的前提下, 才谈得上对其特征的把握。对于事理性的说明文, 则可通过阅读搞清它究竟是在阐释一个怎样的事理。 (3) 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一般来说, 放在篇首或节前。但由于每篇文章的格局和不同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考虑, 有时上一节的某个特征也会出现在下一节的开头、或放在篇末。但不管怎么说, 中心句一般都是明确而简洁的。所以说把握中心句、寻找关键句是我们迅速把握被说明事物特征的有效方法。 (4) 借助一定的说明方法反观说明特征。这实际上是从写作说明文的角度来反推的一种方法。因为作者要更好地说明某项事物的某个特征, 必定要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

说明文中, 作者常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准确、有效地说明事物的某些特征, 达到说明的目的。说明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主要应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 (1)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最基本的说明方法之一。它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使被说明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它能给人以具体、充实、可感等印象。因为有些事物单靠文字作一般说明, 仍只能给人一种粗略的印象和轮廓式的概念, 这时, 作者往往采用举例子的方法, 使抽象的事事变得具体, 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 有时为了醒目, 引起读者注意, 作者常会运用“比如”“例如”“如”等字样。但有时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这些字样的叙述性的文字, 并不都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须加以鉴别。 (2)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是各类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由于使用时会出现数字的缘故, 所以无论它的形式或作用, 在说明文中都非常明显和引人注意, 它有时又被称做“举做据”“举数字”等,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但要注意的是, 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关键是看它是不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 不能看做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说明方法。人们常说,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事物的特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往往可以通过比较显现出来, 由难懂变为易懂, 由模糊变为清晰, 由抽象变为可感。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有时不易被人察觉, 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 采用此方法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 所以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几倍 (几分之一) ”“……大于……”等字样, 但也不尽然。关键是仔细阅读, 细心辨察, 才能掌握其特征。 (4) 其他的说明方法, 还有打比方、分类别、引用 (引资料) 、列图表、下定义等。总之, 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 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理性的内容形象化。

三、说明顺序的了解和识别

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言之有序”。任何说明文, 都循着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等, 或者解说事理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阅读时, 如果我们弄清了这些顺序, 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 掌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常见的说明顺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 空间顺序。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 复杂的事物也一定是由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 必然会涉及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 或自上而下, 或由前到后, 或从外到里, 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去呈辐射式……顺次对事物进行介绍。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 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进行的介绍, 多以此为序。这样, 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 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运用这种顺序, 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上”“下”等方位词。 (2) 时间顺序。这是指按时间的先后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 有的文章是以事物发展的先后为顺序的, 而有的是以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 有的又会以某件物品制作的步骤或某种东西演变的过程为顺序……一般来讲, 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 常采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 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3)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 从原因到结果, 从特点到用途, 从整体到部分, 从概括到具体 (或由一般到个别) , 从主要到次要。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种顺序, 因为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 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总之, 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 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 说明顺序应局部理解, 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1].胡耀珍.实用性说明类文本有效阅读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 2010 (3) .

[2].朱利.说明文教学“两步走”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12) .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篇5

(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

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27-01

经过多年实践,我探索了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点线面”教学模式,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斧正。

一、基本结构

二、操作策略

1.“点”就是在阅读中抓住说明文中的要点

①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

②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课文里找读相关的信息。

③方法指导。

破题法:引导学生读说明文的题目。有些说明文,题目往往就是或已包含说明的对象。学生用此法总是能很快地找到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学生一读题目就知道它们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信息筛选法:事物说明文里找能概括这个事物特点的相关语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如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学生读过课文后,很快在文章开头的第一到三段里找到有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还历史悠久。

2.“线”就是阅读说明文时理清说明的顺序及理解文章结构特点

①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在文中勾画一些能表说明顺序的词语。比如空间顺序,在文中表现为相应的表示方位的词:上下或左右或东西南北等。时间顺序更明显的是就是一些时间的词。

②再根据勾画的词语来判断说明的顺序。如《故宫博物院》时,学生根据勾画的方位词,判断出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学生根据勾画出的词:首先、其次,第三等,判断本文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③根据说明对象的性质来判断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是由事物的性质确定的。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按时间顺序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④根据理出的说明顺序及文章的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初中阶段时的说明文结构常用的有两种:总分式和递进式。而总分式又是说明文中采用比较多的类型。课文的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结尾有的自然结束,有的再次归结特征。

3.“面”就是阅读说明文时全面品味文章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①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有:列数字,一目了然,易于明白;作比较:通过比较以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楚;举例了: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下定义:简明扼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哕嗦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清楚楚。所谓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③说明文的写作特色。有的说明文注重科学性,语言平实;有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并进,显得生动。尤其是趣味性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方法多种,如详细的描写,如修辞于法的运用,如诗句的引用,如大词小用等等,这些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魅力。

三、主要特征

1.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贵有法。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这类文体特征典型的文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自主有效的阅读了。因此,在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对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提炼与筛选、破题法等。

2.重视对学生的此类文章的阅读技能的培养。在此类文体的阅读中,阅读的要点、程序、方法,是我们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方面。意在通过此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需抓的重点,阅读的先后及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实效。

初中新课程说明文阅读教学方略 篇7

一.理解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我们在开展说明文教学之前, 要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理解其内涵, 划清其外延, 把握其标高。然后紧扣课程目标和文体特点解读教材, 研究学情, 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以免走进盲目低效、忽高忽低或剑走偏锋的泥潭。另外, 《语文课程标准》 (修订稿) 即将公布。我们还要随时关注修订稿对说明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目标表述的新变化, 以便随时调整我们的说明文教学目标和思路。

二.梳理明确人教课标版课本说明文阅读篇目及其编排意图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课本的说明文主要出现在四个单元。

七年级上下册选编了《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3篇科学小品文课文,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激发求知欲望, 培养科学精神, 概括内容要点, 感受生动准确的语言, 意在为八年级上学期系统学习阅读说明文打好基础。

八上第三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 选编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等5篇说明文。阅读这些课文, 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 开阔眼界, 激发对祖国的自豪感。学习本单元,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 理清说明顺序, 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八上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 选编了《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等6篇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阅读这些课文, 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阅读中, 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 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此外, 教材编者还在《苏州园林》《说“屏”》课后安排了说明文阅读的两条补白 (“学习阅读说明文”、“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 供学生阅读, 了解说明文的文体常识。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对整套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阅读篇目编排及其意图要了然于胸, 才能用好用足教材资源, 分清教学的主次详略, 稳扎稳打, 各个击破, 圆满完成说明文阅读教学任务。

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发布, 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会同步进行, 其中对说明文的编排体例意图、课文的取舍、练习的设计、教参的编写等, 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我们要随时关注应对这些变化。

三.学习解读说明文文本的思路与方法

要透彻解读好一篇说明文, 就要分析解决好五个问题:写了什么 (筛选梳理信息) ?怎么写的 (结构、顺序、方法、语言) ?为什么要这样写 (写作对象、写作目的、表达效果) ?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质疑的地方 (学以致用) ?还可以怎样写 (读写结合) ?

现以解读《苏州园林》一文为例具体阐释解读说明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读文本, 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苏州园林》介绍了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从七个方面阐释了这一特点: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 像美术画;假山池沼的配合使人身在山间, 如在画中;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画意;近景远景有层次, 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窗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园林的色彩调配协调, 安静闲适。

二读文本, 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苏州园林》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分项依次进行介绍。在各部分内容中, 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文中除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外, 还运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用语精练准确、周密生动。

三读文本, 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写苏州园林的角度有很多, 叶老为何偏偏选择“图画”的角度呢?其实, 这篇文章的副标题已经向我们透露出了真实的信息———为摄影集写的序。看来读者对象群并非中学生或一般读者, 而是摄影爱好者。你想, 一张张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园林作品, 给我们的首先就是视觉的冲击, 这一张张精选照片不就是园林的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吗?以此作为出发点, 我们对文中为何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讲究假山的堆叠, 再到讲究树木栽种和修剪, 以及讲究每一个角落的布局就能轻松理解了。原来, 那么多的“讲究”都是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 而是所有园林的共同特征, 因此, 它不是像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顺序来说明, 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分项依次进行介绍。从宏观上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 容易陷入空洞抽象、紊乱枯燥的泥潭。为了详尽具体、准确生动的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 作者综合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因为其写作对象是摄影爱好者, 所以, 作者使用了不少美术术语, 用语精练准确、周密生动。

四读文本, 解决借鉴点和质疑点的问题。借鉴点: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 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地方, 比如选取与众不同的艺术角度来说明, 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使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综合运用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和精练准确、周密生动的语言, 增强知识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质疑点:本文是一篇写给审美水平较高的摄影爱好者的影集序文, 适合选作课文给八年级学生学习吗?为什么不同年代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都选《苏州园林》作为课文呢?

五读文本, 解决还可以怎样写的问题。除了本文的写作角度外, 还可以按照游览参观的空间顺序介绍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的设计、布局、景观等特点, 写成像《故宫博物院》一样介绍建筑群的说明文;还可以写成“苏州园林”电视片的解说词;还可以以苏州园林导游的身份写成导游词;也可以写成参观游览苏州园林的见闻感受的游记。

四.精心选择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通过有序有效地阅读文本获取科学知识的阅读方略, 并揣摩学会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地传播科学信息的读写方略。说明文阅读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选定, 要依据六个因素 (《课程标准》有关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教科书中说明文阅读篇目的编排体系与体例、说明文文本的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课文前编者所给的单元提示、编者所给的课文阅读引言性提示、编者设计的课后“研讨与练习”) 综合考虑、精心选择。

(一)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如何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地传播科学信息”, 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和目标。

说明文的写作意图是“普及”, 说明文的写作对象是“普通大众”。正因为其写作意图与写作对象的特殊性, 所以决定了说明文必须“深入浅出”、必须“饶有趣味”。因此, 要将对“深入浅出”与“饶有趣味”的探究作为说明文阅读教学的两大教学重难点内容与目标。下面以《奇妙的克隆》一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加以阐释。

1. 初读梳理文本写了什么。初读《奇妙的克隆》, 可梳理出文本深入浅出且饶有趣味地介绍了克隆的概念、克隆技术从植物到动物、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的发展, 并在肯定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好处的同时, 对“克隆人”的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2. 细读发现文本是怎么写的 (重点) 。为了便于教学的具体操作, 可以用另一个问题来转述“怎么写的”———从这篇说明文中, 你读出了什么“特点”?

细读《奇妙的克隆》, 可发现文本的不少“特点”:枯燥中有些许趣味;趣味中含些许知识;文章有四个小标题;文中中国科学家的克隆实验写得很详细;文章的语言有些富有趣味而有些却枯燥乏味;文中所举的例子多是平常熟知的事物;文章是按照读者认知的顺序来说明克隆知识的……

3. 研读探究文本为什么这么写 (重难点) 。新课程说明文阅读教学力求瞄准言语方式 (深入浅出、饶有趣味) , 力主从根底上去理解探究“为什么这篇说明文非遵循这样的说明顺序不可”、“为什么这里的说明语言非这样不可”、“为什么这里的说明方法非这样不可”等问题。研读《奇妙的克隆》一文, 可根据需要选取以下7个“为什么这么写”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读探究:

问题1:为什么要有四个小标题?

问题2:为什么第二部分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不按时间顺序介绍?

问题3:为什么第一部分 (“克隆是什么”) 会写“孙悟空猴毛变猴”这个内容, 作者难道不知道这是神话小说吗?“猴毛变猴”本身就不是真实的, 科技说明文里怎么会有这么不“科学”的内容出现?

问题4:为什么第一部分在介绍“克隆是什么”的时候, 要举“细菌”“仙人掌”“草莓”等植物的例子, 开门见山直接介绍“克隆是什么”不行吗?

问题5:为什么在叙写克隆鲫鱼该实验过程时, 要写得那么具体, 写得简单些不可以吗?

问题6:为什么文章在叙述克隆实验时的语言总显得那么干巴巴的, 而其他部位却稍活泼又生动些呢?都写得生动灵活些不可以吗?

问题7:文章第四部分讲到有关“克隆人”的讨论, 课后练习三也让我们自己谈谈对“克隆人可能引起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的理解。可见, 对于“克隆人”的讨论, 各家众说纷纭, 并没有唯一的“答案”。既然如此, 那么, 文章第四部分的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合适吗?把标题换成“克隆技术的利弊”不是更好吗?

4. 鉴赏评价文本写得怎样

鉴赏评价说明文文本写得怎样, 要抓住三个要点:

文章意图有无实现?这就是评价该篇说明文介绍得是否“深入浅出”、“饶有趣味”。作为普通大众, 阅读此篇文章是否有较大阅读障碍, 能否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能否在清晰了解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的同时, 还能感知到行文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 能否从行文中捕捉到作者对某个科学问题在主观上的态度倾向。

文章表达有无个性?这是评价该篇说明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关系, 即评价的是“篇”与“类”的关系。新课程说明文阅读教学要求兼顾“类”与“篇”的意识, 且更应关注“篇”的意识, 因为正在学的篇目恰是这一篇说明文, 而不是这一类说明文。如《奇妙的克隆》, 四个提纲挈领的小标题就可算是“篇”的个性;作为科技说明文的《落日的幻觉》, 却有一大段日落景象描写, 这自然也是“篇”的个性。

文章接受有无困惑?这是在已经把握了作品内容形式的基础上, “跳出来”再一次以批判的眼光反观作品, 看看是否存在可以质疑的地方。比如:与当今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作比, 该篇说明文中的某些科学信息是否有“落伍”的嫌疑;就读者的实际阅读能力而言, 文中哪些信息介绍理解起来仍有障碍, 阻抑正常顺畅的阅读;就读者的实际阅读感受而言, 文中哪些语句似乎不得体……

5. 思考探索文本还可以怎么写

在“写得怎样”的阅读评价中, 若发现课文有疑点或空白, 那么, 就应该进入“创造层次” (“还可怎么写”) , 所做的是一项“修改原作”的工作。

修改原作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意图意识, 读者意识。若教材选文的内容, 从当今科学前沿研究动态来看, 有“落伍”甚至“错误”的观点或信息, 那么, 毫无疑问要完成修正补差的工作, 修改时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 切不可肆意夸大或歪曲。至于“意图与读者”意识, 此不赘述。

新课程说明文阅读教学这一项修改原作的练笔, 一来, 降低了习作难度;二来, 由于是在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的练笔, 表面看似练笔, 然究其实质, 练的早已不是“笔”, 更在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更在练写作的“意图与读者”意识, 更在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 修改并不只是“练笔”的问题, 更是科学精神、意图与读者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演练。

综上所述, 以“深入浅出”与“饶有趣味”作为说明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目标, 并站在写作意图和写作对象两个视角高度来考察说明的顺序、方法、语言, 必然会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当然, 上述内容目标是就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而言的。具体到某一篇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不宜千篇一律、面面俱到, 而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二) 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程序策略性知识, 也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说明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 更要让学生明白文本是怎样传达和为什么要这样传达信息的, 还必须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程序策略性知识 (方略) 。当然, 解读文本的程序策略性知识一般要蕴含或呈现在师生互动、解读文本的过程之中。

五.不懈探索适合学情、务实高效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在此, 介绍三种行之有效、学生喜欢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方法, 供参考。

(一) 将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融入到活动中去。以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授课时, 为了不让学生乏味, 每篇文章都可以把有关知识点融入到“活动”中去, 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来代替教师枯燥的讲解。

纵观整个单元的教学, 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如何设计并组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活动上。学生则从机械、枯燥的分析中走出, 由被动听讲看书到主动参与查阅有关资料、处理有关信息, 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等学习活动;由死记有关知识到体验掌握有关技能。一句话, 在活动中学方法, 在活动中练能力, 活动激兴趣, 活动出效益。

(二) 大胆取舍, 选点突破。我们平常的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走进了千篇一律或面面俱到的误区。要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教师就要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 依据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篇目个性、文体特点和学生学情, 在设计各篇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时, 要始终坚持采用“大胆取舍, 选点突破”的方法, 从而达到活学活用、一课一得、稳扎稳打的效果。

(三) 教出语文味和文体味。

要教出说明文的语文味。说明文教学还是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 不能将说明文上成常识课。特别是一些科技说明文, 要防止上成科学课。教学时除了要关注“说明了什么”以外, 还要关注“如何说明”, “为什么这样说明”等深层次的语文教学问题。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训练,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面对英语阅读理解, 都会感到巨大压力。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就能很容易完成阅读的任务。然而, 在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机械、枯燥等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学习效果不明显等现象。因此, 为了帮助学生进步,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探索, 采用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 以下将谈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以课文材料为基础,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是一种新颖的教材, 突破了传统的以课为单位的编排习惯, 采取以单元为单位的形式, 每一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 如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学习和使用英语。而且在每个单元都由九个部分组成, 而阅读 (Reading) 部分则是单元的核心, 所选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与以往教材所选内容相比, 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汲取多方面的实际知识, 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的文本,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9B第一单元“Reading Llife on Mars”的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笔者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作了如下的安排:

1.首先在Presentation阶段中, 从身边的事物出发,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文本指导语进行自主阅读, 并进行主动思考;

3.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不懂的词汇或者句子标记出来, 通过与同桌或者学习小组中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让学生主动思考, 并结合文本内容, 找出可以设问题的内容,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5.教师在学生完成以上任务后, 基于文本内容,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Can I play basketball like Micelle Jordon on Mars? (about gravity) 或者是Is it possible for me to have more children?等等, 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发散思维的学习过程中达到阅读目的。

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还是靠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来完成, 因此, 教师在教授Reading部分的知识时, 决不能仅仅只讲授课文中的单词、句子、语法等, 而要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全部内容, 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了解到英语文章也是有血有肉的, 进而增强学习兴趣。另外, 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 还应该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预测课文内容的环境, 让他们形成预设感。在随后的阅读中, 学生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知识, 找出预设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也使他们更加专注于文章内容的阅读,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习效果。

二、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通过文本的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技能的不断提高,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训练, 学生才能形成更高的阅读技巧, 提高他们阅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比如默读、朗读、快读、细读等方法。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 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不同的阅读所得;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进行阅读训练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文章后面的问题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材料, 提高阅读速度;

3.锻炼学生快速、准确解题的能力。例如, 在进行阅读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解答可以采用粗读、快读的阅读方式, 而对一些具体细节内容的解答则需要采用细读、慢读的阅读方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率。

4.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文章中的深层意义, 英语阅读理解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其中的基本文意, 还需要学生从阅读中有所得, 能看出文中的深层意义, 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或是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仍以《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9B第一单元“Reading life on Mars”的教学为例,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可以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式:

1.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并能从阅读中总结文章的主要意思;

2.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如下问题进行思考: (1) What problems does Earth have? (2) Is it possible for us to live on Mars? (3)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

3.最后, 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这课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三、小结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阅读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真正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并不容易。教师在重视的前提下, 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讨教学方法, 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果, 轻松而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少琴.《牛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2010年第20期

指导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篇9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基本能力, 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000年3月, 国家教育部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其中初中10部, 并规定了学生的阅读总量。但大多数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或阅读效果差。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总结出下面几种解决方法。

一、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课文名著的内容包罗万象, 但它所选内容多是节选, 只以蜻蜓点水似的在学生面前呈现多个领域的部分知识, 从而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名著的有利条件。教师如果只讲语文课文的名著, 学生理解不深。因此, 教师要把课本上的节选内容讲活讲好, 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做点, 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做面, 沟通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 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 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这样学生就会把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如学习了名著推荐与阅读一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三个精彩片段, 学生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就对阅读全书产生了兴趣而自发地去阅读。

二、课前演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这里的课前演讲指的是语文课前先安排二三分钟时间, 围绕规定的话题, 按学号的顺序每次有一名学生演讲的形式。这些话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时事组织的, 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归纳和提交的。这种演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设计好话题和说话的过程, 如可设计《名人传记中的故事》《我喜爱的一本书》等话题。这要求演讲者在演讲之前必须先说出书名和作者, 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最后还要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对自己的启示。每次演讲结束之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共同评议和打分。评议的标准有十项, 每项十分, 满分为一百。这些标准分三个方面。内容方面有三项:健康、忠于原著、不重复别人的内容;表达方面有六项: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 叙议生动, 语言流利, 无背稿子的痕迹, 不用方言土语;仪表方面一项:自然大方。全班学生边听边打分, 评议时指定三个学生作评价并报出分值, 然后按高分到低分由全班表决, 只要某个分值过半数, 便定为该演讲学生的成绩。最后由教师总结, 肯定演讲的成功之处, 指出还需改进的地方。学生都重视自己的演讲, 有效地推动了课外阅读。

三、原著阅读与简本阅读、解读本阅读相结合

很多初中生都喜欢阅读原著, 刚开始的时候热情很高, 可是看到中途就不愿再看了。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 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求学校图书馆在采购原著的同时也采购一些解读本推荐给学生阅读。解读本首先对名著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一一进行解读, 学生在阅读完解读本后再回过头来阅读原著, 就会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了。原因二是学生学习任务重, 没时间看完大部头的原著。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采购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缩写本和改写本, 这两种本比原著通俗易懂, 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内涵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学生读后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阅读的效果, 当然这也要视文章的具体内容而言。

四、使用多媒体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的名著创作年代久远, 内涵较深较抽象, 学生不理解, 有的学生读的原著多了缺乏新鲜感就不愿读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 看过影片后再让学生读原著。这样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演更容易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提高了阅读兴趣、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 不能用对影视文本的解读来代替文本阅读。

五、将课文中其他学科的名著和新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

在新课改之前, 关于中学生阅读的名著, 语文教师注重的一般指传统的文学名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则要求: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名著,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因此, 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传统文学名著的观念, 让学生注重传统文学名著的同时, 也注重新出版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学名著作品、科幻名著、科普名著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著作等。这样才能不厚古薄今, 才能让学生既接受古代文学的滋养, 提高道德修养, 又能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 丰富知识世界;既能回顾辉煌历史, 又能关注现实, 也能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样才能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

六、多种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就决定了语文课文的丰富性, 这也就为我们组织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依据语文内容开展了多种学习活动。如做成语接龙游戏, 举行成语故事会;进行唐诗宋词朗诵比赛;制作鲁迅、莫泊桑、契诃夫等作家手抄小报;开展写小小说比赛会;开展词语归类、名句名段归类的擂台, 比谁找得多找得好;开展阅读知识, 阅读心得笔记竞赛;学生作品集展评, 阅读专题讲座, 阅读专题探讨, 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 学生享受到了阅读收获的满足与喜悦, 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之, 针对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语文教师要注意总结适合的方法, 富有个性的教育技巧, 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篇10

一关于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以教材为中心式。课堂上, 教学的目的是“学这篇文章”, 教学的过程是“解析这篇文章的内容”, 教学的结论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二, 以教师为中心式。这种课堂教学往往采用“谈话法”教学, 教师先预设好结论, 然后引导学生猜测, 这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 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 以写作为归宿式。这种课堂或离开思维内核, 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孤立地品味语言, 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或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 仓促地以读代写, “立竿见影”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也这样写一篇。

第四, 以考试为终点式。这种课堂将所学课文按考试阅读模式训练:熟记难写的字词, 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 稍作理解性的归纳, 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 想象、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 将课文编成考题, 指导学生不读全文, 只相应地找出考题可能会涉及的内容。

2. 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第一, 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不深入, 观念转变缓慢。许多教师对新课标中的理念持怀疑态度, 总是担心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能考高分。因此, 许多教师依然放不开, 还是“牵着学生走”;依然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参的性质确定方向, 然后牵着学生朝既定的方向前进。讲风始终昌盛不衰, “满堂灌”依然是主要方法。阅读教学出现了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教学方法仍保持原有的现象。

第二, 阅读角色定位不准, 阅读课成为知识课、训练课。为了应试需要, 许多老师的阅读教学成了“知识点”的讲析教学, 一篇完美的文章往往被肢解, 学生对课文没有整体感知, 学起来味同嚼蜡, 难以独立思考, 发挥创新精神。这样, 阅读成了沉重的负担。就其角色而言, 学生不是阅读的主人, 教师不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第三, 阅读课堂无民主性, 无学生的阅读个性, 无合作探究式的气氛。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许多教师不愿与学生平等对话, 一起讨论, 互相交流, 往往忽视学生的环境、阅历、性情等因素的差异和阅读体验、理解的差异, 对学生的多元答案不予认同, 不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 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 致使学生探究机会减少, 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道路阻塞。没有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

由此可见, 阅读教学的观念不转变, 教学方法不更新, 阅读教学效果很难提高。

二熟悉新课标, 领会新理念, 实施新阅读教学

1. 转变传统理念, 变“讲”为“导”

要实现教法的改变, 首先, 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方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禁锢他们的想象空间, 从而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 “满堂灌”必须废止。教师应潜心探究“导”的教学艺术。开放性的课堂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在课下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 在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 适时加以点拨、引导。

2.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施教之功, 贵在引路”, 要结合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加以引导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的对学生进行灌输, 会养成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与学生平等对话, 创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这样, 阅读教学才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形成平等的互问互论氛围, 让课堂“活”起来

课堂上, 教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 由前台的“演员”角色变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可以从讲台下走上去, 由台下的“听众”变成台上的“演员”。让学生由静止被动的“录音机”变成捕捉知识信息的“摄像机”,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师生间的互问互论,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对设置的疑问, 可先不告知,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揣摩、比较,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

4.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监测仪表设计下一篇:神经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