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2024-07-3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精选十篇)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1

关键词:社会心态,精神面貌,思想观念

一、分析社会心态问题的必要性

“社会心态”是反映的特定环境中人们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 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人们的心理状态。社会心态的产生往往会与国际国内政治动向、经济动向、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社会心态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 进而还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 影响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具体来说有三大必要性:

(一) 社会心态健康有利于促进国民个人的身心和谐。一个人的身心和谐首先取决于人自身心态的和谐。心态健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中的问题, 全面的看待事物。一个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的人会有更高的幸福指数, 更容易做出成绩。

(二) 社会心态健康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心态严格意义上属于意识形态, 对经济社会会有强大的反作用力。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 其心态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健康的社会心态能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不健康的国民心态则会使人精力分散、行为过激, 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风气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 社会心态健康有利于国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当前, 中国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要求对外交往、交流、合作的增多。中国的国家形象会与国民的言行密切联系, 国民的心态常常会被放大和上升到国家层面, 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国家形象问题。言行的得当与否, 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心态。良好的社会心态自然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分析

首先,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流心态是健康的, 从整体上来说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成熟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和平、务实进取、积极向上。比如说国民不再简单的为经济增长沾沾自喜, 而是学会了冷静与理性的思考。

其次, 人们参与社会舆论积极性高涨, 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国家大事。在人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也引导更多的人崇尚新风正气。反应出人们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追求。

在经济生活中, 产品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 都出现了种种恶劣表现。近年来发生的, “周老虎”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时有发生。老百姓中间“讲信用会吃亏”的社会心态有所抬头。第五, 群体性不满情绪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仇富仇官”或贫富差距的话题, 对贪污、腐败、权利得不到保障产生强烈不满, 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第六, 浮躁的心态成为通病。很多人急功近利, 为了达到目的总是幻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钻制度的空子。

三、如何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的调整, 需要我们正视以上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也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改变这些问题失衡的状态。具体来说应着手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 政府应当及时监测民众心态, 及时性把握社会心态变动的规律, 与宏观决策联系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国家要及时发挥科研院所的力量, 及时了解公众社会心态的波动, 随时分析其中反应的问题, 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科学的建议与技术的支持。及时探讨公众不满情绪的化解渠道与方法。

(二) 尽快完善就业制度与民生保障制度。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 让社会成员能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从而安人心, 缓解社会焦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引导人们科学的理性的去看待社会体制问题。

(三) 建立良好的心理疏导机制。畅通全社会沟通机制, 了解公众的心理诉求, 为社会群体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 变“堵”为“疏”, 让人们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如可以建立各种心理热线、信访机构、公众听证、调查系统、媒体公示。要密切联系群众, 走群众路线, 要通过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去作解释。

(四)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以党心换民心。腐败问题对社会心态很容易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党的形象, 形成大众性的逆反心理, 所以反腐败问题上要细微处花心思, 多在见实效上用工夫, 尽可能推进各项社会事务公开透明, 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人们找到国家主人翁的感觉。

(五) 管好新闻媒体, 发展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利用新闻媒体向大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教会社会民众个体自我调节方法。针对公众事件作正面积极的宣传与引导, 结合各种社会机构组织建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卫生整体网络。鼓励学者专家研究出版技术性、技巧性的个人心态调节知识与方法方面的书刊, 教给社会成员如何克服认知不协调而造成的社会心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2

题目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学院名称 金融学院

专业班级 金融二班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2014年 06 月 28 日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总财富的不断积累。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对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要想发展好市场经济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社会和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还存在着诸多不宜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及其实施范围狭窄

从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来看,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在传统的社会保障方面上,我国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是在国有企业进行的。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职工受到了社会福利保障,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居民却被排除在外,很少享受到社会和集体的福利。例如,在社会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但也只有16554万人,而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374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等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36870万人,占50.0%;第二产业15780万人,占21.4%;第三产业21090万人,占28.6%。从上述数据中,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偏小且实施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狭窄范围。

(二)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差异过大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也很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社会统筹、企业负担与个人储蓄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依靠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收入,政府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相应社会保障。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社会保障水平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严重的不均衡状态,造成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实力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绝大多数项目,而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却不能实施。这样城乡失衡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长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会使得各种资

源不断的涌向大城市,从而农村地区则资源贫乏,城乡发展不平衡持续扩大。如果不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由于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带来利益的农民生存情况会更加恶化,从而加剧城乡不平衡,进入恶性循环。城乡社会贫富悬殊加大,不仅制约经济的发展,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更会使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无法实现。

(三)养老保险制度有资金缺口

虽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但由于过去养老金是由国家和企业为老职工和退休职工全权负责的,而他们自己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这就说明他们的个人账户实际上是空的,如果让他们现在依靠个人帐户养老是不太可能的, 而要想填补这个资金缺口既不能完全依靠国家也不能由企业补足,因为会影响了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是比较困难。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其中,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统筹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很不景气。在收缴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其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出现了实缴率逐年下降而拒缴率或欠缴率逐年上升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沉重的负担,某些地区开始有大规模的人群退出社会保障体制。而且这一现象,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下愈演愈烈,这将会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筹资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部门分工不协调,缺乏统一性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是由政府各部门多头分散管理的,并没有协调统一管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其突出的问题包括:发放渠道未实现社会化、具体办法不统一等等。地区特别是行业分割严重,从区域看,统筹范围仍普遍较小,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及转移支付能力很弱,致使经济越困难的地区社会保险工作也越难维持。主管部门的部门利益问题突出。主要表现是管理费用提取过高。在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长期分属国家劳动部、人事部管理,离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过大。因此要适时分步地建立起覆盖所有城镇职工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管理透明执行。

(五)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以及人民法律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许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部门规章或内部规章,并且缺乏必要的公布与宣传,使能接触到的人数相当有限,从而许多当局者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清楚或难以知晓,导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知如何保护或根本就不知道,造成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一纸空文之现象泛滥。另一方面,在我国很多人认识不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认为只要是保险,既可以投保也可以不投 “广大 的农民群体更是不理解甚至是不信任国家的政策, 即使是有经济能力也拒不参加或是仅参加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险 ”在企业 , 职工是否能参与社会保险有时候还取决于领导的意志和单位经营状况好坏 "总体来说 , 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够, 在自己的利

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懂得用政策法规的武器保护自己。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分析

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种种的问题,有关政策人员需要做都的就是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则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建立起全面、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的实行模式,不断将社会保障从城市扩大到广大农村地区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享受率直到实现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宏大目标。二是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实现非国有的企业个体户农民工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全覆盖。三是不断拓展社会保险项目建立多元化系统化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缩小区域差距,保障社会公平

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不够以及片面集众多资源来发展东部,造成中西部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成为最脆弱的环节。社会保障的性质就是在于它的政府强制性和非盈利性,它体现的是以发展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目的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达到富国安民。

(三)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要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率,相关的社会成员都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提高社会保障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

(四)促进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分工协调,统一管理

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是由政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打破多头管理的格局便于统一规划和管理。二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走社会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全国应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并由各政府社会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三是构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机制如社会保障基金会投资运营部等机构具体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研究基金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率确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四是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业务经办机构具体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受缴支付等业务。

(五)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一是应当组织群众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要认真学习贯彻相关法律,并与实际情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制定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方案,在政府公共服

体系中率先建立符合省情全面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要把宣传教育纳入六五普法和今后公务员普法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新闻宣传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宣传覆盖到每个角落,深入到千家万户使每一个群众知悉自身的社会权益。三是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贯彻实施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地方配套法规和规章。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矛盾的凸显多发时期。要想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结构体系现阶段构建依旧很缓慢,没有系统的理论,更没有可以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要想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就必须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面向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并解决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只有在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一切有益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并着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福利国家。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3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正确合理的思想指导之下,统揽农村社会的全局,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国内对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正确抉择。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三农;制约;经济社会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前20多年里,是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段时期。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负责任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79—1984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达14.1%,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在1984年以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但是,这时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农民的收入仍然得到较快的增长。1985—1988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5%,农村经济仍然得到了持续的增长。1989—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后,主要靠再一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再一次得到了增长。1992—1996年,全国农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达5.3%,其中19%年为9%,为90年代的最高增长年。但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普遍趋缓。1997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虽然为4.6%,但比上一年纯收入增长率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农业产量总量徘徊不前,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第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

长。第四,农村和农业面临不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

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紧紧围绕“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这就表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指向不是其他的人,而是广大的农民。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农村社会如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表现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Ml,气象出版2001版,第65页.

[2]《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及其解读》(2005年)李苏、张传洲、邓兴珍 知识产权出版社.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4

1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出现问题的评析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然而在社会新闻中出现的假新闻现象令人深思。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媚俗猎奇迎合浅薄的倾向, 是报纸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也是受众和传媒共同创造的。尽管民众对媒体阁顾道德的报道表示强烈不满, 然而事实上刊播那些不计社会影响的媒体往往比一些严肃媒体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 民众在谴责新闻界的同时又对这些报道表现出异常的热情,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之一的媒体的报道方针。研究者由此发现, 在精神文化领域常常有一种“格雷欣法则”在起作用, 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低品位低格调现象正是“格雷欣法则”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表现。所谓“格雷欣法则”, 即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

“格雷欣法则”有其更深刻的原因。一方面, 这与现代都市化社会所形成的都市大众密切相关, 即现代大众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特征决定了这一法则。所谓都市大众, 泛指在现代化过程中, 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普及, 以及市场化文化的形成, 在大中城市出现的一个人数众多的庞大群体, 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由于教育的普及, 他们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和一定的趣味或鉴赏力, 但教育的限制, 又使得他们通常缺乏专门的艺术体验和鉴赏训练。再加上商品社会、消费社会的来临, 无处不在的消费享乐主义滋生出一种寻求刺激直接性的“畸趣”, 一种追求娱乐性和感官刺激直接性的倾向, 而消费文化中色情、暴力、隐私、黑幕等内容, 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

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更是为这种习性的形成与发展推波助澜,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社会,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程度产业化的行业, 经济商业的价值成为其主导价值规则, 资本增值和赢利的规律贯穿到其过程中, 转化为市场占有的最大化、传播范围的最大化和受众人数的最大化。而只有最大限度地视觉刺激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并使传媒占有市场以实现“增值”, 其无限复制和无远近的传播能力, 更使得这种“畸趣”、“艳俗”的影响空前扩大。于是, 大众传媒生产着都市大众的“畸趣”, 反过来, 消费享乐主义和休闲文化又要求大众传媒的“艳俗”。

2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 假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 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新闻界曾连年对“十大假新闻”予以曝光, 而假新闻仍屡见不鲜, 其中绝大多数是社会新闻。前几年, 《南方周末》上刊登的《袭警察》所引发的深刻教训至今仍记忆犹新, 前段时间的“华南虎”事件引起全国一片哗然。

这些假新闻常嫁接文学手法虚构或夸大而成, 有的美其名日“社会纪实”, 不是新闻而貌似新闻, 以新闻的面目在媒体上招摇。常见的有这样几类:

一是“代号新闻”。无新闻要素, A地方、B时间、x省x市、甲公司丙经理、王先生李女士, “本文故事真实可信, 但遵被采访者之嘱, 故隐去其真实姓名”等等, 情节有鼻有眼, 而指代的人物地点, 全系子虚乌有, 如《袭警察》即是这类文章, 简直到了容不得丝毫怀疑其真实性的地步。

二是“杜撰新闻”。报道既不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采访, 也没有相关资料作参考依据, 或凭空想象, 或捕风捉影, 凭平时偶而听到的只言片语和小道消息加工成稿, 或移花接木, 抄昨天的写今天, 抄北方的寄南方, 这种文章往往与客观事实大相径庭, 涉及的内容有名人隐私、领袖生活、社会热点等, 造成影响极坏。如有一篇“影视明星大离婚”的稿件, 对国内某明星进行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描绘, 甚至加入尖锐的评述性语言, 把她贬得毫无人情、一文不值, 给这位国家级女演员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 一时成为不明真相的人唾骂的对象, 而事实上作者根本没有深入采访, 只是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 幸亏某权威机构公开避谣, 才使这位女演员“平反昭雪”。

三是“扫描新闻”。迎合时髦, 虚造热点, 哗众取宠, 危言耸听, 例子顺手拈来, 议论海阔天空, 洋洋洒洒却见不着什么内容, 往往还贯以“大透视”、“大纪实”、“大写真”、“大扫描”虚张声势。如《股市大陷井》、《性骚扰大曝光》、《赌博大风行》、《中国情人潮大流行》等, 往往使人产生一种人类未日就要来临的感觉。

四是“预透新闻”。对根本没有发生的事件, 假借什么“预透社”的名义, 进行所谓新闻模拟, 以假作真。

3 媒介应加强自律, 担负起倡导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的社会责任

3.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鄙薄物欲推崇德义的价值取向

这种文化指向影响到中国的新闻事业偏重政治、社会效益、鄙薄商业营利观念, 道德意识强烈而世俗营生、娱乐意识相对淡薄。因此, 中国的新闻传媒历来重视道德教化, 常以“社会道德天平”出现, 致力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中国的新闻媒介应继承这种优良传统, 以民族精神与伦理思想为报纸的灵魂与内容, 注重社会效益, 高扬道德主义的精神, 净化媒介内容, 尽量减少黄黑新闻。

当然受众的需要和审美标准有高低之分, 传媒对受众的低级需求要加以思想疏导, 帮助受众不断提高审美品味, 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 它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受众的欣赏习惯是由其审美趣味决定的, 高雅的审美趣味与雅美、正美相应, 而粗俗的审美趣味则与俗美对应, 具有高雅审美趣味的受众, 常选择典雅、高雅而内蕴丰厚、深长、纯正之美来欣赏;而粗俗审美趣味者, 往往追求粗俗、低级、浅陋之美, 甚至专门猎奇猎艳追求感官刺激。因此, 媒介应把适应与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 促进传播活动的健康开展。

3.2 加强媒介管理, 包括政府管理和法律监督

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一般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新闻检查和分级审查制度、国家财政拨款等。在我国, 对媒介实施行政管理的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机构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对媒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传媒更需要法律来规范,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闻实行法治, 以法律来监督新闻媒介。一种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 如法、德、意大利等国, 另一种是不制定专门的新闻法, 但有散见于宪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条文, 如美、英、日等国。总的说来, 世界各国有关新闻的法律都体现了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媒介权力这两方面的内容。近年来, 我国的新闻立法逐渐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应尽早制定新闻法, 把媒介的一切活动纳入有法可依的轨道。

3.3 发展媒介教育和公众监督

一方面, 新闻媒介有责任允许公众接近媒体, 并应该向公众解释新闻采访与报道的方式, 同时, 公众有责任了解媒介的运作程序, 打破对媒介的神秘幻想。面对媒体的强权, 公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自私的新闻工作者, 唯利是图的传媒机构, 或不负责任的新闻来源, 都有可能影响新闻媒介的客观与公正。对于传媒违背社会责任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 大众应当勇于表达意见, 提出批评。中国记协制定的《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规定:凡发现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 搞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的行为, 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有关单位根据规定, 对违规人员或单位作出处理。

参考文献

[1]秦喻明, 秦喻斌.谁在利用新闻媒介——也谈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J].现代传播, 1999, 15 (6) .

[2]邓庄.隐私不隐与传媒的商业追求[J].粤海风, 1999, 15 (6) .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5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04H审计 发布机构: 县审计局

发布日期:

号:

主 题 词: 机关,建议,制度,调整,管理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不可讳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结合今年的社会保障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试图从宏观层面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产生体制性障碍。

由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处在建设过程,特别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影响,还很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也呈二元分割状态,社会保障各项目间在保障模式、管理体制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体制性障碍,导致其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扭曲,成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桎梏,而且这些差异和障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政策制度性缺陷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应保未保、选择性参保、多头参保等问题,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难以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就在所难免。由于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利益格局难以调整,各级政府责任承担机制不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障统筹级次难以提高。如目前在某县的几项社会保障项目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属于县级统筹。这些市级、县级统筹项目自行运行、自负平衡,由于受地方财力制约和影响,保障标准低,保障能力弱,互济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有限。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全,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短,是一个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许多制度还在探索过程中,还很不完善,不仅总体的制度架构还不完善,而且许多项目的制度建设还很不足,尤其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制度性协调性还不够。如城市居民社会保险还刚刚起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尚在试点,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很有限,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如城市居民社会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同类保险之间缺乏制度衔接,在保障模式、缴费比例、享受待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造成部分人群应保未保或重复参保、新农合筹资成本大等问题的产生。由于社会成员收入隐性化,加之对收入核定的办法不够科学、低保标准与物价的联动机制未有效建立等,由此造成保障标准低与资金大量结余并存、城乡低保对象确定不够准确等问题产生。同时,因为社会保障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事项一直由政府部门承管,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由政府部门经办,还谈不上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还远未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过于分散,基金增值渠道和方式过于单一,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速度极为缓慢,增值率很低。大量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后,按国家现行政策只能存进银行和购买国债两条投资渠道,加上因各种原因未充分利用现有投资运营政策,未严格执行国家的优惠利率政策,致使基金保值增值乏力、效率低下。

(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致使机制不灵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是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完全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归人社部门负责,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归民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归卫生部门负责。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部门对基金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渠道衔接不够紧密,对基金的基础管理不够专业,对基金使用的监管不完全到位,容易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过程不够规范的局面。如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以及经办机构间信息系统分割,业务数据分散,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形成,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为征缴不到位、重复参保、不符合条件参保、统计数据不完全准确等问题的产生以可乘之机。

(四)责任职责不清,造成投入力度不够。

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不够问题,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的社会保障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央、地方、企业在社会保障投入利益上存在搏弈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责任不清、职责模糊特别是基金投入的财政主体责任不明是其最主要因素。由此形成财政投入不足、企业欠缴保费与社保资金大量结余并存的矛盾,社会保险基金高缴费率与低社会保障收支的缺口越来越大的矛盾,特别是现实存在的社保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甚至信用危机。

二、几点对策建议

(一)优化社会保障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社会保障模式,关键是要增强政府财政责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保障投入分担机制和转轨成本偿还机制,在充分考虑市县财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投入上的责任。在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费的基础上,中央和省财政应对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

现行新型农村养老待遇标准低、城镇居民医疗补助标准低、五保供养标准低、失业保障功能弱,应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使保障对象特别是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以保证。要建立专项社保支出转移支付制度,促进社保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考虑转移支付时应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

应提高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统筹层次,逐步使现有社会保障项目中的县级统筹向市级统筹过渡,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省级统筹向国家统筹过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缩小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进程,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督促检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应抓紧研究制定与《社会保险法》相适应的涉及社会保障各个项目上的相应法规制度建设,妥善解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问题,实现制度的衔接统一。

如同类保险制度因人员身份差异,而政策不统一、人员待遇不一致,且城乡保险差距较大,不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应制定全国或者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一是要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应将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归并整合为统一政策,统一待遇支付标准;要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城乡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参保缴费比例,同时,待遇享受与个人选择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挂钩,全面调动社会成员的参保积极性,解决因身份差异造成只能选择某种保险和各个保险待遇差异较大问题。二是要统一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应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三项医保政策进行调整归并。要统一资金筹集政策,包括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政策;要统一城乡医保基本用药范围和报销比例,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致,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待遇差距。三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尽量缩小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逐步统一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办法,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省市与县区的三级财政分担机制。

长远来看做实基金个人账户是必须的,但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作为改革转轨成本国家应对过去国企“老人”和“中人”这部分劳动者予以历史贡献的补偿。应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补贴下的做实个人账户机制,通过加大保费征缴力度、变卖国有资产、增加财政补贴等方式,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尽早解决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的社保历史遗留问题。

(三)优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层级过多,部门分割比较明显,基层管理水平和效率较低。为此,应该优化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建立和发展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其次,要按照效能政府建设的要求,理顺关系,整合机构归并职能,明确和强化相关部门职责,推动建立自下而上、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综合性管理体系,如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合并运行,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运行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要调整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社会保障在登记、征收、核实等重点环节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专业化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减少管理层级。建立以县级为基础的中央--省--县三级管理体制,县以下的管理机构为派出机构。要加强县乡两级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窗口的建设,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均等服务。

(四)强化基金监督管理,提高管理运用效率。

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和效益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根本途径,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予以规范,尽早确定征缴模式和征缴主体,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要在确保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决算管理,每年的社保收支预算和决算必须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6

关键词:培育;公共精神;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18-03

一、社会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具备的集体公共意识,它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着眼点,以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作为追求的基本价值;公共精神是要赋予每个社会公民形成一致的行为和思想模式,而且这样的思想模式是以社会共同认可的伦理道德的形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公共精神的形成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他是公民在社会氛围和环境的影响下自觉和自愿的行为。它所彰显与倡导的基本精神包括:志愿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和自治精神。

公共精神体现在他能很好区分自己的行为边界,并且能与全体社会结构良性互动,因此它理性地参与国家和政府的社会管理,并体现出与国家管理机器的尊重和融和合作的态度。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积极参与,以主人翁的态度行使对公权的监督;在公共事务中态度积极,总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要求自己,体现在集体事务所持有的主动自觉的态度,譬如对公共秩序的维持,公共生活的参与,公共环境和财物的共同呵护等;还体现在公民之间平等观念、相互尊重和包容合作的态度。这些都真正体现出一个公民的基本公共道德意识,对自我角色的准确定位,对价值诉求深刻体认的结果,是公共精神的真正内涵所在。

公共精神形成并不是发动一场思想运动的结果,它是建立在必要的经济文化环境之上的,经过社会公民对公共生活的体验上,在经过社会的不断反思和拷问中形成的集体认同,当然对于公共精神的形成,我们社会不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虽然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营造它生长发育的环境,积极引导社会成员向公共精神形成的方向靠拢。

二、公共精神在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一)关于我国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对于这一概念学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但它形成和演变的脉络主要经历了这样一些认识上变化,经历了从“政治共同体”,到外于国家的部分,再到独立于国家和市场之外的“第三域”的历史演变。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领域指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国公民社会又被称为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相对于政经等方面,中国公民社会领域的变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太为人关注。它的变革似乎更多是在悄然进行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公民社会迅速发展(尤其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上百万志愿者们的身影才提醒人们,中国公民社会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逐步发育和壮大,实践表明,它的蓬勃生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公民社会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它既不属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又不属于市场系统(第二部门),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二)公共精神的作用

1.“公共精神”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精髓。它发端于市场活动的内在要求,以全体公民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根本,包含着对一系列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其中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等一系列价值元素。只有培育大批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才能使公民社会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公民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以支持。公民社会与其他任何社会形态一样,要得到充分发展必然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其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3.公共精神体现出的参与责任意识是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不仅要反映公民对权利和民主的真正认同和追求,而且更应是一个支持和鼓励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公共生活空间。而在中国这样一个“臣民”政治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要积极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形成先进的公民文化,首要地就是离不开健全的公共精神的培育。

三、我国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一)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利益变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的精神层面也体现出多元性甚至于混杂交错的状态,这对于公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激荡期,所以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共精神的问题面临着严重的错位、缺位和缺失现象。

1.在私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时,出现了价值分裂的情形。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维权在社会各个层面无所不在,这当然是社会公共精神发育成长的可喜一面,但是这样的权利意识如果没有边界地肆意生长,也会走向反面,它就会表现出过分自利和贪婪,从而形成无序的争斗。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过去那种国家公共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意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荡然无存,凡是公共物品会丝毫不加珍惜,相反会处心积虑地据为已有,丝毫不顾忌舆论和公共形象;在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维护方面却毫不含糊,会找寻各种途径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和保障时,他们会拼命的做出伦理解释和捍卫,而对于公共利益的损害毫不足惜。凡是能实现权益最大化的,不考虑实现的合法途径,丝毫不考虑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没有一种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气度和行为取向。

2.对公共秩序的双重标准。在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过度的过程中,由于对于法律的真正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公民也表现出对公共秩序遵守心理上困惑,一方面存在刚性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还存在法外潜规则,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如果法律对自己有利就讲法律,如果潜规则对自己有利就使用潜规则,这种情况不仅普通大众有这样的心理,而且在许多官员甚至司法人员也有这样的行事方式,这对于公共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3.自利心理严重。当传统文化中狭隘的“私利”精神及观念继续传承蔓延时,就产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文化景观:公共设施被破坏和偷盗被视为“齐家有方”,贪污公款司空见惯,随意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排队争抢等社会丑恶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日益暴露的弊病,也是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

(二)我国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1.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小农社会。人们的思想中长期存在着强烈的家族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自我封闭性极强的社会意识,它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等级性、礼俗性、封闭性等特性。

几千年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族社会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秩序许多与现代公共精神格格不入。以儒家学说作为价值根基的历代封建社会,它的社会管理是宗族和家为基本单位的,治理国家先从家开始,国只是家的外延和扩大,“齐家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伦理信条说明,治国是在治家的过程中学习到的。所以处理问题的着眼点首先是宗族和家庭,而对于公共社会则坚守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儒家学说用来规范人们言行的道德原则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尊尊亲亲”等。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建立社会秩序,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的习惯,人们很少会从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而更多的是宗族和家庭的利益,这是文化使然。

2.强烈的公法文化导致长期以来个人价值的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我们长期追求的是皇权利益和族权利益至上,而对于芸芸众生的个体人的权益,则没有太多的关注,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更多地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对于公民个人权利却视而不见,只要我们每个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才是一个好公民,我们要努力摒弃传统文化中这些谬误的价值观,把独立的人格引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如何培育我国当前社会的公共精神

(一)发展公共领域,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

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取向,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通过文件的传达和号召的贯彻就能达成的,它必须在公共生活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公共领域是公民公共参与基础条件和实践空间,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共领域是社会共同体中的公民讨论公共事务、形成公共舆论、进行政治参与和创造、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一个实体组织。

公共领域是一个公共精神的孵化场,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这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保障,在这个空间里应由具有参与意识的公民所组成,这个群体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处理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等手段进行,处理问题的范围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事务、政治问题以及增进公共利益的有关事项。其目的在于形成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基本态度,以实现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建立优良的社会政治秩序。公共领域最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舆论的批判功能上,它通过公开的讨论和公共舆论的批判,表达各利益团体的意见,监督国家的制度,对公共事务形成某种舆论压力,促进社会道德和公民精神的形成。

(二)公共精神推广的保障是健全的法律体系

提倡公共精神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公民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公共精神的营造和推广需要国家的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主要是营造外部环境和制度建设。公共精神是建立在民主和法治基础上的一种集体认同,所以健全法律体系是题中之意。法治在理念和实践上是这样一种状态:法律是遵循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价值;宪法和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具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法律的范围内任何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义务。法治政府和阳光政府是公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只有在这样一种现代法治理念下,才会真正教育公民并影响公民有序参与社会实践,并对社会事务和公共利益进行合理维护,在公共精神尚未被公众认知的情况下,法规无疑起到了引导和推广的作用。

(三)加强以“善治”为目的的基层民主建设,保障自愿有序的公民参与

公共精神的形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公民对于公共精神的认同和觉悟,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的实践。民主是社会公共精神的价值内涵,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它才能成长,因此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社会自治,才能保障公民能够自愿有序地参与各类社会公共活动,这种自愿地参与使公民真正接受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并不断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会在润物细无声中生成现代公共精神。现代公共精神是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关键,政府与公民之间进行沟通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善治”过程。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善治型政府就是为“在公民自愿合作和对权威自觉认同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生活合作与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这种能给公民和社会带来最大利益的善治过程中,公共精神得以生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条件与实现机制才得以实现。

(四)发展社团组织,拓宽公共生活的空间

社团组织应该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方组织,它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在这样的组织中主动独立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形成合作、平等、公平、关爱的精神。因此,发展社团组织,改善其成长的制度环境成为公共精神及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动力。社团组织是公民自身的组织,这是一个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广阔的公共空间,它将一个个经济市民通过组织的形式变为国家公民,在这里一方面原有的利益不会有任何损失,同时他们获得了参与其他公共事务的权利,均衡了他们的利益,使他们的利益获得满足。社团组织利用它的空间,提供了公民表达言论、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以及实现自主性的舞台。社团组织一方面,通过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同政府和公权机构进行沟通和博弈,既坚持自身民间的立场,又将可以使自己组织的观点和诉求传导进公共的政治空间、舆论空间中。另一方面,社团成员是某一社会群体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在社团规则的指引下,社团成员会形成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社团氛围。在各种志愿性社团组织中,公民通过参与自愿活动,会形成平等、互惠、信任、尊重、自律、合作等重要规范,这也正是公共精神得以生存的土壤。

正因为社团组织在培育公共精神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所以我们的政府要更加积极地为社团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不断推进社团的自主性和自治化,提高公民通过参与社会组织来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加强个体、群体和阶层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逐步培养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是培育公共精神的有效途径

对于公共精神的形成我们不能忽略教育功能,社会发展阶段和运行机制当然是公共精神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但是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教育手段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教育则可以塑造出一种适合公共精神生存、发展的文化氛围,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乏。

对于公共精神的养成来说,教育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来说都是可行的,但是作用最为明显的是体现于儿童这一群体,因为这一群体是受既有的社会影响要小,公共精神的教育作用会非常明显。公共精神提倡自制自律,自律是源于内心的自我约束行为,而我国传统文化对于自律强调得不多,而更多地外在的纪律约束,强调小孩要听话,做个“乖孩子”,至于为什么要听话,听话是否要取舍却不去考虑,造成小孩只会被动接受,服从强势的心理特征,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不出具有自治、自制和自律的公民,因此,要塑造出具有公共精神的一代公民,必须下力气从孩子抓起,改变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早日构建起我国社会的公共精神。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70-171.

[2]党秀云.公民社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J].行政论坛,2012,(4).

[3]岳珂,姜峰,公共精神的缺失与重构[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10,(8).

[4]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J].人文杂志,2006,(1).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7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 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 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目前, 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防范经济建设中的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 急需建立好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1. 目前, 征信系统尚未形成覆盖全社会局面

当前, 国家积极提倡“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 虽然现在公布实施了《征信业管理条例》,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真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相关制度和措施。与此同时, 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有些政府部门的“新官不理旧账”、新旧体制不同而解释随意性以及执法不严等, 这些制约因素都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2. 目前, 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正真形成

当前, 社会上商业欺诈行为、偷税漏税行为、虚报冒领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等屡禁不止, 给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造成很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前企业因为没有专门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而导致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账款的现象相当严重且很普遍。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1. 政府部门信用缺失

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不断的变换领导人, 造成“新官不理旧帐”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的社会体制不断完善, 而新旧体制不同与并存使得在执行过程中有的政府部门解读政策有些随意;相关职能部门都以自我为中心, 工作也只按照自行政策执行, 老百姓都不晓得怎么来办事;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对政府信用的影响深远。

2. 企业信用管理缺乏

企业自身没有设立信用管理机构, 更没有安排专门人员从事企业信用管理工作, 往往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销售部或者审计处等部门来做一些信用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 远远达不到信用管理工作的要求, 造成因授信不当和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的违约现象频繁发生, 使得企业损失很大而且严重。

3. 法律、法规和信用管理制度缺失

征信行业发展基本制度缺失, 征信活动中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 使得在信用信息资源的采集、评价、开发及披露上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规则, 更没有建立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加上相关的一些部门和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使得信息的全面整合和共享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4. 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讲求诚信的法律仅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法律也仅仅只有《刑法》, 它们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还不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尤其是大量的失信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企业和个人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而造成社会影响很不好, 从而使得失信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根本得不到很好解决。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1. 建立健全良好的政府信用体系

一是把政府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 纳入其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二是政府加强执行法, 把建立社会主义信用制度做为一项为民的大事来抓;三是要加强政府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透明度, 让广大公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四是要从根本上打破长官意识和个人说了算的管理模式, 要做到上下和部门之间乃至全国的统一, 正真形成依法行政的规范结构。

2.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用的管理

一是既要企业自身建立专门的信用部门又安排专人负责信用管理工作;二是通过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专门培训和真正做好企业的客户资信、内部授信和应收帐款的管理并形成制度, 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三是借鉴甚至利用信用政策和相关信用标准体系来加强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 做到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防范;四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机构和工作机制, 切实配合企业提高其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

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法律法规

一是在没有统一的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的条件下, 参考世界上已有的信用管理方面相关的配套法规、制度和办法;二是正对当前的情况下, 加快的征信系统的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三是针对当前的法规缺失问题用“试行办法”等方式来解决, 正真做到依法监管与行业自律互动;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法制工作建设, 正真做好社会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特别是建成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社会征信系统。

4. 建立并落实相关惩罚机制

一是实行失信惩罚机制的定量化评价, 实现信用激励与惩戒互动。二是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来提高企业失信行为的成本。三是将恶意逃避还款企业的不良信用情况备案, 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向公众公布, 并把这些信息及时更新做到随时可以查询;让银行停止对失信企业和个人放贷和重新开户, 使得工商年检不通过而且对它的新业务不批准, 税务部门不办理税务登记。四是对企业法人还采取法律制裁。以此来形成合理的失信惩罚机制。

参考文献

[1]贾有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征信, 2010, (5) :21-23.

[2]郑泽金.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我国和谐社会[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 (5) :31-3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8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是国民经济增长主力军,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与其企业规模、财富增长不成正比甚至是反向发展的是其社会保险的发展状况。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而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不仅关乎企业自身, 同时也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参保率、缴费基数、保险全面与力度等方面。首先面临的是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即接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人员未参保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由于企业多为私有制, 任何一家企业面对劳资关系对立的现状时, 将会影响到其社会保险的具体力度。在这种不对等的劳资关系下, 企业以工资成本的代价获取更多利润, 而其中企业主不主动地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则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其次体现在中小企业即使参加社会保险, 也会基于其自身利益而压低缴费基数, 使得员工的保障程度大大降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遵循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缴费, 对于如医疗、失业等个别险种只由政府和企业负担保费。在此现状下, 企业降低保费基数, 降低了员工的风险保障程度, 造成了员工即使有保险也不能全面保障的尴尬现状。最重要也是本质的体现在各险种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难以为企业职工提供全面的保障。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形成统一制度, 企业为员工投保的各种险种标准不同, 给付的原则和保障水平也多有不同。

以上的各种现象反映着目前中小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的真空现状, 他们一旦遭遇疾病或严重工伤, 很容易陷入因病因残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之中。

2 现行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滞后原因分析

2.1 政府方面

如前所述,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高水平状态, 整个社会的保障问题愈发突出, 政府开支不断加大, 收不抵支的现象已不少见。在这种状况下, 政府出于自身利益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利益考虑, 并不愿意对民营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提供过多支持, 或者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发生政策性偏移, 并不能很好地保障各中小企业的权益。另一方面, 政府如果强行要求中小企业为其员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基本利益, 进而有损于经济发展。所以政府为了照顾企业的利益, 就会忽略甚至牺牲员工的利益。这种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思想尤其体现在近几年“唯GDP论”上, 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或消除。

2.2 企业方面

作为一个经济体, 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都是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另一方面就要尽量减少企业开销降低成本。从这一角度来说, 由于参加社会保险会加重其财务负担, 是否参加也是影响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自然不愿意建立任何针对其员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基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限制的影响, 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与社会责任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用人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不高。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企业的这些做法毫无疑问加剧了员工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需要强力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2.3 员工个人方面

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利益选择因素外,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自身的素质条件也使他们无法充分享受社会保险的优越。具体而言, 员工自身的限制条件包括其群体的法律意识、维权保障意识淡薄、工种限制引起的其收入微薄、流动性大等原因。根据以上论述不难看出, 影响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供给滞后的原因有很多且复杂, 往往牵扯到多方利益, 因此国家在改革与重建的道路上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不得不指出的是, 相比较以上几点主要原因, 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现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3 相关结论与建议

3.1 政府方面

(1)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系统, 以居民身份证号码登记为个人账户, 将全国公民的保险信息均录入该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属中小民营企业劳动档案登记制度。员工群体的高流动性是目前阻碍其享受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流动性带来的信息残缺、信息滞后让员工无法及时地入保或享受社会保险, 也使政府无法得到准确信息, 无法及时为这个群体提供社会保险。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保险系统可以让政府较准确地了解到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现状, 便于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2) 建议适当调低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的缴费比率, 缩短其缴费年限。据我国社会保障法规定计算费率,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额度约为员工收入的30%左右, 其中以养老保险为主要占比 (20%) , 医疗保险其次 (6%) 和辅助失业、工伤与生育的保费缴纳是企业运营成本中的重大一环。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 面对社保负担时, 对员工不负担社会保险或不负担全部的社会保险是其首要考虑。同时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员工存在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适当的缩短其缴费年限也应当是政府考虑纳入的政策措施, 让员工在固定的缴费年限后领到其保险的反馈额, 享受到社会保障, 老有所依, 病有所医。

(3) 实行弹性的缴费比率。根据不同职位 (包括管理岗位和一般岗位) 劳动年限和工资收入的不同, 实行弹性的缴费比率。工作年限低的员工缴纳比率比工作年限高的员工缴纳比率高;随着自己劳动年限的不断增加, 缴纳比率不断降低。同时根据员工不同的收入水平确定不同的比率, 对收入较低的员工实行较低比率的缴费政策, 收入较高的员工群体缴纳较高的比率。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对所有国营中小企业员工群体都实行固定比例缴纳, 使得一些低收入员工不愿参保。动态弹性制缴纳政策可以提高参保的积极性, 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家补贴的外部效应。

(4)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及加快立法。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在员工社会保险问题方面的监管。部分企业为了逃避责任, 在雇佣员工时存在一些阻碍社会保险工作落实的行为。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规范现象, 使员工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同时社会保险制度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而目前我国还主要依靠行政法规来调节社会保险。因此, 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5) 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员工, 民营企业的员工由于其地域来源偏向性, 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 这使得他们缺乏工作技能并且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无法进行合理的规划, 盲目地选择务工地区和务工企业。他们大多缺乏对于生活基本风险的认知并且不能意识到劳动风险及其补偿, 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比较欠缺, 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同时, 由于受到其收入规模的限制, 对于民营企业员工而言, 从微薄的工资中缴纳相对比较高的保险费用并不划算, 这也就解释了其较低的参保率。在这种思想之下, 使得员工及其可能的风险而致的工作保障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失去工作, 无法及时找到下一份工作, 生活立刻受到影响, 严重时基本生存都可能发生问题,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提供相应的救助, 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政府的压力。加强员工职业培训, 帮助他们获取工作技能、进行职业规划, 有助于改善员工生活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来自这方面的压力。

3.2 企业方面

(1) 积极配合政府方面进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系统尤其为专属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系统的建立。作为企业单位的负责保险制度的各级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转变管理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为员工个人的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停保、退保等最大限度的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同时, 要切实落实好各个层级员工的参保待遇, 让参保员工在享受待遇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 且手续简便。

(2) 目前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存在劳资双方不对等, 缺乏规范化等问题, 其劳动合同的订立缺乏具体法规和相关监管政策的制约, 从而往往容易造成各项劳资矛盾。同时由于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民营企业单方容易做出逆向选择, 即不为员工提供保险。这对于民营企业自身也是出于激烈市场竞争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企业对于员工的关怀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绩效, 然而大部分只求眼前利益的短线企业仍然会选择以降低员工福利水平的方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处理好劳动派遣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劳动派遣工为现在企业及高校用工的大部分来源, 其社会保障的空白来源于法律的空白, 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与用工单位的互相推诿极大程度上导致了其用工的保障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企业应当与派遣单位协商得当, 积极地配合或者主导其用工的社会保障基本水平。

3.3 员工自身

3.3.1 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保培训计划, 加强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了解

目前市场上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分布在各个城市和乡镇, 其涉及的企业类型繁多, 这使得它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议价能力也较弱, 面对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 直接导致了民营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高倒闭率。统计表明,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有60%会在5年内破产, 有85%会在10年内消失。停业、季节性歇业现象较频繁。在这种前提下, 员工的社会保险是巨大的难题。而员工也应当积极参与政府的培训计划, 在培训中了解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办理相关保险转移和衔接等。提升维护社会保险权利的意识, 学习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和知识, 体会到社会保险对于自身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3.3.2 提升自身能力, 寻求更稳定的就业单位和收入待遇

现阶段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用工形式不规范, 随意解雇、辞退员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弊端, 过分追求物质报酬忽视员工精神追求, 重使用、轻培养, 集权过多、管理过严等, 难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 员工自动离职率也相当高。过高的职工流动率带来了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手续的转移和接续问题, 这就加大了社会保险的统筹难度, 而且许多企业员工本身由于对社会保险的技术操作程序不了解, 对社会保险的未来预期较低, 对社会保险的兑付也持怀疑态度。就业岗位的不稳定, 导致了各类劳动者流动性较大, 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则更为突出。员工应当通过努力拼搏,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让雇主看到自身的价值, 获得长久的发展机会。雇主要想留住人才, 就必须提供更高的薪酬。

3.3.3 积极融入社会, 加强自身规划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 往往辗转于各大城市, 这是社会保险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困难。这就要求员工积极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环境中来, 积极参与城市竞争, 参与市民化进程, 树立在城市扎根的信念。其中, 对自身职业和生存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定目标和规划, 中小企业员工可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通过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融入城市的意愿, 可以降低频繁流动性, 从而使他们寻求稳定的工作, 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险制度中来。

参考文献

[1]钱海婷.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M].理论导刊, 2007 (4) .

[2]黎民, 乔庆梅.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M].汉江论坛, 2004 (3) .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 篇9

一、某某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截至2010年上半年, 某某市十个县三个区机关事业参保单位2525家, 参保人员中包括在职人员162324人, 离退休人员80253人, 参保率达100%。其具体现状如下:

1. 参保范围

2009年10月, 某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相关条例规定,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中的全部工作人员、各级编制部门认定的、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民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中的全部工作人员。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人事、工资关系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人员与中央在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保, 表现此次参保范围很广泛。

2. 养老保险金收缴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缴, 采取特约委托收款方式, 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机构 (委托参保单位的开户银行代为扣缴。工作人员个人缴纳部分, 由所在单位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 与单位缴纳部分同时向机关事业社保机构缴纳。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 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可直接收缴, 也可委托有关部门代为扣缴。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与拨付, 采取全额上缴, 全额拨付, 由社保机构发放离退休费的单位须向社保机构预缴1个月的周转金。

3. 养老保险金支付

基本养老保险金先从个人帐户的储存额中支付, 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后, 再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 直至失去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为止。在退休前或退休后死亡的, 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尚未领取或未领完的, 其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 可发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记入个人帐户的部分, 归入社会统筹基金。参保单位和工作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存入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专项储存, 专款专用。

二、某某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 认识落后

当前很多人们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认识严重滞后, 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养老保险有中央转移支付, 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由当地财政兜底, 机关事业保险搞不搞或搞好搞坏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不大。参保对象认为自己生是财政人, 死是财政鬼, 参不参加无所谓。基于现行的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和人们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认识滞后, 阻碍了这项事业的正常发展。

2. 基金运行滞后

按照“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原则, 某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采取了“部分积累”基金筹集模式。但是在当前通货膨胀与物价疯涨的今天, 基金的分红与银行的利息已经远远不够保险基金的贬值。同时随着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某某市养老基金增长势头将减缓, 导致已经有部分区县出现了“收不抵支”, 养老基金积累开始负增长, 那么基金的增值保值情况将进一步恶劣。

3. 缺乏相关政策指导

目前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没有具体规定。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和可靠的法律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的发挥。另外, 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管理各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人事部门管理, 有的在劳动部门管理, 有的和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合并成立社会保障局直接归当地政府管理, 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管理的办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困难和损失。

三、某某市机关事业养老制度改革对策

1. 提高统筹层次

某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后, 首先可以缩小各区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之间的差距, 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而达到各区县之间与市本级之间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目标;其次有利于从制度上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统一管理可以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入一个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再次可以通过基金的互相调剂, 从整体上提高应对未来养老金支付的风险;还要建立市级统筹制度, 为将来过渡到省级、国家统一养老制度创造了便利条件。

2. 建立职业年金保险

职业年金也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是指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比如保险市场上绝大多数商业养老产品, 都是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 即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 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缴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 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给付保险金。我们认为, 在此次改革中, 职业年金保险的替代率要达到20%以上, 这样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金的有效转换, 增强人才的流动性, 促进人才与社会的发展。

3.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养老基金的增值保值有利于增强养老金的支付能力, 减少政府筹资的压力, 平衡养老金的合理支出。以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为例, 某某市每年年底都要对该年度参保在职人员个人账户进行对账结息, 个人账户本年及以前年度本利累计储存额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本年一年期城乡居民定期存款利率全额计息。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殊性, 要真正落实养老保险基金增值保值, 必须按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社会经济性的原则, 不能完全市场化, 即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 通过相关渠道适度增值。建议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在保证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 某某市机关事业养老基金应首选投资国债, 国债由中央政府发行, 风险小, 收益固定安全, 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 保证投资的本金能够按时收回。原因在于投资的安全性对养老基金来说, 责任重大。既然是投资, 必须注重盈利性, 因此有必要成立统一的养老基金投资指导机构, 指导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总之, 某某市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基本上反映出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遇到的困境, 而且在新形势下可能情况更复杂, 同时希望本文提出的对策有相关借鉴与推广价值。

摘要:2009年1月28日,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 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将试行。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本文为此具体介绍某某市机关事业养老制度改革情况, 指出存在的问题, 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木清.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立法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2]孟昭喜, 张寿琪.社会保险经办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3]孙祁文, 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保险改革与商业保险发展[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4]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郑秉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篇10

1 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阶段性特质

社会体育产业是以体育为背景的生产、服务和营销活动的生产服务总称, 它既包括体育用品、体育设备等体育相关产品的生产、营销活动, 也包括体育技术服务、体育观赏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人才服务、体育保健服务等, 同时也囊括了体育产品生产与服务的部门。当前,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基本状况和特质:

(1) 社会体育产业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建国后较长的时间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国家实行计划体制的管理模式, 社会体育的发展作为一项公共事业, 其体育产品、体育服务由国家统一供给, 无论是单位、组织和个人的体育活动, 都要依赖于国家的统一配给来实现。而且群众生活水平较低, 对社会体育的需求不强烈, 所以, 当时国家供给与群众需求矛盾并不突出, 也不存在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健康体育的要求日益增强, 同时发展市场经济, 也允许和鼓励各相关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体育产业也应运而生, 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而发展。当前时期, 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初见雏形, 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发展。

(2) 社会体育产业在我国尚处于朝阳产业。就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来看, 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其在地区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 在体育产品的生产、服务、管理、政策环境与相关链条产业等基础产业发展方面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 很多经营运作体仍然沿用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 甚至隶属于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 体育投资主体中民间投资还很少, 尤其是一些国有部门掌握的体育场地、设施、人员存在闲置、浪费现象, 缺乏应有的开发和转制, 其产值所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还较低等。

(3) 社会体育产业在我国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社会体育产业中的社会体育服务部分, 由于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它没有能源消耗, 属于没有环境污染的行业, 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资源, 而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吸纳人才劳力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产值也将不断攀升。同时社会体育发展是一个带动面较广的产业, 它的发展可以带动纺织、印染、机械、电子、传播、旅游、保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是一个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链条式发展绿色产业。

(4) 社会体育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经贸竞争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尤其是体育竞技比赛是世界性活动, 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和媒体发展的今天, 体育活动的影响与扩散更趋向全球性, 体育用品及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与购销呈现出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因此,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争夺贸易地位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径, 体育产业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 其定位与营销活动应当以世界性的眼光, 构建全球领域服务理念。

2 社会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社会体育产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它融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我国文化建设,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1) 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世界发达国家, 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同时它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强, 尤其是促进服务业、制造业、旅游业、通信传播业的发展。在我国, 一些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改善了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2) 社会体育产业是精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意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需求, 同时也是满足广大群众提升生活境界, 追求生活品味, 享受高雅、健康情趣的行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实质是一种精神文化产业, 其发展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 无论作为地方政府还是民间投资主体, 要从满足群众需求, 提升群众的体育健康水平出发, 以为人们提供优质、便捷、低成本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为己任, 积极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社会体育产业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渴望健康, 追求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而社会体育的发展, 尤其是相关产品与服务业的发展, 有益于群众进行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放松心情, 是缓解人们身心压力、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最积极、最有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家庭与个人进行科学消费、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锻。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 体育休闲活动更加成为人们的追求, 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

3 当前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策略选择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产业,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我国社会体育产业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存在产业结构简单、资源分布和配备不合理、相关产业政策不健全、政策法规管理方面不规范、对投资主体的吸引力还不强等问题。因此, 应当认真审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立足于当前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势, 着眼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持续稳定,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措施, 以加速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当前, 应当主要实施以下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1) 健全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社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切实实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与振兴计划, 同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措施, 保证体育产业发展的稳步推进。当前社会体育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政出多门, 管理僵化的情况, 所以首先应当打破政府部门占据体育场地、设施、人员的局面, 实施体育部门管理的权利下放, 将其中的场地、设备和人员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 变成实体进行经营。同时, 地方政府要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 采取争取民间资本的方式, 投资兴建体育产品的生产、服务企业, 鼓励他们实施市场化经营, 以满足广大群众为宗旨, 保障他们在发展中的合法权益。

(2) 实施社会体育的资源整合。目前我国体育资源的管理多为政府部门占有, 所以要进行人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改“官办”为“集体”或承包制管理, 实行认识、财务管理脱钩, 场地、设施租赁, 鼓励一部分人从事实体经营, 这样既提高了场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也收回了部分投资, 保证了日常维护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群众的体育消费需要, 同时也可将收入的部分进行投资、扩建或改善条件, 从而更有利于体育资源的优化。在现有管理体制优化的情况下, 地方各级政府, 要对现有的另行资源进行通过协调、调配, 加大统一管理的力度, 集中财力物力, 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提高现有资源的统一利用和经营效能, 提高社会体育产业的产值, 同时也提高社会体育产业服务的力度, 改善群众健康生活条件。

(3) 努力加强社会体育产品品牌打造。社会体育纳入产业发展的视野, 就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进行体育产品的研发, 扩大体育服务产品的类型, 强化产品的包装, 积极进行体育服务的质量打造, 加强体育服务产品的推介与宣传, 扩大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 1999, (1) .

上一篇:内部制度建设下一篇: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