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论文

2024-07-03

体育科学论文(精选十篇)

体育科学论文 篇1

当今世界以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成为该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但从总体上来说[1],我们的科研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还不太多,尤其是缺乏国际一流的科学大师。在此背景下,我国及时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推出了多项国家人才工程,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入选者可称为国内一流青年科学家,他们正逐步成长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有些已经成为院士。

前期我们进行了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论文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从我国基础研究创新的管理角度出发,选取我国高校生物医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人群,探讨其科研产出状况、受资助前后的变化以及与世界一流同行的差距,旨在帮助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了解自身定位,为我国基础研究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加快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 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开展实施的“长江学者”发展计划,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二者均要求受资助者年龄在45岁以下(自然科学领域),已经作出突出成绩,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而且拟开展的研究要瞄准国际前沿,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

因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可以作为我国一流青年科学家的代表。本研究自定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杰青,生物医学)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下简称长特,生物医学)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根据其数量对我国高校进行了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三所高校,将其1994~2007年杰青和1999~2007年长特作为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的科学论文相关原始数据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我们提交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专题检索提问单》,自以下数据库采集综合。

①美国科学情报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②ISI的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2008

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

④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 (CSCD JCR Annual Report) 2007

二 结 果

(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SCI论文情况

截止2009年1月,42位长特共发表SCI论文2726篇。被聘前发表论文1245篇,其中零被引269篇,占总论文数的21.61%;总被引次数39208,最高单篇被引次数1230,发表期刊影响因子(IF)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14.595,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4.139的期刊。被聘后共发表1481篇论文,其中零被引432篇,占总论文数的29.17%;总被引次数11533,最高单篇被引次数277,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648,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2.823的期刊。见表1-2。

截止2009年1月,61位杰青共发表SCI论文4042篇。受资助前发表论文1650篇,其中零被引356篇,占总论文数的21.58%;总被引次数51044,最高单篇被引次数1230,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31.718,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14.595,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3.89的期刊。受资助后共发表2392篇论文,其中零被引734篇,占总论文数的30.69%;总被引次数19495,最高单篇被引次数312,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最高14.595,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648,半数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2.762的期刊。

注:IF08为2008年度JCR期刊影响因子,IF5为2008年度JCR 5年期刊影响因子

(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发表CSCD论文情况

长特受聘前被CSCD收录的论文1486篇,其中零被引论文795篇(53.50%),期刊影响因子(CSCD JCR Annual Report)中位数为0.634;受聘后发表1321篇,零被引论文占66.54%,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为0.728。杰青受资助前后分别有2083篇和2254篇收录CSCD,零被引率分别为52.47%和63.71%,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为0.815和0.721。

(三)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受资助前后科技产出比较分析

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长特受聘前后的SCI论文产出有统计学差别(p <0.01,见表5),由表1-2可见,受聘前论文发表期刊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均高于受聘后;杰青同样如此。两组科学家CSCD论文产出也有统计学差异,长特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表现为受聘后高于受聘前,被引次数相反;杰青发表论文的两指标均为受资助前高于受资助后。详见表3-4。

注:IF07为2007年度CSCD JCR Annual Report期刊影响因子

注:IF07为2007年度CSCD JCR Annual Report期刊影响因子

注:IF08为2008年度JCR期刊影响因子,IF5为2008年度JCR 5年期刊影响因子

(四)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SCI论文比较

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发表SCI论文作比照。将被引论文数、被引次数≥20、被引次数≥50和被引次数≥100的论文篇数与被引次数等7个指标看做阳性,零被引或低于相应标准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看做阴性,对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全部SCI论文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发表SCI论文进行 χ2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在7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见表6﹚。由表2可见,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表SCI论文的被引情况存在明显差距。长特和杰青SCI论文零被引率为25.72%和26.97%,均高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10多个百分点。被引次数≥20、被引次数≥50和被引次数≥100的论文占全部SCI论文数的比例分别为22.12%、9.50%和3.89%,后者相应比例为57.42%、38.58%和23.85%,分别是前者的2倍、4倍和6倍之多;杰青的差距更大。从被引次数看,同样是被引层次越高,二者差距越大。被引次数≥20论文所占比例,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刚过8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高达98.21%;被引次数≥100论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82.68%,二倍于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

(五)SCI论文发表时间与其他指标关系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长特SCI论文发表时间(年)与单篇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期刊影响因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从相关系数来看,单篇被引次数与论文发表时间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r)为0.417;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期刊影响因子与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2和0.133。单篇被引次数是论文发表之日起全部被引次数的累积,是长期效应,因此与论文发表时间的关系紧密。期刊影响因子是基于论文发表后2年或5年之内的被引情况计算的,故与发表时间关系不大。

长特SCI论文发表时间与论文数、被引论文数、被引≥20篇数、被引≥50篇数和被引≥100篇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前四者与发表时间均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递减,P值递增;被引≥100篇数则不存在相关性。发表时间与总被引次数、≥20总被引次数、≥50总被引次数和≥100总被引次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总被引次数、≥20总被引次数和≥50总被引次数三者与发表时间呈负相关,同样相关系数递减,P值递增;≥100总被引次数则不存在相关性。(表7)提示科学工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低被引频次论文数的增长,高被引频次论文增长相对较慢。论文的被引次数也呈现同样的规律。杰青与之一致。

三 讨 论

1.总体来看,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质量受资助前高于受资助后,体现了我国在筛选长特和杰青时的高标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获得国家高层次科研资助后产出质量不高。可能原因如下:一是被引次数本身的时间累积性特征决定,受资助前的论文具有相对的时间优势,积累了较高的被引次数;二是期刊影响因子基于期刊全年刊载论文发表后2年或5年之内的被引情况计算,是集体效应也是短期效应,不足以反映一篇文章的质量。这些是由于评价指标本身的不足造成的,不可避免也无法准确计量。此外,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科技产出质量较低。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比较提供了佐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80%以上科学论文的被引次数≥100,而长特和杰青集中在≥20次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有1.22%的论文被引次数≥1000,长特和杰青仅有1篇。

有人可能会提出两者的可比性问题。研究显示诺奖获得者获奖年龄较高(平均60.76岁),但是其科研创新高峰在中青年时期,如其获奖前科学论文数高峰年龄51.00岁,被引次数高峰年龄47.71岁,影响因子高峰年龄48.62岁[2]。我国长特和杰青的入选年龄均为45岁以下,考虑到入选时的科研经历要求,我们以最小30岁计,这样1994年第一批杰青年龄最大者60岁,2007年入选者最小32岁,即杰青人群的年龄为32~60岁;1999~2007年入选长特年龄为32~55岁。两组科学家的年龄段正好覆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的创新高峰时段,且都为生物医学领域,因此具有可比性。

2.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其结果难以预测,一是指出现什么研究结果不可测,二指何时出现研究结果不可知,一切都取决于科研活动的自然进展。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巨人并跨越之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梅奇尼科夫(E.Metchnikoff)从1883年建立吞噬理论,到最后正式提出最初的吞噬细胞免疫学说,前后历时近20年。2007年 2月我国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闵乃本等5位教授。领奖之际,闵乃本院士吐露心声,这一项目从1986年起提出基本概念,一直到2005年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3]。此外,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复杂化和综合化程度不断提高,研究取得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的科研多为“任务式”、“工程式”[4],特别是国家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明确规定研究期限,而且大多仅为三四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定位于“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研究期限四年[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职责之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聘期为三年[6]。人为设定研究期限与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自由探索的要求是矛盾的,三四年的短暂时间,受资助者必须交任务报成果,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应付差事、急功近利,甚至谎报成绩、弄虚作假。

3.科学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发表时间存在一定关系,普通论文会随着发表时间的延长而获得更多的被引次数,但其增长有限。高质量论文(如被引次数≥100)的被引次数要远高于普通论文,但其价值的发挥体现在经过检验、验证,获得科学界乃至社会的承认之后,而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被引频次与发表时间关系不大。

四 结 论

1.科学界金字塔中的分层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科学家在其中的进阶不是靠普通论文累积效应螺旋上升,而是靠高质量成果实现层级“跃迁”[7]。加菲尔德博士指出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会发表几篇“经典引文”,这些“经典引文”的被引次数是普通论文的30~50倍[8]。长特和杰青是我国高层次人才计划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与诺贝尔奖级科学家同期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突出表现在“经典引文”的缺乏,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稀少,尚未在科学界金字塔中占据“诺贝尔奖”层级,而徘徊在较低层级。

2.原始性创新超出了现有的学术范式,进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个厚积之上突破的过程,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基于长期的传统理论的积累,长期的实验、调研等基础性工作的积累,反复地对实验结果和新发现的现象与传统理论之间矛盾的质疑、思考,才能有所突破,才能获得基础研究最根本的灵性——原创性。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中的“定时”和“短时”制度不利于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不利于科研项目的深度探索,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创新突破。因此,管理部门将科学研究的时间控制权交给科学工作者,交给科学研究本身,才是尊重科学,科学研究才能达到自由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04年第22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有关情况[EB/OL].(2004-06-17).[2009-07-23].http://wcm.fmprc.gov.cn/ce/cght/chn/jy/t140021.htm.

[2]段志光,卢祖洵,王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年龄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4):211-214.

[3]罗静,秦刚,谈洁.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大学闵乃本课题组[EB/OL].(2007-02-28-03:25).http://www.sina.com.cn.

[4]姜咏江.深入理论逻辑研究是创新发明的基础[EB/OL].[2010-04-02].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339.2010-03-26.

[5]《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编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项目指南[EB/OL].(2009-11-28).[2010-02-20].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0xmzn/index.html.

[6]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聘任办法[EB/OL].(2005-12-27).[2010-02-20].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5/info17765.htm.

[7]章娟,段志光,王彤,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排序——频度分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3):5-9.

体育科学论文 篇2

摘要:传统保健体育包括中国武术、吐纳导引、健身气功、宗教功法、医学功法等种类,是以我们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身、养生体育项目。通过几个学年的专选课程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其在学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极具推广价值,我们将继续广泛深入地发展此项教学工作。关键词: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传统保健体育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集东方文化、哲学、政治、宗教、医学等思想理念为一体的健身、养生体育活动项目。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主观意念的积极参与及恰当的呼吸配合(身、心、息联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位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锻炼身体,培养性格,起到祛病、益智、健康长寿的作用。它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属性,从历史的演进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析,古代劳动人民往往是为了防病治病的目的创造出了众多的健身、养生功法和技术,这一类体育活动可以称之为“为医疗服务的体育”,它与现代奥林匹克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超越极限、永争第一”的精神观念有质的区别。认为个体身心的积极参与,以个体的“我”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我才是至关重要的。它又不同于医疗,医术和药物对患者个人而言都是外来的,而传统保健体育的医疗效益主要来自个体自身。不能说它取代医疗手段,无数事实说明,它对疾病的预防,辅助治疗及康复治疗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锻炼,是临床医学有效的完善、补充手段。

一、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专项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哲学理念的学习、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有效改善了身体健康状况,对传统保健体育与中西医临床医学相结合在疾病的预防、辅助治疗及康复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为本专业——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等学业的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促进作用。

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义工”实践过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广大学生慈悲、仁爱、融入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道德情怀。我们称这种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三义”行动,即义务为群众诊断、咨询保健养生方法;义务为群众提供中医学专门的保健手法推拿按摩服务;义务为群众演示并传授保健养生功法。在实施“三义”活动时,我们非常谨慎地将其定位在:义务的、非经济、商业性特征;教书育人的特征和服务社会特征的层面之上,不如此恐将脱离纯粹,流于庸俗。

同学们社会实践服务受众一般为老年人或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天之娇子”一下子扎进“弱势群体”之中,我认为其思想认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首先是滋生出几分怜悯、慈悲、仁爱的道德情怀;其次是对自身存在价值(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认识;再者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未来职业的价值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于此活动与课程的教学评价挂钩,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校自2004年起,迄今已有逾1800人次参与并完成了38个单元、约3000小时的社会慈善服务活动,教学效果及社会效应良好。

二、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几个问题 1.气功类教学问题

个体主观意识的积极参与,是传统保健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道由心学”,即“心”学是学,“心”练是练,“心”得是为最大之得。不认同虞定海教授关于练习者在练功时“调息、入静,暂时关闭一切信息通道„„”的提法,不少同学在交流“松”、“静”的功夫时,都简单地理解成“什么都别想”——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辨证地理解,“空灵”、“透彻”、“无”、“零”也是一种存在状态;同样地,“无为”、“不作为”,对有生命的个体而言,也是一种作为方式。练功状态有别于睡眠、清醒状态,从正常人心理、生理的角度分析,那是一种“以心治心”、“以念止念”的情感、欲望等心理活动的戒持状态,怎么戒持?我认为朝着中庸、中和的状态收摄戒持,是心理活动窄缩、心理活动定向性集中活跃状态,亦即气功练习时常提的“意守”的目标。

在许多气功类练习方式的传统保健类体育活动中,都强调并提倡“内动”、“调心”,充分挖掘个体心理活动与肢体动作、呼吸方法有机配合的能力。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即物质决定精神,然而在特定的环境状态及一定的时间域之内,意识(精神)是可以升华存在,提高存在价值的内涵的,“望梅而止渴”、“听风生凉意”就是最好的佐证,这是气功类传统保健体育活动所追求的一种场境、氛围。

同时我们也坚决反对由刻意于“玄妙”而至“迷信”,那些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无所不至”、“无所不及”的“开天耳开天目”等奇功异能的鼓吹要不得,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对某种功法或某大师的迷信崇拜。迷信常使人愚钝,实际上那些歪理邪说再好识辨不过,不论什么“信息讲座”、“带功报告”、“开班设坛”等等,都有财物、名誉、权利非常规敛聚的特征,他们常教唆学生、信众要“坚定信心”、“唯师唯大”、“唯功唯大”,这本身就犯了“起意”、“生欲”、“争执”的修习大忌。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同学们要以人为本,以个体身心愉悦健康为标准,要敢于抛开我、超越我,抛弃一切不适宜个体锻炼的功法。2.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与宗教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和学生们讨论“老”、“庄”,谈“阿赖耶识”、说“涅磐”,分析瑜珈术与运动处方等,遭致一些误解,个别信教学生很欣慰,“欢迎老师宏法”,这引起了我深刻地反思。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有关宗教问题的论述:“不信仰宗教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应该积极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宣传反对封建迷信的正确观点。”“我国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吸收了我国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医学当中不少优秀的成分,可以研究和发掘其中精华。”“肯定宗教中的积极因素,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宗教,而是要努力使已经存在的宗教多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祖国统一服务。”

信仰宗教不对,必须防止宗教极端主义的滋生,做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倡导者、维护者,同时简单地抵制、拒绝、排斥宗教理念和信教学生也不对。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基本的宗教政策,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研究挖掘其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为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服务。3.课程德育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学校体育较为时尚的提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致力于开展“德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在培养建设新形式下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时候,将其换上一套传统的提法,那就是努力建设一个颐养、培植浩然正气的道场,一个士(义士)、子(君子)、匹夫(时刻有责于天下兴亡的匹夫)的教育道场。视实践的方向、过程为最大的教学目标,不断激励同学们去勤勉地参与、行善、奉献和创造。为此我们给每位同学配发了“三义”社会实践义工工作日志本,将每次活动内容、时间、地点都详实地记录,并由教师、服务受众或资深社会人士签名认证,每学期回收评价一次。积极倡导“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耘”、“视行善为积德、积福”这些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学生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做好中医学、中药学为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理念的秉承、光大事业。

4.学生教学水平及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问题

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技术,能自己独立练习之外,还有运动处方的要求,即学生应当能够将所学过的传统保健体育技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向患者传授、应用于临床。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教法,从目前情况看,同学们结合动作一边叫口令、诱导语、张嘴的第二信号系统应用能力较差,此应为今后要努力改善提高的一个环节。项目的提高、深化要求在专业理论方面要不断探究,这一工作不能仅仅是教师的,更有待于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尤其结合学生主修的中医、中药学专业。近年来此项工作成效甚微,学生仅有一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另有10篇文章在校园网站相关版块上刊发,影响的面和度都极其有限,这也是要努力改善提高的一个环节。参考文献

体育科学论文 篇3

一、学校体育综合理论与管理研究

1.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基本经验与理论体系研究;

2.“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学校体育价值研究;

3.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建设及实践探索研究;

4.建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管理与评价机制的研究;

5.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管理研究;

6.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体育考试改革综合研究;

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实施与评估研究;

8.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建构研究;

10.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体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11.学校体育文化及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与发展研究;

12.学生体育科学素养培养与终身体育研究;

13.学生运动会综合改革研究;

14.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随迁子女体育教育现状研究;

15.实施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战略现状与评价研究;

16.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研究;

17.2022年冬奥会举办对我国学校体育促进研究;

18.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学校体育研究;

19.校外教育机构组织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

20.学校体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二、高等教育體育研究

21.体育类专业的设置与发展研究;

22.体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3.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对接研究;

24.创新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5.实施《高等院校体育工作标准》评价研究;

26.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现状研究;

27.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数据库标准研究;

28.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9.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30.中国体育教材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研究;

31.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改革研究;

3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

3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管理指南研究;

34.中外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对比研究;

35.高等院校及社会体育资源对青少年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基础教育体育研究

36.《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实施与评估研究;

37.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38.《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39.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40.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41.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4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43.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4.学生参与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动机与效果比较研究;

四、学校课余体育研究

45.青少年体育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6.青少年运动选材研究;

47.课余训练中的“学训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48.在学校中推广实施各类体育项目的策略研究;

49.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建设规范与评价研究;

50.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

51.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5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锻炼时间的组织与实施案例研究;

53.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发展与评价研究;

54.学校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与效果研究;

55.体育拓展与野外生存教育研究;

56.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研究;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条件保障研究

57.不同地区体育教师职业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

58.体育教师参加体育社团、社会活动现状及发展研究;

59.学校体育联盟发展现状及促进学校体育作用研究;

60.体育教研员教学指导能力与职业发展研究;

61.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模式研究;

62.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劳动保护研究;

63.体育教师形体与健康对从教效果的影响研究;

64.中小学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及发展研究;

65.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配备、建设及管理研究;

66.学校体育器材信息化建设研究;

67.学校体育器材标准研究;

68.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办法研究;

69.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器材研究;

六、学校卫生与健康研究

70.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融合模式研究;

71.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72.中外学生健康教育促进比较研究;

73.学生健康状况评价及信息开发应用研究;

74.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研究;

75.残疾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育研究;

76.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77.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行为的社会、家庭因素研究;

78.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行为对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79.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80.青少年视力不良、肥胖防控适宜技术与有效策略研究;

81.学生形体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

82.学校预防艾滋病及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83.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研究;

84.建立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85.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86.青少年运动处方与营养处方整合研究;

87.学校和社区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中的协作与创新研究;

88.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健康人力资本关系研究;

89.自我意识发展与体像认知关系研究;

体育科学论文 篇4

大学的教育, 不仅要培养出一代四有的建设者, 还要培养出一代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体魄强健,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时代发展除了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 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大学期间, 学校体育是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 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2]。大学体育开展的优良与否,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今后参与体育的情况。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接收系统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 是与社会体育衔接的关键环节。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现状, 并进行分析、总结和改善,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资料显示, 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而机能和素质指标, 除个别指标略有提高外, 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中存在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淡薄, 体质下降, 心理障碍及疾病与人才培养要求也很不适应。数据表明,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脱节, 高校体育未能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 全民健身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对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开展调查研究, 对于了解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 分析问题原因,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 不重视学校体育, 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 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而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 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当成了‘插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不少研究者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开展研究, 形成了一些理论和方法, 开展这方面的继续研究, 对大学体育教育富有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成功衔接, 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大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掌握一定的体育原理之外, 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 对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有决定性的意义, 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使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动能力, 形成自觉的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 使大学生意识到体育和自身的关系, 坚持不懈地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把体育融入自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正确引导体育参与行为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亟待解决。

1 研究现状

在由20世纪90年代向21世纪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国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均已认识到大学生的体育重要性, 并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及健康情况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形成了一些经验。

1.1 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体育综合素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 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如何?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效果的调查》, 李静的《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于海涛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王立红等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等文献进行了相关研究。

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特别是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它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3]。

高校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较差, 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达标及格体育就及格了”的错误的观点。大学生体育能力较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按“达标”标准来判定自己身体素质状况。同时, 大学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较差, 大部分学生只能够组织30人左右的小型班级比赛活动。从所擅长的体育项目方面来看, 最多的能够从事5个项目, 最少只能从事1个项目[4]。

大学生体育兴趣表现不足, 在对大学生的体育调查中发现, 有43.52%的大学生只参加自己感兴趣的1~2项体育活动, 有39.29%的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以外的体育活动 (能参加3~5项体育活动) [5]。大学生对体育促进健康的认识是正确的, 但缺乏积极的行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 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男、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 运动项目、考试内容的选择, 以及对学校体育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1.2 关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 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 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 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 并能够将其延续终身。王大中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当代大学生体育需要的研究》, 李俊青《论终身体育思想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贾为华的《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 李雪萍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等文献进行了相关研究。

研究认为, 在体育认知方面, 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总体上比较肤浅, 体育知识掌握有限, 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许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 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不懂得健身方法[6]。

在体育情感方面, 抽样调查显示, 大学生中对体育的认知态度积极、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的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在体育意志方面,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规律,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比较被动, 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没有形成持久稳定的体育意识, 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大学学业完成后, 不能主动第坚持参加体育锻炼[7]。

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体育教师的因素和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因素等。

研究中, 不少学者提出高校教育应秉承终身体育的思想, 认为体育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终身健身者。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同时, 大学时期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意识决定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1.3 关于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

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些研究针对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水平、喜爱运动项目、上课情况、课外活动情况、参与体育竞赛、阅读体育报刊、书籍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体育现状, 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于海涛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一文指出, 七成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 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反映下肢爆发力、腰腹肌力量、肺功能的肺活量的运动方面, 大学生处于连年下降趋势。

学生最想学习运动项目中, 游泳、网球、乒乓球明显靠前, 这些项目都要求有一定技术、场地、器材, 其参与难度相对较大, 如游泳、网球受场馆、器材、技术限制, 乒乓球受技术限制等[8]。

程云峰等的《普通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一文调查显示, , 学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上, 一周3-4次为最多, 每次锻炼时间以1小时居多, 0.5小时次之。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大多是寝室同学一起自由活动, 活动的场地以运动场居多。虽然现今大学校园内健身、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结构可供选择, 但大多数学生仍喜欢传统的运动场地, 因此客观上高校必须注重运动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建设[9]。

同时,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存在着辩证关系, 二者是分不开的, 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体育意识, 是部分体育行为存在问题的诱因。

1.4 针对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还有一些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人群的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如潘书波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东北地区高师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结果发现:1) 女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等五项维度分高于男生;而身体活动功能、维度分则低于男生。2) 独生子女健康素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 城市学生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二项维度分高于乡村学生, 而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二项维度分则低于乡村学生。

另如孟峰年发表的的《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意识》;安宇发表的《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扈晓发表的《南昌市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等, 这些调查研究都是以地域性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分析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及影响因素, 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建议和意见。

在针对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中, 有针对省级区域的研究, 有针对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区域的研究, 但对于中小型城市区域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中小型城市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如何?与上述地区是否相同, 有何差异?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5 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培养方法的研究

一些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培养方法的研究, 如林子在《四川体育科学》上发表的《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 李雪萍在《锦州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 这些文章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大学体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这些文章对大学生体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 从体育意识、运动习惯、健康卫生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指出相关结论, 提出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这一整体的体育现状, 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针对各种体育意识的不同特点培养体育意识。

上述这些研究, 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研究仅对调查分析进行结果性的陈述, 对存在问题和规律缺乏进一步地探讨, 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对策。

2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理论探讨

2.1 体育意识

对体育意识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 但是我们不难从基本概念的推演中得出一个无异议的结论。

所谓意识, 是人脑中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哲学概念中, 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存在。因此, 体育意识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人们对体育在头脑中形成的认识与理解, 是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在人脑中进行精神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体育认知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 是对体育及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体育情感是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来情感取向, 如体育兴趣。体育意志是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10]。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 体育意识具有客观性。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行为的反映, 是一种内在的客观存在。同时, 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对体育意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根据。

(2) 体育意识具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活动都具有社会性, 体育意识是通过后天的大量体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始形成期、发展期和相对稳定期等几个阶段。因此, 对体育意识的研究, 应该注意其社会性特征, 从群体分析的角度开展调查研究。

(3) 体育意识具有内隐性。体育意识作为人脑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不可被其他个体直接感知的。而体育意识存在于人脑当中, 不能被直接观察或测量, 只能通过外显因素进行分析推断。

(4) 体育意识具有持久性。持久性是针对体育行为个体而言。在体育意识形成初期, 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容易发生改变, 在体育意识形成后, 将融为人脑意识的一部分, 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被轻易改变。因此, 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改善需要科学深入的方法。

(5) 体育意识具有表现性。其表现性体现在体育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来。体育意识可以作用于体育行为, 也即可以通过外在活动表现出来。因此, 可以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的外显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推断[11]。

(6) 体育意识具有历史性。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进行的, 因此体育意识受到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制约。因此, 在研究地域性体育意识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体育意识的历史性所带来的体育发展历史性和地域性差异的问题。

2.2 体育行为

关于体育行为概念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王志刚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体育综合素质在人的行为中的直接反映[12]。李静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进行体育生活和体育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体育文化在人的行为中的直接反映。于海涛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13]。张丰涛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在内在动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的躯体活动[14]。

上述观点虽然对体育行为的描述不尽相同, 但可以看出, 体育行为, 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广义的体育行为可以延展为与体育发生联系的各种行为活动。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运动行为, 虽然运动行为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广义上的体育行为, 也包括体育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 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15]。

2.3 体育意识与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现时代, 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疾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 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 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16]。

获得健康的方法有很多。体育锻炼是获得健康的主要方法之一。体育锻炼可以增进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 继而促进社会方面的健康。正确的体育行为促进健康, 而体育意识影响体育行为, 从而间接影响健康[17]。因此, 健康与人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密切相关。

3 小结

体育科学论文 篇5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从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健康成长。”可以看出这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又一全新认识。在这转变过程中并不是对原有的体系和方法的全面否定,笔者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应该注意:

一、科学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

(一)不应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通过在中小学体育学习,具有比较高的运动基础,在此阶段把运动技术的学习、提高与健康教育的相结合,才是“健康第一”思想的较好体现。体育活动的属性在于身体练习,利用这个属性可以使体育发挥更大的功用,身体练习是以一定运动技术学习为手段的,如果没有具体、系统地锻炼形式和方法,就难以行之有效的实施体育的健体功能,更谈不上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遵循运动规律,体现因材施教,并且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健康第一”不是“快乐第一”

在运动过程中获得快乐,是体育的功能之一,“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虽然在很大基础上利用了这一功能,使得体育教学在表象上具体了;但是如果脱离体育性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往往会被“健康第一”捆住了手脚,这样“快乐体育”似乎成了体育教学的主渠道,成了教材编写与改革的中心与主题.误认为“健康第一”就是“快乐第一”,使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产生混乱并进入误区,人为局限了体育的功能,限制了体育的外延。

二、教学模式“新”“旧”结合(一)创新要和体育本质结合

高校体育教育只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赋予它太多的功能和任务。虽然是“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健康第一”是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但是体育的功能毕竟有限,代替不了其他学科对人知识结构的拓展和精神领域的丰富。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实际条件进行,不能脱离体育本质而盲目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思想下设置的教学模式是具有科学性的,不能全盘否定,相反,在创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多借鉴传统教学模式。

(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既是体育教学思想的传授者,也是体育教学模式的直接贯彻者.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一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和教材的不同对体育教学模式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施,如情景教学模式是针对中小学生模仿能特性而设的.(三)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建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实行分班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分专项分层次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重视体育文化含量,根据实际条件对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舍弃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改造和开展,也是“健康第一”要求。

三、树立体育文化观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一)培养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思维体系因为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对事物的理解可以超越简单的认知层面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是利用身体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练习,激发体育兴趣的和塑造体育能力的,从而对体育的理解上升到精神层面,更准确的理解“健康第一”思想;体育教学要以文化传播为己任,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塑造与培养,这才是体育的灵魂和精华,也是超越低层次体育认知和教育的途径。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校实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模式后,教学评价方面却比较滞后,还是主要利用体制测试评价系统和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作为评价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运动成绩为主,注重结果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这种“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的方式,缺乏对个体特殊性的评价。而体质测试系统虽然对学生体质状况有比较准确全面的数据反映,但是对学生锻炼的能动促进不大。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目的出发,不应盯着简单的结果测试,我们应把视野拓宽,着眼于每个学生,着眼于整个过程。把学生的运动技术、运动过程、运动成绩都纳入考核的内容,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运动的快乐、愉悦、情感体验,从而接受熏陶、教育和锻炼。

四、结语

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就是确立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人的合理发展为根本,突出“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健体统一性和“内外合一”刚柔相济的健身系统性。强调对身体健康和健身评价的综合性、科学性,改变单纯内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区别对待,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来全面评价体育教学的效益.体育学习所取得的效果,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改造,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学生的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个学校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问题,所以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它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提高体育教师撰写论文水平的策略 篇6

关键词:创新思维;体育教师;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30-02

一、思而再思,触发写作灵感

写者,思也。撰写论文的人,善于思考,发现各种问题,想出多种策略。所以说,思考是酝酿,是撰写论文的前奏。写好论文,必须思而再思。

1.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撰写论文进行思考的基本方式。独立思考需从日常做起:课前预设,做好假设思考;课堂生成,做好及时思考;课后反思,做好全面思考,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撰写论文时,就能针对选题范围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进而为撰写论文进行独立的取舍。

2.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是撰写论文的有效思考方式。一是请教。请教同行、语文教师、名师,就撰写论文方面的具体问题或写作内容进行分析,虚心倾听,相互辩论,促发自己思考,获得有价值的灵感。二是参加研讨交流。①积极参与论坛研讨,在各种研讨中,碰撞思维,激发思考,寻找创作思路。②参与QQ群的讨论。吸收他人经验,拓宽写作思路,深入思考,理清写作思维。③与同行或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借鉴他人或其他学科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全面展开思考。

3.团队碰撞

团队碰撞是撰写论文进行思考的快车道。组成团队,采用网络和集会的形式,把有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区域特色的教研、写作合作体,形成浓烈研讨、写作氛围,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如常州市孙建顺名师工作室,针对教研和撰写论文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细致、深层次的研讨。在研讨中,思维碰撞,火花四溢,点亮创作思考;团队成员都有在期刊发表论文的收获。

二、收集资料,奠定写作基础

1.查阅文献

阅读专著、期刊、网页,把有关撰写论文的资料记录下来;用笔记本记录,或者保存在电脑中,笔者就在电脑中建立了“参考文献”文件夹,把收集的论文资料放在一起,撰写论文前,仔细阅读有关文章。

2.收集教育教学案例

在教育教学实践、教研活动、学习培训中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及有效处理方法,采用的独特教学方法、手段;教研活动中的心得和感悟;学习培训中的收获及问题,这些值得收集的资料,都应及时记录,可采用笔记本记录,也可以写成博文、微博,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或QQ空间里,也可以写成心得,保存在电脑中的“心得”文件夹里。

三、确立切入点,明确写作方向

审视资料,寻找撰写论文的切入点,是培养教师撰写论文独特视角的过程。

1.从切入点洞察论文观点

(1)选题的切入点应“小而深”。“小”,选题范围小,即写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或一件事,“小”能够写得翔实,有血有肉,打动读者。如初一年级的开学初,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随意迟到,甚至在班级写作业,不愿意上体育课。经过了解,小学五六年级的体育课由班主任带(缺体育教师),经常不上体育课,上课也只是出去玩玩。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严格要求,精心备课,采用游戏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从而改变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这些都是体育教学的小问题,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独特的解决方式,有的写,也能写得好。读者读后,感到就发生在身边,也为读者提供解决的方法。“深”,选题范围有深度,深入挖掘,反映教育教学中的深层问题,揭示教育教学规律。上面列举的事例虽小但也有深度,严格是保障,精心备课寻求适合初一学生体育学习的方式,能够深入写下去,在学生的兴趣、技能学习和体能发展中找到平衡点,真正把农村学生吸引到全新的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健康成长,也反映出“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思想,是现代教育顽疾,具有当代社会教育问题的深度。

(2)题目的切入点应“小而巧”。题目的切入点“小而巧”是写好论文的关键,“小”突出重点,“巧”凸显创意。如《有效改进蹲踞式跳远的收腹伸腿技能》一文,就是一个很小很具体的题目,写时就能紧扣题目、抓住重点,从收腹伸腿的时机和三种收腹伸腿练习方法展开论述,使文章重点突出。

2.从切入点的创新论述论文观点

(1)凸显本质特性。切入点的创新就是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一针见血。如蹲踞式起跑的“三快”,反应快、蹬摆快和加速快是蹲踞式起跑的核心问题(即本质特性),解决了“三快”,也就解决了蹲踞式起跑的问题,这就是文章切入点的创新。创新不仅为解决蹲踞式起跑指明了另一途径,使读者眼前一亮,也为文章的写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2)从新的视角进行论述。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写论文就是同中求异,也就是寻求新的视角进行论述。作者的见解和智慧,就是一篇新视角下的论文,如期刊的“各抒己见”专题,就是体育教师新观点、新视角的新文章。

四、构建论文框架,理清写作思路

构建论文框架是写好论文的基础,它好比高楼大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是高楼的整体结构,论文框架是构建论文的雏形。笔者认为,确立论文题目和主要内容之后,关键在于构建论文框架,构建好论文框架,也就理清了写作思路,而构建论文框架,可以从“四好”入手。

1.选择好论文结构

要使论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必须选择好论文结构。论文写作一般采用递进式、并列式、因果式中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既有递进式也有并列式的混合结构形式,不管采用何种结构形式都是写作的需要。好的论文结构形式能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层层深入,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在论文构思时,要明确标明1级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如递进式;2级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如并列式;等等。选择好论文结构就是理清论文各部分的关系。

2.组织好资料顺序

有了论文写作资料,还需组织好资料顺序。组织好资料顺序就是解决“先写什么和后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论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并且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收集的资料组织起来。组织好资料顺序也就明确了写作步骤。

3.确立好论述重点

依据论文题目,确定好论述重点,并且明确哪部分是主体,哪部分是次要的,而且在各部分的小标题后注明“详写”“略写”等字样。论文的重点部分预计分几层来写,每层写出相应的小标题,用小标题的序号注明先写哪层、后写哪层,也就是列出论文重点部分的写作步骤和次序。确立好论述重点也就明确了写作细节。

4.设计好论述方式

体育科学论文 篇7

本文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近五年(2006年-2010年)来的31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为数据来源。在具体的统计分析工作中,为保证文献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研究的需要,除去国外留学人员撰写的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最后共保留27篇博士学位论文中的5340篇参考文献。

2 数据分析

2.1 引文数量分析

引文量和篇均引文量是引文数量分析的两个重要指标。引文量(参考文献量)是指作者引用文献的数量。引文量的多少是用来衡量作者利用文献和吸收情报的能力的重要指标。篇均引文量则是指某一群体文献中个体的平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可以用来衡量群体中个体利用文献的程度及文献总体被个人利用的程度。

如表1所示,27篇博士论文共引用参考文献5340篇,篇均引文197篇(其中中文平均引文量189篇,外文平均引文量8篇),优于国外研究中指出的博士论文的完成平均要消化150篇相关文献的水平。较高的引文量说明博士论文吸收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了论文的可靠性,同时反映了博士研究生吸收利用情报信息的较强意识及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7篇博士论文中,单篇论文的最高引文量是最低引文量的6.1倍,是篇均引文量的1.65倍。这表明,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文献检索的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2.2 引文类型的划分

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类型,能够反映出论文引文的文献来源,了解博士生利用文献的习惯与特点。同时,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类型的分布特征可以显示出同一研究群体中各类文献的情报价值。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类型的分析也能为今后合理确定有关单位图书馆馆藏,从宏观调整各类文献的比例关系提供了依据。可以说,引文类型是引文分析的重要一环。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的规定,参考文献分为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两大类共19种文献类型。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的规定,我们将该专业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包括会议文集、网络信息、学位论文、报刊等)和其他等四大类(见图1)。

其中,图书文献,特别是古代文献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获取文献的主要来源,占总引文量的64.01%。图书具有内容全面,系统性和理论性强且学术观点成熟,数据可靠等特点。成为博士研究生的引用重点无可厚非。但是,将图书文献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依据和信息来源的结果却与其他学者对其他学科领域博士论文的研究中期刊为第一类来源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是在武术学科拓展专业领域的基础上,以中国武术为主干,涵盖中华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养生体育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遗产和养生理念下的新生学科,而武术、养生等又同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形影相随,因此古籍、文化史料、州府县志等自然成为该领域学者进行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另外,我国目前上没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门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学术期刊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期刊文献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获取文献的第二类来源,占总引文量的28.37%。通过对期刊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期刊文献与武术直接相关的仅占期刊文献总量的36%,更多的期刊文献来自于期刊学科或是研究领域,而非武术类的期刊文献主要出现在具有交叉研究性质的博士论文之中。例如漆振光的博士论文《新时期我国经济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中对人才学,特别是体育人才相关期刊文献的引用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交叉学科研究性质的博士论文的引文中对非本专业领域文献的引用上,期刊仍然明显少于专著的引用。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同时该领域呈现出对专著文献引用的思维惯性导致博士生更多的倾向于对专著的引用。需要强调的是,期刊文献具有的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信息量大、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等功能特点,应该成为博士研究生获取情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今后的博士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博士研究生对期刊文献的重视程度。作为第三类引文来源的特种文献大大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如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虽有引用,但累计只占到引文总量的6.96%,这是由于这类文献出版分散、形式多样,给收集检索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对博士研究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博士研究生还是十分重视该类文献的价值的。因此,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有关院校今后应注重加强这类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等工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引文文献的语言文种

从引文语种的构成可分析读者群对不同语言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还可推断不同语种文献情报信息源情况。从引文文献的语言文种看,27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中:中文文献5110条,占引文总量的95.69%。外文文献230条,占引文总量的4.31%(包括外文译本),其中有9篇博士论文无外文引用文献。

外文引文中,译文文献占全部外文文献的70.43%,外文原始文献仅占29.57%,同时,外文原著文献中,仅有4篇日文文献,其余全部为英语文献。这说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对原始外文的参阅能力十分有限这可能是受到了个人外语水平及所在培养单位外文资料短缺的影响。

英文文献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最主要的外文引用类型,其次是德文文献、法文文献、日文文献。按文献类型统计后我们发现,外文文献的引用主要来自对专著的引用,同时,引用领域也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哲学等非体育领域。体育类的外文文献仅有20篇(会议文集12篇,专著3篇,期刊2篇)。也就是说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对外文文献的利用还存在这资料陈旧、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2.4 引文年代分布

对引文年代的统计分析,可以反映被引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从时间上了解博士生利用文献的范围。这里,我们针对博士论文中的中文文献的引文年代进行统计分析。与传统的引文年代分析不同,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存在大量的古典书籍的引用。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现代”指现在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现在这个时期。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探究该专业博士论文引文的年代分布情况,我们采用划分时间段的方式将引文划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两大类,划分的标准即以1919年为分界点,1919年以前的文献暂定为古典文献,1919年以后(包括1919年)的文献暂定为现代文献。

2.4.1 现代引文年代分布

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论文现代引文共计4663篇。最早的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文献,最近的文献为2009年出版的文献。经统计引文文献,1919年-1980年文献21条,占总量的0.45%;1981年-1990年文献437条,占总量的9.37%;1986年-1990年文献581条,占总量的12.46%;1991年-1995年文献778条,占总量的16.68%;1996年-2000年文献935条,占总量的20.05%;2001年-2005年文献1546条,占总量的233.15%;2006年-2010年文献233条,占总量的5.0%。现代文献中年代不详的引用文献共计362篇,占7.76%。从图2中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出版时间主要集中在2001年-2005年段,该时间段出版的文献引用量最大。按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五届博士论文的现代引文年代分布折线趋势几乎完全相同。从引文量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届的学位论文较前一届的毕业论文在各个引文时间段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此可以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论文引文存在着引用文献时间愈近,被引用的文献愈多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一规律图示中并不十分明显,这与论文完成时间接近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也与该专业博士对新近发表文献的吸收利用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换句话说,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接受、吸收最新成果的能力上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2.4.2 古典引文年代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共计447篇次的古籍类引文中,除去年代不详引文33篇,明清时代的引文最多,达到197篇,占古籍类引文的47.58%,唐宋时期引文为115篇,占27.78%,五代和三国时期文献最少,各自只有2篇。进一步分析古籍类的引用文献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古典文献的年代分布与我国历史发展轨迹基本吻合。在不同时代的引文中,战乱年代(如五代、三国),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著作相对较少,对这一时代的引文也相对较少。社会繁荣稳定的时代,文化水平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对这些时代文献的引用明显高于前者。如明清、唐宋时代文献的引用相对较多。(2)前秦的诸子百家之作、汉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是各自时代的代表文学体系,论文引文中在引用量上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3)从古典文献的引用类型来看,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实文献引用是博士群体古典引文中最常引用的文献类型,与之相关联的地方县志等也是主要的引用类型。再者,对哲学类文献的引用也是古典文献的引用重点之一。例如《论语》、《道德经》等。通过访谈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在撰写有关论文时,对传统现象的参考多来自于历史记载文献。我国古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又始终与我国古代的哲学理念息息相依。

2.5 高频引文作者分析

引文量在10篇以上的作者共有21人,占引文总数的36.71%。与其他研究领域的统计结果相比较,所占份额较高,这说明在该领域,核心作者的学术能力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固而强大的核心群体。有52.29%的引文作者仅出现过一次,这反映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广泛性,但同时,被引作者的非连续性也反映了该领域核心群体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列出了被引频次最高的6位作者(见表3)。从中也可以看出,博士论文的高引用文献主要来自于本专业的核心作者群体。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仅是从引文量这一层面来界定核心作者,但是,很多时候,数量的多少并不一定完全反应质量的高低,因此,还有必要结合实地调研论证上述结果。

3 结论

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学位论文比较分析后我们认为:

(1)较高的引文量说明了博士论文吸收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了论文的可靠性,同时反映了博士研究生吸收利用情报信息的较强意识及能力。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生之间的文献检索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论文的阅读需求依次为图书>期刊>会议录>网络信息>学位论文>报刊,其中,图书是该专业博士研究生最主要的参考文献类型。

(3)通过对引文语种进行分析,表明中文文献成为博士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外文文献的引文量仅为4.31%,其中所引用的英文文献为77.97%,其他语种的文献仅为22.03%。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对外文文献,特别是非英语语种的外文文献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十分有限。

(4)根据引文年代分布特点,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按照年代划分可以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两大类。其中,古典文献多为明清时代文献,现代文献主要集中在2001年-2005年段。

(5)对高被引作者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在该领域核心作者的学术能力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固而强大的核心群体。

参考文献

[1]Paul Kelsey,Tom Diamond.Establishing a Core List of Journals for Forestry a Citation Analysis from Faculty at Southern University[J].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2003(5):357~377.

[2]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伦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2:33-34.

[3]刘玮,赵嵩正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情报科学,2006(8):1249-1252.

[4]张文丰.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J].学术论坛,2010(6):28-31.

[5]周伟良.关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317-322.

[6]卢石,牛敬莹等.从论文的引文分析探讨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文献需求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7-10.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 篇8

(马希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影响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走向的几个因素 (论纲)

(刘建和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文明化进程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聂啸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论政府对职业体育组织的培育和支持

(张剑利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伦理对竞技体育发展运行的价值评价和把握

(熊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大众文化时代竞技体育的特征分析

(朱大梅, 陆小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特点与组织制度安排

(卢文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自然的人化”——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客观性因素

(王若光, 孙庆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奥运会与现代传媒的视觉“共生”关系研究

(张磊 等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论大众传媒与全民健身的互动效应

(韩会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新闻与宏大叙事

(杨剑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传统武术的保护问题

(叶鹏, 蔡宝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青少年运动参与和暴力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王京琼)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社会学视野下的运动员角色转换方式、问题与对策

(宋铁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基于熵、耗散结构的体育管理系统演化研究

(李军岩, 程文广)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休闲体育:田径运动的拓展与特性的回归

(林松, 王进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体育文化学视角下的举国体制

(沈克印, 王健)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体育在构建西部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

(杨芳, 邵文)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论体育人文精神的美育

(曾玉山, 刘素梅)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微观视角下中国篮球教练员人力资本分析

(柳建庆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厦门与台湾体育交流合作的发展远景及对策

(刘明辉, 刘英杰)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构筑和谐体育发展的法制基础

(于善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与定位

(刘一民, 曹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基础科学

影响辽宁省3~6岁幼儿体质状况的家庭因素分析

(于秀, 史永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23例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MRI影像分析

(李亚林 等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模拟高住低训对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赵可伟 等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高住低训对大鼠体重和骨骼肌形态学影响

(贺道元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耐力训练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与CKMM基因

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周多奇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运动对人体骨质疏松的影响

(杨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肥胖与正常体重大学生体力活动量与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

(刘立清 等文)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化管理与质量控制要素

(王勇, 杨敏)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我国优秀残疾游泳运动员呼吸机能的研究

(高海宁 等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运动, 营养与免疫

(秦素荣)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PGC-1α与运动能力

(马继政)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

服用柠檬酸钠对少年男子运动员5000米跑前后

血液离子浓度的影响

(黄志辉, 刘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

茶多酚补充对游泳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马兰军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阶段训练周期中优秀重剑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陈艳梅, 黄文砚)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游泳运动对中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赵平 等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盂肱关节旋转等速肌力研究

(柳爱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脊髓损伤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管勇, 吕晓华) 中国体育科技.2008 (1)

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在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调控中的应用

(李世成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

(沈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

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马毅 等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辽宁省7~18岁学生身体发育指数20年变化分析

(赵娅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辽宁省成年人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赫秋菊 等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

(常德胜)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PNF治疗运动员股骨颈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病例报告

(郁建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

骨运动疲劳的超声检测研究

(臧育扬 等文) 中国体育科技.2008 (1)

活血止痛膏治疗运动员急性踝关节扭伤及其护理

(张思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1)

体育产业

休闲体育消费的特征与功能

(陈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霍德利, 毛旭艳)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高校体育产业化初探

(耿亮)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高校体育开发的联动效应及市场开发对策

(李荣芝, 虞重干)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张金桥, 史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理论

休闲视角下的户外运动

(齐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精神视域中休闲体育的意蕴解读

(石振国, 田雨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研究

(楚继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我国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开展状况及对策探讨

(魏争光 等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众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对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李龙洙, 秋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学校体育

浅析高校体育资源的概念及定义

(李巧灵, 胡红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

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状况研究

(李志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

对体育艺术系男生形体训练课的探讨

(吴洁)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陆琦)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欣赏型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探索

(陈显健)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小团体”教学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

(陈玉玲, 董小燕)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职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孔令蒙)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宁波江东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工程对提高初中生

情绪稳定性的调研报告

(沈舜尧) 浙江体育科学.2008 (1)

“掌握”教学模式对体育专业学生目标定向类别的影响

(宋进文, 胡宝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理论探索

(朱桂林, 何志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张艳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浅谈高校体育管理的创新和创新思维

(郑强 等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李新国)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

(汪洁)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影响湖北省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鲍军超, 凌云天)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现状调研

(林辉杰)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浅析创造性思维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的必要性

(沈可, 高晖)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大学生健康运动新模式

(金海燕 等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湖北省体育教育专业市场需求的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夏端阳)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黄静)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大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情况的研究

(汪浩 等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大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与分析——对江苏省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研究

(王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研

(徐恒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综述

(李连伟, 曹诗卉)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1)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方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谭文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参与主动性影响的实验

(雷慧, 邓罗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师资培养之素质教育论

(全海英 等文)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篮球教学新论

(戴德翔, 杨长力)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解读市场经济下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

(罗飞虹, 陈慧)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高校日语专业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

(陈莉, 胡启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杨建平, 张秋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研究

(李荣芝)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

(陆守芹) 湖北体育科技.2008 (1)

沈阳体育学院建院以来不同时期教育观念概述

(马兴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区域性高校体育专业教育的资源整合

(易小坚 等文)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高校体育赛事资源开发与商业合作的互动研究

(郑国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科技服务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开展的

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王村, 何志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喻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健, 陈善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现状及对策

(郭芙茉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概念研究与界定

(王立红 等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大学生竞技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的选编分析

(李美玉, 杨爱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

(陈俊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体育院系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改革研究

(隗金水, 邹亮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大学生哑铃韵律操的创编与教学实践探讨

(欧阳静仁 等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张伟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选项课的研究

(杨丽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本科专修学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

(郭强, 杨杰夫)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我国学生竞赛制度的发展现状、改革与实施方法的研究

(史为临, 毛丽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

普通高校男生参与课余篮球运动的影响因子诊析

(梁旭鹏, 王樱桃)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吕立功)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高校篮球赛事经营的研究

(柯茜)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健身与教育视野下的高校网球运动推广

(赖炳森) 湖北体育科技.2008 (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解析

(王晓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青海藏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的分析研究

(方成邦)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布依族学生1991-2000年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张龙, 母顺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论高校体育志愿者队伍开发的现实意义

(刘欣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性思考

(季钢 等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论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学习策略

(文兰佃, 韩玉宾)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析我国近代以来女子体育教学从“化大众”到

“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刘小明, 刘娣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师能力培养的研究

(杨学勤 等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孙建鹏 等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我国体育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李相如, 霍建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新时期加强体育院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

(余丽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论拓展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

(宣海德)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对2006年第三届世界大学生桥牌锦标赛比赛的分析与研究

(金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香港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李卫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9)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对继续教育的认知现状

(何祖新, 王红燕)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1)

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择业观的思考

(殷红, 时金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1)

我国成人课外教学的组织形式

(路同 等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1)

大学生体育竞赛区域联合的市场开发意义分析

(许治平, 朱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乒乓球教学中的美学研究

(刘欣华 等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1)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分析与思考

(王凯珍 等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竞技体育

史冬鹏110米栏的技术特征研究

(卢春根, 刘子强)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竞技篮球制胜原理及我国认识现状的研究

(宫士君 等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湖南省竞技体育现状和发展对策分析

(范英)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篮球比赛中运用频繁换人战术的作用

(王博武, 赵巧)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对篮球裁判员临场能力的几点思考

(王晓春)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心理因素的分析

(于一)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心理暗示调解法在恢复期中的运用

(矫健, 贾巍)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论排球扣球和拦网高度测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孙启成, 靳小雨)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山东省竞技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刘美凤 等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国家男子帆板运动员力量素质历年比较分析

(蒋琛 等文) 山东体育科技.2008 (1)

美国体操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及其启示

(丁励翼)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中国职业网球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田园, 刘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篮球防守战术中对位联防战术与训练研究

(王正丰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时间序列模型在我国年度世界冠军预测中的应用

(赵聂)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国家女子网球队冬训备战实时监控的初步研究

(陈正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男子100m运动员的不同最快速度的机能特点与

运动能力关系

(骆建 等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我国竞技体操科学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郑春梅, 周玉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对俄罗斯、葡萄牙艺术体操大赛的思考

(洪小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传统体育

我国优秀散打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梁亚东, 毛爱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由武术散打世界杯谈中国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策略

(戴金明, 薛文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单项比赛成绩的因素分析

(何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男子小级别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及

评价标准的研究

(李正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从方法论看传统武术的文化本位与文化自觉

(李旺华, 霍如)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奥林匹克

消极政治因素对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谷云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多哈亚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

(许奋奋)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支持

(张婵 等文)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科技对奥林匹克运动人文价值的影响

(董传升, 张永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体育场馆

美国赛事及场馆设施外部效应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陈元欣,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体育旅游

河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对策研究

(邓凤莲)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

广东省城乡居民旅游需求的调查

(吉灿忠) 体育科学研究 (集美大学) .2008 (2)

试论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篇9

档案是社会发展的记载器, 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 尤其文书档案这种传统的记载形式, 存在普遍, 它记载着各单位的发展历史, 反映了一个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手段、取得的业绩及经验、领导决策及部署等。随着文书档案管理模式的更新变化, 采取新颖的管理模式对文书档案进行科学管理, 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 保证文书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的体现。

1. 文档规范化管理。

档案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档案业务建设标准等, 是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准则。在文书档案制作产生、收集整理、建档保存、日常管理、合理利用等整个过程中, 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文件的产生往往是随机的、渐进的, 甚至是芜杂的, 必须经过一个日积月累的收集过程、一个科学研判的取舍过程、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过程, 使鲜活的原始记录固化为纸质或电子形式的文书档案, 为今后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 文书整理是形成文书档案的起始环节, 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 文书档案要符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要符合《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音像档案整理要符合《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各就各位, 对号入座, 从细节入手, 真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规范性。

2. 文档一体化管理。

长期以来, 文书处理和文书归档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 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归档, 导致文档管理脱节分离, 文书档案管理程序过于复杂, 档案管理较容易出现错误, 最终影响了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 降低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鉴于此,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 文档一体化成为了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把过去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独立的分散状态, 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去进行管理, 实现从文件生成办理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保证文件内容的完整性。文档一体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意味着公文处理和文书归档两者归入为文件运动的整个生命过程, 从而使文书档案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

3. 文档信息化管理。

科技论文与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 篇10

1.1 论文发表情况

以中国知网公布的正式出版物为对象, 利用网络检索, 收集了2005年至2013年公开出版的以“林业科学”为主题的科技论文, 共计14 609篇。具体见下图。从下图中可以看到, 自2006年开始, 我国林业科学学术论文出版的数量大幅上升, 说明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林业科学的重视, 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之后论文的数量呈一定程度的波动, 未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1.2 论文分类情况

按照论文涉及的专业分为:遗传育种、树苗种植、林场培育技术、林业经营管理, 经济林培育、森林防护、木材工业、林场经济、国家林业政策, 其他等。文献数量和结构见右表与图。此表显示出, 遗传育种、树苗种植等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数量较多, 这与我国一直以来执行的林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说明在2006年以来, 国家将这些类型的研究列入林业的重点项目, 大力扶持。在我国加入WTO后,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 种植经济林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因此造林技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林业经营逐步放开, 这方面的论文也呈上升的趋势。进入本世纪以来, 我国的木材加工制品产量日益提高。尤其是土地经营制度和林权改革推动了林区经营制度的改革, 林木工业、林业产业、林业政策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版。而其他领域的论文据统计也有2740篇, 这再一次证明林业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

1.3刊物分布情况

统计显示:我国东北、中东部、西南部等地林业刊物的出版数量多, 但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论文数量较少。论文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丰富, 覆盖率高的地区。此外, 这些地区相关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较多, 科技人员较多。

2 今后中国林业科技论文的展望

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林业的发展有了根本变化, 林业的作用日益为大家所重视。在地域分布上, 中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的森林的作用不同。中东部地区的林区出产商品林, 东北、西北、华北部地区满足生态平衡建设的需求。同时, 在主要江河流域, 如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的林业发展的地位异常突出。因此,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 林业前沿研究的重点将发生巨大转变, 论文的分布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主要有几个方面:

在地理分布上, 西部地区降雨少, 生态破坏严重, 有关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的论文数量将增加。具体有天然林还林还草、节水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分资源管理与监测等。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 林业科学研究仍然集中在商品林栽培、木材加工、林业经济管理、林木加工经营等方面。

在学科分布上, 三北部地区即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在造林技术、生态保持、水土保持、抗旱生理方面的论文将增加。在华中华东地区在树种选留、林木种植、土壤学、林业经济学、木材加工等学科的论文数量会增加。

由于我国对林业科研立项越来越重视, 今后将重点向有关大型科研院所集中, 因此, 北京等地区的主要林业学术刊物上优秀论文会越来越多, 西部有较快的上升, 南方地区持平。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林业文论文的统计分析表明, 我国林业科学的研究方向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一致, 从总体上看是合理的。但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发展不平衡, 成果推广较少。在林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 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如何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尤其是应用型研究、多学科联合将是研究的重点。

摘要:近年来林业科学研究不断深入, 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系统学理论以及多学科交融, 使林业科学发展趋于完整。笔者对我国近几年公开刊物发表的林业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发现其中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作出展望, 以期为未来的林业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上一篇:蚁群算法模型下一篇:强化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