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美国电视业

2024-05-24

转型中的美国电视业(精选五篇)

转型中的美国电视业 篇1

关键词:美国电视业,新兴媒体,经营模式

随着媒体数字化、市场国际化和传播全球化, 美国在世界电视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当然, 美国的媒体规制、节目创意与制作、市场运营、资本运作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 美国电视领域也面临诸多挑战, 处在应对和调整之中。本文主要分析美国电视业当前的五个主要特征, 以供参考。

一、传媒整体实力强大, 全球竞争优势显著

在2015 年全球最大传媒公司市值排名榜上, 美国媒体公司独占八席, 其中美国康卡斯特公司 (Comcast) 凭借1478 亿美元的市值雄踞榜首, 其销售额为688 亿美元, 利润为84 亿美元, 资产总额为1593 亿美元;沃尔特·迪斯尼公司 (Walt Disney) 位居第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 (Twenty-First Century Fox) 排名第三;位居第四和第五位的公司分别是时代华纳公司 (Time Warner) 和时代华纳有线公司 (Time Warner Cable) ; 直播电视公司 (Direc TV) 位列第六;第七到第十位的公司分别是WPP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维亚康姆集团 (Viacom) 、 英国广播公司 (BBC) 和英国天空广播集团 (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根据美国专业研究机构Zenith Optimedia按照传媒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公布的2015 年度全球传媒机构排名, 世界排名前五位的传媒公司全部在美国, 分别是谷歌 (Google) 、迪斯尼 (Disney) 、 康卡斯特 (Comcast) 、福克斯 (Fox) 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 (Bertelsmann) 排名第六位, 维亚康姆集团 (Viacom) 排名第七位, 时代华纳兄弟集团 (Time Warner Bros.) 排名第八位。中国中央电视台排名第20 位, 紧随巴西环球集团 (Globo) 和日本富士电视台 (Fuji) 之后。

美国凭借其在媒体技术、资金、节目和市场运营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长期居于优势地位, 即便是在传媒较为发达的欧洲也是如此, 2013 年美国共有14 家电视机构的257 套节目在欧洲播出, 占该地区外来频道总数的95%, 其中福克斯公司 (Fox) 、发现传媒公司 (Discovery) 、国家地理频道 (National Geography) 和维亚康姆集团旗下的音乐电视频道 (MTV) 在欧洲160 多个电视运营平台播出。这些频道除了传播美国文化之外, 也给美国带来巨额的贸易收入。早在1998年, 美国视听产业已经超过航天航空业, 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业。另一方面, 美国传媒集团还在渠道运营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其中美国自由媒体环球集团 (Liberty Global) 就是典型代表。该集团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经营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业务, 并涉足宽带、固话和移动通信业务, 全球独立用户接近6000 万。在渠道运营领域建立优势后, 该集团又进入内容制作和播出领域。2014 年7 月, 美国自由媒体环球集团斥资4.81 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独立电视台 (ITV) 6.4% 的股份, 2015 年7 月又收购了ITV3.5% 的股份, 将持股比例增加到了9.9%。

二、电视业市场化程度高, 产业属性明显

美国视频娱乐市场一直保持在1200 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其中包括付费电视、电影票房、付费视频点播、付费在线视频等产业的营业收入。2015 年美国视频娱乐市场收入总数约为1230 亿美元, 此前在2013 年为1200 亿美元, 那一年的付费电视业营业收入 (Pay-TV Revenue) 在美国视频娱乐市场营业收入总额中占7 成以上。广义上说, 美国电视业主要包括内容和运营两个部分, 其中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四大全国性电视网及近800 个附属电视台, 另有400 个左右的独立电视台;运营部分也可以称为付费电视业, 主要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OTT等行业。

就内容部分而言, 包括开路电视产业、有线电视产业、卫星电视产业等内容制作、集成和播出产业。其中, 美国开路电视产业的结构是广告商支撑起来的。开路电视公司经营的实质是生产“观众”而不是生产节目。有线电视产业和卫星电视产业多以收视费和广告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美国电视广告额占美国广告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 2012 年电视广告总额为2070 亿美元。就新闻业而言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 , 美国新闻业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600 亿美元, 其中广告收入约占三分之二, 收视费和发行收入占四分之一左右, 余下的为其他领域的收入。

就运营部分 (付费电视产业) 而言, 2011 年, 美国付费电视业收入为728 亿美元, 2012 年为744 亿美元, 2017 年预计将达到829 亿美元。其中, 有线电视居于重要地位。2015 年, 美国有线电视运营系统的总数为5208 个, 营业收入约为1063 亿美元。在有线电视运营业的收入构成中, 52.9% 来自家庭视频服务, 47.1% 来自高速数据/ 互联网业务、家庭语音/ 电话业务、商业视频、高速数据与语音业务、广告等。

三、传媒领域资本交易活跃, 集聚趋势加速

美国媒体领域的资本交易较为活跃, 一是全国性电视台的收购/并购, 如1985 年, 通用电气公司 (GE) 以62.8 亿美元兼并了美国无线电公司 (RCA) 及其子公司全国广播公司 (NBC) , 2011 年, 康卡斯特公司又从通用电气公司收购了全国广播公司。二是全国性电视运营领域的收购/ 并购, 交易资金规模也非常可观。2015 年5 月, 美国宪章传播公司 (Charter Communications) 以78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 (TWC) 。美国有线电视业由此上演一场惊天合并, 身为全美第四大有线电视商的宪章传播公司收购排名第二的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 此外还以10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第六大有线电视商亮屋有线公司 (Bright House Networks) , 三家公司的用户规模达到了2390 万。三是地方电视台的收购/ 并购。1984 年, 82 家地方电视台相继被出售, 总交易额为12.5 亿美元。2014 年, 美国地方电视台中有171 家易主, 交易金额总计50 亿美元。

在传媒领域资本频繁运作的同时, 传媒集聚的趋势也在加速, 而且呈现横向控制的特点, 例如主要运营商控制多家电视台。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大约25家大企业或联盟控制了美国的大部分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和电子信息服务业, 其中有多家还在国外企业中控股。到2014年6月, 美国五大有线多频道电视节目运营商 (MVPD) 与98家全国性电视网形成了隶属 (或持股) 关系, 其中, 康卡斯特公司在47家电视网持股, 时代华纳有线公司在4家电视网持股, 考克斯公司在6家电视网持股, 亮屋有线公司在27家电视网持股, 线视公司在8家电视网持股。此外, 1家直播到户卫星多频道电视节目运营商与62家全国电视网存在持股关系。在康卡斯特公司持有股份的电视网名单上不乏知名频道, 如CNBC、E!Entertainment TV、Golf、MSNBC、Oxygen Network、SYFY、The Weather Channel、USA Network等。

四、新兴媒体发展迅速, 新旧媒体界限日益模糊

美国电视领域从1996 年开始进入融合时代。1996 年以前, 美国电视业与电信业泾渭分明。1996 年通信法案通过后, 电视运营公司获许进入电话通信运营业务, 电信公司也可以运营电视传输方面的业务, 电视、互联网和电话正式开始融合。随着内容、产业和市场融合程度的提升, 美国传媒领域正在呈现新的格局, 其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新兴媒体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 年, 美国电视广告收入首次被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2013 年, 美国电视广告收入总额为401 亿美元, 而互联网广告收入为428 亿美元。在互联网广告收入中, 移动终端上的广告增幅最大, 从2012 年到2013 年增长了110%, 相比之下网络桌面终端的增幅为8%。另外, 社交媒体广告增幅为53%, 达到了36 亿美元。就新兴媒体的营业收入来说, 美国2010 年互联网电视和视频营业收入为230 万美元, 到2020 年有望达到1550 万美元。美国在全球互联网电视和视频业务领域目前居于强势地位, 但优势地位会逐渐被削弱, 其市场份额在2010 年为59%, 到2020 年将下降到37%。

另一方面, 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新兴媒体从单纯网络电视运营进入到节目制作领域, 传统电视台也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网络电视领域。美国家庭影院频道 (HBO) 于2012 年在北欧地区推出了网络电视业务, 2015 年在美国推出了名为“直播家庭影院” (HBO Now) 的付费网络电视业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在2014 年推出了一个付费网络电视业务“CBS All Access”, 每月资费为5.99 美元。探索传播集团 (Discovery) 2015 年在丹麦、意大利、瑞典等国推出了名为“DPlay”的网络电视业务, 优化营利模式。美国星光公司 (Starz) 也于2015 年在中东北非地区17 个国家推出了网络视频点播业务, 业务被命名为“阿拉伯星光放映” (Starz Play Arabia) 。

五、经营模式面临转型, 营利模式正在升级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在2010 年到2014 年之间, 传统电视在观众的媒体使用整体时间中所占比例从42.4% 下降到37.9%, 并有可能在2017 年进一步下降到34.7%。研究人员认为, 这并不表明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减少了, 而是收看方式变了, 即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电视观看节目。2015 年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34% 的受访者将传统直播电视频道作为首选, 相比2013 年的50% 下降了16%。就时间分配而言, 传统直播电视频道占有32% 的份额, 录像机为15%, 网络视频播出平台占46%。此前在2013 年, 传统直播电视频道占据的收视时间份额是41%, 录像机为21%, 网络视频播出平台为34%。在16—24 岁年龄段观众群体中, 40%的受访者将网络电视运营商奈飞 (Netflix) 作为视频播放中心, 相比之下, 仅有20% 的人将传统电视作为节目播出中心。

美国工业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治理 篇2

谢国荣

19世纪后期,美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在这一社会转型中,美国患上了“工业文明综合症”。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弊病,美国社会发起了一场旨在追求社会公正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改革成为转型时期美国最大的社会共识,从民间社会到各级政府,各种力量汇集一起,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转型期的“工业文明综合征”

在工业化的巨大冲击下,美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随着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垄断公司成为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互渗透。垄断公司主宰了整个美国的经济生活,给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危害。大企业主通过垄断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广大劳工阶层的生活十分艰苦。贫富分化的加深,加剧了阶级对抗。为改善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会组织频繁发动罢工,各种抗议活动风起云涌。

政治腐败在社会转型期变得空前严重,加剧了美国政治结构的危机。垄断公司通过贿买等不法手段控制各级政府的各类权力机构。一些职业政客则拉帮结伙,致使党魁政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猖獗一时。城市政治被腐败的“政治机器”所控制。“城市老板”们操纵城市选举,把持市政决策权,获取不当利益。

工业时代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城市的规划、管理、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滞后,有的城市甚至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卫生、安全条件糟糕和过于拥挤的公共住宅中。城市贫民窟与日俱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贫困阶层,由此带来的犯罪和流行病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此外,这一时期美国的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浪费和破坏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浓厚的烟尘笼罩着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废水、污物直接排入当地河流,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民间社会的自觉参与和地方政府的改革

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秩序的混乱、政治管理的腐败、城市人口的贫困、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一场进步主义改革运动,这场改革发端于民间社会和地方政府。

黑幕揭发者们尤其是新闻记者率先对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林肯〃斯蒂芬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政府腐败的文章。大卫〃菲利普斯在一组《参议院的背叛》的新闻报道中,揭露参议员们与大公司狼狈为奸的现象。艾达〃塔贝尔在深入调查后写作《美孚石油公司史》,揭发大公司凭借垄断地位和不法手段扼杀中小企业等竞争对手,并致使美国政治腐败的种种内幕。

在这一时期,还有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男女青年献身于社会改革。他们作为社会工作者活跃于各个社区,扮演着一种新兴的社会角色。有的成立“定居救助之家”,在住房、教育、营养、公共卫生等方面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援助;有的大力推动禁酒运动,规范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人行为,涤荡“社会罪恶”;有的关心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反童工运动;有的积极投身于女权运动,不仅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利,而且为女性劳工争取保护性立法。

受民间力量的推动,市政改革者们和一些政治改革派人士,从管理效率和科学性方面对城市和州政府进行改革。在市政结构改革中,诞生了城市委员会制和城市经理制,它们至今仍在美国市政管理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州一级,威斯康星州州长罗伯特〃拉福莱特的州政改革最引人瞩目。他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减少政治腐败,促进直接民主,对大公司进行管理和提高政府决策专业知识水平的改革计划。这些措施被称为“威斯康星观念”,后被爱荷华、加利福尼亚等州效仿。

联邦政府的社会治理

联邦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是推行直接民主制,以此来抑制垄断公司和“政治机器”对美国政治的操纵。一些直接民主的措施,最初是由一些城市和州首创实施,后来风行全国,甚至成为联邦立法。直接初选、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制度等直接民主措施的实施,导致了党魁政治的衰落。1913年,国会通过第十七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措施不仅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也有利于整治政治腐败。

在经济领域,联邦政府第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是对大企业进行管控。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大企业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反对不正当竞争。罗斯福政府首先向铁路垄断集团发难,后相继对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等提起诉讼。1914年,威尔逊政府制定《克莱顿反托拉斯法》,禁止一系列不公平贸易行为和商业做法。

除与托拉斯进行直接较量外,联邦政府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监管权力。国会先后在1903年、1906年和1914年通过了《埃尔金斯法》《赫伯恩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些法律旨在加强州际商业委员会的权力,处罚支付回扣的铁路公司,设定铁路最高限价,对大企业限制竞争等行为进行管制。此外,国会还在1913年通过了《安德伍德关税法》,削减关税,促进企业竞争。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美国对银行系统进行改革。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规定所有的全国性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国家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和控制,而且减少了私人银行和垄断公司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并可通过调整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转型时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经黑幕揭发者曝光后,联邦政府开始注重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并立法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1906年,国会相继通过了《肉类检查法》和《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对食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管。

为缓解劳资矛盾,联邦政府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内阁级的劳工部,承认劳工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并通过国会立法确保 工会免于反垄断的起诉。国会多次修正《雇主责任法》,明确雇主在工伤事故中对工人的赔偿责任。1916年,国会又通过《基廷—欧文法》,禁止使用童工;并制定《亚当森法》,确定铁路雇员8小时工作制。

此外,联邦政府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罗斯福主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他建立了5个国家公园和50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取消了原计划要公开出售的近2.3亿英亩土地,使更多的联邦土地受到保护。联邦政府提升和强化了民众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资源。

寒冬中的美国有线电视 篇3

对于美国有线电视来说虽仍然存在,但用户的日渐减少更是不赀的事实。新兴的互联网电视服务被解释成导致这一现象的理所当然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来自卫星和电信的电视服务竞争以及经济萧条,才是造成市场疲弱的真正原因。

竞争愈加加剧

全美各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逐渐在失去用户,用户数量每一个季度都在逐次减少。一年前,有些人还怀疑,像Netflix、Hulu这类的互联网电视服务是否真的吸引那些切断有线电视的电视用户。美国纽约投资机构Sanford Bernstein的分析师克莫菲特(Craig Moffett)认为,还有其他势力。

卫星和电信公司提供电视服务,使得竞争加剧,这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失去电视用户的主要原因,但经济不景气也是造成市场疲弱的因素之一。

莫菲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有线电视本身停止增长,这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首先,几乎没有更多新的家庭形成,所以没有需要提供服务的新家园;第二,低端用户则由于价格过高而被市场淘汰出局。”

莫菲特说,尽管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网上的电视服务而放弃有线电视,但Netflix和Hulu的观众大部分也订阅付费电视服务。他说:“互联网电视是解释有线电视丧失用户的最好理由,但能够支持这一论断的证据却很少。”

用户逐渐流失

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所有主要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用户数量都在减少。但专家们表示,好消息是:减少的用户数量比一年前要少。

康卡斯特(Comcast)最近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盈利报告,本季度共失去16万5千视频用户。但这同比一年前却有很大的改善,那时公司失去了27万5千个电视用户。康卡斯特截至第三季度拥有2240万用户。

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的报告称它失去了12万6千个视频用户,截至第三季度,时代华纳共有1210万用户。Cablevision公司表示,它失去了1万9千个视频客户,截至第三季度共拥有330万用户。Charter Communications报告说失去6万9千1百个视频用户,截至第三季度共有440万用户。

尽管如此,有线电视行业整体上在2011年第三季度的用户流失比一年前同季的流失要少。总的来说,2011年第三季度有线电视行业失去了约38万4千个视频用户,比去年同期少流失14万5千个用户,改善幅度达27.9%。

有线电视运营商仍不断失去客户的主要原因是不断加剧的竞争,尤其是电信公司。在与有线电视直接竞争的领域中,他们的价格极具挑战性。但考虑到其网络的建设费用,AT&T和Verizon通讯公司也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和有线电视提供的服务竞争。不过,卫星电视的四处开花。连Infonetics这类市场研究公司也预测,随着卫星电视的收入增加,全球有线电视的收入将继续下降是确认无疑的了。到2015年,也许更早些,卫星视频的收入将赶上人们在有线电视上的花费水平。

“显然,当一个新的竞争者进入某一市场(首先是卫星电视,然后是最近的电信公司)时,他们只能增长,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不会失去。但是,当他们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收益就会减缓,市场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造成有线电视用户温和流失。”

经济萧条影响

事实上,电信公司的电视服务用户增长也有所放缓。AT&T表示,公司的U-Verse电视服务在第三季度增加了17万6千个用户。这是三年来最低的,AT&T公司目前拥有360万视频用户。

Verizon Communications的FiOS TV服务增加了13万1千个用户,共有400万用户。但是这低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测,增长也比前几个季度慢。在今年第二季度,Verizon累计新增18万4千个新的Fios TV用户,而在2010年第三季度,新用户更是增加了20万4千人。

Verizon公司将其用户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归罪于9月份东海岸的恶劣天气和工人罢工。但从大局来看,付费电视市场整体的增长似乎正在放缓。莫菲特谈到的新的市场平衡点可能马上就会来到。

目前谈互联网电视如Netflix或Hulu的网络电视服务威胁有线电视似乎为时过早。事实上,大多数使用这些互联网电视服务的人,同时也订阅付费电视服务。他们将互联网电视服务视为有线电视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品。

Netflix最近的价格上涨和服务变化引起了用户的愤怒,第三季度失去了80万用户,结果是帮助付费电视公司保留了客户。

穷人取消订阅

从长远来看,有线电视公司正面临着一个可能会伤害其业务的重大问题。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停滞和失业率徘徊在9%,有相当一部分人支付不起有线电视的费用,正是这些用户在取消服务。

《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认为,“即使人们观看互联网视频在增加,但绝大多数美国家庭仍然付费订阅有线电视。那些取消有线电视服务的人,看来多半是由于贫穷,而不是改进的技术。”

一些有线电视运营商如Comcast,注意到签订DVR和其他额外服务的用户的平均收入有所上升,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也表示他们看到低端客户都取消了优质服务,如HBO。

针对这种情况,时代华纳推出了一个精简版的服务,即提供少一些频道和更便宜的价格,但购买的人还是不多。时代华纳有线电视的总裁布里特(Glenn Britt)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每个月40美元的精简版还不能与曼哈顿不到50美元的完整版数字电视竞争。

无论如何,在经济复苏之前,这一领域的大幅增长将变得更趋困难。

转型中的美国电视业 篇4

1980年代以前, 大陆的电视剧的创作主体来自文化事业单位, 充当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推出的作品是一种宣传品, 用以宣传党的思想、教化人民群众。11990年代以后 (即2000年代以来) , 2大陆的电视剧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 不但制片方 (商) 来自市场, 而且经济效益直接与市场挂钩。现在的电视剧成了文化商品, 而电视剧生产以提高收视率为主要目的。如果采用二分法, 把文化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话, 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 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如果采用二分法, 把文化分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话, 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官方文化的范畴, 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而处于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官方文化到民间文化的过渡时期, 或称文化转型期。

在大陆, 通俗电视剧兴起于1980年代, 繁荣于1990年代, 3作为名称消逝于21世纪。这一过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期是一致的。这决不是一种巧合。

第一,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有着共同的文化动因, 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清明与宽松、经济的搞活与繁荣以及都市娱乐文化的兴盛。4

第二, 通俗电视剧与大陆电视剧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是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的一部分,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表征着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

第三, 在1980年代、1990年代, 通俗电视剧是大陆电视剧的马前卒, 为其冲锋陷阵——为大陆电视剧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为其抵挡箭石——在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过程中, 通俗电视剧受到的责难也是最多的。

第四, 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历史就是通俗电视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到狂波巨澜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 大陆的电视剧全都种上了通俗电视剧的基因, 变成“没有不通俗的”。5

因此, 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通俗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形式

(一) 商品化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把电视剧视为艺术, 不以盈利为目的。通俗电视剧的到来, 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剧的另一个身份——文化商品。作为商品, 电视剧就要考虑盈利。那么, 如何盈利呢?且看通俗电视剧的做法。

1990年的《渴望》向西方学习, 采用室内搭景、多机拍摄、连续表演、同期录音、即时切换等制作方式, 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成本, 从而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1992年的《京都纪事》把广告植入电视剧, 赚到了一笔可观的赞助费, 从而降低了电视剧的商业风险。

以上是以降低成本求赚取更多利润的例子。更多通俗电视剧还是通过提高收视率来达到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比如, 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 工业化

现代工业与传统手工业根本区别在于, 后者是手工作坊式的零打碎敲而前者是机器化大生产, 后者是个性化生产而前者要达到批量生产就必须统一制式 (标准化) , 要提高效率常常进行流水线作业,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非个性化的, 或者说是伪个性化的。

电视剧是在大陆的农业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其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虽然个性化强, 但是效率低下。1980年代、1990年代正是大陆电视大发展的时期, 电视播出平台的急剧扩大需要大量的电视节目, 尤其是电视剧来填充。于是, 尝试逐步实行工业化生产的通俗电视剧诞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而通俗电视剧的勃兴带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的工业化浪潮, 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效法。

(三) 通俗化

有通俗电视剧就有高雅电视剧。从名称上来说, 先有通俗电视剧一说, 后有高雅电视剧一说。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先有高雅电视剧, 后有通俗电视剧。1980年代通俗电视剧的出现就是基于人们对1980年代以前高雅电视剧曲高和寡的不满。

高雅电视剧以强烈的精英意识、官方色彩用艺术化的语言书写英雄/伟人、传奇, 抒发圣人之志、英雄之气, 而通俗电视剧代之以民间立场、大众文化心理, 用本色语言反映常事抒发世情, 为凡人立传。6如果说高雅电视剧的审美趣味是雅的话, 那么通俗电视剧的审美趣味则是俗。俗扎根于日常生活,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通俗电视剧的通俗之风一旦刮起, 就会越刮越猛, 20年席卷整个大陆荧屏。

(四) 快餐化

罗兰·巴特把文本区分为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因为观众观看通俗电视剧, “他不去自己发挥作用, 不去充分地接近能指的诱惑力和写作的快乐, 他天生只有接受或者拒绝文本的可怜的自由:阅读仅仅是一种公民投票”, 7所以通俗电视剧是一种可读性文本。而以往的大陆电视剧就像传统艺术一样, 因为充满了意味和灵韵, 接受者“不再成为消费者, 而是成为文本的生产者”, 8所以是一种可写性文本。如果说大陆以往的电视剧提供的是艺术盛宴、文化盛宴的话, 那么通俗电视剧提供的则是快餐、家常便饭。电视观众观看大陆以往的电视剧和欣赏传统艺术富有仪式性、崇高感, 而观看通俗电视剧就像西方人吃肯德基、麦当劳或者是中国人吃家常便饭一样稀松平常。

电视剧消费的特点是:一次性消费——对于一般电视剧, 一般电视观众只看一遍;主动选择, 被动接受——电视观众有看不看电视剧、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的自由, 但是电视剧的意义是外露的, 电视观众不管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都不大用动脑子就能看明白。通俗电视剧的快餐化是符合电视剧消费特点和规律的, 因此被后来的大陆电视剧所效法。

总之, 通俗电视剧改变了我们对电视剧本质属性的落后观念, 推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模式的变革, 使大陆电视剧文本更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让大陆电视剧消费更符合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说, 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三、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历史功绩

第一, 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 我们要有历史的观点。

所谓历史的观点, 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 要把这个事物置放到它所从来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予以考察。历史的观点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最高的批评标准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照亮文艺实践之灯。比如, 1847年恩格斯在批驳卡尔·格律恩对歌德的不当评价时说:“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9又比如, 列宁在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时说:“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 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 (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 然而是不够的) , 而应当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 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 (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 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 的角度去评价。”10评价一个作家我们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评价一种文艺现象我们同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用历史的观点看, 通俗电视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 它在大陆电视剧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由1980年代、1990年代特定的“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11

第二, 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 我们要有发展的观点。

所谓发展的观点, 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 要看到这个事物的全部发展过程, 考察它的历史全貌。比如, 徐志摩先生在《罗曼·罗兰》中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 正像是一条大河, 它那波澜, 它那曲折, 它那 (下转84页) (上接102页) 气象, 随处不同, 我们不能划出它的一湾一角来代表它那全流。”12评价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我们也当如是观。

电视媒介的转型与创新 篇5

有线台进入一个分众时代专业化频道的时候,它的节目编排就是时段式的编排,它不是栏目式的编排,很技巧性的。我们有些专业台办成以后人们不爱看换台率很高,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编排还是栏目式的。在分众化以后频道是一个最基本的经营单元。生产流通方式明显不一样。越是专业化频道,基本都不自办节目,绝大多数节目都是外购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节目制作业,美国的好莱坞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影视制作基地,每年的业务量70%是制作电视节目,只有30%的业务量是制作电影。所以,它的节目大量外购,还有重播率很高。因为专业化频道不重播不可能的,它不可能经得起全天24小时全部都是新节目,没有那样的。DISCOVERY一年制作纯新的节目大概也不到500个小时。

DIRECT TV这是世界上做得最大的一个卫星电视公司,提供全美国老百姓225个频道。225个频道里面,按专业化分成几个不同频道包。美国的卫星频道公司为什么能够提供225个频道呢?因为它能够提供很细化的频道。电影频道就20多个,有MTV,有严肃音乐,有各种各样的音乐频道;体育又是一个频道包,频道包由你去订置,如果你有钱;你想把225个都订下来,那就交225套节目的钱。你觉得你不想看那么多,我只看体育电影,可以,你就交两个频道包的钱。细位受众时代,好比从百货大卖场走向专卖店,再走向专卖超市,任我拣挑。到了这个时代,主要以收视费和付费点播为收入来源和渠道。到了卫星频道时代,它的内部频道设置都是以频道设置为主。它的营销,就是卖频道和频道包。生产和流通的体制就是外购。卫星公司只是一个平台,谁愿意到这儿来谁来吧。节目外购然后重复播出。它的电影为什么能分那么细?它一个恐怖片频道里面24小时就两部恐怖片,轮播,你去点播。这里面的资源垄断性也是很强的。

3、产业整合的转型。制度转型,宏观制度不用讲,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现阶段从事媒介的人在宏观制度都一样的天空下,我们自己的微观制度能不能做调整?我们自己能不能先建立一套比较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现代媒介制度?我们现在的媒介制度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媒介制度,我们的媒介都是行政机构。一家电视台,台长没多少,中心主任一堆,部主任更多,制片人无数。那这个台别管理了,管理层次越多,管理效率越低下,那是早就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道理。所以,在管理运行里面,它的组织结构怎么建立,运营模式怎么建立,在市场竞争格局里怎么去把握,这是建立现代媒介制度的一些概念,也是现在媒介制度怎么去改革和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来源:南方电视学刊)

上一篇:群众文化市场经济下一篇:顾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