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菲尔德

2024-07-05

布龙菲尔德(精选十篇)

布龙菲尔德 篇1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American structuralists)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American descriptivists) , 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它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布龙菲尔德以《语言论》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语言论》第十八章至二十八章体现了布龙菲尔德的历史语言观。本节我们将从历史比较的出发点、对比较法局限的认识及语言重构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布龙菲尔德的历史语言观。

(一) 历史比较的出发点

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说, 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依据其亲属关系联系起来。在各种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出现之前, 事先存在着一个共同语言, 它是所有语言的最初形式, 而其它语言不过是这个共同语言的演变发展结果。如罗曼诸语言早先由文字记载的母语形式是拉丁语, 拉丁语本来分布在很广泛的区域, 随后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促使拉丁语在不同的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变化。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一定存在对应的相似点。有的相似点是显性的, 就表现在语音上, 是人们能轻易察觉到的。例如“父亲”一词在拉丁语中是“pater”, 在英语中是“father”;有的则是隐性的, 某种相似存在于相异的表面下。例如同一个语系中的各种语音, 虽然表面不同, 但其基本的语法规则都是类似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切入点可以从语音间的相似入手。布龙菲尔德还认为亲属语言的相似点还可以是最普遍的构造、形类及日常应用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的确定不仅是亲属语言或是进行亲属语言比较的一个切入点,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对史前社会某一阶段基本情况的重现。20世纪50年代, 斯瓦迪士受碳14的检测方法的启示, 认为在各种语言中一定存在着具有普遍现象的“基本词汇”, 并且可以依据其衰减率来推测语言分化的年代。但是, 要确定这样一份适用于各种语言的基本词汇表格, 我们就需要一个选择基本词汇的标准。布龙菲尔德认为合格的基本词汇表格至少要包含以下两点内容:1.从反映自然、人体、亲属、基本生活和生产用具、肢体感觉活动、生活技能、感官所知事物性状、基本数词、代词、否定词等基本核心根词中进行选择;2.从各语族内部的语音比较文章上使用的例词中进行选择, 大都选用同族各语共有的根词, 以保证最大范围内排除借词的干扰。1

我们以汉语的基本词汇为例, 现代汉语的一些基本词汇其实与上古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基本吻合。汉语的词汇体系在商代时已经较为完备, 这也为现代汉语的词汇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在已辨别的甲骨文字中, 有名词约800个。内容包括天象和地理、时间和方位词、动植物名称、武器、工具、人体部位名称等。例如, 天象、地理方面的名称有:“雨、云、山、丘、陵、石、水、州、土”等;时间词有“日、月、年、岁、旦、明、昔”等;家畜名称有“鸡、雏、犬、豕、豚、羊、马、牛”等;有关武器名称的有“兵、戈、刀、弓、干、斧、戉”等;卜辞中的人体名称有“首、页、天、舌、齿、自、眉、目、面、耳、身等2。

(二) 历史比较中的“歧意平行现象”

1819年, 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里木出版了《德语语法》, 书中提出了印欧诸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律。他认为, 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言 (拉丁语、希腊语、梵语) 之间, 存在着整齐的语音对应规律:如拉丁语的/p/、/b/、/t/、/d/分别对应希腊语的/p/、/b/、/t/、/d/和梵语中的/p/、/b/、/t/、/d/3。布龙菲尔德也提到在日耳曼语族内部, 系统的形成了带有分歧点的群体, 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不同语言间成系列的对应点。凡是瑞典语有复合声调的地方, 丹麦语就没有喉塞音;荷兰语用/v/开头的地方, 旁的语言就用/f/开头;德语有/t/的地方, 别的语言就用/d/。再如“房子”这个词, 在英语和荷兰语中有领音音位的差异, 这条差异竟然体现在一系列语言的一系列词语上。布龙菲尔德把称这样的现象称为“歧意平行现象”4。如果能把观察的范围再扩大些, 包括每一区域内的其它方言, 就能发现许多别的异体都显示出类似的平行现象。这一现象正好也说明这些形式之间有着某种历史的联系。

(三) 布龙菲尔德对比较法局限的认识

在进行语言的历史比较时, 我们首先要廓清比较的对象。因为这其间可能存在着很多表面相似但没有内在联系且于研究无关的语言现象和事实。它们都是一些干扰因素, 如果认识不清, 反倒会损害我们的研究。布龙菲尔德主张对以下的两个事实一定要小心对待:

1. 偶然的巧合同内在的联系需严格区分开来。布认为语言间的某些相似点并不意味着什么。例如现代希腊语[mati], 是眼睛的意思, 在马来语中是[mata], 十分相似, 但这只是巧合而已。即使能有更多证据证明这两种语言有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也只是在原始印欧语和原始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以前, 做眼睛讲的现代词语和这种亲属关系毫不相干。5

2. 语言的接触表现为语言要素的借用, 最典型的是借词现象。相近的语言里总是存在大量的借词, 但我们不能用它来说明发生这种借用关系的两种语言就存在亲属关系。例如英语中有来自汉语的词语。例如Yin Yang (阴阳) 、Tai Chi (太极) 等, 但二者并没有亲属关系。这只是与不同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有关。

前边提到的“基本词汇”的确立也不能绕开“借词”的干扰。随着研究的深入, 我们发现词语的借用在远古就存在着, 而且所有的词语都有着借用或被借用的可能性。在汉代, 汉语里吸收了一些匈奴语或来自西域其它民族的借词, 如兽类的有“师 (狮) 子”“嚢驼” (骆驼) 、“生生” (猩猩) 等;菜类的有“苜蓿”“荽” (即今香菜) 等;乐器有“批把” (琵琶) ”等;装饰品有“焉支 (烟支、燕支) ” (胭脂) 等。

亲属语言的比较往往伴随着很复杂的情况, 这些情况的背后有两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其一是难以确定具体时间。语言变异的时间很难确定, 以英语为例, 找不出拉丁语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演变历程中在那一年、哪一点变作了英语。其二是来自文献的制约。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离不开文字记载, 而文献的缺失或是解读不当都可能造成比较结果的失误。鉴于此, 布龙菲尔德认为历史比较法的主要缺陷在于:

1.无法确定所构拟原始形式的大致时代。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出来的原始语言常被看作是统一年代层次上的语言现象, 这与语言发展的事实相悖, 语言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有快有慢, 且是向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所以, 构拟的语言形式不可能属于统一层次。

2.历史比较法通过对古今语言的对比研究实现原始母语的构拟工作,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古代遗存的文献资料, 这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历史比较法拟构结果的正确性。

(四) 布龙菲尔德对原始母语的重构方法

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于1861-1862年间出版了《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他根据已经发现的规律来重建原始印欧语, 并追溯出它在每一分支中的发展情况。施莱歇尔对原始母语的构拟方法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历史统计, 为每一个词、每一种形式在各个语言中的语形找到一个“公分母”, 并且在它的前面打上一个“#”号, 表示其构拟性和非现实性。施莱歇尔在他的《纲要》中就据此“重建”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辅音、词根、词干、名词和动词的变位等。施莱歇尔还提出了“谱系树”模式。按他的说法, 最早的语言形式是原始印欧语, 它就像整棵大树的树干;由此而生出两支, 一支是斯拉夫-日耳曼语支, 一支是雅利安-希腊-意大利-凯尔特语支, 从这些语支再分别生出日耳曼、立陶宛、斯拉夫、凯尔特、意大利、希腊、伊朗等语言。6

而布龙菲尔德的构拟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语系的词语进行比较, 从而推测出母语词的原型, 并称这种推测为“重构”。布氏把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作出的重构表示为一个公式, 它表示一组亲属语言里音位的对应关系。他相信原始印欧语的重构形式可以提供更早期的结构图案, 从中可以产生原始日尔曼语结构。布龙菲尔德坚持用描写的方法来看待和解释某些历史语言的个别相似点。他认为历史比较法是构拟原始母语的主要方法, 但是它并不能带来预期理想的效果。7

二、关于汉语史的研究

(一) 几种汉语史研究理论的简介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发展演变也夹杂着人类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所以, 某一语言问题的解决往往会伴有语言以外的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参与。单纯语言学无法自足解决的问题, 如语言间各种关系的确认, 特别是亲属关系的确认及语言原始形式的拟测, 都可以从语言学外找到支持, 借鉴其它学科的交叉互证来解决。上个世纪是汉语历史比较工作丰收的世纪。很多语言学家或语言学派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之上, 做了大量对汉语历史的探源工作, 以下简单介绍他们的理论和成果。

20世纪上半期,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受到19世纪进化论影响, 认为汉语发展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方言是直线型的。他提出由周秦古音演变为《切韵》音系, 又分化为现代汉语各方言的直线型变化――直线性理论模式。高本汉的方法是以《切韵》为中枢, 上推上古汉语, 下接现代方言。他认为:1.《切韵》音系为隋唐陕西长安方言, 它在唐朝成为一种共同语, 它几乎是全部现代方言的母语 (除闽语) ;2.上古西周汉语是河南方言;3.《诗经》韵脚音系和谐声音系代表上古西周河南语言;4, 隋唐陕西长安方言由上古西周河南语言演变而来。

60年代中期, 美国普林斯顿学派建立了立足方言的逆推型理论模式。他们主张以现代方言为基础来研究古代汉语。他们的操作方法是:为每一种单独的方言群分别构拟出它们的原始母语, 由此在构拟一个原始汉语。构拟出来的原始语, 不像一个统一、一致的语言, 而是带有内部变异的若干种历时系统。

70年代初期, 美籍华人张琨注意到了中国南北方言的差异, 从时空二维角度来研究汉语语音史, 并建立了差异型理论模式。张琨认为方言差异自古就有, 早期的汉语方言比今天所能看到的还要多、还要复杂。由于语言接触机会增多, 方言才越来越感受到标准语统一的力量。所谓汉语的原始系统, 不是一个历史上的语言, 而是用最简单、最合语言实际的办法去解释已知的历史文献上的记载。

70年代后期, 日本人桥本万太郎建立了与西方语言“谱系树”说不同的农耕语言的推移型理论模式。他从文明类型入手, 将东亚大陆语言确定为与印欧“牧畜民型语言”不同的“农耕民型语言”。他认为, 东亚大陆语言的现状在地理上表现出的类型推移是语言历史演变各层次的投影, 我们可以将横的区域考察与纵的历史比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用以追寻语言发展的线索。他还立足于东亚大陆的民族移动和社会变迁, 提出北方汉语阿尔泰化和汉语同化南方语言的论断。

中国学者李葆嘉认为, 由于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等证据作为支持, 所以我们对远古语言的面貌无法做出准确地推测。他提出, 以中国境内的三大考古系为坐标, 在这之前, 东亚语言的状况假定为语网, 在这之后, 推定形成三大太古语区。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三大太古语交汇之处, 原始华夏语混成发生。前1300年, 以原始夷越语为主体的殷商华夏语有了文字系统。前1000年以后, 以原始氐羌语为主体的姜周语致使中原语言氐羌化。华夏语又经秦汉统一演变成汉语。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持久接触及相互影响下, 汉语主导语言的基础音系由西至东又迁至南。在北部, 中原汉语的阿尔泰化与南迁汉语的夷越化同时进行, 汉语在同化周边语言的同时也异化了自己。

(二) 关于汉语的演变

桥本龙太郎认为与游牧民型语言不同, 假定农耕民型语言本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语言, 然后产生了某种强势语言, 它慢慢同化了周边的弱势语言, 使原来各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一种内部存在若干差异的“统一型语言”。在这种统一型语言中, 没有等质的原始共同语也没有语言的直线型发展。在这一不断扩散的过程中, 语言的区域差别可能大于时代差别。所以, 我们也相信语言的发展沿着区域推移的轨迹在运转, 东亚大陆语言的现状在地理上表现出的类型推移是语言历史演变各层次的投影。下面, 我们试以汉语发展的区域性推移来看汉语在语音、语法层面的演变情况。

1. 语音的演变

华夏汉语的语音结构大致经历了双音―单音-双音的演变过程。最初的词语的语音结构可能是双音节的, 但由于前一音节的元音弱化并逐渐脱落而变为复辅音节结构。复辅音的单化使词语的语音结构单辅音音节化。单音节的辅音性韵尾逐步失落, 先丢失的是阴声韵塞尾, 接着是入声韵的塞尾, 最后是“-M”韵尾。为了达到汉语新的动态平衡, 产生了声调的形成、单元音的复化、还有合成构词法的广泛应用等手段, 用来补偿因语音弱化而产生的词语混淆等结果。

着眼汉语内部结构各部分的演变事实, 我们能找到大量与区域推移假设相符的实例。例如, 南方语言声调丰富, 北方语言声调锐减;南方词语的语素结构以单音节为主, 北方则以复音节为主, 这些由南向北推移的语言结构特点恰与汉语从古到今的演变相一致。先看声调的变化。汉语声调经历了:无声调——伴随性声调——音位性声调——声调减少——弱化调的变化。单词的语音结构是双音节时, 华夏汉语是非声调语言;当单词语音结构是复辅音音节, 并带辅音尾时, 出现了伴随性声调。在单词语音结构单辅音化和辅音韵尾失落过程中, 汉语形成音位性声调。当双音节合成词大量产生、阿尔泰语的影响逐渐增大时, 声调又由多变少, 北方汉语中的一些字调还弱化为轻声。有统计显示粤语有1800个音节, 北京话只有1277个, 由南向北随即减少了30%。再看音素配列, 南方语言一般是CVC结构 (C为辅音, V为元音) , 以闭音节为主, 而北方语言大多以CV开音节为主, 汉语诸方言显示了从南向北由CVC到CV的逐步推移。

2. 语法的变化

汉语的句法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嬗变:随着形态失落, 汉语逐渐向孤立型方向发展。一些附加成分或实词虚化为虚词, 语序和虚词成为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桥本万太郎提出名词短语或者动词短语, 凡是修饰语置于被修饰语之后的结构是“顺行结构”, 反之则是“逆行结构”。东亚大陆语言、南亚语言都是顺行结构 (名词短语是NA、动词短语是OV) , 阿尔泰语是逆行结构。例如, 日语是一种典型的逆行结构语言, 而英语的情况则不同, 它是一种顺行结构和逆行结构混合使用的语言。英语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与定语从句构成的短句就是一种顺行结构。而短语“a pretty girl”却是逆行结构。在亚洲大陆语言中, 北方的蒙古语、新疆语等都是逆行结构。相反, 南部的大部分语言, 无论是台语、粤语、越南语, 都以顺行结构为基础。

周秦时期, 北方型和南方型共存, 两汉以后逐步成为SVO (南方型) 和AN (北方型) 。如果一种语言兼有顺行、逆行两种结构, 多数能用推移理论加以解释。在南方汉语中, 修饰动词的成分放在动词之后, 其中尤以广州话最为明显。例如:“走先” (普通话:我先走) 、“买几斤苹果添” (普通话:再买几斤苹果) 等。这也正好说明了处于阿尔泰语和南亚语之间的汉语不是等质的, 越往北, 越具有阿尔泰语系的逆行特征, 越往南则越具有南亚语系顺行特征。

摘要: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布龙菲尔德以《语言论》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在对语言的历时描写方面, 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的传统, 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就布龙菲尔德的历史语言观进行讨论, 并将结合历史语言学的理论简单介绍汉语发展及演变的情况。

关键词:基本词汇,歧意平行现象,直线型理论模式,逆推型理论模式,差异型理论模式,推移型理论模式,混成发生说

参考文献

[1]梅耶著.岑麒祥译.《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科学出版社, 1957年1月.

[2]李开著.《现代结构主义的一颗明星》.[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年.

[3]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

[4]李葆嘉著.《理论语言学》, [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9月.

[5]李葆嘉著.《汉语起源与演化模式研究》, [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6]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语言论》, [M].商务印书馆, 2004年.

[7]〔美〕王士元主编.李葆嘉主译.《汉语的祖先》, [M].中华书局, 2005年.

[8]徐志明著.《欧美语言学简史》, [M].学林出版社, 2005年8月

[9]桥本万太郎著, 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 [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年6月.

[10]姚小平.施莱歇尔语言理论重评, [J].现代外语, 1994, 01.

[11]张卫东.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语言科学, 2003, 2 (2) .

尕布龙有奖征文启事 篇2

一、内容

1、弘扬尕布龙精神

2、讲述尕布龙故事

3、唱响尕布龙歌曲

二、要求

1、征文体裁不限,可采用理论、评论、通讯、故事等传统文体,也可采用近年流行的网络文体,字数在5000字以内;歌曲欢迎多元曲风和样式。

2、征文要有真情实感,文笔流畅,活泼新颖;歌曲要有时代特色,词意简洁,旋律优美。

3、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如因抄袭、盗用他人作品等情况产生著作权纠纷,由作者自行负责。

三、投稿时间

即日起至206月30日

四、投稿方式

请将征文、征歌电子版发送至中共海晏县委宣传部xcb8630117@126.com邮箱(邮件标题注明“让尕布龙精神在青海高原延续征文”,文末注明通联方式),联系电话0970-8630117。

五、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征歌活动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评奖。分别设一等奖一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500元。获奖者均颁发证书,获奖作品择优刊发在青海日报、河清海晏杂志。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与尕布龙同志共事过的老领导、老同事投稿。

青海日报编辑部

中共海晏县委宣传部

简要回顾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篇3

【关键词】回顾 布龙菲尔德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论

一、布龙菲尔德及《语言论》简介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是20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有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布龙菲尔德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他在语言学理论上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又进一步具体化,并有所创新,于1933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语言论》。这部著作可以说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使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世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背景及其现状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通俗理解为以Saussure(1916)语言学思想为源头,以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为主体的一个语言学派别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以Bloomfield和后Bloomfield学派的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20世纪30~50年代盛行于欧美大陆最具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在这个语言学派诞生前的上世纪初,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那就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索绪尔这本书提出了许多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观点,如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语言与言语;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等等。(雄兵,2003)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从社会背景看,20 世纪初期建立,以鲍阿斯为代表,对美洲的本土语言——印第安语系诸语言调查和研究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彻底摆脱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统,完全以描写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整理。

从理论背景看, 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 Saussure强调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

而Bloomfield 强调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对正在迅速灭绝的美洲印第安语言进行有效的记录构成了美国描写语言学产生的客观社会需要(即社会背景) ,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理论则为该学派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即理论背景)。

三、《语言论》重点概要

1.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史演变

在语言理论方面,布龙菲尔德受索绪尔影响,在基本观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这首先表现为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布龙菲尔德和索绪尔一样,为了确定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主张把言语和语言区分开来,认定语言学只管语言。

布龙菲尔德主张首先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接着又把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这些基本理论后来贯彻到他的名著《语言论》中,成为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布龙菲尔德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的这条基本原则,一直被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所遵循。把语言共时系统的描写放在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这些被认为是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突出特点。

2.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

他在《语言论》第二章“语言的用途”中提出的一个有名的公式。这公式是:S→r…s→R(刺激反映论) 其中,S:表示实际的刺激;R:表示实际的反应;r: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反应;s: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布龙菲尔德说:“S和R都是“实际事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r和s都是“言语事项”,是语言学家所关心的。”

他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其实际含义是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灵主义”,强调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主义”,并认为,只有排除对“心灵”的依赖,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语言科学,才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的成果。(石安石,1996)

3.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多处谈到语言分析中必须依靠意义。他提到: “在词汇形式里,我们把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规定为语素,而把语素的意义规定为义素。”“我们不得不把我们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改成这样:在一个言语社团里,某些话语在语音和意义上是相似的或者部分地相似”。(布龙菲尔德,2008)

由上面引录的几段话来看,布龙菲尔德在语言分析中强调意义的复杂性并不是否定或排斥意义,他的本意是要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他不是在理论上排斥意义,而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一种选择。我们研究语言要从语言的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要从意义入手。(王亚婷, 2011)

四、总结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美洲的印第安语和其他的土著语的整理和描写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是对世界语言学的一大重要的贡献。布龙菲尔德许多研究语言的方法都被后来的语言学家所运用来帮助研究本族语及其外族的语言,从而使语言研究工作不断向进步。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著, 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 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石安石. 布龙菲尔德语法理论的贡献——布氏《语言论》读书笔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作者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间离叙事” 篇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出生于新西兰, 后来到英国从事文学创作。她在短篇小说领域建立了自己的作家声誉, 并对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使得短篇小说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形式而存在于西方文学发展中。尽管英年早逝, 曼斯菲尔德已然将其所有的生命和精力都投入到短篇小说创作中并给我们留下了总共88部小说这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她的作品中, 没有重大事件或是社会变革的描述。曼斯菲尔德将其目光投向了极为丰富的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她选择普通人或家庭作为描写对象, 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成为其作品的背景。她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将他们的想法、感觉呈现给读者。作为现代短篇小说发展中重要的创新者, 曼斯菲尔德致力于从其作品中隐去她作为作者的声音, 与作品保持审美的距离。她将“间离叙事”看作是她追求的艺术理想。

曼斯菲尔德认为一个作品应该是呈现而非讲述。她采取了很多创新性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来完善她的作品, 实现艺术理想。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特点, 间离叙事在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它证明了曼斯菲尔德在现代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几种曼斯菲尔德常用的叙事技巧, 包括聚焦, 对叙事时间的处理和意识描写技巧。这些叙事技巧使她得以尽可能地在其作品中实现作者的隐退。

2. 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叙事技巧

2.1 聚焦

一旦一个人物或事件被呈现或描绘, 他 (它) 一定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视点来描绘的。传统小说多采用无所不知叙述者作为聚焦者来叙述整个事件的发展。现代小说摒弃这种作法, 采取多种聚焦技巧来隐去作品中作者的权威声音。曼斯菲尔德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 创新性的使用多种聚焦技巧, 来实现她的艺术追求。曼斯菲尔德常用的聚焦技巧包括内聚集, 双重聚焦, 以及多重聚焦。

内聚集常出现在曼斯菲尔德多部第三人称叙述者小说中。例如在“布里尔小姐”中, 曼斯菲尔德选用布里尔小姐作为聚焦者, 所有事件, 景象以及心理描绘均出自于布里尔小姐的主观视点。这样, 曼斯菲尔德生动的呈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期待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双重聚焦多用于景色描绘。在景色描绘时使用双重聚焦手法, 景色既出自于外聚集者的视点也出自于人物聚焦者的视点。这样便能隐含的表现人物聚焦者的心理世界, 而无需作者道出。多重聚焦技巧是曼斯菲尔德对现代短篇小说的巨大贡献。她创新性的使用这一技巧, 使得她作品中几乎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呈现, 读者可以深入人物内心, 更加透彻直接的了解人物。

情绪告终。

李斯特艺术歌曲的整体伴奏不但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还需要演奏者具有相当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的钢琴伴奏旋律创造永无穷尽, 风格无限多样, 诗给予他灵感, 他赐予诗以生命。他把诗、旋律、伴奏合成一体, 他对艺术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后人踏着他的足迹, 才会让今天艺术歌曲更加灿烂。李斯特的音乐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2 时间处理技巧

小说中的时间顺序常与事件发生的实际顺序不同。在小说中, 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被重新编排, 以求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无论是在传统小说还是现代小说中, 时间顺序都会与实际发生有所不同。传统小说常常始于事件的发展中, 然后回溯过去, 一直到发展完毕。而在很多现代小说中, 时间被有意的歪曲, 模糊, 有时甚至不清楚事件所处的确切时间, 这都是为了取得特定的艺术效果。

曼斯菲尔德对时间的处理非常独到。曼斯菲尔德常用的两种时间处理技巧包括片断叙事结构和迂回叙事。曼斯菲尔德通过对时间的不同处理, 成功的将其作品的主题蕴含在其中, 深化了其作品的主题, 取得了独特的文学效果。例如, “序曲”所采用的片断叙事结构象征了女性生活周期的几个片段, 以及女性的精神分裂状态。“已故上校的两个女儿”的迂回叙事结果暗示了两个女儿的精神的混乱状态。

2.3 意识描写技巧

人物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人物取材于生活中的人, 人物虽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但它具备人所拥有的特点, 例如外貌, 言行, 心理意识等。对人物的描绘手法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即直接形容与间接描绘。直接形容指直接用名词、形容词等概括人物的特点, 间接描绘则指通过言语、心理等描绘使人物自然的呈现。将“间离叙事”看做艺术理想的曼斯菲尔德, 自然视间接形容为更佳的方法。她经常采用意识描写手法来呈现人物。

曼斯菲尔德在作品中常用的各种意识描写手法包括意识流描写, 内心独白, 以及梦境和潜意识描写。她运用意识流描写, 内心独白以及梦境和潜意识描写来展现其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意识描写技巧, 曼斯菲尔德使得其作品中的人物主动地展现自己, 并使读者直接面对、理解人物。

3. 结论

曼斯菲尔德认为一个作品应该是呈现而非讲述。正因为如此, 她采取了上述诸多创新性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来完善她的作品, 实现“间离叙事”的艺术理想。她采用聚焦技巧来使事件、景色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眼睛来呈现而非作者的主观讲述。她采用时间处理技巧来深化作品的主题, 而避免亲自道出。她采用意识描写技巧来使人物的内心自然直接的呈现。无论哪种叙事技巧, 聚焦, 对时间的处理以及意识描写技巧, 都使得曼斯菲尔德能够呈现她的人物, 而不是通过权威的作者声音来讲述。她为实现间离叙事而不懈努力, 是其在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极好证明。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Katherine Mansfield) 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对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 曼斯菲尔德将“间离叙事”作为艺术理想, 并为之做出了努力。她在作品中使用了很多创新性的叙事技巧, 例如聚焦技巧, 时间处理技巧, 和意识描写技巧, 来实现这一艺术理想。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现代主义,间离叙事

参考文献

[1]傅似逸.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新艺术.《外国文学研究》, 2001.

[2]Alpers, Antony.The Life of Katherine Mansfield.1982.

[3]Alpers, Antony.The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1984.

[4]Bal, Mieke.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1985.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篇5

小说的女主人公,范妮是一个灰姑娘型的人物。由于家庭经济窘迫,在她十岁的时候便被送到了姨妈寄养。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胆怯拘束、沉默寡言。虽然她受到了托马斯爵士夫妇的礼遇和疼爱。而大姨妈诺瑞斯太太却是一个非常刻薄的寡妇,她时时告诫范妮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贝特伦家的小姐,她必须忍受两个表姐对她的奚落和欺侮。但是她却是一个有着高尚的精神品格的人,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忍辱负重的毅力和牺牲精神。她一直坚守着,在家里年青人排演话剧的时候明确地表示反对并加以劝告,勇敢地拒绝 克劳福德的求婚,不为名利所诱惑。小说的最后,()隐忍、勇敢的范妮终于时来运转。埃德蒙发现外表光鲜亮丽的克劳福特小姐内心阴暗,面对弟弟亨利勾引有夫之妇玛丽亚的行为而毫不羞愧,她是为了金钱接近他,而不是因为爱情。范妮用她的勇敢和矜持最终为自己赢得了她理想的爱情和富足的生活。

范妮这个“帕米拉”式的人物,实际上是作者自己情感价值观的表达。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只要内心有真诚的爱,即使是出身卑微、毫不起眼的灰姑娘,依然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下的贝特伦小姐们,最终跟别人私奔,名誉败坏。可以说,奥斯汀将道德标准和准则完全融入到了小说当中去。

作者用了非常犀利狠绝的笔法讽刺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小人物。托马斯爵士的一家,虽然表面上祥和富足,但是实际上家庭里缺少温情,父亲非常地严厉,而母亲十分懒惰,从来不关系儿女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范妮根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也使得初来的范妮不由自主地怀念恬静适然的田园生活。在贝特伦的家族中,除了埃德蒙,其他人身上都充满了骄纵傲慢的习气,特别的贝特伦的两姐妹。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范妮美好纯洁的心灵。

另外,简奥斯汀对诺里斯太太极尽讽刺之能事,相信读罢小说的人都会对这个人物深恶痛绝。起初,她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口口声声要收养范妮。但是范妮出现后她却声称照料诺里斯先生花费她过多心力,不可能再额外支出。之后她移居小宅,便是想法设法敛财。她预留的小房间拒绝让范妮入住,理由是她劳心这么多年,身体垮掉,怎堪外扰。她让瘦弱的范妮烈日里在花园里劳动。奥斯丁在小说中,极力讽刺了诺姨妈的出尔反尔、自私自利、寡情寡义,品格低劣却自我感觉良好。

德拉菲尔德及其时代 篇6

如同当时其他上流社会家庭的女儿一样,德拉菲尔德在十九岁那年进入社交界,不过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她才嫁人,原因之一是她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曾经考虑加入比利时的一个宗教团体,去当修女。战争爆发后,德拉菲尔德报名参加了英国的志愿救护队,被分派到埃克塞特的一个基地,在知名的救护队负责人乔治亚娜·布勒的领导下从事护士工作。虽然战争期间德拉菲尔德只是在后方服务,但这一经历改变了她的生活轨道,这也是她那一代年轻人的共同经历。德拉菲尔德在战争期间写出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叫作《泽拉看到了自己》(Zella Sees Herself),于一九一七年出版。也就是在这时,根据妹妹的建议,她开始使用德拉菲尔德(Delafield)这个笔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有别于自己的妈妈,因为当时她的母亲已经是个知名作家。从那时起德拉菲尔德就不断有作品问世,共有三十余部,其中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结集,也有一些戏剧和文艺研究。在她的研究中,德拉菲尔德特别关注一些女性作家,比如十九世纪多产而又广受欢迎的勃朗特姊妹以及夏洛特·扬。

德拉菲尔德于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嫁给了工程师出身的亚瑟·保尔·达什伍德上校。如同德拉菲尔德的继父一样,达什伍德曾就职于英帝国海外领地,参与了香港海湾的整修,又在马来海峡工作过两年,后来才听从新婚妻子的建议返回英国本土。这对夫妻定居英格兰西南部的德文郡。德拉菲尔德本人很快融入了当地的小镇生活,在那里写作小说,也不时为杂志撰写文章。她还创办了妇女协会在肯蒂斯比尔小镇的分会,自任主席,直到她于一九四三年去世。显而易见,德拉菲尔德的小说《乡间夫人日记》中的女主人公取材于她本人的小镇生活。比如,小说中乡间夫人的丈夫属于中上阶层;他们夫妻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主人公花费许多时间参与妇女协会的事务,还经常琢磨是否可以撰文投稿给自己喜爱的杂志。小说中乡间夫人的密友—“亲爱的”露丝—其原型应该是德拉菲尔德本人的闺蜜玛格丽特·波斯苏马博士。小说中描写到的许多所谓难题和丑闻也都是英国小镇生活所常见,比如“我们的牧师夫人”频繁造访、折磨人的养花问题,还有为妇女协会寻找演讲人的种种难处。

在德拉菲尔德的《乡间夫人日记》中,家庭生活仍然保留了许多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念。书中的丈夫罗伯特平时工作,是家庭生计的维持者。他在家时惜字如金,沉默寡言,极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可以说简约到了夸张的程度。事实上,即使在维多利亚时代,这种沉默而坚强的父亲形象也是一种口口相传的老生常谈。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证明,十九世纪英国的父亲们同样关爱家庭,富于情感,勤于照料孩子,他们与妻子的良好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当然,罗伯特这样的人物形象是英国幽默和嘲讽的一部分,他们这些人在家里通常默然无语,是个甩手大先生,但他们内心坚毅刚强,具有英国人所常说的“僵硬的上嘴唇”。因为有这种观念,老派的英国人认为,男人不应婆婆妈妈,不应耽于家庭琐事,即便他们自己的夫人在家务管理方面心拙手慢。《日记》中的乡间夫人负责家中事务,包括处理孩子的问题,她在这些方面算是个尽心的妻子与母亲,只是做事的效果总不是那么理想。

尽管如此,《日记》一书还是表现了当时的现代化进程。乡间夫人对于自己的容貌非常在意,她使用化妆品,做头发,想尽量打扮得时髦而又不花费许多钱财,她还不时参加鸡尾酒会……这些都与维多利亚时代不同,那个时代的夫人们并不使用化妆品,也不把头发剪短,而且她们很少单独外出旅行。《日记》女主人公的家里已有了汽车和电话,这表明即使是英格兰的乡下也正在进入现代社会。书中的夫人还经常担心自己不够现代化,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因为那时所谓现代化的表现之一就是母亲不要总在孩子身边绕来绕去,应该让他们学会独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还是弗洛伊德理论大行其道的时候,所以人们非常担心自己的溺爱会毁了孩子,这在书中也多有描绘。妇女生活的现代化还有其他表现,比如乡间夫人参加文学俱乐部的宴会,她还是读书俱乐部的成员。在这个方面,十九世纪的女作家开辟了道路,二十世纪初年的女作家有了更多的成功机会,德拉菲尔德本人的文学生涯就是一个例证。

二十世纪初年是妇女运动长足进展的时代。一九一九年,三十岁以上的英国女性取得了选举权。至一九二八年,英国妇女与英国男人一样,只要年满二十一岁就可以参加选举。这期间女权主义者成立了各种组织,努力改善妇女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帮助处在社会底层的妻子、母亲和女工。《日记》对乡间夫人所持政治立场的描述比较模糊,但我们可以看到,她虽然生活在一个颇为传统的家庭,仍然自视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就当时情况而言,女权主义不仅是一项政治运动,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一时期女权主义运动的重点在于帮助妇女在社会中更好地扮演她们固有的角色,而且那时女权主义的推动者也愿意与政府合作,她们并不试图打破妇女当时的生活环境。《日记》中的丈夫罗伯特看上去似乎是颇为大男子主义的一家之长,但他并不反对自己妻子的文学企望,正如现实生活中德拉菲尔德的丈夫也不反对妻子的文学活动。现实中的德拉菲尔德是个更积极的女权主义者。她的一些作品中直接涉及时事,比如出版于一九一八年的《战时工人》(The War Workers),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妇女工人的故事,而出版于一九二四年的《郊区的梅瑟丽娜》(Messalina of the Suburbs)则取材于当时的一件非常著名的谋杀案。

nlc202309082314

在《乡间夫人日记》中,德拉菲尔德经常提及一份杂志—《时代与潮流》(Time and Tide),这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一个出版物,它与当时的女权主义运动有关,尤其是与偏于左翼的所谓“六点方案组织”关系密切。《时代与潮流》的主编当时是朗达子爵夫人玛格丽特·麦克沃斯,这是一位较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事实上,正是朗达夫人向德拉菲尔德提出建议,让她为自己的杂志写一本小说。那是一九三○年,郎达夫人对德拉菲尔德说,她的杂志需要一些轻松文字,可以连载。德拉菲尔德接受了郎达夫人的建议。她决定描述她观察到的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并采用日记文体,以方便讨论各种不同的话题。德拉菲尔德的文字在《时代与潮流》连载刊出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于是结集作为一部小说出版,这就是《乡间夫人日记》。此后德拉菲尔德又以乡间夫人为中心人物写出三部续集,分别是《乡间夫人更进一步》(The Provincial Lady Goes Further,1932)、《乡间夫人在美国》(The Provincial Lady in America,1934),以及《乡间夫人在战争中》(The Provincial Lady in Wartime,1940)。

在《乡间夫人日记》及其续集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阶级的特权,比如所谓的“仆人问题”就是富裕人家才有的问题。《日记》中的乡间夫人不断透支银行账户,那是因为她有不必要的开支和过度消费。她那个阶层的人们花销常常超出他们的收入,不时要用到他们的信用额度,而一般的工人阶级家庭则不可能在商铺赊账,也不会有银行工作人员催账,因为他们根本就借不出钱来。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九二九年华尔街股票市场崩盘,随后美国以至全世界都陷入经济大萧条,这些历史事件在《乡间夫人日记》中完全没有表现。事实上,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二年期间,英国的钢铁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五十,煤炭生产大跌,出口萎缩了一半,造船业急剧减产百分之九十,全国各地的造船厂接连倒闭。在英国一些地方,特别是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北部,长期性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十至二十。大量工人失业,他们只能靠政府救济维持生活,一周的救济金只有十个先令,仅及通常工资的三分之一。所有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没有反映在《日记》中乡间夫人的生活里,这位夫人有自己的利息收入,她丈夫有固定资产,她的儿子上私立学校,女儿有家庭教师,夫人自己还可以透支信用购买新衣服,参加聚会和酒宴,甚至续集中还在伦敦拥有了一处公寓。较之于当时英国的凄惨状况,乡间夫人关于自己财务困难的抱怨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德拉菲尔德的小说还是受到欢迎,就跟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一样。

《乡间夫人日记》于一九三○年问世之后就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从未绝版。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自嘲的风格、英式的低调,当然还有其不可置疑的文学魅力。乡间夫人的自我反思并不是那么死板严苛,而是善意地邀请读者与她一起欢乐地审视她以及她的邻居们生活中的诸多稀奇古怪之处。《乡间夫人日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英国人自嘲的传统。比如,早在德拉菲尔德的这部作品出版之前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格罗史密斯兄弟就发表了他们的《小人物日记》(The Diary of a Nobody),作者于其中嘲讽了位于中产下层的普通英国人生活。在她本人的小说中,德拉菲尔德描绘了一类特别的英国人,他们看上去是笨拙地“胡乱应付”日子,常常搞得处境窘迫,但实际上他们受过不错的教育,英语口音高尚,举止得体,品格也还比较坚强,所以他们最后往往都能逢凶化吉,把日子“混”下去。德拉菲尔德本人大概就有这样的个人体验。

忍受了几年的病痛后,德拉菲尔德于一九四三年去世。那时德拉菲尔德的女儿罗萨蒙德已随她的丈夫迁居加拿大,德拉菲尔德的母亲还在世,她在女儿逝后两年故去。德拉菲尔德的儿子莱昂内尔死于一九四○年,也就是德拉菲尔德去世之前三年,大概是自杀。应该说德拉菲尔德的晚年是不幸的。尽管如此,德拉菲尔德仍积极写作,并出任本地妇女协会的主席,直到生命结束。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迟到的不久将来》(Late and Soon)—就出版于她去世的那一年。尽管经历了战争、疾病和家人早逝等种种不幸,德拉菲尔德终生孜孜不倦,进取不止,就像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她的作品时常被后来的一些文艺作品所提及,比如摄制于二○○三年的有关英国妇女协会的电影《挂历上的女人们》(Calendar Girls)。二○一四年,英国国家广播公司还播出了一个根据《乡间夫人日记》改编的广播剧。虽然乡间夫人对于自己的生存意义曾经有过焦虑,但事实上她从未消失,也从未过时。

(《乡间夫人日记》,[英]E. M. 德拉菲尔德著,李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出;本文为作者为该书中文版而特别撰写)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孤独的女性形象 篇7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孤独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美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她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19岁到伦敦,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有短篇小说、诗和文学评论,并与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她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注重心理表现,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她以敏锐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描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她们为了生存而奋斗和反抗,但当时的社会给了她们百般磨难,奋斗没有了结果,反抗变成了挣扎,孤独感紧随而至,终其一生。

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始终被孤独所萦绕。在给她的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信中说:“我是如此的感伤于身心的孤寂和身体的病痛,就像我再也无法恢复完整的自我……”她的短篇小说流露了这一感受以及她对此的深刻思考。许多作品都围绕同一主题:人生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永远存在,无法消除,所以人们不可能在灵魂深处达到真正的相互接近。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两个女儿是典型的孤独老小姐的形象。她们表面上受到父亲严格的保护,实际上却被父亲剥夺了生活的自由和成长的权利。她们没有时间观念,永远沉浸在天真的过去,生活在她们自己那孤独狭小的世界里,自我封闭,对外面的客观世界模糊不清。她们是爱德华时代的牺牲品。面对父亲的去世,她们内心悲痛,不知所措。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思想和行为仍然带着孩子气和怪癖,例如,当她们决定将父亲的帽子送人时,不禁笑了,小说中用的是“giggle”一词,足以证明她们的行为与年龄极不相称。她们生活在受父亲影响的封闭状态,没有自我,没有独立意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贪婪厚颜的佣人安德鲁斯。在小说的结尾处,康斯坦尼亚想跟约瑟芬谈谈她们未来的生活,刚出声还没说到正题,被约瑟芬打断了,因为约瑟芬也有话想说,但她嘟哝了几声,欲言又止。姐妹俩其实想到的是同一个问题:未来该何去何从?可是,两个人都不愿先说出来,都期待着对方先开口。最后,康斯坦尼亚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忘了。”约瑟芬沉默片刻,“我也忘了。”不是忘了,而是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一直以来,她们习惯了以前的那种生活模式,习惯了对父亲的依赖。如今,父亲去世了,没有了依靠,她们该如何生存?小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但留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康斯坦尼亚和约瑟芬过去的生活处于被动的位置,既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可以继续依靠的婚姻。未来的生活是一个未知数,让她们无所适从,迷茫不安。孤独终将是她们不可改变的命运。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柏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妇,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的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有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火焰被失望和痛苦浇灭了。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幸福感瞬间土崩瓦解,美好的生活烟消云散。这种情节的陡转,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后的孤独无助。幸福只是一种假象,依附于男权的女性没有幸福可言。在男权社会,女性没有思想,没有工作,没有财产,完全以附属品的形式存在。柏莎的处境很尴尬:她是母亲,去育婴室看自己的孩子去得不是时候,孩子在吃晚餐,她不敢挑战保姆的权利,只好远远地站着观察;她是妻子,但是丈夫哈里对她很冷淡,在他眼中,她的职责就是监督佣人完成家务活,她的情感需要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她是朋友,她把富尔顿小姐看做是唯一理解她的朋友,然而,她被欺骗,成为了富尔顿小姐接近哈里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此之深,就算是朋友或夫妻也不例外。曼斯菲尔德以她女性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传统夫权的束缚下,女性并没有真正投身到社会中去,政治经济状况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因而不可能改变其第二性的地位。社会把男性与公共领域、独立性、支配性和统治性相等同,而女性正好相反,私人领域、依赖性、被支配性和被统治性就是她们的标签。在这篇小说中,柏莎作为母亲、妻子和朋友的最基本的权利已被剥夺,她只能处于边缘的角色地位。当幸福化为过眼云烟,婚姻成为了牢笼,生活毫无生趣,孤独无依。“怎么办才好啊?”这是柏莎问自己的问题,可是没有答案。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灰姑娘主题 篇8

一、《曼斯菲尔德庄园》灰姑娘情结的继承

1. 善恶分明的人物二元对立模式

“二元对立模式是人类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结构概念, 是童话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 并普遍存在于各种童话故事中, 如:善/恶, 美/丑, 天使/魔鬼, 等。美丽的童话故事之中, 往往没有中庸的存在, 常常是在正反面人物形象对比的反差中为我们呈现二元的视角, 这是“灰姑娘情结”叙述的一个明显表征。在美丑的反差中, 善恶分明的因果报应尤为显著, 提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同样, 这种灰姑娘情结的叙事模式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运用, 尤其是《曼斯菲尔德庄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玛丽和范妮则是恰如其分的对立面。她美丽大方, 思维敏捷, 体态活泼, 性格开朗, 再加上优渥的家境更是她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而范妮出身贫寒, 姿色平平,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不仅仅是在性格外形和社会地位, 两者的对立还表现在品质的差异上, 玛丽明知自己不会和没有长子继承权的埃德蒙缔结连理, 但仍在单调无聊的乡村生活中玩弄埃德蒙的感情, 对她而言, 仅仅是一场游戏而已;而傻姑娘范妮却对埃德蒙一往情深, 即便是埃德蒙对克劳福德小姐的追求、富有的克劳福德先生向其求婚时也是如此, 矢志不移的爱最终赢得心中白马王子埃德蒙的心。

2. 女主人公命运多舛的坎坷人生路

众所周知, 灰姑娘在实现她的华丽逆转之前经历了一段苦痛的日子, 她长年忍受了继母的虐待和姐姐们的欺辱和嘲讽。女主人公都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 才获得了最后的爱。换而言之, 穿上水晶鞋赢得王子的爱之前, 她必须经历多种的考验。不管这些考验是来自内心的还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这种情节结构模式在很多的文学创作中被延续, 并且奥斯丁的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曼斯菲尔德花园》中范尼到达的时候就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丫头, 人微言轻, 她的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磨难在小说的前半部, 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她会和埃德蒙结婚, 。毕竟二人的差距无需多言;接下来, 埃德蒙对玛丽以项相赠、亨为利的求婚, 范尼的普茨茅斯之旅等等, 都为范尼的爱情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 这种隐藏在故事中的外来压力就一一呈现。可却是奥斯丁的灰姑娘们在获得爱情前的必经之路。一条漫漫的人生坎坷路方使得灰姑娘们才能在逆境中重生, 蜕变为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3. 童话般浪漫的故事结局

波伏瓦在曾在回忆录《回忆少女时代》谈及大团圆结局的艺术魅力:“创作宣泄了激情, 童话中巫婆一定得死的大团圆结局解决了潜意识中的冲突, 迎合了童年惩恶扬善的先天欲望。”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故事结局的圆满, 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效果往往符合作者和读者的情感期待, “灰姑娘情结”的叙事大多就是如此。女主人公相貌平平, 有的甚至出生底层, 但是无论女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多么坎坷, 最终还是会画上圆满的句号。灰姑娘最终与王子琴瑟和谐幸福美满, 而奥斯丁也为女主角们设置皆大欢喜的结局, 通过婚姻这一古老的形式灰姑娘身份地位得以提升, 范妮最终与爱德蒙结为伉俪, 跃居曼斯菲尔德庄园女主人。这里, 婚姻成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所谓的“最好归宿”, 揭示出女性在政治和经济上谋求男性庇护的依赖心理。

二、对灰姑娘情结的修正和超越

1. 独特的女性视角

奥斯丁的作品继承了灰姑娘情结的写作模式, 但是继承之中也有发展和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叙述者是男性, 男性意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为载体, 虽然讲述过程中趋向读者们的情感体验, 但没有深入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是要读者来评价和猜想, 缺乏深入内心的共鸣感。然而,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 为了渲染和强化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还加入了内心独白的成分, 如此一来, 读者可随着文字的流动走入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 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喜乐哀怒, 一颦一笑, 设身处地的与主人公达成共鸣, 而不是童话中需要凭借想象力而营造的文学世界。

比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就有范妮拒绝克劳福德先生求婚受到长辈责备后的一段描写, 从叙述语气来看, 完全是属于叙述人的;但从内容来看, 表述的完全是这位灰姑娘的心理活动, 把她的委屈、无助、惧怕, 对克劳福德先生的厌恶和对埃德蒙坚贞的爱以及对前途的担忧等复杂心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奥斯丁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并不欠缺, 只是在有些时候被叙述人看似客观公正的中性口吻给遮蔽了, 如果读者能体察在叙述人语气巧妙掩饰下的人物心理, 我们将会在奥斯丁的作品中发现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2. 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多元化

奥斯丁对灰姑娘情结的突破和发展, 还体现在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故事情节的多元化上。就人物塑造方面而言, 灰姑娘温柔善良、善于自我牺牲, 但是读者对于她其他个性一无所知。传统意义上的童话形象轮廓不鲜明, 读者了解途径都是凭借想象。

在奥斯丁的小说中, 女主人公的性格角色不再只是用“美丽”与“善良”两词作扁平化处理。她们也不再被动地等待“王子”来拯救。相反, 女性的才情智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物的言谈举止和性格教养被加以细致刻画。灰姑娘已经由童话故事里唯唯诺诺低眉顺眼的传统女性形象转变为智慧而富有个性的新女性。敢于成长中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奥斯丁赋予了她的女主角更多的爱情自主权。

就连寄人篱下谨言慎行的范妮也在拒绝单身贵族亨利 ·克劳福德的求婚, 女主人公这些精彩的一言一行对于处于劣势地位、没有独立谋生机会的18 世纪女性来说是一种突破。

比较奥斯丁的小说与童话, 奥斯丁的创作和童话一样, 在原型、主题、创作思想上都是传承十八世纪男权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但是在创作中通过女主人公们独立特行的爱恋表述和婚姻选择, 提出了对男性霸权的反抗, 处处流露着其内在渐渐成长的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英]简奥斯丁著.《曼斯菲尔德庄园》[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3.

[2]肖英.女性话语的童话化变奏——从简·奥斯丁到夏洛蒂·勃朗特[J].江西社会学.2010 (06) .

[3]阴元铮.从“灰姑娘范式”探寻女性社会心理.艺术广角[J].2004 (01) .

布龙菲尔德 篇9

以范妮的视角来叙述小说同以众人的视角看范妮,这两个叙事方式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但仍是一种内聚焦的叙事方式。申丹在其著作中指出:

在转换式或多重式内聚焦中,叙述者放弃自己的外部眼光,转用故事内数位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转用人物的眼光是内聚焦的实质性特征……(2)

对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关注由来已久,只要在叙述中以故事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即是一种内聚焦的叙述方式。

一、透过范妮的视角看庄园

1、显示了范妮局外人的身份及其从属的地位

小说前半部分,即玛利亚未出嫁之前,范妮在庄园中是被冷落的灰姑娘,以她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并不多。范妮像是躲在幕后台下的旁观者,静静地用她那冷静理智的眼看着庄园内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小说第十章索瑟顿庄园里,她看着自己已经订婚的大表姐在明里暗里地同花花公子克劳福德先生调情,看着玛利亚朱莉亚两姐妹争风吃醋,看着拉什沃思先生遭到了愚弄……作品全然用了范妮的视角看这一切,对话中我们只见范妮的想法,他人的行为只通过范妮看到的一切来呈现。比方说:

范妮觉得这个做法太欠妥当了,忍不住要尽力阻止。……(1)

因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有意用范妮的眼来看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意将她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是小说欲扬先抑的一种手段。

2、推动故事走向高潮

范妮的视角是这部小说的亮点,第七章克劳福德小姐刚出场,范妮与埃德蒙对这位小姐进行了一番讨论,展示了自己惊人的洞察力。

“难道你不认为,”范妮想了想说,“她这种不恰当的行为正是源于克劳福德太太对她的教育吗?克劳福德小姐可是婶婶一手带大的。她不可能在如何对待上将的问题上,给克劳福德小姐正确的教育。”(1)

范妮能从其错误认识之本源出发看问题,直指其成长的环境,我们看到的绝非一个单纯简单的少女,而是有着强大思考力、判断力、分析力的智者。基于此,小范妮在演戏风波中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便顺理成章。同时如前所述,基于她高度的洞察力,认清了克劳福德先生花花肠子的本质,才有其后范妮能在亨利的强烈热情的追求之下保持相当清醒的头脑,不被其花言巧语及一时的表现所蒙蔽。

用范妮的视角看庄园,不仅如临其境的介绍了庄园内的一切,也推动着其性格的质变,也是后来范妮能为了深埋心中多年的爱及自己一生的幸福,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庄园的统治者托马斯爵士说“不”,对克劳福德兄妹的利诱及欠下的人情说“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说透过范妮的眼看庄园推动了为情节的高潮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二、透过他人的视角看范妮

1、标志着范妮进入大家的视野及其叙事中心地位的确立

玛利亚出嫁之后,庄园人口骤减,同时范妮的美好形象在托马斯爵士心中逐渐形成,而且寂寞无聊的克劳福德先生由于自身虚荣心的驱使,在托马斯爵士为范妮举办舞会之后,决定在范妮心上戳个洞,让她爱上自己。这时亨利开始注意范妮,透过他的眼展现范妮的成长变化。小说中亨利说道:

“我告诉你,她现在跟秋天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她不过是个文静腼腆、长相普通的姑娘,现在完全是个美人。……”(1)

这段话是范妮成为了小说中众人眼下的中心人物的标志之一。他很自信追求范妮一定能让范妮在庄园的地位得以提升。

2、大家眼中的范妮与实际的范妮形象构成其性格的张力

除了以一双眼来看范妮之外,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有几处高潮情节是多双眼的,也就是多重叙事角度来展开。而这两处情节正是其性格中坚定、勇敢富有主见的一面得以呈现的时候。以一例略述之:

演戏风波中,由大表哥汤姆首先向范妮提出请求,希望她担任农村老太太一角。但是范妮不愿参演,引起了众人的指责。这时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她。汤姆的眼里她是羞怯的,拉什沃思先生以为她背不了台词,诺里斯骂她忘恩负义,玛丽娅,克劳福德先生和耶茨先生也要求她参演,只有埃德蒙还支持她的选择。克劳福德小姐的眼中看到范妮已经泫然欲泣。在这里,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范妮,但是范妮自己呢?我们前面分析到她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同时也服从托马斯爵士的意志。虽然这时庄园主不在,但是她也不就此放纵自己,不惜与众人为敌。

3、为范妮形象的立体多元化增色

如果小说中描述的范妮只有道德与正义,善良与坚守,那么作品人物未免过于扁平与单薄,那么范妮同禁欲修道者没什么区别。然而作者设计透过他人的视角来看范妮的人性动摇的一面,试举一例说明:

比如克劳福德先生打着为伯特伦夫人朗诵的旗号,事实上只为博得范妮的对他的青睐与好感,要赢得的只是一种关注。那么,范妮这时能否被这优美的朗诵所吸引呢?自我克制的面纱能否被掀起一块角落呢?范妮的反应被埃德蒙看在了眼里:

眼看着她一开始心无旁骛地专心做活的样子,渐渐地手里的活越来越慢,到后来针线活从手里掉下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倾听……等他把书合上之后,这魔力便消失了。于是范妮重又恢复之前的状态。脸刷地红了,重又埋头认真干活。……(1)

几个词将范妮此时进入虚静状态描述了出来如:“越来越慢”、“掉下来”、“一动不动”、“盯着他眨也不眨”。总之,范妮已经被完全吸引住了,但有意味的是当魔力消失之后,范妮的表现“脸刷地红了”,为什么呢?这一视角留下来空白,借此可以想象这时的范妮在某一刻一定对这个深情朗读的男人心生爱慕或者至少产生了一点点感觉。

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作者透过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设计了范妮的眼与众人的眼来述说庄园一切,看似是作者不经意的安排,细读之却有浓浓深意。在全面立体的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上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汀著,苏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 篇10

撑起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这一声誉的是她的后期作品。在其后期创作中, 她对生活的发掘比以前更深刻, 小说题材更丰富, 形式也更多样。小说中的事情, 无疑都是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 她从未写过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正是由于曼斯菲尔德坎坷的生活经历和遭遇, 才使得宿命论、人生的悲剧感在她的小说中得以体现。

一、幻灭感

幻灭感是曼斯菲尔德所喜爱的文学题材之一, 它源于人生的美好愿望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冲击, 并最终导致愿望的破灭。

以《园会》为例, 它描写了一个小女孩———萝娜一天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断, 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分展现了许多景物描写, 极富有感情色彩, 这是外部世界透过萝娜的心灵折射出的一束束璀璨的光芒。开始时, 她那双无邪的眼睛把一切都看成是美好的, 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丑恶。但在这短短的一天中, 萝娜的世界观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天天气始终是恰如人意。就是预先定制也不会有如此完美的天气来开花园茶会了。温暖和煦, 没有风、也没有云, 蓝天上笼着淡淡的金色的暮霭, 像初夏时节那样。天刚黎明, 园丁起来修建、清理草坪, 直到整片草地和种矢菊的深色的平坦的玫瑰形花坛都似乎在发亮。至于玫瑰, 你禁不住会觉得, 它们是了解这一点的……

看到这里, 我们似乎觉得音乐、鲜花, 甚至阳光都在为她的美丽青春祝福。在她看来, 人世间的生活似乎是完美无缺的。就在萝娜热情洋溢的准备追求幸福生活时, 传来了赶车人摔死的消息。这个突发事件使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充溢着欢娱气氛的花园顿时蒙上了一层阴云, 使平静的生活陡生波澜。对萝娜来讲, 赶车人的死把一切都改变了。而死者的家属在办理丧事时, 萝娜一家却在轻歌曼舞, 萝娜觉得这是极其轻浮而又缺乏人性的野蛮行径。凭着对穷人的同情, 萝娜觉得这场欢乐的聚会应该取消, 可是谁也不屑于把她的想法当回事, 园会照常举行, 热闹愉快如常。

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眼前和内心两个世界。从这里, 喧闹的外部和平静的内心世界开始产生反差, 因为欢笑、音乐更显出死亡的孤独和寂寞。此时的萝娜再不能平静, 把吃剩下的饭菜装进了一个大篮子, 送到死者家———她提着篮子走向邻居的村舍, 街上笼罩着暗淡烟雾, 她胆怯地走进赶车人的家里, 她被屋内的场景触动了。赶车人的嫂子、妻子都在, 随后映入她眼帘的是死去的赶车人, 直挺挺地躺在他的卧室里。萝娜茫然不知所措, 哭着跑开。此时, 她对生活的稳定感荡然无存, 因为突然面临的是因阶级的不同所带来的残酷现实。这客观现实在萝娜心灵上投下了阴影, 带来了深刻的幻灭感, 她开始意识到生活并不像她一向所想象的那样完美。当她从邻居家那低矮阴暗的小房子走出来的时候, 她说:“人生是不是……人生究竟是什么?”虽然说了两遍她还是说不清楚, 因为毕竟她太年轻了, 太缺乏人生经验了。邻居的悲惨命运使她产生了幻灭感, 她开始认识了生活的真实面目, 发现了人生的真谛。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幸福和忧虑、欢乐和悲伤、富裕和贫困、美丽和丑陋、生和死, 这是萝娜对生活的领悟, 这就是人生的阴暗的缺口。

我们应注意到这也是曼斯菲尔德的顿悟。在她以后短暂的一生中, 作者多次经历了希望———追求———破灭的生活轨迹。婚姻的不幸, 求生的坎坷以及疾病的折磨都给她纯真的心灵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无法愈合的创伤, 幻灭感是作者愤世嫉俗的世界观留在作品里的印记。这种幻灭感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作者的痛苦、哀怨。她多次鼓起勇气, 勇敢地去正视人生, 勇敢地走向社会, 以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显示女性的自我存在, 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将她美好的愿望击得粉碎, 这一点在《园会》中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出来。

二、孤独感

曼斯菲尔德在20岁时就离开家乡, 踏上了英国这块异乡的土地去追求她的梦想, 外面的生活孤独、冷漠, 缺少理解、关心, 她深刻体会到了这些痛苦。因此生活所带来的孤独感成为她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可以说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 孤独感已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中, 如《洋娃娃的房子》中的姐妹俩。

作者文中特别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 然而她很少直接描写他们的情绪, 而是引导读者去通过独白、话语以及旁观者的反应来表现, 即通过行为表现精神世界, 而作者只做客观的描述。

“女孩们坐在一起嘲笑她们, 谈论着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神奇的洋娃娃的房子, 而她们两个只能在女孩们的周围孤独地走来走去”。仅仅由于出身贫寒, 便被同学们拒之于班集体之外, 同学们都不理睬这可怜的姐妹俩, “甚至连老师同她们讲话, 语调都迥然不同”。同学们被邀请去欣赏那洋娃娃的房子, 唯独对于那衣衫褴褛的姐妹俩例外。在这些细节场景中, 作者尽量不让读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对人物的行动和语言, 她不做任何的评价和分析, 只做客观的描述, 让人物自己去行动, 去表现自己、暴露自己, 她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让读者自己去填补并继续小说的创作, 文中的妹妹怎样能忍受这种孤独呢?女生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 兴奋地谈论着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那个奇妙的洋娃娃的房子。而这两个姐妹却只能孤零零的在圈子外面彷徨, 她们又能做什么呢?

没人能理解他们, 只有姐妹两个可以交流。这种孤独感追溯其根源是阶级的差别, 我们看到了贫与富, 幸福与悲惨之间的强烈对比:这就是社会劳动人民和资本家之间的鸿沟, 作者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并接受这道填补不上的鸿沟。从这些对比中, 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孤独感。

三、死亡感

在1919年11月16日的日记中, 她提出:“……通过生看死, 这才是顶重要的。我们通过生命看待死亡就像我们看待盛开的鲜花最终也会凋谢一样。我们要为花朵的美丽唱赞歌, 我们要把它的美丽变为永恒, 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意义。”

《苍蝇》讲的是战争造成死亡及其死亡带给人的痛苦感受。故事发生在主人公老板的办公室里。小说开篇, 老伍德菲尔德的拜访已接近尾声。临走前, 他告知老板他儿子在比利时的墓地。突如其来的消息顿使老板心情沉重, 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之中, 陷入了痛苦的感受中。

门关上了, 沉重坚定的脚步又一次跨过那张鲜艳的地毯, 肥胖的身躯扑通一声落在弹簧椅子上。老板弓着身子, 双手捂着脸。他要, 他存心想, 他准备好好哭一场……

“沉重”的脚步, “扑通一声”的落座, “弓着身子”“双手捂着脸”等一系列动作表明老板无法接受儿子已死的事实。对他来说, 人生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在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儿子死了, 他手中的事业也将随着他的衰老而消亡。他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并将这种痛苦转嫁到了苍蝇上。

“就在这时, 老板想到一个主意。他把钢笔伸进墨水里, 粗壮的手腕靠着吸墨纸, 苍绳正要展开翅膀, 一大滴墨水滴下来。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这个小东西好像完全吓倒了, 目瞪口呆, 动也不动, 不知道要出什么事。可是转眼功夫, 它好像很痛苦地拖着身子往前爬了。前腿挥动着, 撑起来, 这一回可慢得多了, 它又从头起来了。”

故事中老板在巨大的迷惘与压抑之痛楚中找到了苍蝇作为发泄的对象。苍蝇在墨水中浸泡挣扎了四次后终于夭折了。如果说苍蝇第一次落入墨水中是不幸失足造成的话, 那么后三次则是老板一而再、再而三, 层层加码地对其蓄意实施的折磨与迫害, 以发泄其心中压抑着的无以名状的苦闷。曼斯菲尔德试图说明: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潜在的暴力倾向。当人处在痛苦或困境之中时, 他就会有意或无心地以暴力方式, 通过折磨别人来转移或减轻自身的痛苦。然而, 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消除痛苦。老板的结果不是痛苦的减轻或消失, 而是痛苦的累积。他将苍蝇折磨死之后感到的不是轻松和解脱, 而是无法忍受的压抑。

小说对苍蝇在墨水中那种无辜与无奈的抗争、试图摆脱老板的迫害与压迫的过程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让人读后对本来可憎的苍蝇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心, 突出人类同情弱者的人性的善良一面, 发人深省。苍蝇与人物性格刻画得如此吻合, 使苍蝇一反常态, 没有了让人恶心的嫌念, 反而成了人们同情的弱者, 是上当受骗、被欺压受迫害的无辜者。读者在为苍蝇所遭遇的悲剧感叹之时深切地意识到映衬其后的个人、社会悲剧, 那就是人类目前还缺少给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的理想境界, 精神归属感的缺失导致人的恐慌。

作家本人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对比色彩的人, 年轻却面临末路的临近, 渴望欢乐与幸福, 却得到孤独与不幸, 一心怀抱着爱的期盼, 却时时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在她看来, 生活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力量有时还不如一只苍蝇, 小说“苍蝇”就给人一种悲凉绝望的感觉。

生命是脆弱的, 生命的或延续或终止由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支配, 安纳·芙瑞斯颇有见地地指出, 苍蝇是“一个人类生命的形象”, 它的抗争象征着坚强的才能, 而它的死亡则表明生命往往经不起命运的打击。

苍蝇是人类生命的形象, 更是曼斯菲尔德自身命运的写照。我们可以把她的这种想法看作是她对生活的抱怨。对苍蝇这个小生命在牛奶罐子里挣扎的描写象征着她曾经经历过的那段痛苦的生活, 饱受贫穷、疾病、痛失家人。同时, 自己还面临着死亡。死亡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不可避免的。曼斯菲尔德面对死亡非常超然。这也反映出她自身的人生哲学。在她看来, 死亡是人声旅程的目的地。它是真实的。毫无疑问, 这种对死亡的充分认识和勇敢面对加深了她对人生的理解。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中, 她面临最多的是离别、疾病带来的困扰,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排遣沮丧的情绪, 她投身写作。疾病是促使她以死亡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的直接原因, 战争创伤和社会沉浮则推动着她通过描写死亡来表达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现存时光的珍惜。

曼斯菲尔德是个不同凡响的作家, 她的创作着眼处虽小, 但是视角独特能够敏锐地透过平凡的生活现象去揭示人生的真实底蕴。正如希德·克纳尔 (Heathe Curnow) 所说:虽然任何一个作家的重要性最终都必须依他的作品来评价, 但对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来说, 对她个人生活事件的了解是与对她小说的了解相关的, 因为她的生活形式与她的小说格调密切相关。

曼斯菲尔德在一个与自己个性格格不入的社会中独自探索、挣扎, 在承受病痛的同时, 又如此理智、敏锐地思索人生, 以坚强的毅力进行着创作, 终以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闻名于世。总之, 看过她的作品, 会有幻灭感带给读者的顿悟, 体会出一股凄凉孤独之感或阴郁的死亡感所带来的震撼, 而这也正是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 以短篇小说见长。“就所起的指导性影响而言,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 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在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之后,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与以前就迥然不同了。”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创作撑起了她“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这一声誉。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即是她个人生活的自白。正是由于曼斯菲尔德极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遭遇”, 才使得人生的悲剧感在她的小说中得以真实体现。正如战后涌现出的迷惘的一代作家, 她加入了探索生活中的悲剧感、幻灭感这一创作行列。因此, 她的小说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普遍的宿命论情绪。因而幻灭感、孤独感和死亡感构成了她的悲剧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她的后期作品《园会》、《洋娃娃的房子》、《苍蝇》中对幻灭感、孤独感、死亡感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其悲剧性主题。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艺术细节,悲剧性主题,幻灭感,孤独感,死亡感

参考文献

[1].Ian A.Gordon, Katherine Mansfield.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86.

[2].赵友斌, 梁永洪.论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小说创作[M].外国文学研究, 1999.

[3].潘新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悲剧性主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

[4].牟百冶.从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看她的小说叙述艺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5].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M].陈家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98.

[6].徐凯.巧妙的象征.深刻的内涵——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M].名作赏析, 200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布龙菲尔德】相关文章:

邦斯菲尔德油库范文06-07

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发展阶段04-12

上一篇:猪场人工授精技术下一篇:汇率制度变迁启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