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基地

2024-07-12

辅导基地(精选四篇)

辅导基地 篇1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的定义最早是由法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提出来的, 他们指出中小企业就是领导人亲自承担企业的财务、技术、社会和道德责任, 而不管是何种法律形式的企业。这种定义只是定性而没有定量。在随后的发展当中, 各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都明确给出了中小企业的规模。例如,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每年出版的《中小企业状况》中指出, 雇员不超过五百人、营业收入不超过六百万美元的企业即成为中小企业。

中国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自建国以来曾做过六次更改, 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 界定了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 具体的标准如下表所示: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立创新型社会, 而在创新过程当中, 中小企业正是其中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研发, 其作用可见一斑。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所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上, 创业辅导基地可以有效地带动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创业辅导基地

创业辅导基地是指引导潜在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 集聚并帮助创业者整合各类创业资源,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空间和创业服务, 促进成功创业, 并促进创业企业持续成长的综合平台系统, 是由国家中小企业局指导各地新建或利用各类闲置场地、设施改造建立的。其构成主要包括四大要素:空间与设施, 即场地与硬件配套;创业服务, 是创业辅导基地的主要功能;创业企业, 是创业辅导基地的服务对象;创业辅导基地的管理团队, 是创业辅导基地运营的基础。

创业辅导基地的类型, 从产业选择来看, 可以分为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创业园和以工业为主的创业基地。从投资主体来看, 可以分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政府与民间混合投资。从厂房供应来看, 可以分为标准厂房供应和闲置厂房供应。

三、建设创业辅导基地,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创业辅导基地可以为初级创业者提供硬件条件、政务代理、创业培训等服务, 扫除创业过程中最基本的障碍。创业辅导基地还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融通等的搜集和整合, 消除企业在搜寻资源中的信息不对称及不确定性等。通过一整套的扶持计划, 最终帮助创业者克服创业中的困难, 实现成功创业。

辅导创业成功后, 创业辅导基地还能够通过这些创业成功案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促使区域内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使得能创业的人去创业, 想创业的人去创业, 不能创业的人支持创业的全民创业氛围。全民创业氛围一旦形成, 大批的中小企业就会涌现, 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创业辅导基地也可以为现有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例如, 技术支持、人才开发、信息服务、资金融通、管理咨询等等。这些服务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突破其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能够带动一方的大型企业。

关于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的思考 篇2

2007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旨在搭建辅导员培养培训的平台, 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 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和交流, 科学规范地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但在国内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只能在建设中学, 在学中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1 问题与困扰

当前基地培训的模式主要以集中脱产培训为主, 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内容缺乏完整性, 层次性和多样性;培训形式单一, 主要以讲座为主, 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 难以产生共鸣;参加培训的辅导员较多, 交流的机会太少, 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团队协作;培训时间短, 辅导员对培训内容印象不深刻, 培训后不久, 就会淡忘, 直接导致培训缺乏长效性和连贯性。

总体上, 基地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 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辅导员们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2 原因的分析

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工作面临以上困扰的原因, 分析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训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学员们的学

习效果, 能否解决辅导员们日常遇到的问题是衡量培训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每个辅导员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 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面临的压力也不同。但是基地培训的内容只兼顾到了共性, 却忽略了个性, 想要面面俱到却失去了针对性, 达不到需要的深度。没有侧重, 流于表面, 解决不了问题。

2.2 这种灌输式的培训形式, 过于呆板, 所

学理论悬于空中, 无法应用于实践, 而辅导员工作主要是日常工作, 机动性较大, 处理和解决的都是随机事件, 所以这种学习形式不能满足辅导员的需要, 无法引起学习兴趣。

2.3 教育部目前只公布了21个培训基地,

负责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高级研修的任务。同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在2010年完成全省高校辅导员的轮训工作, 而辅导员数量相对较多, 所以每次参加培训的辅导员都有几百人, 这就存在着“大锅饭”问题, 大部分辅导员参加完培训, 彼此之间仍然形同陌路, 更不要说交流了, 浪费了这样一个沟通研讨的好机会。

2.4 缺乏长效性和连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训的后续支持。脱产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这种培训容易与实际相脱节, 学员们短时间内会对培训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热情, 但不久之后就会消退, 回归原样。而基地培训每次仍然在重复同样的培训内容, 没有反馈, 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 导致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效果不理想。

3 方案与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高校辅导员培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培训理念指导下, 建立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培训体系, 使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完善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第一, 设计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培养计划, 将培训内容模块化, 分成育人理念教育、知识理论学习和学生工作管理等模块, 每个模块里再分成具体的课程, 由专业教师任教, 设立课时和学分制, 规定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 学员可在参加培训前, 在自己感兴趣, 又对自己今后工作有帮助的模块中, 选择相对应的课程, 即所谓的“选修课”,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 规定达到一定课时和学分的学员给予毕业证书。这样不但解决了由于培训时间短, 很多内容来不及安排的尴尬处境, 又使得学员们学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既考虑到了全面性, 又不失针对性。

第二,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以讲座讲授为主, 将案例分析、实践模拟、情景再现、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现场教学、拓展训练等生动的形式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 让辅导员们参与到教学中来, 集思广益, 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任课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既促进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又对所学知识有了感官上的印象, 记忆更加深刻, 同时, 也增进了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第三, 适当增加培训的时间和次数, 相对减少每次参加培训的辅导员人数, 尽量安排辅导员们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协调各方, 帮助他们建立“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能够保持联系, 随时交流, 互相帮助。使辅导员这个队伍更加团结, 更加人性化, 不但服务学生, 还服务彼此。

第四, 要使辅导员真正理解、巩固和深化育人的理念, 提高育人的技能和艺术, 就必须在基地培训后, 帮助他们坚持在岗位上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并随时得到他们学习和实践后的反馈信息, 可以利用网络, 开办学者论坛、交流园地、在线指导和建议箱等栏目, 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将培训进行到底。这样不但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更能为基地培训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使基地培训与时俱进。

要想将高校辅导员基地培训的工作做好, 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将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教给辅导员们, 辅导员们在具体工作中实践理论, 并将遇到的新问题和好的经验反馈给基地, 通过归纳总结, 升华成新的理论, 再如此反复, 基地的培训始终与辅导员的实际相结合, 却又高于实践。这样的培训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达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专家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小东, 黄军伟.校本培训: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

[2]郑永森, 王.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辅导员校本培训设计[J].职业时空, 2009, 3.

[3]张翠云.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体系构建探略[J].科教创新, 2009, 10.

[4]胡建新.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EB/OL].论文天下论文网, 2010, 1.

辅导基地 篇3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以下简称辅导员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基地建设与管理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

第三条

辅导员基地要承担培训、研究、咨询等方面的任务。1.辅导员基地要承担辅导员的上岗培训、日常培训、高级研修、学历学位教育等任务。

2.辅导员基地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不断加强相关理论探索和创新。

3.辅导员基地要为教育部和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努力成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智库。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四条

辅导员基地由教育部主管,所在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协管。第五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具体负责辅导员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加强对辅导员基地的管理与指导。围绕辅导员基地建设和发展,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给予政策支持。组织专家对辅导员基地建设与管理及培训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2.加强工作总结与交流。及时总结辅导员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以适当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建立辅导员基地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全国辅导员基地工作会、研讨会等。

3.建立全国辅导员培训师资专家库,组织编写培训大纲和示范性培训教材。

4.协调辅导员跨省(区、市)培训工作。5.主持全国性的示范培训等其他事项。

第六条

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基地建设和发展,有关职能处室要有专人负责辅导员基地相关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辅导员培训规划和本地区辅导员培训的实际需求,编制本地区的培训规划,并及时下达给辅导员基地,明确具体培训任务和要求。

2.研究制订推动辅导员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辅导员基地必要的支持。

3.加强对辅导员基地的管理与指导,帮助其选聘校外优秀培训师资,着力提升培训质量。第七条

辅导员基地依托高校要确定辅导员基地建设与管理领导机构。辅导员基地主任要由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可挂靠在相关职能部门或教学单位,并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有条件的高校也可独立设置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

1.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力量为辅导员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2.根据教育部和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的辅导员培训规划及下达的培训任务,编制本基地的培训计划。

3.制订具体培训方案并负责实施,对培训项目进行质量监控。

4.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辅导员学历学位教育工作。

5.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研究,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6.负责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提交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三章 日常建设与管理

第八条

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要以促进辅导员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结合辅导员多层次培训的实际需要,通过研究和论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第九条

加强相关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大力加强本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第十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本校相关学科教师梯队的构建,着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业务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培训师资队伍。积极挖掘利用校内外师资力量,注重从一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中选拔培训师资。

第十一条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积极承办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会议,加大辅导员基地间和高校间在工作实践、理论研讨等多方面的交流。

第十二条

加强经费投入与管理。各依托高校每年要为辅导员基地投入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辅导员基地的日常办公、图书资料、师资培训、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该经费应专款专用,列入学校经费预算,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各辅导员基地组织的任何培训均不得以谋利为目的。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应将辅导员培训纳入本地教师培训计划,与受训辅导员所在高校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第四章 检查考核

第十三条

为促使辅导员基地全面履行职责,教育部和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对辅导员基地进行检查考核,并帮助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第十四条

每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期间辅导员基地至少要接受一次检查考核。检查考核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自查:辅导员基地依托高校要对辅导员基地承担的培训、研究、咨询等方面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各依托高校要将自查报告及时报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2.抽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辅导员基地进行随机抽查。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基地,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基地,予以警告,限期整改;一年后复查结果仍不合格的,撤销辅导员基地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

辅导基地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工作示范基地

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至今, 整个辅导员队伍日渐壮大, 相应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整个群体的独立性开始显露。当前, 在各高校统一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之后, 辅导员实际上被当做一个独立于教学和行政之外的第三类职业, 能够兼采教学与行政之便利, 且有足够的职业回旋余地。从制度倾斜到现实照顾, 辅导员职业的优越性从表面看来实在是风光无限, 但是这一职业却并不像表面看来具备吸引力[1]。这一群体的流动性依然很大, 整支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之路依然困难重重。何以如此?也许从职业发展平台这个角度考察, 可以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释维度。

一、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困境

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的政治辅导员试点工作[2], 此后政治辅导员制度作为大学的政治工作之一被延续, 并在21世纪之后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如2004年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 以及2005年、2006年进一步对16号文件的补充性政策的颁行。近年来, 高校辅导员制度日趋完善, 辅导员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高职院校一直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逐步推动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 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从2008年开始即启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 在辅导员群体中推行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 迅速将该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学校第一次人事改革之后, 不仅辅导员全部解决了编制问题, 实现了辅导员的“国民待遇”, 而且辅导员的工资福利水平不仅仅在校内同层次具有优势, 还在全国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面前都具备比较优势。十几年来, 辅导员队伍中能人辈出, 优秀人物不断涌现, 工作制度完备、机制运转良好, 学生管理工作堪称优秀。然而, 辅导员队伍整体仍然不够稳定, 在2013年的第二次人事制度改革中, 辅导员队伍还是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流失, 这在高职院校当中恐怕并非个案[3]。

在各级各类高校中, 辅导员相对教学、行政人员的地位仍然颇为尴尬,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 在政策落实方面, 因辅导员职业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认同度不高, 导致国家的辅导员制度与政策照顾难以在高校得以贯彻落实。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教师群落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地位有些尴尬[4]。

(二) 在队伍建设方面, 高校对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关怀主要倾向于辅导员个体的职业成长问题, 而忽视群体的整体性需求。因此, 各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 更强调能否培养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优秀辅导员个体, 而很少宣传一个辅导员队伍整体的建设成绩和职业成长情况。如此, 在校级层面的政策落实中, 很少考虑辅导员群体应有的职业发展特性, 并在政策上进行统一部署, 以为其畅通职业发展道路。

(三) 在组织保障方面, 教育部在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中广设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但尚无一所坐落在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高校辅导员群体中的真正主力军。本科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一直没有真正按照国家核定比例配备, 其中多采取高年级学生充任辅导员的补助途径, 离辅导员的职业化要求相隔甚远。高职院校是最重视辅导员建设的, 因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压力更大, 事务性工作更多, 更倾向于“管理”而非“教育”, 所以急需配齐辅导员队伍, 并有强烈的使之“职业化”的需求。如此, 形成了明显的职业需求与平台建设之间的一种错位关系。同时, 这种继续教育形式注重的是辅导员的入职与分管工作的零散培训, 没有像科研和教学一线的培训一样具备最起码的系统化和高端性, 即更倾向于工作性质的职业能力提高, 而非学术意义上的职业发展[5]。

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与平台构建的目标

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可以分为个体需求与整体需求。在个体方面, 辅导员能够通过自身在工作、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努力,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家, 使得辅导员职位真正成为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专业化岗位;在整体需求方面, 辅导员队伍能够通过一个整合性平台, 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满足辅导员队伍的群体归属感, 使辅导员队伍成为一个具备相对独立性的职业群体[6]。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急需一个平台和统一性载体的支持, 这个平台既能在个体层面培育优秀, 推出典型, 又能在整体方面将一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 通过一个独特的舞台展示出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各校完全可以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 整合现有资源, 满足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 构建一个统一性的平台。整合创新是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的创新类型, 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呈现的新形态。辅导员职业发展平台的整合创新, 即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 聚合零散的组织机构和分散的职能, 将已有的平台有机整合, 形成一个统一性的辅导员成长和发展平台。这一平台构建的目标如下:

(一) 打造一个集聚性平台, 实现辅导员的群体归属感。辅导员的群体归属感缺失一直是这个岗位的痼疾, 这类岗位天然的动荡性, 尽管历经五年发展计划和人事改革后有所改观, 但仍是暗流涌动, 可以预见新一轮的人事改革, 必然带来这个群体的再次动荡。与其采取堵和压的方式, 不如为该群体提供一个发展的舞台, 首先满足群体的归属感, 让其觉得在本职位有出路、有前途。

(二) 借助平台的构建, 提高辅导员的群体素质, 塑造一个与教学、行政人员鼎力的高校第三类群体, 彻底解决辅导员的“国民待遇”问题。辅导员群体在高校被边缘化, 抛却一些客观因素, 其实还有辅导员群体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要提高该群体的认可度, “内功”仍是最重要的。借助辅导员示范基地建设,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待遇”自可迎刃而解。由于这一群体本身的特殊性, 一旦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 就会形成与教学、行政岗位三足鼎力的局面。

(三) 满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培养一批在科研、教学与工作某一方面突出或全面发展的优秀典型, 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的辅导员专家。

(四) 建立一个全国独一无二工作性质的辅导员发展基地, 形成辅导员工作品牌项目, 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放诸国内, 辅导员研究机构有, 辅导员研修与培训基地亦有, 各项品牌性学生活动多如牛毛, 但尚无针对辅导员自身的品牌性工作基地的出现, 高职院校如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自然是开先河之举。

三、服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工作示范基地建设

辅导员工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以整合创新原理和辅导员职业发展理论为指导, 融合高职院校原有的服务于辅导员教学、科研、工作和发展性的诸多平台, 打造出一个集中展示辅导员工作项目、活动成效、群体形象、服务于辅导员即时性成长和持续性职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形成辅导员工作的“工、学、教、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 内出成效、外树形象, 将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的成果发挥到极致, 建立一个国内仅有的辅导员工作示范建设基地。

辅导员工作示范基地由四个分中心组成, 分别承担工作、教学、研究和学习性发展各项职能:

(一) 工作中心。成立辅导员专业工作室, 整合当前辅导员承担的最具专业性的工作:就业与创业、心理咨询, 相应成立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工作室。这两个工作室分别与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共建, 其人员主要由具备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资格的辅导员组成, 承担常规的咨询和指导工作。

(二) 教学中心。整合当前辅导员主要承担的两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与通识选修课, 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教学平台。其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是辅导员的政治属性必然要求;目前开设通识选修课的主体之一就是辅导员群体, 这是发挥辅导员专业多样化优势的必然结果。教学中心的运行与人文社科部 (基础部) 联系密切, 亦是解决人文社科部 (基础部) 类课程师资缺乏困境的必行之路。

(三) 研究中心。在现有的思政或学工课题的基础上, 设立常规的辅导员专属领域学术报告会, 该报告会不仅面向辅导员群体本身, 还将研究成果向广大的学生汇报, 体现研究反哺思政工作的效果。将各校广泛开展的辅导员学工论文和案例分析工作, 提升为学校主办的辅导员学术期刊, 先实行内刊, 再择机申请刊号公开发行, 此项若得以实现, 将是最大的“形象工程”。辅导员工作的深入研究, 还需专业的研究机构配套, 以各校陆续推行的校级研究机构的申报为契机, 组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所, 将辅导员群体中科研能力突出、思政科研成果显著的人员集中在研究所, 承担学校在辅导员领域的日常政策咨询和学术研究工作, 组建一个科研团队, 提升科研水平, 提升辅导员群体形象。

(四) 学习与发展中心。打破本科院校的培训与研修垄断地位, 打造校本辅导员培训中心, 进一步成长为高职院校的示范性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设立辅导员交流中心, 开设交流研讨室, 为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供固定场所。与图书馆共建辅导员专业图书室, 一方面配合辅导员专业化研究所的建设, 另一方面广泛搜集辅导员研究资料, 打造出高校独一无二的辅导员专业图书室。

参考文献

[1]亓正坤.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4) :14.

[2]林泰, 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85.

[3]姬惠惠.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存在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114.

[4]杨建义.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 :96.

[5]陈楚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现状分析——基于对广东五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267.

上一篇: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下一篇:外墙裂缝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