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专业

2024-07-04

早期接触专业(精选七篇)

早期接触专业 篇1

一、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

1. 不利于早期树立职业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按医学基本知识结构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 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前四年都在学校学习麻醉学理论知识, 与医院完全分离, 完全以一个医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学习医学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是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麻醉医师考虑极少, 学生只是将老师例举的病例作为帮助理解理论内容的手段, 难以将这些病例与自身今后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过分重视自然, 而轻视人文教育, 学生不能尽早体会医生角色和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 不知所学基础课程与后续临床课程有何联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麻醉医生”这个名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早期职业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 自身的社会定位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2. 麻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

目前医学教育存在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能力培养, 重课堂教学, 轻视整体素质的培养, 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和医疗环境的特殊性, 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消化, 以致造成综合判断能力较差。学生对于完全的理论内容考试成绩相对较好, 但对于需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病例分析题型普遍失分较多, 说明学生目前只能刻板地记忆理论, 而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面对实践问题, 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这对于培养优秀的麻醉医生十分不利。国内现行医学教学模式为: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 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础与临床脱节问题严重[5,6]。低年级仅仅学习基础课, 把医学当成纯自然科学来学习, 疾病只是作为书本的文字叙述, 而无法将疾病与患者的病痛相联系, 而后期临床实习时, 学生第五年毕业实习时才开始接触临床, 对于所学理论难以系统记忆, 需要重新学习理解, 因此, 存在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 影响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 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探索, 是高等医学院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7]。实践证明,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的缺点是, 远离实践环境, 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 目的性差, 不利于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8]。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很重视临床实践环节, 往往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 学生主要在病床边获取临床知识和技能, 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9]。

3. 理论教学抽象。

现行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仅限于授课老师所营造的想象氛围, 并不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学生只能在各自的想象空间想当然的理解, 如围术期管理内容完全仅限于书本各种枯燥的、各自独立的生理数据, 不能将各种生理数据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意义, 难以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思考, 如血气分析结果与呼吸机参数调节的关系、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造成学生孤立地死记各种生理指标, 不能灵活地将各种生理指标结合记忆, 同时对理论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难以与学生互动。

麻醉学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授课教师为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更为精彩, 体现临床课的特色, 往往需要例举临床病例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但由于缺乏临床实践, 学生对于很多临床病例并非完全理解, 难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完全互动的效果, 必然影响理论课的透彻讲授。

二、早临床的实施

1. 明确早临床的目的和意义。

早临床实践与临床见习和实习有较大的不同, 早临床时期, 学生尚未接触麻醉学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 对疾病的了解甚少, 因此, 早临床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医疗工作环境, 诊疗流程, 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 如培养医学生与病人的交往能力, 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并不是主要教学目的, “并不以学生医疗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为目标, 而是提前培养学生的病人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认识医生对病人、社会健康的责任”[10]。麻醉学专业见习和实习的目的为巩固麻醉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麻醉的正规的基本操作和麻醉常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常见麻醉的围术期管理, 熟悉各项检测指标和检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初步掌握常见疾病的麻醉方法和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2. 制订教学计划。

早临床是一项多阶段的教学, 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 安排不同的临床学习内容, 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带教老师。麻醉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涉及医院众多科室, 因此, 需要了解各相关学科的工作特点和诊疗流程。1~2年级主要了解麻醉专业以外相关学科的工作特点, 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心电图等。3~4年级开始了解麻醉学专业相关内容, 如临床麻醉、重症医学、疼痛诊疗等。5年级开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不同阶段要求了解的内容不同, 前4年的早临床主要以“看”为主, 要求每次临床学习后书写感受。而临床实习阶段即按麻醉学专业临床实习大纲要求严格执行。

3. 早临床的具体实施。

早临床是一项21世纪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没有现成的标准, 可参考的模式较少, 因此, 在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前, 不宜大规模实施。我们将教学改革项目“复合型麻醉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所在的实验班级60名学生纳入早临床改革的对象。力求在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早临床, 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早临床的成果。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直接影响早临床的效果。我们精选6名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附属医院老师, 将早临床学生分成10人一组, 每组由一名临床教师负责, 实行“导师制”带教。不仅便于学生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 同时带教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保证教学质量。1~4年级学生每学期安排4次临床学习, 均安排在周六, 由临床相关科室教学干事负责带教。5年级开始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实行科室轮转, 每名学生都能在相关科室得到学习。

三、早临床意义

1. 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丰富的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或独立承担医疗工作储备必要的临床知识和经验[11]。早临床后学生可学习丰富的病例资料, 各种疾病的表现, 有丰富的临床素材, 能运用书本理论进行阐述解释。早临床能改善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 便于提高医学教学效果。

2. 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理论需要记忆的

内容较多, 在毫无临床感性认识的状况下学生容易出现厌倦的现象, 不利于医学理论的教学。而早临床实践可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动机与翔实的临床病例诊治资料相结合, 必然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及早对未来职业活动产生感性认识, 稳定专业思想, 培养学习兴趣, 加深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应给学生灌输医学是一门终生学习的学科,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医学科学领域的决心。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早临床后普遍认为自身理论的缺乏, 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

3. 早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临床思维。

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病人渴望健康的目光, 都将激励学生坚定职业素质, 帮助学生培养医患沟通的能力, 建立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12]。早期接触临床可锻炼麻醉本科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对麻醉专业学生的影响可能不低于专业知识的作用。

综上所述, 早临床实践可实现麻醉学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灵活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早期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临床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针对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专业理论与临床相分隔的的弊端, 研究新形势下麻醉学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麻醉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 (早临床) 的改革模式, 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了解临床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要求, 灵活的学习麻醉学理论, 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

早期接触专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市8家不同等级医院往届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发放并收回问卷177份, 其中有效问卷174份, 包括一级医院43份, 二级医院60份, 三级医院71份, 有效率98.3% (174/177) 。调查对象年龄20~39岁, 平均 (27.5±5.1) 岁;护龄1~12年, 平均 (5.7±3.4) 年。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见习情况、见习内容、见习效果、对见习的意见及建议5部分。预调查显示, 该问卷内部一致性检测Cronbach, sα为0.82。

1.2.2 统计方法

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见习情况

调查过象中, 在校期间参加过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133人, 占76.4% (133/174) ;见习时间主要在第二学年下学期, 占58.6% (78/133) ;见习单位以二级医院为主, 占48.1% (64/133) , 其次为三级医院, 占32.3% (43/133) ;见习4周以上者居多, 占38.3% (51/133) 。三级医院中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见习者达93.0%, 明显高于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 差异有显著性 (P=0.021)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早期接触临床与毕业后就业单位等级有显著相关性 (r=0.63) , 见表1。

2.2 见习内容

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内容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与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为主, 对技术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多 (见表2) 。

2.3 见习效果

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见习能认识自己的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巩固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发现临床与学校之间的差距, 仅8.3%的毕业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对今后的工作无影响 (见表3) 。

2.4 意见反馈

绝大多数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占91.8%;74.6%的人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应安排多次见习;穿插在上课期间或上完基础护理课程以后较为合适, 分别占55.0%与37.9%。

3 讨论

就业质量是衡量教学效果最为直接的因素[3]。本研究通过跟踪调查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对早期接触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的反馈, 真实反映教学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前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使学生在医疗卫生环境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国内外研究[4~6]认为, 通过临床见习能增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知, 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激发求知欲, 尽早适应由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 与本调查结果一致。

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内容较毕业前实习相对简单, 以增强感性认识为主, 对学生护理操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较少。但是, 早期接触临床见习与毕业前实习同等重要, 这由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方面, 护理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与病人沟通交流才能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从而增强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 激发求知欲及自主学习热情, 真正实现人文护理, 而实训教学仅通过仿真模拟无法达到此效果。另一方面, 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可以让学生满怀兴趣进入临床, 带着问题回到课堂, 这种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比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的PBL教学更具针对性、灵活性与实用性。姚苏宁等[7]认为, 早期接触临床并不仅仅为了早些学会护理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融汇专业知识, 形成职业理念,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研究发现, 早期接触临床见习者就业单位等级较高, 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黎雪梅等[8]研究认为, 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的护理能力高于二级医院临床护士, 提示早期接触临床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能力。原因可能与早期接触临床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资源, 促进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有效对接有关。目前已有研究证实[9], 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融合,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转换角色, 迅速适应临床护理岗位。

目前, 国内外各护理院校普遍推行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模式, 但尚无统一的见习模式。国内有高职院校尝试实施该模式, 制订相关教学计划, 使其规范化、程序化, 认为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 密切教学与临床联系[10]。但本调查表明, 学生更喜欢不定期进行临床见习, 哪种方案更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对早期接触临床的反馈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等级医院往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17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 在校期间参加过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133人, 占76.4%;见习内容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与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为主。三级医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过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较多, 早期接触临床与就业单位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 (r=0.63, P=0.021) 。91.8%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很有必要或有必要。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能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岗位。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早期接触临床,临床见习,反馈评价

参考文献

[1]方永奇, 景学安, 王君林, 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6) :73-74.

[2]张凤, 乔宇琪, 邵莉, 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2) :71-72.

[3]高俊玲.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5) :43-44.

[4]王哲敏, 李国芳, 张连辉.护生早期接触临床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9) :87-89.

[5]蒯强.法国加强医学生护理见习工作情况介绍[J].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 , 2000, 21 (3) :20-21.

[6]杨泽刚.对护士生进行实习前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2 (2) :12-13.

[7]姚苏宁, 严小惠, 周菊芝.高职护理临床课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学报, 2009, 16 (3A) :23-25.

[8]黎雪梅, 李继平.临床护士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 7 (8) :586-590.

[9]季诚.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8) :131-132.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初步探讨 篇3

一、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

临床直接承担着患者收治、诊断、治疗等重任, 随着我国居民保健意识的提高, 前往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数量激增, 使得临床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之间的缺口呈现出进一步拉大趋势, 尤其是对于儿科临床而言, 其所收治的患者特殊性更加明显, 工作内容更加繁杂, 医护人员的不足更是进一步削弱了患者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而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一方面能够激发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在与患者解除过程中掌握与其沟通交流的技巧, 为今后顺利由医学生向医护人员角色转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 由于儿科涉及到的内容后较多, 涵盖了儿童保健、新生儿学、呼吸、心血管、血液、肾脏、神经、内分泌与代谢、免疫感染与消化、急救等内容, 疾病表现更是千差万别[1]。通过早期接触临床, 医学生在面对临床丰富的病例资料后大幅提高临床病例资料库储备内容, 为其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提供帮助。

二、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具体措施

(一)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对于医学教育工作而言,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成为推动儿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医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课余时间明显增多, 学校通过利用组织儿科医学生在闲暇时间段前往附近卫生医疗机构相关科室中进行实践探索, 在儿科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观察医师的一言一行并与自身所学知识相结合, 从实践中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增强其对于儿科各种常见病症, 如:腹泻、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认知与理解能力, 特别是诊疗工作的小技巧等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进一步增加其知识储备, 了解临床的具体需求并调整自身未来就业方向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

(二) 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 (Introduction Clinical Medicine, ICM) 是当前国外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综合性课程, 旨在促使医学生对于自身所学知识、未来就业岗位、工作职责等内容具有一个初级的认知。国外医学教育工作通过长期摸索实践证实, 开设临床医学导论不仅有助于专科知识的正迁移, 同时可以为医学生未来全面成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力。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 同时深入到儿科临床一线工作中, 全面了解和掌握儿科医师问诊内容与技巧、体格检查操作步骤、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研判、临床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等内容, 从而锻炼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形成临床思维和习惯并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对接。

(三) 多元化手段教学

步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 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医学生知识储备成为医学教育工作的助力之一。而关于多元化手段教学的具体内容, 本文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之后提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手术录像演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师从旁予以辅导及指正, 就手术录像中的重点内容与细节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实现与书本知识的有效互动, 从而加深其思想认知。其次, 邀请具有儿科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交流座谈, 就学生兴趣感浓厚或者是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利用多年的从业经验从临床视角予以解答, 并指出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存在的差异之处, 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四) 实习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并非一种特定的考核方法, 而是提供一个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 各个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制定的教学大纲内容向其添加相应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在医学生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知识完成学习后, 通过模拟儿科临床场景来全面了解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及临床应变能力, 具体的测试内容可包括: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简称SP) 、医学模拟人实际操作、新生儿复苏、新生儿气管插管术等, 促使学生掌握院校学习期间存在的不足, 继而激发其早期接触临床的热忱, 积极投入到临床实践工作中[3]。

三、结论

综上所述,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一方面能够激发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可大幅提高临床病例资料库储备内容, 为其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提供帮助, 无论是对于医学生还是医学院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上, 本文着重提出了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多元化手段教学、实习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四个具有可操作性及可行性的建议, 以为医学生全面成长、满足应用型大学教学工作及临床需求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万德年.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 (22) :18-20.

[2]张静, 王璐.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升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21 (12) :11-12.

早期接触专业 篇4

1 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重要性

早期接触临床是目前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是“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桥梁课程、临床课程”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教育体系容易导致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医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临床的机会,因此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无任何感性认识,觉得学医枯燥乏味,甚至萌生转专业的想法和行为。“早期接触临床”旨在还处于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从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接触临床常规工作,进而对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乃至整个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为日后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这样早期规范化进行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锻炼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要性也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是早期医学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的累积。

2 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可行性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即以“预见习”的方式开展相关活动,以及以“成立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交流。

所谓“预见习”[2],早在10年前就已经有部分医学院校展开了这样一种方式的基础理论课程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案,即学生在见习、实习之前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参加由学校医教处组织的临床见习活动。预见习以学生自愿参与为原则,先有各教学医院医教处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岗前培训,统一参观医院,然后将学生分配到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跟随临床带教教师参与到病房、门诊以及急诊的日常临床医疗工作中,观摩每天的交接班、查房、新收病人、诊疗操作及科室学术活动等,重点是熟悉临床工作的流程、感受临床紧而有序的工作节奏、观察和学习与患者交流的技巧,鼓励学生在“预见习”过程中多听、多看、多想、多问,以一种轻松地、循序渐进地方式使学生对医院、医生和就医过程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

参加“兴趣小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兴趣为主导,以自愿参加为前提,学校教导处与医院各临床科室先进行沟通和联系,请临床医生和学生定期座谈,介绍医院、诊室、医疗、护理等基本情况及医护人员的职能,交流自己行医经验和教训,回答学生感兴趣的各种问题等。以一种轻松、多样、生动的形式,各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带领学生现场观摩医疗工作。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在实践中不断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兴趣小组的活动,从而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得兴趣小组的活动更加多元化。

3 如何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早期接触临床相结合

3.1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与病人形成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医患关系不协调的本质是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的根源是缺乏医患沟通[3]。在我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医疗体制尚不完善,部分病人及家属对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的认知相当匮乏,他们把对医疗体制的不满和对医疗技术不解都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导致医患关系空前紧张,由医患关系紧张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以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长期只注重医学生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更谈不上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了。在我们国家,很多医学生从基础教育迈向临床学习之后表现出缺乏与人交流的心理准备,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无所适从,与病人交流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常常表现出胆怯拘谨、紧张焦虑等状态,同时缺乏交流技巧,使得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增加,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更加剧了医患沟通的难度。还有一些医学生因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策略,导致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理需求,因为沟通不深入、全面常产生非医疗差错性质的医患纠纷。

3.2 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医患沟通能力的缺乏导致的不良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效果,也使得他们内心充满挫败感,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正处于临床见习、实习的医学生来说,养成较高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得益于整个见习、实习过程,对于问诊、体格检查、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培养都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培养完整的临床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站在医院和带教教师的角度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严重不足、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的不强,也将给医院和带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不利于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4]。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对当前医患矛盾现状的认识尤为重要,更早地让医学生接受系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重中之重。

3.3 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则是这门学科中最为艺术和具备人文精神的部分。沟通能力的提升首先从沟通机会的增加中获得,早期接触临床加快了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增加了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医患沟通能力的增加也将获益于早期接触临床。通过“预见习”和参加“兴趣小组”的形式,医学生在处于低年级阶段时就已经大大增加了和患者沟通的机会,在观察和学习带教教师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累积自己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能力,提高未来见习、实习的学习质量,为成为高素质应用性医学人才迈出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摘要:不管是早期接触临床还是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注重与培养都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目前的教育模式常常导致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本文简单概括了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改革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的具体办法,并且对在早期接触临床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医患沟通能力,医学生

参考文献

[1]马金耀,王琳琳,袁园.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75-76.

[2]王庭槐,王淑珍,张晓珠,等.“三早教育”在我校医学教育中的实施与成效[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17-18,29.

[3]陆冬良,王福忠,姜志高,等.医疗诚信缺失的调查与剖析[J].中国医院,2004,8(9):38-40.

早期接触专业 篇5

李丽萍等[3]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改善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 增强责任感, 训练与患者交流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早期接触临床这一教学手段对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上海某三年制高职院校2010级护理系所有护生, 年龄19~20岁。随机选取其中4个班共196人作为实验组, 其余4个班共198人为对照组。

2 研究工具

调查工具使用心理健康状况问卷, 包括3个部分:学生基本信息、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4]。抑郁自评量表由Zung于1965年编制, 是美国教育卫生部推荐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 本调查使用中文翻译版 (王春芳等修订) , 分半信度为0.73 (1937) 和0.92 (1986) , 内部一致性系数0.8624 (1995) , SPearman-Brown系数为0.8539。焦虑自评量表 (SAS) 由Zung于1971年编制, 本文选用1990年吴文源修订版本, 以上量表在国内广泛使用, 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

3 实施方法

实施前准备:根据教学大纲, 选择临床常见病或多发病, 所有教师对病例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分析。在护生进入临床之前发放评估表, 让护生了解接触临床的目的, 有序地开展病史采集及健康评估。

本研究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学习健康评估的基础上, 实验组每班随机分为5组, 9~10人为一组, 每组安排一名带教教师。进入临床安排4学时课程, 熟悉医院环境, 以实践健康评估知识为学习目的, 以护生为中心, 与患者沟通, 采集病史, 提高护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接触临床两周后安排8学时小组汇报, 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病史汇报、分析病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要点总结, 由其他组护生提问, 汇报组回答, 完成护理个案, 教师协助辅导及点评;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学习内外科护理学的基础上, 实验组每班随机分为5组, 9~10人为一组, 每组安排一名带教教师。进临床安排4学时课程, 以病史采集、病例分析、护理措施讨论、学习内科知识为学习目的, 以护生为中心, 采集病史, 进行合理健康评估和护理检查, 在接触临床两周后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病史汇报, 包括疾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辅助检查、整体护理方案及健康教育内容, 由其他组护生提问, 汇报组回答, 教师协助辅导点评, 归纳总结, 完成护理个案;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阶段:在护生二年级下半学期实习前1个月对2010级所有护生发放问卷, 共发放问卷394份, 回收有效问卷37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5.7%。采用EPi Data 3.1软件整理数据, 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信息比较

实验组护生187人, 对照组护生190人, 在性别、生源、家庭经济、健康状况及参加社交活动方面比较, 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4.2 心理自测状况比较

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示, 377人中, 粗分均值为 (30.57±6.27) , 焦虑人数33人, 占8.75%, 其中实验组12人, 对照组21人, 粗分最高分55, 最低20, 实验组均分 (29.66±6.00) , 对照组均分 (31.47±6.42) 。

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显示, 377人中, 粗分均值为 (34.37±7.50) , 抑郁人数80人, 占21.22%, 其中实验组32人, 对照组48人, 粗分最高分61, 最低20, 实验组均分 (33.49±7.2) , 对照组均分 (35.25±7.63) 。

实验组与常模比较, 在焦虑和抑郁状态上, P>0.05, 无显著性差异, 显示该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相当, 详见表1;而对照组与常模比较, 焦虑和抑郁方面,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显示该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水平, 详见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焦虑及抑郁两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详见表3。

实验组护生不管在焦虑还是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状态相较于对照组护生均分都要低, 说明这一教学手段能降低护生实习前压力, 有效改善实习前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5 讨论

5.1 建立以护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课, 护生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 临床见习也不例外。此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中, 教师是学习引导者, 护生是主导者,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 护生可自由发挥, 提出设想和疑问并且相互讨论与学习, 最后由教师解答问题及纠正错误,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使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了兴趣, 增强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意识及师生间的互动, 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满意度调查上, 护生的学习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5.2 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在与护生沟通中发现, 护生在实习前产生的焦虑、抑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实践, 因此对护理实际临床工作不知晓, 缺乏信心, 认同情感低下。张欣等[5]指出, 护理情感能促进护生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转化, 对护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决定和导向作用。通过小组方式, 让护生直接面对患者, 询问病情, 使护生通过此种方法建立作为护士这一角色的自信, 建立职业情感, 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 护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在学校和家庭, 缺乏与社会的接触, 提前接触临床为护生提供了给患者服务的机会, 也提供了交谈的话题。护生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 在实践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另外, 课堂中病例的展示和分享的过程也训练了护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护生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

5.3 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在接触临床过程中, 护生会面临与书本不同的实际状况, 如何在接触临床后整合知识, 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 进行健康指导, 并且完整地向其他护生阐述与讨论, 不仅需要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更需要护生在课后自行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汇报时, 教师要求小组护生写明分工, 明确各自任务, 合作完成整个护理个案, 这就要求组员间的配合及协调。在回答其他学生问题的同时, 是对之前知识的一种巩固, 既训练了护生的表达能力, 又考验了护生的应变能力。在之后教师与护生的访谈中, 护生也表示, 这一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 让他们能真正理解知识, 并了解到团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岳月娟, 赵亚珍.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压力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 2008, 6 (10) :2544-2545.

[2]杨京儒.高职护理学生毕业实习前抑郁、焦虑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 :122-123.

[3]李丽萍, 赵爱萍.“早期接触临床”教学中护生情感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18-19.

[4]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早期接触专业 篇6

《双语儿童:早期发展与语言接触》是作者近几年从事的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项目“儿童粤英双语发展历时研究”的研究成果, 200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怎样学习两种语言?对这个激发人们好奇心的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谜, 因为双语研究远远没有母语研究深入。通过跟踪和记录儿童从出生起就接触英语和粤语的语言发展情况, 本书揭示了他们如何在双语的环境下自然地习得这两种语言。作者认为, 双语儿童心智中的两种语言系统间存在着高度的互动性。同时, 双语发展中的优势语言对语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基于作者原创性的研究, 采用从双语语料库中获得的语言事实,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是儿童习得英语和粤语的最新发现, 势必将受到从事语言习得、双语及语言接触研究的老师与学生的欢迎。另外, 作为对该书的补充, 作者还附录了一定数量的音像材料及文字文件。全书分成九章, 以下对各章内容作简要介绍。

二、内容简介

第一章引言

本章讨论了两个理论问题:1.双语儿童与单语儿童的语法发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2.双语的发展对分析语言接触现象, 如:削减语法的作用 (substract) 和接触引发 (contact-induced) 的语法化有何启迪意义?作者认为, 双语研究与语言接触及语言演变的个体发展史紧密相连, 对双语儿童的个案研究能够描绘双语发展的本质和基本过程。

第二章理论框架

本章讨论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包括双语和二语习得的巨大语境差异, 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logica problem) 。通过对双语贫乏刺激论的探讨, 作者指出, 相对于单语儿童, 双语儿童面临的习得任务更重。本章还区分了逻辑问题的两个方面:1) 语言输入的严重不足并没有影响习得的显著成功。2) 相对于一语习得, 双语中的一种或两种语言的发展可能慢于一语习得, 也没有那样规范, 双语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某些语法发展明显滞后。双语儿童在语言接触中,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削减影响为语言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这些交互影响可用一系列因素来解释, 包括:语言的优势 (dominance) 、发展的不同步 (asynchrony) 及输入的歧义 (ambiguity) , 等等。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介绍了研究的数据来源, 即主要依赖建立在6名1~2岁儿童自然语言基础上的语料库。传统的父母/研究者日记作为对语料库的补充, 在本研究中仍起重要作用。语言的优势可用定性方法来客观测量, 作者认为, 通过比较平均话语长度 (MLU) , 能够揭示两种语言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差异。例如, 对于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如果粤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平均话语长度相差较大, 那么他们使用零宾语的频率也较高。同时作者指出, 像双语儿童表现出来的在特定语境选择特定语言的倾向, 以及在儿童沉默期 (silent periods) 双语中非优势语言产出的不足, 都可以通过平均话语长度这一量化手段来体现。

第四章疑问句式:移位还是不移?

本章指出, 双语儿童在习得英语中出现的疑问词不移位的现象证实了粤语迁移的作用。作者发现四名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学习英语时, 都会经历一个疑问词不移位的阶段。对于双语儿童, 英语疑问词“为什么”平均出现在30.3个月, 比单语儿童早了5个月, 双语儿童“为什么”问句的大量出现可以归结为儿童较早就习得了粤语中的“为什么”问句。疑问句式的习得对研究语言接触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当两类不同的语言接触时, 粤语中wh-词不移位的疑问句被证实比需要通过移位来形成疑问句的英语更具有迁移性。同时, wh-疑问句的转换不是单向地从wh-词不移位的语言迁移到wh-词移位的语言, 儿童也容易将英语中出现的wh-词迁移到粤语类型的语言, 例如儿童偶尔会将粤语中wh-词前置等。

第五章零宾语:双输入和可学性

本章探究了双语儿童英语中的零宾语以及由粤语迁移带来的可学性问题。研究表明,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对于英语单语, 双语中零宾语的产出更频繁。作者指出, 零宾语的频率在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出现得最多, 并与语言优势的程度相关。在成人英语学习者中, 零宾语比空主语更难辨别和学习 (Yip 1995;Yuan 1997) 。然而, 与那些二语习得者的语法容易趋向僵化相比, 双语儿童有更好的机会习得目标语特征。当然, 什么时候, 怎样及多大程度双语儿童能克服双语言输入的影响, 还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第六章关系从句:迁移和普遍性

本章主要探讨关系从句的习得。三名粤语占优势地位的儿童的关系从句的发展显示:1.粤语中位于名词前的关系从句很容易迁移到英语, 这些主要是宾语从句, 其词序与主句相似。例如, 受粤语的影响, 在早期发展中, 粤语儿童会产出将中心词放置于句末的英语宾语关系从句, 像“You buy that tape is English?”, 而实际表达的意思是“Is the video tape that you bought in English?”。这里, 儿童将关系从句“you buy”置于需要修饰的中心词“tape”前 (p155) 。2.粤语中处于宾语位置的占位代词 (resumptive pronouns) 偶尔也可以在主语位置出现。例如, 受试儿童Timmy在寻找标有他们名字的衣架时, 说出了“Daddy, where’s the thing?Where is the thing it hangs?The one it says one for me, one for Sophie?”, 这里占位代词“it”处于主语位置 (p171) 。双语儿童位于名词前的关系从句的发展就是粤语迁移的显著例子。双语儿童、英语单语儿童以及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成人学习者在某个阶段都会使用占位代词来替代关系从句, 体现了语言学习者能够普遍地采用此策略。与英语相比, 粤语占主导地位, 决定了关系从句习得中迁移的方向性。作者指出, 处于名词前的宾语从句与主句拥有相同的语序, 这将减少Hawkins (1990) 预测的名词前关系从句的分列困难, 也能解释为什么宾语从句在双语儿童的英语中占优势地位。

第七章薄弱域 (Vulnerable) 和迁移的方向性

本章列举了双语发展中粤语语法的一些薄弱方面。受试儿童粤语的整体优越性强于英语, 因而粤语对英语的影响也较强。即便如此, 跨语言影响也不是单向的, 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同样也受英语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量上表现为[V PP]语序比[PP V]语序占优势, 在质上表现为[V PP]语序不能在讲粤语的单语儿童的语料中找到。例如, 受试儿童Timmy尽管粤语占优势, 但因受英语的影响, 还是经常在粤语中使用[V PP]语序, 将带介词hai2 (在) 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如下:

而成人粤语中,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如下:

再如, 粤语中带bei2“俾” (普通话:“给”) 的双宾语结构语序, 也反映出英语对粤语的影响。受试Sophie在两岁时说出“Je4 sou1 bei2 ngo5 cin2 aa3” (耶稣给我钱呀) , 该句中的[V Indirect object (IO) Direct object (DO) ]语序有别于粤语成人语序[V DO IO] (p189) 。作者注意到, 受试在较长时间内, 甚至6岁以后仍继续在粤语中使用这一语序。可见, 双语儿童长期使用非目标语序一定程度归因于英语的影响, 因为英语的双宾语语序是[V IO DO]。此外, 动词小品词的习得也显示出英语的影响, 体现在双语儿童粤语中动词与小品词可以自由地分隔。例如, 受试儿童Timmy两岁时说出“Ji1 zek6 slide m4dou2 down aa3” (穿了这个鞋不会滑倒) 。在该句中, 英语词组“slide down” (滑倒) 被粤语否定词m4 (不) 以及表示可能的小品词dou2 (可以) 分隔开来 (p218) 。所有这些现象说明, 跨语言的影响对同一儿童的两种语言有双向的作用, 交互式的发展代表两种相接触语言的可能的融合机制。

第八章双语发展和基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本章指出双语习得的个体发展与所接触语言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从五岁开始, 双语儿童进入国际学校, 这里老师和同学多数都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单语者。在这种环境下, 儿童自成一体的被动结构以及未带词缀的动词将会发展为真正符合英文的语法。当然, 作者也注意到整个群体相似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作者举了新加坡英语的例子。它最早起源于人种混合地区的讲英语的学校, 包括欧亚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以及海峡华人 (Gupta 1994) , 老师则包括中国人和欧亚人, 他们的英语都受汉语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 双语和多语儿童在交互中发展出来的语言特征将会汇聚到接触语言的所有特征中。

第九章结论

本章从五个方面对全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 理论问题。

作者认为不管是先天论者还是非先天论者, 如果建构双语习得的问题, 就有必要清楚地说明习得的内容。儿童的天资、双语的本能、环境的双语输入, 均作用于儿童, 使得两种语言的发展变得如此自然。然而, 多大程度上双语的本能属于特定领域或普通领域仍然值得探究。另一个理论问题是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及双语刺激的贫乏性。与单语儿童相比, 双语习得对儿童是更严峻的挑战, 因为他们在同一时间内需要习得两门语言。儿童在贫乏的双语环境下成功地获得双语能力增强了刺激贫乏的观点, 而一种或两种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单语习得相比, 双语习得不够迅速也同样需要解释。

2. 方法论问题。

作者认为当前使用的粤语-英语双语语料库只能提供大略的、不全面的儿童双语的语料。例如, 在日记中出现的大量关系从句, 在语料库中就没有充分的呈现1。作者同时指出, 日记能帮助确定哪些语言现象值得采用密集型的语料库或者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语料库的局限性可通过足够大的密集型的语料库加以完善, 而大样本的语料库有助于大规模的系统研究的开展。

3. 对一语和二语习得的启示。

对双语习得的研究能精练一语习得的理论, 这里作者认同MacWhinney (2001) 的观点:“一个有前景的应用就是将双语的使用作为我们了解单语习得理论的途径”, 对两种结构迥异的语言的研究能够使人们弄明白语言加工中的基本问题。双语儿童两门语言中较弱的那门与二语习得中的二语的相似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个体儿童不大可能同时习得两种第一语言或者一门第一语言, 一门第二语言。如果要建构语言习得的整体理论框架, 那么双语与二语习得领域还有许多带有挑战的问题需要解决。

4. 对语言接触的启示。

尽管本书的语料来源于两种具体的语言, 粤语与英语, 其理论主张已经超出了这两种语言并适用在接触语境中的任意语言组合。双语儿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取决于当地的社会-历史环境。从双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相似性与连续性, 可以看出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二语习得的迁移中。

5. 未来研究前景。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将来的研究问题:不同的优势范式如何导致不同的双语发展?双语与单语习得在质和数上有什么不同?同时习得两种语言与先后习得两种语言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在多大程度上, 双语儿童优势和非优势语言间的差异类似于早期儿童二语习得中一语与二语的差异?作者指出, 除了长期跟踪的个案语料, 还需要采用实验数据从语言感知、产出和理解等方面来探索双语习得的许多未知领域。

三、简评

本书是一部全面跟踪粤、英双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专著, 作者通过多个切入点, 从疑问句、零宾语以及关系从句的习得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双语儿童的语法发展历程。本书提出了若干理论问题, 包括双语与单语儿童语法发展的异同、双语发展对分析语言接触现象的启迪、双语习得和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知识的认识状态、双语儿童语法发展中的跨语言互动以及粤语向英语迁移引发的可学性问题等等。书中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双语儿童心智里的两种语言系统间存在高度的互动性, 在无移位的疑问句、零宾语和前置式的关系从句这些语法领域都存在以粤语为基础的句法迁移, 而迁移的机制主要涉及语言优势和输入歧义。这些研究成果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双语本能 (即儿童同时习得两种语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本能) 、跨语言互动以及可学性问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书关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与语言接触之间的关系, 由于6名被跟踪儿童的起始观察年龄偏大, 最小的1岁3个月, 最大的3岁1个月, 研究的重点是双语儿童的早期语法发展, 因而没有涉及语音 (包括声调) 和词汇的习得过程, 所以也不能展示双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全貌。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立在6名儿童自然语言基础上的语料库, 这种依靠自然观察法获取语料的一手资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最真实和丰富的素材。但是自然观察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即观察者经常只能考察被试的某些外部表现, 所以观察所得的材料有时具有一定偶然性和欠缺精确性。同时, 长期跟踪由于受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很难获得大样本的语料, 不易下普遍性的结论。因此, 双语习得的许多未知领域, 除了长期跟踪的个案语料, 还需要采用实验手段从产出和理解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总之, 粤语和英语双语发展研究是广义双语发展中的具体实例, 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广到其他双语组合的发展。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加深了人们对双语儿童思维运作的认识, 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发展如何与认知、社会的发展交互作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体现在可以为双语语言政策提供信息, 让父母看到单语习得与双语习得的差异, 为他们最终的儿童培养计划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GUPTA A F.The Step-tongue:children’s English inSingapore[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 1994.

HAWKINS JA.Aparsing theory of word order universals [J].Linguistic Inquiry, 1990, 21:223-262.

MACWHINNEY B.Last words[C]//CENOZ J, 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 sterdam:JohnBenjamins, 2001:257-264.

YIP V.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from Chinese to Englis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5.

早期接触专业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对我校护理本科174名学生在临床实习前1年, 实施了早期接触临床的预实习模式, 其中男11名, 女163名;年龄19岁~23岁;实习时间为110学时。

1.2 方法

1.2.1 方法

07:00~9:30到病房跟带教老师参与晨间护理;周末到门诊跟导诊护士值班, 经考勤、考核合格后, 完成预实习的课程, 获得相应的学分。

1.2.2 工作内容

①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制度;②熟悉临床护士、导诊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各班次工作流程;③熟悉晨间护理工作内容: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和生命体征测量;④熟悉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如静脉采血术、生命体征测量术、铺床术、各种注射术等;⑤了解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与晨间护理交班的内容;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能力。

1.2.3 实施前准备

①成立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 指定预实习管理负责人。学院特聘请附属医院护理部3位主任和2位科护士长为护理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由教学管理科拟定预实习内容、规范和评价方法, 护理部负责安排和实施。②培训临床带教老师:根据预实习的内容要求, 护理部负责选拔临床带教的科室和老师, 并对老师进行培训。③培训预实习学生:有针对性地举行预实习前讲座, 如晨间护理的工作内容、导诊护士的职责、护患沟通的技巧、护士行为规范、医院环境和护理制度的介绍等。

1.2.4 实施

①门诊导诊:共安排12个科室;②病房晨间护理:提供10个~12个没有安排实习生、护理工作强度相对较弱的病区, 每天安排60名~80名学生, 每名学生需轮转2个科室;③印制《临床护理预实习登记卡》, 人手一张。每天学习工作结束时由带教老师签名验收, 最后将登记卡上交护理学院教学管理科登记、保存;④要求每位学生书写1篇临床护理预实习的心得体会;⑤每2周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 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必要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1.2.5 评价

预实习结束后, 研究者采用预先编制的座谈提纲对174名预实习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从担任本次预实习的科室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中选取20名, 进行电话访谈, 并进行笔录,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提炼主题。

2 结果

学生访谈结果显示, 100%的学生认为, 该模式加深了自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提高了沟通能力;92%的学生认为, 该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80%的学生认为, 该模式可提高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15%的学生认为, 该模式影响了课余的休息, 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带教老师访谈结果显示, 100%的老师认为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75%的老师认为该模式可以补充临床护理力量, 有利于提高晨间护理和导诊质量;50%的老师认为该模式的教学管理还需规范和完善;10%的老师认为该模式增加了工作量。

3 讨论

3.1 预实习模式缩短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该模式选择在开设临床专业课程的学期中进行, 为学生提供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预实习与临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病人提供护理。同时, 将预实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与理论知识结合, 巩固了所学知识;对于发现的未知问题, 主动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预实习模式缩短了临床实习的适应期, 提高了临床实习的质量

有研究表明, 实习生临床实习早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要承受来自工作的压力, 如护理操作不熟练、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对带教老师不熟悉、病人不理解等[2]。通过早期进入临床预实习, 学生对医院的环境、护理工作职责和制度、常见护理工作流程、宣教的形式和方法均有一定的了解, 缩短了临床实习时的适应期。

3.3 预实习模预实习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临床带教老师在观察和护理病人时,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病例回顾所学的理论知识;该模式提供了感性认识的场景, 可现场观摩老师与病人的互动过程, 并让学生跟病人进行沟通, 如在晨间护理时主动的问候病人、介绍自己、询问病人的感受和需要、进行健康宣教等, 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预实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了护理质量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护士严重缺编, 护理工作的中心以完成治疗、护理操作为主, 无暇顾及病人的全面需求。据统计, 95%的医院中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由病人家属或家属聘用的护工来完成[3], 且护士在周末很难有休息时间。预实习模式由1名或2名带教老师带领3名~5名学生进行晨间护理, 对无创性的护理操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可将生活护理做到细微之处;因为门诊导诊涉及很少操作技能, 周末一个大科安排1名带教老师进行督导就可以了。这样, 科室可以缩减部分护士排班,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从对老师的访谈结果也显示, 75%的带教老师认为该模式可以补充临床护理力量, 有利于提高晨间护理质量和导诊质量。

4 小结

在护理学本科专业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预实习模式切实可行, 实现了理论教学、临床思维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于一体;体现了我校“重基础、强实践、善沟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缩短了临床实习的适应期, 提高了临床实习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访谈的结果表明, 本模式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改革, 虽然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 还需在课程安排、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和学生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守国, 许娟娟, 王瑞.护理本科生与临床带教教师对早期接触临床的认可比较[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0) :62-64.

[2]梁俊妮.护理实习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J].全科护理, 2008, 6 (10C) :2749-2750.

上一篇:轨迹方程的求法下一篇:调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