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倾向

2024-07-01

社会比较倾向(精选七篇)

社会比较倾向 篇1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随机选取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为被试。本次共发放问卷460份, 收回问卷430份, 有效问卷392份, 有效回收率为85.2%, 其中大一93人, 大二91人, 大三109人, 大四99人, 男女生各占半数。

2. 研究工具。

(1)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由美国的F.X.Gibbons和荷B.P.Buunk (1999) 合作编制, 包括两个维度:能力比较和观念比较。此量表一共11个项目, 5点计分, 有2道反向计分题。我国学者王明姬等人 (2006) 对此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结果表明, 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 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89[9]。 (2) 自我报告嫉妒量表。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由Bringle编制, 包括三个维度:爱情嫉妒、人际嫉妒、社会嫉妒, 主要测量个体在各种情境中广泛的自我嫉妒体验。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 采用5点计分法, 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06, 分半信度系数0.743[10]。 (3) 研究程序。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结果分析

1. 社会比较倾向和嫉妒的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结果发现, 社会比较倾向的平均值为3.00, 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嫉妒的平均值为2.560, 大学生的嫉妒水平低于中等水平。

2. 社会比较倾向和嫉妒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以家庭背景作为自变量, 以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在家庭背景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嫉妒中的人际嫉妒维度在家庭背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t=-2.236, P<0.05, 城镇的大学生的人际嫉妒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大学生。以年级作为自变量, 以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及其各维度作为因变量做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在年级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嫉妒中的人际嫉妒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 (3, 388) =3.256, P<0.05, 经事后检验发现, 大二年级的人际嫉妒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年级。

3.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相关分析。

因为本研究采用的量表的量级不同, 在对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的关系研究之前, 需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然后对各变量及维度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结果如下:

注:**P<0.01

数据结果表明,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观念比较与嫉妒、爱情嫉妒、社会嫉妒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中, 能力比较对嫉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讨论

1. 人际嫉妒在家庭背景和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 城镇的大学生的人际嫉妒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大学生。张建育的研究也发现,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嫉妒强度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11]。这可能的原因是, 乡村大学生勤劳朴实, 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而城镇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 并且生活相对富足, 内心充满优越感, 而当人际方面不如他人时, 将会体验到更强的嫉妒情绪。此外, 本研究发现, 大二年级的人际嫉妒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年级。焦金梅的研究也发现, 大专生的社会嫉妒存在年级显著差异, 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12]。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最活跃的时期, 此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范围较广,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在社团中的工作。大学的评先评优大多是民意投票决定, 人缘好的同学在评选中占有较大优势。因此这有可能使大学二年级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人际嫉妒。

2.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的关系分析。

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 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更倾向与他人进行比较, 从而感受到更多的嫉妒体验。其中, 能力比较对嫉妒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处在知识能力发展的高峰期, 大学里也会举行各种技能比赛, 因此, 大学生的嫉妒体验更多地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各种能力的竞争。社会比较倾向是影响嫉妒情绪的重要因素, 但实际上还存在其他因素共同影响着嫉妒的产生。事物间的联系往往是复杂交错的, 我们应当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变量间的关系。此外, 社会比较和嫉妒都是内隐的心理过程, 外显的测量工具可能无法精确地测量。因此, 对社会比较与嫉妒的关系探索需要引入更先进的研究手段, 如采用生物反馈和脑电等指标来进行评定。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以39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与嫉妒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嫉妒水平低于中等水平, 人际嫉妒上存在显著家庭背景差异 (t=-2.236, P<0.05) 和显著的年级差异显著 (F (3, 388) =3.256, P<0.05) ;3.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r=0.238, P<0.01) , 能力比较对嫉妒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对嫉妒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比较倾向 篇2

消费者行为模式在营销研究领域中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1] , 其中冲动性购买行为更是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活动主要探讨的焦点之一[2] 。因为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3] , 特别是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 以及24小时营业、电视及网络购物等诱发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情境因素逐步增多, 冲动性购买变得更为容易[4] ,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更加重要。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自Stern (1962) [5] 等学者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冲动性购买的定义以及诱发因素等问题, 属于购前行为的研究占很大比重[2,5,6] , 但对冲动性购买的购后行为讨论较少。此外, 既有的探讨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行为”的文献, 多针对“购后情绪”进行过初步探讨, 结果显示冲动性购买行为之“购后情绪”可能为正面[7] 或负面[2,7,8] , 其往往与不合理、不成熟、购后不满意或高财务风险行为等负面评价有所关联[2,9,10,11] 。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之所以出现不同评价, 主要在于“购后的比较”, 一是源自于比较所购产品的购后实际表现与购前的预期效能;二是源自于比较不同的产品, 将所购产品的购后实际表现与购买前曾列入考虑但未购买的产品的预期效能相比, 根据这两种比较得出不同的购后评价[12]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13] 。由于不同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 存在着内外控的个体差异, 内控者将自己行为的结果视为自己的努力或个人特征之故。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之于己, 把成功归因于运气,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14] 。所以, 个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受到社会比较以及心理控制源的影响, 而且一些学者在研究个体主观幸福感过程中亦发现社会比较、心理控制源等因素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15,16] 。因此, 可以推断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亦会受到社会比较以及心理控制源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 本研究选取社会比较倾向 (高, 低) 、控制源人格特质 (内控、外控) 等因素, 深入探讨社会比较倾向 (高, 低) 、控制源人格特质 (内控、外控) 对冲动性购后满意的影响, 以及社会比较倾向 (高, 低) 与控制源人格特质 (内控、外控) 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解释冲动性购后评价存在矛盾的原因, 丰富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理论, 为提高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后满意度提供建议。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 冲动性购买之购后评价

根据冲动性购买的定义, 冲动性购买的主要特征为消费者会感到一种突然的、不能抗拒的力量, 促使消费者渴望立刻拥有某物, 这种立刻拥有的力量会导致消费者降低对产品属性的认知性评估[17] , 使得购买中高达80%的人因冲动性购买而产生一些负面结果, 如财务风险、不必要的购买、有罪恶感、他人不支持等[2] 。这种结果直接导致近年来不论是学术界或医学上都开始注意到有关冲动所带来的混乱, 如化学品的滥用、暴饮暴食、购物狂等, 这些都是无法有效控制冲动所带来的后果。

另外, 在决策的过程当中, 暂时性的“失控”的感觉使消费者陷入心理失衡的状态, 且在多数的情况下, 购买后所得到的立即性满足与稍后可能随之而来的负向结果间的平衡也经常造成消费者的心理冲突与挣扎[18] 。根据奚恺元等 (2008) [19] 的研究, 并非所有的冲动都是不合理的, 合理的冲动能够带给消费者更高的幸福感。郑毓煌 (2007) [20] 在研究奢侈性消费时亦指出当消费者有足够的理由时, 将放弃自我控制产生冲动性消费而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所以, 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认识存在着矛盾结论。因此, 本研究选择对评价以及评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比较和心理控制源作为自变量, 具体分析了社会比较倾向, 以及控制源对因变量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的影响。

(二) 社会比较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社会比较理论 (Festinger, 1954) [21] 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缺乏用于自我评价的标准时, 就把自己的能力、观点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满足自我评估的需要。社会比较是针对特定内容、面向社会刺激所进行的比较性评估, 即便在具备客观标准的情境下, 人们仍会进行社会比较, 作进一步的自我评价[22]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13] , 研究表明社会比较被发现比与其它标准的比较能更有力地预测满意度[23] 。根据参照点效应, 人们通常会根据一个参照点去评估结果, 通过比较判断该结果对自己来说究竟是得还是失[24] 。

社会比较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而且因人而异, 即不同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倾向是有所不同的, 社会比较倾向[25] 主要考察个人热衷于社会比较的程度。目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都倾向于研究社会比较的类型对主观幸福感以及满意度的影响, 对于社会比较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满意度的研究则很少。相关理论研究表明社会比较倾向比较强的人, 感到不如别人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感到比别人强时又容易自高自大, 影响主观幸福感[16] ;具有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对自己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 更加关注他人的信息[25] , 而且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人更容易受到社会比较信息的影响。相对于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 向下的比较容易使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产生更多的消极影响[26,27] 。

另外, Buunk、Nauta & Molleman (2005) [28] 根据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研究, 发现社会比较倾向低的人在团队合作中会体验更高的满意感, 而社会比较倾向高的人在团队合作中的满意感稍低 (虽然不是很强烈) 。所以, 社会比较倾向对于个体的认知评价及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 消费者购后的满意度与否也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冲动性购买而言, 由于购前缺乏必要的考虑而发生了购买, 在冷静之后消费者往往要通过各种比较去评价这次购买行为。因此,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 可以初步推断既然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后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 那么消费者社会比较倾向高低对消费者购后满意度评价亦存在影响。由此,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H1-1:高社会比较倾向相对于低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较低;

H1-2:低社会比较倾向相对于高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较高。

(三) 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 又称为内外控人格特质, 这一概念来自于Rotter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 Rotter (1966) [14] 认为某一行为是否发生主要由对这一行为能否受到强化的期望, 以及这一强化对个体的价值决定的, 即控制源是一种概化的期望, 是个体对其行为及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强化后所得的信念。如果一个人认为事件的发生是个人的能力和属性所造成的, 可以由自己加以控制或预测, 则被称为内控者, 相反则被称为外控者。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 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 即将自己行为的结果视为自己的努力或个人特征之故。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之于己, 把成功归因于运气,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即将行为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他力量的产物。内控者相信成功来自于努力工作且失败是个人的责任, 外控者不相信成功 (失败) 和能力或者努力有关[29] 。所以, 内外控人格特质是人们相信他们可以控制在生活中经历的事件与结果[30] 。内外控人格特质包含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外控型的人认为未来的结果完全受制于外在力量的干预、介入或控制, 相反将事件的原因和控制力完全归于自己努力的特质, 这样的人格特质被称为内控型人格特质[31] 。

根据归因折扣原则 (Discounting rule of attribution) (Kelly, 1973) [32] , 个体对行为的解释往往并不归于唯一的某肯定原因, 认为除了某原因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存在, 当加入此原因后原本所认为的原因的解释力将有所降低。具体到冲动性购买行为, 在购后评价过程中, 特别是出现不满意的评价时, 消费者者往往要为该次购买寻找理由或借口。消费者在接受商家或企业的外在刺激之后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 则会将发生冲动性购买的原因归于自己的比重将减少, 其购后情绪较佳。反之, 在没有外在刺激情况下发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消费者会将所有的原因归为自身, 其购后情绪与有外在刺激的情况下存在差异。根据心理控制源理论, 内控和外控者在评价事件与结果时存在不同的看法, 内控者更倾向于将冲动性购买的原因归于自身原因, 而外控者更倾向于将冲动性购买的原因归于外在原因, 不同原因归属导致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因此, 可以推断消费者在对冲动性购买后的满意度评价, 会因为个体的内控或者外控人格特质方面的原因出现不同的评价结果。由此,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心理控制源对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H2-1:外控消费者相对于内控消费者而言, 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较高;

H2-2:内控消费者相对于外控消费者而言, 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较低。

(四) 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比较倾向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交互影响

社会比较理论提出了个体对满意度的判断参照标准来自个体与他人比较的结果 (Argyle, 2001 ) [33] , 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也是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 消费者基于比较所购产品的购后实际表现与购前的预期效能, 及比较所购产品与未购产品之间的差别, 对本次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评价, 得出满意与否的判断[12] 。但是即使相同客观条件的两个人, 在做社会比较时依旧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 如乐观的人在比较时, 就常注意到他人比自己失败的地方[34] 。因此,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心理控制源等理论可以进行如下推理: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是社会比较的结果, 而个人热衷于社会比较的程度存在差异, 即个人社会比较倾向不同, 同时对评价结果的判断又受到心理控制源 (内外控人格特质) 的影响, 即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过程中社会比较倾向与控制源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影响。由此, 本研究出如下假设:

H3: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比较倾向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交互影响;

H3-1:高社会比较倾向的内控消费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H3-2:低社会比较倾向的外控消费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三、研究设计

(一) 被试

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容易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 Calder & Tybout (1999) [35] 指出当研究的重点是使用理论去解释一些现象, 并着重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 为求样本的同质性, 可使用大学生样本。因此, 为了减少外生变量带来的干扰, 达到较好的内部效度, 本研究使用大学生作为实验样本。考虑到数据收集的便利性,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方式, 选择了武汉某几所高校的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 测量工具

1.社会比较倾向量表。Gibbons和Bunnk (1999) [25] 合作编制了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以考察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进行社会比较, 该量表一共11个项目。王明姬、王垒及施俊琦 (2006) [36] 修订了该量表, 并提出了中文版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该中文版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8, 四周后重测信度为0.89。由于无论是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还是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都表明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效度, 而且量表与各效标量表的相关关系符合理论预期, 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鉴于该量表中文版的良好信度与效度, 本文选择该量表 (陈东, 2007 ) [37] 对被试社会比较倾向进行测量, 量表采用Likerts五点测量法, 从1表示“完全不同意”到5表示“完全同意”, 得分高的人会更倾向于进行社会比较。

2.心理控制源量表 (I-E LCS) , 由著名心里学家Rotter编制, 量表含有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 每题含有a、b两种不同的说法, 要求被试从a、b中只能选择一种说法。记分时只对外控性选择记1分, 内控选择不计分, 分数越高外控倾向越强, 分数越低外控倾向越低,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0.79之间[14] 。Tong & Wang (2006) [38] 对306 个员工进行验证, 检验了Rotter 的内外控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该量表对中国员工进行测量时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另外,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参照前人的研究 (Rand, Courtney, & Rebekah, 1995, 引自石轶, 2009 ) [39] , 以心理控制源量表分中数 (13) 为界线, 把被试分为外控组 (IE>=13) 与内控组 (IE<13) 进行一系列分析。

3.冲动性购买行为测量。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本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情境, 考虑到满意度的考量是一个与时间及比较有关的概念, 本研究采取回忆法来研究个体的冲动购买行为。为了使被试能够更好回忆起所发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在设计问卷引导材料中的突出“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未经事前规划”[40] 、“一种突来的、强烈的, 而且是经常是无法抗拒的力量, 持续的驱使消费者进行购买”[2] 等信息。为了进一步对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甄选, 本文还从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两方面对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了测量, 具体选择朱丽红 (2010) 所用的量表。

4.冲动性购买后满意度。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后满意度主要指消费者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后所产生的满意程度[41] , 是顾客所预期的产品利益之实现程度, 反映出预期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根据定义并参照林建煌等 (2005) [1] 的研究, 形成了如下测量题项: (1) 您觉得这次购买符合您的期待; (2) 您对该次购买感到满意; (3) 该次购买您感到后悔 (反向) , 该测量采用Likert五点尺度, 从1 (非常不同意) 到5 (非常同意) , 供被试作答。

(三)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四、研究结果

(一) 样本结构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20份, 回收问卷418份, 其中有效问卷320份, 无效问卷主要原因是填写空白较多、回答矛盾、三个月内没有发生过冲动性购买行为等。在这些被试中女性被试占50.6%, 男性被试占49.4%, 年龄分布在18-23岁之间。

(二) 信效度分析

对于因变量“购后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分析表明, 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4,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信度分析表明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7, 心理控制源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32, 均符合Hinkin (1998) (引自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 2008 ) [42] 认为α至少要大于0.7才能够被接受结论, 本研究所用量表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从内容效度来看, 本文所用量表的题项均是以已有的成熟量表为基础, 并结合现有文献, 根据学者专家的意见修改得出的, 同时通过预调研对问卷中的题项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因此, 本研究量表的内容效度是有保证的。

(三)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检验

本研究主要探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问题, 对冲动性购买行为通过被试回忆的方式获得。为了确保被试回忆的行为确属冲动性购买行为, 本研究一方面在背景信息中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另一方面主观 (冲动性购后满意度问卷中题项 (1) — (5) ) 和客观 (冲动性购后满意度问卷中题项 (6) — (7) ) 两个角度要求被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发生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被试主观评价 (U主=4.122, SD=0.436) , 客观评价 (U客=4.177, SD=0.570) 。所以, 被试回忆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无论是主观判断还是客观判断, 均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所具有的特征, 被试回忆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四) 社会比较倾向与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为了解社会比较倾向与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之关系, 本文以社会比较倾向得分作为自变量, 以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作为因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比较倾向与购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β=-0.537, t=-11.352, p<0.05) , 即社会比较倾向越高, 消费者冲动后满意度越低。另外, 为进一步考察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将社会比较倾向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序, 分成高、低2个不同水平组 (分别取测量得分的前27%和后27%) , 即社会比较倾向低分组和高分组, 对这两个组的满意度均值得分进行差异检验, 发现社会比较倾向低分组和高分组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t=-13.003, P<0.05) , 而且低社会比较倾向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低=4.254, SD=0.460) 明显大于高社会比较倾向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高=2.912, SD=0.847) , 该结论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1。

(五) 心理控制源 (内外控人格特质)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以心理控制源得分作为自变量, 以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作为因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与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β=0.510, t=10.559, p<0.05) , 即心理控制源得分越高, 消费者冲动后满意度越高。根据Rand、Courtney & Rebekah (1995) [39] 的研究, 以心理控制源量表分中数 (13) 为界线, 将被试分为外控组 (IE>=13) 与内控组 (IE<13) 进行进一步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内控组和外控组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t=13.199, p<0.05) , 外控人格特质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外=3.989, SD=0.528) 高于内控人格特质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内=3.004, SD=0.739) , 外控人格特质者较内控人格特质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该结论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2。

(六) 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比较倾向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交互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社会比较倾向和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共同作用, 以及社会比较倾向和控制源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以社会比较倾向 (低分组、高分组) 和控制源 (内控组、外控组) 为自变量, 对因变量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社会比较倾向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 (F (1, 171) =425.363, P<0.05) , 控制源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主效应 (F (1, 171) =284.486, P<0.05) , 更重要的是社会比较倾向和控制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F (1, 171) =31.656, P<0.05) 。另外, 进一步单纯主效果检验发现低社会比较倾向外控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4.515, SD=0.238) , 显著高于低社会比较倾向内控者购后满意度 (U=3.818, SD=0.409) (F (1, 87) =102.280, p<0.05) ;高社会比较倾向外控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3.585, SD=0.488) , 显著高于高社会比较倾向内控者购后满意度 (U=2.191, SD=0.466) (F (1, 86) =185.155, p<0.05) 。

由于内控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3.818, SD=0.409) , 显著高于内控高社会比较倾向者购后满意度 (U=2.191, SD=0.466) (F (1, 74) =250.395, p<0.05) , 外控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4.515, SD=0.238) , 显著高于外控高社会比较倾向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U=3.585, SD=0.488) (F (1, 100) =154.812, p<0.05) 。所以, 在心理控制源 (内外控人格特质) 的作用下, 强化了社会比较倾向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引入内外控人格特质这一刺激, 没有改变社会比较倾向高低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趋势, 但它改变了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影响的强度。

具体来说, 在内控人格特质下的影响下, 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与高社会比较倾向下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差值明显扩大 (1.627) , 高于没有引入心理控制源这一变量的满意度差值 (1.342) ;在外控人格特质的影响下, 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与高社会比较倾向下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明显减少 (0.930) , 这一差值也小于没有引入心理控制源这一变量的满意度差值 (1.342) 。另外, 在引入社会比较倾向高低这一刺激因素之后, 亦强化了内外控人格特质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具体来说, 高社会比较倾向下外内控人格带来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差值 (1.394) , 大于低社会比较倾向下外内控人格带来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差值 (0.697) , 及没有引入社会比较倾向这一变量的满意度差值 (0.985) , 相关数据及图示见表1及图1、图2。

五、讨论

(一) 研究结论

1.社会比较倾向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社会比较倾向与购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β=-0.537, t=-11.352, p<0.05) , 即社会比较倾向越高, 消费者冲动后满意度越低;低社会比较倾向者较高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U低=4.254, SD=0.460> U高=2.912, SD=0.847, t=-13.003, P<0.05) 。该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反应出来满意是消费活动前之预期和消费活动后之绩效所产生的差距比较[43] , 冲动性购买行为由于购买中的缺乏考虑, 购后的比较会更多。

目前, 国内从社会比较倾向角度探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方面的成果较少, 但一些学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时发现, 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也就是说社会比较倾向越高的人主观幸福感越低[16] 。王明姬、王垒和施俊琦 (2006) [36] 的研究亦发现社会比较倾向与总体幸福感、负面评价恐惧都呈现较高程度的相关。如果将满意度看作幸福的一种特殊表现, 本研究结论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证实了已有结论。

2.心理控制源 (内外控人格特质) 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心理控制源与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β=0.510, t=10.559, p<0.05) , 内控组和外控组在冲动性购后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外控者较内控者具有较高的购后满意度 (U内=3.004, SD=0.739, U外=3.989, SD=0.528, t=-13.199, P<0.05) 。

目前, 内外控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或满意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结论, 普遍的研究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如Deiner (1984) [34] 的研究表明, 如果人们认为不良生活事件是无法控制的, 就会产生抑郁而降低主观幸福感;Veroff, Douvan & Kulka (1981) [44] 的研究亦表明内控者有更好的应激方式, 他们试图去改变情景, 凡是能应付各种问题的人其主观幸福感都较高;Tatiana Klonawicz (2001) [45] 的研究发现更高水平的外控同更多的消极情感、更少的积极情感等相关联。另一种研究结果则刚好与之相反, 如王登峰 (1991) [46] 的研究得出了外控者的主观幸福感更高的结论。本研究得出外控者较内控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这与冲动性购买是自发性的、未经深思熟虑的、立即地反应行为[9] , 而购后在进行评价中往往为这次购买找到相应的理由, 不同的原因归因以及内外控人格特质对事物出现原因认识的差异会导致出现不同的购后评价。

3.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 (内外控人格特质) 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交互影响, 社会比较倾向高低与内外控人格特质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F (1, 171) =31.656, P<0.05) 。因此, 在交互作用影响下, 强化了社会比较倾向高低或内外控人格特质单独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具体来说, 社会比较倾向下影响下, 内控人格特质者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明显降低, 而外控人格特质者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则明显提高。同理, 在内外控人格特质影响下, 高社会比较倾向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明显降低, 而低社会比较倾向者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则明显提高。这主要在于低社会比较倾向者较高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 外控者较内控者具有较高的购后满意度, 这样低社会比较倾向者与外控者的结合使得购后满意度更高, 而高社会比较倾向者与内控者的结合则是购后满意度更低。

(二) 理论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冲动性购后满意度问题, 拓展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范畴, 同时分析了社会比较倾向、内外控人格特质以及社会比较倾向与内外控人格特质共同作用对冲动性购后满意的影响, 这对进一步了解冲动性购买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从消费者个性角度解释了消费者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评价存在矛盾的原因, 即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等等个性特质使得不同的消费者在发生冲动性后会产生不同的购后满意度评价。

(三) 实践意义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购后评价多以负面评价居多, 而这种负面评价势必会影响消费者的今后购买以及个人的情绪状态。本研究从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角度出发探讨了社会比较倾向高低、内外控人格特质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对企业设计营销决策在刺激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同时, 减少冲动性购后的负面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如果能够建立较完善的数据库, 针对不同的社会比较倾向者和心理控制源个体给予不同的营销手段, 以达到既能促进消费者冲动性购买, 又能使消费者保持较好购后满意度的目的, 同时亦对个人减少购后失调, 获取更大的购物享受提供一定指导。

(四) 研究局限与展望

首先, 研究范围应该更广泛。本研究选取了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这样的选择虽然能够保证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但如果能够将样本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扩大到非学生样本, 那么研究的结果将更有说服力。

其次, 本研究以被试回忆的三个月内的冲动性购买活动作为研究操控, 这虽然能够保证被试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购买行为, 但被试回忆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发生可能是不同原因导致的, 这可能会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评价带来影响。因此, 今后可以通过相同的刺激手段激发被试的冲动性购买, 然后进一步探讨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深入挖掘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再次, 购后满意度是一个与时间联系非常紧密的变量, 如果将时间维度纳入到冲动性购后的满意度研究亦可能会发现新的结果。因此, 今后可以考虑将时间维度纳入到研究中来, 进一步考察冲动性购买后的满意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即考察动态满意度问题, 以不断完善和丰富已有研究的结论。

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倾向 篇3

关键词:功能主义,研究,体育社会学

让中国人做人文科学研究有着天然的困苦。作为科学发展榜样的美国等西方“先行”国家, 占据了世界学术话语权, 如果自然科学具有某种全球化之普适性的话, 人文科学在这个拒绝多元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可谓举步维艰。梁漱溟先生曾把中西医上的不同通解为中西一切学术的不同。

但时事逼人, 在接纳了西方自然科学为我社会发展所用的同时, 难以拒绝来自人文科学的渗透。姑且放下这些已经错过了解答时机的设问, 看体育社会学发展至今, 在承认西方社会学合法性的基础上, 在现有的很多体育社会学研究中, 对于功能主义直白或潜意识中的“爱”让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误用了“科学”之名。

一、科学研究的结论可以是“常识性”的

很多人质疑现有的体育社会学研究, 声讨并鄙视那些为了凸显新意而选用繁复理论推演却仍得出“常识性”结论的文章。

科学是发现真理的手段。在自然科学中, 这个“真理”基本被等同于前所未有之物、推陈出新之理。那么, 被附庸和桎梏在自然科学下的人文“科学”就也必须发现前所未有之物和得出推陈出新之理不可。这是理性主义的现实胜利, 但却违背了“人文科学”的天然本性。

很多“理性的人”并不认可“人文科学”的存在意义, 毕竟, “人”是不可知的。人文科学家们所获得的一切数据和资料———无论是屈从于理性主义的数理统计还是备受争议的质性研究而得来的, 都被认为是可以简单推翻的, 人文科学的结论自然也是无用的常识。体育社会学, 自然也难逃这种令人尴尬的对待。

而且, 这种常识还不是一般的“常识”, 更多的可以直接理解为是一种政策知识。“冬奥会的举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校园足球的推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中国群众体育政策的演变与优化”“和谐体育与中国梦”……至此, 引入本文的另一个内容:功能主义。

二、功能主义作为理论而迎合的社会现实

功能主义随着社会学的学科建立而诞生, 其“元老”地位不可动摇。从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到帕森斯、默顿, 功能主义传播、更新、接受其他社会学理论学派的质疑 (主要来自冲突主义) , 却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获得拥趸。

如果说科研的结论可以是“常识性”的, 而且很可能验证了一个常识就是真理, 甚至有可能验证了某种政策就是真理———本文认为这些情况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情况更多的时候来自或明或暗的对功能主义的“爱”。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取萃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无论后来的功能主义支持者怎样修缮理论, 有些原则作为内核并不会改变: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 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有序的组织相互关联并以求平衡而促进社会的秩序维持和不断发展。用白话来说, 就是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文章都是为了“维稳”而服务的———维护既有的社会存在、为现有政策寻找学术合理性。

理论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是紧密结合的。回看美国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的“阵地战”便可见一斑。二战后, 大半个世界都处于百业凋敝、民生潦倒的历史阶段, 用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去调理社会结构、以待维持和修复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是有理有据的。大行其道的功能主义让社会中的个体成为社会有机体 (倒不如说是社会大机器) 中的一颗“螺丝钉”。但当社会秩序恢复后, 社会中的个体开始觉醒, “螺丝钉”想要寻求个体价值, 于是, 冲突主义应声而起, 声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同时, 社会现实也对个体价值的细化有所关注而让互动主义赢得关注度。

妄用他人的经验和历史划分来看中国是对特殊的历史经验和传统的不尊重, 我们的社会不可谓不欣欣向荣, 功能主义的科学, 它不是不合理的, 甚至是非常合情的。但是, 对于功能主义的爱是出于社会现实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的需要还是由于部分研究者的不准确判断或违背了“社会学的良心”呢?重竞技的运动员大多出自农村贫苦人家, 为了实现“社会流动”而进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从小练习体操、跳水项目的小运动员们撕心裂肺的辛苦快要从新闻图片里溢出来;万众出钱捧出的世界冠军可以学业深造、领导企事业———显示一个人突破了时间与精力的全方位成功;体育也可以创造性地成为应试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

三、小结

妄用科学之名、滥用功能主义, 虽然让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们看上去既和谐又科学, 但社会的真实在哪里?期待未来的体育社会学成为一个扎根于社会现实、可发现社会真实, 彰显人文学科特征和拥有本国特色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11.

社会比较倾向 篇4

一、社会新闻报道图景中的不平衡

1. 负面报道与正面报道的不平衡

当前很多媒体在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上为了吸引读者眼球, 采取了过多的负面报道。新浪新闻和百度新闻的社会新闻稿源大多源于全国各地晚报和都市报, 是全国社会新闻的大集合, 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社会新闻报道的总体实际情况。笔者就以我国新浪和百度两家网站的社会新闻板块为例, 随机选取了2012年11月1日到7日一周的内容, 经过审计发现, 新浪和百度二者每天共有社会新闻500条左右, 7天共发布社会新闻3273条, 通过对这3273条新闻进行分析, 笔者发现涉及性、卖淫、嫖娼的占到19%, 涉及暴力、犯罪、凶杀的占到26%, 涉及到性、暴力、以及犯罪和死亡这四项的占到12%, 三者之和高达57%。可以看到, 现代新闻报道热衷于犯罪和死亡, 其新闻源过度地依赖于性和暴力, 使其在社会新闻中泛滥, 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观念和行为, 给社会和谐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使受众在得到了片面的心理快感之后, 也加重了对性和暴力的麻木感和宽容度, 消弱了受众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能力。其实, 这些充满性和暴力的社会新闻报道在客观上宣扬了性和暴力, 将在文明社会的道德纲纪下的“欲望的我”的自私、偏执和野蛮全部释放了出来, 是对现代人自我欲望的误导, 片面强化, 过度突出了感官刺激的功能。

2. 新闻传播伦理与自身传播品位的不平衡

大众传媒的价值在于向公众准确、平衡、公正地揭示各种信息, 伸张那些没有被人所知的价值, 揭示那些对人类价值的严重背离。而大众传媒所传递的社会公信就是建立在自身所提倡的诚信机制和向社会所传播的道德价值上。因此, 大众传媒既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者, 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实践者, 这就要求传媒不对冲突、仇恨或社会歧视进行辩护和煽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部分传媒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方面因素的考虑, 在传播过程中违背了传播的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 缺少对人的基本尊重。为了追求刺激, 满足部分人的窥探隐私的心理, 将一些受害女性的正面镜头以及照片姓名等展现在公众面前;出现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和住所等, 给他们的成长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不分场合地对被害人亲人进行强行采访;以及片面的商业化逻辑的粗制滥造等。以上这些都很难与传媒职业的荣誉和精神联系在一起, 败坏了媒体自身的传播品位, 也是对自身人格的作践。

二、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不平衡倾向透析

当前社会新闻报道图景中的不平衡倾向具有传播者的主观原因, 也有受众的客观需求。如何发挥媒体引导社会的功能, 并提高社会受众的媒介素养, 成为当前社会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 因此, 如何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确立和创新发展正确的社会新闻理念成为当前尤为紧迫的问题。

1. 坚持人本理念报道的基石

新闻理念是社会新闻实践活动的基石, 规定着社会新闻活动, 为社会实践活动规划出了变化的氛围, 指出了在当前社会新闻报道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有必要端正现有的社会新闻理念。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凯利曾在学术刊物《新闻:理论、实践和批评》的创刊号中强调“新闻本身的价值就是获取知识的研究, 但是这种获取知识的研究并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 而是栩栩如生的描述性研究, 其目的就是让人们理解, 并通过理解以人文关怀为尺度对现实生活做出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新闻的进步与改造,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人文价值的标准。”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新闻报道的理念基石应该是追问“人类的社会本质”。在不同的时代的人类都在致力于讨论这一核心命题, 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对于社会本质的探讨应该回归于人的本质的探讨, 只有从人性出发, 探讨人的自由和命运, 进而探究社会本质, 并秉承社会先哲的理性思考, 而不是秉承霍布斯式的丛林社会。

2. 新闻传媒对受众的要求及受众的选择

新闻传媒应该真正地为受众服务, 在让群众得到身心释放的时候, 也应凝结适量的哲学思辨与文化内涵, 以积极发挥媒体引导社会的功能。故其内容不能过于肤浅淡薄, 从而愚弄公众。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性质的社会新闻对受众具有较高的要求, 对各种传媒信息具有足够的选择能力、评价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在当今信息泛滥时代, 以上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事实情况却是部分受众保持着较低的媒介使用习惯, 其趣味爱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与人类的社会属性相背离。在此类原始趣味的驱动下, 这群受众往往趋向于选择哪种感官刺激与商业气息夹杂为一团的信息内容进行消费, 并沉溺于这种对信息媒介的较低使用之中, 没有较强的意志来摆脱无聊的低级趣味。而社会新闻是大众传媒所生产的文化产品, 既是受众趣味的因, 也是受众趣味的果, 各种低级趣味信息的长期充斥媒体, 久而久之, 就会让受众有意无意地排斥或拒绝健康良性的大众文化, 致使整体文化环境的败坏。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曾在自己的艺术社会学理论中指出, 一个以娱乐为唯一兴趣的阶级一旦形成, 它就将成为这个社会的脓包, 它逐步吸走了人们生活中的全部情感能量。倘若社会受众仅仅停留在原始趣味, 而对反应人类社会的生活缺乏情感, 这无异于自我毁灭。

3. 创新社会新闻发展

面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以及互联网社会的迅速到来, 公众的社会意识亟待提高, 而社会新闻媒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既注重感性叙事, 又注重理性推演过程;既注重贴近性, 又具有实用性;既注重娱乐性, 又具有启发性, 并适当地在新闻报道题材、报道样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并在新闻的正面报道和深度报道上投入更多力量, 进而使社会新闻报道保持平衡。从一定意义上说, 社会新闻为展示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提供的容量有多大, 其赢得的社会受众的力量就有多大。社会新闻在报道中涉及到人的自由和命运事件的报道, 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期望、追求和命运的追问, 其关注的核心是作为人的社会属性。通过这种社会理念, 自然可以有效推动社会新闻报道向着更宽更深处发展, 逐步加强对公众生活的社会事件和问题背后的经济背景及文化心理的关注程度, 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矛盾、纠葛、困惑和诉求, 关注当事人的生存状态, 通过对人物命运变迁和曲折情感的解读, 反映出个体的人在社会实践和问题中的所思所想和最终命运。

总结:

社会新闻的生命在于对人性的真实展现, 因此在社会新闻报道工作中更加重视“社会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探求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而彰显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层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梅.论新闻报道体现社会公平正义[J].新闻大学, 2008 (01)

[2]许燕.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基本涵义辨析[J].新闻大学, 2011 (04)

[3]朱红霞.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及职业道德之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3 (5)

[4]李淑欢, 刘建平.发挥负面报道的正面效应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 2010 (4)

社会比较倾向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作为调查地点,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从两个地区抽取普通中学校、市级示范中学校、省级示范中学校各两所共计12所学校。共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问卷462,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97.4%。其中男教师327人,女教师123人,教师教龄为1-5年的103人,6-10年的131人,11-20年的147人,20年以上的69人。普通学校教师169人,市示范中学教师148人,省示范中学133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工作倦怠、离职倾向与社会支持的理解与认知,以获取关于本研究的一些相关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包括教师工作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

工作倦怠问卷采用李超平等修订成中文MBI-GS,该问卷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3个分量表组成,有16个项目,采用李克特7分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严重。

离职意愿量表采用崔来意(2000)编制的量表,包括6个条目,测离职念头、寻找其他相同性质工作的意愿、寻找其他不同性质工作的意愿、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外在工作机会、离职意愿。量表采用5级记分,前3个条目上,“1”表示“从未如此”,“5”表示“总是如此”;后3个条目上,“1”表示“极不可能”,”5”表示“极有可能”[3]。

社会支持量表采用宋中英(2007)编制的教师社会支持问卷,包括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家人、朋友支持等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4]。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453份问卷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AMOS7.0进行建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状况

教师工作倦怠问卷采用7点记分。中等水平记分为4,从表1显示的工作倦怠三个维度的平均数看,其中情绪衰竭的平均得分最高,达4.040,已经达到中度水平。去人性化的平均得分为3.027,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平均得分为.3.846。因此,目前中学体育教师情绪衰竭问题较为严重,已达到中度,其次是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去人性化程度。

2.1.1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2.1.1.1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在性别上差异

注:*P<0.05

表2显示,男、女教师在工作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程度要高于男性教师。

2.1.1.2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在教龄上的差异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教龄的中学教师在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有显著差异,比较发现,1-5年教龄的中学教师的精力枯竭程度显著低于6-10年教龄的中学教师和10年以上的中学教师;在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1-5年教龄的中学教师和6-10年教龄的中学教师显著高于10年以上教龄的中学教师。

注:*P<0.05 **P<0.01 ***P<0.001(下同)

2.1.1.3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在学校性质上的差异

表4显示,三种类型学校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普通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学校教师;在去人性化维度上,普通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区示范校教师,虽然比市示范校教师得分也要高,但差异未达显著。

2.2 中学体育教师离职倾向状况

离职意愿量表采用崔来意(2000)编制的量表,采用5点记分,中等水平为2.5,从表5显示出中学体育教师离职倾向的平均分数为2.98分,已经超过了中等分数。

2.2.1 中学体育教师离职倾向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注:NT表示离职念头;XTYY表示寻找其他相同性质工作意愿;BTYY表示寻找其他不同性质工作意愿;KN表示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WZ表示外在工作机会;LZYY表示离职意愿;性别组1表示男,2 表示女;地区组1表示浙江,2表示重庆;学校组1表示普通学校,2表示市级示范校,3表示省级示范校;教龄组1表示1-5年,2表示6-10年,3表示10年以上;*P<0.05 **P<0.01

在表6中显示出,男性体育教师与女性在离职念头和离职意愿上有显存差异,男性教师的离职念头大于女性教师,在离职意愿上男性也大于女性,这与女性教师较倾向与一个安稳的工作有关。在地区差别的领域来观察,浙江地区在离职倾向的各个维度得分上都明显大于重庆地区,这与江浙沿海一带地区接触的信息,工作机遇比内陆西部地区较大有关系,说明工资待遇不一定是导致体育教师离职倾向的完全诱因,区域的差异导致教师观念的改变,也导致体育教师离职倾向的一个诱因之一。在学校类型的差异上,普通学校的教师倾向于寻找不同性质的工作较低,而省级示范学校的离职倾向于寻找不同性质工作的意愿反而较大,这个现象值得思考,可以尝试解释为省级示范校的教师待遇已经很好,但教师所接触的是更高阶层的人物,他们于是追求倾向于更好待遇的工作,或者更高的社会地位工作的意愿。在教龄差异上,可以看出1-5年教龄的年轻教师的离职倾向较为严重,这与青年教师的性格有关,青年教师年纪轻,冲劲大,更喜欢到社会上去搏击更好待遇的工作。

2.3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以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三个层面为因变量,对教师的离职倾向做逐步回归分析,见表7,结果发现, 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两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0.374 ,即情感衰蝎和个人成就感同时作用时,可以预测离职倾向37.4 % 的变异量。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F 值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离职倾向=0.370×情感衰蝎+ 0.357×个人成就感降低。

a 预测因子:情感衰竭 ;b 预测因子:情感衰竭 个人成就感降低

注:***P<0.001 预测因子:情感衰竭 个人成就感降低: 因变量:离职倾向

注:***P<0.001

2.4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表10显示,六个社会支持来源与情绪衰竭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校领导、朋友、同事支持三个;六个社会支持来源与去人性化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校领导、朋友、学生支持三个;六个社会支持来源与个人效能感降低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校领导、同事、学生支持三个。从各来源的社会支持看,“校领导的支持”对教师工作倦怠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作用,而且比其他来源的作用更重要(在三个维度上的解释率都分别明显高于其他来源的支持);“朋友支持”对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同事支持”对情绪衰竭和个人效能感降低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学生支持”对去人性化和个人效能感降低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家长支持”和“家人支持”对教师工作倦怠三个维度的作用都未达显著。从解释率上看,各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人效能感降低维度的作用最大(解释率为32.8% ),其余依次是去人性化(解释率为22.1% )、情绪衰竭(解释率为14.5% )。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从标准化回归系数看,各来源的支持大都对教师工作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即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但同事支持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76,表示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同事支持反而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

2.5 中学体育教师离职倾向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从图1中显示,社会支持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离职倾向有正的预测作用,而其中领导支持作用最为明显,同事支持和学生支持次之。在领导支持下,体育教师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展开,成果也比较容易得到肯定,会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倦怠指数减低,个人成就感提高,相应的离职倾向也减少。

2.6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相关性分析

从图2显示,社会支持与中学教师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即中学体育教师所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教师的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指数越低。而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有显著的预测关系,工作倦怠三个维度起完全作用时,能够预测体育教师46.1%的离职倾向。

3 结论

1.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教师工作倦怠水平的统一判断标准和常模,本研究将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平均分与项目记分的中数比较,来判断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情况。结果显示,城市初中教师情绪衰竭维度上的问题较为严重,得分已经中数,其次是个人效能感降低和去人性化程度,这与我国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教师相对较高的个人效能感以及低去人性化程度和相对高的情绪衰竭可能是一种压力不平衡状态的先兆,令人满意的工作成绩是建立在身心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基础上的,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工作,不进行必要的调节,倦态就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这提醒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关心教师当前的工作倦怠状况,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发展得更严重。

2.中学体育教师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

就性别来看,王芳和许燕的研究指出,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并用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教师收入待遇低来解释其中原因。本研究也显示男、女体育教师在工作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程度要高于男性教师。

不同教龄的中学教师在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有显著差异,比较发现,1-5年教龄的中学教师的精力枯竭程度显著低于6-10年教龄的中学教师和10年以上的中学教师;在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1-5年教龄的中学教师和6-10年教龄的中学教师显著高于10年以上教龄的中学教师。

就学校类型来看,以往研究一般把学校类型分为普通校和重点校,赵玉芳等人的研究结果没有发现是否重点校对教师工作倦怠的显著影响;刘长江等对青岛市中学教师的调查则发现,重点中学教师比普通中学教师更有可能面临情绪衰竭的威胁;马雅菊的研究发现,城市普通中学教师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高于城市重点中学教师。我国目前教育管理实践中,已经从名称上取消了重点校的称谓,但却开展了示范校的评估。以前的重点校大都顺利率先评上了示范校,所以相对来说,示范校在生源、办学条件、学校声望、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要优于普通校。 三种类型学校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普通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学校教师;在去人性化维度上,普通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区示范校教师,虽然比市示范校教师得分也要高,但差异未达显著。

3.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工作倦怠是导致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倦怠程度越严重,离职倾向也越高 以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三个层面为因变量,对教师的离职倾向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两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0.374,即情感衰蝎和个人成就感同时作用时,可以预测离职倾向37.4%的变异量。

4.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共计倦怠的关系

从各来源的社会支持看,“校领导的支持”对教师工作倦怠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作用,而且比其他来源的作用更重要(在三个维度上的解释率都分别明显高于其他来源的支持);“朋友支持”对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同事支持”对情绪衰竭和个人效能感降低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学生支持”对去人性化和个人效能感降低维度有显著的作用;“家长支持”和“家人支持”对教师工作倦怠三个维度的作用都未达显著。

5.社会支持能明显降低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及离职倾向

同事支持可能会反而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这首先表明社会支持和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关系。Sarros J C和Sarros A M(1992)[6]研究中的认为,即同事之间如果经常在一起相互抱怨教师工作本身以及任职学校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学生难以管理等问题,可能就会加重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

4 建议

当前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较多,但针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较少。而时下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加大了中学体育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增加了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为此,以研究的结果与发现,提出几点建议:

1.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工作倦怠现象,积极面对,合理调整。

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问题,并且在这过程中发掘真实的自我,从思想上接受职业倦怠存在的合理性。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增加来自社会和家人的支持资源,保持对工作的正确态度和观念,选择恰当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2.加大宣传,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各界要对体育教师职业有积极认识,并对其工作价值进行肯定。社会应当给予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工资待遇,认同他们的职业地位,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认可他们的劳动和价值,避免他们的主要需要在较低层次徘徊,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把才能真正释放在事业之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满意程度。

3.运用激励机制,降低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和方式来组织、调动教师工作活动,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精神激励则是满足教师情感、发展、成就等较高层次需要的激励,完善评价机制,能够激发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尚成,邓小林,刘震.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心态状况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4).

[3]崔来意.高科技公司女性专业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及离职意愿关系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11.

[4]宋中英.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5]罗小兵,王斌,鲁长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

[6]Sarros.J.C,Sarros.A.M.Social Support and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1992,(1).

社会比较倾向 篇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积极心理学指出, 积极的人格特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品德能使人们更幸福[1]。感恩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2]。感恩是指人们在他人有意识地给予或试图给予其有价值的东西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积极情绪[3]。Harpham认为感恩者通常以亲社会倾向表达其感激之情, 由感恩引起的亲社会倾向可建构并强化社会纽带与友谊[4]。感恩研究顺应积极心理学思潮, 同时也可以丰富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

笔者将以医科高职生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特点, 并探讨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间的关系, 为医科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从宁波高教园区2所医科高职院校选取大一和大二在校生, 共345名。其中, 大一300人, 大二45人;男生79人, 女生266人;平均年龄20.23岁。

1.2 研究工具

采用李志强编制的感恩品质问卷[5]。问卷共41题, 包含以下维度:报恩 (共5题) 、记恩 (共5题) 、感恩父母 (共4题) 、珍惜感 (共4题) 、感恩教师 (共5题) 、施恩 (共6题) 、谢恩 (共4题) 、识恩 (共4题) 、亏欠感 (共4题) 。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法:1“完全不同意”, 2“比较不同意”, 3“不确定”, 4“比较同意”, 5“完全同意”。将每个维度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 说明感恩品质越高。该问卷的α系数为0.81。

亲社会倾向量表采用Carlo等编制[6]的用于测量助人倾向的量表[5]。共23题, 分别测量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性的和紧急的6类情况下的助人倾向。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1“一点也不像我”, 2“不太像我”, 3“有点像我”, 4“比较像我”, 5“非常像我”。将每个维度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 说明越具有亲社会倾向。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1。

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进行团体施测, 测试时间约15分钟,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做主试, 所有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见表1~4)

注:M为平均数, SD为标准差, 下同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男女生在感恩品质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1.17, P>0.05;男女生在亲社会倾向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1.05, P>0.05。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医科高职生有无被帮助经历在感恩品质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被帮助经历者在感恩品质上显著高于无被帮助经历者, t=2.69, P<0.01。表明有被帮助经历有助于提高感恩品质。有无被帮助经历在亲社会倾向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32, P>0.05。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不同年级医科高职生在感恩品质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t=-2.22, P<0.01。不同年级医科高职生在亲社会倾向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t=-3.11, P<0.01。

以感恩品质为预测变量, 亲社会倾向为因变量进行一次线性回归分析 (Enter) , 感恩品质进入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注:R为复相关系数, R2为判定系数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感恩品质对亲社会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共达6.3%的变异量, 这表明感恩品质高的高职生有更强的亲社会倾向。

3 讨论

3.1 医科高职生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特点

研究表明, 有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较无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有较高的感恩品质, 而其在亲社会倾向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反映出有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可以感知他人给予的恩惠, 但内在感知和外在行为还没有达成一致, 表现为“有体验, 少行动”。有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对困难有更深体验, 更能理解他人身处困境时的感受, 对施恩者有感恩体验。

在亲社会倾向上, 有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和无被帮助经历的高职生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 说明加强医科高职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应侧重回报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培养。

研究表明, 与大一学生相比, 大二学生有较高的感恩品质和较强的亲社会倾向。说明随着年级升高, 高年级学生的交际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具有更多的感恩体验。另外, 高年级学生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增强, 在经济和社会阅历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 帮助他人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而使高年级学生更具有亲社会倾向。

3.2 感恩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

研究表明, 医科高职生感恩品质对亲社会倾向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支持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3], 即感恩有亲社会本性, 具有3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 包括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和道德强化功能。感恩可以激励和强化感恩者自身的道德和亲社会倾向。

医科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医科高职院校可以将感恩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为高职生提供专业实习岗位, 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和救死扶伤的精神, 使其用实际行动服务患者, 回馈社会。其次,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为医科高职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职生可以服务社区、慈善机构和医疗机构, 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和施恩, 将内心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行动, 并逐渐养成感恩习惯。最后, 将感恩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巩固学校感恩教育有重要作用。一方面, 家长要以身作则, 孝顺长辈, 乐于奉献, 知恩图报, 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子女;另一方面, 家长要采取理性、客观的教育方式, 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 营造家庭感恩氛围, 强化感恩行为。

综上所述, 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有被帮助经历者在感恩品质上显著高于无被帮助经历者, 有无被帮助经历在亲社会倾向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大二学生在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上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3) 感恩品质对亲社会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感恩品质高的高职生有更强的亲社会倾向。

参考文献

[1]Robert.A.E, McCullough.M.E.Psychology of gratitud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4.

[2]黎玉兰, 宋凤宁, 方艳娇.感恩:积极心理研究的新领域[J].社会心理科学, 2008, 23 (2) :140~141.

[3]McCullough.M.E, Kilpatrick.S.D, Emmons.R.A, et al.Is gratitude amoral affect[J].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 127 (2) :249~266.

[4]Harpham.E.J.Gratitude in the history of ideas.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李志强.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调查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社会比较倾向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 从宁夏医科大学按年级分层, 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每层按比例以班级为群进行抽样, 共抽取学生1 680名。收回有效问卷1 667份, 有效回收率为99. 2%。其中男生594名, 女生1 073名; 理工科类专业学生1 546名, 文科类专业学生121名。年龄介于17 ~ 25岁, 平均 ( 20. 77±1.48) 岁。

1.2方法由研究者于2013年3月上旬选择大二年级3个班级进行预调查, 根据预调查结果对调查问卷进行修订, 然后在2013年3月下旬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主试为研究者和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研究生及本科生, 测试前由主试宣读统一指导语及注意事项, 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问卷当场发放, 完成后当场收回。

1.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年级、来源、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专业、专业满意度及家庭类型共11项内容。

1.2. 2大学生无聊 倾向性问卷 ( Boredom Proneness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 BPQ) [4]共30个条目, 由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2个部分组成: 外部刺激反映个体对环境刺激的低度感知性, 包括4个因子 ( 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和约束性) ; 内部刺激反映个体自我创造兴趣活动的能力, 包含2个因子 ( 自控力和创造力) 。采用Likert 7点计分, 从“强烈反对”到“完全赞成”分别评定为1~7分, 得分越高, 表示无聊倾向性越高。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7, 重测信度为0.80,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2.3社会支持量表[5]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有10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 ( 3条) 、主观支持 ( 4条) 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 3条) 3个维度。该量表总分为10个条目计分之和; 分值越高表示社会支持度越高。间隔2个月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重测信度在0.89 ~ 0.94, 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1.2. 4症状自评量表 ( SCL - 90) [5]由Derogatis于1973年编制, 共90个项目, 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 每个因子反映被试某一方面的情况。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 分别为没有、很轻、中度、偏重和严重5种程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EpiData 3.02录入,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运用层次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无聊倾向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 创造力因子与除敌对、偏执外的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 ( P值均<0.01) , 无聊倾向性总分和其余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 ( P值均<0.01) 。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有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关系数较小。

注: * P<0.05, **P<0.01。

2.2无聊倾向性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为进一步考察医学生无聊倾向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无聊倾向性总分及各因子为自变量, 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2显示,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4个, 即外部刺激、孤独感、自控力和单调性因子, 复相关系数为0.593, 回归决定系数为0.351 ( P < 0.01) 。在α = 0.05检验水准下, 外部刺激、孤独感、自控力和单调性因子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51, 结构方程为:

心理健康总分=44.876+1.692×外部刺激+1.378×孤独感+0.971×自控力-1.128×单调性

2.3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根据温忠麟等[6]的理论, 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 进行层次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的变化值为0.013 ( t = -5.723, P<0.01) 。回归方程为:

心理健康总分 = -0.017﹢0.007×社会支持﹢ ( 0.547- 0.108×社会支持 ) ×无聊倾向性

即社会支持得分越低, 随着无聊倾向性得分的增加, SCL-90总分也随之增加。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总分和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 与已有研究结果[7]一致。无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可表现在认知错误、消极情绪、不良行为3个方面: ( 1) 无聊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活动。高无聊倾向个体在完成普通认知任务过程中比其他人容易犯更多的错误, 还会导致认知需求下降[8,9]。认知错误有可能削弱人的自信心, 产生消极或错误的自我评价,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 2) 高无聊者可能体验更多的负性情绪。有研究表明, 无聊倾向性和多种负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 高无聊倾向个体更多伴有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强迫症等, 同时还存在心境障碍、睡眠障碍、人际敏感等心理健康问题[10,11,12,13,14]。高无聊倾向个体往往缺少健康适量的社会交往, 常认为外部刺激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 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 很难建立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感知生活意义缺乏, 无聊和抑郁、绝望等负性情绪一样可能导致自杀行为[15]。 ( 3) 无聊与功能性不良行为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 无聊和成瘾行为呈正相关, 如过度饮食、赌博、酗酒、吸毒、电视或网络成瘾等[16], 还与学习成绩下降、逃学、辍学、犯罪行为、违章驾驶等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呈统计学相关[17,18,19,20,21]。高无聊倾向个体有较高的愤怒和攻击性水平, 容易出现酗酒、吸毒、暴力侵害等不良社会行为[11,12]。高无聊体验者有时为摆脱无聊, 喜欢选择一些具有感官刺激或破坏性的活动, 这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心理努力来维持兴奋, 或者因一时无法逃离无聊的情境而产生愤怒、敌对。

调节作用即调节变量与自变量和因变量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而是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个条件变量, 调节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也就是说, 调节变量只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起作用———加强或削弱它们的关系[22]。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社会支持对无聊倾向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主动寻求和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 有助于减少无聊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效应。

上一篇:教学机器人下一篇:打造品牌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