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声乐

2024-07-26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声乐(精选六篇)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声乐 篇1

随着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是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文化多样性服务的依据。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4月12日的博鰲亚洲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加强人文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这一论述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图书馆开展文化多样性服务的背景。

2 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性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特征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地立足本地区民族文化,不断扩大馆藏文献、丰富信息资源。但是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如何为民族地区提供多样性、平等化、个性化需求等服务问题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首先,建设民族地区图书馆多样性组织。全球化所伴随而来的文化多样性及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构成事实,都己经成为民族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建设成为具有本地特色又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的组织。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为提高图书馆的适应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形成开放的组织文化。开放的组织文化有利于促进组织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各种资源的交换和交流,从而促进组织在创造和学习中持续推进文化差异的融合和文化特征的培养,打破孤立的稳定静态,使新的文化多样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有序结构,从而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其次,构建文化多样性馆藏资源。建立文化多样性馆藏是开展文化多样性服务的基础。基于民族地区语言沟通相对困难,居民阅读水平有限,文化、传统习惯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平等地为民族大众服务,促进民族间多种文化更好地相互理解,民族地区图书馆需要积极发展文化多样性馆藏。民族地区图书馆构建文化多样性馆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语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是多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多语种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除汉语、英语等主流语言文献资源外,更应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民族地区尤其是有民族语言地区图书馆应着重收藏民族语言文献资料。例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以贵州世居民族为例,主要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彝族、水族、壮族、瑶族、壮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羌族、蒙古族、满族、白族等17个少数民族,应加大对贵州世居民族文献资源的购置量,应着重加强民族语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3 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利用文献,为读者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从图书馆哲学角度来讲,主要有4个方面的作用:(1)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公共记忆装置;(2)图书馆是提供客观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3)图书馆是为客观知识存储、整序、开发的社会组织;(4)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与平等理想的圣地。基于我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当前国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责任重大,要加快开展文化多样性服务的步伐,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肩负的责任更大。

3.1 馆员基本素质

开展多样性的服务,需依赖于图书馆员思想素质、文化的提高,图书馆馆员组成结构应考虑民族成分、语言、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均应呈现多样性,尤其是有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作为面向各民族开放和服务的文化机构,更应注重对掌握民族语言馆员的培养。民族地区图书馆通过多样性的组织建设,使图书馆具有多层次服务的能力,从而架起文献信息使用者与文献信息之间桥梁,让所有民族地区人员平等享用人类文化成果。只有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多元化,才能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上新的台阶。

图书馆文化多样性服务的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应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图书馆工作,具备敬业爱岗,谦虚谨慎的工作精神和作风,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采集文献资料。能够独立进行文献信息加工、整理、保管、流通、参考咨询和提供信息等业务工作。另外,提高图书馆员基本素质的主要途径。有加强自我教育,在常规教育完成后不断继续接受教育。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将考核的结果与职称、资金挂钩,熟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内容中去。再有,作为馆员自身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自己。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着重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做到一专多能,珍惜、热爱这看似平凡的工作,并为之不懈努力,甘为人悌,无私奉献。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便了解用户的心理活动和潜在需要,便于及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新颖的情报信息。

3.2 馆员服务形象

结合图书馆工作性质,馆员的服务形象需提出具体要求。要树立良好的馆员服务形象,馆员的行为举止、情态、仪容等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图书馆形象的化身。在读者工作中,馆员的形象不但在展示着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而且也具体反映着图书馆的文明程度。馆员的服务形象的好坏就体现在琐碎而繁杂的日常服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业务熟悉、知识丰富、言行得体。

3.3 馆员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对图书馆员不断地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不断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建立终身学习制度,使之不断掌握一生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准则和理解力,从而促进工作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高层次、追加型的教育。“工欲善于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要将图书馆的工作真正搞得有声有色,重要的是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除引进人才外,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让馆员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要增强图书馆员的事业心,使之热爱并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并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增强服务精神,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加深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通过各种方式不同层次地提高馆员的现代化技术、技能。

继续教育的方式,可通过远程教育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修养与业务知识学习。可结合馆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情况、岗位的实际需要,对馆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也可成立馆内的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并就具体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3.4 学科馆员素质

所谓学科馆员是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专门服务。馆员与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这项服务素质要求学科馆员在服务中,保持与对口单位相当密切的联系,定期向单位读者介绍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了解该学科发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新要求,是图书馆开展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与职责。学科馆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服务必不可少的知识,熟悉掌握文献资源建设、文献信息管理、文献信息研究以及文献信息服务等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对学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

3.5 培养信息素质教育能力

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民族地区要让读者(1)知道何时需要信息;(2)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信息;(3)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4)正确评介信息和科学组织的能力;(5)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6)恪守信息服务道德规范的能力。

3.6 网络信息服务能力

网络学习反映文化的兼容性,涉及到学习和教学的多种文化方式,要使读者获取到与他们价值观、信仰及学习风格一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读者网上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其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进度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因此,网络学习可根据读者的文化选择,如图片、视频、绘画、模仿、歌曲、诗歌等形式,确保读者学习内容具有多种不同的视角和效果。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把握它的源头,才能彻底地认识教育的精髓和本质。”随着信息资源结构及检索环境的不断变化,用户的需求呈动态性和实用性。针对这一特点,各图书馆对网上读者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有组织地举办用户教育活动,介绍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技能的训练,使用户掌握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提升用户自助信息服务能力,能够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介,并将确信有用的信息带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从而推动自身的学习与研究更进一步,同时产生新的知识。并帮助用户了解与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相关的法律、知识经济,使他们能够合理合法地索取到所需的信息。

摘要:文化多样性服务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给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性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要加快开展文化多样性服务的步伐,民族地区图书馆员要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民族地区,图书馆员,素质

参考文献

[1]www.pep.com.cn/sxzz/js/tbjx/kb/tbjxycp/8s.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10.

[4]杨玲等.网络学习中的文化多样性,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8.

[5]陈瑞贵.多元文化组织的未来想象——一个全球化未来情节的描绘,世界管理论坛,2006,(6).

[6]王操红,江历明.论企业多元文化的自组织管理,商业时代,2008,(16).

民族声乐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民族声乐 多样化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世界贸易往来逐渐频繁,世界文化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民族声乐作为民族艺术的一种,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几率越来越大,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与多元化经济的融合,全面的推动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的革新,为国家艺术发展贡献力量,已经成为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浅析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及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并探讨民族声乐实施多样性教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目的在于: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分析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依旧比较传统保守,其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1)教学理念:依旧采用传统保守的美声唱法作为科学标准民族声乐教学理念,没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作品情感表达出来的“民族性”,容易将科学唱腔与美声唱法相混淆,难以掌握技巧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尺度,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难以适应多元经济的发展需求。(2)教学手段:依旧采用“一对一”的单一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民族声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特色,如大部分的额学校采取“一师终身制”,即学生的民族声乐老师一成不变,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不得更换老师,使得学生自始至终接受同一种授课方式,认同同一老师的艺术观点,最终使得学生的艺术视野比较狭窄,甚至部分学生一开口,观众便可以轻易的判断出是谁的学生,而且部分学生的演唱是模式老师的演唱,缺乏个人特色(自我辨识度),甚至连带老师的延长缺点也被学生模仿的惟妙惟肖,最终影响学生艺术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不利于多样化教学模式的革新,对整个民族声乐艺术的弘扬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需要结合多元化经济发展、学生特性特征等,在促进学生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技能提升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多样化教学,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分析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并不是一味的摒弃传统保守的教学方式,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针对民族声乐的灵活性,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开设公开课,学生可以与多个老师进行学习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公平竞争机制,促进“一师终身制”改革,又如聘请民间艺人或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进行互动、学习、交流,拓展民族声乐教学途径。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践,首先需要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模式革新。下面就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导下,浅析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开设民族声乐个别课

针对四年制本科民族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建议学校每一学期均要对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一对一个别授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知识与技能,突出个性化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对民族声乐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挖掘学生个体潜在的声乐技能,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的推进学生综合表演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课程上的具体安排为: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负责民族声乐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掌握“明亮、通畅、松弛”等发音技巧,即对气息、嗓音的掌握,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气质、外形条件及嗓音特点等摸索、探究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民族声乐表演方向。而且,在教学曲目上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简到繁的针对性选取,同时可以鼓励支持学生在摸索我国民族声乐知识及技能是,融入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民间小调,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声乐的强大的包容性,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自身特有的艺术表演气息,形成个人特色。到大学三四年级,,主要负责学生的表演技巧与情感、风格的统一。鼓励支持学生多观看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组织学生深入民间,真实的体验民族声乐的起源与地方特色,使其一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及倾注的情感相融合,达到情景合一,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继而提升教学质量,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血液),带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2.开设公开课,实现“请进来和走出去”

公开课开设,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由学生推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共同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小组课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杂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时的予以回复,进行现场示范、解答,并且要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存档,以便日后教学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互相学习补充,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践行“请进来和走出去”,即聘请民间声乐人士任教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学习。聘请民间声乐人士任教可以摆脱传统“一师终身制”教学带来的固定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视野开阔,学习到更加灵活的表演技巧,丰富自身表演形式,而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声乐的来源之美,更加本质、淳朴的表演,使其回归到真实,促进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为:每年的寒暑假,学校可以组织学上深入民间,进行文艺团体演出,寻找民族声乐之源,以民众的审美、评判来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更加真实、客观、质朴的完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3.建立多元的审美体系及评价标准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不仅要符合专业人士的审美,更要适应广大基础人民群众的审美及评价标准,因为民族声乐的起源来自于民间,与民间音乐互动,能够帮助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找到新的教学思路,利用民间乐器,可以丰富民族声乐的表演形式,且能够增强其“民族性”和欣赏性,与利于民族声乐教学模式的革新。因此,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院校,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革新了传统的审美及评价标准,由人民群众作为审判官,且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将人民群众的评判结果公诸于众,将其优点纳入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有效的革新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分析民族声乐实施多样性教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民族声乐实施多样性教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在于:促进民族声乐乃至整个高校教育改革,引发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思考、锻炼,且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多元化经济发展的,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多元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与民间音乐的融合、互动,能够帮助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掌握民族生源的起源,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发展自身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最终使得民族声乐表演回顾质朴、真实、富有情感等。除此之外,民族声乐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对其他学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在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挖掘、发挥出来,对于整个民族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在审美、评价标准上,积极的纳入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艺术发展。整体来说,民族声乐实施多样性教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巨大,值得进一步探究。

结语

民族声乐作为民族艺术的一种,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的其教学方式上,依旧采用传统保守的美声唱法作为科学标准民族声乐教学理念,采用“一对一”的单一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新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是高校应当十分注重的环节。如何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本文做了简单的阐述,如:开设民族声乐个别课,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知识与技能,突出个性化教学,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自身特有的艺术表演气息,形成个人特色;开设公开课,实现“请进来和走出去”, 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聘请民间声乐人士任教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学习,使得学生的思维、视野开阔,使其回归到真实,促进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民族声乐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其他学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促使整个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为国家教育改革贡献应有的力量。本文的分析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能忽视其研究价值,期望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巍巍.谈高师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参花,2013,(20).

[2]张舒然.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模式从传统到多样化的演变[J].参花,2013,(20).

[3]王旭.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民族声乐教研——评《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3).

[4]宋洋慧.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途径研究[J].音乐大观,2014,(21).

[5] Liu Jing, Zhang Yanli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vocal music -- Taking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J]. Liaoning Journ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0,12 (9).

[6]金铁霖,徐天祥.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中国音乐,2005,(4).

论高校多样性声乐教学理念与方法 篇3

一、声乐教学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长期以来, 高校的声乐教学基本延续了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 从教学形式、课程安排、教学手段都基本相同。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 声乐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是一样的, 高校实行音乐院校模式的声乐教学事实上也是切实可行的。在我院也常以音乐院校的标准来要求, 譬如个人独唱音乐会、音乐比赛获奖、专业技术能力等等, 都作为衡量教师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标准, 这无疑是积极的方面。但是, 高校的声乐教学与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音乐院校的毕业生面对的是艺术表演的舞台,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面对的是音乐教学岗位。而我们的毕业生则五花八门, 出类拔萃的可以继续在艺术的舞台上表演, 中等的会从事最初的声乐启蒙教学, 更多的是走进各企事业单位担任文艺骨干。从这点来看, 高校的音乐学科的教学要比音乐院校更具有全面性, 知识结构要更宽更合理。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一定是歌唱家, 但是他必须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巧, 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风格特点,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同时具有较全面的、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声乐教学应具备多样性, 比如进行声乐个别课、声乐集体课、小组课、选修课和必修课, 独唱、重唱、合唱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格局。

二、声乐教学的多样性离不开中西结合的科学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各种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我们遇到如何把美声的优点和我们的教学, 和我们民族的歌唱方法相结合起来的现实问题。在声乐界中西结合是一个敏感问题, 是以本民族唱法为基础适当加入美声唱法的优点, 还是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加入本民族的文化审美, 在声乐界有长期的争论。毕竟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惯, 东西方人的声音美感差异包括歌唱方法和发声方法、情感表现形式和程度、审美角度等。那么我们的声乐教学在研究中西结合时就不应该仅限于歌唱发声方法上, 而是真正弄明白美声歌唱和我们民族歌唱的精髓特点所在, 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歌唱方式。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这句话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只有符合共性的艺术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 而在共性的前提下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 才是有风格的、有特点的艺术。中西结合的科学性一方面是能真正唱好美声作品, 学到美声的精髓, 向世界水平靠拢。另一方面是能唱好中国声乐作品, 将其所长融入民族的艺术土壤里, 形成符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声乐学派。多样性声乐教学就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上, 才能真正地结合西洋歌唱方法。

三、多样性声乐教学符合时代的艺术性

“是否永远不落后时代, 是评价一切艺术作品的标准”。时代赋予我们更丰富多彩的舞台, 当今的声乐艺术在声学、电子技术等高度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美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拓宽了人民大众的视野, 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也提高了。那么声乐教育者就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声乐艺术。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 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的音乐创作从声音、音域、音色上的要求明显提高。演唱者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音乐文化知识, 还要有高度的审美意识, 全面的歌唱技术, 丰富的情感等。能够准确地把作品的内涵清晰展示出来, 又要恰当地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 使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 这需要高度的艺术修养和全面的音乐表现手段。单一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已无法实现演唱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因此, 声乐教学要想不断地向前发展, 就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品质, 不能在旧的思维中停滞不前, 而是应该以多样的教学手段, 随着声乐艺术的推进与审美的变迁赋予歌唱符合时代的特点。

四、多样性声乐教学更能体现针对性

长期以来, 声乐教学主要以个别课形式, 根据不同声音特点和修养、不同声音感受和理解而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的思想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其艺术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既然教学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 就要求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条件和素质的教学对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在歌唱发声方法和技能技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而采用有效措施。包括对呼吸的调整、歌唱共鸣腔体的运用、身体机能的松紧度等等。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歌唱技巧、艺术表现力, 采取更有利发展和提高的方案。包括对学生演唱风格的定位;作品的选择、安排、分析;舞台表演设计;音乐会策划等等。

客观地说, 声乐教学的反复性、实践性、师生之间的合作性是声乐课程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 也是决定教学成果的重要原因,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有的声乐教师往往以年级为标准, 同一年级的学生唱同一首曲目, 不考虑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声音特点, 这样齐头并进的做法只能适合于合唱训练。传统的理念认为, 声乐技能的传授不像其它学科那样有自身的公式和定义,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那只是针对声音而言,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做的示范学生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比如口腔的打开、横膈膜的伸缩、腰腹的对抗等等。教师要勤于示范, 学生就会善于模范。要符合多元化背景下的演唱风格就应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 用简单易懂的语音让学生掌握歌唱方法。

结语

声乐教学多样性的理念与方法, 是建立在正确的教学思想, 合理的教学要求, 明确的教学观念上的, 是师生双边的知识往返交流、传授经验的过程。与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生源相比, 我们的生源起点偏低, 如何把不同起点、不同程度、不同条件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歌唱人才, 是高校声乐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论》.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谈声乐教育文化的民族性 篇4

关键词:声乐教育;文化;民族性

声乐作为人类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直接依托于各民族的生存实践与思维方式而存在。声乐研究与实践的民族化生发于声乐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根源性。各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有其深刻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声乐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在传播声乐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把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使命作为重要的内容。当然,这也是人类学对声乐文化的诉求。从中国声乐的发展历史看,西方声乐引入中国后,我们一直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国声乐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直贯穿现当代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声乐文化的创新愿望,更重要的则是对民族声乐文化的珍视。

1 中国声乐教育体系的存在意识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中国声乐学派的呼吁随着国力的强盛而越发强烈。周小燕的《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音乐艺术》1992年第二期)、许毓黎的《对创立中国声乐学派可行性思考》(《人民音乐》1998年第九期)、冯光钰的《努力创立中国声乐学派》等文章都以“中国声乐学派”为核心议题展开。与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中西关系一样,声乐实践无论是以中为体基础上的传统声乐艺术的现代发展,还是西体中用定义下的西方技术体系的中国化实践,都同样受到体用关系问题的困扰。但总体看来,无论是声乐的文化传统,还是对时代审美意识的把握,都不可能撇开“中国”。

我们强调文化差异,可能又无意识地在不同程度上抹杀了“文化差异”。我们不仅设定了一个无差别的“中国声乐”,而且也设定了一个与我们相对的无差别的“西方声乐”。我们经常提到的“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俄罗斯学派”“法国学派”,实际上都是“西方声乐”多样性的表征。

2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声乐艺术世界化的特点及历史进程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学派发展的“开放性”特点。声乐艺术世界化不同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民族化为基础。声乐艺术的世界化强调以各民族声乐文化的合理性为前提,尊重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本质上是主张民族化和多元化的。建构中国声乐学派,要辩证地看待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方面,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并必须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得到表现和实现;另一方面,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只有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殊理论内容和民族形式,才能贡献于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立足于世界声乐之林。

“西风东渐”百年来,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人文社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已经不可能有完全彻底的“传统中国声乐”,有的只是“当代中国的声乐”。用一个哲学的说法,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与吸收,我们不应只是“照着唱”,而应该是“接着唱”,不是“声乐在中国”,而是要用我们的语言去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与时代的民族精神,表现“中国的声乐”。张权就说过,“不要把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根本对立起来,应该互相借鉴与吸收”。可以這样说,广义的一切中国当代声乐艺术都或隐或显地与中国声乐的文化传统相关联,从而体现出某种意义上的中国审美精神特征。即便是中国声乐艺术家演唱的西方声乐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东方的或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如同傅聪对西方钢琴音乐的阐释一样。因此,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与发展,所患者不在于西方资源的吸收与运用,而更多地在于对中国自己的声乐传统的涵容契入与现代创造。

3 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

学派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它指的是一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历史与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在中国声乐学派的形成过程中,有些事件是标志性的,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歌唱家群体,50年代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声乐教研室(系)的建立,60年代中国音乐学院的创建和80年代初中国音乐学院的恢复及其随后开展的创造性的工作等等。以这些标志性事件为印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发展的轨迹,它反映一个学派的发展承传与借鉴吸收的演进过程,同时它也是学术研究走向成熟、发达和繁荣的标志。无论是早期应尚能、黄自,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张权、沈湘、周小燕、王品素、金铁霖、施光南以及金湘等都把“中国的”作为自己的追求。

我们应该加强声乐审美文化方面的研究,并对中国重要的歌曲作家、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成就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当代中国的声乐研究来说,强化声乐研究的民族化走向,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对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拒斥和虚无主义态度,使中国的声乐研究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更加自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更加扎实丰厚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要使中国的声乐研究与当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与结合,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创造中提升和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声乐。

4 声乐教育导向的规范性

声乐作为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其显然已融入了广泛的声乐文化领域,它的一切目的是充分发挥这一艺术形态的社会功能。声乐教育受众的广泛性表明,声乐不仅成了为艺术审美的欣赏对象,而且成为了人类自娱活动中宣泄情感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人的生命运动本能存在着一定的音乐自觉。人的音乐性本身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审美变化,无疑是受社会音乐环境和欣赏客体的影响的。人们不仅在有意识的音乐听感中协调自己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在无意识的音乐听觉中来调控自身的心理适应。音乐本体音响的高低抑扬、轻重强弱、快慢疾徐、顿挫连断等和人的呼吸频率、心率脉搏及其情绪起伏、喜怒哀乐产生着相呼应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人具有对审美观念的选择能力,才能把声乐中各种观念或思想不健全的部分过滤掉,尤其是能把声乐教育中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有悖于民族意识的审美思潮克服掉。

声乐教育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由于当今现代科学技术拉动了音乐传媒、音乐复制的巨大拓展和蔓延,特别是网络歌曲犹如“自来水”般地传播和流行,从而使得歌唱艺术——这种过去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娱乐形式,迅速走进了每一个家庭,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生活。因此,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大家共同享有的审美形态,与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文化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声乐教育的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 赵燕.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性因素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大舞台,2012(7).

[2] 刘焕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6(4).

[3] 匡祎.论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性的价值与贯彻[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2).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声乐 篇5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艺术家经过长时间从事声乐艺术研究工作, 积极探究并且付诸实践的声乐教学结果, 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和声乐教学实践必须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的基础上, 才能取得创新型硕果。声乐艺术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是在实践中存在并且逐步完善的人文科学。它要求我们在实践练习过程中, 逐步仔细揣摩、回味、体会来源于理论研究方面的感悟, 教学理论都应该是直接地从实践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 而且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提到的声乐学习过程包括自然阶段、不自然阶段和科学的自然阶段部分。在声乐教学实践中,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 这是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特别受学生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 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 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 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从音乐的印象中去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凭听觉直接感受音乐说表达的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喜悦、欢乐、悲伤、愤怒、呐喊、幽默等人类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情感,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情感上、精神上理解音乐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只要在音乐教学时候,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使他们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 通过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 最终达到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社会效果。

二、明确自己的发音特点构建最佳发声体系

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发音器官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 绝对不会出现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 其发声原理也都是一致的。那么, 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任何人, 在进行声音训练时也都是有共性, 存在共同的地方就有相互借鉴的东西,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文化依然如此。“西洋唱法”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 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审美文化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曾经有人说, “西洋唱法”声音洪亮、宽广、浑厚, 有较强的戏剧性, 不适合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 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洪亮、浑厚、结实、宽广, 我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 从审美文化角度观察, 发现她们大都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 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人的嗓音, 就是一件乐器, 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不同审美文化影响下的音乐作品, 它是非常奇妙的“乐器”。歌唱家能够正确、科学的发声, 因为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好独特的嗓音, 并且把这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发挥到极致来表现音乐, 在此期间首先必须了解嗓音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好不去做人为的、主观的, 不切实际的追逐与模仿。需要强调的更重要的一点是, 一个人的嗓音就像一个人的指纹, 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的嗓音构成体系, 而且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嗓音特点。因此,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 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 发现并且把握属于自己的发音特点, 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

三、投入情感加强声乐基础训练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至关重要, 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时, 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 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情感内涵的体验。就像修高楼打地基, 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 是难以承载上面的高层建筑, 也无法顺利修起来。这样唱出的歌既呆板又不灵活, 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实践过程中找“气”, 其实, 歌唱气息是本能的, 如果情绪有了, 状态自然对了, 这时唱歌的激情也来了, 气息在自然状态下就顺畅了, 千万不可故意做作、刻意进行深呼吸。因此,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 使之流畅婉转动听而且有力量。

结束语

音乐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 稳步前进, 切忌模仿。要求学生不仅要多听名家的演唱, 更加关键的是及时发现并且准确运用自己的嗓音特点, 科学理解名家演唱的作品风格, 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 但不可机械模仿。要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正确的发声体系, 老师的实时指导和发现是至关重要的, 初学者若得不到教师指导, 往往都难以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体系, 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 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听力和基于声乐体系的准确判断力, 必须对学生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及时准确分析, 然后让学生在准确把握自己发声特点基础上通过锻炼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新建.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途径的构想[J]音乐研究, 2003 (2) .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声乐 篇6

一、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的核心和灵魂

声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艺术, 涉猎音乐、戏剧、史学、文学、语言、表演等诸多领域, 隶属人文学科。声乐艺术中的文化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准则, 民族音乐文化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 并决定其发展的基本方向, 而在声乐艺术的教育中中技术轻文化、拿来主义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一过程中忽略了声乐艺术与本民族音乐文化有机结合, 使得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杜亚雄在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座谈会时所说:“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20世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重洋轻中, 只注意学习外国传统音乐, 不重视本民族音乐传统。对外国音乐的学习仅限于欧洲音乐, 对欧洲音乐的学习又主要学西欧几个国家的17、18、19世纪的专业创作音乐, 即从巴赫到德彪西这一小段。由于不能全面兼收并蓄包括母语音乐文化在内的人类各种音乐文化的成果, 固步自封,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1再如青年指挥家李心草的观点进一步说明这个间题“原来在国内, 我们对力度的认识只是单方面局限在强弱上。到了维也纳之后, 我才逐渐发现力度除了强弱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不同的地方, 而且这些地方主要是根据不同作曲家的风格来决定的。具体来说, 莫扎特的f和贝多芬的f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其中的强弱、感觉以及音质、音色等方面都是不同。因此, 如何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风格的不同变化, 就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认识、理解和融合,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准确地揭示作曲家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的目的。”他认为在他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便是理解了西方音乐文化精髓在整个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作品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重要性的理解。

二、大学生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声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声乐艺术的学习和训练提升人们的音乐素养, 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蕴含了中国音乐的文明文化, 与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 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大学生以民族音乐的营养, 满足其对民族音乐的好奇心, 从我国声乐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的性质, 无论是老一辈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铁蹄下的歌女》,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等, 还是近现代的音乐家的作品《伤逝》《原野》声乐组曲《祖国四季) 等都蕴含了民族音乐的元素, 饱含了民族音乐文化。再如歌剧作品《小二黑结婚》《江姐》《阿依古丽》《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等。这部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具备了一定的教学价值,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声乐艺术作为西方音乐艺术形式从传入我国时起, 便与我们的古老音乐文化传统与民族文化底蕴发生着紧密的关系,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革和延伸成为具有我们民族音乐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大学生音乐教育应以本土音乐文化为核心

中国音乐的基础是民间小曲、地方戏曲以及劳动歌曲等, 他们共同的音乐特点是典型的单线条音乐, 中国的本土音乐与当地的风俗、文化以及生活等息息相关, 因此, 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中不能选用固定的音乐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地域而选取结合当地的音乐艺术形式进行音乐教育, 比如在东北, 就可以选取格调生动活泼的东北小调, 表现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人情又表现出了人民较高的创作才能及艺术性, 而在东北的大学生中进行教学示范能够唤起学生心底的共鸣, 使其真正的了解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这些音乐朗朗上口, 旋律明快, 也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这样既满足了其感官的愉悦, 使其紧张的心理得到有效地缓解, 又能够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内在的艺术性、表现力和创新性, 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意义的解读, 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教师则需要在这些优秀的民族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和改进, 以此来唤起学生们共鸣。我国的音乐文化博大而精深, 需要教师自身进行开采和研发, 选择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音乐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选材不当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 无论哪一种文化的教育, 都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 成功的音乐作品离不开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 因此, 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中的“本土化”, 在此基础上完成多元文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和沟通, 终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由此而言,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需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植入多元的音乐文化理论。大学的音乐教育要以符合当代的大学生审美为基础, 既要迎合大学生的心理偏好又要引导其对音乐背后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终以促进其形成完善的音乐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赵海英.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学, 2005年第一期

[1].赵海英.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学, 2005年第一期.

[2].张发钦.当代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倾向的文化思考.现代教育科学, 2003年6月.

上一篇:培养目标及人才定位下一篇: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