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与电视谈话节目

2024-07-28

主持人与电视谈话节目(精选十篇)

主持人与电视谈话节目 篇1

一、主持人的重要角色定位

(一) 倾听者。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 主持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学会如何倾听, 做好的倾听的角色。电视谈话节目是主持人和嘉宾以及观众共同组成的, 而作为这个舞台的主人———主持人的倾听则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倾听也是要讲艺术的, 当嘉宾在畅所欲言的时候, 主持人的一个眼神, 一个表情或者一句很简单的回复, 都会让嘉宾觉得更有激情和热情继续往下讲, 而不是让他 (她) 感觉自己在单纯地陈述, 这样也有利于节目的流畅。

(二) 提问者。

多数主持人首先的一个身份是一名记者,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 而对于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来说, 提问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很多访谈节目都是将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作为节目的内容, 这时候, 主持人的提问就非常关键, 因为它决定了节目的风格, 特点, 主持人的提问也是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主持人都非常清楚在什么时候提问, 提什么样的问题。

在英语国家, 谈话类新闻主持人是被称为“Host (主人) ”的, 从这个称呼不难看出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重要位置。既然是主人, 那么节目的流程、风格、特色等都在主持人的掌握和把握当中, 主持人在节目中一切表现都将成为节目的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不同节目类型中的主持人及其定位

当下,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谈话类节目, 于是, 满足不同受众的各种类型的节目应运而生, 就目前节目发展的情况而言, 可以将这些节目归纳为信息交流类、人际沟通类、娱情类三种基本的形式。

(一) 信息交流类访谈节目及主持人定位。

这类节目通过谈话给观众提供信息、观点, 与观众形成一种新的、更为开放的沟通方式, 满足了人们获知公共事务并且参与其中讨论的要求, 有着信息传播者和记者的双重身份, 主持人要想在节目中“插话”, 最起码的就是要做到对所讨论的信息有足够的把握, 所谓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 主持人必须介入新闻事实的发现和采访, 寻找议题, 为节目的更好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节目现场, 主持人还要通过自身素质、现场应变能力和个性魅力营造融洽的现场氛围, 这样才能让节目的运行更加流畅, 嘉宾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可以更直观地接受主持人和嘉宾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一类节目中, 主持人要注意引导谈话的方向, 在与嘉宾的交谈中获得真实而生动的内容, 因为这正是这类节目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二) 人际沟通类访谈节目及主持人定位。

人际沟通类访谈节目是一种为大众提供平等交流、倾诉内心情感平台的节目形态, 它重视的是大众参与、强调的是与大众沟通, 也是高科技时代对于人类缺乏情感交流的一种良好的补偿方式。

不知从什么是时候开始, 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繁忙, 周围的高楼大厦多了, 互相串门的机会却少了;上当受骗的次数多了, 对人的戒备心变强了, 可以倾诉的对象也少了;渐渐地人际间的交往关系比过去疏远了很多。谈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话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也能获得超越语言之上的亲密感觉。于是, 建立一个公共的话语空间以供大众述说观点、互相倾诉、交流感情就成了一种必需。

在这类节目中, 首先主持人要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倾听者, 在前面已经提到倾听是对被采访者的自觉尊重、是激活采访对象畅所欲言的唯一方法、是确保节目主动性的必要前提。节目现场, 更多的时候嘉宾和观众畅所欲言, 这样就要主持人要懂得如何倾听, 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倾诉者着想, 全身心地融入到述说者的情感世界, 使倾诉者产生信任感, 更有欲望将内心展现出来, 把主持人当作最亲密的朋友。只有学会了倾听, 才能使主持人和嘉宾、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变得容易, 以便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其次, 互动也是这类节目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经常互换, 其中包含了多重互动关系即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最后, 主持人还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大多数时候, 被访者喜欢“滔滔不绝”, 甚至谈话内容已偏离了节目的核心话题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个时候主持人就要巧妙地打断被访者的话并将他带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 娱情类谈话节目中的主持人及定位

娱情类谈话节目是一种以隐情吸引观众的娱乐性较强的谈话类节目, 这类节目是为了满足年轻人喜欢搞笑、了解明星和公众人物的私事心理欲望。

这类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 而且这些节目的很多主持人本身就是明星, 因此在他们的节目中, 会时不时地爆料嘉宾的八卦新闻, 以此来吸引观众。受环境影响, 这些主持人更敢讲话、更放得开, 在节目中也更像一些比较八卦的记者, 节目的宗旨就是在于博观众一笑的娱乐目的。

三、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主要依据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观众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共同完成的, 因此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在于选择好谈话的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主持在现场的驾驭能力。所以, 支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就要受到节目自身以及参与节目的嘉宾和观众的影响。

(一) 受节目内容及栏目风格的影响。

节目内容及栏目风格直接影响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谈话类节目的重点在于“谈”, 要谈什么问题、怎样去谈问题都是节目内容和风格的体现。主持人是这个话语空间的主人, 他的任务是引导嘉宾或被访者的谈话符合节目的内容和风格, 而且在话题偏离的时候及时作出反应。

谈话节目是在一种轻松、自然的对话氛围下展开的, 主持人和嘉宾都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主持人的平民化、亲和力是弱化主持人存在感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形象与谈话风格的一致。主持人既是节目的固定出场者, 也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是在实现精心构思好基本框架, 然后根据节目现场具体情况, 再经过主持人整合处理后, 作出旨在符合节目风格的提问和总结归纳。

(二) 主持人角色定位受嘉宾和受众的影响。

嘉宾的身份和受众群体对主持人角色定位也有影响, 主持人面对不同的嘉宾要有不同的方式, 就如俗语说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一样。“根据嘉宾的身份、个性、生活状况等北京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寻找到最适合的角色定位, 一便于嘉宾在话题上接归, 双方之间引起思想的共振, 为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推波助澜。”有的嘉宾在面对主持人以及现场众多观众的注视时, 难免会紧张, 担心自己不会说话、害怕说错话或者不知道怎样去配合主持人, 此时主持人就要站在嘉宾的角度为他考虑, 寻找适合他的角度来保证节目的开展。

主持人角色定位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 在这一角度说, 主持人又是受众的“代言人”。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节目的内容是不是他感兴趣的, 然后他希望在节目中主持人能替他解答心中的疑虑和问题, 获得他想要的信息, 这就要主持人还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主持人 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 篇2

主持人—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

摘要

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媒体角色也各不相同。在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的核心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快,节目数量多。是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互动的特殊节目形态。主持人出现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不仅为节目带来了“人格化”和“个性化”的色彩,也为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变革创造了可能。

关键词:主持人,电视谈话类,角色定位,核心掌控,发展变革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绪论„„„„„„„„„„„„„„„„„„„„„„„„„„„„„„„„„„„„1

一、电视谈话类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2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概述„„„„„„„„„„„„„„„„„„„„„„„„„„„2

(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特点„„„„„„„„„„„„„„„„„„„„„„„„2

二、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核心角色„„„„„„„„„„„„„„„„„„„3

(一)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及意义„„„„„„„„„„„„„„„„„„„„„„„„3

(二)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体现„„„„„„„„„„„„„„„„„„„„„„5

(1)栏目的代言人„„„„„„„„„„„„„„„„„„„„„„„„„„„„„5

(2)节目进程驾御者„„„„„„„„„„„„„„„„„„„„„„„„„„„„5

(3)优秀的倾听者„„„„„„„„„„„„„„„„„„„„„„„„„„„„„6

(4)沟通互动者„„„„„„„„„„„„„„„„„„„„„„„„„„„„„„7

(5)节目责任实践者„„„„„„„„„„„„„„„„„„„„„„„„„„„7

三、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养„„„„„„„„„„„„„„„„„„„„„8

(一)基本素养„„„„„„„„„„„„„„„„„„„„„„„„„„„„„„8

(二)个性化素养„„„„„„„„„„„„„„„„„„„„„„„„„„„„„„9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绪 论

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脱口秀的来源,意思就是主持人作为一种刚兴起十几年的节目类型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空间可谓十分广阔。而节目生命力的原动力就是主持人。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媒体角色也各不相同。可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为主持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舞台。语言不仅是其发挥说服功能的宣传工具,更是其人格魅力外化、实现理论引导的主要手段。

许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用多姿多彩的主持风格和人文精神拓展了谈话节目无限宽广的艺术空间。但也仍有许多电视台都争相开办电视谈话类节目,但并不都很成功,究其原因,如节目定位不准确,谈话谈不到位,气氛不融洽,内容链接薄弱等。虽然谈话节目一般可以分为叙事型、辩论型、讨论型,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但无论何种类型,主持人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主持人的表现如何甚至会成为谈话节目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那么,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应如何发挥作用呢,主持人又如何通过对节目个性化的驾驭来引导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呢,这便是本文重点的研究方向。

一、电视谈话类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概述

电视谈话节目是“新闻人物或有关专家、学者等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实况录像节目形式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电视谈话节目被称为“Talk Show”,翻译过来就是“脱口秀”。这种脱口而出、即兴发挥的特点正是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征,也是它的魅力所在。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电视台中逐渐发展起来。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流变经历了一个“电视讲话——电视讨论、报道——电视评论、辩论——电视人物访谈——准‘脱口秀’”的过程。

虽然目前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还有差距,但是同样具备了即兴的特征。在即兴的谈话中,主持人通过对现场的控制,不但要充分展现个人和嘉宾的魅力,还要为场外的观众带来“现场感”,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因此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和要求是远远大于其他类节目的。

(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日益增多,好的主持人是谈话节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直属于“稀缺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对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同时主持人水平的高低及核心作用的发挥也决定着一台谈话类节目的成功与否。

目前谈话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话语本身魅力的真实记录和实话实说的纪实过程。虽然目前我国很多电视谈话节目还属于准直播式,即并不是真的现场直播,而是直播式的录播,但在形式上却是将一个完整的、一气呵成的纪实现场置于了观众面前:没有一次次的重播,没有背台词,不同意见的即时交锋,几方语势的碰撞变化,话题的陡转起承以及情绪气氛的控制变化。都是通过话语本身的内在逻辑以纪实的形式出现。在话题方面的策划方式上为了最大可能唤起观众的期待和探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随话题的延伸扩展自然地感受到谈话所要传达的主题。所以策划时让节目尽可能地遵循话语本身的脉络,能够较忠实完整地把客观事件传达给观众。

谈话类节目这种纪实话语的优势使节目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现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然而这种优势要通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传送出来,也正是这种优势便也给主持人本身提出了一个难题。一方面,主持人在真实形态下的话语创造空间。主持人的个性不再埋没于集体创作的共性中,他们更有条件和能力来决定和把握整个节目的走向,能够极大地挖掘自身的能动原创力。另一方面,主持人集责、权、利于一身的节目地位(很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又同时是该栏目的制片人)主持人在充分享有话语权的同时,在纪实状态下的话语风险空间也很大,其承担的责任也远远大于其他类节目。

所以,要在谈话中克服更多的不利因素,使传播的信息更加有效,就必须有强有力的控制系统,这也就决定了谈话节目主持人控制节目的核心作用。

二、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核心角色

(一)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及意义

电视谈话节目现已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它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谈话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表与核心,便需要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由于谈话节目本身独特的形态,决定了谈话节目的制作是一次性完成的,这样的一次性决定了节目主持人对于节目录制过程的控制,而事后编辑修改的空间却很小,只能做或删减或放弃,不可能做加法,对节目进行补录。谈话节目主持人真正面对的是不可控的元素,以及一个个嘉宾不可控的价值人生观念,主持人在面对观众与嘉宾时所做的角色定位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他们的所思所言,对于提升节目的档次、品位,吸引和引导观众显然是格外重要的。所以谈话节目比任何节目都依赖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正确定位。

在上世纪末,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内地风行,很多电视台把播音员调上去做主持人,结果很多的主持人都没有成功。因为他完不成这样的沟通。这些播音员并没有把自己融入到节目中以定位自己在节目中所扮演角色,而是一味的“说词”,甚至是“背词”,这样的主持人只是提问机器,很难和嘉宾之间构成“谈话场”,形不成配合和沟通。

1、什么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

要的过程。

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的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的过程,比如像《鲁豫有约》中主持人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宾探讨交流,而一些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则大多“扮演”学者导师的角色给观众讲述分析问题的关键。主持人言语的表达与体势语都能体现出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2、谈话节目主持人进行角色定位的主要依据

节目的内容和栏目的风格直接影响着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谈话节目是一个一个人文气息相当浓烈的节目,突出了主持人的参与性,它需要的是一位可以融入嘉宾和观众内心生活的人参与到他们的谈话场。要求主持人更多地扮演一个“人”的角色,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到述说者的情感世界中,使倾诉者产生信任感,更乐意把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这就要求主持人形象上、穿着上的平民化来增强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的亲和力,弱化了主持人的存在感,强调了形象与谈话风格的一致性。像原来《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长得并不帅,然而正是他普通的亲和力给了他得天独厚的优势,崔永元更多的是形象的启发和诱导,这样才会更具对象感和鲜活感。而他也把这种优势发扬光大。面对这样的对象,人们会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作为谈话类主持人应当真正把观众作为节目的主体,而不是板着面孔居高临下的教训他们,才真正会形成一种互动。受众群体与嘉宾身份对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影响

节目受众群体也影响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中国有句老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引申到谈话节目主持人身上就是要求主持人必须根据嘉宾的身份、个性、生活状况等背景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寻找到最合适的角色定位,以便于和嘉宾在话题上接轨,双方之间引起思想的共振,为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推波助澜。节目当中很多嘉宾会因为出现在电视媒体上接受千百万观众的注视而感到紧张,担心主持人提出一些难题答不上来,对主持人存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双方之间由此而产生隔阂,这样的节目就很难顺利的进展下去。为此,主持人也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更多的要从更加亲和的语言动作接触嘉宾,缓解嘉宾这种紧张戒备的心理状态,使嘉宾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二)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核心角色的体现。

1、栏目的代言人

有学者认为,主持人就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和灵魂,是“幕后”制片人、策划人、编导等所有人员的节目创意的实践者,作为谈话现场唯一的组织者,主持人是话语的引导者、控制者,是参与谈话观众的倾诉对象,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风格、节目个性的塑造者,从这种意义上讲,主持人就是节目的“总代表”和“代言人”。他具备以下两种特征:(1)节目品牌的象征

在其他节目形式中,节目和主持人的关系是节目为主体,主持人是节目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由于目前谈话节目的数量不断增长,而这些节目的形式却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个主持人+几个嘉宾+一些观众+一个话题”的形式。所以,谈话节目质量的优劣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水平的高低。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节目的内容意义提升主持人的影响力,但是最终一个成功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必定会成为节目的象征。比如《鲁豫有约》、比如《杨澜访谈录》。

(2)节目个性的象征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主线,所以他的个性决定了节目的个性,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要想使节目成功并且具有个性,关键问题在于塑造和展示主持人独有的个性特色。对话题的切入角度也要尽量根据主持人的特点而确定。大多数成功的谈话节目都是在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好的主持人能够抓住观众的视线,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至于主持人个性对节目发展的重要性在下面将会有单独的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2、节目进程驾驭者

谈话节目和其他节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随意性与不可预知性,整个节目是由主持人的话语和嘉宾、观众的谈话所组成的。主持人并不能完全决定节目的进程,但还是能够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来驾驭谈话现场,作为“控制器”,主持人既不能喧宾夺主、急于表现自己,又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主持人不仅始终处于话题未知开发的中心引导地位,而且还担当着最前沿、最直接的即兴组织协调的职责,随时控制把握好方向、分寸和场面,在给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

过实施有效的控制,不断激活话语机制、让讨论根据需要深入推进或浅尝辄止、在谈话中穿针引线、因势利导,同时巧妙地控制和调节现场的气氛。从而使整个谈话系统达到最佳状态。(1)控制场面

谈话节目虽具有随意性,但作为一种节目形式和一般的交谈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中心话题、有时间限制的谈话,谈话进程的掌握,话题方向的深入,要靠主持人现场引导,对全场的把控。否则会造成节目脱离主线,或收不住话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谈话的失控情况。

(2)调节观众情绪和节目节奏

有的节目话题可能比较严肃,或者气氛比较沉闷,主持人就应该适当地调节一下场上的气氛,使场上节奏不会因为气氛过于沉闷而显得拖沓。一方面,主持人也应该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主持人毕竟和嘉宾不同。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好嘉宾的情绪。否则,在一种不理性的状态下,嘉宾是无法理性地和主持人探讨某个问题的。这样就容易是节目走向个人化倾向的偏激状态。

3、优秀的倾听者

有梁实秋在其散文《谈话的艺术》一文中提出:“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旁若无人。”又说:“善言谈和健谈不同,健谈者能使四座生春但多少有点霸道,善谈者尽管舌灿莲花,但总还要给别人留些说话的机会。”②学会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中一种基于全场驾驭基础上的倾听。用心倾听才能捕捉现场的声音。认真倾听才能统筹全局。主持人倾听是思考的基础。主持人虽然是谈话节目的核心、现场的操控者,但是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懂得把握重心,而且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主持人的“听”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听”的过程中,要迅速对信息做出判断,并且预测话题走向,及时发现并抓住新冒出来的、有趣味的话题。这种“倾听”是一种温柔地“指挥”,这就要求主持人须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为,谈话节目事由互动交谈构成的,只有谈论双方均有诉听的机会,节目才能生动活泼,那种只见主持人滔滔不绝、随意插话、抢话,自我感觉良好的谈话节目是不受欢迎的。比如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在节目进程中就很好地把握了“倾听”的分寸。她的主持最大的亮点就是很好的运用了倾听的作用。如果单从表面上看就像一个孩子在静静地几乎是不动声色地倾

听,只是有时插上几句话,似乎很简单,但是内行会从这静静的倾听中体会到鲁豫的内在功力,正是这样的表现才营造了一种让被访嘉宾备感真挚、亲切的氛围,从而让自己的情感像涓涓细流浸润观众的心田。用温柔的“倾听”来“指挥”节目的整个发展进程。

4、沟通互动者

谈话节目,主持人不能唱独角戏。谈话节目是一个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成的谈话场。主持人通过营造平等语境,才能唤起嘉宾和观众正常谈话情绪,从而形成一个轻松、融洽、自由的谈话现场。其中是一个双重互动的过程。(1)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

前面提到,主持人应该用心地倾听,那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认真倾听了,就会相应的得到嘉宾的回应。这种回应不单单表现在关注对方谈话时的眼神和表情上,还应表现在主持人能即兴提问。访谈前虽然有大致的采访提纲,但是谈话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亮点”,这就有赖于主持人边听边思考,能抓住对方回答中有价值的地方及时补充提问,争取让嘉宾说出更多的东西。(2)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方面,主持人除了应该积极和嘉宾沟通之外,还应该和现场观众有所互动,作为节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场观众和嘉宾、主持人共同完成对话题的探讨或是有助于节目主题的深化。然而这种互动不应该是被提前安排好的。

5、节目责任实践者

“其实在国际上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责任制的,而我国谈话类节目是后面的团队来支撑着主持人。”

一台节目是有着它的社会责任与价值的,而这种责任的实践则要通过主持人带到节目当中去。由于谈话类节目的随意性及互动性,这就必然要求主持人要承担更多的工作。

主持人人中心制现在在我国电视台不是不能够实现,完全能够实现,重要的是主持人要能够而且可以成为这个栏目的负责人。但是有一点可能是主持人自身的修炼是不是到了那个程度,能够完全实行这种角色的转换,请那么多团队给他做支撑工作,他才能够担当下来。像现在国外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大多比我们的主持人年龄要大,这使得他们具备了更多的阅历和经验。所以说目前重要的是主持人要有着这样一个责任追求。

三、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养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改革和发展,谈话类节目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因此对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谈话类节目为主持人彰显个性提供了舞台,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个人的素养才能在谈话类节目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谈话类电视节目及观众的需要。

(一)、基本素养

1、良好的职业素养

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既要完成节目所需要的对嘉宾的采访任务,同时还要掌控好谈话的节奏和现场的气氛,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现场分担并完成对节目的采、编、播、导的业务,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对社会各方面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具备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的敏感素质。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应该对节目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一些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采访背景,从而在采访的时候很快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话题环境当中。作为电视谈话类主持人,文化底蕴越厚实,表现出的文化品位就越高,赋予节目的文化感就越厚重也能对话题的选择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力,”,即在既定的主题下,能够在现场即时判断出什么样的话题可一带而过,什么样的话题应突出讨论。这样,主持人就会可以计划以何种形式与交流对象谈话,做到有话可讲并迅速拉近与被采访主体的距离,与被采访者融为一体。针对交流对象地位、身份、职务、阅历的不同,准确地把握,或对名人的敬重,对老者的真诚,对患难者的同情等等。同时让观众感觉谈话气愤轻松自然。同时,在谈话的时候,不管面对的嘉宾是什么年龄、什么社会身份,主持人必须懂得尊重对方,平等的与嘉宾交流。不管如何,主持人必须状态积极、热情饱满。这样才能得到嘉宾对主持人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2、扎实的语言功底

口才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维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因为嘉宾的个性是各有特点的,不同的嘉宾就要有不同的谈话方式,体现出多种声音和不同的想法。我们不能掌控嘉宾的话语表达,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运用口头语言艺术和受众进行现场交流对话的,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口才。对语言的驾驭

能力。单纯从语言的运用方面来说,《实话实说》的成功及主持人崔永元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说话;幽默源于真诚;学会倾听,不忘思考;对官话、套话的规避,对民众话语的鼓励。

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谁也无法保证在即兴状态下,能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有效对策,但至少每个人都应在适应谈话节目这种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和还原真实话语的制作追求中,结合自身不断变化的媒介角色,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并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摸索出一些对谈话节目的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3、真诚的交流态度

美国电视脱口秀女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有句名言“说自己想说的话,给观众一个真诚的自我,不能欺骗观众。”像她曾经在节目中透露自己年轻时曾吸食过毒品的秘密,然而这样的经历没有成为她事业的绊脚石,反而让更多的人喜欢她,理解她。因为人们从她那里得到了鼓舞:敢于面对真相的勇气和力量。主持人这种真诚的沟通互动,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可以像亲人般和她畅所欲言。这种真诚也体现在主持人对于“谈话场”的营造能力上。“谈话场”实际上就是一个正常的谈话氛围。“造场”的过程,就是主持人以本色和真诚感染观众,并唤起正常谈话情绪的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还自身和对方以真实的说话状态,使谈话能够兴趣盎然,真实生动,平实可信。

谈话节目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随意放松的状态,并且鼓励嘉宾和观众能在这样的状态下说出随意的大实话,但是,要想在半个多小时的谈话时间里,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陌生人相互熟悉,并融合进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主持人的真诚态度是很重要的。

(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特色

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要负责衔接整个节目,在节目进行中要与嘉宾交流。交流之中主持人风趣的语言、突出的个性、广博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能够使观众叹服。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应该以自己独特的主持特色,构筑起交流的平台和桥梁,用于与嘉宾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要想使节目成功并且具有个性,关键问题在于塑造和展示主持人独有的个性特色。

1、什么是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主持人的个性特色,从广义上说可以理解为主持人所表现的主持风格,语言特色等。不同节目中主持人需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色,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从狭义上来仔细分析,又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主持风格,语言特色,以及举止动作、服装搭配等方面,都在体现着主持人的个性特色。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只有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节目主持人,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

2、谈话节目主持人通过语言手段体现个性特色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语言是主持人的基本功,也是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节目背景下主持人要严格注意自己的措辞,语言的轻重等。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基本的比如说话时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节奏、和停顿等表达出来都会带给嘉宾和观众不同的感受。所以主持人若想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必须熟练的运用语言工具,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主持人有优美的嗓音并不等于他能成功地运用语言,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这主要表现在:

(1)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述。其语言特点呈现出理性化、逻辑化,具有突出的深刻性与严谨性。他们的语言,经常表现出思想的机敏与睿智,特别是在充满思想交锋的过程中,可以显现出思维的敏捷与精神的超越。在某些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也会显得很幽默。

(2)富有文化感的语言表述。这种语言方式一般以纯朴厚重、气度雍容见长,常常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语气委婉,富有磁性,彰显出城府的深厚和知识的魅力。时常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性,富有美感。而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之中,又融入各种艺术手法,更能体现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

(3)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过程中,突出其温馨、随意、可亲的特色,在一种平与自由的气氛中体味到平等对话的愉悦。这类语言,一般呈现出清新淡雅、洒脱清纯的气息,往往能够使人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切和平易,以及对话的自由和交流的顺畅。

3、谈话节目主持人通过非语言手段体现个性特色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观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微笑、举止动作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联,同时体

现不同主持人的的个性特色。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眼神、微笑、服饰、肢体语言等等。既要和节目融为一体又要符合主持人自身的特点。

主持人只有灵活的把握和运用各种技巧,恰当的处理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沟通手段,才能在节目中充分的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达到节目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论

主持人如何掌舵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与变革

谈话类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21世纪的传媒依然会以电视为代表。谈话类节目要寻找个性化出路,处理好话题选择、主持人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达到节目内容丰富、嘉宾、观众满意,这些将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摆在电视谈话类节目制作者的面前,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能够主导节目,负责节目,突显个性,因为他(她)是谈话类节目的核心。谈话类节目要利用自己明显的优势,对突发事件请嘉宾来及时交流,让受众感受到深层次的东西。

(1)呼唤个性主持人,风格独具,谦和、犀利、儒雅、幽默,不拘一格,但

要善于把握全局的智慧和起承转合的敏感,以及语言的内涵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主持人话题的把握和引导决定着栏目的基本风格和文化取向。

(2)品牌和风格是形式的要素。

品牌是积累而成的栏目标志,主持人占有第一位意义。主持人的亲和力又是第一位的,透射出的人品第一位,主持人必须面对的是亲和力之中的两个支撑点:文化和智慧,文化是多种知识的积累。文化积累需要岁月、个人的努力,但文化实际上是相对于个体协调而言的,每一个人现有气度的支撑饱满与否是最为重要的。

同时,需要强调,主持人风格决定品牌:靓丽、成熟、幽默、亲近不必强求,但就现有栏目表现看,隐约可见“脱口秀”的印记,因此,现场的发挥就极为重要。无论主持人,还是参与者都需要具备时事敏感力和谈话的机敏能力,才不会在做节目时,想不出自已要从嘉宾身上得到的是什么信息、受众要的是什么信息;才不会在采访中,自己没话说,进入尴尬的局面。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篇3

谈话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操控节目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个性展示,谈话节目成为主持人最不能藏拙的节目形式,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既是节目的驾驭者、领导者,又是节目的形象和代言人,这就要求谈话节目主持人要有更高的素质,同时还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视角。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从话题、嘉宾和表现形式上表达出来的。

独具特色的文化定位和主持人的把握。作为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把握很重要,在电视观众眼里,主持人的观点就是媒体的观点,就是文化视角,就是舆论导向。所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能是咄咄逼人的、不能是以偏赅全的,应该是不温不火的,应该是真诚亲和的。

谈话节目的品位确定之后,对表现内容进行切入的视角也是谈话节目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谈话节目话题设定和切入角度往往是跟着社会的热点走,跟着宣传的导向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又要贴近百姓生活,不说空话、套话,电视是大众文化,如何在大众电视快餐的基础上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是电视谈话主持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拓展空间,能够较好地、有针对性地把握“俗”的基点,然后通过环节设置和主持人的引领深化主题,逐渐揭示主题,从而达到“雅”的境界,撞击出理性思想的火花。

多元化嘉宾和主持人的人文定位。从文化角度上看,谈话节目追求的是对话题进行各个文化层面的展示、交流、碰撞、融合,既在这种碰撞中展现话题和节目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体现节目的人文关怀和主持人的情怀。

电视谈话节目营造的是类似于人际交往中的谈话语境,主持人和嘉宾以及现场的观众可以面对面地畅所欲言,整个谈话过程开放、灵活,信息的传播也是多向的,想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还原一场真实的谈话,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鲜明的主持风格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能够把平常的话题引向深入。

在谈话节目的现场,主持人的主导和把握至关重要,《实话实说》的成功和崔永元独特的风格以及丰厚的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地方台的谈话节目由于嘉宾的地域特点受到限制,要求主持人不但要了解话题,还要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交流的情景方式,甚至方言习惯。

浅入深出表现形式与主持人的表达定位。谈话节目坚持“内容为王、策略为重、语言为秀”的宗旨,这其中的策略就是节目的表现形式,在每个选题进行前期策划时,我们就要努力找到最恰当的表现形式,既要活跃现场气氛,又要避免干涩谈话,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谈话节目的策划中,用浅入深出的形式表现主题最贴近受众需求,同样的选题,不同的制作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作为一档大型新闻直播节目中的谈话板块,我们侧重于话题的新闻性和揭示新闻背后的故事性,结合记者调查的外采补充话题的背景,从不同侧面揭示话题的内涵,扩展演播室的空间,把我们的谈话延伸到镜头之外。比如郑州电视台曾经针对郑州市出台的一纸禁令:限制农用瓜车进城制作了一期节目,节目的开场就从郑州人的吃瓜习惯聊起,市民的谈话非常丰富精彩,现场不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说到政府的禁令,有人反对、有人喝彩,各有观点各有苦衷,整个谈话现场非常轻松,气氛融洽,通过交流,化解了矛盾,解答了疑惑,达到了共识。

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不同,它入题的角度一定要浅显易懂,要让走进演播室的嘉宾感到有谈话和交流的兴趣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展开谈话,以浅的方式入题,按照电视的表达方式,体现出容易走近对方心灵的交流愿望,容易让受众接受。

同时,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还在于整个谈话空间的营造,也就是要营造一种“客厅氛围”,让嘉宾走进我们的客厅,主持人就是这个客厅的主人。这就要求主创人员在把握谈话对象背景的情况下,还原节目现场的原生状态,通过节目的段落和层次巧妙设置,还有道具和背景线索的展示,运用多种话题外展元素的结合,有目的、有节奏地释放有效信息,在不经意间营造出一个和谐自如、真实真挚的谈话空间,从而打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电视的职业要求和主持人的人格定位。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精神涵盖了你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和职业自律。谈话类节目更多地贴近民生、了解百姓疾苦,反映百姓呼声,就要求我们要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

电视主持人是公众人物,是媒体形象,在镜头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需要高度严谨。所以说主持人的人格定位和节目的要求是紧密连接的,既尊重嘉宾的话语权和观众的知情权,又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判断、有严谨的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起到政府的“减压阀”和百姓的“减振器”的作用,仅仅当一个代言人和串联人的角色是不够的,只有在节目中不断完善自己,找准自己的人格定位,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谈话节目主持人。

总之,优秀的谈话节目既要有思想的魅力,也要有语言的魅力,同时还应该有文化的魅力,作为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既要做好话题的引导者,也要做好节目话题的收局者,以良好的节目塑造电视媒体的文化形象,以职业的精神創造平等的谈话空间,这是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的。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新闻频道)

探析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主持人策划 篇4

主持人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节目具有直观形象甚至人格特征,可见主持人在谈话节目的传播信息体系里占据重要地位,其定位应该是谈话的组织者、节奏的控制者、观众的发言人等。

首先,主持人是谈话的组织者。谈话节目的重中之重就是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这需要主持人能有效地激发嘉宾的谈话欲望,帮助其梳理好谈话思路,引导嘉宾和现场观众放松的同时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其次,主持人应是谈话节奏的控制者。主持人脑海中必须有清晰的提纲逻辑,引导整个谈话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的时间控制是电视节目录制的必然要求,主持人需要合理分配嘉宾、现场观众及自身的阐述时间。

最后,主持人应是观众的发言人。主持人应该一定程度淡化其主持色彩,把自己置身于电视机前,多从受众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脉络或寻求答案,多思考观众想要了解的是什么,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能顺利运作的关键,他/她既是演播室的主人,也是节奏的控制者、气氛的带动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人文魅力首先体现在他们对谈话的控制上。

首先,具有人文关怀的主持人应掌握提问的艺术。目前很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只知道按照设计好的采访提纲连续发问,忽视了嘉宾谈话的思路与情绪,这直接导致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观众也会觉得匪夷所思。合格的主持人应该时刻想着他们是代替观众在发问的,要根据嘉宾讲述的节奏及时调整下一步要提问的主题;而优秀的主持人能做到提出妙语连珠的问题。

其次,具有人文关怀的主持人应了解倾听的重要性。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嘉宾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在代表观众提出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同时,也要代表观众倾听,这样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谈话节目因其即兴的特点,在录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合格的主持人只有在过程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合理判断,才能化解一些突发状况,使观众体会到人文关怀。

一名合格的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具备充分的人文情怀外,还要具备以下几种素养和能力。

第一,合格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主持人必备的核心能力,二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既然是谈话节目,主持人“说”的能力就体现在知道如何问问题、问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何种方式来问、运用何种修辞或语法结构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其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和人格特征。与此同时,谈话节目的双向互动特性也需要主持人学会“听”的艺术。没有倾听,谈话节目就变得索然无味,只有一副走过场的外壳,丧失了其灵魂。这一能力在美国黑人主持女皇奥普拉·温弗里身上有深刻的体现,她总能从耐心倾听中找到嘉宾和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诉求。

第二,合格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要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谈话节目最大弊病在于空有华丽外壳,却缺乏独到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品格,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平淡空洞。要改进这点,作为节目第一形象的主持人需要博览古今中外各行业、领域的书籍,建立渊博扎实的知识体系,在形成批判式思辨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观察事物的敏锐度。这点在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他所主持的《开卷八分钟》时长很短,且被安排在“鸡肋”时间段播出,但这没有影响其形成稳定的收视群体。很多观众正是看中梁文道在节目中畅谈古今中外对话题充满智慧的剖析、旁征博引的论述。

三、主持人的培养与包装

如何选拔培养与包装推广谈话节目主持人是电视策划人面临的又一问题。

(一)如何选拔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通常谈话节目主持人有两种产生途径:根据栏目定位选取合适的主持人;为某位主持人量身打造一档固定栏目。前者需要策划人员详尽分析节目定位、观众层次、内容风格等基本要素;后者则需要主持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名人效应。

比如北京卫视的《养生堂》,其栏目宗旨是秉承“弘扬国医文化、传播养生之道”,通过医学、养生专家的专业解读,为广大观众奉上实用、权威的知识。这就要求主持人要符合东方审美中的含蓄优雅、大方自然,且能带动节目气氛。最终主持人悦悦以清新阳光的外表、幽默亲切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节目组的认可,后来也被很多观众所喜爱。

凤凰卫视主持人的选择与打造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他们先引进一部分已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主持人,如陈晓楠、许戈辉、马斌等;同时培养一些知名记者和业内专家,诸如闾丘露薇、吴小莉、邱震海、阮次山等;并自主培养包装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主持人,如窦文涛、陈鲁豫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打出主持人品牌效应后,凤凰卫视就会根据他们自身性格特长为其量身打造一档或几档栏目。比如窦文涛同时主持《锵锵三人行》和《文涛拍案》;胡一虎同时主持《一虎一席谈》、《凤凰全球连线》和《凤凰大视野》。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加强已有主持人的知名度,也能带动很多精品栏目的出现。

有些学者把主持人的职业生涯划分成五个阶段:前期、尝试期、成长期、拓展期和后期。其中尝试期、成长期和拓展期是最为关键,主持人在经历过这三个阶段的历练后,才具有了品牌效应。处于“成长期”的主持人有工作的冲劲和无穷的创意,但有时也会莫名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策划者和有经验的前辈多对其加以帮衬,助其克服困难。“拓展期”的主持人已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其思维方式也相对固定下来,无法突破自身的瓶颈,创作热情也不如以前。这时就需要其及时学习新鲜信息,调整自身思辨能力,不断完善改进技能和素养,有时策划者会引入一些竞争机制来激励这一阶段的主持人实现自身价值。杨澜曾经在主持《正大综艺》得心应手之时选择全身而退,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为的就是不断学习完善,更新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素养。

(二)如何包装与推广谈话节目主持人

良好健康的主持人形象包装不仅可以赢得更多的稳定收视群,也能为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建设奠定基础。西方主流媒体早已采纳“明星主持人制度”,有些电视台还会成立专门的公关策划部负责主持人的宣传推广工作。

主持人的包装主要是指主持人的形象包装,对主持人外在形象、性格形象、风格形象等进行设计,以达到和栏目吻合的效果。比如凤凰卫视董嘉耀总是一身迷彩装主持《军情观察室》,窦文涛会经常穿着中式马褂主持《文涛拍案》,这些其实都是制作者精心策划的结果。

西方还借助主持人姓名来推广栏目的知名度,特别是一些谈话节目。比如《大卫·莱特曼深夜秀》、《柯南今夜秀》等。凤凰卫视同样借鉴了这一模式,例如邱震海主持的《震海听风录》、何亮亮主持的《时事亮亮点》等。他们以主持人为核心录制宣传片,安排主持人承接各种媒体和社会活动,出版书籍,参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制作,利用新型的社交平台对自身进行推广。

总之,主持人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重要标识,在内容生产、品牌建立、市场开发和综合竞争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电视节目的策划者才要合理地对其进行延揽、培养和使用。

参考文献

热线谈话节目与主持人的自身素质 篇5

下面,谈到主持人的素质我们要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主持人的政治素质

在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宣传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新闻类主持人或者是娱乐类主持人,还是热线谈话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

在节目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我”,如我认为、我以为、我想等等。但是,这里的“我”和自然生活中的“我”是不能等同起来的。作为主持人的“我”是工作中的“我”,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媒体,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意愿,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我”。作为节目主持人的“我”,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我”,他高于生活中的“我”,是更高尚、更完美、更纯洁、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我”。在节目中,都要以党和政府的宣传原则为依据,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起到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作用,帮忙而不添乱。所以节目主持人应加强政治学习,以提高政治素质。

主持人要自觉地加强政治学习,还应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敏感话题。这就要求主持人加强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党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令、决策有一个切身感受,增强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节目的选题和嘉宾的选择,才能在屏幕上、话筒前保证不出政策性差错,并使节目具有一定深度。

主持人的业务素质

1. 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表达欲望。主持人是某个节目的代言人,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和与观众交流的,所以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想说,再就是要会说,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现场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应是和节目内容协调的。主持人是否能很好地驾驭和完成节目内容,能否将节目的主题和意义表达到位,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一个主持人一定要具备“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能力,这样,随机应变就成了综艺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又一素质。

2. 主持人要充分展示个性魅力。个性魅力一定要建立在栏目特点和个人风格有机结合并相吻合的基础上,两者的关系就象红花和绿叶,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栏目很难说是栏目造就了主持人还是主持人影响了栏目的收视率。一个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和形象应符合这个栏目的风格和定位。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类型调整自己,或根据自身的形象、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栏目。

3. 节目主持人要进行信息传播是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运用的。主持人的语言是工作语言,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既然是工作语言,就要比生活中的语言更标准、更规范、更简练、更准确、更健康。

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基础,只有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钻研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因此,主持人要加强文化方面的学习,博览群书,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刍议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素质 篇6

1 恰到好处的沟通能力

作为一个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想使自己的节目成功,要具备与嘉宾及现场观众充分沟通的能力。要与嘉宾建立起平等的对话意识,与嘉宾处在一个对等的地位,如果双方地位不对等,那所进行的交谈,只能是说教和灌输。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积极运用语言艺术与嘉宾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使嘉宾感到熟悉、轻松,消除拘谨、被动,建立起平等的对话意识。比如《非常静距离》中的主持人李静,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像在和朋友聊天,自然、随和、热情而又亲切。无论是众人敬仰的经济界精英,还是让人崇拜的明星大腕,在她的面前都像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这种平等的情感交流方式既让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有了倾诉的欲望,使节目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又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淡化嘉宾的权威地位,从而为正常的谈话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要让嘉宾和主持人达成互动效果。主持人应以平常态、平常语与嘉宾、受众交流,引发现场谈话的宽松氛围,使嘉宾和受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相反,当主持人的谈话切入点嘉宾不认同时,主持人应以机敏、幽默的语言调动对方情绪,引导对方勇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形成双方观点的激烈交锋,使受众在情绪上有积极的反馈,这同样也能让节目获得成功。

2 灵活多变的驾驭能力

现场谈话节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主持人的驾驭能力,关系到节目能不能如期展开、顺利展开,节目所传递给观众的必须是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持人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回答者。所以说主持人的思路一定要清晰,牢牢把握节目的整体,使整个节目形散神聚,这就要求主持人一定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主持人在具体的节目主持过程中善于抓住话题,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宗旨,以真善美为原则,把握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节目按预定的目标深入展开,驾驭节目走向,控制节目流程。

除了要很好的驾驭节目内容之外,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合适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如果双方一直是语气单调、平淡的叙述,受众难免会厌倦,反之,如果通篇是情绪激昂的对话,受众同样会感到乏味缺少艺术性。就如同山水画的笔墨要浓淡相宜,主持人应注意把握节目节奏,在嘉宾平实的叙述中,适时发问、引导,从而激发出吸引受众的兴奋点。

恰到好处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任何一个主持人或多或少要运用的,并且是在你拥有了良好的语言条件与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更为重要的一点。当然,谈话类节目不同于综艺节目,过多的不恰当的身体语言会带来手舞足蹈式的轻浮。适量而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既避免刻板单调,又能够吸引观众,会给思想表达、节目情趣助一臂之力。如何运用好身体语言也是每一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必须修炼的基本功。纵观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自然随意,不做作、不夸张的身体语言更加大方得体,也更能维系整个谈话现场的良好氛围。《鲁豫有约》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陈鲁豫在节目现场大多会随心所欲翘起“二郎腿”,有时也会不经意间用手轻拨自己的耳边发,在听到被访嘉宾描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会开口大笑,并时不时的用手掩住嘴。这些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身体语言,在与嘉宾座谈的采访现场却能进一步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无形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倾听,并对嘉宾所谈内容非常感兴趣的情感信息。主持人自然的情感流露更拉近了与嘉宾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嘉宾的顾虑与拘谨,带给嘉宾强烈的倾诉欲望,进而让整个谈话过程轻松、流畅。

当然,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还应当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能够倾听并善于倾听,能使嘉宾、观众真实的进行意见表达与感情交流。同时还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能够发现对于谈话对象来说具有特殊情感意义的人、事、物,捕捉能够感动自己、感动嘉宾更能感动观众的闪光点,这样才能让整台谈话节目生动、有趣、有内容、吸引人。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风格初探 篇7

关键词:谈话节目,健康主持,风格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 作为一种旨在向观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介绍养生保健常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电视节目形态、以演播室访谈为主要的制作方式, 通常还会辅以现场演示、实验支持、短片介绍等表现形式, 同时还可以引入现场观众、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互动方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在不断进步, “有病早治, 无病强身”的健康理念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 也正是基于此,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以其科学性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近些年来, 各级各类媒体虽涌现出了大批健康类谈话节目, 但却鱼龙混杂, 其中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卫视《养生堂》等栏目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随着制播分离的发展, 很多地方媒体也出现了很多以健康谈话节目为形式的变相的广告节目, 利用老年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推销产品。凡此种种, 也给健康类谈话节目带来了不少诟病。

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准确把握语言风格, 形成准确且具有个性的主持风格, 对于节目的整体格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整体而言, 主持人一般要具有基本的健康知识, 既能正确地引导专家的思路, 让专家的解析通俗明了, 又要作为观众的贴心人, 想观众之所想, 问观众之所问。因此, 在节目中,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语言风格至少要关照到这两个方面:

一、把握节目宗旨明确角色定位

(一) 以目标受众, 确立角色

一般而言,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健康类节目的受众分为两类:患者与健康人。患者包括患者的家属, 收视的目的性较强, 往往对自己身患疾病的节目更为关注, 收视诉求集中在寻医问药以及患病期间的注意事项上。健康人群的收视多为伴随性, 感兴趣就看一会儿, 没意思就换台, 收视诉求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预防或者养生保健的内容上。从年龄来看, 健康节目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以50岁以上居多。在此基础上, 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风格基本可分为:活泼型、亲切型、专业型。

1. 活泼型风格多适合年轻主持人, 在谈话场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访谈氛围, 对观众以叔叔阿姨相称, 如邻家孩子一般, 真切的为叔叔阿姨的健康问题担忧, 在专家讲述的内容过于专业时, 甚至可以直言“听不懂”, 要求专家进行通俗的解释。活泼型风格在老年观众群体中比较容易形成固定的受众群, 用观众的话说“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北京卫视《养生堂》的主持人悦悦就采用这样的主持风格。

2. 亲切型风格是目前健康类谈话节目中较为常见的风格, 主持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亲和力, 在专家与观众间如朋友般亲切自如地沟通交谈, 适时适度的调节谈话场气氛, 以真切的情感因素的介入, 用真诚的交流, 幽默的插话, 满足观众的期望值。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的主持人冀玉华就是亲切型的风格, 不仅赢得老年观众的喜爱, 在其他年龄段受众群体中也颇有人缘。

3. 专家型风格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也是经常需要的。这样的主持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医学专家由于职业生涯和学术专业的影响, 在表述中往往趋于抽象的理论, 而作为患者、观众则更容易接受具象的症状。这时就需要主持人从中调节, 消除专家与观众间的知识差异以及语言表述中的习惯落差, 时而“深”入, 时而“浅”出, 将专家抽象的表述形象的转化成易被受众理解接受的日常话语, 把高深的专业知识转化得通俗易懂。

(二) 一贯性与因题而论

通常来看, 主持风格的确定是需要多方面来考量的, 既和主持人自身的性格、喜好、教育程度、专业背景有关, 也和节目的样态、性质、内容、编导意图和制作人喜好有关。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 在节目中主持人的风格应呈现一贯性, 既构成节目的整体稳定风格, 也有利于受众群体的培养。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主持而言, 在一贯性的基础上, 也可以依据内容, 适当进行调整。例如, 一位常采用“活泼型”风格的年轻女主持人, 当节目的内容为孕产期保健、医疗美容等内容时, 收视人群较以往可能更偏重于育龄女性、待产妈妈等群体, 这部分人群对于活泼型风格可能会觉得“嗲”、“造作”, 此时主持人可以适当地往“亲切型”、“专业型”调整。相反, 一位常采用“专业型”风格的主持人, 遇到诸如慢性病、骨关节病等内容, 关注人群基本以老年为主, 甚至很多患者还是“久病成医”,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主持人就可以将一贯的“专业型”风格适当地向“活泼型”、“亲切型”调整, 让受众切实感受到主持人真诚、笃实的关切。

总而言之, 三种风格各有特点, 又可相互借鉴融合, 对于主持人而言, 就是要在三者之间寻求到合适的基点,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也构建节目的整体形象。

(三) 设身处地, 拒绝广告推销

健康类访谈节目的宗旨在于传播健康知识与理念, 但这种传播一定不是高高在上, 我说你听的传播, 而是建立在与观众平等的服务传播上, 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 让观众觉得主持人是在真正地替他们着想, 为他们着急。要做到这一点, 主持人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 主持人无法亲身经历, 但却能感受到患者为此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唯有此, 才能有迫切的欲望, 希望观众了解医疗知识, 尽快康复。用主持人真诚、真挚的情感交流, 在专家与观众之间架起平等对话的桥梁, 从而获得观众的信任与青睐。

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 我们需要警醒的是电视媒介的权威性与广泛传播性是可以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利益的。各级各类媒体中, 很多医院、医生、医疗设施甚至药品, 经过电视媒介的传播之后, 都可以起到强大的广而告之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好事, 可以使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得到推广, 可以使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人所知, 可以帮助饱经病痛的患者寻医问药。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不好, 很可能被不法商家利用, 最终耽误患者的病情, 损害观众的健康, 也破坏了节目和主持人的声誉与形象。从这一点来看, 作为健康类节目的主持人和制作者都要引起重视, 切不可把谈话节目做成变相的广告。

二、把握主持形象, 确立语言风格

主持风格体现在主持人的形象、仪态、气质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语言, 最可塑的也是语言。语言的风格特点对于主持风格乃至节目风格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 对于健康类谈话节目的主持风格而言, 主持人说什么, 怎么说的问题不能忽视。

(一) 通俗易懂

在访谈过程中, 主持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很多时候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话题把握的, 面对医学专家频频道出的医学术语, 主持人不仅要懂, 还要巧妙地将这些知识解释得通俗易懂。例如, 在一期关于孕期保健的节目中, 专家指出“孕中期, 通常在16周做唐筛, 在24周做一次糖耐”, 这就很容易让观众迷惑, 什么是“唐筛”?此时主持人就可以做出解释“唐筛是指唐氏儿筛查, 看看宝宝的染色体有没有问题, 帮助妈妈们排除掉孩子先天愚型的可能, 这个对于优生优育非常重要, 而糖耐呢, 是糖耐量测试, 看看孕妈妈对于糖的耐受能力, 看看会不会是妊娠糖尿病, 不仅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 对妈妈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几句简单的话, 让观众快速弄懂专家要表达的内容。

(二) 生动形象

在谈话过程中, 医学专家由于职业生涯和学术专业的影响, 在表述中往往趋于抽象的理论, 而作为患者、观众则更趋于接受具象的症状。作为主持人要发挥想象, 将专家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例如, 一期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的节目, 专家提出“可以采用往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方法”, 乍一听起来, 会让观众觉得无法理解, 这时候, 主持人就可以接过话头说“这个就是叔叔阿姨们常说的‘打骨油’吧?怎么听着像给老柜子门的合页上机油啊?机油的作用是润滑, 这玻璃酸钠起什么作用呢?”既把注射玻璃酸钠形象化了, 同时提出了观众的疑问, 玻璃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让一个在专家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 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 简洁准确

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 由于以传播健康知识为最主要目的, 因此, 作为主持人要目的先行, 力求语言的简洁准确。所谓简洁是要用较少的词语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表达清晰, 主干突出;所谓准确则是指口语表达的语意准确、内涵具体, 词汇清晰。在节目中主持人应注意去掉无意义的口头语与多余的感叹词, 说言辞准确利于理解的短句, 抓住中心, 避免空话废话,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逻辑严密。

(四) 朴实真挚

在健康类谈话节目中, 主持人还应做到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作为以提供健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类节目, 在语言上要杜绝华丽辞藻的堆砌, 应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心口如一、坦率质朴, 把内容传达清楚, 把知识表述准确。且不可一味去追求语言的铺排夸张, 给人画蛇添足、拐弯抹角、装腔作势之感。

解读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个性魅力 篇8

关键词:访谈节目,个性魅力

近几年, 我国电视媒体刮起强劲的谈话节目风暴。《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小燕有约》、《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及杨澜的《天下女人》等等。我国电视媒体上刮起强劲的谈话节目风暴。据统计, 从1996年到2000年短短的几年间, 国内谈话类节目从《实话实说》只此一家猛增到170个, 而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内容侧重于主持人的临场发挥, 往往通过主持人与嘉宾间的沟通来展示节目所要探究的话题本质。“即兴”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 只有在即兴谈话节目中, 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才华才能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 才有可能为节目内涵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化。可以说, 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影响到电视谈话节目的风格。

有人说, “主持人是一种独特的人物, 公众把他们作为一种性格来认识”。而不同主持人的风格迥异、因人而不同, 但也只能大致上进行划分。如娱乐型谈话节目《超级访问》的主持人李静集幽默、思辨、情感、亲和力于一身。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徐熙娣更是机智灵敏、幽默诙谐, 其主持的《康熙来了》更是在台湾地区收视长虹。

他们的成功都源自于他们作为主持人身上的个性魅力。个性化的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个性化的必然选择。个性魅力是主持人自身、声音、形象等先天条件与栏目, 个性与受众审美契合中的发挥。在此前提下, 个性化表现为独特的思维方式, 独特的视角构思, 独有的见解感受, 独具特色的表达。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 主持人是节目的支撑者和主心骨。主持人风格化、个性化, 带给节目的是全新的人文视角和审美理念。

个性, 说来容易展现难。回到十年前, 俊男靓女型的主持人凭着外形和语言还能吸引观众。如今10多年过去了, 越来越多颇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已经活跃在屏幕上, 他们挑战和改造着我们的审美。而观众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 他们呼唤更具个性的主持人出现。个性, 是主持人重要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是电视台的宝贵资源。不少电视媒体如今生存状态不进不退, 原因在于节目的不阴不阳, 而节目不堪的主要缘由则因主持人们太缺乏个性。

主持人在节目中最忌讳的是完全符号化, 即按既定编辑思路和风格, 四平八稳地把节目拿下来, 能保证不出错, 就已是功德圆满。它其实是以牺牲个性、激情和思想为代价的, 这样的主持人肯定没有生命力。那么, 主持人怎样才能个性鲜明呢?个性化的本质实际是真性情, 这是打动观众的最基本元素。

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一直实践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 给观众一个真诚的自我, 不能欺骗观众。”她曾经在节目中透露自己年轻时曾吸食过毒品的秘密, 这种坦率反而让更多的人喜欢她, 理解她。于虎也曾在节目中不止一次地告诉那些高考落榜者, 自己也曾三次落榜, 让他们重拾信心。主持人不掩饰自己的某些不完美, 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媒介形象, 体现的反而是另外一种真诚之美、朴实之美。

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会吸引一大批观众并引起共鸣, 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观众群。白岩松不止一次地说过主持人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格和个性。例如, 崔永元当初主持《实话实说》时, 这个原本中央电视台的无名小卒, 以一脸坏笑、生活化的幽默而一夜之间蹿红。崔永元正是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了真实的主持人形象, 引起了观众对他的广泛共鸣。那时几乎人人收看《实话实说》, 在街头巷尾谈论节目中曾讲到的话题和人物。在《实话实说》取得巨大成功后, 各地方电视台争相效仿, 但真正获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同样的定位, 为什么会有如此落差呢?正是崔永元本身的特质成就了《实话实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 观众爱看的是小崔在台上的妙语连珠, 恰到好处的调侃。是他机智幽默的风格感染了观众, 也就有了《实话实说》在当时的成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个性化主持人无形中会使节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合号召力。

主持人的个性是通过形象来展示的, 是个人政治素质、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语言表现力、风度气质、服饰仪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体现。有感于知识的贫乏, 有人孜孜不倦耕读不辍, 有人勤于采编实践, 进步幅度很大, 而有的却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化妆和服饰选配上, 觉得这是追求“完美”。殊不知这种“美”是浅薄的, 脆弱的, 因而其心理压力很大, 自信心很容易失去, 一点访谈计划外的情况, 就会手忙脚乱, 甚至“崩盘”。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主持人, 但是必须明确个性化不是传播的目的, 而是优化传播的手段。主持人的个性化必须与栏目融为一体。否则, 一切脱离栏目特点、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判、肆意妄为的“与众不同”, 是不会被受众承认, 更无法被接纳的。看过赵忠祥老师与吴宗宪共同主持《舞林大会》, 就极不伦不类。一个中国曾经最最庄重的主持人与一个最最古怪精灵恣肆搞笑的人去搭配, 能合拍吗?这样的个性化无意是失败的, 是与受众的审美相悖的。

总的来说, 电视谈话节目有着庞大的受众群, 也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节目会赋予主持人更多的机遇, 同时也给主持人带来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第37页。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牵引力 篇9

一、牵引力的内在要求

(一) 把握主题, 理清思路

谈话节目要有主题, 有灵魂。主持人要有效地“牵引”节目的走向, 必须对该期节目主题有详细、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应了解节目策划案的主要部分和环节, 注意策划案中谈话的精髓和灵魂是什么, 谈话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等。认识主题之后, 下一步要理清思路, 即仔细分析主题的递进层次, 轻重虚实, 特点意义;分析主题的背景、涉及的相关知识;节目中话题怎样插入、怎样展开, 谈话分几个层次进行等等。

(二) 调控节目节奏

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谈话参与者共同完成的动态过程, 其间有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素, 如嘉宾的语言表达方式, 包括语速、语气、音量、遣词造句方式等;嘉宾或观众语言表达所用的时间长短;参与者的语言、表现所共同营造的现场情绪气氛, 以及这种现场气氛的高低起伏、张弛变化, 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谈话现场的节奏。在电视谈话节目现场, 节目节奏由于访谈话题不同、出场嘉宾不同、嘉宾语言能力的差异、所表达观点的耗用时间的差别等而各有不同。

二、提升牵引力的技巧

(一) 注意倾听

卡耐基认为“倾听是一种无言的信任, 注意倾听别人, 就等于表示自己愿意接纳别人, 承认和重视别人, 有效的沟通始于真正的聆听。”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会和运用倾听对节目的把握和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在谈话节目中, 要在有限时间里达到交流的有效性, 必须带着目的去听, 这个“目的”就是如何把握谈话的主题, 主持人应当在与对方对话的同时, 考虑谈话的主题和达到该主题的手段, 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使主题清晰。主持人对于倾听到的“素材”, 要进行现场“编辑”, 需要思考话题的衔接、贯穿以及如何去切断或结束嘉宾、观众的谈话。一场原本头绪纷繁的谈话, 将因为主持人倾听之后的“穿针引线”而变得层次清晰、观点明确。

(二) 口头语言的运用

谈话节目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的节目, 主持人对节目的牵引也是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语言时, 主持人不需要带着上传下达、一板一眼、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也不需要辞藻多么华丽, 维系节目运转的动力是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所形成的牵引力, 它就像是一剂“粘合剂”, 将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必须根据嘉宾的身份、个性、文化程度等背景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寻找到最合适的对话内容与方式, 以便与嘉宾的谈话方式接轨, 为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推波助澜, 引起双方之间引起思想的共鸣。电视演播室中的谈话毕竟不同于日常交流谈话, 主持人需要下功夫, 缓解嘉宾在面对陌生人和电视摄像机时紧张戒备的心理状态, 使嘉宾能真实、自然地表达。主持人最好从生活或与嘉宾熟悉的话题入手, 可以对紧张的情绪起到舒缓的作用, 而通俗、平易近人的口语化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和谈话对象拉近距离, 能尽快引导嘉宾进入角色。

(三) 运用身体语言

主持人的形象是嘉宾与观众理解节目风格、与主持人接触时最直观的依据。大多数电视谈话类节目需要的是茶馆式的聊天、侃大山、摆龙门阵、唠嗑, 需要一位能使普通老百姓觉得开口说话没有过多压力的主持人, 所以形象上的平民化能增强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对话时的亲和力, 弱化主持人的存在感。

同时, 主持人适当的肢体语言往往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 能助语言表达一臂之力。在摄像机的观照下, 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在所有人面前, 而同样处于摄像机观照下的嘉宾也绷紧了敏感的神经, 在他的眼里, 主持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暗示着什么。所以, 在节目现场, 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谈话者的心情、思维。谈话节目追求的是随意、轻松的气氛, 节目主持人无论是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出发, 还是从维系现场气氛的角度考虑, 都应当适可而止地运用肢体语言, 才显得大方得体。

(四) 适当的情感表达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们总是更乐意接近与他们性情相同、性格气质相近的他人或群体。面对这样的对象, 人们会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情感牵引也是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来到节目中说话的是有情感的人, 收看节目的观众也有情感, 节目主持人同样也要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节目中, 主持人应该本色“出演”, 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 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到述说者的情感世界中, 使倾诉者产生信任感, 更乐意把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此时, 主持人的情绪往往像一块磁石, 对嘉宾和现场观众的情绪、思想、述说欲产生着“磁化”的作用, 从而感染场上嘉宾、场下观众的情感。因此, 当主持人出现在观众面前时, 他带给观众的感觉应该是真诚而友善的, 这种真诚和友善发自主持人内心, 使得所有的嘉宾、观众都必须用心去交流, 也值得用心去交流。

(五) 重视互动

谈话的过程是信息传播的过程, 传播不能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是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主持人的牵引力在现场的互动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这表现在既能调动嘉宾倾诉的欲望, 又重视现场观众的感受, 从而形成良好的节目氛围。

主持人作为现场话语权的掌控者, 应能敏锐地意识到何时进行互动。当现场观众被嘉宾的诉说感动时, 适时将话语权交给观众, 让观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不论这种观点成熟与否、表达流畅与否, 互动都不失为调剂现场气氛的一剂良药, 主持人在嘉宾与观众的互动中或许还能发现新的谈话切入点。

以何种方式进行互动也应成为主持人牵引力的表现之一。现在的电视谈话节目常用的互动方式包括嘉宾间的讨论或辩论、现场调查、现场观众发言或提问, 这些方式各有其利弊, 主持人应在综合考量现场环境后, 灵活运用这些互动方式。

三、结语

主持人的牵引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控制现场的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机敏的反应能力不是在一两次节目中就可以形成, 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只有当谈话节目主持人脱离“串词人”的身份, 积极参与到节目的选题、拍摄、剪辑等程序中, 更好地认识一期节目的主旨、倾向、编导所要表达的意图, 注意倾听, 注重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运用, 懂得在适当表达情感, 重视现场互动, 才能更好地驾驭现场, 把握大局, 让谈话节目更具观赏性, 从而才能以更自由的空间和更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去驾驭节目, 体现主持人所应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振.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黄瑛.曾致.主持语言技巧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贾爱民.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J].新闻记者, 2004, (11

[4]蔡辉.谈话需要牵引牵引为了传播——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牵引力的重要性及其把握[J].声屏世界, 2008, (2) .

商业巨手下的美国电视谈话类节目 篇10

[关键词]视觉化泛审美化可视性

“脱口秀”原文为Talk Show。这个词组由两个词组成,talk和show。前者的意思为“讲”、“说”、“谈论”等,也有“商谈、磋商”和“谈心、聊天”的意思,另外还有“空话、废话、扯淡、瞎白话”等意。总之意思不固定。后一词带有“显示’、“出示”、“显现、出现”的意思,还有“表演、出场、露脸”之意,另外还有“炫耀、卖弄、夸示”等。这样一来,Talk Show就带有某种难以确定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滔滔不绝”以说为主,二是要“显示、表演”。“脱口秀”是这个词组的中文翻译,最早是台湾一些学者和电视媒体使用的,后来流传到香港等地。我们这里之所以也这样使用,是因为中国内地的电视观众已经熟悉这一词。

从美国大众传播历史来讲,大多数学者认为“脱口秀”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些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主持人比如杰克·帕哈(Jack Paar)等主持的《夜间节目》等都属这种。但有些学者如维基·阿伯特、戴维·萨米尔(David Sameale)等认为。“脱口秀”还可很快就得到了发展。电视台开始播放广告邀请观众参加这样的Show。电视台老板也十分高兴,因为又开辟了一条生财之路。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经济开始恢复,文化艺术也开始复苏和发展。电视机逐渐进入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这样每天夜晚——一般在晚上九、十点钟之后,当孩子进入卧室,父母便开始收看《夜晚的节目》(Evening Show)。这种节目——比如杰克·帕哈主持的节目——时常邀请一些名人讨论一些美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政治家讨论国际问题、商人谈论物价问题、牧师讲道等等。以后逐渐发展到邀请一些好莱坞的明星谈论新片、歌星介绍新录制的歌曲、作家邀请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上电视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主持人也不再严肃了,开始说笑和打闹了!于是又开始引进过去的电视游戏的因素。

从70年代开始,这种电视节目逐渐在白天出现,而且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星主持人”——如同好莱坞的明星一样光芒万丈!节目的性质也变化了。开始把一些生活中的肮脏的、见不得的人的丑事揭露出来。某些美国人的毛病就是“爱看别人的私事”。兰特教授就提出过:在这个保护个人的隐私的国家内,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地想要知道别人的隐私。先是谈论某某名人的私生活,后来干脆邀请普通人来相互揭短。

从80个代开始这种“脱口秀”节目越办越多,这样就出现一大批著名的明星级别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而电视节目的脱口秀播放的时间,有的台竟然达到每天6个小时。

虽然有些主持人还是坚持邀请名人、女人、“洋人”(外国人)在自己的节目中出场,但是更多的“脱口秀”主持人邀请的是普通的美国老百姓在节目中出现。

相比之下,这样由美国普通老百姓登台出场,而且由他们作为现场的观众而播放的“脱口秀”节目更为美国大众所欢迎。于是电视台在播放每次的节目之后,就登出广告:“诸位谁发现自己的情人欺骗了自己,而且想在我们的电视台公开讨论这个话题的话,请和我们联系:电话是……”。而在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大都市排队等候进场充当现场观众的人数不胜数。

比如在2001年11月19日,杰里·斯普琳格jerry Springer主持的主题为斯普琳格图书俱乐部的谈话节目,整个节目的播放时间是一个小时:其中杰里主持的节目部分为45分钟,插入的商业广告时间为15分钟。

杰里的节目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奇怪的家伙各占大约10分钟,观众占约两分钟,其余为杰里的“说与讲解”(即Talk)。最后有大约10分钟的回答问题和总结。在这个45分钟左右的“脱口秀”节目中,电视的镜头不断变化。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推拉、旋转,还有三到四个从高处向下拍摄的全景镜头。从电视摄影的艺术和技术来讲都是上乘的。其中捕捉个人面部的表情是相当有水平的:几个大的特写镜头把人物的喜、怒、哀、乐、惊奇、感叹等等表现得非常准确和生动。摄影师还特别注意给杰里一些特写和有意义的镜头:比如几次拍摄他在观众中间走来走去,不时和这位握手又不时同那位打招呼,显得相当随和和平易近人。但是有几个镜头,不难看出是附加上去的,比如最后总结时的一段讲话:用的是中景镜头,除了杰里之外没有别人。有一些“怪人”的表演镜头是事先拍摄好的录像带。还有几个猫女郎的镜头是用电脑技术合成制作出来的。这样,整个节目的拍摄、剪辑、声画结合、电脑合成等技术部分都是非常不错的,表现出当代美国电视的技术水准。

可是如何评价杰里·斯普琳格这个节目的思想内容和道德水准呢?不用去看,就是从上面我们的介绍就可以说是“十分低级、庸俗、下流不堪、肮脏和恶心的!”斯普琳格的脖子上面有时还挂着十字架——他自己讲他是一个基督徒。可是这个节目是很反基督教教义的。这样的节目有什么意义呢7虽然这位主持人最后讲出诸如“人人都有权力去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民主自由的土地”等等,可是这个节目和这些概念丝毫无关。

让我们看看当天这个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表:

杰里·斯普琳格之前的节目是电视剧,表现宗教内容的一个连续剧,而杰里的后一个节目是地区电视台30分钟的《电视新闻》,这两个节目都提到了纽约9月11日的大惨案。就在这样国情紧张的情况下,竟然播放这么无耻下流的“脱口秀”,而且三天之后就是美国国家的宗教节日——感恩节。奇怪的是没有人去批评他1

再让我们看看同一天的其他“脱口秀”节目吧!

下面是一个时间表:

上午:10:00~11:00:拉基主持我的朋友欺骗了我11:00~12:00蒙泰尔主持:蝴蝶夫人的浪漫历史下午:1:00~2:00:詹妮主持:女大学生的忏悔1:00~2:00欧普拉主持:我的孩子吸毒了1:00~2:00:萨丽主持:如何管教这些“坏孩子”2:00~3:00:茂瑞主持:关于幼女卖淫的问题4:00~5:00:杰里主持,读书俱乐部晚间:8:00~9:00:欧普拉主持:(重新播放)8:00~9:00:《内情》《悬赏捉拿》《时间秀》等等10:00~11:00:《疯狂电视》《瞎伴侣》等等

这里介绍的仅仅是我们当时曾经看到过的一些节目。根据一位专门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学者介绍,在费城地区有125个电视频道。11月19日这一天在这里播放的大大小小的各种“脱口秀”节目总数大约为120个。如果加上重

复以及播放两次以上的这类节目,总的播放量大约在200次以上。以每个节目的播放时间为40分钟来计算,总播放时间为8000分钟(130小时以上)。在这些节目时间内由“脱口秀”主持人讲述或介绍的时间为25--30%。其余时间为被邀请的嘉宾讲述。这位学者分析:这样一来,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必须有两个功能对于观众是讲述与解释或说明——使得观众了解这个节目的“主题”:对于“被邀请的客人”要迷惑与引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子”尽量地“表演”。由于这个节目的“随意性质”,节目主持人就一定要有很好的把握节目——时间与内容发展的技巧。从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技巧来看,这些“明星”的主持是第一流的、上乘的。因为他们会根据节目发展的情况随机应变,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时间。这里面最为优秀的是欧普拉、萨丽、茂瑞等。一些新出现或刚起步的“脱口秀”主持人会有两个不足:或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或是被动地由被邀请的客人牵着走。从节目的内容分析,兰特教授与艾理其教授领导的一个由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大众媒介传播调查组,得出以下的结论

——60%以上的“脱口秀”节目涉及到--“性”主题:

45%以上的“脱口秀”节目会出现“骂人与吵架”的场面,

——30%以上的“脱口秀”节目会出现“半裸体和裸体”的镜头(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些技术性处理:但有的节目可以全现。)

——60%以上的“脱口秀”节目的观众会出现在电视荧屏上面。很多镜头是观众大笑、起哄、喊叫、惊讶等。

这个报告说这只是一个不精确的统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问题。“性”是目前美国“脱口秀”中最为主要的主题。那么谎言呢?我们看一下加州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生的报告(1999年):“如果我们从语言的逻辑学上面的推理来进行检测,我们会发现在这些‘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所讲述的话语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谎言。而谎言的出现时常在节目开始的陈述与节目结尾时的总结概述时。这样就使节目的内容与节目主持人所陈述的‘积极的、教育性的、严肃的主题思想’相矛盾。我们不妨以一句中国俗语来形容这种内容与主题思想相矛盾的现象:挂羊头卖狗肉!我们还发现越是明星级别大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越是这样地挂羊头卖狗肉!”

我们根据所看到的一些“脱口秀”节目,发现事先已经录制好的录像带在这些节目中被广泛使用。无论欧普拉、萨丽,还是斯普琳格、詹妮·琼丝都使用了录像带。这样“性、谎言与录像带”就全都具备了。

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一位对美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研究多年而且采取批评态度的学者维基·阿伯特博士的概括值得我们深思(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引用的不是原文翻译而是编译):

我们美国人向全世界在贩卖什么呢?从电视这一方面讲,我们正在贩卖的是多种货色:从自我性质的“忏悔”、残酷的争斗、相互欺骗、社会的失控、不良行径、毒品上瘾、卖淫与嫖妓、性混乱与各种性变态、自我暴露狂、偷窃与抢劫等等所有的丑恶行为:乃至谋杀与杀人!这一切都是在歪曲与错误地表现现实。我们正在告诉全世界这就是我们美国人的模样,这就是我们美国人所干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在“美国文化”(Amenoan Culture)这杆大旗下面的……美国电视的“脱口秀”正在以展示这些不正常的、歇斯底里的、畸形的“文化产物”来破坏扭曲、侮辱一个有着良好传统的美国文化。这种以这畸形和变态的个人来替代社会整体、以偏代全、以虚伪替代真实,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美国电视观众丧失自己的辨析能力,而不能区别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象”。当然,美国电视的这种作法是出于商业赚钱性与所谓的娱乐性。这样当一块块美金进入资本家的腰包时,真正的美国文化却在一点点被腐蚀。

阿伯特教授把美国电视“脱口秀”对美国社会现实的歪曲的做法与手段归纳成几点:

·以暴露被邀请的“客人”的丑态与病症来代替对他们的同情:

·以对这些“客人”的变态行为不是以讽刺和批评而是以假装天真来引诱这些变态行为尽量地暴露:

·不是给予这些人以希望和鼓励,而是想要说明这个“系统”是无可救药:

·不是对于观众进行有关“性”的教育,而是以暴露各种各样的性变态,如异装癖、变态性的同性恋、“性转变”、兽淫、性幻觉等,从而满足某些人的好奇心或“变态心理”:

·不是表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深情厚意。而是暴露某些问题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不是反对暴力行径,而是公开地展示暴力场面和野蛮行为:

·不是表现出人类的美丽与智慧,而是显示人类的丑恶与愚蠢,这样出场的经常是愚笨不堪、丑陋、猥琐等令人恶心的人物:

·在节目进行中不断地以播放商业广告的形式来打断节目的连续性,而混淆表演与现实,

·以邀请观众的参与来替代观看,从而增加真实感,更主要的是商业上的受益: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民主、自由、平等、言论自由、人权”等美国宪法规定的原则下进行创作的。

阿伯特教授在分析目前美国电视“脱口秀”节目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与内容之后,指出从语言使用上、教育上、传播影响上,这些东西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她以萨丽女士主持的一个节目为例一位40多岁的妇女和她的14岁的女儿在讨论性关系。女儿已经和比她大的男孩发生了性关系:而妈妈是独身母亲,她不甘心寂寞专门找比她小的男人年纪在20多岁的睡觉。妈妈在讲述:电视镜头转到女儿的脸上。这时出现了字幕:“我妈妈还觉得自己长的多么漂亮呢?”妈妈用语法错误的烂英语讲“我正在和我的一位年轻的男友×××(哈哈大笑!):她进来把我们的衣服拿走去擦鼻子(哈哈大笑!)。还有一次,和我做爱的这个孩子刚刚和她做过爱,她生气极了(哈哈大笑!)把我的×××冲到厕所里面(哈哈大笑)!”

阿伯特教授讲且不说这位母亲有多么无耻!就是在语言表达上和用词上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可是这样的节目竟然在国家的电视台上播放。她选用几个例子分析,这种节目在传播上的谬误有:

·下流的、粗野的对话:

·错误的信息:

·肮脏、粗俗、野蛮的词汇

·骂人语言和带有强烈“性”内容的语言与手势,

·带有强烈仇恨的词汇,

·疯狂的、语义不清楚的、梦幻性的语言:

·摹仿某些“明星”式的语言与手势,

·揭短和暴露隐私的语言与对话。

更危险的是错误的语法、不通顺的语言、误用的词汇、粗俗的结合,使得有长久优良传统的英语变成一种肮脏、粗俗、野蛮不堪的语言。而由于这些错误的英语在国家性质的电视节目中广泛使用,造成了美国目前语言交流上的严重问题。

实际的情况比阿伯特教授所说的更为严重。兰特和其他研究亚洲文化的教授们指出,这种对于英语的破坏行径已经影响到国外。如亚洲的学习英语的学生们。他们从观看这些美国电视节目中学会了这样的“英语”,而忽视了真正的英语。

尽管在美国有一些政治家、教育家、宗教人士、严肃的文化与艺术工作者等等,对美国电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担忧与提出批评,但是从电视业自身来讲,是很难有什么改变的。电视业的大亨们所考虑的是收视率的高低,而这种收视率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上的赢利。同时对于这些大的超级“脱口秀”明星来讲,他们不但靠主持这样的节目成为百万富翁,而且靠这样的节目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以追溯到更早的某些电视游戏节目中。

上一篇:国际投资法关系下一篇:滑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