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24-07-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精选十篇)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1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表明,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目前,绝大部分河南省农村居民已经摆脱了过去的生存消费阶段,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证,他们在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努力, 这一切说明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变化,需要深入研究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1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1.1农村居民数量

从2004年至今,河南省总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农村人数在逐渐减少。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说明河南省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尽管如此,农村人数仍然占大部分,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这部分群体也更应该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

万人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1.2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如前所述,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从衣食为主的消费模式转向更为丰富的生活方式,并加大了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的支出。表2显示,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比重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不过,仍然占最大的比值,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比值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将继续下降;衣着支出比重变化比较平稳, 最近两年有着小幅度的上升,表明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更加注重着装。其中2008年和2009年消费偏低,可能与当年全球经济危机下的经济下行有关; 居住的支出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与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有关系,可见政府政策对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有很大影响;交通工具和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在农村 居民的消 费支出中 占据较大 的比重,这几年消费支出稳中有升,但波动幅度不大,说明农村居民的外出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家庭设备和日用品、医疗、卫生保健 用品的消 费比重有 显著的提高,说明农村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和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而收入的 增加和诸 如 “家电下乡”、农村合作医疗这样 的惠民政 策为这些 消费提供 了重要支撑;文教、体育娱乐 用品的消 费支出总 体上趋于下降,但幅度不 大,表明河南 省农村居 民在该项 目上消费习惯有所变化。

%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2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河南省经济总量的提升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很大的关系,在GDP保持稳步前进的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表3列举了河南省从2014年至2012年按产业分的单位数构成和三次产业每年创造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首先看三次 产业的单 位数构成,图表显示,从2004年到2012年,第三产业的单位数比例均在60% 以上,第二产业的比例徘徊在30%上方,第一产业的单位数最少,只有不到5% 的比例。可知,在河南省近十年来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规模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再看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GDP构成,第一产业创造的生产总值逐年下降,慢慢靠近10%的比例,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过半,且有小幅度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在30%上下波动, 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小幅度变化。其中,2008年的生产总值下降与当年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很大关系。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其受自然和经济双重影响因素较大,附加值低,市场和自然风险大,加之居民对其直接消费需求逐步减少,所以其发展相对较慢[1];第二产业虽然单位数居中,但创造了大部分生产总值,说明当前河南省服务业还不是很发达,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单位数最多, 说明河南省对第三产业的投入逐渐增多。然而,大规模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生产总值,这说明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经济条件还不够完善。不过,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政府等相关机构对其的重视也将越来越高。

3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数据的选取

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中,食品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其余各类消费品(衣着、居住、旅游、医疗等消费用品)主要来自第二、三产业。为了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本文用河南省农村居民非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度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用第二、三产业产值在河南省GDP中所占比重来度量河南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4中列出河南省农村居民非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和河南省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以该表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4。

3.2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时间序列可能具有非平稳性,因此, 用传统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估算与检验容易发生伪回归现象,所以在这里要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平稳性。设农村居民非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序列为X序列,设河南省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序列为Y序列。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经检验,可以判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河南省农村居民非食品支出比重序列和其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河南省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序列均是不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3.3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为了探讨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经比较选择滞后期为1时X、Y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只有消费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以理解为,当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将引起下一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这验证了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原因的理论假设。

3.4协整分析

根据前面的单位根检验,可知序列X与Y都是1阶单整序列,且X是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以利用EG检验法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首先使用OLS对方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

得到估计方程为:

可知,在回归方程中,F、t统计量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为5%的统计显著性检验,且R2=0.8301,r珔2= 0.8018,说明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现进一步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ADF检验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协整方程不是伪回归的结果,序列X和序列Y线性关系显著,即2005年以后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其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另外,由方程回归系数0.337 4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河南省农村居民的非食品消费支出每变化1个百分点,将带来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0.337 4个百分点的变动。

4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也因此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必然会向市场发出需求信号,势必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生产出适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2]。

4.1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得益于其收入水平的提高。 提高农民收入,首先应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调整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对“三农”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包括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其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3]。最后,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由于农业生产、疾病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农村居民必须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以增强抵御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及其消费结构的升级[4]。

4.2完善农村消费政策,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要想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完善农村消费政策,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一直以来,“三农”政策是改善农村面貌的重大举措, 然而,扶持“三农”经济发展离不开消费信贷的拉动作用。为此,政府要加大消费信贷业务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金融机构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扩大消费信贷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环境差,很多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便导致农民的消费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无形中被增大, 间接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市场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快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同时还要健全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

4.3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当前,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处于稳步提升中,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村消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中。这时,一些引导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多样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有较大空间,这对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要积极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倡导理性消费,促进新消费观念的形成,因为消费热点代表着未来消费的方向。另外,以这些新的消费热点为标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如第三产业中的健身、美容、 旅游等消费活动可成为农村居民消费新热点,政府便可以鼓励帮助多兴建健身中心、美容医院、旅行社等新型消费中心。

4.4依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从理论上讲,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从上文分析得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可能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够合理有关。因此,要依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适时调整农业结构,面向农产品消费市场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以此来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及居民服务消费升级的需要。例如,当前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家政服务、休闲度假及医疗保健中心等生活性服务业[5]。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对河南省2005-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长春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研究 篇2

长春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研究

在分析长春市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长春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提出了调整长春市农村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作 者:范静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刊 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年,卷(期):24(6)分类号:F321关键词:长春市 农村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3

摘要:目前,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产业门类之一的旅游业出现了与现代农业融合的态势,乡村旅游业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它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业;文化产业

一、农村产业结构状况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农村产业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不协调的地方进行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大,而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比重偏小。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过大,经济作物比重小。(2)农业生产中,地区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不突出,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农产品品种、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农产品大路货多,专用品种少,名优产品、特色产品比例低,农产品销售不畅。(3)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即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比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餐饮业等服务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目前,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农村文化产业成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

2004年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其实,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业、文化教育业、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体育竞技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是公认的21世纪最有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且区域分布广泛。历史文化资源有:人文三祖文化、燕赵文化、西柏坡文化等。在河北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魏县剪纸、易水古砚及衡水内画鼻烟壶等中外闻名。民俗文化有:安新高跷、昌黎地秧歌、皮影、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据统计,河北省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4个,新兴艺术品种76余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76处。这些文化资源涉及区域广泛,内涵深厚,大部分沉淀于河北农村,它既是河北延续至今的血脉,也是河北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肥沃土壤。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和农村发达的文化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一些大城市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目前,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文化产业与农业出现了融合的态势。文化产业的门类之一旅游业与现代农业间的融合正在成为时尚。乡村旅游就是这种融合的产物。

乡村旅游也被称作休闲旅游农业,它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形态。

我国的乡村游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市场空间。2005年底,我国城市人口达到了5.6亿,也就是说13亿人有43%生活在城市。面对城市的喧嚣,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向往农村幽静的生活,清新的空气,希望回归大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乡村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的心愿。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不断提高,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经济基础。休闲时间的增加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时间保证。据统计,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的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周六、日),加上国家正在倡导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休闲。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几乎村村通公路。目前,城市私人轿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很多人习惯自驾车出游。便捷的交通为城里人到附近农村观光休闲提供了条件。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乡村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河北省已有252个乡镇、1400多个村开发了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5亿元,分别占全省旅游收入和收入总量的36%和11.7%,带动就业26万人次。

乡村旅游是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融农业生产、观光、参与、体验、品尝、购物、娱乐、度假为一体,连接了城市和农村,激活了农村和农业。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必须看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它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影响。

三、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突破了原来纯农业的、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的综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满足消费者观赏、购物、参与、娱乐、住宿、餐饮、交通等方方面面的需要,要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往往被赋予文化内涵。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农民会提供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文化旅游产品;会把当地的初级农产品转变为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乡村旅游的开发必然要求农村道路和交通工具等农村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因此,乡村旅游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商业贸易、通讯、餐饮、娱乐、产品加工、工艺品制造、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即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村工业、运输业的发展,也因此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更加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当地农民与外界游客提供了交流平台,农民可直接了解游客的消费偏好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避免了农作物种植的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的特色化。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是湖南省著名的休闲农业企业,它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000多亩。在它的带动下,周边开了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出现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原来比较薄弱的农村服务业、加工业的发展。

2.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发展乡村旅游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国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但到目前为止,农村还有1.5亿就业很不充分的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餐饮、住宿、商业、娱乐、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非农收入。据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收。乡村旅游使单一传统的农业模式向集生产、加工、旅游、观赏、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田园农业休闲模式,它增加了一般农产品不能实现的观赏、娱乐附加值,因而获得了以前没有的高额的经营收入。一般来说,乡村游项目可以利用已有的果园、林地、牧场等改建成各种农业观光项目,建设成本较低,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开发难度小,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3.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长沙大明山庄通过引导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的种养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乡村旅游建立在花卉和蔬菜等特色农业基础上,带来了区域农产品的特色化。在经营过程中,采用了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方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饮水、道路、卫生条件等比较差,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难点之一。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原生的乡村生活和环境,包括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乡村风貌、农业生产、文化风俗、乡村土特产等,还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通讯、电力、商业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初期的乡村旅游可突出原生态,少投入,逐渐积累资金。乡村旅游的高回报率可在不长的时间内缓解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在客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些地方政府为借乡村旅游,加大新农村建设,还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如“长沙市黄兴镇近年累计投放资金100多万元,整修入户道路,修建高标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极大推动了当地农家乐示范区的发展”。长沙市大明生态休闲山庄积极参与当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建立了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和自来水管道工程,显著改善了村基础设施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对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

5.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民。一些省市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行业协会一般开展信息交流、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乡村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管理经验、服务意识。通过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可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懂市场、有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通过乡村旅游,村民和城市居民接触、交流,有利于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了解市场需求。所以,乡村游提高的不仅是农民的收入,还有农民的素质。

总之,文化产业门类之一的旅游业正在与现代农业走向融合。乡村旅游业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和潜力,最有深远影响的产业。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同时提高了农民素质。乡村旅游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虹、王丽玲,《循环农业理念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J],《农业经济》,2012.4

2.郭玉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7.9

3.柳敏河,《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

4.王帅帅、刘晓东,《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

5.吴冬霞,《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乡镇经济》,2007.3

6.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金项目: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速实现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变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HB13JJ051)相关成果。基金项目来自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公室。

作者简介:

汪虹:女,1964年3月出生,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学位: 历史学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陈艳丽:女,1963年9月出生,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学位 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文学。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4

关键词:阿坝农村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灾后恢复重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与农村服务业三者间互不协调状况进行改变, 同时又改变产业内部的关系, 使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目前, 如何尽快恢复四川阿坝州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促进农牧区社会稳定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地震前阿坝州农业结构发展状况入手, 分析当地农业发展思路与发展规律, 在此基础上探索目前阿坝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

一、阿坝州资源优势的总体现状分析

阿坝州作为四川省重要的民族地区之一, 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首先是资源优势突出, 如旅游资源、森林资源、水电资源等特别丰富。其次是农产品特色优势明显, 许多"名、优、特、珍"农产品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因此, 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 是促进农村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1.气候资源。

阿坝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地形基本分为高山峡谷区和高原牧区两大类。高山峡谷区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达20多度。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凉寒湿润;山原地带夏季温凉, 冬春寒冷, 干湿季明显;高山峡谷地带,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 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 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由于季节差异明显, 农业生产环境相对优良, 与产业结构趋同、同属高原的其他地区相比, 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是发展"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及其它多种经营基地的良好种植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 这为阿坝州人民改变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旅游资源。

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 据资料表明, 目前阿坝州内有各类景区景点156处, 其中, 世界级、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14处, 九寨、黄龙两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米亚罗被列入世界和国家生物圈保护区;四姑娘山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近年来旅游经济的逐渐升温, 旅游景区内的"农家乐"、"藏家乐"悄然兴起, 这为阿坝州就近转移本地农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农村服务业提供了外部机遇。

3.草地资源。

阿坝州全州共有草地面积586万公顷, 其中, 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 占国土总面积的50%, 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草种类多, 适宜发展河曲马、麦洼牦牛、三江黄牛、四川铜羊等优良地方畜品种。其中, 以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的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山羊为主要畜种, 其肉质以半野生、无污染而著称, 是发展"名、特、优、稀"绝色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无疑为发展阿坝州农村工业, 特别是发展农村加工业, 延伸农产品价值链,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4.森林资源。

阿坝州全州共有森林面积363万公顷, 有林地163.3万公顷, 用材林地43.3万公顷, 各种经济林木2.4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36%。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4.1亿立方米, 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保护好阿坝州现有森林资源, 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还有利于构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 阿坝州药材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等比较丰富。阿坝州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品质优, 药用植物达1960余种, 名贵品种达200种之多, 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盛产虫草、贝母、鹿茸、麝香、黄芪、党参、天麻等名贵中药材, 以及羌活、大黄、当归、干松等大宗药材。中药材年产量达8.5万吨。阿坝州水电资源丰富, 河流落差大, 距离负荷中心近, 年发电时间长, 造价低, 效益好。阿坝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900多万千瓦, 可开发量1400多万千瓦。目前, 已建成电站装机110万千万, 正在建设的电站装机60万千万, 拟建电站装机200多万千瓦。阿坝州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目前探明矿种59种, 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70多亿立方米, 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 近期储量270吨。这些资源优势为阿坝州发展农村工业与农村服务业,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阿坝州应该以发展特色优势经济为重点,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实现阿坝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

二、震前阿坝州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态势

解放以来, 阿坝州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基本上是依靠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 因此, "木材经济"长期成为阿坝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性, 过度砍伐森林, 没有及时加强补种和保护好森林资源, "木材经济"不仅给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贡献作用日渐减少, 当地经济发展呈逐年减缓趋势。与此同时还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反常等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影响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8年9月, 我国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森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急剧萎缩。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 阿坝州开始启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2000年, 阿坝州加大了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力度, 开始重点发展以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为龙头的工业发展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2001年, 中央开始对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为此, 阿坝州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02年, 阿坝州围绕"绿色立州、科教兴州、旅游富州、水电强州"的工作思路, 努力夯实科教、交通、能源、通讯四个基础, 建立绿色、旅游、水电三个经济发展高地,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地震前, 阿坝州产业结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水电工业、牦牛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特色明显。

1.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阿坝州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以来, 全州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模式, 第一产业产值 (即农业产值) 必将减少。但从表1看来, 2000年至2006年, 阿坝州第一产业产值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这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关系。2000年, 阿坝州在农业生产领域开始实施以良种和实用技术推广为重点, 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基地。如投资1305万元建设20万亩无公害秋淡季蔬菜基地, 其中, 汶川4万亩、茂县4.5万亩、理县1.5万亩;投资1987万元建设阿坝州名优水果商品化开发基地26万亩, 其中, 茂县苹果、金川雪梨等在四川省内和全国都有一定知晓度。到2006年底, 阿坝州已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万亩、特色水果基地22万亩、优质蔬菜基地20万亩、优质青稞基地15万亩。由此可以看出, 阿坝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总值。

2.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从表1可以看出, 近年来, 在阿坝州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发展速度也较为迅速。这首先与阿坝州近年来重点实施了以水电为龙头, 以高耗能工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等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有很大关系。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投入逐渐增加, 工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带动作用也逐年增加。2006年, 工业增加值达到25.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7亿元, 比2002年增长4.8倍, 年均增长55.4%。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2%, 成为拉动阿坝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 与阿坝州农村加工业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如2000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加工6380吨牛肉制品及副产品生产基地, 以及若尔盖万吨直饮牛奶生产线等农村加工业项目。到2006年底, 阿坝州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各类企业达32家, 其中, 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7家,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7000万元, 龙头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 带动农户2.6万多户。

3.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2000年, 阿坝州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产业, 当年共接待游客192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9.6亿元。2001年, 共接待游客242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12.34亿元, 来自旅游的税收超过7000万元, 弥补了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财政的巨大缺口, 旅游经济取代了"木材经济"。此后, 阿坝州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步伐。2006年, 阿坝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72.6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61.8亿元, 其中, 接待入境旅游者40.9万人次, 实现外汇收入970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71.0%, 旅游业已成为阿坝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由此可以看出, 地震发生前, 阿坝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农村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逐年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格局逐渐改变, 农民人均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169元逐渐增加到2006年2085元, 六年时间内阿坝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这是近年来阿坝州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还可以看出, 近年来, 阿坝州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是与政府大力投资工业有很大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 近年来, 阿坝州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发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但从发展质量来看, 第二产业依然是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 阿坝州就相继投巨资建立了以下工业生产项目, 如投资35280万元在阿坝州建设15万吨电解铝工程、投资2127万元建设20万吨水泥厂技改工程等项目。如果仅从短期经济效益来看, 这些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解决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就业问题, 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 然而, 从长期社会综合效益来看, 这仍然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发展前提, 特别是阿坝州作为我国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 切实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 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四、震后阿坝州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 (2008-2010年)

地震发生后, 阿坝州全州人员伤亡较大, 民房倒塌、损毁也非常严重, 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 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部分农田和耕地遭到严重破坏, 阿坝州农业生产发展举步惟艰。阿坝州工业发展遭到重创, 尤其是作为支柱产业的电力企业受损尤为严重, 境内130座电厂、256.9万千瓦装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 阿坝州工业发展基本全面停产。因交通道路遭到严重破坏, 通信设施损毁严重, 加上余震可能造成的山体滑坡, 随时都会威胁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近期内国内外游客到阿坝州旅游的游客人数必将减少, 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地震灾后重重困难, 不论是当地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 还是关心阿坝州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都应认真思考地震灾后阿坝州的恢复重建问题。特别是阿坝州作为一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偏远山区, 如何紧密联系实际情况, 研究灾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以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阿坝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构建和谐阿坝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笔者认为, 在中央政府与四川省政府拟定的重建规划中, 在近期 (即2008-2010年)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准备工作。

1.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投入的专项重建资金, 抓紧时间完成重大基础设施恢复与重建工作。首先, 一定要抓紧时间高水平、高质量建设"都汶公路", 打通成都到汶川的陆路快速通道。与此同时, 还应抓紧马尔康机场建设, 恢复成都至阿坝的空中走道, 以期早日恢复阿坝州的旅游产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其次, 在恢复县际公路重建的基础上, 重点应建设好农村道路建设, 尤其是要加强对乡镇与建制村之间的道路建设, 以畅通广大农牧区的人流与物流, 活跃城乡经济, 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作好县城、乡镇与社区居民居住点的选址工作, 特别是对居住相对偏远分散、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恶劣的农牧民, 要充分抓住恢复重建契机, 建立相对集中的新型农民生活社区, 让他们尽快转移出来, 使其生活更加安全和舒适。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需要,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建立集中新型农民生活社区的同时, 政府还可集中有限资金配套完成水、电、路及文化生活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尽量降低重建成本。当然, 随着新型农民生活社区逐步建立, 有助于拉动城镇经济发展, 为今后发展第三产业奠定基础。同时随着农民大量转移出来, 土地资源可以集中使用, 为今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

3.积极争取国家优惠财政与税收政策, 优化投资环境, 恢复投资者信心, 继续推动城镇与农村加工业发展。地震发生后, 阿坝州大部分城镇与农村工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 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将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出于投资安全需要, 难免会有部分投资者将资金撤出阿坝。此时, 政府若不及时采取相应优惠政策措施, 这将严重影响阿坝州今后城镇与农村加工业发展。基于此, 当地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优化投资环境, 恢复投资者投资信心, 持续推进城镇与农村工业发展。

4.在近期的恢复重建工作中, 还应抓紧时间加强对当地群众各项技能培训, 使其成为阿坝恢复重建与发展的真正建设者。无论是当前阿坝的恢复重建工作也好, 还是今后阿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好, 最终动力来自于当地人民群众。因此, 要使他们成为阿坝州恢复重建与发展的真正建设者, 就必须加强对当地群众各项技能培训。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需要农业科学技术, 当然更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劳动者;发展旅游经济, 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他们在今后阿坝经济发展成就中直接受益, 目前就必须抓紧时间加强对他们的各项技能培训。

五、震后阿坝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2011-2015年)

经过灾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近期准备, 为阿坝州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 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立足于州内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 惟有这样, 最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 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调整思路。

1.立足当地农业与气候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县县搞特色项目、乡乡办特色基地、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特色收入"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如汶川、理县等县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 建立蔬菜基地, 种植反季节蔬菜, 使其逐步成为四川省会-成都市的主要淡季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茂县、金川等县在现有水果种植基础上, 逐步拓宽水果种植面积, 建立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在此基础上, 还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逐步扩大产品知名度, 使茂县苹果、金川雪梨等特色水果有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2.立足当地畜牧业资源优势, 建立特色畜牧业生产基地。在国家实施退牧还草、草地面积逐渐缩小的现实情况下, 更要注重提高畜牧产业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半野生、无公害的牦牛与藏系绵羊畜产品。与此同时, 还应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 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如九寨沟县生产的牦牛肉干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应继续扩大九寨沟牦牛饲养数量及加工深度, 努力提高畜产品附加值。笔者认为, 还应该在阿坝州建立一个大型牛奶生产加工基地。

3.立足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建立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基地。在阿坝州初步形成"北看九寨黄龙水、南观卧龙四姑娘山、中游峡谷大草原、重走红军长征路、再尝民族人文景观"的旅游大格局, 着力打造"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州", 使其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带动更多当地人积极参与旅游服务, 大力开办"农家乐、藏家乐"等服务行业, 使其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和农牧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进而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4.立足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 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灾后有部分山坡地和耕地遭到破坏, 不再适宜种植农作物。而且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落实, 也有部分浅丘地带空置。为了提高这些空置地的经济效益, 当前应大力种植贝母、红景天、天麻等名贵中药材, 建立天然药业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 逐步扩大名贵中药材的生产加工范围, 提升经济效益。笔者认为, 阿坝州应继续扩大藏药生产, 发挥藏药的传统优势, 在阿坝州基本形成中药、藏药事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5.立足当地水电与矿产资源优势, 有选择性地发展工业。阿坝州的水电与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如果继续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发展工业, 无疑会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 阿坝州是长江与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 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基于此, 笔者认为, 目前应有针对性地逐步退出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 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阿坝州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也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适当控制电站建设数量与规模, 最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钟富诚.简论四川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0 (1) .

[2]李蕾等.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围绕产业调结构, 突出支农谱华章[J].四川政报, 2001 (11) .

[3]赵秀花.阿坝州农产品结构调整措施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 .

[4]陈柳钦.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战略措施[J].理论与现代化, 2003 (3) .

[5]雷俊忠.入世后四川产业结构调整思考[J].农村经济, 2003 (5) .

[6]冯明义.川中丘陵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 .

[7]林苹.四川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对策[J].内江科技, 2007 (5) .

[8]庄天慧.四川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发展战略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5)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篇5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号:1043004467140姓名:卢华中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农业自然资源贫乏,而且浪费严重,部分资源出现枯竭,有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查我国农业的结构调整可操作性和产生的效益,进而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仁义镇位于桂阳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处,邻接省道s214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适宜烟草种植。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近1万人。以梧桐村种烟最为典型。

来到仁义镇的最大烟叶产业发展最好的梧桐村,依次访问了当地的老农、村支部书记、烟叶承包户及各个年龄层的村民。参观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走进了田间地头近距离观看了烟叶的成熟与否判断、采摘、编制、入炕、烧制、出炕、入库、分拣等。认真详细的学习和听取村书记村民的介绍,了解农村新型土地承包,使用和转让。以及对村中的各种人等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走进梧桐村,闯入眼帘的是金灿灿,长势喜人、正在收摘的烟叶,机电水井整齐的点缀其间,整个园区环绕梧桐村而成,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路边是整齐亭立的数排经济杨树,集约化育苗棚和在宽敞平坦的村村公路密集烤房群在村头整齐一致,给人以清晰 爽目完美和谐的的现代烟草种植的美丽画面,在这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现代烟草种植的意义,清醒地认识到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烟叶生产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我国农业各作物在将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大农场、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农村富余劳力解放、转型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必经阶段。

经调查仁义镇农民广泛种植烟草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在80,90年代使农民的小户种植规模不大,人均半亩烟田,烘烤、买卖都是小农经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烟叶高质量不多,农民普遍收入与投入的劳力不成比例。进而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这里的农民都放弃了烟草的种植。在经过五年的休养下,村中较富的几家首先开始了烟叶种植,这次他们与乡镇政府,烟草公司合作以每亩地每年八百元承包村中的土地,形成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种植、烘烤技术,雇佣村中的富余劳力种植,聘用有经验的烟师负责打药、采摘、烘烤、,分拣和买卖。新型的种植形成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大体框架,在示范园区,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建设起点高

他们利用乡镇有关职能部门,统力合作,全村推进首先在村东西两头各形成千亩烟田,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利用就近原则把水利、交通、电力等项目统一规划。建设成规模,加强了烟区生产道路、水渠、机电井、育苗大棚、烘烤中心、炕房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大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种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 础。在利润和效益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强力推行“利用政府,统一规划,成方连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新模式,把规模化种植作为烟叶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整个园区烟田连片规模大,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机械化生产发展速度快。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积极引进多种机械设备,着力改善烟草农业机械设备,提升机械设备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烟用机械。大力购置起垄机、覆膜机、挖穴施肥机等,重点在烟田起垄、施肥、覆膜、灌溉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减少了劳动用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同时采用计件计量的用工方式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高

他们严格管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使烟叶生产整体和质量效益明显高。预计平均亩产量在290斤以上,种植主切实得到实惠,烟叶生产效益高。专业化分工较为细化

他们有规模大的育苗中心、烘烤中心,组织成立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专业队,确保了烟叶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一 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几年来仁义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先后为梧桐村争取到投资500余万元,集中建设烟田机电井40眼,管网22872米,水池6个,塘坝2座,沟渠4833米,烟田道路5774米,育苗大棚16座,密集炕房50座,有效地改善了烟农的生产条件。密集炕房的建设改善了烟叶的内在品质,节省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制定了项目跟着产业走,争取到变压器2台及相关的电网设备,各个项目的实施为专业化 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二 规模化种植有了新突破

党委、政府加大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创造条件促进土地流转,引导烟叶生产向元里、桐干、生产片区转移,大幅度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2011年总植烟面积3800亩,全部连片成方,其中有2个千亩以上元里,根据规划桐干村村北的三千亩良田将改变其小麦玉米的种植模式,这样桐干村2000名村民将脱离农田,或成为被雇佣者,进入类大农场出卖自己劳动力,这样从土地和劳力上促进了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

三 集约化经营已现雏形

仁义镇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2011年政府科学规划育苗工场,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供苗。全镇16个育苗大棚,梧桐村8个育苗大棚实现了以烟农为主体的集约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管理。烟叶生产环节实现了统一机耕、集中统一供苗;集约化烘烤中心的建设稳步推进,降低了烘烤成本,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效益。机械化生产速度加快推进,以烟农为农机购置主体,已经使用上起垄机、覆膜机、运输机械等小型农机设备,提高了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集约投入与高效产出,真正达到了减工降本增效的效果。四 专业化生产服务提升了烟叶生产水平

该镇从烟叶生产环节着手,加大扶持力度,引进社会资源,争得办县烟、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不断完善专业服务办法,提升服务质 量和服务水平。冬季深耕,连片成方的烟田取得公司支持,无偿为烟地深耕;育苗环节,有育苗中心三处,商品化统一供苗能满足全镇烟田用苗。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在整地起垄、施肥、移栽、中耕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灌溉、打顶抹权、采摘编杆、烘烤、挑拣分级等生产环节问题全部雇佣工人。有经验的农户从事这些专业分工的细化,不仅培养了技术能手,而且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提高了职业烟农队伍素质,提升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为烟叶丰产丰收和烟叶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烟叶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生产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从阴山村的烟田配置上可以看出基本符合现在的烟叶专业生产,但是还不完善,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很多村庄缺少必要的生产配套措施。

二 规模化种植存在着规模不大的问题

在阴山村烟田连片成方虽说有一定的规模,但在全乡其它村庄没有出现。很多村庄需要土地的集中,资金的集中。三 种植烟草队伍不专业

当前、该镇烟叶生产实施专业化分工程度还比较低,专业化分工日渐明晰,但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缺乏组织、引导和机制。在许多生产环节还没能实行机械化作业。四 标准化生产存在不平衡

在生产环节上,存在移栽不统一,地膜覆盖少,种植不规范,套种 严重,施肥不足现象。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没能很好的接受和落实。五 集约化管理经营和自动化水平低

集约会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仅仅是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和配套的机制。运用先进的科技,以基础设施投入作保障,通过精细管理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保持本镇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实现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动土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大村,大方,生产单元。明年按照百分之百的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区划出1个3000亩,2个1000亩以上的大烟方。突出重点区域,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谋划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跟着烟方走,特别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电等相配套,通过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形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炕成群、旱能浇、涝能排,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生产格局。

三 继续引导大户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烟农队伍

按照“政府组织,农户自愿,村委监管,业主承包”的方式,依法依规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通过转包形式流转土地提高种植规模集 中度。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优化布局。

四 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烟叶科技进步

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关键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宣传和培训,达到人人学标准,人人用标准,使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和烟农尽快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运用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的能力,加快烟叶标准化生产进程,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 扶持发展专业组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组建专业团队如机械专业队,负责烟地的起垄、施肥、移栽、覆膜、中耕、灌溉等。植保专业队,负责烟叶病虫统防统治,提高植保防治效果。分级专业队,对烟叶的等级分检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界定清晰的专业化基本管理模式。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烟叶生产向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转变。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6

关键词:零星土地;速生杨树;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83-2

1999年8月,农业部颁发的《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的若干意见》,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指导思想,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不仅要调整生产结构,还要优化生态环境;二是不仅是数量的增减,更突出质量的提高;三是不仅要满足农村地区市场需求,还要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四是不仅要使农民的综合生产力提高,还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达到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农村农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1 开发零星土地营造速生杨树,主要原因是

农村地区多半属半丘陵半低矮山区及半平原地区,由于丘陵多、山坡多、沟多、河多、滩多,零星土地资源丰富,为速生杨树林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其实散生杨树也是一笔巨大林业财富,农村很多地区已营造成片杨树速生林。不能小看和忽视零星土地栽植速生杨树林在农村地区生产中的经济地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内容。零星土地散生杨树虽然每年各地区村民都进行栽植,但仍有很大的种植发展空间,虽然发展杨树产业已受到农村各级部门的重视,但各乡镇路旁、河旁、村旁、宅旁、沟旁和其他零星土地营造杨树利用率仍然很低,如果把这部分闲置的零星土地进行充分改造,加大营造力度,充分利用起来,对振兴和繁荣农村地区经济和促进农民收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零星散生杨树林木生长迅速,成材早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路旁、河旁、村旁、宅旁、沟旁等零星土地散生的杨树具有比成片杨树林分成材早、材质好、生长快、经济利用价值高等特点。经调查统计,在近似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某一个村路旁散生10年生小钻杨平均胸径29.1cm,单株材积0.452m3;生长量远远超标,而该村河滩地成片营造的10年生平均胸径只有21.1cm,单株材积0.1483m3。勉强达到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规定的杨树速生林标准。

1.2 散生杨树在瘠薄土质有很容易成长

虽然喜水喜肥是杨树的生物学特征,但是只要能满足水分要求,散生的杨树对瘠薄土质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在无土层的石砾河滩,杨树的生长速度仍相当快,同样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在土质瘠薄的立地条件下,为什么散生的杨树也能生长发育正常、速生丰产?可获得充分的光照是散生林木正常生长的首要条件,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四周无竞争树木,能够保证散生杨树侧根的延伸扩展可吸收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此外,散生杨树都属个体农户分散管理,由于面积小,株数少,便于经营管理,常常管理例如追肥防治病虫害及抚育管理、客土改良、旱时灌水,这些必要的经营管理措施而成片林木却难以实现。所以,瘠薄土质营造的杨树仍可达到或超过规模经营的速生丰产林标准。

1.3 开发营造零星杨树的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农村各乡镇村民利用零星土地栽植或营造杨树速生林。以唐河县的一个镇为例,在2000年前,该镇人均拥有杨树仅一株多一点,全镇杨树总数仅为3万株左右。经十多年开发建设,现在这个镇拥有杨树林100万株,已成为该镇村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初步预算,到采伐期人均仅杨树纯收益可达5000余元,每株可获纯收益百余元,可称为投入少,收益大的一项重要脱贫致富措施。

2 散生杨树产业与当地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实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

杨树是农村地区的适生树种,也是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虽然是速生杨树培育的基本目标是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滩涂、河堤、田埂种植的树林,同样具有增加覆盖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生态屏障的作用,同时兼具生态、防护效益。由于杨树生长寿命较短,种植培育砍伐周期快,一到时期就必须更新。发展速生杨树,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这些项目的主要造林树种都是杨树。根据不同林种设计不同的造林模式,农村地区种植速生杨树,适时利用,及时更新。不仅仅获得培育林木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保证相对高质量的、稳定的生态效益,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林业发展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3 营造速生杨树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当前,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存在于农村地区速生杨树产业发展,存在生态和经济风险。一是因为树种太单一,因为市场需求不是单一的,单一种植杨树,其市场和经济风险也是相当大的。现在市场对杨树的需求很大,将来林业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影响将是巨大的。二是农村地区大多数是速生杨树,生态防护林也是种植速生杨树,大面积纯杨树林,一般级的病虫害,易迅速传播,一旦有毁灭性的病虫害,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三是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规模小、设备落后、新产品开发迟缓等问题。这就造成资源浪费、木材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就是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特别是对外地区调进木材的管理。

3.1 对宏观调控精确把握,对市场需求全面预测

林业资源的培育和成材利用需要较长一段的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速生杨树等林业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對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当地林业部门,要组织各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对宏观调控精确把握,对市场需求全面预测,为林农、林产品企业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让他们树立市场意识,把握市场的变化,确保他们对速生杨树林种植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职能部门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调好各种产业政策,建设并完善好市场体系,对当地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而充分编制,对相关的林产品标准进一步完善。

3.2 探索当前形势下的税费政策和资源管理政策

新形势下农民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经济选择,是在农田发展杨树速丰林。农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取得经济收入,而只是把种植杨树看作一种长效的经济作物而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杨树作为林木,必须按照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方式来对它进行管理。农民交了农业税后是否还要交农业特产税和育林基金,农田里种植杨树采伐指标如何管理,采伐后是否一定要更新造林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认识、管理种植杨树后的农地和农地上种植的杨树,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及早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办法。

3.3 推进多树种、多品系的混交造林

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规划多林种协调发展,无论对于速生杨树林还是生态杨树林都非常重要。首先,生态防护林国家有一定的投入,造林树种选择一定要在兼顾景观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采用多树种造林。其次是要多品系混交造林,定向培育的杨树速生林的同时,应适当引导发展一定比例的速生树种例如泡桐、刺槐等。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四旁造林其绿化美化的景观价值要大于木材的价值。要多树种乔灌结合,注重四季景观搭配,积极引导、示范和推广美化庭院造林绿化方式。

4 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各地区没有绿化、闲置的宅旁、河旁、路旁、村旁、沟旁零星土地随处可见,大小不一,规模不等。见缝插针种植杨树,不是难事,只要通过修坝拦洪或挖沟排洪,甚至易受洪水冲袭的河滩地,都可以加以利用,产业前景不可小觑。如果农村有政策将这些闲置的零星土地承包或拍卖给当地村民栽植杨树,不但可实现绿化,而且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世锴.杨树大径材培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2] 史广海,等.杨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M].沈阳:新华印刷厂,1997.

[3] 郑世锴.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4] 王志高,等.速生丰产林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苏北地区杨树丰产林发展的调查与启示[J].林业经济,2006,1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7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策

0 引言

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又一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4年中央1号文件, 就是重点阐述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城市化的快速进程,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只有在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充分合理化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策略, 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依附性和规律性。由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配第提出, 经亚当·斯密斯、富拉斯蒂埃等学者进行理论完善的著名“配第-克拉克定理”已成为经济学业内的普遍共识。“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劳动力总是由经济效益低的产业向经济高的产业流动。

根据我国现在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广大农村的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旅游等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产业。由于三大产业之间的收入和成本差异, 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已成为历史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各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在广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流向共经历过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左右, 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提出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广大农民开始摆脱整日面朝黄土, 背朝天的生活,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种植的生产格局。第二阶段是1985年左右, 中国农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有力推动下, 粮食生产取得了丰收, 粮食供给制度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大力提倡农民进行非农业生产。此时, 大量农村入口开始向第二产业流动。第三阶段是1995年左右, 国家提出科教兴农战略, 大力推动农村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更多的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工厂, 走出田地进入城市, 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涌入。

2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我国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受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给广大农村劳动就业带来相应的问题。

2.1 农民不愿从事基础传统的粮食种植业

从国家长远战略而言, 传统粮食种植业在维护社会稳定, 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科技革命的影响, 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 开始不愿意从事传统的种植业, 尤其是粮食种植业。虽然国家取消了农业生产税, 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 农村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还是大都选择了吸引力更大的城市, 留在农村的基本全是老弱妇孺, 他们生产力和接受外来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滞后。一般而言, 他们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技能进行耕作, 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相应影响。这些直接导致我国粮油等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乃至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2.2 农村自身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尤其是一些懂技术、有经营理念的农民的流失, 给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了致命打击。虽然改革开放初期, 一段时间内, 农村集体企业异军突起, 甚至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信息沟通等方面与城市工业的差距明显, 这使农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 农村由于缺乏旅游、餐饮、社会福利等配套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不愿意留在农村生活, 这样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就地流转。

3 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3.1 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鼓励发展多种种植业

我国的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 不能顾此失彼, 本末倒置。一方面, 国家要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尤其是粮食生产高科技方面的投入, 确保粮食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同时要严守1.2亿公顷的耕地红线, 遏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耕地的无休止的征用, 国家还要制定出合理的粮食作物收购价格, 保障农民的种植粮食植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国家还要鼓励农民根据自身区域特征和气候因素有选择的种植收益高、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经济作物, 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体系, 吸引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就地就业。

3.2 努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吸引劳动力回归

推行农村产业化结构的优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发展与本地域关联性强、附加值高、科学技术有优势的产业, 特别是一些朝阳产业。注重农村企业的结构化调整, 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综合素质, 做好环境保护, 加强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根据本区域特征, 立足农村, 依托城市, 发展诸如农家乐等现代旅游业;还要做好产业成果的宣传, 吸引劳动力回家乡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

3.3 推进城镇化建设, 创造良好居家生活环境

目前, 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的原因是因为城市有较好的居家、医疗、教育生活条件,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人或者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城市人。而另外一方面, 大城市的准入门槛较高, 农村人口更面临房屋价格高, 户籍限制严等诸多不利因素。而小城镇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系列的问题, 小城镇农民的进人经济和心理门槛相对较低, 而且也能提供不错的生活条件, 因此有必要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 在小城镇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的整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有利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 但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只有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加大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 全面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吸引力和创造力。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积极回广大农村就业和生活, 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晓嘉, 刘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政大学学报, 2006, (2) :33-37.

[2]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22-23.

[3]林善炜.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9-92.

[4]富拉斯蒂埃.2001年的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5-6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8

徐州历来以粮食种植为主, 是江苏的粮仓, 也是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基地之一。然而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仅仅能维持温饱。从90年代后期至今, 徐州农村一直陷入这样一个窘况之中。在这期间当地政府和农民自身也想了各种办法力图改变这种状况, 如开办乡镇企业、推行经济作物, 然而也仅仅在个别地区、个别家庭取得了成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种种问题, 如技术问题、管理问题, 而最核心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没有资金支持, 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为在结构调整中, 资金需求出现了与粮食种植不同的新特点: (l) 资金需求量激增。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农民经营范围扩大, 由原先单纯的粮食种植向其他领域扩展, 开辟了大量新的经营领域与投资项目。而且, 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 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 其生产要素构成发生显著变化, 由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 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和每个劳动力的技术装备水平也都大幅度提高, 由此就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特别在调整初期, 需要大笔启动资金, 少则几万元, 多则数十万元, 甚至上百万元。 (2) 资金需求结构复杂化, 收益率有很大差别。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扩大, 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许多不同的产业, 这些产业之间并不能够达到平均利润率, 其中有些产业收益率高, 另一些产业收益率低。从总体上看, 粮食作物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经济作物, 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低于非农产业。即使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内部, 由于其品种的不同, 收益率也有重大差别。同样, 在非农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 收益率也有重大差别。 (3) 投资风险增大。相对于原先单纯种植粮食而言, 那些新的经营领域与投资项目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主要因为:第一, 在经营初期, 由于农民初次涉足, 缺乏生产经验, 技术也可能不成熟, 因此包含着一定的失败风险。第二, 由于新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市场化程度更大, 农民缺乏进入市场的信息与其他条件。

二、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目前合法的支农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而目前它们支农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1. 农业发展银行是支持“三农”的政策性银行, 但其资金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

而近几年来其对粮棉油的收购支持力度也呈下降趋势。以粮棉生产大县徐州丰县为例, 农发行丰县支行粮棉贷款在经过连续三年的攀升后, 从2001年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农发行投放贷款的下降直接导致基层的收购企业库存降低。所以要想从农发行获取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

2. 农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发生结构性转移。

据对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贷款情况调查, 在1993年以前投向以农业为主, 在1994~2000年投向已从以农业为主转为农业与工商业并举, 而2000年之后竞争视角也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2006年的数据显示农行徐州分行对农村贷款仅仅占20%左右, 而城市占80%以上。因为农行目前的定位是商业银行, 而商业银行首先就得考虑资金的安全和资金的逐利, 而贷款“三农”无疑风险增加而效益低下, 也就是说农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与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异。

3. 农村信用社支农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

据对郑集、柳新、利国、炮车4家信用社调查, 1997~2000年, 各项贷款年平均分别递增39272万元、23404万元、18858万元、25384万元。总量上看, 增幅不小, 但平均到每个农民, 仅增加135元。而2001~2006年以来这四家信用社的支农贷款则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愈来愈大, 各项贷款年平均分别下降9372万元、13504万元、26858万元、37538万元、49637万元、66342万元。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相当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了城市。这就造成“三农”对资金的需求与信用社的资金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 使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支农金融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缺陷

1.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作用有限。

农发行支持的重点是粮棉油收购, 支持的主要地区是农业区。这些地方的财力有限, 根本无力拨付对农发行财政贴息。财政无力拨付只能使农发行面向金融机构进行高成本的融资, 由于本身业务的政策性作用, 造成农发行放贷越多亏损越大, 经营艰难。

2. 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

农业是基础产业, 资金回收期较长, 收益低且风险高, 农业银行自然会回避弱势产业。从对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的调查看, 截至2003年9月, 农业贷款比年初下降了5000多万元。在农行的基层营业所, 对农户的放款额和贷款户数已呈现迅速下降趋势, 业务的重心转入了城市, 而对农村主要放在了清收陈欠贷款上。

3. 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资本规模偏小, 筹资难度大, 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金的要求;二是管理滞后, 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信贷工作中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相适应, 束缚了部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三是传统的服务手段、功能、品种、设施不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

4. 民间金融组织缺乏规范, 易引发局部金融风险。

一是筹资和用资成本高, 加大了借款方的生产经营成本,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民间金融组织在地下或半公开状态活动, 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5. 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 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

由于邮政储蓄转存利率长期过高、计息方式不合理, 邮政储蓄的资金价格与金融同业相比, 有较大的级差, 邮政储蓄竞争优势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

四、对农村金融进行综合创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 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进行引导, 尽快使其合法化。

据对徐州市民间信用发展状况调查, 由于官方金融组织融资量受限, 且主要服务于国有及集体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和融资活动应运而生, 资金融通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 方向也呈多样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在农村资金需求旺季, 农户筹集资金总量中的30%是以民间借贷形式取得的, 60%的农户或多或少依靠民间借贷。但目前资金供给者和中介工作人员都面临很多困惑, 而最大的困惑就是合法性问题, 如果合法性出了问题, 供给者的资金安全就会出问题, 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出问题。民间有资金, 农民有需求, 政府应该进行适时的引导, 而不是进行打击和取缔。因为民间金融组织的资金风险性较大, 因此其利率可以较高, 但应该给其一个限度, 避免向高利贷发展。

2. 尽快改革传统的邮政储蓄业务。

邮政储蓄网点在农村是只存不贷的。目前可把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分为农村资金和城市资金, 城市资金另当别论, 而农村资金必须流入农村。国家可以制定政策把农村资金转移给农发行, 农发行再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形式投入农村。而城市资金可以成立邮政储蓄商业银行, 进行商业化运作。

3. 必须进行财政支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突出其在支农中的主力军地位。

我国走市场化道路没有错, 但不是什么都可以市场化。哪怕是发达国家其农业也不是完全市场化的, 政府还是保护的, 更不用说我们国家。所以政府必须有专项财政资金对信用社进行补贴。一方面要对信用社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对其责任制进行完善, 再次对其资金流向进行严格审查。信用社的资金必须用于农村和农民。在这个基础上, 政府可以按不同的项目确定一个浮动的贷款利率, 再按商业银行的利率与其实际项目的利率差给予其补贴。这样可以保证信用社的资金用于"三农", 同时可以保证信用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现在有很多人主张信用社商业化, 不是说信用社不可以商业化, 这在城市化、工业化好的地区可以实行, 但在绝大部分地区 (如徐州) 则万万不可。

4. 发展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 解决担保难问题。

通过发展信用担保体系这种金融杠杆工具, 转嫁、降低一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 提高金融机构给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建立担保机构要量力而行, 定性准确, 规范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区, 发展信用担保机构, 要以财政投入型的政府主导机构为主。

参考文献

[1]王维强等《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 《财经研究》, 2003年第4期, 38-39页.

[2]龚明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设计:一个分析框架》, 《金融研究》, 2003年第5期, 46-47页.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9

1 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 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我国国土的生态安全, 解决国家要绿色生态、要“被子”的问题, 这是一切退耕还林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另外, 在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时, 还应该考虑到退耕还林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现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工作中应该秉承“退的下、还得上、可致富、不反弹”的建设理念, 尤其要注意生态和经济2者必须同时兼顾, 过于侧重于任何一方都偏离了退耕还林的预期目标。

在退耕还林完成后需要对后续产业进行调整。后续产业主要针对受到退耕还林影响的农户后期的产业发展, 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退耕农户的经济增收, 最大程度将退耕带来的经济损失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 目前后续产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包括发展模式还未成熟、发展导向模糊、统筹机制缺失、技术服务不足以及品牌意识不强等, 对此应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大力发展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林下产业以及非农产业, 从而实现退耕农民的增收。

2 退耕还林对农业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由于耕地减少, 退耕区域内粮食的产量明显下降, 但是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避免粮食总产量下降, 甚至出现上升。例如, 对农作物结构的调整, 以种植高效农作物, 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来替代这一部分的损失, 尽量控制大面积种植的谷类粮食。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 即谷类粮食的产量更稳定, 而马铃薯等高效农作物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退耕还林直接减少了可耕地面积, 农耕土地转为其他用途。退耕还林使得坡耕地的林木、草木覆盖率上升, 土地利用出现较大的改变, 退耕还林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增加, 但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体现, 因此退耕农户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畜牧业发展同样需要依靠耕地种植, 只有大面积的耕地种植才能提供充足的饲料, 但是随着耕地变少, 供应的饲料急剧下降, 因此导致饲料价格上涨, 不利于畜牧业发展。针对此类问题, 可以采取林草带共同发展的方式, 不断提升牧草的质量, 改变以往过于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种植模式, 向农民传授养殖技术保证牧草的产量处于较高水平。

退耕还林后, 原本一些进行种植的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 并积极投身到二、三产业当中。第一产业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而渔牧业以及高科技农业的农民数量明显上涨。从表面来看, 退耕还林减少了土地面积, 压缩了农业的发展空间, 但是退耕还林同样是农业向更加合理、更高科技的生产模式转化的催化剂, 是挖掘农业发展潜力的有效方式, 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向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转变的保障, 农民从二、三产业也获得了较好的收入, 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并且减缓了农业种植负荷的生态压力, 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一些地区还产生了地下水源。以上因素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对策

为了应对退耕还林带来的农业波动, 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以经济作物、林业以及畜牧业等种植养殖业替代传统大面积的耕地种植, 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 转型需要较长的时间, 并且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众多的困难, 因此在短期内必须发展后续产业, 从而维护现下农民的根本利益。

种植耐寒、耐旱植物。退耕还林虽然改善了水土流失等不良的生态环境, 但是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实施,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降雨量少, 因此这些地区的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干旱问题, 着手建设水利工程, 并且引导农民开展耐寒、耐旱农作物的种植, 以缓解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过于迎合退耕还林, 导致农业经济难以获得发展。退耕还林的本质就是改善生态环境,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最终还是服务于农业发展, 如果因为退耕还林导致经济滞后, 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 良好的后续产业支撑尤其重要。

退耕还林具体实施中应该有原则地选择退耕区域, 将一些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适当保留下来, 充分利用土地, 类似坝子地等边缘土地,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后续产业, 以保证退耕农户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都是因为生态承受力已经到达临界点, 经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匮乏的地区, 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同时面临诸多的困难, 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观察市场动向和本地的产业优势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 畜牧业和林业都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

4 结束语

退耕还林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以及农民的承受能力, 其主要的难点体现在退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循序渐进, 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关系, 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朝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绪敖, 查芳, 何家理, 等.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11) .

[2]陈尔也.退耕还林后农村产业演进及后续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 2013 (27)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10

关键词: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前言

党的第十七大曾经提出: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中国国情,走适合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将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的首要任务,健全农业经济结构的管理体系。 随着农业不断地推进,发展的路程并不通畅,农业经济结构中还有许多没有完善的地方,因此,积极的找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的正确途径以及加速发展的方法尤为重要。

二、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 《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计划》文件的要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产业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经济强村跨越发展、经济一般村争先发展、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5 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386 万元, 在基本满足民生实事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了总体收支平衡、部分村尚有结余的目标。

一是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与上年相比, 村级集体总收入增加了19%,其中衡量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经营收入、 发包收入和投资收益增加了13%。

二是经济薄弱村数量大幅减少。 通过各级财政扶持和村集体的自我发展,镇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明显提速。 截至目前, 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00 万元,其中200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个。

三是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拓宽。 以租赁收入、 服务收入和股份合作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固定收入增加明显, 并且呈现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 资本经营转变,以第三产业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从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相对发达村, 向经济薄弱村扩展的良好趋势。

三、镇农村经济现有发展模式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资金、资产、资源和班子等核心要素,引导和扶持行政村通过发展物业、盘活存量土地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 建立“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帮助各村制定发展规划,因村制宜落实发展项目,探索出了“资源开发、 资产运作、 土地流转、 服务增收、政策帮扶”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一) 认真学习, 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围绕 《全市农经站工作效能考评细则》,结合我站实际,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学习教育,在学好业务知识的同时, 加强法律法规和时事的学习,促站内人员素质提高。 二抓制度建设,促站内管理规范化,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三抓服务质量,促站内效能转化。设立“一站式”农经服务大厅,开展农经综合服务。四抓廉政建设,促良性服务。建立从分管领导到站长到办事员逐级负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遵守“八项规定”,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

(二)开发资源,发展实体带动型经济

利用矿山、山林等资源,通过发包、拍卖、承包管理、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开发形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收入来源,实现资产增值。 一是针对有资源性资产的村, 充分合理挖掘自然资源,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对外出让经营权,获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最大化。二是对具备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的村,由村集体通过开发或入股开发形式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方式, 充分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盘活存量,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

通过深入开展资金、资产、资源“三项清理”,对村级集体资产逐项建立台账,掌握各村集体资产现状。为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在规范集体资产经营处置招投标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对闲置房产和建设用地、机械设备、停产企业、集体“四荒”地等闲置资产,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开发。

(四)增加投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性经济

为使土地流转工作更加公开、 便捷、高效、规范,指导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规范化运作,发展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的土地流转,规范的合同文本。一方面,利用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改善土地生产经营条件,统一对外招租招商,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同时,净增耕地也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村级投入整理的项目,适当向承包者收取一定的公共设施使用费和投资回报。 另一方面,针对部分村集体土地、林地被私自垦种、占用的情况, 各村在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协议方式,承认开垦成本,明确承包关系,进一步明晰了土地所有权,又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五)合作联合,发展服务创收型经济

对远离集镇又无资源的纯农业村,镇党委、政府鼓励村委会牵头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 使村集体在有偿服务中实现创收。 目前,全镇由村委会领衔组建的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茶叶、农机、农地等专业合作组织有32 个。

(六)帮扶驱动,发展自身造血型经济

针对经济薄弱村,在上级帮扶单位扶持的基础上,按照“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思路,发挥强村的优势,扶持和带动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重点从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进行支持,经济强村与经济薄弱村合建标准厂房再出租,打破了传统村级工业发展“各自为政”的模式,促进村集体稳定物业经营收入的增加,促进了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七)加强开发,发展现代高效型农业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效益”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坚持以高效、规模、生态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 引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大潮,着力在“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产业化”上做文章。 一是紧扣优质粮油、林果花卉业、畜牧业、高效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大幅增收。二是突出抓好优质稻、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业基地, 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重点扶持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全面提升茶叶品牌,推动全镇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构成特色农业产业板块。 三是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招商引资、增资开发。 全面提高项目区的灌排水平、农田生态治理水平和高效农业成果的转化水平,为我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后劲,奠定了基础。

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的重点的工作内容。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要坚持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还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解决好这些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流动结构,劳动力等。

参考文献

[1]谷克鉴.国际经济学的开发及运用[J].世界经济,2012(02).

[2]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维持血液透析下一篇:丰产栽培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