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

2024-07-26

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精选十篇)

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 篇1

一、突破习惯,提升自我

王崧舟说:“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这就告诉我们应该走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拥有并尊重自己的读书感受。

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喜欢用时光如流水、光阴荏苒等词语来形容时光匆匆。时间簌簌地过去了,但其速度真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吗?这是否是我们内心浮躁的体现呢?偶见宋代诗人唐庚的《醉眠》,触动了我的思考:“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这首诗阐述时间,另辟蹊径,拓展了教者的思维:群山环抱,一片寂静,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时间仿佛已凝固,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人事的搅扰,没有烦恼的萦绕,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我们不能任时光匆匆流逝,应该让时间留下痕迹。教师对时间这个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就能引导学生在缓缓流淌的岁月长河中静静品味时间,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

二、触景生情,触类旁通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诗,对此,苏东坡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流连诗酒,得风雅之乐;也亲理农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因此,他才能写出这样亲切本色的农家诗。而东坡在少年时代,就有过操作农事的经历,谪居黄州期间,他也曾亲躬田亩。正因为有此生活经验,他才能与陶渊明产生情感共鸣,“识此语之妙”。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与所读之诗全部相配,因而教者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或列举相似的作品,让学生触类旁通。

三、领略意境,创造提升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欣赏月色,柳宗元面对宜人的秋景,却感觉“寂寞将何言”,可见其谪居中郁悒的情怀;王维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可看作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苏轼看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邀张怀民共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提示他们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景色,几位诗人的心境不一样,言语不一样?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2

佗城镇中心小学

傅雪

古诗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向小学生推荐了一部分要求学生背诵的课外古诗,在小学阶段,语文教科书中就出现了一些内容健康、文字较为浅显的古诗。对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具有较大的作用。由于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加上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小学生读古诗词只能凭借相关工具书或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理解。而我们山区小学还是那种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老师解,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只是逐字逐句地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说出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古诗文的赏析是很少涉及的,然而,现在还是应试教育中,古诗文赏析在测试中还是经常涉及。

为此,我个人认为,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一般的让学生自己会朗读达到背诵及默写的程度,理解诗句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对古诗文的赏析教学:

一、了解写这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及他主张的思想。

要求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与他生活的时代、诗人的爱好、思想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民俗习惯等。

二、理解诗题。

要理解古诗中的题目是点明所描写的对象,还是所描绘景物和抒发感慨的地点,或是为谁而写,等等。

三、领悟诗情。

理解了一首诗的句面意思,还不算把一首诗真正地读懂,还必须领悟诗的意境。因此,描绘景物的诗,我们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生动画面。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作者既写了事又写景,写的是眼前送别的景象,抒发作者与朋友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碧波荡漾,李白站在黄鹤楼,望着远远消失在水天交接处的小船,久久不愿离去,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福江水,伴随行舟,将友人送别到目的地。

四、古诗文的运用。

古诗文凝练的表达的效果,是它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在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会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诗文中,诗人常常还会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等,判断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恰当运用了古诗文,关键在于对古诗文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在判断与运用时,才会正确无误,恰如其分。

五、改写。

改写就是把古诗文改写成其他文体的文章。如:把唐朝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改写成一篇精美的小散文等等。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一类特殊的文学作品,特有的魅力与意境可以塑造学生品质和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由于古诗词的特殊性,小学语文教师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出发,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对策来优化教学效果,这对于提升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1.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画面与意境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在进行不断的改版与完善,增添很多经典且优秀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通常格律清雅、用语生动,十分符合小学生学习,为他们的学习营造出一幅幅充满诤隋画意的景象。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需帮助学生读懂诗词内容,还应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古诗词所描绘的具体画面,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实物教具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画面与意境。

比如,在讲授《村居》时,教师可采用激趣导入法引出这首古诗,开场白: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幅春景图,学生回答:柳树长出新叶、小草发芽、放风筝、燕子归来、青蛙睡醒等。然后教师继续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地面青草生长,空中黄莺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以及飞奔的儿童放风筝,让学生借助这些图片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并体会到诗人将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滿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教师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中。

2.从阅读中领悟内涵渗透人文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想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文化应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着手,教师需刻意引领学生主动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古诗词蕴含的深刻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需重点关注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深究古诗词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同时,教师还应使小学生领悟古诗词中的人文底蕴,让他们主动去寻求人文关怀,从而感化古诗词中的人文因素。

例如,在学习《忆江南》时,词这种体裁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是第一次出现,这首词主要描绘的是江南美景,教师在课前需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找相关描写南方的资料。在阅读环节,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词句想象画面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重点品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句,并使其形成初步鉴赏能力,在探究“好”与“忆”的关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也正是这句体现出全词的主旨:感受江南风光的美好,所以,教师应刻意引领学生反复去诵读,从而深入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而且通过阅读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3.古诗词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能力即为人们对以往的经验与固有印象进行恰当的改造和加工,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意象。古诗词通常是具有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要想学习好这部分语文知识,学生应合理发挥出个人想象能力,不仅可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与动力,还可拓展古诗词的广阔意境,这对于提升其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结合诗词内容着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将静态文字转变为动态画面,加深理解。

比如,在教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解释诗意为基础,深度挖掘其中的意蕴和内涵,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文人用词的准确性与艺术性,感受古诗魅力和传统文化。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幅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图片,以题目中的“送”引领学生合理想象诗中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意境,让他们结合诗句大意去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将文字想象成一幅具体形象的画面: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如此,小学生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将会记忆的更加深刻和牢固,效果更佳。

4.借助古诗词创设情境感受情感美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将朗读指导当作教学重点,朗读的最高境界是人情入境,而且长时间的诵读古诗词可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利于他们学习各科知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引领学生自主感受古诗词的情景,鼓励他们进入到具体的角色中,从而获得自身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师也可借助古诗词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受情感。

5.总结

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 篇4

一、以“诵读”为引线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 诵读法已经成为理解诗词含义、掌握诗词主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反复大声朗读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领悟诗词的含义, 而且还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和道德取向。

首先, 从形式来看, 诗词讲究韵律美, 句式整齐, 音律和谐, 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很有节奏感。通过诵读, 学生能充分感受诗词的美妙, 体悟其中的审美价值, 从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其次, 从内容来看, 诗词主要有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实生活, 从艺术的角度赋予生活浪漫的气息。诗人对现实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能受到熏陶,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经常诵读。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时, 首先, 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情感。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诵读。随后, 再以诗的形式和内容两条线索展开, 让学生谈谈诗的韵律美、绘画美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值得一提的是, 在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抓住古诗, 还要关注作者及创作背景, 这对把握主题有重要作用。这首诗前两句对比秋天“荷花”的凋零和“菊花”的坚挺, 后两句话锋一转, 引出“一年好景君须记”。菊花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告君之句的醉翁之意是什么?通过多次朗读可以发现, 诗人意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主题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以“鉴赏”为深入点

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 以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内蕴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品格。诗词鉴赏不仅是充分发掘诗词多重含义、丰富文学要义的方式, 也是探讨诗人思想情感、研究历史的深入点。鉴赏诗词意在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诗词的价值, 并能在鉴赏中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 例如古人对生活的看法、内心的修养及为人处事之道。

以“鉴赏”为深入点的诗词教学不仅能延长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验, 还能开拓思维, 提升感悟。因此, 教师要在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的构词艺术、创作特色及思想情感, 帮助他们充分感受诗词的多重艺术魅力。诗词鉴赏一般可从语言风格、行文技巧、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 主旨是鉴赏的核心内容, 必须首先弄清主旨。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 全诗以叙事的手法展开, 并运用对比的手法 (桃花潭水的千尺深和汪伦对我的情意) 来突出“我”和汪伦的情谊。通过分析, 学生能够把握诗的主旨, 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意, 并反思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诗词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这就是鉴赏的升华。

鉴赏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研究诗词的热情, 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鉴赏的形式。诗词的美不仅在于韵律美, 还在于意境美。以王维为代表的诗人将“诗”与“画”完美结合, 使诗词呈现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 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 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画插图, 体会诗的绘画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 不仅运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早春图, 还赋予此画鲜明的色彩, 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可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来绘画, 其意义在于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达抽象的诗词, 在此过程中,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再三咀嚼体会和感悟内在含义, 在绘画的同时掌握内涵,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赏把学生的认知从表层深入到了内在, 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对诗词基础知识 (如诗词的朗读、翻译等) 的掌握, 更侧重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升文化内涵。

三、以“探究”挖掘内涵

传统语文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常使诗词学习陷入一潭“死水”中, 课堂失去活力, “活水”难以引入, 更不要说激起新的思维“涟漪”。探究法的提出意在倡导教师打破这一尴尬局面, 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决定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究要求教师能够独辟蹊径, 引导学生以全新的形式深入探究诗词,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诗词的价值。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领悟诗词多义性内涵, 还能通过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探究的内容来看, 教师要不断引入新鲜的元素, 以新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 以便学生能从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教师可以将诗词与音乐、美术、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 使学生领略诗词在不同形式中的生命力, 汲取其中别样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旧诗新唱”, 通过旋律让学生感受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进而引发自己对“背井离乡”的思考, 从而更加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 学生能够感受到以艺术为载体的人文精神, 感悟诗的哲理, 体悟生活。

从探究的形式来看, 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合作探究, 以综合展示的形式来呈现探究成果, 以师生共同打分的形式来评价活动, 通过合作—展示—评价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仍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围绕古诗背景、情景再现、主题深入等环节展开。在活动过程中, 各组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 既要着眼于个体的能力, 又要考虑到整个小组的利益, 协调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正确认识合作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集体意识。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更是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的挑战。诗词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挫折。

探究诗词要敢于突破常规, 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发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发现诗词中隐藏的内容, 充分感受诗词的价值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小学古诗教学之点滴 篇5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之一。小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其中的名篇佳作。修订后的大纲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背诵80首古诗词。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爱诗,也努力探索着诗的教学,希望我的学生也爱古诗。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协作、交流、利用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意义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设备、工具、信息资源等物理环境,还包括学习任务、策略等软环境。在古诗的教学中,从这两方面考虑,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支持学生建构知识的学习古诗环境,以促进古诗教学的学习效果。

新编入小语教材中的古诗大都是声情俱佳的动人图画,具有意境内外美和图画美,是陶冶性情,培养想像力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通过各种手段,像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等。提供给学生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感知。

如教《村居》一诗,先让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色,把学生带入春天的无限的遐想中。再用投影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秀丽的春天图画,再次让学生体验春天“草长莺飞、杨柳醉春烟”美好的境界。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让学生通读古诗,真是如诗如歌如醉。既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春日美联社就图中领略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使学生对诗意有了一定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为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古诗作了良好的辅垫,真是满弓之箭,蓄势待发了。

二、发挥想像,读思结合

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在读中有所感悟,并能发散思维,并能发散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内外,这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乐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句内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 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不同,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节奏划分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同、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人皆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教师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

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再配以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准确感受、把握全文的基调,在读中有所思,有所联想,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想像诗的意境美。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一诗,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六月的西湖,湖畔杨柳依依,湖面上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雪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画面下配上古诗的字幕,再配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这种类似卡拉OK形式的课件,让学生既可以看画面听范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还可以闭目养神,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再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反复吟诵展开丰富的想像,品味这无穷之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情境随处可见,只有展开想像的翅膀,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才能浮现在脑海中,才能体会那言尽意不尽的美好境内外界。

三、设境实践 鼓励创新 有人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研究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具有较多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有益于创造人格的培养。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创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由探索----转化----实践的过程。一旦学生的创造潜力被开发出来,那里蕴含的丰富宝藏,就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对学生而言,他将受益无穷;对教师而言,也会受到启发与激励。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演中创新

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鼓励创新。我在教《寻隐者不遇》时,要求同学上台表演作者跟童子松下对话的情景,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更多更有意味的台词来。在教《小儿垂钓》时,叫同学表演问路人和垂钓小儿的动作。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演中有创新,收到了很好效果。再如教《清明》时,把诗改编成一出独幕的话剧,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路上,设计一个行人与牧童对话的情境,并进一步演到诗人到酒店买酒的情节,真是趣味无穷。

画中创新

对于描写山川风貌,风土人情或生活场景的古诗,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绘制简笔画。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

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写中创新

对于已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高年级不生,可以设计一些改写,扩写诗句或者如“××之后”一类的题目,调动他们的创造思维。如学了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要求写一篇《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短文,既要能立足课文,又要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创造。把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情节想像出来,写出来。

小学古诗赏析教学点滴谈 篇6

【关键词】阅读赏析 拓展 扩、改、仿、创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8-01

众所周知,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走进古诗词,感受其魅力呢?现将一些尝试总结如下:

一、拓展相关诗词阅读和赏析

(一)向同一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如,学完王昌龄的《从军行》,教师可提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的边塞诗呢?学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后,教师建议学生开一个“走进春天 感受诗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把自己最喜欢的诗献给春天。学生兴致盎然地背起了许多熟悉的关于春天的诗。同类题材作品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前阅读的古诗词进行系统的梳理,沟通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二)向整篇(部)著作和系列篇目拓展。

以学过的古诗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诗人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古诗为基点,向整首、系列篇章拓展等。如学习李绅《锄禾》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李绅的《悯农》的其他部分。

(三)向某个诗人的作品扩展。

如学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问:“你还知道李清照其他的诗作吗?”这样的设计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的信息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向某个时代或时期的作品扩展。

如:在学了陆游的《示儿》后,学生知道了,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教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反应这一时期政治时局或者百姓生活的诗歌呢?”让学生通过这一首诗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赏析一系列反应“抗金和收复失地”这一主题的诗歌。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运用诗词写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完古诗词后,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一)扩写古诗词。

要扩写的古诗词,先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并熟读,使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词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知道古诗词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文章。这样做不仅巩固了阅读古诗词的效果,而且通过写文章,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大为加深。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得到了实现。

(二)改写古诗词。

古诗词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词,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要求高年级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将其改写成现代文,如:执教《枫桥夜泊》最后设计让学生把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既检查了学生对本首诗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仿写古诗词。

仿写,可以检验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文笔是否精彩,考虑是否周全,因此深受广大师生的重视。但真正认识诗的同学较少,知道怎样仿写诗的同学则少之又少,所以要将诗歌仿写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仿写诗歌的基本方法(品—悟—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四)创作古诗词。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词,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们痴迷于诗词,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诗词。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纷纷模仿古诗词书写出自己的诗篇。

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引领走进古诗,触摸其心律,感受其魅力之后,必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极目远眺,其精神境界会得到升华,其人生内涵会更加丰富而多彩!

参考文献:

[1]孙慧,陈昕:《小学古诗教学“四宜四忌”》.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年6期

[2]熊国华:《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广东教育.2002年3期

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7

主要观点: (1) 作者及背景介绍服务于课文教学,少而精勿繁琐。 (2) 备课前先用自己的心脑解读文本,往往能有新见解新思路,然后再学他人之长。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两点体会:

一、背景少而精,不必太繁琐

古人说:“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我们讲学一篇文章,不少离不开作者背景介绍之类。要想更透彻更全面的了解所学之文,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及背景是很必要的,如果没有适当的背景作铺垫,学生很难解读好文本。比如学鲁迅的《雪》,读解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有些文章离开作者和背景介绍好多读不懂读不透甚至误解,比如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有些有了背景和作者介绍,文章就不需讲多少了,学生也能读懂,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结合背景只需给学生点播点比喻之类修辞,接着直接可进行思想情感等文本的其他环节的教学。

然而,相对于所学之文诸多知识点而言,了解作者及背景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不可少但也不可太多,我的意见是:少而精。我见过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文天祥的《过零仃洋》诗前,光向学生介绍背景和作者就用了三个幻灯片,我感觉好像在学文天祥传记或者听了半节宋史。课后大家评课时,我说,背景太长,实际有几句就行了:文天祥是科考取官,做到南宋副宰相,其时南宋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中,他聚兵勤王抗元,不幸被俘,此诗写于他被押送途中。至于作者哪一年考上进士,在哪哪打了几丈,每次仗打得怎么样,皇帝如何提拔任用他,等等,我觉得作为辅助学习《过零仃洋》一诗的材料根本没必要。至于详细了解文天祥,那是另一种学习,那得看他的传记及宋史。出现作者背景介绍太长太琐碎源于:舍不得割舍或没用心割舍,太懒散囫囵吞枣网络式方便饭。作者及背景介绍用与不用,用的多少全看学生学习之需要,要知道这些介绍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决不能代替课文学习。我们知道,学习课文要掌握主题,写作技巧,遣词造句特色,情感道德价值观等多个知识点。背景作者站时间太多,重难点难突出,解读不透彻,往往导致捻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少老师讲课后评价遗憾地说:“开始背景用时太多,该讲重难点时,没时间了!”我想,实在不舍得精简,就采取对重点背景句加色处理,在放幻灯片时,给学生强调一下。作为课堂主持的老师,我们对背景的价值取舍在于它怎样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所教的特定内容,拿捏好时间分配,更科学有效地把握教学活动。

二、吃透文本有自见,分析起来才顺手

《教学勇气》一书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我不知别的同事在教一篇课文前是怎样准备课的,我多年的教学语文形成了一个习惯:第一步,反复看文本,读文本,琢磨文本。同时,有心得有见解随时批注甚至辅以佐证,不断补充修改批注。待把课文看读得很熟了,批注得也差不多了,在脑中形成一套自己的解读逻辑,然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自己来解答,尽量考虑周全,当觉得自己解读得差不多时再进行下一步。第二步,去看看人家是怎样解读的。自己没独自解读前绝不看别人的,哪怕自己理解错了也坚持。第一步做完后,我再去看教参,上网浏览,总要看上三两家教学案,再比较再完善。最后敲定我的教学案。这是很有趣很有益的备课活动,我有意去挑战别人,更重在挑战自己。这一活动的坚持,不断养成我谦虚细心的习惯,也养成我严谨的学风教风,在挑战中进步在挑战中成熟在挑战中老练。

同一篇文章,有时见仁见智。出入大的有,几近相同的有,解读相反的也有,都很正常。

特高兴的时候,是自己的见解更好更透彻,哪怕是文字表述更精炼也好。比如教《雪》,我看文本时发现:鲁迅写暖国雪用的笔墨多,而写朔方雪用的笔墨少。但,写南方雪写得轻忪华美,表达的感情是喜爱向往惋惜。而写朔方雪写得深沉凝重勇猛,更像在写人,表达的情感是崇敬和赞美。可见作者所表达的重点有时不一定在文字的多寡上,更在文字表达情理的厚重上。在某种程度上讲,鲁迅之雪,前者在颂扬物质的美,你看那“冬花开在雪野里”一词就足以叫人憧憬不尽,何况作者实写了多种花草的鲜明色彩,还嫌不足,又虚写几笔蜂蝶的忙碌,又使人遐想了,至于那塑雪罗汉,谁没有一段这样的童年?不是作者在向往,我们都在向往那逝去的美好童年了!后者是在颂扬精神的美精神的力,你看那“包藏火焰的大雾”多么神秘,“是雨的精魂”就更见用词的厚重了。这就是我独读《雪》之感,也和学生分享。结合当时的背景,先生的处境和不屈不饶精神就不言而喻了。藉此不难看出,《雪》的写作手法就不那么隐晦了,文章的主题就好理解了,讲学起来也容易多了。还比如2011年我在洛阳市上优质课我抽签讲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抽签回来,我不去看参考书浏览网上什么的,先找到这篇课文,晚上,静静地看了五遍,每一遍都是边看边随手批注,累积自己的理解想法。待到实在想不出时,转过来看自己的批注,觉得有了眉目把握时才开始编教案。按我的理解讲:《谈生命》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依据课文确立了“状生命→悟生命→乐生命”的思路。作者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文章一开始就定了话题:“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向读者展示一棵树、一条河的生命的生动历程:描摹生命中的悲喜交织、顺境和逆境的叠现、得与失的辩证。让读者明白生命的历程是福祸相依之状之情的。正如作者所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谈生命》的智慧价值不在状生命,也不只在悟生命,而是在智慧地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反问启人深思。比赛时,我没注意仪表,评委们以为我是哪县哪乡的呢,那么土气,无精打采地听,后来发现我讲得不错,都坐直了,并翻看册子看我是哪学校的。市语文教研员康老师说我讲得很有新意,对教材有独到见解,评委们没有异议的给评了一等奖。现在,我很喜欢独自去阅读理解我们的语文教材,独读独思有独得,说给青年同事们参考。

我备《敬畏自然》,把中国古代有关人与自然的哲学观点与本文相较,来解读课文。实际本文观点古已有之: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其实我们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天人合一观念占主导地位,就连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都必举行祭天祭地活动仪式,天坛地坛就为此活动而建。古老的《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谈的是天启示人要强健而不是人胜天。我们的哲学医学理论都源于自然的启示。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谁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敬畏天地之心溢于言表,当我把这些哲理和本文对照时,一切都明白了。人定胜天古已有之,但始终不占主流。事实上,当人类自诩了不起时,大自然一场洪水一场地震一场暴雪,就不知所措了,谈什么人定胜天?本文易解,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尊重自然和她和谐相处。学习时,结合现实中人违背自然规律所受到的惩罚,以及我们民族的自然思想史,广泛展开讨论,不仅把文本学活学透了,还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我们备课前先用自己的心脑来读解文本,往往能有新见解新思路,然后再学他人之长,师生都会收益多多。

摘要:我们教师教学, 要教教想想, 想想教教, 在教想过程中, 不断地改变改进, 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思想水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8

一、掌握基本技能

1. 注意文章的体裁及格式

1) 记叙文。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写作中应遵循: (1) 交代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完整、具体; (3) 叙述要重点明确, 结构基本完整。

2) 说明文、描写文。这是英文常见的两种文体, 以说明和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法, 但要特别注重说明或描写的先后顺序及语言的简洁性。

3) 应用文。常见的应用文有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每种形式都有其固定的格式, 教师应经常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并归纳。

2. 从基本词组、句型入手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 它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的训练, 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 并注意大小写及标点符号;在写作训练时, 必须坚持“句—段—篇”这样的模式来开展和深化。

(1) 组词成句训练。英语的句子类型有四种, 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我让学生牢记这些句子的基本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用合适的词或词组套入该结构, 同时注意人称、数及时态的问题。

(2) 组句成段训练。教师可设置一些情景, 并帮助学生围绕这一情景将其具体化。在整理成段后, 可帮助学生总结出特定的情景下写作的思路及句子之间的过渡和承接等规律。这样, 学生在练习或考试时碰到相似的情景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3) 组段成篇。即将内容有关联的段落组成一个篇章的形式。在讲到第二册时, 教师可结合使用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语法, 让学生写出更长更优美的段落来;到了第三册还可融入完成时及被动时态的使用。这样层层递进, 自然而然拓展了文章的篇幅与深度。

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写作训练

1. 听写。

听写是一种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及句子, 教师可以进行定期的听写练习, 让学生对词组或句型的使用场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 在写作中碰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时, 学生就可以模仿书上的句子进行写作, 而不是凭空捏造。同时, 必要的听写训练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 复述或改写课文。

这是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课文内容的有效手段, 也是培养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复述包括机械性的复述和活用性复述两种类型。机械性复述是指教师借助文字、图、物等帮助学生进行有控制的复述课文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课文的内容。活用性复述则属于较高的要求,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称、时态、语法、体裁等加以变化, 如把对话改为故事;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等, 从而使复述更加灵活多样, 生动有趣。

3. 英语接龙比赛。

英语接龙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考试时,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审题并进行写作。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接受并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 并用恰当的语句将信息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他们有很好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因此, 教师可定期进行接龙比赛, 常用的有单词接龙、句子接龙、续写对话或故事等。

4. 情景限时作文。

进入复习迎考期间,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的基础知识, 还应认真抓好写作方面的考前指导工作:一方面帮助学生领会大纲中有关书面表达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大纲及课本, 重点练习一些常见的书面表达形式。训练时, 教师应当现场发题并限时交卷, 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 在训练的起始阶段可适当放宽要求;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 时间可相应地缩短。

三、勤动手, 多修改

如果仅仅熟背了大量的文章, 掌握了许多写作技巧, 不亲自动手实践还是不行。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动手写作的好处有二:第一, 通过练习可写出一手整洁而漂亮的书法;第二, 可查漏补缺, 通过练习体会自己的不足与失误, 便于教师及同学给予修改和帮助。

在此, 需要指出的是修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的良好习惯。修改包括两个部分, 即形式修改和意义修改。形式修改也就是订正句中的拼写、语法、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而意义上的修改尤为重要。因为一味只纠正拼写、语法的错误, 并不能使作文的通篇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改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初稿后进一步对文章的意义进行修改。例如, 重新组织杂乱无章的观点;补充新的内容以强调某一方面;删掉不必要的词和词组乃至调整整篇文章的布局, 使之更切题。

新课程教学点滴体会 篇9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 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物理现象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 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 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 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 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 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 是男同学跑得快, 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 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 用时短的快, 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 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 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 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 效果会更佳, 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要舍得花时间, 广泛收集信息, 精心设计, 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 提问要恰当, 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 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 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 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 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 千万不能这样问, 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 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学生感觉亲近, 学习热情高, 认知距离大大缩短, 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 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既开阔了学生视野, 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 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 有的要求不高, 像我们乡镇中学, 教学设施较差, 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 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 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 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4~6人, 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 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 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 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 (与中子一起) 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 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 《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 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 (P=W/t) , 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 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 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 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 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 为了追求其完整性, 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 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 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深化应用变式, 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 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 什么也不理解, 什么也不懂, 与其这样, 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 让学生讨论思考, 自己解决, 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 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 在“功”一节的教学中, 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 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 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 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 试作出F-L图像。在图像中怎么样表示力F所做的功?

作为巩固应用, 可做试题2。试题2: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 现用大小恒为F,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力拉质量为m的小球, 绕圆周运动一周, 求拉力F所做的功。

用试题3来理解力F与位移L的同时性, 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

试题3:人用20N的水平恒力推着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前进了5米, 人放手后, 小车又前进了2米才停下来, 求小车在运动全过程中人对车所做的功。

用试题4来解决功是标量的问题。

试题4:在光滑水平面上, 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恒力作用, 从静止开始运动10米, 求每个力所做的功和合力所做的总功。

显而易见, 总功的计算是标量运算, 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试题5来理解正功和负功。

试题5:将质量为1kg的小球, 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 求上升过程、下落过程及全程重力所做的功。在计算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辨析“正功与负功方向相反”是否正确, 题中正功和负功起什么作用, 加深对“正功和负功仅表示做功的不同效果”的理解。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有考试就有应试, 就会有试题, 能解决问题就是有能力, 用试题进行教学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一、虚实结合法

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需要我们从多个侧面去反映、去描绘,这样才能形神兼备。如果只从一个方面,或正面或侧面,就会使文章显得单调枯燥。我们无不赞叹《口技》中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但对宾客反应的描写更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无不惊羡于《秦罗敷》中罗敷的绝世之美,但对耕者、锄者等行人的描写更让我们拍案叫绝。讲过课文后再辅以这样的方法指导方法训练,学生就知道了如果描写篮球比赛的激烈,还要加上观众排山倒海的喝彩;描写中考前的紧张与辛苦,还可加上对美好前景的不断憧憬是他们坚持下去的不竭的动力。

二、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差异来说明问题的一种写作方法,对比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以形成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战斗力。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言谈举止,刻画了他的前倨后恭,见钱眼开的丑恶嘴脸。《故乡》中掌柜的对穿长衫和短衣帮等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经过讲解学生们开始将此法用于自己的作文,如用冷清萧条的景物对比反衬自己的欢快喜悦之情,用外界的喧闹的气氛对比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三、波澜起伏法

我们都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山之妙在于峰回路转,水之妙在于波澜起伏,那么行文之妙就在于起伏曲折、跌宕多彩,这样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出奇不意。如《麦琪的礼物》中以两人所送礼物的巧合,表达两人困境中的美好情感;《驿路梨花》中,我们会被小屋主人是谁,这样的悬念牵到最后;《阿长与〈山海经〉》中有着我对长妈妈的由憎恶到怀念赞扬的先抑后扬的情感变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如法炮制出很多这样的文章。

四、变换角度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启迪我们要善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样的文章必有新意,必然不落俗套,如写“服务”的话题作文,大多数都写自己感谢别人的服务,可有的同学却写自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无所不包的面面俱到的服务,结果成为只会学习不会生活的“废物式”机器,从而质疑子女教育问题。如过去抨击班门弄斧,现在却认为要“弄斧到班门”等这样的例子很多。

上一篇:《达罗威夫人》下一篇:磨牙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