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管理

2024-06-30

巴纳德管理(精选十篇)

巴纳德管理 篇1

一、对人性的理性审视

(一)人具有能动性、主动性

巴纳德之前传统的科学管理把人看作是“经济人”、“机械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利己的动机所支配,或者说,人都只是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采取某种行动[3]。巴纳德认为,个体(individual)具有“人”(person)这个词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活动或行为,心理因素,有限的选择能力,目的[2]。巴纳德揭示了人的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关,人对行动有选择性,而且人的行动是指向目的。“经济人”把人看做是被动的,受人支配的,人不具有主动性,而巴纳德认为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人们在选择是否加入组织或合作基于两点依据:(1)当时的目标、愿望和推动力;(2)个人认识到的、在其自身之外的、可供选择的其他机会[2]。巴纳德把组织中的人视作重要的活资源,而且在组织中的人有追求,有物质的追求和社会的追求,他还认为组织的力量源泉来自组织成员的贡献。可以说,巴纳德对组织中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人具有合作意愿

巴纳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体,是有物质因素和生物因素构成的有机体。但在某些方面、某些条件进行下, 人们有某些事情之所以做不到,要么是由于物质限制,要么是由于生理限制。于是人们就会克服或规避个人的生理限制,为了有效地克服其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合作。而为了有效地合作,就必须建立组织。当人们一旦成为组织成员,就要承担组织赋予的责任,为组织的目标服务,从而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要统一于组织目标的而要求[1]。巴纳德认为,在组织中的成员具有组织人格,愿意贡献力量既实现满足个人的愿望又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人的需要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没有社会性的需要。而巴纳德认为,“雇佣”富有吸引力,就必须减少工作的负担或者增加积极诱因,如工资等[2]。巴纳德认为有两种诱因方法,一种是特殊的、可以向个人提供的诱因。而向个人提供的诱因应因人而异,如有的积极的诱因,有的是消极的诱因, 有的是物质的内容,有的是非物质的诱因,有的是理想恩惠等。另一种是一般性的,非个人的,不能向个人提供的诱因, 这种诱因要靠说服方法。巴纳德认识到诱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满足的方式也不一样。这是基于他对人性的深刻领悟。巴纳德更深层地认识到满足人的诱因不能全靠经济性手段,而精神性的诱因同等重要。

二、人员选拔

(一)管理人员的选拔

巴纳德认为,要求经理人员必须做出的唯一、最重要的贡献,而且当然也是最普遍的资质,就是忠诚,即组织人格占据支配地位。同时,巴纳德认为作为一种个人资质必须具备责任心。“组织人格占支配地位”是指对组织的忠诚与为组织作出的贡献。对组织的忠诚、责任心是任何组织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组织人格是最重要的因素[4]。同时,针对经理人员个人的能力,巴纳德提出了两类能力,一般能力包括机敏性、 广泛的兴趣、适应性、调节能力、平静和勇气等。还有一类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培养出来。

(二)一般人员的选拔

巴纳德认为个人才能或能力,包括体力、身体适应能力、 感觉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选择能力等,这些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每个人都会受到生理限制和物质限制,为了规避这些限制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巴纳德认为,一般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内在特性,而特殊能力则是组织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这表明他在选人方面更注重个人对组织的态度,而不是严格地以一些特殊能力作为衡量标准,体现了他对一般个人的关注[4]。

三、人员的激励

巴纳德认为,个人努力的贡献构成了组织力量的源泉,而这种贡献是个体在诱因的作用下产生的。就是著名的“诱因— 贡献”理论,这也是他在企业如何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的重要理论[4]。巴纳德还认为,在正式组织中和有意识地把努力组织起来的问题上,诱因是基本的要素。如果诱因不恰当,就会导致组织的解体、组织目标的改变或失败[2]。巴纳德的诱因方法有经济诱因和非经济诱因两种,他对经济诱因提出了批评,认为,组织几乎永远不可能提供能够促使人们进行合作的全部诱因,而且通常不能提供恰当的诱因[2]。巴纳德甚至说,“为了使得人们作出足够的贡献以便协作体系能够长期维持,单纯依靠物质的或金钱的诱因,是违反人的本性的。”[3]

四、沟通与非正式组织

人性化的管理注重组织中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管理者除了重视正式组织的建设外还应该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建设。

巴纳德认为,非正式组织是由无意识的社会过程产生的。非正式组织往往产生两类重要结果:(1)它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惯和习俗;(2)它为正式组织的产生条件[2]。在巴纳德看来,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不是天生的不相容的关系,相反非正式组织促成了一些正式组织的形成。作为组织中的人员,无论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还是为了确定目标的实现,他们需要保持联系和人际交往。当缺乏包括社会接触的各种渠道时—这是经常存在的一种情况,人人往往处于真空状态,会有一种“失落”的感感觉,并可能会伴有相应的客观行为[2]。巴纳德看到了组织中的人员不只是在一定规范或制度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接触和沟通,除了在正式的工作之外,他们还会通过非正式组织传递信息。

在管理领域里存在一个误区———组织中只有正式组织或只重视正式组织,而忽视非正式组织或打压非正式组织。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面三种需要的满足既需要组织的支持也需要非正式组织的支持,缺一不可。人性化的管理更应该积极引导非正式组织,支持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使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协调融合,使非正式组织目标以正式组织目标导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最终实现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赢。

五、结论及建议

远征巴纳德恒星 篇2

这次远征选择的飞船船长阿列克赛·扎罗宾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性格既像冰一般清冷,又像火一般炽热。他冷静,勇猛,有着一股克服一切困难的毅力。

档案材料中附有船长以及五位宇航员的黑白照片。船长扎罗宾,26岁,一张丰满的脸,高高的颧骨,紧闭的双唇,笔挺的鼻梁,柔软的卷发,还有那一双不寻常的眼睛——宁静而有点懒洋洋,但眼角间却闪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神情。

几个船员年纪比他还轻。两位工程师是一对夫妻;领航员看上去像一位好深思默想的音乐家;一位脸色严峻的青年女医生;还有一位目光锐利、看起来性格倔强的宇航精神病医生。

这些宇航员各有嗜好,他们借此在漫长的宇航旅程中消磨时光。领航员爱好音乐,喜欢作曲;年轻的女医生热衷于微生物学;宇航精神病医生醉心于外语学习;而那对工程师夫妇则沉湎于下棋。船长的嗜好有点特别,他自小酷爱油画,因为他母亲是个画家。但近来他对中世纪油画的颜料很感兴趣。

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宇航员们,以船长为中心,团结在一起。大家都喜欢船长,甚至模仿船长的言行举止。因此,连船长在内的六个人,个个都冷静镇定,临危不惧。

火箭点燃升空,向遥远的未知世界——巴纳德恒星飞去。原子能反应堆工作正常,火箭在加速飞行。开始,宇航员们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甚至连行动都困难。但不久大家就习惯宇航生活了。

开始时,宇航日志中有些简单的记录:“飞行正常。反应堆与各种仪器运转准确无误。宇航员情绪高涨。”

飞船速度越来越快,几个月过去了,燃料消耗与计算的数字完全一致,宇航员们都为此感到高兴。

然而,灾难突然降临了。

七个多月后的一天,反应堆运行忽然发生了变化。一只辅助反应堆不知什么原因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宇航日志中记载着这么一条:“不知道辅助反应堆出了什么毛病。”在那遥远的年代,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燃料中极微量的混合物,在控制反应和非控制反应中,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

船长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对中世纪油画的颜料进行化学分析。门猛地被推开了,工程师站在门口。

“怎么办?”工程师不安地问。

“怎么办?”船长看了一眼墙上的钟,“55分钟后吃晚饭。请你通知大家,我们开个会讨论一下,好吗?”

“是,”工程师回答说,“我去通知,我这就去通知。”

他很难理解船长为什么这么磨磨蹭蹭。飞船每分钟都在加速,必须立即做出决定。

10分钟后,船长来到了餐厅。五位宇航员穿着整齐的宇航制服,全体起立向船长致敬。船长知道,他没有必要向大家说明发生了什么情况了。

“好啊,”他说,“看来就是我忘了穿制服了!”

这是句风趣的话,可谁都没笑。

“请坐下,”船长说,“这是一次作战会议。按惯例,最年轻的先发言。”说着他转向年轻女医生, “你,丽娜,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是医生。可我们现在讨论的纯粹是技术问题,因此,我想过一会儿再发表意见。”女医师说话时,神情十分严肃。

船长点了点头。

“那好吧,”船长又说,“该轮到你了,萨甘。”

“丽娜就过一会儿再说吧。”

宇航精神病医生双手一摆,显出犹豫不决的样子。

“这也不是我的本行。据我所知,到巴纳德恒星的燃料是足够的,现在我们只飞了一半的航程,为什么要返航呢?”

“为什么?”船长重复了一句,“因为,一旦我们到达巴纳德恒星,我们就回不去了。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因为,我们只飞了一半的航程。”

“你的意思我懂了,”宇航精神病医生沉思着说,“不过,我们也许还能飞回去。当然不是靠我们自己,而是靠救援飞船。地球上发现我们没有回去,就会派出救援飞船来。”

“对,”船长讥讽地一笑,“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会不断进步。因此,继续向前飞行,是吗?好!现在,请你发言,乔治,这是你的本行了,对吧?”

领航员跳起身来,把椅子向旁边一挪。

“坐下,”船长说,“坐下慢慢说,不必站起来。”

“不能返航!”领航员大声疾呼道,“我们只有前进!向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前进!返航的事谈都不该谈。出发前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次远征,任务艰巨。而现在,刚出现一点困难就要返航,这像什么话!我认为,前进,只应前进!”

“好啊!”船长拉长腔调说,“向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前进!说得真漂亮。那么,两位工程师是怎么想的?你,妮娜?还有你,尼古拉?”

尼古拉看了他妻子一眼,妮娜点了点头。尼古拉就开腔了。

他说得很平静,边想边说:“我们这次远征的目的是探索巴纳德恒星;我们六人会有所发现,但只有当人类获得了我们的发现时,这恒星才会具有价值。如果我们到了巴纳德恒星,而无法返回地球,那么,这些发现对人类又有什么用呢? 萨甘说,他们会派出救援飞船。我认为,乘救援飞船来的人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发现。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发现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如果我们现在返航,浪费的时间还不多。可以马上组织新的远征队再出发。实际上,仍然可以由我们六个人来。这样做,也许会浪费几年时间,但我们取得的资料可以安全带回地球。就现在的情况,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继续飞行呢?我们两人的意见是必须返航,立即返航!”

接着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然后,女医生开口了:“你的看法呢,船长?”

船长意味深长地一笑:“我看,两位工程师的意见是对的。我们出发的目的是去探索。如果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发现带回地球,那还不如不去探索!”

船长站了起来,在餐厅里边踱步边沉思着。火箭重力加速度已达到第三级。在飞船上行走是困难的,但他的步子却迈得很稳。

“救援飞船不一定会来,”船长接着说,“但我们还是可以返回地球,一是现在就返回地球;一是继续向巴纳德恒星飞行——也可返回地球。即使燃料不够,也能返航。”

“怎么返航?”尼古拉问。

船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说:“现在我还不知道。但我们还有11个月的时间。要是你们大家现在决定返航,我们就立即返航。要是你们相信我,在这11个月的时间里,我会想出办法的,和大家共渡难关!”

年轻的女医生眯缝起眼睛瞧了瞧船长:“男人都很狡猾,你船长也不例外。我敢打赌,你一定已有主意了。”

船长放声哈哈大笑:“你输了。现在我什么办法也没有想出来。但我会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

“我们相信你,”尼古拉说,“我们完全信赖你。”

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坦率说吧,我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摆脱困境。到那时,我们‘波拉斯’号上只剩下18%的燃料。注意,是18%,不是50%!不过,船长,你说你会想出办法的,那我们就继续向前飞行吧!就像乔治说的,向着不可克服的困难,前进!”

“波拉斯”号继续向巴纳德恒星飞去。飞船达到了最高速度后,就开始减速。从宇航日志的记录看,飞行中一切正常,也没有人向船长提返航的事。船长则一如既往,镇定自若,还在继续研究中世纪油画颜料的成分。

关于船长独自在自己的舱房里时想些什么,宇航日志上没有记录;档案材料中有一份有趣的报告,是两位工程师写给船长的。报告是关于冷却系统发生故障的问题。

报告用语简洁、干脆,谈的都是技术问题,但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下面的意思:“朋友,你现在改变主意,立即返航,犹未为晚,也不失面子……”船长的批示是:“到达巴纳德恒星后检修。”其言外之意是:“不,朋友,我没有改变主意。”

经过19个月的飞行,“波拉斯”号到达了目的地。那颗淡红色的恒星只有一颗行星,面积与地球差不多大,上面是雪窖冰天。 “波拉斯”号强行降落六次,最后才在一块覆盖着薄冰的大岩石上着陆。

从着陆那天起,宇航日志开始用红笔记录。按惯例,新的发现总是用红笔写的。

整个行星死一般沉寂。空气几乎是纯氧的。这里既无动物,也无植物,气温达零下58摄氏度。领航员的日记中写道:“凄凉的行星,奇妙的恒星!”

即使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掌握了恒星的结构和演变的许多知识后,那次远征所取得的资料,对我们仍然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一天,宇航日志上记录着:“船长扎罗宾发出了返航的命令。”当时,五位宇航员都呆住了。

“准备返航,”船长重复了他的命令,“大家知道,现在只剩下18%的燃料。但办法还是有的。首先,必须尽可能减少飞船的载荷量。除飞船控制系统,一切多余装置多要拆下来。

“最初几个月的飞行燃料消耗特别多——这是由于加速度的原因。因此,不能考虑船员的适应问题。‘波拉斯’号将以12级重力加速度出发,而不是3级。”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驾驶飞船,”尼古拉提出了异议,“驾驶员无法……”

“我知道,”船长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所以起航后开始几个月,飞行由地面控制,也就是在这个星球上控制。我们得有一个人留下来。安静!记住——没有其他任何别的办法,只有这么办!好吧,大家听我说。你们两人不能留下来,你们快要有孩子了。这是第一个宇宙孩子!你,丽娜,你是医生;萨甘,你是宇航精神病医生,都应该与其他船员同行。乔治太易冲动。因此,只有我能留下来。不必争了,服从命令!”

扎罗宾的计算十分精确。飞船上的大部分暖房被拆下来安装在行星上,给宇航员准备的伙食减到了最低量,大部分电子仪器也拆卸了下来。这样,燃料就够到达地球用了。

领航员在日记中写道:“这次飞行真可谓是孤注一掷。但最危险的还是留在行星上的人,他比我们危险十倍,百倍……”

扎罗宾得等待14年,等待救援飞船。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异星上,等待14个年头……

档案资料中还有一张扎罗宾在行星上的住房照片。那是用飞船上留下来的暖房搭成的。透过透明的墙壁,可以看到电子仪器和地面控制设备。屋顶上升起一根控制天线。四周净是冰,一片凄凉。

天空中,巴纳德恒星发出冷冷的灰暗的光线。这颗恒星比太阳大四倍,但发出的光却只比月亮稍微亮一些。

飞船返航了。宇航日志上记着:“一切正常, 重力加速度太大,真难受……”

两天之后,又这样写道:“按预先的计算。速度不断加快。不能行走,只能爬行……”

一星期后又写道:“真不好受,非常难受……反应堆工作正常。”

接着是两张是空白页。第三页上记录着:“地面控制减弱。在无线电波经过的路程上,似乎遇到了什么障碍。”接着,在同一页上的下面记着:“地面控制恢复。动力指示仪指向‘4’。船长正在用给他留下的生活能源来控制飞船。但我们都无法阻止他这么做。这就意味着他已经等不到救援飞船去救他了……”

“波拉斯”号回到地球后,立即组织救援队出发。

救援飞船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地缩短飞行时间。船员们一致同意用6级重力加速度飞行。他们到达那颗行星后,并没有找到船长的暖房。

几年后,又派出了一支远征队,这次找到了暖房。也找到了船长留下的画。救援队的队员们默默地看着那些画。

这像是扎罗宾凭记忆画出来的。画上,他被周围的冰雪包围着,浅红色的、惨淡的巴纳德恒星发出的微光,照射在冰雪上。但他的调色板上,调的却是亮丽的暖色……在登记表第12项宇航员“业余爱好”一栏上,他完全可以写上:“深深地热爱地球,热爱地球上的生活,热爱地球上的人民!”

他们还发现了扎罗宾船长留下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巴纳德管理 篇3

19世纪末期, 泰勒建立了科学管理的基本体系, 实现了管理从经验到知识的转换。之后, 法约尔 (1916)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确立了管理的定义、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规则, 并提出管理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然而,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之今,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丛林现象 (孔茨, 1961, 1980) , 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价值判断, 或者说仍然处于库恩 (1962) 描述的前范式阶段。在这一阶段, 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常以出书和专业论文的形式保持着自己的专业成就, 其成果适合于更大范围的知识界阅读。按照库恩的观点, 在混乱和不一致的冲突下, 科学研究将逐渐形成“范式”, 并接受范式, 形成科学团体, 从而通向常规科学的研究。那么,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这种状态呢?

巴纳德的组织系统思想, 有助于我们理解管理理论 (至少在近期内) 很难实现库恩所描述的范式和常规科学状态, 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是组织存在的需要, 而组织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也正因为“人”的存在, 使得管理学成为一门极为复杂和难以常规化的学科。但是, 巴纳德将协调组织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导方向, 进行管理问题的讨论, 不仅使其对“组织”的定义具有普遍适用性, 而且使“管理”具有普遍性。他通过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区分, 提出管理存在于任何正式组织之中, 而经理人员的职能就在于维持这个正式组织。通过对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的研究,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 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有助于我们勾画管理的理论逻辑框架。尽管, 仍有一些学者不认为管理和管理学具有基本的共性, 例如以戴尔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就强调案例分析对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注不同组织的特殊性, 否认管理具有普遍性。但是, 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框架, 揭示了管理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人, 使管理学成为一门极为复杂和缺乏共同研究范式的学科, 也拉近了所有组织形式的距离, 在理论上阐明了组织的普遍特性——协作体系。巴纳德他认为, 人具有一种调节并维持内部平衡的能力, 不管在人体的内外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人都能够继续生存。而且, 人还有一种总结经验的能力, 可以依据他的经验而适时地调节自己, 以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并提出诱因经济, 重构了权威的概念。他把“人”看成为组织和管理最原初的起点, 从人的角度看问题, 而揭示管理的本质就在于对人的行为的理解。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不仅在政治组织、教育组织这些非经济组织中还存在着 (并且极为重要) 、而且特别是在企业组织中, 除了经济因素以外也存在着动机、兴趣、过程等非经济的因素。这些非经济的因素在从董事会到最基层的人的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①显然, 他关注组织中的个人, 但不是作为个人的本身, 而是作为通过协作体系努力而自我实现的个人, 人的有机体只有同其他人的有机体相关联才能行使其机能, 而相互关联的过程受制于人的心理因素、选择能力、目的和活动。管理行为也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过程中产生的。

从对管理的定义来看, 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学科共同体的成员所共享的基本要素。如唐纳利将管理定义为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西蒙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 以便达到既定目标。雷恩认为, 从广义来看, 可以把管理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 即它发挥某些职能, 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 来实现某个目标。无论这些定义的表述多么的不同, 都离不开对组织、人、协调和目标这四个基本要素, 而这也正是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的核心概念。因此, 受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的启示, 将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相结合, 尝试勾画管理的理论逻辑框架。

其次, 理论逻辑框架中的基本要素决定了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很难实现库恩所述的“范式”和常规科学状态。现实也是如此, 管理理论的丛林并非如孔茨1961年所描述那样实现统一, 反而变得越发庞大。由于, 管理涉及对人、组织、目标和协调的研究, 而这些因素都将随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发生变化。正如巴纳德所述, 人的行为受物理的、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的限制, 也是这些因素促使组织的产生, 并为组织带来了许多地变量和参数, 使组织成为一个复杂的多纬度系统。对于这样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和实证的结果也很难检验。就我国现状而言, 管理科学的体系就不能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 需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创立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和方法技术。而根据库恩的观点, 只有研究视角和出发点相同和相近似的学者才存在着形成同一学科共同体的可能。以上理论逻辑框架也表明, 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组织环境、组织地位的不同, 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也必然不同。

再次, 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有待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 从而推动管理范式研究的发展。虽然, 巴纳德依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对人性的认识, 总结出“效果”和“能率”原则、诱因-贡献理论、权威的接受理论, 阐述了经理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架起了理论和经验之间的桥梁。但是, 由于受研究方法的限制, 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只是基于经验进行的归纳总结, 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理论的发展, 如休谟所指出的那样, 归纳法不能完全证实一种理论, 只能给予某种程度的证实。同时, 与能够获得外界确定信息的自然科学不同, 管理理论涉及到对人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研究, 很难被置于可证伪的位置上的。因此, 未来的研究不仅要重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也需要进一步运用科学的方法证实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中所体现的管理理论逻辑框架。并且随着学科的发展, 复杂科学的兴起, 管理理论还有可能会进一步突破原有的框架, 创造出新的理论。

最后, 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对后人进行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哈佛大学的众多知名教授如亨德森、霍曼斯、梅奥以及克伯特等人, 都对《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以及巴纳德思想中的哲学内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梅奥共同主持霍桑试验的罗特利斯伯格承认, 他关于组织的想法, 受到了巴纳德极大的影响。同时, 正如他自己在信件中所言, 自己的思想受到梅奥的影响, 反过来又影响了梅奥。正是巴纳德的研究, 使梅奥的研究产生了转变。起初, 梅奥是从生物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角度来探讨管理问题的, 而在巴纳德的影响下, 梅奥接受并发挥了协作系统观点, 转为从合作的、社会的和有机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这一点, 对于矫正梅奥的批判倾向而更多地带有建设倾向, 有着极大意义。其中, 巴纳德有关决策的思想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以环境研究为起点, 将管理学的研究引向了对战略问题的关注, 扩大了管理学研究的客观领域。从安德鲁斯的经典著作《公司战略的概念》 (1971) , 可以看出对巴纳德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安德鲁斯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框架, 并且强调公司战略还需综合客观的个人的、社会的因素。这与巴纳德将“目的”看作是涉及“环境”与“未来”的战略因素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都强调对个人的、社会的因素的分析, 强调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相符合, 认为最终的战略选择应是在顾及到较遥远未来的结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从目标制定和实现的过程来看, 他们都认为上层所制定的目的是一般化的;而具体的、行动的责任则始终在基层。②通过连续的决策, 目的和环境在一系列的阶段中反复互相影响, 并越来越具体化。也就是说, 目的作为人的主观方面, 会影响客观环境;反过来, 客观环境也会影响主观目的;在这种不断的相互影响中, 目的逐渐具体化、精细化, 并利于实施和实现人的满足。显然, 安德鲁斯的“匹配”思想, 与这种主观与客观相互影响、互相协调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摘要:巴纳德开创了现代管理理论时代, 其理论阐明了组织是个协作体系的普遍特性, 为现代管理研究提供了普遍性原则。然而, 管理学发展近一个世纪的过程中,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丛林现象, 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价值判断。因此, 本文基于对巴纳德组织系统思想的研究, 试图揭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 巴纳德就已经对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理论逻辑框架以及管理范式研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管理范式,协作体系,组织

参考文献

[1] (美) C.I.巴纳德著, 孙耀君等译.经理人员的职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 (美) 丹尼尔.A.雷恩著, 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 (日) 饭野春树著, 王利平等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4]Harold Koontz,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Th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61, Vol.4, No.3, 174-188.

[5]Harold Koontz,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 Vol.5.No.2, 175-187.

[6]托马斯-库恩著, 金吾伦, 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兰纳德的彩蛋 篇4

兰纳德12岁的时候,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因为,他的学习能力非常有限,上课的时候,他会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动身子,嘴里流着口水,发出呼噜的声音。有时他也能很清楚很明白地说话,就好像有一道亮光洞穿了他脑中的重重黑暗。但是这种时候非常少。大多数时候,兰纳德总会使布兰妮老师发火。

一天,布兰妮老师请兰纳德的父母来到学校,她对兰纳德的父母说:“兰纳德最好去特教学校上课。让他和这些学习上没有障碍且比他小5岁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对他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兰纳德的父亲说:“布兰妮小姐。你知道,这附近没有特教学校。而且我们不能把兰纳德从学校带走,因为,他非常喜欢这里。”从那以后,布兰妮竭力不让自己去注意兰纳德制造的噪音和他那茫然的目光。

不久,春天来了,孩子们都在兴奋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复活节。布兰妮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硕大的塑料蛋。她对孩子们说:“请大家把这个复活节彩蛋带回家去,明天再把它带回学校来,但是,一定要在彩蛋里面放一个能够代表新生命的东西。”

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二十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他们把各自的彩蛋放在讲台上的一个大柳条篮子里。数学课上完后,就是打开这些复活节彩蛋的日寸候了。

在第一颗彩蛋里,布兰妮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花。“哦,很好,花儿当然是新生命的象征。”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女孩挥舞着双臂说:“那是我的。”

接着,布兰妮在第二个彩蛋里,发现了一只惟妙性肖的塑料蝴蝶。“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长大以后变化来的。因此,它也是新生命的象征。”

布兰妮又打开一颗彩蛋,里面放着一块长着苔藓的小石头……

布兰妮打开的第四颗彩蛋里面竟然空空如也。这一定是兰纳德的,她想,他根本就不明白她布置的作业。为了不使兰纳德难堪,布兰妮轻轻把这颗彩蛋放到了一边,伸手去拿另外一颗彩蛋。

突然,兰纳德含糊不清地大声叫道:“布兰妮小姐,您还没说我的彩蛋!”

布兰妮努力地对兰纳德微笑了一下说:“可是你的彩蛋是空空的呀?”

兰纳德盯着布兰妮的眼睛,很清楚地说道:“是的。耶稣的坟墓也是空的。”

良久,布兰妮才回过神来,问道:“为什么耶稣的坟墓是空的?”

“因为耶稣复活了。”兰纳德一字一句地回答道,“新生命!”

巴纳德管理 篇5

对于一个管理体制而言, 检验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看采用这种体制的组织可否顺利运行, 可否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前提下, 使组织成员有效服从组织决定。

关注个体才是组织管理的主要目的

埃尔顿·梅奥在《工业文明中的组织问题》一书中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试图通过改变员工工作环境来观察工作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对员工劳动生产率造成影响。事实证明, 工作环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有局限性的, 而真正的决定因素, 是企业整体氛围、文化、核心价值观, 它决定了员工是否认同企业所赋予其劳动内容的含义。当企业真正遇到困难时, 员工会由于共同价值观的影响而团结协作, 共度难关, 这也是诸多企业愿意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原因。它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线, 紧紧牵引着员工的心。

那么问题来了, 组织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辅助组织机构实现能效最大化?并非如此。巴纳德认为, 组织的重要目的是促成个体的最大发展, 无论是行业、企业还是政府、社团, 我们建立无数的制度流程、创建企业的核心文化, 这一切组织行为都是为了提升员工归属感, 达到个体参与的目的。如果没有个体参与的意愿, 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我们在组织中追求生产力效率的基础是基于个体的能力、发展、心态等因素。个体决定整体, 当个体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时, 整体才将实现能效最大化。

另一方面, 个人情绪对整体的影响, 经常被大众忽略, 这个问题才是组织协作的核心。在企业招聘任用的过程中, 雇主方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来筛选能力更高、经验更丰富的员工, 并对他们进行相关岗位培训, 以此发挥个体最大才能。但是反观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 当管理者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 他们往往集中处理大众群体和普通员工的问题, 而忽略个别员工, 因为后者会大大增加成本。而企业中个体的情绪变化会在群体中产生巨大影响, 从而产生更多难以预估的问题。因此, 如何在“部分认同”和“全部满意”中找到平衡点, 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

在一个员工完整的职业生涯里, 在岗时间是有限的, 当管理者制定制度、提出对策时, 不仅要考虑员工本身的情绪感受, 家人、朋友等重要社会角色也应被关注。更多关注细节和关键个体, 是组织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总之, 如果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暂时的矛盾冲突、暂时缓解问题, 而不是考虑长远发展, 这种结果只能有利于目的的制定者, 而对组织管理下的个体完全没有意义。

诚信和诚意是建立员工信心、增加员工归属感的法宝

作为组织管理者, 面对如何发展个体能力和如何让整体快速实现既定目标这两个问题, 你会如何选择?还是二者的有效统一才是实现组织管理的合理目标?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通常会产生很多技术上和商业上都可行的方案, 而这些方案一旦实施, 又会因为人员问题而搁浅, “员工不支持”、“团队协作能力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者, 而我们大多数时候会将这些现象归结于体制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但归根结底还是员工没有合作意愿。换句话讲, 员工是不是真的死心塌地跟你干, 才是组织管理者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巴纳德是这样理解组织中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在组织管理中, 我们往往过分重视群体性因素, 注重通过某些诸如提倡忠诚、团队合作、合作精神等理念达到一种对于群体的管理、控制或是引领。但我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个群体性行为可以发生并顺利完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群体中的个体有意愿参与并完成群体性目标。重视员工的参与意愿比其他提升组织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有价值。

他认为, 员工参与意愿的高低与各梯队管理人员是否拥有足够的信心有密切关系,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管理者要对员工完全诚实。诚实所带来的最大回报是:当你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 承认自身的不足时, 通常都能获得员工的理解和原谅。“人无完人, 事无周全”, 让员工体会到尊重感和认同感, 是建立个体对组织自信的有效途径。

或许在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诚实所带来的价值并不明显, 但当企业在运营中出现问题或面临极大考验时, 齐心协力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组织只有激发所有员工的信心时, 才能获得巨大的协作效应, 而这一切, 绝非某个人的某个行为或某句话可以做到。

福利不能代替积极的组织管理

薪酬激励往往被企业管理者认为是最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薪酬福利对组织管理的意义真的大于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手段么?

“胖东来风波”大概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过分重视完美的企业文化和高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乌托邦式的管理思维终究敌不过员工集体离职的残酷现实。胖东来曾说:你给员工吃草, 你将会迎来一批羊;你给员工吃肉, 你将迎来一群狼。然而风波最后, 胖东来这只“猛虎”终究没能敌过“群狼”。在员工集体辞职之后, 我们不禁会反问:胖东来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巴纳德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这样描述员工福利:福利计划的实施, 虽然代表了企业一种正确的行为, 并且有助于建立合理的组织关系, 但这并不是劳资关系中最根本的环节。福利对于员工而言只是个人所得的一部分而已, 不应该在收入总额中占有过高的比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企业要将家长式的善心压缩到最低限度,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福利制度不能替代工资的作用。研究表明, 人们觉得满足的因素大多来源于内在:成就感、被赏识、个人成长、责任感等等, 而不满足的原因则大多来源于外部因素:组织政策、监督与管理、薪酬待遇、人际关系等等。

当然,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薪酬福利对于改善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团队士气、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 但福利措施本身并不能替代合理的组织制度。薪酬福利的方式只是员工激励手段中一个细化的分支, 不足以提升个体在组织中的幸福指数。单纯通过福利措施换取员工良好行为的方式是非常危险而不切实际的。作为组织管理者, 我们不仅要通过物质激励提升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更要认识到精神激励对于建立员工合作意识的重要性。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员工的参与意愿。

在巴纳德的组织概念诞生之前, 生产活动的管理实践大多关注生产过程和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们试图单纯通过改善生产流程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利润。人们慢慢发现, 工人作为劳动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最大的区别在于, 他们的工作行为会受到诸如心理因素和情感动机等方面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 管理者绝不能单纯像对待机器一样去对待他们。

巴纳德认为, 合作和组织是相互对立的事实、相互对立的人的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体。经理人员的职能在于通过具体活动来促进相互独立的各种力量的协同, 调节互相冲突的各种力量、本能、利益、条件、立场和思想。建立并维持组织的沟通体系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引导或协调组织个体为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大师小传

1886年, 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 I.Barnard) 出生于美国。

1906~1909年, 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

1909年, 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1938年, 《经理人员的职能》出版, 该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之作。

1942年, 创立了联合服务组织公司并出任总裁。

1948年, 出版了另一重要著作《组织与管理》。

1961年, 巴纳德去世。

理论贡献

协作系统论: (1) 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 (4) 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 (5) 个人动机和协作的能率。

组织平衡论:组织的成立需要三个条件: (1) 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 (2) 他们愿意做出贡献; (3) 实现一个共同目的。构成一个组织, 需要协作意愿、共同目的和信息交流, 这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巴纳德管理 篇6

1. 争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著名组织社会学家巴纳德应用了帕累托、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以及怀特黑德的哲学思想于组织协作系统的分析中,终身致力于对组织本质以及目标的理解,对组织管理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著名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如同凯恩斯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因此引发全球各地学者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狂热研究。著名的日本学者饭野春树称赞:“可以说,巴纳德的代表作已经确立了在管理学上的经典地位。”在日本有一大批学者对巴纳德进行了相当深刻地研究分析。譬如,筱崎恒夫的《巴纳德的人性与组织论》;平雄之的《巴纳德理论的基本问题:回答饭野春树教授的批判》;山本安次郎的《巴纳德组织理论的经营学意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饭野春树和加藤胜康两位学者对巴纳德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引发了“组织是否存在意识”的争论,并且一直影响至今。

2. 问题的提出

对于巴纳德正式组织概念在其经典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的定义,参考1997年孙耀君的中译本“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2]日本的饭野春树在《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一书中将其理解为“两个人以上的人群,被有意识地总括在一起的活动和各种力量的系统”。[1]而日本另一位学者加藤胜康却认为“组织”应该理解为“经过自觉地统制的”。所以,虽然定义中“总括”和“统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争论的重点在于主体是谁,即“组织是否存在意识”。同时两者对“意识”的理解也有所不同。饭野认为“意识”不是组织成员的意识,而是组织自身的意识;加藤则认为“意识”是成员意识的总和。

除了饭野和加藤对“组织是否存在意识”这一本质问题有不同理解之外,在日本还有众多学者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激烈争论,值得关注的是20年后加藤对饭野的观点不再是全面否定了。加藤在1996年出版的《巴纳德与亨德森》中写道:“围绕巴纳德的正式组织定义中‘组织’的调整主体是谁的问题,学术界曾展开激烈的争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以“饭野与加藤之争”为契机,引发了许多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论证。通过反复思考和论证来循序渐进地促进这个值得推敲定义问题的解决,收获良多。只有通过逻辑分析将诸多解释拿到组织现象中一一检验证实,才具有说服力。在加藤的只字片语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自己的犹豫以及妥协。在之后20多年的研究中,不断有日本学者加入研究巴纳德的浪潮中,虽说加藤的观点已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其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确肯定或者否定“组织存在意识”这个命题。

由于众多学者对组织理解的不同,因此需要对正式组织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组织本质意识的理解把握,即“组织是否存在意识”。

二、巴纳德组织理论中的组织概念

任何一个词语都不能孤立、静止的理解,必须深挖其本质并且联系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充分理解协作系统和非正式组织等相关概念,从而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理解分析。

1. 组织的本质

法约尔认为组织是由人和物质两部分所组成的,但是巴纳德却认为物质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组织的一部分。所以巴纳德认为组织的含义中不应该包含物质组织,而应该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构成的系统。

传统意义上也有不少人认为组织是由个人和个人所构成的集团构成的,但是巴纳德并不同意此种观点。其原因是“集团”这个概念本身存在内在矛盾性和模糊不确定性。“集团”的内在矛盾性体现在它比较重视成员身份而非作为组织实质中的相互协作的关系,因此会将某些为组织做出了重大成绩的贡献者排除在外。“集团”的模糊不确定性表现在它存在诸多变数,产生诸多的结果。如果不能将变量这项限定住,就不可能将它拿出来作为一个实用性概念进行讨论。

2. 产生背景

20世纪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发达国家的劳工运动有了发展,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也突飞猛进。为了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梅奥进行了霍桑实验,不久之后的1938年巴纳德理论也出现了。在这段管理学发展阶段,人的因素登上了历史舞台。首先在巴纳德理论产生的这个时期,不少学者开始对泰罗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进行怀疑甚至否定,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非正式组织的逐渐认识,开始形成了对正式组织的研究分析。但在当时的研究环境中对正式组织地探索和追问明显不够深入。巴纳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不像传统组织研究那样罗列归纳组织的共性,而是不断回顾、深挖和追问,试图从组织的起源接近其本质。正是由于战后的社会背景、人本地位的逐渐提高以及对非正式组织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巴纳德组织理论。

3. 协作系统

巴纳德将自己所熟悉的“组织”,基于一般读者的理解必要,导入协作系统的概念,并从协作系统中抽象出组织。协作体系中有一种叫做“组织”的体系,其中包括“两个以上的协作”这句话。[2]巴纳德把物质因素、社会因素,甚至个人因素从协作系统的概念中去除,抽象出有秩序系统的,通过“两个以上的人的协作”所表现出来的“组织”。这种概念描述似乎给人不现实、不实用的印象,但如果不把组织概念抽象,那么就很难构筑理论。巴纳德还特别强调,组织是整体性的,“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以某种重要方式同体系所包含其他部分关联着。”[2]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组织已然是一个不同于原有各组成部分的新事物,它能够创造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大于、小于或不同于其组成部分努力的总和。巴纳德因此指出,一旦在一个体系中,如果各个组成部分变得很多、很大,那么它们就很可能会组合成一些次级的或局部的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维克提出了松散结合系统理论,事实上巴纳德在30年代就已注意到组织的这一特性,只是没有采用松散结合系统理论这一说法而已。

4.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最早是由梅奥通过1924年开始的“霍桑实验”提出来的,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以爱好、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组织。在“贮藏室布线观察实验”中,特别指出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揭示了人是社会的动物。随即1983年巴纳德在自己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阐述道:“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存在着与正式组织有关的非正式组织,这对我们的目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组织使正式组织得以产生,而正式组织为任何一个大的非正式组织或社会组织所必需。正式组织是保持秩序和一惯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组织则是提供活力所必须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存在相互联系。一方面,其区别主要是在非正式组织中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同时也没有强制性的命令。另一方面,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一是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产生的前提;二是非正式组织的热情氛围可以激励正式组织的有效沟通。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辅相成,对正式组织的本质理解大有裨益。

三、正式组织概念的两重性

1. 组织是抽象的

正式组织是由三要素总括规定而来的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即系统。这些力要成为一个组织场,三要素必不可少。巴纳德理论中是以人性论和协作论为基础的理念型抽象组织论而区别于其他传统的组织管理理论。巴纳德致力于深挖组织本质,从本质上去揭示组织的共性,这为组织学后来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组织的名称、规模、结构和形态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性就不太容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索追问正式组织的本质,巴纳德通过将某些容易引起差异的变量放入人的系统、物的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中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得出了能够反映出组织中普遍规律的理念型抽象概念。

2. 组织是具体的

这个具体可以理解为实体,因为组织可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也是具体层面上的组织论。巴纳德在组织理论的研究中采用“有机系统法”而去试图窥探组织的本质。正如巴纳德所说,“我把组织这种协作体系看成是社会生物,是活的,正如同我看待个别的人一样。”在“有机系统法”中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系统是开放性问题,其次是在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要理解整体是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当然这个“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既然组织是一个有机体,那么理所当然就会像所谓的有机体那样存在意识,同时这种意识是非人格化的,是独立于组织成员的。因此我们不能在对组织本质的理解上既肯定组织是一个有机体又否认组织存在意识。所以可以得出在“正式组织”定义中的原文所指的调整主体是组织而不是组织成员这个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巴纳德理论的“有机系统法”肯定了组织本身存在意识这个观点。同时也就说明在对组织本质的把握上,相比于加藤胜康的观点,饭野春树的理解更为准确。日本由于对中国关注的程度高,所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有关中国的信息介绍可以说已经达到近似于泛滥的状态。但是反观中国,有关日本的信息很难说是充分的。巴纳德理论的价值非常之大,不仅在管理学,而且在管理哲学、社会组织改革、大数据管理等研究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人与组织的关系”直至今日仍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研究组织的概念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们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他国多交流,不断地回顾、拷问、提炼和探索,并实践于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以期促进中国在组织学这一领域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饭野春树,著.王利平,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3-20.

巴纳德管理 篇7

一、个人生平简介

1887年10月24日, 斯科特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东北角一个靠近蒙得塞露的地方。斯科特先是在其出身地刘易斯县的一所乡村小学就读, 1902年~1904年在坎顿镇读中学, 1904年~1906年在坎顿的卡尔弗———斯托克顿学院读书。1907年~1910年就读于密苏里大学, 1910年获得文学和新闻学双学士学位, 1930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1年, 斯科特担任密苏里大学讲师, 在政治经济学系任教一年。1912年, 离开学校, 到《底特律时报》担任记者, 1914年又回到密苏里大学, 帮助学校筹建了商学院, 并于1917年成为经济学助理教授。1918年~1919年, 在驻法美军基地总参谋部担任统计员。1919年成为经济学副教授, 1920年成为经济学教授。1930年秋, 获得会计学及统计学教授职称, 从此以后, 转到新成立的会计统计系担任系主任, 共任职十年。斯科特不仅是美国会计学会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员, 还是美国经济学会、中西部经济学会、Beta Gamma Sigma、Alpha Kappa Psi等组织的成员。斯科特不仅撰写了大量不朽的会计文献, 还在美国会计学会、教授协会等各种组织中担任要职, 为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41年, 他被推选为美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并作为该会正式代表出席195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计研讨会。也就在这一年, 他又被推选为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首任副主席, 任期两年。1954年, 就在他作为该协会负责人参加华盛顿特区一个会议返回后的第二天, 不幸逝世。

二、理论与实务主要贡献

斯科特曾就会计问题发表过26篇文章, 其中的13篇刊登于《会计评论》, 另有两部著作:一部是写于1925年的《账户理论》;另一部是1931年出版的《会计的人文意义》, 该书于1973年再版。这两部书和26篇文章集中反映了斯科特的会计思想。斯科特的一些会计思想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61年, 莫里斯·穆尼兹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的《会计研究公报》第1号———《论会计基本假设》中曾经评价说, 斯科特的文章奠定了“会计准则的基础”。威廉·约瑟夫·瓦特1961年在《会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会计和统计》的文章, 称斯科特的文章“对美国会计和统计理论与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纪念密苏里大学商业和公共管理理学院成立50周年之际, 罗伯特·L·卡瓦姆编辑、出版了《D.R.斯科特选集》, 这本选集收录了斯科特的26篇论文和罗亚尔·D·M·鲍尔撰写的一篇精彩前言。斯科特的会计思想对高层次会计教育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 美国许多研究生会计理论教材都参考斯科特著作中的相应内容。在密苏里大学的会计系, 每年都有纪念斯科特的系列讲座, 邀请著名的会计学家来作当代会计思潮的学术报告, 这些报告都会公开出版发行。同时, 密苏里大学会计系的所有博士生, 都要求必修“会计的人文意义”课程, 并将斯科特的著作作为历史文献加以研究。1979年, 在加里·约翰·普雷维茨和巴巴拉·达比斯·莫里诺所著的《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中, 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会计的人文意义》一书中的相关论述。

三、主要论著评析

(一) 《会计的人文意义》 (1931) 1931年, 斯科特所著的《会计的人文意义》正式出版。

该书共设有十二章, 前两章主要解释作者如何用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第三章讨论了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市场规制的兴起, 认为在现代欧洲封建制度没落过程中, 城镇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作者指出, 城镇发展是建立在商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个人主义发展的特征之一是经济组织之间有序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第四章则主要关注市场规制的崩溃, 以及个人主义的没落。作者把市场缺位作为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市场缺位致使人们对市场规制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大规模的竞争性生产, 使得价格和利润变得更加不确定。人们把这些变化归因为行业规制、管理不力。随着竞争性生产风险的增加, 产生了资本主义垄断, 进一步导致人们对市场规制作用的怀疑。由于公众对自由竞争市场认识的改变 (怀疑其有效性) , 政府规制成为自然而然的替代规制手段。作者在文中指出, 商业周期的存在就是对竞争制度内在不稳定性的最好证明。第五章主要讨论价值理论的衰落过程。作者提到传统的价值理论曾起到重要作用, 但现在正逐渐衰落。作者认为, 必须发展新的价值理论。这种新理论的建立依赖于对经济现象更加精确的统计或者会计计量。第六章把社会主义当做对崩溃的竞争体制的替代。作者认为, 社会主义不能导致文化重构, 因为社会主义和竞争体制的社会理念是一致的, 而新制度的产生必然依赖于新的理念。第七章到第十章, 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角度, 寻找社会重构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机器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进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是时代趋势, 促进了管理科学化, 经济活动参与者将以客观合理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和管理。纯粹的个人主义管理方式下, 产生了一系列特定的规则和实践, 指引企业的商业行为。但是, 随着公司管理方式的发展, 这种实践也会导致管理缺失, 甚至欺诈行为。第十一章讨论了法律本质及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法律概念落后于社会组织演变的发展现状。作者试图通过文化重构或调整来提供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法律机制, 以维持原有的社会形态。第十二章, 作者评价了会计在当代文化模式中的地位, 认为市场作为一种配置机制在先锋者时代是适合的。在这种环境下, 市场通过对效率进行考量, 履行了其管制职能。然而, 在一个要求精确计量的时代, 市场必然被其他工具所替代。这个事实衍生出会计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作者在指出“会计仍旧依赖市场”的同时, 也提出疑问, “这种依赖关系是否必须和不可避免?如果市场成为次要机制, 会计是否仍旧依赖于市场?”作者指出, 这些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 尚待解答。由于作者的独特研究视角, 以及富有哲理性的认识, 该书对当时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书出版后, 即引起多方关注与评论。明尼苏达大学的R.A.斯蒂夫森教授在1933年的《区域经济史》杂志上发表专文, 对该书进行了全面评价。斯蒂夫森认为, 这是一本富有启示意义的书, 相信不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都会感兴趣。他的评论指出, 斯科特教授在这本书中从会计视角对社会经济组织进行了分析。此书的重点在于讨论会计作为经济机构的形态与功能, 从中世纪以来, 随着会计文化形式不断改变, 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会计的演变过程。斯蒂夫森认为, 读完这本书, 就会想起斯科特教授在前言中关于会计学科定位的评述:“每一位演讲者以不同的方式和措辞, 试图证明其所钻研的学科在科学舞台中占据中心地位, 而其他学科不可避免地处于次要地位”。在评价会计的文化意义过程中, 斯科特教授也不可避免地会持有偏见。或许作者也对自己的偏见有所认识。斯蒂夫森教授认为, 在与社会文化模式磨合过程中, 会计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事实上, 作者所指的会计十分宽泛, 包含了现有文献中对会计这一学科的不同解释, 把管理实践过程中所用到统计计量方法也囊括在内。即便如此, 他也未宣称会计师已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但是, 作者却给读者留下了会计师终将取得这种地位的印象。如果会计真能获得这么重要的地位, 那么对会计从业者的认识也将颠覆。会计师不再仅仅作为会计技术专家为公众所接受, 还应该是经济学家、统计学家, 甚至是哲学家。这种提升需要会计师的主观态度有一个全新的转变。但是, 不管会计行业是否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 这种主观态度的转变本身都是有正面意义的。会计的社会意义尚未得到社会经济活动实践者们的广泛认可。在经济利益导向的私营企业管理者眼中, 会计只是用来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结果的媒介。密苏里大学的会计学教授里克·伊拉姆在评价斯科特的会计思想时指出:斯科特的《会计的人文意义》一书与索尔斯坦·维布伦的著作有点相像。斯科特本人在书的序言里也承认, 维布伦的思想是他本书观点的来源之一。维布伦思想对斯科特的影响是一方面, 科学管理文献对斯科特的影响是另一方面, 《会计的人文意义》中有一章专门论述了科学管理运动与文化及会计的关系。里克·伊拉姆在研究斯科特的会计思想时得出的结论是, 斯科特的理论是维布伦思想和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思想的有机结合。

(二) 《账户理论》 (1925) 1925年, 斯科特所著的《账户理论》一书正式出版。

作为一本会计课程的入门教材, 其教学总课时设计在一个学期左右, 全书分为引言、账户体系、企业所有权和价值评估四个主要部分。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与务实性, 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密歇根大学的威廉·安德鲁·佩顿就曾在1926年的《统计学会杂志》第153期上发表专门书评, 对该书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论, 并概括了其六个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一, 是内容叙述方式十分可取, 注重灵活多样与清晰易懂。在论述会计信息来源和记账技术之前, 作者耗费大量篇幅 (大概九十多页) 来说明会计目标, 着重解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目的。作者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一般原则对于具体记账技术的重要性, 并运用大量经济学的说理方式来说明问题, 特别在价值评估一章。第二,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该书作为一本短学时初级会计教材, 适用于文学院、科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学生, 这些非会计专业学生不要求深入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只需要大概了解会计的职能和流程。会计基本原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于那些教授学生会计基本原理的老师, 也可以在这本书里发现一些好的素材。由于该书仅提供了提纲式的内容, 许多重要方面没有详细提及。对于会计专业初学者而言, 本书不能提供会计技术性操作方面的具体指导, 但教学者可以而且应该在课堂里面提供大量解释性、补充性的材料,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第三, 作为一本会计理论书籍, 所涉及内容比较传统。但作者并不把自己束缚于惯例和权威之下, 他坚信市场价值的重要性, 认为市场价值是会计估价的基础, 他的这种观点广受会计学者推崇。但是考虑到折旧、证券贴现等现实, 作者也明确承认其他估价方式在这些方面的用处。第四, 该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地方, 存在许多缺乏支撑的论述;二是接受了一些尚待论证的惯例性学说 (观点) ;三是存在许多不严密、有问题的推理。第五, 书中有关存货估价的不统一表述 (考虑将本段归纳为:市场价格变化对于收益和资产价值的影响) 。在存货估价中, 作者在强调市场价格的重要性的同时, 又认为收益不应该受到以市场价进行估价所带来的影响。作者甚至认为对于持续经营企业, 销售实现的增值不是会计层面的真实收益, 因为销售实现的增值不能用于分配, 而被用于代替股票。这在评论人看来站不住脚。首先, 如果说市场价对收益不产生影响, 那么市场价对于资产负债表也就失去了意义。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提供真实可靠的资产价值, 资产的价值只能通过投资或盈利创造 (不考虑捐赠等情况) 。另外, 账面收益必须等于可分配收益也明显不正当。价格上涨要求增加投资以维持股票价格, 这说明投资增加不能作为账面收益确认。会计收益不能准确计量购买力的增加, 比如美元价值的变动。当然, 一些特殊价格变动会影响特定企业的存货价值, 但这与货币价值变动不同。显然, 作者并不建议为企业构建一套类似账面收益的会计方法, 用以精确计量企业购买力变化。任何合法资产都可以“储存”收益。存货价值变化所导致的利润如同销售利润那样不会被剔除。第六, 关于折旧问题。作者以新的形式说明已有的观点, 直线折旧法会导致过多费用的积累, 对于多部件构成的资产会造成隐性积储。对于这个复杂问题的支持或是反对观点, 无法进行深入讨论。然而资产价值可以通过估价服务评估, 评论人认为, 直线折旧法不会导致严重资产价值低估、运营费用高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大量小额资本投资提供大量估价服务。相对陈旧资产, 新资产具有较高的价值, 代表大额投资, 因为修理和重置的可能性较小。而且, 实际生产过程中, 相对于陈旧资产, 新资产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生产质量更高的产品。也就是说, 陈旧资产存在应计折旧, 按照传统直线折旧法不需调增折旧额。当然, 这并不否认累计折旧总额有可能超过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事实。

参考文献

巴纳德管理 篇8

奥德的艺术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容从叙事性渐渐地变成寓意性, 很多作品表现的思想被他抽象化, 提高到对于宇宙、人生哲学层面的研究, 不再是仅仅对于现实性的关注与描摹。也许是受到古希腊以及当时西方哲学的影响, 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强烈宗教情结与哲学思辨的画作, 陷入对于人类同宇宙万物之间根本关系的思索与探究。奥德的绘画取材涉及人与宇宙、生命与物质、宗教与崇拜, 还有人类的肉体与灵魂等等诸多内容, 他说过:“这些人物角色是现代人穿越时间空间, 来到一个荒芜混沌的时代, 没有文明也没有同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传承与联系, 就像是到达了史前时代。”

奥德·纳德鲁姆画作有许多关于母亲和婴儿的题材, 例如《哺乳的迷惘》、《有乳汁的女人》、《海边的孪生儿》等。这些母亲用乳汁哺育婴儿, 她们不同于塞冈第尼画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而是生活于优裕现代社会里的女人:母亲的手指纤长柔美, 不是长期劳作而显得粗壮皴裂的手, 似乎是习惯于精心呵护与保养的少妇, 端庄而典雅。“母亲”的意义亘古不变, 就是生养子女并且哺育他们, 抚养成人, 如同自然法则般延续着生命进化之链。与所有动植物一样, 依赖母亲繁衍家族与种群, 而奥德却在最世俗普通的题材里呈现出超俗的阐释。

从生理的层面来定义生命的意义, 正如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 “生命是生殖, 生殖是什么的充裕, 这是真正的生存。”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于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之中, 让即使是穷困潦倒的母亲也体会到了富有与充实, 这种富有与充实包含着辛劳, 母亲流淌出乳汁哺育婴儿的同时也要为之耗尽心力, 但母亲却是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生命之延续而付出。都说母爱是无私的, 没有任何关系能比得上母亲与孩子的紧密相连, 孩子是母亲心目中最最宝贵的“私有”, 母亲这种“自私”何其之大, 让她甚至忘却了自我, 转变成了一种“无私”。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他继承了双亲的特征又区别于任何一方, 既是相似又是独特的个体, 他的容貌、身体以及成长之后的思维与个性既是秉承了父母也是违逆着父母。也许孩子的生命只是冲动的结果, 显得随机、偶然并且仿佛是命中注定, 母亲的子宫腔就是孩子的限定空间, 在他呱呱坠地的瞬间好像此生的很大部分已经注定。孩子将在时间上延续着父母的生命长度, 但在个人素质、智慧、能力并不一定优越于父母, 如此, 这种延续还有多少新的意义?这个世界已经是文明的时代, 但人性却并未因为知识的培养、法制的约束以及道德的教化日益完善而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人性中的欲望与自私就像霉菌般一遇上阴暗潮湿就滋生蔓延开。一个人的成熟并不是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 而是在个人生活中历经磨难, 体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摩擦、碰撞, 通过思考和感悟逐步成长, 并不是对父母先辈经历的继承。

因此, 奥德将婴儿塑造成裹在襁褓中的状态, 如同裹在一个蚕茧里面, 并且置于一个空旷荒芜的海边沙滩, 只有冰冷的岩石相伴。没有花草树木, 没有贝壳海星, 没有一丝人的痕迹, 甚至连枯萎的树枝都不曾出现, 他似乎是要通过这样的场景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就是没有原因和理由, 自己也无法选择, 孤单、软弱和无助。生存对于新的生命来说是那么的陌生, 虽说刚开始有母亲的怀抱庇护, 但短暂的抚养很快就会抽去, 生活中的一切都要依赖自己。

每位做母亲为人父的都想把自己能给予的好处尽数留给下一代, 尤其是包含着智慧与能力的人生阅历和处世经验,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这些最宝贵最私有的无价财富。可惜的是, 这些人生财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件或者答案、成果, 它可以说是一个过程——在生活中逆行而上、受到诸多磨砺方可体验和积累的经验。即便是它可以全然赠予, 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社会的价值观念的浮动让这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往往并不在灵验, 同时囿于个人认识与能力的局限, 多数的教诲与叮嘱也并不有效。那么不禁要问:父母的抚育和培养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孩子人生上的帮助?

母亲形象在奥德·纳德鲁姆的画作中虽然也是哺乳婴儿, 但是由于她被塑造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形象——拥有较好的修养、知识以及当代的观念, 她的抚育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繁衍物种的阶段。也许在物质匮乏、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 子女似乎并不能说是男女爱情的结晶, 婚姻缔造家庭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孩子也成为未来生产与养老的保障, 某种意义上成为一项父母私有的财产。中国社会有句老话:“养儿防老。”血缘关系、家庭联系被这样的生产关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子孙满堂”成为农业社会家庭幸福、人生美满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富足, 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显现出来, 自由、自尊和平等成为了世人的共识与追求, 旧有的观念也随之瓦解, 孩子不再成为父母的附属品。父母由于物质富足和社会保障而不再依赖子女的赡养, 后代的保障功能已经不是那么必需。责任一旦成为可以选择的项目, 感恩的情愫随之淡漠, 那么生殖的意义该如何理解?让人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何而生?常常有子女质问父母当初为什么要生我?谁让你们生我的?但当他们成为孩子的父母, 同样的话题也会被自己的子女问及, 似乎一切有回到原点——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奥德让现代人的形象出现在史前时代, 形成了巨大强烈的反差, 现代观念与价值体系同史前生存状态当代矛盾一下子就把我们引入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画家并不是多愁善感亦或是无病呻吟, 他有着切身而又深刻的人生体会:奥德1944年出生在瑞典南部地区, 当时纳粹正在欧洲大陆肆虐横行, 祖国挪威被占领, 他的母亲无奈辗转到瑞典生下了他, 并且母亲还帮助他的父亲指挥一支游击队到边境与德国作战。第二年战争结束, 父母带着一岁的小奥德回到挪威的老家托斯菲。他的母亲莱默 (Lillemor Nerdrum) 远赴美国纽约的时装学院学习, 让年幼的奥德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似乎认为自己的出生是一种多余, 这样的情绪从他的孩提时代一直持续到49岁, 几乎是大半生的人生岁月, 这些感情从他的艺术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早在1950年, 五六岁的小奥德经历了父母的离异, 母亲一边经营自己的服装店, 一边照顾他和他的弟弟, 但是因为聚少离多所以家庭关系并不亲密。他的父亲约翰·纳德鲁姆 (Johan Nerdrum) 再婚后虽然一直支持着奥德、母亲还有弟弟的生活, 然而与奥德这个儿子的关系却越来越淡漠、疏远。1991年他的父亲约翰去世, 奥德被父亲的亲属们拒绝参加葬礼, 直到两年之后他才了解自己并不是父亲的孩子, 而是母亲当时因为战乱和丈夫

风景游览区软质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沈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牡丹江黑龙江157000)

摘要:现今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个生活方式的演变进程中, 休闲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成为现代人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 而风景游览区成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载体。风景游览区不单是游玩的功能, 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软质景观可以说是风景游览去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的重视。软质景观具有实际功用的同时, 又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有一定的作用。由此本文提出软质概念, 并分析软质景观的分类, 从新针对景区具体环境进行软质景观细分, 提出个性化的风景游览区的软质景观设计, 以及探讨设计出更加怡人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景观;软质景观;硬质景观;风景游览;艺术设计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对人性化的风景游览区环境向往, 人们需要一个在工作之余能充分得到休息和放松的自然环境。同时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现今我们生存的外部空间环境, 这样风景游览区的景观设计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热点。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风景游览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对人们生活品质的关注和重视被列为景区环境建设的重点原则之一。

曾几何时, 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悄然而生的时尚, 而且不知不觉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从世界范围看, 我们的生活有一个方面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即日趋扩大的城市化规模和越发紧张的生活方式。但在另一方面, 人们更加向往大自然, 纷纷实践着“返璞归真”的真谛, 这一点也是趋同的。而风景游览区则是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环境优美、景物相对集中的空间, 大大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景区景点更是以超常的速度不断增加, 尤其风景游览区的景观建设, 这包括硬质景观建设和软质景观建设。通常把景观细分为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大类别。一般说来, 硬质景观通常是指用人造材料或主要依靠人造材料创造并设计出来的景观效果。构成要素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面的要素主要有广场造型和地面铺设的变化。线的要素主要有道路的造型、起伏及地面铺设的变化, 栏杆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点的要素则更多方面的体现在景观家具上, 包含亭、廊、喷泉、雕塑等设施。具体包括贯穿整个风景游览区的景观设施 (含导游图、道路牌示、景点介绍牌、门、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厕所、种植容器、护拄等) 、服务接待设施 (包括住宿设施和商品服务设施) 、步行环境 (包括地面铺装、踏步、坡道、挡土墙、栏杆、墙等) 和

分离期间, 与一个建筑师意外怀上了奥德。他是一个无辜受到感情伤害的私生子, 对于出生的困惑、幼年家庭关系的陌生感、无处不在的困惑与感情纠葛——血缘与个人身份的不相符, 让奥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的折磨同时也是洗礼, 他的绘画艺术因此而得到极大丰富的精神源泉的滋养。

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被融入奥德对母亲形象的塑造, 画中的母亲是一位有理性的知识女性, 长期哺乳婴儿的过程中会逐渐体验和思索生殖的本质以及生命的意义。奥德让人物形象一部分深深隐藏于黑色阴影之中, 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在这样的黑色里, 母亲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过程只能让她进入永恒的思考, 迷惘与困惑相伴相随。

车行环境四大部分。软质景观一般指非人造材料或主要以非人造材料设计并创造出的景观效果, 经常以绿化种植与水体为主。

纵观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 风景游览区的大力扩建进程中过于注重风景游览区的硬质景观建设, 忽略软质景观建设。当前, 风景游览区在运用景观设计营造环境氛围同时, 往往只注重基础设施部分也就是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虽然硬质景观设施给游客带来了游览观光的便利、舒适的条件, 但也不能过分夸大硬质景观的作用, 而忽视了软质景观的生态功能。尤其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的状态下, 风景游览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情绪的放松。亲近自然山水, 共享生态文明, 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在倡导自然生态景观的今天, 软质景观在整个景观艺术设计中起的作用可谓是凸显重要。尤其是依据软质景观艺术设计所表现的主题和意境进行植物、水体配置, 可使风景游览区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 构成更加富于自然变化的景观艺术效果。在风景游览区中软质景观设计具体可细分为植物和水体两大类别。

植物

可以说美学在植物造景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在造景中利用藤木、灌木、乔木、以及草本植物来创造软质景观, 同时在此基础上发挥植物的色彩、线条、形体等自然美, 搭配设计成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画面,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植物造景区与其它要素的根本区别是它是具有鲜活的生命的, 同时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生态速度、季节更替要深入细致考虑, 同时结合植物种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 运用植物造景美学原理, 形成疏与密也就是疏林与密林, 特别是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同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之间的搭配。同时把生态园林的概念引入到景观的总体设计中, 使得植物造景涵盖了美学上的、环境上的、文化上的等多层次内容。这一点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就深有体现, 可以说植物造景影响了一些风景游览区内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而往往风景游览区的主题也是由其中的植物景观构成的, 例如杭州闻名于世的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因由荷花这种植物的运用而使得原有景观更具意境。现在如此类型的风景园林景观存世较多的还有梅轩、牡丹亭等。

植物造型经过专业景观设计师的艺术构思, 对景区植物进行特定的栽培管理、修剪整形等创造出的美好的艺术形象。根据植物造型在风景游览区中的应用形式可分为植物图案、植物的色彩、植物雕塑、植物建筑等几种形式。植物丰满的形体、婀娜的枝干, 不同形态的绿叶与人造建筑物的轮廓形成鲜明的对比, 柔和了直线给人们的带来的硬朗感官。景观植物多样而绚丽的色彩在景区人造建筑物的局部以及整体的色调调和上也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 例如深色的建筑物与浅色的植物可互为衬托又互为调

这也许就是画家奥德内心深处最想展现给世人感受与思索的东西吧。

摘要:挪威当代画家奥德·纳德鲁姆 (Odd Nerdrum) 是当代极有影响力的一位油画家, 他继承和发扬古典写实的风格和技法, 却不是单纯的描摹和再现, 而是通过作品来展现哲理性和人的精神层面的状态。尤其结合他自身的人生经历, 取材母婴形象, 通过母亲对孩子的哺育过程, 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奥德,母婴题材,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ODD NERDEUM PAINTINGS SKETCHES AND DRAEINGS Test by:Richard Vine D.A.P/Distributed Art Publishers○CGyldendal Norsk Forlag A/S Gyldendal Fakate Osol2001[M].

纳德拉掌舵微软 篇9

内部人、印度裔、工程师,这是刚刚走到台前的纳德拉的初始标签,22年的微软生涯,以及在微软最为倚重的企业业务上建树丰厚,成为了纳德拉最大的入选资本;但登顶CEO,从单一大型项目操盘手到全盘复杂业务体系掌舵人,“老好人”纳德拉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实现移动领域逆袭。

“这个行业,不推崇传统,只尊重创新,对于整个行业和微软来说,现在是关键时刻。”尽管新CEO已透露出迫切的变革意识,但对于已然庞大的微软来说,稳定乃至保守,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纳德拉入选即源于此,其力邀盖茨出任技术顾问,更是这种逻辑的延续。

脱颖而出

北京时间2月4日晚间,微软发布消息称,董事会已任命纳德拉为公司CEO,这也是微软1975年创立以来,历经盖茨和鲍尔默漫长王朝之后,迎来的第三任掌门人。

作为全球最为庞大的软件巨头,微软CEO海选,绝对是引人注目的变革盛宴。

2013年8月,时任微软CEO鲍尔默迫于投资者压力,宣布在1年内退休,微软随后开始成立特别委员会,海选各路精英。在微软的CEO候选清单中,里里外外的人选多达100多人,其中不乏业界大佬,包括福特汽车CEO艾伦?穆拉利、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eBay CEO约翰?多纳霍等。

而在微软内部,同样竞争激烈,包括执行副总裁托尼?贝茨、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等都在考虑之列。最终,纳德拉靠什么击败了各路竞争对手?

现年46岁的纳德拉是印度移民,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并从芝加哥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2年加盟微软之前,纳德拉曾在Sun公司工作。

而自从加盟微软以来,22年里,纳德拉曾经参与过微软多次重要的战略产品转型,几乎每隔几年就变动一次工作,这也使得其有更多机会历练自己。纳德拉曾先后在Windows和office两大核心业务部门工作,近些年,帮助牵头推进包括必应(Bing)搜索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和Azure云服务等众多项目。

纳德拉的纯技术背景,与前任CEO鲍尔默的“销售员”个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上,在纳德拉的微软生涯里,除了担纲Bing搜索项目时距离消费业务比较接近外,更多的时候,纳德拉擅长的其实是并不喧闹的企业级业务。

在出任CEO之前,纳德拉任微软执行副总裁,主要负责云计算和企业事业部,这也是微软去年7月架构调整后的四大部门之一,而该部门目前的营收增长30%,是微软业绩增长最好的部门之一。

在纳德拉出任CEO后的首封公开信中,依然透露出浓浓的技术派风格。“我来到微软的理由与大多数微软员工的理由是一样的——通过技术改变世界,这些技术可以赋予人们做一些让人惊异的事情。”纳德拉表示,直到今天,微软仍在推崇通过技术改变世界。

除了业务专长外,纳德拉为人称道的是,其为人低调谦和,善于与人合作。前微软印度区主管Ravi Venkatesan说,要找到一个一句纳德拉的好话也不说的人很难,这在一家公司的高管层是少见的。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纳德拉深厚的技术背景,对于微软这样的公司具有特别意义。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微软程序员和工程师队伍稳定;而其低调亲和,善于合作的风格,对于充满争斗的微软来说,更容易凝聚人心,尤其是随着微软体系庞大,如何贯彻“一个微软”的理念,日趋成为挑战,而纳德拉的个人风格,上下都比较得人心。

坚定的转型者

事实上,一直都有对纳德拉的质疑之声。

“纳德拉从未担任过CEO,一下子要领导一个13万人的大型公司,从战略决策到业务运营,纳德拉将面临艰巨的挑战。”野村证券分析师Rick-Sherlund表示,微软最终还是希望寻找一个拥有科技背景的高管,可以在未来十年长期担任微软CEO。

Jensen投资管理公司商业分析师凯文?沃库什则表示,微软选择纳德拉出任CEO,是一个安全的选择。“有很多人希望,一名对科技行业拥有革命性远见的人能执掌微软,这些人可能会感到失望。另一些人则认为,微软需要类似纳德拉这样熟悉业务的CEO,因为微软非常复杂,CEO需要有内部经验。”

随着纳德拉的晋升,长达十几年的盖茨、鲍尔默搭配时代,也将落幕。而在纳德拉的争取之下,卸任董事长的盖茨,还将以创始人和技术顾问的角色存在。而盖茨本人,则对新CEO评价称,“当前转型时期,没有比纳德拉更好的人来带领微软。”

IDC中国总监助理王吉平认为,微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去盖茨化了,对于盖茨担任的技术顾问角色,他认为,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变化。

“微软新CEO出炉,一方面会传承一些以前的东西,照顾一些微软老人的想法,但挑选云服务和后台起家的纳德拉,说明微软转型的想法还是比较坚定的,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坚持这种转型。”王吉平表示。

2013年,在鲍尔默的主导下,微软逐步明确了“设备加服务”的新定位,并在当年7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组,将原有8个部门合并为4个,以全力支持微软最新的战略转型,但随后不久,鲍尔默即被迫宣布辞职,并表示,微软将在一年内寻觅新CEO。

对于鲍尔默的卸任,有分析认为,虽然迫于压力提前离任,但鲍尔默在2013年,通过一系列调整,加上并购诺基亚,已基本规划好了微软下一个10年路线图,短期之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微软并不期待过激的变化,最终由内部人士出任CEO,就可以看出。”

王吉平则认为,纳德拉的背景,可能会导致微软在未来发展中,相对偏重于企业业务。

巴纳德管理 篇10

1 白雪公主作为第二性而存在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 对越南战争的抗议及种族压迫等使恐惧和迷茫笼罩着美国, 虽然当时在经济上美国十分发达, 但是人们的精神十分困惑, 当时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已经轰轰烈烈, 她们争取在教育、政治工作等方面能够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在这样不安的年代里, 美国妇女的命运依然十分悲惨没有很大改善。

1.1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关系

在小说中七个小矮人自称是资产阶级, 他们在国家公园里捡到了当时昏迷不醒的白雪公主, 并把她带回了家, 从此白雪公主就成了七个小矮人的“家庭煮妇”。在巴尔姆的采访录中他说小说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以他的同学为原型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七个小矮人有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 但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雪公主却没有工作, 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和劳动力来生活, 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国并没有给男女同样的工作机会, 社会对女人还是有很大的偏见和压迫。在小说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到男人们尽力维持女人的家庭主妇的角色。当白雪公主把头发垂到窗外时, 小矮人中的一个—爱德华说“做一个家庭主妇, 那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家庭主妇!美国奢侈的基础。”[3]69这些话语展示出在男人们看来女人只能做家庭主妇, 做家庭主妇就是女人的天职, 女人不能有其它想法。虽然七个小矮人并没有把白雪公主当人看, 他们还是不能容忍白雪公主把头发垂到窗外等待王子来救她。当白雪公主把头发垂到窗外时, 七个小矮人产生了一种幻想, 一种愤怒和恶毒的幻想:“我们梦见自己把白雪公主烧了。说烧了不对, 应该是作成菜。在梦中, 我们把白雪公主作成菜。你还记得《圣女贞德的火刑》一书中的火烧场面吧。”[3]77很明显的七个小矮人把白雪公主作为家庭劳动和性交的工具。他们认为女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让自己服从于和服务于男性, 做男性的消费品。在这样的社会中白雪公主得不到任何尊重, 更谈不上幸福。

1.2 白雪公主与王子的关系

白雪公主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污秽的生活, 她虽然没有象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一样去消极等待王子, 但她却把希望仍然寄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男人保尔身上, 她等待的王子只不过是只十足的青蛙, 没有社会责任感, 没有理想和抱负, 他并不是真爱白雪公主, 只是想占有她, 并且发明了监视器来监视她。她的等待注定是要失败的。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雪公主受过高等教育, “比弗学院是她受教育的地方。她学习了《现代妇女的特权与责任》:妇女的天性和教养, 她们在进化和历史中代表了什么, 包括管家带孩子保卫和平治疗和奉献, 她还学了《浪漫主义诗人》等。”[3]18从这段话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的社会教育以及当时女性的浪漫的爱情幻想等, 依然对女性起着侵蚀渗透的作用, 格林童话中女主人公的浪漫爱情故事依然还在影响着当时的女性。很长时间以来, 男性压抑强迫女性接受传统的角色:男人是高于女人的。对于白雪公主来说她很难有自己争取独立, 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

2 简依附于男性权威之上

故事中还有一位女主人公的命运值得关注, 通过对她的解读, 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简是格林童话中继母的形象, 她因为不再美丽就被她的情人霍戈所抛弃。虽然《白雪公主》中的简视霍戈为她的国王, 但她却处处碰壁。当她问霍戈两人的前景会如何时, 霍戈答复说:“我们俩没什么前景, 简, 我们的前景已经了结。我们就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只是摇摇晃晃走到哪算哪的问题, 直到死去。”[3]96这一告白让现代人清楚地看到当女人人老珠黄不再年轻时, 男人自然就移情别处, 去追求更年轻更貌美的女子了。下面的描写正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霍戈注视着简。他注意到她仍然保持着大提琴样的优美身材。‘这个大提琴身材的女孩仍然还有点生命力, ’霍戈心里想。‘我为何不多花些时间看着她, 品味她久经考验的美貌。’但是接着他想到了中提琴身材的白雪公主。”[3]106简被弃后决定用毒酒报复白雪公主, 但毒酒无意中被监视白雪公主的王子保尔喝了。因此可以看出女性还未能将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 她们透过男性的目光来审视自己, 受男性审美左右。当她们所依附的权威转向别处, 女人就失去了方向, 不能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而盲目地将祸根转嫁到同性的女性身上。很遗憾的是, 女性还是狭隘地将矛头指向自己的同胞, 没有意识到她们过分的看中男性的话语权, 过分地以男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自己的存在意义。

3 结论

综上所述女人悲剧命运源于社会、历史及教育等对女人的渗透与影响, 以及父权社会中男人对于女人的压迫。在父权社会中, 女人只是男人所没有的和所想得到的物品, 女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是他者。波伏娃说“历史向我们表明, 男人总是掌握所有的具体权利;从父权制开始, 男人就认为将女人保存在从属地位是有用的。”[4]199可以得出只有在女性摆脱了男性的压迫和歧视之后, 女性才可以定义自己, 实现完整的自我, 女性主义文学的终极目标是超越女性自身, 超越性别对立, 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

摘要: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是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戏仿, 虽然与格林童话有着类似的人物和情节, 但它却反应了与格林童话完全不同的主题, 它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深刻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社会现实。文本从讨论霍戈与白雪公主及简和保尔的关系入手,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以及长期以来父权社会的传统文化对女性在精神方面的奴役, 从而揭示出男权社会才是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白雪公主,女性主义,父权社会,压迫

参考文献

[1]Bressler, Charles E.Literary Critism[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3]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M].王伟庆,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西蒙娜.德.波伏蛙.第二性[M].郑克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播出系统技术改造下一篇:课程考核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