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2024-07-31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精选十篇)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1

一、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的一种教育。叶圣陶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课文的鉴赏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说,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联系。具体的联系可见下图:

二、散文《春》中的审美元素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经典散文,文章的一字一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幅春天的图景,全文虽仅有600多字,但美点甚多,让人回味无穷。

(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观察者通过感知获得的植物景观的表象之美,是植物造景艺术美的初级阶段。《春》这篇散文用新颖的构思以及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几幅春天的美景,每一幅图都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第一幅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钻”字,将小草的活泼可爱、还有那顽强的生命力展现无遗,那嫩绿的颜色,更为美丽的小草增添生气。第二幅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色彩斑斓,春意盎然;还有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活色生香地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花儿们争妍斗艳的美景图。第三幅春风图,它不仅柔和,还“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让我们如身临其境,感受这微风,这香风,这美好的春风。第四幅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并没有用繁杂的语句来形容雨景,而是用简练的语言把雨点缀在春的世界中。加上屋顶上笼罩着的薄烟,疏雨下的静默着的房屋,地里带着蓑笠的农民,多么美好的江南烟雨图!

(二)社会美。

所谓的社会美,就是社会事物的美,亦即社会生活的美。人是社会的核心,所以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的美。《春》一文中最后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们在春天生机勃勃的活动图,“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这代表着生气与希望。其实这也是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的初衷,尽管当时他生活得并不是那么舒心,但是,他相信春天总会来的,人们总还是有希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乐观精神,这是他的人性美。

(三)艺术美。

艺术审美一般由三个层次构成:艺术语言、艺术意象和艺术意蕴。这篇文章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结构美和意境美。

1. 语言美。

首先,美在修辞妙用。“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写出了朱自清对春的急切盼望之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拟人写出了春的即将到来带给作者的兴奋之情;“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排比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顶针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姿态;“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缠绵。其次,美在叠音词巧用。“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悄悄的”“绵绵的”“老老小小”等叠音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最后,美在多感官运用。有从视觉方面写春花的娇艳,有从触觉方面写春风的轻柔,有从嗅觉方面写春天的独特的气息,有从听觉方面写春风的柔和。

2. 结构美。

首先,美在脉络清晰。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盼春、绘春、赞春,逐层深入。“盼春”部分点明题目,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绘春”部分作为文章主体,像猪肚那样充实、丰富;“赞春”作为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这使得此文可以作为中学生学写作文的典范。其次,美在长短句交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长句精确细腻,短句明快有力,二者交错使用,富有变化,使文章张弛有度。

3. 意境美。

主要美在正侧烘托与虚实结合。《春》一文主要以诗的笔触直接描绘春花竞放、春风送暖、春雨轻柔、春早人勤的特点,但是高明的作者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想象虚写的表现手法,做到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如以人的活动侧面烘托草的嫩绿可爱:“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以蜂飞蝶绕烘托春花的繁茂艳丽:“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通过虚写想象硕果累累的情景来烘托眼前春花的繁盛:“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一些研究者和教师提出了不少建议,但大多数都忽视了“文本本身”的魅力,忘记了从文字本身体验美感。因此,本文着眼于从文本自身进行审美教育,主要表现在炼字炼句、谋篇布局、文章风格这三个方面。

(一)在品字品句中感受语言美。

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是汉文化的全息码,每个字的字义,词汇的意义,语法的意义,修辞的意义,表面的意义,深层的含义,都能够把它从字里面挖掘出来。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时,可着眼一些“字词”来感受语言美。《春》作为一篇精美散文,其中的“炼字炼句”处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子很有美感。首先,从“炼字”着手,这句中的“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一股挤劲,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又用“偷偷地”来形容,增加拟人色彩,描绘其不知不觉的出现,带有惊喜之情,又带点儿童般的活泼可爱,增添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增换删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朱自清所写的语言美,比如,把“钻”字改成“冒”字让学生来感受;或是把“偷偷地”三个字去掉,整个句子就顿失生机了。其次,从“炼句”着手,此句是拟人句,但是这个句子的美感怎么鉴赏呢?我们可以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到“小草”的前面,这样就变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与原句比较,我们会发现原句那种长短句相间的格式,无论是从朗读上,还是语言上,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轻快明朗、生机勃勃之感,让我们体会到一种“生命美”。文中这样的字词或句子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心品味,体会作者精确的言语表达所蕴含的意味、所展现的各种美的元素。

(二)在谋篇布局中鉴赏结构美。

好的文章言之有物是一方面,言之有序又是重要的另一方面。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不可能立马提笔就写,往往先要在心里筹谋规划一番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以及作品的语言基调。正所谓心中有沟壑,下笔才会如有神助。读者也可凭借文章结构,逆溯作品的内涵。故结构的价值不仅在于增添形式美感,更在于对内容的把握和深入理解。《春》这篇文章,作者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结构来描写,逻辑结构非常清晰,表达出作者急切向往春天的心情。

此外,文章结构脉络的重要性也不仅落在全文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赏析上。比如《春》最后三段,分别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写春天之美。“刚落地的娃娃”象征着新生儿的生机勃勃;“小姑娘”象征着春天千姿百态的美;“健壮的青年”象征着力道,表达春天的健壮。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这样的结构脉络是不能随便调换的,因为这些都形象地描绘出春天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给人无限的美感想象。

(三)在文章风格中体验人情美。

风格就是指作者将自己的才情品行灌注于作品,从而体现出作品整体的美学特征。作品风格的形成,受制于作者,也受制于文体,因此在欣赏一篇文章时,要关注文体风格和作家风格。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作品景物美、形象美等表层的欣赏上,或仅欣赏一些美词佳句,而应当结合作家特定的写作时代背景、特定心境,帮助学生体味美的深层内质。语文的审美教学应以美动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灵。例如,《春》的文体风格是一篇写景散文。它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但是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我们可知它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这篇文章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1929年10月,朱自清送夫人武钟谦回扬州养病,同年11月26日,武钟谦去世,年仅32岁,遗下三子三女。尽管有生活的苦闷,但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人格美。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育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心去感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摘要: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结合《春》这篇散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元素,从“文本本身”着手,提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分别为:在品字品句中感受语言美;在谋篇布局中鉴赏结构美;在文章风格中体验人情美。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2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

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9-01

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是对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审美情感的双重教育。一方面,阅读能够使中学生掌握更多的优美词句,从而扩充自己的语文词汇;另一方面,中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之后,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其审美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新高度的认识[1]。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如今各大中学都在语文课堂中加入阅读课程,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扩充学生的语文词汇。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课程中却频频出现问题,使得中学阅读不能达到其审美教育的目的。纵观现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阅读教学中过度的注重语文成绩忽略了审美教学

当今社会,广大中学生仍然面临着繁重的升学压力,而中学的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擅自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课程改成了成绩提高课,借助于阅读课程的名义展开语文习题教学。显然,这种语文阅读课程已经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且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中学生虽然喜欢语文阅读课程但却无法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命运,学生也就只能屈服于教师的教学安排。这样一来,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自然难以有效的落实[2]。

2、阅读课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中学语文阅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课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因如此,忽视了学生独特的思想感悟,不能借助阅读课程展开有效的审美情感教育。此外,在阅读课程中中学教师应该适当的进行角色转换,便于审美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事实却是教师坚守自己的传统角色,只单纯的教授语文知识以及训练学生的一般技能,势必会打击学生的阅读情绪。而且此种教学方式还给学生审美情感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3]。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的有效对策

1、站在文章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愉悦感受所引发的外在形象反应。而审美感知则是一个人通过外在的感知能力,来辨别事物的美丑现象。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中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感受《春》中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然后再体会春风所带来的泥土气息,以及混着青草的泥土味道。接着再从描写春雨的句子中,体会春雨贵如油的深切含义。例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段春雨的描写中,将春雨的朦胧、细小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只需通过反复的阅读而不用身临其境就能感知到春雨的样子和它的气息。

2、借助于反复阅读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

审美想象是借助于学生对文章语句的了解,去体会作者笔下所述文字的内在情感。因为中学的阅读课程中教师所让学生阅读的文章涉及较多的题材,因而带给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各不相同,同时,这也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在阅读描写锦绣河川的文章中,学生可以想象大山的巍峨、壮丽,然后试着理解作者的自豪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而在阅读一些叙事的文章中,学生可以从文章中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想象当时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对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其审美能力,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隐含意义[4]。

3、借助于阅读课增强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阅读课程的审美情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对阅读文章的一种提升也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升华。学生的审美趋向,主要是表現在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基础之上,它更加偏重于学生对审美情感的享受。在语文的审美情感教育中,教师尤为重视学生对审美情感的享受,也是借助于学生的审美情感锻炼学生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进而为中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的研究,发现如今中学课程中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的享受比较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注重一般知识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教师在今后的阅读课程中应该摆正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阅读课程中审美情感教学,逐步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唐中浩,丁 欣.心物同形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1):55-57.

[2] 翟 烨,孟祥丽.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165-165.

[3] 张荣春.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5):42.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4

一、积极构造情境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1.仔细选择语言, 让学生感悟语文阅读的情境

语文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课程, 语言是构成语文的基本单位, 汉字巨大的语言魅力使得古往今来诸多的文学大亨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汉字的魅力不仅仅对于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在初步接触语文知识的学生中, 语言也是一种门槛十分低的教学形式, 每个人都会使用语言, 小学阅读同样将汉语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 在进行古诗阅读教学中, 教师对于骆宾王在孩提时期的代表作品《鹅》教学的时候, 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门槛, 可以用现代的语言进行描述: “一群十分可爱的大白鹅, 在河里相互游戏, 唱歌的时候它们会弯着脖子, 雪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河面上显得像雪花一样干净, 红红的脚掌前后拨动, 让它们在河中自由地来往, 它们尽情地享受着河里的时光, 荷花、荷叶由于它们的参与, 摇动着向往来的人招手示意, 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现象。”学生听完这样的讲述, 深深地被这一幅自然界生机盎然的画面所吸引, 仿佛沉浸在这一幅妙趣天成的画面中, 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2.利用多媒体, 对语文阅读情境进行再现

多媒体的出现为广大语文教师形象地展示出语文教学内容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技术支持。众所周知,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想要让他们了解抽象文字所反映的内容, 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有了多媒体, 教师就可以很快地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让学生快速地感悟教学内容。例如, 在一篇语文阅读中, 作者讲的是爸妈带领着自己参观北京大学的感悟, 很多学生是没有见过北大的, 此时教师利用网络搜集的资料, 可以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出北大的魅力, 让他们心向往之, 直观感受到百年学府的魅力。

3.小组合作, 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观

使用语言重现情景以及运用多媒体展示方法, 固然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阅读文章中的勃勃生机, 然而这毕竟与学生本人体验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要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 教师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课文情景中, 此时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就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例如, 在实施教学活动时, 可以让学生倾听、朗诵诗歌、优美的课文, 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魅力, 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备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和谐性与韵律性, 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感悟文字的魅力, 启发学生审美情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仅会认识多种多样的汉字, 更能够在接触语文课文的时候, 感悟到文字背后所具有的韵律美、深刻哲理等富有魅力的东西。文字的魅力不仅仅要用心理解, 更可以在阅读中得到体现。汉字讲究三美, 在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 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大声地朗读,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汉语中文字朗朗上口的魅力, 这一点尤其在古诗词的阅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例如, 学生学习《悯农》一诗的时候,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声地朗读, 他们会惊讶地发现, 原来这些读音相近的词汇可以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农民作业图, 没有刻意的文字雕琢, 朴实的语言间, 学生能够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同时也理解了作者高度讴歌的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美。

2.亲近自然, 领悟生活之美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5

摘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它们以丰富多彩的意象、深邃优美的意境、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中的意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寓审美教育于古诗词教学之中,以美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绪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在总结《诗经》的作用时说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歌价值的这一界定,形成了我国诗歌教学的一大传统,对我们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度边缘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也不断减少。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人们也重新开始认识到了“诗教”的意义以及古诗词的美育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忠,必须落实其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词中的美,加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并且也身体力行地进行着古诗词的美育教学。然而,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其美育效应也并未凸显出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不足,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仍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重点放在背景介绍、句子翻译和写作特色上。轻视了学生的感性体验,普遍忽视了古诗词审美功能的实现,造成学生基本的审美和想象力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本文通过探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必要性以及论述中学[2][1]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并在此基础上受到古诗词之美的感染和熏陶。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理论基础

(一)美育及其功能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与审美活动来激发与提高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是丰富的情感、健全人格、提升人的境界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正如王国维所说:“美育者一方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又包含着德育与智育,而且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和基础,美育是各育的内在动力,三者相互渗透。

但具体来说,美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情感世界的丰富出发。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精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的好素材。[4]

[3]

(二)美育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到:“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还应通过对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些规定说明了美育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越来越占据明显的位置,也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综合价值。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审美教育的规定,无论是出于低级阶段的初中生,还是心智趋于成熟的高中生,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语文课肩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中的古诗词蕴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更具形象意境美、风格气韵美和语言音韵美,是给学生进行美育的珍贵资源。

[6]

[5]

(三)古诗词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这些审美因素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都有生动鲜明的反映和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无不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获得美的享受。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再到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诗句无不给我们展示了劳动生产之美,劳动人民的淳朴之美,田园生活的和谐之美。中国古代诗词或为五言律诗,或为七言绝句,或为乐府歌行,或为长慢小令等,其格式结构都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无论是讲求音律追求对仗,还是参差错落寓于变化,都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之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自然流畅,无形中在舌齿音交切中传达出浓浓的吞愁忍恨的艰涩,同时又富有层次的展现了女词人“寻而不得”的绝望和战栗,在字字浓愁句句含泪中唤起读者无限的惆怅伤感之情。我国古诗词短小精悍,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节奏分明。同时又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是给学生展开审美教育的极佳教材。

二、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美育的必要性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 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要求和美育功能的重新认识,使得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古诗词篇目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并没有充分的挖掘这些美育资源。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首先,从教师教的方法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只是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过于重视理性分析,而将诗歌的意境鉴赏却抛之不提;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

其次,从学生学的困境来看。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疏远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大量网络信息和网络娱乐已经另他们应接不暇。中学生很难去品味古诗词的优美的文字,感受古诗词中深邃的意境,体会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中高考的压力,使得所学的古诗词不能学以致用,抑制了学生的审美追求。

这样一来,不仅是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且连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也是大大下降,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中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它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开展中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因此在教学送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力就是指审美主体调动多种因素,对审美对象展开全面而深刻品评与感悟的能力,这是一种融入多元素的综合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鉴赏中,要先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万千的诗歌语言着手,审美鉴赏的重点在于“披文以入情”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艺术形象,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力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充分调动审美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手或口创造性地表现美、展示美的能力。古诗词以其高度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带给学生无限的审美遐想,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兴趣。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或对仿写,体验古诗词的审美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古诗词教学可以完善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现在美育的功能非常明确地定位在完善人格上,“审美教育要求将审美的诸种价值的选择集中于人格塑造上来,以人格的丰富完善——不妨称其为审美的人格。”中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中学语文所选的古诗词中充满着终极关怀,读这些诗词,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升华他们世俗的情感,完善其人格。在学习这些古诗词中,他们可以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获得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可以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遇中释放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悲情;可以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中寻找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慰藉。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豁达胸襟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是心灵变得圣洁而美好,精神自由而开阔,理想伟大而崇高。这样一种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三、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乐之美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体裁,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是作者对现实感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都是用来反映和认识生活的。但由于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它又有着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古诗词在中国古代都是可以入乐的,因此又有很强的音乐性。正如朱光潜所说:“论性质,在诸艺术之中,诗与乐也是最近。它们都是时间艺术,与图画、雕刻只借空间见形象者不同。节奏在时间连绵中最易见出,所以在其他艺术中不如在诗与音乐中的重要。诗与乐所用的媒介有一部分是相同的。音乐只用声音,诗用语言,声音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成分。声音在音乐中借节奏与音调的‘和谐’而显其功用,在诗中也是如此。”诗歌艺术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具有韵律,也就是音乐中的节奏和音调。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反复吟咏,要求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更好地、直观地再现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比如《诗经》章法、句法和韵法变化多端,[8]音节低徊往复、一唱三叹,音乐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诗经》二首词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咏,把握其节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朗读时,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吟诵朗读,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美读古诗词,做到字正腔圆、节奏切合、音调和谐、感情起伏以便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词内容,品味诗词意蕴,感受诗情之美,体会不同的诗词风格。如苏轼《定**》这首词中,上片表现出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过片“山头斜照却相迎”既为上片所写的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的人生感慨作铺垫,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反复美读才能把握词中的“风雨”一语双关,才能把握全词,词人所表现的那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二)在联想想象中赏析古诗词的画面美

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诗词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幅神奇多彩的画面。有《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景图;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夏景图;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三峡秋景图;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江乡雪景图等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副瑰丽的图画。诗人很多都是画家,他们能用平凡无奇字句却写出饱含诗情的诗句,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都寄寓在诗句之中,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景物用自己的情感为引线联系在一起。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景象却绘制出一副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画卷。

古诗词是诗人词人内心的真情流露,是情到深处的自然宣泄。所以,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必须发挥想象,读懂诗人的感情,才能看到那些美丽的画面。

在诗歌中绘制画面,在绘画中融入诗意,我们不得不提王维。“他通晓音乐,又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在我们中学所选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初秋的傍晚,空旷的的群山刚沐浴完一场新雨,皎皎的明月从松隙中洒下青光,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处响起浣纱归来的姑娘们的欢笑之声,莲叶轻轻摇荡,原来一条渔舟穿过。着景象是多么的静谧、优美!在教读这首诗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透过这优美的诗句去品味其生动鲜活的画面。

古诗词中大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古诗词中都描绘了形象生动的画面。教师作为指导者,在教古诗词时应遵循古诗词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画面着手,让学生走进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想象中与诗人进行心灵交流,感受其诗词中的表达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审美兴趣,完善学生的完美人格。

[9]

(三)在整体感之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作者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古诗词艺术存在的灵魂,是作者主观情致和客观景物的统一。“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10]作者截取一个或几个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因此,评定诗词是否出彩也应该从诗词的意境着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1]

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因此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古诗词的情深意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在分析古诗词时,要把握诗词中情感与景物的和谐统一。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洋溢着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情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描绘了恬静优美、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这些意境都表达了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之情。

对古诗词意境的把握,要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体验,引导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进行补充和丰富。学生只有在用心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如临其境时才能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审美体验。

结论

综上所述,美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培养人的感知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的功能。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处在中学阶段的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其自我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语文的审美教育,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古诗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但是由于中高考的压力,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的下降和语文老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局限,导致了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的价值挖掘不够。本文通过对古诗词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这三个因素的深入挖掘,旨在希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古诗词的审美因素着手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这样才能使语文美育不至落空。

参考文献

试论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 篇6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程颐曾说过: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

1.濡染丰富情感,培养学生人格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濡染。语文教育中,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载体,通过语文老师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而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育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的教育,也包含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即美育。要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师就要做到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用自身健全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教育学生美好的人格品质。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就是指语文教育除了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人格。高尚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2.构建想象空间,愉悦学生身心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感起于形象知觉”,也就是说美育源于想象。一方面,语文教育的表达通常是以文字的途径进行表达,构造一种独特的情境,不同的文学作品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有着不同的情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在头脑中想象空间,以此愉悦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这样一种情境:月色之下漫步美丽的荷塘,却产生孤独、苦闷、彷徨的感触,希望能够寻求精神解脱的情境。教育环境能够使人感到充分的愉悦和自由,深入情境,能够让学生领悟更多的感触。在深入情境的时候,我们也要在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一样”……美是自由的象征,本身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里说的美即是语文的文字之美,

也是指语文的精神之美。但是精神之美又是寄托在文字上面才得以表现出来的。所有,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创设审美意境,激发学生创造

意境通常指的是作家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氛围,这样的氛围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虚拟的想象世界从而沉浸和投入到其中。在中学的语文教育实旌美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指导时必须注重创设美的意境,让这样的美的感受能够感染每一个学生,并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的自身美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语言美是最基础的桥梁。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能否说出具有情感的、科学发散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直接取决于这名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内涵和个人素质上面,尤其在文化内涵上主要指的是教师是否完全正确的掌握了所教内容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实际思想;只有教师的正确把握,才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应用好生动传神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感受文化、感受美创造出—个良好的情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随时给学生指点美的法则,可以使审美感知、想象和理解升人较高的层次,为审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朗读是创造性阅读的重要形式,理解的朗读只要求正确、流畅,审美的朗读则要求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感情,体现文章独特的韵味,使听众得到艺术享受。这里既有朗读技能技巧的训练,更要不断培养审美观点,提高审美情趣。

写文章是展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观察是审美创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和复杂性,仔细感觉,试图找到并能够及时捕捉身边的美,看到人们未能看到的,发现人们难以发现的。写文章是美的创造,但文章很难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7

一、初读课文感受美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和主体的具体关系的反映。”文学作品是情感力量的负载者, 这种情感能点燃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中完成审美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 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学时, 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 使他们能通过字、词、句、声调、语气等灵敏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范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教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处理。这样, 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与作者情感同步, 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例如, 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 让学生感受到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和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目标的革命精神。

二、细读课文体验美

教师可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阅读、分析, 使学生体验到文章的美、人物心灵的美、意境的美。例如, 教学《温暖》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工作了整整一夜”体会周总理为人民服务不辞辛劳的光辉形象, 从“紧紧握住”“亲切地说”等词语体会周总理对清洁工人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 又用深秋清晨的“寒冷”与“春天般的温暖”相对比, 映衬和突出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从而在学生的心头树立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高大形象, 学生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

三、精读课文理解美

理解文章的美, 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也是由情过渡到理的过程。教学时, 教师要让学生精读课文,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情节和段落, 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包含在其中的情感,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理解美。例如, 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 教师提问:“小扬科被打死了, 分明是死了, 为什么还睁着眼睛?如果他能说话, 他想说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 激起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仇恨, 认识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 把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四、生活实践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最终目的。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导, 同时要给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 有意识地培植学生创造美的萌芽。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 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 而且心入其境, 产生美感体验。首先, 教师自己要善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 要从课文中帮学生寻找和创造美的情境。教师善于寻求美, 创设美的情境, 并非轻而易举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例如, 学生学过《春雨》过后, 在教师的引领下, 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冰雪融化, 小河唱歌。落在大地, 染绿小草。飘在山崖, 点绿苍山。小虫醒来, 叫声不停;燕子飞来, 唱着春歌, 啄木鸟忙, 捕捉害虫;小小蜜蜂, 采蜜忙忙;油菜花开, 灿灿金黄;春风吹来, 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 提水浇草, 松土浇树, 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学生是美丽纯洁的, 他们的美是纯净的。他们缺乏知识的力量, 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

蹲下来看学生, 你就能看到他们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 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 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

有的用“听”造句:听, 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有的用“跑”说句子:春天跑来了, 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 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 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

有的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 春姑娘又回来了。

有的用“睡觉”说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

还有的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 明天再见!”

美无时不在, 生活中的美, 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 才是属于自己的。

语文, 是语言的艺术, 它是渗透美育的好材料, 小学课文中的许多文章, 为学生喜闻乐见。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知、情、意, 有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荆学民.审美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

[2]高同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宿州学院学报, 2004 (3) .

[3]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

[4]蒋孔阳, 朱立元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0) .

[5]朱慕菊主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

阅读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篇8

一、从挖掘课文课本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1.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 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长江之美;既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极光之美, 也有瑰伟奇特、壮丽无比的楼阁之美;既有一望无边的草原之美, 也有清雅秀丽的兰亭之美……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 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2.语文犹如生活美与丑的一面镜子, 引领着学生的价值观。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较之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 对人们的熏陶感染也往往更强烈, 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诸多描写社会生活、沧桑人事的课文里表现出来的情感, 如父母至爱、儿女亲情, 忠贞的爱情、纯洁的友谊, 高尚的情操, 大公无私的凛然正气、细致入微的生活琐事, 无一不体现着社会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美与丑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侧面, 作为生活反映的艺术当然既反映生活中的美, 也反映生活中的丑, 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化为艺术美, 丑和美一样也属于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丑, 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丑恶现象, 反映在艺术中便成为反面的艺术形象, 引导学生感受反面艺术形象, 从而认识到丑的可恶, 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

二、通过比较鉴赏, 培养审美能力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着力于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分析, 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也可以收到美育效果。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闹”能换成“叫”吗?这就能促动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这个“闹”字不仅有声音, 而且有热烈的气氛, 绘声绘色, 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通过比较, 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通过写雪景来抒发感情的, 但写法和表现的意境却截然不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 又从细处着墨;而《沁园春?雪》始终从大处描绘, 意境更为恢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 固然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的美景, 令人赏心悦目, 但更多则是渲染雪中的奇寒, 愁云的惨淡;《沁园春?雪》始终赞美祖国江山的多姿多娇, 感情乐观豪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抒发了因朋友远离而产生无限惆怅的感情。尽管两首诗存在如此不同, 但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对于不同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实现不同格调作品之间意境、主题的比较等, 如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学习就可以在不同格调作品之间意境、主题方面进行比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培养审美感受力

语文新教材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把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优化组合起来, 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 通过声、光、电的强大交互功能, 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现教学内容, 丰富课堂信息容量, 营造审美的情境, 收到情感体验、美文欣赏、语言积累等立体化的审美效果。以《春夜喜雨》一诗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将“好雨知春”、“和风细雨”、“黑夜明火”、“繁华潢城”设计成四幅画面, 然后将其逐一展示在学生面前, 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印象, 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认知, 使学生渐渐融入意境, 将四幅画面整合为一, 感受诗的美, 接受审美教育。又如教学《沁园春?雪》, 通过制作语文课件, 将长城的美景、悦耳的音乐和动人的朗读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诗、书、画、音乐”一体的意境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这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来欣赏文章的美。

四、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塑造的形象、描绘的自然和环境, 都要由语言来体现, 如果不理解作品中的语言, 那么作品的形象无论描绘得如何生动, 也无法从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在审美对象 (即文学作品) 和审美主体 (即学生) 之间巧妙地架起一座桥梁, 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通道, 把学生带入审美的情景之中。文学作品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意境美。

总之,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作品中这些美的东西, 探究教学方法, 才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才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殿堂里快乐地飞翔, 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 享受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林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09 (06) .

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研究 篇9

关键词:语文,阅读,审美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又对教师的审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审美能力是素质要求的内容之一,在教学改革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苏教版教材下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发展,通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发现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发现文章的美。

一、正确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有着优美语言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既有描述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有描述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素雅高洁的花朵,文章中对景象的描述都很具体而且语言运用十分优美,值得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品味其中的美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读到字句优美的部分,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描述的美景中,体会其中的奥妙。反复的阅读下,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其中蕴含的美。语文学习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运用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美,从而引发学生模仿写作的兴趣,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比如在课文《小露珠》中有这样一段对露珠的描绘:“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稻草秤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这篇文章中有好几段这样的描述,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动物开口说话,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出了露珠的形态,这种优美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反复阅读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锻炼。对文章有优美语句的反复阅读还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并且对文章描述的美景产生丰富的想象。

二、合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在美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象,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审美教育,这些美丽的景象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没有经过语文教学,我们也无法描述这美丽的景象,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之后,我们就能更加准确的体会文章中描述的形象美。使用问题教学法,在学生进行预习文章之前,留下问题,让学生在经过阅读之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中描绘的花草和山水是怎样一番情景。经过这种问题教学法学生就能准确表述文章中描绘的具体景象和美感。合理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内在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任何一篇文章,在选入课本之前都经过作者和编排人员认真的推敲,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很完整。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更好的渗透审美教育,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篇幅结构具备的独特美感,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结构的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文章中一些结构美感强烈的部分,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独特美感。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有高超的文学功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文章中的精神美。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美好品质,这种精神美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文章表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文字描写中发现闪光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精神美,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这些美好品质看齐,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一个正确的审美。

三、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力

感受美,体会美绝非仅仅依靠别人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主体的悉心体会。实践证明,任何对美的感受,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感受美。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文章来看,很多文章的内容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也有一部分文章的结尾是开放性的,一些文章会故意留下悬念,这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完善结尾。小学语文教师在遇到这些文章时,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瞬间,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并且解释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一般学生能讲出自己的理解,就能看出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这篇文章,或者说已经将这篇文章的内容加以吸收,学生不仅学到了文章的内容,还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要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文章时,要适当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创造出自己理解的意境和形象,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学生想象力被激发之后,能够根据文章描写的不同内容有自己的直观感受,从而深层的理解文章,建立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关键词:欣赏美,实质美,创造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及美学知识的渗透, 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 依靠形象的力量, 感受什么是美, 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启发学生的心智, 净化学生的灵魂。借助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等方式, 陶冶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理解实质美, 并能借助想象创造美。

一、朗读感悟, 学会欣赏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尤其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课文, 那种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通过朗读体会, 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情感流露。如, 在执教《灰椋鸟》一课第二自然段时, 我借助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林场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作者描写林场的句子, 边读边想林场的景色, 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通过阅读深切地体会到林场的景色美。正是由于林场的美才吸引一大群灰椋鸟争先恐后地回家, 紧接着我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审美水平。如, 《桂林山水》一课中, 结尾部分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我请一名学生朗读这句时,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青山傍水、绿水映山、水漂竹筏的桂林山水图片, 学生读完后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仅仅抓住“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就带动了全篇课文的学习,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品味作者的意趣, 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二、涵泳体味, 理解实质美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本质, 即要着重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 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阶段更深沉、更隽永。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不但要学会感性认识, 还要学会课文理性要我们感受的实质。

如, 课文《孔子春游》这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游玩, 展现了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浓浓春意, 让人流连忘返。美景固然让人沉醉, 但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充满智慧,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深入研读孔子说的这句话:“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学生读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是真君子。只是一个浅显的体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一段话的精髓来理解这段话。进而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以流水为喻, 教导弟子如何做人, 体会孔子的良苦用心、智慧过人。深刻领会文字内涵后, 学生也深受到感染, 对如何做人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泗水绿波之迷人, 还深刻地懂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能悟出做人之道。这样, 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对文本深邃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起共鸣, 感受到文章犹如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清香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

三、激发想象, 表达创造美

创造美是指人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 运用某种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 创造出美的事物。创造美是审美发展的最高层次。语文教学可合理运用空白, 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让学生去创造新的意境、新的形象,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如, 教学《火烧云》一课时, 先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了解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 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创新思维被极大地激发, 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 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他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云图……儿童的灵感是十分可贵的, 我不失时机, 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 我又继续鼓励他们:“天空中的马、狗、狮子都走了, 还会出现什么事物呢?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说一说吧。”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展开了极其丰富的奇思妙想, 有的说“一朵巨大的雪莲花开放在天空中, 它的色彩很特殊, 十分绚丽无比, 可突然有一朵花瓣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一朵花变模糊了”;有的说“天边开了一朵莲花, 里面蹦出一个哪吒, ……后来哪吒踏着风火轮飞走了”;还有的说是七个仙女在嬉戏, 在跳舞, 后来发现看的小朋友太多了, 就害羞了, 躲起来了……大家的发言各种各样, 是的, 这里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广阔了, 他想说, 他能说, 他也会说, 课堂形成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引导得法, 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得到无拘无束的发展, 他们的创新火花才得以时时绽放。

上一篇:高职护理行业英语教学下一篇:高层建筑空间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