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情

2024-05-13

公共舆情(精选十篇)

公共舆情 篇1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迅速, 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任何信息都被公众广为关注, 一旦有消息在网络中传播开来, 就很容易形成“信息聚合”。网民根据自己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各种网络传播渠道, 发表见解并交流意见, 由此, 则形成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 社会舆情是和谐社会的晴雨表, 社会舆情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我们党建设和谐社会的态度和意见。为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就要认识到舆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并做好舆情研究工作,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 框架

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把关的弱化使得公众毫无掩饰的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 毫不保留的展现自我, 同时, 网民的个性化言论也使得网络舆情内容呈现个性化状态。网络舆情主体的匿名性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绝佳空间。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取消息、排解情绪的人来说, 网络不失为一种获取信息、宣泄自己的渠道。通过对民意的调查, 根据图2.-1显示出网民对舆论的态度。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可以从宏观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措施和策略。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 包括:⑴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 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 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 识别敏感话题。⑵倾向性分析, 对于每个话题, 对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⑶主题跟踪, 分析新发表文章、贴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⑷自动摘要, 对各类主题, 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⑸趋势分析, 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 人们所关注的程度。⑹突发事件分析, 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 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⑺报警系统, 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⑻统计报告, 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 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 提供信息检索功能, 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 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 提供决策支持。

在宏观决策方面, 可以从信息内容源头、受众、法律和伦理道德几个方面来考虑。

⑴建设政府官方网站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根据市场咨询网公布的网站浏览量排名, 新闻访问量最大的五个网站依次为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新华网、CCTV、人民网。这两分析指标可以看出网民所接受或自觉去接受信息来源的是内容丰富、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网站。

⑵开展媒介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也称为媒介教育, 简要地说, 就是在大众传媒时代, 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 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⑶制定网络管理法律。法律作为公民行为规范的基准, 大部分人必须在此范围内进行活动。

⑷倡导网络伦理道德。加强公民的信念观、道德观、法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和政治鉴别力, 要加强网民的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 扎实开展文明上网活动, 引导网民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

⑸政府各职能部门尽可能对网络的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鉴别, 找出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爆发的蛛丝马迹,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并采取化解和应对危机的必要、有效行动, 从而达到减少损害的效果。具

3 为了进行网络舆情预警,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及时发现潜在危机预兆,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危机的发生, 将危机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信息庞杂, 政府部门成立专门负责网络舆情分析的机构, 由专人负责, 对各个网站的网络舆情内容、动态等方面进行24小时密切关注, 对重点网站和重点论坛更要加强关注, 进行监控。此外, 对网络舆情较集中的网络空间如各高校的BBS, 可以通过诸如聘用学生作为兼职的方式, 密切关注高校BBS。

3.2 确保沟通渠道畅通。

信息沟通是处理危机的重要工具。网络具有信息的开放性和发表言论自由随意性, 为人们提供一个非常方便的信息交换平台。过去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 政府往往从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角度考虑, 暂时封锁消息。网络媒体的崛起, 信息渠道的增多, 封锁信息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果主流媒体信息不通畅, 公众出十规避风险的需要, 往往多方面寻求信息。

3.3 建立整体协调机制

通过设立综合性决策协调机构和常设的办事机构,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以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针对网络舆情问题, 可以建立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 各部门参加的舆情监管机构, 在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当突发事件到来时, 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

4 实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 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必须要依靠十网络搜索分析技术手段。网络舆情搜索分析技术是一组管理、提炼、应用、共享所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及信息资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4.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自动分词技术:自动分词技术是中文信息处理与分析的基础。本系统中以词典和规则为基础, 综合利用了基于概率分析的语言模型方法, 使分词的准确性达到99%, 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适合特定要求的分词。

4.2 信息检索技术

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舆论, 社会管理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因此, 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 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 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及时应对网络舆情, 由被动防堵, 化为主动梳理、引导。全文检索技术:本系统的全文引擎将传统的全文检索技术与最新的WEB搜索技术相结合, 大大提高检索引擎的性能指标。同时融合了多种相关技术, 提供丰富的检索手段以及同义词等智能检索方式。基于图片内容检索:传统的图片检索主要是通过图片的描述信息进行检索, 本系统的图片检索引擎不仅提供基于图片描述的检索, 还提供对图片内容的检索, 以及结合描述与内容的综合检索, 并提供对图片进行缩微预览功能。

4.3 数据挖掘技术

现有的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 从网上自动获取页面信息, 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网络扩展。目前, 一些搜索引擎使用这项技术对全球范围内的网页进行检索。舆情监控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 设定主题目标, 使用人工参预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分类是通过对训练集的学习, 得出每一分类的属性特征的模型, 然后使用这一模型对未知分类情况的数据进行分类。聚类是将数据集合中的数据划分为具有一定意义的子集, 使得不同子集中的数据差别 (距离) 尽可能大, 而同一子集中的数据差别 (距离) 尽可能小。

主题检测与追踪:主题追踪是指在各种信息来源中追踪那些讨论目标主题的相关信息片段。主题检测任务是自动检测信息片断集合中的各个未知主题, 并能在线检测出新主题。关联分析与趋势分析:关联分析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则。同时, 利用趋势分析技术, 分析网络舆论等随时间的发展趋势情况, 以便实现对舆论环境的监测与不良倾向的预警。

5 结论

当前, 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趋于复杂, 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容易酿成网络舆情, 造成在网络大量舆情信息的“聚合”。一旦引导和处理不好, 这势必就会引起网民不理性的判断和行为混乱。此时, 对突发事件相关网络舆情进行认真监测、分析、引导、处理并预警, 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些, 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态朝不良方向发展, 防患于未然。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频爆发, 社会稳定性显著降低, 且突发性事件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屑突出、危害性更大、复杂多变等特点。这不仅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和人们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导致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 而且极大地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行政管理,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篇2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发生在我局内或与我局密切相关的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和对外报道工作。

二、工作原则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委外宣办、政府新闻办会同负责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归口管理。

(2)依法规范,加强引导。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工作的应急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一步完善新闻制度,严格执行新闻工作规程。严肃新闻工作纪律,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准确引导新闻媒体报道,掌握新闻舆论主动权。

公共舆情 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网络舆情

[作者简介]唐喜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 《微博视野下广西重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201204LX524)、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研究》(2012LSZ035)成果之一。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阵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工作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体现了党中央对舆情研究的重视。这也充分说明,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参政力量,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一、国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网络舆情活跃,网民数目猛增,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颁发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景况统计通知》,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位列第一。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强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不仅要重视社会舆论,更要注重网络舆情的汇集分析,积极引导调控公共舆情,变危机为契机,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获得公众的支持,促使危机局面尽快得到控制,并取信于民,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分析,并对网络舆情预警和网络舆情应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国外相关舆情研究

西方的Public opinion和Public sentiment都包含了民意民情的基本意思,与我们所要研究的舆情有不少一致的地方。西方研究民意最早的首推洛威尔的《民意与民治》(Public opinion and Popular Opinion)与李普曼的《民意》(Public opinion)两本书。由于不同学科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完全相同的事实来解析民意现象,加上民意学者之间的观念差异,使得民意概念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分歧。20 世纪 90 年代末,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迎来快速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网民由此形成,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也随之更加深入。美国法学家 Cass Sunstein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群体极化”这一概念,并将它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同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发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包括舆情信息采集技术、预处理技术、预警技术等。国外自 20 世纪 90 年代就致力于 TDT(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技术的研究,以求通过应用该技术手段归纳和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流中的重要信息。

2. 国内相关课题、专著及研究文献

第一,国内网络舆情相关课题

2003年以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也日益增多。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喻国明教授的重点项目“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巨乃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和仿真系统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杨军的西部项目“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禹卫华的青年项目“微博客舆情监测与主动引导机制研究”、赵振祥的“台岛媒体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邹军的“手机舆情形成机制及应对研究”、程士安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微博’的关联性研究”、余秀才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等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与网上应急处理”、谢耘耕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赵振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系统构建研究”。广西区内相关的课题有刘伯贤的“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陈柳青的“广西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研究”等。

第二,国内舆情研究专著

我国理论界关于舆情的研究最早始于2003 年,舆情研究的专著分别有:王来华主编的《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 2003)、张克生的《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 2004)和陈月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2005)。此三本书分析了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等问题,提出了舆情研究的基本概念,探讨了政府决策的舆情机制,并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的一般机制。

迄今为止,我国有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专著分别有:陈月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燕道成的《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等。2009 年,人民网创办了《网络舆情》杂志。

第三,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文献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笔者以“网络舆情”为检索词,发现1979年关于网络舆情的文章只有2篇,至2005年底,逐年增加,但每年都不足百篇。从2006年始,数量猛增。从2006年的百余篇到2012年近千篇,说明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

nlc202309040348

二、国内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笔者归纳分析,目前网络舆情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基本问题研究:舆情主客体、成因、背景分析

群体性突发事件常常以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为冲突的焦点,其极端的表现为群众对党政权力机关的不满情绪。温淑春从舆情角度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王来华、陈月生根据舆情研究理论,从舆情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本质认识突发性群体事件,重视舆情,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并建立有效预防机制。

2.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演变与形成

易承志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四个阶段,在上述整个过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的编码性、抽象性和扩散性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网络舆情的启动机制、驱动机制、变动机制和阻动机制分别在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阶段发挥着主导作用。李敏将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和演进机制涉及三个方面,分别为:网络媒介传播模式(物)、网民参与传播模式(人)、网络舆情演变机制(事)。

3.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汇集及分析

喻国明从时间维度、数量维度、显著维度、集中维度、意见维度构建了网络舆论热点衡量的基本指标体系,并连续三年( 2010 年、2011 年、2012 年) 出版了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毕宏音就预防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组织系统和舆情信息检测系统的建构进行初步论证。马海兵提出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他认为,系统应该具备舆情分析引擎、自动信息采集以及数据清理等功能。谈国新提出了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由舆情发布者指标、舆情要素指标、舆情受众指标、舆情传播指标以及区域和谐度指标五个指标群构成,分别展现舆情的地理分布、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情内容的性质和受众的反应。

4.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

近年来,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舆情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及不良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政治生活秩序,并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刘毅以舆情为视角,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急和预防机制。他认为,应该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和预防过程中的舆情信息工作;王来华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分为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和消失期四个阶段。他认为不同阶段舆情信息有着不同的特点,处理方式也不同。史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5. 突发性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掌控对策

姜胜洪认为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应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究引导舆情的方法和艺术;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自我教育;正确处理规范管理与积极鼓励的关系。

6.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个案研究

还有很多学者针对突发事件个案的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有效解决方案。如,杨军以“李刚门事件”分析网络热点事件负面信息的“魔弹效应”、以“广东陆丰乌坎事件”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研究、以“11·17陇南群体性事件”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分析;“7·23动车事件” “上海“11·15”特大火灾” 事件;康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了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7.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防范

曾润喜、徐晓林认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监测子系统、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预控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刘静认为应该从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来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防范机制建设。

三、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反思

在2003年至今短短十年时间内,我国国内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梳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急处理和预警分析几个层次。

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和地方基金重视和支持及研究人员的努力,基础性研究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研究框架。在可喜成绩的背后,也还存在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值得研究的方面还很多:

1. 网络舆情的深度加工与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如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监测,根据热度对热门话题进行监测。对突发公共事件话题表达与热度统计的研究,探索突发公共事件的话题检测方法,建立互联网热门话题的自动检测机制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2. 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研究者通过文献分析法、数据挖掘法及内容分析法来进行网络舆情研究。对于突发事件的敏感点发现、热点预警、爆发点掌控等关键节点与网络舆情监控和处理密切联系,需要研究者从多学科多角度来进行研究。加强信息搜索、信息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丰富网络舆情的前期研究。

3. 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或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大幅提升,但研究体系和研究成果的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络舆情研究本身属于多学科交叉内容,既是社会科学研究范畴,也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应利用不同学科范式,发挥不同领域研究优势,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支撑,分析矛盾,解决问题,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之路,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nlc202309040348

[1]陈 飔.企业竞争情报软件产品和市场状况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1(1).

[2]温淑春. 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的舆情视角[J]. 理论与现代化,2006(1).

[3]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12).

[5]李敏.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和演进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11(11).

[6]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7]毕宏音.舆情视野中的网民上网行为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4).

[8]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1 .

[9]谈国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10]刘毅.视角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9) .

[11]王来华.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处理[J].决策,2007(2).

[12]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

[13]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09(1).

[14]杨军.论网络热点事件负面信息的“魔弹效应”——以“李刚门”事件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2).

[15]杨军,张侃.“广东陆丰乌坎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5).

[16]杨军,张慧慧.11·17陇南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分析[J].新闻传播,2012(9).

[17]康伟.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11·16”校车事故的实证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12(7).

[18]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

[19]刘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防范机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

关注网络舆情有效化解公共危机 篇4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 信息发布渠道多、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一个热点问题在网络上传播, 可以在瞬间被成千上万次复制转贴、迅速扩散, 其影响快速扩大, 形成“蝴蝶效应”, 由此产生的能量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

可以说, 类似的事例层出不穷, 在轻工行业中也不乏典型的事例。比如, 乳品新标准颁布后, 由“蛋白质含量”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白酒行业的“塑化剂”事件, 经过网络传播迅速成为舆论的热点, 受到百姓的关注, 引起了轩然大波, 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聚氰胺”事件后, 乳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有关部门在重新修订乳品标准时, 根据我国奶源质量的实际情况, 降低了单位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新标准发布后, 经过网络传播, 乳品新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问题远远超越了标准层面, 原本通过降低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 防止各种非法添加的初衷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 却在网络的传播中演变成乳制品的质量问题, 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猜想, 触动了还没有从“三聚氰胺”事件阴影中走出来的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让乳制品企业再次蒙受了考验。在相关单位和乳制品协会出面澄清后, 事态才逐渐平息。

2012年, 被网络炒得沸沸扬扬的白酒“塑化剂”事件, 让许多白酒企业始料不及。了解事件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后不难发现, 在此之前已经早有征兆, 食品中人为添加塑化剂的问题已经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 引起大众对使用塑化剂安全的担忧。媒体爆出某品牌企业白酒塑化剂超标的消息后, 通过网络快速传播, 将众多白酒企业卷入了“塑化剂”漩涡, 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由于缺乏心理和应对措施的准备, 事件持续发酵, 快速蔓延, 波及到茅台、五粮液等众多品牌企业, 引发恐慌情绪, 导致白酒市场销售量大幅下滑,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低, 市值缩水, 企业形象受到损害。在此次事件中, 一些企业在应对措施上表现出的盲从, 使事态复杂化。他们不是从媒体披露的检测报告的代表性、检测标准的合理性上正本清源, 而是纠缠于非人为添加, 是生产过程中析出的解释上, 让公众对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对暴露出问题的解决诚意产生了疑问, 引来了众多的质疑声。经过此次风波, 众多白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成为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公共危机。

最近, 香港媒体一则婴幼儿奶粉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报道, 让刚刚趋于平静的乳制品市场再次面临考验。报道称, 有三种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多数消费者不了解反式脂肪酸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受舆论宣传的影响产生恐慌。对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及时发布了检测结果。结果显示,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进口婴幼儿乳粉中同样含有反式脂肪酸, 通过宣传有关反式脂肪酸方面的知识, 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消息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后, 很快形成了正面主流声音, 对消除香港媒体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成为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成功事例。该事例说明, 公共危机是可避免的, 起码可以降低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减轻对企业或行业产生的冲击。

上述案例值得总结的东西很多。网络环境看似平静, 实际上暗流涌动, 错综复杂, 十分敏感。防范网络信息可能带来的风险, 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许多公共危机, 往往是由一些看似细微的事情在不经意中引发的。因此, 要时刻保持警惕, 及时发现敏感线索, 第一时间对事态发展、可能引发的后果做出分析和判断, 采取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效的舆论疏导是化解网络危机的重要方法。有效的舆论疏导, 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的真相, 解除大众的疑虑。如果传播的信息失实, 要及时纠正, 澄清事实真相。如果有问题不回避, 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争取公众的信任, 通过及时发布正确的信息, 让大众了解解决问题的进程, 引导舆论导向, 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信息发布要尽量采取社会公信度高的权威发布形式。

企业每天面对社会各种海量信息, 要有效地化解风险, 需要借助于专业手段, 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在公共危机中掌握主动, 需要有效的干预, 变被动防堵为主动梳理, 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最大限度地化解和防范风险。

风险与防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的情景下, 依托网络技术和专业团队, 防范网络可能带来到风险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由此产生了舆情分析的概念, 有专业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开发出各种舆情监测系统, 组建专业团队, 负责对监测对象进行跟踪, 快速获取各种相关信息, 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 出现异常情况做出预警。

对于舆情分析, 许多人并不陌生。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着将其运用到经营管理中。

舆情分析并不神秘, 从技术层面看, 主要是运用强大的信息检索系统, 通过设定关键词库, 在网络上即时获取各种相关信息, 系统可以根据网站的社会影响力 (网站的综合排名、在社会和行业的重要性等因素) , 对目标监测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级;从获取的相关信息中筛选出敏感、热点话题, 对阐述的观点和倾向性进行分析, 从而进一步确定跟踪主题, 通过检索系统进行深度追踪, 开展趋势性分析, 进行预警。从管理层面看, 主要是建立舆情分析师制度, 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 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 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开展分析研究, 提出对策建议。

由此可知, 一套完善的舆情分析系统, 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和筛选功能, 也要有熟悉舆情研究对象的专业人员, 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两者之间结合得越紧密, 提供的服务越有效。

目前, 从一些舆情分析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力看, 一般都表现出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也注意到, 虽然相关信息堆积, 但缺少明确的工作主题, 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反应不够敏感, 甚至出现延判或误判。不同机构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专业水准上的差异。分析原因, 主要取决于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这种专业素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 熟悉业内环境、了解业内规则,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职业嗅觉, 反应敏感。知晓敏感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以及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凭借着长期积累的专业经验, 能够对敏感问题的发生、事态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分析, 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实质。做到这一点并非容易。

开展舆情分析, 发现问题并做出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只是化解公共危机的前提和保证。仅此还不够, 作为决策者, 要审时度势, 抓住舆论的焦点, 制定化解的办法和措施, 正本清源, 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 辅以具体措施, 摆事实、讲道理, 澄清真相, 形成主流声音, 使事态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从而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剖析处置婴幼儿奶粉含有反式脂酸的报道, 化解可能引发的公共危机的事例, 其成功之处在于, 有关部门快速反应, 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公布权威的检测数据, 澄清事实的真相, 使失实的报道没有了市场。

开展舆情分析, 已经成为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成为开展行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据了解, 许多企业开始重视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并将其列入工作议程。有些重点企业还做了技术和人员方面的储备, 组建了相应的机构。一些轻工企业、行业协会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

获悉,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与莱克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就舆情分析开展深度合作, 借助双方在信息化技术和行业信息方面的优势, 共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定期发布安全预警。

开展舆情分析, 特别要重点关注敏感领域的舆情。从已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重点防范:

一是, 同一领域内的问题被媒体多次曝光, 由此引发的话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成为舆论持续的焦点。“三聚氰胺”事件以及一直持续的乳制品质量问题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

二是, 事前在媒体相关报道中已有征兆, 所涉及到的问题与本行业存在的问题相似或存在一定关联性, 可能会受到波及。白酒“塑化剂”事件属于这种情况。

三是, 事先虽无征兆, 但涉及的问题敏感, 问题被曝光后持续升温, 有扩大趋势。这种情况比较难把握, 事态瞬息万变,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

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舆论的焦点和热点, 轻工行业的突发事件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这个领域, 尤其是乳制品行业, 始终处在最敏感地带, 更需要重点防范。

公共舆情 篇5

近年来关于公交的话题,媒体网络反响强烈,受关注度高、舆情覆盖面广、参与者众多,公交服务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及时听取和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集团公司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集团公司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随时监测、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公交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公交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力度。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办,网络办随时监测,信息员及时反馈的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形成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舆情处置工作,为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集团公司良好形象。

四、舆情处置工作程序

制定和明确网络舆情处置程序、时限。由集团公司网络办及时收集网友反映的问题,各当事单位要积极配合网络办做好调查、核查工作,并及时将核查、调查后的结果反馈网络办,由网络办按舆情处置程序统一对外回复。对市网管办、市交投集团、市客管处交办、转办、督办的各类舆情,网络办要按程序及时办理,并拟出书面答复意见,经集团相关领导审阅后对外回复。

五、舆情处置工作要求

办理舆情处置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细致准确,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避重就轻,让舆情处置工作成为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经营服务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措施。

2019年5月13日

附件2:

**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舆情处置流程

网络办收集有关公交的舆情

网络办上报上级部门转发的网络舆情回复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

网络办将回复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上报上级部门

网络办8小时内对外回复

网络办8小时内对外回复

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阅

网络版整理文字回复,办公室协助审核

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阅

网络办书写回复,办公室审核

涉舆单位4小时内调查核实并将书面结果反馈网络办。

网络办按批示调查、核查

报分管网络领导批示(重大舆情第一时间上报总经理、董事长)

转涉舆单位调查核实,必要时,报分管领导批示

一般舆情(三类:1、市民提出的建议、意见和问题;2、市民对公交服务的网络投诉及诉求;3、咨询公交服务政策)

重要舆情(三类:1、省级以上媒体有关公交的负面信息,2、市级媒体有关公交的负面信息,且有领导批示的;3、网络媒体的负面信息,同一问题发帖5条以上或跟帖50条以上的)

公共舆情 篇6

【关键词】现代公共管理;网络参与;互动关系

一、“信息双刃剑”-网络舆情带来的推动与阻碍

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认为,“虚拟现实的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网络舆情参与正是如此,在近年来的公共决策实践中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网络舆情影响政府行为的实例。网络虽然能够为公民获取政府信息和意见表达提供更为有效的场所,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以外,网络参与也为公共决策带来了阻碍和干扰。

从推动作用来看,网络参与有助于广开言路,打开“决策窗口”。公共决策是人类决策活动的一种,任何公共决策都需要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能够更快的更直接的传达给决策者,这就使得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成为可能。同时,政府也可以根据网络反馈的信息更全面的了解到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社会信息。另外,有助于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科学制定政策。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除了应当运用科学的工具加以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公众的真实想法,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这样在能够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方案。如我国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政府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等向社区各界征求意见,并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三大黄金周”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假期时间,这说明了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决策方案的选择,提高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可度。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的认识到网络舆论给公共决策带来的影响。首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网络这一公共场所中充斥着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失误。部分网民的情绪宣泄只要是在不触及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缺乏自律的网络大环境使网民不加证实的随意发布信息,决策者也就因此而产生决策失误。其次,过量的信息造成盲目决策,科学决策的信息要求不仅是适时的,而且还是要适量的,网络的发展保证了及时的信息反馈,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过量的信息造成了决策选择的困难。在不同诉求的信息反馈中,决策者难以权衡利弊,无所适从,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而决策只能选择只能“跟着感觉走”,使得最终带有较多的随意性色彩。

二、关于网路舆情参与的思考

(一)建立政府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政府在进行决策之前应当注重通过网络及时发布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保障决策的执行效果,同时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过去政府在进行决策时的第一考虑是社会稳定,采取先决策后公布的方法,这一方式存在的一大隐患就是主流信息不畅导致公民认可度低。网络传播的速度和不可控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不仅不能够再采用“闭门造车”的方法,而且必须要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听取公民意见,才能够提高政策的公众认可度,才能够使政策取得预期的成效。因此,政府应当转变思想,提升对网络媒体的重视度,在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信息发布的同时,保障网络信息渠道的畅通,在决策过程前及时获取公众意见,以增强政府舆论宣传的公信力。

(二)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潮、思想、观点的集散地,成为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阵地。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必须加强正确舆论导向,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取代、压制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舆论。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主动引导甚至网络“意见领袖”,正面引导网民的讨论,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政府需要建立一定的沟通交流机制,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确保网络意见领袖在引导网络舆情方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机制和网络规范机制。

在积极公布信息、引导舆论的同时,政府还需注意建立起网络自律的环境,加强网络文明与道德建设,从网民自身出发,提高其道德自律意识,减少网络表达的失范现象,进一步净化网络信息库中的资源,使网络舆情在公共行政决策中发挥出更为积极地作用。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广大网民:“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公约的提出是对网民理性的、克制的、有依据的进行意见表达的倡导,只有当信息足够真实和可信,政府的决策才能够更有效的保障公众利益。同时,要注重网络规范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立法,通过完善的司法制度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的各种行为,包括与网络媒体监督相关的传播行为、讨论行为等。另一方面,应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防范不良、虚拟信息的输入,使网络舆情真正反映民众呼声,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与参政议政等方面已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社会组织,政府有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根据网络发展的特

点与趋势,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用网民能够接受的形式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不断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引导网络舆情在公共决策中发挥更加积极健康的作用。

作者简介

公共舆情 篇7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既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危机事件的发展和处理过程。尤其是目前的网络社会鱼龙混杂,政府如不及时掌控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并在适当时间进行合理、有效干预,则可能造成危机事件事态扩大,并可能引发新的危机事件,从而造成政府管理工作的被动和处置难度的增加[2]。为此,须要加强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从而为党和政府提供理论指导,加快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急反应速度,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一、端正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明确网络舆情的工作方向

指导思想关系着工作的方向和成败,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如果不端正,即使下再大工夫,费再大心血,效果都不会十分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当前,在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把网络舆情的目标仅仅定位在“不出事”上。对出现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有些政府职能部门不是及时、公开、负责地与网民进行坦诚交流,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捂、堵、躲、拖”等方式,以为这样就可以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造成网络舆情失控,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从而给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使政府陷入不利的舆论环境中,最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例如,湖北石首事件从17日事发到20日石首市政府发布公开信,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且都简单草率、语焉不详。与此同时,网友却借助非正式媒体不断地发布信息,探寻真相。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段时间里,仅仅一网站的帖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还出现了很多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石首政府在事件处置的指导思想和解决方式上都值得我们反思。正如《人民日报》针对石首事件评论说:如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止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曾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的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为此,政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推动网络舆情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决策服务。

二、制定科学的网络舆情预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左传》里有一句名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网络舆情预案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引导和管理工作,降低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3]。科学的网络舆情预案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做到警钟常敲、未雨绸缪。制定网络舆情预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际上就是把网络舆情工作的重心前移了,针对网络舆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在预防上做文章、用力气、下工夫。古人说得好:“善管者管于未发”,“预防为主”就是要在预测、预防上舍得投入,这样网络舆情的安全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从而有利于政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目前,我国很多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巨大作用,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之间的显著差异,依然采用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思维、旧习惯来处理网络舆情,从而对网络舆情无法做到科学的引导和管理。为此,政府要积极编制网络舆情预案和建立舆情信息调研网络,动态监测舆情信息。所谓网络舆情预案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舆情进行预测和分析,识别其中的机会和威胁,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一旦预测的舆情发生,就可以立即启动相应的预案,从而做到有条不紊地处理相关事宜,并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点。一个完备的网络舆情预案,不仅要科学、系统,而且要具有动态性,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

此外,政府在监测舆情信息的过程中,要积极研究开发舆情监测预警平台。在开发的过程中要结合《“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编制,预先统筹考虑,从而开发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不仅应包括信息采集、统计分析、舆情预警等基本功能,还应该能够实现流量统计、信息自动分类、热点自动发现、话题源头追踪、网民倾向性分析等模块功能。

三、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实行扁平化指挥作战

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舆情预警建立一套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基本上确立了网络宣传职能,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工信部门等都负有管理网络信息的职责。但现在这些部门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沟通和信息交流,危机发生时无法真正形成一股合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公安部门等协作参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此管理机构在平时主要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任务,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汇总、归类、处理,并向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宣传部门就可以立即从各协作单位抽调一批熟悉具体业务的人员组成舆情危机处理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沉稳面对各种网络舆情,并及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降低各种消极影响和危害,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各部门间的散乱局面,大大缩短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发生时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而且有利于消除机构臃肿现象,建立快速反应小组,实行垂直的扁平化指挥作战,从而加速危机的快速处理与圆满解决。

四、实施有效的网络舆情疏导工作,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一旦发生,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必须要针对舆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疏导工作。一般而言,舆情出现时会有两种处理结果:一是针对舆情的正常发展,政府只需要采取积极引导、时时监控的措施,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干预。二是针对舆情的变异现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舆情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以防止其在公众中造成混乱。具体而言,一是立即开放传播通道。为了让公众能了解整个公共危机事件,必须要及时向广大公众传播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危机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能看到各级领导正在努力、妥善地处理相关事宜。在此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坦率沟通”是最重要的。正如罗伯特·希斯所说,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成功的媒体管理可以弱化公众及媒体对危机管理中暴露的失误的消极印象”[4]。在这方面,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的处置方法就为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良好的榜样。按照四川省委“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政府的信息要领先社会信息”的指示要求,成都市立即启动宣传应急预案,快速组建由宣传、公安、消防、安监、卫生、民政、交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宣传信息组,在省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开展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网络监管和社会舆情收集等工作,把握信息公开的时机和节奏,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成都市政府就在事发现场附近的一办公楼内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并于6月5号当天连开三场,不间断地公布伤亡、救治和现场情况,让公众及时地了解了事件的真相,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流言的传播。6月6日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市民对是否是因超载导致车门打不开,逃生锤、灭火器等救生和消防设施是否按要求配备,燃烧是否系自燃或爆炸引起,司机是否逃离现场,伤员救治是否及时有效等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逐项进行梳理,认真调查核实,负责任地给予了准确、权威的说明,为消除社会猜疑、营造正面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7日第五场新闻发布会认定“有人带油上车”,网民继而将焦点转向追查纵火者,公众的思路逐渐与政府合拍。公众的情绪得到稳定,一场突发事件平稳落幕。

二是立即控制信息导向。据相关工作经验,社会上的公共危机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贴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如果不及时引导控制,会致使大量负面信息乘虚而入,导致舆情变异。虽然上述开放的信息传播通道有利于避免公众的猜疑、误传,但因人们对公共危机事件所持的思路不同、看问题的想法不一,有可能使舆情向不利于公共危机事件顺利处置的方向发展,所以必须要在舆情变异时就立即采取措施,实行必要的信息内容管理,从而控制信息发展导向。为此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包含不良或非法内容的舆情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甚至可以采取删帖、封IP地址等强行措施来实施内容管理,从而牢牢把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

五、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速推进依法治网进程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显得相对滞后。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言论内容的认定、对于违规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处罚,仍然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对此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言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某些法律条文的可执行性,而且要加大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力度,督促网络媒体控制信息传播活动。

另一方面,要加紧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网络舆情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通过完善各个层次的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网络管理、侦查打击等方面的问题。像规定网络IP跟帖、回帖必须输入身份证号和真实姓名等实名制制度。一旦时机成熟,就以此为基础,适时推出与我国互联网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网络舆情的传播和管理,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事件。此外,尤其要加强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立法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规范互联网行为,防止极少数用心不良的人在互联网上为非作歹,故意混淆是非、煽动闹事及制造混乱,维护网络发展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8—12—18]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18/content_10524481_5.htm

[2]李弼程,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7):54.

[3]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4.

公共舆情 篇8

一、网络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一)网络公共事件的定义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得以跨越时空进行互动和交流。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使得网络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反映诉求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也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网络公共事件通常指的是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继而在网络空间引起广大网民广泛讨论并形成强大网络舆论,甚至影响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1]如2012年发生的陕西省“微笑表哥”事件和广州番禺“房叔” 事件。

(二)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

近年发生的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都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事件产生的突发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及事件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了解网络公共事件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掌握网络公共事件舆情演变规律,进行及时的处置、疏导和化解。

1.突发性

近年网络公共事件的爆发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突发性特征。一包香烟、一块手表、一张发票、一张图片、一句话,甚至一个微笑,都引起了一起又一起的网络公共事件。虽然大多数的网络公共事件都是由一件小事逐渐发展而来的,有一个量变过程,但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 却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由于网络媒体传播具有传统媒体传播不可比拟的快速性和便捷性,网民在论坛或者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个帖子,很可能在瞬时被其他的论坛转载或者被其他的网友大规模转发,甚至可能很快就在整个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给政府相关部门和个人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2.事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4.1%。[2]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网民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网民的人群结构日益趋同于现实的社会人群结构。在网络公共事件开始爆发的头几年,事件的参与主体的规模和范围相对较小,主体的结构也比较单一。而近几年,事件参与者的人群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表达利益诉求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9世纪是新闻的世纪,20世纪是评论的世纪,21世纪是参与和互动的世纪。[3]网络传播互动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 让普通民众掌握话语权,拥有了自由发言和表达民意的平台。它消解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单向式的、中心化的话语权威,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交往主体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平等,建构了一种自由表达的机制。

3.事件参与主体的从众性和群体极化性

由于网络传播的低成本和快捷性,网络舆论热点形成往往显得非常迅速,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主体很容易在网络空间出现去个性化的倾向, 继而出现极强的从众性和群体极化性。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尔多(P.C.Zimberdo) 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4]该实验证明,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囚服时,个人因为不容易被识别而被湮没于匿名之中,具有“匿名制服”效应。同样道理,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因此也可能产生类似于“匿名制服”的效应。网民在这种去个性化状态下会丧失行为责任意识,甚至可能会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也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网民群体的从众现象非常普遍,甚至还会形成网络舆论的“踩踏”事件。

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还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同样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甚至表现得更加极端。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认为,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在这一群体互动过程中他们容易冲动,且易受暗示。[5]在网络上,网民的共同观点和意见越积越多,而且对问题的讨论本身就有一个偏向,从而加强了群体极化。

近年来所发生网络公共事件中网民的从众现象和群体极化现象正变得日益普遍,舆情发展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正如传播学学者匡文波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个混沌系统,其传播是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其结局具有不可预测性。[6]

二、网络公共事件舆情演变规律分析

(一)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

通常来说,网络公共事件都是由某一特定的突发事件引发的。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冲突加剧,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很多,但网络公共事件的爆发通常具备有以下要素:

1.社会身份冲突

从近期发生的网络公共事件可以看出,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社会身份冲突是引发这些舆情事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指出:近年来所发生的网络公共事件,基本反映出我国官民关系、警民之间、贫富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社会基本面的矛盾。网络公共事件中强烈的社会身份冲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共性特点,事件冲突的一方往往是强势群体, 比如富人、有权力的政府官员;而另一方则为通常为弱势群体,比如儿童、女人、农民等。[7]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公共事件的一个共性:社会身份冲突。

2.利益冲突

另外一个容易导致网络公共事件爆发的要素就是利益冲突。陈昌凤教授认为,与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通常容易发展成为掀起轩然大波的网络公共事件。“周久耕事件” 之所以掀起那么大的舆论热潮,其本质不是一种官民冲突, 而是利益冲突,房管局长周久耕就因为发表了要“惩处低价销售楼盘的开发商”的不当言论,与期盼房价下跌的广大网民的利益产生了冲突,继而被广大网民“人肉搜索”,并被发现其有贪腐的嫌疑,从而引发了一包香烟引起的“血案”。

2012年发生的陕西“表哥”事件和番禺“房叔”事件正好再次印证了以上分析。首先,两起事件的当事人一是“局长” 一是“政委”,都是网民眼中的“官”,和网民形成了了“社会身份冲突”;其次“微笑”代表了关于“民”对“官”的不信任,“手表”和“房子”在网民眼中则是腐败的象征,形成了利益冲突。 正因为具备了这些必要的因素,公共事件才接二连三地爆发。

3. 脱域性

现代社会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进行的方式,社会关系建构和维系得以在空间和时间相脱离的情况下进行,而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脱域性”,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 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8]网络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建构着网络的公共空间,使舆论得以迅速形成,并使人们在网络上就能便捷地进行广泛的互动。因此,网络中民意的表达容易脱离具体的人和事件本身,并使事件的议题进一步深化,从而形成了影响广泛的网络公共事件。

(二)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和发展

近来频频爆发的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基本按照以下的路线图发展演变: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 ———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9]2012年发生的陕西“表哥”和番禺“房叔”两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就正好印证了这一路线图。从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能力上看,两地政府表现出很大差异。以下从两地政府的舆情应对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1.陕西“表哥”事件

2012年8月26日,一位网友在翻看“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发出了 “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的微博,并附上截图。随后该微博被广泛转发和评论。有网友爆料称涉事官员为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的杨某,并有网友用微博发布了一张杨某佩戴名表的照片。很快,渤海论坛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杨某在不同场合佩戴有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后又有名表界网友发微博分别对5块名表做出估价。此条微博当天就被转发17543次,引发评论8478条。网民开始称杨某为“表哥”。此后网友的关注由“微笑”转向了“名表”,并开始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

陕西省相关部门虽然在舆情爆发之后第三天作出首次回应,表示将“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如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然而很多网友认为该回应官腔套话味十足,表示极度不满。之后相关部门的后续调查工作进展缓慢。期间亦未见相关部门有效地利用传统或网络媒体进行后续沟通和信息发布,导致各种猜疑和谣言满天飞, 舆情热度持续居高不下。陕西省纪委在9月21日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杨某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的消息。

2.番禺“房叔”事件

2013年10月9日,网友在天涯社区和新浪微博发帖, 贴出一份“广州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某及其家庭成员的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该“证明”显示,蔡某及其家庭成员共有21套房产。该帖文迅速被新浪微博网友转载, 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这些房产的来源引起了公众猜测,蔡某也由此被称为“房叔”。

事件曝光后,广州官方的反应非常迅速。在舆情爆发的第二天(10月9日)相关部门即做出了初始回应:番禺区纪委新闻发言人向报纸记者证实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并表示网友所反映情况基本属实,承诺将及时发布调查结果。第三天(10月11日),广州市纪委即向媒体证实,番禺区“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已对蔡某停职处理,并作进一步调查”。10月19日,番禺区纪委再次向媒体表示,蔡某家庭房产来源的相关情况将在22日由市纪委召开新闻通报会进行通报,并承诺“我们将会给出一个对得住历史的答案”。这个官方的承诺在话语策略的运用上非常成功,不但抛弃了传统的官腔套话,而且“一个对得住历史的答案”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网民期待得到满意结果的心理需求。后来多家传统媒体都引用了 “我们将会给出一个对得住历史的答案”作为新闻标题。到第十三天(10月22日),广州纪委如期召开新闻通报会,表示蔡某涉嫌重大违纪行为,被立案查处,并对其实施“双规”措施,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3.对比分析

以上两起网络公共事件都源于官员涉腐,事件性质相似,对政府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房叔”事件中,广州官方反应极其迅速,“房叔”从“被曝光”到“被双规”,其间仅历14天。广州纪委快速跟进并处理了涉事官员,其办事效率与敢于接受媒体和网民监督的态度,都在为广州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加分。反观“表叔”事件,从事件曝光到官员落马,历时将近一个月,陕西相关政府部门在回应方面显得滞后迟缓。虽然官员最终落马,网络反腐取得胜利,但众多网友强烈质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反腐决心。可见,未及时得到厘清的质疑声往往将进一步发酵,甚至造成政府的形象的损伤和公信力的下降。

从舆情演变路线看,两起事件的引发形式基本相同,形成了强大网络舆论。但在舆情发展阶段却出现了差异:广州官方反应迅速和处置得当,舆情很快消退;陕西官方则因反应较慢,加之没有采取有效处置办法,结果导致了舆情持续高涨,甚至在后期出现了谣言满天飞的局面。无论从初始应对速度和效果上看,还是从过程应对速度和效果看,广州官方的表现都更胜一筹。可见,在舆情发展的初期阶段,地方政府果断及时跟进,对于舆情后期发展的掌控往往更有主动权。

此外,在媒体议程设置上,广州官方表现得更加出色。在事发之初,广州官方即主动接受当地权威报纸媒体《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采访,多次透过新闻发言人及时进行信息公布,宣布成立调查组及时调查相关事件,表明了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拿出了一个让公众服气的说法和处理意见。网民的信息获取来源逐渐转向官方可控的主流报纸媒体,网民心态也由起初的冲动和质疑,转向理性和信任。这都显示了广州政府相关部门谙熟媒介传播规律和媒体议程设置技巧,巧妙利用以主流媒体为基础的“官方舆论场”来“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10]实现了“官方舆论场”和“坊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相比之下,陕西相关部门则没能及时有效利用作为“官方舆论场”基础的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导致了“坊间舆论场”里面的信息出现失真、失当和失控的情况, 政府部门陷于被动的境地。

三、网络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策略

网络公民的兴起、网络公民记者的出现,使得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传播的集散地与交锋的主要阵地, 然而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公共事件性质的认识却十分有限, 在应对的策略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政府形象受损和公信力下降。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转化传统思想观念,适应新媒体形势要求

面对频频发生的网络公共事件,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明显落后,因此舆情一旦爆发,很多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传统媒体时代的防、压、捂、堵、封的办法, 意图借此手段控制舆情的发展和扩大。古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传统的以“防”为主的观念显然落后于网络时代。这种观念和做法非但不能保护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还更容易让公众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产生质疑。有些部门面对网民的质疑,装聋作哑,或者干脆就来一句“我们正在调查”或“祝你学习进步”敷衍了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指出了问题症结:“在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上,网络舆论 ‘愈战愈勇’,搅动社会人心;而一些官方媒体屡屡‘失明’、 ‘失语’,容易陷入新的一轮思想僵滞”。[11]因此,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适时转变观念,调整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思路与方式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前提条件。

(二)研究网络舆情主要特征,掌握舆情演变规律

要妥善应对网络舆情,高效引导网络舆论,仅在思想上转变认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对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改善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和技巧。近年来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过程中,各地政府表现参差不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深入掌握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及其演变的规律,进而频频出现策略失误。政府相关部门及人员如果能加强学习,对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掌握网民的心理特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变化规律,必定有助于今后更妥适、从容应对网络舆论危机。

(三)完善舆情预警机制,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能力,既是执政能力的有机构成,也是执政艺术的体现。在过往那些由网络舆情引发的重大事件中,“民意”在初期没受到重视,以至于演变为后面的“民议”,甚至导致严重的“民怨”,最终不但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此,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在舆情发生初期就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快速反应,并且提高舆情处置能力,掌握舆论引导话语主动权,适时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主动设置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对于缓解舆情,减少舆情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显得尤为关键。

(四)树立良性互动理念,建立常态信息沟通机制

在一个信息传播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不但要善待互动,而且要善用互动,树立良性的互动理念。在面对网络公共事件时,坚决摒弃“躲猫猫”等做法,并主动、迅速、妥善做出回应;坚持信息公开,通过大众媒体、新闻发言人、官方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消除猜疑、解决矛盾,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妥善处理突发问题。近年来广东等地政府提倡“网络问政”,通过开通网络信访平台, 设立新闻发言人,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实现官民网上互动,这些举措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树立良性的互动理念,建立常态信息沟通机制,多平台多渠道展开信息沟通, 善对民意,善用民意,善对互动,善用互动,因势利导,取信于民,积极有效应对和化解网络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

注释

1[1]郝继明,刘桂兰.网络公共事件:特征、分类及基本性质[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2):64-68.

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 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2013-07-17.

3[3]强月新.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99.

4[4]P.Zimbardo.Interpersonal Dynamics in a Simulated Prison[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1973(1):69-97.

5[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8-29.

6[6]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国际新闻界,2009(8):72-74.

7[7]杨敏,王运宝,徐浩程.网络舆论关注公共事件各级政府面临大考[J].决策,2009(7):26-27.

8[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9[9]单学刚,郭晶.网络舆情:自媒体的“蝴蝶效应”[J].网络传播,2011(8):18-21.

10[10]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人民论坛,2012(13):34-36.

公共舆情 篇9

在公共危机预警基础上的网络舆情分析,现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相关部门近年来逐渐加大了技术系统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的建设力度。然而,目前我国的网络舆情分析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危机预警缺乏智能化和实时性的特点,在面对较强的动态性网络舆情过程中,有比较大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内容分析法和网络计量法两种公共危机预警基础上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展开了详细研究,希望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情概述

(一)来源

首先,社会突发事件。近年来,很多社会中的突发事件,经过网络的传播,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这一类社会突发事件包括地震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其拥有较短的爆发事间,同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也拥有较大的威胁。[1]当网民在了解有关事件的真相时,就会对其进行广泛传播,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公共危机事件。

其次,公共危机事件放大的网络舆情。这一网络舆情种类,大部分是由于网民在面对各种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理性的处理和分析所造成的,常常无限放大各种负面情绪。网民的仇官以及仇富心理很容易在面对腐败现象的过程中无限放大,从而造成严重的舆情风暴。

(二)传播和演变

现阶段,人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来宣泄自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一定的群体极化和蝴蝶效应产生于公共危机当中,很容易造成网络舆情危机。

事实上,在爆发公共危机以前,人民群众会经历一段时间来积累各种情绪。这些情绪通常包括对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的不满,人们会利用各种交流软件来交流和沟通这类思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各种思想的传播途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某一事件的大量转载、评论,这就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整个过程。

三、面向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

现阶段,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大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力度。而这一过程中,应建立在公共危机预警的基础之上。以下从内容分析法和网络计量法两个角度出发,对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流程,才能够提升网络舆情分析效率。[2]首先,对分析目标及范围进行确立。对网络舆情分析的目标以及具体内容进行大纲的确立,其中应包含分析的目标、目的,并根据传统分析过程中的经验,对现有分析目标以及结果进行一定的假设。其次,数据的收集。围绕以上已经确定的分析样本进行资料的收集,同时还包括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再次,分析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网络舆情的实际情况,判断分析过程中需要应用的分析维度体系是否需要重新建立,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分类项目以及标准进行确定,最终对分析单元进行规划。第四,编码计划。在以上已经构建的分析体系当中,将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融入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作业两种方式进行利用。第五,量化和统计。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分析要素的类目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将量化处理应用于分析要素当中,确定类目中是否包含样本分析单位,并对类目在样本中产生的频率以及分布的规律进行有效统计。最后,分析汇总。针对以上产生的分析结果,必须展开可信度分析,工作人员应当对这一结果中体现出来的客观性以及稳定性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二)网络计量法

网络计量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计量法,主要针对网络环境而发挥功能。该方法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搜索引擎等进行充分的应用,网络结构单元、网络文献信息计量以及网络信息的直接计量等是网络计量法应用的主要对象。在对这一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对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组织的规律在网络信息中的体现进行明确,从而将其作为重要的依据展开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促使科学信息应用过程中拥有较高的交流效率等。

现阶段,网络计量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有利的方法应用于以下网络舆情分析当中。首先,网络媒体信息。统计计量超媒体以及多媒体在网络当中公布的各种信息,从而对其中包含的各种组织规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推断,为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管理以及建设网站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网络站点结构。在研究各网络之间及其内部拓扑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数学统计模型进行构建,从而有效分析网络链接,对复杂性在网络中的体现进行解释。再次,网络舆情信息。有效分析信息离散分布、作者分布以及转载引证等内容,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对重要的信息分布规律进行充分的掌握。最后,网络影响因子。将链接分析计算应用于网络影响因子当中,促使影响力以及权威性在网站中的体现得以验证和科学评价。

四、结语

我国政府在进行日常的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对社会舆情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在社会舆情当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网络舆情。人们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将自身的看法、思想等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达到情绪宣泄和情感表达的目的。根据网络舆情的这一特点,现阶段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建立在公共危机预警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开发出有利于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舆情技术。

参考文献

[1]赵岩,王利明,杨菁.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16):57-69.

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网络舆情参与,现代公共管理,公共话语体系,民主治理

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参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公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公民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参与决策、发表观点,形成了巨大的公共舆论,从而实现其政治诉求。虽然网络参与为公民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就当下的实际情况而言,网络舆情参与也给政府的治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是在网络时代,同时也是在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体系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网络舆情参与在现代公共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1 网络舆情参与推进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信息的传递呈几何级增加,公众较之以往更容易进入政策对话场域。特定的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并及时收到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反馈。这些信息中包含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与分歧,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加以整合和分析,提炼出有利于管理行为的内容,并依照内容及时修正管理行为,例如:温州高铁事件处理方案、个人所得税议案的确定。公众正是通过对政府议题的反复对话、辩论甚至对抗,使其背后的公共问题得以凸显,使公共利益的诉求进入公共政策议程中,最后形成和谐的公共政策。

1.2 网络舆情参与减少或避免虚假的话语

从信息获取来看,网络中的信息发布往往略过了审查的环节,这不仅能够保障参与者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同时也能够保证获取的信息是“原生态的”。而对意见表达而言,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以此影响公共管理过程,网络参与带来的“面对面”交流感使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有切实感和安全感,这也保证了管理主体所收集到的民众意见更为真实。

1.3 网络舆情参与消解了传统话语自说自话的独白性

政府微博日趋火热,而微博交流的精髓就是去中心化,它并不需要发布者字斟句酌,发布者要做的是在第一时间内以最简练的语言为公众还原真相,让公众能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进行思考,使那些能够反映公共责任和公共意识的意见获得认可。传统体制中的话语权被下放,避免专家理性的不足,改变了传统话语的独白性。

2 网络舆情对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情参与使网络成为了一个新的公共场所,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意见,政府通过网络收集信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量的舆情信息已经让人们真假难辨,“多数暴政”、网络依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背离了网络舆情参与的初衷,甚至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1 舆情信息的混乱与失序扰乱了网络舆情的秩序

公众的自媒体特征使网络信息的传播高效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政府不断提高的网路监管力度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与便捷性,使目前的网络传播秩序相对混乱。一方面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泡沫,公众在获取信息时需要花费时间甄别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多,媒体功能的不断强化,网络中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或散播谣言的行为有所增多,舆论信息的混乱无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价值的声音。

2.2 网络舆论的“多数暴政”

奥地利心理学家洛伦兹分析说,因某一现象或目的而被吸引在一起的群众,心理会发生畸变,有意识的个体很容易丧失,代之以无意识的群众,即所谓“无名群众”。“无名群众”的集体行为具有自发性、狂热性和非机构性3 个特征。他们只接受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与观念,具有情绪冲动、易变、急躁,易接受暗示的特征。

在实体社会中,现场围观群众和发帖网民都可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广场效应”催化下,人们的理性能力降低,开始站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制高点上通过语言对事件当事人暴力相向。由此看出,仅有善良的意志而没有法律的约束,将有可能形成“多数的暴政”。因此,在肯定网络民意积极作用的同时,要谨防以多数人意见为幌子的“暴力”现象。

2.3 网络普及带来的网络依赖

每当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以后,众多媒体和网民都会第一时间把注意力聚焦于这些事件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被当作强有力的“主流民意”,“网络舆论依赖症”便开始流行。越来越多的公众将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网络,认为只要是在网上制造出舆论就能引起关注,进而让事件得以解决,在出现问题或者想要提出诉求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或者媒体曝光。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在报道中大量引用网民的观点,仿佛网民的看法就是大众民意,网情就是评判是非的标准。

毋庸置疑,网络舆情参与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与参政议政等方面已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社会组织,政府有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用网民能够接受的形式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不断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共舆情】相关文章: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05-20

纪委舆情04-10

舆情汇报04-23

舆情总结05-16

舆情报告05-28

舆情管理06-19

舆情分析07-04

校园舆情05-14

舆情监督05-22

学生舆情06-13

上一篇:幸福也有副作用下一篇:大倾角煤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