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教育思想

2024-06-18

形势政策教育思想(精选十篇)

形势政策教育思想 篇1

一、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所谓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宣传和理论普及等形式让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党的十七大提出,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前尤其要重视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改革创新要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相适应, 要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适应,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作用。

(二) 形势政策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基准

在高校中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课,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要想把高校形势政策教育落实, 让其在高校大学生中发挥其作用,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准, 要求当代大学生以学业为基础, 全面发展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 牢固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而要发挥其最大功效, 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其地位,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增强其实效性。形势政策教育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 能让学生认真的思考国内外形势政策, 认真雪梨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树立主人翁意识, 从而更好的走向社会, 成为能承担重任的接班人。

二、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的模式探索

形势政策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必须从主渠道、主阵地的高度来认识和加强这门课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突出主渠道地位

1. 大学生形势政策的教育模式太传统

在形势政策课堂上, 可以开展一些讨论、交流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引导, 让学生在讨论中, 对新闻做出分析, 对形势做出讨论,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提高自我的分析思考能力, 做到国家大事, 匹夫有责。与此同时, 可以进行影片观赏, 实地参观教育等模式, 打破传统课堂界限, 有针对性地邀请内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另外, 新时期, 是网络发展的时期, 要充分利用网络, 做好形势政策的教学工作。

2. 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灵活性是“形势政策”课的最大特点, 因此为了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的趣味性, 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 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自觉学习知识, 在老师的带领下, 把自觉学习和被动学习结合起来;另外要注重课堂知识和课余知识的结合, 把形势政策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 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3. 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网络资源, 使其成为教育的辅助作用, 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使网络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建立思想政策网络教育平台, 加强专题研究, 加强网络讨论;要积极鼓励学生, 引导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管理, 防止有害信息毒害大学生的思想。

(二) 做好制度与机制建设

制度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的重要前提是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 科学性和依赖于科学的程序。在制度建设的实践中, 我们应该仔细制定科学的基本环节, 大力发展科学程序来促进科学化的系统本身。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真正的工作, 有必要正确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和不断创新。创新是制度建设的灵魂, 深入调查研究, 掌握真实情况是制度创新的前提。一个孤立系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只有系统和实施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 系统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三) 发挥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 肩负着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为人师表, 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的引导者, 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 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主,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让教学灵活化, 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有所得、有所思考, 从而提高形势政策教学的实效。

(四)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

要注重实践与知识的结合, 积极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社区、偏远山区, 广大农村, 让大学生走入社会, 走进群总, 通过实践, 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历史的重任, 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另外, 要在学生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中, 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加强合作和沟通, 在帮助别人种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在校园里鼓励社团活动, 发展校园文化, 注重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小结

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 其不但能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增加学生的凝聚力, 让学生思考国家大事, 为真正的走向社会, 担负国家重任做准备。

摘要: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深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如何给学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如何在高校中开展和发展形势政策教育,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年8月26日.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

[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浅析当前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2

河西学院政法学院曹妮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学校环境必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居于重要地位,校园环境作为学校从建立、成长到提高的物质文化载体,是学校教书育人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生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土壤,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应从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入手,深入了解学校及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各种优势,多层次、多方面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规范,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以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学校环境必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居于重要地位,校园环境作为学校从建立、成长到提高的物质文化载体,是学校教书育人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生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土壤,[1]所以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塑造的方面之一,也是大学生最根本的素质,因为在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部分对于调动和发挥其他素质的潜力起着价值导向和调控作用。所以说,以理想、信念、情感、情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的素质系统中最具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部分。没有健全人格的主导,“才”“智”等其他素质的潜能就不会得到合理开发与释放,甚至会误入歧途,走向反面。[2]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贪污腐败现象,环境恶化,金钱至上观等;随着时代的变化,服饰也在变,八十年代则产生了西方文化热;九十年代掀起了理论学习热 , 出现各种社团、理论学习小组等;21 世纪初 , 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普及 , 中国上网的人数迅速增加 , 而增长最快的莫过于大学生 ,于是便产

生了大学生网络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产生了一些追求享受、盲目攀比的享乐文化;随着电子科技及其智能化的发展,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充斥着大学生的物欲等。这些社会存在的现象以及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处在青春期转型的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他们开始面临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重新思考个体的价值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力。部分人面对社会变革浪潮的撞击,对主流意识不清,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不能把持住自己发展的方向。所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必要前提。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它也有

自己的特点:第一是导向性。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它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计划并实施的,所以说从总体上讲,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从这种导向性出发,良好的学校的教育则有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学校不仅要向青少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在未来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素质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在建设学校环境时,往往是融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娱乐性、公益性等因素于一体,从而使优良的学校环境,良好的学校风气对青少年产生全面的影响。这是学校环境区别于其他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也充分显示出学校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二是潜隐性。德里本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所学到的东西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他的这句话则强调了学校环境对

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被概括为“潜隐性”。[3]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以及教风、学风、校风、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些课内和课外的活动、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就构成特殊的学校环境。我们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氛围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一氛围的影响,使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健

全。举例来说,在校风严谨、学风浓郁的院校之中,学生的正确行为往往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无形中的强化,这就会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所以这也就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调动各方面积极的力量,协调各种有利因素,以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的发展。第三是持久性。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影响相对于家庭影响而言,逐渐成为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学龄期儿童呆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学校环境在客观上也就增加了影响时间。另一方面,在这个求学过程中,随着个人知识和阅历的增长,同父母的依恋关系就逐渐转化,接受父母的教诲也相应减少,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影响就占居了主要的地位,并要持续十几年之久,在这期间,个人的价值体系也逐渐成型,判断能力也在增强,变得愈来愈独立,这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思想日益趋于成熟,但当遇到某些问题时,他们的思想又显得有些单

纯。他们懂得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却不知如何把握住机遇。就业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学生都知道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但他们往往哀叹的是自己所在学校、所学的专业不好,而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来为日后的毕业就业作积极准备;

2、喜欢自我表现,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

3、部分同学因为各种原因而服从于就业形势,淡漠理想。他们的理想倾向于庸俗化、实用化,认为现在学习只为将来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其中也不乏有人没有人生理想,精神世界一片空虚;

4、自我觉悟、自我认识、自我认同程度不够高。他们认为现在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因此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是拿文凭到处奔波的学子。面对将来的迷茫,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思想觉悟上的提高;

5、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社会责任感。由于自身定位的失误,对社会发展的错误理解,部分同学开始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以逃避现实和自己应付的责任;

6、心理问题严重。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习、就业、恋爱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变得复杂而不稳定。而信仰的缺失,使问题更加严重,许多同学因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因学习问题、情感问题、家庭关系、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等等。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改变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大教育误区。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误区,“主要在于重智育,轻德育;重管理,轻养成教育;重形式,轻内容和结果考核和社会实践。”[4]长期以来,学校仍然只注重“授业”,而忽视“传道”。时至今日,有的学校中心工作仍然围绕着学生考高分这个中心,学生只要学习成绩优异,思想道德素质差些无关紧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英雄”,只重教不重育。所以首先变革的必须是教育模式,师生间要平等互动,要注重学生需求。在教学模式上,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兴趣、引导思考,认真听取意见,力避说教,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2、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来营造校园氛围,通过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多是“90”后学生,这样做可以激励其树立艰苦奋斗、不畏挫折、积极进取、热爱祖国、团结他人的信念。也可以以此来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积极投身到社会事业中去,并不断努力的去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融入于大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这一群体的特性,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5]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其内心成长。当代大学生喜欢利用“QQ空

间”、“博客”、“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虚拟世界中坦露心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融入“90后”的生活环境,通过QQ、MSN、飞信等聊天工具,创建学生群或加入“人人网”、“校内网”等学生群网站,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正视挫折,解决问题。

4、注重并加强隐蔽性教育。“隐蔽式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即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教育方式”。[6] 隐蔽式教育方式及资源有很多,如赏识教育、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等,这些也是形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7]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特点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70-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传达国家政策,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开设的专门课程,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点:

一、意识形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由此,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的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符合和遵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然依据统治阶级的要求,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由此,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本质属性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方向、内容,发展和评价。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特别强调:“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恩格斯也曾经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阶级性就能正确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性。

三、合法性

合法性是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的统一。形式合法是保障实质合法的重要前提,即法定的政策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和执行政策。实质合法是形式合法的归宿,即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符合科学性、民主性,使人们自觉的认知和认同。“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订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人们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树立政治权威的威信,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人们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四、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影响,那么,要使它们愈来愈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教育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力量。通过这种社会力量的运用,来化解社会对人的政治思想水平的要求与人的实际的政治思想水平的矛盾,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目标。

五、规律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规律就是指客观事物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关键是把握认识对象的客观规律,同理,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关键是科学把握改造对象的客观规律,目的是使人的主观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有机结合和统一,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那么决定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然是一门科学,因此,具有规律性。由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应该把握其规律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和系统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六、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把握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即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系统结合和有机统一的基础之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是正确的和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对人的社会性要求必须尊重人的自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及其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正是体现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辩证关系,即符合科学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人的思想意识上层建筑,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正是人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进而满足需要,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浅析 篇4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 它承担着教育学生, 传播知识和社会服务三大重任。其中, 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先进的思想作指导,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 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深刻内涵。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将学生引导到高的政治觉悟, 有力的社会责任感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

高校应以“三讲”教育为契机, 坚持以礼服人, 坚持正面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常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情感交流,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随时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 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上来。作为高校的老师, 无论是思想教育课部的老师还是教专业课的老师, 都应抓住恰当时机, 结合目前学生思想状况, 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工作,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挫折, 要善于开导他们, 使他们战胜困难, 树立信心。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流于说教和形式主义, 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一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 这样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才会卓有成效。江泽民同志指出:把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继承和发扬我们管理的优势, 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新时期高校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从内心真正接受了党的真正内涵和本质, 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应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根据全国教育改革的有关精神, 健全和完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要严格考评标准, 加强制度监督, 把实际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联系在一起, 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非常注重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重视基层问题。同样, 这也是教师教育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

坚持系统的观点, 运用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 注重在全体推进中突出重点, 在宏观中把握注意微观, 在服务大局中创造特色, 在关心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整体是系统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要求我们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其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从而获得系统的整体功能。在改革日益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整体性要求, 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整体部署, 同步推进, 力求产生联动效应, 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在注意整体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整体功能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个别因素, 根据各个不同学习阶段需要解决矛盾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全力予以突破。

在宏观把握中注意微观。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系方式, 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必须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联系方式, 在宏观中注意微观, 既防止事物巨细的“零乱化”, 又防止空谈宏观的“虚拟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既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 又注意从微观上抓住事物方向的基本环节。高校应抓住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方面, 坚持抓住教育在教育中升华境界;抓载体, 在活动中培养风气;抓建设, 在环境中陶冶情操;抓制度, 在管理中规范行为。正是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具体把握, 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教育工作者的眼里, 学生是一个整体, 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共性, 可塑性强。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 应把握好学生群体的思想倾向, 只有整体引导好了, 才能发挥系统中的整体功能。整体和重点是辨证统一的, 只有整体性发展, 才能为重点突破, 营造环境和氛围。关心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历来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教育工作者, 也应利用这一原则和方法, 用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去关心、用自己的思想感召、去引导, 用正确的思想法宝去武装, 用正确的思想去凝聚学生, 而不用“单一教育”方式来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讲, 那就要看青年学生在国际风云变幻、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 青年学生是否坚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标准, 是否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标准来进行衡量。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针对性, 说的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琐。在工作方法上, 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对待、具体解决,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我国正处在改革的中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情况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高校中来, 反映到大学生身上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因为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严肃性, 我们始终未能明确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分层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 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期未能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在有的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也好, 各种必修课程也好, 常常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计算几个学分, 并未切实与解析大学生的思想热点、铸造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机结合起来, 一直出现了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一致性, 目标缺乏连续性, 教书与育人没有有机融合起来。虽然课时饱满, 活动不少, 但总体效果欠佳。有的则流于学生自发的活动形式, 主动性差, 覆盖面窄, 影响力小, 难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有效性, 说的是实事求是, 讲求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有效, 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特点有透彻的了解;必须在注重整体有效性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个体有效性;必须更加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现代性。要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从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出发,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各种工作对象的特点, 分别制造不同的层次目标。近年来, 一些高校在尝试根据本科生的级次、入学后的时段或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 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严格地说, 还大都停留在群体的共性和外在的区分上。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群体中个别同学内在的才能和品德、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把育人的工作做每个人的心坎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要讲究“效益”, 讲“投入产出”, 争取事半功倍, 防止事倍功半, 避免徒劳无功, 务求实际效果。

针对性与有效性互相联系, 内容统一。有了针对性, 才能有效性, 没有实效性, 也谈不上针对性。所以, 针对性与有效性要同时加强。

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求实创新是关键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难以解决的, 因此必须注重新的实践, 注重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所谓创新, 说的是勇于探索, 开拓进取,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这些年来, 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也有许多创新。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下, “解放思想, 事实求是”, 创造性地工作着。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注意运用情感化的方法, 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本质工作是学生工作, 应坚持以人为本, 把教育引导学生和切实服务学生相结合;应强调公平与平等交流, 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强调双方的地位平等, 对被教育者的情感须从人的情感要求出发给予更多的关注。

除了方法创新之外, 我们还要注重内容创新。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内容的内涵和本质, 要注重充实科学和知识教育方面的内容。在实施教育的时候,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以及理想、道德、纪律等教育为内容, 自然贴切地渗透于科学知识当中, 就能够起到既智育人又德育人的作用。它实质上是一个怎样把思想教育有机地纳入知识教育过程, 把思想阵地、思想空间扩展到知识教育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教育的内容, 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质内容, 结合时机和方式, 以起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的良好效果。

要在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机制和途径上下功夫, 特别要注重提高知识的含量, 完全改变以往的说教工作方式, 做到科学理论宣传与实际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广纳臣, 不断创新。在工作中, 既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又要针对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以科学知识开启心智, 培养良好品质, 提高意志力。

在传统的政治理论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新的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想, 新观点。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才能适应形势, 跟上时代的步伐,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有了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 工作就会有创造性, 有了创造性的工作又会大大加强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将在理论上、实践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 要普遍适应时代要求,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特点和需要, 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参加、善于接受, 因而拟细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分别从四个不同方面进行说明并提出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贾文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6) 总94期.

[2]郑大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研究.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2) .

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走向 篇5

孙铁牛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军的传统优势。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越来越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决定》指出:“政治工作必须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跟上新的形势,更新思想观念,对工作内容、政策制度和方式手段等方面不相适应的部分积极进行探索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扬传统优势,体现时代精神,已成为摆在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 从宏观谋划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转变。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忙”,有事忙,没事也忙,上面忙,下面更忙,上面忙着发通知,下面忙着抓落实。表面看起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而实际上收获不大,效益不高。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状况,关键的一点是教育机关和部门没有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救护车”、“消防队”。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教育机关和部门应注重对形势和对象的研究,树立主动适应意识:一是主动适应形势搞教育。军队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陷入盲目性和被动性,就必须注意研究这种形势,从中发现一些稳定性、规律性的东西,把握住形势变化发展的基本路向。做到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而不致因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冲击了教育计划,造成“忙乱”局面。二是主动适应官兵需求搞教育。同物质需求一样,官兵的精神需求也是具体的、实在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其效果是断然不会太理想的。当前,官兵思想上求上进,精神上求充实的欲望明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性官兵的精神需求,及时、主动地给他们充实精神食粮和营养。比如有些官兵对自己的前途信心不足,顾虑重重,思想教育者就应在充分了解原因的基础上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思想上的安慰,使他们重新燃起奋斗的激情。只要适应了官兵的内在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不会出现“台上口舌干燥、台下心情烦躁”的尴尬场面。三是主动适应对象的不同特点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复杂多样,战斗分队与后勤分队、步兵分队与技术分队各有其特点,士官与义务兵、干部与战士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具体分析教育对

象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搞“一刀切”、开“一剂药”、“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势必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与呆滞。二 从教育观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粗放经营向精品战略转变。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了多年,但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走出粗放经营的沼泽地。主要表现为:重投入轻产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效应轻效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级宣传教育机关工作指导缺乏统筹性的问题,也有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的因素。但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与时代不相合拍。当今社会,重效益已经成为表征现代人特征的一个重要观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树立效益观念,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教育准备要精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准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从教育内容的确定到教材、教具的筹措,都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防止因考虑不周或准备不充分而影响到教育的顺利实施。二是教育内容要精练。要切实改变以往教育内容立项庞杂、简单重复的习惯做法,确立“要精,要管用”的思想,理顺关系,归口管理,压缩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多讲实际的,少讲空洞的,多讲精要的,少讲应景的。三是教育时间要精短。上级宣传教育部门要淡化时间指标意识,在下发教育计划时不应将教育时间定得过死,要允许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各单位要树立以效益为本的思想,注重投入——产出比,要争取用最短的教育时间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杜绝“号不响、饭不凉、不下课”的“马拉松”式的教育。四是教育队伍要精干。要严格规范政工干部进入渠道,严格规定选拔标准,坚决堵死其它专业淘汰人员进入政工干部队伍的老路,通过专业培养、委托培养和岗位培训等途径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高效、精干的政工干部队伍。

三 从内容结构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侧重传统向贴近现实转变。

就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而言,传统教育所占比重偏大,即使一次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教育,也有较大的部分是传统教育。客观地讲,我军在7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无论何时都是我军的“传家宝”,但问题在于如何去“传”这一“家宝”。在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部分占得过多,无疑会冲击对现实问题的讲解和阐释。这样,教育的主题就发生了变化,教育的目的也必然会发生扭曲。并且,传统的东西如果脱离了对现实的依附,也必然会使受教育者陷入“今不如昔”的哀叹之中,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侧重传统的做

法中摆脱出来,紧贴时代特点和社会现实搞教育。一是要多讲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事迹。对于历史上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一般说来官兵还是深信不疑的,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恐怕持赞成态度的将为数廖廖。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是:“把雷锋放到今天,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时代条件变了,衡量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尺度也必须因之而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事迹更具可比性和可效仿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捕捉现实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将其映射到官兵身上,启发他们自觉地进行对比性思考,从而达到思想育人的目的。二是要多分析一些官兵耳闻目睹的典型事例。当前,官兵的思想异常活跃,对于耳闻目睹的事情,总爱评论个是非曲直,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形态又为每一事例提供了多种思维向度。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切地说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做出一种符合自身需要的解释,并因势利导地将其灌输到官兵的思想之中,实现他们思想的自觉转化。三是要多解答一些官兵关心的现实问题。改革的日益深化触动了许多被计划经济体制所掩盖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也引发了官兵大量的思想困惑。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划,而贫富差距却一步步拉大?为什么社会越发展,下岗职工越多?这些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势必会从根本上影响官兵们的思想稳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出发,既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又细致入微地讲清小道理,从而消除官兵的思想疑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 从主客体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是一种行政命令式思维模式。“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说你做”就是它的极端表现形式。客观地讲,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模式。它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过分地夸大了教育主体的主观作用,而同时又严重地忽视了教育客体的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严格的主客观关系只限于宏观层面,而具体到微观层次,教育主客体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区分。教育主体是客体性主体,教育客体亦是主体性客体。这就是说,当客体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于主体时,教育客体完全有理由“反客为主”,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从而跃居主体的位置。认识到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到双向交流上来。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自觉承认自己也有接受再教育的必要,而不可一味地将自己置于唯我独尊的主体地位,搞“填鸭式”、“满堂灌”教育,更不能搞“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强理解”的那一套极左做法。二是要强化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必须身体力行地贯彻这一路线。要树立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给大家,做到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答案大家找。在发动大家敞开思想,集思广益,平等讨论的基础上,在思想交锋中明辨是非,提高觉悟。三是要正确启发诱导。双向交流不是漫无边际的神侃乱吹,也不是没有中心的泛泛而谈。对于每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都要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好教育主题,定好教育基调,在此基础上,引导官兵围绕主题进行思想交流,或以提问的方式,或以答问的方式来开启他们的思想阀门。在交流过程中,对官兵中蕴藏的先进的思想观念,要大力挖掘和弘扬;对一些偏激的思想意识,要善于发动群体的力量给予批评、教育和引导,从而始终牢牢把握教育的方向和主旋律。五 从客体心理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明显的显性教育。所谓显性教育,就是将教育目的毫无保留地告知受教育者,以期受教育者能够主动顺应教育者的思路进行思维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实施源于对人们思想、心理的一种误解。即认为教育目标越明确,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就越强,教育效果也就越显著。其实不然,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就越强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化,就必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官兵的思想之中。一是寓教于活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官兵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大大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方寸之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工作开展到游艺厅、影剧院、体育场,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传播、渗透功能,对官兵们的思想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薰陶和感染,使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教育。二是广泛开展学习型教育。官兵的思想觉悟是建立在相应的知识文化水平之上的。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治意识的灌输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传统做法,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要为官兵的科学文化学习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配备必要的教材、教具,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激发官兵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科学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中达到思想境界的提高。

六 从组织形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集中教育向统分结合转变。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集中教育始终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体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意识形态必须通过集中灌输的方式才能进入官兵们的思想之中。但集中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忽略了官兵思想水平的差异性,不符合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其次,对有些内容,这种教育形式显得呆板单调,不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克服这些弊端,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对所采取的形式进行一番层次上的区分,达到总体上的统分结合。一是对决定官兵立场的根本性的思想内容必须进行集中教育。先进的思想不会在官兵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必须从外部灌输进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我们党的纲领、主义等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必须集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官兵们真正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对影响官兵思想稳定的倾向性的问题,宜采取统分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比如对于党和国家在某一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现实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社会问题,应该通过集中教育定好基调。在此基础上,再分开来加以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三是对于官兵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思想问题,则应以实行分散教育为主。首先由大家来阐明观点,谈出看法,通过讨论、辩论、座谈等方式,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而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集中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握方向,搞好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导致思想失控。

七 从传播载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单一模式向立体格局转变。

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也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军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停留于“一张嘴,一个本,一支笔”的单一模式。今天,社会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日益呈现多元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课堂教育显然已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思想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新的形势下担负起它的育人使命,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时空观,确立一种全新的,适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格局。这一格局的基本特点应该是:一是多样化的教材。以书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二是多样化的形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辅之以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读书会以及参观调研、行为训练、情绪宣泄、心理咨询等形式。三是多样化的课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远程教育课堂、社会课堂、文化活动课堂、科技活动课堂等。四是多样化的资源。特别要重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利用。五是多样化的队伍。以政工干部为主,同时重视发挥军事、后期、科技、装备干部,院校教研人员,以及优秀士兵、优秀军嫂、优秀复转军人,地方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等师资的作用。

通联: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孙铁牛 邮编:210003

电话:(0501)73581(军)

论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篇6

一、扭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灵魂,追求真、善、美

弘扬真、善、美,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永恒源泉。真、善、美,固然既可以从哲学本体论角度理解,也可从认识论角度把握,还可从价值论中体会,但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的维度看,真,主要指真知、真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善,主要指道德上的善、品德上的善,而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善;美,主要指阳刚之美、血性之美,而且是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大无畏革命精神为标高的战斗之美。只有始终如一地弘扬真、善、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壮根、固本、培元,创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作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理应在履职尽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加自觉具体地体现出追求真、善、美的尺度。追求真,就是要有陈云同志那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真较真精神,在拥有工作主动权和建议空间的情况下,凡事要过过脑子把把关,特别是要敢于反对那种刻意把猫叫咪的伪创新、热衷跟风表态的虚创新、闭门胡编乱造的假创新,切实重视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出自群众火热实践的真知。追求善,就是要有坚持和维护道德信仰的坚定勇气,始终树立和宣扬正确的是非观,积极挖掘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注重用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强化精神取向,对发生在官兵身边的违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伦理道德的现象不能熟视无睹、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而是要敢说敢讲、敢于抨击、敢于斗争、敢于交锋,努力坚守教育阵地、道德高地;追求美,就是要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成为参与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基调、主格调,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多带领官兵去看世界的光明面,少引导官兵纠结社会的阴暗面,真正为大家提供有益的精神营养而不要制造有害的精神污染,努力让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阳光的情绪、纯洁的信仰、高尚的精操。

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融入理、情、景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同样的教育内容,不同单位不同组织者教育者去抓去讲去教,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组织者教育者抓没抓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感染力鼓舞力的关键来创新。增强说服力,就要融入“理”字,也就是教育创新必须着眼把道理讲好讲透讲明白,想真招、拿干货、出精品,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实践中摒弃偷懒糊弄、东抄西凑、照本宣科的习惯,重视博览深思,汲取百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努力把过去讲得单薄的道理讲得丰厚起来,把以往讲得片面的道理讲得全面起来,把从前讲得主观的道理讲得客观起来,把曾经讲得牵强的道理讲得畅达起来,真正使传授和强调的道理成为有理论、逻辑、实践支撑的硬道理。增强感染力,就要融入“情”字,也就是教育创新必须灌注和调动情感,筹划设计教育首先要把关心关怀官兵的成长成人成才这个最具意义的目的考虑进去,切实站在官兵思想、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以师者的情怀、仁者的气度、育人的真诚、助人的初衷,摆准自身心态位置,贴近官兵心灵对话,用设身处地、自然流露的真情温暖人打动人,不断提升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增强鼓舞力,就要融入“景”字,也就是教育创新必须尽可能为官兵指引并预见发展前景、未来图景、美好愿景、胜利场景,以使官兵更加自觉自愿地看到希望、播种梦想、催生奋斗欲望,不断地实现自我的超越、蓬勃生命的朝气。

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标准,坚持鲜、活、实

鲜、活、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牢牢把握的原则标准。鲜,就是新鲜、有趣,能够令人眼睛一亮、耳目一新。要做到这一点,应当学会紧随时代脉搏筹划设计教育的课题、话题和议题,踩上时代的节拍,切中官兵的关注,回答当下的问题;应当学会选择撷取生动素材,充实完善教育内容,争取在利用一手原料上抢先机,在运用丰富史料上去拓展,在使用常见资料上求新意,力争平中见奇,不断推陈出新;应当学会合理借鉴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中广受群众喜欢认可的宣传文化娱乐节目形式样式,创造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精品和品牌。活,就是灵活、活泼,能够让人乐于接受、愿意参与。要做到这一点,最需要做的,恐怕是要有意识地反思和检讨当前部队无论开展什么教育似乎都必须采取的集中动员、办班轮训、大课辅导、参观见学等形式,到底在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实际作用而不是更多地体现为象征作用。把这个问题研究好了,组织开展教育,才会自觉寻找教育需求与教育供应对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选取那种简洁有力直奔目的的途径手段,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提升,拿出的办法招法也才会更管用更有用。实,就是实在、诚实,能够使人真心相信、自觉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教育者做人要实,方法是时刻追求主观符合客观,重点是防范教育者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应当把握的要点是无论何种场合都应当讲确凿之言、说靠谱之话、发肺腑之论,还有就是机关指导要求实,不能也不应该更没有必要热衷去做那些本末倒置、越俎代疱、急功近利、甚至是忽悠上级完全不符规律的文字游戏和表面文章,真正靠有根有据、有章有法、有理有力的教育赢得官兵的信服信任,从而保证既能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产生创新的更多效益,达到创新的更高境界。

四、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点,强化知、意、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最重要的是看教育对象也就是部队官兵思想上是否进步成熟、政治上是否合格坚定、行动上是否听从指挥服从号令,回溯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就要求组织者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把触动影响官兵的知、意、行,作为用心用力之处求取实效。知,就是认识、认知,强化官兵认知水平是教育创新的应有之义,这需要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首先懂得立身做人处世的智慧。在教育中有意识地为官兵讲授这些道理,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比较、学会鉴别、学会考量,认知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意,就是意愿、愿意,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强化官兵主观能动性需要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善于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启发大家。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应更多地告诉官兵怎样更好地权衡利益上的得失,直白而言,就是要帮助官兵认清教育者所要求的内容对官兵来说有没有利、值不值得、需不需要,特别是注重启发官兵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集体利益的角度作出取舍,使之能够寻找到对自身价值的存在感认同感,不断强化正确利益取向的内在激励,确保官兵主观能动性生成延续持久强劲。行,就是行为、行动,支撑行动的是官兵践行教育要求的习惯和自觉,强化践行习惯和自觉,需要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教育找到实践的出口,把实践作为教育的注解,从而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官兵的生命营养品、成长必需品。

形势政策教育思想 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与形势与政策课

200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中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指出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专职辅导员可承担形势政策教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业务范围。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教思政〔2012〕2号)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四点要求:第一,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第二,落实规定的课时和学分;第三,制定并落实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制度;第四,有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制度并有效实施,并要求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二项为C;其余情形为D。该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重要性。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功能中要求,辅导员要具备参与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教学能力。明确了对辅导员业务能力的要求。2015年9月10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的队伍管理中教师选配要求,兼职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科院校兼职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按学校有关规定考核合格。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等教师讲授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身份问题。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各个方面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依托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形势与政策课现状分析

1. 课程内容量大,学时相对紧张。

如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中要求,国内部分包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和发展趋势、准确宣讲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正确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等六个方面。国际部分包括关注国际体系变革调整和热点问题动向、认清世界经济调整变化及对我影响、认识“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进展和意义、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等四个方面。每个专题都内容丰富,有效的学时才能保证学生的真正理解。

2. 课程内容更新快,教材应增强时效性。

对于国际体系变革调整和热点问题动向,只能在大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本轮国际体系变革调整的特点。如叙利亚问题,各国间博弈瞬息万变,仅仅依托教材,无法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时,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断深化,活动的常态化不断丰富。

3. 课程内容范围广,要求教师综合素质高。

教育部印发的教学要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涉及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既有理论知识,又要求有实际经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知识讲得生动,便于学生的理解。所以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完善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4. 课程设置应合理,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

一般高校将该课程分散在大学的第1~4学期讲授,而后4个学期没有设置该课程。大学生活的前两年正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开设本课程及时必要,但是大学生活的后2年面临着专业学习的压力和毕业就业的现实问题,这些更和国家的形势与政策息息相关,更应该开设此课程。

三、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挖掘课程内容的内涵,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丰富。在讲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时,要深入学习领会精神的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讲话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阐述讲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作用。着重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精准扶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带一路”战略等新的理论观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权威辅导材料和党报党刊的权威政策解读,对于大学生感兴趣的在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及时的回答。让大学生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讲授世界经济调整变化及对我影响时,要让大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走势。认清世界经济虽保持复苏态势,但负面因素增多,仍面临放缓失速甚至长期低迷风险的原因。如煤炭、有色、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2016年中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等焦点话题,阐述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课程内容的挖掘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新的法律法规,通过搜集文献原文和权威解读,第一时间让大学生掌握其内涵,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 创新课程的讲授形式,不断完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可以将形势与政策课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中去。将课程的知识点与平时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日常班会的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精神传达给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刻认识我国所处的形势与政策。可以通过走访学校所在地的工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加深对经济社会的认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报道。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邀请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人、智库学者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高校间协同共享,定期交流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题网页,对最新的形势与政策进行权威发布,让大学生能轻易地找到最新的理论文献和权威解读,设置问答框等搜集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疑惑,并及时在网上回答,也可在网下就大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集中解答,做到线上线下教育的合力。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结合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习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权威发布,飞信、QQ等社交工具,进行点对点的深度解惑。形势与政策课学时有限,但课程的重要性使每个大学生必须具有形势与政策自我学习的能力。辅导员要注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课程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组织教学,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

3. 加强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复杂性需要任课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文理科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选人用人上,要注重合理的知识结构,对缺乏某一方面知识的辅导员,进行继续教育。对全员教师进行轮训,聘请知名学者和权威专家讲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支持辅导员到一线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实际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制度,对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教师对某一专题进行集体研究。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给既具有马列主义理论和政策水平,又熟悉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辅导员提供了又一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能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让大学生及时掌握,而且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将进一步提高。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该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出发,讲好形势与政策课,使形势与政策课和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创新探讨 篇8

鉴于雷曼兄弟破产, 美国正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 这次危机可能是“百年一遇”, 并将波及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经济难免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金融领域, 而且将触及实体经济领域。今年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的企业可能将而临更大的困难。与此同时, 2008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明确了将从目前的“稳中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这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的货币政策首次发生重大调整。信贷压力陡增, 银根进一步紧缩,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 面临的资金供给状态将会偏紧。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举行的集体学习中强调指出:“企业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事态, 我国企业更应重视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稳定员工形态, 因势利导, 起到最大化的良性指导效用。

在具体工作中, 思想教育工作途径的采用不是随意的、盲目的, 不能生搬硬套。要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途径的选择就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一般来说, 工作途径的确定由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工作对象的特点、工作对象所处的环境等所决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 工作途径也要及时地加以调整。

2 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实现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 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 引导企业全体上下朝着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目标奋进。但是,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这一时期, 人民内部矛盾凸显, 且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随着企业新一轮改制和改造的完成, 传统庞大的专业政工队伍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少数的专职人员和大量的兼职人员。政工队伍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 必然给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被弱化的可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建设与切需要思想教育工作发挥作用, 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优化工作途径, 以创新的思路和方式开展工作, 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3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创新的途径优化

3.1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载体, 深化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

在思想教育工作兼职队伍中, 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在本质上都是做员工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有助于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实效的增强。

(1) 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在本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许多方面是相同、相近的:第一, 工作对象相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都是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在适时满足员工各种合理需要的前提下, 激发其行为动机, 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是借助一定的载体,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 在满足员工合理需要的同时, 积极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引导员工积极行为, 激发员工斗志去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两项工作的目标都是为了员工需要的满足和企业的和谐发展。第二, 工作目标统一。当前, 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显著要求和特点, 就是服务经济, 服务大局, 服务群众, 把干部员工凝聚到企业的发展上来, 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服务。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就是通过开发和整合企业人力资源, 塑造企业团队精神, 来创造整个组织的绩效。第三, 工作机制相近。思想教育工作是根据思想和行为活动变化的规律, 通过说服、启发、激励、情感感染等手段, 适时对人们的思想、心理进行合理的引导, 以消除人们思想上的消极和对立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视作企业的第一资源, 通过满足员工需要、关心信任爱护员工, 消除其思想上的不稳定因素, 帮助员工切实树立奋斗目标, 实现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提升。这两项工作都是建立在人思想和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的, 都离不开对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

(2) 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增强。

首先, 战略地位的确立。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思想教育工作地位如何直接决定了其工作效用。要切实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就必须树立思想教育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已为所有企业所认同的情势下, 由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兼做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在无形中确立思想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

其次, 工作目标的落实。工作目标落实是衡量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是, 由于思想教育工作是软任务, 缺乏短期显性效果, 加上员工思想无法直接测度等原因, 这就给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时, 对思想教育工作目标落实的考察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将有助于对当前员工思想状态的测度。绩效考评能客观地反映当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而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思想观念。这就使得思想教育工作阶段性目标的效果如何更为明显, 从而也能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的确立。

然后, 工作方法的改进。在人力资源选拔过程中,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测试, 对员工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性格、气质、责任感和进取心等能得出准确的判断;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环节中, 能掌握员工工作技能是否提高、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和工作态度是否改变;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和新酬管理环节, 能了解员工的利益诉求及对个人前途的心理展望。正是基于对员工各个时期思想动态和工作行为的了解,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适时通过激励、疏导、说服、感染等方法, 来减少员工情绪中的消极和对立因素, 消除员工现有的不正确的认识, 帮助员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增强对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的认同。

3.2 以企业文化管理为平台, 深化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

企业文化管理作为当今先进的管理方法, 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的功能, 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存在必将为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平台。

(1) 企业文化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有着很好的亲和力。

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是不同的工作, 但是它们在本质特征上却有着很好的亲和力。第一,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管理和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都是企业员工。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企业文化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精神文化力量的感召、感染和制度的规范约束, 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 使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内化, 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利益诉求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是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立场出发,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注重员工思想认识观念的转变, 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大“家”和小“家”之间的休戚与共, 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使员工能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第二, 工作目标一致。企业文化管理是注重发挥“人”的因素的新型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其目的就是要出效益。作为以人为本的“软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从解决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目标的角度出发, 实现了人与物的科学结合、人与人的协调组合、人与企业的完美融合, 使企业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以最终提高绩效。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调整员工心态, 理顺员工情绪, 提高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亲和力, 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凝聚力的增强和最终效益的提升。第三, 工作方法相近。企业文化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从工作对象头脑外面开展工作的。企业文化管理不期望一夜间快速改变员工思想现状, 而是发挥文化的渗透、感染功能, 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不经意间对企业价值观要求产生了解、熟悉, 进而实现认同和效仿。同样的, 企业思想教育工作认为思想方面的工作是“软工作”, 员工思想上的问题不是一下可以强扭过来的, 在允许员工思想有所反复的前提下, 通过说理引导、情感交流, 逐步使员工认识到自身思想认识上的差距。

(2) 企业文化管理有助于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增强。

第一, 工作定位的重塑。当前, 部分企业往往是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定位不够准确。他们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好象是独立于生产经营工作之外的, 思想教育工作无非是搞搞文体活动、走访慰问、文字宣传、政治学习等等。这就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缺位”。此时, 引入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将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确补位。企业文化管理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 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开展的。嫁接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将使思想教育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为一体, 使思想教育工作之“魂”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体”, 并做到岗位渗透、目标渗透、制度渗透。第二, 工作地位的提升。思想教育工作是软任务, 它不像经济工作那样可以直观、及时地看到实效, 它的效果体现在潜移默化的长期教育中。在企业各项工作中, 生产工作的成效可以用产品的质量、数量来说明, 经营工作可以用市场的反馈和销售的业绩来显示, 而且这些工作的成效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见到的。可以将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并轨”, 由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兼做思想教育工作, 在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同时, 将思想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目标, 通过沟通交流、培训学习、考核等方式逐渐灌输给全体员工。那么, 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同时, 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必然在员工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思想教育工作地位也会由此得以进一步的提升。第三, 工作实效的保障。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实现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积极能动性的增强。但是, 思想教育工作不像管理工作那样可以采取强制规范, 有些人当面的时候心悦诚服, 过后依然我行我素;有些人往往借口业务工作繁忙来推脱回避。此时, 思想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要依靠管理的力量。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制度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教育工作实效的保障。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 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 就思想工作自身而言, 更需要进一步实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以切实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针对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创新展开认真研究, 包括企业员工思想教育的工作途径、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实现创新的必要性以及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创新的途径优化。

关键词:思想教育,企业,创新,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周从标.全球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陈俊宏.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3]余仰涛.思想教育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鹏.用心做活思想教育工作, 努力建设和谐型企业[J].山东化工, 2008, (2) .

形势政策教育思想 篇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 经济全球化。

主要包括生产、贸易、金融、投资和信息的全球化等。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进入经济全球化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推进, 世界范围内经济上两极分化加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至今仍举步维艰, 南北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愈来愈大。一边是北方发达国家财富不断积累, 一边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贫困不断加剧。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并没有使世界各国都普遍受益, 世界发展中的不平衡更趋严重”。[4]同时, 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 极力向其他国家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西化”和“分化”其他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更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增强学生的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意识, 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二) 社会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 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从某种程度上说, 官方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 思想教育工作的信度降低, 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导致学生接受不同主体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频率越来越高, 并且信息摄取更加个体化、隐蔽化, 使得有关部门的舆论控制能力下降。信息化使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信息, 无形中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和价值取向。加强网络教育和管理, 抢占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第二, 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第三, 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第四, 就业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 在强调主旋律、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 要注重“多样化”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困惑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有些学生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思想模糊, 认识不清。

在《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中, 根据一项对学生入党或申请入党动机的统计调查, 绝大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他们申请入党动机或是很现实或是很模糊, 对于正确的入党动机, 80%学生认识不清楚;对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还有些学生不太了解;极少数学生认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 走向趋同”的观点, 25%以上的人同意, 还有25.9%的人难以判断或没想过;“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 同意的占近20%, 难以判断的超过20%;“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不同意的占23%以上, 态度不明确的占20%以上, 等等。

对于以上这些理论问题的看法, 不少学生认识模糊。一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 缺乏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和热情。有些人把考研和就业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 对专业课学习非常重视、抓得很紧,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理论学习及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不太重视。二是部分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 只管教书, 育人的意识淡薄。三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没有真正把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抓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如某些腐败案件, 使一些学生对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模糊了。五是理论创新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学习中, 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认同感等。

(二)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困惑, 道德价值取向功利性。

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生刻意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 明显地向以个人为本位的方向偏移。根据《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学生在择业时, 42%以上的人主要考虑到“经济收入高的”、“大中城市或生活环境好的”、“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地方”去, 而考虑到“服从国家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只占10.31%。在择偶条件中, 除了选择人品、性格、才能、健康、相貌外, 还有12.16%的人看中的主要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地位、财产和职业。45.42%的人要求入党, 是因为“能得到好处”或“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9.08%的人赞同“大利大干, 小利小干, 无利不干”, 9.54%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友情、爱情等, 金钱是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 8.62%的人不同意或难以判断“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的利益”, 19.08%否认或弄不清楚“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 他们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大, 通过耳濡目染, 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 以自我为中心, 价值取向功利性明显增强。

(三) 部分学生心理不太健康, 自我调适能力差。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显示, 14.52%的人感到压抑, 11.84%的人感到烦恼, 12%的人感到空虚和烦躁。“出现心理问题难以自我调适时”, 进行心理咨询、求助于老师、求助于学生组织的只占5.85%, 求助于家人的占6.62%, 有2.3%的人放弃心理调适。

现在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就业压力大。对“在大学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进行调查时,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中有32.92%的学生回答是“社会竞争激烈, 就业前途未卜”。二是家庭贫困。家庭贫困, 经济拮据, 使一些贫困生自卑, 失去自信, 产生不健康心理。三是学习紧张竞争激烈, 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四是随着高校扩招和“大众化教育”, “天之骄子”的地位已经不再, 加上受着学习、生活和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郁闷等, 如不及时化解, 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等等。

三、加强大学生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考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 在加强大学生教育引导方面提出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理论创新, 用理论指导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 要把握规律性, 注重实效性, 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 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和新途径。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把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中, 使新的理论与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实际相结合, 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 继续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6]一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学校各方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学校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二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主渠道教育教学, 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和使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 努力了解社会和实际生活, 在教学中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以及新的研究成果, 讲授当今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以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育过程中, 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 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标准, 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用案例教学法、专题报告会、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深入社会开展调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枯燥的说教, 使政治理论课教学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树立理想远大、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3]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的高效的辅导员队伍,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和编制不足, 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不强, 专职的政治辅导员缺口较大。同时, 辅导员队伍过于年轻, 缺乏稳定性, 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和突出。一要建立一批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二要建立辅导员定期培训制度。学校要从辅导员工作岗位要求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 确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三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活力、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章立制、严格奖惩,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辅导员进行量化考核。对于优秀辅导员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在晋升、推优中优先考虑;对于责任心不强、工作成绩差、学生意见大的辅导员, 予以警告、记过, 以至调离岗位。四要关心青年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 稳定青年辅导员队伍, 实行倾斜政策, 为其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结合起来。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要进行有计划的心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二要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实行心理健康普查制度, 进行心理测评,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三要加强心理卫生辅导、培训。设立兼职心理卫生辅导员, 实施零距离日常心理辅导。同时, 应根据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点, 针对不同年级的需求, 通过个体辅导和团体训练、讲座与知识展板宣传等,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五)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信息时代,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调查显示, 有20%以上的学生受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开展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 加强网上舆论导向的监控和引导。二要建设好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网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抵制外来的腐朽文化的侵袭。三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判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对待网上信息, 通过对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分析, 学习、借鉴、吸收,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良莠, 提高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自觉性。

(六)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陶冶, 在浓厚的氛围中受到净化, 在和谐的气氛中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要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加强舆论阵地建设, 扩大校园舆论阵地对学生的影响力。二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举办学术研讨会;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 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节,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他们的才艺提供展示的舞台, 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

(七) 为学生排忧解难, 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 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要解决好贫困生问题, 通过奖、勤、贷、助、减、免等多种方法, 进一步加大帮扶贫困生的力度, 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安心读书、读好书, 顺利完成学业。二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加强职前培训, 通过培训, 由“一专一能”变成“多专多能”, 为持证应聘和持证上岗做好就业准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改革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特色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48.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 2005-1-19 (1)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1) .

[4]江泽民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09.

[5]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62.

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篇10

《现代汉语词典》把“途径”解释为“路径”。按照字典示意, 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还不足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本真含义, 因为, “途径”与“路径”在词义上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看做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并不能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认识更前进一步,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这一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我们认为, 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 更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本意, 因为,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实施必须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进行, 这种具体的活动, 就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或路径。因此,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看做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最为妥贴和恰当。基于此点, 我们认为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界定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为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运用与创新

1. 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与形式, 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按照时代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时代特征,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促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避免大而空。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关切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实践证明, 解决好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 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例如, 就业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也是大学生目前最大的思想困惑和精神压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 形式上要不拘一格。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知识, 它与一般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有很大差异。它属于人的观念范畴, 是对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规定与教育,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为此, 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开展“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参加社团、文体艺术、社会实践活动, 多层面、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亲眼目睹祖国的发展进步, 亲耳听到人民群众的心声, 亲身体会服务社会的价值, 真切感悟人间真、善、美,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心理等素质。

2.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专业学科建设相结合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师都有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学生而言, 进入大学就是为了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以备将来选择职业回报社会, 所以广大教师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以较强的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 以得当的言行举止约束自己, 以优良的人格魅力充实自己,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来教育学生。教师要不断发掘专业学科的思想教育资源, 在传授课程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将思想教育这一隐性教育突出在专业学习这一显性教育中,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政治觉悟。各部门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要深入调研, 加强落实, 不但要完善专业建设, 突出专业特点, 更要综合考虑, 想方设法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渗透到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

3.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道路。”作为即将服务于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 开展积极有益的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和生活期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并同时渗透到实践当中。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途径, 各大高校都将其列为教学计划来对待,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 还能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来研究、解决。

三、结语

就工作角度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然而, 正如“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任何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是有着现实因素的, 包括主观的、客观的。当现实的困难、问题无法协调和解决, 往往就会产生相应的思想问题。

近年来, 由于整个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导致社会群体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差异明显, 在高校就表现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 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较大, 贫困生工作尤其艰巨。为做好贫困生工作, 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体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及时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 积极完善包括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社会资助等的助学体系, 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困难,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我们还注意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 既要做“实”工作, 又要做“好”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高校工作关键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也必须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创新工作思路, 善于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 积极拓宽教育途径。本文根据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从以下几方面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张耀灿, 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刘向阳.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南社会科学, 2007 (4) .[2]刘向阳.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南社会科学, 2007 (4) .

上一篇:快乐自主的教育评价下一篇:热水锅炉自动补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