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速度

2024-08-07

静脉输液速度(精选十篇)

静脉输液速度 篇1

关键词:体位变化,静脉输液速度,影响

静脉输液是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也是国内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输液速度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疾病、及药物的性质等来确定[1]。在静脉输液时,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使用的药物等选择输液装置, 准确调节输液速度。但在临床工作中, 除了患者或家属人为的调快之外, 体位改变是临床上最常见、护士最难掌控的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因素[2]。本研究通过观测同一患者5种常见体位时的静脉输液速度, 比较不同体位相对于平卧位输液速度改变的大小, 为临床护士有效控制输液速度做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校护理学院健康学生70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8人, 女性42人, 年龄在18~22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平卧位, 使用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自带五号半针头, 输液系数20 gtt/m L) , 静脉输入0.9%的生理盐水250 m L, 选择手背浅静脉为穿刺血管, 按静脉输液要求进行穿刺。固定输液袋口距床面高度为110 cm, 调节器高度距床面70 cm, 穿刺成功后, 调节好流量, 计数输液速度 (gtt/min) 。然后依次改变研究对象的体位, 穿刺侧卧位、穿刺侧对侧卧位、半卧位 (与床面成45°) 以及端坐位。平卧位和穿刺侧卧位时, 被穿刺手自然平放在床上;穿刺侧对侧卧位时, 被穿刺手自然放在研究对象的侧身上;半卧位时, 被穿刺手自然放在前腹部;端坐位时, 被穿刺手自然平放在横跨床栏的餐台上。每次体位改变2 min后, 开始记数滴数。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输入SPSS19.0软件数据库, 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不同体位的输液速度与平卧位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 P值均为0.000, 其中端坐位的差异最大, 穿刺侧卧位的差异最小, 其平均差值分别为 (-23.53±8.66) 与 (-6.97±9.00) (表1) 。

3 讨论

3.1 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因素

静脉输液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将液体输入静脉内[3]。在输液管道内, 单位时间通过的液体量与管道上下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 与管道内压力成反比。若管道内阻力表示为R, 管道中两端压力差为P1-P2, 单位时间内管道中液体通过量为Q, 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Q∝ (P1-P2) /R[4]。本研究选用同一液体和静脉输液器, 并参照董卫红等[5]研究得出输液调节器预设于距床面60 cm以上时输液滴速稳定性最好的结论, 固定输液袋口距床面高度为110 cm, 输液器调节器预设在距床面70 cm处, 因此, 在本研究中, 体位改变成了改变输液速度最主要的因素。

3.2 体位变化对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 体位变化对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很大。改变体位后静脉输液速度与平卧位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 P值均为0.000, 其中端坐位的差异最大, 穿刺侧卧位的差异最小, 以滴/分钟为单位, 其平均差值分别为 (-23.53±8.66) 与 (-6.97±9.00) 。在临床上, 静脉穿刺时, 患者常处于舒适的平卧位, 而不少患者在静脉穿刺后, 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引起肢体疲劳, 或者因为活动与治疗的需要, 特别是老年人, 往往容易改变成其他体位, 如侧身卧位、半卧位或进食时端坐位等, 体位的改变常常造成静脉输液速度过慢或过快, 甚至滴注暂停等现象。

静脉输液速度是根据住院患者的年龄、病情、疾病、药物的性质等确定的。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在使用特殊药物时, 应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以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疗效, 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为保证重点患者的输液安全, 可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但输液泵相对昂贵的价格导致其不能普及应用。目前, 临床上仍常规使用普通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护理人员在按照医嘱用药时, 除了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还应该高度重视患者体位改变的需要, 以及体位改变对输液速度的影响。输液前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和家属不要调节输液速度, 同时在体位改变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以便及时调回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多巡视、密观察病情、注意滴速的变化, 有无其他反应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慧, 王欢.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因素与滴注选择[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8, 10 (3) :173.

[2]万诗燕, 王传英, 朱琴梓, 等.我国静脉输液滴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报, 2011, 18 (1B) :15-17.

[3]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73.

[4]王庭愧.生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00.

静脉输液速度 篇2

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小时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小时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因为,倘若在2小时内输入2000ml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小时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解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肝,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

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溶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棗肺瘀血现象。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对新生儿静脉输液速度探讨23例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输液 速度

观察与比较

静脉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为40~60滴/分,儿童为20~40滴/分[1],对新生儿静脉输液速度未曾见阐明。我们以往是将每日需输入的总量计算出滴数后按平均24小时输入。新生儿一般每日总量为200~250ml,每分钟滴数=200(毫升数)×15(每毫升相当于滴数)/24(小时)×60(分钟)≈2滴/分,即每分钟只按2滴的速度输入。由于速度很慢,会越输越慢,每班护士要不断地进行调节,就目前我们所用的一次性输液器进行调节,要控制在这个速度,有时一调就是十几分钟,难度可想而知。同时由于24小时持续输液,给新生儿的护理和哺乳带来很多不便,有时难免针头堵塞或滑出血管外而需重新头皮静脉穿刺,不利于保护头皮静脉。

自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们对23例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在严密观察下将每日静脉输液的总量在8~10小时输完,结果输液过程顺利。

例:患儿,出生时阿氏评分7分,为轻度窒息[2],体重3400g,出生后6小时开始补液支持治疗,每日用10%葡萄糖130ml内加50%葡萄糖70ml,细胞色素C15mg,辅酶A50U,三磷酸腺苷20mg静滴,共3天,每天的液体按8~10小时左右输完,每分钟滴数=(130+70毫升数)×15/8(小时)×60(分钟)≈5.5滴/分。在输液过程中将速度控制在4~6滴/分,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呼吸和心率等情况,结果输液过程顺利。

讨 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护理基本操作,合理掌握其输液速度,对于新生儿安全输液、防止发生肺水肿,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除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外,一般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速度控制在4~6滴/分是安全的。个别新生儿病情危重,要随时通过静脉给药而需24小时持续输液,其输液速度可控制在2~3滴/分。

参考文献

1 甘兰君,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84.

静脉输液速度 篇4

1 输液速度与输液量的换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因不同厂家生产的输液器管径不同, 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2]。在我国最常使用的输液器点滴系数为20。根据《基础护理学》[3]静脉输液的速度及时间的计算公式, 即

当输液器点滴系数为20时, 该公式可简化为

即使如此简化也不好记忆, 临床应用不方便, 但当把时间设置为1小时时, 该计算公式就很简单了, 既好记忆又能心算, 非常适合临床一线, 具体如下:

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3

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3。

2 临床应用

2.1 计算输液时间调好滴数后, 乘以3就知道每小时输入量, 而输液总量除以每小时输入量就是全部液体输入时间。如滴数4 0 滴/分时, 250 ml液体需2个小时左右。既可告知患者整个输液时长, 或该瓶输液时长, 令其安心, 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可以合理安排工作。

2.2 输液巡视

根据输液执行卡的记录, 能判断既往输液速度是否适当, 如执行卡显示5小时已输入液体900 ml, 那么每小时是180 ml, 既往输液速度是60滴/分左右。根据实际滴数乘以3是每小时输入量, 剩余液体总量除以每小时输入量, 就是剩余液体的输入时间, 护士很快就知道要多长时间完成剩余液体输入, 轻松换算。

2.3 制订输液计划

当医生开出医嘱, 液体总量需要多少小时完成时, 护士能很快计算出每小时完成液体量, 再除以3就能算出每分钟滴数了。如2 000 ml液体要求8~10小时完成, 即每小时需输入200~250 ml, 输入速度是70~80滴/分左右。当医嘱是每小时多少毫升时, 运用此公式, 很快算出每分钟滴数。当医嘱是每分钟多少滴时, 要去监控既往输液速度是否符合医嘱, 根据输液执行卡, 计算每小时输入量, 再除以3就可以知道既往每分钟滴数, 是否与医嘱相符立即揭晓。

2.4 调整输液泵故障时滴数

当泵故障时, 护士也能快速准确调滴数, 达到同样效果。因输液泵显示是每小时输入量, 根据本公式很快就能换算出每分钟滴数, 快速操作, 准确无误。

2.5 判断交接班时前班的输液速度, 估算接班后的输液时长接班者可判断前期输液速度是否合适, 及尚需多少输液时间, 何时去更换液体, 无需患者呼叫, 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液体输完不能及时发现, 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2.6 方便计算年轻护士及实习护生不用绞尽脑汁背课本换算公式, 不用笔也能换算, 更快适应临床工作, 减轻心理压力。

2.7 同理类推

2.7.1 点滴系数为10时

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6

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6。

2.7.2 点滴系数为15时

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4。

总之, 实践离不开理论, 理论应灵活运用于实践。上述公式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本文根据教科书里静脉输液的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公式, 推算出简单易记的换算公式, 避免了书上复杂、难记、要用笔算、临床不实用的缺陷, 能使护士快速算出整个输液时长、制订输液计划、调整输液泵故障时滴数以及判断交接班时前班的输液速度和估算接班后的输液时长等, 非常适合临床一线, 特别是年轻护士, 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液速度,输液量,快速换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惠芬.输液速度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3, 4:131-132.

[2]宁军然, 顾军明.一种快速换算输液速度和时间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 2009, 22 (5) :112.

静脉输液培训试题 篇5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静脉输液:

2.输液微粒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静脉输液是利用和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2.静脉补钾时不宜、不宜、不宜、不宜。3.静脉输液的原是、、、。

4.常见输液故障有、滴管内液面、滴管内面、滴管内液面自行。5.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应先从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移动,做到的使用静脉。

6.静脉输液时,应根据、和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滴/分,儿童滴/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的正确体位是()。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坐位 D.坐位,双下肢下垂 E.中凹位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

A.0.2% B.0.3% C.0.4% D.0.5% E.0.6% 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5.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 D、1、2%氯化钠液 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常用脱敏注射的药物是()。A、青霉素 B、细胞色素C C、链霉素 D、TAT 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8.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体阻塞()。

A.肺静脉入口 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 D.主动脉入口 9.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A.局部无变化 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 C.苍白、水肿 D.呈树枝状分布苍白 10.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A.输入药物不纯 B.药物含致敏物质 C.药液灭菌不彻底 D.药物刺激性强

11.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茂菲氏滴管有裂缝B.输液管管径粗 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 D.输液速度过快

12.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漓。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 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13.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护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通知医生 B.给病人吸氧 C.安慰病人 D.立即停止输液E.协助病人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14.为缓解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可协助病人采取下列哪种体位()。A.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B.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 C.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D.抬高床头15~30°,减少回心血量E.抬高床头20~30°以利于呼吸

15.一病人静脉点滴青霉素30分钟后,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判断此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请简述静脉输液的目的。

2.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

答案:

一、1 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人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二、大气压、液体静压过浓、过多、过快、过早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见尿补钾液体不滴、过高、过低、下降四肢远心端、近心端、有计划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40~60、20~40

三、DDBAA

DDADD

ACDCA

四、1(1)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输液速度不可随意调节 篇6

根据药物种类调节滴速在临床上,有不少药物是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的。如硝酸甘油、丹佐(单硝酸异山梨酯),一般浓度下常以8滴/分钟、10滴/分钟、15滴/分钟等速度进行滴注。若速度过快,则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如搏动性头痛、颜面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再如硝普钠,也需严格控制滴速,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节,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降颅压药物甘露醇,则快速静滴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要求20%的甘露醇250毫升静滴时间不超过30分钟,若滴速过慢则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或效果不佳。此外,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一般情况下要求以每20C毫克不少于1小时的速度静滴,速度过快会引起局部反应,如血管炎性病变等。

根据年龄调节滴速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常在40~60滴/分鐘,小儿、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宜超过40滴/分钟。

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如果患者有心脏病或肺部疾病,输液速度宜慢,一般30~40滴/分钟,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而出现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患者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引起休克,则要快速补液或补充血容量。

此外,还应综合考虑。例如,一位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输甘露醇,而他的心脏功能亦不太好,则要权衡利弊,既要考虑让甘露醇最好地发挥疗效,又要考虑患者心脏的耐受程度,防止其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

输液室温馨静脉输液流程实践与探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12月收集临床资料45 868例;对其设定温馨静脉流程操作原则并严格实施, 效果满意。

1.2 方法

1.2.1 科室护士 (包括短期轮转的进修生、规培生等) 全员认

真学习理解领会温馨静脉流程理念, 真正懂得实施的重要意义, 灵活掌握操作原则。

1.2.2 温馨静脉流程核心内容:

(1) 杜绝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完成治疗全过程。 (2) 提倡边治疗边交流, 尽早促成和谐合作的气氛形成。 (3)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语言、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 (4) 交流的内容以关怀、询问、告知、用药指导、整理、制度宣传、环境介绍、解释及保健知识为主。 (5) 推行主动询问、关心、了解患者的情况、状态、治疗等, 发生问题第一时间到位调整处理, 严禁用“等一等”、“再看看”等做法推诿患者。 (6) 问题包括:患者的表情、体位、姿势、状态及诉说等, 要求在班护士发现时必须重视对待。 (7) 本理念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调整, 逐渐完善提高再实施[3]。

1.3 操作要求

1.3.1 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挂牌上岗、微笑服务。

1.3.2 严格执行首问满意负责制, 解答耐心、主动告知, 不发生搪塞、推诿、“生”、“冷”、“硬”、“顶”等现象。

1.3.3 懂得尊重患者, 尊重生命价值, 善待患者, 从实际工作

出发为患者做实事、做好事, 操作前有解释、操作失败能道歉、患者离开嘱走好。

1.3.4 在巡视看望患者时面带微笑, 表达真诚的关心与问候, 与患者保持零距离接触。

1.3.5 输液室富有特色的温馨提示, 以彰显我们对患者细致的关心及主动营造和谐、温馨治疗氛围的态度, 如:

“微笑是你我愉快合作的良好开端”及“防滑”、“防盗”、“如何拨打120”等等[4]。

1.3.6 真诚的理解, 温润护患双方心灵, 铸造良好互动过程:

有宣教、有回应、有关怀、有感谢, 由此产生温馨, 培养诚信“顾客”。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 实施前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2。

2.3 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3。

2.4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发生率、投诉率比较

见表4。

3 讨论

温馨静脉流程就是将整体护理与改进操作结合起来, 把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融入操作过程之中[2], 沿着操作的路线增加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等服务环节, 做到打一次针是一次护患交流、一次情感沟通、一次健康教育, 从而显示护士的技术品德, 让患者感到医院的温馨, 打一次针联络一次感情、增加一次信赖, 同时创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温馨静脉流程, 它彻底改变了打针的纯技术性, 是护理操作和服务的重大进步。

护理不仅是对生活的照顾和生理上的满足, 更是心理和个性上的满足。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输液室工作量大, 患者多,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有特色的护理服务, 是温馨静脉流程的核心与目标, 操作中我们做到两个为本, “以患者为本”、“以服务为本”;程序上做到无缝管理;沟通时, 细心、热情、耐心、主动;及时掌握了解患者心理动态, 全面评估患者状态是本流程实施的有效保证。

近两年来通过凝铸本科室护理人员心血与智慧的人性化、特色性温馨静脉流程服务, 让患者在被动的接受治疗中感到耳目一新, 倍感亲切、理解, 并于此迅速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心灵距离, 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真正让患者在微笑中感受真诚, 恢复健康。护理服务实现了以己之小促医院之大,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同时也为护士创造了能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 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护理价值得以体现。

摘要:目的:实施温馨静脉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服务质量。方法:设定温馨静脉流程操作原则并严格实施, 以优化服务内涵, 推进人性化、个性化护理进程。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结论:温馨静脉流程是促进护患沟通, 融洽医患感情, 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温馨静脉流程,人性化服务,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罗微.流程再造在静脉输液中心的应用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1) :856.

[2]阎惠中.为静脉输液再造流程[J].中国医院管理, 2002, 6 (39) :15-16.

[3]张慧, 何秀菊.输液中心护理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当代医学, 2006, 13 (3) :58-59.

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输液的选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病人。按入院次序随机抽取20例, 分成2组, 每组10例。上肢静脉组 (单日入院) , 男8例, 女2例;下肢静脉组 (双日入院) , 男10例。全部病人所用药物均为升压药多巴胺, 且公斤体重分钟内滴注浓度相同。

1.2 方法

1.2.1 血管选择

重症和急危病人以及慢性患者的应该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争取抢救时间为目的。选择弹性好、直径粗、走行直、易固定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如:选择腕关节以上3cm, 肘窝以下2cm范围内的静脉, 也可选择下肢的大隐静脉。而对于慢性病患者, 应按先细后粗、先远后近的原则, 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 不然就会造成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而导致药液外渗。有条件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同时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穿刺部分, 比如老年人皮肤比较松驰, 四肢皮肤弹性差, 血管细而脆, 静脉穿刺比较困难, 那么穿刺前应使血管所在肢体下垂。四肢冰凉者应先进行热敷使血管充盈, 四肢明显水肿的患者则要拇指轻按使血管显现出来。静脉输液血管选择总的原则是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

1.2.2 输液器选择

选用7号针头的一次性输液器。

1.2.3 输液技巧

静脉穿刺时, 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 刺入皮肤后, 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 穿刺成功率高, 病人痛苦轻。对于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并且比较明显患者, 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 先热敷使血管扩张, 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 然后轻轻挑起皮肤, 当针头进到1/4时, 针头稍向下倾, 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 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 以免刺破血管;对皮下脂肪少患者, 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 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头皮静脉穿刺的患者以5°角采用直刺, 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 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对浮肿的患者应选择粗血管, 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 消毒后快速进针。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合适的穿刺方法, 尽量做到无痛、微痛, 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 减少患者的痛苦。

1.2.4 评价指标

保持平卧位及测量肢体不变, 使用升压药后, 每3分钟自动测量1次, 评价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输注升压药后血压上升的速度。

2 结果

经上肢静脉输液与下肢静脉输液存在不同的给药后效果、影响治疗及诊断, 见表1。

3 讨论

上肢大血管距离心脏路径短, 用药后能够通过上腔静脉系统迅速进入心脏, 发挥作用, 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心肺复苏、失血性休克、需要特殊诊断用药需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峰值等病人首应选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 重要药物上肢快速补血、补液、便于抢救。疑有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病人, 经其补充的液体可通过破裂静脉漏入腹腔而达不到复苏目的。手术中均有可能压迫下腔静脉, 尤其在处理大血管时, 甚至要阻断下腔静脉, 这些原因都可以使下腔静脉回心血流受阻, 影响抗休克效果。也应优选上肢静脉,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

多发性骨折病人, 尤其对于四肢骨折, 可选择深静脉置管, 如锁骨下静脉置管等, 并固定骨折处, 这样保证检查、治疗、操作方便。但脑血管意外、服毒病人这些病人意识不清、烦躁, 因此建立静脉通道宜用套管针并建立在易于固定的下肢血管。

摘要:目的 探讨上下肢静脉输液的区别应用, 以便更好地配合临床抢救及其它特殊诊断用药。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20例, 按入院次序随机分成2组, 每组10例。即上肢静脉组和下肢静脉组, 比较2组静脉输液情况。结果 下肢静脉组达到有效药浓度的时间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结论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上下肢静脉输液可保证静脉输液通畅, 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1]。

关键词: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输液

参考文献

[1]梁洁.全科护理[J].输液途径选择的新进展[J].FAMILY NURSE, 2009 (29) .

[2]彭立红, 唐世杰.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7) .

静脉输液速度 篇9

1输液的安全隐患

1.1 输液环节繁琐

从执行医嘱、转抄输液卡、领取药品、摆药、取药、核对、输液、更换液体到拔针,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 都可能造成出错。因为护士的执业法律意识不强, 工作忙中出错, 查对制度落实不严, 也可能因为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 粗心大意。临床工作中遇到有些患者同名不同姓, 护士呼叫患者时, 患者听不清楚就答应了, 或者同名同姓, 在输液时, 护士未再次核对, 导致输错液。

1.2 输液中巡视不够, 发生意外时处理不及时

1.2.1 外渗

输液穿刺部位肿胀, 药物渗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 引起局部疼痛, 组织坏死。

1.2.2 药物不良反应

输入的药液制剂不纯, 患者对输注的药物过敏或输液配制过久, 严重时造成过敏性休克, 抢救不及时, 可引起死亡。

1.2.3 左心衰竭

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患者或家属希望尽快结束输液, 擅自将输液速度调快, 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 造成循环负荷过重, 引起左心衰竭。

1.2.4 空气栓塞

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尽, 滴管漏气, 连接不好, 连续输液接输不及时等, 都容易导致空气栓塞。

1.3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 引起纠纷

反复的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影响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痛苦, 拔针方法不对, 导致穿刺点出血, 引起纠纷。

1.4 药液污染, 引起输液反应

1.4.1 微粒污染

配制药液时, 安瓿割据后未消毒, 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的砂粒;加药注射器的针头不锐或瓶塞质量差, 反复穿刺瓶塞, 易产生橡胶碎屑污染药液。

1.4.2 加药注射器污染

吸药的方法不对, 污染注射器活塞, 违反一人一针一用一更换原则, 配药后放置到下一种液体时继续使用。

1.4.3 静脉穿刺时污染

护士操作前未洗手, 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格, 穿刺不成功时未更换针头, 多次反复穿刺, 均可造成细菌污染, 可直接把细菌及微粒带入静脉, 引起热原反应。

1.4.4 环境空气污染

在进行静脉输液处置时, 治疗室环境状态和空气污染程度对药液质量有直接影响, 在细菌超标的环境下配药及输液, 将大大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2预防措施

2.1 重视输液安全, 健全护理制度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增强护士执业法律意识, 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细节,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药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 采取“问答法”进行查对。实行弹性排班, 在输液高峰期增加上班人员, 以缓解工作压力, 避免忙中出错。

2.2 加强输液巡视, 防止发生意外

在输液过程中, 观察病情, 巡视输液是护士的基本职责, 专设一名巡视护士, 检查输液部位, 处理输液故障, 及时更换输液瓶, 认真填写输液卡, 询问患者有否不适, 对老年患者, 婴幼儿尤为重要。护士根据病情, 年龄, 体质, 药物的性质, 调节输液速度, 针对不同的患者, 作相关的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

2.3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控制感染

2.3.1 正确切割与消毒安瓿瓶

对“非易析”安瓿割据痕长应少于颈段的1/4, 开启前用75%洒精棉签擦拭颈段, 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反复穿刺瓶塞, 防止不溶性微粒污染药液。

2.3.2 正确抽吸药液

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 针头置于安瓿的中部, 抽药时不能横握注射器, 注射器不能反复使用。

2.3.3 严格手的清洁消毒

操作前洗手, 强调护士为每一例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后应用消毒液洗手, 方可为第二位患者穿刺,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3小结

静脉输液经验交流 篇10

一、经验

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 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 使之配合, 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 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 心理上的不平衡, 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 穿刺是否成功, 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 备好敷贴后, 系止血带。选择血管, 首先, 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 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 从远心端开始, 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 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 易发生血栓, 静脉炎, 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

穿刺的手法: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 静脉较深, 一般很难看到, 但静脉有弹性, 较固定, 据其解剖位置, 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 当摸到静脉时, 用手指甲轻轻下压。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 弹性亦差, 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 用手按压局部, 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 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 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 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 对皮肤细嫩者, 应适当松些。对长期输液的患者, 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由远而近, 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 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

改善输液环境:尽量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静脉输液, 有利于穿刺的成功。

药液输入过程管理:因有些患者缺乏表达能力,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耐心细致地查对, 防止忙中出错。加用药物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及用药目的, 巡视过程中合理解答患者的提问, 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委婉的回答。严把拔针关, 拔针前一定要看清是否还有续瓶, 以防漏输。拔针后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针眼, 以防血液外渗。

设置合理的流程: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专人配药, 专人注射, 专人巡视, 做到接药、配药、注射、送观、巡视形成一流水线, 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此外, 必须懂得沟通的技巧, 对患者热情、体贴、动作轻柔。以启发、鼓励的方式引导患者接受治疗, 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赞扬,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使患者情绪稳定。

本科室加强技术培训:针对本科的工作特点, 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操作熟练的人员加强查对, 防止忙中出错。加强巡视意识、查对意识、态度及责任心意识, 严格三查七对, 无菌操作, 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待患者热情、耐心和蔼, 及时巡视, 早期发现外渗, 液体滴完现象, 克服了不按时巡视、坐办公室等患者叫的不良习气。对于液体瓶内还有少量液体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静脉输液速度】相关文章:

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法08-12

静脉输液须知06-03

静脉输液法07-12

医院静脉输液08-22

手指静脉输液05-25

静脉输液手臂06-01

静脉输液练习07-16

静脉输液针09-02

静脉输液差错09-15

静脉输液解说流程05-24

上一篇:农药利用率下一篇:差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