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024-07-14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精选十篇)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1

土地资源是自然地产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土地资源利用在人均耕地数量、综合利用效益、规划管理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可以改善人地日益增长的供求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纬42°39′-43°27′、东经125°39′-126°41′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四季降水量分配不均,无霜期平均为125天左右,适合各种早中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磐石市土壤类型较复杂,主要土壤类型有灰棕壤、白浆土、冲积土。

1.2 社会经济概况

磐石市现辖13个乡镇:烟筒山镇、明城镇、吉昌镇、取柴河镇、驿马镇、石咀镇、富太镇、呼兰镇、红旗岭镇、松山镇、黑石镇、牛心镇、朝阳山镇;3个街道办事处:河南街、东宁街、福安街;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磐石经济开发区、明城经济开发区;1个乡:宝山乡。全市总人口约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0%。以汉族居多,另有朝、满、回、蒙等43个少数民族。

2010年磐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实现35亿元、138亿元和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2440元和6660元。

2 磐石市土地利用现状

磐石市农用地面积356215.6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26%,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其中林地、耕地面积大,形成了以农用地为主的用地结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烟筒山镇吉昌镇、中部的明城镇、石嘴镇、西南部的宝山乡等公路两侧、村庄周围及沿河两岸的宽谷平地;林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呼兰镇、驿马镇,东南部的松山镇,东北部的取柴河镇,西部及西北部的朝阳山镇、吉昌镇、烟筒山镇等山区;园地用地面积不足,只占全市总面积的0.20%。(1)磐石市建设用地面积25945.3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72%,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集约利用程度低。农村居民点分布散落,城区人口过密;市内含有相当部分的工矿废弃地。(2)磐石市境内水系主要由辉发河、挡石河、饮马河、玻璃河等水系组成,水域面积3616.51公顷。全市水资源总量为9.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78立方米,比全省人均多149立方米;自然保留地面积342.7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09%。

3 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在磐石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土

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全市林地、耕地面积大,林地中尚有部分疏林、灌丛地和低质低产林;从全市种植业结构情况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但对土地利用缺乏长远观念,粗放经营,超坡垦殖,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水土流失和重用轻养,耕地土壤有机质等含量降低,肥力下降,致使耕地里面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3.2 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显化

磐石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化水平迅速发展,城区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3 土地后备资源少,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质量不高

其他土地不多,且可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少是磐石市土地资源的特点。全市其他土地面积3959.2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3%。由于土地后备资源的不丰富,不能更好的解决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4 对策分析

4.1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根据磐石市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对征用但未利用的闲置土地、区域内的零星弃耕地、旧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导引下,以林地为基础、以耕地为中心、以园地为辅助对农用地行优化配置并保证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4.2 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强废弃工矿用地整理

逐步改变散而乱的特征,在规模上进行压缩;对区位条件差、发展潜力小的村将被撤并;大力发展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并适当扩大规模。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关闭规模小、污染重、粗放经营、污染治理不力的矿山企业,加强对砖厂、废弃工厂的用地复垦,提高工矿用地效率。

4.3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是不可替代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口的增加,必然会使土地需求量增多,且人均土地面积会不断减少。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一项根本措施。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实现磐石市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平衡,协调发展。

4.4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是导致磐石市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做法:(1)加强防洪减灾、水土保持及保护重要水源地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2)在大于25°的陡坡上封山育林,种草种树,控制水土流失;(3)积极推广良性的生态循环,改良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国玺,赵新军.于农区开发的农村.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27):8658-8660.

珍惜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篇2

珍惜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为38.5772平方公里.自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与广州高新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合署办公,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经国务院批准的4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

作 者:沈奎 作者单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刊 名:港口经济英文刊名:PORT ECONOMY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 利用现状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37-02

1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农村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已成为事实。因此,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耕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致使耕地资源有所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耕地数量的不足且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1)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不符合该地区的自然结构;(2)部分村庄的发展规划较滞后,对农户居住点的布局欠缺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闲置,农村土地资源不能被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利用。

2.2 土地质量下降,资源利用可持续性低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稀缺,需要科学的利用和有效地保护。但是近些年,农村土地质量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存在不合理之处:(1)在土地耕作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2)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开发和过度垦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土地出现沙化和荒漠化现象;(3)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缺乏防污治污的相关技术与措施,致使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土地荒废。

2.3 土地耕种经济效益差,集约化程度低

集约化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使得农村土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耕种的不良经营状态,这严重偏离了对农村土地实行优化配置的效益目标。农村土地耕种的经济收益差,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2.4 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普遍存在着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用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分布零散且大多分布在水土光照等条件不好的地方,资金投入多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若对其采取大规模地开垦进行农业种植,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会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少,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等频繁发生。

2.5 农村外延扩大,“空心村”浪费土地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村民们建房积极性比较高涨,有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现象,致使大多数村民废弃村落老宅而将新的住宅建在村庄外围或靠近城镇的地方,这些地方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方便。但是旧村庄内却存在大量闲置的农用土地,进而形成了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空心村”的涌现,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这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hm2左右,多在0.200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

3 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3.1 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并且要以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为出发点,在农产品供给和形成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要求的结构和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引导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要求,为土地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3.2 完善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为了充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治理开发农业荒废资源,就必须完善水利设施条件及配套建设;(2)加强各部门的宏观调控,对土地进行分区开发,综合治理沟系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农田面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3.3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采取土地整理等方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土地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在农村建设中将住宅分散和容积率较低的居住点集中到一起。在合理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始终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制定各类农业用地的规模与标准并且科学地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

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1)将分散在不同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过流转后合理合法且有序的向农村土地使用者集中;(2)在农村土地集中布局的同时也要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大力发展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向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实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目标,为农户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农村

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是为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中“适宜农业、适宜居住”的目标。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利用,对农村的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对没有开发为建设用地的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绿化;对受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恢复退化的土地,恢复种植能力;更要严禁对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发展其生态效益。

4 结语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宝贵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的紧缺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性约束,其中农业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用地结构的力度,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尽量延长土地的使用周期,避免土地资源使用中断,争取在总量一定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永明,邱道持,骆东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33(7):14-17.

[2] 年福华,姚士谋.城市建设过程中节约用地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1):18-21.

[3] 褚丽华,何传新.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浅析[J].国土资源,2011(3):52-5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4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 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 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我国, 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必然会加快这些地区城市化的步伐, 因此, 土地资源是影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因素。

2007年底,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赋予其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探索集约用地方式是打造“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创新机制体制, 破解发展难题, 不断提高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际土地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

武汉城市圈范围内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31.2%。9个城市中, 城市土地面积相差显著, 鄂州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4市的土地面积明显较小, 在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中的比例均不到5%;黄冈市土地面积一市独大, 达1.7万平方公里, 占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的31%, 是土地面积最小的鄂州市的11倍。

9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相差悬殊。以单位土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计算, 2007年武汉城市圈平均值为957万元/平方公里。各地区地均产出水平高低不一:黄冈市、咸宁市的地均产出不到300万元/平方公里, 明显低于其他城市;武汉市地均产出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达3698万/平方公里, 是地均产出最低的黄冈市的近14倍、地均产出排名第2位的鄂州市的近3倍。

从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来看, 2007年武汉城市圈地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445万/平方公里, 相对于2006年每平方公里增加109万元;武汉市地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986万元/平方公里, 是地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排名第2位的鄂州市的3倍、排名最后的咸宁市的18倍。

武汉城市圈各市的耕地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耕地面积在各市土地面积中所占比例除潜江市、仙桃市相对较高外, 其他均较低, 咸宁市、黄冈市、黄石市3市的耕地面积所占比例低于20%, 武汉市、鄂州市、天门市、孝感市等低于30%。

二、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严重

现阶段粮食生产作为一种低产出、低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 与其他产业在土地竞用上处于劣势, 耕地占用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 因此, 当前在我国正进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中, 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耕地资源逐渐被蚕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武汉城市圈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持续增加, 耕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 2008年度武汉市耕地共减少36368.6亩。其中,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2017.1亩, 占5.55%;建设占用耕地34203.7亩, 占94.04%;其他减少147.8亩, 占0.41%; (2008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 http://knet.vsharing.com/k/2009-6/1420339.html) 。

2、土地粗放式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建设多走外延式发展道路, 土地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粗放, 忽视了城镇土地的内部挖潜, 造成了土地浪费。武汉城市圈的部分地区同样存在土地粗放利用问题, 存在着建设项目土地征而不用、征大用小或盲目圈地的现象, 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在城镇建设用地内部, 用地布局不尽合理, 土地级差效益未能充分发挥。1992-2000年武汉市共出让土地1844.462hm2, 平均每年出让土地204.94hm2。而主城区闲置的土地总量 (1450.34hm2) 相当于全市平均每年出让土地面积的7倍。截至2006年11月, 武汉市中心城区经审批的共有2846宗地, 初步认定有65宗地属于闲置土地, 面积达2971.4亩。

3、武汉城市圈各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偏高的问题

2002年武汉市人均工业用地面积高达12.6平方米, 高于国内许多大城市。工业用地占整个建设用地的23.22%, 超出国家规定的合理限度 (10%-15%) , 而北京市1994年、上海市1993年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不到20%。近年来虽然武汉市实施了“退二进三”工程, 也吸引了部分商务设施的集聚, 但收效甚微。

4、土地利用违法案件时有发生

在2009年上半年, 鄂州市共发现各类土地、矿产违法行为50宗;武汉市2006年的卫星图斑执法检查显示:实有卫星图斑2050个, 涉及面积10万余亩, 其中违法用地729宗, 面积3万多亩。在正式通报的土地利用违法案件中, 有的是政府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违法用地, 如2005年7月, 阳新县人民政府在招商引资中, 以合同和文件的形式, 同意阳新四维矿业有限公司 (后更名为阳新连永锰业有限公司) 使用农村集体土地, 经勘测, 阳新连永锰业有限公司实际占用该县富池镇郝矶村、陶港镇碧庄村集体土地117.65亩, 地类为耕地;有的是公司为自身利益违法占用土地, 如2006年4月, 湖北宏兴纺织有限公司在未经依法批准的情况下, 擅自占用汉川市新河镇红卫村、洪三村土地50.03亩兴建纺织公司, 属非法占地。

三、促进武汉城市圈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

1、制定科学规划

制定科学规划是促进武汉城市圈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应抓紧编制武汉城市圈国土规划, 修订完善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规划整合城市圈内部城市功能,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化解武汉城市圈内部的土地利益矛盾和冲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合理调整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有效保护耕地

加大投入,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和质量不降。应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力度, 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重要依据, 实行保护责任与补贴相挂钩, 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通过管理创新挖掘潜力, 在城市圈范围内实行耕地的占补平衡, 实行城市圈范围内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 通过有偿保护的方式在武汉城市圈内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保护。

3、盘活资源存量

通过管理创新, 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控制, 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有序流转, 在圈域内实行异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 支持跨行政区域用地合作, 采取依法改变用途、等价置换、纳入政府储备等多种办法, 有效利用闲置土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实现形式和使用权流转方式分配,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同时, 实施旧城改造, 对城市建成区内的低层、低密度旧房屋地段进行重点改造,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 深挖城市圈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4、加强土地开发

在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下, 以政府投资为主, 在资金筹措上, 积极争取多方支持, 引导公司、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扩大资金渠道,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投入, 确立武汉城市圈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 确保各项土地开发工作得到落实。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建立利用非农用地计划激励机制, 鼓励开发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有计划地做好城中村改造、迁村腾地、土地复垦等工作, 按照因地制宜和符合经济发展的原则, 积极拓展土地利用空间。

5、推进法制建设

严格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管理, 出让土地使用权首次入市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加强划拨土地使用权入市管理, 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和收购的, 不得进入土地市场。打击和防范土地违法交易。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 充分运用政府优先购买权。重点制订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 (招标、拍卖、转让等)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购储备、闲置土地处置、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国有土地收回、土地价格管理等相关法规、政策, 通过加强法制建设, 为“两型”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牧之:城市圈:中国21世纪城市化战略的引擎[J].现代城市研究, 2001 (2) .

[2]武晨:湖北九市共建武汉城市圈[J].城市规划通讯, 2003 (20) .

[3]廖洪乐: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土地制度建设试验[J].管理世界, 1998 (2) .

[4]吴先华、齐相贞:江苏省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11)

[5]赵振宇、田金信:城镇土地利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4 (5)

[6]谭术魁: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经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7]袁丽丽: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演变及问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5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随着新时期的经济形势要求,传统的土地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土地的转型和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暴露也使得我们亟待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改革。

2.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

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最早是英国Grainger提出来的,后来该研究方向逐渐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方面研究工作中涉及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及假说等,土地利用转型实际上就是指土地利用在时序上发生的形态变化,通常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转型是相对应的。在土地利用转型领域中,土地利用形态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后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最初土地利用形态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由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的结构,该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对应的,国家或者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主要有空间、分空间两种表现形式,其中空间表现形式是指由草地、耕地及林地等组成的地图,而非空间表现形式具体是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爱该国家或者地区中占有的份额。后来随着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中,土地利用形态改变变化的出现,土地利用形态成为单_土地利用类型在其高一级类型中占有的份额。在当前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下,该土地利用形态改变开始超出结构、数量的范畴,其内涵也更加深刻。总之,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下,在_定阶段中、某一区域中,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土地利用转型实际上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是相对应的。实际上土地利用转型并不是最终的土地利用形态格局,它是土地利用形态在空间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3.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国《宪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及《民法通则》都有条例明确表明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土地所有权里的“集体”一词定义较为模糊,没有指定是哪一级别的集体,就会有土地所有者上的缺位,加上土地关系的法律法规不清晰及农民们各自的不同理解,土地权属问题更是形成了混乱的局面,农民对土地使用权上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土地经营的热情,可能就会导致土地的荒置,土地盐碱化、沙化、荒漠化等恶劣现象逐渐加重,笔者身处内蒙古,目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尖锐,亟待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来改变这一现状。

3.2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使用率的矛盾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较多已经开始采用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规模化生产加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专业化分工则是生产组织内部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进而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时代变迁而目前我国沿用的《土地制度法》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与漏洞,土地承包时在土地使用审批管理方面有所偏重,缺乏与土地经营管理有关的明文条例,土地有偿期限抵押、转让、出让等方面规定也比较含糊,对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不能起到统一规范的作用。土地归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市场经济的需要,土地不能通过市场而流动,整体来说土地没有真正流转起来,应运而生了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使用率的激烈矛盾。

3.3农民利益与征地补偿制度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国《物权法》里确定对农用地进行补偿范畴主要有劳动力安置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土地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社会保障费,农民其他方面的损失不予补偿。征地补偿是按照土地原用途的年产值的倍数来进行补偿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土地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从而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更没有体现土地市场供需状况,不符合现今市场经济规律,实属不完整的补偿标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顯得很不科学。

4.土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土地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临与解决的一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化解用地矛盾,解决土地问题。

4.1推动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用地矛盾加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于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不足有关,因此,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解决土地供需不平衡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对土地投资建设不达标的土地资源申请方案不予采纳,对于长期闲置、征而不用的建设用地,实行依法回收,争取增加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用地结构,合理用地布局。

4.2制定合理的城镇发展用地规划。一方面,要明确划分城镇功能区,确定不同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用地布局,设计合理有效的城镇用地布局规划,使各产业都能有序发展,尽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严格土地规划约束,任何人不得任意变更或更改规划,对扩张发展的地区进行整改。

4.3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直接关乎土地的利用效率,用途管制能够有效遏制建设用地的不合理增加与无序增长。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对城乡建设用地、农田占地界限进行严格划分,划定生态红线,完善并严格按照土地用途管理制度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的部门与个人依法进行惩治。

4.4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城镇用地总体上应以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使其向宜商、宜居、宜业方向发展为目标,力求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结构合理化。因此,必须严格限制各类新城新区的建设,避免土地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实现产业优化,减少工业用地规模,努力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严格保障与人民利益相关的交通通讯、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对城镇内外必须保留的林地、湿地、园地与耕地进行保护,依法划定保护范围,禁止地方随意征用与破坏。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通过有效方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7

目前, 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23105.75hm2, 20a间增加了8223.25hm2, 平均每年增长411.16hm2;而同时期末利用地总量由12029.47hm2减少到678.86hm2。且这些未利用地分布零散, 无法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加耕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舒兰市建设用地增加的需要。如何解决占补平衡的矛盾, 如何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整治迫在眉睫。

2 全市建设用地存在问题

2.1 土地结构不平衡, 农地和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近年来, 乱占滥用耕地, 严重浪费土地的问题已经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 未经批准盲目兴建开发区。一些项目建设盲目辅摊子, 建宽马路, 建厂房, 有的还建住宅, 占用大量城郊良田。还有不少企业盲目圈占耕地, 搞花园式厂区, 厂房应该建多层的却建单层, 占地多, 产出少, 有的占地几百亩、上千亩地搞园区。一些地方为了把商招来, 完成招商任务, 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开发商提出多占地的不合理要求, 压低地价。这些问题导致耕地越占越多, 土地利用率越来越低。

2.2 土地利用率低, 闲置浪费严重

多年来, 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被破坏、毁坏比较严重, 加之有些地方人畜饮水与农用灌溉间矛盾, 农田灌溉得不到重视。各种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灌溉率也有下降趋势。林业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 还有些地方存在“重种轻管”的现象, 植树造林成活率低, 山林被野火反复烧了又烧, 多数成了荒山, 非农用地逐步吞噬着一些耕地, 土地面积有下降趋势, 所以, 许多地方土地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2.3 土地管理不善, 造成耕地浪费严重

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 但由于国土资源部门执法力量不足, 一些个别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 开发利用土地, 致使滥占滥用土地严重, 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 少征多用, 早征晚用, 多征少用, 甚至征而不用, 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居民点占地严重。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生越来越富裕, 农民建房屋的面积越来越大, 建房档次越来越高, 个别农户未经批准, 私自建房, 有的建在自己承包地中间, 占有大耕地, 致使房宅地周边土地无法耕种, 造成极大浪费。开采矿产不及时复垦, 尾矿不合理堆积, 采矿废弃物压占土地, 也会破坏大量土地。地下矿藏 (如煤炭、地下水等) 开采, 会引起地面下沉或塌陷, 此类现象时有发生, 使大量土地遭到破坏, 无法耕种。

2.4 政府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缺乏激励机制

近年来, 政府对现有耕地的保护措施是限制农田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审批办法。《土地管理法》对违法占用耕地, 规定了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然而, 受到利益的驱使, 个人、集体甚至地方政府违法占用耕地, 违法批地, 占好地的现象都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是保护现有土地的政策缺乏激励机制, 耕地利用的收益低,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的农民甚至往宅基地上做文章, 通过违法占有耕地建住宅, 违法买宅基地, 获取暴利。基层政府为了出效益, 提高政绩, 非法占地, 甚至一些人利用手中权力肆意侵占, 倒卖土地, 损公肥私。

3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对策

3.1 提高土地利用途径, 进行土地整理提质

兴修水渠和机耕道, 进行改土造田, 不断提高地类等级。现存在的许多水利设施都是沿用50、60年代修建的, 由于年久失修, 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半瘫痪状态。对现有的山塘、水库蓄水能力差, 年老的水渠、水沟加固维修。对那些通水能力差, 一路漏水的河道, 水渠堤坝进行加固。水沟进行修复或改建整修,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兴修一些山塘、水库、水渠、水沟, 以提高灌溉能力。在田间地头修建一些机耕道, 方便农机田间作业, 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对土地进行整理, 平整田土, 提高机械化水平, 改土造田, 改造中低产田, 提高耕地等级。

3.2 加大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鼓励把那些耕作力不从心的荒废的土地流转到有能力的、机械水平高的农户手中。有些农户因老、弱、病、残, 无能力耕种承包田, 也可以承包给有能力耕种或机械化水平高的农户手中, 农户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 也可以在家从事二、三产业, 多数土地流转后实现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 生产出来产品可以通过创品牌、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 比起自己剩余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价更要好得多。因此, 在保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改变用途, 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的鼓励土地流转。

3.3 加大植树造林, 完善保护管理机制

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是许多地方当务之急, 而且为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必须植树与护林相结合。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时, 同时也必须加大护林管理机制, 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林业部门要严格审批制度, 坚决杜绝批少多砍、批次砍好及毁林开荒等现象的出现。

3.4 加强建设用地管理,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8

1.1国土资源管理

加拿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为辅。主要是通过立法、规划、权属登记、许可证发放、征收税费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

加拿大是个法治国家, 在自然资源的各项管理方面均制定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法规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部法、资源和技术调查法、北极水污染保护。通过依法管理, 使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1.2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对于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加拿大政府同样是依法监管。但更多地是通过经济手段, 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的, 如税收、资源政策调整等。但具体到不同的资源, 管理上有所不同。在资源产业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是负责监管工作, 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阶段, 政府会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本国的资源产业, 政府根据国内外的供需情况, 适时调整税收等经济政策, 以支持、规范和引导其产业的发展。为支持资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投资者, 有时政府管理部门直接介入到产业活动当中。

1.3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的关系

由于资源产业是以资源为本发展起来的, 两者关系密切。因此两种管理必定会相互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资源的管理, 如果限制较多, 必然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国江西

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人均耕地后备资源在全国排名较后, 部分开发区存量土地利用挖潜不足, 少数企业用地存在闲置浪费,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明晰江西省土地利用及各类土地资源所受压力状况, 对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意义重大。

2.1如何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 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 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 它强调的是土地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本, 其贮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减少, 应保持不变;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目的来看,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护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 最终目的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2用生态足迹模型介绍江西省各生态足迹变化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自徐中民、张志强等学者1999年第一次引入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来, 它已开始成为国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在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到区域层次时, 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与改进, 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 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生态足迹能真正反映当地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生产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消费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基本相同, 主要是将区域人口的消费量换成区域的生产量, 从而不必考虑区域的进出口量。

3实现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

在江西省甚至全国, 常常因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要求而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原本规划用作农用地的任意改为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形同虚设。其根源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监督不严, 对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3.2改革规划管理体制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没有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两者是有机地结合的。在江西省,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土地开发利用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而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管理。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分割状态, 在客观上容易导致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的执行发生利益上的冲突, 也人为地增加了规划的成本。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只能在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3.3完善规划体系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可以说, 土地利用规划从上到下是“一环套一环”的。目前江西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乡4 级规划为主导, 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类型的规划体系, 但存在总体规划层次过多, 内容基本雷同的问题。借鉴加拿大的经验, 省级以上规划, 应强调规划的宏观战略性和政策性, 突出指标控制及土地利用的原则性问题;地市级规划应强调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 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协调的作用;县级规划作为总量控制的最基层, 其规划内容应体现定位、定量、定性、定序的要求, 核心内容是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切实保护耕地。乡镇级规划应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3.4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加拿大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十分注重公众参与, 要求市政府在就规划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至少举行一次公众会议, 听取公众的意见。土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各行各业, 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制定, 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社会的规划意识, 也便于规划的实施。但是, 公众参与也可能造成规划制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且公众参与的程度与公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从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出发, 完全效仿其公众参与制度是不现实的, 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 从提高规划科学性的角度,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是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 首先, 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使公众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规划环节。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 通过交流、协商取得广泛共识;其次, 既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 易于依法依程序进行修改, 又要尽量避免随意改变规划内容而损害广大群众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第三, 在规划的执行、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众监督的制度环境和渠道, 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摘要:加拿大是国土资源大国,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制度完善, 管理方式和手段先进, 是发达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加拿大,中国江西,资源,环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宋国明.加拿大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特征及相互关系[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03) .

[2]刘厚仙, 倪才英, 张海荣.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0) .

[3]董振亚.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模式以及其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 (湖南) , 2007, 4 (03) .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篇9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 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 个部分, 在地球的表面, 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 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 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 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 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 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 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 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 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 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 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 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 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 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 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 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 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 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都将土地生态经济当做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石。通过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往复, 不断的实现能量的转换以及价值信息的传递。土地生态系统相对土地经济系统来说, 其排在首位, 而且有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要想使得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连接, 就需要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开发和保护, 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是推动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有效结合的最佳动力源泉。所以, 要准确和合理的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分析, 在保障土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确保土地资源可以实现更为合理的应用, 从而更好的提高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率, 使得土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高效的改进, 进而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终极目标。

2概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

2.1生产要素的体现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预设的目标就是保障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运行。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就是指代的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有效的配置, 使得土地价值得以增长, 保持人与土地能够实现良性的循环。一般来说, 土地资源的配置的有效性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配置率。

土地经济系统中包含很多的生产要素, 如土地资源、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这些生产要素均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 在明确资产主客体的基础上, 实施分配, 可以使得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土地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 在运行的过程中, 会将价值增值率作为主要的目标, 但是就目前的人地关系来看, 两者的关系不断的恶化, 人类对土地滥用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人类的开发活动已经严重超出了土地的承受极限, 环境质量大大下降。因此, 就要合理的对人地关系进行改善。

而人地关系的改善和调整应遵守自然法则, 并运用社会经济法则及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逐步完善,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标志是土地生态经济结构处于动态发展中且具有协调性和稳定性, 生态效率持续稳定上升, 物质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以及物能转化率均呈增长趋势, 经济效率稳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呈上扬态势, 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目标与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持续实现和提高。

2.2 3 个阶段的体现

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维持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运行动力, 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是指以土地资源及其环境为基础, 利用一定技术措施投入相应数量与质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把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成土地经济生产力, 以获得人们生产和生活日益需要的产品的持续能力。人口干预及外界经济资源的注入可引起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通道、方式与效率的变动。此时土地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转换成土地经济生产力, 土地经济系统物质和能量在循环转换中亦凝结在土地生态系统中并转换成土地自然生产力, 其循环转换过程即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实现过程, 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3 个阶段, 体现了人完全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相对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个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都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化呈梯度推进的特征, 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涉及土地自然生产力, 土地经济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等范畴。在土地生态经济循环中相互转换和交织, 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性较明显, 土地自然生产力是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制约着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自然生产力与土地经济生产力相交织耦合为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同时土地经济生产力也向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 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反过来影响和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维持延续不断的开放循环。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形式也就构成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形式, 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 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在未来的发展中, 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会更加的深入, 各种相关研究项目的建立也会越来越多, 在合理开展对相关的土地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 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沈芳淼.石门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全新等.生态经济学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4.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探讨 篇10

1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1 耕地面积下降,物质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下降,并且对于耕地的技术、物质投入都相对不足,许多地方不仅出现了农民撂田抛荒现象,甚至出现了农民为了甩掉土地,倒贴一定费用的现象。梁流涛等(2011)基于Malmquist指数视角对1997—2004年间我国耕地的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生产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规模效率的下降引起的,也就是由于对耕地的物质投入不足造成[2]。据调查,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926.57 m2,其中14个省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666.67 m2,66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333.34 m2,低于联合国确定的533.28m2/人的最低警戒线[3]。由此可见,我国耕地资源不仅稀少,而且在规模和物质投资上也存在不足。

1.2 土地流转不规范问题严重

我国土地流转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据调查,有些地方农地流转无约定或只有口头约定合同的占60%以上,而签订合同但并未经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监证的占1/4,即没有法律效率的无效合同几乎占到土地流转合同的近90%[4]。在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由乡政府和村干部授意,没有充分征得农民方面的同意;在流转价格机制上,取决于双方协商的价格机制,定价随意性很大;在农地城市流转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单纯以土地的经济产出价值作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主要目标,使农地有加快流转的趋势。由于农民组织结构和经济地位低下,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其权益常受到侵害。

1.3 征地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征地过程中,公共利益是唯一理由,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为滥用征地权创造了条件,导致征地目标泛化和国家征地行为缺乏规范。国家具有征地的决定权,而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土地管理法》中没有规定其参与权。因此,农村集体土地常常被非法征用。在实行补偿和安置农民的时候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严重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抗议强拆的过激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政府虽然给予大量的补偿,但是这样会导致农民一夜暴富,使其失去劳动的意愿,这样不仅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也使耕地撂荒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的征地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

2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建议

农民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就业占就业总量的50%以上。如果农民下降到30%,就要从农村转移5亿多人口;如果农业就业下降到10%,就要从农业转移2亿多劳动力[3]。如果仅仅靠城市岗位来解决如此多的劳动力,一方面不仅会加大城市就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农业荒废。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增强其经济效益和就业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1 耕地保护政策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政策和机制的建立应该从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原因出发。刘旭华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近期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研究发现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推动起主导作用,而在东部较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政策的驱动起主要作用[5]。因此,针对中西部地区,国家制定的保护政策应该是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物质力量、技术的投入,而东部发达地区应该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规范农地流转的程序及政府的干预行为、完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重视农地所拥有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食物安全以及世代公平等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6]。

2.2 发展现代农业

王春超归纳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非农就业;二是农村公共投资;三是人力资本因素;四是组织制度因素[7]。非农就业、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也无法强有力地吸引人力资本,只有建立现代农业才是不影响农业发展,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供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保护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相衔接,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8]。因此,我国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3 结语

Gardner认为保护农业生产用地可以产生四大益处:地方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的就业保障、城市和乡村土地得以高效利用、农村天然生境的维护[9]。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土地减少的事实无法避免,但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却可以减少。因此,针对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流转失范、土地强征等问题,需要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运行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稳定持续的发展。

摘要:该文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建议,即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运行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现代农业,中国

参考文献

[1]林毅夫.CCER“中国经济2010”纽约论坛简报之一[EB/OL].(2010-01-12)[2011-06-24].http://www.hsd.edu.cn/cn/artide.asp?articieid=14354.

[2]梁流涛,梅艳.中国耕地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视角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8):4-9.

[3]彭真怀.把“三农”放在调结构促增长的决策起点上[J].中国金融,2010(13):75-76.

[4]赵德臣,胡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农经研究通讯,2006(12):16-27.

[5]刘旭华,王劲峰,刘明亮,等.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5,35(11):1087-1095.

[6]曲福田,冯淑怡,俞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54-60.

[7]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93-101.

[8]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1-3.

上一篇:应用方法多样下一篇:目标检测与跟踪