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治疗

2024-06-27

畜牧治疗(精选九篇)

畜牧治疗 篇1

1当前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

畜牧治疗是畜牧养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治疗效果将直接决定畜牧养殖的质量, 并对农民经济收入产生影响。因此, 对于畜牧养殖来说, 做好养殖中的防疫和治疗工作, 是保证畜牧养殖质量, 实现畜牧养殖经济稳定、积极增长的关键。

当前, 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真实情况是:在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与扶持下, 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开展顺利, 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畜牧防疫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比如治疗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的畜牧治疗队伍配备不齐全, 导致现有的畜牧治疗人员工作繁重;以及现有的农村畜牧治疗工作者缺乏一些必要的医疗技术, 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所造成的影响还尚不严重, 但随着时间推移, 如果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那么必然会给以后的畜牧治疗工作带来阻碍, 不仅会影响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开展, 还有可能在治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意外,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比如在畜牧治疗中滥用药物, 使某些有毒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 再经人食用, 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等) 。因此, 对于这些基层畜牧治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就必须及早处理和解决,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加以预防, 或隐患消除, 以保证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2关于畜牧治疗工作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针对上述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 现对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出现的问题, 以及问题原因作更加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从基层的执行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牧畜治疗工作在实际执行时常常会出现一些, 诸如药物注射剂量不足, 或药物滥用、注射部位不准确等情况;部分农村还存在着相关疫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 更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上报, 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动物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如果疫情发生, 当地农民却丝毫没有察觉, 也没有及时上报的话, 其后果可想而知;另外, 疫苗的保存也是治疗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难题, 由于疫苗的保存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并且需要相关治疗工作者付出一定的体力投入, 如果技术含量缺乏, 工作人员配置又少, 疫苗保存势必会出现多种问题, 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最后是关于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者的薪资待遇问题, 事实上, 我国畜牧治疗工作出现人员缺乏问题,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薪资不高所引起。薪资待遇过低, 这是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 争取在这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特别是提高相关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另外还应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还有在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能够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推动制度, 既有资金上的保障, 又有更好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实际上一些乡镇甚至连兽医都没有, 而队伍的建设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样只能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 还有畜牧治疗的经费问题。经费投入不足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于农村大部分街道还是处于财政相对困难的阶段, 购置相关的医疗器械存在问题, 在运输、保管条件环节也达不到规定要求, 比如对新补栏动物的免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还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在农村一些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防疫意识低, 许多畜禽散养农户认为动物防疫部门的监管下是对自己权利的侵犯, 即使发生了疫情, 也尽量地隐瞒疫情。因为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造成了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执法上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 要迅速地掌握疫情动态, 始终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遵循生态学原理, 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 要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于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

最后, 还需要重点谈谈农村畜牧养殖中畜禽饲养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农村畜牧养殖中, 家禽饲养大多存在着布局不合理, 功能区划分不适当等问题。较为常见的有:畜禽类饲养场所管理混乱, 饲养人员并没有将畜牧饲养区、办公生活区和隔离区明确的划分开, 这种情况对畜牧疫情的控制治疗工作十分不利, 很容易带来疫情扩散问题。由于没有很好地设置这种分离, 给相关的畜牧治疗工作也带来很大的障碍, 一些饲养场所对于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养殖场生产能力不相匹配, 进出饲养区没有车辆消毒装置和人员消毒通道, 场内道路无净道和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之分等等, 这种畜禽饲养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旦发生动物疫情, 很难控制和净化。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各类事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尤其是农村畜牧养殖业。对于农村畜牧养殖来说,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动物种类不断增多这一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畜牧业的繁荣昌盛, 还带来的畜牧疾病问题。在实际养殖工作中, 为了避免畜牧疾病对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产生影响, 就必须要做好畜牧治疗工作。鉴于此, 本文在以上内容中提出了几点关于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思考, 供以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希望对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中秋.新形势下农村畜牧防疫工作刍议[J].才智, 2011 (32) .[1]赵中秋.新形势下农村畜牧防疫工作刍议[J].才智, 2011 (32) .

[2]李春波.加快基层畜牧防疫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1 (29) .[2]李春波.加快基层畜牧防疫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1 (29) .

畜牧治疗 篇2

4结论

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占举足轻重的位置,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这其中,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着实让养殖户及相关部门重视。而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务必做到:定期做好疫病检疫,发现疫病及早处理;定期杀菌消毒处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合理调配饲喂用料,确保足够的营养补给;切实做好防病防控工作,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以此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概率,推进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长利.几种蛋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农技服务,,31(7):178.

[2]杨高杰,徐飞,李文政.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36(9):35-36.

壮大畜牧经济,促进畜牧业发展 篇3

1 加强对畜牧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发展畜牧业摆在重要位置

各级政府要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强县建设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 把畜牧业发展纳入农村工作目标考核范围。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精心谋划发展措施。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其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共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积极抓好畜牧业结构调整

要按照把握市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 区域布局和畜禽结构趋于合理, 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进一步加快实施优势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 加强奶业、肉牛、肉羊、生猪优势区域建设。要根据本地实际,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确定优先发展品种, 走优质高效路子,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畜牧业发展专业村要以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为重点, 加快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技术推广进程, 提高畜产品质量,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使其真正成为发挥本地优势、带领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3 强力推进养殖小区建设

建设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实现优势畜禽产品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基础, 是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定位, 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现实途径。各乡镇都要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要充分利用荒山、草场、滩涂、林地等作为规模养殖和小区建设用地, 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积极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吸引、激励民间资本进入园区开展畜牧业生产。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小区直接对接, 将养殖小区和优势产业带结合起来, 逐步发展成为生产基地, 采取多种形式, 引资建成标准化圈舍, 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 合理有偿租赁给农户使用。

4 增加投入, 增强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农民自筹、企业积累、财政扶持、信贷支持、外引内联、多方筹措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重点、集体投入为补充的畜牧业投入积累机制, 多渠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要求, 继续加大财政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投入, 保持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选择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示范带动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积极向上级申报立项, 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畜牧产业发展, 特别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各级金融部门, 对畜牧业生产和加工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优先贷款, 为全面推进畜牧产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保障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 强化措施, 真抓实干, 有步骤、分阶段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行动、每月一周补免补防、夏季猪病防控、免疫抗体监测、防控效果评价等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我们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务必加强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 提高畜禽免疫密度与抗体合格率;要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对场地、栏舍、器具、设备等定期进行消毒, 同时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各区要对辖区内的养殖场户进行宣传, 签订免疫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书, 开展技术服务, 加强技术指导, 落实高温季节防暑降温措施;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确保夏季“保安全、促增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6 大力培训现代畜牧业从业者

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基础上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离不开广大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现代畜牧业从业者。围绕畜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 加大对养殖场户的科技指导和服务, 继续加大对畜牧业业主的技术及素质培训力度, 使广大养殖业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畜牧业经营者。

7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 实现畜牧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全县畜牧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2012年一号文件和全市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根据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德州市畜牧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德牧医综发[2012]42号)要求,结合畜牧业工作实际,制定全县畜牧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四化”发展思路以及增总量、调结构、保安全的发展目标,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活动主题,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全面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素质;加快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畜牧兽医服务机制,为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按照全市畜牧业工作总体要求,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提升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畜牧业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装备水平。加强畜牧业科技研究推广,集中优势力量,把握关键环节,开展重点攻关,力争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控制、饲料资源利用和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加快畜牧业良种选种选育,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供种质量和水平。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配套研究,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加快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畜牧业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畜牧业节本增效。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快畜牧业科技入场入户。贯彻落实“十百千万”科技兴农活动要求,为畜牧业发展出谋献策。集中组织畜牧兽医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专题讲座、资料发放等科技推广与服务,尤其要抓好春季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小组,深入开展畜禽春防技术指导,提高畜禽免疫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3、加快技术示范推广,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动物疫病防控、肉鸭旱床养殖、乳肉兼用牛改良与饲养、草食畜配套技术、发酵床养殖、牧草高产栽培与利用等重点技术推广,建立一批试验示范点,加快技术集成组装,发挥示范区、示范场、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抓好种草养畜示范点和草地保护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提高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科技水平。

4、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素质。大力实施畜牧业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农村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畜牧业科技培训,培育一支理念新、善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畜牧业人才队伍。加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和培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家畜繁殖员、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等基层队伍技能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基层

队伍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加强体系建设,构建畜牧兽医服务新机制。深入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充实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完善基层技术服务队伍。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契机,积极构建以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畜牧科研、教育等单位和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的新型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提升畜牧业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使畜牧业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主要活动

活动采取市畜牧兽医局统一组织部署、市县相关部门参与的方式进行。主要活动有以下六大项:

(一)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在全县生猪、奶牛、蛋鸡、肉鸡和肉牛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现场考核,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14个。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五化”要求,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实施标准化改造,通过示范带动,促进我市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和养殖效益,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小分队送科技下乡活动

深入开展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市局组织成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小分队,赴东乡、临川、崇仁、乐安等地开展畜禽春秋两防技术指导,指导各地开展免疫、消毒、监测等工作,落实免疫密度和质量。

(三)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大培训活动

1、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训。省里将统一对今年申报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市、县对其它养殖场(户)进行培训、指导,重点培训、指导标准化示范创建主要内容、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等,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

2、开展乡村兽医培训。市、县结合农业厅组织实施的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重点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对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等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常见动物疫病诊断、用药原则及常用治疗技术等内容。省里重点对市、县两级开展乡村兽医师资培训。

3、开展官方兽医培训。市畜牧兽医局对确认的官方兽医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培训教材由省里统一下发,重点培训动物卫生行政法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等内容。省里将组织一期全省官方兽医师资培训班,重点培养市、县两级官方兽医培训师资队伍,逐步建立健全官方兽医培训师资库。

4、开展疫病净化和监测技术培训。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对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人员和疫病净化养殖场(户)技术负责人,开展疫病净化和监测技术以及疫病净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推动全市实验室检测和疫病净化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5、开展养猪新技术培训。省里将组织开展养猪新技术巡回培训,市、县(区)畜牧部门积极协助配合省养猪行业协会培训中小型养猪企业技术骨干,积极推广标准化养猪新技术、新理念,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水平。

6、开展养禽新技术培训。市、县(区)畜牧部门积极协助配合省家禽业协会组织实施以“健康养殖、安全生产”为主题培训班,重点对家禽规模养殖场推广标

准化示范创建技术、禽病综合防控技术等进行培训,转变家禽生产方式,提升家禽科学饲养水平。

(四)开展送科普资料下基层活动

大力宣传畜牧兽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传播国内外畜牧兽医新科技和实用技术。结合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各项科技推广活动,将省组织专家编印八项畜牧业主推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发放到养殖场户手中,普及推广畜牧兽医科技知识,提高养殖场户科学饲养水平。

(五)召开科技促进年活动畜牧技术人员座谈会

组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等单位专家,围绕创新畜牧业科技和推广内容、方法,召开一次座谈会,探讨建立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六)积极组织全市养殖场(户)参加省举办养殖新技术、新设备推介活动省里将以“优化饲养环境,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为主题,邀请饲养环境控制、优化饲料营养、猪场建设等专家做专题报告,养猪设备企业进行集中展示和推介,为养猪场和设备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推进养猪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四、进度安排

1、学习动员阶段(2月-3月初)。按照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组织学xxx省委一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有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政策文件,结合我市畜牧业工作实际,组织制定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方案,对畜牧业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3月中旬-10月)。对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畜牧业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每项任务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活动开展和完成时间。全面开展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宣传,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有宣传。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12月)。按照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总体要求,对畜牧业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结合全市畜牧业工作目标考核,对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速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的组织领导,市畜牧兽医局成立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畜牧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总体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以及做好与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各县(区)畜牧主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活动方案。

2、广泛动员部署。广泛动员畜牧行业各界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组织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科研、教学、行业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广大养殖场户参与到科技促进年活动中来,共同推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广大畜牧行业人员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加强组织部署,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总结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畜牧兽医行业和广大养殖场户中掀

畜牧治疗 篇5

1 以高端化发展为方向,推进良繁体系建设

为加快生猪品种改良,促进生猪产业向高端发展,成都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方案》,以生猪曾祖代(原种)场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成4个生猪曾祖代(原种)场,力争从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引进PIC、长白、约克、杜洛克等优良曾祖代(原种)种猪4000头以上,形成年新增优良祖代(纯繁)外种猪4.3万头、可提供优质父母代(扩繁)外种母猪230万头的生产能力。为此,成都市农业、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和农发投资公司、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成立了推进工作组,确保各项推进措施落到实处。

2 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深化标准示范创建

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实现畜牧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畜牧标准化示范创建年”活动。全市共131个养殖场参加了示范创建活动,投入标准化改造资金1.62亿元,改(扩)建标准化圈舍33.85万平方米,11家公司的养殖场成为首批国家级“畜牧标准化示范场”。

3 以规模化养殖为关键,促进养殖方式转变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分类治理”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实现追赶跨越发展。

3.1 抓布局调整,引导畜牧产业向适养区转移

进一步优化调整了全市畜牧产业布局,将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和适养区,其中:一圈层即成都城六区为禁养区;三圈层即远郊(市)县为适养区。在适养区内,大力推进示范养殖场建设,以示范带规模、以规模促发展。目前,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出栏比重占66%。

3.2 抓主体培育,提高畜牧产业组织化水平

大力推广“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农户”、“大园区、小业主”、“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专合组织发展,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市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计10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同时,畜牧专合组织发展到622个,其中:新发展畜牧专合组织80个,规范发展合作社300个。

3.3 抓循环经济,做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

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技术,加快沼气工程建设,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共投入资金1.15亿元,综合整治养殖场(户)2849个,建设沼气池3.92万平方米,改扩建圈舍12.41万平方米。关停养殖场(户)1679个,拆除圈舍30.49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探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的长效办法,大力推广畜-草、畜-粮、畜-蘑菇等种养结合模式和林果地立体养殖、高床生态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企业配套建设有机肥厂和沼气供暖发电设备,全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4 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创新动物防疫机制

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和控制,全面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有效确保了全市畜牧生产无大疫。积极探索动物防疫新机制,在双流县开展了“动物防疫村级购买服务”模式试点。双流县先后制发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案》、《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考核办法》等11个配套文件,推进村级动物疫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是:政府将公益性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延伸到村级,并从县财政中列支公共服务经费,委托村组织实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防疫服务引向市场,以调动基层防疫员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并统筹解决基层防疫经费投入问题。目前,该县24个乡镇253个村(社区)均实现了村级动物防疫服务外包,村级动物防疫公共服务管理、考核验收、资金拨付等运作机制基本健全。2010年,该县共配套落实动物防疫公共服务外包合同协议资金860余万元,有效推进了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 以常态化监管为抓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把握畜牧发展新常态推动畜牧业发展 篇6

1调结构,促改革

在保证传统生猪、家禽养殖总量的基础上,着力抓好“粮改饲”试点,扩大牛、羊养殖基地的建设,提高牛羊肉的供应量,满足消费者饮食结构调整的需求。同时,打好品牌战略,推出一批高端畜禽产品。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泰山大黑山羊、泰山黑猪、泰山柴鸡等土著品牌知名度,抢先占领部分高端消费市场,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畜牧发展格局。

2转方式,降成本

转方式就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散养型生产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创办产销一体化工厂,开设家庭牧场等。逐步完善机械化畜牧生产,减少人工成本。加大主推良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益。

3适应新常态,融入大环境

当前畜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协调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需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需持续加强,但政策扶持和消费需求给畜牧业发展带来机遇,因此要积极的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在“互联网+”大环境的驱动下,大胆尝试将畜牧业发展融入其中。探索通过电商进行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4注重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整有机结合

2015年全国各地的倒奶事件使我们警醒,牛奶的供应量与市场需求不再平衡,导致奶价大幅下降,部分养殖户出现了倒奶的现象。为稳定奶业的生产,防止今后出现更大的供应危机,政府制定多项稳定措施,科学指导养殖户做好生产,调整牛群结构,抓好成本管控,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调整有机结合。

5搭建产销桥梁,平衡供给与消费

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的区别 篇7

传统兽医指的就是中医了, 就是中国传统兽医学是历代中国古老的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 以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其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法为其理论支持, 以进行针灸、煎服中药作为治疗手段, 传统兽医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的历史, 其对我们中华民族意义也十分重要。

现代畜牧医其实就是在传统畜牧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指的是利用现代化的医疗仪器及器械及西药进行诊疗活动。现代畜牧也能够为我们带来安全, 干净的生活。它可以为我们的生活饮食把关, 通过提高动物的生活标准和卫生状况。从源头遏制饮食事故的发生, 为我们提供健康的肉食品。给我们的饮食带来巨大的变化, 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健康的食品。

2 畜牧兽医的职责

21世纪的社会, 全世界公认的兽医职责是:维护动物健康。防治人畜共患病;保护生态和公共卫生;建立人类疾病库, 对动植物等食性物进行检测等。畜牧兽医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间接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明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是畜牧产品对外贸易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 畜牧兽医教育和畜牧兽医工作是在全世界中, 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是非常重视的。

而畜牧兽医作为保护动物健康和保护人类食品卫生的卫士, 肯定是要对这种事负起责任。我们国家对于生物的侵害不论是意外的还是故意的, 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十倍的努力。这些都是国际性、社会性、公益性的体现。

3 从进补法来认识现代与传统畜牧兽医的不同

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又将此称为以药补虚法, 我国传统畜牧业采用给动物喂食一些含有能够补充营养的药品的饲料, 使药品在动物体内慢慢发挥药效, 从而消除家畜的一些不良状态。这种方法一般上使用某些药物与动物的饲料混饲, 以补充家畜体内某些物质的不足。它既能补虚扶弱, 又不用担心家畜会对药物产生逆反心理, 比较人性化。能够很好的回复家畜的元气, 治疗家畜的不良疾病。

现代畜牧兽医根据家畜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 采用相应的药物对畜牧家畜机体进行调理的方法, 现代畜牧兽医补法使处于异常状态的机体向正常生理机制转化。这种给家畜进补的方法经给家畜进行注射, 输液等方法。偶尔也会采用混饲的方法。从而能够促进家畜一些生理机能和体质体能的恢复, 现代进补法相当于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其实现代畜牧兽医的进补法就是在传统中兽医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治疗方法。

4 从过去和未来来看现代与传统畜牧兽医的不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自古就进行着农耕畜牧的生活方式。畜牧业是农业的一部分,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传统畜牧兽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畜牧兽医学的起源可追溯到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畜的时期, 中国黄帝时期, 我国的畜牧兽医技术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等到了封建社会中期, 我国畜牧兽医学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宋朝和元朝时期, 我国的畜牧兽医又有进一步的创新和提高。以后, 中国兽医学由盛极而趋衰落。直到等到新中国成立, 我国的畜牧兽医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起点低, 摊子大, 使得我国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级畜牧兽医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5 结语

畜牧治疗 篇8

1 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畜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 畜牧业已逐渐成为农业中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建设畜牧信息化, 用信息化带动畜牧业现代化, 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 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加入WTO后, 畜产品市场进一步融入国际大市场, 市场供求、价格、品质要求等方面的信息非常重要, 一不小心就会走入误区, 造成畜产品供需失衡。因此, 必须建立畜产品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畜牧信息系统,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适时启动预防保护措施, 为生产者提供详实、具体的农业信息, 引导他们采取措施, 减少损失。

1.2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施信息引导是农业结构调整第一位的工作。信息不灵, 农业结构调整就有盲目性, 农民难以增收。建设畜牧信息化, 可以加强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技术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传播, 可以增强广大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生产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1.3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正在力图保持当代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 而我国的信息建设大大落后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应从资源和市场两个基点出发, 必须依靠信息体系的支撑, 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推动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推动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信息产业在农业上的应用, 除了使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外, 还可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信息服务、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置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 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 又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 在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畜牧业尤要如此。

1.4 加快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

电子政务是畜牧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农业行政管理方式也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网上办公越来越广泛。目前, 农牧系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还不高, 不能为公众提供快速、高效的网络服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是推进职能转变, 推进政务管理和运作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2 抓住重点, 切实加快畜牧信息化建设

畜牧信息化建设, 应该从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高度出发, 结合畜牧业发展规划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区域规划。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设施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强化信息服务为核心, 以建设畜牧信息网络为切入点, 整合资源, 放大窗口, 健全制度, 完善服务, 全面提高畜牧业决策管理、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流通等多环节、多层面的信息化水平, 全面增强信息服务的整体功能。

2.1 努力构建畜牧业信息应用系统

一是建立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包括建设监测、预算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四个工作平台, 完成数据集成、警情分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对敏感畜产品实施监测预警,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适时向公众发布信息, 引导畜产品生产经营者尽快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二是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实施农村技术信息全国联播, 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和农业电视节目市场信息服务。三是启动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 整合科技信息资源, 建立统一的科技信息目录体系和多种形式的数据库群。四是健全畜牧业管理服务系统, 实施畜牧业电子政务建设, 建立开放的畜牧业管理数据库, 实现畜牧业部门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等事项的网络化处理。增强政务管理透明度, 提高办事效率。

2.2 大力开发和整合畜牧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直接制约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开发和整合畜牧系统、相关部门和国际国内畜产品生产贸易三方面的信息资源, 要研究制定统一信息标准, 开发统一采集处理软件, 整合畜牧系统现有信息渠道。改变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 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 事后信息多、预测信息少的局面, 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建立有关部门相关信息协作机制, 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通道, 实现畜产品产销、进出口、库存、外经贸等信息共享。要及时采集分析和发布国际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供求、价格动态及畜产品进出口国的政策、检疫检验标准、贸易动态等信息。

2.3 强化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水平是信息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当前重点要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 形成合力, 切实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一是要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 提高畜牧部门的相关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 建设畜牧业信息传播快速通道。二是要推进信息网络向县级畜牧部门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经营大户的延伸。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传播, 加快畜牧节目及信息的“进村入户”进程。四是建设远程农民科技培训与信息传输网络, 通过多种媒体扩大信息覆盖面。

2.4 加强畜牧业信息队伍建设

健全队伍和提高人员素质对提高畜牧业信息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一是要强化各级畜牧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乡站人员的作用, 并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为重点, 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 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 及时收集、传播信息, 充分发挥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 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 争取支持, 保障畜牧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很多地方尚存在着起步晚、基础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缺乏、专门人才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缺点。因此, 必须广泛争取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畜牧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3.1 努力争取政府支持

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 行政支撑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必须把信息建设纳入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 努力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其他方方面面。一是各地应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 固定专人负责, 加强领导, 搞好协调。二是要制定信息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和职责, 集中人力和财力, 把信息工作落到实处。

3.2 多方争取财政支持

畜牧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帮助领导决策, 引导农民生产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由国家实施的。因此, 应明确将畜牧信息化列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一是各地要发挥现有计算机设备的潜力, 提高应用效益。二是多渠道筹集畜牧信息化建设资金。三是注重引导各类公司、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大户投资信息服务事业。

3.3广泛争取舆论支持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畜牧信息化宣传教育。一是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业信息化知识宣传活动, 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者的畜牧信息化意识,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畜牧信息化的良好氛围。二是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力度, 传播、普及畜牧信息化知识, 将畜牧信息化建设构筑在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共同点上。

3.4积极争取技术支持

畜牧治疗 篇9

关键词:畜牧业,传统,现代,转型升级,解决措施,问题,意义

1 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1.1 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就我国现状分析, 各养殖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多是买卖关系, 也就是说, 企业与养殖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及风险共担的关系, 更多的时候, 两者之间是独立的, 这是畜牧业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的根本, 同时它还是畜牧业运行不够规范、养殖户自我服务能力弱的重要原因。总之, 除了一些传统的、旧式的活畜交易市场外, 还没有形成辐射面较广的交易市场。

1.2 动物病疫等对畜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威胁

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畜牧业大多是分散饲养、畜禽混养, 这种现象大量存在, 当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时候, 管理员就很难防止交叉性的传染, 在不能控制病疫的情况下, 这些病疫会不断的扩散, 最终影响的会是所有的畜禽,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 不利于农牧民效益的增收, 也不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3 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众所周知, 养殖户养殖畜禽的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自身利益, 部分养殖者会采取不恰当的饲养方法或者是手段等生产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畜产品, 这些产品可能会含有毒素, 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 比如“三鹿奶粉”、“有色馒头”等, 这些产品在生产、流通以及加工的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提高畜牧业生产要求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2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1 农区现代畜牧业建设模式

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数之不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区, 因为农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比如农作物副产品、秸秆等, 这些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饲养原料。我国农区面积很大, 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饲养方式, 本文就中、东、西部分别展开论述。

2.1.1 东部———外向型

我国东部地区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 这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直以来, 东部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畜产品出口基地, 在这里, 畜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但东部地区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 要不断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防止传染病可能带来的损失, 同时, 它还有利于树立标杆作用, 引导和带动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展开类似的建设;其次, 要加强对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在我国, 很多生产者没有树立起相关的质量标准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对于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毒品, 养殖者通常会选择不闻不问;再次, 加强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最后,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让畜产品能够通过“绿色通道”出口出去。

2.1.2 中部———农牧有机结合型

众所周知, 中部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这里有着大量的草山、草坡, 同时还有丰富的饲料资源, 在不断的发展中, 中部地区已然成为国内畜产品需求的主力军, 但我国中部在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农牧有机结合型”, 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如秸秆、饲草等, 促进传统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的转变, 这是资源合理化利用或者说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 同时它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

(2) 不断加大对散养农户养殖设施的改造,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就单个养殖户而言, 他们的力量是薄弱的, 但改善这些散养农户的养殖设施无疑会影响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3) 重点抓好散养农户中的疫病防疫问题。散养农户大多没有专业的知识, 对于疫病防疫的相关知识他们也是知之甚少, 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3 今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3.1 不断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军作用

一是要不断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资力度。对于那些散养的或者是小规模的养殖户, 要激励并支持其不断的扩展经营范围, 只有实现不断的强强联合或者是优势互补, 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共同进步, 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找到自身的立足点;二是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革、产品更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日益明显, 中国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也是提成畜产品档次的关键;三是要不断的引导现有畜产品在加工、流通方面的改造,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纠正这些问题, 最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2 加快推行现代养殖方式

上一篇:古典诗词中的绘画表现下一篇:再生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