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补偿

2024-07-10

缺失补偿(精选五篇)

缺失补偿 篇1

我国现行关于行政补偿的规定多为一事一立,全国没有一个关于行政补偿范围的一般性规定,而这种一事一立的立法模式显然不可能穷尽行政补偿的所有事项,这就使得我国行政补偿的范围显得残缺不全。譬如,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正在逐步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等措施的实施使得一大批祖祖辈辈靠山吃饭的山民不得不下山,有的甚至不得不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山民为了国家的利益作出了牺牲,但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否应该予以相应的补偿呢?我国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但却没有规定因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而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有得到国家补偿的权利。由于我国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实际执行这些单行法规时往往拘泥于已有的规定,凡立法上未明确规定必须补偿的事项,相对人几乎无法寻求国家的补偿。

二、行政补偿的原则实践中难以把握

从分散的立法规定看,有关行政补偿原则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情形:(1)按征用财产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如《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2)相应的补偿。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2条规定,“国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合营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3)合理补偿。如《矿产资源法》第36条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办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4)对补偿的原则和标准未做规定。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4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但依照什么原则和标准给予补偿,该法没有规定,这就意味着,涉及此项补偿时完全由有关的当地政府自由裁量。关于行政补偿原则的这些规定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立法予以细化的话,在实践中很难掌握。

三、行政补偿的方式对相对人就业机会的补偿不足

在传统的行政补偿制度中,行政补偿主要以金钱补偿为主,但人们逐渐发现,对于因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失去工作、生活来源的人来说,仅仅依靠补偿金不足以解决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我国,现今的行政补偿主要以金钱补偿为主,辅之以实物补偿、返还原物、恢复原状,尽管也有以安排就业、分配住房、增加工资等方式解决补偿问题的情形,但这仅仅是一种特殊和例外。因此,随着城市绿化、旧城改造等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大量的房屋需要拆迁、大量的工厂需要搬迁、大量的土地需要征用。在城镇,大量的人员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工作;在农村,大量的农民可能会因此而不得不离开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在这种情形下,国家除了应当在经济上给予补偿外,如何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如何帮助他们另谋生路也成为行政补偿制度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四、行政补偿程序基本无规定

从我国的行政补偿程序上看,在国家的正式立法中对行政补偿的程序要么不做规定,要么授权地方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自己去规定。由于很多补偿事项都与地方政府本身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补偿费需要由它们去承担,因此,地方性的立法就不可避免地会向着行政主体一方倾斜,在程序性的立法上也不例外。以房屋拆迁补偿为例,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待拆房屋的评估未做规定,而地方立法的做法基本上遵循着这样的程序模式:首先由拆迁人委托或者选定拆迁房屋评估机构,并订立评估委托合同,支付评估费;其次由接受委托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估价报告;最后,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原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这样的评估程序显然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情形:首先,由于补偿费是由拆迁人支付的,因此,评估结果与拆迁人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而由拆迁人自己去选定评估机构就使人有理由怀疑拆迁人对评估结果可能施加的影响;其次,评估机构是中介服务机构,而拆迁人则是他们服务的当事人,当事人对他们的服务结果(主要是评估结果)是否满意就成为将来拆迁人能否再次委托其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存在多家评估机构、各机构彼此竞争的情形下,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为了争取更多的评估业务,就不能不尽可能拿出令拆迁人满意的评估报告来,而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拆迁入与被拆迁人之间,被拆迁人自然不会满意令拆迁人满意的评估报告。由于评估环节上的不公正,使得各地在房屋的拆迁补偿方面,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对立情绪和冲突现象非常严重。

摘要:补偿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补偿纠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行政补偿的立法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是, 与行政补偿制度健全和完善的国家相比,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缺漏亦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行政补偿制度,缺失,探讨

参考文献

[1]梁韬.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1 (, 3) .

缺失补偿 篇2

文化意象缺失与错位的翻译补偿手段-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文化意象的缺失与错位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补偿手段来弥补或调和这种缺失与错位,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语文化意象,以达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目的.文化意象缺失与错位的翻译补偿手段主要有文外补偿、文内补偿、替换补偿三种,从译者的总体翻译策略来看又可归为显性补偿和隐性补偿两大类.

作 者:戚健 QI Jian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刊 名: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6)分类号:H519关键词:文化意象 翻译补偿手段 《红楼梦》英译

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补偿 篇3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补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我。本文以皖北地区农村中学为例,试图通过研究,在学校教育中用实际有效的措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皖北地区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皖北地区的农村地广人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制约着人们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农村家庭文化素质偏低。这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水平。为了尽快脱贫,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青壮年农民纷纷涌进城市打工,客观条件使他们抛家舍业,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或亲戚,他们希望挣钱后,改善家庭环境,更希望从此改变孩子的命运。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挣钱了,想好好供孩子上学,而孩子由于缺乏家教而厌恶学习,不想读书,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中高考制度的导向使得家长平时只看重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表现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初期的某些特点。特别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较困难,如果找到的职业效益不好,收入还不如早早缀学外出打工的同伴工资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会使得身边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不愿意把金钱和精力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基于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的现象,本文在“因材施教”、“心理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实践探索,揭示家庭教育缺失的深层原因。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单亲教育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初中寄宿教育等现象。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缺少科学的教育理念;家教方法简单,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家庭氛围不和谐,缺乏良好的家教环境等不科学的教育现象。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班主任,希望通过此方面的研究深层探究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拓展学校教育在补偿家庭教育缺失方面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做好家庭教育缺失弥补的主要意义

1.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规范孩子行为的准则,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学校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应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唯有这样才能让正值发展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

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和班主任更多地还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在学校的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德育渗透力量明显不足,各类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不足。这对教师的发展是不利的。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本文所开展的研究既弥补了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也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与依据。在此话题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利于教师教育理论的提高,对强化教师素质、促进教师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对于学校管理的意义

研究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补偿这一话题对学校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积累和方法搜集与积累的过程。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下,可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必将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结合的意义

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我们提出要促进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一个方面,否则,会出现残缺的、不成系统的教育,遗患无穷。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学校教育最大可能补偿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弥补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缺失

1.学校层面的活动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皖北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90%的是来自农村的寄宿制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在我校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也是学校多年良好传统的延续。在升旗仪式上安排学生代表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演讲,既对演讲者是一种锻炼,也能对全体同学起到教育作用。法律讲堂、道德演讲等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通过团委和政教处邀请学校的法律顾问进行法律讲堂活动,让学生增强法制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是集体感、荣辱感教育的最好时机。每年一次的远足拉练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每年一次的校赋朗诵大赛能很好地动员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每年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和班歌比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让紧张的高中生活得以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每学期的优秀学习小组表彰展示、班级文化展示等活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校园文化,更让学校的办学品位得以提升。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对待,活动效果良好。通过多样的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获得提升。

2.年级组层面的各类活动

年级组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与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修养,完善素质。我校各年级组每学期都科学合理地安排一系列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笔者所在的年级就坚持常规体育锻炼和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常规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等。早操过程中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让学生每天有一个好的开始。课间操有效缓解学习的疲劳,让学生紧张的心态得以放松。学校的早操与课间操活动已经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外,在跑操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学习韵律操并进行韵律操比赛,整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和创造性,自编了很多动作,韵律操的表演节奏明朗、精彩纷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年级组会根据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拔河比赛、“三人制”篮球赛等常规体育活动。

在创新活动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女老师的作用,安排有责任心、有心理辅导经验的女老师对青春期女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心理报告会、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引导高中女生如何做一个优秀女孩。各年级还利用有条件的老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和个别辅导,每学期我们的心理咨询师都能有效解决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生练习基本的武术动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武术表演。各班级能充分利用黑板和走廊墙壁进行板报文化和走廊文化创作,例如利用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青年节、端午节、春节等各类节日进行不同主题的墙报宣传与创作,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在创作中得以学习和提升。通过定期的各类评比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行为

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广大任课老师的努力,教育学生从各方面认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指引学生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比如历史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例让学生明辨是非。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美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公德心、感恩之心等,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通过不同主题的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也能丰富学生各种生活体验。地理课上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保护环境的责任、节约资源的习惯等。学科教学的德育力量是庞大的,学校可以从业务培训的角度开发校本教研,加大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行为。这样一定可以让孩子们缺失的家庭教育得到一定的补偿。

4.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5.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通过系统成套的主题班会,例如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信心教育、习惯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多角度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学生座谈与交流会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所需、清楚学生所想,对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使问题学生得到帮助。我校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对全校班主任工作做定期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淮北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进行示范引领,定期进行主题班会展示、名班主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所有班主任基本都能做到寓教于乐、热爱班主任这份工作。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这样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来说无疑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比较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的探究方面应立足与过去旧教育环境与新时期教育环境变化对学生的影响,把握住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动态,改变传统粗暴的教育方法。例如手机的使用和学生上网是新时代教育环境所面临的新问题。手机、网络、早恋已经成为新时代校园管理的三大难题。尤其是农村中学,很多外出务工的家长离孩子远,为了联系方便很支持孩子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三大难题,我们就应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绝对不能蛮横粗暴地“堵”,而应该疏堵结合。例如我们利用班会课进行主题探讨,如手机使用的利与弊,由班委会领导学生共同制定手机使用制度,各班级也形成了不同的手机管理与使用制度。有的班级周一至周五收交到班主任处,周末统一发放使用。有的班级利用班费购买使用班级公用手机,但是手机只限于和父母联系。通过我们的努力,手机现象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治理。针对上网成瘾的同学,我们主要加强寝室管理和学生的监督,定期对网瘾少年进行心理疏导。早恋的学生我们通过学校与父母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让他们认识的到早恋的苦果。新时期教育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找出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

作为农村中学我们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教育资源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立足于校本研究,为学校德育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学校要多引导教师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用新闻、时政、具体的社会百态去发现好的案例,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经常用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放历史题材的教育片、爱国主义题材教育片、感恩题材教育片、励志题材教育片等。如“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教师”“开学第一课”等各类大型公益教育片的播放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环境在不断变化,从事教育的我们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修养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

符号学视角下翻译的意义缺失与补偿 篇4

1 符号学意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首次全面提出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的是美国哲学家C.S.Peirce和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莫里斯C.W.Morris进一步发展了符号学理论。1938年,他在其著作《符号理论基础》中指出,任何符号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实体,即符号载体(a sign vehicle)、符号所指(a represent of a sign)和解释者(an interpretant)。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符号学的三层意义:形式意义、存在意义与实用意义。符号的完整意义应该是这三方面意义的总和。

莫里斯将符号学意义观运用于语言研究,认为词义也可以分为三方面: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其所描绘或叙述的事物的关系,是语言符号表层的意义,其核心内容是事物的基本区别性特征,可以理解为语言符号的“所指”。言内意义考察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如发音、词汇、语法、句子、语篇等层面上的排列组合等安排。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反映的是发出话语的人的信息,如态度和意图等。这些信息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语言当中。

莫里斯的研究成果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符号学意义观,不仅重申了索绪尔对意义关系这一论断,而且将这种关系具体化为三维关系。它既包括文本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还有文本内词、句、段、篇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文本与读(听)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语义模式可以涵盖语言交际中的一切关系。这样,在审视翻译讨论中的许多基本问题时,符号学派译论就站在了比其他学派译论更高的角度。

2 符号学视角下翻译的意义缺失现象

2.1 指称意义的缺失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首先是语符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就是把一种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用另一种语言符号转达出来。因此,有些符号学家称翻译即为“解码”(decoding)。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SLT)的所指意义并不都能用完全对应的目的语或译入语(TL)表达出来,从而造成了指称意义的缺失。导致指称意义在译入语中缺失的情况主要有两种:1)原语所指概念和译入语所指概念只有部分对应,最典型的例子是英汉表达亲属关系词汇的翻译,如在英译汉时原文中的“brother”是指哥哥还是指弟弟,“niece”是指侄女还是外甥女。译者碰到这类问题时,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否则就会扭曲原文的所指意义从而造成意义的缺失甚至误译;2)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原语所表达的所指意义,就是语义学上经常所讨论的词汇空缺,如专有名词的翻译。

2.2 言内意义的缺失

言内意义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以有音位层面的、字素层面的、词汇层面的、句子层面的和语篇层面的等等。

1)音位层面的意义缺失多见于文学语言的翻译中。如英语中的头韵是汉语所没有的,而汉语中运用四种声调表达不同音响效果也是英语中役有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当具有丰富的创造能力,换用一种译入语的音韵技巧来传达源语中独特的语音意义。如有人将一幅休斯敦夜景的照片底下的文字说明“Starlight on Skyline,Galaxy of Glamour”将其译作:高楼摩天,星光灿烂;火树银花,瑰丽绝伦。译文中的汉语四字格读起来对仗工整,以汉语言的独特风格体现了原文的言内意义。

2)英语是字母文字,而汉语是图形文字,因此通过字形来表达意义的文本翻译在字素方面的意义缺失是最彻底的。如美国诗人e.e.cummings的一首诗“L(a”只有一句话(A leaf falls loneliness.)中,作者用小写字母l与数字1的形状相同,传达了“独孤”的意思。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翻译中字形意义的保留是最困难的。

3)词汇意义是指某一语篇对词语的选择和安排。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导致汉语中双关很多,把汉语的双关到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双关,从英语到汉语也是如此。如莎士比亚作品中“a mender of bad soles”是一个双关,因为“soles”和“souls”具有同样的发音。因此翻译成“修补破鞋底子的人”或是“医治坏人灵魂的人”都造成了意义的缺失。

4)句子层面的意义主要指语法意义,因此句子层面语义的丢失主要反映在句子的语法表现形式上,既因结构造成的损失。例如有人将“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译成“Follow love,and it will flee;flee love,and it will follow you.”译者完美的再现了“对偶工整”这一修辞手法的形式意义,但“有意”、“无意”、“栽花”、“插柳”、“花不开”和“柳成荫”这些词汇意义都丧失了。

5)在符号的转换过程中,言内意义的体现也表现在语篇层面上,如平行结构和重复的运用。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群都存在平行和重复结构,因此在这方面造成的意义缺失并不十分明显。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言内意义主要体现的是文本的形式意义,与所指意义相比,其缺失和转译的可能性要更高,因为两种语言体系在文字、音韵以及成句成篇规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尤其如此。

2.3 语用意义的缺失

语用意义体现的是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常说的蕴含意义、联想意义及象征意义都属于语用这一范畴。与指称意义相比,它具有更强的文化特性。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意义缺失有三种情形:

1)语用意义的指称对象本身不为译语文化所熟悉而导致翻译中语用意义缺失,如将“太岁头上动土”译成“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因为“太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语用意义在英语中是没有的。

2)指称意义相同的原语词和译语词因一个有语用意义而另一个没有而导致翻译中语用意义缺失。

3)原语和译入语词语指称意义相同但语用意义不同导致翻译中语用意义缺失,如将“You are a lucky dog”译成“你是个幸运儿”而不能翻译能“你是条幸运狗”,因此“dog”在英语中的语用意义翻译成汉语以后就丢失了。

3 造成意义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

由于翻译中双语意义的转换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符号情景和译者。因此,造成意义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纽马克先生(1982:7-8)在他的《翻译方法论》一书中指出了造成“意义损失”的原因有四种,即:双语(原语和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双语间在语言的本质特征,社会变体,内容(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和作者用不同的语言方式。通过分析,造成“意义损失”的原因可进一步归纳为两大类:1)客观原因: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和所在文化的差异;2)主观原因:译者的双语能力、译者的文化修养和译者的科学态度等。但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文化差异。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使是同一文本因译者和翻译目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原文的意义就完全丧失了?作者的意图被译者背叛了呢?通过以上对语言意义缺失现象及其深层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任何翻译活动都是围绕语言意义的三个层面进行转换的,意义损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因此,为了补偿无法保留住的意义,作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以奈达的动态对等思想为宗旨,综合考虑指称、言内和语用这三层意义的各自对等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取舍,采取特定的翻译技巧来恰如其分地传达原作的意义。俄国翻译学家、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总结出一些翻译无对等所指意义词汇的若干手段:注音和转写、仿造法、描写法、近似译、转换法(转引自尹城,39),在英汉翻译实践中,音译加脚注的技巧被普遍使用。而注释、替代、释义和转译常用于弥补言内和语用意义的缺失。

4 结论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首要目标便是将原语文本的意义通过目的语进行对等传递。然而,通过运用符号学的意义三分理论来分析翻译活动中意义是否能够完全对等地传递,该文得出结论:由于受到语言、文化,甚至作者与译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是无法毫无损伤地从原语翻译到目的语当中,而必须综合使用各种翻译技巧,权衡各层意义重要性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对等。

参考文献

[1]Morris C W.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C]//Writ ings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Signs.The Hauge:Mouton,1971.

[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 on Press Ltd,1982.

[3]Nida,Eugene.Translating Meaning[M].California:English Lan guage Institute Press,1982.

[4]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 lation[M].London,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5]陈浩东,李莉.浅谈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J].社科纵横,2001(3).

[6]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7]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王铭玉.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缺失补偿 篇5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因此, 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将会有助于塑造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全面有效地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外宣翻译, 其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大众的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的实现。然而,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更涉及到许多非语言因素, 特别是种种文化因素。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本文拟从维索尔伦 (Verschueren) [1]提出的语言顺应论角度探讨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空缺以及动态顺应补偿策略。

2. 顺应论下的翻译观

Verschueren (2000) 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三个特征。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的语言特征;商讨性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与功能关系做出的, 而是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一语言特征;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让语言使用者能够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地变通, 以便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语言特征。语言的这三个特性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有助于解决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传统难题, 如翻译中文化意义的缺失与补偿问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 文化意义上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 但参考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 不难发现, 其文化缺失的补偿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2]

Verschueren (2000) 认为, 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根据具体语境恰当选择语言的过程, 成功的交际中, 一切语言选择都是说话人对受话人认知环境动态顺应的结果。因为翻译是交际行为的一种, 一切翻译的过程都是动态顺应的过程。翻译过程中的顺应是指“在使用目的语文化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中, 译者使自己的翻译活动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因此, 顺应理论可以比较完满地解释、指导翻译活动。

3. 外宣翻译与文化空缺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 更是文化移植过程。文化之间的共性使交流顺利进行, 而文化间的个性使得翻译障碍重重。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 众多词汇在目的语中找不到能够与其完全对应的词汇, 从而出现了文化空缺词 (cultural vacant words) 。所谓文化空缺词, 是指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的,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既可以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 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3]中国因其深远的文化历史造就了大量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 然而文化空缺词的普遍存在使得译者经常处于尴尬境地, 尤其是对于外宣翻译的工作者, 文化内涵词的翻译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困难和挑战。例如, 外宣翻译中的政治体制词汇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特有的机构、体制和概念, 如, “全国政协”、“人民民主专政”、“三通”、“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三农问题”、“小康生活”、“豆腐渣工程”等;外宣翻译中的典型的经贸词汇和术语, 如, “拳头产品”、“保税区”、“国家二级企业”、“投资保护协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角债”、“货币分房”等;外宣翻译中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词汇, 如, “元宵节”、“重阳节”、“赛龙舟”等;外宣翻译中的日常生活词汇, 如, “无人售票车”、“一米线 (外等候) ”、“街道妇女”、“呼啦圈”、“走后门”、“道德法庭”、“七分裤”、“手机套餐”、“宽带网络”、“超值享受”等。[4]这些文化空缺词, 因其独特的产生背景, 无疑加重了外宣翻译的难度。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保持高度的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使跨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4. 文化空缺的动态顺应补偿

Verschueren (2000) 的语言顺应论提出, 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因此, 在外宣材料的翻译过程当中, 译者就要能够纵览全局, 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下, 分别考查各种不同的影响翻译的要素, 动态地对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因素和文化认知环境进行顺应。

在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过程中, 我们要本着忠实、准确、恰当的原则, 重视其中文化空缺的补偿, 既要能顺应中国的实际国情, 也要能顺应国外受众者的文化思维认知习惯。其中, 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是实现文化空缺补偿的有效手段, 译者要能通过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从而作出灵活的顺应性补偿。诚然, 无论是哪种翻译方法, 都只是在动态顺应的翻译策略下以求达到成功交际的具体方法。要想更好地补偿文化空缺, 译者必须要分析语言环境并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 从而更好地顺应译语语言文化并获得良好的翻译效果。例如:

原文:梁祝公园建于公元397年, 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

译文1:Liang-Zhu (Cultural) Park was built in 397.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600 years.

译文2:Originally built in 397, Liang-Zhu Park, which showcases the lov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better known as the 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or Butterfly lovers in the Wes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600 years. (陈刚, 2009) [5]

译文1看似忠实, 实则模糊, 未能准确地传播有关公园的具体信息。在目的语读者看来, 这样的翻译并未有效地补偿文化空缺, 对梁和祝的背景知识一无所知。译文2进行了具体的信息补充, 用类比的手法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比作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充分顺应目的语大众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认知语境, 实现了翻译中的顺应, 并使得目的语读者对上述信息有了更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诚然, 在众多翻译方法当中, 直译法加注解便是补偿这类文化空缺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为它可以把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因子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例如:

“五四运动”---“the May Fourth Movement”of 1919 against foreign imperialism and domestic feudalism。糖葫芦---Tanghulu, 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 which is a kind of children’s favorite food in winter.。铁饭碗---iron rice bowl, or the absolute egalitarianism, whereby everyone gets the usual pay and benefits irrespective of his performance.

总之, 鉴于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进行可控范围的动态顺应是补偿文化空缺的有效手段。译者须在特定的语境下, 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认知环境, 从而取得更令人满意的翻译交际。

结语

综上所述, 翻译是双语转换过程, 并涉及到文化和思维的转变。因此, 外宣翻译中的文化流失在所难免。然而, 通过语言的顺应论理论可对文化流失进行行之有效的弥补, 并将其缺失程度缩小到最小范围。在翻译中, 译者要对目的语语言进行适当的选择, 调整有效的翻译策略, 从而有效地补偿翻译中的文化缺失。

摘要:外宣翻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本质是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但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外宣翻译中文化因子的流失。因此, 文化意义上的补偿便成了关键。本文试图从语言顺应论的观点, 探讨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并提出文化空缺的动态顺应补偿方案, 从而有助于减少文化缺失比重。

关键词:顺应论,外宣翻译,文化缺失,文化补偿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7) :44-46.

[3]关英伟.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的桥梁—文化空缺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5) :62-66.

[4]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缺失补偿】相关文章: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金分配制度的缺失与完善09-10

缺失一角04-27

信仰缺失04-28

微笑缺失05-19

缺失现状06-12

缺失06-26

媒体缺失07-03

价值缺失07-12

缺失成因08-06

诚信缺失08-19

上一篇:动物学下一篇:建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