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呼唤智慧

2024-08-12

教育呼唤智慧(精选十篇)

教育呼唤智慧 篇1

———题记

儿童教育的内涵是宽泛的, 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 儿童的健康成长才不会偏离方向。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这样写道:“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 哪怕极小极小, 小到无法觉察出来, 但对日后都有极其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 水性极柔, 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作为人生大厦基础的儿童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然而, 过度地关注与重视任何事物都会有“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担忧, 儿童教育也是如此。那作为“水性极柔”的孩子, 儿童教育该给予怎样的推力和引导?

一、让儿童成为自由愉悦的实践者

父母是子女天然的老师。言传身教, 多方面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看到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在一个星级酒店吃饭。服务生细致而优雅的服务让孩子吃得很开心, 对妈妈说下次还要来, 并且学着服务生的样子给爸爸端水喝, 说:“我是服务生, 请喝茶。”父亲一把抱起孩子, 怜爱地说:“我的宝宝怎么能当服务生呢, 应该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可孩子倔强地说:“我就想当服务生嘛!”

我知道, 是酒店那位漂亮而文雅的小姐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 孩子是爱美的,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美高于一切, 绝没有世俗的尊卑之分。然而, 我们在成人之后, 也就随带了中国几千年的积习和传统:人有等级之说, 业有尊卑之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贯要求就是要有鸿鹄之志, 岂能学燕雀飞于低檐。

身为家长, 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 而且更易狭隘地界定成功。身为教师, 我们有时也会同样有着职业的尊卑心理作怪。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某些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 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或孩子都能在某一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只是我们忘记了在生活中, 只要热爱工作就会带来愉悦, 学习不仅仅需要智慧, 还需要有温情。孩子是纯色的, 他们不能成为家长和老师们梦想的调色板。我们的教育更应是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一个岗位, 演一种角色, 学一样本领, 体验一种感受, 明白一个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给儿童成长以等待的时间

在一次公开课上, 执教的老师提了许多问题, 学生们回答得很好, 听课的老师们都流露出满意的表情。临近下课的时候, 老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他请了一位比较胖的男生起来回答问题。男生站了起来, 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 连听课的老师都有点着急起来, 可执教的老师依然微笑着在等那位男生回答, 两分钟过去了, 那位男生终于说话了, 而且回答得很好, 原来他有点口吃。下课后, 有些听课者就问这位老师:如果没有这位男生耽误了一点时间, 这堂课的反响会更好。为什么不另外选择其他的同学呢?那位执教的老师温和地笑着说:“如果我不给那位男生回答的机会, 可能以后他就会失去了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意见的勇气, 而这比我的公开课要重要得多。”显然, 在那些听课的教师中, 至少那些有此困惑的老师们还没有这个意识:多给孩子鼓励有时胜于暂时的结果, 等待往往会带给我们成长的奇迹。

某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访谈节目, 主题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钢琴也过了十级, 然而她的性格却越来越孤僻, 甚至于不再和父母说话, 有一天, 她突然要退学。她的父母很不理解为什么给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去学习, 她却不感激他们。他们哪里想到, 是他们自己一手造就了孩子今天的心理疾病。他们只是想到孩子的学习、练琴, 想到在亲友面前显示自己教育的成绩, 他们惟独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年龄需要。因为我们常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规定着孩子的路线。我们急于求成却忘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 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三、给儿童成长以“生态、生命、生活”的关怀

“生态、生命、生活”的教育意识已经在教育界形成共识。关注生态, 关注生命, 关注我们的生活, 不仅在通识教育中广为重视, 也要在儿童教育中广为实践。教育家陶行知说:“不仅重视儿童的近期发展, 而且重视儿童的终生发展。”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态意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 也成为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教育目标之一。我们提倡回归德育的“生活世界”, 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意在让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 回归真实世界, 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 在知行结合中, 获得自我教育与发展。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1991年出版了《完善人格教育》一书, 提出了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重任的10条理由, 以及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12种学校内外德育实践途径, 形成了系统的完善人格德育理论,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德国教育家鲍勒夫提出“朴素道德观”, 主张重视人格教育, 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举止端庄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因此, 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或者德育, 就应该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 以人为中心, 关注人本身, 尊重差异, 把对人的完善与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内核和最高宗旨, 这也是教育内涵历史演变和扬弃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所在。

因此, 好高骛远地追求同样的成长道路只能是对孩子的无辜戕害。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关键是我们需要找到适合他成长的土壤。正如花的开放, 小野菊虽绽放不出牡丹的国色天香, 但牡丹也绽放不出小野菊的清香与可爱。我们给予“生态、生命、生活”的教育正是为孩子的未来成长打下健康的基础。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这都在告诉我们儿童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融,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都存在着积极的教育因素, 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 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出现的教育契机, 适时教育, 适时引导, 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呼唤智慧 篇2

题记: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 ——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地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

每每看到这段话,不禁担惊受怕。因为老师多年的教育生活,已经磨灭了年轻时的热情和激情,被每天日复一日的无数琐事所缠绕,一支粉笔、一个讲台、永远也打不完的“官司”,永远耳边都是孩子们的吵吵声„„老师的情绪决定着孩子们的快乐或悲惨。也正是这些,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或灰暗,或阳光。教师,在用自己的方式“指点江山”„„

清晰的记得在《教师博览》这本杂志里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孩子因为没有佩戴“胸卡”遭到老师的恶语攻击,这个孩子因此受到极大地精神压力。每天不上学,哭喊着“我要换班级,我不想再见到他了”,每天被痛苦折磨着。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老师看到这种状况甚是担忧,但她是个智慧型的老师,她模仿孩子的班主任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细腻的妈妈还跑到邮局盖上邮戳,插入自家的门缝,等待儿子亲自拆开属于他自己的信件。

就这样的一个“绝招”还真是灵,这个孩子不仅没有记恨老师,反而感觉班主任给了他特别的关爱——“班主任老师真的很好”。

读到此,我想,如果是其他的妈妈遭遇此类情况会如何思考?如何处理?不管不问,让孩子自己来疗伤,那孩子又怎会有将来呢?反思我们的教育,又有多少孩子被我们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正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将会有多少孩子“死”在老师的“教育”中,我觉得老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还应学着点医生的医德——救死扶伤。

教育是什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 篇3

关键词:教育智慧;呼唤;生成;内部条件;外部条件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04-04

知识的强大生命力,只有在智慧的引导和作用下,在创造和改变环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人类的智慧在成为教育内容的同时,也成了教育的手段和目的。没有智慧,就没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智慧之于教育,正如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状态和境界。“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1] “教育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看作是教育的本质和优秀性,我们不妨说智慧构成了教育学的内在方面。”[2] 因此,研究教育智慧具有很大意义。

一、教育呼唤教育智慧

(一)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新课改在价值取向上由知识本位发展为学生发展本位,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程内容由预定性、封闭性向开放性、生成性转型,课程评价由单一性、标准化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改革呈现出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边性、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提出了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成为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契机,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育智慧。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教师资格取得所要求的素养,表现为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中间层次为熟练地进行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素养,表现为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代教育能力;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则集中表现为由各种教育能力生成的丰富的教育智慧。[3]因此,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就是教师教育智慧不断生成、丰富的过程。教育智慧是教师终生追求的一种专业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

(三)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需要教育智慧。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传统学校教育教师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写照。这种理念使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低层次的简单劳作,传道授业变成了可敬的单项消耗,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的提升被忽视和淡漠。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人的生命是教育学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的原点。“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突破。”[4] “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作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5]因此,在关心学生发展的同时,必须发展教师,“师生同益”才是教育合理的发展目标。教师要发展,就必须把人的培养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会使教师职业极富创造性。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情景千姿百态,教育内容千变万化,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对象、情景、内容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职业中的创造“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发现的欢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6]教育智慧能使教师不再只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蜡烛,它会让教师体会到创造性工作中所带来的充实和幸福,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永存,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

二、教育智慧的缺失

自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围绕要求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教师的课堂行为没有根本改观,课堂的面目依然如故,教师在新课改的挑战中显得茫然而无助。对教师来说,他们并不缺少改革的热情,新课改的理念他们很多是认同的,倡导的,但是他们的实际教学行为与其表达的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有些教师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设计了貌似互动的课堂,但并非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进而积极探究,而是为了让学生按着自己设计好的方案接近既定的目标,教学改革在这种刻意做作中变味。原因就在于“新理论在移植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7],课堂教学缺少的、亟待加强的教师素质就是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规律性的把握,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深层的认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强调以知识为中心,只注重教学的知识的传承价值。狭隘的教学理论认识束缚了教师的理论视野,影响了教师对于教育意义、价值及教学活动丰富内涵的全面认识与把握。理论上对教学价值的简单化导致了实践操作中的简单化倾向,教学被简约为知识的授受过程,甚至简单化为知识的告诉与被告诉过程形式,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视教学活动为可精确预设、程序化造作的流程。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步骤所用的时间都被精确设计,教学过程的程序化、细节化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导致教学智慧的缺失。

三、教育智慧的生成

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而事物的形成源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有机结合。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指促使教育智慧形成的外部、内部条件。

(一)促进教育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

1.创建共同愿景,增加教师提升教育智慧的内在动力。

“愿景是体现为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是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8] “愿景”包含两层意思,即愿望与远景。它蕴含着激发组织成员的“深层的热望”,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是我们想要的未来的图像、价值观,以及达到的目的地和完成使命的途径。在愿景的引导下,学校中的教师会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产生创造性学习,提升自我的教育智慧,所以学校要有意识地创建共同愿景。

2.创建校本培训模式,提供教育智慧发展的外部支持。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单位,由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活动,它能使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学校应为教师搭建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平台,使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成为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专家参与是校本培训取得实效的保障因素,学校可以聘请师范院校的教授专家以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到学校开设讲座,为教师提供与教育专家对话交流的机会。学校要加强校际交流,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观摩、切磋的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为教师的教育智慧增长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

3.创设终身学习的氛围,促进教育智慧持续发展。

1965年,保尔·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成为最先感受终身教育的社会职业之一。面对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要做的首先是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留出专门的学习时间,让教师一起学习、分享新的理念与内容,分享教学的喜怒哀乐。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师论坛、研讨交流,网上沟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教师不停的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发展自己的理论智慧。教师要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自身的学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与教学实践结合,创造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内部条件。

1.对教育智慧价值的认识是前提。

首先,教师要从职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高度认识发展教育智慧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肯定的体验,幸福是“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9]。“智慧生产幸福,不是药物生产健康的意义上的,而是健康性生产健康意义上的”[10]即幸福是内在于智慧的。如果教师有较丰富的智慧并能巧用智慧,则能获得关于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减少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产生的烦恼,增加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就感,而且可以不断在新领域里活动,领略新事物,得到多方面发展,从而获得满足感。所以教育智慧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源泉,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其次,教育智慧能使教师少投入多收益。让教师找到事半功倍的途径。因为智慧往往能揭示奥秘,有智慧的教师,面临教育实践会认真思考,尽可能巧妙应对,不凭自己的好恶和经验办事。运用智慧多谋善断合理处理问题的教师往往能更好的处理与学生和他人的关系,保持人际和谐。不注意用智慧教育学生的教师往往凡事想当然,违背客观规律和合理人情,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或用笨拙的方法伤害学生。第三,教师职业所需的智慧含量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提升,社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师要意识到教师职业的智慧比重,教师在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情况、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发展方向都需要教育智慧。教师智慧的发展就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过程,缺乏教育智慧难以自主发展。教育智慧还是教师德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德行建立在理性思考和智慧调节的基础上。

2.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核心。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指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会上优秀教师报告的成长经历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师爱。因此师爱是教育智慧的核心。教育是一种具有他者性的实践“所谓他者性,即教育者始终以儿童的成长为指向,全身心地关注儿童的成长”[11] 教育者只有时刻体验到儿童的存在方式、理解儿童的生活感受、儿童内心的想法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把握分寸和方向,因此师爱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12]教育者对儿童深切的关心,会促使他运用智慧而不是运用权威或控制引导儿童的成长。“教育学的影响经过机智加以调和,则不至于成为权威式的控制式的支配性的操纵性的关系”,[13]因此教师以深切的爱和关心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提升教育智慧的一个途径。

3.教学反思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思考、质疑、评价,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度,进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教师身上的一项很有价值的品质”。[14] 教学实践是复杂多变的,这正如:Richard D Parsons 和Kimber lee S.Brow 所指出的那样: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个人所面临的独特的教学环境;教育智慧和机制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也包括对这些经验的反思——得以体现的智慧和机智。”[15]反思有多种形式:施教前反思、施教中反思和施教后反思。施教前反思“有助于以一种有组织、决策性的有备无患的方式处理情景和与人相处”。由于教育过程的诸种不确定性,不可预料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需要教师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并采取适宜的行动,形成和问题相协调的行为方略;而这种机智性的行动又是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因此还需要教师形成在施教中反思的习惯。施教后反思能够再现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教学事件的深层含义,提升教育智慧。

提高反思能力可以采用多方面的策略。①写反思性日记,将日记当作反思的工具。②问题单,教师为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而使用的一种问题调查表,使教师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客观评价。③课堂录像录音,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通透的反思。④教师档案袋自我管理,“教师档案袋是一种结构性的反思教学的工具,是一种寻求教学改善呈现信息的方法”,[16]档案袋的内容选择过程本身就是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对教学经验、教育信念、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等进行全面描述与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认识隐含于其中的教育智慧,是获得教育智慧的源泉;同时,教师之间通过交换阅读档案袋,进行合作反思、专业对话、经验分享,有利于教师对照别人的教育智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4.创造性实践是教育智慧形成的脉络。

智慧突出表现为不同反响的创造。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能力。对教师个体而言,不是什么实践都可以增长智慧,只有利用智慧的实践才能产生智慧,机械重复的实践只能产生刻板和愚蠢,只有创造型的实践有利于教师教育智慧的发展。这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产生并不断丰富教育智慧的一个必要前提。“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他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教育的根本意义时,教师工作就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学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仅仅靠一般性的教育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是静态的,实践瞬息万变,“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不能预测特殊的教育情境,教师难以直接用教育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17],因此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实践中研究,环境就是教师研究的实践环境,从事研究的人员就是将要应用研究结果的人,研究结果的应用者也是研究的产生者,这双重身份的整合,使得研究的过程就成为一个教师学习的过程,就成为教育智慧形成的脉络。但是,科研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教学中科研功利性倾向越来越强,成为一种追求地位、荣誉利益的手段,过强的功利性必然阻碍、限制人们的思考,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所以要淡化科研的功利性。

教育智慧是教育的内在品行,教育智慧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内在的不息的努力是其潜在的智慧得以生长的根本原因。教师要主动进行反思,在创造性教育实践中进行科研,挖掘自己的智慧潜能,学校也要积极创设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智慧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外部支持。在内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教师的教育智慧一定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172.

[3]刘创.教育智慧. 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4]本刊记者.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5]赵汀阳. 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4,76.

[6]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15.

[7]田慧生.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8]愈文钊. 管理的革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

[9]冯契. 哲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712. 2000.

[10]S.Gallagher Hermeneutics.Education , State Univercity of New York Press,183.

[11]叶飞. 教育机智——范梅南教育思想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1).

[12]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译. 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12 .

[13]同上,211页.

[14] Lederman Niess. Actions research. Our actions may speak louder than our words,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1997,(8),397~399.

[15]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译. 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274.

[16]王少菲. 教学档案袋的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 当代教育科学,2005,(2).

[17] 张志勇.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5).

教育呼唤智慧 篇4

第一, 有思想。这对校长来说至关重要。作为校长, 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见解和认识, 要对教育的最基本问题有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名好校长的最起码标准。有人把校长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得过且过型;第二类是守成维持型;第三类属于有思想、有见解的校长, 也就是我们说的智慧型校长。这样的校长在不断地思考问题, 不断地对教育中各种新的现象进行研究。衡量一名校长合格不合格, 将来是否优秀、有前途, 就看他是否有独立的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 校长还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有自己的办学思路, 要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信念。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二, 有能力。仅有思想而没有具体的执行力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校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校长。一名好的校长、智慧型校长, 除了有思想之外, 还必须在以下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谋划学校发展, 谋划具体工作;对各种事物作出决断;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组织;与各种各样的人群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 校长还要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思想来自何处, 来自对实践的不断发现、探索和研究。一名校长不可能仅靠借鉴经验、照搬模式就把工作作做好, 一定要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

第三, 有胸怀。一名好的校长、智慧型校长, 不仅要有非常强的能力, 而且要有宽广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 要把各种想法不同、需求各异的人群集合在自己的旗下, 共同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信念和目标, 有没有对人对事的宽广胸怀, 是决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名真正有水平的校长, 在办学过程中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主张会有更大的包容性, 即所谓“兼容并包”。其实, 在很多情况下, 多一点对立面, 多一点不同声音, 多一点另类的东西, 对学校的发展来说不见得就是坏事, 因为这些不同见解恰恰能促进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所以, 有胸怀是一名智慧型校长的重要品质。

第四, 有个性。所谓校长的个性, 主要体现在管理上, 即管理要有特色, 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长期的治校过程中追求个人管理风格的形成。校长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同时, 如果能追求并渗入独具特色的管理艺术, 才称得上具备自己的管理风格。这既是校长应该树立的一个崇高目标, 也是校长人格魅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与过程。真正有智慧的校长, 一定是有魅力的校长。各种不同类型、性格各异的校长, 只要真正有思想、有作为、有胸怀, 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给外人, 最终都会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 成为有大批教师愿意追随的校长。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校长

第一, 乐于学习。做一名智慧型校长, 首先要乐于学习。智慧的形成是以系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掌握为基础的, 对校长而言, 学习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里所说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学习, 一类是非专业学习。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 校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学科专业。不断涉猎其他学科, 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才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校长管理、领导的核心是课程教学, 如果不懂专业、不懂业务, 校长就没有发言权, 就无法领导课程教学。同时, 校长要有广泛的学习兴趣, 广泛地涉猎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只有这样, 校长个人的品味、视野、学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 勤于思考。古人说, 智者不惑, 宁静致远。学习很重要, 习得一定知识后关键是要学会思考, 而思考正是智慧形成的核心。所谓“宁静致远”, 就是当一个人沉静下来认真思考的时候, 他的思想才能更高更远, 他的眼光和境界才能有更大的提升。所谓“智者不惑”, 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才会保持清醒头脑, 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智慧型校长的关键所在。

第三, 敏于实践。校长所做的事情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管理, 即常规管理;二是思想性引领, 后者更为重要。校长领导水平的高低, 主要体现在他能否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他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以及价值选择, 能否将学校工作引向正确的道路, 引向成功的彼岸。真正高水平的校长, 不仅要懂得怎样正确地做事, 还要判断如何才能做正确的事情。而这种能力不是仅仅依靠博览群书、冥思苦想就能获得的。一定是从实践中加以锤炼得来的。因此, 敏于实践是校长智慧的根本所在。

第四, 勇于创新。对智慧型校长来说, 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校长的成长有三个阶段, 即人格、定格、出格。所谓出格, 就是打破常规, 有所创新。对高水平的校长来说, 在定格以后应该迅速寻找新的出路, 对自己熟悉的甚至是自己制定的东西能找到新的不足, 要敢于自我超越;出格以后, 经过不断创新, 则会在更高层次、更高阶段上重新人格。如此, 经过由低到高、由浅人深的不断循环, 校长的品质会日臻完善、境界会日趋高尚。

第五, 善于总结。作为一名智慧型校长, 不仅要善于做事、善于创新, 还要善于总结做事与创新的经验。对校长来说, 过去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东西对增长智慧也具有重要价值。所以, 一定要善于总结、提升个人经验;同时, 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重反思、凝练, 以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否则, 就算不上一名高水平的校长, 更不能算作一名智慧型校长。

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呼唤智能互联 篇5

智慧旅游不仅意味着高效率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带来了旅游产业链的拓宽和延伸,通过智慧旅游城市的打 造和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大连市将为游客提供更加公平、公正、放心、安全、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高效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从而实现游客管理、旅游企业“多赢”的局面。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各种硬件与软件平台的支持都必不可少。

智慧旅游解决方案专家透露:“目前我们在智慧旅游城市搭建方面的工作,主要分为政府平台和商务平台两大块,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建设硬件平台,商务活动这边则是找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作,通过智慧景区、智慧交通、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企业等等一系列建设,实现政府、企业、游客多方面的共赢。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智慧旅游解决方案理念的提出孕育了巨大的旅游发展机遇。

把阳光引进课堂,用智慧呼唤童心 篇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快乐教育的最初构想。小学生都是爱表现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倾情挥洒。而要实现这些又需要老师们创设一个有一个充满童趣的情境,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绪跑出来。

一、变换角度,导出童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①我们要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的阳光跳进课堂,让学生愉快地步入学习殿堂。

“未成曲调先有情”课文导入应尽可能充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活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为此在教学第六册《荷花》一课时,我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在孩子们面前展现一片碧绿的荷叶,上面晶莹的雨滴似乎在滚动,这样的画面配上柔美的音乐,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童话般神奇的世界。听完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说起自己刚才的所看到的、聽到的,短短几分钟,老师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接着我再出示画面,引入小朋友喜爱的夏天小姐姐,让学生在夏姐姐的带领下去感受夏天,去领略夏天的情怀。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非常愉快,兴趣也是极其高涨的。

又如《秋天的图画》一课,全文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在教学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自己正在秋天游玩的场景,然后追问:“一路上,你看到美丽的景象了吗?”学生们兴奋地告诉我“看到了!看到了!”,有的激动地说“我也好想去玩游戏啊!”,有的甚至用上了成语“秋高气爽、秋风习习”等,就连平时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都被吸引了,抱着试试看和好奇的心情,闭上了眼睛。正如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所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老师巧妙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入境悟情”的氛围,让他们不经意间进入课文的意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

二、入情入境,读出童趣

把文字“读成自己的动作、神情”“读到人物的心里”“读出自己的态度”,这就是“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来读”。引领儿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阅读,这样的朗读充满个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品位也充满了张力,语文课堂也显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比如教学《荷花》一课,我在朗读时给他们配上了清雅的音乐。当行云流水般的音乐流淌出来时,同学们的读书声也变得柔和了,生动了,在读书声中,荷花也变得更美了,音乐让学生们产生了兴趣、更快更好地进入了课文情境,情感得以激发,读出来的声音、语调自然是有所不同了,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朗读自然流露。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投入地感动一次。只要孩子需要,以尊重他们为前提,甚至可以临时改变教案,展现学生的独特的感受,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是个性的、独特的、收获多多的。

三、丰富形式,学出童趣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老师还得抓住小学生表演欲强的特点,适时的让他们来演一演,在课堂上设计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如在教学完《司马光》后,创设“招小演员拍电影《司马光》”的情境,请学生表演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情景:“没有慌”、“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几下子”等,然后请全班同学当小评委,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奖”、“最佳形象奖”等。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表演动作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大大增强了阅读课文的情趣,学习效果明显。

又如《猜字谜》②一课,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组,先由老师出有关“撇、点”的字谜,让大家猜,小组讨论后写在小黑板上,猜对后得分。然后由每组提供5个字谜让其他组猜,还是小组讨论写在小黑板上,猜对后得分。这样两轮下来,每组推选出一名猜字谜高手,教师给他们佩带大红花。竞赛活动中,学生情绪饱满,兴致勃勃,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小组合作意识。

四、课外拓展,滋润童心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儿童的悟性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他们总是凭借自己的感官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儿童打开更多的认识世界的窗户。如教学《四季的脚步》一文,我结合课文内容恰当摄入各类描写初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古诗、美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了解四季更多的变化,为了使南方孩子更了解冬季,我引入了“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自己也在堆雪人、打雪仗的欢乐情景,从而在形象上感知语言的生动性,体会雪中玩乐的顽皮、快乐……这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了,课堂的效果也就更加妙趣横生了。孩子们在课堂上读着教师大胆射入的这些美文、童谣、古诗,体味着一段段,一首首诗文的韵律美,仿如走进诗化王国,走进了流动的生命。美文、美段滋润着童心,丰实着孩子的精神底蕴。

五、点燃童心,写出童趣

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力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心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心灵永远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一位一年级的老师在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找春天》时,课前带孩子们到春天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去找一找春天,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再回到课堂中讲一讲“( )是( )的春天。”孩子们的发现可多了,他们说:

小草是大地的春天。

油菜花是田野的春天。

蝌蚪是池塘的春天。

风筝是蓝天的春天。

这一句句孩子们的真发现、真感受,竟成了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改变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在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下,培养学生朗读、说话的能力。把阳光引进课堂,用智慧呼唤童心、用热情发掘童趣,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留住属于孩子们的那份童真。让语文课堂成为童心飞扬的乐园!

参考文献:

语文智慧课堂呼唤有效提问 篇7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 在建构语文智慧课堂的过程中, 许多语文教师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如何处理课堂生成性内容、如何使师生深入对话、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如何运用教育机智等问题上, 而把最常见、最有效、最不可缺少的课堂提问给忽视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痼疾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很多语文教师仍在课堂提问的误区里徘徊。

1.提问频繁过去是“满堂灌”, 如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 变一讲到底为一问到底。有位教师教学《春》, 短短的一篇散文, 一节课竟然问了30多个问题, 而且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试想一下, 一堂课只有45分钟, 除去认读字词通读课文之外, 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 学生只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哪有时间思考、品味, 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语文教师就像例行公事、按部就班的“导游”, 虽使游客目不暇接, 到头来却头脑空空, 一无所获。

2.问题简单这样的课堂乍一看热热闹闹, 师生“对话”, 一问一答, 学生紧随教师, 全神贯注;可再仔细一听, 才发现教师大多在明知故问。教师的问题简单到只需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或者学生看着课文张口便来, 不假思索。这样的提问低起点、低标准, 结果换来的必然是教学的低效率, 教师的掌控自如带来了学生思维的惰性, 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从众和依赖心理。

3.答案唯一你一定见过这样的课堂, 就是教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之, 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 就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结果, 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 而没有学生的观点, 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思考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教师提问, 就是希望学生能说出和自己备课时准备好的“参考答案”相一致的回答。所以, 问来问去, 无非就是“请生入瓮”。

诸如此类的充斥着无效提问的语文课堂何谈“智慧”?语文智慧课堂呼唤有效提问。笔者认为,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提出促进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 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增进学生参与度的问题, 并帮助学生获取答案, 且对学生回答及时反馈的过程。提问就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的质量, 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有效提问的时机

一般说来, 提问时机的选择, 对学生的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 在语文智慧课堂中, 该在何时提问, 才会收到最佳效果呢?

1.学生“愤悱”时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就是说不到学生有疑问想知道结果时不启发学生, 换句话说, 要掌握好提问的火候。当教师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 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 时而课前设疑, 时而课中质疑, 时而课后留疑,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笔者执教《变色龙》时, 用简短的语言导入课文后, 问学生:“变色龙”是一种小动物, 小说中却没提到, 作者为何以它为题呢?这一问, 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 学生得去认真看书, 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 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作者是用“变色龙”比喻沙皇的忠实走狗奥楚蔑洛夫, 因为他像变色龙一样太善变了。这种提问可以改变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陈旧教学模式, 也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2.学生“大意”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受其知识阅历的限制, 往往会与教师有很大差距, 因此他们常常会对文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从而“大意失主旨”。此时, 教师应通过提问,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从而使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比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 学生对文中的“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一句往往都不在意, 教师可以从中提问:“‘客’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杭州人吗?”学生思考之后马上明白, 原来湖中饮酒人与作者的身世和遭遇相同, 那么他们的心境和志趣当然也就极其相似了。学生同时懂得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道理, 也就不难理解“我”为何会爽快地答应与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在一起饮酒。

3.新旧关联时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 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以旧启新、新旧相连, 不断拓宽知识的内容。课堂提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去思考新问题。在新旧知识关联时提问,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笔者执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一位细心的女同学发现, 苏轼写作此词时只有39岁, 她不解:苏轼为何自称“老夫”呢?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39岁的欧阳修为何自称醉‘翁’呢?”学生通过讨论很快明白:苏轼与欧阳修自称“老了”, 是因为他们此时都被贬官, 内心抑郁, 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以此自嘲。

三、有效提问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而且要讲究提问的方法。教师的提问要能够体现自己的智慧, 同时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智慧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单刀直入法语文课堂提问必须有的放矢, 让学生学会思考, 准确理解课文。有些课文看似内容芜杂, 但只要选准“切入口”, 就能化繁为简, 突出重点。例如湖北王皓老师执教《吆喝》时,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他只提了四个主要问题: (1) 现在, 请大家收回浮想的思绪, 进一步来品读吆喝的滋味。人常说, 民以食为天, 同学们, 让我们来看看, 哪一句吆喝, 让你一听, 就口水直流? (2) 他们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 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 文章多次提到“唱”出吆喝, 他们是怎么唱的? (3)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 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 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 他们是一群什么人呢? (4)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 虽然利润微薄, 处境艰难, 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第六段这个特写镜头, 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2]

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文本所反映的“吆喝的声乐艺术”、“吆喝人的生存状态”、“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可谓“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2.刨根问底法在课堂教学中, 常常出现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不得要领或不全面不深入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刨根问底的方法, 多问几个“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既定的目标逐步推进。教学《变色龙》时, 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环扣一环地提问, 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朝纵深发展。提问可这样设计:

师: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生:善变。

师:他虽变来变去, 但哪一点没变?

生:见风使舵。

师: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通过这样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 学生对人物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进而较为容易地解决文章的重点、难点。[3]

3.纲举目张法有些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某个重要的语段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 知识点分散现象严重。其实无需问这么多, 如果能抓住课文的“纲” (一两个“主问题”) , 其余的“目” (其他次要问题或小问题) 就会迎刃而解了。“主问题”就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 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 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4]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 可提出以下两个“主问题”: (1)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 (2) 既然是悲剧, 那为何是伟大的呢?学生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 也就基本读懂文章。这样提问简化了教学头绪,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 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

4.曲径通幽法教师不正面揭示问题的实质, 而是来个“迂回”, 问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趣味性。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教师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之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 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老师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5]

综上所述,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更加凸显智慧课堂的智慧之美, 语文智慧课堂需要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①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 《新课程研究》2008 (4) 。

②王皓《〈吆喝〉课堂实录》, 《人民语文》 (第九期) ,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董素艳《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2006 (3) 。

④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版) 2003 (5) 。

语文呼唤灵魂教育 篇8

“真正的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通知和认识的堆集,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 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雅斯贝尔斯《么是教育》) 是的, 这正是语文教育的写照, “没有泪水、笑声和掌声的语文课不能算是语文课”。这泪水、笑声、掌声来自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内化, 来自师生和作家、作品心灵的沟通, 是课本的死知识“活起来”的表现, 是“死本”到灵魂的升华。

语文呼唤灵魂教育!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 迁客骚人那追求人类永恒的价值观, 探索生命历程的信仰等等。无一不期待老师引领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破旧立新、改进教法, 单靠“死记硬背”, 再好的作品也会读得口死眼闭, 而要善于从作品内容入手,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深入到文章中去, 去体验作家的内心情感, 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 写作技法, 去感悟作品揭示的道理, 蕴含的深层的意义, 从而唤起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形成共鸣。如:屈原深怀大义、坚贞不渝、宁赴湘流;毛泽东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有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鲁迅的“弃医从文”, 凡此这些, 如若没有心灵火花、灵魂的碰撞, 岂不是“满纸荒唐言, 谁解其中味”。

语文教学注入灵魂教育, 可从这几个方面去实现:

抓住美的语言进行感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在教学中, 首先抓住作品中的优美字、词、句进行品味, 让作品随着文字走进学生心里, 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背影》中描写父亲步履蹒跚、艰难地爬过铁栅栏为“我”买橘子的过程, 其中的一系列动词, 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 教学时若再让学生讲一些自己人生经历的事, 引起共鸣, 就避免了空洞地背 (不少教师教学生这段是要学生背下来) 。

用美的形象进行熏陶。《课标》“提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车尔尼雪斯基也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可见语文教学中, 避开单一地讲读方式, 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形象美很重要。如教学《春》让学生头脑中再现“柔嫩的春草、和煦的春风、润物的春雨”等形象。从而感受春天的美好, 作品的意境。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冬天的百草园”一段时, 让有过捕鸟经验的学生来讲经验、感受, 把文中的形象进行再现, 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又让学生从学中体会到了乐趣, 而且很快地弄明白了鲁迅的写作意图。学生由怕“鲁迅”到爱“鲁迅”。

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迁移。依据知识内容, 联系学生和语文生活经验, 把知识中蕴含的东西, 很简单地变成学生的内在经验, 易于理解、引起共鸣, 既能激趣, 又避免单一的“教师讲解”, 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 可让学生来回忆一下自己经历的老师, 然后写下来;学了胡适的《母亲》, 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 说自己的母亲对其成长中的影响;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实地上课”增强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走近生活, 如:一夜大雪, 玉树琼枝, 即可让学生到山林中去体味“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咏雪佳句;月朗星稀, 晚风习习, 可带学生到池塘边吟诵范仲淹的名句“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 从而体会妙处;初春来临, 柳条将舒未舒, 可带学生登高远眺, 感受云天雾海, “草色遥看近却无”,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蕴含的千古真谛……

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篇9

近十年高等教育获得了大规模发展, 但是是一种大跃进式的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膨胀, 高校管理依据项目化与量化为杠杆, 基础教育按照各类考试成绩与升学指标排队, 把市场管理与工厂生产管理的模式移植到学校的管理。我曾经说过:学校就是一个工厂, 教室就像一个车间, 学生就是一个按标准件被加工的产品, 校长就像一个老板, 老师就是一个工头, 结果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学校无特色, 学生无个性,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领导、社会、家长, 几乎全社会都不满意教育现状, 教育差不多成了社会最不满意的行业之一。家长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交给学校, 他们对儿女成人成才投入最多、关注最多、要求最高。我们这么多年都在思考、都在探索教育改革, 几乎没有新的改变 (不少改革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让老百姓失望。比如自主招生的有失公平;农村学校的撤点合校造成新的失学率上升, 城市学校的校中校问题等) 。

教育问题的根本症结, 我认为除了教育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外, 影响我们教育改革的深层问题还是与我们全社会的教育观念有重要联系, 这就是, 全社会缺少对教育的人文关怀, 我们没有把教育看做是人文教育的场所, 当成了考试的战场;没有真正把受教育的对象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培养, 作为有个性有情感的人来关怀。

什么是教育的人文关怀呢?我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培训学生的自主品格与公民意识, 养成学生的健康道德, 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 涵养学生的情商意识, 提倡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的教育符合人性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世界潮流。

具体来说, 人文关怀需要从如下方面转变我们的观念:

一是, 人文关怀首先要倡导尊重人的教育本体观。我们今天要突出提倡尊重学生的教育观。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不被尊重, 大多数是被管理、被培优、被呵护、被陪读、被排名, 学习没有快乐, 学生普遍厌学, 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受教育的自我尊严意识被剥夺。我们要还学生的尊严, 给学生以学习的快乐。

二是, 教育过程要提倡平等交流与人文关怀。知识灌输代替能力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难以激发。要改变把学生当标准件产品来培养的工具理性教育观,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注重教育过程中的能力激发, 应该说是还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人的主体意识位置。如果一个课堂像工厂, 我们的学生像被加工的标准件, 我们学生的快乐从何而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从何开发?教育的质量从哪里提高?

三是, 人文关怀倡导学生智商情商兼修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 分数为上, 成绩第一, 成了人才标准, 把才智等同为人才。错误偏颇的人才价值观, 成了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与观念基础。我们的教育对象较普遍缺少人文理想、社会抱负、道德信仰, 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甚至对亲友的关心, 缺少生动活泼的个性, 缺少幽默与情趣。这样的工具理性教育的产物, 是不可能成为治理天下的人才的。我们的社会并不太缺少这样的知识者, 缺少的是一大批有思想、有人文情怀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管理者。

第四, 人文关怀, 要主张教育公平, 教育平等。现代社会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在当前城乡体制变革的不平衡过程中, 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将使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后代将会越来越少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城市的分层教育机制, 将使越来越多的底层平民子女丧失优质资源的教育条件。这样教育的分化, 将会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子女得不到平等教育;加上有权有钱或有产阶层部分子女的大量留学不归, 这样全民族的教育质量与人口素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的人文关怀, 不是一个道义的问题, 而是一个与我们国家的发展与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语文呼唤人文教育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现行大纲相比, 《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出工具性的同时, 也强调了人文性。确认了语文的人文性, 就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 意味着学生学习语文应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操作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语文人文性的美在于对文意的整体阅读和全面感悟

如金庸武侠小说无不洋溢着荡气回肠的正直和道义, 而琼瑶的作品充满让人醉心缱绻的善良和美好, 闪烁着人性的光芒。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表现了血浓于水的军民深情和真挚的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冰心的《小橘灯》中, 那“灯”是希望、期盼和无限的关爱;“包身工”身上触手可摸的肋骨, 是烙在他们身上的“绳索”。同时, 鲁迅、巴金、老舍等文豪, 以及王蒙、余秋雨、史铁生、陈忠实等作家, 他们用笔展示的人生轨迹, 他们对生活的深思、对命运的探究、对人性的展示、对哲理的咀嚼, 这些对受教育的主体学生来说, 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须对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总体分析, 让学生从中获得教益, 使学生的精神得以发展, 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二、语文人文性的美在于紧扣文章的字词句和篇章结构

学生对人性美的理解还需从微观层面去把握, 这就是文章的字词句和篇章结构。比如“穷忍着, 富耐着, 数不着眯着”的“眯着”, 形象地描摹出老北京的百姓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和悠闲情态;“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几句描写逼真地将一个老父亲对儿女的关爱表现出来;“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一句, 把作者那淡淡的哀愁、落寞和深深的孤寂表露无遗;“正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 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 这撑船人俨然生气似的, 迫着那人把钱收回, 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 那人跳上了码头, 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 却笑眯眯地匆匆忙忙走了”, 这一段描写再现了湘西山村人们的淳朴、友爱和善良。“执手相看泪眼, 无语凝咽”, 分别时的无奈、伤痛和依恋没有再甚于此的了。

像这些字词句篇,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体味到的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学生接受的人文感悟是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 从中体味出作者的人生旨趣和价值情感, 在潜移默化中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学习过程中, 虽然有教师的引导, 但更多的是学生一种独立的、主动的思考。这样, 学生的精神世界、品味、情趣逐渐形成, 其人文素养也得到了立体的发展。

同时, 教师要在讲授课文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其他文章, 如遇到精美文段, 应及时、有效地和学生分享其中的人文美感。教师可采取范读、点评、讨论和练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另外, 教师要在班级内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阅读氛围, 比如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读本》《诗文选粹》《青年文摘》《读者》等质量较高的书刊。这些举措是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

上一篇:资本中介业务下一篇: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