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避震能力

2024-08-08

防灾避震能力(精选三篇)

防灾避震能力 篇1

1 灾害中凸显有关防震避难场所的问题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 成都市从12日到19日累计有约200万人次市民在公园、街头绿地、带状绿地内避难。除了作为灾民避难生活的地方以外, 中心城内大型开敞空间还作为临时指挥中心、物资储藏地、紧急医疗中心的场所。2013年4月19日,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4万人无家可归, 以天全县城厢镇为例, 老城区的解放街、黄铜村等社区有居民数千人, 在震后的三天内只有8顶帐篷。由于房屋抗震能力差, 震后余震不断, 居民只能选择在室外用棍棒、塑料布等物搭建帐篷。饮食、卫生、医疗等问题也毫无保障 (见图1、图2) 。在突发的大地震中, 城镇建设暴露出应急避难场所不足, 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的问题。

据地震部门统计, 截至2007年底, 全国只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由于我国各地区差异大,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也较不均衡。很多城市都只是零星试点, 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部分已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存在“有空间、无功能, 有场地、无设施, 有分布、无标识”等问题, 无法真正满足灾时避难的需要。

2 防震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经验及主要技术内容

2.1 国内外建设经验

2003年10月, 北京第一个具有应急避难功能的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建成, 它拥有39个疏散区的避难所及10种应急避难功能。此后几年, 北京又陆续在各个新城和乡镇规划了一些防震避难场所。但当时并无相关标准, 参照的是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范及建成案例, 并未考虑水体、树木对有效使用面积的影响、应急设施的指标要求、场地内构筑物倒塌影响范围等规划因素。直到2012年《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报批稿) 》的颁布执行, 部分城镇也相继出台了本地区的设计标准, 我国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才开始向着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转变。与此相比, 日本的防震避难场所建设更加完善。在建设避难场所时除基本功能外, 还设有活动场地, 免费提供康体训练、美容护理、拍摄肖像等服务。试图通过日常行为活动降低灾害带给民众的恐慌情绪。

2.2 相关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

目前, 用以指导和可以参照的技术规范有《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报批稿)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50413—2007) 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21734—2008) 等。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场所分类:避难场所分为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 (短期、中期、长期) 、中心避难场所 (见表1) 。

(2) 应急交通:避难场所的主要出入口位置宜在不同方向分散设置。中心避难场所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应设置不少于4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 中短期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应设置不少于2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避难场所出入口的总宽度不应小于10m/万人。避难场所内的主通道不宜小于7m, 次通道不宜小于4m, 支道不宜小于3.5m, 人行道不宜小于1.5m。

(3) 配套设施:紧急避难场所宜设置应急休息区、应急厕所、应急交通标志、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应急垃圾收集点。固定避难场所除包含以上应急设施外, 还应具备应急蓬宿、应急救护站、应急供水、应急饮水、应急淋浴、应急炊事、应急公共活动场所、应急物资分发点、停车场等设施。中心避难场所应包括固定疏散场所的功能并且独立设置城市级应急功能区。

3 案例:南通市南山湖公园防灾避震场所

3.1 规划背景与功能定位

南通市位于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 属中强震活动区, 其震灾主要由区内地震引起, 其次来自郯庐断裂带南段地震和南黄海近海地震。根据《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2012—2020) 》, 通州防灾组团需建设中心疏散场所1处, 固定疏散场所16处。

南山湖公园占地面积约54公顷, 考虑到南通市通州区并没有其他大型公园绿地可以利用, 因此南山湖公园可按照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进行规划设计。

3.2 规划条件分析

3.2.1 有利条件

(1) 区位优势好, 交通便捷。南山湖公园北侧与南侧紧邻城市主干路, 能在灾时及时有效的组织救援和提供避难场所。

(2) 距离居住区近, 疏散路径短。南山湖公园所处的通州区东部规划人口23万人, 占总人口的66%。选择该场所作为城市的中心避震疏散场所有利于震后指挥及灾民疏散。

(3) 面积较大, 具备相关基础设施。场所灾后可容纳的人员较多, 且场所规划配置了供水、供电、通信、排水等基础设施, 具备防灾设计的条件。

3.2.2 不利条件

(1) 南山湖公园内水体面积约占一半, 有效疏散空间不大。

(2) 场地内存在建筑物, 按一般设防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在超大震情况下的抗倒塌性能尚需进一步鉴定。

(3) 部分地段存在坡度, 不利于帐篷搭建、应急直升机起降和应急设施敷设。

3.3 功能分区

根据场地的现状情况, 依据《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2012—2020) 》, 结合避震疏散要求, 将疏散场所分为城市级综合功能区和避震疏散两大功能区 (见图3) 。城市级综合功能区包括:应急指挥中心1处, 医疗救护中心1处, 应急物资储备区1处, 应急水源储备区1处, 直升机停机坪1处, 专业救灾队伍营地1处, 特定人员专门住宿区1处, 大型救灾设备和应急停车场2处, 公共服务区1处。避震疏散场所功能区包括:篷宿应急管理区1处, 宿住单元4处, 篷宿区停车场4处, 应急出入口9个, 应急码头3处。

3.4 应急交通规划

3.4.1 应急道路组织

根据功能分区规划, 城市级综合功能区有7个出入口, 避震疏散场所功能区有9个出入口, 分别通往不同的宿住组团和应急管理区。场所设置有救灾主干道、疏散次通道和疏散一般通道。救灾主干道利用周边现有主要道路, 疏散次通道利用公园内主要道路, 宽度为4~8m, 可快速到达疏散场所的各个功能区, 并与救灾主干道相连接, 起到快速疏散的目的 (见图4) 。

资料来源:《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报批稿) 》

3.4.2 应急停车场

按照公园停车位指标0.02车位/100m2的要求, 规划设置了应急停车场7处, 约320个停车位, 基本满足灾后应急避难场所需停留的车辆, 包括:物资运输车、医疗救护车、应急指挥车、应急通信车、应急发电车、应急给水车及社会车辆等。

3.4.3 应急直升机坪

应急直升机起降坪选择设在空旷、平坦、无妨碍直升机降落物的地带, 且至少满足面积为24m×24m的硬质地面要求, 周边应不具有建筑物或较高的构筑物及乔木。综合以上条件, 规划应急直升机坪设置在南山湖公园的西南角位置, 紧邻医疗救护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区。并设置夜间使用的照明装置和应急灭火设备。

3.5 蓬宿区规划

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地面坡度、植被、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以及受助人员的自身条件、年龄和习俗等特点, 并根据“蓬宿区分级控制规模”的要求, 将应急蓬宿区划分为1个宿住区、4个宿住单元、14个宿住组团 (见表2、图5) 。各宿住区之间设置消防通道, 宽度不小于8m。宿住组团间用人行通道相连, 宽度不小于3.5m。规划3m×4m帐篷5435顶, 3m×2m帐篷155顶, 共可容纳44100人避难。

3.6 应急设施规划

3.6.1 市级应急设施综合利用

城市应急设施主要指市级医疗救护与给排水设施。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位于场地西南侧, 为二级甲等医院, 承担着整个通州区震后医疗救援的主要任务。中心避震疏散场所的应急水源应采用多路供水水源。震后优先使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当市政供水管网在震后发生破坏时, 应采用自备应急水源。

3.6.2 疏散场所应急设施

南山湖公园内的应急设施包括:蓬宿区医疗救护站、应急管理服务点、应急物资分发点、应急公共活动场所、应急给水点、应急消防、应急炊事、应急厕所、应急淋浴、应急环卫与排污、应急供电与照明、应急监控与广播等 (见表3、图6) 。

4 结语

由于地震属于小概率事件, 我国防灾规划一直处在“被动式”规划和缓慢发展过程中。近几年各种灾害的频发和受灾影响的扩大, 使我们在推动城镇发展的同时也注重防灾规划建设。国内外诸多案例证明完善城镇的避难疏散场所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通过对新颁布的《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报批稿) 》等规范的研究总结, 以南通市的南山湖公园作为实践探索, 逐步完善我国防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

摘要:近年来, 我国发生的地震灾害普遍凸显出防震避难场所的缺乏与设施供需矛盾等问题。本文依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划 (报批稿) 》, 结合国内外避难场所建设的相关经验, 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 对其功能分区、应急交通、蓬宿区、应急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防震避难场所,应急交通,蓬宿区,应急设施

参考文献

[1]袁锦富, 赵毅.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思考[J].规划师, 2009 (11) :5-10.

[2]陈亮明, 章美玲.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3) :452-453.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篇2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2010-06-29 18:5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笔者带着如何提高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调研内容,到**市受灾较多的两河、**镇和**办事处进行调研,并结合自己两年多来的救灾工作实践,对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当前影响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和知识的缺少。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

许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年人、儿童、妇女较多,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十分的淡薄。2008年**办事处的一村民在“”风雹灾发生时,不但不避灾反而冒险到自家楼房房顶上去修理房屋,结果被大风从楼顶吹下摔死。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薄弱。从2007年、2008年两年**发生的灾害来看,因灾倒塌的房屋中有90%的是因房屋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差所致。农村电讯、电力等公用设施的防灾能力也较薄弱。这两年**因灾倒损电杆 1500 根,损坏电讯线路5000多米。造成灾区停电和部分通讯中断,给灾民生活和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差。农民在灾害发生时自救能力很差,往往是等外界来人救援,这样就十分容易错过最佳的避灾时间,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和灾害损失。

(四)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限。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

负责人更换较为频繁,经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实践相对较少,加上受到农村交通、通信和人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负指挥和救援能力十分有限。

二、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

要提高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008年4月8日**市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倒塌房屋793户 1385间,死亡3人,该市**办事处的一村民在自家房屋即将倒塌而又不能冲出室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瞬间,他利用掌握的减灾知识,急中生智的站立在门后,只是受到了一点轻伤。此例说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好的工程,农民掌握了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就可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已鲜活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

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防灾减灾技能的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

二是采取专家宣讲的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从市国土、卫生、科技、民政、水利、气象、消防、科协等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到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三是利用农村文化中心户带领农民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这个阵地,从小学生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他们学习后回家当小老师对家长进行培训。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灾

难。英国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子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 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亲发出警报疏散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则传奇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二)多措并举,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基础牢、质量好、抗击自然灾害的标准高,就能有力地抵御自然灾害,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就会少一些。因此,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击旱、涝灾害的能力。

2、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农民住房抗击地震、洪涝、风雹灾的能力。通过我们两年来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按照“一个为主三个一点”的原则,积极筹措倒房重建资金。即按照以倒房户自筹为主、动员倒房户亲友帮扶一点、组织村组集体通过义务工等形式支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原则,多方筹措,形成合力,破解筹资难题。2008年**市共投入因灾倒房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56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民政部门扶持资金718万元;农民自己筹措4600万元;社会各方支助 280万元,其中:义务帮工万个,折合现金120多万元;灾民向亲朋好友筹资160多万元;捆绑利用残联、移民资金22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防灾避震能力 篇3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国内洪涝灾害呈现多年少有的南北并发、多地齐发的严峻态势。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也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七下八上”正是防汛关键时刻,当下亟需在做好各项救灾工作的同时,转“危”为“机”,全面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在构建起与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和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综合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上作出新的努力。要在“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工作方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四个转变”,使未来中国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达到世界先进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多年来,尽管强调以防为主,但传统观念和意识以及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使地方基层一线长期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灾难发生后的救灾工作中,全社会对短期、突发的灾难和救灾事件较为关注,日常防灾减灾则少人问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转变习惯思维,真正全面落实“以防为主”,宁可十防九空、决不漏防一处,实现防灾多投入、救灾少损失、减灾促发展。

要从偏重非常态救灾向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转变。从整体上看救灾总是应急的、突发的、非常态的,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乃常态,应该是全面做好减灾规划与执行,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防灾减灾的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着力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农村住房的设防水平;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支持并有序参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要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精密化、复杂化和网络化程度提高,由一个自然灾害引发和诱发多种次生灾害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日本“3·11”大地震在福岛县引发地震、海啸与核辐射三重灾害。新形势下,只针对单一灾种设防所留下的隐患与风险越来越大,对综合、全面防灾减灾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综合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需要全面科学评估国内防灾减灾综合形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力量,形成覆盖所有灾种、具备多灾种同步防抗能力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要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长期以来,我们所熟悉的情况是,灾害发生后,各方一起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有能力、有条件、有意识将“防患于未然”作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从“减少灾害损失”到“降低灾害风险”,凸显出质的飞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实现降低灾害发生风险的高要求,就必须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相结合,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从根本上大幅降低灾害风险和灾后损失。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防灾避震能力】相关文章:

避震方法范文05-15

避震功能范文05-15

避震常识范文05-15

防震避震范文05-16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06-19

防震避震知识范文05-26

防震避震演练范文05-26

如何防震避震范文05-31

避震防震安全教育06-23

避震安全演练方案06-23

上一篇:集团内部控制下一篇:智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