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建设

2024-08-13

医学实验室建设(精选十篇)

医学实验室建设 篇1

1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机能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在完成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行政及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的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因此,如何搞好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1.1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可以规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4]。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主要有校一级管理模式、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和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三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是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教研室与实验室、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间的协调,但容易造成研究领域单一、规模太小、资源浪费,从而形成“小而全”的局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我国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它有利于调动各专业院系领导、教师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整体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实行的是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由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虽然二级管理模式普遍采用,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这种二级管理模式下,实验室与教研室关系较难协调,部分理论课教师带实验的积极性下降,形成了“只讲实验,不指导实验”的现象。另外,部分院(系)领导和理论课教师不了解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往往重视教研室(学科)的发展而忽视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对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实验课程的改革显得底气不足。校一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级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实验室真正成为独立于各学院的实验教学实体,不仅为实验教学改革搭建了坚实的实践平台,而且有利于综合设计性及科研性实验的开设,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笔者认为,校一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基础性教学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对招生规模不太大的医学类院校尤为适用。

1.2 强化实验室内部管理

机能实验室可设的实验课程及实验数量较多,仪器设备庞大,为了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机能实验室搬迁入新校区之后,在注重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实验室软件的完善。为此,我校实验室制订了实验室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多项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我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行以岗定人的岗位责任制,建立教师工作档案,分工合作,权责明确,有效缓解了实验室内部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现能力培养

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归纳起来包括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实验三部分,旨在给学生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平台,活跃学生的思想,扩大知识视野,培养探索精神、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

2.1 经典实验———基本能力的训练

医学机能实验技术是医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的启蒙环节,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操作是否规范都与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各领域的经典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验证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离体标本的制备、神经的分离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并教导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次实验。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还利用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开展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打下了基础。

2.2 综合实验———综合能力提高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验,也就是把多种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有机地综合到某一个实验中,达到完整的、综合的实验目的[6]。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例如,“体液因素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蛙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来做这一实验并综合运用药理学、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而且还实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预期目标。作为实验教师,要在综合性实验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方面下工夫,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探索实验———科研能力的提升

探索性实验在机能实验教学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与严谨科学态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此增加探索性实验项目应该是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探索性实验的开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实验实施规模较大,项目涉及范围广,给带教及实验准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探索性实验需要讲授、讨论、实践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带课教师在实验进行之前要先指导实验设计,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而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逐一准备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教学工作量很大,但有些院校并没有在政策上体现多劳多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实验条件及学时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探索性实验的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其拥有的实验设备也仅限于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这就使得学生的一些创新性强且有较大临床意义的设计方案无法施行,不得已改成现有条件允许的设计方案。另外,探索性实验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应该允许失败和重复,但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致使学生无法再进行实验而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些实际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探索性实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目的。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应该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一方面,给予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政策的支持和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成立科研小组,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间的平衡发展。此外,学校还应支持实验室的发展,加大投入以保障探索性实验教学的需要。

3 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硬件和软件是实验室建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软件建设难于硬件建设,因为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而软件建设则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搞好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实验教学是富有活力和创造激情的教学,但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确不够完善,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地位较低,工作缺少荣誉感,以致出现实验室师资不稳定的情况。有的理论课教师往往把实验课当作是理论课的附设,上课精力投入不足,很少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这样就形成了实验教学不重要,要求低,实验技术人员低人一等的观念和环境。因此,要搞好实验室工作,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而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实验人员,应树立自信心和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积极献身于实验室工作。作为学校,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提升其地位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3.2 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现代化的实验室,一是靠科学管理,二是靠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管理是方法,实验技术人员文化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关键。一名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厚的理论底蕴,还要掌握广泛的现代科学仪器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经过比较全面的培训。因此,努力学习并不断补充新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是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业务

(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7页)

素质。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使人才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实验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区别对待,在抓好基础及专业理论培养的同时,重点抓实验技术及维修管理技能,从而将我们的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此外,实验室应积极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强调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使其能尽快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成为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重点力量。

3.3 稳定实验队伍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不受学校的重视,导致实验室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人不愿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一有机会就往教师队伍靠,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队伍的发展。面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二级学院乃至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大力引进师资的同时要稳定现有的实验队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事业留人。学校应加强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在项目申请上向实验人员适当倾斜,让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第二,待遇留人。学校应在职称、津贴、进修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实验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在稳定现有技术人员的同时,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使实验技术队伍更具生命力。第三,感情留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实验人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其工作和生活要关心和支持,对其成绩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重视和采纳。同时,要努力在实验室内树立浓厚的学术风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不断拓宽学术氛围,使实验技术人员在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中快乐地工作。

4 结语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发展和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是医学教育目的再认识的结果,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会在现有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内容,为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摘要:医学机能实验学是随着高校机能实验室的建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笔者从实验室管理、实验内容优化、实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出发,对机能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思考。通过对机能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构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机能实验,实验教学,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主体参与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3):28-30.

[2]景璐石,冯军,高礼,等.积极探索机能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65-66.

[3]刘洁,刘芬,张大威,等.机能实验中心建设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419-420.

[4]张安勇,杨富国,陈常兴.普通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39-141.

[5]张建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8-80.

[6]段晓英,姚天明,杨勇.巧设综合实验,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97-99.

医学院解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篇2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实验室的规范建设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

为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水平,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并称为新世纪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

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乎高校的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及毕业生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综合实力和发展前途,所以说,“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

为培养新时期医学教育现代化高素质新型人才,必须要做好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以西部地区某医学院校为例,目前该校800元以上的设备共13188台件,总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临床,药理,生理,生物等科室的科研与教学。

该校各实验室常常各自为政。

在不同的科室,即便实验内容大致相同,也需要装备多台相同的仪器,资源很难共享,导致仪器的重复购置。

有些专业开设的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常常是上半年课程很多,下半年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课了,所以一旦实验结束,实验室场地则长期闲置,造成很大浪费,这种状况还不利于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的全面发展。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大致有三种:教研室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研究型实验室管理。

医学实验室建设 篇3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16-01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实验室建设在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实验室内,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现课堂所学原理的真正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建立设备齐全、技术成熟以及管理科学、创新的实验室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专业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十余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个方面的弊端也不断暴露。

2.1 实验室设置理念陈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设置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类归纳后对应相关课程建立的。这类实验室对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显出力不从心。有些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太少;有些实验课程安排混乱,上课时间交叉,导致学生实验连续性差,不仅造成实验器材的浪费,同时学生的实验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短缺

由于高校学生扩招及专业让人才的短缺,导致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有些实验室是由理论教师兼顾管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2.3 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合理

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购置,不仅要满足实验课程所需,还需要在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方面有所考量。目前,有些仪器设备使用率太低,不能充分运用到本科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3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等[1],软件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才等[2]。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3.1 教学团队型实验室设置

为了避免实验室使用不当、管理混乱的状况,提出利用实验教学团队来配置实验室的措施。由执行实验教学的骨干教师,可进行实验设备开发、维护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人员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3]。每个教学团队配置一个教学研究实验室,必修课程之外,各个实践环节由团队教师带领指导。这样,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参与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于实验仪器也能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3.2 完善设备管理机制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直接反应整个实验室的水平和管理效果。实验仪器从采购、收货、入库、验收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明确到个人,不要采购一个人,验收又一个人,导致有些设备在各个环节上都容易出现问题,而追根溯源却无从查起。仪器设备的专人负责到底制度,避免了乱买仪器,验收松懈,责任推诿等现象,充分实现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3.3 利用科研牵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当前,单一的实验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光靠一些经典成熟的实验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理工类的专业中,科研项目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研项目中挖掘专业实验项目必然成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

4 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4]。同时。实验室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期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6(34):81-82.

[2]车将,廖允成.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的几点看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9(6):183-185.

[3]于振江.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3):112-115.

浅谈医学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 篇4

一、目前实验室存在着人员与设备的问题

1) 医学高职院校实验室实验员专业素质不高、技术不稳定, 等阻碍和制约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员大多只是中等教育学历, 没有机会进行比较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对新的技术进展的了解, 知识面窄且陈旧落后, 不能对新的实验设备有及时的了解并积极的配置, 或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性强的实验操作时使用新设备的能力不够, 甚至部分实验室缺乏具体的技术操作规定, 不能很好地维护实验设备而致损坏。

2) 由于大多数实验室经费不足, 实验设备和技术难以迅速更新, 学生无法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方法, 教师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 实验室是按专业或课程分别设立的, 实验设备的条块分割以及各实验室的封闭管理, 使实验室设备分散、陈旧, 共享性差。各个追求设备“品种齐全”的实验室重复投入和建设, 造成较大的浪费。有些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闲置, 而有些实验室需要却无充足经费购置, 长期难以备齐。

二、实现医学实验室建设目标的探讨

1) 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以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科教水平和综合效益为目标, 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形势。在有利于教学和科研、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实验室长远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实验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学高职高专学校功能定位应以教学带动科研, 科研促进教学, 共同促进专业发展,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水平。因而实验除了要担负学生的教学工作外, 还要担负科学研究的工作, 所以, 实验员素质应相应提高, 要鼓励实验员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学历层次, 并有计划的让实验员参加相关技能的培训。并且也可以请医院里的医护技术骨干和专家进入实验室指导实验室建设或将其纳入实验室团队中, 使教学实验室在内容与设备上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与突飞猛进的医学发展相适应。

2) 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发展, 都要求具有现代化教学与科研手段和实验场所, 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但是, 在同一所医学高职院校内, 每个专业或教研室都拥有自己“五脏俱全”的大型实验室是不可能的, 要坚持科教成果与经济效益双盈的原则, 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的综合效益, 才能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要强化服务质量、科学决策、勤俭办学的意识, 获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最佳效益。所以, 必须运用先进手段, 科学地管理, 有计划地安排人员、设备, 要从本校的实际需要出发, 统筹规划, 科学论证, 增强现有科教设备的使用效能, 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实现一物多用, 一场多训, 一机多能。促进实验室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提高实验室成果的产出率。医学院校的各专业各学科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相联系的、相延续的知识结构特点, 所以, 构建具有医学高职院校特色的实验室工作体系势在必行。我校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专业类实验室建设“学科化”, 例如建成了临床医学实训基地, 把临床内、外、妇、五官等各教研室间的实验场地和设备统一整合、统一调配, , 避免了过去设备分散、、条块管理、使用率不高的弊端, 较有效地利用实训场所。优化资金使用, 避免了重复投入, 有计划的统一添置新的实验设备、器材, 从而能不断改善了医学实验室的条件, 使它促进医学教学、科研的发展这一建设目标能够实现。

摘要:本文就我国近年来医学职业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以及目前医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包括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新形势下如何创建适合医学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平台、如何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院校医学,实验室,实验员

参考文献

[1]向敏, 凌蜻.建立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平台的思考[J].药学教育, 2008.

医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篇5

医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为提高医学实验的综合功效,成立了医学实验中心.转变现念,统一思想;理顺体制,统一管理.调整结构,构建医学实验中心框架;科学配王,合理配备实验管理人员;优化利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注重培养,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改革实验,构建新的实验课程和教学体系,探讨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作 者:周瑾 夏国园 俞爱月 沈澄 陈小萍 潘越芳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高等院校   医学实验中心   实验室   管理  

医学实验室建设 篇6

一、民办高校医学实验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发展历史短、遇到的难题多,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步伐较慢,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直接影响医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对医学实验队伍建设不重视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短(较长的仅有30年),设置医学专业的民办高校数量不多,公办高校医学院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对民办高校来说难以效仿。一直以来,受教育成本的影响,民办高校对医学专业的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专业的发展。所以,民办高校医学院为节约开支,提高办学效益,在岗位设立、人员配置上往往采取“精兵简政”,多数必需的岗位都被“兼职”取代,实验室建立后多数学校仅把实验室资产的管理作为实验室工作的重点,“重管理、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内部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制度严重滞后,主管领导也往往不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之中,而已有的为数不多的实验管理员从属于行政岗位,所从事的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等工作基本上都是尽义务,涉及到这些人员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的政策也是千呼万唤不出来,造成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的质量,而且这些人员随时准备向教师队伍转岗,难以稳定实验技术队伍。

(二)实验队伍结构不合理

实验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民办高校医学院尤为突出,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难以形成“金字塔”形梯队。目前,民办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成员主要是退休人员和刚毕业的学生,存在年龄偏差较大,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技术水平整体滞后,退休的老实验技术员多靠经验工作,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意识较弱,而刚毕业的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对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教学改革的进程不一致

民办高校的高层管理者也清楚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些内部文件加强管理,但是与之配套的可操作的文件少,激励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对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实验队伍的综合技能没有进行系统性地培训,只是停留在应付一般性教学工作的水平之上。这些人员又缺乏借助实验搞科研的意志和决心,难以养成良好的科研实验和实验研究的习惯,实验研究能力普遍较弱。实验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有效的政策激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民办高校医学实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综合性民办高校举办的医学教育,不同于单独设立的医学院校,在学校政策的制定、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最终提高社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都是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最直接的表现则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不是通过老师的说教产生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逐步形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的良好场所。建设、使用、管理好实验室就必须配备必要的人员,逐步形成一支思想觉悟高、纪律观念强、业务技术精的实验队伍,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促进学校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因此,不解决实验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就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竞争力,也难以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社会对学校人才质量观的新要求

高校扩招以来,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不足的趋势,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广大学生的迫切愿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楼房的高低、校舍的大小了,而是学校内涵建设。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用也不再是单单“看牌子”“看面子”“看个子”,更多的是看学生的能力。因此,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其能力主要表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等,培养这些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临床操作能力则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实践环节得到系统训练得以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的水平。

民办高校设置医学类专业,具有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可以建设有超前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实验室;可以通过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大大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节省教育开资,提高办学效益;可以通过实验课程内容、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培育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然而这些优势的发挥必须通过实验队伍的建设得以实现,必须通过构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队伍,把民办高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医学专业成为学校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另一张王牌,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新要求。

(三)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医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民办高校其发展的核心是具备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队伍的建设又成为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能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医学专业的办学质量,影响“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学生和家长对医学专业相对看好,生源数量增幅较大,民办学校在校生的规模也日益扩大,这对本来就短缺的实验教师队伍而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把所有的任务量压给现有的实验教师,出现满负荷运转状态,实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受重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轻实验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做实验辛苦且不被人重视,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故高校中的一些教师纷纷往理论教师队伍转岗,致使实验教师队伍越来越弱,某些课程的实验教师匮乏,实验课质量令人质疑。尽管一些学校也采取理论课教师必须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等措施以解燃眉之急,但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验教师队伍薄弱的局面。endprint

医学实验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否则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可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审视工作,看看自己的实验队伍是否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是否有利于学院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有学生有设备,没有人才不行,一个专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也不行,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发展就不是问题了。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工作,为民办高校医学专业的发展寻找新的路子,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成为民办高校提高社会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三、加强民办高校医学实验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更新用人观念,转变用人策略

民办高校的领导和人事部门要及时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及时更新用人观念,提高对医学教育特殊性的认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把必要的技术人员配备充足,这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没有足够的实验技术人员做支撑,实践教学活动必然“虎头蛇尾”,给专业建设和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带来重重困难,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后劲。因此,要整合全校的人力资源,调整相关人员的工作岗位,把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工作的人员引导到实验教学岗位上去。

(二)完善用人机制,出台激励政策

医学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训是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队伍。民办高校在用人上相对灵活,但要建设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必须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纳入人才管理的议事日程中,出台配套的政策,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爱岗乐业,把实验岗位作为学校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实验人员管理,创新实验教学工作

出台政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和实验研究工作,把实验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量化,肯定实验人员的劳动成果,只有让这些人员付出劳动后有所回报,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实验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合理界定,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实验准备,开展实验研究,使实验教学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提高质量。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实验人员进行专项考核,扬先激后,对于成绩突出的人员应当给予重奖,可在进修学习、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培育协作攻关团队

实验队伍建设可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技术骨干队伍,采取措施使该队伍的整体结构相对合理。在实验技术队伍中,选拔业务技术精、合作精神好的骨干成立实验研究团队,对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行集体攻关,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尽快扭转民办高校医学实验队伍的现状,使民办高校的医学教育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去。

民办高校医学实验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通盘谋划,根据建设和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提升实验队伍水平,培养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医学专门人才。

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篇7

引言

随着生物医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 医学信息行业也会有较大发展, 医学信息工程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1,2]。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医疗卫生行业需要进行相关资料和设备数字化处理, 这需要大量的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信息化人才。 (2) 现代新一代医疗器械设备大多都是数字化医学设备, 随着医疗健康水平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具有信息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管理、维护。 (3) 医学信息的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对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尤为重要, 作为国家卫生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一, 需要专业的医学信息人才进行开发研究。 (4)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新型医学设备和医药的开发需要结合新一代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展开, 如药品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都需要大量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5) 医药行业信息标准化与医院信息安全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现在相关人才较少。还有其他一些需求如医学信息情报分析管理、医患关系管理与医院业务改造管理者等都需要大量医药与理、工、管专业相结合的交叉信息人才。因此,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水平发展, 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从医院的调查情况来看, 目前医院系统的医学信息技术人员配置的情况是: (1) 人员数量少。 (2) 学历、职称低。 (3) 专业背景知识单一。主要以计算机专业人员为主, 配备一定的医学和信息管理专业人员, 缺乏足够的医学信息学专业人员。医院信息技术人员多是理工科出身, 基本不具备医学背景, 有些甚至在到医院工作之前连医院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都弄不清楚。医学专业的人员又大多不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功底。现在存在的问题是, 一方面医学信息工程人才需求, 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现有的医学信息人才和配置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培养复合型医学信息工程人才时需要针对现存问题, 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医学知识素养, 熟悉医院流程, 合理设置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 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认识和学习相关知识概念。

一、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教学目的

医学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 但是同时又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很强的课程。如果缺乏实践, 学生难以理解[3,4]。因此需要建设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 其教学目的是:

1. 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 使学生所学习到的很多理论课知识直观、清晰地显现在眼前, 使学生更迅速、牢固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2. 熟悉医院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对于没有接触或不熟悉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学生而言, 对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而这些内容对于医学信息系统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实验课对实际的医院信息系统操作, 能迅速熟悉医院部门之间的密切关联, 掌握各科室之间的信息流程, 了解医院信息流的底层结构。

3.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除了涉及医学信息学知识外, 还涉及到计算机编程、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医学模式识别、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临床知识、病案管理等多门相关学科, 这些不同课程的理论内容可以通过设计医院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完整体系的实验教学后, 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二、实验室条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医院流程, 使实验室更接近现实应用, 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医院信息流的结构, 实验室在软硬件方面都应尽量与医院实际工作环境、应用系统相一致。实验室建设可以大致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1. 硬件条件。

需要购买系列高性能服务器, 模拟医院信息服务器环境。服务器至少要包括三种类型:数据库服务器, 用来存储病人信息和库房信息;域服务器, 用于医院网络系统配置, 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图像服务器, 用来存储大量的医学图像信息。计算机终端若干台。这些计算机与服务器连接, 组成可靠的网络, 模拟医院网络环境。主要用于学生实验操作, 一方面可以模拟医院各科室终端, 让学生熟悉系统流程, 另一方面需要安装常用信息系统开发软件, 让学生进行系统开发。

2. 软件环境。

常用信息系统开发软件, 如Delphi、Visual Studio、Java、Power-Builder、SQLServer、Oracle等软件, 方便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网络通信软件, 可以让学生与服务器、其他终端进行通讯, 模拟医院的业务联系。医院信息系统教学软件, 安装较完整的子系统中, 覆盖医院主要业务流程, 应包括门急诊系统、门急诊医生、住院系统、医嘱系统、药库药房系统、检验系统、设备系统等模块, 也需要考虑预留其他模块接口, 如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虚拟仪器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等, 使学生了解当前医院信息系统比较前沿的发展方向。实验数据。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医院工作环境, 应该获取来自于医院的去除病人隐私、保密数据之外的全部真实数据, 包括各类医学图像、病人医嘱、药品信息、财务流程等, 让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流程和功能真实再现, 加深学生印象, 提高实验效果。

三、主要实验内容

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虽然是医学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为主, 但是还可以同时兼顾其他相关课程实验的实行。结合实验室的具体设置, 可以开设的实验内容包括:

1. 医学信息系统实验。

利用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教学软件, 完成医院信息系统的了解、熟悉和设计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子系统, 如门急诊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病房管理系统、药房药库系统、医生工作站等。

2. 软件开发实验。

除了进行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外, 也可以进行相关软件开发实验, 主要包括:数据库开发实验:结合数据库的原理, 分析医学信息系统数据库表的结构, 以及各表之间的具体关联, 为实施、开发整体HIS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利用软件工程知识, 针对不同信息系统, 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网络程序开发实验:了解和熟悉网络组成和结构, 实现基于网络的系统开发, 同时结合和考虑信息安全。

3. 大型综合实验。

可以结合医学信息系统教学, 设置大型综合实验, 如开发小型医院信息系统, 使学生在相对简单的系统开发实验中, 掌握各个系统的设计开发理念。也可以结合当前医学信息学发展的前沿技术, 扩充系统如医学检验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等,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阔学生视野。此外, 也可以进行其他大型综合实验, 如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 进行网络规划和设置实验, 远程医疗系统开发等, 充分利用本实验室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结论

本实验室设置围绕理工院校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来进行建设, 可以促进学生对医学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与医学信息相结合的能力, 满足社会对新型信息人才的需求。除了医学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外, 也可以利用本实验室其他软件开发实验和大型综合, 充分利用资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提高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摘要:医学信息系统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医学信息学的理论外, 也要注重对学生医学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的动手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开发系统的能力。文章研究了医学信息系统教学的重要环节——医学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包括建设意义、教学目的、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内容。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医院信息系统,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J.H.Van Bemmel, M.A.Musen.医学信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J.D.Enderle, S.M.Blanchard, J.D.Bronzino著, 封洲燕译.生物医学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韩成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课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信息, 2008, 21 (10) :1772-1774.

医学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实践 篇8

1.1 医院概况

我院始建于1935年,目前,医院有编制床位1258张,分院两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一所。设有3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被规划为区域医疗中心。

1.2 我院对实验室的需求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检验功能学科划分为五大类别,每日接收处理标本量在1600人次左右,其中,生化项目检测为620人次,常规项目检测为560人次,免疫项目检测为300人次,微生物项目检测为60人次,其他特殊项目检测为60人次。随着近几年来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的检验项目逐渐增多,我院建设现代医学实验室势在必行。新建设的医学实验室将按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重点建设二级实验室、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HIV实验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特殊实验室都采用层流净化标准系统建设,计划建筑面积为2590 m2,建成后将达到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水平。

按照检验功能拟划分为:(1)临检室。临检室是所有科室中最基础的科室,除血、尿、便三大常规类别外,还开展了血凝检测,血流变检测等常规检测,为临床判断病情发展提供了一定依据;(2)生化室。生化室作为检验科重点的科室之一,开展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风湿等一系列的检测,为临床确诊疾病及判断病情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3)免疫室。免疫室作为检验科另一重点科室,开展肝炎免疫、性腺、甲状腺、胰岛功能、肿瘤标志物、爱滋病初筛等方面的系列检查,为临床确诊疾病提供了坚强后盾;(4)微生物室。除开展痰、尿、血细菌常规培养,还开展了空气培养,为院内感染环境的监测提供指标依据,预防并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治环境;(5)基因实验室。随着我国乙肝病人的不断增多,乙肝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我院已初步计划开展乙肝DNA的检测,为临床乙肝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2 规划、建设原则

(1)选择专业的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方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规范及《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应的设计规范为依据。

(2)从生物安全防护角度,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我院规划建设的医学实验室主要是二级实验室、三级实验室、PCR实验室、HIV实验室。

(3)从功能学科划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符合同级实验室的要求,功能分区科学;根据实际房屋布局,建设实验室流程必须合理,满足院感“三区三通道”要求,即实验室设有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物流通道、人流物流分开、安全方便的原则。

(4)要全面兼顾拟建实验室格局及原有建筑的限制,及所需投入的资金额度。

3 实验室规划及布局

3.1 实验室布局

为确保实验室设计规范,布局合理,笔者会同了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检验管理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实验室的布局、建筑施工等方面,从优化工作流程、符合院感要求等方面,对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并达成了共识。实验室设计流程及整体规划简易平面布局,见图1。

(1)人流区域。依据人流与物流分开的原则,人流通道是经过门禁系统分别进入缓冲间→更衣室→特殊工作区域→检验大厅的临检组→生化组→免疫组→HIV室→PCR室→微生物室。

(2)物流区域。符合院感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物流通道分别是从样本接收室→检验大厅进行临检、生化等大型常规检查→HIV室→PCR室→微生物室→清洗消毒间→合用前室→污物电梯。

(3)样本接收区域。本着接收标本与实际操作方便合理的原则,把样本接收室设计在整个实验室中心区域,并且靠近前室,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4)工作区域。因临检、生化的标本量多,工作量大,把临检区、生化区设计到离标本接收室最近的位置,以便工作的开展。

3.2 实验室的几项特色设计

3.2.1 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

作为现代医学实验室的外在体现,除了满足防腐蚀、耐擦洗、防尘、防霉、防火、易清洁等基本功能要求外,同时还要强调体现人文、环保、整体空间协调等方面。洁净实验室的墙体及吊顶全部采用50 mm厚彩钢板隔断,芯材采用阻燃岩棉夹心,地面采用PVC塑胶地板。进入实验室大门采用双开平移式钢化玻璃门,并设密码门禁系统。为满足实验室温湿度要求,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实验室的空气净化处理应根据空气洁净度等级合理选用空气过滤器。

3.2.2 试验台的设计

试验台采用全钢结构,台面采用19 mm厚环氧树脂板,底板为整片式设计,柜体后背板可拆,便于内置水管道、电线线路的维修;钢制柜体表面经环氧树脂喷涂处理,平整光滑,钻孔和倒角后应去毛刺,每个试验台配备感应水龙头、用电插座。

3.2.3 安全消防系统的设计

实验室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系统联动装置。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模块、输入模块、联动电源、报警通讯总线、信号控制等组成。实验室共设12个监控网点,分别布置在实验室门口、无菌区走廊、清洁区走廊、仪器设备的安装位置,采用彩转黑半球摄像机和枪式摄像机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

4 相关辅助设施

建设现代实验室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符合相关配套设施的用水条件,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为此在电源和净化水的配置上必须要达到实验室的需求。

4.1 后备电源的设计

实验室设计输出功率达到40kW以上,服务范围涵盖实验室大型设备及净化水机,后备电源延时4 h。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给实验室设备造成损害;二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实验室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

4.2 净化水系统的设计及工艺流程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试剂。在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检测过程中,纯水作为设备反应的载体或介质、样品或试剂的稀释液和溶剂、仪器的清洗液以及反应的参与试剂等贯穿检测的全过程,其纯化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目前国内大部分检验实验室都使用反渗透中央纯水系统。我院实验室纯水的供应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预处理系统、主机系统、供水系统。采用500L/h的主机给予制水。其制水流程为:生活用水通过原水增压泵→多介质滤器→活性炭滤器→软化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RO)装置→成品水箱(储水灌)→供水泵→两路出水→一路到各试验台用水池→一路经过混床滤器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等设备。

5 具体实施过程

(1)整体设计及前期预算。我院组建了由检验中心负责人、感染管理负责人、医学工程负责人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实验室规划建设团队,对新实验室的选址和规划从多方面考虑,最终选址在新建门诊综合楼5楼。在实验室前期整体规划设计上邀请了3家专业建设队伍,对相应的设计需求进行了整体实验室工程预算。

(2)招标采购。实验室的招标采购严格按照招标法进行招投标工作,委托招标公司进行招标采购,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评审,并对相关细则严格把关。

(3)工程实施及监督。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专业多工种,按照交叉施工程序、互相配合来完成。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及规范进行施工。由相关专业的检验中心负责人,医学工程科负责人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监督进行实施。

(4)工程验收。根据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规范进行分阶段验收。首先进行实验室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其次对实验室的各类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检查相关的各类资料如:图纸、设计方案、变更、工程设备、部件、墙体、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管道安装、净化系统等。验收实验室综合性能的评定需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实验室验收工作必须要有相关专业的检验中心负责人,医学工程科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医院基建管理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院领导参加。

6 医学实验室的完工情况

目前实验室设计规划的净化系统、安全消防系统、实验台、塑胶地板、门禁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净化水系统、后备电源系统、整体实验室改水电工程已于2012年7月完工。现在进行通电测试各机组运行阶段、整体冷藏室的施工阶段(冷藏室主要放置检验试剂)及第三方验收阶段。根据实验室施工的进度情况预计将在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7 通过实践对初始设计的合理性验证及具体施工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已接近尾声,对初始设计的方案合理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和各方面相互协调已初步验证是可行的,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院感要求的。在整体实验室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院对特殊的房屋设计要求初期没有与相关专业人员沟通,导致图纸前期更改、变更多次。

(2)总体协调不衔接,导致实验室完工进度比原计划滞后近2个月。

(3)前期建设门诊综合楼的施工方与实验室建设施工方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实验室配电柜没有及时安装。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特殊房屋的建筑设计要求前期要进行周全的考虑。

(5)没有形成对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方面把握和控制的方法与程序。

8 小结

笔者对我院实验室前期的规划、选址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对现代实验的建设及管理的亲身实践,体会到了现代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及管理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相结合,从系统优化流程到合理布局,从施工建设到相关辅助设施的配套都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院感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实验室整体施工已近尾声,对相关环节进一步严格把关,努力使新实验室达到全疆一流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立峰,冯靖袆,胡亮.浅谈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0-81,73.

[2]钱国华.大型医院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2):86-87.

[3]宋彬好.浅谈我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8,(12):135.

[4]罗林枝,徐苓,姜英资,等.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建立及意义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3):151-152.

[5]董敏,王粤,郭鹏飞.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现状案例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1):60-62.

[6]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

[7]GB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S].

[8]孙瑜.综合性医院内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4):382-383.

医学院校计算机实验室设计与建设 篇9

关键词:医学,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设计

要培养21世纪的医学人才, 就必须使他们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计算机实验教学, 就是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 而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使医学人才具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医学信息处理能力。但是计算机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不同于一般工厂实验室的管理, 它涉及到的面比较宽, 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如果不能按实验室的技术标准严格管理, 将不能达到计算机正常工作的环境要求。笔者所在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下属的分实验室有: 计算机实验室6个, 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1个、医学影像模拟实验室1个、计算机语音实验室3个、卫生管理模拟实验室1个、卫生统计学实验室1个, 共计13个计算机实验室。那么相对来说设计与建设的难度更大这就对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对实验室规划、软硬环境的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与设计建设的整体原则

1.1 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

医学计算机实验室主要面向学校师生, 是教学、培训、科研、服务的重要基地, 为计算机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硬软件设备, 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共享,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实践环境和实验条件, 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①计算机数目多, 配置合理;②多种操作系统平台, 丰富的应用软件;③开放式管理模式, 完善的管理制度;④网络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⑤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

1.2 计算机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整体原则

网络实验室是专门为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学科提供教育、教学实习和科研环境的专业实验室。因此, 网络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应当满足网络实验教学需求, 能够完成所需的网络实验[2]。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第一 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满足当前需要并便于将来的网络扩展。能够做到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和CAI应用的多种要求。第二 在进行软件系统结构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系统软件的开发性及其对应用软件的支持, 确保应用软件能在网络环境中运行。因此, 应采用国内及国际标准, 并且所选网络产品必须是当前或未来的主流产品, 以便得到实力雄厚的软件、硬件厂商的支持。第三 从实用角度出发考虑整个系统应用环境, 使不同层次的用户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资源。第四 可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能力, 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正常运行, 网络实验台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使整个实验场面整齐有序, 老师可以轻松管理整个实验室。第五 网络实验室在建设的时候采用模块化的分组建设, 利于扩展。对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 网络可以平滑扩充和升级, 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第六 网络设备的先进性, 能开展新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实践活动。

2加强计算机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措施

2.1 强化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规定

教学实验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安排好各系学生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医学院校实验室还承担着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计算机与信息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卫生管理学》课程、《卫生统计学》课程及英语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那就表明计算机实验室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工作, 使之自觉遵守[3]。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后, 对号入座;检查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遵照指导教师指令按顺序开机;保持安静、环境整洁, 不大声喧哗, 不随意走动;学生上机必须严格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实验, 不得进行与课程无关的操作。对每天的实验班组、内容、指导教师、机器状况等因素及时记录、整理作为资料保存, 便于以后参考。

2.2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首先是利用多操作系统平台。利用多操作系统平台, 即多引导分区技术,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软件环境的需求,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每个分区可以共用一个共享区, 对还没有分配完的硬盘空间, 需要的话还可设置一个不受保护的引导区, 供学生自己练习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受保护卡保护, 每次重启后都能自动修复。其次是注重备份。虽然每台计算机终端都安装了还原卡程序, 但是如果还原卡程序密码泄露, 用户就可以进入到还原卡程序操作界面对还原卡程序设置进行随意修改, 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失去保护, 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将C盘系统及D盘应用软件的所有数据作备份, 生成的镜像文件分别存放在E盘及网络管理端。

2.3 开拓最新实验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医学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接触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地方, 是高校学生进入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和网络工作室进行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高校虚拟实验室的应用更加广泛。所谓虚拟实验室, 就是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建立虚拟的实验环境, 使用虚拟仪器仪表和设备, 对建设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 构建新型的教学实验。一些医学临床基础实验, 如解剖实验、口腔实验、中医实验、生物技术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实验等, 都可以虚拟的方式进行实验。虚拟实验室具有的交互式和自主性、开放性、高效益和资源共享特性, 能满足教学对分布式实验系统的要求, 同时解决棘手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

参考文献

[1]廖仕东, 汤敏.浅谈高校计算机中心的建设与管理.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院学报, 2004, (2) :51.

[2]管士昌, 李金萍.计算机机房建设规划.CAD/CAN与制造信息化, 2003, (5) :79-81.

[3]曾明荣.浅谈实验室队伍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 :121-123.

医学实验室建设 篇10

一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学科, 涉及的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观察, 仅有课堂理论教学不能给予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且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理论课教学中涉及大量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才能掌握这些技术, 所以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由于教学时间和实验室场地的局限, 大部分实验内容由教师与实验员事先准备好, 学生按照书本内容机械模仿或者由老师示教。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 是课内实验内容补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已有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开放式使用, 利于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利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要点

1. 场地规划

开放型实验室不同于普通实验教学实验室, 需要全工作日开放, 学生科研实验也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完成。为了便于管理、统筹安排, 本实验室从已有的场地中专门划分了一间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在该实验室中划分如下区域, 中间放置实验台和试剂架作为公共实验区, 四周边台划分为常规仪器使用区、精密仪器使用区以及污染实验隔离区。学生在该实验室中能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大多数操作, 既合理利用了场地, 又方便了人员和设备的管理。

2. 仪器配置

在开放型实验室中, 仪器使用频率高, 常规仪器设备需求量大。因此实验室配置有足量的常规耗材如EP管、玻璃试管、离心管等, 对于经常使用的普通设备如电泳仪、电泳槽、普通离心机等基本配置为2~3台, 对于一些较为贵重设备, 如电子天平、转膜仪、PCR等至少配置一台。上述仪器配置能完成大多数常规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

3. 人员配备

开放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合理配置, 对于培养合格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具有重要作用。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专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其中, 管理人员主要进行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入室本科生的统筹管理, 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且具有较强统筹协调能力的高级职称专职科研人员担当。指导教师负责带领入室本科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 需由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 具有一定科研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学或科研人员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常规仪器的使用指导和日常维护, 应由具有多年仪器使用经验且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各成员明确分工, 各尽其职, 共同完成入室本科生的培养工作。

4. 制度建设

一个实验室的正常安全运行, 离不开合理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一个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型实验室, 制度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开放型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开放时间长, 学生科研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仪器数量多, 仪器使用频率高, 这些都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 本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入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 包括《入室申请及承诺书》《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程》《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申请及预约申请制度》等。对于常用仪器均编写了标准操作规程, 高级贵重仪器采取专人专管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试行和进一步修改, 使实验室的各项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

三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成立之后, 通过在课堂上大力宣传, 学生入室进行科研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学生首先填写《入室申请书和承诺书》, 提交实验室主任审查批准后, 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 对常规仪器的使用进行统一培训, 按学生需求将他们分为多个兴趣小组, 每个兴趣小组安排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 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课题。目前, 本实验室已接纳本科兴趣小组十余组, 本科入室学生56人次, 其中由兴趣小组设计并申请的“香樟挥发油对人胚肺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课题获学院院级课题立项资助, 相关文章也在正式省级刊物上发表。

综上所述, 通过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 为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和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场地, 通过入室进行实验或科研, 可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 可为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规范的场地, 也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借鉴“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验, 建设了本科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并初步应用到了本科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宝林.提高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

[2]王朋.高校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3]卢常伟、李岩、刘陵顺.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4)

[4]梁建国.实验室技术安全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6)

上一篇:航天资源组织系统下一篇: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