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的条件

2024-07-16

文化强国的条件(精选十篇)

文化强国的条件 篇1

1 科学发展观是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扬弃其单纯的片面的工具性规定, 而把目的和手段的相关性、统一性包含于其中, 是目的性和手段性的有机统一。目的性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目的性的实现是渐进的、多层次的, 物质只是达到目的的前提条件, 当物质基本得到满足, 目的性的高一层次便显出新的需求, 即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全面进步。目的性的高一层次需求的最终实现, 必须充分发挥手段性的基础作用, 否则, 目的性的实现是一句空话。而目的性与手段性的有机结合, 才是目的性最终实现有了可能, 而目的性的渐进实现促进手段性充分发挥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特别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掌握客观规律, 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素, 人才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决定了人才的核心地位, 人才的智慧决定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协调自然的能力, 同时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程度和文明水平。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 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英国发展经济学家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术和知识, 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其次, 人才是决定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经济规律, 设计科学、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 配置先进的生产力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同样也是社会政治组织的设计者和完善者。这就说明, 不仅要培养科技人才和社会科学人才, 还要培养大量的党政人才和企业家, 才能组成相应的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 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 尊重人才是人才强国的源泉

人才强国首先是尊重人才, 只有形成强大的人才群, 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有强有力的支撑, 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 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深入就地宣传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使全社会认识到“四个尊重”的深刻含义既指知识分子是先进的生产力的开拓者, 又指工人、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还包括了所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随着人才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人才资本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 人才成为社会资本, 全社会就必须形成“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第二, 重视人才价格、激活人才重视人才价格就是给人才以合理的报酬, 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定的费用, 越是高层次的人才其前期所投入的费用越大, 人才价格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关键因素。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其前期所投入的费用越大, 人才价格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关键因素。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规范的评价体系、分配制度的激励制度, 一方面, 解决智力外流的问题, 一是人才移居到国外的问题, 二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另一方面, 激活人才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基因, 使人才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 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才质量。一是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 着重解决好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大学按照“三个面向”构建各类学科和专业, 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各类人才。三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终生教育体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给终生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更有利于优化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 更有利于综合利用全社会的学习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 更有利于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使各类人才的培训和学习有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不断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能力和环境体系建设是人才强国的核心

在以创新能力决定国家战略利益的今天, 创新能力所反映的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追求自强自立的政治意志, 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首先, 确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地位。近年来, 很多研发型企业迅速崛起, 山东的海尔、深圳的华为、安微的奇瑞等等, 但是总体上来说, 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还相当弱。发达国家拿出销售收入的2%用于研发的, 目前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还不足0.5%, 达4倍的差距。另外, 中国的中小企业还相当脆弱, 其产值占GDP的50%, 中国利税的40%, 工业增加值的70%, 但是他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 其中有60%的发明专利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是一种成长性非常好, 潜力非常大的一种企业。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还要有一个漫长的路程。其次, 科技与经济力量的轮子要紧紧扣在一起, 科技与经济结合, 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政策的协调。中国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要学习, 在政府采购方面要学习美国的政府采购法, 中国要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的环境, 在税收、投资、贸易等方面, 全面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再者, 以人为本为内涵。科学发展依靠人, 要把人作为资源来看待, 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储备来进行培养。科技发展为了人, 就是要全面提高方方面面的科技人才的素质, 这种科技人才的范围有研究人才, 有培养人才的人才, 有技术人才, 还有一些服务型人才, 领军人才, 管理型的人才, 就是全面对科技人才进行设计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曾国平, 李雪松.人才强国战略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着力点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李新春.跳出观念盲区, 挖掘人才资源——对我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思考[A].乌蒙论坛论文集 (一) [C].2005.

[3]张成.“入世”后我国人才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 2002.

[4]唐继宏, 徐月芽.人才强国战略与教育的战略抉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4.

[5]陈全明, 张广科.科学人才观及其战略实施机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文化强国的意义 篇2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体制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了大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

进,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必须回答的方向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出发,基

于对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的高度自信,承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

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当代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

充分体现了四大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相辅

相成,共荣共进,任何一个方面的滞后与缺失都会严重影响其他建设的成效,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整体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乃至社会建设都取得

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在经济建设方面,年均9.6%的发展速度为世界罕有,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

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达到满足,整个社会总体实现小康;在政治建设方面,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

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政治优势;在社会建设方面,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的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格局已然成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经济政治大国必然是文化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当在已有的成就与基础上提速提质。

更进一步看,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勃勃生机与强大动力。所以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清醒回应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应该说,六中全会对于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认识是清醒而深刻的。这些问题在国际国内发展大环境的凸显下尤为紧迫。

从国际环境来看,西方文化携其经济军事优势进行文化扩张,甚嚣尘上的“普世价值”就是最为明显的征兆。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捍卫我们的文化尊严,阐明“中国道路”的必然与必须,说明中华民族复兴对世界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赢得世界的理解与认同,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和谐世界环境,我们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就国内情况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文化式微、道德滑坡、价值紊乱的情形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群众关注的社会心态问题,像老人倒在地上不敢去搀扶,小孩被车碾轧后没人去救助……所有不应该、不健康、不理智的心态及行为背后其实仍然是文化问题。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解决社会大转型大变革过程中价值导引、意识培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迫在眉睫。

凸显了对文化现代社会功能的深刻认知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巨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究其根本来讲,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 “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 “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更进一步看,随着现代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像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 GDP的 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75%。就算中国社会在 “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比重提高到5%,这也意味着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到1.5个百分点,这在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衰退,经济增长点匮乏,我国面临经济发展模式大转型的背景下,实属难能可贵的发展动力。

这一奋斗目标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与要求

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不是仅仅写在文件中的一句口号,而是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相连的现实目标。

这一目标有着激动人心的宏伟蓝图,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去努力、去奋斗。这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出共有精神家园,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这一目标又有着脚踏实地的阶段性奋斗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义 篇3

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目标

所谓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能动反映,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更不易巩固。综观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均拥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加快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日益呈现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入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很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我国国力的显著上升,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和不适应,如何增加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让各国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和发展进程,深切感受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真诚愿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其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最高价值诉求。

人民越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越高;国家越富强,对国民精神境界提升的要求就越高。回顾世纪之交,当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从温饱步入总体小康,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总结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 000美元,国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甚至是井喷的态势。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我国进入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活跃的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呈现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而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既有总量严重不足的短缺,也存在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缺口。展望未来1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之日,十几亿中国人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必然更高、更加多样化,而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标志之一,也将成为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文化工作者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多生产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多为低收入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更好地激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

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成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坚持这条道路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众所周知,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文化体制,对于文化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的要求,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制度变革和创新的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强分类指导,完善政策保障,确保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

文化引领社会风气最需要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引擎,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积极运用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要大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氛围,倡导勇于变革、勇于创造的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

建设文化强国的精髓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应该承认,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必须自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诉求,但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存在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决定了群众需要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也同时决定了观念形态上反映出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如果只讲满足群众需求,忽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忽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就会落后于时代,在以“满足人民需求”之名中迎合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不仅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终将会影响先进文化的发展,干扰文化强国战略。这就需要坚持提倡多样性与弘扬主旋律的统一,真正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切实满足群众需要。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它不仅为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确立了鲜明而科学的价值导向,而且也为体现国内外崭新的时代诉求,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碰撞,抵御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对于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基本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体现在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多地是从先进性角度来讲的,属最高层次,即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更多地是从广泛性来讲的,属社会层次,他们是一元中的两个层次。具有这种层次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思想必须一元又照顾社会普遍意识存在的多样,强调对社会力量的思想整合又照顾民众思想的差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思想状况;体现共同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意识和诉求。总之,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就一定能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档案文化:文化强国的重要推手 篇4

档案文化要体现时代性。“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世事变化离不开所处的历史背景, 要倾听时代的足音, 把握时代的脉搏, 记录发展的脚步。发挥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质, 用真实可信的文化符号、用档案文化的特有表现方式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 歌颂时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基本方略, 为档案文化建设彰显时代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档案文化建设要乘势而上,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档案文化要体现系统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档案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要素之一, 必然要求重视整体规划, 将档案文化纳入文化强国的宏观体系中来考量、来布局, 以广阔的视野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与宣传、财政、发改、文化、旅游、民族事务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档案文化发展规划和具体推进政策措施。要以社会公益和提高效率为主旨, 探索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文化资源整合及国际档案文化合作, 重点是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编研力量整合, 在其所用不在其所有。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建设“五位一体”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求, 强化硬件建设, 夯实档案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开放鉴定、对外利用等各项基础工作, 为档案文化功能的实现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

档案文化要体现贴近性。《礼记·学记》里说, “虽有佳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要不断开拓视野,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瞄准党政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档案文化需求确定档案编研主题、集中档案编研力量, 全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提高档案资政、服务民生的贴近性。要加强档案文化宣传传播平台和阵地建设, 系统构建档案文化现代传播体系, 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积极主动与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展合作, 拓展宣传传播渠道, 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体验是一种熏陶, 要积极围绕重大活动举办专题展览, 重点突出地域文化、城市记忆, 与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不同单位合作办展、巡展, 以直观的方式教化群众, 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普及等功能, 使档案馆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文化休闲、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重要场所。

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 篇5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隆重表彰。他们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十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光辉成就的缩影;他们创造的突出业绩,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硕成果的象征。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摆上前所未有的重要议程,在新的历史起点拉开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了新时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十年来,从把握文化的双重属性,到确定文化发展的双重任务,从划清“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到促进“事业”与“产业”的比翼齐飞,到推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到把握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我们党不断实现着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文化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通过坚持不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十年探索,最根本的突破是观念的突破。我们在创新中发展、在探索中总结,深化了对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战略等概念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新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日益转化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十年间,我们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政府十年来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此前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文化企业1万余家,约有40%诞生于2003年以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近400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发展规律、引领文化繁荣昌盛,是一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文化强国之路。

十年改革,最显著的变化是文化活力与创造能力的充分释放。体制机制的变革,有力促

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力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

建设文化强国与出版的历史文化使命 篇6

我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现在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决定》由此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它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丰富和深化,鲜明地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前者是道路,后者是目标,两者是道路和目标的关系。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与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同性质的文化。我国文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和其他性质的文化,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方向由我国发展道路所决定,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建设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建设文化强国之路。《决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由于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一个过程,要与国家现代化战略部署相联系,《决定》没有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时间表,而是提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六项奋斗目标和五条重要方针。

建设文化强国包含建设出版强国。我国出版经过解放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但是离出版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建设出版强国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涵,又是出版自身发展所必须,是出版的历史文化使命。实现出版大国到出版强国的转变,一是“强体”,即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的建设,如更多更好精品的组织和出版,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出版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现代技术与传统出版的结合和融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推动和促进,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等。二是“强魂”,即精神价值的建设,集中体现为出版内容的文化思想性。出版之魂也就是文化之魂,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根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实现建设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的历史文化使命,既要注意“强体”,又要注意“强魂”,“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结合于文化建设和出版建设的实践中。李长春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和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阐明了文化之“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指出:“离开‘魂’,‘体’就没有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空洞无物,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无从实现。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每一次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是文化‘魂’与‘体’完美统一的结果。”(2011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通往文化强国的网络之路 篇7

他们会看到, 正是此次全会, 第一次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冲锋号, 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 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建设的走向。

全会强调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全会指出,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到”, 有力地论述了当今时代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强。从十二大到十四大, 历次党代会均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 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十五大明确提出,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要会议上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 一条脉络日渐清晰, 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会部署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前, 社会深刻转型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 利益格局的改变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动。六次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江苏而言,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确立了文化强省的目标, 提出实现“三强”, 即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 文化人才队伍强。无论是文化强国还是文化强省, 都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 全会提出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战略任务, 抓住“建设和管理”这两个关键环节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为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时光倒溯24年。1987年9月14日, 中德两国学者在北京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A crosstheG reat W allwecan reach everycornerin theworld”, 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 PA C设在北京侧的PA D机, 经由意大利ITA PA C和德国D A TEX―P分组网, 于当月20日成功发至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这封日后被认为是中国发往国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成为我国迈向网络时代的第一声音符。1994年4月20日, 我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1月1日, 人民日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些重大事件标示着网络文化在我国的初生与起步。

此后, 网络在我国形成了强劲的冲击波, 不仅充分彰显了通信功能, 更体现了媒体功能、文化功能, 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如果说网站的传播机制与传统大众媒体还有颇多类似之处, 那么网上论坛则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论坛了, 以其对于具有相似爱好或价值取向人们的聚合作用, 无疑已成为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如果说博客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信息发布者, 那么微博、轻博客等的产生无疑加速了这种发展趋势, 撼动了传统媒体甚至网站的信息发布模式;如果说短信诞生之初曾令人眼前一亮, 有人甚至称之为“第五媒体”, 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使这种称号显得言过其实, 因为Q Q、M SN等即时通信工具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手机程序;如果说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很多补偿性体验, 带来了若干社会问题, 那么搜索引擎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脑记忆的方式, 因为越来越多的信息已经可以通过外部协助完成……正是在上述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的发展进程中, 一种历史趋势日渐明朗:文化与网络正在相互融合, 文化被打上了网络的烙印, 网络被植入了文化的基因。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核所形成的网络文化, 为人们创造了崭新的文化载体, 扮演了“时空超越者与压缩者”的角色, 呈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 而且其更大的影响和发展还在未来。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 网络文化的发展, 是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交互发展的典范, 恰如福楼拜在一个多世纪前所预见的:“艺术愈来愈科学化, 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 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这种“重逢”不是生硬的结合, “网络文化”不是“网络”与“文化”两个词语的简单组装, 二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极具张力的“存在”。这种“存在”目前虽未定型, 仍处在一种较为初始的阶段, 但已经向世人彰显了其无穷魅力, 塑造了一片令人惊艳不已的独特风景。无论当前还是未来, 推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就是要推进网络的文化总动员和文化的网络总动员, 实现网络与文化的最优化组合。

在此进程中,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网络作为一个快捷、扁平、中性的信息传递方式, 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将有益的文化迅速传递给大家, 也会让负面文化大行其道。网络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多样性, 体现为高雅与低俗、理性与盲目、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昧等杂陈。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不能不直面互联网这个绕不开的社会存在, 不能不重视抓好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不能不提升科学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的智慧和本领。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利用”体现网络文化自觉, 以“科学发展”促进网络文化自立, 以“依法管理”彰显网络文化自信, 以“确保安全”实现网络文化自强。

(三)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 既是基础设施, 又是现代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是与传媒、文化产业深入融合, 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网络支撑和信息服务。当前, 如何把握文化与网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文化与网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方式方法, 为网络注入文化的灵魂, 让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 使网络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已成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一是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根本点。我国网民人数目前已经达到5亿,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传播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互联网行业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在推动网络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丰富网络空间的先进文化因素, 在多样性的基础上确立主导性, 在广泛性的基础上强化先进性, 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化。比如在江苏, 我们要通过网络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激励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 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把提高基础网络承载能力作为支撑点。加强信息基础网络和基础平台建设, 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宽带江苏”计划, 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和深度, 统筹规划LTE/4G发展, 加快IPv6商用部署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构建面向应用、普遍覆盖、绿色高效的下一带信息基础设施。特别要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度, 发挥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辐射性作用,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推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探索开放多赢的商业模式, 提高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的水平。

三是把提高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作为突破点。要适应技术业务和政策环境交互作用所带来的行业生态系统的变化, 拓展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以国内外主流互联网产品为标杆, 挖掘新需求, 培育新业态, 不断推出既有市场竞争力又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的特色产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建立合理的价值分享激励机制, 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和网络创意产业, 积极抢占IPTV、网络电视、网络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出版等新兴业态的制高点。加快建设电子认证、电子支付和电子交易平台, 完善B2B和B2C电子商务模式。优化网络企业发展布局, 培育和扶植一批网络文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扩大三网融合试点范围, 促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使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

四是把提高网络文明建设水平作为着力点。顺应W eb2.0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创造者、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息评论者的形势要求, 推广广东、北京、江苏等地开展网络问政、网上过年、网民节等经验, 促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加强正面引导, 发挥好、保护好网民在网络文化共建共享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广微小说、微摄影等新型创作模式, 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行为, 努力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与此同时, 也要大力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 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四) 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对提高互联网行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 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要坚持“最好的管理就是发展”的理念, 秉持“以用促管、寓管于用”的方针, 在发展中加强管理, 以管理促进发展。具体而言, 既要正视网络文化中出现的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又不能因噎废食,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要担当技术管理的角色, 又要加快行业转型步伐, 通过引导新技术、新业务的创新, 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进程。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又要推进“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 推广镇江市互联网管理经验, 把地市一级作为互联网管理的重点和基础。

第二, 要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进程, 切实改变执法过程中依据不足的窘况。注重部门间协作, 增强法律规范的完整性、系统性。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规范行政程序, 提高行政效率, 确保网络管理职权公开透明运行。

第三, 要以技术手段为核心。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来抓, 及时跟踪掌握互联网技术最新动态, 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抢占网络技术制高点。整合互联网技术研发力量和资源, 加大网络关键技术攻关力度, 加快互联网核心装备技术国产化, 提升互联网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四, 要以关键环节为抓手。强化新技术新业务管理, 探索建立互联网业务分级分类指导监管模式。完善网站备案管理, 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管理和引导, 积极推进网络和手机实名制。加大对主导企业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 探索建立主导企业与其他企业强制互联制度, 促进互联网市场的有效竞争。

第五, 要以安全水平为标尺。坚持在发展中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 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广泛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严格落实信息安全预案制度, 强化企业责任落实。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确保网上信息真实准确、安全有序传播。

第六, 要以深化自律为纽带。要发挥互联网协会等社团组织作用, 切实加强行业自律, 承担起行业管理的一大块工作, 引导互联网企业认真履行法律义务和自身责任,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要充分发挥广大网民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倡导理性思考、文明创造, 使互联网成为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60多年前, 毛泽东同志就曾充满豪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和信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行业正行走在一个文化建设的春天里, 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和重任。

文化强国的条件 篇8

一、促进群众文化权益享有水平的全面提升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公益矿藏丰厚。据《人民日报》报道, 到2012年9月, 农家书屋已建成60万家, 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村。[1]据新华社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成就显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 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乡乡有, 农村电影放映年达800万场, 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此外全国已有1 743家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2]国家花大力气进行公益文化事业建设, 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但这些公益事业平台在有些地方存在利用效率有限和闲置浪费的现象个别地方成为常例。这不仅有违建设初衷, 而且也无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 因此对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在强化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时, 也要进行深入发掘、利用, 以此提升公益效率。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能提升群众的生存质量、丰富群众的生活内涵, 提升群众的文明层次。文化可扩展人们的生活视野, 拓宽了人们的生活范畴。一些地区发展水平不高, 农民冬闲时有的人选择了赌博活动, 打麻将、推牌九, 败坏风气、疏远感情, 负面影响很大。有了农家书屋后, 大家都去看书。公益文化事业改变了人们不良习惯, 提升了文明层次。农家书屋只是一个方面, 更多的公益文化事业平台利用起来, 对于提升群众生存质量的作用不可低估。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平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借助文化的助力, 可以满足人们许多需求。特别是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需求中的中高层次需求, 没有文化作为媒介的帮助是不可想象的。小伙子有了心仪的姑娘, 姑娘要求小伙子谈吐文雅, 彬彬有礼。有文化平台的帮助, 小伙子就可以学习文化, 学习礼仪, 提升素质, 结果恋爱成功了。这是借助文化平台满足了现实需求。也有现实中根本无法满足的需求, 但通过文化事业公益平台借助文学或者艺术, 在精神体验中得到了满足, 同样提升了幸福指数。参加娱乐活动也可以提升幸福指数, 因为娱乐使人精神愉快,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幸福指数。愁眉不展的人幸福指数必然低, 而笑口常开的人幸福必然高。简单而快乐其实需要大智慧。公益文化事业提供许多娱乐平台, 正确利用能够提升幸福指数。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平台提升群众的基本素质。增长知识可以提升人的素质, 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现代社会文明条件下, 求知欲的满足是伴随人的一生而存在的, 在学习型社会更是这样。用学习的方法提升素质, 既有间接的需求, 也有直接的需求。间接需求是通过提升素质获得其他利益, 直接需求是提升素质就是满足。在更多的情况下, 学习不仅是生存手段, 而且直接演变为生存目的。人们常说:“读书是生活。”“读书是享受。”是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内容, 常常抛弃了功利目的。不管是直接需求还是间接需求, 公益文化事业平台都为提升素质创造了条件, 只要积极利用, 努力学习, 每个人的基本素质都会得到提升。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平台提升群众的发展水平。发展是硬道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 对于一个体的人也是这样。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基本人权, 已经写进国家许多法律性文件里。对于个人发展来说, 一是事业发展, 就是常说的事业有成, 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一种外在发展, 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是自身价值的外在展示。二是人格发展, 人格自我完善相对于外在发展来说是内在发展, 使内在人格不断成长、成熟而臻于完善。这都需要借助公益文化平台, 需要借助优良文化的养成。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平台提升群众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分生存竞争能力和发展竞争能力。生存竞争要求人们在社会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找到最佳生长环境, 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竞争中成长优化, 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竞争需要学会合作, 需要不同的合作者,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争取优势, 争取主动, 在多赢中获得机会, 获得助力, 根深叶茂, 勇拔头筹。培养竞争能力需要各种文化土壤的滋养, 包括合作者的文化和竞争者的文化, 无论是为战胜对手和团结盟友, 对对象的文化一无所知都是不可想象的。

凭借公益文化事业平台提升群众的图强意识。图强和竞争有些相近, 但二者有别。竞争关注当下, 视角聚焦当前利益;竞争关注环境, 眼睛盯着对手发展。竞争的前提是用当下环境作对比, 从而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图强关注历史, 视角聚焦当前与历史有什么不同;图强关注未来, 眼睛盯着未来有什么发展空间。图强的目的在于创造历史, 把握未来。在更多的情况下, 图强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 虽然也要与环境对比, 要有不甘人后的勇气和劲头, 但需要唤醒自己的爆发力, 不低头, 不气馁, 我不差, 我能行。培养图强意识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华养育, 需要民族先进文化哺育, 公益文化事业平台可以提供土壤和雨露。

二、促成群众使用公益文化平台的行为习惯

建设文化强国, 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当前我们处在十分有利的发展节点上, 一方面, 国家搭建了优良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平台, 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另一方面,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始自觉显现, 在相当多的地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平台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这个平台的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闲置浪费的想象未能根除, 甚至有的相当严重。需要我们唤醒需求, 助推发展。

开展系列化活动, 点燃群众使用欲望。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平台是给群众建设的文化服务平台, 群众不去使用这个平台, 平台建设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 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则落不到实处。如此看来, 平台建成后的第一个任务, 就是把群众引导进来, 让他们熟悉使用平台, 武装自己, 逐步形成一种需求、一种习惯。通过强有力的手段, 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受启发, 长见识, 得实惠。为了使群众能够接受平台、使用平台, 可以设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分类日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公益性文化事业平台的功能, 掌握其使用方法, 提升群众文化权利意识和维护自身文化权利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开展专题演讲、知识竞赛、平台征文、媒体点评、信息发布、文化讲堂等系列化活动, 强化群众使用平台意识, 提高群众维护文化权利能力。

进行立体化宣传, 助推群众使用浪潮。让群众自觉使用公益文化平台, 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一定的声势的活动外, 有效的宣传必不可少。现在的宣传不是没有, 权威媒体都反映过公益性文化事业平台建设、运行、发展信息。应该说, 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但笔者以为, 宣传的声势、力度仍显不足。常规宣传媒体不足, 除了这里提到的几家, 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开展宣传的媒体还不多;已经开展宣传的媒体虽有零星报道, 但缺乏集约整合, 形不成拳头效应。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的良性建设与发展, 有必要整合媒体力量, 形成立体化宣传格局, 可以通过地方媒体开办专栏、权威媒体强势引领、深度报道担当主力、网络媒体广为利用等立体化宣传, 强化群众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使用意识, 让群众知道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是个富矿, 开发它有多方面益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显著期待。

实行多样化服务, 搭建群众使用阶梯。做好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的使用服务, 积极搭建群众使用阶梯, 是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平台要有亲和力, 没有热情、周到、细致、有效的服务是办不到的。如果缺少亲和力, 那么即使拥有丰厚、优良的资源, 其作用的发挥也必将十分有限。一是提升人工服务水平, 凡有人工服务的平台, 都要开展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强化其责任心和服务本领,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星级服务竞赛活动, 强调提升群众的满意水平。二是远程服务平台要强化服务管理, 提倡人性化服务, 让群众感到方便、快捷、周到、细致。虽然看不见服务人员, 但却可以时时感受服务的温馨、关爱。这需要很高的服务境界, 而我们的努力就是要达到这一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60万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N].人民日报, 2012-09-28.

文化强国的条件 篇9

一、提出的背景

十八大提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小康社会的实现, 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中央全面考察西藏以后, 制定了“智力援藏”, 全面建设西藏的政策。内地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迄今为止, 已经为西藏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 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

内地西藏校或班是跨文化教育的具体模式, 内地西藏班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最终落脚点成人的教育目标和时代使命, 结合西藏自治区域特殊的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 大力发展区域文化, 让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相互交融, 形成合力, 增强国力。根据《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内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优势, 帮助西藏地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 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的团结, 具有初步的科学世界观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建设骨干, 从而有效地促进西藏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和事业的发展。[2]大学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出发点, 传道授业解惑,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再成功, 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这不仅仅是内地西藏班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也是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与时俱进, 既体现具有地域特色又体现时代的先进性的, 有效推动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提升文化软实力, 目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二、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变迁

(一) 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区域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结合区域文化特点, 西藏是一个藏传佛教圣地, 从高原来的孩子, 心怀虔诚, 但对内地文化、教育管理、风俗习惯仍然了解不多, 甚至有很多学生仍然生活在牧区, 与外界很少沟通, 思想价值观念比较闭塞, 与别人也很少沟通, 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 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必然会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 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二)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看理解区域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是由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 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看, 中华文化和区域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 构成了中华文化。整体 (中华民族文化)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居于主导地位, 而区域文化, 是整体中的部分, 服从和服务与整体。在个别地区, 由于区域位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 很多地区地理位置偏僻, 特别是一些牧区的孩子因为客观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义务教育, 更不要说接受学前教育。以下是根据江苏省某校内地西藏班对老师和学校感恩的问卷调查, 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入园经历的, 情况调查如下:调查对象为2010级、2011级、2012级共110位同学 (每个年级都抽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年龄分布在14岁至24岁之间, 97%的学生来自于西藏农村, 问卷收回率为100%, 有效问卷110份, 问卷有效率100%, 在本问卷中, 调查者发现在学生学习的不同时期, 对学校对老师的满意程度是不一样的, 唯独在幼儿园这一项中, 110名学生对幼儿园老师满意率占到14%, 一般满意率占到1%, 不满意率占到2%, 在备注这一栏里83%的学生填写的是没有入园经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民族要林立于世界之列, 离开教育, 如何兴国, 谈何发展,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国家的希望, 离开区域文化, 谈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建美丽的中国。内地西藏班依据自己优厚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 为西部输送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繁荣区域文化建设, 圆中国梦, 人民梦。

(三)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看待区域文化发展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56个民族, 五千年的文明史, 孕育璀璨的中华文化。人类的发展从底到高的发展史, 是人类不断创新的结果。每个区域文化拥有自己的文化的特点, 任何民族文化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发展, 注入时代的烙印, 才能拥有时代的色彩,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个民族动力是创新, 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的基础。但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个必要条件: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就是获取这些感性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4]二十一世纪, 人类已经进入新的千年,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迅速发展, 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由于地理、文化的因素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内地办学, 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 体现着全国各地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 “智力援藏”的贯彻和实行, 体现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是功在千秋的事业。随着深入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战略的实施大规模的西部大开发, 西藏正大步走向现代化, 走向世界的一个完全崭新的姿态, 新的和仍然更大的发展一定会实现西藏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从西藏来的学生, 她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汉语水平普遍较低。但由于来自西藏地区的不同地区, 根据粗略统计她们的基础差别很大。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她们从原来的对未来的迷茫到坚定自己的信仰。她们的区域文化同样也影响整个校园文化, 如她们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服饰等等, 让更多内地的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甚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结语

文化的发展植根于历史传统, 和谐社会离不开所有的个体。只有扎实推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实现科技兴国,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才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共建美丽的中国, 区域文化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明, 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摘要:发展区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发展必然会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提出更高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区域文化发展的动态分析就具有了深厚的价值意蕴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文化强国,区域文化,嬗变,浅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就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政协报, 20130927.

[2]张韬.西藏内地西藏班 (校) 办学20年成果丰硕困[N].西藏日报, 20050808 (1)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人民出版社, 2009.691.

文化强国的条件 篇10

1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武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根源于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因此,“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武术文化无疑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从“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到中国武协要求“武术六进”突出公益服务特性等法令规定的颁布及实施,都昭示着武术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随着域外体育项目的步步紧逼,武术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侵蚀”,特别是维系着武术文化传承与更新的武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由此,近年来,武术文化研究成为民族传统学中的显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语境下,武术教育专家和学者更多地把武术教育发展定位于文化层面,从武术文化传承的高度全方位审视武术教育现状,学者们针对武术教育困境,提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武术文化建设方略。

2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价值

高校聚集着科学、文化和教育界的众多精英,同时肩负着深化社会主义教育和培育国家未来中高级人才的重任。其在所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高校文化对莘莘学子乃至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示范作用。武术文化是通过身体实践来阐释和传递文化的,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其追求的人与自然社会合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普遍价值观,契合当今社会倡导的和谐文化,也与高校文化所提倡的文明、诚信、友善,协调等人文内涵相吻合,是构建和谐高校文化的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开展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研究,不仅是传承武术文化的时代刚需,更是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实践。

3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路径

3 . 1 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依托传承武术文化

“武术追求内外双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成为武术育人的最高境界。”[1]这是武术文化的精义,也是武术的“教化之道”。我们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依托传承武术文化时,首先,应构建彰显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与评价体系。因为,从文化学角度,武术的课堂教学属于文化行为,它既参与了文化,同时也映现出文化。无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还是教学过程,都让武术的生命得以延续,渗透着民族文化意识,张扬着民族的文化精神。要达成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依托传承武术文化的目的,必须树立武术文化课程意识。并且要细化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指标,目的是引领和修正传统的武术课堂教学,为武术文化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依据。其次,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民族优秀的身体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角度出发,敦促国内所有高校将武术列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必修课。应对以往,“无论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还是授课形式、技术体系等方面,借鉴前苏联、西方体育模式,成为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毫无差异的身体活动课程”[2]进行文化改造,有机渗透武术文化教育。让武术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我们的大学生自会感召到武术文化血脉的召唤,进而通过体行和践履,自觉履行传承与更新武术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最后,应该努力争取高校教育机构和管理者的支持。武术反哺于高校文化建设,可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人文内涵的提升和完善,是当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必需。而且,在“文化是软实力”的国家文化自觉的社会背景下,纵览我国高校文化阵地,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域外文化居于重要位置。中国本土的身体文化却被丢在了一个冷淡的角落,甚至在部分高校还出现了领导批准跆拳道、瑜珈等项目的开设而取消武术项目的行政行为。因此,要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依托传承武术文化,并将其融入到高校整体文化建设中,就需要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3 . 2 以高校武术协会为阵地传承武术文化

当代我们传承武术文化,是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价值旨趣。毫无疑问,武术的武技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无限灵气,是武术具体存在的印象,也是文化载体,更是武术教化之道的起初。但它只是武术文化器物层的东西,我们要传承的武术文化还包涵武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合力促使武术教化价值的实现。而武术的教化价值应该就是“武术的本来面目”。然而,武术厚重而博大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聚难免有封建残渣和精神糟粕偶尔泛起,因此,世人存在着对武术误解和褒贬。就高校武术协会在高校的现存状况,如何聚集“正能量”,是传承和更新武术文化的关键。

一方面,就是要固守武术教化价值。近代,武术以“奥运”为主线的发展,表现出武术文化自觉的缺失,带来的是武术和域外体育千篇一律的社会欣赏趣味以及本真价值偏离。但是,从正能量的角度,武术体育化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国家支持平台和世界范围的武术运动传播。诚然,现代武术中较少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涵,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所表现出的一切正是本属于武术文化的部分。由此,不必纠缠于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纠葛中,应清楚认识到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只是武术的两个分支,而武术最为本位的则是它的文化和道德观及对于人的教化价值。由此,以高校武术协会为阵地传承武术文化时,切不可囿于所谓的现代与传统之争,厚此薄彼,但应有缓急。高校武术协会作为热爱武术的学生集合,应该成为固守武术本真价值的实践阵地,而不是虚伪的活跃于商业活动中,热衷于校际活动联谊中,陶醉于优秀社团评价中。武术是教人向上的,是催动人心灵的载体,但必须付出真诚的渴望和坚持。学武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淬炼一种思维方式,遵从一种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武术协会发展的原动力就在自身,就在于对武术真心付出的身体力行。应该让高校武术协会成为高校的武学圣地,让大学生能够真正体会武术独特魅力,领悟拳理的精妙,获取身心的和谐,达成自身极限的拓展。另一方面,遵从“尚武崇德,德以艺生,艺以德显”的行为规范。武术的魅力在于功力的高深要用德性来衡量方成正道。习练者通过对武德的深化认识,规正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重要的习练武术的方向引领。因此,高校武术协会对会员的行为和品德要有相应规章制度的明文规定,要求会员遵从武德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性,外显为处世,为人之道,这才是最好的传承武术文化的方式。

3 . 3 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为武术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首先,要完善和强化武术拳种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武术教师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理应完善和强化武术拳种教育,因为,这既是对“承担着培养武术专门人才的重任,却依旧将武术模仿为西方体育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西式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3]的文化自觉。也是拓宽培养对象就业口径的有益尝试。在师资配备上,应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请一些民间传统武术家、走进校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搭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另外,要注意招收传统练习者中的优秀者进行培养, 通过他们把传统武术带到高校, 通过高校向社会传播。

其次,要加强武术理论教育。武术文化里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正如“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所言,武术既受到《易经》等古代哲学的重要影响,又与我国中医学有着密切关系。由此,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加强武术理论教育不仅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需要,还是探索武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教育实践,尤其是对普通学校武术教学来说,复合型武术教师无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最后,要注重武德教育。在高等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中要注重培育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武德体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武术人才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4 结语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是鉴于高校武术教育流于技术层面的“补救之法”。以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航标,融入文化强国战略的大环境,在对高校武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高校、社会各种资源,以高校为范围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做统一的、系统性的规划和布局。武术文化建设的要领在于建设。只有倡导武术本真,偏离本真的才能被取代;只有坚持武术文化形象,才能跨越固化形象的蕃篱;只有教化价值定位,技术为尊思想才能被抵制。

摘要:高校武术文化建设是鉴于高校武术教育流于技术层面的“补救之法”。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提出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依托传承武术文化、以高校武术协会为阵地传承武术文化、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为动力源泉的当代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方略,对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武术文化传播对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意义进行综合阐述和研究,以期全面推动高校武术文化的发展。

上一篇:腮腺浅叶肿瘤下一篇:早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