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型期

2024-06-26

改革转型期(精选十篇)

改革转型期 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育,现代教育,应试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 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应付各阶段的考试, 从而误导了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失去了思想发展的空间, 抹杀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教育活动中, 教学的效益是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不是看教师的工作情况。比如, 学生厌学, 即使教师再辛苦的教育, 而没有让学生获得发展, 该教育活动也是低效或无效的。同样, 如果学生学习很刻苦, 但对于知识依然一无所获, 该教育活动同样也是低效或无效的。所以, 对于教学来说, 学生的进步与否成为了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准, 只要学生能够获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就说教学是有效益的。

教育转型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中间产物。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但还是有很多学校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把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抛之脑后, 让学生大搞题海战术。所以很多学生依然还处于思想禁锢期, 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思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

高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教学提出来的一个特定概念。它与低效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 能否确保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 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早在20世纪, 国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对高效教学就有所研究, 其目的是为追求有效的教学, 其核心是为了研究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案, 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这里, 所谓有效,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进步和发展。

一、教育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中学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因此, 在教育方式转变过程中, 怎么衔接好数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 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数学的重要性, 但依然还是不会学, 甚至厌学。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学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定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 并运用自如。

二是教师在教数学时无从下手。由于某些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不是很高, 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学校统一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 而不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 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或无效。

三是中学生自身因素。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而且不懂得学前预习与学后复习以及对学习进行定期总结。

以上问题不仅只在教育转型期间表现突出, 所以我们应该要引起重视, 应该更加注重教育转型期间对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师德的建设, 力争让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转变为数学兴趣模式。

二、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改进

(1) 对于知识的讲解要有重点。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需要教师进行指引、引导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好坏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讲解, 对那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等采用“讲过程、讲思想、讲方法”的精讲方式, 对数学教学采用逻辑和离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并对数学中重点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

(2) 数学问题模型化。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通过数学建模的思想不仅能够起到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间掌握了数学知识, 而且能激发学生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各科学知识的基础, 同时数学知识是人们对生活的归纳。我们应该细心挖掘, 找出“生活中的数学”, 然后对其进行数学建模或模型化, 让数学教学变成生活教学。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 不知不觉地接受数学知识。

(3) 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学校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也越来越频繁。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材教学相比,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再现教材中的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参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4) 注意减轻学生负担。在传统教育中, 许多学校都以“应试教育”为主, 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付高考, 所以学生就更应该进行“题海战术”, 争取在高考前做尽所有题型。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扼杀了莘莘学子的创造性思维, 误导了他们学习的目的。随着中学教育改革, 我们应该正视这样的问题, 慢慢地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 改变以考试成绩的高低去评判学生优劣好坏的标准, 逐渐向正确的教育方向转变。所以在转型期间, 我们应该避免“应试教育”“题海战术”, 为学生腾出时间去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1) 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尤为重要, 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建设和素质的发展。尤其中学教师, 就更应注重个人素质, 因为中学生的心理正处在发展阶段, 他们的心理活动既丰富又充满矛盾, 他们没有准确辨别事物好坏的标准, 所以这个时期他们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当然, 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老师的行为习惯的影响, 所以教师应该有非常高的职业道德——师德。教师教学好坏的根本在于师德, 它是教师糅合了显性知识 (显知) 与隐性知识 (隐知) 内化为己之隐知的一种隐性能力, 也是教师践行职业的使命——用人格孵化人格、用行为感染行为、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知识传承知识、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强力剂。师德不仅是教师的高尚品德, 也是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一般人都会认为教师是具有高智商的人群。我们知道智商高不一定情商也高, 有些教师甚至应该归于低情商之列。在实际生活中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 首先, 教师对学生的师生情感能流露多少, 是否真的对学生非常关爱, 是不是对学生有一颗爱心, 这些“隐知”是师德的决定因子。有的教师重教书、轻育人, 认为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个人品德的好坏只要不影响学习成绩就没关系;其次, 有些教师将自身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于学生, 从而误导学生,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 在教学中, 老师是否做到了不偏不倚, 是否做到不偏爱于个别学生, 也不讨厌调皮学生。

(2)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者, 是培育国家栋梁的塑造家。教育是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石, 正因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在进行教师选拔的时候就应该严格把关, 不仅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过硬, 而且应该注重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的情商等。对于在职教师, 学校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成绩突出, 而且应该注重教师的自身学习, 引导教师做到育人先育己, 在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素质教育也成了当前各级教育部门的永恒主题。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教师除了要做好日常工作以外, 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去探索新型的教育方法, 以便达到高效教育的目的, 为国家培养出卓越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慕莉.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职业圈, 2007 (21) .

改革转型期 篇2

尚珂

岳公正

摘要:

本文在分析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医院应成为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取得法人地位,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应当先选择一些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构审批的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通过对 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末端医疗机构进行体制的改造,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路子。关键词:公立医院; 产权制度

医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具有高度责任和风险的特殊服务行业,它能综合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他行业进行体制改革,发展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医疗行业由于其职业功能的特殊性,医疗机构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体制至今仍然扮演者主要角色。医疗机构现行的体制要不要改革? 这个问题被广泛关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医院的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一、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各方面的影响也同样波及医疗行业。医疗机构呈现出各种问题。在一些大中型的医院,国家财政投入大,但是浪费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低,管理方面有很多的漏洞。很多医院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没有成本核算,没有正常的激励机制,报酬机制,做不到奖罚分明。由于我国医院的管理者有很多是从医生--出色的医疗专家--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业务上精通,但是不具备行政、人事、政策等综合素质和管理知识,很难恰当的行使管理职能。重业务,轻管理现象在医疗机构中是普遍存在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医院普遍缺少活力和竞争力。存在着一线人员与后勤人员的比例不合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低,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差,人浮于事等现象。另外,政府对医院的拨款逐渐减少,医院仅依靠财政拨款和业务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资金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和经营方式。

在一些小医院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落后、陈旧,留不住业务水平高的医生。资金不足,医院发展困难。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比较差、医疗服务水平低,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得不到保证。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力量削弱后,现在有很多已经名存实亡了。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落后、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

大医院和小医院虽然表现的问题不同,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主要是体制的问题,即医疗机构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机构体制、卫生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没有突破,缺少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因素。医院的管理体制陈旧,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医院发展困难。不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公立医院改革迟缓的原因

目前医疗机构的改革落后于其他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上的问题。首先是要不要用市场机制对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在认识上还不能统一。1 一般认为,我国的社会基本医疗的实现主要是靠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质。如果进行以市场机制为目标的改革,追求利润,虽然可以使医疗资源运用达到最大化,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是否还能实现?基于这种认识,使得医疗机构的改革落后于其他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是从客观现实中已经看到,不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体系,在管理体制上、在经营模式上,在利益关系上,树立新观念,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体制和做法,就不能解决现在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展现新的面貌,增强医疗市场的活力,保证社会的多种医疗需求。就需要改革。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维持医院的公有制性质。历史形成的状况是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办,医疗机构的资产是国家投资形成的。医院进行体制改革,容许其他经营主体的参与,如何保持它的公有制性质,如何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满足人民大众的健康需求,这也是一方面的顾虑。现实已经看到,市场经济下,完全靠国家办医疗是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对于公立医院,政府也不可能包办一切,不可能完全靠国家财政支持人民群众的全部医疗需求,单靠国家财政不可能满足所有公立医院发展所需资金的要求。因此,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吸引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医疗事业,这是医院体制改革必将采取的方向。

二、关于公立医院改革模式的探讨

目前,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90%以上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立医院的搞活、创新,能够带动我国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

对庞大的国有医疗主体进行改革,怎么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把医疗体制改革这样一个对社会、群众影响很大的事情简单化处理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映。但是延续旧的医疗体制,医疗行业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反差会越来越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所有矛盾将在医疗行业充分体现。

在调查中发现,北京的职工医院走在了医疗机构改革的前列。例如,首钢医院采取了不涉及产权交由北京大学管理的改革方式,邮电总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并重组、北京建工医院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职工医院能够率先尝试改革,分析原因主要是受企业体制改革的影响。计划经济下,企业办医院,作为对职工的福利,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医院就成为沉重的包袱,成为企业体制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医院必须从企业中剥离出去,不能再依靠企业的投入,必须寻找其他出路。在这种压力下,职工医院进入了市场,先“吃了螃蟹”。实行企业化运作。

公立医院也面临许多与职工医院同样的问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鉴于存在的问题,一些公立医院也在尝试着改革的可能性。已经进行的改革中,运营模式多种多样,较多采用了医院托管制、承包制、不动产租赁制、管理层收购、股份制等方式。这几种运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医院能实现企业化运作,达到自主经营。究竟哪一种更适合医疗机构的改革呢?

医院实行承包制,是指在不触动医院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承包经营,它是在生产经营形式上发生变化。承包制改变的是分配关系,是把医院作为经营实体,并使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医院经营成果直接挂钩。承包制下,医院产权仍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单一产权结构。医院在经营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不能自负盈亏。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医院只限于承担“收入风险”,只有多得少得的差别,而不承担财产风险。

托管制下,是医院的社会属性不变,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适度分离,以实现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的运行机制的改革。和承包制一样,它不能承担财产风险。

租赁制,即国家作为所有者将医院的经营权租给作为经营者的承租人,经营权归医院自主支配。国家不予干预。租赁制医院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租赁制度下,只存在出租人占2 有生产资料的单一所有制结构。

从以上几种改革的方式中可以看到,其共同特点是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是产权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经营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改革使得医院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医院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医院内部的管理问题、收入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等。但是,由于医院不承担经营资产损失的风险,不能自负盈亏,就不能形成市场主体必须具备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组合、自我改造的内在机制,由此产生企业行为短期化等现象。

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求医院应成为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取得法人地位,能够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院必须自负盈亏,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无论是盈还是亏都是对所有者的要求,必须以拥有对资产的所有权为基础。因此要把医院放在所有者的位置上,实现法人制度,使医院在法人资产的基础上实现自负盈亏。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

三、公立医院的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改革是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的改变。它实现的是两个层次的两权分离,即第一层次的资产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和第二层次的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这与承包制和租赁制不同。股份制形成的是多元经济成分,多元产权结构。股份制可以容纳许多的所有者,把不同所有者的资金融为一体,实现投资和企业资产的社会化。在这种产权结构下,医院以法人所有者的身份出现,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资产经营风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和董事会制度的基础上,医院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宣告结束,医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政府因其职能不同,转变为管理者和产权代表者,以不同的方式行使职权,形成新型的政企关系。

1、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下,医疗需要的增加和多样化,仅靠国家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造成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落后、陈旧,在许多医院,资金问题成为医院发展的阻力。通过股份制改革,引入多种投资主体,有利于筹集资金,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第二、改制为股份医院,产权的约束成为一种切实的压力,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成为经营的目标。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第三、实行股份制,建立以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体的多元产权结构,有利于协调利益关系,解决机构的调整和优化问题。在调动国家、医院、职工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克服短期行为、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股份制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

实行股份制,是使医疗机构实行产权结构改革的一种形式,不是改革的唯一形式。股份制和托管制、承包制、租赁制是可以同时并存、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股份制的作用是改变投入机制、明确产权关系,从而改进国有资产的运行机制。托管制、租赁制、承包制的作用是改进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做到机制互补。

2、股份制改革的实践

实行股份制,面临的较大困难是如何改组。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现在医院的普遍状况是固定资产规模比较大、资产评估难度高,增加了医院股份制改革的难度。

建议可以先选择一些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构审批的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通过对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末端医疗机构进行体制的改造,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路子。在这类医院中存在着公有制医疗机构普遍性3 的问题,可以说具有“小而全”的特点,通过对这类医院“解刨麻雀”,从而为大中型医院的改革,寻找到更恰当的改制方式,降低改革成本,减少失误造成的损失。

日前,我们对北京市朝阳区孙和乡卫生院的体制改革进行了调查采访。孙和乡卫生院是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所属的乡一级卫生院。其形成的背景是:由国家投资80多万元人民币,计划在孙和乡办一个卫生院。但是,这项投资一直未形成有效的资产,以至周围2万多农民没有可利用的医疗服务设施。2002年5月由筑美房地产公司投资400万元人民币,实行股份制改造。在原有的乡卫生院的土地上整理、重建,形成了现在的孙和乡卫生院。该医院为股份合作制,三方产权主体是朝阳区卫生局、孙和乡政府和筑美房地产公司。考虑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孙和乡卫生院在改革中,采取了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性质。卫生院实行法人制度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院长负责制,内部劳动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采取多种用工形式,实行聘任制,合同制等。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卫生院现有职工40余人,自收自支,政府不再拨款。改革的第一年,卫生院实现了收支平衡,还准备投资办敬老院等公益事业。改革的结果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群众、医院、政府三方受益。

另外,建工集团的职工医院—北京建工医院由国有企业医院改制为股份制医院也是一个成功的改革事例。

北京建工医院的改革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由辽宁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凤凰医院参与,对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改革协议确定医院的性质为营利性,由辽宁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凤凰医院联合控股,对医院的资产进行股权划分,进行企业化管理,医院的领导层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实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作模式。改革后,医院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28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实行控股经营,法人治理。合并重叠机构,减裁了80多名富余人员,引入竞争机制,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将以往的等病人上门转变为主动找病人。在分配制度上拉开档次,将职工贡献大小与收入多少直接挂钩。改变职工不分贡献吃大锅饭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医院的活力。

改革要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不求单一的模式。医院机构的情况差异较大,在推进医院改革中,不可能搞成一种模式,即使是股份制也有多种形式的。要鼓励试点和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走出医疗机构的改革之路。

四、医院股份制改革应注意的相关方面

1、医院内部配套制度的改革

股份制固然为医院转换经营机制打下了基础,但并非一改就灵。股份制医院多元的资金关系,形成了多元的利益关系。新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要求在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分配制度、劳动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必须建立适应股份制企业的资金制度、财产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监控等相关配套制度;对股份制医院的组织和运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2、正确处理政府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关系的变化

在医院的股份制改造中,主管卫生医疗的政府部门地位发生了变化。它既是管理者,也是所有权的代表。要严格区分管理职能和产权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行政职能,与作为所有者代表的产权职能,必须彻底分开,并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行使。

作为社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要保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并通过法律、行政、财政、税收和价格等手段,从宏观上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加强监管措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4 作为产权代表,其职能主要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控制产权、以股东的身份从内部去影响企业的决策,贯彻自己的意图。

3、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股份制改造中,要严格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划分股权,并合理的处置剩余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者应正确行使股东的权利,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真正实现通过改制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

4、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营利和非营利医院两大类。因此在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中,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改革模式,要考虑医院的特殊性质,将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医院的分类管理结合起来。摸索医院改革的新路。

另外,国家明确规定卫生事业是具有一定福利性的公益事业,改革中应坚持医院的社会功能,继续承担基础医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管理等各项社会任务。改制的目的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在公共卫生、基础医疗、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的工作不能削弱。

医疗机构由非经济化向事业化与经济化结合的转变,由单一国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转变;资金投入由国家单一供给向多方共同出资模式转变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借鉴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结合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寻找新的突破口,努力创造医疗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

尚珂:北京物资学院法学副教授,硕士学位。

岳公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通讯地址: 北京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伍舜德楼)110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TEL:

改革转型期 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广西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24-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制度逐渐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农业化社会逐步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变也影响和带动着意识形态的转变。在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中,受影响最大、表现最突出的群体是大学生。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造成了巨大影响,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不断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现今广西高职生以“90”后为主体,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难题。当前,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要做好高职生人才培养工作,高职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社会转型期广西高职生的思想特点

(一)自信张扬,自我意识增强

在社会转型期,广西的经济水平逐年提高,高职生中“90后”逐渐成为主体,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家庭教育也较宽松自由,因而其个性特征较为明显。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90后”高职生对于家国观念,已从传统的“关注国家”、“关注社会”、“无私奉献”转向“关注自我”、“展示自我”。“90后”高职生不盲目崇拜权威,注重个人奋斗,相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为国家、社会服务。他们个性张扬,自信独立,与“80后”相比,他们更喜欢展现自我,通过晒微博、秀照片、发表“惊天”言论、穿着奇装异服等形式来获得他人的关注,喜欢参加类似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可以“秀”出自我的活动,善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此外,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平等”是“90后”高职生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对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他们追求平等交流,对于老师的意见建议甚至是教学内容,不会全盘接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不认同的观点甚至会直接提出质疑,敢于当面质问、探讨。

(二)效益优先,成就动机强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毕业出路已从“国家分配”转为“双向选择”,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大,高职生更是处于相对的劣势,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广西高职生的价值观。“90后”高职生可谓“务实”的一代,他们有较为明确的“成就”目标,其行为大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就业为原则。不管是在学生活动、干部竞选、入党推优,还是专业学习中,无不透露出他们“效益优先”的“实惠主义”:如部分学生竞选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增加将来进好的工作单位的砝码。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某门课程对自己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则选择逃课、睡觉来应付对待。此外,对于某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似乎更热衷于考证,觉得通过考取一些“施工员”、“安全员”等实用证书,比起在课堂上听课等短期效果不明显的基础知识储备积累而言,效益来得更快更明显。

(三)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效益优先”观念的盛行有其积极的一面,能让“90后”高职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面对未来的挑战,但也会造成“90后”高职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甚至是简历的造假上,问起原因,他们大都坦言,这样更有利于节省时间成本、更有利于取得明显效果。当问及他们对于社会某些成功人士的简历、学位造假事件看法时,不少高职生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些问题上说些谎话无伤大雅、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把失信于人看得这么严重,只要不被查出来就是“成功”,因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诚信意识的缺失也带来了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减弱,如一些高职生竞选上班干部或学生干部后,会出现面对困难和任务直接撂担子,丝毫不顾班级或同学、老师的困窘与质疑,缺乏基本的团队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三、社会转型期广西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措施

从以上“90后”高职生思想特点分析得出,社会转型促使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显现出许多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征,探寻一条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适合“90后”高职生特点的新的思政教育道路。

(一)因时而动,转变传统思政教育理念

首先,要做好广西高职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须积极转变以往“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管理理念。在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背景下,广西新发展需要的是专业技能过硬且思想素质高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思政教育中,应当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唯有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唯有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道理。因此,高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只有转变原有观念,把大学生思政教育放在关键、重要的位置,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被企业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其次,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高职思政教学理念与“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脱离,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政教学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慷慨激昂、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场面,高职思政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工作者应破除以往“强制灌输”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90后”高职生追求平等、独立张扬的特性,将以往“说教式”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平等交流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师生间平等对话、相互探讨、共同体验的舞台。

(二)因势利导,探寻适合广西高职生的思政教学模式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高职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成为了专业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占据其专业学习的大部分内容,这一转变必然要求高职思政教学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对高职思政教学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要转变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也要与之相适应。思政教学模式唯有顺应社会发展形势,从学生特点出发,才能更好地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广西新发展服务。

改革和创新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要求思政教学工作者跳出课本,让思政教学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日常生活,开辟与专业特色相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新模式,探索体验式或实践式的教学方法。如开展广西新农村建设调查、校园文化调查、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接触社会现实,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起到与专业教学互补互促的效果。

(三)因地制宜,多方联合,培养高职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培养“90后”高职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单凭学校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须整合社会资源、校内外多方配合,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90后”高职生特点和专业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营造良好和谐氛围,为他们提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以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首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培养诚信意识。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能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能唤起大学生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把“诚信”作为行为基本准则,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和服务质量,杜绝教学工作中的虚假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园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讲座、诚信班会、诚信签名、诚信征文等,让学生在诚信实践教育活动中体会和思考失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同时,还应建立教师和学生的诚信档案,将个人信用制度与评优、晋升相挂钩,以提高师生诚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出诚信和谐的文化氛围。

其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培养责任意识。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校企合作,联合育人,不仅能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一线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便于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社会,使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学会做人、做事,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弥补学校在思政实践教育方面与企业、社会脱轨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最后,以自愿者服务活动为阵地,培养服务意识。现今,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广西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发挥自身能力,丰富自身阅历,接受社会的实践考验,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这是加强高职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也是开展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广西北部湾经济经济区开放开发,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之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的高职院校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开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为广西新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宏娟.高校青年教师应如何面对90后的学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余海波.伍秀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3]刘国栋.浅谈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J].学习月刊,2006(8)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青年B类课题

【作者简介】李 倩(1981- ),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改革转型期 篇4

一、转型期高校后勤职工的心理特征

转型期后勤职工在业务上承受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带来的压力, 在管理上受到全新的后勤管理体制约束, 角色及工作模式的改变、高校和谐的大环境使得这个时期的后勤职工具有特定的心理特征。

1.后勤职工思想状况呈多元化发展。

逐步深入的高校后勤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后勤的用工方式也相应发生改变, 有从原来稳定环境中被推出来的正式职工、集体制职工, 也有原来长期使用的计划外职工、还有适应新的发展实行人事代理的聘用人员。同时, 后勤内部行业属性杂、岗位层次多, 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及文化层次职工的经济利益获取方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长期以来各自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逐步被打破并不断交融、撞击, 势必造成后勤职工思想状况呈多元化发展。

2.后勤职工对社会化改革的迷茫。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传统的后勤资源从行政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 按市场化模式运作, 打破了统管、统支、统收的机制, 建立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行机制, 后勤职工的人事关系也从学校事业编制中分离成为附属编制, 工资由学校包付变为靠自己服务赚取, 竞争上岗也打破了“铁饭碗”、拿掉了“铁交椅”。现实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其他困难, 加上后勤职工对社会化改革了解不足, 后勤职工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 特别是经过几年改革发展后的转型期, 职工对后勤改革更加迷茫。

3.处于弱势地位的后勤职工的自卑心理。

在学校范围内, 与其他一线员工相比, 后勤职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济上, 后勤职工受学历、职称职务的限制收入水平较低, 且多是校内单职工, 配偶下岗比例大, 子女成材率相对较低, 家庭负担重;工作上, 后勤职工是“鸡叫出门, 狗叫回家”, 节假日照常上班, 难于照顾家庭、孝敬父母和教育子女;同时, 改革后后勤人员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变为后勤服务人员, 角色的转变让部分后勤职工感到“地位不如从前高了, 说话不如以前响了”。特别是工作环境上, 条件相对较差, 工作内容繁杂, 工作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服务对象广泛, 众口难调, 工作难度大;并且挨批评多, 受认同少, 部分后勤职工心中自然存在一种无以名状的自卑, 甚至出现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思想。

4.应对竞争, 改革初见成效的后勤职工的自满心理。

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多年来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已经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效, 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行政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从学校包揽后勤向现代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转变;后勤职工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和无私付出, 也完成了由学校“安排岗位”到自己“竞聘岗位”和学校“发工资”到自己“挣工资”的转变, 许多方面的改革均已走在学校其他单位的前列。后勤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 后勤服务设施逐步改革、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自身的收益也得到稳步增长, 后勤职工自认为工作已经很不错, 也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后勤职工的自满心理, 工作上沾沾自喜、裹足不前。

5.利益驱使, 市场化管理带来了拜金主义。

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后勤职工的收入与经营业绩密切挂钩, 经济因素成为后勤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 部分后勤职工认为后勤社会化后不拿学校工资了, 只有更好的追求经济效益, 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福利待遇, 产生重利轻义的拜金心理, 这就容易引发个别职工过于强调个人和后勤实体利益而淡化后勤实体和学校的关系, 最终不利于后勤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稳定。

二、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后勤改革转型期, 针对后勤职工心理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改革成果、推进后勤改革顺利进行、保证后勤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1.加深后勤职工对后勤改革的认识。

学校是后勤改革的组织者, 后勤职工是改革过程中的执行者, 双方都是后勤改革的受益者, 改革不仅需要学校的主导和支持, 更需要后勤职工自身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在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从高校规范剥离的后勤仍是学校的一部分, 其发展仍离不开学校的大环境及学校在政策方面的扶持, 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必须按照有利于保证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原则。通过改革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明确双方责权利, 增强后勤实体的经营积极性和自主性, 培养后勤职工适应学校不断提高标准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 实现学校在经济上的减负, 同时确保后勤对学校发展的保障作用, 实现学校和后勤的双赢。

2.引导后勤职工成为后勤事业的主人。

后勤社会化改革阻断了传统的“等、靠、要”思想, 给予了后勤实体市场资源。在学校政策范围之内, 改革给后勤职工带来压力的同时, 也赋予后勤经营的自主性, 后勤职工成了后勤的主人。改革前后勤经营的好坏是学校的事, 改革后后勤经营的好坏是后勤自己的事。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千方百计地调动和鼓励后勤职工进行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的积极性, 增强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忧患意识, 强调职工在后勤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使后勤事业发展永葆青春活力。

3.加强后勤职工综合素质的教育。

从学校剥离后, 本处弱势地位的后勤职工更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内心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和应付心理, 滋生“理想空、钞票实”的想法。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培养后勤职工的岗位自信心和责任感, 明白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同样是在为高教事业的发展服务, 同样具有价值。同时, 要培养后勤职工热爱集体、爱岗敬业、遵纪守制、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善于服务、勤于钻研、敢于创新的后勤岗位精神, 在行为上要有得体的言行、规范的操作、高效的工作、优质的服务, 树立后勤新形象, 壮大自身实力。

三、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围绕创建和谐后勤总目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立一个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内部发展良好、充分服务学校的和谐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在后勤改革发展的转型期, 应该以创建和谐后勤为总目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加强后勤与学校、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 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营造相互理解、广泛认同和信任支持的内外部良好氛围, 通过职业道德和服务理念的培养提升后勤职工的综合素质, 通过引进有序竞争促进后勤事业的和谐发展。

2.以人为本作好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 在后勤改革新旧体制更替的转型期, 人的问题显得尤其敏感。“水能载舟, 亦能履舟”,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得民心者得天下。后勤改革也是如此, 只有在一定原则范围内充分维护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 才能获取员工支持和拥护, 才能保证改革期间各项后勤工作的有序进行, 才能保障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3.联系实际作好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让一部分人从相对舒适的岗位换到相对艰苦的岗位, 让部分职工提前退休或者待岗在家, 让职工收入与劳动密切联系。同时, 面对学校对后勤服务提出的更多更高要求与应对市场竞争和自主经营的严峻挑战, 后勤实体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工面临不同困难。要让职工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工作, 就要分析不同职工群体、不同服务部门的行业特点, 结合当前后勤改革的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后勤职工的实际热点、难点问题。

四、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加强领导, 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的作用。

高校后勤职工队伍构成复杂、文化素质相对偏低, 抓好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以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战斗堡垒和舆论先导作用。实际工作中,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要加强后勤职工队伍中的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的建设, 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对广大职工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功能。结合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如岗位知识竞赛、技能大赛、岗位标兵评选、校际业务交流及各种文体活动等, 不仅可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还可以给枯燥的工作增添趣味、取长补短, 通过这些活动凝聚职工思想、缓解工作压力、开阔工作视野, 让职工从中受到教育, 增强集体荣誉感、岗位自豪感和事业责任心, 让职工感受到平凡后勤岗位的重要性。

2.注重教育,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后勤职工大多从事苦、脏、累、险的一线工作, 受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和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的影响, 只注重现实利益, 缺乏长远打算, 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较浅。做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切实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造就一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爱生爱校的后勤职工队伍, 为后勤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基础。首先要继续引导后勤职工破除“等、靠、要”的陈旧观念, 教育广大职工提高思想认识, 使每个职工的思想都适应新形势, 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服务第一的观念;其次要根据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岗位、思想觉悟等, 组织内部业务培训和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能力、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 以事实教育人, 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度;第三要增强职工岗位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帮助后勤职工自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挖掘潜力, 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 还要建立后勤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 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使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真正做到“知民意、解民愁、聚民心”, 把广大后勤职工团结起来, 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做贡献。

3.言教身教并举, 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各方面先进典型的表率和示范作用。首先, 各级后勤管理者必须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和塑造, “身教”与“言教”并举, “身教”重于“言教”, 严以律己、身体力行,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广大职工的示范和楷模, 尤其是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当好“规则的制订者、行动的指挥者、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判者”, 为职工树立榜样;同时, 各级管理者要懂得尊重职工,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信任度、吸引力和实效性;还要紧紧围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 通过发掘和培养后勤职工中的典型, 加强对典型的引导教育,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典型员工在后勤职工中的先锋作用, 增强“典型”对后勤职工的吸引力, 从而激发后勤职工工作激情, 保证旺盛的战斗力。

4.解决实际问题, 用情凝聚后勤职工。

后勤职工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特殊群体, 他们长年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虽然他们个人的实际困难很多, 但却很少因私人问题找组织或领导帮助解决。后勤的各级组织和管理者要主动深入一线, 深入后勤职工的生活当中, 倾听他们的意见, 要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 提倡“集团的事情职工来考虑、职工事情集团来考虑”。以理解为前提,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及时认真地分析后勤职工的思想状况, 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把讲道理与办实事结合起来,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从情感深处理解和关心每个职工。主动考虑职工的收入、家属、学习机会等方面的需求, 把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真正了解清楚, 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辅导他们消除工作生活中的思想负担, 筹集资金解决部分困难职工基本生活问题, 少说空话, 多办实事, 让职工真正感受到组织是职工的依靠、干部是职工的贴心人,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 提高集团干部的亲和力, 形成广大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正处于巩固成果、实现更好发展的转型期, 后勤职工也呈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 在提出转型期做好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探索出做好转型期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文清辉, 吴有德.做好改革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石化, 2007 (9)

[2].张治武, 王新军.抓好“民心工程”是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9)

[3].朱少杰, 汪俊辉, 张明富.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8)

增值税转型改革 篇5

关键字:增值税转型 实例研究 经济转型升级

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

增值税转型改革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994年的税制改革,基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在增值税类型问题上,选择了生产型的增值税。然而生产型的增值税在运行的十几年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产生了税负不公,不利于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等不足之处。发展中国家成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经验的情况下,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提出对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建议。增值税转型改革背景

对于增值税改革转型经济影响方面,国内众多学者依据自己考察的侧重点的不同

[4] 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黄潇雨针对增值税

转型的主要内容出发,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了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的影响。[ 3]洪嘉祥面对慈溪市工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8]邓入心通过论述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问题,收入型增值税在我过不可行,进一步说明消费型增值税是我过增值税转型的现实选择。[9]钱海权,程娟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对企业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转型后企业应注意的事项发表了个人的观点。本文通过一些简易的计算,借鉴前人的工作成果浅析了宁波慈溪市增值税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

1.1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

共约1233亿元[1]。

1.2 调整的目的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3 调整内容

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

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1];

1.4 调整结果

预计明年将减少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

1.5 “转型”

目前所称的“转型”,是指由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指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额可以进行抵扣。所以改革后,可抵扣的税额多了,企业购买设备的积极性就高,实际缴纳的税额就少了,为企业留出更多流动资金,可减轻企业困难、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此前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和其他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4%和6%,而矿产品的增值税税率,除了原油之外,其他均为13%。

1.6 行业的影响

该项改革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一。获利较多的将是存在增值税销项且新购置设备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目前,制造业、农林牧渔的部分行业、采矿业、电力生产行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软件业要缴纳销项增值税。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各行业新购置工器具设备的数据,发现橡胶制品业、印刷业等十个产业受益最为明显。

1.7 中小企业将“有效减负”

此次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其税负远远高于一般纳税人。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2]工业为6%,商业为4%。如2005年16省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平均税负为2.76%,工业为4.04%,商业为1.17%,由此可见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比较高。现在统一调整到3%,将有效降低负担。慈溪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慈溪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

慈溪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可以用“千家万户办企业”来形容,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平均不到4户中就有1户是经商办企业的。

2、百姓富裕,小老板比较多。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500元,分别列全省县市级第一和第二。慈溪的经济发展有四大特色:一是家电[3]

之都。年产值400亿。二是轻坊基地。年产值近300亿。三是打火机世界。全世界消费者所使用的塑料打火机。四是轴承王国。是我国最大的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3]。

2.2 慈溪企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跨度,初步构筑了具有慈溪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但目前区域经济持续回落,根本原因是长期累积下来的素质性和结构矛盾。一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高度化不足的态势。二是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市场结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冲击时间更早、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对劳动力和融资等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不如以规模企业为主的地区[4]。

2.3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慈溪市经济转型的助推作用

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从广义上讲,则是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为核心的增值税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

当前慈溪市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大需求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拉动乏力。此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投资、刺激消费,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浙江经济稳步回升。可以说,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浙江经济也是慈溪市经济破解难题、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5]。

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首先等量的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难题,而针对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抵扣政策,更有针对性地刺激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技术含量,实行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目标路线新动态

3.1 自主创新是激发慈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在去年的“首届中国城市创新论坛”上,慈溪市跻身全国县级市自主创新综合评价榜十强行列,并荣膺“中国优秀创新城市”称号,这也是对该市自主创新工作的褒奖,也是对此系这座极具创新禀赋的城市的最好激励[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目前慈溪市创新载体初见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发展 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企业主体,使之成为

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3.2 服务业领先发展

慈溪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96.7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一千六百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领先于二产1.0个百分点。新增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外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村镇银行2家。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5]

在经受了近几年来宏观调控、要素制约、原材料涨价的外逼内挤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理念开始发生明显改观,从过去的争土地、争资金,转向更加重视规范内部管理、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自主产权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普遍提高,涉足高新技术行业不断增多,对外合作及与国际接轨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在这方面更加领先和高度自觉。

3.2.1世博效应四大机遇,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2010年是上海世博之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2009年浙江人均GDP达到44335元(折合6490美元),表明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已势在必然。上海世博会在推动上海城市转型的同时,也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我们必须适时抓住机遇、抓准契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像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布置2010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宝贵机遇,分享世博会结出的丰硕成果。[6]”

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遇。世博会使得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为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3.2.2着力抓好加快技术创新之机遇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科学技术成就是每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上海世博园区内广泛使用太阳能;园区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实现零排放;世博会场馆精美、新颖、别致,且场馆内的每件产品,场馆的内外装饰、乃至布展的每个细节,都有技术创新[6]。

3.2.4着力抓好提升人的理念之机遇

每次世博会都会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世博会的举办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能给国人带来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提高居民的精神素质。这些展馆无论是材质的选择,还是展品的陈列,都显现以低碳为内涵、以绿色为标志的新理念,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方式要强调低消耗、低投入、低排放。通过这么多人“3天游遍全世界”的机会去看世博,相信一定会使所有人包括浙

江人民的理念有一个新的提升[7]。增值税改革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4.1 税改后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税收、企业、行业等方方面面都生产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不只是为了体现减税规模,更是为了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最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各项目标。

当前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相对狭窄。二是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三是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7]。

参考文献:

[1]钱宝荣.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J].政策瞭望.2010.(2)

[2]孔令辉.增值税转型对我过企业的影响[J].税制改革,2009,(2)

[3]洪嘉祥.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J].政策瞭望.2010.(3)

[4]黄潇雨.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0(1)

[5]叶余有.增值税转型政策对经济税收影响的调查—以建德为例.浙江金融

[J].2010(2)

[6]慈溪统计信息网.慈溪市统计局.上半年慈溪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判.http:///read/20071008/24042.aspx.2007-10-08.[7]2008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述评.2009-03-02

http:///read/read.aspx?id=25639.2009-03-02

改革转型期 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人力资源;教育改革

人力资源是日本经济赖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可持续的能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复苏、高速增长、知识经济、全球竞争等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对人力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日本在每一个经济发展关键期到来之前都会开展重大的教育改革,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战略。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日本国内的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造成日本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出口比例逐渐萎缩,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大幅下降,创造新需求的能力也相应减弱。国民生活水平虽仍保持着较高水准,然而,长期经济的低迷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日本国民的生活满意度降低。另外,产业界普遍对于日本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萎靡不振感到担忧。2002年6月,日本内阁通过了“2002年经济财政运营与体制改革基本方针”,将提高“人力”战略作为激活经济的一项基本措施。该方针指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每个人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获得稳固的社会生活基础,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提高和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无论是基于发展经济的出发点还是个体发展的需求,日本都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公民的基本能力。

一、日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日本人力资源总量与年龄结构

日本政府于2007年12月20日公布的国情调查表明,截至2005年10月1日,日本全国人口总数为12777万人。其中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口为1752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3.7%;15~64岁劳动人口为8409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5.8%;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567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20.1%。老年人口超出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比例大约6.4个百分点。根据日本政府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10月1日,日本全国人口总数为12805.6万人(其中日本人为12569万人),与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65岁老龄人口(2929.3万人)比例增加至23.1%;15~64岁劳动人口(8073万人)比例下降至63.7%;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1679.8万人)比例下降至13.2%,这表明日本的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显著。而与此同时,劳动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人力资源不足状况愈加严峻,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1]

(二)日本人力资源供需现状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2011年1月31日发布的“关于学校的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审议报告指出,2010年日本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现状是“中小企业占99.7%,而大型企业仅占0.3%;从固定职工的比例来看,大型企业就职人员约占31%,中小企业就职人员为69%左右”[2]。与此同时,不同业种和工种的就业人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农林渔业从业者比例由1965年的25%大幅降低到2002年的5%左右;专业、技术方面的从业者比例由原来的6%上升到14%左右;服务性工作的从业者由原来的6%上升到10%左右;事务性工作从业者由原来13%上升到19%左右;销售工作的从业者由原来的12%上升到15%左右。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体现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全球化发展给日本人力资源供需状况带来深刻影响(见表1)。

(三)劳动力就业率与技能人才的需求

日本经济形势的日渐低迷导致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录用为正式员工的机会越来越少。从1991年日本经济衰退开始,政府便以大型职业介绍所为工具,控制高中毕业生雇佣人数,导致18岁人口就业率持续下降。近年来,日本高中毕业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青年失业人数迅速增加,15~24岁劳动人口的完全失业率由1991年的4.5%上升至2003年的10.1%。之后经济形势逐渐向好,青年失业率曾一度有所下降,但到2009年又回升至9.1%左右。1991年日本全年龄段(15岁以上)就业人口的平均失业率是2.1%左右,2003年大约为5.3%,2009年稍有回落,约为5.1%。与此相比,15~24岁青年失业率远远高于全年龄段人口的总体水平,可见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尤其是201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就职内定率①仅为57.1%,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就职内定率为57.6%,应届大专生最低,仅为22.5%左右。然而,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职内定率达到了93.8%以上,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宠儿,而同样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高技校,其毕业生的内定率仅为37.9%,表明就业市场对高水平、专业化技能人才具有大量的需求。

二、日本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

(一)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确保人力资源供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将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日本战后高质量的全民基础教育和后期中等教育(高中阶段)的迅速普及,为产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对推动日本的产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进入由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普及又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储备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教育先行,是日本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和主要经验。

20世纪50年代,日本进入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阶段,产业经济的大型化、集约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加之经济的增长使得国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进而激发了对教育的热情与需求。日本文部省于1962年发表的文部白书《日本的文教施策》中,总结了日本教育现代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3大促进作用:其一,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长,使战后的日本能够从物质资源消耗掉1/4的废墟中崛起;其二,知识、技能和人才的储备使日本继加拿大、西德、以色列、苏联、美国之后跨入了20世纪经济迅速增长国家行列;其三,较高的教育普及程度使日本克服了资源匮乏和极度贫困的难题,快速逼近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为应对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设立了高等专科学校制度并兴建了大批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以“短平快”的形式培养现代化大工业急需的产业技术人才。同时,将那些为应对人才紧缺而创办的短期大学(普通大专)永久化,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快人才培养速度。1970年,为加大国家对于私立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日本出台了《私立大学振兴法》,将国家对私立大学的经常性经费补助制度化,以保障和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此时的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的公共教育投入水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教育年限[4]。

(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应经济高速增长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带动了国民的教育热情日益高涨,高中入学率早在1974年就已经达到了90%以上,这些都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显著增加。根据1960年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由于产业规模扩大,日本在1960~1970年这10年里大约需要17万新增科技人员。根据这一推算,日本文部省于1961年开始实施理工科扩招计划,每年扩招两万名理工科新生,实现了10年内新增理工科毕业生20万人的培养目标,为即将到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储备了必要的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机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以此来应对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大量社会需求,同时满足民众持续高涨的教育需求。1975年,从世界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来看,日本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其高等教育入学率便迅速提高,大大超过其他各主要国家;达到顶峰后,便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1971年至1984年,日本经济进入稳步增长期。在此期间,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成为20世纪现代化产业社会的主要标志。而作为先行发展领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早在转型期到来之前就已基本完成。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的迅速提高为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制定国家创新战略与顶级人才培养目标

以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为契机,日本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确立了科技立国等一系列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培养世界顶级优秀研究人才的主要阵地,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创新国家的人才战略是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2007年,日本制定了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以创新国家建设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立国发展“长期战略方针——创新25战略”③[5],确立了到2025年将日本建成富饶、充满希望的美丽国度的发展目标以及进行研究开发、社会制度改革、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是21世纪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日本科学技术与学术审议会人才委员会认为,“日本目前正处于由追赶型国家向领跑型国家过渡的发展阶段,科研人员是直接参与和创造优秀研究成果的主体,无论是从激发经济活力还是从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都要不断创造出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创新战略的核心”。[6]

(四)产学联合,培养实践型技能人才

高等教育机构很难独自培养出能够灵活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在终身学习背景下,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这一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为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样化社会需求,培养出能够开创新兴产业的创造性人才,日本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在全国各大学、短期大学(大专)、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产学联合教育项目,希望通过产学一体化教育,提高和巩固大学等教育机构对于实践型技术转化和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为此,文部科学省专门设立了“合同制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促进计划”“制造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援计划”“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计划”;从2008年起,为加强产学联合的培养力度,将把专业人才支援计划整合成“企业长期顶岗实习开发计划”。上述一系列促进计划是为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中坚厚——培养大批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基础创新、技能创新的实践型创新人才”所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不同于以往以建立职业观、劳动观和生涯规划为目的的短期见习活动,企业长期顶岗实习计划首先要求构建产学联合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本人要充分理解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产业自身的管理形式,进而培养出能够支撑以知识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创造型人才。2009年进入验收评价阶段的长期顶岗实习项目有20项,其中有两项超出了项目预期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6项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只有1项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人均GDP4000美元、8000美元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典范,其 “压缩追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模式。而其适度超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日本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我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日本的实践证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注释:

①本表参考日本内阁府统计局 1945—2012各年度《日本の統計年鉴》第2章、第3章、第22章关于人口、经济增长、教育等相关数据编制。

②就职内定率即毕业离校前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的大学毕业生比例。

③“长期战略方针——创新25”(『長期戦略指針-イノベーション25』),2010-1025年日本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于2007年6月1日由日本内阁决议通过并正式启动。

参考文献:

[1]内閣府統計局.平成17(2005)年国勢調査 第三章 日本人口の男女別と年齢別; 新産業分類特別集計 > 結果の概要2010年2月26日[EB/OL].http://www.stat.go.jp/data/kokusei/2010/sokyu.htm,2012-5-14.

[2]中央教育審議会.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平成23(2011)年1月31日答申案[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0/toushin/1301877.htm,2011-6-18.

[3]内閣府統計局.日本の統計、総人口の推移、経済成長率産業別事業所数と従業者数の割合など[EB/OL].http://www.stat.go.jp/data/nihon/index.htm#mokuji,2012-05-10.

[4]文部省.教育白书、わが国の文教施策, 昭和37(1962)年、39(1964)年、45年(1970)、50(1975)年、55(1980)年度[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kyouiku.htm,2012-04-25.

[5]日本内阁決議『長期戦略指針-イノベーション25』.平成19(2007)年6月1日[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gijyutu/gijyutu4/010/siryo/07070520/005.htm,2012-5-12.

[6]科学技術?学術審議会人材委員会 、世界トップレベルの研究者の養成を目指して、平成14(2002)年7月[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gijyutu/gijyutu10/toushin/020702a.pdf,2011-07-29.

高校转型期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7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改革,高校转型期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部分。实验动物是以实验动物本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遗传育种及保种、饲养管理、营养、微生物学控制、环境及设施等方面,主要目的是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 而动物实验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的是实验动物如何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中去即开发应用方面的科学[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制药工程、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专业均将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旨在为其他相关学科奠定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基础。现将7 年实验动物学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学校转型制订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以供同行参考,共同促进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教学内容

1. 1教学内容的制订

根据专业不同制订的教学内容不同,本课程为其他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实践方面。本校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制药工程、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专业实验动物学学时均设置为32 学时,其中理论22 学时、实验10 学时。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理论授课计划见表1; 制药工程、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专业理论授课计划见表2。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将重点放在实验动物的福利政策、生物学特性、遗传育种与保种、繁殖方法、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控制( 包括遗传学质量控制、环境与设施控制、营养学标准、微生物学控制标准) ,在实验上重视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方法; 后者将重点放在实验动物的福利政策、遗传学质量控制、环境与设施控制( 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环境控制) 、营养学标准、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在相关学科上的应用,在实验安排上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经往届学生反馈,该教学内容的制订比较合理,例如在将来开设的课程如动物药理学实验课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鼠、家兔的常规给药途径操作,为该学科奠定了基础。

1. 2强调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遵守动物福利政策

“动物福利”政策提出已有多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实验动物使用的审批非常严格,我们国家也同样高度重视实验动物的使用。可以说,实验动物福利政策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3]。因此,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制药工程、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专业的授课均将该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进行阐述,强调无论在动物实验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束后对动物的处理都要遵守实验动物使用的“3R”原则,即替代( Replacement) 原则: 采用低等的实验动物或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神志清醒的活的动物进行试验; 减少( Reduction) 原则: 在不影响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原则( Refinement) : 优化试验操作的设计,以减少动物的痛苦。通过现实情况向学生介绍与分析目前人们对使用动物进行试验的看法,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一些疾病特别是危害大的如各种肿瘤、艾滋病、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还没有解决,不可能在人身上进行试验,只能在不同进化程度的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难者来完成这些危害人类疾病的研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4]。

1. 3 考核方式

实验动物的考核由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卷面成绩满分100 分,占总成绩的60% ; 平时成绩满分100 分,占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 占20% ) 、课堂提问与讨论( 占10% ) 、作业或小考成绩( 占20% ) 、实验成绩( 占50% ) ,并且规定无故缺课3 次以上者取消平时成绩考核( 占总理论学时的1 /3) 。

2 授课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2. 1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配合考核方式,将实验操作作为考核的重点进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描述比较困难,进行现场实验比较容易接受,理论课上对该部分不进行讲授,重点放在实验操作方面。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安排2 学时的教学录像课程,内容为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该录像详细地描述了多种动物最基本的给药、采血、手术操作等,为学生现场试验准备了条件。对录像中的重点设置了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如: 1) 如何确定动物麻醉时间为最适时期? 根据动物体形大小的不同和临场经验,教会学生在动物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麻醉过量后的紧急救治。2) 小鼠、大鼠的尾静脉的分布情况? 要让学生知道尾静脉药物注射和采血的部位。3) 腹腔给药应注意的事项? 4 ) 兔耳缘静脉的位置在哪? 如何进行采血和给药? 设置这些问题后,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看教学录像,加深了对该部分的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很准确地找到正确的方法。实验课安排了两种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一种是小鼠,另一种是家兔,每种动物安排4 学时时间。因本校没有实验动物中心,实验用动物从本市的其他院校或药厂购入,只能对这些动物进行短暂饲养,实验完成后将其处死。小鼠的实验内容包括小鼠外观健康评价指标、性别鉴定、抓取与固定、编号与称重、麻醉方法、常用的给药( 灌胃给药、皮下给药、尾静脉给药、腹腔给药、肌内给药) 和采血( 剪尾采血、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摘眼球采血、断头采血) 方法、处死方法。家兔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包括外观健康评价标准、性别鉴定、正确的抓取与固定、去毛方法、标记、常用的给药途径( 灌胃法给药、皮下给药、皮内给药、肌内给药、腹腔给药、耳缘静脉给药) 和采血( 耳缘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心脏采血) 方法以及实验结束后的处死方法。采取的做法是按每个实验班人数控制在25 ~ 30 人,每个班分成6 组,每组4 ~ 6 人,将要进行的实验项目分成以下几部分: 1) 动物的健康评价标准、性别鉴定; 2) 抓取与固定; 3) 编号、称重、麻醉方法; 4) 灌胃给药; 5) 采血方法; 6) 给药方法; 7) 处死。在进行第一个部分时,先进行讲授和教学演示,之后学生进行操作,对每种动物的实验操作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操作,现场看操作情况,确定实验成绩。在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上,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比较害怕小鼠,不敢操作,经多次训练后能够独立完成该实验操作,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实验动物数量分配上,每个学生至少1 只小鼠、3 ~ 4 人1 只家兔,能够很好地完成实验课的各项内容。

2. 2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分别有各自的优势,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如图形、文字、动画等信息,直观性强。这可以使本来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更容易理解;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5]。本校设置了多个多媒体教室,并且多媒体教室中均有黑板便于进行板书授课,这样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授课能够相互弥补不足之处,使理论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 3 到其他院校实验动物中心参观学习

笔者利用假期参观考察了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将实地考察获得的实验动物中心情况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加深了对该门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

3 小结

笔者在7 年的实验动物教学中进行了相关教学内容的修订和教学方法的尝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转变观念,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探索适合本校各专业的实验动物学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动物学学科在其他学科所占的比重,促进实验动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就业后能否真正地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是转型期间重点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包思成,王晓虹.实验动物福利在医学院校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918-920.

[2]王晓红,陈凤芹,陈丽.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与改进[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97-98.

[3]满达,曹光,李斌,等.在医学教学科研实践中关注实验动物福利[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643-645.

[4]陈佳玉.医学实验动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5):45-46.

改革转型期 篇8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我党在长期革命和计划经济建设中形成了档随人走的人事档案终身制管理方式。现在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明显滞后,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1. 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决定人事档案终身制。

首先, 新中国刚刚建立, 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官僚资产阶级等国内外敌人千方百计要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如果敌人渗透到党内以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当中,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建立人事档案终身制的管理方式, 才能保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历史必然选择。其次, 是新中国学习苏联, 创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要求全国按计划调配各种经济资源, 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档随人走的人事档案终身制管理方式有利于达到根据国家需要调配人才的目的。

2. 人事档案终身制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形成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人事档案终身制已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首先, 人事档案终身制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调节, 合理配置到最有经济效率的环节。政府要从经济的参与者转化为经济的服务者与管理者。市场经济调节的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 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 达到人尽其才。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终身制的, 个人要实现不同地域和单位间的自由流动, 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到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限制和阻碍。其次, 人事档案终身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制度, 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存在竞争, 其中最主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档案终身制管理方式, 阻碍了人才间的竞争。最后, 人事档案终身制影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几次政府机构改革, 其核心就是打破干部任用终身制, 但效果不甚理想,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事档案的终身制管理制度。

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中的元素包括劳动力实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和流动, 因此必然引起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催生了新的用人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要进行与之相配套的改革。

1. 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

人事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服务于社会各项工作, 促进社会发展, 同时又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人事档案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要素, 就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个人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福利的最大化, 为了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必然寻求流动和迁徙的自由。然而,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却设置了种种障碍。在户籍制度出现松动和改革的前提下,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却充当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第一要素的自由流动。

2. 变革中的经济体制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

市场经济与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为市场经济已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所以, 人事档案管理既受自身规律的支配, 也要受市场经济规律制约, 这种受双重规律作用的特点, 就成为人事档案工作在新的条件下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 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必然要求满足变革中的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建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人事档案终身制, 这种改革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两个方面。

1.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 改多头分级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分级管理存在着许多弊端, 应进行必要的改革。第一, 打破各级各部门条条框框都管人事档案的旧管理体制, 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县级机构的人事档案由县档案馆或政府人事档案服务中心, 实行统一管理, 不必分散在县直各机关。这样的改革措施, 既可节省人力物力, 提高管理水平, 防止部门单位之间互相推诿, 也方便于社会利用, 提高了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还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第二, 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整个档案事业管理系统, 接受国家档案行政机构的宏观指导, 而不应将档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事档案管理独立于该系统之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封闭式的人事档案管理, 实际上生存在一种“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然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这种管理体制之下的人事档案已成为“信息孤岛”, 如不加以变革, 就会使人事档案管理继续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人事档案与其他专门档案一样, 都有其特性, 但毕竟都属于档案范畴, 具有相同的属性, 国家档案政策法规对人事档案也应同样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其次, 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 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尽管我国采取封闭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但是依然不能阻挡来自外来的诱惑, 人事档案的虚假不真实现象早已成为人事档案的一个污点。绝对的封闭并不是确保人事档案安全的最佳方式, 重要的是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和档案行政机关的指导。因此, 加强各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络, 提高监管水平, 是促进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封闭式的, 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社会化、法治化、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首先,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快人才流动、打破人才壁垒的要求。人事档案和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人才自由流动的两大阻力, 因为在中国的国情下, 个人发展的一切都与人事档案和户籍息息相关。只有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配合户籍改革, 才能给予每一个公民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地点的权利, 从而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其次, 是民主化进程发展的迫切要求。在知情权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 档案界也应该注重公民在人事档案领域里有关知情权的保护问题。然而,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在对公民知情权保护的问题上, 一直存在着某些不足。有些严重的, 甚至会影响公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 随着公民知情权意识的提高和维护民主权益的强烈要求, 迫切需要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与公开。再次, 社会化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反响。目前各个城市中的人才中心均可代理人事档案, 这大大促进了人才在全国不同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早在1997年, 南方的人才中心就已将人事档案网络化信息化, 进一步促进了用人单位与人才的信息交流, 提高了人才的市场配置效率。

当前, 我国传统的人事档案终身制管理方式还没有彻底打破, 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还实行档随人走的终身制管理方式, 阻碍着人才的自由流动。因此, 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我国现在实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模式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长期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在借鉴本国历史成功经验和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关键词:经济体制,人事档案,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英玮.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2]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3]杨小红.中国档案事业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2.

改革转型期 篇9

一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宏观上看,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 1949~1958年, 强调基础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 (2) 1958~1963年, 强调权力下放和地方对基础教育的领导作用; (3) 1963~1966年, 又强调统一领导; (4) 1966~1976年, “文革”时期, 管理体制混乱; (5) 1976~1985年, 强调统一规划, 集中管理; (6) 1985年至今, 强调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在微观上, 中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先后实行了校务委员会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 , 校长责任制 (50年代) ,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0年代后期) , 地方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0年代初) , 革命委员会制 (“文革”时期) ,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78~1985年) , 校长负责制 (1985年以来) 。

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 中国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加快了法制化进程。近年来,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等法规为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但长期以来, 学校校长和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学校教育的目标系统由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统一制定, 这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模式来推进, 而中国传统的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模式是在强调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条件下形成的, 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受制于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机关, 学校的办学自主性缺失

中国传统的教育行政体制, 强调刚性的管理, 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 对上级管理部门具有依附关系。学校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 不能依法自主办学。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 使包括课程与教学管理权在内的学校管理权限逐步下放, 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新调整。但是, 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对政府的依赖关系所形成的惯性, 严重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根据对云南省部分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的调查, 具体表现在: (1) 课程开发管理权下放后, 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都反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不明, 自己不知如何去做。 (2) 对本校的优势、学生的需求和当地社区的需要缺乏了解,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够或心中无数。 (3) 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不能很好地与新课程的要求相结合, 要么简单地传达上级培训的内容, 要么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校作一般性的讲座, 要么请先进学校的领导来校介绍经验等, 这样, 培训中的校本特色被淹没了。

2.学校管理过于强调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学校活力缺失

中国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起步较晚, 在先进学校已超越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时, 它们还在过分看重学校的工作程序, 师生员工在繁文缛节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结果走向了初衷的反面, 降低了效率。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往往把程序标准制定得过于细致, 如云南省寻甸县某中心完小, 对学校的各类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规范, 以至于事事处处, 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范加以约束, 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导致学校在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口号下被管得越来越死。学校的管理人员把程序当成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 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

3.学校自身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学校与外界交流缺失

中国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 学校与社会直接接触较少, 发展到极端是无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状况, 关起门来办学。其危害是学校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层级分明, 学校行政人员成为学校组织的“官僚”或“准官僚”, 对上唯命是从, 对下发号施令, 学校内部关系僵硬, 组织气氛紧张;教师独立单干, 团队协作差;学生被置于学校行政组织的最底端, 学生的兴趣、愿望和要求很难真正被考虑, 造成学校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相悖;学校对社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调整迟缓, 课程改革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地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转型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

目标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 在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中, 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现代学校的目标建立, 应是学校在考虑社区环境、当地政府期望、家长需求、学生需求、学校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

1.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管理体制, 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 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教育, 最主要的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 要为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学生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办学条件相对均衡。均衡发展观念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 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奇缺、地区发展不平衡, 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又不断增长造成的矛盾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所在。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 要深刻剖析政策和法规推行中的认识不到位、敷衍了事、责任不清、投入不足等问题, 挖掘和发挥地方优势, 使“分级管理、地方负责”得到真正体现, 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

2.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应大力倡导先进的管理思想, 缩小与发达地区办学质量的差别, 实现跨越式变革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地区之间的融合或对外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全球化的时代消除了因距离而造成的障碍, 也使得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要想缩小这种差距, 就要借鉴先进地区的思想、理念和方法, 实现跨越式变革。当前, 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思想, 如创新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管理等, 都是在不断超越和批判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学校管理趋势, 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致力于全面普及数量的同时, 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绩效作为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

3.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应以促进当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中国近6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必须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技术保障。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既能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能为促进家乡经济建设、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动力和智力支持。贫困民族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必然要求村民的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何让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贫困民族农村人口适应新的环境, 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提出了新的使命, 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必须适应这种新的要求。

三转型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的价值取向

在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内部, 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要围绕学校的目标来展开, 而要合理设置学校目标, 除了要有目标意识外, 更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1.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需要关注学校教育中人的变化

关注学校教育中人的变化是新型学校管理最为核心的要求。我们要关注生活于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 他们生活得怎样?他们是否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观念系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仍是评价学校管理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依赖于学校“每一天、每一个、每一件”具体事件累积而成, 没有价值追求取向的学校管理, 只是技术、方法和操作层面的管理。现实的学校管理改革中, 固然可以在外界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但缺少主动的质量意识和发展观, 难以形成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改革实践,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新型学校管理。

2.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要推行效能管理

学校效能管理的思想是指学校在固定投入下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程度。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学校效能管理的研究, 当时的一些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学校 (尽管只是少数) 能够让处境不利或边缘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于是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起初的研究都是以学业成绩分数作为标准, 对学生在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相似的学校进行统计分析, 鉴别出比一般学校更好或更差的“局外”学校。美国的一些学者认为, 良好的学校效能应具有以下五个特点:校长的强有力领导;强调基本技能的掌握;整洁而有效的学校环境;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高期望;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评定。笔者认为, 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要探索推行效能管理, 这是引导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向高水平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3.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及领导集体成员的知识功底比较薄弱, 部分校长及学校领导集体成员的学历和职称较低, 对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理解表面化, 学校管理的许多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所以, 要明确中小学校长及领导集体的角色意识, 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要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 进行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可以归纳为“四定”: (1) 定编, 根据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核定编制; (2) 定岗, 根据“按需设岗”的原则, 在定编的基础上, 进行定岗; (3) 定位, 强化竞争机制, 推行人员聘用制, 按照岗位设置和聘任条件, 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 (4) 定薪, 按照“以岗定薪、优岗优酬、注重实绩、明确导向、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尝试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管理改革。

总之, 转型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作为一项挑战性强、创建性高的活动, 学校管理者面对来自校内外各种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需要不断冲破束缚, 对各种建设性的、发展性的力量进行聚集, 学校的发展才有内在的保障。

摘要: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是当代中国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入手, 结合云南省实际, 对转型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魏志春.转型时期现代学校制度的解析[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4 (5)

改革转型期 篇10

目前, 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到2020年, 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俄罗斯是一个十分强调教育体系连续性的国家, 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在前苏联时期就受到重视, 各方面专家学者不断致力于教育衔接改革研究直至今日。苏联解体后,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代背景下, 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融入了时代的元素而成为新问题。不论是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还是取得的成功经验, 都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概念释义

转型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作为前苏联主要继承国的俄罗斯经历了新旧体制交替的大起大落,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发生急剧转型, 这一特殊时期被称为“转型期”。经济的转轨不仅加速了国家的政治离心过程, 社会生活的自由化趋势也对教育体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俄罗斯职业教育俄罗斯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大概念, 共分为四个层次, 即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校后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招收9年制基础普通教育毕业生, 培养层次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初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基础普通教育毕业生, 在层次上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笔者所论的职业教育只涉及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领域。目前, 俄罗斯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呈现出多专业和多层次等特点。

衔接模式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引下, 俄罗斯对国家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与完善。现在俄罗斯的一些地区采取了初、中等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做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 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灵活的、分段培养人才的方式。而初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基础教育大纲的总原则是:与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学与训练。不仅要求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的范围内“有差别的发展”, 而且强调两者之间的连续性。

俄罗斯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改革现状研究

国内一些学者对俄罗斯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改革现状做过简单介绍。王长纯在译文《俄罗斯职业教育的改革》中介绍, 随着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发展, 初、中等职业教育系统逐渐接近, 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正积极地、不断地加强整合过程。尽管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作为两个独立的教育层次在运作, 并在立法中得到保障, 但是两者的任务具有相似性并且存在着一体化的趋势。

在阅读和归纳整理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笔者拟对俄罗斯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以期引起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

职业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经济的复苏、政治的稳定, 给俄罗斯职业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 俄罗斯行政区域之间差异性大, 加上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导致初、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困难重重。从教学内容上讲, 初、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和专业目录差别较大, 衔接出现断裂。多主体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资金得以保障, 同时也导致国立联邦级学校、国立联邦主体级学校、市级学校和非国立职业教育机构各自为政。

职业教育衔接政策解读综观从叶利钦在任时期一直到普京再次担任俄罗斯总统这二十几年间所颁布的政策, 在对待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上的基本取向和原则是:延续原苏联初、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政策。进入21世纪, 俄罗斯提出了“继续职业教育”理念。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职业教育发展司司长肯纳基·谢别列夫指出:俄罗斯各大城市正逐渐使职业教育走上区域化、连续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继续职业教育”为理念, 将其纳入学生个性发展之中, 纳入教育全过程。在办学体制上, 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办学形式灵活, 可以单独办学, 也可以与其他学校、企业联合成立由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教学生产公司、教学生产贸易公司、联合公司以及其他形式的劳动公司。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组织了“实行创新性教学计划的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竞赛”, 力图通过提供联邦投资支持职业教育机构为高新技术生产培养人才。全俄罗斯共有76所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18亿卢布的资金支持。

职业教育衔接制度保障转型之初, 在所有权变革与交接的过程中, 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就业服务部门由于立场不同和利益取向不同, 使这些变更所有权的初、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遭遇到诸多问题。近年来, 一些联邦主体教育主管部门对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各要素做了详细规定, 为初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高年级毕业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提供了政策保障, 并积极致力于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现代化体系的试验工作, 及时监测改革效果, 完善衔接体系。在资金投入方面, 俄罗斯职业教育相对较发达的地区或较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地区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较大。比如汉特曼西斯克地区, 14~19岁的青年在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就学者占到总数的56.1%。从2004年开始, 该地区政府就实施了优先发展地区职业教育计划, 地区政府平均每年将12万卢布用于支持初、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衔接改革一些地区的职业学校与专科学校直接签订了协议, 编写相应专业的连续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对那些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开展共同教学, 从而缩短两年教学年限。普通教育机构中10~11年级学生接受初、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俄罗斯把在普通教育高年级实施专业化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对教学区别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一次崭新尝试。俄罗斯初、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既满足了俄罗斯简单初级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又迅速培养了基本技能扎实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 为俄罗斯转型时期培养了适合各种产业机构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 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签订协议, 编写了相应具有连续性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许多职业高级中学同时实施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大纲, 在近几年兴起的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业、管理、工艺器具设计等专业领域培养不同层次人才, 以适应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岗位需求。以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为例, 从2000年开始, 该地区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与大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组建了不间断的大职业教育体系。学生在初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3+2”的学习模式, 即3年制初等职业教育加上2年制高等教育预备教育, 就可以直接升入高等教育机构。例如, 阿尔汉格尔斯克市第25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木材加工、森林经济、机械、化工等专业, 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国立阿尔汉格尔斯克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莫斯科地区、萨拉托夫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楚瓦什地区初等职业教育机构实施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主要侧重于考察学生的专业课水平。专业课考试不仅采取笔试形式, 还对考试技术、设备进行了改革。虽然这提高了考试成本, 但是能真实考察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保持初、中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点。这种招生考试方案, 有效地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初、中等职业教育科学衔接问题。俄罗斯素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体系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相互开放, 这使得普通教育高年级的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机会得以保障。

利用自身优势寻求社会支持《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国立和市立教育机构可以从事如出租校产、商品买卖、中介服务、参与其他机构和组织的商业活动、购买股票和有价证券等进行赢利以及其他可获利的活动。一些初等职业教育机构利用自身拥有生产车间、设备和某些原材料的优势, 在实践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充分发挥在课堂上所学的职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和课余时间组织生产某些市场需求的产品, 然后推销给企业和个人以获取一些收入。一些联邦主体, 如车里雅宾斯克州等的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为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寻求社会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不仅为职业学校提供设备和实习场地, 而且还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参与连续性的教学大纲和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在俄罗斯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 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为了满足所在区域的要求, 开始注重培养本地区所需的多种专业人才, 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转岗培训。职业教育机构纷纷通过与企业、居民就业机构和个人签订合同的形式, 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初等职业教育机构注重各种形式契约关系的建立, 以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义务, 从而取代政府的行政指令。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初、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培训工人的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机器制造、餐饮业中培训工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在纺织、农业经济、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培训则在逐年减少。

加强初、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从2006年开始, 俄罗斯政府依据“教育优先发展纲要”, 奖励范围主要有9个方向, 其中涉及初、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项目有:奖励优秀学校管理者;奖励优秀教师;支持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保证农村学校购买校车的费用;保证更新教学和实验设备;建立学校与商业组织的联系。从2006年开始, 国家平均每年拨款700万卢布用于奖励和资助初、中等职业教育, 其中大部分款项用于奖励优秀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及革新教学大纲。2011年, 在“奖励优秀教师”项目中, 受到奖励的教师共有1万名, 其中大部分是普通学校和初、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莫斯科教育司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伊戈尔·帕夫洛维奇·斯米尔诺夫院士对具有专门工程师范教育背景的初、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提出了只有大规模扩大培养专业化职业师范师资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现代化新要求的主张。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探析俄罗斯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改革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可以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俄罗斯政府目前正致力于使初、中等职业教育重新扮演好在科技、工业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的、具有办学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俄罗斯并不是世界职业教育强国, 但是在经济转轨、政治动荡的社会转型背景下,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在以不牺牲国家利益、不放弃民族文化传统为代价的前提下, 实现了其职业教育改革的预期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 怎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下保持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 这些问题与困惑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并加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斯米尔诺夫, 等.俄罗斯职业教育的改革[J].王长纯, 译.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 (6) .

[2]肖甦, 王义高.俄罗斯教育10年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А С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Преемственность в обр-азовании: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EB/OL]. (2013-06-28) http://elar.urfu.ru/bitstream/10995/1877/1/urgu0670s.pdf.

[4]П Н Осипов.Подготовка 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сред-него звена для села[M].Казань:Школа, 2003.

[5]А С Мелендер.Современная среда и техн-ологии:от детского сада до ВУЗа[J].Преемст-венность в образовании, 2012, 2 (11) .

上一篇:会计系统商业银行管理下一篇:寓学法指导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