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07-11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

关键词:欣赏美,实质美,创造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及美学知识的渗透, 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 依靠形象的力量, 感受什么是美, 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启发学生的心智, 净化学生的灵魂。借助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等方式, 陶冶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理解实质美, 并能借助想象创造美。

一、朗读感悟, 学会欣赏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尤其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课文, 那种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通过朗读体会, 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情感流露。如, 在执教《灰椋鸟》一课第二自然段时, 我借助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林场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作者描写林场的句子, 边读边想林场的景色, 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通过阅读深切地体会到林场的景色美。正是由于林场的美才吸引一大群灰椋鸟争先恐后地回家, 紧接着我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审美水平。如, 《桂林山水》一课中, 结尾部分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我请一名学生朗读这句时,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青山傍水、绿水映山、水漂竹筏的桂林山水图片, 学生读完后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仅仅抓住“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就带动了全篇课文的学习,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品味作者的意趣, 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二、涵泳体味, 理解实质美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本质, 即要着重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 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阶段更深沉、更隽永。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不但要学会感性认识, 还要学会课文理性要我们感受的实质。

如, 课文《孔子春游》这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游玩, 展现了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浓浓春意, 让人流连忘返。美景固然让人沉醉, 但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充满智慧,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深入研读孔子说的这句话:“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学生读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是真君子。只是一个浅显的体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一段话的精髓来理解这段话。进而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以流水为喻, 教导弟子如何做人, 体会孔子的良苦用心、智慧过人。深刻领会文字内涵后, 学生也深受到感染, 对如何做人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泗水绿波之迷人, 还深刻地懂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能悟出做人之道。这样, 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对文本深邃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起共鸣, 感受到文章犹如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清香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

三、激发想象, 表达创造美

创造美是指人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 运用某种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 创造出美的事物。创造美是审美发展的最高层次。语文教学可合理运用空白, 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让学生去创造新的意境、新的形象,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如, 教学《火烧云》一课时, 先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了解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 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创新思维被极大地激发, 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 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他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云图……儿童的灵感是十分可贵的, 我不失时机, 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 我又继续鼓励他们:“天空中的马、狗、狮子都走了, 还会出现什么事物呢?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说一说吧。”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展开了极其丰富的奇思妙想, 有的说“一朵巨大的雪莲花开放在天空中, 它的色彩很特殊, 十分绚丽无比, 可突然有一朵花瓣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一朵花变模糊了”;有的说“天边开了一朵莲花, 里面蹦出一个哪吒, ……后来哪吒踏着风火轮飞走了”;还有的说是七个仙女在嬉戏, 在跳舞, 后来发现看的小朋友太多了, 就害羞了, 躲起来了……大家的发言各种各样, 是的, 这里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广阔了, 他想说, 他能说, 他也会说, 课堂形成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引导得法, 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得到无拘无束的发展, 他们的创新火花才得以时时绽放。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思南县双塘小学 杨秀兰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语文审美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文字,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感悟美的能力。

一、注意导语引入美

开篇导语是学生窥视新课文的窗口,我在平时教学中非常注重新课文的引入。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江山如画,崇山峻岭连绵起伏,万里大川白浪滔天,祖国处处有着风景迷人的名山秀水。桂林山水就是著名的风景胜地。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到桂林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秀丽风光。”于是,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跟随老师逐步走进桂林那连绵不断的美丽画卷之中。当然,一节语文课,并非只有开篇使用导语,在各个环节之间,要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也要恰当运用好导语。为此,我们也应注意教学环节间的导语引入,要用优美的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文章内容也自然理解了。

所以说,精湛的导语能起到增强情感氛围的作用,甚至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创设作用,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重要环节,那些优美的文章中有许多词语、句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依靠语感的模糊识别功能,才能对这些词句进行理解。理解是最好的朗读指导,但是朗读也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方法。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验文中的美,使学生充满感情。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进入作者精心描述的情境之中的表现。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我先上学生跟老师反复读,慢慢琢磨,仔细品味,学生渐渐地从“静、清、绿”中感受到了漓江水的独特美。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韵味。这时,学生充满了感情,进入了文中“舟在碧波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得到了美的熏陶,达到了美的升华。

三、指导学生边读边思,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理解文意。

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想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就要让学生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比如《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这一课,学生在学完“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这部分内容后,我启发道:“多么奇特的景象啊,如果我们也能躺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微风、享受着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奇迹,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吧!”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发言时他们显得非常踊跃,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躺在死海的波浪,就像睡在儿时的遥篮里,微风就像是妈妈那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细浪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妈妈在我耳边唱的摇篮曲,就这样,渐渐地,我进入了梦乡„„”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是一朵白云,在蓝色的晴空中悠闲地飘呀飘,飘入梦乡„„”这时,学生的想像得到发挥,情感得以激发,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因此浮想联翩,仿佛身临其境,真正进入文章美的境界。

四、借鉴教材,激发学生进行审美想象、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通过自己积累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篇幅短小,但情节引人入胜。课文通过叙述小主人公麦克用自己的行动——早起帮爸爸挤牛奶作为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的形象,反映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这篇课文语言简洁,脉络分明。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围绕课后思考题从课文中找答案。结果,学生很快就把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我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仅仅从表面上理解课文的内容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应让学生去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受到感染。于是,我问学生:“你觉得课文的哪一个情节最令人感动?为什么?”学生经过再一次的默读之后,纷纷举手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课文的开头最令人感动,因为从中可以看出麦克是非常了解他的父亲的,他非常爱他的父亲,他是个懂事的、情感丰富的孩子。有的认为课文中写麦克不断地看钟,生怕错过起床的时间,从而耽误送新年礼物的情节令人感动,因为这可以看出,麦克把送新年礼物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他多么希望父亲收到礼物之后能露出一丝微笑啊!当然,更多的同学认为课文最后一节写得最感人。当父亲从礼物中感受到儿子对他的那一片深情后,带着呜咽声笑了,对儿子所能表达的感谢,只能是紧紧一抱,然而这一抱,却特别能抓住人心,特别使人感动。

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为了营造情感高潮,使学生的情感和课文中情感融为一体,不失时机地总结道:“是啊!老师也认为最后一个情节最使人感动。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尽管屋子里很黑,他们谁也瞧不见彼此的脸,但他们的心却是相通的,他们无需用言语去表达这份爱,一切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说完了这番话,我及时捕捉到了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他们似乎都已沉浸在这份情感之中了,有些同学的眼中分明闪烁着泪光。学生在感知内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文中所蕴含的美,同时能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冲动。因为教这篇课文时正值三八妇女节前夕,于是,我让学生回去也给妈妈一份礼物,然后把经过写成一篇文章——《送给妈妈的惊喜》。事实证明,经过课堂上的感染,生活中的体验,学生当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充满着美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语文为凭借。”因此,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乃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何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是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的统一,是美的形象、美的景观、美的境界、美的情感、美的理念、美的风物的综合,它赏心悦目,多姿多彩。在学生初触作品时淡化认知的目标意识,着力于创设审美情境,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意识,并逐渐形成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直觉,促使审美心境、审美态度的生成。

(一)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

美的事物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略而明白,含蓄而深远。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而精心设计导语与结语不失为一条使教师的语言诗化的捷径。一节课的导语与结语皆可让学生陶醉在浓郁的教学情境之中享受审美乐趣。

(二)利用多种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又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使教学中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着情知的交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音频,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再通过数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帮助学生感知审美元素

语文教育是集知识、思想、情感和艺术于一体的一个总体性教育,既深刻、丰富地体现内容,又有形象、优美的表现方式。文章之美就是内容、形式诸美的和谐统一。

(一)人物美。

人物美主要是人物的情操与人格之美, 它体现着作家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阅读鉴赏者受到美的感染,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实现人格的逐渐完善。

(二)自然美。

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都给人以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这种美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强烈的美感。

(三)结构美。

文章构思的精巧别致给读者以峰回路转、叠象横生的美的感受。好的文章结构精巧,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读作品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异峰突起、妙不可言的构思体会构思之美。

(四)语言美。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中的语言,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他们或者精炼含蓄,或者优美生动。而初中生刚从小学生转变过来,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甚至更多地表现为语言拖沓和不准确。因此,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语言的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其美的感受力。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与表现力。

三、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首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而情感本身就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因而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欣赏美呢?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

教育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作品中系列的描写而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读《海燕》时,我们若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浮现海燕搏击风浪的意象,就会体会到该文逼真的形象和精当的描写。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理解作品,无法进入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以进入作家创造的优美的艺术情境。

(二)感悟作品中的形象。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的是形式,是直观的表现,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仅用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又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诗歌中类似的美的画面的赏析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开拓人的思维,进而净化人的心灵。教师在分析诗歌形象美的同时,也就给予了学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一)创设美的意境。

艺术是相通的,语文教师经常可以借用其他艺术形式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配乐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学习《纸船》时在迁移拓展的环节中可这样设计:“冰心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只有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文本拨动了,才能跳出文本用真情去再创造。所以恰到好处的深情音乐往往能够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二)合理运用“空白”。

“空白”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表现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空白”,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作品解读流程中,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作品中的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启发学生的想象。

初中生正是审美意识的形成期,由于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加上情感的丰富,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因此,初中生的审美教育是重要的、关键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7.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5

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梁允莲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

摘 要: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内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但能否有效开展却仍亟须解决。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为了迎合审美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竭尽全力地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战略,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通过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加以分析,浅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脍炙人口的典故“孟母三迁”则鲜明地论证了此观点,因此,现代社会的学校、家长、老师必须明确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力求为孩子的发展做好第一手的准备。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关键性基础课程,以其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讲解形式,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性格和文化底蕴的形成,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感悟世界均有着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判断。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较大问题,学生不但无法感受到语文之趣,而且开展审美教育的路途更是问题重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各种美

综观目前广泛应用于教学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所选定的300多篇阅读篇目,主要是根据小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的综合所编,符合教育的规律,也紧跟时代脚步,为学生充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美。《桂林山水》《黄山奇石》和《富饶的西沙群岛》凸显了自然之美;《一次成功的实验》《捞铁牛》和《长城》展现了智慧之美;《桂花雨》《地震中的父与子》和《少年闰土》彰显了情感之美;《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一面五星红旗》张扬了节操之美。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不连续、断层的,大多数教师仍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立于督导者的地位、面朝应试教育方向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机、兴趣以及个性的发展,同时根本不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而且令人十分头疼的一点,即为某些教师片面认为审美教育完全偏离教育目的,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毫无作用,因而在此思想的诱导之下,更加忽略了审美教育的施行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

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步而行的,将良好的审美体验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便于学生与阅读素材能够有效交流,从而在阅读的历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激起审美欲望,乐中求美

优美的阅读素材本身就带有一种特殊的美感,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与情感上的陶冶,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素材自身的优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这种天然的美感发挥到极致,从而激起学生心中最原始的阅读欲望。首先,教师需要提前阅读教学篇目,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风格;()其次,教师在把握文章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需要将文章所体现的美进行总结规整,巧妙用语言指出其中渗透的虚幻美;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文本素材的别样美,于乐中求美。

2.感受阅读情境,思中求美

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均会营造出不同的情境,或虚或实,却已足够表达作者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模糊不清、虚无缥缈,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合理想象去寻求文章之美。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且思想天马行空、想象力极为丰富,教师正好可以抓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每一处天马行空的思想热点,鼓动他们利用现有的情感经历和知识水平去探求文章作者的感情,在文本载体中与作者形成异时空交流,于思中求美。

3.体会真情实感,阅中求美

“情”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缺失“情”的文章便如人没了执念一般,浑噩而不知所终,可见“情”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地位。上文已提及到小学语文的阅读篇目选材特点,不同类型篇目自然展现出不同类型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凸显“情”,用“情”教学。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采用阅读、朗读、通读以及诵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去体会文章中的真情实感,继而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与作者相通的感觉,于阅中求美。

4.鼓励开口表达,说中求美

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呢?无非就是一个目的,即创造美。既然学生已经通过阅读、感悟以及欣赏的过程领略到了文章的美,肯定对于文章之美有了一定的自我感受,而这种自我感受必然埋藏在心底,这时就需要教师热切地鼓励学生善于表达美的感受,将个人快乐传递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于说中求美。比如,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模样,在开口表达的过程中展现美、求得美。

总之,在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代表了一代社会人才的审美水平。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课本阅读素材为文本载体,选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课程的文化美,进而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郎文静。小学语文教材与审美人格涵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09)。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9-01

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是对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审美情感的双重教育。一方面,阅读能够使中学生掌握更多的优美词句,从而扩充自己的语文词汇;另一方面,中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之后,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其审美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新高度的认识[1]。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如今各大中学都在语文课堂中加入阅读课程,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扩充学生的语文词汇。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课程中却频频出现问题,使得中学阅读不能达到其审美教育的目的。纵观现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阅读教学中过度的注重语文成绩忽略了审美教学

当今社会,广大中学生仍然面临着繁重的升学压力,而中学的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擅自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课程改成了成绩提高课,借助于阅读课程的名义展开语文习题教学。显然,这种语文阅读课程已经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且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中学生虽然喜欢语文阅读课程但却无法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命运,学生也就只能屈服于教师的教学安排。这样一来,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自然难以有效的落实[2]。

2、阅读课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中学语文阅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课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因如此,忽视了学生独特的思想感悟,不能借助阅读课程展开有效的审美情感教育。此外,在阅读课程中中学教师应该适当的进行角色转换,便于审美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事实却是教师坚守自己的传统角色,只单纯的教授语文知识以及训练学生的一般技能,势必会打击学生的阅读情绪。而且此种教学方式还给学生审美情感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3]。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的有效对策

1、站在文章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愉悦感受所引发的外在形象反应。而审美感知则是一个人通过外在的感知能力,来辨别事物的美丑现象。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中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感受《春》中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然后再体会春风所带来的泥土气息,以及混着青草的泥土味道。接着再从描写春雨的句子中,体会春雨贵如油的深切含义。例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段春雨的描写中,将春雨的朦胧、细小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只需通过反复的阅读而不用身临其境就能感知到春雨的样子和它的气息。

2、借助于反复阅读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

审美想象是借助于学生对文章语句的了解,去体会作者笔下所述文字的内在情感。因为中学的阅读课程中教师所让学生阅读的文章涉及较多的题材,因而带给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各不相同,同时,这也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在阅读描写锦绣河川的文章中,学生可以想象大山的巍峨、壮丽,然后试着理解作者的自豪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而在阅读一些叙事的文章中,学生可以从文章中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想象当时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对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其审美能力,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隐含意义[4]。

3、借助于阅读课增强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阅读课程的审美情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对阅读文章的一种提升也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升华。学生的审美趋向,主要是表現在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基础之上,它更加偏重于学生对审美情感的享受。在语文的审美情感教育中,教师尤为重视学生对审美情感的享受,也是借助于学生的审美情感锻炼学生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进而为中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的研究,发现如今中学课程中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的享受比较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注重一般知识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教师在今后的阅读课程中应该摆正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阅读课程中审美情感教学,逐步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唐中浩,丁 欣.心物同形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1):55-57.

[2] 翟 烨,孟祥丽.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165-165.

[3] 张荣春.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5):42.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创设良好氛围, 在环境中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 更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在教学中, 我总是努力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 情感可以激动起来。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先打开多媒体, 让王菲那把飘逸、空灵、虚幻的声音伴随着迷幻的音乐缓缓流出, 画面上出现苏轼在“皎皎空中孤月轮”中惆怅、低头吟唱的情景……歌词当然就是课文的内容。之前, 有不少学生曾听过这首歌。我放的时候, 有的学生禁不住轻轻地吟唱起来。放完后, 我问:“王菲的歌好听吗?”“好听。”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歌词的意境美吗?谁能把感受到的说出来?”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争着发言。对他们的回答, 我一一给予肯定, 又简介了诗歌的背景, 然后再一次播放歌曲, 让学生体会苏轼在当时的感情与宽阔的胸怀, 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点评。学生在讲述时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有学生在讲到“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时, 讲到自己父母在外面做生意, 长期难以感受到关怀的事实, 讲到动情处, 甚至流下眼泪来……通过创造环境, 强化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这样, 一堂课下来, 很多学生都可以当堂背诵。在教师所营造的特殊氛围里, 学生们体验到作者沉郁而又宽广的美, 情感世界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二、反复朗读, 在读中发现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朗读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除了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外, 还可以获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三分诗, 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 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文章的多种风格, 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昂或悲伤。它不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情感, 可以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朗读, 又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己朗读。像一些难度较大的、较难把握的课文, 宜先听录音范读, 如《黄河颂》。因为作品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 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一下子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及其背后的含义是较难的。这时, 听录音的范读就更重要了。再者是教师的范读。试想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吗?

三、分析好词佳句, 在分析中发现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布局精巧外,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令人值得学习、仿效的好词佳句。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才使文章更加熠熠生辉, 使后人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染, 得到美的享受。

近年来, 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在强调语文的整体性阅读, 它主要是从纵向和横向去考虑的, 纵向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册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及各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作纵向联系, 使文中成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横向是指从语文内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性角度考虑。但是在强调整体性原则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不能轻视对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的理解训练, 因为整体性的把握正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尤其是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刚从小学那种懵懂的学习中升上另一个阶段。骤然面对那些长的文章, 很容易产生不求甚解的结果。如初一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小学阶段, 他们有可能一节课时间还未很好地阅读课文, 如果只强调整体性教学, 学生可能只是如水过鸭背, 只掌握一些皮毛。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学校高中部的教师第一年教初中, 无论他在高中是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师, 都难免要碰壁的。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和考试成绩都不甚理想, 从中考的角度看词、句、语、修辞这些还是有一定的比例。没有这些作为语文阅读教育的坚强后盾, 也就谈不上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分析好问佳句, 要从以下的方面着手。

1. 理解重点词句, 把握文章结构

在阅读中, 理解重点语句是阅读的主要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分析词语的使用好处, 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句子包含的感情等都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 春草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内容。在春草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这句, “钻”字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抓住了这个“钻”字就抓住了春草的特点, 整副春草图就很好理解了。同样, 在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藤野先生》中, 首句便是“东京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失望的感情,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把握住这句话, 鲁迅先生的离开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分离才顺理成章;把握住了这句话, 同时也就初步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2.筛选整合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

能够筛选整合信息, 具备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近来中考强调淡化文体, 但无可否认记叙文阅读能力仍是阅读训练的基本要求。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记叙文仍是学生写作的首选, 中考也仍是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能概括文章要点、概括全文中心、概括作者写作意图、概括人物形象等能力。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如通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重点句去把握中心,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去概括人物形象。如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生僻字多, 学生难理解的句子多, 但似乎句句又都与中心有关, 这是要教会学生选择, 筛选全文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便是全文的文眼。在《列夫·托尔斯泰》这篇学生看来冗长、枯燥的课文中, 紧扣住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生动、形象描写的句子, 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便可由平面变立体、抽象变形象了, 全文的主旨自然可归纳出来。

3.揣摩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语言

揣摩写作特点, 一般是从文章的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入手;而品味文章语言则主要从修辞、语言风格等入手。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 围绕着阿长, 作者起码写了六七件事, 但买《山海经》一事花费笔墨最多, 而其他事情有时甚至只是几笔掠过。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作者着力表现的是阿长对“我”的真诚关心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而对文章的语言品味是学生在阅读中较难掌握的内容:语言的通顺, 语体的选择, 句式的运用, 比喻、拟人等的分析。如《故乡》中“杨二嫂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通俗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 相信学生学过后基本不会忘记。纪伯伦的《雨之歌》就把语言的美体现得完美无瑕, 通篇的拟人、赏心悦目的比喻, 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雅词、雅句的运用令学生仿佛置身在文学的天国。“我用纤细的手指敲击着人家的窗户”“我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花草树木……”无一不把雨的多情、敏感表现出来, 读后掩卷仍回味无穷。

4.深入体验感悟, 延伸拓展探究

这是阅读中最难的部分, 尤其是对缺乏人生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感悟是阅读中较高的境界, 学生不易达到, 但一旦达到, 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上一个层次。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大胆想象, 细心品味、体会, 合情推理,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比较和整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情况, 从初一开始培养, 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才会初见成效。

在教学中, 一开始我会以点拨为主, 一段时间后, 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在一段话中找并作出分析, 只要他们言之成理, 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赞扬。正是通过了对这些好词佳句的分析, 学生才会更好感受美, 提高审美的能力。

当然, 无论任何的阅读方法, 我们能感悟到的始终都是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人生的定位和作品的美感。这些美文会一次次打动我们学生的心灵, 启迪我们学生的心智, 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生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会读、读好, 才能够会写、写好, 两者是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的。阅读与写作是人生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素质体现之一。阅读可以促进写作, 写作也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多的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正是写作最重要的源头。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激情诵读, 入境感悟, 体味文本的情感美

朗读是学生感知语言和领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的基本途径。通过朗读, 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材料, 促进知识的内化, 而且能从反复吟诵中, 透过文本去探知蕴涵在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读中循路入境, 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之中, 细细体会语言的韵味, 真切地感受文本的情感, 从而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 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品词析句, 体味鉴赏, 生成文本语言之美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 是有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 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仔细品味, 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角形象再现。从而, 唤起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如, 《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 我抓住“侧坐”、“遥招手”等重点词句, 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去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使小童“垂钓”时的认真、小心翼翼这一极富意趣的情景, 在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 从而领悟出小童钓鱼时的天真专注及钓鱼经验的丰富。这样, 在细细推敲、品味中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培养了学生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三、启迪想象, 由文入境, 体验文本的意境美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 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 再拓展想象去体会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 体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 与文本的心灵碰撞,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 《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时, 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再现一幅自古友人伤别离的画面, 在舒缓、轻悠古筝乐曲的旋律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依依惜别、略带忧伤的惆怅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 去领会离别之时万分不舍的情感, 体会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深韵意境, 体悟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学生在想象中, 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 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 学生们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

四、鉴赏比较, 进入角色, 体会文本的形象美

文本的审美世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构成的, 在艺术创作中, 作者常常把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方面相比较, 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美与丑进行比较思考, 在不断地对比、揣摩、理解、体验中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之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提高了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的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作者笔下的忍让谦和、武艺高强、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心胸狭窄、傲慢狂妄、盛气凌人的洪教头, 这两个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品味、在对比阅读中体会文中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所展示的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样, 随着对比的深入, 学生逐渐走进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 也使林冲这一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谦虚忍让、足智多谋的好汉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发掘文本的“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 使学生在美读、美思、美悟中, 与文本、作者之间实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胡琴.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意境美.教育艺术.2009.11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探析 篇9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成因分析

教育家赞科夫曾指出:“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弊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 也只有艺术的宝藏。”传统教育中, 受升学压力等诸因素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刻意追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 审美教育严重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偏颇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教师、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 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审美素材,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左右, 致使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制约, 导致审美教育欠缺。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上, 而人为地割裂了情感与知识的纽带, 忽视了挖掘阅读教学中自然、社会、历史、科学、艺术中的美感因素, 忽视了学生必需的情感体验,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理性主义的影响

长期以来, 语文过分强调知识性和工具性, 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能力轻感悟的问题,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性之美, 审美教育如同虚设, 教师在讲解时一般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如读罢《背影》, 有多少人能感受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流露的父爱之美, 能通过行为、环境、感受描写体验到真挚之美和子孝之美?

3.低俗文化的冲击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 商潮奔涌、物欲横流, 文化被低俗趣味冲击得体无完肤。听的是游行音乐, 看的是媚俗化的连续剧和相亲类节目, 追捧的是超级女生, 靠贩卖感官刺激、宣扬拜金主义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因此, 由于主流的审美观、价值观引导乏力, 影响弱化, 难以抵挡喧嚣浮躁的商业社会低俗文化的冲击。

4.缺乏有效研究

在散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能引领学生品唯美散文、吟优美诗歌、悟百味人生, 尽享其中的“优美”, 而在阅读教学中较少去分析“崇高”、“壮美”、“丑”的涵义和价值。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 蕴含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图片、直观的表演创设审美情境, 将学生置身于形象、逼真的氛围中, 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引发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一方面,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善教者, 使人继其心。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藏,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幽默、活泼、生动、简明的语言, 让学生陶醉于美的情境之中, 享受审美乐趣。如《散步》的导入可用“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幸福的摇篮。全家人共进晚餐, 一同散步, 其乐融融。让我们走向初春的田野, 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和美幸福……”。另一方面, 通过媒体创设情境。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感受艺术氛围。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表现作品中故事、绘画、雕塑、音乐的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效果, 让学生展开联想,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接受作者的感化和情感的滋润, 领悟艺术的真谛。

2. 感知作品之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章去发现、欣赏、品味作品中的美学元素, 发现作品中自然之美、形象之美、人情之美, 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力。首先, 善于抓住美的元素去感受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省察自我, 谴责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 崇敬道德模范人物, 弘场人性之美。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 感受向美、向真、向善的力量, 如身残志坚著史记的司马迁, 不畏耳聋颂音乐的贝多芬, 忍着巨痛、舍身救乘客的吴斌, 师爱无边、舍己救人的张丽莉, 他们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人性的伟大、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无时无刻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激励着学生追求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其次, 教师要通过描写高山大川、花草树木等自然环境的作品展示自然的巍峨壮观、生机勃勃, 焕发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的美感。再次, 教师要通过作品人情之美叩开学习的心扉, 唤发学生的亲情、友情的记忆。通过文章结构的分析, 体验文章错落有致、跌宕起伏、浑然天成之美。最后, 教师要通过范读引发师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通过自读揣摩作者情感, 感受情感的真挚;通过引读抒发作者的真情美感;通过议读体会语言之美, 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并从中受到感染。

3. 感悟作品之美

通过鉴赏作品中的社会美, 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帮助学生提高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教师要提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通过读“人”理解“人的思想情感”, 获得情感体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意境, 根据生活经验, 充分发挥想象, 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4. 创造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马头琴的低沉苍凉、古筝的欢快流淌、萨克斯的柔肠百转, 学会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配乐, 并深情地读出来。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感受自然, 走入社会, 获是感悟和实践的体验。

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篇10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

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意境, 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 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 进入文章的意境, 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 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受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 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的这一道理的启示。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地区分美和丑, 明确: (1) 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 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 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的鼠目寸光思想, 是人类的丑。 (2) 高尚的友谊, 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 其丑无比。 (3) 坚强的意志, 高尚的气节, 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摇、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的精神境界, 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 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 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 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 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 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都铭刻心中。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 启发同学们从为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周总理伟大形象, 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 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搏息息相连。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 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的阅读兴趣和个性, 保持了学生的阅读激

情, 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自觉地坚持阅读,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读好书、认真读、读中学”的良好课外阅读习惯。

四、建立成长袋, 开心阅读

学生阅读的内容需要老师帮助选择, 阅读的习惯需要老师培养, 阅读的方法需要老师指点, 阅读的收获需要老师去认可和赞扬。成长记录袋是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它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 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它是在对传统评价进行评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成长。丰碑, 更加辉煌壮丽, 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 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 对信念、理想的美的追求和向往, 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 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 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 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 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 更要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 (1) 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 (2) 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

四、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中发掘美

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 常常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 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 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 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 是从贫困这一原因开始, 到悲惨地死去这个结果止。从结构角度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因果之间所幻现的五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是小女孩面对魍魉世界无能为力的本能呼喊。我们引导学生使感情的发展沿着小女孩根本不高的要求所幻现的五幅画面缓缓平移, 最后达到高潮。这就是内容结构显现出的力量美, 完美结构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完美的充分表达。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文时, 着重考虑内容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 更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和联系, 使文章丰富的内容和完美形式达到统一。

综上所述, 只有利用好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判断, 使其对真正认识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才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东岗辽核希望小学)

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建立了阅读成长袋。袋中的内容是阅读记录卡。学生每阅读完一份读物, 就填写一张记录卡, 卡上要记录基本信息 (文章名称、作者等) , 还要把自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 通过阅读掌握的词语和优美句段, 也要在记录卡上有所体现。记录卡收进阅读成长记录袋, 在班内定期开展评比, 看谁的记录卡多。这既满足了学生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 越读越开心, 又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的呼唤, 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亲近阅读, 为他们创造一切条件, 帮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薛瑞萍.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做一个

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勇, 陈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仁伟.如何奖罚孩子最有效[M].西宁:

阅读和每一个人的生命连在一起。阅读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一个文化的根, 一个快乐的童年。加强阅读, 不仅是时代对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下一篇: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