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

2024-07-25

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精选七篇)

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 篇1

一、舞蹈词汇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舞蹈动作词汇是区别于其他舞蹈的外在体现, 因此, 编创舞蹈时应用心揣测舞蹈动作词汇, 尤其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 确保舞蹈作品的独特性, 只有这样舞蹈的艺术价值才更好的展现。但当前不少舞蹈编创者, 并未充分认识到舞蹈动作词汇的重要性和深层次内涵, 将重要精力放在了单纯的动作风格和编舞技法上, 甚至出现较多的动作堆砌。

二、舞蹈词汇的作用分析

舞蹈词汇促进舞蹈表达主要通过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和深化舞蹈主题思想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 在刻画人物内心情感上, 舞蹈词汇可借助夸张表现手法实现, 并被广泛应用在很多舞蹈作品中。例如, 藏族舞蹈中“坐跨”特点比较突出, 表演时需前倾上身, 并稍处于松弛状态, 其实这种肢体语言无疑起到了夸张和渲染肢体动作目的, 实现了深层次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目标。

另一方面, 在深化舞蹈主题思想上, 可通过灵活运用舞蹈词汇中的类辞格实现。其中类比拟手法是类辞格在舞蹈中最为常用的。不过其对编导的能力要求较高, 即, 需要充分对艺术深层次理解, 并拥有丰富的想象, 才能做到类比拟手法的灵活应用。类比拟手法由拟人化与拟物化之分, 其中后者将事物的特征赋予相关的舞蹈动作。例如, 《农机舞》创作过程中, 编导为了使观众更好的理解主题思想, 让表演者特意模拟机械的形象, 即, 由表演者的相互练手表达插秧机的运作, 从而更为准确、客观、真实的表达了主题思想;而拟人化与拟物化刚好相反, 它是将人物特征赋予自然界的事物。这一表现手法也被广泛应用在舞蹈作品中。例如, 在《荷花舞》中, 编导将荷花赋予人的特征, 使用表演者左右摇摆表示荷花在水中荡漾的情景。通过拟人化手法的应用, 一方面使荷花一尘不染、超凡脱俗形象得以充分展现, 另一方面突出了荷花舞要表达的思想, 使观众加深了对人民纯洁、善良美好品质的理解。

三、舞蹈动作词汇是编导的内心表达

首先, 编导交代事情起因时, 以唢呐吹奏的婚曲为音乐背景, 而后男主角用摸头、拍腿、跳起等一系列动作, 表达出内心的惆怅、挣扎。女主角出现后, 双方形体时而接触、时而分开, 加上男主角缓慢、急促相见的步伐, 其憨厚而又想反抗的内心展现无余;其次, 在男主角即将离去时, 女主角一句喊说, 男主角不由的停止了脚步。在两人追忆美好时阶段。男主角的动作包括摸头、抱拳, 而女主角则蒙脸作害羞状。男女主角通过比较生活化的舞蹈语言, 将男人的憨厚、女人的羞涩勾勒出来。但婚曲将两人拉回了现实, 舞蹈进入高潮阶段。男主角表演十分投入, 内心真情通过形体得以充分宣泄, 并抱住女主角腰, 多次想挽留住女主角的心。同时, 男主角甩出红盖头, 表明了女主角的婚事已定, 男主角的痛苦与无奈;最后, 两人双人舞过程中, 不仅融入了彝族风俗语言元素, 而且将现代舞穿插其中, 尤其两位表演者运用别致的造型, 灵巧的动作, 感情由内之外自然流出, 体现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四、编创舞蹈词汇创新与内涵的统一

从本质上讲, 舞蹈词汇的创新及内涵的统一指舞蹈形式与内容两者间的协调统一。不过通常情况下, 人们常将形式感误解为对新动作的挖掘上, 其实对新动作努力的开发无疑就是技法。技法源于对创作经验的总结, 依附于作品而存在。同时, 如没有表现方式和创作方法的支撑, “技”也就毫无生命力可言。由此可见, 舞蹈形式给舞蹈作品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但尽管舞蹈形式比较重要, 编创舞蹈词汇时仅将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创新上, 舞蹈作品难免会给人空洞的感觉。原因很简单观众无法被舞蹈内涵所吸引, 而只是停留在看似比较华丽的表面上。

舞蹈内涵是一种深层次的体会, 观众需要透过舞蹈的形式加以感悟, 或通过舞蹈某个环节的提示而进行思考获得。舞蹈内涵和舞蹈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很难想象一个内容拙劣的舞蹈作品会引发人们深层的感悟和对舞蹈作品深层次的认识。

四、总结

舞蹈词汇深层次内涵正是编导所要追求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编导应加深对舞蹈词汇重要性认识。编创舞蹈时, 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内容, 其中在形式上注重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在内容上学会将生活的感悟巧妙的应用在舞蹈创作中, 注重将生活中的憎恨、喜悦、感动融入其中, 使舞蹈作品内容饱满, 如此才触动观众内心, 令人回味。

摘要:编创舞蹈词汇是舞蹈编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舞蹈风格和个性, 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 加强舞蹈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舞蹈词汇深层内涵进行分析, 以期为舞蹈编导创作出艺术价值较高的舞蹈作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词汇,内涵,分析

参考文献

[1]范璐.舞蹈影像中的语言表意及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用足教材,挖掘深层次数学内涵 篇2

关键词:教材;挖掘;数学内涵;体验;经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88-1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许多,依靠模仿和记忆来解决问题只是第一层次,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接触数学中那些本质的东西,让学生在数学层面有所寸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挖掘教学材料的数学内涵。

【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转化的策略”例2教学

(通过课件呈现例题12+14+18+116+132)

师:请大家观察这样一道分数计算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分母越来越大,分子都是1。

生2:后面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两倍。

生3:我知道它们的分数单位越来越小了。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想怎样来解决问题呢?想独立尝试一下吧。

(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1:我是通分来解决的,将所有分数的分母都通分成32,然后计算出结果。

生2:我的方法跟他差不多,我是看最小的分数单位是三十二分之一,然后前一个分数里有两个这个分数单位,再前一个分数里有4个,这样用16加8加4加2加1算出一共有31个三十二分之一。

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我觉得这样的计算很特别,应该还有简便做法,但是我还没有想到怎样做。

师:英雄所见略同啊,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想看看吗?

(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将一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到三十二分之一用阴影表示出来)

……

(学生独立尝试后小组交流,而后集体讨论)

生1:我发现在这个算式的末尾再添上几个相同特征的加数还可以转化为减法计算。

师:什么是同样特征的加数?

生1:接着132后面的是164,再后面是1128,我在正方形中画了图表示出来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示)。

生2:我再补充一下,在算式前面加上同样特征的加数也是可以转化的,比如在前面加上1,就可以转化为2-132来计算。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吗?

生2:(学生结合图来说明)这时候我们可以将大正方形看成是2,那么这里就是1,这里是二分之一,直到三十二分之一,方法跟刚才类似。

师:对他的发现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也就是说只要看到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转化,谁来总结一下吧。

生:当相邻两个加数是两倍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加法算式转化为第一个加数的两倍减去最后一个加数来计算。

【分析】 这是一个立体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还有深刻的体验,还有必要的发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在数学层面上有很大的推进,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追求方法多样化,在比较中体验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选择的方法是通分,而生2的做法虽与生1异曲同工,却体现了学生的别致追求。在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目之后,他们抓住了问题的数学特征,同时在心中升起一个疑问:为什么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两倍,这样的计算除了通分外有没有不同的做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激发了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才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这样的问题可以有更简便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生2的方法和生3的发言就很有代表性。

等到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数形结合的思路时,学生的“茅塞”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的思路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且体验到这样的做法的优势。

二、给学生自主空间,在探索中收获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生初步体会到转化方法的运用之道后,教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究竟怎样的问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就结合最初对问题的观察开始了“尝试之旅”。

在探索中,有的学生在加法算式的后面续上相似的加数,有的在加法算式前面续上相似的加数,并且都取得了成功,这样学生就将发现推广到一类题型,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三、透过表象看实质,在挖掘中领悟

杜牧诗中女性形象及其深层内涵 篇3

这些女性, 不论是贵妃宠妾, 弃妇宫女, 还是巾帽英雄, 在杜牧笔下都沾染上深厚的悲剧色彩。这不能不与晚唐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士人心态相联系。因此, 本文主要就论述杜牧诗中女性, 来挖掘其产生的根源及深层的社会内涵。

一、杜牧诗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杜牧诗中的女性形象, 身份时代不尽相同 " 经历也各具曲折, 但是命运都是非常凄凉悲惨的, 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且与前代当朝许多诗人的同类题材相比, 有许多独特之处。下面就此分别论述。

( 一 ) 在此将其女性形象分为三类 :上层贵族女性、下层遗弃女性、另类智慧女性

1. 上层贵族女性

这些上层贵族女性, 她们锦衣玉食, 色笑如花, 都曾极盛荣耀一时, 在人生的大好年华赢得千般尊宠, 获得无限风光。但是荣华富贵并不能伴随她们始终。她们反而因此得到不同程度的悲惨结局, 显示出她们的悲剧性。

最突出的要数杨玉环这个形象。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华清宫十三韵》、《华清宫五首》等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描写。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桃花夫人身上, 桃花夫人本是春秋息君的夫人, 因为美貌异常, 导致楚国灭掉息固, 息夫人被掳进楚宫, 几年不开口讲话, 表示无言的抗议, 其气节受到后人赞扬。

诗人还写到另外两位贵族女性——二乔。虽然她们本身并未真正牺牲, 但《赤壁》中给予她们悲剧的处理。

2. 下层遗弃女性

相比较贵族女性而言, 这些被遗弃的下层女性更为不幸, 这些弃妇宫女年老色衰, 衣食无靠, 老年凄惨, 短暂曲折的青春之后便是漫无边际的悲凉。如长篇诗作《张好好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昔日“天下妹”, 的张好好。另外一位杜秋娘, 她的遭遇更为曲折不幸。作者还塑造了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女性群体宫女。

3 . 另类智慧女性

杜牧的《题木兰庙》的一介女子木兰, 有勇有谋, 智慧胆量非寻常男子可比。但她们的代价便是青春, 爱情乃至背井离乡。所以虽然她们流芳百世, 受人景仰, 但作为女性, 她们是不幸的。

杜牧还在《窦烈女传》中塑造了一个异常光彩, 大义凛然的女英雄形象一窦桂娘。

昭君、木兰、桂娘虽不同时, 形象事迹各异, 然而都受到杜牧的赞扬, 那是因为她们有一共同之处 : 为国家贡献了智慧和才能。为此, 她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 : 青春、尊严甚至生命。

( 二 ) 杜牧女性诗的特点

l、以“商女”为中心的女性世界图谱

纵观唐代描写女性的诗歌创作, 杜牧的诗作更具有普遍性, 他描写的女性上自贵族宠妾下自弃妇贫女, 远至春秋战国近及身边朋友, 范围之广, 人物之多, 在唐代确是比较少见的, 并旦将这些女性贯穿以悲剧命运这条主线, 使得这个女性世界更加统一, 更成系统。这里, 将“商女”形象提炼出, 概括总结这些女性的共同不幸遭遇, 让众多女性从四面八方, 历史现实, 贫富贵贱, 多角度立体的建构出杜枚诗丰富的女性世界。

2、主题的明晰性及情感的统一性

首先表现在杜牧所描写的女性的身份上。这些女性都是现实中存在过的真实人物, 有的画然已成为固定的意象符号, 如杨贵妃, 但大多是有名有姓的鲜活的存在, 尤其是与作者生活在同时代的这些女性, 如杜秋娘、张好好、窦桂娘等。而李商隐则不同, 他的有关女性的诗作, 所指含棍, 内容隐晦, 以朦胧著称, 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不是具体的某个人, 而是一个系列, 如“高唐系列”, 可指云、雨、楚女、楚梦、楚台等。另外, 还有洛神系列, 月宫系列等等, 于是频繁出入其爱情诗中的女性是宫娥、神女、小姑、应妃、麻姑等他界神女。其次, 与前代杜甫, 白居易等相比, 杜牧的女性诗作贯穿以一条悲剧的主线, 在其所描写的众多女性中, 无一不带有这种色调, 与杜、白的个体悲剧性相比, 杜牧的表现为整体广泛悲剧性。杜甫在写有关女性的诗作时, 更多的是以批判的笔调讽刺幕后的主使者, 如《丽人行》实际的讽刺是最后出场的奉相。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主要是讽喻之意, 以言情为主。他们的创作对杜牧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杜牧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深层内涵

( 一 ) 由女性而联系到的当时士人命运

杜牧身为宰相杜佑之孙, 鼎盛显赫的京兆高门士族家庭, 从小就培养了他积极入世, 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他又少年登第, 且关心时政, 有很高的政治才能, 但是这样一个负大志、好读书、善论兵的治国之才, 在仕途上遇上了旷日持久的牛李党争, 固然两派都赏识他的才干, 他随便加入一派便可有所作为, 但他“刚直有奇节”不愿趋炎附势, 因此两派都不肯重用他。

因此, 诗人借助于这些女性的不幸遭遇, 借以表达自己“土不遇”的情结。杜牧把这些女性视为“知音”, 自己和她们一样始终逃不脱悲惨命运的支配。他描写的女性, 不是从衣着、发饰、容貌, 也不是她们的闲愁、怀人, 而是以这些女性的命运为主线, 全力刻画她们悲惨的人生, 给人无比凄凉之感。其间不仅仅是怜悯 " 更多的是一种与自己的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情。

( 二 ) 由士人的悲剧而折射出的“末世”情调

杜牧诗中的女性悲剧命运让人惋惜, 让人沉痛, 进一步显示在作品中的杜牧及晚唐士人的不幸不遇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然而再往深处探究, 我们会发现在这些表层现象之下隐含着诗人对唐王朝必然衰亡命运的深深悲哀。

联系杜牧诗中的女性命运, 不难看出每个女性几乎都是唐王朝命运的影子, 她们经历过极盛时期, 但不可避免的逐步走向衰老、死亡。

摘要:晚唐诗人杜牧在其诗中建立了一个丰富而有深度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经历曲折, 但又几乎都具有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生, 联系当时士人的命运以及晚唐时代背景, 揭示杜牧女性诗的深层内涵。

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 篇4

【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堂教学 目标内涵 层次定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05-02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其层次划分不够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突出,学生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到相应的理论知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研究更多的英美文学作品。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的划分

根据教学需要、社会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划分为递进的五个层面,分别为:初步的阅读体验,基础的阅读知识,基本的阅读方法,挖掘文化内涵,培养人文情怀。初步的阅读体验,即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在阅读选入教材的英美文学作品之后,能够感受到英美文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激发学生阅读英美文学的兴趣。基础的阅读知识,基本的阅读方法指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正确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第四个层面,即挖掘文化内涵层面。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落实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完成相对明确的划分之后,可以首先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入手,落实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应当对本班学生有所了解,根据学生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学的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例如在授课时可以针对学生已经阅读过的文本,从时代背景、写作特色、作者的代表作几方面展开教学,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也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易懂的文本为教学依据,带领学生阅读,并详细讲解其中的内涵。比如《The Old Man and the Sea》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十分传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类似“When the wind was in the east a smell came across the harbour from the shark factory;but today there was only the faint edge of the odour because the wind had backed into the north and then dropped off and it was pleasant and sunny on the Terrace.”這样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环境的渲染以及事情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角度入手,理解文本内涵。合理的教学计划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和兴趣作出改进,这样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才能够按部就班的落实五个层次的目标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英美文学中重要作家的生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还可以播放一些已经翻拍成影视作品的名著,让学生将文本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感受到文字与影像的不同。教师也可以设定几个话题,提供给学生探讨或者辩论。让学生的思维实现碰撞,更好地与作品人物实现共鸣。例如《Robinson Crusoe》这部作品中,“But I would be satisfied with nothing but go to Sea,and my inclination to this led me so strongly against the Will,nay the Commands of my Father,and against all the Entreaties and Perswasions of my Mother and other Friends,that there seem'd to be something fatal in Propension of Nature tending directly to the Life of Misery which was to befal me.” 这一段话为下文鲁滨逊出海遇险及其之后的荒岛生活埋下了伏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段话在原文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深入解读作品中的每一环节。同时,这部世界名著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原文本,并观看各时期的影视作品。这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落实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也加深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

在学生完成一阶段的课外阅读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整理读书笔记,比较风格相似的作者或文学作品,并能够联系课本内容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对这些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挖掘作品中的人文情怀,获得人生的启示。例如《Pride & Prejudice》等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其作品中“Every wealthy bachelor,always want to marry a wife,it has become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Whenever such a bachelor,moved to a new place,the neighbourhood house completely don't understand how his temperament,opinions are,however,since such a truth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heart,so people always regard him as a daughter granted a fortune.”这段话,可以利用其引导学生认识到何为真正的爱情观、婚姻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的经验,获得更多的感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展开明确的划分,并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能够更为顺利的落实五个层次的目标。从而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的理解,提升其阅读能力、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 篇5

一、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内在统一之要求

1998年《高等教育法》第一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 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师资要求中突出了高素质培养量化标准, 即需要既能教学、研究还要具备教学管理的能力, 实际上就是框定本科层次小学教育的专业规格。但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来看, 各个院校对于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规格的标准并没有完全的落实到位, 这与我国院校设置的不同情况有很大关系。

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 目前我国培养小学师资的规格、培养模式有所不同, 有的成立之初就是本科层次的教育, 如首都师范大学注重综合素质的小学教师, 其选修课中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四个方面内容;专业类必修课程, 除了基础的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外, 还要学习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是为拓宽受教者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的学校是从专科升为本科的, 如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 由于这些学校的基础设置、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的不同, 也会导致在培养师资方面有所偏向, 如擅长研究型的小学教师、教学型的小学教师等等。

小学教育的专业内涵主要是指毕业生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而这些内容就是通过各个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以及高校的特点开设有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三方面的课程来体现的。专业内涵的建设是基于专业规格基础之上的, 两者应该是相统一的状态共同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但目前,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毕业生存在不少问题, 如知识面较窄, 能力缺失、创新性不够、自身素养欠缺等等, 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在于本科院校的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出现对立、错位, 以至于专业内涵建设达不到标准, 下文将主要阐释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错位的现状原因。

二、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错位的现实境况

教育部要求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三方面来把握。从宏观角度上来看, 各个本科高校也确实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偏差、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失调, 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等现状, 这些综合导致了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的不一致。

1. 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的偏差

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 各个院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整体上接近, 如南京师范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广泛的教育学、小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 素养全面、有持续发展潜能并初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小学教师;杭州师范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教育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可见, 各个院校的都有较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 定向在小学, 不仅要求毕业生能从事小学教学, 以及相关管理和科研工作, 而且要求毕业生知识面要宽广,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但在具体的培养规则上, 不少院校出现了问题, 近些年来好多大专师范院校升为本科院校, 如2009集宁师范专科学校升为集宁师范学院本科院校、2013年长沙师范学校 (专科) 升为长沙师范学院本科院校, 如何使得升本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曾经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 而很多升本后的院校在实际培训目标的实施中都存在很大问题, 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的混乱性,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探索、积累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管理经验。

2. 课程设置比较把握失调

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关键点, 指导课程设置、课程的性质及各种课程的设置比例。现代课程理念强调现阶段小学教育课程发展是“重视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而很多本科高校, 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设置哪些课程?课程的性质、种类、数量等等方面比例如何分配也没有科学的分析, 如长沙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课, 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计算机、体育等;二类是专业课, 又分为技能类写字、计算机等, 素质类人文、美学等, 学科类语文、数学等;三类是教育管理类, 教育学、心理学等, 虽然从整体上, 课程设置是符合知识面宽广的要求, 但在比例设置上比例失调, 从国家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来看, 我觉得学科类与公共基础类的课程设置比例较少, 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也不够, 而小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全方位培养。

3. 培养模式侧重不同的影响

纵观全国的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主要分为三种:综合型模式、学科型模式、中间型模式, 有个别学校采用两种模式的结合, 如有学校是综合文理分方向加上英语分科教育, 三种模式的划分重点在于培养的毕业生是多学科教学的全才, 还是只会某一门学科的专才。综合型模式强调的是全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小学教育工作岗位成为“多面手”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分科型模式强调的是“学有专长”, 通过对某一门学科的深入学习, 使其精于该门学科, 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擅长该学科的教学, 而且利于该学科的研究, 朝着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中间型即在上述两者之间, 取得一个均衡点, 既有足够宽广的知识面, 又突出某一门学科的专长。

足以可见, 培养模式侧重对于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性作用, 决定了高校了课程设置的相关事宜, 如综合型模式与学科型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落实到具体教学效果, 无法用统一标准进行衡量, 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统一也很难把握, 尤其对于刚升本的专科院校, 一味地模仿国内成立较早的本科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相关课程设置、课程比例等, 而忽视对自身情况的具体分析, 容易导致专业教育的混乱, 难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 而且即使成立早的本科院校, 其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也出现错位的现象, 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整体起步晚有很大关系, 要实现两者的统一、平衡进一步的探索, 本文就目前两者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提出几点对策。

三、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平衡的对策

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的内在统一性本质的协调实现是提升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质量的基本要求, 而现实境遇下两者的背离阻碍着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探讨二者平衡的路径。

1. 具体分析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要求

本科院校的具体培养目标的确定, 不能照搬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 而要在文件要求的指导方向下, 具体分析各个高校都面临的实际现状, 这些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学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教育性、基础性、启蒙性、活动性、整体性、师范性、系统性出发, 既不能只培养某些学科的专家型人才, 也不能培养成为一个死板的教书匠;二是应该从各个高校应自身条件、所在地区、接收生源、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等差异以及未来几年的社会发展现状、对小学教育专业需求倾向等来综合制定培养目标,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要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的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可谓是假大空, 将培养目标定位“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 这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 四年的本科学习基本上很难达到这一标准, 因此, 我们要从认知的客观规律出发, 明确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细化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 这一细化要求最终应落实在课程的设置上。

2. 课程设置应注重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三性一体”的原则, 三性即高等教育的共性、师范教育的个性、小学教育的特性, 一体是指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集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为一体。目前, 我国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公共基础类课程大部分为必须课, 而人文、历史、艺术、美学、音乐等多为选修课的比重较少, 应该适当地增加比重, 充分实现教育的综合性;与此同时, 教育类教材更新较慢, 教育观念也相对落后, 甚至有的院校从建立之初从未改变过, 各个院校应该根据小学教育课程变化、不同年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相应地调整教育类课程的设置,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 尤其在当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新较快的今天, 教师相关的基本功必须要加强。

还应该加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学分要求, 增加专业拓展类课程, 如教育培训、入职培训等适应性的课程加入学校课程设置中, 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能快速适应教师角色, 目前有少部分的院校正在尝试。学校还应加强与各个小学的合作与联系,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也相应地邀请一线的学校老师到学校关于某些问题开设讲座, 与学生交流,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与合作机会达成协议, 培养专职定向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

[2]南京师范大学网站http://www.njnu.edu.cn/Scientific/institute.html

[3]杭州师范大学网站http://gkcx.eol.cn/schoolhtm/specialty/252/specialty Detail3939.htm

[4]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2003:168.

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 篇6

1、民族传统体育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折射性作用

研究证明, 原始体育与人类劳动密切相关。因为当时的物质生产能力极为低下, 为满足生活所需, 让自己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人类只能运用自己感性、质朴的思维方式来观察自然界中一些表象的现象, 继而通过简单地劳动来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体育的价值。之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慢慢地分离开来, 其价值与功用亦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逐渐成了一种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的特殊活动。

总的来说, 原始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折射, 与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2、民族传统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种自然、生产与文化心理

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地势差异较大, 由此造成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国南、北方少数民族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 即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主以渔耕, 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主以农耕。随着不同生产格局的逐渐形成, 南、北方的生产工具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意在适合于本地的地理环境, 便于农作。南、北方的生产工具也由此分化开来。

从外形和功用上来看, 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所使用的生产工具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以至后来逐渐被“特化”, 成为专属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工具。

怀特 (White·Leslie A) 曾说:“在其他因素维持原态的情况下, 文化发展程度与所用工具的效率成正比例变化”。换句话说, 就是生产工具的更新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与人类思想意识的发展起的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的, 我国各少数民族之间生产工具的差别的确在一定成程度上增大了各民族性格特点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其原因是:体育活动产生于生产劳动的过程之中, 若劳动方式、劳动环境不同或发生改变, 那么体育活动必然会受到影响。

3、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都兼具勤劳与勇敢两大特质, 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与风俗习惯, 那在这样一块充满着 “民族特色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孕育而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兼具“文化”与 “ 特色” 这两大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需说明的是,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集以上两大特点于一身, 还具有增强身体素质、 改善身体机能、愉悦内心、振奋人心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还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3.2、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社会又受制于社会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在相互争斗、娱乐身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所以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正因如此, 它才会受到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制约,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以人为中心形成的血缘、地缘、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影响, 让其在生存、发展与创新上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3.3、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少数民族精神面貌与思想观念, 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浓郁的宗教情结。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在少数民族的众多体育项目中, 源自宗教文化的体育项目占据大多数, 且这些体育项目通常与当地的某一节日有着密切联系, 一般是作为这一节日的主要内容得以呈现的。在物质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 当人们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奇特气候现象, 却又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改变或做出解释的时候, 就会利用舞蹈、竞技、角力等活动来祈神、悦神, 于是, 这种兼“体育”和“艺术”双重性质的体育活动便和宗教文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 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审美情趣。

不妨以武术为例, 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中华武术自古讲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所谓“形”, 指的是习武之人整体的外在形象, 而 “神”则指的是习武之人的内在。如若对二者进行境界划分的话, 那么“形”就是初级境界, 而“神”则是追求“虚”与“静”的更高一层的境界。十三势歌中这样要求道:“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这其中就蕴含着修炼“虚”与“静”的哲理, 也就是说, 只有保持内心静谧、身心放松, 才能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最高境界, 亦只有如此, 才能感受到形神统一的审美情趣。

4、民族传统体育坚持以本民族文化特质为基, 借鉴与吸收其他外来文化

在多数人的眼中, 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主体。 如果将 “文化”当做人来看待的话, 那么这个人就是通过不断学习别人优点、 规避自身的缺点来丰富自身的血和肉的。欧洲的文化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依旧生机勃勃, 其经久不衰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它总是在不断地吸收着外来的文化, 努力地充实着自身。由此可见, 中国文化若想要发展壮大, 若想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以欧洲为榜样, 不断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 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 哪一种文化最具将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学科三者之间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整合的能力, 哪一种文化就能够在世界引起轰动, 就能够受到世界人民的推崇。

民族的文化体现着这一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独立与尊严, 所以, 民族文化的存在并非毫无根基, 而是具有自己的精神主体, 即民族文化的特性。对于一个民族而言, 只要保证自身的民族文化的特性不丧失, 那么这一民族独立存在的价值就不会失去。

体育文化之所以产生、发展, 其根源在于本民族文化的产生、 发展。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体现着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还体现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进程, 它犹如一座桥梁一般将国家或民族与世界体育文化连结在一起, 成为自身体育文化在未来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发力点。当然, 还要说明的是, 无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来是否能够将自身的优点发扬光大, 是否能够让自己走向世界, 是否能够推动人类体育文明的进步, 都要秉持一点, 那就是始终坚持以本民族文化特质为基, 并在此基础之上来吸收和借鉴其他外来文化, 博采众长。

5、民族传统体育标示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带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也带动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 让体育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甚至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性标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身心和谐”等健康性名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些均在无形之中刺激并促进着体育必须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 体育不仅是劳动再生产的一种形式, 更是丰富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体育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亦不容小觑, 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育在国际协作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都不可代替的。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我国体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 还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更对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具有映射性作用, 所以, 它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化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对生产生活、精神文化、人类文明等方面的影响的分析, 详细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余良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文化内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1) .

[2]秦华.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9) .

[3]王冠男.浅谈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J].北方文学, 2012 (4) .

[4]王云胜, 于芳.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基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1) .

[5]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 2010 (5) .

[6]张建华, 常毅臣, 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 2013 (3) .

建筑摄影的深层次内涵 篇7

关键词:基层文化 官兵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毛主席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一支军队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基层文化工作作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部队发展中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官兵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不断增长,如何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更符合部队内涵式发展的实际,更具有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官兵的娱乐、求知、审美、成才等文化需求,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官兵文化需求牵引基层文化建设。

一、当前官兵文化需求的主要特征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强化,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加复杂。部队官兵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接受文化的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二是由“要我做”的依附性跟从转变为“我要做”的创造性主宰;三是由单纯接收的享乐过程转变为自我开发、自我成长的学习过程。基层官兵文化需求呈现主体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自主选择多样等特点。

(一)主体意识增强。当前,官兵参与文化活动,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娱乐,而是更加注重在活动中被认可,重视自己的精神需求。以往,开展文化活动时,只有少数掌握一定技能的官兵参与,比如,各种球类比赛,会打的参与积极,不会打的只好当观众。现在,可供官兵参与的文化活动项目不断增多,官兵会根据不同喜好加以选择,深入研究。比如官兵主动去钻研摄影、书法、电脑编程等技能,就是为了能够展示才华,“秀”一下自己,重新审视生活,在更高层次上反观自己,重塑自信。不管出于满足何种心理状态,文化活动都要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意识,增强官兵自我表现意识、自我满足愿望和自我价值追求,官兵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二)个性特征明显。青年官兵思维活跃,兴趣转移速度快,既对传统的优秀文化情有独钟,又对现代的新潮事物兴趣盎然。随着官兵求知、求新、求乐、求美、求成才的个性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像街舞、轮滑等这些时尚运动,更为青年官兵所喜欢。调查发现,一些官兵入伍前会跳街舞、会玩轮滑,少数新兵在入伍时,还带有旱冰鞋,爱好相投的官兵会自发组织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引领着官兵文化需求的方向。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文化活动的组织上,既要开展一些系列活动,又要充分考虑官兵在求知、审美、娱乐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和不同追求。

(三)自主选择多样。官兵对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主要在于两个方面,有用或有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简洁、直接和实际的项目成为官兵的首选。文化活动一定要符合官兵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凡高的画在有些官兵眼中,未必比弹壳工艺品美丽。而礼仪文化、诗歌散文等能激励人们奋发进取、获得美好精神体验的“有用”的文化知识和相声、小品、游戏等能够娱乐、放松的“有趣”的文化形式,官兵会更喜欢。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其形式,提高其品位。

二、基层文化工作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部分基层单位开展文化工作时,还在老套路上徘徊,在老方法上运作,还是“篮球、扑克、下棋”老三篇,没有充分考虑新时期官兵的文化需求,观念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一)对官兵文化需求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有的单位认为官兵文化需求是一个模式,一种倾向,开展活动“一锅煮”,对基层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匮乏,官兵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作用,片面认为“察己可以知人”,存在对官兵主体地位的认识偏差,部分单位文化建设存在着领导喜好的“主官文化”以及一枝独秀的“能人文化”,往往以个体需求替代群体需求,对官兵个体差异的文化需求把握失准,造成文化活动人人参与的局面没有形成,普及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使“文化大餐”变成了基层单位的负担,“文化活动”成了“文体骨干活动”。这就不利于基层文化工作普遍开展,文化成果惠及所有官兵,更不利于基层文化科学发展。

(二)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战斗性认识不够。片面认为“文化活动就是为了娱乐”,一味地组织一些只是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玩一玩,消遣消遣而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过度追求娱乐性。大家要知道,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强化军队的使命意识和军人的职责意识。比如老山前线的官兵开展的写对联文化活动,就很好地将娱乐性与战斗性结合起来。上联:有说有笑欢欢乐乐消除今日之疲劳,下联:有弹有唱蹦蹦跳跳增添来日之凶猛,横批:文化工作出战斗力。既激发了官兵的娱乐艺术细胞,又渲染了部队的战斗使命意识。当然,我们也不能单纯偏重于教和导,更要认识到追求崇高是目标,满足需求是科学,一味地强调崇高也会适得其反。文化工作必须要由“娱人型”向“育人型”转变,寓教于乐,这样文化工作既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又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近几年,部队文艺作品考虑娱乐层面的东西多了,给官兵的导向是只看到鲜花,看不到“陷阱”;只看到“碰杯”,看不到“碰撞”;只看到对话,看不到对抗。样式很精彩,看了很搞笑,却没有什么内涵和精髓。

(三)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创新性认识不够。当前,受社会文化心态的影响,官兵参与警营文化活动时,内容追求时尚化,形式追求快节奏,器材追求高档次。但少数单位领导却把官兵的新需求看成是奢求,认为部队经费有限,文化建设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从而对文化工作没有要求,没有布置,没有监督,不但不添置应有的文化活动设施,连原有的文化设施也得不到有效更新和维护;有的把新需求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认为文化活动只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有贪图安逸或追求享受之嫌。美国原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讲到美国军事转型的实质和要点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给公元6世纪的英国国王亚瑟王宫廷里的某位骑士一支M-16自动步枪,如果他拿着这件武器,骑上他的马,用枪托砸他对手的脑袋,这样就不是转型。如果他躲在一棵树后边,开枪射击,这样做才是转型!”因此,要想使官兵的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必须要打破惯性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工作。

三、满足基层官兵文化需求的几条原则

文化工作不仅是愉悦身心的手段,更是思想教育的载体。基层干部作为文化工作的组织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文化工作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并拓展文化工作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向官兵求知延伸,向岗位创先争优拓展,向履行使命渗透”的思路,准确把握文化工作的娱乐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确保官兵各行其乐,各有所乐、各得其乐。

(一)坚持乐有所需。根据官兵不同的文化需求,开设专门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形式。比如,开办“文化自助超市”,供官兵自主选择,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专卖店”。在文体活动中心要根据官兵不同的需求,设置球类(篮球、兵乓球、网球、羽毛球、排球等)、健身房、图书馆、网吧、放映厅、棋牌室、电玩室、KTV等不同的项目、场所,让官兵玩有场所,玩有所乐,玩有所得。此外,各级要始终保持对官兵文化需求的敏感度,从思想和情感上拉近与官兵的心理距离,使官兵自觉认同与接受警营文化。比如,针对训练单调枯燥、强度大、易疲劳等特点,可以组织“小群体巧开展、小场地多利用、小器材巧盘活、小节目多举行”等“四小”训练场文化活动,在训练间隙,讲述一个趣味故事、演奏一支小曲子、组织一个小游戏,就可以有效消除官兵的疲劳。

(二)坚持乐得其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不仅要吸取官兵智慧,采纳官兵建议,更要注重活动主题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使官兵演的、唱的、读的、看的、玩的,都是官兵自己的切身实践。当前,警营文化已经形成“以节日为龙头、季节为阶段、大中小活动相结合”的系列化的群体性文化活动的新格局。比如有的单位每周三晚上定期组织看电影,有的单位成立了书法、摄影、演讲、演唱、曲艺等兴趣小组,还有的单位结合重大节日举办文艺演出等等。此外,各级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送地方培训、自办培训班、开展各类比赛等形式,培养各类文化活动“明星”,让他们登上台,唱主角,请他们出主意,解难题,进而带动其他官兵共同提高,让文化活动人人有舞台,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作为。我们还可针对官兵渴望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文化需求,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畅谈社会先进文化走势;邀请老师辅导,传授技能,培训文化骨干;邀请专业团体进警营,提高警营文化品位;与警地(文化)单位协作开展文化活动。结合驻地“双创”、“双拥”活动,开展优秀图书进警营,定期更换图书。同时,官兵也可以积极参加驻地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让官兵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得到锻炼,培养健全的心智和宽广的胸怀。

上一篇:不合格处方分析下一篇:儿童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