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2024-07-07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精选八篇)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篇1

一、丽江旅游发展以及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一) 丽江休闲旅游发展状况

现如今, 丽江已成为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热区和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它依托自身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 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1996年以前, 因为知名度不高的缘故, 再加上旅游宣传工作的不到位, 丽江旅游发展始终很缓慢, 休闲度假旅游起步较晚, 但在1996年大地震之后, 丽江的知名度从此得到了质的提升, 随后而来的是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很大程度上再一次促进了丽江休闲旅游的发展。丽江市第三次党代会上, 丽江提出“十二五”美丽蓝图, 将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 使丽江成为滇西北乃至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地, 成为全国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圣地。目前, 丽江以骄人的名声和游客量排在云南旅游的前列。

(二) 丽江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见表1)

1. 玉龙雪山和老君山。

玉龙雪山为横断山系云岭山脉最高的一列山地, 它由海拔5000米以上的13座雪峰组成, 是长江南岸第一高峰。根据玉龙旅游集团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5月份前往“大玉龙”旅游景区的游客已经同比超出去年游客量的30%。

老君山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域, 具体景点包括:金丝厂、黎明丹霞等景观, 游客量不断增长, 现在已经成为继玉龙雪山后的来丽江必去的景点之一。它曾被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

2.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 由大研古城、白沙古村落、束河古镇三个片区组成, 总面积达5.8平方公里, 其中大研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 是丽江古城的主体部分。丽江古城在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2011年6月7日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景区。

3. 泸沽湖。

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是云南省省级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位于云南省北部的滇川交界处, 是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12月被列为省级旅游开发区。这个唯一保留着母系氏族的“女儿国”因为一个带花的女人——杨二车娜姆和一本书《走出女儿国》变得大红大紫, 游客纷至沓来, 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才让更多的人知晓。

4. 金沙江。

金沙江在长江第一湾石鼓一带, 江面宽达150米至350米, 水流平缓, 在往桥头约35公里江面上可以通行300吨的机动船。而从桥头下行6公里至上虎跳峡口, 金沙江被两大雪山挤压, 江面急骤缩到30米, 加上江心巨石的阻挡, 江水狂奔怒号, 激起排空浪花, 发出阵阵轰鸣。

金沙江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水电工程,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金沙江下游“一库三级”水电站工程正在施工当中, 装机容量达到2058万千瓦。

5. 东巴文化。

纳西东巴文化是融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纳西文化体系, 是纳西族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2003年8月30日, 在波兰格坦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评审会上, 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6. 摩梭风情。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习俗, 被成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遍净土。随着旅游的开发以及机场的待建, 需要建立更大规模的旅游设施, 航线开通后, 会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涌向此地, 对于当地休闲旅游的发展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二、丽江休闲旅游分析

(一) 优势---大众旅游迅猛发展

据丽江市旅游局的新浪官方微博, 2013年丽江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79.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8.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0%和32%。2013年丽江共有2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丽江定期航班, 与丽江通航的国内外城市达39个。丽江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 成为国内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支线机场之一。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短短不到15年, 丽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至今天的旅游名城, 大众旅游可谓发展迅猛, 这为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二) 不足

1. 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丽江的大众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但是, 每逢旅游旺季, 丽江都会出现游客找不到地方住宿, 酒店、宾馆房价持续飙升, 景区游客被宰, 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 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等现象。游客经常无法通过正规的公司咨询旅游相关方面的问题, 换来的是许多小商贩提供的不正当咨询服务。屡屡发生的旅游投诉无人受理, 极大的影响了丽江旅游整体的形象, 给丽江带来了极差的口碑。

2. 世界文化遗产失真。

旅游城市应该将原有的居民以及原有的生活方式完整的延续下去。但是近年来由于丽江古城的过度开发使得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不堪重负。大量原住居民的外迁与外地人的涌入, 使古城变了味道, 使得原有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坊间有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古城是“鹤庆人的街, 福建人的路”。

(三) 机会

1. 旅游业的整合。

如今丽江正在尝试开展高端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主要以束河古镇、文海、拉市海、以及玉湖村为中心, 利用束河片区的大量度假类酒店的资源和束河古镇, 以及拉市海和文海两块高原湿地的优势, 以及被誉为雪山第一村的玉湖村的出色区位优势, 组团、整合打造丽江的精致休闲度假旅游圈。这样可以使丽江旅游业向一个高端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继续发展。

2. 知名度的提高。

丽江位于大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 借此天然的地理优势, 在国际上可将大香格里拉作为“辐射”的依托, 借此在宣传大香格里拉的同时, 也将有不少的游客来到丽江, 作为一个集散地。越来越多的客人来到丽江的同时, 丽江的知名度也将同时销售出去。充分利用“聚客效应”也将吸引国内大多数的旅游者。

(四) 威胁

1. 市场尚需培育。

当今的中国旅游者绝大多数还是以观光型旅游者为主, 休闲旅游者还不占多数, 甚至对于休闲旅游的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楚。所以, 丽江甚至是整个中国的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量是相当小的, 也决定了丽江的休闲旅游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 丽江在做对外宣传的时候就应把休闲度假元素考虑进去, 而且花较大篇幅做宣传, 为准备来丽江的旅游者做良好的休闲度假铺垫。

2. 低端游客带来的威胁。

丽江从2009底火车的开通至今, 使大量的低端旅游者慕名乘坐火车而来,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是休闲度假旅游的主体, 所以他们大量的涌入不仅给世界遗产地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对于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对未来丽江旅游业的转型形成巨大威胁, 不但可能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而且也会影响丽江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

三、丽江休闲旅游开发

(一) 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丽江要想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交通方面必须加快建设, 例如机场高速的施工缓慢一直是丽江旅游界所诟病的, 而且前往一些休闲地的路况也是相当的差。所以, 丽江必须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加大对旅游公路、景区 (点) 公路、自行车观光公路、乡村公路的投入以及建设;全面完善丽江市区到景区、景区到景区、市区到省内主要节点城市的旅游客源公交线建设。

(二) 加强景区建设

景区 (点) 作为旅游资源的载体, 在旅游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 必须加强景区建设和发展。如重点建设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配套设施, 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 完善景区交通标识, 以提高旅游景区设施的服务功能;规划建设适应自驾车、自行车、徒步登山等多种旅游形式, 景区进一步完善邮电、通讯、银行服务项目并提升服务品质。

(三) 提升高端旅游服务

丽江要想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需要多建设一些高端的旅游服务设施。例如, 多建设一批高端别墅区, 使游客来到丽江不仅是想在古城买个院子, 在新城也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度假住宅, 从而带动全市的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尽快完善位于香格里大道下段的丽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各方面设施, 建设一些室内运动场馆如游泳馆、羽毛球馆、篮球馆等。通过国际知名的品牌酒店、雪山及古城高尔夫、顶级SPA、云南省第二大机场全程管家服务、金钥匙服务等高端旅游服务设施。

四、丽江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一) 围绕雪山、高原草甸开发

丽江可以大力开发高尔夫球运动项目, 在雪山下、文笔海、拉市海附近建立几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高尔夫球俱乐部, 将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尔夫球赛事吸引到丽江来举办。还可以围绕雪山、老君山、长江第一湾开展山地自行车、越野车、马拉松和徒步旅行项目, 并举办相应的全国或国际赛事, 让这些项目成为吸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者的“亮点”。

(二) 发展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不同海拔高度的交叉训练, 能使运动员机能水平提高, 从而更有效的促进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丽江平均海拔2400M可凭借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发展耐久力有氧运动训练项目。这也是未来丽江市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重头戏”之一。昆明就采用这一模式, 形成现在的海埂以及呈贡两大高原训练基地。

(三) 大力发展户外旅游

由于丽江市良好的高原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每年都有较长时间可从事户外休闲运动。但目前丽江市对此重视不够, 各种户外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还没有得到有效和科学的开发。应当加快建立民间各类户外休闲运动项目、组织各种官方民间的户外休闲俱乐部的行为, 做好丽江市户外休闲运动的这个品牌。

(四) 发展水上运动

丽江市是云南省水利风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但是近年来, 丽江市在开发水上运动休闲项目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投入, 产品结构单一, 建议在重点水利风景区广泛建设水上运动娱乐中心, 如设游泳场、水上冲凉、滑水、跳水、潜水、划艇、赛龙舟、垂钓等多样性水上休闲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

[2]和湛.丽江文化荟萃[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4

[3]何守伦.丽江旅游文化[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7

[4]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2

[5]吴必虎.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篇2

①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

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热点后,每年进入古城的游客量超过了古城的承载力。古民居、石板路、河道桥梁、水系、景观受到损毁和污染。特别是因为丽江城市化进程加快并对水环境保护不力,导致作为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地地质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量衰减、生态景观用水不足和景观水质下降。而且作为当地特色景观的三眼井也因水资源污染而开始减少。

Ps:丽江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并对3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形成古风民俗。

② 旅游业对人口结构与空间的影响

利益驱动下有些古城居民迁出古城,把原住房改为商店、饭馆、客栈或出租给外地商人或自己经营。传统真实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文化逐渐被商业活动和旅游文化所取代。古城的实际居民大量迁出,腾出房屋被大量外地人居住、经商。“居民的古城”渐变为“游客的古城”。③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旅游业的冲击下,古城居民的行为开始变异。如纳西族的传统服装作为民族标记现在只能在中老年妇女身上看到;古城中大量外地商人制作、出售印有东巴字画的旅游商品,但他们对东巴文化并不了解,以至于甚至当地人都看不懂上边的东巴字;技艺精湛的纳西族传统手工艺品被粗造滥制的模具廉价品取代(如铜器),当地人逐渐退出工艺品制作,出租店面,使工艺品丧失其原有价值。

Ps: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巴文化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被称之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④ 丽江旅游开发采取的措施

1:当地政府针对古城破损建筑进行多次系统、分阶段的修复,使古城的文化品质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2: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城周围兴建的大量高层建筑严重破坏古城及周边的自然风貌。后来在古城周边拆迁了40多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改善了古城周边的交通环境,为古城营造了更舒适的外部环境。

3:政府为保护古城环境,游古城保护开发投资公司负责实施一系列建设及改造工程。主要内容为:

一、实现所有网线(包括电话线、电缆、宽带等)入地,使整个古城没有一根电线杆。

二、接通每户排污管,实现城内所有污水集中排放、统一处理。

三、安装了上百个监控摄像头,实现对古城所有区域火灾隐患和治安事件的全天候监控。

4:实施古城水资源保护工程。

一、对水源地周围生态环境实施保护。

二、新建三条从水源地入城的水渠。

三、集中处理居民污水并给周边农民合理的农田灌溉损失的补偿。

5:实施古城美化工程。

一、对古城内日用百货店铺进行搬迁,只保留销售地方特色产品的商店。

二、对古城主街道实施灯光亮化工程。

三、对古城移植了大量成树。

6:实施古城民风民俗保护工程。

一、为古城原住民制定各类优惠政策。

二、修复名人故居及重要历史建筑。

休闲渔业旅游研究论文 篇3

一、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休闲渔业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个,休闲渔业旅游。其组合,可以是休闲渔业,也可以是渔业旅游,或者休闲渔业旅游。休闲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之外,个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松弛娱乐或扩大知识促进社会参与实践创造力。休闲渔业,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研究休闲渔业的林法玲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集渔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渔业,因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业的性质;也不同于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产业,而属于以服务增殖为特性的第三产业。

二、休闲渔业旅游类型

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指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如采集贝壳等。三是食鱼形态,表现为旅游购买,品尝海鲜等方式。四是游览形态,指游玩,观赏渔业劳作的观光形式。五是教育文化形态,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普性。

除此,对于休闲渔业分类还有多种。一是休闲养殖垂钓型涉渔运动观光型;旅游综合配套型;二是海陆养殖垂钓型渔业生产体验型领略渔村风俗型海岛观光游览型和休闲综合配套型。三是体验型品尝型观赏型和综合型。四是以海钓为主,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型,以旅游为主,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游览型,以品尝海鲜为主,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品尝型。五是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生活体验型和综合配套型。

三、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

一是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在实践中也都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调整当地渔业结构的‘项有效措施,如大连市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对滨海休闲渔业的开发进行了分层,统筹规划有重点地发展休闲渔业,利用、保护为基础,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培育,高起點,高标准,综合开发渔业资源。

四、如何推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一要做好“特色”文章,进一步拓展休闲渔业的内涵和外延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当前尽管存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在做好休闲渔业特色方面下大力气,进一步拓展其内涵及外延,尚可以寻求发展的先机。以前我们许多休闲项目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一、设施不配套、综合性不强、服务跟不上的问题,这相应也为休闲渔业的拓展找到了突破口。各地应以彰显当地特色为突破,因地制宜发展切合实际的休闲渔业。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出本地特色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以指导休闲渔业规范发展。

二要做好“绿色”文章,全面提升休闲渔业市场的消费信心休闲渔业是渔业衍生出的新兴产业,势必与水产品息相关,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首其冲的关键,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安全。当前,“绿色”是所有农产品的王牌,是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一致选择。勿庸置疑,那些天然、无毒、无污染、无药残的无公害水产品也是最受垂钓者欢迎的垂钓品。垂钓品最终要供食用,当然必须注意食用的安全性。所以,休闲渔业发展必须抓好“绿色”这一大卖点,顺应消费者食用安全这个需求,使自己的经营品种达到无公害。

总之,在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地缘广阔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发展地区一般多位于沿海以及内陆具有淡水湖泊之地;与具有近三十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旅游业历史相比,休闲渔业旅游才是近几年刚起步的旅游。但是,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海洋旅游休闲旅游的日益成熟,休闲渔业旅游必将受到旅游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休闲渔业旅游中来。

【参考文献】

[1]周先标.浅谈中外休闲渔业管理[J].中国渔业经济2004.5:28.

[2]邴绍倩.当前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战略[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第278页.

[3]王文斌.抓住关键点推进休闲渔业发展[J].《中国水产》2∞9年第1 2期.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篇4

关键词:产业融合,丽江,休闲体育旅游,开发

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 呈现出多元化的融合方式。休闲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与体育系统性的融合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 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背景下, 如何促进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更好融合, 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成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丽江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依托其资源优势、品牌优势, 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双赢的“丽江模式”。在我国旅游业激烈竞争的新环境下, 丽江的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如何合理的挖掘和开发丽江旅游新市场, 对于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 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丽江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丽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特征明显, 打造出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纳西古乐、丽江雪山音乐节等知名旅游文化品牌, 旅游文化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旅游文化产业极大地推动了丽江旅游的发展。但在丽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 也显现出不少问题。

(1) 以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为代表的景区旅游接待超过其承载能力, 景区开发不均衡现象突出。丽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市场开发存在不均衡性。目前丽江旅游开发偏集于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 无论从游客的流向和旅游偏好来看都集中于这几个知名的旅游品牌, 这是造成景区旅游负荷过大的重要原因。而丽江周边的其他景区如玉峰寺、东巴万神园、白沙壁画、玉柱擎天等处于玉龙雪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热点景区的阴影下, 景区知名度低, 游客的游览意愿也低。大部分游客白天游览丽江的各个景区景点, 晚上集中返回市区, 尤其是丽江古城, 又造成游客对于丽江古城商业化严重、拥挤喧嚣等不良印象。

(2)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产品结构单一, 旅游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升。“观光型”的低级旅游阶段, 团队旅游是主要形式, 其出游的特点是行程简单, 游客不能了解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法获得深刻的旅游体验。随着现有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可以说仍以观光产品为主, 休闲、康乐、度假等深度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欠缺, 这与游客的旅游目标有很大的差距。

(3) 现有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小, 市场培育程度低。丽江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 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开发有的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如玉龙雪山高尔夫俱乐部、丽江古城高尔夫、户外运动俱乐部等高端项目的市场覆盖面窄、游客参与程度低;融合在景区里面的一些大众性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如民族打跳、划船、徒步、射箭、打枪、秋千、骑马等项目游客参与能力强, 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 丽江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优势分析

(1) 丽江拥有丰富的休闲体育旅游开发资源, 包括自然性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民族风情体育运动、观赏性体育旅游资源等, 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休闲体育旅游活动, 具有开发品位高、特色强、组合好的旅游产品的条件。 (见表1)

目前拉市海骑马和划船活动、民族打跳、古城徒步或自行车旅游游客参与度较高, 这类项目参与活动的技巧要求不高, 游客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 应作为后期旅游产品开发和普及的重点;集精品和高端为特色的项目如高尔夫运动知名度高, 具有针对性强, 市场覆盖面窄, 大众游客参与能力弱的特点;露营、漂流、科考等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素养, 对游客素质要求高;少数民族独特的体育项目如荡秋千、射弩、过溜索、上刀山、芦笙舞等缺乏市场化开发, 游客处于简单的观赏角色, 忽视了此类健身和参与性极强的项目的挖掘和开发。

(2) 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优势。丽江旅游发展从景观设计和整体布局、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丽江特色, 打造成了国际级别、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胜地。2012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1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1.21亿元人民币,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886.14万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192.96亿元人民币。2012年国内惟一以网友投票为依据的携程旅行网全国性大型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TOP10国内最佳目的地”的评选结果揭晓, 丽江位居第2。丽江以无可争议的旅游发展优势成为中国主要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丽江旅游既有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为丽江休闲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广阔, 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与体育具有满足人们健康、娱乐、休闲等需求方面功能的一致性。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自助型体育旅游与大众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市场已经占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游客来丽江旅游的原因既因为丽江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 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区, 游客的文化旅游动机是与其他旅游目的交叉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应将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融入到丽江的山水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中, 进一步满足游客多样性、动态性的旅游需求。

3 丽江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策略分析

(1) 加大休闲体育旅游宣传, 做好市场培育。休闲体育旅游是旅游与体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 旅游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是发展此项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因此, (1) 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 加大对休闲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 使人们树立科学健身的价值观念, 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旅游的健身活动。 (2) 通过旅游产业链上下相关部分的通力合作, 重点开发和宣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秀的主题休闲体育旅游活动, 使其成为区域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2) 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定位既要有“高、精”产品, 又要满足大众化旅游发展的需要。丽江有着丰富的适宜开展攀岩、探险、登山、野营、滑水、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的旅游资源, 在产品设计和定位上既要开发精品化、高端化的体育旅游产品, 提升区域体育旅游产品的品位, 同时也要兼顾大众旅游泛化的特点, 满足大多数游客休闲、参与、康乐的旅游需求, 实现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开发休闲体育旅游产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特别是旅游安全救助与医疗服务。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 休闲体育旅游是一项特殊的外出游览方式, 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存在对游客身体造成创伤的可能。作为旅游目的地应不断完善如住宿与餐饮、交通、卫生、信息资讯、安全救助等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共同开发休闲旅游产品,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立足于我省积极开发“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和旅游大省的发展平台, 丽江在提升自身旅游品牌竞争力的同时, 通过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打造“无障碍”的旅游合作区域, 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的空间, 形成旅游的区域合力, 与周围省、市、区共谋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天敏.试析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2]杨桂芳, 张洪波.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森林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途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3]柳萱, 石秀儒, 童杰, 等.2000—2010年中国健康旅游研究综述与展望[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 .

[4]游茂林, 罗新建.湖北省户外运动旅游业发展前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 .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篇5

二○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1

(一)项目简介...........................................1

(二)投资背景...........................................1

(三)投资主体与投资内容.................................3

二、投资方案...........................................7

(一)投资总额...........................................7

(二)出资及股权设臵.....................................7

(三)子公司经营范围与目标...............................7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8

四、项目实施计划......................................10

(一)子公司成立与业务开展..............................10

(二)子公司的管理架构..................................10

五、项目效益分析......................................11

(一)经济效益..........................................11

(二)社会效益..........................................12

六、项目风险分析......................................14

(一)市场风险及对策....................................14

(二)管理风险及对策....................................14

(三)投资风险及对策....................................15

七、结论..............................................17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城股份”)拟在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设立全资子公司——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有限

公司(暂命名)。

子公司将打造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本项目是集文化演艺、文化公园为一体的旅游演艺项目,将深入挖掘云南多民族文化,特别

是丽江本土纳西民族文化以及东巴文化等内涵,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 合互动,促进丽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真正实现文化精品战略,进一

步提升丽江的整体功能品质和规模,凸显丽江的城市特色,整体提升

丽江的旅游功能品质和规格,形成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二、投资背景

(一)所属行业被定位为战略支柱产业, 符合国家产业扶持政策

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作为宋城股份“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

艺”深度融合经营模式在一线旅游目的地的复制,在旅游业经营中体

现出浓厚的文化特点,将旅游文化的高附加值在主题公园氛围中得以

体现,使其享受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行业优势。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

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支持旅游业与文化行业的利

好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和文化行业的巨大潜力正在爆

发,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2011 年,国务院副总理

王岐山在工作会议中更是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将出现新一

轮的发展,在未来 5 至 10 年内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本项目在行

业定位上积极响应了政府对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项目的建

成将为进一步提升丽江的旅游文化产业品质做出创造性贡献。

(二)旅游行业景气上升,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

目前,我国正迎来消费升级换代黄金时代,特别是近几年,高速

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

完善,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12%,入境过境旅

游人数年均增长 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19%,全国旅游业总收

入年均增长 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

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 1.5 次,旅游直接就业达 1,350 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 10%。

2009 年 12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

旅游业发展目标为:到 2015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 33 亿人次,年均增 长 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 9,000 万人次,年均增长 8%;城乡居民

年均出游超过 2 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 10%;旅游业总

收入年均增长 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 的比重提高到 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2%。到 2020 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在此背景下,项目具有广阔 的市场前景。

(三)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是云南省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 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云南省将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

建设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为主题,全面推进旅游产

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把云南建成中国一流、国

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性区域旅游

集散地,全面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加快发展旅游业。实施重大旅游

项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发展旅

游购物,科学发展森林生态、健康养生旅游,强化旅游营销和国际合

作。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促进旅游与文化、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的

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企业,鼓励社会

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扶持文

艺精品的创作和生产。

本项目所处丽江市是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项目的建成,依托云南

丽江现有的旅游资源以及宋城股份品牌影响力,必将真正实现文化精

品战略,极大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为丽江旅游业开创新的利润 增长点。

三、投资主体与投资内容

(一)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宋城股份是中国旅游文化演艺第一股、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文化企

业 30 强。宋城股份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成

功打造了“宋城”品牌。在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宋城股份形成了较

强的核心竞争优势,具体如下:

1、经营模式优势

公司“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深度融合的经营模式,极大增

强了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为公司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该经营模 式有效克服了单一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建成后缺乏创新和

变化的缺陷。公司将创新性强、文化元素丰富、剧目编排和节目变化

灵活的旅游文化演艺节目臵于主题公园氛围之中,使文化的高附加值

得以在主题公园中得到体现,深化了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加深和丰

富了游客的体验层次,保持公司较高的盈利水平。

2、创作和设计优势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规划设计和创作演出团队,是一支具有丰富 的创作和设计水平经验的专业自主创造队伍。在对主题公园的规划和

设计以及演艺产品编创过程中,结合了自身的创新理念,能够充分挖

掘当地文化;同时,在产品运营期间,专业团队能够根据行业和市场 的变化,不断融入自身的灵感和原创性的内容,对主题公园及演艺产

品进行持续整改,及时获取和融合新鲜元素,使得产品体现出鲜明的

特性和较高的文化内涵。创作和设计的优势是公司保持差异化经营和

进行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

3、营销优势

公司拥有专门针对团队营销的全资子公司营销公司,通过营销公

司在杭州设立了 1 个营销中心(下辖嘉兴、宁波、台州、绍兴、金华 个营销办事处),并在南京、苏州、合肥、扬州、徐州、上海、黄

山、南昌、福州等地设立了 9 个营销办事处,截至 2011 年上半年,营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旅行社已增至 2,420 家左右,其广度和深度

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市场推广在稳定华东线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

同时,公司拥有强大的组团营销优势,开发及维护市场方面有着多年 的实战经验,与同类产品相比,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强大的营销优势

为公司的品牌推广和客源组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行业经验优势

作为我国较早进入主题公园和旅游文化演艺行业的企业之一,公

司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主题公园的设计和运营、旅游文化演艺节目 的创作和编排以及管理、营销、业绩考核等各领域均积累了丰富的运

作经验,相比其他新进入的企业具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的管理

层和核心人员在行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深厚的运作经验,将艺

术和市场完美融合,形成了极高质量的旅游文化节目,并且以低成本 的运营模式获取最大的盈利水平,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具备难以挑 战的竞争实力。

5、专业化管理优势

公司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内部人才选拔机制,建立了稳定高

效的创作、设计和营销团队:通过监督机制保证公园品质和演艺产品

质量;通过考核机制激励经营公司的积极性;通过竞争机制自主培养

业务骨干及专业化人才。目前,公司培养和储备的管理和业务骨干人

才,已经可以支持公司同时经营多个主题公园和大型旅游文化演艺节

目。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规避了公司经营严重依赖个别专业

人才的现象,也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2010 年 12 月,宋城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

集资金 22.26 亿元。此次募集资金,不仅可以完善宋城股份现有的设

施和项目,还可以借助品牌号召力的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其“主

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独特经营模式,在一线旅游目的地迈出异

地拓展的步伐,实现宋城股份和“千古情”系列的全国连锁经营,将

公司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旅游文化企业之一。

(二)投资内容

宋城股份将组建全资子公司,在丽江市玉龙县城核心区一带控制

性详细规划 2#,3#地块(距离丽江古城约 6 公里处)兴建丽江千古

情旅游演艺项目。

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占地约 140 亩,本项目秉承宋城股份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主要凸显以云南多民族文化,特别 是纳西民族文化及东巴文化为代表的丽江本土文化,高起点规划,高

规格开发,高品位建设。整体项目建设一个文化公园、丽江千古情大

剧院,并在大剧院内打造一台以丽江本土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演艺精品

《丽江千古情》,和个性化的旅游休闲综合配套商业区“茶马古城”,以及后勤用房。

第二节 投资方案

一、投资总额

项目总投资为 33,400 万元,其中:10,000 万元资金来源于超募

资金,23,400 万元资金来源于自筹资金。

二、出资及股权设臵

宋城股份以 10,000 万元现金出资成立全资子公司丽江千古情旅

游演艺有限公司(暂命名)负责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的建设与经

营管理,占子公司 100%的股权。

二、子公司经营范围与目标

子公司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做为经营模式。

根据目前旅游者对旅游服务功能的需求特点,参考国内外成功旅

游项目发展经验,本项目定位为以文化演艺、文化公园为一体的旅游 文化项目。

第三节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本项目是云南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的需要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

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

个行业发展,对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神奇的景观、独特的立体气候、悠久 的历史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改革开放后,成为全中国最早的旅游

开发地区之一,旅游业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从二○○五年起,云南旅

游开始了二次创业,向着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健身等复合型旅游发 展方向转变。

“十二五”期间是云南省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 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到 2015 年末力争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在 2010 年 的基础上翻一番,接待海内外游客达 2.5 亿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

超过 55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 2000 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10%左右,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 17.5%。

建设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符云南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能够有效提升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

和作用,是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结构,迅速提升云南综合经济实

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本项目是丽江旅游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丽江是中国首个获得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

区。丽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特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将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

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近几年丽江市非常重视引进开发高品质的旅游

休闲项目,旅游设施配套也日趋完善。

随着游客消费观念的升级,旅游文化演艺因为能充分体现出当地

旅游浓厚的文化特点以及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从而加快推进旅游业的

产品升级。目前,丽江拥有庞大的客流量,而现有的旅游演艺主要集

中在白天,夜间的演出相对少而散,还不能满足尤其是夜间大量游客

对旅游多层次产品的需求,文化公园和演艺项目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

间。因此,丽江市需要进一步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文化企业来打

造具有高质量水准的公园和演出节目,充实和提升丽江本土旅游文化 的表现力。

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的实施将充分挖掘纳西东巴文化,承接

丽江地区旅游产业升级的使命, 为应对国内外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加

快丽江旅游业转型升级,有效延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丰富丽江旅游 的层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本项目是宋城股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战略需要

丽江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以及旅游市场巨大的潜力完全符合宋

城股份打造旅游演艺项目的选址条件。项目的落成将使宋城股份在全

国旅游市场逐步形成经营规模,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更

加稳固的市场地位。

宋城股份以主题公园和旅游文化演艺开发经营为两大主营业务,以“旅游+演艺”为核心竞争力。借助资本市场平台与“中国旅游演

艺第一股”的品牌号召力,宋城股份在全国范围内选址一线旅游目的

地复制其独特经营模式,实现全国连锁经营与异地扩张的战略步伐,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必将成为宋城股份新的利润增长点,带来巨 大收益。

第四节 项目实施计划

一、子公司成立与业务开展

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由杭州宋城股份全资子公司丽江千古 情旅游演艺有限公司(暂命名)投资建设。子公司将以市场化运作的

方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下设多个部门,具体承担公司管理、营运等职能。

二、子公司的管理架构

子公司不设股东会,公司股东按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规

定的职权作出决定。

子公司公司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一人,由股东委派产生。执

行董事对股东负责,依法行使《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

公司设总经理,由执行董事聘任或者解聘。总经理对执行董事负责,依法行使《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子公司不设监事会,设监事一人,由非职工代表担任,经股东委

派产生。监事对股东负责,依法行使《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的职权。

第五节 项目效益分析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33,400 万元,其中 10,000 万元为超募

资金,23,400 万元为自筹资金,此次投资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费用项目 金额(万元)

1、建设工程及设备费用 18,55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2,970

《丽江千古情》创作费用 1,400

勘察、监理等其他费用 1,909

土地使用权价款 9,380 契税

3、预备费用

4、流动资金 1,000

合计 33,400

注:土地使用权价款约 9, 380 万元,其中 3,000 万元为自筹资金,6, 380 万元为

超募资金。

一、经济效益

(一)收入估算

本项目计算期为 9 年,包含建设期 1 年和运营期 8 年,计算期第 年开始对外营业。

结合项目定位与优势,未来游客人数增长及收入情况,对未来 8 年运营期的经营收入预测如下:

1、年平均营业收入达到 19,107 万元;

2、年平均游客人数达到 140 万人次。

(二)利润估算

根据对营业收入预测,项目估算期内净利润估算如下:

1、年平均净利润为 10,118 万元。

(三)财务评价

1、根据对项目营业收入、利润及成本的分析估算,本项目所得

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 6.82 年。

2、根据估算,本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6.57%,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 FNPV(IC=12%)为 29,780 万元,上述财务评价指

标中,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行业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表

明项目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

(1)根据云南省城市人口、经济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特别是

丽江近几年来旅游发展趋势和规模来看,本项目依托丽江成熟的旅游

基础设施和庞大的既有市场,项目的建设期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丽

江市乃至云南省最具规模和品质的国际旅游文化项目之一具有巨大 的市场潜力。

(2)基于雄厚的原创能力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宋城股份产

品创新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但盈利增长能力强且可持续性强,目前正

呈现出强劲的大幅增长态势。

(3)丽江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经营的日趋成熟,将带来不可估

量的产业带动效应,创造丽江旅游新的利润增长极、提升丽江旅游接

待品质、扩大旅游容纳规模,是丽江提升整体旅游接待品质,充分利

用重点景区游客集散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突出文化旅游业 的“人文核心”作用,注重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实现文化资源配

臵效率的最大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云南省提升旅游接待品质、扩

大旅游容纳规模的需要。

第六节 项目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及对策

本项目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的风险,目标

市场容量、产品价格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风险。旅游业固有的特点使得其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旅游业的

市场主要依赖于居民个人的消费行为,而居民消费的特点、承受能力

和变化趋势均是不易把握的因素,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对项目的经营业

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步伐

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利影响。从云南省的市

场分析可以得知,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关键在于提供产品的特色和 综合服务质量。

公司目前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者地位,而且以大型旅游演艺产品

《宋城千古情》为代表的成功典范,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管理、控制

成本,努力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管理风险及对策

(一)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

项目所处行业为旅游业。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将导致游客人数减

少,从而直接对项目运营产生负面影响。若未来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

爆发重大疫情,将可能对项目运营造成冲击。

(二)劳动力资源的限制

本项目为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对人员的需求较大。社会劳动力

工资趋涨的要求将对营运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附近一部分周边居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公司将

改革用工方式,引进适合旅游行业的季节工、钟点工制度,科学地制

定用工计划,妥善处理好旺淡两季的用工矛盾,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

(三)经营成本与旅游市场规模相关性较高

项目的投资较大,并且需要不断更新改造,经营成本与旅游市场

规模相关性较高,若国内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长缓慢,旅游项目的

消费价格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公司将科学管理旅游项目,用全面细致的各项服务作为保障,以

服务细节成就完美出游体验。公司利用多年的主题公园经营经验,在

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努力降低建设费用和营运成本,使公司旅游项

目的消费价格与居民的消费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不断挖潜改造,降

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投资风险及对策

虽然公司对新项目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为

扩大经营规模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具备了相应的扩张能力,但项

目具体实施时仍然可能面临人才瓶颈、市场开拓低于预期等诸多不确

定性因素,从而影响规模扩张预期的经济效益。为规避项目不确定性 带给公司的投资风险,子公司将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根据旅游行业的相关投资管理制度,结合子公司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投资管理制度,特别是完善科学决策程序,在制

度上和决策程序上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2)根据旅游行业的基准投资边界条件,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

况,设定符合子公司投资目标的投资边界条件,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为公司带来的风险。

(3)宋城股份将对子公司的业务与投资进行协助与监控,确保

子公司的风险最低。

第七节 结论

(一)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丽江地处云南省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滇西北地区,拥有三项世界

遗产,即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东巴

典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

要地。长期的民族交融、多种文化的汇交、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

作为云南省内最为知名的旅游资源聚集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

观、人文景观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已成为丽江最为核心 的支柱产业。近年,文化演艺在丽江保持了快速发展,丽江千古情旅 游演艺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整合丽江地区的优质旅游资源,更加凸

显丽江旅游城市特色,提升丽江整体旅游接待品质,扩大旅游容纳规

模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项目市场潜力巨大、定位合理

丽江作为云南省乃至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游客

保持稳定的增长,为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本区

域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宋城股份文化演艺产品的品牌效应等优

势合力打造旅游文化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旅游服务功能的需求特点,参考国内外成功旅游项目发展经

验,本项目定位为以文化演艺、商业街区为一体的旅游文化项目。项

目建成后第一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4 万人次,计算期末有望达到 264 万人次。

(三)选址合理,建设方案可行

项目选址位于丽江市玉龙县城核心区一带控制性详细规划 2#,3#地块,距离丽江古城约 6 公里,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丽江成熟的功

能设臵和旅游配套规划,整体提升丽江的功能品质和规模,建设方案 成熟可行。

综上所述,宋城股份成功挂牌上市后,品牌效应和资本实力跨上

了一个新台阶,子公司成立后,将有效提高宋城股份超募资金的使用

效率,进一步加强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宋城股份在国内其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篇6

摘 要: 本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黄兴镇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差异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主要表现为对“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不同个体特征对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作用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参与旅游与否、居住地与旅游点的距离等因素对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1-0041-05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农业园3 000多个,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处[1],它们大多位于城市郊区或景区附近,其功能也基本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闲服务。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2]然而,在休闲农业旅游经济效益的宏观背景下,农村社区居民对休闲农业旅游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如何?居民对各种影响感知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导致这些差异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是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影响研究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居民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分析归纳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的主要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并通过对不同个体特征的感知差异分析比较,揭示和检验不同个体特征对社区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

一、研究区域概况

黄兴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交通便利,是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11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万,镇区现有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万人。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8.7亿元,财政收入98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 604元,目前全镇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2%左右。黄兴镇社会经济相对发达,一方面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所获取的经济辐射效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生态农业资源与旅游开发。目前,黄兴镇的休闲农业旅游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拥有“农家乐”示范区1个,有28家“农家乐”示范户。此外,黄兴镇还拥有现代农业观光项目5个;对外经营的旅游区8个。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全镇共接待各省、市、县参观团100余批次,游客总量42.9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495.79万元,上缴国家税收50余万元,同时通过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蔬菜、花木、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增加附加效益2 200万元以上。

黄兴镇休闲农业旅游已经逐渐转向成熟阶段,近5年来持续深入的旅游开发,对黄兴镇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选择黄兴镇作为旅游影响研究的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具体的指标设计及数据收集如下:

(一)调查指标的设计

借鉴相关旅游影响感知测度的研究[3,4],通过向旅游专家咨询、讨论和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展开问卷设计。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关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的调查项,这部分主要从“收入”和“就业”两个维度设计28个调查指标,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方式设计,对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做分值处理;第二部分关于个体特征的调查项,主要包括调查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旅游相关性特征,共设计了6个调查指标。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

本研究采取典型抽样调查法,根据社会学者风笑天的研究[5],在实际的复杂抽样中要考虑到设计效应,最终确定实际样本规模为800份。2007年3月在黄兴镇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2份,经对所有问卷进行整理剔除了较多问项未答、前后矛盾及填答质量不佳的不合格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82份,样本有效率为87.2%。

通过借助SPSS13.0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得到α=0.840>0.7,表明数据的可靠性比较高。[6]

三、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分析

(一)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的因子分析

本文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情况,调查问卷所选择的变量非常多,为了能够减少经济社会影响的变量个数,提高变量的代表性和综合性,本文对所考察的28个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对变量进行了KMO(Kasier-Meyer-Olkin)值的计算和Bartlett球体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调查数据的KMO值为0.931,Bartlett球体检验χ2 值为5 273.83(df=378),其对应的概率分值р=0.000,说明这部分数据是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

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分析及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萃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的方式来浓缩变量数,提取得4个主要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937、3.190、3.036、2.578,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46%,显示因子分析效果良好。

根据各个因子所包含的指标共性对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为“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其方差贡献率为22.443%;因子2为“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其方差贡献率为14.501%;因子3为“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影响”,其方差贡献率为13.799%;因子4为“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其方差贡献率为11.720%。

通过信度检验发现,因子1、2、3、4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分别为0.904、0.809、0.832、0.810,根据信度检验标准,符合信度要求。

(二)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强度比较

通过对每个因子的感知求均值来比较社区居民对4个因子的影响感知强烈程度,进而也可以反映旅游开发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强度。每个因子的感知均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Ρj——全体被调查居民对第j个经济社会影响因子的感知均值;N——全体被调查居民总人数;Ρni——第n个被调查居民对第i个经济社会影响因子感知的强度;Ρ璶ij——第n个被调查居民对第i个经济社会影响因子中第j个经济社会影响指标的感知得分;K——第i个影响因子所包含的经济社会影响指标个数。

根据式(1)和式(2)计算出社区居民4个经济社会影响因子的感知强度依次为:“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感知(均值=3.80)>“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感知(均值=3.71)>“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影响”感知(均值=3.51)>“收入方式(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感知(均值=3.12)。可知,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经济社会影响因子中“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感知强度最高,而对“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感知强度最低。研究结果也反映了旅游开发对农村社区经济社会中的“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和“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影响”,而对“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最小。

四、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驱动因素分析

导致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的驱动因素一般可概括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7],外部因素主要是独立于感知主体之外的客观因素,包括旅游地类型、旅游地发展程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包含感知主体特征的主观因素,包括调查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旅游相关性特征(参与旅游与否、旅游感知距离等)等。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入手分析,暂不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选择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水平、参与旅游与否、居住地与旅游点的距离等6个因素来检验其对旅游感知差异的驱动作用。由于性别、参与旅游与否两个因素属于定类变量,而其他4个属于定序变量,因此分别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比较研究不同个体特征的社区居民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的差异。本文在进行方差分析前,利用Levene检验法对研究样本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都满足要求。

(一)性别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性别对于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的差异。结果显示(表1):男性与女性在“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р>0.05),但在“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感知强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р<0.05)。说明性别在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形成上有一定作用。

(二)年龄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特征的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1),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在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并不显著(р>0.05)。这与杨兴柱等[7]的研究结果类似,年龄并没有导致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说明年龄并不是旅游感知差异的驱动因素。

(三)教育程度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教育程度特征的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1),受教育程度对社区居民的“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 (F=6.213,р<0.05)、“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F=4.490,р<0.05)的感知有显著影响,Scheffe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表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居民感知与其他文化程度居民的感知两两存在显著差异,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居民感知强度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居民的感知;说明文化程度导致了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居民在“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和“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р>0.05)。说明教育程度在对收入水平与用途、收入渠道以及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感知差异的作用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就业观念、经营意识的变化本身需要一定的教育程度来驱动。

(四)家庭收入水平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特征的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1),家庭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有显著影响。Scheffe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表明,家庭年收入水平在“50 000元以上”(相对高收入者)的居民对“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的感知明显高于其他家庭年收入水平段,说明高收入者在旅游开发中受益要大,收入支配意识要强;而家庭年收入水平在“20 001-30 000元”(相对中收入者)的居民对“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的感知明显高于其他家庭收入水平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中等收入的居民正处于在旅游开发中“未受益——受益”的转变阶段,所以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较为敏感。

(五)参与旅游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旅游参与特征的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1),参与旅游与否对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有显著影响。被调查者中参与旅游(包括参与旅游经营、参与旅游就业等)的居民对“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 “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的感知比没有参与旅游的居民的感知普遍要强烈。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获得以前没有的经济收益,从而对休闲农业旅游影响的感知也要深刻和直接,说明参与旅游与否是导致社区居民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的驱动因素。

(六)居住地离旅游点的距离与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旅游距离特征的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1),居住地离旅游点的距离对旅游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也有显著影响。被调查者随着居住地距离旅游点的距离越大,感知差异越不明显。Scheffe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表明居住地距离旅游点“1公里以内”的居民对“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 “收入渠道与就业形势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的感知比其他距离的居民的感知普遍要强烈。这合乎旅游影响的距离衰减原理,一般而言,离旅游点越近的居民,越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从旅游发展中获益(或受损),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越敏感;反之,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越不敏感。

综合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不同个体特征对旅游感知差异的作用不一样,个体特征中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并不一定都会导致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差异,而旅游相关性特征对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差异的形成影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参与旅游与否、居住地与旅游点的距离等因素是导致旅游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

五、结论和讨论

本文针对旅游开发后黄兴镇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论:

1.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 、“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等4个因子上。因子感知均值比较发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经济社会影响因子中“收入水平与用途影响”感知强度最高,而对“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感知强度最低。

2.不同个体特征对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的作用不同,年龄因素导致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的作用并不明显,不是旅游感知差异形成的驱动因素;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居民旅游感知差异具有部分作用,而家庭收入水平、参与旅游与否、与旅游点的距离等因素对居民旅游感知差异具有重要作用,是导致旅游感知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驱动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居民旅游感知会有所不同,影响感知差异的因素也会有所变化,因此,今后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和丰富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孙艺惠,杨存栋,陈田.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5):835-839.

[2] 孙钢.农业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N].经济日报,2006-09-15(2).

[3] AP J, J CROMPTON.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8,37(11):120-130.

[4] LANKFORD S V,DHOWARD.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1): 121-139.

[5]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46.

[6]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丽江旅游地产开发研究 篇7

2003年,官房集团在丽江建成云南省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地产项目———滇西明珠分时度假酒店; 2005年,新加坡悦榕集团首度在国内选址,建成丽江悦榕庄酒店。作为中国境内最贵的度假酒店,丽江悦榕酒店竟能维持平均每晚60% 以上的入住率,丽江的旅游地产发展潜力不容忽视的。在云南省打造60个旅游小镇的政策指导下,继丽江古城成功推出后,束河古镇也被开发出来。丽江雪山水域的古城湖畔高尔夫,玉龙雪山高尔夫周边的各色物业,都丰富了丽江旅游地产的业态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丽江的旅游地产已初具规模。

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地产的发展,当旅游发展到瓶颈时,又需要旅游地产来带动旅游升级。香港瑞安房地产在2008年2月与丽江政府订立合作意向协议,拟投资80亿元开发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拉市海片区的土地,项目预计建成一个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的新农村建设度假胜地; 2008年7月,丽江市政府与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米丘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签订泸沽湖女儿国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总投资达30亿元。项目开发构想为突出文化社区形态、人性关爱、民族艺术等元素,将泸沽湖“母系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品牌对接,最终形成休闲度假型和文化度假型的产业模式。原有重大项目的建设方面,丽江雪山水域国际度假区在2002年就被国务院批准立项,其中的古城湖畔国际高尔夫球场在2005年10月试运行开业,半山度假区别墅已经上市,其后期项目建设在2009年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丽江主要旅游地产项目有:悦榕庄; 古城湖畔高尔夫; 官房花园别墅; 丽江铂尔曼度假酒店; 丽江天麓; 雪山纳里。

2 丽江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

2. 1 自住式开发模式

即以为客户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的住宅开发,开发主要是为本地置业者提供第一居所。这种开发模式通过依靠旅游资源条件,如优美的自然风光、主题突出的人文内涵、多种休闲娱乐设施,直接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增加休闲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例如丽江人家、丽阳天下、丽江一号、天域阳光、雪山纳里、花马溪谷等。

2. 2 度假房地产开发模式

旅游度假地产就是为游客提供居住度假、主题性度假( 如温泉度假、高尔夫度假、水疗SPA等) 功能的住宿性质的建筑物及其关联空间。从丽江旅游地产开发情况发,目前主要是产权酒店。产权酒店就是把酒店的每一个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例如悦榕庄、古城湖畔高尔夫。

2. 3 综合性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是集旅游度假、大型休闲体育设施、低密度产权式酒店、别墅等为一体,兼具第一居所和第二居所功能的大型综合度假休闲社区。这种开发模式主要指依托景点,在旅游区内部及其周围建造集旅游、娱乐、餐饮、购物、会展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房地产。这种开发模式侧重于人文关怀,强调人和自然的交流,在设计时强化了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例如悦榕庄、古城湖畔高尔夫、丽江天麓等。

3 丽江旅游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3. 1 开发缺乏系统规划

整体上看,丽江旅游地产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更多的是房地产商的自行设计与开发,政府政策干预不够。这样就导致了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观随意性强,项目选址和规模的确定缺少依据,一些房地产建设呈无序状态。结果,使得开发项目缺少特色,建设重复性大; 许多旅游地产开发很少考虑环境问题,致使开发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对构成丽江资源吸引力的部分景观要素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2 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旅游地产的营销力度薄弱

丽江的旅游地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从目前情况看,主要采取旅游风景的模式,不能形成自有稳定的消费群体,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营销网络。后续经营问题严重,一些旅游地产项目的持续经营存在较大困难。从丽江旅游的支撑看,丽江旅游资源已经被盘活,现在关键就是要接着把旅游项目搞上去,提升区域品位,这样旅游地产项目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丽江的旅游地产项目主要面对高端客户,但毕竟来源有局限。例如,顶级度假别墅、奢华酒店的客户主要来源于中国财富金三角地区; 五星级酒店客户主要来源于云南省内、京、沪、广、粤等一线城市; 度假公寓的客户主要来源于丽江当地及周边县市; 中、高端度假别墅的客户主要来源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以及以西南为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和丽江当地及周边省市。丽江旅游地产的营销对国内其他区域的高端客户关注不够,使得一些项目面临客户资源不足、消化进度趋缓的局面。因此,旅游地产的营销力度有待加强。

3. 3 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

经过笔者的走访调查了解到,许多人想到丽江置业,但碍于休闲配套设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最后放弃了置业想法。游客一般喜欢丽江的气候以及文化,但仅靠这些是难以拴住游客的心,房地产开发商应该经常聚齐交流,共同提出和解决问题,铲除旅游地产顺利发展的障碍。

大多数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属于分散经营,没有考虑到品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利益,在开发中存在短视行为,有些粗制滥造的项目会破坏风景资源,甚至有些旅游地产商在楼盘开始销售之后就停止对旅游项目的投资,造成风景资源的破坏与闲置。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有点旅游地产开发成为开发商“圈地”的一种形式,造成了旅游地产市场的混乱和低迷。

3. 4 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云南旅游地产的很多项目还停留在旅游城市里的商业街和别墅两种产品类型上,真正具有旅游地产精髓的项目还不多见。同样,丽江旅游地产开发项目产品类型也较少,现在丽江的旅游地产产品类型主要是以度假村、度假酒店和景区住宅为主,第二住所等度假地产和综合性旅游房地产较少; 目前还没有时权酒店、时值度假型酒店、养老型酒店等产品形式,产权酒店也为数不多,用于休闲度假的度假屋、度假酒店和企业用于接待、培训、会务等的企业会所,以及山地高尔夫、狩猎俱乐部等开发力度都不够,这与我国相关产权、金融和法律制度尚不配套有一定联系,也跟目前丽江市开发商和消费者观念相对滞后有关。

4 丽江旅游地产开发的建议

4. 1 做好旅游地产项目规划

丽江的旅游地产项目必须在滇西北整个旅游区域内进行统筹规划,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丽江本地。只有把丽江旅游地产的开发规划和滇西北旅游大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确保项目布局合理,布点均衡。旅游地产项目开发规划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 要避免过多过滥和破坏性的开发建设,使房地产的开发效益和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生态优化、旅游资源挖掘、拳头品牌打造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首先,旅游地产的发展要体现社会效益,不能对景区内居民生活、社区的环境和原有规划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 其次,由于旅游景区原生态体系通常相当脆弱,要避免旅游地产外部性的影响,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对当地环境的污染。旅游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时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注重旅游景点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再次,也要兼顾地方和开发商自身利益,即在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4. 2 加强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手段

丽江市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角色,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城市营销工作,为丽江树立更为鲜明的城市品牌形象,以增强丽江旅游地产项目的吸引力。城市形象是现代城市竞争非常重要的手段,现代城市政府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其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象征性符号以说服投资者、消费者及潜在的移民使他们相信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创新的、有趣的、可盈利的和宜居的。丽江应结合旅游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宣传丽江旅游地产的休闲度假、安全便捷、观感舒服、人文特色等“宜人怡人”的宜居特色。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城市整体营销工作,让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鲜明城市形象为旅游旅游房地产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

旅游地产不同于传统房地产,它的主要卖点是服务和功能,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了。旅游地产营销要满足旅游房地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扩宽营销渠道,加大营销宣传力度,营销模式要“大众化、平民化”,摒弃旅游房地产是奢侈品的观念,全方面讲解旅游房地产的相关知识,努力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让旅游地产产品逐渐被认识和接受。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旅游房地产营销势必面临着技术创新。例如,可利用“微电影”作为营销的媒介,通过其强大的传播功能让产品获得更大的感知和认可。

4. 3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丽江的旅游地产,因为旅游资源、环境气候的特殊性,许多是以休闲度假、探险为主的,所以应重点考虑娱乐、养生、饮食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娱乐和生活的便利,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具体地讲,可以建设大型游乐园、马术俱乐部、登山探险营地,投资组建大型旅游车队等; 进一步完善旅游地产项目附近的小区设施,提供教育、医疗、商业、公交、停车场、物业等配套服务,提升房地产档次,努力把丽江打造成为最宜人居的理想居住地。

旅游房地产的开发、销售和后期的物业管理往往涉及开发商、销售商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利益主体,为了避免各运营商利益的不同、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售后的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漏洞,丽江旅游地产开发应注重后期的物业管理,通过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或酒店管理公司确保旅游地产项目的顺利经营。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或酒店管理公司能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育专业的管理和服务人才,提供适宜旅游地产项目定位的各类服务,能解决旅游地产的持续经营问题。

4. 4 创新旅游地产产品

首先,开发新的旅游地产项目。当前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种是依托现有的旅游景区开发度假酒店、别墅等项目; 一种以大量的资金划下整片土地后依托现有资源先开发旅游项目,以旅游提升土地以及房地产项目本身的价值后再经营房地产; 还有一种就是旅游和房地产同时开发。丽江地区的旅游发展已较为成熟,加上旅游接待设施基本完备,因此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房地产开发,适合通过房产改造形成新的旅游房产物业; 或是建造新的高层商务公寓、酒店等。

其次,以经济型大众休闲度假房产为支撑。目前典型的产品有消费中档的度假酒店、自助公寓、经济型酒店、客栈等,随着各类产品数量的增多、新型种类的增加,以及经营网络的扩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休闲度假房产将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稳定市场。大众休闲度假的兴起是势在必行的,必然支撑起未来丽江的旅游房地产市场。

再次,推进服务型公寓和别墅管理模式。按照国人的消费习惯,很多人倾向于具有独立产权的物业,因此开发服务型的公寓和别墅,相比高端酒店来讲不仅造价成本低,而且投资的门槛相对较低,大多数公寓管理方案能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有限使用优惠; 当收益较高时,业主可以获得营运收益。

最后,发展度假型养老地产。尽管目前丽江市刚刚进入老龄化 ( 玉溪市、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市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 ,但仍然需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可见,老龄化已经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丽江同样也将同样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老龄产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产业。丽江可以把旅游地产和老龄产业充分融合,起到互补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丽江旅游地产业和丽江旅游地产开发现状,指出了丽江旅游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上犹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研究 篇8

摘要:通过对上犹生态休闲旅游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从而促进上犹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开创上犹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休闲 旅游产业

生态休闲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部分。它除了是一种以休闲为目的,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活动外,同时也是回归自然、复归人性的生态休闲行为,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发展上犹生态休闲旅游,是打造赣州市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面对生态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上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上犹县是赣州市最早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县(市),1997年就提出了“旅游兴县”口号,后经2006年引进安远集团投资开发陡水湖和五指峰两大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初具。打造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也正是顺应了国际休闲旅游和国内消费趋势。随着资源、区位等优势的凸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赣崇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各类政策的叠加效应集中释放,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战略,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已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2007-2010年上犹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95.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5318万元;2011年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8万,增长34.2%,旅游总收入2.31亿元,增长34.1%;2012年旅游人次突破50万,增长29.6%,旅游总收入3.1亿元,增长34.8%;2013年接待游客66.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2亿元,分别增长24.26%、27.48%;2014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约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6亿元,增长42%。凭借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秀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一条鱼”、“一幅画”、“一块石”、“一杯茶”、“一列小火车,” 这五张名片。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2008年被评为“中国石艺之乡”,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并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2010年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2011年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华人世界》栏目的《客家足迹行》节目中宣传推介了上犹的生态旅游。

2 建议与对策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中虽然存在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正处于一个从政府主导发展向市场主导发展的转型期,在体制机制、投融资需求、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周边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1 发展观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还需理顺。近年来,上犹县出台了《上犹县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启动了旅游文化城、赏石文化城、文峰四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陡水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珍品”赣南森林小火车园村至窑下旅游专线重新开通运行,梅水园村被评为全省首批4A级乡村旅游景点。上犹县委县政府对旅游非常重视,但是形成的格局是非常单薄的,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把旅游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虽然自2006年以来携手安远集团开发两大项目,但旅游开发体制、陡水湖景区旅游管理体制还未理顺。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发展合力;要科学编制规划,按照产业化、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和生态化原则,合理谋划产业布局。

2.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财力投入不足。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资金渠道少,数额小,景区基础设施薄弱,独特性、唯一性资源不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理念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市场化进程过慢,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不快,跟不上发展需要。要树立旅游業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全民招商。制定优惠政策,放低准入门槛,激活社会资金,以确保我县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健康发展。

2.3 旅游文化内涵含金量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现代旅游业特质,挖掘并物化文化是旅游提升的重要方面。为全面建设旅游强县,2013年上犹县重点推出了陡水湖景区、上犹油画产业园、赏石文化城、旅游文化城和“印象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岛五大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却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形成产业文化,旅游景点显得文化底蕴单薄,品位不高。因此重点挖掘茶业文化、奇石文化、渔业文化等十大文化,充分利用上犹生态山水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茶文化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2.4 配套服务不完善。生态旅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生态旅游规划人才、项目包装专业人才、公关宣传人才、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少;宾馆、饭店、商业、度假村、乡村特色农业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及农业、厨艺等技术人才还比较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成熟旅游线路较少,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项目中体验性不强,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产品开发少,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卖点。景区景点建管存在档次不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服务不完善,接团力较差等问题。因此要按照优化布局、提升档次,完善功能的思路,完善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业园、健全旅游要素。

进一步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内涵与加大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品位提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水资源为基础,以文化遗产景观为载体,以旅游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为突破口,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成赣粤闽湘四省边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养生、旅游观光、商务会务基地,打响江西乃至全国的县级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区”品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丽江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相关文章:

休闲渔业旅游研究论文04-19

丽江旅游规划05-24

丽江旅游介绍04-09

丽江旅游现状07-25

丽江旅游作文08-09

丽江旅游心得范文05-29

丽江旅游攻略大全07-08

丽江旅游产业升级07-08

夏季丽江旅游攻略07-20

丽江旅游发展速度05-17

上一篇:经验下一篇: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