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建设

2024-08-15

国民经济建设(精选十篇)

国民经济建设 篇1

1. 国民经济学学科概述

1.1 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

要想认识与理解国民经济学, 那么首先就必须认识国民经济, 所谓的国民经济, 就是国民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是由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地区、部门、层次以及环节等所组成的。现今, 国民经济并不单单是指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组成总称, 从内涵上而言, 国民经济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畴与领域, 其包含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 包含了不同层次的经济, 包含了国内众多经济区域和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区域, 其对国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概述。

国民经济学, 其是一门对国家范畴内部社会再生产环节和环节间的循环和衔接, 各个生产与资源要素间的组合和配置, 以及不同产业部门间互相联系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因而,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管理规律, 其中包含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等等[2]。与此同时, 其还牵涉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例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府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等等。

1.2 国民经济学学科特点

其一宏观性, 即虽然经济总量的基础是经济个量, 然而总量并非只是单纯的个量之和;

其二综合性, 虽然在宏观抑或者是次于宏观管理上的问题比较多, 但依然必须将综合性的问题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其三战略性, 该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经济战略方面的人才;

另外, 还有两个特点为前瞻性与对策性。

2. 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虽然我国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了若干年的建设, 但是其建设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 还有一些问题还未理清, 因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2.1 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归类上, 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其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类中, 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 依据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定学科性质, 因而将国民经济学划入应用经济学类中, 而并非是理论经济学一类;第二, 可能是在学科转型过程中, 依旧采取了原计划经济学学科的划分。因为国民经济学科具有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点, 因而要求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和一些理论经济学科 (如宏观经济学等) 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 还对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 (如区域经济学等) 之间的关系予以处理。要想更好地转变当前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分工不明晰的情况, 那么就必须对有关内容予以明确的分工, 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梳理。针对都是经济类的学习, 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复或交叉, 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 不同的学科其在研究的对象、理论体系以及框架结构等方面, 都是较为明确、规范的。

2.2 国民经济学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当中, 往往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 具体而言就是, 在本科教学中, “国民经济学”叫做“国民经济管理”, 对其名称进行分解与分析, 可发现其似乎处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 在经济学二级学科目录内, 硕士与博士教学所采用的名称是“国民经济学”, 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另外, 对于“国民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划分, 也有不一样的意见, 有学者认为该学科应属于管理学, 还有学者认为其应当归为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的范围。笔者认为, 应当把“国民经济管理”学和硕博培养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互相协调发展, 即统一叫做“国民经济学”。在调整本科经济学目录的过程中, 用“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国民经济管理”, 且将其从“目录外”转入“目录内”, 这不但有助于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本科和硕博点的有效衔接, 进而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 在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对此, 应当理清其中所存在的关系与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

摘要:众所周知, 在我国的经济学体系当中, 国民经济学是其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学科。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 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新时期、新形势之下, 我国众多高校开始设置国民经济学专业, 大力培养国民经济学专业人才, 继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因此, 进一步加强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合理建设, 是极为有必要的, 那么应当如何建设、发展好国民经济学学科呢?基于此, 文章将对国民经济学的概念加以阐述, 并提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1, 26 (1) :4-11

[2]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23) :100-101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 篇2

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从来需要文化为之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

任何经济活动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已经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成为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二是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门类不断增加。传媒、娱乐、旅游、信息、咨询、律师等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人类观念的变化带来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开发,甚至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化。“绿色文化”观念带来了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对传统污染产业的遏制和取代等。四是商品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加强。人们购物时不仅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和质量水平,而且越来越注重购物环境、购物感觉、购物文化。五是许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不再取决于物理形态,而是取决于文化内涵。六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分量日益增大。劳动者的精神意志、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等企业文化因素对于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因此,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在近代社会,西方列强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制度先进、文化先进的国家是首先富强起来,大家记住,我说的是富强而不是富裕。比如,西班牙人和英国人能够抢遍全世界,并不因为他们的钱多,他们当时主要的力量来自制度和文化。还如二战之后的战败国日本,他仅仅用了四十年就能以大国的风采比肩美国。他们不是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好,日本的成功首先在于通过“变革制度、改良文化、引进技术”再一次重新崛起。20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崛起的关键阶段,可是我们却只学会的“引进技术”这一项。

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 而人受自己的精神和文化支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文化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实践证明,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比如,我们的城市建设,要突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要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形象、档次,靠多盖几座高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文化。

2、文化兴国实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建设搞得好,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妨碍的作用。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现代化、工业化、都市化、经济成长的过程与速度比西方相应各阶段的发展高好几倍。一个民族,其文化越是有民族特色,就越能受到国际的重视。近二十年来,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就引起世人瞩目,海外学术界首先从历史文化背景方面去审视这一经济“奇迹”并重新分解儒家文化的组成要素,研究其中哪些因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较早从正面解释儒家伦理对东亚经济奇迹的贡献的是赫尔曼康恩(Herman Kahn)。

这位“大过渡理论”的创立人认为东亚社会所共有的儒家伦理是工作勤奋、敬业乐群、和睦人际关系、尊敬长辈、强调配合协调与合作,而不是突出个人或个人利益,等等。他认为这种文化更加适于经济增长。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比较中看文化建设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中,亚太地区是世界各地区中变化最大的地区。亚太地区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它的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也远远超过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曾经创造过的最高记录。这种高速经济增长带动了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据世界银行1995年12月30日发表的各国经济最新统计表明,自1990年以来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出现正增长。过去的10年内,特别是亚洲的泰国、韩国、中国和新加坡,是全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国家。1985年至1995年期间,泰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居榜首,达到8.2%;韩国为7.8%居第二位,中国、新加坡以6.9%并列第三。人均收入增长较快的还有美洲的智利和乌拉圭、南亚的马尔代夫等。现代化的宏观历史进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探讨文化问题的重点应放在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时代课题上,即文化因素是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因素作用的探索中对我们的启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因素的自变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在社会生活中的这一功能愈来愈大。自有文明以来,世界就脱离了静止不变的状态,处在不同的变迁之中。促成世界经济发展趋热的几组因素是:文化因素、生态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国际交往因素等。社会变迁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但物质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基础,物质文化的积累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率与文化积累率。文化因素提供一种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意识,其社会功能主要是为经济生产和政治生产提供某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从亚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比较好的新加坡的经济启示中,看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新加坡在建国后短短10多年里,能将一个脏、乱、落后的殖民地建设为市容整洁美丽、社会秩序井然,人民有礼守法、官吏廉洁高效,人民积极向上的国家,被人们称其为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新加坡领导层认为,亚洲文化强调社会的力量,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权利。东方型的价值观和西方型的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从这样的基本认识出发,新加坡选择了东方文化为其基调。新加坡领导层还认为,“没有一个亚洲社会”能够成功地模仿西方文化的“样板”。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培养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弘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传统文化。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实现其宏伟经济目标的同时,在国民精神建设方面着力宣传共同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强调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政府把这一做法视为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儒家思想产生于古代中国乡村的农业社会,而现在的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的工商社会,故儒学必须现代化才能与新加坡的现实相协调。——从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过程中,看教育文化的作用。新加坡在发展中经济处于先进行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十分重视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促进生产的高速发展,从而为新加坡现代化的实现铺平了道

路。——从新加坡的廉政建设中,看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讲到: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的确,新加坡在亚洲国家中不仅以高速增长的经济成就闻名,而且其良好社会秩序令人瞩目。新加坡长期以来不仅一直把官员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长年坚持不懈地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一,政府十分看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教导官员和人民要团结,克己奉公,为国为民,尊老爱幼等,使新加坡成为东方文明的礼仪之邦。其二,政府要求其公职人员以东方伦理道德陶冶品德和情操,带头廉洁奉公,反对特权和谋取私利,特别要求国家高级官员树立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以自己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去影响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其三,政府每年都要发动各种形式的文明活动,人人都要学习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通过这些形式培育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也为造成一个廉洁的道德氛围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素,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振兴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的经济建设正信心百倍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手抓以现代科技为标志的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以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为标志的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成果将呈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涌现和创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只意味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振兴,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和中国文化的振兴。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新成果,都是在继承、吸收、消化、综合前人或者同时代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展和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要从当代世界文化宝库中吸取精华、获得更多的东西来充实、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也不能单纯用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国家可以很富有,可以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去培养一批专门人才。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精神,则往往来自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而亚太地区又是中国发挥其国际作用与影响的重要地区。尽管经历了过多的曲折,在经济上落后于亚太地区一些发达国家,但中国是西方文化圈外经济建设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40多年来不仅养活12亿人口,而且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昔日被视为只讲“仁义道德”的“东亚病夫”,如今已能造原子弹、导弹、核潜艇„„使西方世界大为震惊。西方人一向以为中国人重直觉、整体、综合,最多在诗歌艺术上能有所表现。事实证明,中国文化并不只是斯文、懦弱的文化。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没有失掉自身的特色。同时,中国经济要想发展,一定不能“夜郎自大”,而要尽可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发展与外界的联系,保持经济与文化的开放性,把自己融于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社会大家庭中,遵循一些国际通行的规则,尽快地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总之,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要依赖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文化建设对它的推动作用。脱离这些作用与影响,单纯、孤立地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因为,从生产力本身来看,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组成的,其中劳动者是重要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高智能的人,需要高文化、高素质。因此,文化因素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样,就生产工具而言,生产工具越先进,高科技越发达,经济发展越迅速。

3、人类的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建设,原因有如下:

第一点:经济的发展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只有文化才能避免这种盲目。

人活着总是有其目的性的,这个目的就是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而发展经济只是一种达到这个目的手段,所以确定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必须放到发展经济的前面,而确定这个目的的过程,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

第二点: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发展经济。

我很难想象没有文化的社会,怎么样去发展经济。我甚至更难想象没有文化,如何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一个社会是需要社会的组织关系,礼仪文明的。而这一些必定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

第三点:人类不可以没有经济,但更不可以没有文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在一次航海考察的中,来到一个落后的部落里,当时天气很寒冷,但是当地的土著穿得却很单薄,于是好心的达尔文就把自己的一床红色的毯子赠与这里的一名土著,可是让达尔文没有想到的是,这名土著并没有用这个毯子去御寒,而是把毯子剪成条状,绑到自己身上跳舞。

没有文化,即便经济搞上去了,人类最终还是会崩溃的在自己的心理上

国民经济建设 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能源战略;国民经济;能源地位

1.概述

1.1电力需求状况[1]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与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产业以及各个城镇对电力的需求日渐增大。1992年前后我国总体电力需求量增幅达到了百分之十。即便在经济危机影响的“九五期间”,用电量增幅仍然达到了百分之六以上,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其中用电增长主要方面为城乡居民用电增长强劲,特别是人均用电量极其明显。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我国人居用电量稳步提升,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大量普及,人居用电量开始快速增长。甚至在2009年增幅达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1.2我国能源现状

随着电气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我国能源战略中心的电力需求更是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发电产业主要为火力发电,并且主要产煤区为中西部地区。这种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需求状况分布有着截然相反的情况。所以,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事关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行,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

2.智能坚强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开始由单纯的输电线路逐渐转变为调整具有资源配置、引导生产以及布局等多种功能的服务系统[2]。大力加强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有具体以下几点作用:

2.1优化现有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供应

由于我国人均煤炭数量以及人均传统能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传统能源数量。所以大量清洁能源的需求应该是我国能源发展重点。介于我国太阳能以及风能发电产区与用电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能够保证长距离输电,安全高效的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迫在眉睫。

2.2提升大范围能源转移能力

由于我国能源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以及北部地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运输性质极其严峻。这一严峻现状促使我国必须要重点建设我国的能源配置产业,降低我国在能源运输上的压力。电网则作为能源资源科学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大范围内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从中国国情实际具体出发,加快建设具有坚强骨架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的大规模大范围低损耗运输,促进能源基地的集约式开发,可以推动能源在国际上快速流通,实现国际能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3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发展提供气体与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满足东南沿海经济区的能源需求也能大力带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后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整合了自动化以及储能技术。这样的电网可以将所有的能源接入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以及统筹安排。并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大量电能接入电网而产生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问题,提升电网系统对于安全能源的接纳能力。

2.4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改进用户体验与电力系统服务质量

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坚强智能电网可以保证电能质量与电力运用的安全性。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加强供电方与用电方的积极互动,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使服务更加多元化。通过运用智能电网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户方便地接入退出,可以极大地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电力投入与产出研究

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对投入以及产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得到影响投入及产出的具体几点因素[3]:

3.1新兴技术的发明以及创造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新技术新发明被创造并投产,例如电动汽车等行业逐渐成为主流。由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盛,大量电能被消耗,而能源问题特别是电力能源问题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可以增加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2新型能源结构的逐渐架设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显现,大量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取决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型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传统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战略调整。可以在环境问题如此严峻的今天仍然可以保证较大的产出。所以加大智能电网的投入可以保证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

4.智能电网对国民经济影响研究

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全建设仍需将近10年左右。十年间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查阅并通过运用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预测[4]。

4.1运用影响力系数的分析

通过运用影响力分析对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分析我们得到07年以来电力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系数低于1。这说明07年以来,我国电网建设投入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小,但通过对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影响较小,但是每年增幅较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大。也通过数据显示在2020年左右具体系数大于1,也就是说在2020年左右可以在国民经济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4.2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

通过运用感应度系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电网建设在感应度系数一直大于2。也就是说我国电网建设的投入一旦有较大变动便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地影响。特别是在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电荒的现象,可以明确地看到只有加大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方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并通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对我国能源战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与高耗能产业分布的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可以在电力调度上产生巨大的优势。智能电网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并促进互动,提升电力产业互动。

(2)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可以在保证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更加可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可以促进例如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分析得到了几点影响电网投入对国民经济促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新技术的发明及创造以及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保证。

(4)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旦投入下降便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等.智能配电网讲座[J].供用电,2009,26(3):81-84.

[2]余贻鑫,栾文鹏.智能电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7-11.

[3]刘振亚.智能电网知识读本[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国民经济建设 篇4

1.针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即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比重大, 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 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这一问题, 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具体做法为调整农业——种植业与二, 三产业的相对比例。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总产量逐步增加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发展以二, 三产业为主的新型农村企业, 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

2.要全面优化农产品品种, 普遍提高农产品质量。不管从事哪类农产品的生产, 都要把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作为重中之重。回顾历史, 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生产出的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明显的劣势, 由此导致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 我国农村主要农产品供求中的数量矛盾已基本解决, 我们有条件讲究质量问题了, 因此应该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宁可少一点, 但一定要好一点, 以免白白浪费资源, 浪费农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3.笔者认为国家应在每个乡村都扶持成立一个新农村建设发展公司。众所周知, 现阶段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 而新农村公司就是一个立足农村, 以专业人才为核心, 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积极研究开拓市场, 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构。

(1) 公司应立足农村, 鼓励农民以资金或土地使用权等形式入股经营, 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在农林牧副渔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大力推广特色农业。对土地实行集中管理集中经营, 实行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从而降低单位成本的投入。公司还应大力推广订单农业, 提高经济效益。

(2) 公司应依托农村的资源优势进行招商引资, 特别是要注重引进外资。将我国农村生产出的高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招商引资能够极大地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 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司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 鼓励和吸引城市居民 (特别是企业下岗职工) 来农村进行投资和合作经营;鼓励和吸引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来农村创业, 加大城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

(3) 公司应设立劳动力培训部门, 组织安排公司员工定期接受文化素质和技术培训, 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 公司还可组织农村留守人员中的闲余劳动力成立家政等劳务组织, 为因外出打工家中缺乏照料的农民工家庭提供帮扶服务。既增加了就业机会, 又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总之, 新农村建设发展公司是一个以人才和技术优势扶贫济困, 力求减少和消除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和谐发展的协作组织。

(4) 必须要提出的一点是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即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农业的道路。

就我国农业而言, 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 而且又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 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业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 人均水、土等自然资源缺乏,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此外, 作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乡镇企业, 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农村环境污染以至政府不得不强制关闭许多工厂, 大批农工重新回到田间, 农村出现了返贫群体。由此可见, 我国目前和未来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以上我国的“农情”突现了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紧迫性。因此, 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中, 更特别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要把农业作为绿色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 有效防止污染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 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主体, 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经济改革, 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在此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完善农村产业结构, 优化农产品质量, 成立新农村建设发展公司等途径, 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中原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建设 篇5

一、中原经济区的含义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总体要求——“四个”定位: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三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四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五新”目标: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打破几百年来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粮食、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其实质是对传统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它不仅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而且还需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也同样需要创新。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到了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时候

(一)以往河南发展不够重视县域经济。鉴于经济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不平衡性、稀缺性,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经济体不可能同时快速发展,往往只是部分相对发达的区域,率先集聚了优势资源和经济要素,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壮大,形成带动力强的核心增长极,辐射引领整个区域快速发展。纵观沿海经济区,都是通过培育核心增长极,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珠三角主要靠广州、深圳,长三角主要靠上海。我省2006年谋划的中原城市群,经过几年发展,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已经充分显现:虽然土地和人口仅占全省35.3%和40.3%,但经济总量占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6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78%。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是核心与腹地的关系,中原城市群作为核心区和增长极,有利于在中原经济区内最大化地发挥腹地效应,向东西融合、南北拓展,承接和整合各类资源,发挥更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所以,在构建中原经济区时,要给予中原城市群更多的优惠政策,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建设“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等示范基地,更好地发挥中原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是河南经济的基石。说县域经济是基石,是因为河南经济总量的70%在县里。大城市的发展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十分必要,它们能够搭建必要的框架;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则是将框架连接成区的必要措施。目前河南100多个县,有28个县的人口超过100万。必须激发县域经济自身的活力,就像以前火车单纯靠火车头牵引,现在应该向动车组转化,每节车都有动力。我们要搞中原经济区,如果县域经济发展不起来,这个经济区就缺少最基本的要素支撑。

(三)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目前,河南的城市化率为37%,低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按照发展规划,到2020年,河南城市化率要提高到50%。这说明河南城市化发展还有巨大空间。而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逐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支撑点,并因此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南的县域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的,在全国百强县中,河南的县市就占了四五个,而在中部百强县中,河南至少有10个县市。这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设中原经济区,主战场不在大中城市,而是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县域经济强则全省强。河南一方面要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完善、提升其带动力作用。另一方面,必须激活县域经济。

三、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措施

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这也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河南之所以成功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就是得益于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构建中原经济区必须扶持壮大重点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规模,着力打造一群质量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在同行业、全国乃至亚洲、全球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为中原经济区提供强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也要根据自身特色发展。

发挥河南人口大省优势,人口大省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强省?这分几个层面:首先,优化基础教育,达到小学中学教育资源均衡化;其次,对于中学毕业的青年,不能上大学的可以进入职业中专,学得一技之长,不再走父辈的老路;再次,对于4050的民工,要见缝插针,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技能教育,提高素质;最后,要真正把河南的高等教育质量提上去。

建设环境经济新政策 篇6

环保总局四年来搞了四次环评执法,靠的全是行政手段。这些手段是现有法规制度框架内的最大创新,虽然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但长期效果却十分有限。

30年来中国的改革历程,从某种角度看是一个从中央向地方“放权让责”的利益调整过程。通过向地方分权进而促进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改革模式,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传统财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税收主要靠GDP,“短期行为的决策导向”必然决定他们力争“任期内效益最大化”。他们有两种选择,要么自主创新“开源节流”,要么依赖资源“杀鸡取卵”。而后者显然费时少、见效快。其结局必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环境指标的考核问责制度未到位外,从经济上讲,还缺乏一套激励各级政府和企业长期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机制。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必要的行政办法”指得便是“区域限批”这类手段,而经济手段则指的是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什么是环境经济政策

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它以内化环境行为的外部性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政策,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如生态补偿和区域公平。根据政策类型分,环境经济政策又包括:市场创建手段,如排污交易;环境税费政策,如环境税、排污收费、使用者付费;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财政激励手段,如对环保技术开发和使用给予财政补贴;当然还有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等等。

由于我国至今仍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世界上还没哪个发达国家是拖着如此巨大的农村人口进入现代化的;由于农村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至今仍被轻视,制订环境经济政策时还应据此国情分别研究。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经济政策对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至关重要。

先建立哪些环境经济政策

1、绿色税收

环境税(绿色税)已被西方广泛采用。如果宽泛的理解,环境税包括专项环境税、与环境相关的资源能源税和税收优惠,以及消除不利于环保的补贴政策和收费政策。严格来讲,环境税主要是指对开发、保护、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的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

通常做法仍是“激励”与“惩罚”两类。一方面对于环境友好行为给予“胡萝卜”,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另一方面针对环境不友好行为挥舞“大棒”,建立以污染排放量为依据的直接污染税,以间接污染为依据的产品环境税,以及针对水、气、固废等各种污染物为对象的环境税。

我们如果引进环境税,就可以实现税收增加、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的“三赢”目标。实行环境税,环境经济政策等于成功了三分之一。但鉴于环境税收涉及面大,认识不一,还需一步步来。

第一步,清除那些不利于环保的相关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按照国务院关于限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原则,取消或降低这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环保总局最近刚向财政部门提供了第一批“两高一资”化工产品的黑名单。

第二步,研究融入型环境税改革方案。比如,我们应重点研究适合征收进出口关税、降低或者取消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名录,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资源税改革建议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择机出台燃油税。

第三步,研究独立型的环境税方案。环保总局正在研究对生产重污染的产品征收环境污染税的问题。即为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也为了有效降低重污染产业和产品的比重,必须向重污染企业或产品征收环境污染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开征污染排放税与一般环境税,条件成熟时还可设计不同的碳税政策。

2、环境收费

研究新的,保留老的。对那些传统的环境收费政策仍应继续。国际经验表明,污染者上缴给政府去治理的费用高于自己治理的费用时,污染者才会真正感到压力。而如今,中国的排污收费水平过低,不但不能对污染者产生压力,有时反会起到鼓励排污的副作用。

为此,我们要主动联合有关部门,运用价格和收费手段推动节能减排。一是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包括水、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供热、土地等价格;二是落实污染者收费的政策,包括完善排污收费政策、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促进电厂脱硫、推进垃圾处理收费;三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包括鼓励资源再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烧、生产使用再生水、抑制过度包装等等。

3、绿色资本市场

构建绿色资本市场可能是当前全国环保工作的一个突破口,是一个可以直接遏制“两高”企业资金扩张冲动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通过直接或间接“斩断”污染企业资金链条,等于对它们开征了间接污染税。

企业融资的途径:一是间接融资,指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二是直接融资,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

对间接融资渠道,我们推行“绿色贷款”或“绿色政策性贷款”,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低利率;而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简单说,一方面,环保部门应积极为银行部门提供相关项目的环境信息,如提供拟查处的环境违法企业与项目的名单。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应配合环保部门,引导各级金融机构按照环境经济政策要求,对国家禁止、淘汰、限制、鼓励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授信区别对待。尤其要对没有经过环评审批的项目不要提供新增信贷,避免出现新的呆坏帐。前不久,环保总局与银监会、央行共同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意见》,这应成为绿色信贷的基础文件。

与间接融资渠道相比,我们在直接融资渠道上的“招”应更硬。企业发行股票、债券,都要通过证监部门这道关。我们要联合证监会等部门,研究一套针对“两高”企业的,包括资本市场初始准入限制、后续资金限制和惩罚性退市等内容的审核监管制度。凡没有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环保设施不配套、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环境事故多、环境影响风险大的企业,要在上市融资和上市后的再融资等环节进行严格限制,甚至可考虑以“一票否决制”截断其资金链条;而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上市融资应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4、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政策是我最关注的领域之一。这项政策不仅是环境与经济的需要,更是政治与战略的需要。它是以改善或恢复生态功能为目的,以调整保护或破坏环境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对象,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一种制度。

所有地区和所有人发展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假如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区域或流域有重大影响,一旦被破坏将会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个区域将被限制或禁止开发。但不能因此剥夺这个地区发展的权利,更不能让他独自承担环境的代价。因此就需要相关各方对放弃发展机会的该区域予以经济补偿,如对核心生态区域给予保护性投入,实施机会性补偿政策。同时,还要对受益地区推行使用者付费与破坏性赔偿制度,谁使用谁买单,谁破坏谁赔偿,谁也不能随意无偿享受环境资源,所有受益者都应共同分担环境成本。目前,发达国家大都采用了生态补偿政策,成效显著。

在我国现行的几类政策初具生态补偿萌芽。第一类在政策设计上明确含有生态补偿的性质,如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水土保持收费政策、“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等。第二类可以作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很好平台,但未被充分利用好,如矿产资源补偿费政策。第三类看似属资源补偿性的,实际上会产生生态补偿效果,如耕地占用补偿政策。第四类是政策设计上没有生态补偿性质,但实际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今后将发挥最大作用的,是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扶贫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生态建设工程政策。有专家认为,生态补偿在经济学上很难严格定义,通常只能被称作环境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总体上看,我国现行补偿政策具有明显的部门色彩,没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规划。很多良好的政策设计,都莫名其妙地陷入分割体制中的部门利益“进一步协调”之中。今后生态补偿政策的构建,应首先集中在水源地保护方面。选择典型流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流域跨界污染控制补偿、跨流域及流域上下游水资源优化利用补偿、流域生态环境效益共建共享等试点,为建立宏观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创造条件。

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两高”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一旦研究实施成功,将为中国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主体功能区划与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进一步实现,将为建立全球环境公平补偿原则奠定基础。

5、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是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的一种环境经济政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尝试将排污权交易应用于大气及河流污染源的管理。其经验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从国外实践看,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首先是由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某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状况、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一个排污总量。然后建立起排污权交易市场,具体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排污权的初始分配,由政府以招标、拍卖、定价出售、无偿划拨等形式将排污权发放到排污者手中;第二步是排污者之间的交易,他们根据自身治污成本、排污需要以及排污权市场价格等因素,在市场上买卖排污权,这是实现排污权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余下的,政府部门须做好对参与排污权交易企业的监测和执法,同时规范好交易秩序。

排污权交易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降低污染控制的总成本,又能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举个例子。如果我国2010年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是1000万吨,那我们就可根据发电排放绩效方法把这1000万吨控制指标通过无偿或者有偿分配、拍卖等形式分配给火电厂。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火电厂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治污成本、排污权交易市场价格比较,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买卖排污权。只要不同企业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费用存在差异,市场交易的机会就存在。那些治污成本低的企业,就愿意通过加大治污力度、卖出多余份额排污权来获益;那些治污成本高的企业,就有动力去市场购买排污权来节约成本。只要市场上排污权越少,价格就越贵,企业治污的动力就越大。当企业发现他们在提高治污水平、改进治污技术方面有利可图,从而由一个消极的污染者转变为积极的污染治理者。而我们环保部门可以通过逐年压缩发放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份额来达到“减排”目标。此外,排污权交易政策还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如一些公众环保组织就可以用筹集来的资金买下若干份额排污权使其不进入市场交易,就等于为全国二氧化硫减排作了贡献。

6、绿色贸易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世界排名第三,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和世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国家开始普遍设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进行挤压的形势下,我国的贸易政策应做出相应调整。

要改变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而忽视资源约束和环境容量的发展模式,平衡好进出口贸易与国内外环保的利益关系。这首先得看好两道门。一个是出口。应严格限制能源产品、低附加值矿产品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出口,并对此开征环境补偿费,逐步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必要时开征出口关税。另一个是进口。应强化废物进口监管,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低环境污染的废旧钢铁和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征收大排气量汽车进口的环境税费;积极推进国内的绿色标识认证。此外,我们一方面需构建防范环境风险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应加快制定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危险化学品防治法、臭氧层保护条例、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并发布外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另一方面需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例如实施国际通用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机制,保护好我国的遗传资源;再一方面还需加强各部门联合执法,对走私野生动植物、木材与木制品、废旧物资、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惩。如果条件成熟,还应开展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实现贸易和环境利益的高度统一。为此,环保总局愿主动配合商务部、财政部的工作。

7、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最具代表性,就是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设沿海经济强省 篇7

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性

1.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建设和谐河北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思想文化和谐等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的配置、经济运行的过程、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等处于恰当协调的状态, 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体现, 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表现。和谐河北的建设离不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建设和谐河北的必然要求, 意义深远而重大。

2.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沿海强省建设的要求。

经济增长质量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是否强大, 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多, 更重要的在于质量好, 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尤其如此。只有高质量的经济, 才能有发达的科学技术, 先进的科学文化才会有先进的载体, 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要进一步提高河北省的经济实力, 推进沿海经济强省建设, 确立我省在环渤海和京津冀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3.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

我国在“九五”之初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质就是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前背景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可以在既定增长目标下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提高经济增长绩效;可以在既定增长目标下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些对于河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5.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与全国总体情况一样, 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数量上已基本得到满足, 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高质量的高档消费品和住房、安全舒适的旅游、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活环境等, 这些都只有通过提高经济质量才能实现。

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1. 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强化质量意识。

短期内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必然导致大量低效率的生产要素投入使用, 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降低。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都比较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增强质量意识。经济质量重于泰山, 它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全社会都要形成“质量第一”“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当前, 在中央采取各种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增长速度, 在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 不再追求更高的增长速度, 而将重点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标上, 强化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指标的考核, 争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竞争省区中名列前茅。

2.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寻找新的增长点。

要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整合、加强和发展,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仅仅依靠对传统产业的整合, 难以实现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目标。要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世界范围看, 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经济实力强的地区, 一定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地区。河北要发展, 一方面要提升现有工业, 另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我省环京津的地理和人才优势, 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超常规发展。今后产业结构发展和演进的目标, 应该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以高效率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链接, 以大量高技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

3. 调整产业结构, 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河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 把大力发展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突破点, 利用已有基础, 重点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 来提高经济增长总量和效益, 带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制造业, 在现有基础上做强而不是做大,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要提高服务业比重,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 培育新兴服务业, 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 继续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 发展过程注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强化地位, 使其真正成为新增长方式的着力点;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精品农业和高科技农业, 构建并完善技术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就业多的产业结构。

4. 继续推进技术创新, 提升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我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又需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后, 各地区要以企业为主体, 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加大综合开发力度, 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技术优势, 提升技术水平;坚持自主创新, 争取在一些能源、环境、农业、信息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要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 开发核心技术, 形成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技术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发展向速度效益型发展的转变。

5.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 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前, 为实现这一目标, 各地区要从根本上转变投资方式, 由重视投资的总量, 转换到重视投资的结构;由重视物质资本投资, 转换到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及研究与开发投资;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循环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抓紧建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国民经济体系, 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下功夫,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的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 适度、合理开发资源, 同时注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6.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驾护航。

国民经济建设 篇8

在我国,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 到2010年, 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 其中二级公路里程达到23.1715万公里。为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 根据交通部的发展战略, 到2020年, 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00万公里[1]。由此可见, 在未来的10年里, 公路建设将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发展。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已成为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工程实践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在决策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公益性可行报告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 项目管理

“项目”概念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 通常会追溯到马梯诺 (Martino) 的定义, 即“项目是一项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任务, 它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一种或多种资源的支持;它由对于实现任务目标所必需的、相关的和独立的活动所组成”[2]。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量关于项目的定义。德国标准DIN 69 901将“项目”解释为:一个只有通过总体条件才能识别的计划, 这些所谓的总体条件包括目标计划、时间、经费、人员以及其他限制, 对照其他计划给予界定, 和项目特有的组织[3]。世界银行则从投资的角度将项目解释为:同一性质的投资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同的投资, 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投资。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 (PMI) 则将项目定义为: 组织中所有具有一次性、有头有尾而非持续性的工作, 或为达到一个特定目的而将人力等各种资源结合形成的一个短期组织[4]。显然, 无论怎样定义, 项目本质上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可能包括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约束,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特定的质量要求等;而项目的特定目标则可能包括质量高、进度快、成本低等。因此, 实施一个项目, 就要求项目的执行者按照限定的时间要求、财务预算和质量标准完成所规定的目标, 这就需要进行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二) 二级公路项目特征

1.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 二级公路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二级公路通常是指连接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 或者是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其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 (ADT) 一般为2000~10000辆。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相比, 二级公路虽然对区域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交流影响较小, 但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 二级公路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周期较短, 一般不需要跨越多个年度, 同时二级公路对线形指标要求较低, 一般每公里造价相对较低, 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要消耗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土地等资源相对有限。

3. 二级公路项目的实施对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由于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不同, 对线形指标要求不高, 因此对项目区域原地形地貌破坏较小,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 所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 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相对较为简单。

4. 正由于上述三点特征, 与高速公路项目相比, 二级公路项目在此前处于相对不受重视的地位, 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管理上都远远落后于高速公路项目。

(三) 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 二级公路项目管理是指在二级公路项目周期内, 通过专门临时性组织, 对该二级公路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控制, 以实现该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对二级公路项目而言, 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项目筹备阶段的工作, 主要是对二级公路项目进行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立项;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 主要是明确项目融资方式和项目目标, 建立项目组织, 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征地拆迁、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评价与验收;而项目营运阶段的工作, 则主要是调整项目组织机构, 调整各项管理制度, 养护管理二级公路, 并实施二级公路收费管理和经营管理。

根据上述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 可以将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划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 狭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仅包括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 而广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包括了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 即二级公路项目的全过程。

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研 究

国民经济评价是将建设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中,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 通过比较拟建项目建设中所消耗的价值以及该项目建成后所能创造的国民经济效益, 来计算该项目的经济效果, 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常而言,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只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二级公路建设项目, 尤其是西部山区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 其技术等级偏低, 往往是因为这些公路通常地处偏远山区, 受地形条件与地质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与此同时, 这些公路项目所在区域通常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相对较少, 项目的主要直接经济收益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而言微不足道, 但项目建成后能带动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开发, 丰富中东西部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 方便山区人民的出行, 节约运输时间, 提高旅客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从而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交流, 进而能改善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强民族团结。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 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具有超出一般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殊重要性。

(一)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就国民经济评价而言,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2004]20号) 发布后, 公路建设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 作为公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评价则是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在上述问题中, 国民经济评价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 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 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 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4]。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有UNIDO (United Na- 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流派、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流派和Arab流派三个流派[5]。其中, UNIDO流派和OECD流派都以净总消费效益为主要目标, 并把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效果作为附加指标;而Arab流派则以国民收入及纯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目标, 把就业效果、收入分配和相关投资效果作为辅助指标。就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而言, UNIDO流派以国内市场价格作为影子价格, OECD流派以边境价格作为影子价格, 而Arab流派则以国内市场价格为基础, 利用修正汇率或旅游汇率将贸易品的口岸价格换算为国内价格。除上述三派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外, 1975年世界银行的林恩·斯奈尔和赫尔曼·G·范德塔克还提出了S/V法 (或S-V-T法) [3]。

目前,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影响法、有无对比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三种[6]。我国2006年7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 主要采用“有无对比”的计算理论, 推荐采用以影子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进行国民经济费用效益计算。在实践中, 也有文献探讨了建立综合费用法来编制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直接效益计算, 并认为与有无对比法相比, 具有计算简便、能减少选多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5]。

在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 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 、经济净现值 (ENPV) 、经济效益成本比 (EBCR) 和投资回收期 (N) 四种。已有研究通过对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和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比较认为, 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 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是反映项目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 因此单一指标难以达到全面评价项目的目的, 而各个项目要达到的目的不尽相同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指标予以反映[7]。

此外, 已有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存在对费用效益的界限界定不够清楚、没有区别项目的真正建设目的和间接效益大多是定性分析等问题, 而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性交通建设项目, 因此现行的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西部开发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不合适, 应采用基于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有无对比法”和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中的弹性系数分析法来进行分析[8]。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本身就有相当的复杂性与不完善性, 而由于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性交通建设项目, 因此加强在西部环境下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尤其是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 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响 因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而言,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建设规模、方案论证及比选、资料与方法、工作方法等。

1.建设规模

在建设规模方面, 可能存在行政干预的影响。此外, 还可能受到资金短缺、交通调查及预测不准的影响。

2.方案论证及比选

在方案论证及必选方面, 同样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此外还可能由于对自然因素 (如地质、地形、地貌等) 调查不详, 导致路网规划不合理。除上述问题外, 现有运输网络、国家政策和资金来源也会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产生影响。

3.资料与方法

在资料方面, 可能会存在资料不全从而导致运输成本难以确定、影子价格难确定、原始数据少、国家政策及市场变化等问题。在方法方面, 则可能存在应用模型和应用方法不当等问题。

4.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方面, 可能存在专业人员配置不当、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不符合要求、专家评定缺乏独立性与严谨性、时间不足等问题。

上述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都将应影响到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三) 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内容构 建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中将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定义为: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 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 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 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根据这一概念,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应包括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 和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三个要点。因此, 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内容也应该立足于上述三个要点。

1. 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这一要点表明, 在进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 要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 而不能只从项目自身的角度进行考虑, 因此, 效益和费用概念就不同于可行性研究中其他部分所指 (下转第8页) 的效益和费用概念, 其所涵盖的范围要更为广泛。

截至目前, 我国还并未对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范围进行政策性的界定。在实务中, 一般而言, 如果建设项目具有营利性, 则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主要集中于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建设项目而言, 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 还要包括社会效益。正如本文前面所言, 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 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 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要尤其重视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

2.分析评价项目经济效率、效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一要点表明, 在进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 不仅要考虑项目自身过程性的效率问题, 还要考虑结果性的效果问题;不仅要考虑经济影响, 还要考虑社会影响。

3.解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这一要点表明, 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项目经济合理性的评定。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经济合理性是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进行的评定。因此, 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应该通过对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考察, 对项目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 最终得到对国民经济整体最有利的项目或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2]李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巫建文, 黄凌.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直接效益的计算[J].广东公路交通, 2001, (1) .

[4]李红镝, 邹筑煜, 吴志强.针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 2004, (4) .

[5]Martino, R.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M], New York 1964, S.17.

[6] (德) 埃伯哈德·丢费尔著, 韦舟译.企业的国际化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9.

[7]XuChangXin.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J].orieni AeademicForum (SPecial) , 2001, (10) .

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浅析 篇9

1.1 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品质需要切实提升。

由于目前城市普遍的使用燃气, 此时的大气环境不断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其中的污染物质也开始减少。目前的污染大多是因为车辆排放的尾气等而导致的问题。由于车数不断的增多, 尾气现象越来越严重, 此时其成为了干扰人们生命的一大问题。要想提升大气的品质, 就要认真的处理尾气现象。

1.2 污水以及垃圾问题。

它们的存在对于群众的生活来讲, 是最为难以接受的问题了。其不但干扰到他们的生活, 同时还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现在, 污水大部分都散播到水体之中, 干扰到其品质。一般生活产生的脏水直接释放其中, 而且相关的处理水平和城建活动发展的非常不协调。除此之外, 垃圾非常令人烦扰。因为城建面积扩大, 此时垃圾数量就不断的增多,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将其单纯的填埋, 很显然无法合乎标准, 影响到群众的健康问题, 同时还干扰到城市的面貌。

1.3 严重的工业污染现象。

城中区域一般是最为严重的污染区域, 目前的工业单位的科技水平不高, 而且装置发展水平也较差, 以前的那种先是产生污染, 之后采取应对的思想, 严重的影响到生态工作。最近的时间中, 很多区域都纷纷的研究新的治理措施, 不过力度上还是有所欠缺, 无法彻底的该变目前的不利现象, 无法改变其对城市的干扰, 不过亦不可以应用到城郊之中, 所以不管是哪种区域, 都应该认真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高度的关注技术。怎样把技术创新和能源生产合理的联系到一起, 把污染的应对工作, 放到整个的生产过程之中, 是目前落实清洁生产活动必须要认真的考虑的事项。

1.4 高层化的出现。

由于经济高速进步, 此时建筑也开始出现了高层化。其发展, 虽说体现出了科技的成就, 不过其也是人数过多, 地源较少的一种反应。目前, 城市环境不断的变差, 高层的出现对其也有很大的干扰。虽说其发展时间并不是非常的久, 不过速率很迅猛。由于科技进步, 其层数不断的变多。他们除了规模非常大之外, 其中的人数非常多, 因此要占用很多的外在区域, 高层建筑用地的高容积率是用较低的建筑密度换来的。要想发展好城市的环境, 就要掌控好它的外在的空间范围。通常来说, 建筑的大小面貌对其产生的扰动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由于它的面积不断的增加, 其外在的氛围也开始变大, 对于目前的生态的干扰也变得更加的严重。它们的存在, 干扰到光照, 有时还会导致倒灌风等现象。当其建成之后, 街道上非常小的风就容易导致很严重的问题, 很显然在冬季的时候其是非常的恶劣的。因此设计的时候, 要开展风洞测试。

2 关于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通过分析该项建设中的不利现象, 我们发现, 目前的环境形势还是非常的差。在发展的时候, 国家单位以及民众的活动都未认真地分析环境的局限特征以及他们的活动对生态的干扰。为将生态放到经济之中综合分析, 导致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化脚步不断的加快, 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 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 必须将过去的思想意识等改变, 避免出现那种以干扰环境为前提的活动。所以, 要认真的按照如下的几种特点来活动。

2.1 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 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 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利用城市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 这需要一种产业置换机制。根据我国城市自然、人文资源和地域、民俗等特征, 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耕作农业和污染工业, 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掉污染工业存量。建议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 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2 建设城市生态林业。

“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 K Jorgensen首次提出后, 各国学者与组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对城市生态林业的各种诠释, 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 带动周边农林地区, 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 补其之所短, 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所以, 城市林业身为目前行业中的非常关键的要素, 是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生态林业, 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 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其不仅仅是园林的扩张, 同时还是一种发展。

城市中的森林在其发展中具有非常显著地意义。首先, 其能够提升环境的品质, 维护大的环境。植被可以将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吸收, 防止尘土等的干扰, 改善大气的品质。而且, 树冠还能够间隔光照, 进而降低辐射现象。对于小的区域来说, 植被有着显著地冬热夏冷的功效, 其能够将水体里的有害物质吸附, 还可以降低噪音。森林通过树冠和地被植物的截留、死地被物的吸收与土壤的渗透作用, 可以大大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 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目的。设置防风林带可降低风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另一方面森林还具有生产功能和人体保健功能。树木的全株或其一部分叶、根、茎、花、果实、种子以及其所分泌的乳胶、叶液等许多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或作工业原料用。植物还具有保健功能, 如人到空气新鲜的森林中, 心旷神怡, 称为“森林浴”。

2.3 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

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 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 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在一幢高层结构的建筑物的近邻, 人们对它是否能够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而做出相应的反映。一个影响这种反映的基本因素与街道印象有关联, 出了家门, 街道则变成了社区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 现代高层建筑已经使街道环境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有些场所变得不是那么舒适。另外很多高层建筑有利于汽车交通, 人们却忽略了这样一种事实:大量老的城市住宅区最初的设计比较适应于步行者, 即所谓的步行街。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 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结束语

国民经济建设 篇10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机制

胡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重大战略思想, 标志着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作为平时经济到战时经济的桥梁和转换器, 国民经济动员要努力跟上国家和军事战略的发展, 积极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 而首要的就是要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一、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意义

1、是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要求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是指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转变为国民经济动员实力的本领、组织力, 是国民经济动员活动中的能动因素。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包括“软要素”和“硬要素”两个方面。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软要素”由经济信息获取、传递和判断能力, 经济动员决策和应变能力, 经济动员计划和组织能力, 经济动员控制和协调能力等方面构成。构成“软要素”的各方面能力是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基本功能和外在表现, 各方面能力的大小是国民经济动员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的反映。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硬要素”是指实现平战转换和供需衔接的物质技术条件, 包括各类军民兼容和军民两用设施、设备、技术、产品和人才, 实际用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等。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形成是国民经济动员能力软硬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军民融合式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硬要素”的水平。同时, 要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就必须建设与“硬要素”相适应的“软要素”, 使软硬要素更好地契合并相互作用。

2、是履行军队职能使命的保障

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到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从应对战争到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职能任务不断拓展。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地区非法暴力活动, 一次次地考验了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能力, 也一次次地考验了军队的保障能力。实践证明, 军民融合的程度越高, 对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越有利。但是, 强大的军民融合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需要国民经济动员这个桥梁才能转化为直接为军队服务的保障力。军队不断拓展的职能使命对国民经济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实施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唯一途径。实施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就要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从内部作用机理上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发挥军民融合的强大优势,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效率, 为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是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追求的战略目标。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要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调节器, 是确保两大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运行机制基础性、一贯性、稳定性的特点, 在战略规划、技术、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平战转换等方面建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规定其运行规则和管理方式, 对于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是这一复杂运行机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大建设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环境下, 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是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实现高效国民经济动员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

二、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构想

1、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制

国民经济动员要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 必须首先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制。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内容两个方面。

(1) 决策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规定,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是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最高决策层,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是组织协调机构。可见, 我国的国防动员包括国民经济动员活动还没有设置具体的责权相当的决策机构, 而没有责权相当的决策机构, 将会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决策体系的适应性、整体性和科学性, 这对于国民经济动员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是不利的。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制首先要建立责权相当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构, 包括中央决策机构和区域决策机构两个层次。中央决策机构是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领导的常设职能机构, 负责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的规划和发展决策;区域决策机构是战区范围内的, 由战区和战区内各省政府共同领导的常设职能机构, 以全国国民经济动员决策为指导, 负责本区域的国民经济动员规划和发展决策, 其设立是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局部动员的要求。

(2) 决策内容。一是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军民融合式建设。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建设是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重要内容。中央决策机构和区域决策机构在决策时首先要注重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军民融合式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的军民融合。决策机构应与其他政府部门协调,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安排大中型基础建设项目时, 坚持统筹兼顾, 把国防动员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之中, 使国民经济的结构、布局、体制、技术等兼顾国防需求, 最大限度地实现军队和社会保障资源的统一筹划、合理配置, 发挥经济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二是国民经济动员运行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军民融合式建设要求国民经济动员的运行与其相适应。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构要根据这样的要求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运行程序、方式等作出决策。三是国民经济动员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衔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衔接, 是国民经济动员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方面。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机构要从构建联合指挥机构、理顺联合指挥关系、完善联合指挥手段等方面发挥决策作用。

2、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运行机制

(1) 法律约束机制。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法制也不断深入到各经济主体观念之中。军民融合式发展下的国民经济动员, 其参与主体的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如, 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出现, 使国防资源的拥有者出现多元化;政企分开, 企业成为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享有充分独立自主的实体。在这种情况下, 仅仅依靠计划指令、行政命令, 难以实现对各类企业的有效约束, 国民经济动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只有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法律体系, 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才能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活动顺利运行, 才能使国民经济动员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建立法律约束机制, 首先, 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法律体系。尽快通过“国民经济动员法”, 清理完善国民经济各部门动员条例, 形成以《国防法》、《国防动员法》为龙头、“国民经济动员法”为主体、国民经济各部门动员条例为具体指导的国民经济动员法律体系。其次, 要制定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具体规范。主要包括明确国民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相关部门的职责、权利、义务、工作程序和管理体制, 对企业贯彻军事需求进行补偿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军民融合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和管理办法, 相关主体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等。再次, 要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维护国民经济动员法律体系严肃性的要求, 也是法律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注重运用法律手段, 抓好检查落实。

(2) 信息互通机制。军民融合式发展无疑会使越来越多的国民经济部门、企业、个人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 而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 军事需求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民用经济, 需要通过获取大量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民用技术研发、物资储备以及企业和个人的信息来分析哪些可以为军事需求服务, 哪些可以实现借重和兼容。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个人的利益主导性, 他们可能因服务国防利益受损而隐藏自身信息, 影响军民融合的效果。因此, 信息互通是国民经济动员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重要方面。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一是建立军地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依托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建立军地信息交流网站, 发挥国防动员委员会作为地方和军队连接枢纽和桥梁的作用, 汇集、更新、管理军事需求信息和地方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企业组织等信息, 为国民经济动员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信息保障。二是军地互相参与对方建设规划。在一定范围内, 既允许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的规划工作, 又允许军队需求部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 以直接参与的形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 市场调节机制。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和实施过程, 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 采取一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是完善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杠杆, 可以有效地调节供给需求,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国民经济动员的一些领域, 如军品市场和后勤保障领域, 应该重视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机制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也更能激发企业等主体参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对贯彻国防需求的建设项目, 国家可以采取转移支付、税收减免等措施, 确保企业在建设和运营中利益不受损;对征收征用活动, 要尊重和保护动员单位及个人的物质利益, 转无偿动员为有偿动员, 解决好动员对象的报酬和优抚问题, 解决好征用物资的补偿问题, 实现动员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激发和调节人民群众参与动员建设的积极性, 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三是完善融资机制。动员准备中资金的筹措问题, 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融资方式, 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国防建设。还可以通过税收或社会统筹的办法, 建立国民经济动员基金。

3、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动员调控机制

虽然市场化运行机制将在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国民经济动员始终是一种政府行为。它的所有活动及其结果要在政府的调控之下, 要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和干预, 达到政府对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调控, 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 计划手段、行政手段并没有过时, 还需要它们适时地发挥作用。把握政府调控机制运用的限度, 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就是对国民经济动员运行情况和结果的跟踪反映。在动员系统中运用“目标管理法”, 将动员任务有机分解, 形成阶段性的动员目标, 各级动员机构要跟踪动员全过程, 将阶段性结果与相应目标对照, 出现偏差及时反馈报告。政府根据反馈报告进行调控纠正。

参考文献

[1]朱庆林:国民经济动员学教程 (第二版) [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7.

[2]年福纯:在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上的总结讲话[A].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C].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3]余爱水:军事与经济互动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儿童学英语的利弊分析下一篇:O2O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