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高血压

2024-07-13

卧位高血压(精选七篇)

卧位高血压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1例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8.2±5.9)岁;平均体质量(67.2±6.3)kg。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7~90岁,平均年龄(78.6±6.2)岁;平均体质量(67.5±6.2)kg。两组的一般资料(体质量、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年龄>65岁;(2)符合美国神经病学会(AAN)与美国自主神经科学学会(AAS)1996年诊断标准;(3)无其他严重疾病者;(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与上述诊断标准不相符;(3)由于急性失血、脱水与心脏疾病、内分泌絮乱以及药物等非神经性因素造成的电解质絮乱、多系统萎缩、脊髓疾病、心排血量减少等诱发的体位性低血压;(4)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溶液治疗,即:静脉注射100ml葡萄糖溶液,每日静脉注射1次,1个疗程为7d,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即:对卧位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的所有患者,给予口服长效降压药,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如规律运动、低盐饮食等;然后在给予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100ml/d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3254,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每日静脉注射1次,1个疗程为7d,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静脉用药7d、14d与血压达标、降压治疗之前的临床症状评分;每日对晨起立卧位血压进行监测,静脉用药期间每日对用药前、用药后以及入睡前的立卧位血压进行监测;同时,静脉治疗前、后对血浆P选择素浓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进行检测与记录。

1.5 疗效评价

1.5.1 临床症状评分:

对患者低血压症状(乏力、头昏)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发生频率以及相关影响进行询问,给予特殊症状评分调查表(BBB),综合获取临床症状评分。

1.5.2 立卧位血压:

选取水银柱血压计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每日8:30~9:30对患者卧位及站立后3min的血压进行监测;早上10:30~12:00给予患者静脉用药,每日入睡前、静脉用药10min后以及用药前对患者卧位及站立3min后的血压进行监测,卧位血压与立位血压相减得到的数值,则为卧位、立位血压差值。

1.5.3 血小板活性指标检测:

对静脉用药前与用药后的血液样本中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与乏血小板血浆进行采取,并将其放入比色管中,然后将二磷酸腺苷诱导剂(20μmol/L)置于比色管中,构建血小板聚集动态曲线,血小板聚集曲线使用血小板聚集仪(美国Helena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制造)进行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获取PMA值。从静脉用药之前与用药之后的血液样本中分离出血清,然后将其置于冰箱内,冰箱温度控制在-75℃,选取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P选择素浓度进行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量资料经(±s)表示,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静脉用药7d、14d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血压达标时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静脉用药7d时,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血压达标时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14d时,临床症状评分与血压达标时、降压之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降压之前对比,#P<0.05;与降压达标时对比,*P<0.05。

2.2 两组卧位血压、立位血压及血压差值对比

血压达标时,两组的卧位舒张压(DBP)与卧位收缩压(SBP)显著优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之后,观察组的卧位DBP、SBP显著优于静脉用药之前、血压达标时及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之后,卧位收缩压与立位收缩压的差值显著优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降压之前对比,#P<0.05;与降压达标时对比,*P<0.05;OCs代表卧位、立位收缩压差值,OCd代表卧位、立位舒张压差值。

2.3 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PMA对比

静脉用药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P选择素浓度、PMA显著优于静脉用药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用药之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PM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静脉用药之后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静脉用药之前对比,*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慢性疾病,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老年人,血压越高,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就越高[3,4,5]。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是否应当给予降压治疗,降压治疗之后是否会导致病情加重,以及在对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进行改善时,如何防止卧位血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还未有统一的定论[6,7,8]。

本文中,降压治疗初期血压达标的时候,患者的体位性症状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当血压达标之后7~14d处于高峰峰值值,,之之后后逐逐渐渐下下降降,,适适应应期期过过后后,,患患者者的的临临床床症症状状与与降降压之前无显著改变,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状况。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处于逐渐加重的状态时,给予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体位性症状,虽然患者的血压呈现轻微上升趋势,但是上升持续时间短,对于夜间卧位血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综上所述,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经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压,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适应期,有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进一步提升,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达标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经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1例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葡萄糖溶液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浆P选择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压差值、立卧位血压等多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降压达标时卧位血压显著优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血压达标时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卧位血压显著优于静脉用药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7d时,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降压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后与睡前、用药之后及静脉用药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P选择素浓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经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卧位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降压药,参麦注射液,效果

参考文献

[1]缪京莉,薛俊玲,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9(5):449-451.

[2]潘春梅,林仲秋,谢志泉.降压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18(6):807-810.

[3]宋宏发,柳韶真,董妙伟,等.参麦注射液对高龄卧位高血压患者伴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7(1):58-59.

[4]郑义,王树楼,苑丽娟,等.参芪扶正注射液救治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5(29):133-134.

[5]赵费敏.老年高血压患者经不同药物降压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1(5):381-383.

[6]张肇倩,王晓丽,刘玉华,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1(3):313-314.

[7]金曼,籍欣欣,侯文丽,等.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治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16):4722-4724.

卧位高血压 篇2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去枕平卧,普通枕平卧

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脊膜外腔麻醉 (硬外麻) 和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麻) , 近几年来常采用腰麻及硬外麻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的方法, 以取长补短, 提高麻醉效果。按照传统的要求, 腰麻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h, 以防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硬外麻因有误穿蛛网膜的可能, 许多医院也习惯术后给予去枕平卧6h。然而, 临床中发现很多病人因去枕平卧而感到不舒适, 本研究从2008年6月~2008年10月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去枕平卧、普通枕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对比,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18~70岁、无头痛病史及感觉障碍的病人, ASA分级Ⅰ~Ⅱ级, 分别行下肢及下腹部手术共120例, 其中女81例, 男39例;硬外麻50例, 腰-硬联合麻醉70例。所有病人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不给镇静等辅助用药, 或给辅助用药, 但术后送入恢复室直到完全清醒再送回病房。所有病人皆行硬膜外术后镇痛 (PCEA) 。

1.2 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术后给予去枕平卧6h;实验组术后给予普通枕平卧或先平卧2h, 再根据病人意愿进行侧卧等。两组病人之间的年龄、性别、手术无显著性差异。

1.3 观察项目

观察舒适度及头痛发生情况, 头痛是指麻醉术后1周内出现的直立性头痛, 平卧时头痛症状减轻;舒适度是指病人对术后体位的感受分为舒适、轻度不舒适及明显不舒适。

2 结果

不论硬外麻还是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去枕与垫枕卧位, 所有病人均无头痛发生, 但两组病人的舒适度差异有显著性 (P<0.005) 。见表1。

3 讨论

椎管内麻醉术后发生头痛的原因主要是脑脊液外漏引起颅内压的降低, 刺激脑膜而引起, 其特点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 坐位与立位明显加重, 卧位时减轻或消失。而腰穿针的直径是决定脑脊液外漏多少的重要因素, 同时针尖的形状对头痛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1]。有报道使用25G笔尖型的腰穿针可明星减少脑脊液的外漏。本研究对象都是采用25G笔尖型的腰穿针 (即针过针穿刺技术) 。此外, 穿刺时脊柱尽量自然弯曲而不过度绷紧脊柱, 穿刺成功注药后, 在拔除穿刺针的同时让病人迅速平卧, 头颈和下肢伸直, 这样可以使蛛网膜迅速恢复, 相对减小穿刺孔的直径, 从而减少脑脊液的外漏[2]。腰麻后头痛多发生在术后3d, 目前都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 (PCEA) , 硬膜外间隙持续以2ml/h的速度输注含吗啡的镇痛药液, 这样可使脑脊液的流出减少, 同时吗啡有升高颅内压的作用, 减少对颅内血管的刺激, 加上吗啡预先阻断了部分痛觉的传导途径及其中枢性的镇痛作用, 也使头痛的发生显著减少。目前大多数术后镇痛保留3d, 可能起到抵消头痛的作用。必要时还可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高渗葡萄糖等液体, 治疗腰麻后头痛。

注:χ2=97.21, P<0.005, 两组病人舒适度有显著差异。

本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均无头痛发生。有研究表明平卧还是侧卧对颅内压的影响较小, 因此腰穿后脑脊液的外漏、头痛与卧位的关系不大[3]。有报道表明临床上行椎管内造影的病人, 术后为了减少脑组织过多吸收造影剂而采取高枕卧位, 也均发生头痛。

两组病人的卧位与舒适度有明显关系。由于脊柱存在自然的生理弯曲, 若去枕平卧, 病人头颈部悬空, 时间过长将致颈部肌肉疲劳而感到不舒适, 有些病人不得不用手垫起头部。因此, 笔者给椎管内麻醉术后的病人垫一低枕或正常枕以减轻其不适, 只是嘱咐病人不要自己抬头或坐起而已。

通过本研究表明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操作技术的提高及治疗方法的改善, 一些传统的常规可能已不再适用, 笔者应大胆打破常规, 如椎管内麻醉术后, 尤其是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术后没有必要再让病人去枕平卧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术后的舒适度,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 使病人受益更多。

参考文献

[1]李月清.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体位对麻醉后头痛的影响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10:4-6.

[2]张本福.预防脊麻后头痛的比较性研究 (J) .华中医学杂志, 2007, 28 (1) :5.

偏瘫患者卧位的观察与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个月内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观察记录了336例患者总共3 268人次, 男203例, 女133例。其中50岁以下50例, 50岁~59岁81例, 60岁~69岁131例, 70岁以上74例。脑梗死203例, 脑出血133例。左侧肢体瘫痪163例, 右侧肢体瘫痪173例。肌力0级98例, 1级59例, 2级118例, 3级61例。

1.2 方法

对患侧肢体肌力0~3级4个级别的患者, 在30, 60, 90, 120 m in时, 观察记录平卧、健侧卧、患侧卧位时着力点及受压时间的改变情况。满120 m in无改变者, 护士协助改变卧位。

2 结果

观察记录的3 268人次中健侧卧位1 010人次, 患侧卧位1 116人次, 平卧位1 142人次。在1 h以内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平卧位改变受压点或卧姿的分别占76.5%, 24.6%, 15.6%, 1 h以上改变的分别占23.5%, 75.6%, 84.4%.见表1.

偏瘫患者平卧位时, 患侧负重力和负重时间大于健侧, 着力点相对固定, 以骶尾部、肩胛骨为主。健侧卧位时, 卧姿相对合理, 着力点相对不固定, 减压后受压皮肤不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15 m in~60 m in褪红) 。而患侧卧位时, 卧姿不合理, 关节易受损害, 极易疲劳, 如无外力帮助, 较长时间体位和着力点不会改变, 着力点皮肤极易发生不可逆损害 (改变体位后15 m in~60 m in不褪红或更甚) 。部分意识清醒、语言表达无障碍患者在身体不适时会请求帮助改变卧位或着力点, 但感觉迟钝、缺乏语言交流能力的患者易被忽略。

3 讨论

脑部血管供血、供氧的情况突然中断, 并引发一侧上、下肢体, 上、下半身或全身无力, 呈现麻痹现象, 即偏瘫。瘫痪为肌力减弱或消失, 肌力采用0~5级的分级记录, 0级为完全瘫痪;1级可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2级在顺地心引力情况下能做主动运动;3级在抗地心引力情况下能主动运动;4级能做对抗外加阻力的运动;5级为正常肌力[2]。因肌力4级以上能做对抗外加阻力的运动, 压疮发生的危险较小, 故我们选择肌力为0~3级的336例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3 268人次的观察, 发现偏瘫患者自然卧位时大部分为平卧, 而且患者着力点的负重力和负重时间大于健侧, 着力点相对固定。当侧向健侧时, 由于健侧的自我保护作用, 患者感觉疲劳和疼痛时可主动翻身活动, 将受压部位改为患侧或利用身体其他支撑点将着力点放在患侧肢体。而患侧卧位时如无外力帮助, 一般体位不会改变, 偶可见靠重力的作用改为平卧。原因是患侧神经受损, 感觉迟钝或消失, 疲劳和痛觉减退, 保护性反应和调整体位能力受限。随着肌力和感觉的改善, 患侧的受压时间逐渐缩短, 患侧着力点的受压时间与感觉、肌力的恢复呈反比。正常情况下, 一般人的皮肤经过长时间的受压会有痛的感觉, 此时会刺激身体知晓, 而改变姿势, 血液因此而流入组织里。但是神经受伤或有病变的患者, 因丧失了保护性的痛觉, 就非常容易形成压疮, 所以患者患侧半身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健侧。另外, 患侧肢体受压, 对患侧肢体血液循环、关节功能都有不良影响。我们认为, 护理时应采用侧卧时卧向健侧, 并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平卧时保护患侧着力点, 而健侧靠患者自身的自我保护作用和主动运动减少受压状况, 同时, 利用健肢主动运动, 拖拉患肢被动活动, 促使患者心理和神经功能康复, 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根据相应原理, 对绝对卧床不能翻动的患者注意对患侧身体着力点的保护, 尤其对意识不清、交流障碍等患者应特别注意翻身的时间、关节和患侧着力点的保护, 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

4 结论

偏瘫患者躯体移动障碍, 且神经营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弱, 一般情况下, 患侧负重和负重时间大于健侧, 因此, 患侧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健侧。护理时应在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患者床铺松软、平整、干燥的基础上, 注意加强对患侧着力点的保护, 特别关注意识不清、交流障碍等患者的皮肤护理, 做好心理诱导工作, 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利用健侧肢体主动运动的能力, 促进心理和神经功能的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胡顺江.复健医学与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159.

清洁灌肠卧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11月, 将我科清洁灌肠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15例, 女5例, 年龄18~60岁, 采取左侧卧位进行灌肠。观察组男13例, 女7例, 年龄18~64岁, 采取膝胸卧位进行灌肠。2组患者均采取经腹X线片、肠镜检查, 为肠镜下肠道手术前准备者, 均不合并心脏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检查患者于灌肠前晚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 手术患者进半流质食3d, 术前晚进全流食, 次日早餐禁食。8:00~9:00清洁灌肠, 灌肠液为生理盐水1 000ml, 温度39~41℃。

1.2 方法

(1) 操作方法。2组患者于灌肠前都要做好解释工作, 讲解灌肠的目的方法, 说明灌肠的过程, 交代其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配合。对照组采取左侧卧位。观察组采取膝胸卧位, 嘱患者跪于床上, 两小腿平放稍分开, 大腿和床面垂直, 臀部抬高, 腹部垫2个软枕支撑, 头偏向一侧, 双手重叠枕于头下。2组灌肠操作方法一样, 肛管插入肛门深度7~10cm, 灌肠袋液面离肛门40~60cm, 液体缓慢流入。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时可嘱其放松腹部张口呼吸, 并降低灌肠袋高度减慢流速, 或者暂停片刻。如果患者实在不能忍受, 则关闭止水夹拔出肛管。液体全部灌完后, 记录灌肠时间。 (2) 观察内容。观察2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灌肠次数、灌肠时间、患者满意度。 (3) 肠道清洁度判断。清洁:X线片清晰, 无粪便阴影;镜检肠道能清楚观察到肠粘膜, 无粪便;不清洁:X线片不清晰, 有粪便阴影;镜检肠道不能清晰观察到肠粘膜, 有粪便存留。

2 结果

2种灌肠方法比较, 观察组20例全部肠道清洁, 对照组17例肠道清洁, 3例不清洁;灌肠时间、灌肠次数、患者满意情况见表1。表1显示, 观察组较对照组灌肠时间短, 灌肠次数少, 患者满意度高,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清洁灌肠常规是采取左侧卧位, 由于左侧卧位时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处在同一水平面, 不存在压力差, 因此液体流入不畅。而膝胸卧位时, 直肠位置高于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直肠与结肠之间产生压力差[1], 并且有重力作用, 液体能顺利经过直肠到达结肠。根据肠道解剖特点, 结肠长度相当于直肠长度的10倍[2], 容量大, 所以灌入液量多, 液体在结肠内充分软化粪便, 刺激肠蠕动, 促进粪便下移, 当下移到直肠时, 粪便达到一定的压力患者才能产生便意, 因此便意产生的时间延迟。如是左侧卧位, 液体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内蓄积, 当直肠压力达到7.3kPa时, 直肠壁感受器强烈兴奋, 通过神经反射患者即产生便意, 甚至不能忍受需立即排便, 保留时间短, 不能软化结肠内粪便。经观察发现, 对照组有3例虽然灌肠3次, 仍然肠道不能清洁, 而对照组只有8例灌肠1次完成。据报道[3], 如果多次灌肠, 反复插管, 肠黏膜又较薄弱, 若用力过大, 可造成肠壁擦伤。还可出现肛门水肿、肛门坠迫感强烈, 甚至疼痛, 增加患者痛苦。

3.2 清洁灌肠液宜用生理盐水, 因为生理盐水为等渗液体, 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4]、过敏反应[5], 不会影响肠道手术伤口愈合, 与肥皂水灌肠相比也不会因肥皂泡沫引起肠腔积气[6], 影响X线检查而误诊, 其灌肠液量≤1 000ml/次, 灌肠次数最好不超过2次[7]。笔者用生理盐水1 000ml灌肠观察20例患者, 肠道清洁效果好, 可能与灌肠前进食少渣物有关, 所以术前饮食宣教也较重要。

3.3 左侧卧位是主动卧位, 患者舒适, 而膝胸卧位是被迫卧位[1], 患者欠方便, 且不适宜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年老体弱患者, 所以应用膝胸卧位前要对患者进行筛选, 做好解释工作。为减轻患者不适, 膝胸卧位时可在腹部垫2个软枕或用小棉被支撑, 以增加舒适度。护士应责任心强技术娴熟,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 注意倾听其主诉, 如出现严重腹胀、腹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出冷汗, 应立即停止操作。

参考文献

[1]徐火枝, 吴杰.一种新的清洁灌肠卧位及其应用研究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10) :31-32.

[2]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171-173.

[3]刘峰, 瘳常敏, 朱高莉, 等.结肠透析在清洁肠道中的应用与护理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4A) :31-32.

[4]温海鹰.1例因清洁肠道所致电解质紊乱的分析 (J) .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7) :356-357.

[5]姚雪英.0.1%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致过敏反应1例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1) :33.

[6]赵巍, 薛丽强, 王传堂, 等.结肠清洁方法的改良与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0, 20 (4A) :35-36.

卧位高血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因妇科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 前25例作为观察组, 后2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0~49 (平均36) 岁。其中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6例, 卵巢畸胎瘤剥除术18例, 宫外孕手术24例, 不孕症盆腔粘连松解+宫腔镜通液1例, 一侧附件切除1例。排除以下患者:术前均无神经、肌肉或骨骼疼痛的病史;有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有心、肺严重疾病, 高血压及其他严重疾病者;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头晕不适者;术后有各种引流管者。手术结束即停用麻醉药, 患者自然苏醒, 所有患者术后均不镇痛。

1.2 方法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 患者术后第ld, 肩部疼痛发生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 指导患者采取膝胸卧位。开始时间为术后20h,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前向患者解释, 取得其同意及配合。具体做法为:患者跪姿, 两小腿平放床上, 大腿与床面垂直, 两腿稍分开, 胸及膝部紧贴床面, 腹部悬空, 臀部抬起, 头转向一侧, 两臂屈放于头的两侧, 头部垫软枕,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持续5~15min。实施时间分别为术后第ld上午 (约为术后20h) 、下午、次日。护士干预期间在旁守护,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每次实施前后分别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并记录。

1.3 疼痛评定标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 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标尺, 一面标有10个刻度, 两端分别0和10, 0表示无痛, 10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另一面画着五个脸谱, 与脸谱相对应的正是代表疼痛的10个刻度。临床使用时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已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及观察到的面部表情为其评出分数。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较为客观的做出评分, 并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疼痛得分比较

干预前后肩部疼痛评分均存在意义。说明膝胸卧位对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的即刻缓解效果较好。

2.2 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

在实施膝胸卧位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无改变, 说明膝胸卧位没有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

3 讨论

目前腹腔镜技术因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术后穿刺孔部位、腹部、胸部和肩部疼痛仍困惑着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 尤其是肩部疼痛的发生。一般认为, 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是一种牵涉性疼痛, 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肩部的疼痛.气腹后残余的CO2对膈神经的直接刺激是造成腹腔镜术后肩痛的主要原因。观察到患者一般于术后第1d出现肩痛及膈下、腹部胀痛, 高峰为术后24~48h。术后第2d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大多超过手术切口的疼痛, 这说明了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 卵巢畸胎瘤剥除术, 宫外孕手术, 不孕症盆腔粘连松解+宫腔镜通液术, 附件切除术。年龄均分布在20~49岁, 以30~39岁居多, 约占50%, 此年龄段多为中轻年, 在家庭与社会中均承担着重要责任。目前临床上对此种肩部疼痛尚不够重视, 因其持续时间较短, 且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缓解, 多在术后3d左右消失。但肩部疼痛发生时可影响患者的睡眠、进食及术后早期活动, 加重其焦虑程度。

膝胸卧位是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非药物镇痛方法。此种体位可使腹腔内残留的CO2气体向盆腔积聚。减少C02气体对肋间神经及膈神经的刺激, 减轻肩背疼痛症状。在观察过程中, 患者肩背疼痛高峰多出现在术后24~48h, 本操作实施时间为术后第1d上午、下午及次日上午。术后24h患者肩背疼痛评分改变不大。术后48h患者肩背疼痛评分有意义。说明膝胸卧位对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三次膝胸卧位前后肩部疼痛评分均有改变。同时, 观察表明膝胸卧位不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

因此我们认为, 膝胸卧位缓解术后肩背疼痛效果明显, 简单易行, 易于操作。

摘要:选择5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存在肩部疼痛的患者,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膝胸卧位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于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评估肩部疼痛程度, 评价膝胸卧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结果术后24h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无显著意义, 术后48h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改变。膝胸卧位对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关键词:膝胸卧位,腹腔镜手术,肩部疼痛

参考文献

[1]张丽膏, 陈丽莉, 林卫红.体位干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9) :29-30.

卧位高血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收治的100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为我院病例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病例) , 上述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 所选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 但<65岁, 同时排除合并有慢性疾病患者、合并慢性传染病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严重疾病患者、不愿意参与本实验或不能完成本研究中所及疗程患者、颅内器质性病变患者。上述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50例,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病例分别为28例和26例, 年龄平均为 (48.9±6.3) 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23例, 年龄平均为 (49.3±4.7) 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颈椎牵引治疗, 但观察组是在卧位下实施颈椎牵引, 对照组是在坐位下实施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 颈椎前屈20°~30°, 牵引力大小为8~18 g, 每次牵引持续时间为20 min, 每天牵引1次, 连续牵引10 d为1个疗程, 连续牵引治疗20 d。对照组在坐位下实施颈椎牵引:患者取端坐位, 颈椎前屈5°~15°, 牵引力大小为4~8 kg, 每次牵引治疗时间为20 min, 每天1次, 连续牵引治疗10 d为1个疗程, 连续进行20 d。

1.3 疗效评分方法[3]:对患者的临床症状 (眩晕程度、头痛、视觉障碍、突然性跌倒) 进行评分:①眩晕:眩晕症状消失为0分, 轻度眩晕患者能够自己忍受且不影响正常步行及工作评为6分;患者眩晕程度不能忍受且步行进行困难, 影响到患者工作, 评分为14 d;患者表现为重度眩晕而不能够忍受, 需要长期卧床, 影响到工作, 评分为20分。②头痛:患者头痛症状消失为0分;患者疼痛为轻度能够忍受, 不影响工作进行, 评委3分;患者疼痛程度为中度, 疼痛程度不容易忍受, 影响到正常工作进行, 评分为6分;患者为重度疼痛状态, 不能忍受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评分为10分。③视觉障碍情况评分:患者视觉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评为3分;患者可有弱视, 甚至发生了失明、复视等症状, 在较短时间内上述症状消失, 评为6分;患者频繁出现弱视、视力严重降低、复视等症状, 评分为9分。④突然性跌倒:偶尔出现评分为3分;突然性跌倒经常发作, 为6分;频繁发作突然性跌倒, 为10分。

疗效评定:根据上述症状的综合性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牵引治疗后患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和均消失, 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状况, 能够参与正常工作和体力劳动, 治疗后症状评分和治疗前比较下降超过80%, 临床治疗效果评为治愈;患者治疗前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和治疗前相关显著减轻, 患者的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患者能够参与工作, 上述症状综合性评分下降超过60%, 临床效果评为显效;患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和治疗前比较有所减轻, 患者能够参加工作活动, 上述症状综合评分下降30%以上, 为好转;患者的眩晕、头痛、突然性跌倒等症状在治疗后并没有改善, 上述症状评分下降低于30%, 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所得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分析, 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 P <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本实验规定的牵拉疗程。观察组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采用卧位颈椎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坐位下牵引的总有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牵引治疗前后的症状总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的症状总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症状总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长期伏案工作等工作方式容易导致颈椎病, 颈椎病发病率较高,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其常见类型。多种因素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 如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发生扭曲而导致椎动脉内的血流量减少引起相应症状[4,5,6]。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和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较为常用, 保守治疗措施中颈椎牵引的应用更为广泛。通过牵引有助于颈部肌肉放松, 提高椎间隙, 有利于颈椎恢复到原来正常位置, 从而改善椎动脉扭曲不良状况, 提高通过椎动脉的血流从而提高脑部供血量[7,8]。再者, 通过牵引治疗能够改善颈部肌肉的痉挛状态, 有利于颈部软组织粘连的松解, 能够有效的改善颈部肌肉的应力大小[9,10]。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卧位下颈椎牵引, 对照组进行了坐位下颈椎牵引, 观察组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牵引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 说明卧位下的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面优于坐位下的颈椎牵引, 这与卧位下颈椎牵引的优点分不开的, 卧位下颈椎牵引时牵引方式容易调整, 牵引过程中所用的牵引力较小, 实施牵引治疗时更安全, 此种牵引治疗更方便实施。所以, 卧位下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徐蔚华, 马燕红, 赵华昆, 等.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13, 11 (2) :144-147.

[2]阳蓉辉, 代启彬, 赖丽云, 等.颈椎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报道[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3, 9 (5) :78.

[3]夏棣其, 杨钦河, 王盛, 等.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05, 9 (2) :63-64.

[4]王志峰.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眩晕头痛[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12 (28) :100-101.

[5]雷龙, 丁玲芳, 赵文华, 等.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颈椎病交感症状的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3 (9) :1086-1090.

[6]王瑞臣, 邢孝民, 李虎, 等.颈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69例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4 (13) :1117-1119.

[7]刘尽礼, 易锦锦, 曾丽霞, 等.仰卧颈椎牵引配合葛根汤加味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40例[J].江西中医药, 2010, 12 (11) :40-41.

[8]王淑华, 李艳, 王雪峰, 等.持续低重量颈椎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 2005, 10 (9) :698.

[9]潘国昌.颈椎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5 (11) :2438.

卧位高血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8例, 其中男49例, 女29例。年龄28~66岁, 平均46岁。双侧肾结石10例, 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5例, 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33例。所有患者经B超、KUB、IVP或CT确诊, 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患者术后均留置肾造瘘管、尿管及双J管置输尿管内引流。

1.2 手术经过

患者在连硬外麻醉后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 铺巾。自尿道进输尿管镜, 在导丝引导下进镜至患侧输尿管, 逆行置入F5输尿管导管入肾盂, 备注水用, 插入导尿管, 固定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 在B超定位下在肩胛下角线经12肋下穿刺入患侧肾盂, 成功引流出尿液, 放置斑马导丝。用Fr6~16扩张器逐步扩张皮肾通道, 留置Fr16外鞘。经外鞘进输尿管镜进入集合系统找到结石以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 并冲出结石。检查无明显结石残留, 沿导丝顺行与输尿管内留置F5双J一根, 肾盂内留置F14硅胶引流管一根。敷料包扎肾造瘘口, 术中出血少, 麻醉满意, 手术结束, 患者安返病房。

2 结果

78例患者中, 有2例因穿刺不成功改为开放外, 其他手术均获成功。69例Ⅰ期手术成功, 结石清除率98.0%, 9例术后结石残留行Ⅱ期清石碎石手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经对症处理后缓解。78例患者中没有明显的大出血、感染和尿漏等并发症发生, 均痊愈出院, 住院时间7~9d。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随着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 腔内碎石已经成为多数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这项新技术缺乏了解, 怀疑手术效果, 担心自己能否耐受手术, 更担心麻醉意外的发生, 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个性特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手术原理、方法、效果及优越性必要时请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 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和恐惧感, 使之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和配合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方法,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治疗。 (2) 完善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需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包括患者结石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数目、肾积水的情况、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等。配合医生做好心、肺、肝、肾、凝血功能、B超、KUB、IVP等术前常规检查。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 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者, 需监测血糖和血压的变化, 控制血糖和血压平稳。如有感染遵医嘱行抗感染治疗, 控制术前感染, 调整好患者的全身情况。遵医嘱做好备皮、备血、皮试等术前准备, 术前晚进流食, 晚间给予灌肠, 术前禁食12h、禁饮6h。 (3) 手术体位的训练:患者术中需取俯卧位, 因此术前要训练患者为适应术中体位的需要行俯卧位吸气末屏气训练, 从30min开始逐渐增加3h以上, 以适应术中体位需要。

3.2 术后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h, 24h内制动。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 每30min记录1次, 如发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提示有肾内出血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行止血对症处理。按医嘱给予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规给予止血药物预防出血。 (2) 留置导尿管护理: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妥善固定尿管, 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堵塞, 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不超过耻骨联合, 防止逆行感染。持续开放尿管, 减轻膀胱内压, 减少尿液返流至肾盂的机会。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后喷洁优神2次/d。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起到膀胱冲洗的作用, 术后5~7d拔除导尿管。 (3) 双“J”管的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4~6周, 目的是起到引流、支撑作用, 同时也可防止血块或碎石颗粒造成输尿管阻塞, 防止输尿管黏膜损伤、水肿而引起粘连, 留置双“J”管常会出现患侧腰部不适及尿路刺激症状等。主要与双“J”管刺激及置入后输尿管开口抗返流机制消失、尿液返流水平增高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避免患者情绪紧张。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 遵医嘱给予抗炎、止血、解痉治疗, 症状多在拔除双“J”管后自行消失。 (4) 肾造瘘管的护理: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肾造瘘口是取石的重要通道, 尤其是需要Ⅱ期清石碎石的患者。肾造瘘管应妥善固定在床旁, 防止扭曲、脱落, 定时挤压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并做好记录。一般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 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如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鲜红, 应考虑肾内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夹闭肾造瘘管, 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块, 使肾盂内压力增加压迫创面而达止血目的。肾造瘘管一般保留5~7d, 待尿液转清、体温正常后, 行腹部平片后如无较大结石残留可行夹管24~48h, 如无腰部胀痛、发热、漏尿等症状, 即可拔除肾造瘘管。如术后持续血尿, 则可延长拔管时间, 或根据复查时腹部平片决定是否继续保留肾造瘘管以进行Ⅱ期取石手术, 本组9例因结石残留行Ⅱ期手术。

4 出院指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卧位高血压】相关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07-26

高血压的原因及调理高血压病因及治疗方法06-10

高血压讲座06-02

高血压心得07-09

妊娠高血压07-25

高血压性07-13

妊娠高血压09-02

高血压现况09-10

高血压日讲座05-24

高血压活动总结05-24

上一篇:硕士毕业论文下一篇:审美教育与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