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2024-06-23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精选九篇)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1

关键词:日本,水产品,消费,流通体系

水产品流通与消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流通影响消费的最终实现及实现程度;流通的数量、规模和结构影响消费的水平、规模及结构;流通引导和调节消费。消费是流通存在的前提;消费的数量、水平、结构和深度影响流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日本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 国民消费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健全的水产品流通市场体系。而在消费行为变化的影响下, 日本水产品市场的流通主体, 流通渠道和流通结构均有相应变化和调整, 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流通主渠道, 超市为流通销售终端的主体, 具有特色的水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一、日本水产品消费水平的变化

日本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建立起以大米为中心, 水产品、畜禽产品和蔬菜等多种副食构成的“日本型饮食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 日本国民的食物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并凸显, 出现了饮食形式的欧美化, 食物内容的多样化, 食品容量的小型化, 食品的深加工化, 就餐方式的外部化及方便化, 由追求数量转为注重质量等, 而日本型饮食生活也随之走向瓦解。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的阵痛后, 日本国民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 食品消费更加趋向多元化与差异化及个性化。

随着国民生活方式及食物需求的变化, 日本水产品消费数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特点。战后初期至1995年, 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从10 kg稳步上升至历史最高值的37 kg, 之后逐年减少, 2010年降到33kg, 退回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城市家庭每年购买水产品的支出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走势。二战后至1992年, 日本城市家庭水产品年消费金额持续增长, 最高值为1992年的14万日元, 从1993年开始逐年减少, 目前已降至8万日元左右, 占日本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9%, 比最高峰时的14%减少了5个百分点。

二、水产品供给水平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 日本国内水产品产量基本能满足消费需求, 很少从国外进口。但日本水产品产量经历了高峰期后出现大幅减少, 国内水产品供求缺口日益增大。仅以食用鱼贝类为例, 1976年产量达到最高值后, 生产量与供给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渔业环境恶化及从业人员老龄化程度加深, 加速了日本水产品生产的衰退, 造成产量与产值逐年减少。水产品产量由最高值的769万吨减少到2010年的428万吨, 产值于1982年达到最高值29 000亿日元后开始逐年减少。

国内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许多品种只能依靠进口, 因此日本水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1973年的水产品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 从此日本逐渐成为水产品进口大国。1979年日本首次超过美国, 成为水产品进口最多的国家。进口量增加导致日本水产品的自给率不断下降。1975年之前, 日本水产品的自给率基本达到100%, 之后持续下降, 至2010年降为54%。按进口国别看, 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数量最多, 2010年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总额为2 421亿日元, 其后依次是泰国、美国、智利和俄罗斯。日本进口的水产品主要是虾类、鲑鳟鱼、金枪鱼、鲐鱼、鱼糜和鱿鱼等。

三、日本水产品消费的演变及特点

在国民整体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不断变化的基础上, 日本国民的水产品消费行为也相应地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过程。

1. 品种结构多样化。

日本家庭对不同水产品品种的偏好随时间推移有所变化。1965年, 日本家庭购买最多的品种依次是竹荚鱼、鱿鱼、鲭鱼, 20世纪60年代, 这三个品种的消费量曾高达水产品消费总量的1/3。而到了1999年, 三个品种的消费量已经减少到14%, 取而代之的是金枪鱼、鲑鱼、虾、蟹等中高级水产品。与1965年相比, 2009年鲑鱼、鲣鱼、秋刀鱼的人均购买量增加了1.5倍, 而竹荚鱼、鱿鱼及鲭鱼各减少了50%。

按家庭年均消费金额衡量, 与2008年相比, 2009年只有虾类、章鱼、鲭鱼和贝类的消费呈上升趋势, 其余品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鲣鱼、竹荚鱼、鱿鱼、蟹、秋刀鱼分别减少了20.5%、18.7%、15.5%、14.2%、7.5%, 沙丁鱼、比目鱼、三文鱼、鲷鱼和黄尾鱼也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2. 消费形态多样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日本消费者购买最多的鱼类产品依次是鲜活鱼类、鱼类加工产品和冷冻鱼类。随后鲜活鱼类消费量减少, 冷冻鱼类增加, 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 购买最多的鱼类产品变为冷冻鱼类, 其次是鱼类加工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鲜活鱼类的消费比例上升, 冷冻鱼类和鱼类加工产品的消费量略有下降, 消费者购买最多的依次是鲜活鱼贝类、其次是鱼类加工产品。过去日本家庭购买的鱼类多带有头和尾, 而现在出于调理方便的考虑, 普遍要求去掉内脏和鱼骨等废弃物, 因此鱼块、生鱼片、干鱼等半制成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数据来源:日本国家统计局《家计调查报告》。

3. 不同年龄和收入阶层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 1985—2010年, 日本家庭水产品的平均消费量逐年减少, 其中户主年龄在49岁以下的家庭减少幅度最大, 50岁以上的中老年家庭减少幅度相对较小。从各年龄段的纵向比较看, 家庭水产品消费量随户主年龄的递增而增加, 户主为30岁以下的家庭, 水产品消费量最少, 户主为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消费量最大, 户主为30~39岁的家庭, 鱼贝类消费量只有60岁以上家庭的1/3。而且不同年龄阶层对品种的偏好有所不同, 青年人倾向于消费鲑鱼, 而中老年人群偏好竹荚鱼和沙丁鱼。

收入水平与消费的基本关系是, 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水产品的消费金额就越大。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日本家庭食用鱼贝类的平均消费金额约为4.2万日元。其中年收入在200万日元以下的家庭, 水产品消费额为3万日元左右;年收入200万~800万日元的家庭, 消费额为4万~5万日元;年收入800万~1 500万日元的家庭, 消费额为5万~6万日元;年收入在1 500万日元以上的家庭, 消费额为7万~8万日元;

4. 地域差异。

日本水产品消费曾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海道、东北和近畿地区的水产品消费量最大, 包括冲绳在内的南九州地区、四国地区、关东、甲信越地区的消费量相对较小, 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原因在于东北部是日本水产品的主要产区, 水产品流通量大, 价格相对较低, 因此消费量高于其他地区。而随着国内流通渠道逐渐畅通, 国内紧缺品种进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水产品消费数量的地区差异逐渐消失, 但主要消费品种仍存在地区差异。北海道地区、关东地区、北陆地区、九州地区消费量最多的水产品分别为鱿鱼和鲑鱼、金枪鱼、鱿鱼和鲥鱼、竹荚鱼。

5. 普通消费者购买渠道的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普通消费者主要从零售商店购买水产品, 20世纪80年代后, 超市成为主要的购买渠道, 如今50%以上的普通消费者通过超市购买水产品, 特别是进口品种。超市销售的水产品主要是半制成品, 这也带动了鱼块、生鱼片消费量的增长。24小时便利店因个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务, 在日本零售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单身族的增加, 便利店也销售生鱼片, 以满足单身族等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

6. 价格因素影响大。

收入水平和价格是影响水产品需求的主要经济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减少, 直接导致水产品消费支出下降。与2000年相比, 2009年日本家庭平均食品消费支出减少了6%, 而鱼贝类消费支出减少的比例超过20%, 远远大于食品消费支出的减少幅度。与其他食品相比, 水产品价位相对较高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肉类相比, 20世纪70年代以前, 鱼贝类价格约是肉类的40%~60%, 之后二者的价格同步上涨, 但肉类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后趋于平稳, 每100g单价一直在160~180日元之间浮动, 而鱼贝类价格持续上涨, 二者的价格差距逐步缩小到非常接近, 并且鱼类去掉不能食用的部分, 每100g的价格反而高于肉类。水产品与肉类消费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 水产品的高价使部分消费者转向消费肉类。2006年, 日本人均肉类摄取量首次超过鱼类, 可见价格是鱼类消费需求减少的一大因素。

综上所述, 日本水产品消费经历了人均消费数量与金额减少, 品种多样化、高档化, 地域差别消失, 消费形态趋向低价、简便化和加工化的变化历程。水产品流通的主要任务是既满足传统消费市场的需求, 也不断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四、日本水产品流通体系的特征

日本的水产品市场体系分为市场内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大部分。市场内流通的水产品主要是活鱼和贝类, 市场外流通的水产品主要是活鱼、冷冻和加工以及进口的水产品。在市场内流通, 批发商市场体系要经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两个阶段:在生产领域, 首先生产者委托批发商销售, 然后批发商通过拍卖、招标和磋商的形式销售给中间商, 最后中间商通过托运销售给消费领域的批发市场或者直接卖给零售商。在消费领域, 首先当地的中间商支付给委托批发商销售, 然后批发商通过拍卖、招标和磋商的形式销售给中间商, 最后中间商销售给零售商和饮食店。

1. 批发市场是主渠道。

批发市场作为日本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水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 为各地的水产品销售者提供有效信息和公平合理的价格并最终形成公平交易。日本的批发市场共有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和其他批发市场三种类型。截至2010年, 日本共有74家中央批发市场分布于46个城市, 其中经营水产品的中央批发市场有46家分布于40个城市。截至2005年, 地方批发市场721家, 其中生产领域的批发市场有380家, 其余是消费领域的批发市场;微型批发市场533家, 其中生产领域的批发市场有393家, 其余是消费领域的批发市场。中央与地方批发市场的数量处于逐年减少的趋势。水产品通过批发市场的流通量占总流通量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75%, 但之后缓慢下降, 目前只有占总流通量一半的水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消费领域。

2. 市场外流通的发展。

近些年日本水产品终端销售主要靠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 其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市场外流通日益增多。所谓市场外流通是指不通过批发市场, 追求产销直接见面, 以少环节获得低价格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进口和加工的产品。随着市场外流通量的扩大, 流通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代表性的新形式有:一是直接运销和产地直销。直接运销是由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产品包装处理后, 直接供应消费地零售业者 (超级市场) 或消费大户, 达到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降低运销价差,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受益的目的。近几年日本农林水产品的产地直销日益增多。包括水产品在内产地直销的具体形式很多, 有通过设早市及直销店销售的方式, 也有采取农户庭园销售、合同销售、特约店销售、超市设专柜销售及直接向消费者家庭供货的销售方式。直销店经销能保证商品的新鲜度、食品的质量安全, 方便追求商品质量和安全感的消费者, 同时直销店的销售价格略高, 因此有利于生产者提高收入。目前日本全国共有2 100多个水产品直销店, 其呈现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 其在市场外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大。二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自进入21世纪以来, 日本水产品流通领域才出现电子商务, 水产电子商务在日本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主要交易模式是Bto B, 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该模式主要有三种交易形式。一是部分餐饮企业和食品企业通过开辟网上交易以实现购买原材料更加便捷和降低成本。二是建立水产食品相关企业, 或单纯的水产企业的Bto B商务平台, 为水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相关企业提供行情资讯和水产品交易的平台。三是部分生产者、渔业协会、购物中心开设网页, 面向企业或个人开展Bto B或Bto C交易, 但Bto C的方式相对较少。

五、结语

日本水产品流通市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流通总量和经由市场内流通的商品数量逐年减少, 经由市场外流通的商品数量逐年增多。在批发及零售阶段, 批发市场与传统的零售商店发挥的作用不断下降, 以二者为流通主体的局面逐渐消失, 流通渠道与流通主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超市、量贩店的流通量不断增大, 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水产品的主要场所。其变化对水产品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流通技术和水平的提高、流通渠道的畅通、流通网络的建立与完善, 水产品消费的地域差距日益缩小甚至消失, 个性化、差异化等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了国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水产品消费对流通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更深刻。主要体现在:随着水产品消费品种结构、消费形态走向多样化, 催生流通渠道、流通主体走向多元化。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年龄阶层消费偏好的差异决定水产品消费出现部分追求低价格的消费群体及部分追求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消费群体的两极分化。在流通销售的中间环节, 通过减少流通渠道, 降低成本, 以满足低价格的消费愿望。个体商店、直销店等新型销售主体以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包括高消费群体在内的差异化需求。水产品消费形态趋向加工和简便食品促使在流通销售的终端, 超市和量贩店不断调整商品品种结构, 商品形态, 商品价格, 依靠大批量和低价格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消费与流通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深受渔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渔业生产的萎缩决定流通量的减少, 进口的增加导致市场外流通增多。同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家庭收入与支出减少都会导致水产品消费数量的减少。人口高龄化、少子化、核心家庭与单身家庭数量的增加促使消费出现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生活方式的变化, 如在外就餐次数和金额, 及对加工食品消费的增加将会引起水产品消费形态、流通渠道的变化。今后日本水产品流通业变化的方向是, 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以消费数量、品种、结构和深度引导流通规模、流通结构, 流通渠道和流通主体继续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卢凌霄, 吕超.日本水产品流通体系的结构与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

[2]王莉, 杨宁生.浅析电子商务在水产品流通领域中的作用[J].中国渔业经济, 2006, (4) .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2

[摘要]文章分析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总结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继而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困境:农产品网络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结构松散、农产品缺少标准化控制以及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最后,文章从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农产品流通提出微观层面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建设、宏观层面的政府监督管理以及技术层面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模式;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03-0081-03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农业也是我国弱质产业,存在着流通环节多、交易费用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近年来,农产品的买难与卖难现象频现,说明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明显由供需数量不匹配矛盾转化为产销环节不衔接矛盾。探究其根源,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限制了各个流通主体之间高效顺畅的交易,阻碍了农产品产销环节的有效衔接。而农产品流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着农业产出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出现的这根软肋,建立一种高效、规范、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迫在眉睫。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流通渠道、流通组织和交易方式,它们各自的特殊形态和运行原则构成了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现阶段,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对农产品流通渠道产生的影响

新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是一种以网络服务供应商为核心的具有扁平化特点的流通渠道,从而使得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平台上,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围绕网络服务供应商展开农产品交易活动。该渠道特点表现为开放性、信息化程度强以及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这三个方面。

(二)农产品流通中交易方式的变化

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创造了交易的直接沟通平台,突破了交易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交易范围。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买卖双方无需见面即可完成交易;二是农产品交易过程透明化;三是农产品交易效率的提升。

(三)电子商务催生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农产品流通中出现了各种虚拟化流通组织,比如虚拟商店、虚拟交易市场等。虚拟化农产品流通组织能把不同地区的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电子网络手段实施统一运作的经营实体。在线购物、交互式沟通、低成本而又高效率信息通道,为网络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二、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一)农产品网络直销模式

农产品网络直销模式下,流通渠道主要通过企业直接向生产者采购农产品,直接通过网站销售给消费者,中间流通环节大大减少,流通效率得以提高,而且最终能以最低的投入成本无限拓展销售空间,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然而当前互联网虚拟的网络大宏观环境不利于这种通过互联网的直销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前期投入较高,需要规模效应才能发挥其优势。

(二)农产品网络信息平台模式

农产品网络信息平台模式下,农产品流通主要以该信息平台为媒介,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一方面,网上积聚的用户分担了企业运作的部分成本,可以降低企业搜寻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上可以得到使用者的广泛认可。但是,信息平台本身并不参与具体的交易,只是提供信息服务,实际交易都要网下双方具体操作进行,物流、资金流仍然无法配套进行。

(三)农产品电子广告模式

农产品流通主体主要通过网站广告发现需求,降低了搜寻信息的成本,有利于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的顺利进行。通过电子广告的发布,可以使得农产品供求信息传播面辐射到全国各地,并可进行连续不断的宣传。而且这种电子广告并不需要很多广告投入,只需要一定费用进行简单的广告设计,然后通过广告直观展示于消费者形成互动,这种形式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不高。然而,仅仅依靠广告形式发布的信息对发布企业的资金、技术、产品实力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需要持续不断的网络广告输出,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资金实力来对网站广告进行维护。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模式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本身属于农产品第三方交易市场,是由农产品中介机构建立,主要服务于那些打算把网络营销交给第三方的农产品企业和农户。随着网络应用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了这种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产生。它为供应商的农产品建立目录,提供网站界面和农产品总量数据库;并且作为一个行业供应链系统的聚集地,具有鲜明的行业性特征。中介机构建立电子交易市场,只提供农产品运营平台和管理平台,本身不参与网上交易,只是为农产品企业、消费者和农户提供各种电子交易和增值服务。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困境分析

(一)农产品网络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建设尚不完善,一方面,绝大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只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流通过程在线下单独进行,供求双方无法通过网站了解农产品的流通状况;另一方面,农户无法得到充分的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生产状况,经常发生盲目生产的情况,造成农产品市场的短缺或过剩,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农产品流通环节结构松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流通,要求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衔接度高,特别是物流环节中各主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农产品的冷链包装等初级加工程序尤为重要。然而专业化的冷库、冷链运输车及农产品初级加工包装设施缺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大部分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搭载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交易是临时突发性的,不具有连续性,使得这种松散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结构无法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没有成熟的供应方与物流企业联合模式,农产品流通环节结构趋于松散。

(三)农产品缺少标准化控制

农产品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即实行农产品质量、流通、等级的统一标准,为交易各方提供统一的评价标准,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使交易顺利进行。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尤其在日本已经构建了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按一套标准对所有农产品的选育、收获、加工、包装进行筛选。我国部分农产品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但是执行力度不足,市场上的农产品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有很大的差距。

(四)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我国的农产品具有丰富的种类,但特色的农产品却很少,其原因在于很多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建立和保护意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很多农产品质量粗糙,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品牌影响力,导致农产品流通中出现更加严重的大市场与小生产的问题,难以形成大市场、大生产的农村大流通格局,阻碍了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平台建设。

四、推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微观层面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建设

1.提升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我国农产品生产端组织化程度低,是衔接产销环节的源头所在,因此组织分散的生产者对接“大市场”很有必要。一是要鼓励发展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生产端提高组织化水平。农民成立专业化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代表生产者利益的组织,对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搞活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不断完善合作组织的自身运行机制。在管理合作组织的运行上,以公平、自愿、平等为基本原则,探索积极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形成生产者与合作组织的利益一体化,从而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三是加快改造传统合作组织,逐步提高其综合功能。鼓励合作组织不断拓展功能,为他们提供生产前后的全方位服务,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2.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模式。农产品流通中各类中介组织对整个产业链条起着协调的桥梁作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一是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专业化流通企业连接着农户和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采购农产品,及时为市场提供产品;同时农产品的配送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二是加强中介组织和生产者、消费者的协调关系。生产者能够利用中介组织的信息、客户、资信以及渠道等优势,有助于农产品品牌化运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也可以通过双方的互动最大限度发挥。三是构建专业化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经济金融机构。农产品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建立专业性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融通、流转服务,特别对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支付手段的完善。

(二)宏观层面的政府监督管理

1.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指导与推动作用。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的指导与推动作用非常关键,必须加大对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信息服务体系。首先,为了更好鼓励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需要有一个政府部门具体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了保持政策和法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加大各级部门、地区和政府之间的配合。其次,政府倡导并鼓励引领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和传播网络,同步农产品的供求价格信息,促进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最后,政府联动农业、商务、信息产业和发改委等管理部门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总体框架,为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坚实的依据。2.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1)健全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物流配送系统的不通畅,会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增加,影响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自建或与大型流通企业合作,健全物流配送系统。冷链物流是物流配送系统效率提高的关键,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冷链物流技术,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比例,降低流通中的损耗。(2)配送中心建立信息电子化系统,在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运输、配送、销售的一体化控制,建立包括商品自动分拣系统、立体仓库、呼叫系统等自动化控制,提高信息化运用。比如,武汉市“电子菜箱”的自动分拣系统、呼叫系统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从传统仓储点首发货物单一功能转变为系统化的物流配送基地和销售据点。

(三)技术层面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加快电子支付系统建设,提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在线电子支付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关键环节,没有适合的电子支付手段相配合,就不能完成网上交易。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中网上支付所需时间长、效率低、收费高、限制多,大多数银行对支付地点、支付金额、信用卡支付等都作了具体的限制措施。可以通过建立企业与个人的信用制度,积极发展银行网上业务。同时,辅之以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协议,加大对电子商务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借助像支付宝、金融机构网站等第三方网站的加密设备,有效控制农产品网上交易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2.创新物流冷链技术。农产品的新鲜度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最大障碍是物流配送的制约,要在物流冷链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物流冷链技术创新需要较大的投入,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玉发,张浩.果蔬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胡荆.电子菜箱[J].农产品市场周刊,,(2):50-51.

[3]李京京,康星宇,杨硕.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13):14-15.

[4]岑磊,王家旭,仲深,崔振洪.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5,(6):23-24.

农产品价格体系与流通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体系;流通模式;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2-0040-05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开始出现“卖难”问题,与此同时,分散的农户在与农产品流通环节上其他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因此,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保护农民利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研究农产品价格体系,分析并优选流通模式,通过提高农民在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来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产品价格体系设计与分析

价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各种价格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1]。价格体系的核心就是要平衡销售渠道中各参与者的利益关系。

对农产品价格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在对各参与者利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措施维护各类价差,使得渠道各环节利益得以平衡,从而更好地建设销售渠道,为买卖双方服务。同时需要考虑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特殊性,因为季节、产量、销地、质量、天气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及价差。

(一)农产品价格体系设计的原则

农产品价格体系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价格体系应基于流通方式并为销售体系服务。设计价格体系的目的是要研究渠道中各主体的利益关系,所以价格体系设计的目的是为销售体系服务的;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流通,各主体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价格体系的设计必须基于流通方式。二是价格体系应实现利益均衡,确保内外部利益。市场经济环境下,各流通主体都是为逐利而存在的,价格体系应考虑各方利益,实现利益均衡。

(二)农产品价格体系设计

设计农产品价格体系,应先研究农产品的销售体系,主要包括销售渠道中买卖双方的类别以及买卖中农产品的定价方式。农产品销售渠道中的买方有各级批发商、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等等,卖方有分散的农户和合作组织等等。其销售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农产品销售体系

定价方式买方

批发商公司加工企业超市家庭

卖方农户买方定价或

双方议价买方定价买方定价买方定价或

双方议价卖方定价或

双方议价

合作组织双方议价双方议价双方议价双方议价卖方定价

由表1中的买卖双方可以形成各种组合,每一种组合占据一条价格链。在每一条价格链上标注全部价格,先从静态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假设农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是可以定价的,并设置从零售价到农民成本价之间每一层级的价格,同时排除了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由于天气问题导致欠收而使得成本价高于批发价,或者因为损耗问题而使批发价高于销售价。自上而下设置了市场最高折扣价、特殊优惠折扣价、二级批发价和一级批发价四种价格,规定每个价格之间都有合理的价差空间,无论怎么变动其中的某项价格,都不会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得到农产品价格体系(如图1所示),图中星号代表交易价格所在位置或区间。

图1 农产品价格体系

(三)农产品价格体系分析

由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以农户为销售主体的各种模式中,定价权集中于买方,农户的议价能力较差,议价空间有限,利益的主体倾向于批发商、公司、加工企业及超市等;而如果通在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则其定价方式基本都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卖方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价格所在区间也随着向上提升。

二、农产品流通模式讨论

(一)农产品流通模式分类

农产品的价格体系要通过流通来实现,由于流通过程中每条价格链上的市场主导者不同,笔者根据这种差异,将农产品流通模式分为三类:个体农户型流通模式、农业龙头企业主导型流通模式和合作流通模式。

1.个体农户型流通模式

个体农户型流通模式的具体形式有:“农户—中介”、“农户—批发商”等形式。其特点是独立分散的农户与收购商讨价还价或者直接到市场销售,属于一次性交易。农户与其它主体的关系为纯粹的市场关系,它适用于低频率交易(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属于此类);在这个模式中,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是批发市场,小农户在这里没有太大的议价能力。这种模式的流通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个体农户型流通模式

2.农业龙头企业主导型流通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主导型流通模式的具体形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农户为了规避风险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来替代市场中相应的一系列临时性交易关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活动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地位,可以大大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这种流通模式的市场主导者为龙头企业,农户在流通中处于相对弱势,没有太大的议价能力。其流通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企业主导型流通模式

3.合作型流通模式

合作型流通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合作组织—批发商”、“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农户—合作组织—超市”(“农超对接”)等具体形式。农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与流通领域的其他参与者进行合作,相互之间通常有稳定合约约束双方行为,保证双方利益,二者关系属于双边规制型。这种模式中,农户是通过合作组织与其它主体发生市场关系,合作组织代表着农户的利益,在流通中具有市场主导地位,其流通流程如图4所示。

nlc202309040928

图4 以合作组织为中心的合作流通模式

(二)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与选择

目前上述三种不同的强势流通主体均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个体农户流通模式中作为流通主体的批发市场或中介,其组织化程度低,从而催生了多级贩销商,使流通环节冗长,渠道流通不畅[2]。在以公司为主导的流通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农户沟通不到位,双方存在着信息壁垒,缺少严谨的契约手续,农户毁约成本较低,合同履约率较低。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销售渠道都同时存在渠道主体对渠道成员的整合作用不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供求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成的互助经济组织,可以发挥衔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纽带作用,提高农民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小农户经常因为现代销售渠道中存在的资产与资本门槛而被拒之门外,通过加入合作社,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连接在一起,“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从而赢得市场话语权,融入现代销售渠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三、合作型流通模式下农户与合作组织的利益博弈

基于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是一种流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生产的产品由合作组织统一收购和销售,并依据交易规则,签订合同 [3]。合作组织代表农户的利益,在销售链中处于主导地位,改变了农民在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农民是否愿意加入合作组织,并履行合同约定,关键在于农户与合作组织间的利益博弈。

(一)利益博弈概述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决策的理论,有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以及整体最优;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决策最优,其结果是个人理性行为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即非整体最优) [4]。

(二)农户与合作组织的利益分析

利益分配是指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在合作的期间内共同努力创造利益,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者事先的规定进行分配,获取各自应得份额的过程。利益是供应链上成员企业合作的基础,出于获取更多利益的意愿,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才乐于合作,因此供应链上成员利益分配非常关键。利益分配不均,供应链就难以稳定、持久,但是如果没有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合作,也就谈不上什么利益,合作是获得利益的前提[5]。

假设农户X未参股合作组织,其产量为QX,那么作为X农户的单位产品经济利益只来源于农产品成本价Cf与合作组织收购价P0之间的差价即P0-Cf,农户X的总收益为QX*(P0-Cf);如果农户X参股合作组织的运营,那么其经济利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收购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价,第二是分红所得DX,这样,其总收益应为QX*(P0-Cf)+DX。

合作组织的收益等于农产品售出价S与收购价P0的差价,再扣除合作组织的运营成本CO,包括日常运营成本C1,物流成本C2和农产品货损C3等,设合作组织总收购回来的产品数量为QT,则合作组织的总收益为QT*(S-P0)-CO,这时合作组织的收益大小关键在于售出价的高低。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合作组织参与市场竞争,总的谈判能力提高了,价格空间也较大。如果将农户利益与合作组织利益加总,可以看出,只要收购价的提高足以弥补合作组织的运营费用,则农户与合作组织的总收益都可以提高。

(三)农户与合作组织的利益博弈

以上的分析是基于农户愿意与合作组织,并在每一次交易中都遵守交易规则,而事实上,农产品交易过程的违约行为屡见不鲜,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我国订单农业一直处于高接受度和低履约率的矛盾之中。一方面,订单农业改变了过去农户跟风生产的现象,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农户对之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格时,农户容易违约,反之则企业面临亏损,故订单履约率偏低。据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显示,我国订单农业履约率不足30%。合作组织的运营是否会陷入这违约魔咒中呢?我们可以对农户与合作组织间的利益进行博弈分析。

首先,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违约,除非经营不下去导致解体,那么这里只考虑农民的履约选择。另外,农民不履约的原因一定是市场行情较好时,也就是市场向农民收购价PM大于合作组织的协议价P0,设农民X参股合作组织与否为参数K(参与时K取1,不参与时取0),则农民守信时获得总利益为QX*(P0-Cf)+KDX,不守信时获得的利益为QX*(PM-Cf),但不守约时有可能引起信誉损失且引致未来收益损失,设这项损失的贴现值为G,则农民不守信时的总收益为QX*(PM-Cf)-G。

农民守约时合作组织的利益为QT*(S-P0)-CO,农民不守约时合作组织的收益为-C1,可以得到市场行情好时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市场行情好时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表

收益合作组织

守信违约

农户X守信QX*(P0-Cf)+KDX,

QT*(S-P0)-CO--,--

违约QX*(PM-Cf)-G,

-C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QX*(P0-Cf)+KDX

四、结论与相关建议

nlc202309040928

由于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规模小、素质低、实力弱的分散小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随着物流网络的联通,农产品主要消费地之间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格局。应对“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应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利用合作组织的优势,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同时进行规模组织对接,从而保障农民获得产业链的正常利润,推动农业产业化高效运转。

合作型流通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合作组织的稳健运营。企业的经营法宝是开源节流,合作组织也一样。一方面要提高利益,这里的利益不是指压低农产品收购价而获利,而是应该提高农产品售出价S与市场向农民收购价PM之间的差价,也就是说通过合作组织提高谈判能力,从而使得农产品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另一方面要减少运营成本,包括日常运营成本,物流成本和货损货差等。根据以上分析,对发展合作流通提出以下建议:

(一)通过差异化战略,形成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合作组织可以根据市场的偏好制定相应产品的差异化战略,从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如采用以质量取胜的策略。例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变得越来越关注。由于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等特性,可以通过生产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然后通过注册申请,形成品牌产品,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小农户单打独斗无法实现的附加价值,从而使农户更加依附于合作组织,确保合作组织的运行基础。

(二)借助政府扶持,发展物流业,提高流通效率

合作流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问题来自于农产品的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装卸搬运引起的货损,二是由于保鲜技术引起的货损。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比例尚且不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是5%、15%和23%,冷藏运输率分别是15%、30%和40%,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鲜技术成了农产品损耗的关键。合作组织可以通过政府扶持来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有条件的合作组织可以引入政府资金,更新物流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引入冷链环境,减少农产品在最终消费前的损耗量,提高流通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杨继瑞.价格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2]朱华友,谢恩奇.区域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

金华市的实地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10):63-68.

[3]张跃,毋俊芝.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J].

中国国情国力,2010(6):23-25.

[4]郑长德.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成都:成都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穆怀中.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问题,1997(2):56-63.

(责任编辑:汤钦乐)

基于合作博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篇4

目前, 国外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争论很多,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用的流通方式也不尽相同。国内学界对不同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比较, 王玉霞 (2008) 提出日本的模式, 主张在批发市场中实行鲜活农产品竞价拍卖交易;推崇美国模式的, 认为应大力发展欧美国家的协约订单交易模式;刘春浦 (2000) 通过实地的调查得出澳大利亚主要通过“小麦局 (AWB) ”负责本国农产品的种植与贸易;他在2003年又对法国农产品流通进行了研究, 得出法国的流通是以农业食品业综合体、农业合作社、私营和股份制商业企业三大流通主体, 并通过期货市场和粮商运销两种模式进行农产品的流通。

还有很多学者从引入新的流通模式出发来研究。2002年以来, 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 给中国的流通业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因此第三方物流很快也被引入了农产品的流通中 (陈善晓, 2005) ;此后, 有人将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 (刘小艳, 2006) , 主要有生产基地+大型连锁超市, 批发市场+小型连锁超市及餐饮业,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第三方物流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直接消费者;随着商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落后的信息流成了流通过程中的瓶颈。于是王兆红 (2007) 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农产品的流通模式,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即要解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 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各流通主体之间的问题。而政府作为市场的调控者, 如果能在农产品流通中秉持一个积极的态势, 于整个过程的完善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 本文运用合作博弈的思想, 对政府、农户和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旨在探寻政府监督管理以及农户与下游企业合作的“度”的问题, 在把握好这两个度的基础上, 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社会利益。

2. 政府、农民和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流通主体均处在“竞合”的状态之中。但是究竟应该多少合作, 多少竞争?这关系到我国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也只有确定了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 以及合作组织内部利益分配等问题就可以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 在世界范围内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增加获胜的可能性。农产品的流通主体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农产品的流通主体之间的博弈也由原来的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型。

2.1 合作博弈的假设

(1)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各流通主体之间强调的是长期的合作关系, 并且合作伙伴的数量要求少而精, 而合作的次数是相当多的。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由这种较小的工作群体通过长期紧密的合作所组成的流通模式将产生更高的效率。

(2) 既然要进行多次甚至长期的合作, 那么各流通主体之间就存在着多次重复的博弈。接下来, 就要通过重复博弈来分析各流通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3) 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博弈重复的次数和信息的完备性。当博弈只有一次时, 每个博弈方只关心自己的一次性收益;当博弈重复多次时, 参与人可能会出于长远利益考虑而在每阶段博弈时放弃单阶段最大收益的决策。从而可以使农产品整个流通过程中呈现出一个高效率。

2.2 合作博弈模型的建立

当地政府对农户和下游企业之间的行为进行支持 (政府与企业、农户形成合作) 的概率为θ, 所以当地政府不予支持 (政府不与企业、农户形成合作) 的概率为1-θ;而在社会予以支持的情况下, 整个流通过程收益提高的概率为a, 没有改善的概率为1-a。农户和下游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可以联系在一起, 因此农户与下游企业合作的概率为λ, 而不合作的概率为1-λ。

设aij为在社会采取第种方案, 同时地方政府采取第j种方案时农户的净收益;设bij为在社会采取第i种方案, 同时地方政府采取第j种方案时下游企业的净收益。设cij为在社会采取第i种方案, 同时地方政府采取第j种方案时政府的净收益。

当政府对农村和下游的合作不予以支持的话, 将无法准确地得知相关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于是, 我们假设, 在政府不支持的情况下, 收益提高或不变的概率均为1/2, 所以此时的收益为两种情况下收益的均值。 (见上表)

其中C1, C2, C3分别表示农户的维持成本、下游企业支持太阳村时的支出和政府的监督成本。m, n, p分别表示政府采取支持态度给农户、下游企业和政府本身带来的效益增长因子。i, j, k分别表示政府不予以支持时给农户、下游企业和地方政府该来的效益增长因子。x, y, z分别表示农户、下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基期的收益。

农户的利益函数:

下游企业的利益函数:

地方政府的利益函数:

最后的可以根据:

当r一定时, θ=1;β=1可使取得最大值。即是说当政府给予企业和农户以支持, 并且企业和农户之间也进行合作时, 可以使该流通过程所创造出来的利润最大。

三、结论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5

农产品销售模式是指通过某种销售方式或手段, 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的方式, 目前市场上运用较多的销售模式分别是直销、代销、经销、网络销售、目录销售、电话销售等模式。由于农产品与普通商品在特征性质上不同, 在销售模式上也有别于普通商品的销售模式。农产品根据流通渠道不同, 销售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直销模式。

直销模是指除了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留用的农产品, 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多余农产品就地销售或销往附近地区的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销售形式比较灵活, 没有中间销售环节, 效率高, 农民可以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 所以销售成本低, 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按较高的销售单价进行销售。由于农户是单体进行销售, 其设备及资金规模有限, 导致销售范围较近, 一般仅局限于生产地或附近的乡镇城市, 销售数量有限, 数量不稳定, 扩大销售规模困难, 无法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增殖作业。现阶段农户自产自销的直销模式对其他销售模式起到了巨大的补充作用, 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者要求农产品的高鲜活度发展趋势使得这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销售模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农村供销合作社销售模式。

供销合作社是为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设立的销售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收购农产品、副业产品的商业机构, 简称供销社。供销社一面与农民直接相连, 另一面与市场直接相连, 在衔接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活动中发挥桥梁作用。合作社销售特点首先是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产品集中, 其次农民以自由入股的形式集合起来, 农民资本就形成一定的规模, 利用这些资金可添加仓储运输设备, 便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和范围, 更可进行增殖性较强的加工业务。但这种模式不但增加中间环节, 而且组织关系合作性质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强, 自愿参加的农民数量不多, 自主意识薄弱。虽然合作组织的资金规模相对直销模式有所增加但仍无法有效地开拓更大规模的市场。

二、不同销售模式下商品流通成本分析

流通成本理论不同于会计核算中的成本理论, 而是注重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为达到商品流通的目的所发生的耗费补偿, 也可视为“流通费用”。一般包括在一定时期内, 流通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仓储费用等。因为不同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采用的流通渠道不同, 所以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必然会有不同的成本组合。各种销售模式所要支付的成本组合情况有以下几种:

1、直销模式下成本分析。

首先是农产品生产成本。其次在流通过程中, 由于销售规模的限制, 暂时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要产生仓储成本。再次, 直销模式的农户要将农产品运到附近的集镇或城市进行销售, 这样会产生运输成本。然后在集镇城市市场进行销售时, 要缴纳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用, 这部分费用视为销售管理成本。直销模式总成本=生产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销售管理成本

2、农村供销合作社销售模式下成本分析。

首先是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由于将产品委托给农村供销合作社, 所以会产生销售管理成本。合作社代销模式总成本=生产成本+销售管理成本

3、批发商采购销售模式下成本分析。

首先是农产品生产成本, 其次批发商在进行收购时会尽力的压低价格, 所以收购价格会比直销模式的价格低很多, 这部分差价损失视为农产品销售差价成本。批发商采购模式总成本=生产成本+销售差价成本

三、几点建议

1、自产自销模式的选择。

当农户个体作业, 距离城市或人口聚集地较近, 在一定的经济运输成本范围内时, 且农户有自己的小型运输设备, 综合直销模式成本较低的话, 可以考虑直销模式。这种情况下, 可以每天完成的农产品收获后立即进行销售, 农产品较为新鲜, 即形成分批销售又满足了现代人要求果蔬新鲜的要求。

2、供销社销售模式的选择。

当供销社销售模式综合成本比批发商销售模式成本低, 且农户与周围生产者的生产产品相近, 距离销售市场适中, 可以与周边农产品生产者组成合作社形式, 在更大范围市场进行销售。

3、批发商采购销售模式的选择。

而当批发商的采购价格回归合理范围, 且农户个体生产, 距离销售市场距离较远时, 对市场信息掌握较为困难时, 可以选用批发商采购的销售模式。

通过前文的成本分析, 当农产品待销前, 农民根据市场情况及中间商的定价进行成本估算, 同时参考农民自身情况, 选择一个销售成本较低又适合农民自身条件的销售模式, 这样可使农民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不再仅仅依赖中间批发商。通过而是寻找一条收益更高的销售方式, 增加农民的合理收益。

摘要:农产品批发商在产地收购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使农民过度依赖批发商, 致使农民无法获得市场信息, 最终使农民无法控制销售主动权。本文通过对不同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比较, 分析现代农产品各种销售模式特点, 并基于流通成本理论, 得出不同模式下的流通成本组成, 探讨按流通成本多少选择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为农民在销售农产品过程中获得公平合理的地位、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流通成本,农产品,销售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呈芳.对农产品销售中物流成本的认识[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5) :248-250

[2]刘宏蕾, 马洪伟.以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探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 (9) :18-21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变成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的一种手段。通过将农产品流通实现电子商务化,可以使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环节和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交易成本偏高、效率低、受到地区限制等等多种问题。但是,由于受到许多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现如今,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还未完全适应电子商务这一交易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施情况,从而,真正让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和电子商务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环境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分析

1.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概念

由于农产品自身所固有的特殊性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流通与其他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产品的流通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农产品的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导致农产品的供应滞后性;第二,鲜活农产品容易腐坏这一特点,使得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呈现出很明显的生产性质;第三,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很大但是需求弹性却比较小这一特点,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它的风险性要更高。所以,在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所需要的必要设施、保险条件、仓储环境、高科技的应用以及运输设施等方面都体现出相对独立性。

2.电子商务平台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分类

(1)电子广告模式

电子广告这一模式主要是指通将农产品放在互联网网上进行宣传和销售以及供互联网用户进行查询。目前,基于电子商务广告的多媒体功能,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农产品的特点以及销售和宣传的意图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录制定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既广泛又深入的宣传自己农业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农业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同时,还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如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和蒙牛集团都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

(2)网络直销模式

网络直销这一模式主要是指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将企业的农产品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出来,让消费者在网上自行选购。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用户主动去浏览网站,了解有关农产品的信息,如果有意向购买就直接下单,企业在接到网民的订购单以后,马上根据互联网客户的需求组织生产,并且通过现代物流这种配送方式将农产品送到互联网客户的手中。网络直销模式的优点是买卖更加直接,减少了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节约了双方的交易成本,且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利。现如今,运用这个模式的网站主要有品味茶行。

(3)网络信息平台模式

网络信息平台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农产品电商企业或者其他机构建立门户网站,对于不特定的农产品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说,可以在这个已经建立好的网络信息平台上面发布自己的信息,其实就相当于是农产品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一个中介平台。

当互联网用户在该网站查询到与自己的需求相匹配的信息时,就可以通过该网络信息平台上所链接的联系方式,在线下与该信息的发布者联系,并且进行买卖交易。其实,这种网络信息平台的方式只是为不特定的农产品供需双方建立了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让供需双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寻找到更多的商机,并非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真实的交易。现如今,北京的八里桥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中国农业信息网都是这种网络信息平台的模式。

(4)电子交易市场模式

电子交易市场这一模式主要是指由农产品中介机构搭建一个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农民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放在这个电子交易平台上来进行网上营销与推广,平台只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该平台为农产品供给方提供农产品的目录、宣传与推广、在线订购、在线支付等服务。这种模式一般都是专业化的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对于供需双方来说,收益都是很可观的。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将许多的供应商及其产品的信息收集在一起,主要包括卖方的信誉级别、农产品的质量认证、用户的反馈意见等,这样更便于消费者在购买时货比三家。同时,对于供需双方而言,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能够使双方的信息收集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因为电子交易市场自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且是由同一个农产品中介机构建立的,因此,更加便于农产品的信息检索。目前,运用这个模式的主要有中农网和阿里巴巴。

3.模式分析

(1)电子广告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为农产品企业提供互联网的宣传,增强其品牌效应,只为实物交易提供服务,并不进行真实的交易,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方式简单灵活、宣传效果持久、成本低、双方互动性强。但是,这种模式的参与者必须是有一定实力的农产品企业才会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网站和进行日常的维护。所以,不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主体-农户。

(2)网络直销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对于农产品的供需双方来说,都实现了双赢。需求方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可以了解更加详细的产品、服务的信息,选择更多,价格更低、购物更加方便。对于供给方而言,农产品宣传和推销的费用降低,可以通过传统营销渠道来提供附加的网络营销渠道,用低廉的成本开拓市场。它的缺点是:供给方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消费者来说,交易的便利程度、支付的安全性、能否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产品都受到供给方的制约。除此之外,这一模式的发展还受宏观网络环境的制约。因此,该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民而言,这种模式的成本相对其他模式会比较高,可能超出了普通农户的承受范围,而且,这种模式在规模效应下才能体现出它的优势,分散、产量较小的农户就无法实现这一条件,必须靠有实力的大农产品企业来推动,所以广大农户不适合这种模式。

(3)网络信息平台模式

网络信息平台这一模式通过扮演专业的中介方的身份为众多用户提供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客户信息、政策信息、价格信息等,为企业节约了搜寻信息的成本。这一模式并非进行真实的在线交易,只是为实现农产品的在线交易分享信息,真实的交易都是在线下进行。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它只实现了信息流,而没有实现与信息流相匹配的资金流和物流,普通农户必须单独去寻找资金流和物流,使这种模式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4)电子交易市场模式

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其自身并不参与互联网业务,只为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提供多种在线交易以及增值服务。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模式涉及农产品的价值链、供应链各个环节,它的交易主体是农产品原材料供给商、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交易过程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商流、物流和资金流。该模式应用的是互联网的专业化分工,价值链优化的内在要求。由于它既可以成为卖方驱动型,也可以成为买方拉动型,因此,农产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模式节约自己的搜寻和交易成本,同时,还可以与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商洽谈合作。农产品供应商同样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且赢得更多的客户、增加自己的销售渠道。这种模式不仅市场规模庞大,而且在该模式下,普通参与者既不需要拥有雄厚的实力,也不需要投入太多,并且它的操作以及管理都很简单易学。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中小农产品企业及农户参与,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已在许多领域中崭露头角,逐渐发展为社会经济中一种重要的交易模式。本文根据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通过分析农产品流通的相关问题,为农产品流通设计一个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商平台,农产品流通,流通模式,经济

参考文献

[1]陈彦渊.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2]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3]胡天石.供应链金融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应用前景与作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2(6):56-58.

[4]孙伟.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3(1):69-71.

[5]姚冠新,徐静.产出不确定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决策行为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25-27.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7

1 问题的提出

在解决“三农”问题对策方面,农业产业化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其基本流程为: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消费。其基本组织形式为:农户+中间组织+市场。中间组织是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等多种形式。

国内学者将这种通过互惠合同(即所谓的“商品契约”)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连接的模式定义为“公司+农户”模式。研究认为,“公司+农户”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间的矛盾,在维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基本组织单元的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进行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并连接农户进入市场。既保证单元利益和生产特点,又维持各自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适应市场网络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规模性,给双方带来了利益。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供销社的发展,各市、县级供销社以公司为载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农产品流通的职能。

然而,在农业产业化初期,这种商品契约却极不稳定,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互相违约行为严重阻碍了“公司+农户”模式的发展壮大。结合浙江省实际有必要引入以合作社为中介的模式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公司与农户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浙江省“公司+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司+农户”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然而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程度较低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农户”模式的有效运行。

2.1 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和扶持不够

政府及有关部门比较重视农产品的生产,而对农产品流通关注得不够,对农产品流通缺乏具体指导,扶持政策非常有限。一个明显的倾向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比较重视,任务有安排,落实有措施,考核有办法;而对产品是否销得出、销到哪里及卖到什么价钱的问题往往是一般号召,缺乏具体保障措施,这是造成农产品流通发展滞后的思想根源和观念障碍,也制约“公司+农户”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公司+农户”模式而言,其主要是订单农业,但市场风险变化和不确定性,往往造成订单履约率较低,当市场走俏价格升高时,一些农户就把已签约的农产品直接拿到市场上去卖;市场滞销价格下跌时,又要求公司多收购这些农产品。同时,一些农业企业也有类似的投机取巧行为。这就要求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企业及农户的利益,加强农户的法律意识,同时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2.2 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程度较低

“公司+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主体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等多种形式,流通主体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公司+农户”流通模式的运行。

2.2.1 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数量还比较少,规模偏小,实力普遍还不强,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够紧密。在全省十大主导农业产业中,能起带动作用的加工和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正是由于缺少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影响了“公司+农户”流通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

2.2.2 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仍然比较少

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数不多。多数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阶段,交易方式比较落后,服务功能单一。

2.2.3 农产品营销人才极度缺乏

目前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等,而起到很好传递信息作用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才刚刚起步,尽管浙江省已加大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养力度,然而其数量少,且经营素质还不高,同时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发展还处于自发性阶段,外部对其发展引导扶持的力度有限。有数据显示,目前农户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约42%的农户是依靠自销,45%的农户是通过个体商贩和纪纪人销售农产品,仅2.7%的农户是通过订单销售。

3 对策建议

通过对浙江省农产品流通现状的调研,结合全省供销社发展实际,提出应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依托农业主导产业,结合供销社优势,培育产业龙头,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依托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从供销社现有基础和条件出发,重点培育茶叶、蚕茧、食用菌、柑橘和蔬菜等领域的生产、销售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加、销系列服务功能。在实行“订单农业”,建立基地的基础上,农民负责生产,专业合作社等负责收购,龙头企业等负责销售,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减少环节,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3.1 农超对接

对接模式如:“超市+合作社+农户”“超市+龙头企业+农户”等。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推进“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进超市的进程。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配送农产品,另一方面要支持综合超市和食品超市等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发展商品基地,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进入超市的比例。为此建议:一是选择部分超市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率先进行“农超对接”试点;二是省、市、县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为“农超对接”牵线搭桥。

过去,浙江黄岩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农产品卖到上海和杭州等地的一些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其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少、价格低和保障性差,现在,通过政府成立营销管理中心及专业合作社的协调,当地农产品与超市专卖店等建立了供求联盟,虽然数量少、品种多、外观讲究,工作量及成本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价格高、销售稳定,农民得到的实惠最终也更多。

在调研中还看到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的“王店”三园鸡于2007年3月由合作社与家润商业有限公司(大润发)签订协议,开始进入超市销售;桐庐县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的蜜梨2006年与好又多进行合作;浙江绍兴绿油油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黄秋葵、豆荚类及各种菇类2007年开始为好又多、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进行配送销售等。

专业合作社作为“农超对接”的主体之一,既是“农超对接”的质量保证,也承载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任,对于优质农产品及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3.2 建立名优特农产品直营店

运行模式如:“直营店+基地(合作社)+农户”和“直营店+龙头企业+农户”等。建立农产品直营店,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专卖店的直接对接,不仅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更建立了从农场直接到专卖店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而有利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运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直营店+龙头企业+农户”为例,需要政府聚力培育龙头企业。凡是有大宗农产品的产区,都应集中力量培育龙头企业。全省要集中力量加快培育一批省级或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通过联合重组和对外扩张,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业企业集团。市、县要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市级和县级龙头企业。要鼓励龙头企业对内对外开展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域的专业联合、合作、收购兼并,构筑自身的经营网络,进一步做强做大,增强经营实力,扩大辐射范围,提高带动能力。

农产品直营店的建立势必会与“农超对接”模式产生竞争,这就要求农产品直营店要有自有农场或种植基地的支撑,采取成为彻底的直营方式——自产自销就会容易突围。此外,农产品直营店还可以尝试向高端礼品市场发展。可以将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搭配组合,将成为未来礼品市场上的新宠。

在调研中发现浙江绍兴绿油油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农产品基地直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开拓中高端市场,自2007年起,合作社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设33.33 hm2核心基地“绿岛生态农业科技园”,共同开发绿色蔬菜及有机蔬菜,产品直销绍兴市区及杭宁地区。为规范订单农户的发展,合作社专门建立了农户数据库,对订单农户进行“ID-card”式(身份证)编码管理,对订单农户的生产销售进行档案记录,实行可追溯管理,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控可追溯。合作社经营黄秋葵、豆荚类及各种菇类等。在产品的销售方式上有3种:在城市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产品直销网络和区域性营销网络;在本地区拥有东街、大江、大云等7家蔬菜直销点的销售网络;为好又多、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进行配送销售。合作社产品物美价廉,口碑极好,对稳定绍兴市区菜价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2007年通过配送、直销的各类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多达1 210万kg,销售额达2 500多万元。

3.3 发挥专业合作社功能,加大培养农产品经纪人的力度

运行模式如:“市场+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和“市场+合作社+农户”等。在调研中发现阻碍农产品流通或者说阻碍“公司+农户”流通模式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解决这个矛盾,除了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要加大政策制定力度外,农产品经纪人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分散、资金技术劣势和政府干预偏向等原因,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直接导致了“公司+农户”契约关系的不稳定性。因此,建议一方面应不断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形成龙头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改变“龙头”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素质,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组织农民经纪人开展联购联销,联手开拓农产品市场。不仅可以引导组织农民经纪人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合作联合,共同开拓农产品市场。重要的是可以将市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农户。改变农户“一家一户”面对公司的状况,真正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从调研数据可知,2009年浙江省嘉善县1 159名农产品经纪人销售的农产品总产值达到6亿多人民币。2010年仅一位叫王明德的农产品经纪人一人就与50位农户签订了蔬菜订单合同,每天收购近5 000 kg蔬菜,全年收购量约为150万kg。有了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只负责种植,销售则交由农产品经纪人。而经纪人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也同时指导着农民的种植方向和数量。

截止2010年底,浙江省农产品经纪人从业人员达到3.7万余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中的骨干力量。调研中也发现,浙江省农产品的销售,主要还是依靠一大批土生土长经纪人。经纪人已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从实际营销水平来看还需进一步提升。

4 结论

农产品流通是“三农”问题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产品经纪人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严重影响了“公司+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运行效果。

完善“公司+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势必需要统一规划、集中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和高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市场+基地+农户”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引导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盈余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鼓励和支持广大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及贩销大户采取订单和契约等形式,开展农产品购销,形成“市场+合作社+农户”和“市场+经纪人+农户”模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形成分散种植、集中销售的农产品销售机制;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摘要:为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省“公司+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和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并试图完善“公司+农户”流通模式,以期符合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公司+农户”

参考文献

[1]蒋文龙,胡立刚,张道生.农产品营销的浙江道路[J].观察与思考,2009(23):30-31.

[2]张西华,包中海.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71-174.

[3]贾伟强.“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的合作机制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4]安玉发,骆骢.重视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J].农村经营管理,2009(6):18-19.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8

一、天津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㈠农业生产者大都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的小农户得不到正确的市场信息, 经常看到这一季什么农作物价格高, 下一季就种什么, 造成同种农产品扎堆上市, 降低农产品的价格, 甚至导致部分农民血本无归。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 天津也出现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24家, 其中5家是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如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的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 先后投资1500万元, 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首批市级示范社并申报农业示范合作社。天津市农民合作社达4000多家, 辐射带动30多万农户增收, 但天津农户多达130多万户,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仅是一小部分, 合作社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出来[2]。

㈡农产品销售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天津农产品在销售时一般都保持“原生态”, 很少进行清洗、加工或者包装, 即使进行简单的包装也是为了运输的方便或减少运输时的损耗, 看似绿色环保, 但实际上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更降低了农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 增加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初级农产品通常鲜活易腐, 在某种农产品成熟时间, 通常扎堆上市, 造成“贱卖”现象, 农户苦不堪言, 而经过加工后农产品则更易保存, 更有利于增加农产品价值。

㈢流通渠道冗长, 流通成本高天津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到市民餐桌上, 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这样的流通渠道环节太多、链条过长, 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费用往往是农户出售所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每次转手都会提高流通的成本并抬高一部分价格。同时, 以自然物流和常温物流为主的运输和配送方式, 导致农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的损耗很大, 增加了流通成本。

二、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的相关分析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出现较早, 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 与本国自然资源、社会制度等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体系建设较为完善, 并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支持。在众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 美国和日本的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 因此以美、日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㈠美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美国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 农产品种类众多, 但在其农产品的生产上, 一般规模都比较大, 各地形成不同种类的产业带。在其农产品流通模式中, 连锁超市是整个流通过程中的主体。农业生产者并不是分散的小农户, 而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农场主, 这些农场主就像农民企业家一样, 一般都拥有基本的分拣、加工、包装等机器设备, 农场规模都比较大, 因而农场主可以保护自身权益。美国的期货市场十分发达, 因而农产品的价格会通过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反映给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就保证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透明。在农产品运输和配送过程中,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他们拥有先进的冷藏保鲜设备, 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运送效率, 还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 降低了损耗。虽然美国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国家, 但政府在农产品流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州政府大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价格支持, 并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 收集全球的农产品价格、市场信息, 为国内生产者和进出口商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

㈡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日本领土较少, 自然资源较为匮乏, 农产品的消费主要靠国外进口, 但其农产品流通效率较高, 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中, 农协是整个流通过程的主体。农产品通过农协等组织流入中央、地方以及中间批发市场, 并通过竞价这一环节进入一级批发商手中, 然后流向二级批发商, 最终由零售商卖出, 被消费者消费。在这样一个流通模式中, 农协将分散的小农户集中起来, 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分拣、加工、包装, 不仅保护了小农户的基本权益, 还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硬件设施一般都比较先进, 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都配有低温常温仓库、冷风冷藏设施等加工保鲜装置, 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处理, 降低了农产品在运输配送过程中的损耗。日本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和中国的比较相似, 都是环节较多、流通成本较高, 但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都采取拍卖竞价的方式, 这就保证了农产品价格的公开公正, 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

㈢需借鉴的经验经过对美国和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分析, 总结和归纳两国的经验可以得出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一, 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生产者, 分散的小农户必将无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美国农产品生产者是农场主, 规模较大;日本则是农协, 集成较大规模也可以保障自身权益。因而要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 这样才能集合分散小农户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第二,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美、日两国作为发达国家, 其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完备, 技术水平也比较高, 降低了农产品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损耗。第三, 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保证农产品价格的公开公正。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是日本批发市场的竞价制度, 都增大了农产品价格的透明度, 保障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对天津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㈠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天津的农户一般都是分散的, 每家每户独自面对市场风险, 没有任何市场地位可言。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 通过规模经营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不仅使农户在市场上有了谈判地位, 还保证了农民的正常收入, 减少了中间环节对农户的盘剥。涉农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直接签订订单, 不但保证了农产品原料的正常供应、农产品的质量, 还能降低采购成本。

㈡树立品牌观念, 完善品牌管理体系从总体来看, 天津市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品牌, 但总体数量偏少, 知名度不高, 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品牌相比差距较大, 全市百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率仅为35.2%, [3]在全国排名靠后, 尚缺乏像“涪陵榨菜”这样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只能作为初级农产品或者经过简单加工包装的农产品出售, 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 农户作为生产者, 从农产品上得到的利益太少。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要树立品牌观念, 完善品牌管理体系, 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和组件企业集团等方式, 引导支持各种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 形成整体优势, 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 积极组建行业协会, 规范行业行为, 充分发挥自律作用。

㈢发展第三方物流天津一些涉农企业的规模较小, 农产品物流一般都由企业自己完成, 很少进行物流外包。农产品一般都鲜活易腐,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拥有先进的冷藏保鲜设备, 在运输配送过程中保证农产品质量, 减少损耗率。如果由涉农企业购买配备冷藏保鲜车厢等相关设备, 必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将易腐农产品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但可以解决自营物流的不足, 还能完善流通的过程。第三方物流公司仓储、运输、配送的企业, 不仅为涉农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 提高农产品的配送质量, 还能为涉农企业分担风险。

㈣引入电子商务, 确保农产品流通全程可追溯近年来,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 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一些耐储存的农副产品已经出现在电子商务上, 但很少有售卖生鲜易腐的农副产品的网站。鼓励天津一些农业品牌采取电子商务的形式在网上售卖农副产品, 采取宅配送的方式送到订购者手中, 使市民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新鲜农副产品, 免去了市民挑选和排队付款的机会成本。每种出售的农产品都应准确记录生产商、加工包装商及运送路线等, 并以二维码或条形码的形式反映出来, 市民用手机扫描即可获知关于该种农产品的准确信息。全程可追溯的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配送过程更加透明, 约束各环节主体的行为,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4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EB/OL].ht t p://www.t j aci.gov.cn/snI nf o_get Sndet ai l s;j sessi oni d=831EA2AE29D9F3890B00B4A9E2D9E187?i d=214&f wTypeI d=5, 2013-03-13.

[2]中国新闻网.天津农民合作社已逾4000家辐射带动30多万农户增收[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7-29/5097843.sht ml, 2013-07-29.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篇9

本文主要目的是评价经由大型超市流通的果蔬农产品在示范前后的效果。参与果蔬农产品流通的生产基地、零售企业、第三方等参与主体在示范前后均采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运营, 均有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支持运营果蔬农产品流通, 这为我们的评价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零售企业定点型果蔬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 (以下简称新模式) 是一种更为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示范前后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 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一供应商或核心企业的运营情况,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整个协议流通链条的绩效评价指标, 以零售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企业构成的协议流通链条要素为评价对象。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果蔬农产品经由零售企业流通涉及的环节和参与企业较多, 影响绩效的因素也较为复杂, 因此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遵循科学、全面、客观的原则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本文主要采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构建综合绩效模型。

本文依照AHP的分析结构, 设计选取评价指标和相关调查问卷, 评价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分为优、良、一般、弱四个得分区域, 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区域打分。定量指标可根据业务指标的具体比率, 同比折价为该项指标的得分。课题组把衡量新模式综合绩效的相关要素设计选取了6个二级指标, 24个三级指标 (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略) 。

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 按照层次结构最终确立了评价新模式绩效评价的层次分析指标体系:最高层 (目标层) 为文章要评价的模式, 用O表示;准则层即是为评价该模式的六个准则, 用Ai表示;最低层为指标层, 即可供考核的具体指标, 用Aij表示。

凡较复杂的决策问题, 其判断矩阵都是经由多位专家填写咨询表后形成的。本文构建判断矩阵, 也是依照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的标度表, 并且按照标度法的含义, 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构造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一般形式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际问题时, 构造的判断矩阵并不一定具有一致性, 常常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文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O-A为例, 通过专家咨询表对指标元素两两比较, 综合结果最后赋值如下:

运用软件计算得出:λmax=6.2861, CI=0.0572, RI=1.24, CR=0.0461 (注: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C I为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R I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 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CR=CI/RI, 当CR<0.10时, 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经检验, 符合一致性。同理我们也分别构造了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并进行计算和检验。

经过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最终得出了各层的权重结果。指标层的各指标权重结果为:

准则层的权重结果见表1。

实证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课题示范单位Y超市及其10家果蔬农产品供应商生产基地的一项综合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参与调查的Y超市是河南省一家规模实力雄厚的大型超市, 2007~2009年三年来果蔬农产品流通能力不断增强, 其销售额分别占超市总营业额的9765.6万元、11739.8万元、13552.1万元。参与调查问卷的10家供应商与Y超市已签订三年以上供货协议, 供应品种为西红柿、黄瓜、苹果、香蕉、西瓜、油桃等。课题的调查兼顾蔬菜和水果, 既有时令性果蔬, 又有长年供应性果蔬, 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利用模型对准则层、指标层确立的权重, 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 得出最后结果如下:

总体示范效果显著。示范前, 所有品种的流通综合绩效打分均在50~65分之间;示范后果蔬流通绩效大幅增长, 分数均在70分以上, 土豆、香蕉、西瓜、油桃的综合绩效高达80分以上, 新模式示范后比示范前的综合绩效提高了近40%。水果的综合绩效无论在示范前还是示范后均高于同期的蔬菜类。茄子、芹菜、油桃示范后综合绩效提高最为明显, 均超过40%。

示范后准则层指标发展均衡, 个别指标提高明显。示范前准则层的6个指标发展不均衡:上下游企业的网络效应较差, 只有28.63分, 订单反应能力则高达72.66分, 两个指标相差近40分。上下游企业的网络效应、产品满意程度是准则层的“短板”。示范后准则层的6个指标发展较为均衡:准则层的平均发展水平接近80分, 其中产品满意度分数最低 (74.68分) , 上下游业务标准协同程度最高 (8 8.2 2分) 。示范前后指标提速差异较大:最为明显的是上下游企业的网络效应, 示范后比示范前提高1.7倍;订单反应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不明显, 均提高了20%左右。

指标层的“短板”不容忽视。通过调查发现, 指标层各指标在示范前后的变化呈现“总体趋势上升较快、个别指标发展不同”的特点:订单处理准确率、销量预测准确率等指标变化不大 (这些指标在示范前的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节点企业加入超市供应平台的概率、信息跟踪和实时提醒率、损耗降低率等指标在示范后出现了成倍增长 (这些指标在示范前分数较低) 。

上一篇:测斜算法下一篇:地理考试命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